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7诗三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7诗三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7* 诗三首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一 、作者简介 曹操 (155—220), 字孟德 , 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 重要诗人。他的诗歌 , 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抱负 , 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 , 气魄雄伟 , 慷慨悲凉。 陶渊明 (365—427), 一说名潜 , 字元亮 , 东晋浔阳柴桑 ( 今江西九江 ) 人。陶渊明的作品现存的有诗 120 多首 , 散文 6 篇 , 辞赋 3 篇 , 韵文 2 篇。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二、作品背景 《涉江采芙蓉》 东汉桓帝、灵帝时 , 宦官外戚勾结擅权 , 官僚集团垄断仕途 , 上层士族结党营私 , 文人士子备受压迫。在这样的形势和风气下 , 中下层士子为了谋求前程 , 只得奔走交游。他们离乡背井 , 辞别父母妻子 ,“ 亲戚隔绝 , 闺门分离 ”, 然而往往一事无成 , 只落得满腹牢骚 , 徒添一腔乡愁。因而也就有了 “ 游子 ” 的乡愁和 “ 思妇 ” 的闺怨。此诗即反映了这种背景下游子思乡及怀念爱人的痛苦之情。 《短歌行》 曹操领兵南征北战 ,“ 挟天子以令诸侯 ”, 渴望统一中原 , 急需人才。然而 , 他虽 “ 唯才是举 ”, 但人才难求。建安十三年 (208), 曹操率大军南下 , 列阵长江 , 欲一举荡平孙、刘政权。大战前夕 , 他宴请众文武 , 饮至半夜 , 忽闻乌鸦往南飞鸣而去 , 曹操感于此景而持槊立于船头 , 慷慨歌此《短歌行》。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归园田居 ( 其一 ) 》 陶渊明出生于没落的仕宦家庭 , 由于其儒道思想的矛盾性 , 他时官时隐 , 举棋不定。至义熙元年 (405) 八月 ,41 岁的他出任彭泽县令。当时东晋政治日益腐败 , 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十分尖锐 , 权力斗争激烈 , 他的抱负得不到施展 , 又不肯与当时的社会同流合污。于是在任八十余天就辞官归田 , 从此与官场决裂 , 终老田园。《归园田居》这组诗就写于他辞官归田之后 , 是其田园诗的代表作。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三 、知识卡片 建安文学 概念 : 文学史上的建安 , 指建安到黄初 ( 黄初是魏文帝曹丕的年号 , 公元 220 年至 226 年 ) 这段时间。建安文学的成就是多方面的 , 最突出的是诗歌方面。 代表诗人 :“ 三曹 ”( 曹操、曹丕、曹植 ) 、 “ 建安七子 ”( 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 ) 和女诗人蔡琰。 成就 : 他们继汉乐府之后 , 打破汉代文人诗歌消沉的局面 , 第一次掀起文人诗歌创作的高潮。他们直接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作品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生活 , 表现了新的时代精神 , 具有 “ 慷慨悲凉 ” 的独特风格 , 并且形成了 “ 建安风骨 ” 这一优良传统。同时 , 他们普遍采用新兴的五言形式 , 奠定了五言诗在文坛上的地位。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山水田园诗 田园诗 : 起源于东晋陶渊明 , 至盛唐的王维、孟浩然等人达到极盛 , 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生活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山水诗 : 始于南朝宋谢灵运 , 南朝齐谢朓继之 , 以描写山水风景为主要内容。 风格 : 山水田园诗风格恬静淡雅 , 语言清丽洗练 , 艺术成就较高。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一、读准 字音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五、区别 古今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六、明察句式 (1) 何以解忧 ? 唯有杜康 ( 宾语前置 , 应为 “ 以何解忧 ” ) (2) 狗吠深巷中 , 鸡鸣桑树颠 ( 省略句 , 省略介词 “ 于 ” ) 七、积累名句 (1) 涉江采芙蓉 , 兰泽多芳草 。 (2) 明明如月 , 何时可掇 ? 忧从中来 , 不可断绝。 (3) 但为君故 , 沉吟至今 。 (4) 月明星稀 , 乌鹊南飞 。 (5) 开荒南野际 , 守拙归园田 。 方宅十余亩 , 草屋八九间。 (6) 还顾望旧乡 , 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 , 忧伤以终老。 (7) 狗吠深巷中 , 鸡鸣桑树颠 。 (8) 青青子衿 , 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 , 沉吟至今。 (9) 羁鸟恋旧林 , 池鱼思故渊。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一、理理文章 思路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二 、说说文章主旨 《涉江采芙蓉》虚拟出 “ 思妇 ” 之词 , 借思妇口吻 , 悬想出游子 “ 还顾望旧乡 ” 的情景 , 表现出游子思乡的苦闷。 《短歌行》以慷慨悲凉的情感咏叹人生苦短的悲凉 , 以貌似颓放的意态来表达及时进取的精神 , 以放纵歌酒的行为来展现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考 , 以觥筹交错之景来抒发心忧天下和渴慕人才之情。 《归园田居 ( 其一 ) 》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 , 抒发了诗人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乐趣 , 同时隐含了对官场黑暗腐败的生活的厌恶之感 , 表现了诗人追求自由、安于清贫、隐逸山野、洁身自好、远离官场、超脱世俗的美好情操。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任务一】 鉴赏《涉江采芙蓉》 1 . 《涉江采芙蓉》一诗中 , 主要意象是什么 ? 对全诗意境的营造有什么作用 ? 参考答案 芙蓉 为文章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 2 . 《涉江采芙蓉》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 参考答案 思妇怀念丈夫 , 游子眷念故乡。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3 . 《涉江采芙蓉》一诗共八句 , 既有人物、情节 , 又有深远的意境 , 艺术手法十分巧妙。请根据示例和提示完成下表。 参考答案 ① 自问自答 ( 设问 )   ② 回望故乡 , 长路漫漫  ③ 联想、想象 , 动作细节描写  ④ 天各一方 , 忧伤难遣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任务二】 鉴赏《短歌行》 1 . 在《短歌行》中 , 反复出现一个 “ 忧 ” 字 , 诗人 “ 忧 ” 什么 ? 参考答案 人生短暂 , 人才难求。 2 .“ 对酒当歌 , 人生几何 ! 譬如朝露 , 去日苦多。 ” 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是消极的吗 ? 参考答案 不是消极的。这里讲 “ 人生几何 ”, 不是让人及时行乐 , 而是要积极建功立业 , 表达了诗人奋发进取、不懈追求的理想。 3 . 如何理解 “ 山不厌高 , 海不厌深。周公吐哺 , 天下归心 ” 这四句诗的内容与情感 ? 参考答案 以山、海为喻 , 以周公作比 , 表达了作者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心情。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4 . 《短歌行》中作者使用了哪些典故 ? 使用这些典故有什么作用 ? 请从文中找出并分析。 参考答案 ① “ 何以解忧 ? 唯有杜康 ”, 是借酒浇愁。 ② “ 青青子衿 , 悠悠我心 ”, 是对贤才的思念、渴望和倾慕。 ③ “ 呦呦鹿鸣 , 食野之苹。我有嘉宾 , 鼓瑟吹笙 ”, 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己 , 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④ “ 山不厌高 , 海不厌深 ”, 化用《管子 · 形势解》的话 , 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 ⑤ “ 周公吐哺 , 天下归心 ”, 说明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 , 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任务三】 鉴赏《归园田居 ( 其一 ) 》 1 . 《归园田居 ( 其一 ) 》中写到了哪些意象 ? 诗人笔下的田园景色有何特点 ? 参考答案 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等 恬静、幽雅 , 空阔而简陋 , 一片宁静 , 处处 和谐 。 2 . 诗人归园田的目的是什么 ? 参考答案 “ 归园田 ” 是为了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3 .“ 尘网 ”“ 樊笼 ” 和 “ 羁鸟 ”“ 池鱼 ” 等词语各比喻什么 ? 作者运用这些比喻 ,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参考答案 ① 使人受拘束的尘世  ② 诗人自己  ③ 陶渊明对误入官场的痛心 , 对黑暗官场的厌弃 , 渴望摆脱官场束缚 , 回归田园 , 获得自由的迫切心情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1 . 《涉江采芙蓉》是一首有争议的作品 , 争议的焦点是诗的主人公是游子还是思妇 , 诗的主题是描写游子的思乡还是描写思妇的闺怨。谈谈你的理解。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2 . 我们应如何看待陶渊明的隐居生活 ?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技法指导 引用和化用诗词入文 引用诗词能增强文章的文采 , 它可以在某一段中稍加点缀 , 给文章插上一朵底蕴的小花 ; 也可以根据主题需要 , 让相关诗句联合成一个诗句的方阵 , 让诗句成段 , 强力展示古文化的芬芳。诗词引用法分为两个层次 : 直接引用诗词文赋是基础层次 , 化用诗词文赋是高级层次。化用又分为句意化用和意境化用。 句意化用 , 即将古典诗词文赋的句子融入文章中 , 用自己的语言表现古代诗词名句的意蕴 , 这是写作的高级思维层次。意境化用 , 即将所写之 “ 境 ” 与所达之 “ 意 ” 水乳交融。化用意境 , 是在透彻地了解文章思想与艺术表达的基础上 , 结合自己的独特领悟 , 智慧地选择角度进行新的演绎与扩张 , 是对原有意境的着色与补充 。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在《短歌行》中 , 曹操就灵活地运用了引用和化用的表现手法 , 如 “ 青青子衿 , 悠悠我心 ” 出自《郑风 · 子衿》 , 用以比喻渴慕贤才 , 比喻热烈期待贤士的到来 , 古朴深沉 , 自然妥帖。 “ 乌鹊南飞 ” 一句 , 以乌鹊比喻贤士 ;“ 绕树三匝 , 何枝可依 ”, 则比喻贤士徘徊选择明主之意 ;“ 山不厌高 , 海不厌深 ”, 以山高海深比喻广招人才的博大胸怀。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对点小练 请尝试采用引用或化用的手法 , 写一段文字 , 表现你对古代诗词的喜爱之情。要注意意境协调 , 情感鲜明 , 语句流畅。 200 字左右。 写作示例 唐朝的月明。不知谁在春江花月夜里 , 第一个望见了月亮 , 从此月亮夜夜照亮无寐人的寂寥。月是游子的故乡 , 床前的明月光永远是思乡的霜露 ; 月是思妇的牵挂 , 在捣衣声声中 , 夜夜减清辉 ; 月是孤独人的酒友 , 徘徊着与举杯者对影成三人。我喜爱刘方平 “ 更深月色半人家 , 北斗阑干南斗斜 ” 的宁静 , 我奢想刘禹锡 “ 尘中见月心亦闲 , 况是清秋仙府间 ” 的闲适 ; 我祈祷张九龄 “ 海上生明月 , 天涯共此时 ” 的团圆。我独自坐在月夜下的窗前 , 品味着古典的艺术魅力。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渴慕人才 名句诵读 1 . 得十良马 , 不若得一伯乐。 —— 吕不韦 2 . 一年之计 , 莫如树谷 ; 十年之计 , 莫如树木 ; 终身之计 , 莫如树人。 —— 管仲 3 . 古人相马不相皮 , 瘦马虽瘦骨法奇。世无伯乐良可嗤 , 千金市马惟市肥。 —— 欧阳修 4 . 九州生气恃风雷 , 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 , 不拘一格降人才。 —— 龚自珍 5 .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 , 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 —— 胡瑗 6 . 治国经邦 , 人才为急。 —— 孙中山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素材趣读 1 . 曹操求贤若渴 “ 青青子衿 , 悠悠我心。但为君故 , 沉吟至今。 ” 这几句可以说是曹操人才观的重要体现。曹操尊重人才 , 不苟求 , 不求全责备 , 这使许多有才能的人如水归海。程昱、许褚因某种机遇集合到曹操麾下 ; 郭嘉、荀彧冲着他的雄才大略、能治乱定天下的名声而来 ; 满宠、董昭神往他轰轰烈烈的战绩 , 崇拜他言必行、战必克的实绩 ; 张辽、张郃虽被曹操俘虏而来 , 却佩服曹操的仁德 , 甘愿为其效力 ; 就连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 , 发檄文骂曹操祖宗的陈琳 , 曹操也是礼而敬之 , 任而用之。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2 . 郭隗千金市马骨 燕昭王想买千里马 , 可是派出一个亲信 , 用了三年的时间 , 也没有买到。于是便派了郭隗去买 , 不出三个月 , 郭隗就买回来了。昭王一看 , 郭隗竟然花了五百金买了一副马骨头 , 于是勃然大怒 :“ 我要的是活马 , 你竟然买了一副马骨。 ” 谁知郭隗却振振有词 :“ 马骨尚且用了五百金 , 何况活马 ? 天下人一定会认为大王真心买马 , 好马就会自己找上门来。如果大王连我这样的人都能重用 , 还愁天下人才不来吗 ?” 于是燕昭王恍然大悟 , 筑起黄金台 , 拜郭隗为师 , 天下英雄纷纷而至。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美文品 读 竹    林 简   墨 竹林在。 贤人呢 ? 那些兼着多职的巫师、道士、酒鬼、画师、大夫、预言家、炼金术修士、农民和铁匠 ? 没有 “ 越名教而任自然 ” 的他、他、他、他、他、他和他 ( 嵇康等竹林七贤 ), 竹林 , 便失了灵魂 , 明月也不来相照。唉 , 七个矮人一样的七贤啊 ! 热爱自然 , 热爱细小美丽的事物 , 一直在劳动 , 好像比别人多长了另外一颗心 , 无比忠诚地守护白雪公主似的竹林。 一千七百多年前 , 那时的明月 , 一定照见过那些行为艺术家们的行为艺术。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沛国的刘伶因为喝酒被妻子烦了 , 就手握硕大的酒壶 , 乘着鹿车 —— 其实就是牛车 —— 出来。他一边儿吆喝着赶车 , 一边儿小口抿酒 ; 而他的男仆在后面与主人风格大不同 , 多少有些睡不醒地扛着锹紧随车后 , 以便如他的主人所嘱 “ 什么时候死了 , 就地埋了我也便罢了 ”, 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一个惊雷打下来 , 刘伶听不见 ; 面对泰山 , 他也看不见。不知天气冷热 , 也不知世间利欲情分。他要去找的朋友是琴抚得老好的阮咸 , 饮酒更是放浪形骸 , 想怎样就怎样。他幕天席地 , 大剌剌地骑坐在红石上 , 以大盆盛酒 , 金樽玉爵银桃子 什么乱七 八糟 的东西都被远远地丢进山谷里。他呼朋唤友 , 短歌微吟 , 团团围坐在酒盆四周 , 胡乱用手捧酒喝 , 饮得畅快了 , 便大声歌唱 …… 当然还有长啸 , 那些风标独举、山冈鸟兽与花花草草也要伫听的长啸 …… 哦 , 现在应该没有人听得下去吧 , 没有一个声音有力量去长啸了 , 也再没有一个情怀配听那样的长啸。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当然这些长啸的、有趣的人里 , 少不得热爱 “ 采薇山阿 , 散发岩岫 ” 兼热爱打铁的那位。他上身赤裸 , 腰间缚紧绳索 , 用修长矫健的胳膊扶砧 , 并邀了好友向秀抡锤 , 一时间竹林里叮叮当当 , 好不热闹。火苗像蟒蛇的舌尖 , 灵活而凶猛 , 在有限的高度内高高低低地舔来舔去。随着风箱的拉动 , 火明明灭灭 , 他的身形也忽明忽暗 , 铁器在他的铁锤下面开始变形 , 依照心目中的图形出现。他不停地翻动铁钳 , 向秀有条不紊地敲打 …… 忽而 , 他把铁器塞入火炉中 , 擦把汗 , 喝口水 , 再取出来 , 耐心观看。铁锤上下起伏 , 每一次落点的地方都是心中想要的 , 丝毫没有误差。终于 , 铁器成型 , 他用铁钳夹住铁器 , 上下检查 , 然后放在旁边铁皮桶内的水中。 “ 噗、噗、噗 ”, 一阵白烟和刺鼻的味道过后 , 夹住铁器 —— 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支寒光闪闪的长箭 , 箭头锐利 , 寒光逼人 , 箭身浑实 , 手指粗细 , 箭尾配以相对轻便的箭羽 …… 就这样 , 炉火天地 , 歌声寒川 , 他随手把成品扔到一个角落 ,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接着下一个的锻造 : 青锋剑、铁犁铧 , 或者镰刀、铁钩、锅铲、长钉、马蹄铁 …… 随便什么。而即便在做完这一切 , 接过汗巾的时候 , 他的脸仍残存忧悒的神色。他的另一位不是特别要好的朋友王戎见此 , 不由摇头太息 :“ 唉 , 认识嵇康二十年 , 从没见过他欢喜微笑的样子啊 !” 那些从不喜欢微笑的人 , 那些又敏感又多情的人 , 那些又简澈又深刻的人 , 那些又热烈又节制的人 , 都消失不见。欲与前贤应桴鼓 , 却被时光断喝 : 不可以。而学长嵇康 , 去得又是多么从容优雅 ! 长风浩荡 , 他将儿子托付给他在 “ 绝交书 ” 里大骂过的七个仇人中的一人。一曲《广陵散》后 , 人、音俱绝。 绝了的 , 还有那一片竹林 , 高矮胖瘦、各自生动的竹林 ; 那些赤子一样、诗意林立的竹林 ; 那些深根藏器、寸寸奇节的竹林。 纵使后世再依样植起千片万片 , 想来也不过是历史的嘘声 —— 整齐划一 , 却老气横秋的嘘声。 掌声已去。那一片竹林。 ( 有删改 )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 品开头 ] 文章开头简洁 , 第一段提及 “ 竹林 ”, 第二段以 “ 贤人呢 ” 三个字设问开端。自然而然令人联想到 “ 竹林七贤 ”, 由此开启全文 , 韵味绵长。在结构上与题目照应 , 与结尾一呼一应。 [ 品形象 ] 文章第五、六段重点塑造了刘伶、嵇康这两个人物形象 , 表面上看来 , 他们一个是酒鬼 , 一个是铁匠 , 但他们的言行都反映了魏晋名士 崇 尚玄虚、消极颓废的心态 , 也表现出对“名教”礼法的蔑视及对自然的向往。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 品技巧 ] 文章第三段运用比喻修辞 , 将竹林七贤比作 “ 七个矮人 ”, 将竹林比作 “ 白雪公主 ”,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竹林七贤对这片竹林的忠诚守护。 文章第六段运用比喻、拟声等修辞手法和动作、神态等描写手法 , 再现了一幅嵇康 “ 竹林打铁图 ”, 使情节具体生动 , 画面感极强。 [ 品主旨 ] 文章 通过竹林七贤超出常人的举动 , 有趣地再现了他们放浪形骸的性格 , 作者在赞美他们人格魅力的同时 , 也表达了竹林七贤消失之后那片生动、富有诗意、奇节皆是的竹林也不复存在的遗憾之情。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问题】 1 . 结合全文 , 请简要说明文中 “ 竹林 ” 的含意及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2 . 作者为什么详写嵇康锻铁的情景 ? 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 参考 答案 1 . ① “ 竹林 ” 是 “ 竹林七贤 ” 诗意生活的环境。 ② “ 竹林 ” 是 “ 竹林七贤 ”“ 越名教而任自然 ” 精神品质的象征。 ③ 作者借 “ 竹林 ” 表达了对 “ 竹林七贤 ” 人格魅力的赞美之情 , 也流露出 “ 竹林 ” 消失后难以再现的叹息。 2 . ① 详写嵇康锻铁场面能充分表现嵇康特立独行的 “ 行为艺术 ”, 给读者留下鲜明印象。 ② 嵇康是 “ 竹林七贤 ” 的代表 , 详写嵇康专注锻铁而又一脸忧悒 , 直观展现了以嵇康为代表的 “ 竹林七贤 ” 放诞其表、深沉其里的精神世界 , 深化读者对他们的了解。 ③ 大略介绍其他人物而详写嵇康可以点面结合 , 使读者对 “ 竹林七贤 ” 的印象既有整体感又有具体感。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