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玉山县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玉山一中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总分:15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 命题人:徐晓慧 审题人:林积辉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逻辑思维是正确思维的基础,而形象思维是正确思维的主要创新源泉。没有严密的逻辑 思维,就不能有正确的思维,思维就是混乱的、漏洞百出的、自我矛盾的,乃至往往是错误 的,以至是荒谬的。正因为如此,学音乐的,应该懂得些声学;学美术的,应该懂得些光学; 学艺术体操的,应该懂得些力学;学人文的,应该懂得些科学技术。《红楼梦》是一部了不起 的文学巨著,光照古今,流传不朽,但也存有不掩瑜的瑕点,例如,林黛玉入贾府的年龄, 多处有矛盾,这也是曹雪芹这位伟人在创作《红褛梦》时在逻辑上失误之处。然而,正因为 逻辑思维执着于前后一致的严密,因此,一般摆脱不了现有思维方式与内容的框架,难于飞 跃,难于求异,难于作出超脱现有模式的重大的创新。而文学艺术恰恰与科学相反,不是追 求抽象,不是直接表达共性、普遍性,而是着手个体,着手特殊,通过个体、特殊的形象来 反映共性、普遍性;因此,必须力求从不同侧面、从不同个体、从种种特殊,来创造新的形 象,来深刻反映事物的共性、普遍性。正因为直接表达的是侧面、是个体、是特殊,从而就 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给观赏者、阅读者、研究者去思考、去领悟、去追索、去开拓;极为 精炼的中华诗词,就更是如此。“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写登鹳雀楼,还是哲理之言呢? “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是写暮春的杨花榆荚呢,还是哲理之言呢?“两岸猿声 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写诗人无比喜悦之情呢,还是哲理之言呢?不管怎样,这些名 句,都是合乎客观实际,合乎逻辑的。 一个漫画家画某个人,不管怎么美化或丑化,不管怎么夸大,寥寥几笔,确如此人。为 什么?关键就是这几笔。这几笔不是其他,而是同现代数学一个分支即“拓扑学”有着紧密关系 的。“拓扑学”是研究图形在各种变化中有哪些东西始终不变的。这些不变的东西叫做“特征不 变量”,这几笔就是“拓扑学”的“特征不变量”。严肃音乐的主旋律,京剧中所谓的“不能不像, 不能真像;不像不是戏,真像不是艺”,所谓的“神化”,都是科学中的“特征不变量”;就连摄 影,如果是艺术照,就决不能将客观事物原封不动搬上照片,而应加以“艺术”处理,分出轻重 浓淡,突出主要,突出本质,这不是科学又是什么?“春秋笔法”下的用字用词,是“杀”?是 “弑”?是“诛”?是“戮”,是“斩”?用字不同,所表达的人际关系、事件性质及所作的褒贬评价 则大不相同。诗眼、词眼、文眼,也正是用以集中地深刻地揭示事物的特征的。 正因为这些伟大的作家,阅历广泛,深入实际,深入思考,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 取精,由定性到定量,才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掌握了事物的特征。“环滁皆山也。”欧阳修《醉 翁亭记》开始第一句中的“环”字,滤去了词句水分,浓缩了语言容量,揭示了滁州为群山环绕 特征,一字可敌万语。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 字,一个在小小空间的红杏枝头,一个在辽阔空间的锦锈江南,都生动深刻、内涵极为丰富 地展开了春天的欣欣向荣的画面。温庭筠的《商山早行》诗中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10 个字,10 件事物,6 点景色,描绘出了行人秋晨离开荒村野店匆匆上道的有声有色的凄凉 景象。要强调指出的是,正因为中华诗词用词用字最为精炼,从而也最能抓住事物本质,突 出事物特征.反映事物主要方面。 (选自阳叔子《科学人文相融,爱国创新与共》,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逻辑思维是基础,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就会有正确的思维,能避免那些混乱的、漏洞百 出的、自我矛盾的乃至荒谬错误的结论出现。 B. 要想摆脱现有思维方式与内容的框架的禁锢,实现思维的飞跃和求异,进而作出重 大的创新,就必须执着于逻辑思维前后一致的严密性。 C.文学艺术能够给观赏者、阅读者、研究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产生让人思考、领悟、 追索和开拓的艺术魅力,因为它是从个别表现一般。 D.文学艺术的思维和科学的思维不一样,前者是直接追求抽象,追求共性和普遍性的表 达;后者则通过个体、特殊的形象来反映共性和普遍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 A.摄影中的艺术照,决不能将客观事物原封不动地加以呈现,应该加以“艺术处理”,借 以分出轻重浓淡,突出主要,突出本质。 B.漫画家使用夸张的艺术手法美化或丑化艺术形象,却让人并不感到“失真”,是因为寥 寥几笔,突出了那些始终不变的东西,抓住了本质,突出了特征.。 C.作者引用京剧所谓的“不能不像,不能真像;不像不是戏,真像不是艺”,科学地论证 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辩证关系,目的就是强调京剧的独特性。 D.文学作品中用词用字的精练,往往达到“一字可敌万语”的艺术境地,其目的就是为了 集中地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两岸猿声啼不 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些名句既合乎逻辑又给人想象空间。 B.文学巨著《红楼梦》,在林黛玉进贾府的年龄方面存在逻辑上的失误,阐明了文学艺 术创作不仅要追求思维的创造性,更要追求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C.“环滁皆山也”的“环”、“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等字最为精 练,不仅形象生动,而且丰富而深刻地揭示了事物本质。 D.“杀”、“弑”、“诛”、“戮”、“斩”等词用之不同,所表达的人际关系、事件性质及所作 的褒贬评价则大不相同,体现了“春秋笔法”的科学性特征。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 一 6 题。 旧戏台 胡容尔 这座戏台,在暮风中寂寂地衰败着。黄昏挑起几缕绛红的晚霞,斜斜地搭在了她老旧 的前脸儿上。抬眼望去,高处四角飞翘的屋脊上,长满了杂草,还有几株低矮的梧桐。茂 盛的草木,在黛色的瓦片缝隙间,没心没肺地招摇着。而低处摊开的长方体的台面,如同 一只过期了的粉盒,被随手抛掷在幽暗的巷子深处,透着一抹洇开的荒凉和失落。 初见这座戏台,是在遥远的少年时。那一年,我十岁,随外婆搭车来城里。外婆进城, 不为别的,只为看戏。当时,这里有当地最有名的角儿。五月,淡紫色的桐花开得正欢。 掩映在细碎花影中的戏台,宛如一个淡紫色的梦境。 我们来时,台上演着的是《玉堂春》,密匝匝的锣鼓点儿,正一阵阵响得紧。扮演苏 三的美娇娘,穿着一身青色的罗裙,挥舞着长长的水袖,步步生莲,咿咿呀呀、幽幽咽咽 地唱着、诉着,只觉耳畔有流莺啼转、泉水叮咚,无比曼妙动听。再看那张粉白里透着嫣 红的俏脸上,一双细长的丹凤俊眼,左顾右盼,波光流转,好似于人山人海中呼啦啦浮出 了一座春天的花园,桃花红、杏花粉、梨花白,令人眼花缭乱,真有说不出的风流缱绻。 其实,台下,又何尝不是戏台呢?只不过,观众成了演员。你且看去,台上的艺人演 得热闹,台下的众人也看得热闹。有时,台下的剧本,比台上还出彩。 我也曾偷偷地溜到后台,看旦角们弄妆、听琴师们调弦。没人顾得上理会一个小女孩 的好奇心。不消说,戏外的她们,正在为演绎别人的故事做铺垫。管弦吱呀,丝竹悠扬, 嘈嘈切切,一场场好戏即将开场。 只不知,台下的她们,又有着怎样的人生,是否能游刃有余地穿梭于戏里戏外。 从繁华到落寞,旧戏台,昭示着人世间的沧桑和变迁。这座方寸之间的戏台,已远远 滞后于人们挑剔的审美理念。今人的眼睛,早被现代化流光溢彩的剧场所诱惑。说到底, 终究是我们辜负了眼前的戏台。 这一路风尘仆仆地行来,山一程,水一程,辜负了的何止是这戏台?还有那人、那事 和那截青葱岁月,都被漫不经心地搁置,被生硬地冷落和怠慢了呀。旧戏台回不到从前了, 我也一样。当年那个扎着两条羊角辫、穿着粉红碎花小袄、依偎在外婆怀中看戏的小女孩, 已在似水流年中走失,一去不复返了。 一去不复返的,还有我亲爱的外婆。台上台下,千呼万唤,再也寻不到外婆美丽的容 颜了。是的,那个装满外婆一世情缘的屋子,就是外婆的戏台。她在自己搭起的戏台上, 唱念做打,嬉笑怒骂。身处不同阶段的她,扮演着不同身份的角色,最后连缀成她长长的、 多彩的一生。 如今,外婆的戏台也旧了,空无一人。 人间举步皆戏台。你我在他人的戏中,饰演着分量不同的角色,而别人又在你我的戏 中,占据着位子。主角也好,配角也罢,龙套也无妨。哪一个人生,不是悲欣交集的呢? 薄薄的暮色中,我望着旧戏台,好像看着另一个自己。那是暮年的我,顶着一头白发,颤 巍巍地伫立在风中。是的,总有一天,我也会如这旧戏台一样的颓败,淡了红颜、瘦了相 思。须知,人生的夕阳,自有她的可爱金贵。一如这脚下的旧戏台,虽不再作浓情的悲欢 离合的场子,却有了平素淡雅的生活休闲功能,每日里迎送在此下棋纳凉的人们。谁又能 否认,这不是对生命的另一种诠释呢? 人生有着无数的下一场,好戏还在后面。在幽静的岁月深处,命运为你设置了许多谜 语,只等你款款走向前来,俯下身去,逐一地揭晓答案,然后淡淡地欢喜。 站在只有我一个人的旧戏台上,轻捻时光,生命已被抻长。笑容如渐涌渐涨的春水, 在我脸上一点点地荡漾着、丰盈着,一直流向晚霞映红的天边…… (有删改)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文章按时间顺序行文,从“我”少年时看戏写起,中间详略有别,回忆与感触紧密结合起 来。 B. 散文开篇的环境描写展现了戏台如今的衰败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戏台曾经的繁华热闹。 C. 文章运用外貌描写、细节描写手法对扮演苏三的美娇娘进行刻画,侧面烘托了戏台之于 “我”的巨大魅力。 D. 外婆在自己的人生戏台上谢幕了,她作为一个优秀的“演员”,也曾在“我”的戏台上上演 精彩曲目。 5. 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6 分) 6. 文章题为“旧戏台”,请结合全文分析文中写了哪些戏台。( 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独角兽,是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生物,稀有而高贵。基于此,人们常用独角兽企 业来形容发展前景看好的初创企业,它具有发展速度快、稀少,是投资者追求的目标等属性。 独角兽企业的界定标准是:创业十年左右、企业估值超过 10 亿美元。其中,估值超过 100 亿 美元的企业被称为“超级独角兽”。 在新经济时代,随着各类创新资源的加速流动,逐渐形成了能使独角兽企业不断涌现的 社会土壤,使企业能够在短时间内抓住机会,整合资源,爆发式成长为“独角兽”。当前,独角 兽企业的多少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创新能力强弱的评价指标,是全球各路资本 竞相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所在。 (节选自《发展独角兽企业的思考》) 材料二:2018 年 3 月 23 日,科技部在发布《2017 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报告 显示,2017 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共 164 家,与 2016 年相比增加了 33 家。其中因上市、被并购 和成立超过十年而毕业的独角兽企业共 20 家,因估值下降而退出独角兽企业榜单的企业有 9 家。综合来看,2017 年新晋独角兽企业高达 62 家,总估值 6284 亿美元,成都、宁波、东莞 等六城市首次出现独角兽企业,这与国家重视创新的政策相符。而 2016 年全国共有 131 家独 角兽企业,估值总和为 2137 亿美元。 从行业布局和地域分布来看,具有如下图的特点: 164 家“独角兽”行业分布 数量分布 估值分布 材料三: “独角兽”的大量涌现源于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它是经济爆发增长的标志。新经 济时代,创新全球化和社交化等资源加速流动,为“独角兽”的大量涌现创造了基础条件。 “独角兽”的成长中,有两个关键特质。一是自成长,制定新的行业规则,遵循新的进化法 则,适者生存,依靠生态力量自发前进。比如,共享经济的典型代表“优步”,颠覆原有规则, 在打车行业中聪明地构建平台,植入盈利模式。二是要有生态圈。只有冲破藩篱、合作共赢, 才能爆发式成长。首先,是“走出去”——与外部企业开展生态型合作。传统制造企业需要借助 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移动等新技术实现转型,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这些新技术 往往是外部新兴行业中的企业所具备的核心优势。其次,是“请进来”——给顾客提供参与共创 价值的机会。消弭与消费者的“楚河汉界”,利用顾客行为数据来提升自身管理质量,通过释放 顾客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来改善创业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将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准则。 “独角兽”在引领产业新业态升级、产业变革、经济发展以及行业创新中都起到了举足轻重 的作用。从雅虎到谷歌再到脸书,“独角兽”企业成为引领产业新业态升级发展的领头羊。从产 业变革来看,“独角兽”是引领产业变革的先锋,它颠覆了传统产业模式,成为产业的新核心, 并带来产业的全新变革。 “独角兽”还是城市名片和区域经济引擎。“独角兽”的辐射带动作用能促进上下游产业发 展,产生杠杆效应,拉动区域经济增长,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独角兽”还成为区域城 市名片,提升区域知名度,从而得到政府的重视和引导。 (摘编自长城战略研究所《新经济先锋:“独角兽” 企业》) 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在独角兽企业分布的 18 个领域中,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成为集中爆发领域。 B.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估值来看,独角兽企业都主要分布在“北上杭深”等大城市。 C.2017 年我国独角兽企业具有新晋企业多、规模估值增加、城市全面普及等特点。 D.独角兽企业在宁波、成都等城市的出现体现了国家的创新政策。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独角兽企业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衡量一国创新能力强弱的评价指标。 B.独角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自成长的特点让它能够遵循新的进化法则,依靠自身生态力 量自发前进。 C.独角兽企业给顾客提供参与共创价值的机会,利用顾客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自身的 同时也服务消费者。 D.独角兽企业能拉动区域经济增长,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因而成为区域城市名片, 得到政府的重视和引导。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我国独角兽企业快速发展的原因。(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小题。 谭纶,字子理,宜黄人。历职方郎中,迁台州知府。纶沉毅知兵。时东南倭.患已四年,朝 议练乡兵御贼。纶亦练千人,立束伍法。自裨将以下,节节相制,分数既明,进止齐一。未久, 即成精锐,倭犯栅浦,纶自将击之,三战三捷。倭复由松门、澶湖掠旁六县,进围台州,不 克而去。转寇仙居、临海,纶擒斩殆尽。进海道副使,益募浙东良家子教之。倭自象山突台 州纶连破之加右参政会忧去四十二年春再起纶道擢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倭屯崎头城,都指 挥欧阳深搏战中伏死,倭遂据平海卫,陷政和、寿宁,各扼海道为归计。纶环栅断路,贼不 得去,移营渚林。纶自将中军,大破贼,复一府二县。诏加右副都御史。纶以延、建、汀、 邵间残破甚,请缓征蠲赋。又考旧制,建水寨五,扼海口,广东境内悉定。纶上疏请复行服.., 世宗许之。纶练兵事,朝廷倚以办贼,遇警辄调,居官无淹岁。迨南寇略平,而边患方未已。 隆庆元年,给事中吴时来请召纶练兵。诏征纶还部,进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蓟、辽、 保定军务。纶相度边隘冲缓,道里远近,分蓟镇为十二路,路置一小将,总立三营。诸将以 时训练,互为掎角,节制详明。是岁秋,蓟、昌无警。异时调陕西、河间、正定兵防秋,至 是悉罢。纶初至,按行塞上,谓将佐曰:“秣马厉兵,角胜负呼吸者,宜于南;坚壁清野,坐 制侵轶者,宜于北。”遂筑敌台三千,起居庸至山海,控守要害。纶召入为右都御史兼兵部..左 侍郎,协理戎政。会台工成,益募浙兵九千余守之。边备大饬,敌不敢入犯。以功进兵部尚 书兼右都御史,协理如故。其冬,予告归。万历五年卒官。赠.太子太保,谥襄敏。 (节选自《明史·谭纶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倭自象山/突台州/纶连破之/加右参政/会忧去/四十二年春再起/纶道擢右佥都御史/巡抚 福建。 B.倭自象山突台州/纶连破之/加右参政/会忧去/四十二年春再起纶/道擢右佥都御史/巡抚 福建。 C.倭自象山/突台州/纶连破之/加右参政/会忧去/四十二年春再起纶/道擢右佥都御史/巡抚 福建。 D.倭自象山突台州/纶连破之/加右参政/会忧去/四十二年春再起/纶道擢右佥都御史/巡抚 福建。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倭,我国古代对日本人的称呼,明代常有日本海盗船到沿海武装掠夺,史称“倭寇”。 B.行服,就是服丧、守孝,尊亲死后,在服满以前停止娱乐和交际,表示哀悼。 C.兵部,我国古代官署六部之一,掌管文武官员的选用及兵籍、兵械、军令等。 D. 赠,指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的爵位、官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谭纶不畏凶险,身先士卒。尽管倭寇伏击了都指挥欧阳深,攻陷多地,但他毫无畏惧, 围起栅栏截断其海上退路,亲率军队进攻,收复了失地。 B.谭纶仁爱宽厚,体恤民生。他担任右副都御史后,看到延平、建宁、汀州、邵武地区民 生凋敝,十分残破,于是请求朝廷缓征、减免其他赋税。 C.谭纶运筹帷幄,指挥若定。他担任边帅,一方面修筑防备敌人的楼台控制要害地区,另 一方面又增招浙江兵士驻守,使边境防备得到增强。 D. 谭纶沉着刚毅,懂得用兵。他在总督蓟、辽、保定的军务期间,考察研究地形,分路 建营,形成掎角之势,确保了蓟镇、昌平地区的稳定。 13. 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纶亦练千人,立束伍法。自裨将以下,节节相制,分数既明,进止齐一。 (5 分) (2)纶练兵事,朝廷倚以办贼,遇警辄调,居官无淹岁。(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 14~15 题。 蓟中作 高适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①。 惆怅孙吴②事,归来独闭门。 【注】①安禄山为夺取边功,数次侵略奚、契丹,引起边患,却被唐玄宗封为东平郡王。 ②“孙吴”指战国时期军事家孙膑和吴起;“闭门”指东汉名士陈寔有感于世道黑暗,拒绝入仕, 故“闭门悬车,栖迟养老”。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开篇以“沙漠”“寒垣”这样特有的塞外景物,勾勒出一幅浩瀚伟岸的典型图画。 B.三、四两句以白描之法大笔勾勒诗人登上寒垣所见“白日”昏暗、寒云苍茫的萧条荒凉 之景。 C.五、六两句深刻揭露了前文“边城何萧条”的根源。“一到”“每愁”两词对举,突显边患之 重之久。 D.全诗叙事写景,形象逼真,境界浑朴;议论抒情,深睿精警,跌宕起伏;语言精炼绮 丽,字字含情,情感浓烈。 15.这首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较为丰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6 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能够表现周瑜年轻英俊、奋发有为的句子是“___ , ___”。 (2)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即使粉身碎骨也不会改变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的句子是“___, ____”。 (3)欧阳修《醉翁亭记》中,以生动的语言描绘春夏之景的句子是“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宋人的“意”如何呢?大概看来它几乎是晋人之韵的重现。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达之 性,一直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对于书法,苏轼主张“书初无意佳乃 佳尔”,黄庭坚不吝以“天然自工”来赞美。以其作品《黄州寒食帖》来说,写得________,一 气呵成。其中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的缓急等,都是________,毫无做作 之态。然而即使这样________的作品,其韵味也与《兰亭集序》不大一样。首先是强烈的个 性。全篇几乎都用外露的侧锋笔法,而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的节奏也起伏剧烈;如《前赤 壁赋》,其字形多欹侧,笔法既继承王羲之等前人笔意,又自由不拘,( ),尽显其书法个 性,即“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兰亭集序》则多以中锋行笔,优雅从容,在笔法与结构 等要素的和谐中透出淡淡的韵味。其次是浓烈的情感抒发。这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 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而 《兰亭集序》则不仅全篇内容显得_________,只在篇末一点淡淡的忧伤,而且在书写的过程 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各方面的流畅,不令其产生突兀的阻滞。因此,前者 表现出较为浓郁的“意”,后者则显得“无为而治”。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行云流水 信马由缰 得天独厚 悠然自得 B. 行云流水 信手拈来 浑然天成 悠然自得 C. 头头是道 信手拈来 得天独厚 泰然自若 D. 头头是道 信马由缰 浑然天成 泰然自若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因此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 B. 因此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 C. 进而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 D. 进而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这不仅在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 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B. 不仅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 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C. 这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 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D. 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 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20.下面这则通知有的词语不够得体,请指出后并修改。(5 分) 通 知 全校师生: 我校将于 9 月 20 日与实验中学展开辩论赛,现万事俱备,急需母校师生找一找辩论时的 背景音乐,希望广大师生不吝赐教。请于明天下午 2:00-5:00 交到团委办公室,其他时间恕 不接待。 校团委 8 月 10 日 21. 三段论推理是一种简单的推理,它包含一个大前提,一个小前提,一个符合一般原则的结 论。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大前提必须是名言。(6 分) 示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不是圣贤,所以难免会犯错。 答:(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曾经有人说,阮籍,郑板桥,布鲁诺是另类;也有人说,韩寒、李宇春、丁俊晖是另类; 还有说,国家体育场鸟巢的设计、广州亚运会的“水上开幕式”很另类……今天,这样另类的人 和事频繁出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之中,让人惊叹、赞美、深思…… 以上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 ③不少于 800 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高三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1.C. A 项原文第一自然段说“没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就不能有正确的思维”,并不能由此推断 出“有严密的思维逻辑,就有正确的思维”。B 项“必须”改为“不能”。D 项两者调换一下。 2.C.关于京剧的那段话不是论证京剧本身的独特性,意在论证科学中的“特征不变量”,即 通过艺术处理,抓住特征,突出本质。 3.B “更要追求逻辑思维前后一致的严密性”错,作者的观点是执着于逻辑思维前后一致的严 密性难以有重大创新。 4.A “时间顺序行文”有误,文章第一段是现在所见的情形,第二段说“少年时”,文章开篇是 立足现在的,少年时看戏是第二自然段的内容,且全文时间是来回跳跃的。 5. ①我们被现代化流光溢彩的剧场所诱惑,远离戏台,让戏台荒废了。 ②我们遗忘了曾经在戏台下看戏的生活和感动,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说到底,终究是我们辜负了眼前的戏台”,关键词是“辜负”,考生需要到文本找出“辜负”的 表现,如前文所说“从繁华到落寞,旧戏台,昭示着人世间的沧桑和变迁。这座方寸之间的戏 台,已远远滞后于人们挑剔的审美理念。今人的眼睛,早被现代化流光溢彩的剧场所诱惑”, 我们被现代化流光溢彩的剧场诱惑,远离了戏台,荒废了戏台;如下文所说“这一路风尘仆仆 地行来,山一程,水一程,辜负了的何止是这戏台?还有那人、那事和那截青葱岁月,都被漫 不经心地搁置,被生硬地冷落和怠慢了呀,旧戏台回不到从前了,我也一样”,我们遗忘了曾 经在戏台下看戏的生活和感动,再也回不到从前了。根据这些内容理解该句的含义即可。) 6. ①实际的戏台。文中写了曾经辉煌热闹、上演过一出出好戏,而今已然衰败的旧戏台。②生活的 戏台。文中写观众们在戏台下看戏的场景,就是一种生活戏台。 ③人生的戏台。文中写了外婆的戏台,实则是写了外婆的一生,是一种人生戏台;每个人的 一生都是一场戏,人间举步皆戏台。 7.C “城市全面普及”错 8. D 强加因果 9. ①政府重视。国家的创新政策,地方政府为拉动经济增长,打造区域名片的引导和支持。 ②新经济时代,各类创新资源的加速流动形成了独角兽企业出现的社会土壤。 ③投资者看好独角兽企业的发展前景,敢于投资。 ④独角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具有自成长的特点,并且形成了发展的生态圈。(6 分,每条 2 分, 答出任意 3 条即可得满分) 10.B 倭自象山突台州,纶连破之。加右参政,会忧去。四十二年春再起纶。道擢右佥都御史, 巡抚福建。 11.C “文武官员”错误,只是武官。 12.C “另一方面又增招浙江兵士驻守”错误,从原文来看,“益募浙兵九千余守之”时,谭纶已 被召到京城担任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不再担任边帅了。 13.(1)谭纶训练了一千人。他制定了约束队伍的纪律,从副将以下,一级控制一级,职分明确以 后,行动整齐划一。( “裨将”“束伍”“进止”各 1 分,句意 2 分) (2)谭纶熟悉兵事,朝廷依靠他来对付倭寇,遇到紧急的情况就调动他,他担任官职没有满 一年的。( “练”“居官”“淹岁”各 1 分,句意 2 分) 14.D。“绮丽”错,应是平淡质朴 15. 答案:(1)一、二句以“策马”“长驱”“登”三个连续急促的动作勾画出一个挥鞭驰骋、勇 赴国难的英雄形象,表达出诗人浓浓的爱国情怀; (2)中间两联写出对安禄山发起不义战争的反感与否定,也含有对贤者沉沦奸邪得志的现 实的憎恨; (3)最后两句借用典故透射出具有孙吴之才的诗人报国无门的强烈愤懑以及不愿与世俗同 流合污的精神追求。 (每点 2 分) 16. (1)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2)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岂余心之可惩 (3)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17 B。行云流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 头头是道:形容说话做事很有条理。 信手拈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 信马由缰:比喻漫无目的地闲逛或随意走动。 浑然天成: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得 天独厚:泛指所处环境具有的条件特别好,也指人的天赋、机遇非常好。 悠然自得:形容自由清闲、心情舒畅。泰然自若: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 18. B。从逻辑关系上看,应是因果关系。而“进而 ”表递进;“因此”才表因果。从上下文逻辑 意脉贯通上看,先言“端整沉着”,后表“颇具跌宕摇曳之姿”。 19.C 此句必须有主语“这”与上文衔接,同时,“鲜明可感的内容”是“浓烈的情感抒发”的直接表 现。 20. (1)“万事俱备”改为“准备工作基本就绪”;(2)“母校”改为“全校”; (3)“找一找”改为“提供”; (4)“不吝赐教”改为“大力支持”; (5)“其他时间恕不接待”删除。 21.示例: (1). 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是勇者,所以我们最终会获得胜利。 (2). 谦虚使人进步“,我们保持谦虚的品质,所以能不断进步。 22.作文分析 1、提取中心词:另类 2、揣摩中心词内涵:“另类”,可是名词,指另外的一类,指与众不同的、非常特殊的人或事物,是与 传统,或者当今主流不一样的言行。也可是形容词,指与众不同的、非常特殊,与传统,或者当今主流 不一样。 3、连接现实:现代社会,另类之人,另类之事,越渐增多,人们对此的态度也从过去的单一否定,到 宽容接受,到赞美;但理性分析,并非所有的另类都是合理的,也不是所有对另类的追求都是正确的。 一味否定,或一味肯定都不值得提倡。“另类“,让人惊叹、赞美、深思…… 4、扩词成句:包容另类,赞美另类,不做另类,理性对待另类等。 5、以问领想,确立中心论点。 从“是什么” 突破,立意会很肤浅,只能表面地列举生活中的种种“另类”来办展览。 从“为什么”突破,写“生活中为什么有‘另类’”,分析“另类”产生的根源,阐释生活中“另类”存在的必然 性,文章可能有一定深度和价值。 最好的角度是从“怎么办”突破,猎取生活中与主流相差甚远的“另类”进行现实意义和价值观的阐述,即 “面对生活中的另类,我们该怎么去(以什么心态、方法、智慧)应对。(如宽容、信任、赞成、反对、 压抑、忧虑、反思……) 参考立意:角度一:辩证看待“另类” “主流”“另类”都是潮流。 “主流”应该善待新生事物 ——“另类”。 “另类”“主流”可以和谐共存。 “另类”终将汇聚成“主流”。 生于“主流”,活得“另类”。 和而不同,文化和思想应该包容“另类”。 做“另类”,应理性。 角度二:赞美“另类” 偏离“主流”才能引领“潮流”。 敢做“另类”,才能成就自我。 “另类”成就“主流”。 舒展个性,活得自由,活得另类,走自己的路。 敢当”另类”,敢为天下先,做时代的逆潮儿。 对 “另类” 不妨多些宽容。 文学的“另类”,在文坛上独领风骚。 尊重“另类”,就是对生命的尊重。 压制“另类”,就是扼杀生命的“个性”。 艺术的“另类”,成就艺术的高峰。 “另类”展现的是“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 角度三:反对“另类” 做“另类”,应该有基本的道德底线。 盲目追求另类,是片面理解“美”的涵义。 刻意标新立异,这样的另类太“雷”人。 “网络另类”,你的爱心何在?是非何在? 参考译文: 谭纶,字子理,宜黄人。历任职方郎中,调任台州知府。当时东南地区已经遭受了四年 的倭患,朝廷商议训练乡兵来防御贼寇。谭纶训练了一千人。他制定了约束队伍的纪律,从 副将以下,一级控制一级,职分明确以后,行动整齐划一,不久就成为精锐部队。倭寇侵犯 栅浦,谭纶亲自率领军队迎击他们,三战三捷。倭寇又从松门、澶湖劫掠附近的六个县,进 而围攻台州,没有攻克只得离去。转而侵犯仙居、临海,谭纶几乎将他们全部擒拿、斩杀。 升任海道副使,招募更多浙东地区的良家子弟训练他们,倭寇从象山突袭台州,谭纶接连打 败他们。晋升为右参政,遇上父母的丧事离职而去。嘉靖四十二年春天,第二次启用谭纶。 上任途中被升任右佥都御史,任福建巡抚。倭寇驻扎在崎头城,都指挥欧阳深战时中埋伏而 死,倭寇就占据了平海卫,攻陷政和、寿宁,各自控制海道作为退路。谭纶围起栅栏截断他 们的退路。倭寇不能逃走,就将营地移到了渚林。谭纶亲自统率中军进逼,大败倭寇,收复 了一府二县。诏令加封他为右副都御史。谭纶认为延平、建宁、汀州、邵武地区残破不堪, 请求缓期征收、减免赋税,又考察旧制,建立了五座水寨,扼守海口,广东境内全部平定。 谭纶上奏再次请求回乡服丧,世宗同意了。谭纶熟悉兵事,朝廷依靠他来对付倭寇,遇到紧 急的情况就调动他,他担任官职没有满一年的。等到南方的倭寇大致平定后,边关的祸患却 没有停止。隆庆元年,给事中吴时来奏请征召谭纶训练兵马。诏令谭纶回兵部,升任左侍郎 兼任右佥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的军务。谭纶考察研究边境关口地形的冲要和平缓,道 路的远近,将蓟镇分成十二路,每路设置一名小将,全军总共建立三个营。各位将领按时训 练,互为掎角,管辖责任非常清楚。这年秋天,蓟镇、昌平地区没有紧急的情况。过去调集 陕西、河间、正定的兵马在秋天加紧防卫,到这时候全部停止。谭纶刚刚上任,巡视塞上, 对身边的将领说:“喂饱战马,磨利兵器,较量胜负于呼吸之间的方法,在南方适宜;加固营 垒,疏散人口、财物,以逸待劳制服侵犯之敌的方法,在北方适宜。”于是修筑了三千多个屯 兵御敌台,从居庸关到山海关,控制着要害地区。谭纶被召到京城担任右都御史兼任兵部左 侍郎,协助处理军务,到了御敌台修成,他又招募了九千多名浙江兵驻守。边防经过此番大 整治,敌人不敢前来侵犯。因功升任兵部尚书,兼任右都御史,协助处理原来的事务。这年 冬天允许他回乡休假。万历五年,死于任上。被追封为太子太保,谥号襄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