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9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分类汇编(十类)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分类汇编(十类) 一、古代官职 (一) 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 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旳职掌等方面,各朝 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致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1.中央官制。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 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汉朝大体上沿 袭秦制称为太公,下有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厚实又演变为三省六 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 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 门下省、尚书省遂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 首席称为首辅(即宰相)。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 臣,掌握政府大权。 六部,是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吏部,管官 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 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 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 中、员外郎、主事等。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 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院国史编 修等。 2.地方官职。秦汉的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 汉称太守。隋朝的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 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参军、参谋、掌书记 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 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隋唐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 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宋代全国分二十左右个路,路中设若干 个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 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省”。 (二) 常见的官名释义 皇帝: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之后,王绾、李斯等根据传说中的三皇 的名称,上尊号为秦皇。嬴政决定兼采帝号,称为皇帝,意思是他的 功德可以和“三皇五帝”相提并论。从此,历代封建君主都称皇帝, 俗称皇上。 太上皇:秦始皇尊称他的父亲庄襄王为太上皇;汉高祖刘邦尊称 他的父亲太公为太上皇,也尊称为“上皇”。历代皇帝未死时即传位 于太子,也就自称太上皇。 驸马:驸马最早也只是一个官职,汉代武帝时设置驸马都尉,意 思是掌副车之马,原为近侍官的一种,多由宗室及外戚、诸公主的子 孙充任。魏晋以后,皇帝的女婿照例加此称号,简称为驸马,但并不 是实际的官职,清代时则称为“额驸”。 爵位:即爵称、爵号,士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 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如汉初刘邦既封皇子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为王,彭越为梁王,英布 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封为陈王;唐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清太祖 努尔哈赤封其子阿济格为英亲王,多铎为豫亲王,豪格为肃亲王;再 如宋代寇准封莱国公,王安石封荆国公,司马光为温国公;明代李善 封为韩国公,李文忠封为曹国公;刘基封诚意伯,王阳明封新建伯; 清代曾国藩封为一等毅勇侯,左宗棠封二等恪靖侯,李鸿章封一等肃 毅伯。 宰相:封建时代对君主负责的人称为宰相,其位置大致相当于今 天的“总理”或“首相”。宰是主持,相是辅助的意思。历代都另有 正式的官名,其职权大小以及行驶权力的方式都有所不同。封建时代 民间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描述宰相的地位,但一般的说, 由于君主集权的加重,宰相的权力也随之而减轻,这其中最为典型的 是明朝。明代为了防止权臣篡位,废除丞相二以内阁大学士协助皇帝 处理政务,后来大学士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 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如《陈涉世家》: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 将相乎!”《属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指南录〉 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督都督诸路军马。” 学士:在古代,学士不是指学位,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官名。魏 晋时征文学之士,主管典礼、编纂、撰述等事物,通称学士。因所属 机关不同,职权各异。有主管撰述的,如北齐文林馆学士,唐代的集 贤院学士等;有专为皇帝侍讲、侍读的,还有草拟奏令、参与机密的。 宋代的观文殿、资政殿、端明殿学士与大学士是专门为那些需要礼遇 的大臣或文学之士而设,全是虚衔。而明清两代的殿阁学士实际上掌 握着宰相的职权,这是历代地位最高的“学士”了。 博士:博士同样是官名。六国时诸子、诗赋、方技都设有博士, 秦、汉两代都沿袭了这一官职。西汉时属太常,称太常博士,汉武帝 建元五年设五经博士,晋代设国子博士,唐代有太学国子诸博士和律 学博士、算学博士等,都为教授官,博士中不乏著名的文学家和学者, 如唐代的韩愈就是货真价实的国子博士。 太医:周官中设医师,主管医务政令。秦、汉两代设太医令丞。 汉代初期属太常寺,后来改属少府。魏晋南北朝时相沿设置。隋代设 置太医属,宋代改称太医局,元代又改为太医院,明清两代不变,其 职责都没有大的变化。后世泛指皇帝的医生为太医或御医,把其“卫 生部长”的职权反而忘记了。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都被加太师衔。 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 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 “顔太师以兵解”,颜真卿曾被加封太子太师衔,故称。za 再如明代 张居正曾有八个虚衔,最后加封太子太师衔;清代洪承畴也被加封太 子太师衔,其实并未给太子讲过课。太傅:参见“太师”条。古代“三 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梁 淮王的老师,故封为太傅。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曾国藩、曾国荃、左 宗棠、李鸿章死后都被追赠太傅。 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 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 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职,故称。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 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 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如《张 衡传》“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再如大书法家颜真卿曾任礼部尚书, 诗人白居易曾任刑部尚书,史可法曾任兵部尚书。 上卿:周代官制, 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为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如《廉 颇蔺相如列传》:“廉颇为赵将……拜为上卿。” 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呼。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 将军,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魏晋以后逐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 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如《张衡传》“大将军 邓骘奇其才”,邓骘当时为汉和帝的大将军。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 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宋代范仲淹、欧阳修、 王安石都曾任此职。如《训俭示康》:“参政鲁公为谏官”,“鲁公”指 宋真宗时的鲁宗道。如《谭嗣同 传》:“参预新政者,犹唐宋之参知 政事,实宰相之职。” 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 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 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清末汉人只有左 宗棠、张之洞、袁世凯等短时间地任过军机大臣。如《谭嗣同》:“时 军机大臣刚毅监斩。” 军机章京:参见“军机大臣”条。是军机处的办事人员,军机大 臣的属官,被称为“小军机”。如《谭嗣同传》:“皇上超擢四品卿衔 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同参预新政。” 御史:本为史官,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御史前书曰”,“相 如顾召赵御史书曰”。秦以后设置御史大夫,职权仅次于丞相,主管 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韩愈曾任监察御史,明代海瑞曾任南京右 监都御史。再如《记王忠肃公翺事》:“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宁”, 王翺当时任督察院长官。 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 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 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宋欧阳修曾任枢密副使。 如《〈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哭路人马。”文 天祥当时掌管军事要务。 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 劝皇帝、举荐人才。如《屈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 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高太尉指高俅。 士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 如为上大夫。”当时蔺相如比上卿廉颇官位要低。 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 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如《屈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 争宠而心害其能。”“上官大夫”,一般认为是指上官靳尚。“子非三闾 大夫欤?”屈原 原来担任的是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的长官。 如《〈指南录〉后序》。“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指的便是御 史大夫、谏议大夫等。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如《师说》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者,则群聚而笑之。”《石钟山记》:“士大 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训俭示康》:“当时士大 夫家皆然。”《五人墓碑记》:“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 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官典籍、历法、祭司等事。秦汉以后设 太史令,其执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司马迁做过太史令。如《张 衡传》:“順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 囧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文起 为翰林院编修, 史官,故称太史。 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如李斯曾任长史,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 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如《出师表》:“侍中、尚书、 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长史”指张裔。《赤壁之战》:“子 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 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详见“三省 六部”条)。韩愈曾先后任职过刑部、兵部、吏部的侍郎。如《出师 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其中董允是侍郎。《谭嗣 同传》:“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袁世凯为兵部侍 郎。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 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如《出师表》提 到的郭攸之、费祎即是侍中。 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 官员,分掌各司事务。如《荆轲刺秦王》:“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此指宫廷侍卫。《张衡传》:“公车特拜郎中”,“郎中”是管理车骑门 户的官名。 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如《出师 表》所说的参军蒋琬。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如 陶渊明曾任镇军参军,《后汉书》著者范晔曾任刘裕第四子刘义康的 参军。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如杜甫曾任右卫军率府胄曹参军、 华州司功曹参军,白居易曾任京兆府曹参军。 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如《屈原 列传》:“令尹子兰闻之大怒。”明清时指县长,如《促织》:“天将以 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 尹:参见“令尹”条。 战国时楚国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如《鸿门宴》:“楚左尹项伯者”, 左尹地位略高于右尹。又为古代官的通称,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 县尹等。 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如《陈涉世家》:“陈涉自立为将军, 吴广为都尉。”《鸿门宴》:“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冏卿:太仆寺卿的别称,掌管皇帝车马、牲畜之事。如《五人墓 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因之”是吴默的字。 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 副官,如《鸿门宴》:“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隋唐时是州郡太守 (刺史)的属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 居易当时被贬至九江,位在州郡别驾、长史之下。 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 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如《红楼梦》第四 回:“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 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 置。如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 略,官位高于总督。如《梅花岭记》:“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洪承 畴降清后曾任七省经略,驻扎江宁。 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行政长官,有时称 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太守:参见“刺史”条。又称。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 官。如范晔曾任宣城太 守。《桃花源记》:“及郡下,昳太守说如此。” 《孔雀东南飞》:“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赤壁之战》:“与苍梧 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 都督:参见“经略使”条。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有的朝 代地方最高长官亦称“都督”,相当于节度使或州郡刺史。如《梅花 岭 记》:“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刘肇基是驻地方卫 所的军事长官。 巡抚:眀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 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扶台“抚军”。如《五人墓碑记》:“是时 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抚吴,即担任吴地的巡抚。 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如《赤壁之战》:“以鲁肃为赞 军校尉。”鲁肃当时担任协助主帅周瑜规划军事的副将。唐以后地位 渐低。 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如《水浒传》中的林冲就是京 城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 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 如《水浒传》中的鲁提辖鲁智深。 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如《赤 壁之战》: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之事。 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如《登泰山记》:“是月丁未, 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如《孔雀东南飞》:“还 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 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如《促织》:“令以责之里正。” 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如《促织》:“里胥狡黠,假此科敛 丁口。” 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 最高行政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 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给侍中等官职;尚书 省长官称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尚书下辖六部:吏部(管官 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 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 的国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 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 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三)官职变动词语集释 1.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例如:公车特征拜郎中。 (《张衡传》) 辟:由中央官属政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例如:举其偏, 不为党。(《左转- 襄公三年》)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宋史- 侯 可传》) 拜:授予官职。例如:拜相如为上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例如:延长佑、至治间…… 选丞相东曹掾。(《元史-贾鲁传》) 除:任命、授职。例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 序》) 授:授予官职。例如:泰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元史- 贾 鲁传》)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例如: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 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传》) 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例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 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例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院都事。(《元 史- 贾鲁传》) 2.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例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 (《魏其武安侯列传》)网] 黜:废掉官职。例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免:罢免。例如:免官削爵。(《汉书- 贡禹传》) 夺:削除。例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3.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例如:升(鲁)台都事。(《元史- 贾鲁传》) 擢:在原官上提拔。例如:擢为后将军。(《汉书- 赵充国传》)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例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 甄拔三十余人。 (李白《与韩荆州书》) 迁:一般指提升。例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谊传》) 陟:进用。例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例如:平剧盗赖文政有 功,加秘阁修撰。(《宋史- 辛弃疾传》) 拜:按一定的礼节授予官职,一般用于升迁高管钱。例如:以相 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4.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例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贬:降职。例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 放:驱逐,流放。例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 左除、左降、左转、左授、左宦、左迁:降职。例如:予左迁九 江郡司马。(《琵琶行》)一旦失恩先左降,三年随例未量移。(白居易 《自题》)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新唐书- 裴 延龄传》) 出、出宰:离开京城外调。例如:永和初,出为河间相。(《张衡 传》) 出宰山水县,读书松桂林。(韩愈《县斋读书》) 5.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例如:迁东郡太守。(《汉书·王尊 传》) 徙:一般的官职调动。例如:徙王信为楚王。(《史记·淮阴侯列 传》) 调:变换官职。例如: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 转:调动官职。例如:在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 辄积年不徙。(《张衡传》) 补:补充空缺官职。例如:太守察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 尊传》) 改:改任官职。例如: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 出:京官外调。例如:出为河间相。(《张衡传》) 6.表兼、代官职的词语。 兼:兼任。例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指南录> 后序》) 摄:暂代官职。例如:俄检校侍中,摄吏部尚书。(《新唐书·杜 如晦传》) 守:暂时署理职名多指官阶低的人署理官阶高的职务。例如:初 平中,北海孔融召主簿, 守高密令。(《三国志• 王修传》) 领:兼任。例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 (《晋书·袁乔传》) 行:代理官职。例如:太祖行奋武将军。(《三国志·魏书·武帝 纪》) 署:代理、暂任。例如:太守奇之,除补书佐,署守属监狱。(《汉 书·王尊传》) 权:暂代官职。例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刘公嘉话》) 判:高位兼低职。例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司徒兼侍中,判 相州。(《宋史·韩琦传》) 7.表辞去官职的词语。 悬车:辞官居家。例如:时年已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陈 太丘碑文序》) 解官:辞去官职。例如: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 归养。(《宋史. 包拯传》)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例如:永和元年,称病上书致仕。 乞骸骨: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例如:上书乞骸 骨,征拜上书。 乞身:古代认为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请求退职为“乞身”。例 如:故山桃李半荒榛,粗暴君恩便乞身。(苏轼《玉堂栽花周正孺有 诗次韵》) 请老:吿老,古代官史请求退休。例如: 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 (《左传. 襄公三年》) 移病:上书称病,为官者要求隐退的委婉语。例如:使匈奴,还 报。不合意,上怒,以为不能,弘乃移病免归。(《汉书. 公孙弘传》) 8.其他。 视事:任职。例如:是时,茂陵守尹公新视事。(《汉书. 游侠传》) 下车:官史初到任。例如:自明府(对郡守的敬称)下车以来, 狗不夜吠,民不见史。(《后汉书. 刘宠传》) 解褐:脱去粗布衣服,喻人任为官。例如:绍惧不自容,将解褐 故咨之于涛。 二、科举、教育 (一)科举前选拔官员形式 类 别 释义 察 举 汉代选拔官史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考察、推举的意 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 察、选举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 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 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 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 秀才为茂才) 征 辟 也是汉代选拔官史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 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 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史任用属史,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 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 廉 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 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 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 居。” 科举制 科举制,即隋以后各封建王朝设科举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因分 科取士而得名。明朝明朝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共分四级(见 后表)。汉代已有考试取士之法,但系临时措施,并未形定制。隋文 帝废除世袭垄断的九品中正制,于开皇七年(587 )设志行修谨、清 平干济二科。炀帝时始置进士科。唐代置进士科外,复置秀才、明法、 明书、明算诸科,又置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科。诸科之 中,为进士科为常设,最为重要。宋以后各朝科举制仅有进士科。唐 宋进士科主要考诗赋。宋神宗熙宁时,王安石经义。元、明、清均用 其法。明、清两朝的经义以;“四书”“五经”的文 句为题,规定文 章的格式为八股文,解释需以朱熹的《四书集注》等书。光绪二十四 年(1898 ),一度改变科举办法,废止八股。变法失败后复旧光绪三 十一年(1905 )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即被废除。 (二)明清科举简表 科 别 内 容 项 目 院试 乡试(秋 闱) 会试 (春闱) 殿试 考 场 学考巡 回案临 考 京城和各 省 贡院(省城) 京城贡 院(礼部) 皇宫 (宫殿) 场(府、县) 主 考人 各省学 政 中央政府 特派官员 钦差大 臣 皇帝 参 加者 童生 (儒生) 生员及监 生 举人 贡士 中 者名称 生员 (秀才) 举人 贡士 进士 日 期 三年之 内两次 子、卯、午、 酉 年八 月,桂 榜 乡试次 年三月,杏 榜 会试同 年四月,金 榜 第 一名 案首 解元 会元 状元 第 二名 榜眼 第 三名 探花 (三)与科举相关的内容 类 别 释义 童 生试 明、清两代时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入学考试。简 称“童试”,亦称“小考”“小试”。应考者称童生,未被录 取者虽至白首,不改童生之称,童生试包括县试、府(或 者隶州、厅)试与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录取者为生员,送 入府、县学习,称“入学”。岁考、科考则为考核已入学的 生员的考试。《促织》中“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 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进 士及第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 选。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 的称号,第一名称庄园(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 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 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 二、三甲统称进士。通俗地讲,考中一、二、三甲都可以 叫进士及第。及第后称考官为座主、恩门,对座主自称门 生。同科及第的人互称同年。例如:同年曰:“君赐不可违 也。” 连 中三元 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 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 一名,称“连中三元” 鼎 甲 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三足,故 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诸 生 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 的生员。有时也指进入国子监学习的监生。例如:今诸生 学于太学。(《送东阳马生序》) 八 也称“时文”“制艺”“制义”“八比文”,是明朝考试 股文 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 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把部分组成。 每个部分都有一定字数限制,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 衍成文。文章内容空洞,形式死板。 (四)古代学校学生 1.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 场所。 2.庠。周代学校名称。《孟子- 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3.序。殷商时代的学校名称。《孟子- 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 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4.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 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 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5.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 名。当时的儒、法、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 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师都曾来此讲学,是战国 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 6 太学 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 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 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 《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送东阳马生序》:“东阳马生君则 在太学已二年。” 7 乡学 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院。 8 国子监 参见“太学”条。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 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 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9 书院 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 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 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 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10 监生 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 11 诸生 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院学习的生员。生 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送东阳马生序》“今诸 生学于太学”,则是指在国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 (五)古代学官 类 别 释义 学 官 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 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祭 酒 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 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 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过 国子监祭酒 博 士 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掌管书籍文典、通 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 教授生徒的官职。《三国志·吕蒙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 士邪!”《送东阳马生序》:“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司 业 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 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学 政 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 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 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使 即学政的别称。《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钟毅公视学京 畿。”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 教 授 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 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助 教 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 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三、姓名、称谓 (一)人物姓名称谓 1.直称姓名。 ①用于自称: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指南录> 后序》) ②用于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 于后。(《< 指南录> 后序》) ③用于作介绍,为人作传: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柳敬亭 传》) ④尊者对卑者称名: 求,尔何如?(《论语》) ⑤在尊者面前,卑者互称用名: 夫子何哂由也?(《论语》) 2.称字、号、谥号、斋名。 这种情况是称呼者出于对被称呼者的礼貌和尊敬。 ①称字: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送东阳马生序》) ②称号: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 人墓碑记》) ③称谥号: 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左忠毅公逸事》) ④称斋号: 蒲松龄为“ 聊斋先生”,梁启超为“ 饮冰室主人”。 3.称官爵。 ①称官名: 后人称杜甫为“ 杜工部”,称韩愈为“ 韩吏部”。 ②称爵名: 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柳敬亭传》) 4.称籍贯。 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南海”代指康有为) (《谭嗣同传》) 5.兼称。这种情况一般是先说官职,次称籍贯,后称姓名、字 号。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 纯父。(《游褒禅山记》)[来 6.特殊称谓。 ①在姓氏后加上行第(或再加上名号、官爵): 韩愈《同水部张 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 ②职业+ 人名: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庄子·养生主》) ③姓+ 之+ 人名: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左传·僖 公三十年》) ④封地+ 人名:商鞅姓卫,商为其封地。 (二)谦称、敬称、贱称、特定称 1.谦称。 ①王侯自称: 孤不度德量力。(《隆中对》) ②臣子自称: 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③一般人自称: 愚以为宫中之事…… (《出师表》) 某自幼熟读兵书。(《失街亭》) 鄙人不慧,将有志于世。(《中山狼传》) ④女子自称: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孔雀东南飞> 并序》) 2.敬称。 ①称君王: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出师表》) ②称庙号,多称已死的皇帝: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海 瑞传》) ③称师长: 夫子哂之。(《论语》) ④ 称朋友、尊长: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3.贱称。 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4.特定称。 ①加“从”表示叔伯关系: 谢安,字安石,尚从弟也。(《谢安 传》) ②加“太”表示长一辈: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左 忠毅公逸事》) ③加“先”表示已经逝世的尊长: 妪,先大母婢也。(《项脊轩 志》) 先考,指已逝的父亲;先妣(bǐ ),指已故的母亲。 (三)名、字、号 古人有取字、号的习惯。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幼年时 由父母命名,供长辈称唤。男子 20 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 女子 15 岁许嫁举行笄(jī)礼时取字,以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 名和字一般在意义上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有两种情况: ①“名”和“字”词义相近或“字”是对“名”的进一步阐述。 例如,屈原名平,字原,“原”是宽阔平坦的意思。 ②“名”和“字”意思相反。例如,曾点,字皙。“点”指小黑 点,“皙”指肤色洁白,“点”与“皙”意思相反。古人取字,通常是 以两个字为“字”。例如,诸葛亮,字孔明。古人通常在表示对对方 的尊敬时称自己的名,表示自己谦卑时也称自己的名。例如“不然, 籍何以至此”中的“籍”就是项羽自呼己名,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除了名和字之外,古人还有号(又称别字)。号是名和字以外的 称号。古时,人们为了尊重别人,一般不直呼其名,也不称其字,而 称其号。号和名不一定有意义上的联系。号可以有两个字的,也可以 有三个字以上的。例如:陆游,号放翁;陶潜,号五柳先生;苏轼, 号东坡居士。字数多的别号有时压缩为两个字,如苏东坡。此外,有 人认为称别人的字、号还不够尊敬,于是就以其官职、籍贯来称呼, 如称杜甫为杜工部,称柳宗元为柳河东。 (四)谥号、庙号、年号 1.谥号。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 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善贬恶,称为谥或谥号。谥号是对死者生前 事迹和品德的概括。谥号按性质分为三类: ①表扬性的。 经天纬地曰文布义行刚曰景威强睿德曰武柔质慈民曰惠圣闻周 达曰昭圣善闻周曰宣行义悦民曰元安民立政曰成布纲治纪曰平照临 四方曰明辟土服远曰桓聪明睿智曰献温柔好乐曰康布德执义曰穆 ②批判性的。乱而不损曰灵,杀戮无辜曰厉,近内远礼曰炀 ③表同情的。恭仁短折曰哀,慈仁短折曰怀,在国遭忧曰愍(mǐn ) 2.庙号。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 太宗等。从汉代起,每个朝代一般是第一个皇帝的谥号太长,不便称 呼,所以唐宋以来的皇帝都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到了明、 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 3.年号。是纪年的名称,也是帝王用的,如“贞观”是唐太宗李 世民的 年号。 (五)改元、尊号、徽号 1.改元。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 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如汉武帝改了十一次年号,唐高宗用过 十四个年号。到了明代以后,才规定一帝一元,才有可能用年号来称 呼皇帝。如清高宗的年号是乾隆,清高宗就被称为乾隆皇帝。 2.尊号、徽号。“尊”为尊称,“徽”为美好。“尊号”和“徽号” 都是为尊者加上的号,以表示尊崇褒美的意思。尊号起于唐代。皇帝 和皇后往往在生前就有尊号。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受尊号为开元圣 文神武皇帝,清代同治皇帝曾尊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再加上徽 号为“慈禧”。封建时代帝后的尊号可以加几次,实际上都是臣子对 他们的阿谀奉承。现代也有赠送徽号这种情况,但性质和内容已不一 样,如孙炳文曾赠给郭沫若一个徽号—“戎马先生”。 (六)年龄称谓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 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初度小儿初生之时。 襁褓本义是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语出《论语·子路》:“则四 方之民襁褓负其子而至矣。”后来以此来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二三岁的儿童。例如: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孟 子·尽心上》) 齿龀·龆龀 (tiáo chèn )指儿童换牙时,五六岁。例如:有 遗男,始龀。(《愚公移山》) 总角·垂髫 指幼年儿童。例如: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诗经·氓》)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例如: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 月初。(杜牧《赠别》) 笄(jī)年指女子 15 岁。例如:复有双幼妹,笄年未结褵。(白 居易《对酒示行简》) 束发·成童 指男子 15 岁。例如:余自束发读书轩中。(《项脊轩 志》) 冠·加冠·弱冠 指男子 20 岁。例如: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送东阳马生序》) 而立之年指 30 岁。例如: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论语·为政》) 不惑之年指 40 岁。 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之年 指 50 岁。 花甲·花甲子 指 60 岁。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次组合为六十个 纪序名号,自甲子到癸亥,错综参互相配,故称花甲或花甲子。 耆(qí)艾古指 60 岁为耆,50 岁为艾。例如:耆艾而信,可 以为师。(《荀子·致士》) 古稀指 70 岁。例如: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 《曲江》) 耆耋(dié) 指高寿,老年。耋多指七八十岁。 耄(mào)耋指高寿,老年。耄指八九十岁。 期(qī)颐称百岁之寿。例如: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 期颐。(苏轼《次韵子由》) 花甲重开指 120 岁。 古稀双庆指 140 岁。 (七)特殊称谓 1.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黎庶、黎元、生民、 庶民、苍生、氓等。 2.职业的称谓。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 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如《庖 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师说》 中的“师襄”和《群英会蒋干中计》中提到的“师旷”,“师”,意为 乐师,表明职业。《柳敬亭传》中的“优孟”,是指名叫“孟”的艺人。 “优”,亦称优伶、伶人,古代用以称以乐舞戏曲为职业的艺人,后 亦称戏曲演员。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 “贫贱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同生死、 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 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 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 交”; 辈分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 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 “车笠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心意相投、相知 很深的朋友叫“神交”(“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 四、宗法、礼俗、节日 (一)宗法 1.宗法。古代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法则。它包 括封建社会规定的嫡庶、系统的法则和家族中祭祀、婚嫁、家塾、庆 吊、送终等事情的家法。这种制度是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巩固贵族 世袭统治服务的,因此得以在封建社会中长期保存。 2.嫡子。封建宗法社会中指正妻所生的儿子。有时也指正妻所生 的长子,即“嫡长子”。从周代起,王位一般都由嫡长子世袭,直至 清末。 3.宗子。指嫡长子。依宗法,嫡长子要继承大宗,为兄弟族人所 共尊。他有祭祀始祖的特权,要继承特别多的遗产,应受小宗的尊敬。 宗子也是一宗之祖,地位特别高贵,故又叫“宗主”。 4.庶子。封建宗法社会中指妾(小妻)生的儿子。周代以后王位 由嫡子世袭,诸侯的君位也如此。宗法社会以“杀嫡立庶”为非法。 5.众子。指嫡长子以外的诸子。包括长子以外正妻所生的嫡子和 小妾(妻)所生的庶子。 6.亲戚。在古代,“亲”表示的亲属关系比较广泛,儿女对父母 可以称“亲”,父母对儿女也可以称“亲”。前者如《送东阳马生序》: “ 其将归见其亲也。”。后者如《左转·隐公四年》记载卫国大夫石 碏(què)杀掉谋杀国君的儿子石厚时,说石碏是“ 大义灭亲”。“戚” 表示亲属关系时比“亲”疏远些,使用频率极低。汉代以后,“亲” 主要表内亲,“戚”表外亲。“亲”与“戚”连用时,有时指父母兄弟 等本宗同姓亲属,有时指内外亲属,包括本宗与外姻,即同姓本族与 异姓外族姻亲。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徒慕君之高义也。” 7.六亲。泛指亲属。但具体说法不一,按《左传》说,指父子、 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娅;按《周易》说,指父子、兄弟、夫 妇;按《汉书》说,指父母、兄弟、妻子等等。 8.三党。指父党、母党、妻党,亦指父族、母族、妻族。 9.考妣。旧时父亲死后称“考”,母亲死后称“妣”。如《礼记·曲 礼下》:“ 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项脊轩志》: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10.昭穆。古代宗法制度下宗庙排列顺序的次序。始祖庙在中间, 以下各代按辈分,分别列于两侧:二世、四世、六世居左,为昭;三 世、五世、七世居右,为穆。后由宗庙的次序,又推广到坟地葬位和 祭祀时的排列顺序,后又泛指一般宗族的辈分。 11.丧服。旧时居丧时穿戴的服饰。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分 为五等,称作“五服”,包括“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 麻”。丧服制度反映了男尊女卑的观念,也反映了血统亲疏的等级。 习惯上以五服之内为亲,五服以外为疏。 12.期功。古代丧服的名称。期,丧服一年。功,指大功和小功, 分别为九个月和五个月。如《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13.七庙。历代帝王为维护宗法制度,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 祖庙居中,左三昭,右三穆。后以“七庙”为王朝的代称。 如《过 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14.太庙。天子的祖庙,如《伶官传序》:“入于太庙,还矢先王, 而告以成功。” 15.三纲。封建时代的一种道德规范,即" 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 夫为妻纲" 的合称。意思是臣要绝对服从君,子要绝对服从父,妻 要绝对服从夫。最先由汉代董仲舒提出,后经历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加 以系统化,成为禁锢人们思想的一套封建教义。 16.五常。 (1 )即" 五伦" ,是封建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兄弟、夫 妇、朋友之间的伦理关系,即君臣有义,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 有别,朋友有信。这些人伦关系,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五伦 中君臣关系居于首位,姑又叫" 大伦" 。如《论语·微子》:" 长幼之 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也?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2 )即" 五行" ,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 (3 )指仁、义、礼、智、信。 17.五教。是父、母、兄、弟、子五者之间的封建关系准则,即 父义,母慈,兄友,弟共(恭),子孝。 18.七出。封建社会遗弃妻子的七种借口: 不顺父母,无子,淫, 妒,有恶疾,口多言,窃盗。有其中之一就可以遗弃。又叫" 七去"" 七 弃" ,是为维护夫权而制定的迫害妇女的礼教。 19.三从四德。" 三从" 与" 四德" 的合称。" 三从" 指未嫁从父, 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 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从四 德是封建伦理道德奴役妇女的精神枷锁。 20.伯仲叔季。古代兄弟或姊妹间依长幼排行时,习惯上以伯、 仲、叔、季为序。一般来说,“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 老三,“季”是最小的。如《左传·文公十八年》:“高辛氏有才子八 人: 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次序依 伯、仲、叔、季并循环使用。兄弟姊妹中年纪最大的称“伯”,有时 也称“孟”,但二者有区别:嫡长子称“伯”,庶出长子称“孟”。另 外,因“伯”指老大,“仲”指老二,所以后代常用“伯仲”指兄弟 或表示不相上下。如陆游《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 伯 仲间!” (二)礼俗 1.礼俗。即礼仪风俗。泛指婚丧、祭祀、交往等各种场合的礼节 与习俗。 2.五礼。五种礼的合称。古代以祭祀的事为吉礼,冠婚的事为嘉 礼,宾客的事为宾礼,军旅的事为军礼,丧葬的事为凶礼。 3.六礼。有两种解释: (1 )指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饮酒礼、相见礼。 (2 )指婚姻成立的手续,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 亲迎。 4.冠礼。古代男子成年时举行加冠的礼仪。古代未成年的男子束 发,不戴冠,行过加冠礼后则标志着进入成年了。举行加冠礼的年龄, 有 20 岁和 19 岁两种说法。后代冠礼虽废,但仍保留“加冠”“已冠” “弱冠”“未冠”等说法。如《送东阳马生序》:“既加冠,益圣贤之 道。”《祭妹文》:“予弱冠(初加冠,,体还未壮,故称弱冠)粤行。” 5.笈(ji)礼。古代女子倒了成年时举行的盘发插笈(即簪子) 的礼仪。举行笈礼的年龄,一般在 15 岁时,表示年届成人可以结婚。 后来女孩子到了成年又称“及笄”“笈年”。 6.合卺(jǐn)。指结婚。古时把一个匏分为两个瓢叫“卺”,举 行婚礼仪式时,一对新人各执一瓢而醑(xǔ)(用酒漱口),就叫“合 卺”。后世遂以“合卺”为结婚的代称。 7.妻。男子的配偶。在宗法时代指正式的配偶、嫡妻。从等级上 看,“妻”当时指诸侯以下男子的正式配偶,因为诸侯的正式配偶称 “夫人”,帝王的正式配偶称“后”。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吾妻 之美我者,私我也。” 8.妾。最初指家庭的女奴,后指贵族娶的“小妻”,实际上“小 妻”是女奴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结果,但地位仍极其低贱。如《邹 忌讽齐王纳谏》:“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旧时正式配偶的妻子、夫 人有时自己也称“妾”“贱妾”,这是自谦的说法。如《< 孔雀东南飞> 并 序》:“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9.姬。原是古代的显姓。如周王族姓姬。后来成为贵族妇女的代 称,再进一步泛化,便成为妇女的美称,进而成为美女的通称。如《鸿 门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后来又成为富贵人家 婢妾的美称。 10.媵(ying)。指古代的诸侯的女儿出嫁时随嫁或陪嫁的人。它 是古代一夫多妻制的一种形式。其方式是,诸侯娶一国之女为嫡夫人, 女方以侄女、妹妹随嫁。此外,还有两个和女方同姓的“国、家”送 女儿陪嫁,也各以侄女、妹妹相从。这些随嫁、陪嫁的人统称为“媵”。 但这些被称为“媵”的贵族妇女,其间虽有辈分、嫡庶之分,但都是 主子,不是奴才,她们都是经过“聘”的,都有资格成为夫人。后来 随着媵女制度的逐渐消亡,“媵”的地位逐渐降低,在只有妻妾之分 的时代,就与“妾”成了同义词。 如《阿房宫赋》:“妃嫔媵嫱,王 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11.青庐。用青布搭成的棚,古代举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 这样的风俗。如《〈孔雀东南飞〉并序》:“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12.文定。相传周文王卜得吉兆纳征订婚后,亲迎太姒至渭滨。 后世因此以" 文定" 代称订婚。 13.朝(chao)。周代各国的诸侯,按规定的时间觐见周天子,叫 " 朝" 。如《礼记·王制》:" 五年一朝天子" 。另一种说法是《左传·昭 公十三年》杜预注:" 三年一朝。" 每次朝见天子,都要带着玉帛、兽 皮,珍玩和土产等贡品,叫作" 朝贡" 。如《左传·隐公八年》:" 郑 伯以齐人朝王,礼也。" 如果不按时朝见天子,就被认为是不尊敬天 子,天子就要出兵讨伐。如《左传·隐公九年》:" 宋公不朝,郑伯 为王左卿士,以王命讨之,伐宋。" 14.觐。朝拜皇帝。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称觐,诸侯春见曰朝,秋 见曰觐。诸侯朝见天子的仪式称觐礼。觐礼规定,天子不得下堂见诸 侯,下堂而见诸侯天子失礼。如《谭嗣同传》:" 至七月,乃扶病入 觐,奏对称旨。" 15.聘。 (1)天子派卿大夫见诸侯叫"聘"。如《礼记·王制》疏:" 其天 子亦有使大夫聘诸侯之礼" 。诸侯德风方面有突出成就的,天子往往 也派人去聘问。如《左传·隐公七年》:" 冬,天王使凡伯来聘。" 凡 伯是天子的大夫,周王派他来见鲁隐公。 (2)诸侯的国君即位,强大的诸侯国来贺见,也叫"聘"。如《左 传·襄公元年》:" 九月,邾(zhu, 即邹)来朝,礼也。"“冬,卫子 叔、晋知武子来 聘,礼也。”邾是小国,所以叫朝;卫、晋是大国, 就叫聘。 (3)诸侯派大夫见别国诸侯也叫聘。这是诸侯之间邦交的礼节。 如《礼记·王制》:“比年一小 聘,三年一大聘。”《左传·隐公七年》: “齐侯使其弟年来 聘。”诸侯相聘,使者还带着玉帛,表示尊重对方 的意思。所以《礼记·左传》注曰:“诸 聘皆使卿执玉帛以相存问。” (4)相互来往朝聘,也有一定名称。此国往彼国的聘叫“如”。 如《左传·襄公二十年》:“冬,季武子 如宋,报向戍之聘也。”季武 子自鲁去宋,叫做“如”。反之,在襄公十五年时,宋派向戍来鲁国, 就说成“宋向戍来 聘”。也就是有彼国来此国,叫作“聘”。所以说: “内适外言如,外适内言朝聘。“意思是:由本国到别国去叫如,有 别国到本国来叫朝聘。 16.誓。用语言相互约束表示决不违背信约叫“誓”。如《曲礼》: “约信曰 誓。”诸侯之间举行这种仪式,叫“誓礼”。举行这种仪式, 不用杀牲、歃血(以牲血涂抹口上)。 17.盟。两国以上或两人以上相互宣誓约定来协同办事叫“盟”。 会盟时杀牲、歃血,并且宣读盟书,誓于神,叫作“盟礼”。如《曲 礼》:“位牲曰盟。”盟与誓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举行仪式时要杀牲、歆 血。遇有急难,诸侯之间会见,举行盟礼,共同约定,相互援助,就 叫“会盟”。如《过秦论》:“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结盟后,双方就有义务约束。如《左传·襄公三十年》记宋国在 五月间遭特大火灾,冬,与宋同盟的十一个诸侯会于潭渊,共同以财 货来援助宋国 。 18.遇。诸侯之间不再规定时间或地点忽然想见,就叫“遇”。如 《左传》疏云:“遇者,草次之期,二国各简其礼,若道路相逢遇也。” 事先没有约定偶尔相逢,犹如人们在路上偶然相遇一样,在礼节上要 比“朝”简单。 诸侯途中相遇,依据各自的都城远近来划分主宾,地近的一方为 主,地远的一方为宾,双方用主宾之礼接待。如《左传·隐公八年》: “春,宋公、卫候遇于垂。” 19.免胄。胄,盔。按古代礼法,诸侯的军队过天子门,战车上 的左右卫士必须脱胄卷甲,收好兵器,下车步行而过,以示对天子的 尊敬。如《殽之战》:“ 左右免胄而下。” 20.祖。古代饯行时的仪式,即出行之前祭祀路神,引申为在半 路上为别人设宴送别。如《荆轲刺秦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21 封禅(shan)。古代统治者不仅重视祭宗庙,也重视祭天地、 山川。如《白虎通》云:“ 礼曰: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山川。” 古代 帝王祭天地的最隆重的典礼叫做“ 封禅” 。一般都是由帝王亲自到 泰山上举行。古时认为泰山是五岳之长,称为岱宗。泰山高离山近, 所以先要到泰山顶上举行祭天的仪式,以报答天之功。叫风。然后在 到泰山脚下的一座小山---- 梁父山上举行祭地的仪式,以报答地之 功,叫做禅。如《史记. 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骏县, 上邹峄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送秦德,议风禅望祭山川之事。 乃岁上泰山,立石,祠祀。下,风与报之,休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 大夫’。禅梁父。” 22 斋戒。古人在祭祀或进行重大活动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 吃荤,洁净身心,表示虔诚。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王乃斋 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23 衅钟、衅鼓。用牲写涂器祭祀。古时新钟铸成,必杀牲口取 血涂在钟的孔隙上,并举行祭钟仪式,称衅钟。这是一种礼制,凡重 要器物(钟、鼓等)制成,定杀牲取血涂在上面。如《殽之战》:“不 以累臣衅鼓。”“衅鼓在这里是“处”” 24.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叫“社”,谷神叫“稷”。 后来就以“社稷”代表国家。如《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伐 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五人墓碑记》:“故 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25.牺牲。古代祭祀时把宰杀的牛、羊、猪等牲畜叫作“牺牲”。 做祭祀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叫“牺”;体全叫“牲”。古代又有“三牲” 之说,指祭祀用的牛、羊、猪。后来也以鸡、鱼、猪为“三牲”。如 《曹刿论战》:“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26.太牢。古代祭品,指牛、羊、猪各用一头。 27.少牢。古代祭品,指猪、羊各一头。如《伶官传序》:“其后 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28.崩。本指山倒塌。古时用来比喻帝王和王后的死。如《战国 策·赵策四》:“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出师表》:“先 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9.薨(hōnɡ)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死了叫“薨”;后世有封 爵的大官死了也叫“薨”。如《信陵君窃符救赵》:“昭王薨,安釐王 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30.死。古代社会不同地位的人的死有不同的称谓。《礼记·曲 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 曰死。” 31.棺椁。“棺”是装殓死人的器具,即棺材。“椁”是外棺,即 棺材的套棺,用以保护棺材。上古贵族的墓里大多都有椁。 32.殉葬。指古代用活人或器物从葬的一种习俗。即人死以后, 逼迫死者的妻妾、奴隶等随同埋葬。周代以后多用“俑”代替活人, 有时也把死者生前用的饮食器、兵器、乐器、装饰品等 作为随葬物 品。 33.殓。指给尸体穿衣下棺。也叫“入殓”。 34.殡。古代指殓而未葬。后世把灵柩送到埋葬的地方叫“出殡” “送殡”。 35.七七。旧俗人死后每隔七天祭奠一次,到七七四十九天为止。 36.丧礼。古代“凶礼”之一。就是处理死者殓殡奠馔和跪拜哭 泣的礼节。 37.坟墓。埋葬死人的地方。古时高出地面的葬人土堆叫“坟”, 与地面相平的葬人场所叫“墓”。后世“坟”和“墓”并称,不再有 所区别。旧时放在墓中刻有死者传记的石刻叫“墓志”;立在墓旁, 刻载死者生平、表扬其功德的石碑,叫“墓表”。 38.合葬。指夫妇死后葬在一起。如《< 孔雀东南飞> 并序》:“ 两 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 39.稿葬。庶人死了至多用“稿葬”。“稿葬”就是用草苫子裹住 尸体埋葬。如《促织》:“ 日将暮,取儿稿葬。” 40.庐冢。也作“庐墓”。指古人在服丧期间,为守护父母或师长 的坟墓而盖的房舍。“庐”,房屋;“冢”,坟墓。如《游褒禅山记》: “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41.坐。以两膝着地,两股贴在脚跟上,是“坐”。两膝着地,直 身,股不着脚跟,是“跪”。跪而挺腰耸身,叫做“ 跽”(jì)。坐 席也有讲究,所谓“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把身体往 后坐一点,表示谦恭的样子;尽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一点,不因 饮食而玷污坐席。 42.跪。与众不同,往往在有急事或者表示谢罪之时,直身,两 股也离开了脚跟。所以前人指出跪与做二者的区别是“ 跪危而坐安”。 如《史记· 刺客列传》:“ 荆轲见太子,言田光已死,致光之言。太 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跪又表示对长者的尊敬。如《论语》:“‘ 点, 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 异乎三子者之撰。’” 这里的“ 舍瑟而作” ,就是指曾皙放下瑟,从席地而坐到耸身直起 腰来,与跪着相同,表示尊敬。 43.长跪。指挺直上身而跪,表示尊敬。如《< 孔雀东南飞> 并序》: “ 府吏长跪告:‘ 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44.跽。跪起,准备起身。膝尚在地上。如《鸿门宴》中写樊哙 进帐,“ 项王按剑而跽日:‘ 客何为者?’”跽,是受惊而 耸身欲起 的样子。这种动作因与跪的动作相似,因而也叫“长跪”。如《战国 策. 唐雎不辱使命》:“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45.箕踞。两股着地伸直两腿,形似畚箕,叫做“箕踞”。这种姿 势是表示傲视对方的意思。如《史记. 刺客列传》写荆轲刺秦王不中, 身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箕踞,就是两股 着地伸直两腿的样子。 46.拜。拜是古人常用的表示礼节的方式,就是行礼叩头。不同 的场合,用不同的拜礼。如《周礼. 春关. 大柱》:“辨酒拜,一曰稽 首,二曰钝首,三曰空首,四曰震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 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拜礼中礼节最重的是稽首。稽首与钝首、 空首不同。一般说来,稽首是臣拜君之拜,钝首是地位相等者互相之 拜,空首是国君回礼臣下之拜。 顿首是拜跪于地,引头至地,头顿地即举起,所以叫作顿首。 空首是拜跪于地,先以两手拱至地,再以头至手,因其头不至地, 所以叫作空首。 稽首是拜跪于地,引头至地,多时方起,因为头叩地多时,有所 稽留,因此叫作稽首。 肃拜是拜礼中礼节最轻的。《周礼·春官》注:“但俯下手,今时 撎(yī) 是也。”只是拱手行礼,就是现在的揖。军队中有这样的肃 拜。妇人行礼,主要也是肃拜。褒拜是手持符节行的礼。丧礼中先作 顿首后作稽颡(sǎng) ,叫吉拜;先稽颡后顿首,叫凶拜;振动,是 战栗变动之拜。 47.揖。古代作揖与后世不同,古人作揖是推手。《仪礼·乡饮 酒礼宾厌介注》:“推手曰揖。”古人作揖,根据对象的不同,推手时 有高平下之别。《周礼·秋官》:“土揖庶姓,时揖异姓,天揖百姓。” 对庶姓,没有亲属关系,推手时稍微往下,叫土揖。对异姓,是指有 婚姻关系的,则用时揖,平推手。对同姓,是同一个族的,就用天揖, 推手时稍微举高。 48.执手。表示亲昵的行礼方式,和现在的握手相似。最先见于 《诗经》:“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如《雨霖铃·寒蝉凄切》:“执手 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49.寿。以酒或物向别人祝福。如《鸿门宴》:“沛公奉卮酒为寿。” 50.趋。臣见君时的礼节。小步快走,表示恭敬。如《触龙说赵 太后》:“入而徐趋。” 51.郊迎。到郊外等候迎接,以表敬重。如《战国策·秦策一》: “父母闻之,清官除道,张乐施饮,郊迎三十里。” 52.万福。旧时妇女对人行礼,口里说着“万福”,后来用“万福” 作为行礼的代称。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看那妇人,虽无十分的 容貌,也有些动人的颜色,拭着眼泪,向前来深深的道了三个万福。” 53.九宾。也称“九仪”,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一种礼仪,由九名 傧相(迎宾赞礼人员)立于殿廷,接引宾客上殿。如《廉颇蔺相如列 传》:“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庭,引赵使者蔺相如。” 54.百姓。古代奴隶社会对贵族的总称。贵族有姓,平民无姓, 这种状况在春秋战国时代仍然存在。到了汉代,自天子以至于一般平 民才皆可以有姓。“百 姓”遂随之指一般平民。 55.布衣。即平民。古代平民穿麻布葛衣,故“布衣”成了平民 的代称。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 乎?”《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 闻达于诸侯。” 56.臣。最初指男性奴仆,跟女性的“妾”相对。后来成为君主 时代官吏和百姓的统称。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令初下,群臣进谏, 门庭若市。”另外,“臣”又是表示谦卑的自称。如《墨子·公输》: “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57.黎民。即“平民”“众民”之意。也称“黎庶”“黎元”等。 58. 士。商、周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卿大夫下面是士,这种“士” 通常担任卿大夫统治区域(即家)的家臣。春秋以后“士”又成了武 士、文士的称谓,再以后便逐渐成了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通称了。 如《信陵君窃符救赵》:“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 指南录> 后序》: “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59. 奴隶。为奴隶主劳动而无人身自由的人,常常被奴隶主任意 买卖或杀害。最初的“众"" 奚"" 仆" 臣"" 妾" 都是奴隶。 60.黔首。战国时秦国及后来秦王朝对平民的贱称。黔,黑色。 黔首,犹如黑头。据说秦尚黑色,当时平民皆用黑布包头,故名。如 《过秦论》:“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61.庶人。也叫“庶民”。西周以后对农业生产者的称谓,其身份 比奴隶高。 62.小人。西周、春秋时代对被统治的劳动人民的称谓。又指道 德低下的人。前者与“大人”相对,后者与“君子”相对。如《出师 表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 后汉所以倾颓也。”另外,“小人”又是旧事地位低的人对上自称的谦 词。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李小二便拜道:‘自从得恩人救济, 赍 发小人,一地里投奔人不着。迤逦不想来到沧州,托一个酒店主人, 姓王,留小人在店中做过卖。’” (三)尊卑 1.室内座位尊卑。古时座次、坐向规定严格,一般坐北朝南为尊 位。如鸿门宴《鸿门宴》:“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 坐。” 2.车座的尊卑。古时车座分左中右。一般车座以左为尊。如《信 陵君窃符救赵》:“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 3.官位的尊卑。秦汉以前,朝堂及官位多以右为尊,以左为卑。 古时把贵族称为右族或豪右,贫贱者居住之地称为“闾左”,贬 官称“左迁”。 (四)忌讳 1.古人讳言“钱”字。 “古人以钱之名不雅驯,缙绅先生难道 之,故易其名曰赋,曰禄,曰饷,天子千里外曰采。” 常见的说法是 “孔方兄“,再如,请人作诗文字画的酬劳钱物称为“ 润笔” ;两 汉时,将钱买官谓之“ 铜臭” 等。 2.古人讳言“死”。 《礼记·曲礼下》载:“天子死曰崩,诸侯 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称不禄,庶人死称死。”宗教教义中也讳 言死,如:西归,仙游,升天,坐化,圆寂,涅槃,就木,入土,谢 世,作古等,现代汉语中如逝世,长眠,遇难,捐躯,殉国,夭折等。 (五)避讳 避讳实际上是一种反映封建礼法的忌讳,即遇到与君主、尊长的 名相同的文字就采用某种方法回避。主要分两大类:一是国讳,一是 家讳。 1.国讳。指诗文中不支书在位甚至某些君主及其亲属的名。例如 《吕氏春秋》中称“楚”为“荆”,是因为“庄襄王名子楚,讳之故 言荆也。”又如《治平篇》中“自此而元焉”,因避康熙玄烨讳,改“玄” 为“元”。 2.家讳。或称为私讳,即说话行文中,避免提到自己的父名、祖 名。例如司马迁祖父名僖,所以《史记》中“僖”字皆做“釐”。如 《信陵君窃符救赵》:“昭王薨,安厘王即位”。 3.避讳的方法。 (1 )改字法,就是把帝王及所尊者之名改用其他字来代替。 (2 )空字法,即将应避讳的字空而不写,或作“某”,或作“□”。 (3 )缺笔法,即对所避之字少些一两笔。 (4 )改音法,就是读书时遇到讳字,就改变声调或读别的字音。 (六)传统节日 1.春节。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隆重的节日。此乃一岁之首。古人又 称元日、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令人称春节,正式在采用公历纪元 后,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 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 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 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 被淘汰,燃鞭炮、贴对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 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2.元宵。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 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 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 吃,也可炒吃、蒸吃。宋朱淑真《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 市灯如昼。” 3.社日。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 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 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王驾《社日诗》:“桑柘影斜春 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4.上巳。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曹魏以后, 这个节日固定在三月三日。早先,人们到水边去游玩采兰,以驱除邪 气。后来,演变成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杜甫有《丽人行》诗: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5.寒食。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 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春秋时 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国君后,大封 功臣,独未赏介子推。子推便隐居山中。重耳闻之甚愧,未必他出山 受伤,放火烧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烧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 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 后人便将寒食的习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元镇《连昌宫词》:“初过寒 食一百六,店社无烟宫柳绿。” 6.清明。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 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 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 风筝、插柳戴花等。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 7.端午。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 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 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 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端午的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 吃粽子、插画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杜甫有《端午日赐衣》: “端午被恩荣” 8.七巧。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七夕。相传,天河东 岸的织女嫁给河西的牛郎后,云锦织作稍慢,天帝大怒,将织女逐回, 只许两人每年七月初七夜晚在鸟搭成的桥上相会。或说:天上的织女 嫁给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将织女抓回天庭只许两人一年一度鹊桥 相会。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 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 谈话,这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和凝《官词》:“阑珊星斗缀珠光, 七夕宫嫔乞巧忙” 9.中秋。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 八月十五日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故有赏月 与祭月之俗。圆月带来的团圆的联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唐代 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后,更富浪漫色彩。历代诗人以中秋 为题材作诗的很多。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 等。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韦庄《送秀才 归荆溪》:“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 10.重阳。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 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 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和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王维《九月九 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1.腊日。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这是古代岁末祭祀祖先,祭拜众 神,庆祝丰收的节日。腊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后一个月(腊月)举行, 南北朝时腊日已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习 俗。佛教的腊八粥后也渗入腊日习俗。杜甫有《腊日》诗:“来年年 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12.除夕。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二月三十晚,家家在打扫 一清的屋里,摆上丰盛的菜肴,全家团聚吃“年饭”。此夜大家通宵 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谜下棋,嬉戏游乐,谓之“守岁”。零点时, 众人争相奔出,在庭前拢火燃烧(古称“庭燎”,取其兴旺之意),并 在 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之时抢先放出三个“冲天 炮”,以求首先发达,大吉大利。此时,爆竹声、欢叫声响成一片, 一派“爆竹声中除旧岁”的景象。 五、饮食、器用、建筑 (一)饮食 1.五谷。古代所指的五种谷物。“五谷”, 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 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 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古代经济文 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 谷”中最初无稻。 2.五牲。五种动物,具体所指的说法不一:一种指牛、羊、猪、 犬、鸡;一种指麋、鹿、磨、狼、兔;还有一种指磨、鹿、熊、狼、 野猪。第一种说法流传较广。 3.五味。指酸、咸, 甜( 甘) 、苦, 辣( 辛) 五种味道。烹调上讲 究“五味调和” 4.六畜。指六种家畜: 马、牛、羊、猪、狗、鸡。 5.八珍。指古代八种珍贵的食品。其具体所指随时代和地域不同 而不同。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九云:“所谓八珍,则醍醐、麝沆、 野驼蹄、鹿唇、驼乳麋、天鹅炙、紫玉浆、玄玉浆也。”后世以龙肝、 凤髓、豹胎、鲤尾、鹗炙、猩唇、熊掌、酥酪蝉为八珍。 6.羹(gēng)。即肉汁。有两种:一种是纯肉汁,供食饮;另一 种是肉羹,制成五味调和的浓肉汤,后泛指煮或蒸成的汁状、糊状、 冻状的食品。在古代,肉是“肉食者”才能吃到的,贫苦 百姓只能 用白水煮菜为羹,这就是所谓的菜羹。 7.脍炙( kuài zhì)。脍,切细的鱼、肉:炙,烤肉。古代鲜 肉一般用火炙,就像今天的烤羊肉串;干肉则用火烤。“食不厌精, 脍不厌细”,可见古代脍食需要很高的刀工技法。脍炙是人们所共同 喜好的,后来把诗文为人所称颂叫做“脍炙人口”。 (二)器用 1.古代食器。 古代食器种类很多,主要的有:簋(guǐ),形似大碗,人们从 甗(yǎn )中盛出食物放在簋中再食用。簠(fǔ) ,是一种长方形的 盛装食物的器具,用途与簋相同,故有“簠簋对举”的说法。豆,像 高脚盘,本 用来盛黍稷,供祭祀用,后渐渐用来盛肉酱与肉羹了。 皿,盛饭食的用具,两边有耳。盂,盛饮之器,敞口,深腹,有耳, 下有圆形之足。 盆盂,均为盛物之嚣。案,叉称食案,是进食用的托盘,形体不 大,有四足或三足,足很矮,古人进食时常“举案齐眉”,以示敬意。 古人食肉常用匕把鼎中肉取出,置于俎上,然后用刀割着吃。匕,是 长柄汤勺;俎,是长方形砧板,两端有足支地。古人常以刀匕,刀俎 并举,并以“俎上肉”比喻受人欺凌、任人宰割的境遇。《鸿门宴》 中有这么一句:“人 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说的就是这种境 遇。箸,夹食的用具,与“住”谐音,含有停步之意,因避讳故取反 义为“快”,又因以竹制成,故加个“竹”字头为“筷”,沿用至今。 以上食器的质料均可选用竹、木、陶、青铜等。一般百姓大多用竹、 木、陶制成,贵族的食器则以青铜居多。古代统治者所用的筷子,有 的用金、银或象牙制成。 2.古代炊具。 我国古代炊具有鼎、镬(huò) 、甑(zèng )、觑(yǎn) 、鬲(Ii) 等。 鼎,最早是陶制成的,殷周以后开始用青铜制作。鼎腹一般呈圆形, 下有三足,故有“三足鼎立”之说;鼎的上沿有两耳,可穿进棍棒抬 举。可在鼎腹下面烧烤。鼎的大小因用途不同而差别较大。古代常将 整个动物放在鼎中烹煮,可见其容积较大。夏禹时的九鼎,经殷代传 至周朝,象征 国家最高权力,只有得到九鼎才能成为天子,可见它 是传国之宝。镬是无足的鼎,与现在的大锅相仿,主要用来烹煮鱼肉 之类的食物;后来它又发展成对犯人施行酷刑的工具,即将人投入镬 中活活煮死。甑,是蒸饭的用具,与今之蒸笼、笼屉相似,最早用陶 制成,后用青铜制作,其形直口立耳,底部有许多孔眼,置于鬲或釜 上,甑里装上要蒸的食物,水煮开后,蒸气透过孔眼将食物蒸熟。鬲 与鼎相近,但足空,且与腹相通,这是为了更大范围地接受传热,使 食物尽快烂熟。鬲与甑合成一套使用称”甗”。鬲只用作炊具,故体 积比鼎小。炊具可分为陶制、青铜制两大类。一般百姓多用陶制,青 铜炊具为贵族所用。 3.古代酒器。 尊,是古代酒器的通称,作为专名是一种盛酒器,敞口,高颈, 圈足。尊上常饰有动物形象。壶,是一种长颈、大腹、园足的盛酒器, 不仅装酒,还能装水,故后代用“箪食壶浆”指犒劳军旅。彝、卣(yǒu )、 罍(léi )、缶(fǒu ),都是盛酒器。爵,古代饮酒器的总称,作 为专名的是用来温酒的,下有三足,可升火温酒。角,口呈两尖角形 的饮酒器。觥,是一种盛酒、饮酒兼用的器具,像一只横放的牛角, 长方圈足,有盖,多作兽形,觥常被用作罚酒,欧阳修《醉翁亭记》 中有这样的描述:“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着,众 宾欢也。”杯,椭圆形,是用来盛羹汤、酒、水的器 物。杯的质料有 玉、铜、银、瓷器,小杯为盏、盅。卮,也是一种盛酒器,《鸿门宴》 中有“卮酒安足辞”之句。 4.古代家具。 我国古代家具主要有席、床、屏风、镜台、桌、棉、指等。席子, 是最古老、最原始的家具,最早由树叶编织而成,后来大都有芦苇、 竹篾编成。古人常“ 席地而坐” ,足见席子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床, 是席子以后最早出现的家具。一开始,床极矮,古人读书、写字、饮 食、睡觉几乎都在床上进行。《孔雀东南飞》:“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 大怒。” 诗中的“ 床” 指的是坐具。和这种矮床配合用的家具有几、 案、屏风等。还有一种矮榻常与床并用,故有“ 床榻” 之称。魏晋 南北朝以后,床的高度与今天的床差不过,成为专供睡觉的家具。唐 宋以来,高型家具厂广泛普及,有床、桌、椅、凳、高几、长案、柜、 衣架、巾架、屏风、盆架、镜台等,种类繁多,品种齐全。各个朝代 的家具,都讲究工艺手法,力求图案丰富,雕刻精美,表现出浓厚的 中国传统棋牌,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独特风格与央 视,对世界不少国家产生过深远影响 5.常用器具词语释义 (1)榻。一指狭长而低的坐卧用具。《后汉书· 陈蕃传》:“ 部 人周璎,高挚之士。……… 特为,置一榻,去则具之。”《释名·释 床帐》:“ 人所坐卧曰床,………… 长狭而卑曰榻,言其体榻然而近 地也。”二指几案。《三国志·鲁肃传》:“ 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三 指榻登。置于大床前,上榻上,用以登床 (2)机子。又称机,有方机、圆机、交机等。兀字说文解释是 “ 高而上平” ,《玉篇》的解释为“ 木无枝也” 集韵解释是木短出 貌” 。可见古代机是一种矮而无枝上平的光木头,作为一种非正式 的坐具。迟至宋代,才逐渐成为正式坐具。《宋史·丁谓传》:”(帝) 遂 赐坐,左右欲设墩,调顾曰:‘ 有管复平章事,乃更以 (3)案几。即几案。几是古代人们坐时依凭的家具;案是人们进 食、读书写字时似使用的家具。这些家具的形式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拥 有特定的制式了。因为两者形式和用途上很难划出截然不同的界限, 人们常把几何图案并称。唐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诗:“ 扣关无僮 仆,窥屋唯案几” (4)拂尘。拂尘,又称尘拂、拂子、尘尾,是一种于手柄前端 附兽毛(如马尾麈尾)或丝状麻布的工具或器物,一般用作扫除尘迹 或驱赶蚊蝇之用。《红楼梦》第三回:“ 旁边丫鬟执着拂尘、漱盂、 巾帕,李筑、凤姐立於案边步让。” 在道教文化中,拂尘是倒是常用 的器物,在道门中有拂去尘缘超凡脱俗之意超凡脱俗之一,也是道门 中人们外出云游随身携带之物。通俗小说《镜花缘》中亦有“ 忽见 远远来了两个道人,手执拂尘,飘然而至” 句。拂尘也是在封建时 代皇家卤博仪仗之一。按等级各有定制。“ 拂尘” 也有“ 洗尘” 之 意,即谓设宴慰劳远方来人。 (5)掸子。掸子,生活清洁用具之一,扫把的旧称。掸子历史 久远。传说早在 4000 年前的夏代,少康看见一只受伤的野鸡拖着身 子向前爬,爬过之处即很干净。于是用野鸡毛制成了第一把掸子。这 也是鸡毛掸子的由来。由于所用的野鸡毛太软,又不耐磨损,之后换 上竹条、蒿草、高粱秸秆等为原料,改制成了耐用的扫把。 (6)八仙桌。八仙桌指桌面四边长度相等的,桌面较宽的方桌, 每边可坐两人,四边围坐八人(犹如八仙),故汉族民间雅称八仙桌。 八仙桌结构简单,用料经济,一件家具仅腿、边、牙板三个部件。 (7)交椅。因椅下身椅足成交叉状,故名。源于古代的马扎, 也可以说是带靠背的马扎。 (8)奁本义为大号盛食器具。后用作指古代改族女子存放梳妆 角品的镜箱。圆形,直壁,有盖,一般腹较深,下有三兽足,旁有兽 御环耳。流行于战国至唐、宋间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任宝 奁尘满,日上帘钩。 (9)鉴。盛器。一是盛水以为镜子之用,所谓“ 以人为鉴”“ 以 史为鉴” 即其功能性作用的引申。二是盛冰,《周礼· 天官· 凌人》 中载:“ 春始治鉴”,注中解释:“ 以盛冰,置食其中,以御温气。”可 见与后来的冰箱功用是一样的。三即沐浴洗澡用。古代的镜子用铜打 磨而成,称铜鉴。 (10)绣架。苏绣、湘绣、蜀绣、汴绣等经典传统必备的专业工 具之一,上面部分叫“ 绣绷” ,起固定绣布的作用,下面部分又叫 绷架,用三脚凳一副。 (11)斤。上面是横刃,下为曲柄,斧子一类的工具。《说文》段 注:“ 凡祈物者皆曰斧,祈木之斧,则谓空斤。” 又指古代一种似锄 但比锄小的农具。《国语》:“ 恶金以铸锄、夷、斤。” (12)罾。古代一种用木棍或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史记·陈 涉世家》:“ 乃丹书帛曰“ 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楚辞·湘 夫人》:“ 鸟何萃兮苹中,留何为兮木上?” (13)罟。网。《孟子· 梁惠王上》:“ 数器不人湾池,鱼鉴不可 胜食也。” (14)耒耜(lěi sì)。古代的一种翻土农具,形而木叉,上有 曲柄,下面是犁头,用以松土,可看作犁的前身。《孟子·滕文公上》: “ 陈亮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宋之滕” (15)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论语· 雍也》:“ 子曰,贤 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 哉回也!”也指盛物件的小筐。《左传·哀公二十年》:“ 与之一箪珠, 使问赵孟” (16)杵臼。杵,舂米或捶衣的木棒,臼使舂米得器具,用石头 或木头制成,中间凹下。《易·系辞》传:“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杵 臼交指不嫌贫贱的交情。 (17)机杼。指织布机。《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 纤纤擢 素手。札札弄机杼。” (18)版筑。两种筑土墙的工具。《汉书· 英布传》:“ 项王伐齐 身负版筑。” 颜师古注引李奇曰:“ 版,墙版也;筑,杵也。” (19)辔头。辔头,又称马辔、马勒,是为了驾驭、牛等牲口而 套在其颈上的器具,一般由嚼子和缰绳组成。《木兰辞》:“ 东市买辔 头,西市买长鞭。” (20)辕。车前驾驶畜的两根直木。《左传• 宣公十二年》:“ 令 尹南辕反旆。” (21)宫灯。悬挂在厅堂梁上的照明工具。一般形制较大,周身 嵌画娟或玻璃,富有良好的装饰效果。正统的宫灯造型为八角、六角、 四角,各画面平图案内容多为龙凤呈祥、福寿延年、吉祥如意等。 (22)升斗。丈量溶剂的器具。十合为升,十升为斗。 (23)秤、权衡。以带有星点和锥度的木杆或金属杆为主题,并 配有砣、砣绳和秤盘(或秤钩)的小型衡器。按使用范围和称量的大 小分为戥子、盘秤和钩秤三种。杆秤是秤的一种,是利用杠杆平衡原 理来称重量的简易衡器,有木裁的带有秤星的秤杆、金属秤锤、提绳 等组成。秤锤、秤砣称“ 权” ,杆秤称为“ 衡” 。 (24)针灸。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 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 转与提插等刺针手法来对人体的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 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 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 病。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 (25)火罐。火罐是拔罐疗法的常用工具。利用燃烧、抽吸、挤 压等方法排出罐内空气,造成负压,是罐吸附于体表特定部位(患处、 穴位),产生广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淤血现象,而达到防病治病, 强壮身体的一种治疗方法。 (26)砧。本义是捣衣石,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玉户 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又指切物用的砧板。唐代卢廷让《逸 句》:“ 饿猫临鼠穴,产权石玉珍,馋犬舐鱼砧。” (三)建筑 1.斗拱。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在立柱和横梁交界处,从柱 顶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 块叫斗。合成斗拱。 2.阙里。孔子居住的地方,在今山东曲阜,传说孔子在此授徒讲 学 3.城池。城墙和护城河。汉代贾谊《过秦论》:“ 践华为城,因 河为池。” 4.郭。在城的外围加注的一道城墙,即外城。内城叫城、外城叫 郭。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 木兰诗》:“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5.庑。在高台基址上,周边连续建屋,以围成一个内向空间的院 落,其周长屋,即古文献所谓的“ 庑” 。奴隶制时代的庑,是一种 防御性的设置。后世,宫廷外围加筑宫墙、宫城。《楚辞· 湘夫人》: “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6.影壁。也称照壁,古称萧墙,是汉族传统建筑中用于遮挡视线 的墙壁。影壁还可以烘托气氛,增加住宅气势。《红楼梦》第三回: “ 【甬路】北边立着一笛粉油大影壁,后又一笛半大门。” 7.抱厦。抱厦为一种建筑模式,是围绕厅堂、正屋等后面的房屋。 《红楼梦》第七回:“ 却将迎春、探春、惜春三人移到王夫人这边房 后三间抱厦内居住。” 8.堂。古代宫室一般向南。主要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分为堂,室, 房。前部分是堂,通常是行吉凶大礼的地方,不住人。堂的后边是室, 住人。室的东西两侧室东房和西房。整栋房子室建筑在一个高出地面 的台基上的,所以堂前有阶。要进入堂屋必须升阶,所以古人常说“ 升 堂” 。《论语· 先进》:“ 由先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9.奥。室内的西南角,泛指房屋及其他身处隐蔽的地方。也喻含 义深奥的意境或事理。宋代张耒《夏日杂感》:“ 无能老蝙蝠,乘夜 出堂奥。” 宋苏轼《上虢州太守启》:“ 伏惟御府某官, 学造渊源, 道 升堂奥” 10.厅。在古代园林、宅第中,多具有小型公共建筑的性质,用 以会客、宴请、观赏花木。北宋李格非《洛阳名园记》:“ 凉榭锦亭, 其下可坐数百人。” 11.亭台轩榭。亭,在古时候时供行人休息的地方。《释名》:“ 亭 者,停也。人所停集也。” 台,是最古老的园林建筑形式之一,早期 的台是一种高耸的夯土建筑,古代的宫殿多建于台之上。古典园林中 的太后来演变成厅堂前的露天平台,即月台。《增广贤文》:“ 近水楼 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 轩,有窗的长廊或小屋。在园林建筑 中,轩这种形式也像亭一样,是一种点缀性的建筑。《徐霞客游记》: “ 新构一轩跨路,貌灵宫于中。”榭,水边建筑,人们在此倚栏赏景。 《园冶》:“ 榭者,藉也。藉景而成者也。或水边,或花畔,制亦随 态。” 12 阁。类似楼房的建筑物,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 唐杜牧《阿房宫赋》:“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13 厢房。在正房前面两旁的房屋。明代李汝珍《镜花缘》第十 回:“ 惟剩神殿一座,厢房两间。” 14 穿廊。两座建筑物从中间联系起来的廊房。廊是指屋檐下的 过道、房屋内的通道或独立有顶的通道。包括回廊和游廊,具有遮阳、 防雨、小憩等功能。廊是建筑的组成部分,也是构成建筑外观特点和 划分空间格局的重要手段。 15 庭院。指建筑(包括亭、台、楼、榭)前后左右或被建筑包 围的场地通称为庭或者庭院。即一个建筑的所有附属场地、植被等。 《玉篇》中:“ 庭者,堂前阶也。”“ 院者,周坦也。” 《南史· 陶弘 景传》:“ (弘景)特爱松风,庭院皆植松。每闻其想,欣然为乐。” 16 四合院。再建筑上有一套固定的规格:北面是正房,东西是 厢房,南面是倒坐,东西南北四面都是房子,中间是天井,整体有廊 子贯通。老人住在北方(上房),中间为大客厅(中堂间),长子住在 东厢,次子住在西厢,佣人住在倒坐房,女儿住后院,互不影响。 17 进。平房的一宅之内分前后几排的,一排一进。明吴敬梓《儒 林外史》:“ 右边一路,一间一间的房子,都有两进。” 18 脊。屋顶中间高起的部分。《南史· 王琳传》:“ 所居屋脊, 无故剥破,出赤蛆数升,落地化为雪。” 我国古建筑的屋脊上,我们 可以很容易看到一些神兽的造型,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吻兽。吻兽是中 国古建筑中屋脊兽饰的总称。 19 廊柱。支撑廊檐的柱子,他应包括单独建筑的游廊和房屋周 围的回廊等所有廊子的柱子。但一般来说,廊柱主要指的是房屋周围 的回廊或前后廊子的柱子。 20 飞檐。飞檐是汉族传统建筑檐部形式,屋檐特别是屋角的檐 部向上翘起,若飞举之势,常用在亭、台、楼、阁、宫殿、庙宇等建 筑的屋顶转角处。这种特殊处理和创造,不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 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向上的动感。唐代杜牧《阿房宫赋》: “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21 歇山顶。即歇山式屋顶,为古代汉族建筑屋顶样式之一。宋 朝称九脊殿、曹殿或厦两头造,清朝改称歇山顶,又名九脊顶。 22 梁栋。房屋的大梁。晋代郭璞《游仙诗》之二:“ 溪干徐仞, 中有一道士。云生染栋问,风出窻户里。” 宋代黄庭坚《题主仲弓兄 弟巽亭》诗:“ 里中多佳树,与此作朵族” 23.正门。建流加正中的主要的门。豪绅家庭正门两侧有石狮子 一对。《红楼梦》第三回:“ 三问兽头大门,门前列华看十来个作送 前厦之人,正门不开,只东南两角门有人出人“ 谢族家庭一载重要 的礼仪社交活动才开启正门,以示隆重。 24.角门。整个建沉物的靠近角上的小门,泛指小的旁门。 25.角楼。指紫禁域量四网之上的角楼,建成子明永乐十八年 (1420 年),清代重修,角楼尾要禁城城池的一部分它与城垣、城门 楼及护城河同属于皇宫的防卫设施。 26.城堞。城墙上齿状的感墙,墙垛战时可抵档敌人的矢石攻击, 从孔障中则可对敌人射箭发炮。城墙向内一侧则可设矮墙,防止人马 下坠。沈括《梦溪笔谈》:“ 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言室、台观、城堞、 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见,谓之‘ 海市’ 。” 27 望楼。古代战争中观敌嘹哨之用,或是观望景色用的建筑物, 如屋顶小阁或凉亭。 28.烽火台。又称烽燧,俗称烽堠、烟墩、墩台,是中国古代的 战略性建筑,一般建在险要处或交通要道上。烽火 的建立是用于发送战报传递紧急军情的,古时一旦发现放情,若 遇白天则燃烧掺有粪便的干草,释放浓烟,若是在夜里则燃烧加有硫 黄和硝石的干柴,使火光通明,后方看见便知有战事发生,继而出兵 相助。 29.驿站。驿站是中国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 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 30 传舍。古时供行人休息住宿的处所。《廉颇蔺相如列传》:“ 舍 相如广成传舍。” 31.坐向。房屋坐向是指房屋背靠的方向。举例说明,如果说房 屋“ 坐北” 是指房屋的背面朝向北面,房屋的前面朝向南边。坐向 主要考虑房子的采光通风,中国古代的风水说将坐向和风水联系起来。 六、音乐、文娱 (一)古代音乐 1.五音、六律。古人把宫,商、角、微、羽称为五音从宫到羽, 按照音的高低排列起来,形成一个五声音阶。 即:宫、商、角、徵、羽(1 、2 、3 、4 、5 ) 后来再加上变宫、变徽,就形成七个音阶,即: 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 1 2 3 4 5 6 7 例如:“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荆轲刺秦 王》) 古书常把五音或五声和六律并举。律,本指用来定音的竹管,后 来成为我国古代音乐方面的专门名称。即:黄钟、大簇、姑洗、蕤宾、 夷则、无射。例如:“夔于是正六律和无声。”(《察传》) “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孟子》 2 八音,我国古代对乐器的统称,具体指金、石、土、革、丝、 木、匏、竹八类。 3.经首。相传为尧乐曲(咸池) 中的一章,一说为黄帝所作。《庖 丁解牛) :“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来源:Zxxk.Com] 4.六么,唐时有名的琵琶曲名、本名《录要》,后比为《绿腰》 《六幺》。《琵琶行) :“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5.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代著名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 制。全曲共十二遍,前六遍为散板,无拍,不舞,后六遍有拍有舞。 《琵琶行》:“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6.桑林。古乐曲名。《庄子· 养生主》:“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嚮然,奏刀騞然, 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7.无射。十二律中的第十一律。因钟声合乎无射的意律,故用无 射作钟名。 8.阳春白雪。《阳春白雪》又名《阳春古曲》, 是春秋时期晋国 的师旷所作。在战国时代成为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 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9.下里巴人。“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 曲,今用于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10.乐师。可以演奏出动人的音乐,天籁之音的人被称为乐师。 11.十二律。古乐的十二调。古代乐律学名词,是古代的定音方 法。即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 律制。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 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12.宫调。宫调是古代戏曲、音乐名词。是音乐的各种调式,宫 调不同,音调就不同。近人吴梅曾解释说:“宫调者,所以限定乐器 管色之高低也。”我国历代均依十二律高下的次序,定宫、商、角、 徵 、羽、变宫、变徵为七声,是乐律之本。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宫, 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调。以七声配十二律,可得十二宫、七十二调, 共为八十四宫调。 13.俗乐。宫廷中宴会时所用的俗乐,称为“燕乐”。“雅乐”是 统 治阶级制定的典礼乐舞,寻根究底,几乎都来自民间音乐,只不过改 变了它的内容和情调而已。有著名琴曲《广陵散》《酒狂》《高山》《流 水》《梅花三弄》等,琵琶曲《阳春古曲》《平沙落雁》《霓裳曲》,丝 竹曲《春江花月夜》《老八板》,广东音乐《旱天雷》《雨打芭蕉》等, 以及大量的寺院音乐、各地各种乐曲,其中不少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 珍宝。 14、雅乐。雅,正也。雅乐,即典雅纯正的音乐,是一种古代的 传统宫廷音乐,指帝王朝贺、祭祀天地等大典所用的音乐。雅乐的体 系在西周初年制定,与法律和礼仪共同构成了贵族统治的内外支柱。 15.中国十大名曲。 《高山流水》——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 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曲中高山流水之意。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 与吾心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操,故有 高山流水之曲。 《梅花三弄》—— 此曲系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 耐寒等特征,来赞颂具有高尚情操的人,曲中泛奇曲调在不同的微位 上重复了三次,所以称为“三弄”。 《春江花月夜》—— 原来是一首琵琶独奏曲,又名《夕阳箫鼓》、 《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后被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 深为国内外听众珍爱。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 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 《汉宫秋月》—— 崇明派琵琶曲。《汉宫秋月》意在表现古代受 压迫宫女的幽怨悲泣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 《阳春白雪》—— 一首广泛流传的优秀琵琶独奏古曲。它以清 新流畅的旋律、活泼轻快的节奏,生动表现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 万物向荣,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 《渔樵问答》—— 此曲在历代传谱中有三十多种版本,有的还 附歌词。乐曲表现渔樵在青山绿水中间自得其乐的情趣。 《胡笳十八拍》—— 汉末,著名文学家、古琴家蔡邕的女儿蔡 琰(文姬), 在兵乱中被匈奴所获,留居南匈奴与左贤王为妃,生了 两个孩子。后来曹操派人把她接回,她写了一首长诗,叙唱她悲苦的 身世和思乡别子的情怀。情绪悲凉激动,感人颇深。十八拍即十八首 之意。又因该诗是她有感于胡笳的哀声而作,所以名为《胡笳十八拍》 或《胡笳鸣》。 《广陵散》—— 又名《广陵止息》。传说原是东汉末年流行于广 陵地区的民间乐曲。现仅存古琴曲,以《神奇秘谱》载录最早。早期 并无内容记载,现多数琴家按照聂政刺韩王的民间传说来解释。据《琴 操》中所载:聂政,战国时期韩国人,其父为韩王铸剑误期而被杀。 为报父仇,上泰山刻苦学琴十年之后,漆身吞炭,改变音容,返回韩 国,在离宫不远处弹琴,高超的琴艺使行人止步,牛马停蹄。韩王得 悉后,召进宫内演奏,聂政趁其不备,从琴腹抽出匕首刺死韩王。为 免连累母亲,便毁容自尽。 《平沙落雁》—— 又名《雁落平沙》或《平沙》,作者不详。问 世以后,深受琴家喜爱,广为流传,并有多种版本,是传谱最多的琴 曲之一。对于曲情的理解,有描写秋天景物的;有寓鹄鸿之志的;也 有发出世事险恶,不如雁性的感慨的。音调基调静美,静中有动,旋 律起伏,绵延不断,优美动听; 《十面埋伏》—— 传统琵琶曲之一,又名《淮阳平楚》。明《四 照堂集·汤琵琶传》中记载琵琶家汤应曾奏《楚汉》:“……两军决斗 是,声动天地,屋瓦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金、剑击声、 人马群易声,俄而无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 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 刎声,余骑蹂践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悲,终而涕泪之无从也, 其成人如此。”所绘之情景、声色与今之《十面埋伏》甚近似。 (二)古代文娱 1.五射。古代的五种射技。这五种射技为:白矢、参连、剡注、 襄尺、井仪。白矢,箭穿靶子而箭头发白,表明发矢准确而有力;参 连,前放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矢矢相属,若连珠之相衔;剡注, 谓矢行之疾;襄尺,臣与君射,臣与君并立,让君一尺而退;井仪, 四矢连贯,皆正中目标。 2.文房四宝。旧时对笔、墨、纸、砚四种文具的总称。文房,即 书房。北宋苏易简著有《文房四谱》一书,叙述了四种文具的品类及 故实等。这些文具,制作历史悠久,名手辈出,且品类丰富,风格独 特。著名的有:安徽泾县的宣纸、安徽歙县的歙墨、广东端州的端砚、 浙江吴兴的湖笔。 3.书法。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毛笔为表 现工具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汉字经历了篆、隶、楷等发展阶段,技 法日精,在文字书写的点画篇章之间,表达出作者的性格、情感、意 趣、素养、气质等精神因素,遂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用笔、结构、 章法为书法之大要。从商周甲骨文、两周金文、秦篆、汉隶,以及魏 晋到唐宋楷、行、草,书体繁复,流派众多,涌现了王羲之、颜真卿、 怀素等伟大的书法家,留下了《兰亭序》《自叙帖》等珍贵书法遗产。 4.六书。古人分析汉字的造字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即象 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今人一般认为后两种与造字无 关。 象形即描摹事物形状的造字法,如“日、月、山、羊、马”等, 象形字全是独体字。 指事是以象征性的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法,如“上、下、本、 末、中、甘、刃”等,指事字也全是独体字。 会意是由两个或多个字合起来表达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如 “明、旦、采、休”等。 形声是意符和声符并用的造字法,形声字占汉字的百分之八十左 右。 5.永字八法。“永”字具有汉字的八种基本笔画:点、横、竖、 撇、捺、折、钩、提。 6.阳文阴文。我国古代刻在器物上的文字,笔画凸起的叫阳文, 凹下的叫阴文。 7.岁寒三友。指古诗文中经常提到的松、竹、梅。松,是耐寒树 木,经冬不凋,常被看作刚正节操的象征。竹,也经冬不凋,且自成 美景,它刚直、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处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 雅之士的象征。梅,迎寒而开,美丽绝俗,是坚韧不拔的人格的象征。 8.花中四君子。古诗文中常提到的梅、竹、兰、菊。兰,一则花 朵色淡香清,二则多生于幽僻之处,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 菊,它不仅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而且具有傲霜斗雪的特征;它艳于 百花凋后,不与群芳争列,故历来被用来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 高尚品格。“梅、竹”见上条。 9.弹琴。古代文人的四大技艺之一。古代文人弹奏的一般是“古 琴”。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汉族的传统乐器, 至少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 10.八音。八音是中国古代对乐器的统称,通常为金、石、丝、 竹、匏、土、革、木八种不同质材所制;泛指音乐;八风之音。出自 于《吕氏春秋·孝行》:“杂八音,养耳之道也。” 11.围棋。古代文人的四大技艺之一。围棋使用方形格状棋盘及 黑白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棋盘上有纵横各 19 条直线将棋盘分成 361 个交叉点,棋子走在交叉点上,双方交替行棋,落子后不能移动, 以围地多者为胜。[.X.X.K] 12.手谈。指的是下围棋,又称“ 弈” 。 13.画。古代文人的四大技艺之一。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 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 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 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写意。 14.茶道。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 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 就有这样的记载:“ 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这是现存文献 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 15.曲水流觞。曲水流觞,是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饮酒游戏,后 来发展成为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一种雅事。夏历的三月上巳日人们举 行祓禊(fuxi) 仪式之后,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 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意为除去灾祸不吉。 16.酒令。是酒席上的一种助兴游戏,一般是指席间推举一人为 令官,余者听令轮流说诗词、联语或其他类似游戏,违令者或负者罚 饮,所以又称" 行令饮酒" 。酒令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酒文化。饮酒 行令,是中国人在饮酒时助兴的一种特有方式。酒令由来己久,最早 诞生于西周,完备于隋唐。 17.射覆。射覆,中国民间近于占卜术的猜物游戏。“射”是猜度 之意,“覆”是覆盖之意在瓯、盂等器具下覆盖某一物件,让人猜测 里面是什么东西。射覆所藏之物大都是一些生活用品,如手巾、扇子、 笔墨、盒罐等等。" 18.投壶。投壶是从先秦延续至清末的中国传统礼仪和宴饮游 戏, 投壶礼来源于射礼。由于庭院不够宽阔, 不足以张侯置鹄; 或者 由于宾客众多, 不足以备弓比耦; 或者有的宾客的确不会射箭, 故而 以投壶代替弯弓, 以乐嘉宾, 以习礼仪。宋吕大临在《礼记传》中云: “ 投壶, 射之细也。燕饮有射以乐宾, 以习容而讲艺也。 19.风筝。风筝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至 今已 2000 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 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 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 纸鸢“ 。 20.观灯。观灯是元宵节期间的传统民俗活动。汉明帝永平年间 (公元 58--75 ),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 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 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 燃灯表 佛" 。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 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21.孔明灯。孔明灯又叫天灯,俗称许愿灯,又称祈天灯。相传 是由三国时的诸葛亮所发明。当年,诸葛亮被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 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 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 22.蹴鞠。蹴鞠,又名“ 蹋鞠”、“ 蹴球”、“ 蹴圆”、“ 筑球”、 “ 踢圆” 等,“ 蹴” 有用脚蹴、蹋、踢的含义,“ 鞠” 最早系外包 皮革、内实米糠的球。因而“ 蹴鞠” 就是指古人以脚蹴、蹋、踢皮 球的活动,类似今日的足球。 23.踢毽子。踢毽子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体育活动之一,起源 于汉代,由古代蹴鞠发展而来。盛行于南北朝和隋唐,至今已有两千 多年的历史了,作为简便易行的健身活动。 24.马球。马球在中国古代叫“ 击鞠”,始于汉代,在东汉后期, 曹植《名都篇》中就有“ 连骑击鞠壤,巧捷惟万端” 的诗句来描写 当时人打马球的情形,并风行于唐代。 25.摔跤。摔跤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竞技体育运动。两运动 员徒手相搏,按一定的规则,以各种技术、技巧和方法摔倒对手。 26.百戏。百戏是中国古代汉族民间表演艺术的泛称,“ 百戏”一 词产生于汉代。《汉文帝篡要》载:“ 百戏起于秦汉曼衍之戏,技后 乃有高絙、吞刀、履火、寻橦等也。” 可见百戏是对汉族民间诸技的 称呼,尤以杂技为主。 27.六博。六博,又作陆博,是中国古代民间一种掷采行棋的博 戏类游戏,因使用六根博箸所以称为六博,以吃子为胜。其中的古玩 法大博,由于是与象棋一样要杀掉特定棋子为获胜,是很早期的兵种 棋戏,被推论象棋类游戏可能从六博演变而来。 28.摴蒱。摴蒱是一种古代博戏。博戏中用于掷采的投子最初是 用樗木制成,故称樗蒲或摴蒱。又由于这种木制掷具系五枚一组,所 以又叫五木之戏,或简称五木。 29.斗鸡。斗鸡是以善打善斗而著称的珍禽,又名打鸡、咬鸡、 军鸡。两雄相遇或为争食时,或为夺偶相互打斗时,可置生死于度外, 战斗到最后一口气。 30.斗蟋蟀。中国民间搏戏之一,是一项古老的娱乐活动,但这 种休闲方式很残酷。斗蟋仅有雄性,它们为保卫自己的领地或争夺配 偶权而相互撕咬。二虫鏖战,战败一方或是逃之夭夭或是退出争斗, 倒是鲜有“ 战死沙场” 的情况。 七、天文、历法 (一)天文 1.【星宿】宿( xiù) ,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范进中举》:“ 如 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 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古人 认为人间有功名的人是天上星宿降生的,这是迷信说法。 2. 【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 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 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二十八宿的名称,自西向东排列为: 东方苍龙七宿( 角、亢、氐 dī、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七宿( 斗、 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 奎、娄、胃、昴 mǎo 、 毕、觜 zT 、参) ;南方朱雀七宿( 井、鬼、柳、星、张、翼、轸) 。 唐代温庭筠的《太液池歌》:“ 夜深银汉通柏梁,二十八宿朝玉堂。”夸 饰地描写星光灿烂、照耀宫阙殿堂的景象。王勃《滕王阁序》:“ 物 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 是说物产华美有天然的珍宝,龙泉剑光 直射斗宿、牛宿的星区。刘禹锡诗:“ 鼙鼓夜闻惊朔雁,旌旗晓动拂 参星。” 形容雄兵出师惊天动地的场面,参星即参宿。 3. 【四象】参见“ 二十八宿” 条。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 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东方七宿如同飞舞在 春天夏初夜空的巨龙,故而称为东官苍龙;北方七宿似蛇、龟出现在 夏天秋初的夜空,故而称为北官玄武;西方七宿犹猛虎跃出深秋初冬 的夜空,故而称为西官白虎;南方七宿像一展翅飞翔的朱雀,出现在 寒冬早春的夜空,故而称为南官朱雀。 4. 【分野】古代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 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具体说就是把某 星宿当作某封国的分野,某星宿当作某州的分野,或反过来把某国当 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当作某星宿的分野。如王勃《滕王阁序》:“ 豫 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是说江西南昌地处翼宿、 轸宿分野之内。李白《蜀道难》:“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 叹。” 参宿是益州( 今四川) 的分野,井宿是雍州( 今陕西、甘肃大 部) 的分野,蜀道跨益、雍二州。扪参历井是说入蜀之路在益、雍两 州极高的山上,人们要仰着头摸着天上的星宿才能过去。 5.【昴宿】西方白虎七宿的第四宿,由七颗星组成,又称旄头( 旗 头的意思) 。唐代李贺诗“ 秋静见旄头” ,旄头指昴宿。唐代卫象 诗“ 辽东老将鬓有雪,犹向旄头夜夜看” ,旄头亦指昴宿,诗句表 现了一位老将高度警惕、细心防守的情景。 6. 【参商】参指西官白虎七宿中的参宿,商指东官苍龙七宿中 的心宿,是心宿的别称。参宿在西,心宿在东,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 没,彼出此没,因此常用来喻人分离不得相见。如曹植“ 面有逸景 之速,别有参商之阔” ,杜甫诗“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 7. 【壁宿】指北官玄武七宿中的第七宿,由两颗星组成,因其 在室宿的东边,很像室宿的墙壁,又称东壁。唐代张说诗“ 东壁图 书府,西园翰墨林” ,形容壁宿是天上的图书库。 8. 【流火】流,下行;火,指大火星,即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 宿。《诗经.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八 月,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 9. 【北斗】又称“ 北斗七星” ,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 或 杓形) 的七颗亮星。七颗星的名称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 衡、开阳、摇光。排列如斗杓,故称“ 北斗” 。根据北斗星便能找 到北极星,故又称“ 指极星” 。屈原《九歌》:“ 操余弧兮反沦降, 援北斗兮酌桂浆。”《古诗十九首》:“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玉 衡是北斗星中的第五星。《小石潭记》中用“ 斗折蛇行” ,形容像北 斗星的曲线一样弯弯曲曲。 10. 【北极星】星座名,是北方天空的标志。古代天文学家对北 极星非常尊重,认为它固定不动,众星都围绕着它转。其实,由于岁 差的原因,北极星也在变更。三千年前周代以帝星为北极星,隋朝宋 元明以天枢为北极星,一万两千年以后,织女星将会成为北极星。 11. 【彗星袭月】彗星俗称扫帚星,彗星袭月即彗星的光芒扫过 月亮,按迷信的说法是重大灾难的征兆。如《唐雎不辱使命》:“ 夫 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12. 【白虹贯日】“ 虹” 实际上是“ 晕” ,大气中的光学现象。 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是天气将要变化的预兆,可是古人却把这种自 然现象视作人家将要发生异常事情的预兆。如《唐雎不辱使命》:“ 聂 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汉代邹阳《狱中上梁书》:“ 昔荆轲慕燕 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 燕太子丹厚养荆轲,让其刺秦王, 行前已有天象显现,太子丹却畏其不去。 13.【运交华盖】华盖,星座名,共十六星,在五帝座上,今属 仙后座。旧时迷信,以为人的命运中犯了华盖星,运气就不好。如鲁 迅《自嘲》诗:“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14.【月亮的别称】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 写的对象。它的别称可分为:(1 )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2 ) 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3 )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 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4 )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 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5 )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 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6 )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 殿,故称广寒、清虚。(7 )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 亮为望舒。(8 )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9 )因人 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 15.【东曦】古代神话说太阳神的名字为羲和,驾着六条无角的 龙拉的车子在天空驰骋。东曦指初升的太阳。如《促织》:“ 东曦既 驾,僵卧长愁。” 指东方的太阳已经出来了。 16. 【天狼星】为全天空最明亮的恒星。如苏轼《江城子》词: “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其中用典皆出自星宿,雕弓 指弧矢星。 17. 【老人星】为全天空第二颗最明亮的星,也是南极星座最明 亮的星。民间把它称作寿星。北方的人若能见到它,便是吉祥太平的 事。杜甫诗云:“ 今宵南极外,甘作老人星。” 18. 【牵牛织女】“ 牵牛” 即牵牛星,又叫牛郎星,是夏秋夜空 中最亮的星,在银河东。“ 织女” 即织女星,在银河西,与牵牛星相 对。《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19. 【银河】又名银汉、天河、天汉、星汉、云汉,是横跨星空 的一条乳白色亮带,由一千亿以上的恒星组成。曹操《观沧海》:“ 星 汉灿烂,若出其里。”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月明隐高树,长河没 晓天。” 苏轼《阳关曲》:“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秦 观《鹊桥仙》词:“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20. 【文曲星】星宿名之一。旧时迷信说法,文曲星是主管文云 的星宿,文章写得好而被朝廷录用为大官的人是文曲星下凡。如吴敬 梓《范进中举》:“ 这些中老爷的都是上天的文曲星。 21. 【天罡】古星名,指北斗七星的柄。道教认为北斗丛星中有 三十六哥天罡星,七十二个地煞星。 22. 【云气】古代迷信说法,龙起生云,虎啸生风,即所谓“云 龙风虎”。又说真龙天子所产生的地方,天空有异样的云气,占卜测 望的人能够看出。如《鸿门宴》:“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 此天子气也。” (二)历法 1.纪年法。 (1)干支纪年法。干,即天干,共十位:甲,乙,丙,丁,戊, 己,庚,辛,壬,癸。支,即地支,共十二位:子,丑,寅,卯,辰, 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两字相配,用以纪年,如辛亥, 戊戌之类。十和十二的最小公倍数为六十,因而经六十年,周而复始, 循环不已,经久不乱,永无穷尽。“六十甲子”依次是:甲子 乙丑丙 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 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 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 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例 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 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与妻书》) (2)帝王年号纪年法。皇帝继位,都要改元,称元年。从汉武 帝起有年号,后多用年号纪年。例如: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促 织》)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张衡传》) (3)王公年次纪年法。这种纪年法大多用于春秋,战国时代。 例如: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廉颇蔺相如列传》) (4)年号和干支兼用。例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 (《梅花岭记》) 2.纪月法。 (1)序数纪月法。古代纪月,常用序数。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 季,后来又按夏历把一年分为正月二月三月……. 十月冬月腊月共十 二个月,并以此来纪月。例如: 四月初五日辰刻。(《三元里抗英》)至和元年七月某日。(《游褒 禅山记》)(2)时节纪月法。有的用“孟”“仲”“季”分别表示一季 中的三个月份。如“孟春(一月)”“仲秋(八月)”。例如: 孟冬寒 气至,北风何惨栗。(《古诗十九首》)(3)地支纪月法。古人常以十 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加特定的“建”字。例如: 荒村 建子月(农历十一月),独树老夫家。(《草堂即事》)3.纪日法。(1) 序数纪日法。如《梅花岭记》:“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 《项脊轩志》:“三五之夜,明月半墙。”“三五”指农历十五日。《黄 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 督署之役为最。” (2)干支纪日法。如《石钟山记》“元丰七年六月 丁丑”,即农历六月九日。《登泰山记》“是月丁未”,指这个月的十八 日。古人还单用天干地支来表示特定的日子。如《礼记- 檀弓》:“子 卯不乐”,“子卯”,代指恶日或忌日。(3)月相纪日法。指用“朔 朏 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每月初三叫 朏,月中叫望(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 月最后一天叫晦。如《祭妹文》:“此七月望日事也。”《赤壁赋》:“壬 戌之秋,七月既望。” 4.纪时法。(1)特定称谓纪时法。古人主要根 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段。一般地说,日出时叫旦早朝晨日入时叫 夕暮昏晚,太阳正中叫日中,将近日中叫隅中,太阳西斜叫做昃 ze 古 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叫食时或蚤食夕 食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叫晡时。日入以后是黄昏,黄昏以后 是人定,人定以后是夜半,夜半以后分别是鸡鸣和昧旦,这是天将亮 的时间。此后是平旦平明这是天亮的时间。例如:旦辞黄河去,暮至 黑山头。(《木兰诗》)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鸡鸣外欲曙,新妇 起严妆。(《孔雀东南飞》)(2)十二地支纪时法。古人用十二地支表 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古 人把第一个小时叫做初,第二个小时叫做正。例如子时两个小时就叫 子初子正。十二时辰表 十 二 夜 半 鸡 鸣 平 旦 日 出 食 时 隅 中 日 中 日 昃 晡 时 日 入 黄 昏 人 定 时 时 辰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现 代 时 间 2 3-1 1 -3 3 -5 5 -7 7 -9 9 -1 1 1 1-1 3 1 3-1 5 1 5-1 7 1 7-1 9 1 9-2 1 2 1-2 3 5. 古代计时单位。( 1 )五更。我国古代把今晚分成五个时段, 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做五更五鼓或称五夜。如《孔雀东南飞》:“仰 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群英会蒋干中计》:“伏枕听时,军中鼓打 二更。”《李愬雪夜入蔡州》:“四鼓,怒至城下,无一人知者。”《登泰 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与妻书》:“辛未三月念 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夜间时辰 五更五鼓 五夜 现代时间 黄昏 一更一鼓 甲夜 19-21 点 人定 二更二鼓 乙夜 21-23 点 夜半 三更三鼓 丙夜 23-1 点 鸡鸣 四更四鼓 丁夜 1-3 点 平旦 五更五鼓 戊夜 3-5 点 ( 2 )鼓。 古时常夜间击鼓报时,所以古人常以鼓代更。( 3 ) 漏。 古时用滴漏计时,夜间凭漏刻传更。 ( 4 ) 时。 时是时辰,介 绍见前古代纪时法。 ( 5 )点。 古人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分为五 点。每点约等于现代的 24 分钟。( 6 )刻。古人把一昼夜分为 100 刻, 实算 96 刻,每刻 15 分钟。漏刻指很短的时间。6. 历法名词解释。( 1 ) 农历。 我国长期采用一种传统的历法,它以朔望的周期来定月,用 置闰的办法使年平均长度接近太阳回归年,因这种历法安排了二十四 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故叫农历夏历,俗称阴历。古人写文章, 凡用序数纪月的,大多以农历为据。 ( 2 )二十四节气。 是我国古 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 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数分成二 十四段,分别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就 是二十四节气。每个月分为两段,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二 十四节气的顺序为。 月 份 节 气 月份 节 气 月份 节 气 正 月 立 春 雨 水 二月 惊 蛰 春 分 三月 清 明 谷 雨 四 月 立 夏 小 满 五月 芒 种 夏 至 六月 小 暑 大 暑 七 立 八月 白 九月 寒 月 秋 处 暑 露 秋 分 露 霜 降 十 月 立 冬 小 雪 十一月 大 雪 冬 至 十二月 小 寒 大 寒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 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1)初阳。约在农历十一月,冬至以后,立春以前一短时间。 此次阳气初动,故称初阳。如《孔雀东南飞》:“往昔初阳岁,谢家来 贵门。” (2)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农历以正月二三月为春季,分别 称为孟春仲春季春; 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为孟夏仲夏季 夏; 秋季冬季以此类推。 (3)社日。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在春分前后。如《永 遇乐》:“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社鼓,指社日祭祀 土地神的鼓声。 (4)初七。农历七月初七,民间有七夕乞巧的风俗。传说为牛 郎织女聚会之夜。如《孔雀东南飞》:“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5)下九。农历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八、古代地理 (一)地区名 1.江表。指长江以南的地区。例如:江表英豪咸归附之。《赤壁 之战》 2.江东。指长江以南的地区。例如:亮兄瑾也,避乱江东。《赤 壁之战》 3.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例如: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 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 4.山东。指崤山以东的地区。例如: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好美腻。《鸿门宴》 有时“山东”也指太 行山以东的地区。例如:山东多鱼、盐、 漆、丝、声色。《货殖列传》 5.河北、河南。指黄河以北和黄河以南的地区。例如:将军战河 北,臣战河南。《鸿门宴》 6.中国。指中原地区。例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 早与之绝。《赤壁之战》 (二)政区名 1.九州。古代天下分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 雍。后来又有十二州说,即从冀州分出并州,从青州分出营州,从雍 州分出梁州。一般地说“九州”泛指中国。例如: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己亥杂诗》 2.八荒、八州。泛指中国。例如: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 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 3.郡。行政区域。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例如: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过秦论》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4.国。汉代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国的区域略大于郡,所 以“郡国”连称。例如: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张衡传》) 5.道。唐代的道是监察区,相当于汉代的州。唐代先分天下为十 道,后又分为十五道。例如: 陈明选下骑搏战,至兵备道前被杀。(《阎典史传》) 6.路。宋代的路最初是征收赋税转运漕粮的,后来带有行政区和 军区的性质。 例如: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省。本是官署名称。元代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又在路之上分 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后来行省成为正式的行政名称,简称省。 8.县。地方基层行政区域,例如:欲开道置县,以靖乡士。(《海 瑞传》) (三)山川关隘名 1.江。指长江。例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 奴娇赤壁怀古》) 2.河。指黄河。例如: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秦论》) 3.崤。指崤山。例如:崤有二陵焉。《崤之战》 4.函。指函谷关。如: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过秦论》 5.岱。指泰山。如: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望岳》 6.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 山。如: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 7.四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 8.四渎。指长江、黄河、淮水、济水。 9.大泽。指云梦( 在今湖北省长江南北,本为两泽,江北为云, 江南为梦。后来淤为陆地,今洪湖等是其遗迹。) 洞庭、彭蠡( 今鄱 阳湖) 、具区( 又名震泽,今太湖) 。 10.五湖。指具区、兆滆( 即太湖附近的洮湖和湖) 、彭蠡、青草 ( 在洞庭湖东南) 、洞庭湖。 11.有古称、别称的地名。 南京又称建康、建业、金陵、江宁、白下、石头城等。 例如: 金陵降,君臣出走。《阎典史传》; 吴中孙公兆圭以起兵不克,执至 白下。《梅花岭记》 杭州又称临安、钱塘、武林等。例如:余读《东京梦华录》《武 林旧事记》。 福州又称三山。例如: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指南录〉 后序》 镇江又称京口。例如:去京口,挟旨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指 南录〉后序》 开封又称东京。例如: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记》。《柳 敬亭传》[ 13.三都、两都、三辅。 三都。东汉的三都指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南都宛。唐代的三都 指东都洛阳、北都晋阳、京都长安。 两都。汉代指长安、洛阳。又叫两京。 三辅。汉太初元年,置京兆尹、左冯翊(píng yì) 和右扶风 三个相当于郡的政区,因为是管辖京都及其附近地区,故合称" 三辅 " 。 13.畿。古代王都所在地的千里地面。后多指京城管辖的地区。 如: 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左忠毅公逸事》 14.其他常见地理名词释义。 (1)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 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如《三国志》:“其地东接中华,西通 西域。”今已成为中国的别称。 (2)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如毛泽东词《浣溪沙 和 柳亚子先生》;辛弃疾词《南乡子》:“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3)中原。 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 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如《出师表》:“当奖率 三军,北定中原。”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 翁。”指整个黄河流域。 (4)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司马光 《赤壁之战》:“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 (5)四海。参见“海内”条。指天下、全国。如贾谊《过秦论》: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赤壁之战》:“遂破荆州, 威震四海。”《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 (6)六合。 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如《过秦论》:“履至尊而 制六合”,“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李白《古风》:“秦王扫六 合,虎视何雄哉!” (7)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如《过秦论》: “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纵有千 古,横有八荒。” (8)西河。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会于西河外渑池。”《过秦论》:“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 之外。” (9)江东。 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 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 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 称作江东。如《史记·项羽本纪》:“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李清照诗云: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0)江左。 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如《三国演 义》中《群英会蒋干中计》:“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 (11)江南。 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如白居易 《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 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2)淮左。淮水东面。如《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扬州在淮水东面。 (13)关东。 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 东的东北地区。如曹操《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指 潼关以东地区。 (14)关西。 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如《赤壁之战》:“马 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15)关中。 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 为关中。如《过秦论》:“始皇 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 (16)西域。 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 (17)岭峤。 五岭的别称,指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 等五岭。如《采草药》:“岭峤微草,凌冬不雕。”(这里特指两广 一 带) (18)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如《木 兰诗》:“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朔气指北方的风。《林教头风雪 山神庙》:“仍旧迎着朔风回来”,指北风。 (19)百越。 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 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如《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 (20)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 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九、古代服饰 (一)头衣 冕,从月,即古帽,字免声,是大礼帽,天子、诸侯、卿大夫在 祭祀时所戴。冕上有长方板叫延,前后有数串小圆玉叫旒(liú),天 子有十二旒。 冠,从月从人从寸,会意字,寸是手,以手执月戴人头上为冠。 冠,与后世的帽子在形制上明显不同。冠并不能像帽子那样把头顶全 部罩住,而是用一个冠圈套在发髻上,上面有冠梁,自前至后,覆在 头顶上。从冠的作用看,主要是捆住头发,同时也起装饰的作用。 古时只有统治阶级,王公贵人才能冠(戴帽),奴仆只能用巾(黑 纱)包头。如《释名》说:“ 士,冠;庶人,巾。” 巾,又称绡头、 幅巾、帻(zé)。王公贵人在巾上再加冠。 唐朝时,巾又称幞(fú)头,以纱为之,因纱质较软,就用桐 木作一衬子垫在里面。后又因两脚软垂,就用铁丝为干把“ 软翅”撑 起来,就这样成了质硬的乌纱帽。如《灌园叟晚逢仙女》:“ 那桂枝 上挂的,不是大爷的软翅纱巾么?” (二)体衣 原始人是蓬头跣脚,不冠不履,以兽皮树叶为衣遮体,后来才分 为上衣和下裳。先秦时衣长而裳短,裳的上半截藏在衣内,后来变为 衣短裳长,裳就加衣上。如《卖炭翁》:“ 卖炭得钱何所滢营?身上 衣裳口中食。”, 《陌上桑》:“ 紫绮为上褥” 的“ 褥” 是小衣;《羽 林郎》:“ 长裙连理带,广袖合欢襦” 则是短袄。袍,本是一种简单 便服,如高中课文《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汉以后成了朝 服,不分衣和裳。 古代的裙和裳不同如《尔雅》说:“ 绕襟谓之裙。” 意思是说所 以要从衣襟斜下通过右腋,往下绕至腰臀间, 以至前膝。后代的裙与 古代的裳则接近。如《林黛玉进贾府》:“ 其钗环裙袄, 三人皆是一样 的装饰。” 古代体衣在质地、颜色上都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如司马光《训检 示康》批评“ 近岁风俗尤为侈靡”时说“ 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这 表明:走卒穿士服,农夫穿丝履不合常规。五冕、九衮之类衣服只能 王公贵人才有资格享受。他们寒冷时,有毛皮大衣( 裘) ;天热时, 有高级丝织品。而那些寒士庶人则只能穿布衣( 麻、葛所织) 、褐( 粗 毛编织的灰色粗布) 和缊袍( 旧絮或乱麻填的旧袍) 之类,如《七月》: “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送东阳马生序》:“ 同舍生皆披绮绣, 带朱缨宝石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配容臭,烨然若神人;余 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颜色方面,隋唐及宋,紫、朱、绿、青四色, 只有士人以上才能穿。而庶人在隋穿白色,唐时穿黄白两色,明朝则 不许庶人用黄色。 (三)胫衣、足衣 上古时有裳无裤,但有袴,袴后无裆,只两个裤筒,类似后世的 套裤。后来加上裆,称裈(kun )。裈腿短的称犊鼻裈(因形状像犊 鼻,即现在的短裤衩,一般为贫贱者所穿。 足衣,就是鞋,上古称屦,汉以后叫履。上古时,鞋分革、丝、 麻、草四种,有钱人穿革履丝鞋,贫苦人穿草鞋或光脚,如《孔雀东 南飞》:“ 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四)常见和服饰相关的名词解释 1.黔首:黔,黑色。黔首,即以黑巾裹头,代指平民,具体而言 指本业为农业与小手工业,末业为小商贾等各种不事生产的人。 2.白丁:古代平民着白衣,所以常以“ 白丁” 称呼平民百姓。 3.布衣:麻衣衣服,借指平民。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多穿布衣。 布衣之交,即指贫贱之交。 4.缙绅:插笏于绅带间,旧时官宦的装束,亦借指士大夫。 5.青衫:黑色的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如白居易《琵 琶行并序》:“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后人也常用“ 司 马青衫” 形容悲伤凄切。 6.巾帼:本是古代妇女头上的头巾或装饰物,借以代表女性,自 古以来把妇女中英雄豪杰称为“ 巾帼英雄” 。 7.裙钗:古代妇女的服饰,引用为妇女的代称。 8.纨绔:纨绔是古代一种用细绢做成的裤子。古代富贵人家的子 弟都穿细绢做的裤子,这很能反映出他们奢侈的特点,因此,人们常 用纨绔来形容富家子弟。 9.乌纱帽:巾因沙质软,就用桐木做一个硬衬子垫在里面。后来 因为两翼软垂,就用铁丝撑起来,这样就成了硬质的乌纱帽。多为官 服,也代指官位。 10.顶戴花翎:清代官员身份的标志,分两种,一是蓝翎,一是 花翎。蓝翎用鸪羽做成,俗称“ 野鸡翎子” ,供六品以下官员使用, 而花翎是孔雀羽毛做成,须经皇上特赐方可佩戴,必须是五品以上官 员。 11.东坡巾:东坡巾又名鸟角巾,相传当时苏东坡因为贬官入狱, 在狱中无法身着官服,故想出此头巾。东坡巾实为狱服。东坡巾可用 多种布料制作,有内外两层,内层有四面为方形,比外层略高; 外层 也是四面,但四面都不相连,边缘为开口,前口开得最大,后面有两 条带子。 12.方山巾:一作为方头巾。古代儒者戴的一种方形软帽,又称 方山冠。如李白《嘲鲁儒诗》:“ 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 13.衽衣襟:《汉书. 张良传》:“ 楚必敛祍而朝。” 又指床草席。 《周礼王府》:“ 祍席床第。” 还指袖子。《列女传》:“ 文伯引祍攘卷 而亲馈之。” 14.裳:古代指下衣。古人穿的遮蔽下体的衣裙,男女都穿,是 裙的一种,不是裤子。如《楚辞·离骚》:“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 蓉以为裳。” 15.绔:今称套绔,左右各一,分裹两胫。参阅清段玉裁《说文 解字·注·绔》。 16.褐:粗布或粗布衣服。如《诗·幽风·七月》:“ 无衣无褐, 何以卒岁。” 郑玄笺:“ 褐,毛布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从者衣褐。” 17.缊袍:以乱麻为袍子。古为贫者所服。如《论语·子罕》:“ 衣 蔽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 18.品色衣:官吏所穿的公服,即“ 品服” 。以唐代为例,官分 九品,三品以上着紫色,四品深红,五品浅红,六品深绿,七品浅绿, 八品深青,九品浅青。着紫穿红者便是身居高位者,而穿青色衣着者, 官卑职微。唐代诗人白居易诗“ 江州司马青衫湿” 句,便有遭贬后 官职卑微之意。 19.帔:古代妇女披在肩背上的服饰。 十、古代刑罚 (一)普通刑罚 1.髡(kūn)。髡又称髡首,剃去犯人头发的刑罚。 2.黥(qíng)。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即墨刑,是古代五刑之一。 即用刀刺刻烦人额颊等处,再涂上墨,作为惩罚的标记,用来惩治犯 有轻罪的人。古书记载:“ 臣不正君,服墨刑,凿其额,涅以墨” , 指的就是墨刑,即黥刑。 3.劓(yì)。劓也是古代五刑之一,是一种割鼻子的刑罚。这种 刑罚大约起于商代。《史记·商君列传》记载:“ 行之四年,公子虔 复犯约,劓之。” 4.笞。笞刑也是古代的一种刑罚,是一种用小荆条或小竹板抽打 臀、腿、背的刑罚。隋代把它定为五刑之一,一直沿用到清代。 5.杖。杖刑是一种用大荆条或大竹板打臀、腿、背的兴发。隋代 把它定为五刑之一,沿用到清代。 6.大辟。大辟是古代五刑之一,是一种砍头的刑罚。周、商、春 秋、战国等时期,为死刑的通称。 7.弃市。弃市是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在街头的一 种刑罚。秦、汉、魏、晋各代,这种刑罚极为流行。隋唐两代以后, 虽然没有列为刑罚种类,但是执行死刑,一般都用弃市。 8.枭首。枭首,将斩下的首级悬于高处示众。 (二)酷刑 1.刖(yuè)。刖刑是古代的一种酷刑,是一种砍掉脚的刑罚。 “昔卞和献宝,楚王刖之”一句中记载的就是这种刑罚。 2.膑(bìn)。膑刑是古代的一种剔去膝盖骨的酷刑。《汉书·司 马迁传》中“孙子膑脚”即指膑刑。 3.宫。宫刑是破坏人的生殖机能的一种酷刑。司马迁曾受宫刑。 (黥、劓、笞、杖、刖、膑、宫这几种刑罚比较起来,一个比一个残 忍。黥刑最轻,宫刑最重。) 4.炮烙。炮烙相传为商代纣王所用的一种酷刑。用炭烧铜柱使之 热,令有罪者爬行其上。人堕入火炭中被烧死。 5.汤镬。汤镬也是古代的一种酷刑,是把人投入到滚烫中煮死。 6.车裂。车裂也是古代的一种酷刑,即将人头、四肢分别拴在五 辆马车上,同时分驰,撕裂肢体。也称“辕裂”,俗称“五马分尸”, “秦惠王车裂商君”,商鞅就是受车裂之刑而死的。 7.凌迟。是古代零割碎剐的一种酷刑,即民间所说的“千刀万剐”, 共需 3600 刀,并且要在最后一刀处死罪犯,方算行刑成功。五代时 开始在刑法外另设立凌迟一条。宋代凡是犯所谓“大逆”及“逆伦” 等罪的人多用此刑,元代将凌迟 (俗称“剐刑“)正式列入刑法之 内,明清两代沿用。 8.腰斩。腰斩也是古代的一种酷刑,即将罪人从腰部斩断。《史 记·商君列 传》:“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 9.菹醢(zūhǎi)。一种酷刑,把犯人剁成肉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