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古代文化常识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古代文化常识学案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 古代文化常识 学案 一、姓名和称谓 ‎1.直呼姓名 主要有两种情况:‎ ‎(1)古代人直接称自己的姓名。‎ 例如: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句中的后两个“相如”即蔺相如的自称。‎ ‎(2)向别人介绍时或在传记中使用。‎ 例如: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司马迁《陈涉世家》)“陈胜”“吴广”即向别人介绍时使用的名字。②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李朝威《柳毅传》)“柳毅”即在传记中使用的名字,交代传记的主人公。‎ ‎2.称字来代名 ‎《礼记·曲礼上》提出“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是为了让人尊重他(她),供他人称呼。例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这里的“君玉”“深父”“平父”“纯父”都是字。‎ ‎3.直接称一个人的号 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另外,在古代,为了表示对人的尊重,一般不直呼其名,而称其号。例如称李白为青莲居士,称陶渊明为五柳先生。‎ ‎4.以谥号来代名 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即谥号。例如:①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忠毅”即左光斗的谥号。②《祭欧阳文忠公文》是苏轼为纪念欧阳修而写的一篇文章,篇名中作者即直接称欧阳修的谥号,以示对他的敬重。‎ ‎5.以籍贯来代名 例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称“孟襄阳”;柳宗元是河东人,故而称“柳河东”;《临川集拾遗》,即以王安石的籍贯“临川”来命名的。‎ ‎6.以官职来代名 很多时候,古人直接称呼一个人的官职来代替其姓名,这也是为了表示尊敬和礼貌。例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司马光《赤壁之战》)“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授予讨虏将军的名号。‎ ‎7.称爵来代名 ‎“爵”,亦称为“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例如:①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司马光《训俭示康》)寇准的爵号是“莱国公”,“莱公”是简称。②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黄宗羲《柳敬亭传》)“宁南”是明末左良玉爵号“宁南侯”的简称。‎ ‎8.谦称 ‎(1)古代王侯多用寡人、孤等自称,来表示谦逊的态度。例如:①寡人窃闻赵王好音。(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寡人”即秦王的谦称。②诸人持议,甚失孤望。(司马光《赤壁之战》)“孤”即孙权的谦称。‎ ‎(2)古代官吏对皇帝上书或说话时用“臣”来谦称,表示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例如:项伯杀人,臣活之。(司马迁《鸿门宴》)“臣”即“本人”的意思。‎ ‎(3)一般人的谦逊的称谓,有愚、鄙、仆、敝、卑等。例如:愚以为宫中之事。(诸葛亮《出师表》)“愚”即谦称。‎ ‎(4)古代女子常用“妾”表示谦称。例如: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孔雀东南飞》)“妾”即女子的谦称。‎ ‎(5)古代读书人常用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称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例如:臣等不肖,请辞去。(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这里的“不肖”,就是谦称,表示自己没有才能。‎ ‎9.敬称 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 ‎(1)敬称君王。对君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大王、陛下等。例如:①再拜献大王足下。(司马迁《鸿门宴》)“大王”即对君王的敬称。②以昭陛下平明之理。(诸葛亮《出师表》)“陛下”即对君主的敬称。‎ ‎(2)敬称老师。例如:夫子哂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夫子”即对老师的尊称。‎ ‎(3)对朋友、尊长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先生、大人等。例如:①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孔雀东南飞》)“大人”即对自己婆婆的敬称。②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司马迁《陈涉世家》)“公”即对朋友的敬称。‎ ‎(4)敬称对方的亲属。例如令尊(对方的父亲)、令堂(对方的母亲)、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 ‎10.特殊称谓 ‎(1)普通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例如: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中“布衣之交”指的就是普通老百姓之间的交往。‎ ‎(2)一般职业的称谓。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所从事的职业。例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庖”是“厨师”的意思,表明职业。《师说》中的“师襄”,“师”意为乐师,表明职业。‎ ‎(3)亲属里特定关系的称谓。加“从”表示叔伯关系,加“太”表示长一辈,加“先”表示已逝世的尊长。例如:①谢安,字安石,尚从弟也。(《晋书·谢安传》)②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③妪,先大母婢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4)年龄的称谓。‎ ‎①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时儿童束发为两结,向上分开,形状如角,故称总角。语出《诗经·氓》中的“总角之宴”。‎ ‎②垂髫:指幼年。古时小孩子不束发,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儿童或童年。例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③束发:指青少年。一般指男子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例如: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归有光《项脊轩记》)‎ ‎④及笄:指女子15岁。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⑤弱冠:指男子20岁。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例如: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左思《咏史》)‎ ‎⑥而立:指30岁。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 ‎⑦不惑:指40岁。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做40岁的代称。‎ ‎⑧知天命:指50岁。语出《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 ‎⑨花甲:指60岁。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相配而得名。‎ ‎⑩古稀:指70岁。语出杜甫的《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11.期颐:指百岁。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需要颐养。例如: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苏轼《次韵子由三首·东楼》)‎ 二、官职和科举 ‎1.丞相 中国古代皇帝的股肱。丞相典领百官,辅佐皇帝治理国政,无所不统。丞相制度起源于战国。秦从武王开始,设左丞相、右丞相,但有时也设相邦,魏冉、吕不韦等都曾居此职。例如:①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司马迁《陈涉世家》)②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太师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时三公之首,周置,为辅弼国君之官,秦废,汉复置。晋代避司马师讳,曾改为太宰。晋之后复称太师,多为重臣加衔﹐作为最高荣典以示恩宠,并无实职。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而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例如:谓颜太师以兵解。(全祖望《梅花岭记》)‎ ‎3.尚书 战国时亦称“掌书”,齐、秦均置。秦时,为低级官员,在殿中主发布文书。秦及汉初,尚书与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合称“六尚”。汉武帝时,选拔尚书、中书、侍中组成“中朝”(或称“内朝”),成为实际上的中央决策机关,因系近臣,地位渐高。隋朝始分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4.学士 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例如:以资政殿学士行。(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资政殿学士”是文天祥辞掉丞相后被授予的官职。‎ ‎5.大将军 中国古代各朝经常设置的武官职名,其实际职权变化很大,但多为高级军事指挥甚至最高军事统帅。历史上各时期多有将“某某将军”尊称为“某某大将军”的习惯。例如:大将军邓骘奇其才。(范晔《张衡传》)邓骘当时以大将军辅政。‎ ‎6.参知政事 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参知政事协助宰相处理中枢事务有两种方式:一是几位参知政事并无具体分工,通盘协助宰相处理各方面政务;二是几位参知政事有具体分工,各负责某一方面的政务。前者称为“通治省事”,后者称为“分治省事”。参加政事协助宰相处理中枢事务时,以前者居多。例如:参政鲁公为谏官。(司马光《训俭示康》)“鲁公”指宋真宗时的鲁宗道,当时任参知政事一职。‎ ‎7.军机大臣 军机大臣是军机处的官职之一,而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军机大臣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总督等官员兼任。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 ‎。清末汉人只有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等短时间地任过军机大臣。例如:时军机大臣刚毅监斩。(梁启超《谭嗣同传》)‎ ‎8.御史 先秦时期,天子、诸侯、大夫、邑宰皆置,是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国君置御史,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例如: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9.枢密使 枢密使一职始置于唐后期,由宦官担任,五代时改由士人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例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10.太尉 太尉始于秦朝时期,主要负责治军领兵。到了宋代,太尉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例如: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11.上大夫 先秦官名。战国时期诸侯国中的爵位分为卿、大夫、士三级,上大夫是大夫中最高的官阶。例如:拜相如为上大夫。(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12.太史 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称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地位渐低。司马迁曾经做过太史令。例如: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13.洗马 即太子洗马。秦始置。汉时亦作“先马”。秦汉时为太子的侍从官,出行时为前导,故名。东汉时员额十六人。晋时减为八人,改掌管图籍。南朝梁陈有典经局洗马,掌文翰,职务与汉洗马不同,员额八人,都用士族任之。北齐称典经坊洗马,二人。隋改名为司经局洗马。唐代沿称,仅唐高宗时一度改称司经大夫,其职仍为专掌书籍。清代虽不设太子官属,仍保留洗马官名,属于詹事府,为从五品官,实仅为翰林官迁转阶梯。清末废。例如: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李密《陈情表》) ‎14.侍郎 汉代郎官的一种,本为宫廷的近侍。东汉以后,尚书的属官,初任称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自唐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之副,官位渐高。例如: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诸葛亮《出师表》)‎ ‎15.郎中 始于战国。秦汉沿置。内充侍卫,外从作战。自隋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例如:公车特征拜郎中。(范晔《张衡传》)‎ ‎16.参军 ‎“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例如: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诸葛亮《出师表》)‎ ‎17.令尹 春秋战国时楚国掌握政治事务、发号施令的最高长官。例如: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蒲松龄《促织》)‎ ‎18.都尉 战国始置,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例如:①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司马迁《陈涉世家》)②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司马迁《鸿门宴》)‎ ‎19.司马 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徒、司空、司士、司寇并称五官,掌管军政和军赋。春秋战国时沿置。汉武帝时置大司马,作为大将军的加号。隋唐以后为兵部尚书的别称。例如:①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司马迁《鸿门宴》)②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0.刺史 汉初,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汉武帝元封五年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置刺史一人。刺史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监察制度,是维护皇权的有力手段,对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监督发挥了重要作用。‎ ‎21.太守 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例如:①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陶渊明《桃花源记》)②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孔雀东南飞》)‎ ‎22.巡抚 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例如: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张溥《五人墓碑记》)‎ ‎23.从事 汉以后三公及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例如: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司马光《赤壁之战》)‎ ‎24.三省六部 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25.官职的任免升降 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 ‎(1)表示授予官职的词有“荐”“举”“辟”“拜”“除”等。例如:①公以学士徐公致靖荐,被征。(梁启超《谭嗣同传》)②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李密《陈情表》)③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④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李密《陈情表》)‎ ‎(2)表示提升官职的词有“迁”“擢”等。其中“左迁”指降职、贬官。例如:再迁为太史令。(范晔《张衡传》)“迁”即为“提升”的意思。‎ ‎(3)表示降职、罢免官职的词有“贬”“谪”“出”“罢”“免”“黜”“废”等。例如:①坐贬连州刺史。(《旧唐书·刘禹锡列传》)②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范仲淹《岳阳楼记》)‎ ‎26.察举 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通过考察把品德高尚、才干出众的人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后,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秀才、明经等。例如: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范晔《张衡传》)②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李密《陈情表》‎ ‎27.征辟 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例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范晔《张衡传》)‎ ‎28.孝廉 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所垄断,而他们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后代,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29.科举 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明朝时,科举制进入了鼎盛时期。正式科举考试共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30.乡试 明清两代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考试,每三年一次,因通常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主考官由中央政府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31.会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由礼部主持的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会试取中者称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32.殿试 科举考试中最高级别的考试,由皇帝亲临殿廷主持。参加殿试的是贡生。明清时期,通过殿试的贡生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通过殿试的贡生统称进士。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宋代文天祥都是状元。‎ ‎33.及第 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而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例如:①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袁枚《祭妹文》)唐代考中进士要披宫袍以示荣耀,后遂称中进士为“披宫锦”。②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袁枚《祭妹文》)“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34.连中三元 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分别称为解元、会元、状元,而它们又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称“连中三元”。‎ ‎35.八股文 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且每一部分的字数也都有严格的限定。无论从内容上看,还是从形式上看,八股文都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人才。‎ ‎36.校 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37.庠 殷商时代的地方学校。例如: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齐桓晋文之事》)‎ ‎38.序 周代地方开设的学校。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39.国学 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的教学内容都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40.太学 太学是西汉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例如:①因入京师,观太学。(范晔《张衡传》)②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1.国子监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具备两个功能:一是国家管理机关的功能,二是国家最高学府的功能。‎ ‎42.书院 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 ‎43.博士 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例如:有司业、博士为之师。(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4.学政 古代学官名,是“提督学政”的简称,掌管教育科举。由朝廷委派官员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例如:又嘱学使俾入邑庠。(蒲松龄《促织》)学使即学政的别称。‎ ‎45.教授 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46.助教 古代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47.监生 是国子监学生的简称。国子监是明清两代的最高学府,照规定必须贡生或荫生才有资格入监读书。所谓荫生,即依靠父祖的官位而取得入监资格的官僚子弟,亦称“荫监”。利用捐纳的方法取得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通称“例监”,亦称“捐监”。‎ 三、古代常见地理常识 ‎1.九州 是中国的别称之一。古代中国人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九州”。九州一般是指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例如:序八州而朝同列。(贾谊《过秦论》)秦居雍州,加上其他八州即九州。‎ ‎2.中原 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例如: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诸葛亮《出师表》)‎ ‎3.海内 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例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四海 指天下、全国。例如: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贾谊《过秦论》)‎ ‎5.江河 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例如:①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司马迁《鸿门宴》)此处的“河”即黄河。②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殽之战》)此处的“河”即黄河。‎ ‎6.江东 因长江在安徽省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主要指芜湖、南京一带,也可指以安徽芜湖为轴的长江上下游南岸地区。例如: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司马光《赤壁之战》)‎ ‎7.江表 指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地区来看,该地区处于长江之外,故称江表。例如: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司马光《赤壁之战》)‎ ‎8.山东 在山的东面。但须注意的是,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因此其所指地域不尽相同。下面是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例如:①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司马迁《鸿门宴》)②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贾谊《过秦论》)‎ ‎9.函谷关 古关名,战国时期秦国置,在今河南省灵宝市境;汉元鼎三年移至今河南省新安县境。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抵黄河。古人习惯上称函谷关以西地区为关中。例如: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贾谊《过秦论》)‎ ‎10.潼关 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南依秦岭,北靠黄河。始建于东汉。潼关地势险要,扼陕西、山西、河南三省要冲。例如: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11.玉门关 始建于汉。因西域从此处向中原地区输入玉石而得名。玉门关是丝绸之路通往西域北道的咽喉要隘。宋代以后,海路兴起,陆路衰落,玉门关逐渐湮于沙海之中。玉门关是唐代西北地区的重要关防,边塞诗中对此多有描述。例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12.百越 中国古代南方越人的总称。又称“百粤”“诸越”。古代越人分布在今浙、闽、粤、桂等地,因部落众多,被统称为“百越”。例如:南取百越之地。(贾谊《过秦论》)‎ ‎13.五岳 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包括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例如:势拔五岳掩赤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4.山水阴阳 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例如: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此处的“汉阴”指汉水南面。‎ ‎15.古城的别称 ‎(1)南京又称建康、金陵、江宁、白下等。例如:①尝奉命至金陵。(黄宗羲《柳敬亭传》)②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全祖望《梅花岭记》)‎ ‎(2)扬州称广陵、维扬。例如: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姜夔《扬州慢》)‎ ‎(3)杭州称临安、武林等。例如: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黄宗羲《柳敬亭传》)‎ ‎(4)苏州称姑苏、平江等。例如: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 四、天文历法 ‎1.二十八星宿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中可见的星分成二十八组,叫作二十八宿,东西南北四方各七宿。东方青龙七宿是角(jiǎo)、亢(kàng)、氐(dī)、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是斗(dǒu)、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是奎、娄、胃、昴(mǎo)、毕、觜(zī)、参(shēn),南方朱雀七宿是井、鬼、柳、星、张、翼、轸(zhěn)。如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是说物的精华就是天的珍宝,宝剑的光气直射牛宿、斗宿的星区。再如苏轼《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是说明月从东山上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徐行。‎ ‎2.分野 古代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具体来说就是把某星宿当作某国、州的分野,或反过来把某国、州当作某星宿的分野。如王勃《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是说洪州属于翼、轸二星所对着的地面的区域。再如李白《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参宿是蜀(益州)的分野,井宿是秦(雍州)的分野,“扪参历井”是说入蜀之路在雍、益两州极高的山上,人们要仰着头摸着天上的星宿才能过去。‎ ‎3.参商 ‎“参”指西方白虎七宿中的参宿,“商”指东方青龙七宿中的心宿,是心宿的别称。参宿在西,心宿在东,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彼出此没,因此常用来喻人分离不得相见。如曹植《与吴季重书》:“面有逸景之速,别有参商之阔。”再如杜甫《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4.流火 流,移动,落下;火,指大火星,即东方青龙七宿中的心宿。如《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里的“七月”相当于公历的九月,“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天气转凉。‎ ‎5.北斗 又称“北斗七星”,是由大熊座的七颗明亮的恒星组成,在北天排列成斗(或勺)形,常被当作指示方向和认识星座的重要标志。七颗星的名称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根据北斗星便能找到北极星,故北斗星又称“指极星”。如屈原《九歌》:“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再如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用“斗折蛇行”形容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 ‎6.北极星 星座名,是北方天空的标志。古代天文学家对北极星非常尊崇,认为它固定不动,众星都绕着它转,它代表了忠诚,并有坚定的立场。‎ ‎7.白虹贯日 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虹”实际上是“晕”,是大气中的光学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是天气将要变化的预兆,可是古人却把这种自然现象视作人间将要发生异常事情的预兆。如《唐雎不辱使命》:“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8.月亮的别称 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写对象。它的别称有:(1)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2)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3)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4)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5)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影、桂宫、桂魄。(6)因传说月中有广寒宫、清虚宫两座宫殿,故称广寒宫、清虚宫。(7)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望舒。(8)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嫦娥。如李白《把酒问月》:“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9)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婵娟。如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9.牵牛织女 ‎“牵牛”即牵牛星,又叫牛郎星,是夏秋夜空中最亮的星,在银河东。“织女”即织女星,在银河西,与牵牛星相对。如《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再如唐代诗人曹唐《织女怀牵牛》:“北斗佳人双泪流,眼穿肠断为牵牛。”‎ ‎10.银河 又名银汉、星河、天河、星汉、云汉,是一条横跨星空的乳白色亮带,由一千亿颗以上的恒星组成。如曹操《观沧海》:“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再如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11.文曲星 星宿名之一。中国神话传说中,文曲星是主管文运的星宿,文章写得好而被朝廷录用为大官的人是文曲星下凡。如吴敬梓《范进中举》:“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 ‎12.天罡 星名,指北斗七星的斗柄。道教认为北斗丛星中有三十六个天罡星、七十二个地煞星。小说《水浒传》受这种迷信说法的影响,将梁山泊一百零八位大小起义头领附会成天罡星、地煞星降生。‎ ‎13.云气 古代迷信说法,龙起生云,虎啸生风,即所谓“云龙风虎”。又说真龙天子所产生的地方,天空有异样云气,占卜测望的人能够看出。如司马迁《鸿门宴》:“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14.浑天仪 是浑仪和浑象的总称。浑仪是一种测量天体球面坐标的仪器,而浑象是古代用来演示天象的仪表。浑天仪是用精铜铸成的球体模型,它利用齿轮带动浑象绕轴旋转,并使浑象的转动与地球的周日运动相等,这样就可以把当时肉眼能观测到的天体现象几乎全部表现出来。‎ ‎15.候风地动仪 又称地动仪,中国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衡于汉顺帝阳嘉元年制成,是世界上第一台观测和报告地震的仪器。地动仪用精铜制成,直径2.7米,外形像一个大型酒樽。地动仪里面有精巧的结构,主要为中间的都柱(相当于一种倒立型的震摆)和它周围的八道(装置在摆的周围的8组机械装置);樽的外面相应地设置8条口含小铜珠的龙,每个龙头下面都有一只张口向上的蟾蜍。如果发生较强的地震,都柱因受到震动而失去平衡,这样就会触动八道中的一道,使相应的龙口张开,小铜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知道地震发生的时间和方向。‎ ‎16.农历 我国长期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它以朔望的周期来定月,用置闰的办法使年平均长度接近太阳回归年,因这种历法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故称农历,又叫夏历,俗称阴历。古人写文章,凡用序数纪月的,大多以农历为据。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再如苏轼《石钟山记》:“元丰七年六月丁丑。”‎ ‎17.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因此在农业生产上有重要的意义。古诗文中常用二十四节气来纪日,如姜夔《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 ‎18.晦朔 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朔,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如庄周《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是说朝生暮死的菌类不知道一个月的时光,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的寒蝉也不知道一年的时光。‎ ‎19.华盖 华盖,星座名,共十六星,在五帝座上,今属于仙后座。旧时迷信,认为人的命运中犯了华盖星,运气就会不好。如鲁迅《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20.天狼星 为冬季夜空最明亮的恒星。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即天狼星。再如屈原《九歌》:“举长矢兮射天狼。”‎ ‎21.黄泉 在中国文化中是指人死后所居住的地方。打泉井至深时水呈黄色,又因为人死后埋于地下,故古人以地极深处黄泉地带为人死后居住的地下世界,也就是阴曹地府。黄泉又称九泉、九泉之下,九泉指九个泉井深,或谓天有九重天、地有九重地,表示极深。如《孔雀东南飞》:“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22.初阳 约在农历十一月,冬至以后、立春以前的一段时间。此时阳气初动,故称“初阳”。如《孔雀东南飞》:“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23.四时 指春夏秋冬四季。农历以正月、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以七月、八月、九月为秋季,分别称作孟秋、仲秋、季秋;以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为冬季,分别称作孟冬、仲冬、季冬。如欧阳修《醉翁亭记》:“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24.社日 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汉代以前只有春社,汉代以后开始有秋社。宋代起,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社鼓”,指社日祭神所奏的鼓乐。‎ ‎25.初七 农历七月初七,民间有七夕乞巧的风俗。传说该夜为牛郎织女相聚之夜。如《孔雀东南飞》:“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26.下九 农历每月十九日,是汉代妇女欢聚的日子。‎ ‎27.纪年法 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2)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元和十年”、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苏轼《石钟山记》“元丰七年六月丁丑”等。(3)干支纪年法。如苏轼《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中的“壬戌”指公元1082年,张溥《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丁卯”指公元1627年。近世还常用干支纪年来表示重大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等。(4)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姜夔《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淳熙”为南宋孝宗赵昚年号,“丙申”是干支纪年。 ‎28.纪月法 我国古代纪月法主要有三种:(1)序数纪月法。如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德祜二年二月十九日。”(2)地支纪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如杜甫《草堂即事》:“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建子月”按周朝纪月法指农历十一月。(3)时节纪月法。如《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孟冬”代农历十月。‎ ‎29.纪日法 我国古代纪日法主要有四种:(1)序数纪日法。如全祖望《梅花岭记》:“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再如归有光《项脊轩志》:“三五之夜,明月半墙。”“三五”指农历十五日。(2)干支纪日法。如屈原《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这里的“庚寅”就是指庚寅日。(3)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农历每月第一天叫朔,月中叫望(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如袁枚《祭妹文》:“此七月望日事也。”再如苏轼《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4)干支月相兼用法。干支置前,月相列后。如姚鼐《登泰山记》:“‎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 ‎30.纪时法 我国古代纪时法主要有两种:(1)天色纪时法。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如《孔雀东南飞》中的“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2)地支纪时法。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 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现在的序数纪时的对应关系是:‎ ‎31.五更 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如《孔雀东南飞》:“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再如林觉民《与妻书》:“辛未三月廿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天色纪时、五更与现代时间对应表为:‎ ‎【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遣财禄秩,一不关豫。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以弘微。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母忧去职。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十年,卒,时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追赠太常。 ‎ ‎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B.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C.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D.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答案】D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B.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C.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D.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涉及古代姓名字号、宗法礼仪、官职俸禄等,这一命题形式拓展了积累的内涵和外延,引导考生广泛涉猎、开阔视野,形成良好的历史文化素养,同时也体现了人文性的张扬,对于语文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B项姻亲“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说法错误。血亲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其是以具有共同祖先为特征的亲属关系;姻亲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不属于血亲。‎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弘微出继从叔,一心只爱读书。他是陈郡阳夏人,从叔谢峻将他作为后嗣。新家比原来家庭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数千卷书籍,其余财物全不留意。‎ B.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 ‎ C.弘微为人审慎,治业井井有条。谢混去世以后,他掌管产业,犹如替公家办事,账目分明;九年以后,多个方面得到很大发展,人们见后无不感叹。‎ D.弘微事兄如父,临财清正廉洁。他对谢曜感情极深,谢曜去世,他哀戚过礼,除孝后仍不食荤腥。东乡君死,留下巨万资财、园宅,他一无所取。‎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B项细节错误,原文是“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不是“极有文才口才”,而是“言辞简约”。‎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2)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答案】(1)品性严肃正直,行为坚持遵守礼制法度,事奉过继家的亲族,恭敬谨慎过于常礼。‎ ‎(2)而谢曜喜好褒贬人物,谢曜每每发表议论,弘微常常说其他的事岔开话头。‎ 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秘诀只有一条,就是注重平时积累。具体的方法有:‎ ‎1.对古代文化常识进行分类整理。‎ 高考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多涉及:思想文化(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或著作)、古典文学(文学流派、作家、作品)、姓名称谓(姓名字号、亲属称谓等)、礼制官制、天文历法(天文学名词、历法)、地理交通(地理名词、交通工具)、建筑(住宅布局及名称)、科举制度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关注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通过查找资料等方法,积累相关的文化常识。‎ ‎2.各个击破,积少成多。对已经收集整理的文化常识,要经常阅读、理解以达到记忆的目的。比如我们对古代的官制就可以分类整理,积累之后,还要注重记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李显忠,初名世辅,南归,赐名显忠。年十七,随父永奇出入行陈。金人犯鄜延,王庶命永奇募间者,得张琦;更求一人,显忠请行。永奇曰:“汝未涉历,行必累琦。”显忠曰:“显忠年小,胆气不小,必不累琦。”后有敌人夜宿陶穴,显忠缒穴中,得十七人,皆杀之,取首二级,马二匹,余马悉折其足。庶大奇之,补承信郎,充队将,由是始知名。金人陷延安,授显忠父子官。父与子相泣曰:“我宋臣也,世袭国恩,乃为彼用邪!”会刘豫令显忠帅马军赴东京,永奇密戒之曰:“汝若得乘机,即归本朝,无以我故贰其志。”元帅撒里曷来同州,显忠以计执之,驰出城。至洛河,舟船后期不得渡,与追骑屡战,皆胜。显忠憩高原,望追骑益多,乃与撒里曷折箭为誓,不得杀同州人,不得害我骨肉,皆许之,遂推之下山崖,追兵争救。显忠携老幼长驱而北,至鄜城县,急遣人告永奇。永奇即挈家出城至马趐谷口为金人所及家属皆遇害显忠奔夏夏人问故显忠泣具言父母妻子之亡切齿疾首恨不即死,宣抚吴玠遣张振来抚谕云:“忠义归朝,惟君第一。”至行在,高宗抚劳再三。兀术犯河南,手诏以军与张俊会。显忠与敌战,败之。兀术谓韩常曰:“李世辅归宋,不曾立功,此人敢勇,宜且避之。”乃焚庐江而走。金帅孛撒自南京率步骑十万来,显忠亲帅军遇于城南,战数十合,孛撒大败,遂退走。俄增兵复来逼城,显忠谓宏渊并力夹击,宏渊按兵不动,显忠独与所部力战百余合却之。显忠曰:“若使诸军相与掎角,则敌兵可尽,金帅可擒,河南之地指日可复矣。”显忠知宏渊无固志,叹咤曰:“天未欲平中原耶?何沮挠若此!”乾道改元,乃还会稽,淳熙四年七月卒,年六十九。谥忠襄。‎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永奇即挈家/出城至马趐谷口/为金人所及/家属皆遇害/显忠奔夏/夏人问/故显忠泣具言/父母妻子之亡/切齿疾首/恨不即死 B.永奇即挈家出城/至马趐谷口/为金人所及/家属皆遇害/显忠奔夏/夏人问故/显忠泣/具言父母妻子之亡/切齿疾首/恨不即死 C.永奇即挈家出城/至马趐谷口/为金人所及/家属皆遇害/显忠奔夏/夏人问故/显忠泣具言/父母妻子之亡/切齿疾首/恨不即死 D.永奇即挈家/出城至马趐谷口/为金人所及/家属皆遇害/显忠奔夏/夏人问/故显忠泣/具言父母妻子之亡/切齿疾首/恨不即死 ‎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名,一般指姓名,幼年时一般由父亲命名;多用于自称,或用于作传时介绍传主。‎ B.行陈,亦称“行伍”,古代兵制,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代指军队。‎ C.行在,指天子所在的地方。南宋在杭州设立临安府(意为临时安顿),称之为行在。‎ D.乾道,年号名,古代纪年的一种常见方式;改元,文中指同一皇帝在位期间更换年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显忠年少便胆识过人。十七岁随父出入行阵;在招募探子时,显忠主动请求前往;后又孤身夜袭敌人成功,被王庶看重。‎ B.李显忠有勇有谋,善于应变。在同州用计抓获撒里曷;与追兵作战,战而胜之,面对越来越多的追兵,与撒里曷折箭为誓后将其推下山崖脱身。‎ C.李显忠忠肝义胆,一心向宋。金人攻破延安,曾授任显忠父子两人官职,但他们对此内心深感愤慨,并未诚心归附。‎ D.李显忠英勇善战,屡建奇功。忠义归朝之后,显忠曾与张俊一道,击溃进犯合肥的兀术;又与宏渊合力夹击自南京来犯的金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永奇密戒之曰:“汝若得乘机,即归本朝,无以我故贰其志。”‎ ‎(2)显忠知宏渊无固志,叹咤曰:“天未欲平中原耶?何沮挠若此!”‎ ‎1.B ‎2.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B项,行陈,是巡行军阵的意思。‎ ‎3.D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D项,“与宏渊合力”说法错误,原文是“宏渊按兵不动,显忠独与所部力战百余合却之”,意思是李显忠独自与部下苦战。‎ ‎4.(1)李永奇私下告诫李显忠说:“你如果寻得可利用的机会,那么南归宋朝,不要因我在敌手而改变志向。”‎ ‎(2)李显忠知道宏渊没有远大志向,叹息道:“上天没有打算平定中原吗?为什么如此阻挠!”‎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译时,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实词要字字落实,注意文言句式的翻译。关键词:(1)密,无以,贰;(2)固志,平,沮挠。‎ ‎【参考译文】‎ 李显忠,起初名世辅,回到南方,被赐名显忠。十七岁时,跟随父亲永奇出入行阵。金兵侵犯墉延,经略使王庶命令永奇招募探子,得到张琦;还需要一人同行,显忠请求前往。永奇说:“你没有经验,前去一定会连累张琦。”显忠说:“我虽年纪小,胆气却不小,一定不会连累张琦。”有敌人夜晚睡在地穴,显忠用绳索吊入穴中,共有十七个人,都杀了他们,取得两个首级,两匹马,把其余马的脚都折断了。王庶对他非常看重,补用他为承信郎,充任部队将领,从此开始知名。金兵攻陷延安,授任显忠父子两人官职。永奇对儿子哭着说:“我是宋朝臣子,世代蒙受国家恩典,哪能为它所用呢!”正逢刘豫命令显忠率领骑兵前往东京,李永奇私下告诫李显忠说:“你如果寻得可利用的机会,那么南归宋朝,不要因我在敌手而改变志向。”元帅撒里曷来到同州,显忠用计捉住了他,骑马出城。到达洛河,舟船误了约定时间无法渡过,显忠与追赶的骑兵多次交战,都得胜。显忠在高原上休息,望见追骑越来越多,就与撒里曷折箭盟誓,不得杀害同州人,不得伤害自己的亲属,撒里曷都答应了,于是把他推下山崖,追兵争着救护得以不死。显忠带着老少众人一直向北,来到鄜城县,急速派人去告诉永奇。永奇就携带全家人出城,到达马趐谷谷口,被金兵追上,家属二百人都遇害。显忠仅仅带着二十六个人逃往夏国。夏国人问其缘由。显忠哭着详细诉说父母妻子儿女遇害的情形,切齿痛恨,恨不能立刻死去。四川宣抚使吴玠派张振来抚慰晓谕说:“忠义归朝,君为第一。”来到皇上驻地,高宗多次进行安抚慰劳。兀术进犯河南,皇上亲笔下诏让他与张俊会师。显忠与敌人交战,打败了他们。兀术对韩常说:“李世辅回到宋朝,还不曾立功,这人十分勇敢,应该暂且避开他。”于是火烧庐江而退。金军元帅孛撒从南京率领十万步兵骑兵前来,显忠亲自率军在城南迎战,交战几十个回合,孛撒大败,于是逃跑。不久敌人增派军队再次围困城池,显忠让宏渊合力夹击敌人,宏渊按兵不动,显忠独自与部下宁力作战一百多个回合,击退了敌人。显忠说:“若能让各军互成掎角之势,那么敌兵可以杀尽,金国元帅可以活捉,河南之地指日可以收复了。” 李显忠知道宏渊没有远大志向,叹息道:“上天没有打算平定中原吗?为什么如此阻挠!”乾道更改年号,显忠返回会稽,淳熙四年七月去世,享年六十九岁。谥号忠襄。‎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