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实用类文本阅读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实用类文本阅读作业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实用类文本阅读 作业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心系群众 扎实苦干 奋发作为 无私奉献 ‎——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摘登 材料一 李老师给村民上的第一堂课,是剪枝。他把课堂就设在果园里,亲自动手,一会儿就把一棵果树的枝条,剪掉了三分之一。村民们心疼得不行,还有村民找到我家里。面对这些质疑,李老师就一句话:“明年果树如果挣了钱是大家的,如果损失了,算我的。”‎ 为了推广“套袋”技术,李老师买来了16万个苹果袋,免费送给村民用。因为以前村民使用不成熟的套袋技术吃过亏,所以这次很多人死活都不敢用。李老师还是那句话:“损失了都算我的。”‎ 李老师就这样一次次给村民们立着军令状,推广新技术。第二年初见成效,第三年果园的面貌全变了,苹果长得细皮嫩肉,酸甜适口,一亩多卖了3 000多元,带来效益900多万元。‎ 他想方设法给村民办夜校、搞培训,建议借邢台农校“送教下乡”,让100名果农在家门口读了中专。后来,62名拿了大专文凭,现在都在考本科。191人获得国家颁发的果树工证书,《人民日报》报道说岗底是全国第一个“持证下田”的村庄。‎ 现在,岗底村富了,村民人均收入三万一千元,村民都住上了楼房,做饭、取暖烧燃气,100多户买了小轿车。今天的岗底,山青了,水绿了,人富了,生态美了,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越来越多。‎ ‎(摘编自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 杨双牛《我见不得老百姓穷》)‎ 材料二 像许多夫妻一样,我们也很用心经营自己的家。不一样的是我们有三个家:一个是城市里的家,在保定河北农大家属院;一个是山里的家,在各个帮扶基地;还有一个是流动的家,就是常年穿梭在山地平原之间的那辆越野车。‎ 近年来,精准扶贫战略实施后,慕名来找他的人越来越多,保国帮扶的地方也越来越多,常常开车奔走于各地,帮扶基地的家我们住得少了,在车上的日子越来越多了,一年行程约4万公里。他开车,我坐在旁边,替他接打电话,安排工作,联系事情。有时看他累了,陪他聊聊天,喝水、吃药、中午休息,都是在车里。一些常用物品,雨鞋、草帽、衣服、工具包等,把后备箱塞得满满的,车成了我们流动的家。‎ 比较起来,在保定市里的那个家待得最短。2016年春节前,我俩回到保定的时候是腊月二十九,想准备准备年货,第二天过个年三十儿。可是我俩忙得都不知道,今年没有年三十儿,看着家里清锅冷灶啥也没有,我心里一阵难受。最后,还是我们亲家打来电话,让我们去他们那里过了个除夕。我想初一总不能还在人家家里过吧,就张罗着去买点肉馅想包顿饺子,可是附近卖菜卖肉的摊贩早就都回家过年去了。‎ 三十多年来,我们在三个“家”之间来回奔波,结婚这么多年,保国因为太忙,常常顾不上家里的事。我前后两次做手术,他都不在身边,连手术签字都是同事代签的。去年在“燕赵楷模”发布厅录制现场,他对主持人说,这辈子最愧对的就是老婆和孩子!‎ ‎(摘编自河北农业大学研究员郭素萍《我和保国的三个家》)‎ 材料三 作为李保国生前所在学校的领导,我目睹了李保国从一个学农爱农、积极要求进步的青年教师,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山区综合治理专家,感受到他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报国情怀。李保国是当代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3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在服务人民中寻找和实现自身价值。李保国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他常说,党把我培养成一个教授,就是让咱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干点事,我是一名党员,理应带头把事情做得更好。李保国是太行山人民的好儿子。35年来,他的足迹踏遍太行山所有山区县,身上沾满了泥土,心中装满了百姓。他把太行山人民当成亲人,农民也把他当成自家人。李老师去世后,他的骨灰,被太行山区不同地方的乡亲带走,撒在他生前为之奋斗、牵挂的太行山上,与巍巍太行相融,与山区人民相依。‎ ‎(摘编自河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 饶桂生《他是太行山的儿子》)‎ ‎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A.李保国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三十多年坚持将农业技术送到太行山区,为了帮农民致富,献出宝贵的生命,是当代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 B.李保国认识到帮助农民致富,不能只靠一个人的力量,而是要让农民都掌握农业技术,于是他和邢台农校一起“送教下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C.郭素萍对丈夫李保国的回忆充满深情,虽然丈夫顾不上家里的事情,忙得连年都没过好,但她没有丝毫怨言,更多的是理解,以及对丈夫工作的支持。‎ D.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列举了大量的数字,这些数字非常具有说服力,都具体地表现了李保国为村民带来的收益,表达了村民的感激之情。‎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与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A项,“为了帮农民致富,献出宝贵的生命”说法错误。B项,“和邢台农校一起‘送教下乡’”错,原文是“借邢台农校‘送教下乡’”。D项,所列数字并非都表现李保国为村民带来的收益。‎ ‎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一项是(  )‎ A.三则材料都表现了李保国教授一心一意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热情,赞颂了他作为共产党人的楷模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的精神。‎ B.第二则材料讲述李保国长年在山区奔波劳累,也不能很好地休养,表达了对提高知识分子的待遇和改善知识分子工作、生活条件的呼吁。‎ C.由于农民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最初李保国推广农业技术,还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可见帮助农民致富任重道远,道路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D.由于侧重点的不同,三则材料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材料一主要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材料二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记叙,材料三的表达方式主要为议论。‎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B项,对第二则材料主旨的整体把握有误。C项,农民一开始不接受有些技术是因为有失败的先例,并非保守。D项,材料一虽然用到了说明,但主要的表达方式为记叙。‎ ‎3.这三则材料的侧重点各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试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材料一侧重于李保国推广农业技术的事迹和他为帮助农民致富做出的贡献;材料二侧重于李保国工作的劳累辛苦和做出的牺牲;材料三侧重于对李保国的思想与精神的高度评价。原因是报告人的身份不同。党总支书记是李保国贡献的见证者,妻子是李保国辛劳与付出的见证者,学校党委副书记代表上级领导对李保国做出评价。‎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传记的文本特征的能力。材料一是党总支书记作的报告,侧重于传主对村民的贡献,材料二是传主妻子作的报告,侧重于传主为工作付出的辛苦和牺牲,材料三是学校领导作的报告,侧重的是对传主的评价。作报告的人的身份不一样,与传主的关系不一样,所看到的情况也不一样。‎ 二、[2019·邯郸检测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方汉奇:冷门做出热学问 作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方汉奇常常被人们称为新闻史学界的“泰斗”,他却说:“如果将中国新闻史比作一条浩瀚的长河,我只不过是一个在这条长河之中溯流探源、艰辛跋涉的旅人。”‎ ‎1946年,方汉奇考上了校址设在南京、苏州两地的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新闻系。夙愿既偿,他全身心投入了大学四年的专业学习中。学习之余,他继续搜集报纸,上大二时,他把苦心搜集的1500余种报纸拿出来办了个报纸展览。伴随着集报活动的开展,方汉奇在报史研究方面的才华也逐渐展露,引起了系主任马荫良先生的注意。‎ ‎1950年,方汉奇大学毕业,已调任上海新闻图书馆馆长的马荫良慧眼识珠,邀请方汉奇到该馆担任研究馆员,负责《申报》史的整理工作。方汉奇感于师恩,应邀而往,从此他就一头扎进了《申报》的故纸堆,从1872年的创刊号一直看到《申报》停刊,一干就是三年。“我那时住在图书馆,白天晚上都与这些旧报为伴。新闻是历史的记录,通过这些报纸我好像把清末民初的社会历史经历了一遍,心里非常有底,对我后来从事中国新闻史的教学、研究,一辈子受用。”“真没想到,我的记者梦没做成,最后搞上了新闻史,坐了一辈子的‘冷板凳’。”‎ ‎1953年8月,应北大中文系副主任罗列之邀,方汉奇来到未名湖畔,在北大中文系主讲新闻史。当时的新闻史研究在我国还是一片尚待开垦的领地,全国从事新闻史教学的只有复旦大学的曹亨闻先生和方汉奇两人。“那个时候连一本通用教材都没有,涉及现当代部分的内容更是一片空白。往往是下个礼拜要讲的课,这个礼拜还没有备出来,没米下锅啊,要找米!没办法啊,只好到图书馆、档案馆去查,连暑假也不闲着。就这么紧张。”方汉奇一边讲课,一边扎进图书馆、资料室,从浩如烟海的故纸堆里精心选择资料,为新闻史的研究奠定了一块块基石。寒暑易节,燕园中风光无限,但一心治学的他连午休时间都抽不出来,哪里有心思野游骋怀。由于长期伏案工作,他上衣两肘总被磨得由光而破,由破到烂,他倒好,干脆准备了无数套袖备用。经过五年的积累,讲课步入正轨。1958年,方汉奇随北大中文系新闻专业并入人大新闻系。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方汉奇不仅丝毫没有想过放弃,反而自得其乐地沉浸在自己的精神家园里。他说:“我不怕坐冷板凳。一个人甘于坐冷板凳,不争名于朝,不争利于市,才能安下心来做学问。不怕慢,就怕站。这些年来,应该说,我没闲着。”1983年1月,他发表论文《从不列颠图书馆藏唐归义军“进奏院状”看中国古代的报纸》,振聋发聩地提出“中国报纸始于唐代”,“《进奏院状》是现存的中国最早的报纸和现存的世界上最早的报纸”。‎ 这一论断不仅澄清了中国报纸究竟起源于何时这样一个命题,而且订正了戈公振率先提出的汉朝起源说。否定别人也许不难,否定权威则太不容易。关于这一点,方汉奇有自己的原则,他说:“做学问要有胡适‘在不疑处有疑’的独立思考精神,更要有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从事新闻史的教学与研究,对新闻史中的人物也好,报刊也好,事件也好,在叙述和评价时,都应该力争做到实事求是,做到一切都有根据,做到‘言必有征,无征不信’。”‎ ‎“我有一句座右铭‘人之彦圣,若己有之’,就是说别人学术上有了成就,就如同自己拥有一样,对年轻人要多扶持,对同辈人要多借鉴,不要得红眼病,不要嫉妒人家,应该有这样的襟怀。我希望年轻人能超过自己,超过自己的学生才是好学生。”正是基于方汉奇的薪火相传,半个世纪以来,方汉奇的学生中新闻名家辈出,其中不仅有范敬宜、郭超人、陈锡添等新中国新闻事业的杰出代表,更有一大批走上教学岗位的优秀新闻教育工作者,他们已成为共和国新闻事业的脊梁。‎ ‎(摘编自吴晓晶《方汉奇:冷门做出热学问》)‎ ‎4.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方汉奇对新闻史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在大学期间他开始陆续搜集报纸,进而开始了新闻史的研究工作。‎ B.方汉奇在报史研究方面显现出的才华,让马荫良认识到方汉奇日后定会成为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奠基人物。‎ C.“不怕慢,就怕站”,方汉奇始终认为做学问应当潜心笃志,不能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影响自己的专注之心。‎ D.方汉奇乐于提携后辈,他的学生大都已经成为当代的新闻名家和优秀的新闻教育工作者,可谓桃李满天下。‎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大学期间他开始陆续搜集报纸,进而开始了新闻史的研究工作”表述错误,文章并未明确交代他从什么时候开始搜集报纸,且那时并未真正开始新闻史研究。B.“日后定会成为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奠基人物”说法过于绝对,于文无据。D.“他的学生大都已经成为”表述不准确,“大都”一词扩大范围。‎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方汉奇长期从事新闻史教学工作,目前已成为人大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因此被称为新闻史学界的“泰斗”。‎ B.方汉奇经过仔细地研究论证,提出唐朝的《进奏院状》是中国最早的报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报纸的观点。‎ C.方汉奇的无数套袖,体现出了他勤于治学的精神,他正是凭借这样的精神为我国新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D.文中大量引用方汉奇的话,既利于突出其形象,也可使文章内容更加真实、客观,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因此……”原因概括不恰当,方汉奇被称为“泰斗”最主要还是因为他的成就,而不是他“教授、博士生导师”的身份等。B.“《进奏院状》是中国最早的报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报纸”一句缺少限定语“现存”。C.“为我国新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石”错误,应为“新闻史学”。‎ ‎6.文章题目为“方汉奇:冷门做出热学问”,请结合原文探究方汉奇怎么能于“冷门”中做出“热学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坚持不懈、刻苦专注。在新闻史研究中,几十年如一日,为中国新闻史研究奠定了基石。②独立思考、实事求是。他大胆质疑,努力求证,澄清了中国报纸的起源问题。③淡泊名利、心胸宽广。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他能抛开名利,潜心研究;对于别人的优势或长处,他也以宽广的胸怀虚心借鉴。④恩师的提携与他人的赏识。恩师马荫良邀请他负责《申报》史研究;罗列邀请他到北大主讲新闻史。‎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和探究文本的能力。解答本题,可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探究方汉奇能在“冷门”中做出“热学问”的原因。内部角度,主要从方汉奇自身的优秀品质出发,如他一心治学,长期伏案工作,坚持新闻史研究;在治学过程中,坚持独立思考,实事求是;淡泊名利,心胸宽广,不嫉妒别人。外部角度,主要考虑别人对方汉奇的提携和帮助,比如,大学系主任马荫良邀请他负责《申报》史研究,罗列邀请他到北大主讲新闻史。‎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