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卷
2017-2018学年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卷 友情提示: 1.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得分。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3分,9分) 提笔忘字: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 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可是,避免成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 ,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却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行的法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 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 1.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提笔忘字”反映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划书写汉字,而是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时用拼音进行交流的现象。 B.“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 C.“提笔忘字”如果成为在大部分中国人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将给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 D.“提笔忘字”现象可以不再恶化,但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更加成为一种对美的享受。 2.下列对汉字书写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汉字书写不仅是生存和生活技能,而且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B.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加高效,也更低碳,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在一切场合使用手写。 C.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不再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更好的对象的功用。 D.解决“提笔忘字”问题的最实际方案是拿起笔来享受书写,正如中国人停下来喝茶,并享受茶香一样。 3.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 A.美国媒体率先发现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媒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 B.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淡忘了汉字书写却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衰退。 C.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其原因之一是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中国文化精髓。 D.行政指令或法律无法避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正如木兰秋闱无法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15分) 高考成绩“走出去”很重要 日前,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于继海在“2015中国教育国际化研讨会”上透露,教育部正在推动我国高考成绩得到国外认可。 据记者了解,我国已同俄罗斯、美国、欧盟等建立起高层人文交流机制,教育部希望通过这些平台进一步推进教育交流合作。 高考成绩在留学中的作用初具效力 “我们最想做且开始启动的就是,推动我们的高考成绩让国外认可。”于继海在该论坛上说,这方面的工作已在进行中,但距离目标尚有较长的一段距离。 这一动态旋即引起公众高度关注,因为高考成绩“走出去”,就意味着会对高中毕业生留学产生较大影响。记者为此第一时间了联系教育部国际司,希望就目前中国高考成绩获国外认可程度及教育部的后续举措进行深入采访,但截至发稿,采访申请未获回应。 不过,据记者粗略统计,目前中国高考成绩在留学中的作用早已初具效力。 5月初,美国旧金山大学校长菲茨杰拉德在北京宣布,中国高中生从2015年起可以凭高考成绩直接申请入学,无须再花时间准备托福、雅思等考试。 更早前的2012年,澳大利亚名校悉尼大学宣布认可中国高考成绩,并公布了面向我国各省市学生的分数线,基本与各地本科一批次录取线持平。过线学生不需要再读预科,当然,除了高考成绩,学生还要具备语言成绩以及经济等其他条件。此外,中国高考成绩在申请许多国家的高校时都有用。 “这是国外高校对我国中等教育水平的认可” “外国高校认可高考成绩,应该说这是国外高校对我国中等教育水平的认可和对高考可信度的认可。”北京交通大学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主任刘彦青说。 事实上,全球各国之间互认高考成绩的情况并不多,因为教育体制不同,有的国家甚至没有统一高考。刘彦青介绍,我国高校招收留学生也不要求学生在本国的高考成绩,通常只是要求提供在本国高中的学习成绩,然后通过入学考试或者试读等方式选拔。目前清华、北大等高校采用入学考试制度,北交大采取试读制度,试读一年修不够学分的学生会被劝退。 刘彦青说:“不要求国际学生的高考成绩,主要是我们不了解他们的高考体系,也不了解他们的成绩后面说明的东西。比如我们招收60个学生,可能来自30个国家,没办法了解这30个国家的高考。” “来我国留学的生源目前还没法和美国等国家相比,我们出去留学的生源相对来讲非常庞大,比如澳洲,留学市场在其GDP中占很大比重,它要吸引更多中国留学生,同时要保证生源质量。所以参考我们的高考是很好的选择。”刘彦青说。 让更多海外高校“认识”高考 中国高教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厦门大学教授刘海峰认为,推动高考成绩“走出去”很重要。 “实际上我国的高考非常严格,难度很大。成绩基本对应着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但是国外对我国高考的了解不多。我国的学生留学主要去往西方发达国家,他们多数依据托福、雅思、SAT等语言考试来选拔学生。 “现在,国外高校越来越多地知道中国高考,我们这种严格组织的、上千万人同时参加的大规模考试让他们很惊讶,他们无法忽视高考的水平和效果。高考对数理化等的考查水平完全不亚于外国大学的入学考试,这是语言考试没有的。”刘海峰说。 菲茨杰拉德也说:“对于中国学生而言,高考能测试出学生是否精通一个指定的整体知识体系,以及他们是否具备刻苦学习并坚持到底的品质。”这意味着高考的质量评价正在得到国外高校的认可。 但也有人指出,需要现性、正确地看待这种认可。因为和我国以高考成绩作为唯一的录取依据不同,国外高校普遍实行自主招生,入学评价的依据各不相同。即使认可高考成绩,也不会直接按照高考成绩录取,但是不可否认,这有助于中国高考的健康发展。 “早前我们重视国外对我国高等教育学历的认可,所做的推动也比较多,也就是我们高等教育的出口处推动比较多,现在相当多的国家认可我们的本科、研究生学历,中国的本科生可以直接申请读国外学校的研究生。但是高等教育的入口处推动工作做得不够,加强这一方面很有必要。高考的一个巨大的功能是,以考促学,国外高校越来越认可高考成绩,意味着对我国的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的质量越来越认可。”刘海峰说。(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于继海在2015中国教育国际化研讨会上透露,我国已同俄罗斯、美国、欧盟等建立起高层人文交流机制。 B.目前中国髙考成绩在留学中的作用初具效力,如澳大利亚名校悉尼大学宣布认可中国高考成绩,美国旧金山大学校长官布可凭髙考成绩直接申请入学。 C.刘彦青认为,不要求国际学生的高考成绩,主要是因为我们不了解他们的高考体系;而我国出去留学的生源相对来讲非常庞大,比如澳洲,留学市场在其GDP中占很大比重,所以参考我们的高考是很好的选择。 D.刘海峰认为,我国的高考非常严格,难度很大;国外高校越来越多地知道我们这种严格组织的、上千万人同时参加的大规模考试,并了解高考的水平和效果。 E.这篇新闻报道了中国高考在世界教育上的巨大作用,赞扬了中国高考对世界教育所做的巨大贡献。 5. 中国高考及成绩“走出去”在世界教育发展中的现状怎样?请简要概括。 (5分) 答: 6. 我国高考成绩“走出去”意义重大,结合文本,谈谈你是怎样看待“推动我国高考成绩得到国外认可”的。(5分) 答: 二、古诗文阅读(49分) (一)文言文阅读 (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鸿门宴(节选)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7.下列加点字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得兄事之 事:事情 B.素善留侯张良 素:向来 C.毋内诸侯 内:通 “纳”,接纳 D.籍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 8.下面加点字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且为之奈何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臣为韩王送沛公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孰与君少长 失其所与,不知 D.所以遣将守关者……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倶 9.下列加点词不属于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A.项伯杀人,臣活之 B.使使以闻大王 C.秦武阳色变震恐,群臣怪之 D.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10.把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君安与项伯有故(3分) (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分) (二)文言文阅读 (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刘文静字肇仁,倜傥有器略。与晋阳宫监裴寂善。寂夜见逻堞传烽,咤曰:“天下方乱,吾将安舍?”文静笑曰:“如君言,豪英所资也。吾二人者可终羁贱乎?” 高祖为唐公,文静察有大志,深自结。既又见秦王,谓寂曰:“唐公子,非常人也,豁达神武,汉高祖、魏大祖之徒欤!”寂未谓然。文静俄坐李密姻属系狱,秦王私入视之。文静喜,挑言曰:“丧乱方剡,非汤、武、宣、光不能定。”王曰:“安知无其人哉?今过次,非儿女子姁姁相忧者。世道将革,直欲共大计,试为我言之。”文静曰:“上南幸,兵填河、洛,盗贼蜉结,以万数,须真主取而用之。诚能投天会机,则四海不足定也。今汾晋避盗者皆在文静素知其豪杰一朝号召十万众可得也加公府兵数万一下令谁不愿从鼓而入关以震天下王业成矣。”王笑曰:“君言正与我意合。”乃阴部署宾客。唐公乃开大将军府,以文静为司马,文静请与突厥连和,唐公从之。遣文静使始毕可汗,始毕曰:“唐公兵何事而起? ”文静田:“先帝废冢嗣以授后主,故大乱。唐公,国近戚,惧毁王室,起兵黜不当立者。愿与突厥共定京师,金币、子女尽以归可汗。”始毕大喜,即遣二千骑随文静至,又献马千匹。公喜曰:“非君何以至之?” 唐公践天子位,擢纳言,时多引贫臣共榻,文静谏曰:“今率土莫不臣,而延见群下,帝坐严尊,屈与臣子均席,此王导所谓太阳俯同万物者也。”帝曰:“我虽应天受命,宿昔之好何可忘?公其无嫌。 ” 文静自以为材能过裴寂远甚,又屡有军功,而寂独用顾旧恩居其上,意不平。每论政多戾驳,遂有隙。文静妾失爱,告其兄上变,遂下吏。帝遣裴寂、萧瑀讯状。帝遂杀之,年五十二。(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十三》)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汾晋避盗者/皆在文静/素知其豪杰/一朝号召/十万众可得也/加公府兵数万/一下令谁不愿从/鼓而入关/以震天下/王业成矣 B.今汾晋避盗者皆在/文静素知其豪杰/一朝号召十万/众可得也/加公府兵数万/一下令谁不愿从鼓而入关/以震天下/王业成矣 C.今汾晋避盗者皆在/文静素知其豪杰/一朝号召/十万众可得也/加公府兵数万/一下令谁不愿从/鼓而入关/以震天下/王业成矣 D.今汾晋避盗者皆在/文静素知其豪杰/一朝号召/十万众可得也/加公府兵数万/一下令谁不愿/从鼓而入关/以震天下/王业成矣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古人幼时取字,成年取名。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或尊敬,如文中“ 刘文静字肇仁”。 B.高祖: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C.可汗:源自突厥语,含义类似中国古代的天子、国王。 D.践:文中特指皇帝登临帝位,如:践祚,践极。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文静有胸怀识见。当社会动乱时,文静认为这正是英雄豪杰建功立业之时。他看出唐公有大志更看重秦王之才。 B.刘文静有洞见谋略。当秦王私下入狱探望他时,他用激将法迫秦王说出探狱动机,紧接着又分析形势,给秦王出谋划策。 C.刘文静善于进谏。唐公登上天子之位,不拘礼仪,多次和贵臣共处一床,文静用“太阳俯同万物”作比,婉转进谏。 D.刘文静恃才招祸,他自认为才能超过裴寂很多,又多次建立战功,在讨论问题时,总要唱反调,终于招来杀身之祸。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 文静俄坐李密姻属系狱,秦王私入视之。 ② 我虽应天受命,宿昔之好何可忘?公其无嫌。 (三)诗歌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6题。 点绛唇•感兴 王禹偁①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②。平生事③,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注】①王禹偁:巨野(今属山东)人。北宋最早改革文风的诗文家。在朝为官敢于直言讽谏,屡受贬谪。曾贬为黄州,又迁蕲州(今属湖北),后病死。②如缀:排列成行,很整齐,如连缀在一起。③平生事:这里指向来所追求的功名事业。 15.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雨恨云愁”一句,词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借景抒情,写江南多云多雨令人感到惆怅,以表现词人的心绪。 B.“江南依旧称佳丽”一句表明词人眼中的江南仍有着美丽的景象。“依旧”暗寓了今昔之感,透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C.“水村”两句抓住江南水乡最富地方特色的景物进行细致刻画,展现了一片明丽、温馨的景象。 D.“天际”两句承上片写景而来,视角由低而高,转向空中。词人用“天际征鸿”来反衬自己的高远志向,以物衬人。 E.词人遥见“天际征鸿”触发了“平生事”的联想,并将“平生事”凝聚在对“夭际征鸿”的睇视中,含蓄而深沉。 16.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分) (四)默写(6分) 1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 (2)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 (3)荆轲和而歌, ,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三、语言文字运用(17分) 18.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颓圮(yǐ) 百舸(kě) 荡 漾(yàng) 瓦菲(fēi) B.忸怩(nì) 峥嵘(zhēn) 青 荇 (xìnɡ ) 夜缒(z uì) C.遒劲(qiú) 火钵(bō) 彳亍(chìchù) 寥廓(kuò) D.浸渍( zì ) 瞋目 (chēn) 殷 (yīn) 红 创伤(chuàng) 19.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峥嵘 竟争 陨身不恤 挥斥方遒 B.榆阴 斑澜 图穷匕见 甘败下风 C.翱翔 旁徨 风华正茂 搏闻强记 D.惆怅 笙箫 沧海一粟 人为刀俎 2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凤凰古城售票后首个周末,多家旅店住宿率竟为零;而以前的黄金周,这些旅店基本上都爆满,但现在,不少旅店无人问津。 B.有些同学写的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阅读这样的文章,真叫人头疼。 C.回首分手的时候,你我风华正茂;曾几何时,双鬓已然秋霜! D.笔名满天下而真名湮没无闻者并不鲜见。介绍沈雁冰,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谢婉莹,就不如介绍冰心来得如雷贯耳。 [学科] 2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4分) 某班学生在布置教室时,需要在黑板上方贴两句标语,请以“习惯”开头为他们写出这两句话。 要求:简明得体,通俗易懂;两句字数相等,结构大体相同;不超过16个字。(4分) 22.请指出这个场景中的常识性错误。(4分) 一部电视剧讲述了一个汉代的故事。画面里汉武帝站在柳体楷书的巨大屏风前,对出使西域的官员说:“你一定能够舌战群儒,不辱使命。”大臣回答:“武帝神武,万方臣服。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期中考试两校联考高一年级语文考试参考答案 1.A(并不是使用拼音进行交流,而是使用拼音输入法) 2.C(“已经不再令人惊叹”说得过于绝对) 3.A(文中没有依据证明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现象是美国媒体率先发现,而只是美国媒体率先报道出来,而国内媒体纷纷报道和评论的不是“美国媒体的报道”,而是“提笔忘字”现象) 4.B D (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C给1分;答A、E不给分) (A项,不合文意,选项中的后半句系“据记者了解到的内容”。C项,范围缩小,原文中“主要是??”之后还有“也不了解他们的成绩后面说明的东西”这一内容。 E项,概括错误。这篇新闻报道了教育部正在推动我国高考成绩得到国外认可,希望中国教育“走出去”。) (5分) 5.①在留学中的作用初具效力。②有的外国高校认可中国的高考成绩,这是国外高校对我国中等教育水平的认可和对高考及成绩可信度的认可。③正在推动中国 高考逐渐被海外高校所“认识”。(每点2分,满分5分,意思对即可) 6. 一方面,推动我国高考成绩得到国外认可,使中国高考成绩“走出去”很重要,既可以使中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进一步走向国际化,又可以与海外国家进行更多的教育交流合作; 另一方面,推动我国高考成绩得到国外认可,让世界了解中国高考的质量评价,有助于中国高考的健康发展,有助于推动海外国家对我国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的质量认可。(观点鲜明、理由充分即可)(5分) 7.A(事,对待) 8. D (的原因) 9. C(意动用法) 10.(1)您怎么和项伯有交情? (采分点:安、故) (2)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采分点:出入、非常) 11. C “者”这里为“…的人”,与前面的部分共同构成主语,其后不可断,排除A;“十万众”为名词,意思还是“十万军队”,作“可得”的主语,其前断句,排除B;“从”的意思是“跟从”,作“谁”的谓语,“一下令谁不愿从”的意思是“命令一下,谁不愿意追随呢”,因此,“从”后断句,排除D.句子翻译为:现在汾、晋等地躲避盗贼的人都在,我平时就知道他们都是豪杰,一旦号召,十万军队是可以召集到的.加上公府士兵几万,命令一下,谁不愿意追随呢?大张旗鼓进关,以此来威震天下,王的大业就成了。 12 . A “古人幼时取字,成年取名”错,幼时取名,成年取字。 13. D 说刘文静因“恃才招祸” 而被杀不准确.主要是妾兄污其谋反,原文为“文静妾失爱,告其兄上变,遂下吏”。 14. ① 文静不久因李密姻属关系牵连入狱,秦王私下里入狱探望。俄:不久;坐:因为;私:私下。 ② 我虽然受上天之命做了皇帝,但以往的好友怎么可以忘记呢?你千万不要有什么顾虑(疑惑、疑忌)。应天受命:受上天之命做了皇帝;宿昔:以往;嫌:顾虑。 15.B E A项应为“拟人”手法;C项展现的是寂寥、萧瑟的景象;D项词人用“天际征鸿”来反衬自己的碌碌无为。 16. ①壮志难酬的惆怅;借天边鸿雁展翅高飞,表现自己屡遭贬谪而不能大展宏图的苦闷。 ②知音难觅的抑郁:“谁会凭阑意”表达了词人心志无人可诉的痛苦。 ③客居异乡的孤独:词人赋异乡江南雨云以“恨”“愁”,足见心中郁积着深沉的愁闷。 18.C A颓圮(pǐ)百舸(gě)B 忸怩(ní)峥嵘(zhēng)夜缒(zh uì)D 殷(yān) 红 创伤(chuāng) 19.D A竞 殒B斓 拜C彷 博 20.B 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A.无人问津:没人询问渡口,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等。C. 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D.如雷贯耳:形容人的名声很大。 21.示例:习惯改变人生,细节铸就辉煌 (意思接近即可)(4分) 22.(4分) (1)柳体是唐代柳公权的字体不可能出现在汉代; (2)“舌战群儒”发生在三国,汉武帝不可能知道; (3)武帝是谥号,活时不会使用;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发生在三国,汉武帝不知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