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语文专题训练文学作品阅读测试题高考语文总复习,精品4套
高考语文专题训练 文学作品阅读测试题高考语文总复习,精品 4 套 文学作品阅读测试题 (附详细参考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每题 5 分,共 100 分。 (一) 绵绵土 牛汉(22 分) 那是个不见落日和霞光的灰色的黄昏。天地灰得纯净,再没有别的颜色。 踏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我恍惚回到了失落了多年的一个梦境。几十年来,我从来不会忘记,我是诞 生在沙土上的。人们准不信,可这是千真万确的。我的第一首诗就是献给从没有看见过的沙漠。 年轻时,有几年我在深深的陇山山沟里做着遥远而甜蜜的沙漠梦,不要以为沙漠是苍茫而干涩的,年 轻的梦都是甜的。由于我家族的历史与故乡走西口的人们有说不完的故事,我的心灵从小就像有着血缘关 系似的向往沙漠,我觉得沙漠是世界上最悲壮最不可驯服的野地方。它空旷得没有边沿,而我向往这种陌 生的境界。 此刻,我真的踏上了沙漠,无边无沿的沙漠,仿佛天也是沙的,全身心激荡着近乎重逢的狂喜。没有 模仿谁,我情不自禁地五体投地,伏在热的沙漠上。我汗湿的前额和手心,沾了一层细细的闪光的沙。 半个世纪以前,地处滹沱河上游苦寒的故乡,孩子都诞生在铺着厚厚的绵绵土的炕上。我们那里把极 细柔的沙土叫做绵绵土。“绵绵”是我一生中觉得最温柔的一个词,辞典里查不到,即使查到也不是我说 的意思。孩子必须诞生在绵绵土上的习俗是怎么形成的,祖祖辈辈的先人从没有解释过,甚至想都没有想 过。它是圣洁的领域,谁也不敢亵渎。它是一个无法解释的活神话。我的祖先们或许在想:人,不生在土 里沙里,还能生在哪里?就像谷子是从土地里长出来一样的不可怀疑。 因此,我从母体降落到人间的那一瞬间,首先接触到的是沙土,沙土在热炕上焙得暖呼呼的。我的润 湿的小小的身躯因沾满金黄的沙土而闪着晶亮的光芒,就像成熟的谷穗似的。接生我的仙园姑姑那双大而 灵巧的手用绵绵土把我抚摸得干干净净,还凑到鼻子边闻了又闻,“只有土能洗掉血气。”她常常说这句话。 我们那里的老人们都说,人间是冷的,出世的婴儿当然要哭闹,但一经触到了与母体里相似的温暖的 绵绵土,生命就像又回到了母体里安生地睡去一般。我相信,老人们这些诗一样美好的话,并没有什么神 秘。 我长到五六岁光景,成天在土里沙里厮混。有一天,祖母把我喊到身边,小声说:“限你两天扫一罐 绵绵土回来!”“做什么用?”我真的不明白。 “这事不该你问。”祖母的眼神和声音异常庄严,就像除夕夜里迎神时那种虔诚的神情,“可不能扫粗 的脏的。”她叮咛我一定要扫聚在窗棂上的绵绵土,“那是从天上降下来的净土,别处的不要。” 我当然晓得,连麻雀都知道用窗棂上的绵绵土朴楞楞地清理它们的羽毛。 两三天之后我母亲生下了我的四弟。我看到他赤裸的身躯,红润润的,是绵绵土擦洗成那么红的。他 的奶名就叫“红汉”。 绵绵土是天上降下来的净土。它是从远远的地方飘呀飞呀地落到我的故乡的。现在我终于找到了绵绵 土的发祥地。 我久久地伏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又厚又软的沙上,百感交集,悠悠然梦到了我的家乡,梦到了与母 体一样温暖的我诞生在上面的绵绵土。 我相信故乡现在还有绵绵土,但孩子们多半不会再降生在绵绵土上了。我祝福他们。我写的是半个世 纪前的事,它是一个远古的梦。但是我这个有土性的人,忘不了对故乡绵绵土的眷恋之情。原谅我这个痴 愚的游子吧! 1988 年 10 月 1.本文描写的“绵绵土”有哪些特点?(4 分) 答: 答案:细柔,温暖,金黄色,是天上降下来的净土。 2.从全文看,为什么作者一踏上大沙漠,就“全身心激荡着近乎重逢的狂喜”?(6 分) 答: 答案:(1)作者诞生在绵绵土上,他认为大沙漠是绵绵土的发祥地。 (2)作者年轻时就有一个“沙漠梦”,大沙漠再现了他失落多年的“梦境”。 3.除了以“沙漠――绵绵土――沙漠”为恩路安排的文章结构,本文还另有一个隐喻性的表达结构,请 写出体现这一线索的三个关键词语。(5 分) 答: 答案:母体——绵绵土——故乡 4.作者对绵绵土的回忆和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抒写,寄托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7 分) 答: 答案:(1)对绵绵土的回忆,寄托了作者对故乡和故乡古老习俗的怀念。 (2)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抒写,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 (3)讲述了生命与母体、人与故土之间难以割舍的精神、情感联系,表达了游子对故乡深深的眷恋。 (二) 从阿尔卑斯山归来 [法]都德(18 分) 在普鲁文斯省,当天气温暖起来时,把家畜送到阿尔卑斯山里取已经习惯了.畜生和人在那里要过五六 个月,夜间便睡在露天底下高齐腰际的草里;随后,当秋天最初战栗的时候,他们又下山回到农庄上来,重在 背迷迭香的花熏香了的灰色的小山上过着单调的牧羊生活…… 昨天晚上羊群回来了.从早上起,大门便敞开的等待着;羊圈里铺了新鲜的干草。 不时地,人们重复着说:”现在,他们已经到艾杰尔了:现在,已经到巴拉都了。” 近黄昏的时候,突然间,一声大叫:”他们到那儿啦!”而在那边,在远处,我们看见羊群在尘土腾起的光 辉里前进着. 整个的路好像在跟羊群一起蠕动,老公羊走在最前边,角往前伸着,现出凶野的神气;在它们的后边,是 羊群的主要部分,有点疲倦了的母亲们,偎挤在腿间的乳儿,篮子里驮着新生的小羊羔,一边走一边摇晃着 的,头上戴着红绒球的骡子;再后边,是全身浸在汗里,舌头伸到地上的狗;走在最后边的,是两个高大的裹 在褐色毛布外套里的牧羊的家伙,衙门的外套像袈裟一样,一直拖到脚后跟. 所有这一切,在我们面前快乐地排成行列,带着一阵急雨般的践踏声拥进了大门. 那时院子里是怎样的骚乱啊!金绿两色相间的大孔雀,戴着绢绒般的冠,从它们的栖木上认出了来者,并用 一种惊人的号筒般的鸣叫迎接它们. 沉睡着的鸡窝突然被惊醒了.所有的都站了起来:鸽子,鸭子,火鸡,竹鸡.整个的家禽场像是疯狂了一 般.母鸡们谈着要玩一整夜…….. 好像是每一只羊在它的沾染着阿尔卑斯草的芬芳的毛里,带回一种使人沉醉,使人舞蹈的田野的活跃 气氛似的. 在这样的骚动中间,羊群各自找到了自己的住所.没有比这样的安置看来更可爱了.老公羊看到了它们 的食槽,感动得流出了眼泪.那些在旅途中生出来而还从未看见过农庄的羊羔和极小的羔儿,惊奇地看着它 们的周围. 但是最动人的是那些狗,那些忠于职务的牧羊人的狗.它们跟在羊群后边十分忙碌,在农庄上就只看到 它们. 守夜的狗在它的窝里唤它们回来是徒劳的;井边盛满了新鲜的水的水桶向它们做手势也全无用处;在 羊群进来以前,在粗大的门闩把小栅栏门关了以前,在牧羊人到低矮的小屋里坐在桌子周围以前,它们是什 么也不要看,什么也不要听的. 而在这时候,它们才仅仅同意进到群狗的窝里去.在那儿,它们一边舐着它们的菜汤桶,一边同它们农 庄上的同伴们谈论着它们在山里所做的事情:在那可怕的地方,有狼,有洋溢着露珠的大朵的紫色的毛地 黄……. 1.在羊群秋归的情景描写中,文章主要传达了哪两个方面的感受?(4 分) 答案:①期盼回家和回家后亲切温馨的感受。②生命(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相处或亲密交流 的感受。 2.“好像是每一只羊在它的沾染着阿尔卑斯草的芬芳的毛里,带回一种使人沉醉、使人舞蹈的田野的活跃 的气氛似的。”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的含义。(4 分) 答案:①羊群带回了阿尔卑斯山的生机。②羊群归家给人们与动物带来了喜悦与欢欣。 3.本文最后突出写了狗的形象,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4 分) 答案:①表现狗的忠诚(或忠于职守)。②从动物之间的亲密关系写到动物与家园的亲密关系,最后以狗 作代表写到动物与人的关系;使文章的内涵逐步深化。③最后写狗与同伴谈论山里的事情,与文章开头形 成呼应。 4.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描写羊群归家后的情景?请结合有关具体描写,简要分析其作用。(6 分) 答案:①白描(或细节描写)。描写羊群归家后的欢乐时写到大孔雀、母鸡、老公羊、羊羔等,作者都只 抓住描写对象的主要细部特征简笔勾勒,使羊群归家的群像得以简洁而传神的表现。②拟人化的描写。本 文把羊、狗、鸡等都人格化了,如写羊儿回家后,大孔雀高兴地用惊人的号筒般的鸣叫迎接羊儿归来,母 鸡们兴奋地谈着要玩一整夜。这样描写给人以亲切温馨的感受,洋溢着朴实动人的生活气息,使文章更具 有生动活泼的情趣。 (三) 给“书虫”当夫人(18 分) “书虫”是我母亲送给我先生的雅号,他敬受不辞。说他是“书虫”,自然与书有缘。先生在高校从 事教学与研究逾州五载,家中藏书少说也有两万册。当我们还住在旧居时,已是书满为患,但先生视为珍 宝,待若上宾,并且任其喧宾夺主,几乎占领了家庭所有领土,连电视对面的沙发上也常常堆满了书,于 是吾家有电而无视久矣。好不容易盼到迁移新居,“分居”的书籍终于统一归置天顶天立地的大书架里了, 我还特意给先生买了一张非常宽大的写字台,好让他有个宽松、舒适的读书写作之地。然而好景不长。不 知觉之间,写字台四周又摞满了书,形成高高矮矮的“书笋”,光洁的台面不久也被各种书稿覆盖,连喝 水杯也没有容身之地。对此“惨”状,我实在目不忍睹。一日趁他外出,我花了两个小时整理写字台,自 以为替他办成了一件好事。殊不知,我的整理反面打乱了他的秩序——他按照自己的习惯去找东西,可东 西已经被我变乱了“东西”,他找不到,便自嘲道:“看来我这是‘意识先于存在’。”见此问题已上升到哲 学的高度,我从此不敢再替他整理写字台了。 先生的藏书不仅耗尽了他大半生的积蓄,也耗去了他大半生的时间。从日出到日落,从周一到周七, 从春夏到秋冬,只要他在家,除了吃饭、睡觉,便可以不挪窝锻造地读他那些永远读不完也永远读不厌的 书。母亲关于“书虫”的灵感大抵由此而来。即使是旅途中,他与书的关系也难以“离间”。记得有一次 他与几位同道乘火车去外地开会,我特意买了一副扑克给他带上,供他们一路消遣。出差回来他连声向我 道谢。原来他一上车,便把扑克送给另人玩,自己却借此抽射去读书了。我曾经问他:如今商海大潮汹涌 澎湃,读书人是否知道钱多的好处、生活享受的乐处?他抬头望了望我,不无歉意的说:“知道,怎么不 知道。可我们这一代起码被耽误了十年读书和研究的时间,只有全力拼命赶才行啊。”说完,仍埋头读书。 从此,我也不好再用这样的问题为难他了。有时,看到一些商界朋友“妇唱夫随”,双双出入于各种消费 与娱乐场所,我也不免有点失落。但有一点,我心里是笃的:我的这位仁兄决不会有外遇,只要他有书。 为了节省一切时间来读书、研究,他甚至不愿装修新居,说是装修好了,就得打扫、维护,时间花得太不 值,末了还引经据典道:“这就叫做‘不为物役’。”我只好无可奈何地回他一句:“但为书痴。” 先生读书破万卷,但自己的论著并不很多。与那些著作等身的学者相比,他不算高产。我有时嗔轻他 动作太慢。可每当我看到他那些写得一丝不苟的手稿,读到那些像他的人品一样不容置疑的文字时,我不 能不心悦诚服。说来,我的先生既不风流倜傥,也非有钱有势。当初吸引了我、使我心甘情愿以身相许的, 正是他那些写得工整隽秀而又朴实无华的情书。现在我常常是他的文章的第一读者。他总是谦虚地说想听 听我的意见,于是关于他的或者别人的作品的讨论便成了我们之间交流最多的内容。有时我也会不经意地 把自己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说给他听,他总是聚精会神地听着,很少插嘴,只是在重要问题上才发表些意见。 起初我奇怪他何以那样客于言辞,后来才悟出他准是把我念叨的一切也当成书给“吃”了下去。而我则在 向他倾诉之中审视了自己。赢得了自信。 (取材于肖融《给“书虫”当夫人》)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所谓“惨”状,是说写字台及其周围又被书籍和文稿占据了,显得又乱又挤。 B.“我从此不敢再替他整理写字台了”,说明妻子对丈夫有点畏惧。 C.妻子有时“不免有点失落”,这表明她希望丈夫也能和自己一起享受点生活的乐趣。 D.丈夫说“不为物役”妻子回他一句“但为书痴”。看来这对夫妇也存在着沟通障碍。 E.丈夫做事非常认真细心,不论是写论文还是写情都一丝不苟。 答:【 】【 】 答案:B、D 2.解释词语并回答问题。(6 分) ①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在本文里的物定含义。 连电视对面的沙发上也常常堆满了书,于是吾家有电而无视.....久矣。 答: 答案:“有电而无视”将“电视”一词分拆开来使用,表现了家里虽有电视却常常不能看的尴尬。 东西已经被我变乱了“东西”,他找不到,便自嘲道:“看来我这是‘意识先于存在......’。” 答: 答案:“意识先于存在”化用哲学术语,是说东西已经被挪动了位置,自己仍然按照先前的记忆去找,自 然找不到了。 ②结合以上两句话以及文中其他类似的语句,简要说明这篇散文的语言特点。 答: 答案:幽默(风趣、诙谐);富于书卷气(符合人物的修养和性格)。 3.本文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书虫”形象。你认为第一段和第二段对“书虫”的描写各有什么侧重?这两段 的内容有什么关系?(4 分) 答: 答案: 第一问:第一段着重写“书虫,进一步写到他爱读书(研究、写书),两段描写逐步深化,丰富了 “书虫”的形象。 4.文的结束句“而我则在向他倾诉之中审视了自己,赢得了自信”,深化了作者给书虫“当夫人”的感受。 联系最后一段的有关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 分) 答: 答案:要点一:丈夫耐心听而少插嘴,使妻子感受到丈夫的关怀、理解与尊重。 要点二:妻子在向丈夫的倾诉中,也加深了对自己的认识和对自我价值肯定。 (四)说村落 阎连科(22 分) 村落在今天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人们把村落、村庄、乡村等而视之,笼统解释为农民们聚居的地 方。但若仔细辩认,村落、村庄、乡村似乎应该有些什么差别,比如说乡村必然是在偏僻的乡下,而村庄 就有可能独立出现在繁闹城市。许多大都市里至今还有村庄的存在,但那村庄里的主人却已不是农民了。 然而,这些好像都不重要,人们都不会去刨根问底,重要的是农民聚居的地方和那个地方的人。 你走在山脉上,阳光斜斜地照着,山梁上除了嘎嘎不止的乌鸦就是徐徐晃动的树,这时候口也渴了, 而回答你的是荒凉无垠的黄褐褐干裂的田地。恰就在这时你听到了井上辘轳的叽咕声,水淋淋的,明亮而 又清丽,心中一震,转身看到一凹山腰上有几间、几十间草房,掩映在树木间,仿佛卧在树荫下疲累的牛 ——这个时候,你心里叫出了村落二字,开始对村落有了一些真正的了解。 再或,你走在南方稻田的埂上,沉浸在一种诗意里,唐人的诗句、宋人的词句如春风一样掠过你的心 头。放眼良田万亩,正为“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的夸张感到贴切时,一阵乌云先自来了。 于是,你惊了手脚,在田埂上跑得东倒西歪。也就这个当儿,从哪儿划出一条小船,先递你一张荷叶顶在 头上,赶着雨水到来之前,把你载到了一丛草房的檐下。这个时刻,你心里哐咚一声,忽然更加明了村落 的含义。 实际说,村落的真正意义,并不仅仅就是农民居住的地方这一点。村落应该还有一种精神,一种温馨, 一种微微的甘甜。村落是和城市相对应的存在,对于农民,它给予他们居住、生活的必需,而对于都市, 它给予温暖和诗意。它既是一种物质存在,又是一种精神存在。我们可以从村落中找到农民、房舍、树木、 耕牛和鸡羊,同时也应该找到农民自身生存的艰辛和对外人所付出的温馨。古文人怕是最能体味村落的含 义的,无论是李、杜、白还是“八大家”,他们对村落的理解,都浓含了“愁滋味”。可轮到我们,却偏颇 得很,不仅没有了对农民的“愁味儿”,连诗境也剩下不多了。单单地写出愁苦来,那不是村落,而是村 落中的人,单单地写出温馨来,那也不是村落,那是村落表面的诗境。到了今天,村落剩下的就是一个符 号,就是聚居农民的某个地方。所看到和理解的是新楼瓦舍,而农民那千古以来一成不变的生存形式和给 别人的温馨、对自己的麻木和忍耐,却被人们从村落中删去了。 连我自己,做小说的时候,对于乡村的描绘,也是不断重复着抄袭别人的说法:“站在山梁上望去, 村落、沟壑、林地、河流清晰得如在眼前”,或说“模糊得如它们都沉在雾中”。而实际上,村落真正是个 什么,沟壑的意义又是什么,河流在今天到底是什么样儿,我这个自认为是地道的农民的所谓作家,是果 真地模糊得如它们都沉在雾中了。 我不敢说别人什么,而我自己,或多或少,总是感到一种内疚的。我们对村落意义的删节,并不单单 是因为社会发展所致,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农民的背叛。只有在大都市住腻的当儿,我们才会想到村落, 而想到的那个村落,除了田园的诗情,对农民的愁情是决然不会有的。这是当今社会中村落的悲哀,而对 于村落以外的人,是什么也谈不上的,或幸或悲。 1、如何理解“村落在今天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符号”的含意?(2 分) 答案:村落的真正意义在今天被许多人淡忘了,似乎仅仅只是农民居住的地方。 2、文章以“说村落”为标题,就文章构思而言,作者对“村落”是如何“说”开去的?(4 分) 答案:(1)由村落的符号化和含义的模糊引出话题。 (2)再以事例形象地说明村落的含义。 (3)由村落的居住说到村落的精神。 (4)联系自己和当下社会,反思村落精神的被遗忘。 或:引题——事例——拓展——反思 3、根据全文,概括说明作者眼中“村落”的完整含义。(4 分) 答案:(1)农民的居住地。 (2)诗意与温馨。 (3)愁苦与艰苦。 (4)对自己的麻木与忍耐。 4、作者说“我这个自认为是地道的农民的所谓作家”,对“村落”也“模糊得如它们都沉在雾中了”,联 系上下文说明这样写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6 分) 答案:(1)表现手法:①对比。②反讽。 (2)好处:深化主题。 5、文章中说:“这是当今社会中村落的悲哀,而对于村落以外的人,是什么也谈不上的,或幸或悲。”这 蕴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你怎样看待村落的命运?(6 分) 答案: (1)作者的情感态度: ①对当今村落的处境表示同情与遗憾;对“村落以外的人”的态度感到迷惑与无奈。 ②唤起人们对村落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2)略 (五) 文赤壁(21 分)朱增泉 文赤壁在黄州,武汉向东,车子开一个来小时就到了。一下车,我就远远望见苏东坡,是山坡下一尊 高高站立的汉白玉石雕像。文赤壁的名声犹胜武赤壁,苏东坡是这里的主角。大家走近前去,仰视这位千 古文豪。一个人一旦被刻成一尊石像,即便恣肆汪洋如苏轼,他那眉宇间,襟袍临风处,拂袖挪步,毕竟 已少了那份气质。他的醉态浪漫呢?他的才情风骨呢?他的失意豁达呢?一尊石像纵然万古不朽,终究已 不是有血有肉的那个人了。难怪,苏东坡这样豪放的人,也曾在这里感叹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 穷”。 江山如画,逝者如斯! 迎面一座小山,不高,拾级而上。可能是这里的人想让文赤壁比武赤壁更“赤”、更吸引游客吧,山 壁上泼了一层赭红色涂料,显得假了。苏东坡的文采名声,哪里还用得着粉饰媚俗? 登临而观,山壁下只剩两池死水。抬头北望,远处才是白茫茫的长江江面。在古代,长江是在这座小山脚 下拍壁而流的,千百年来渐渐淤积成滩,如今滩地上都已盖满房子。当年,苏轼重游赤壁时,就已感叹“曾 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他去世至今已九百多年了,星换斗移,江山已改,虽是涛声依旧,毕 竟江面已远。 唯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 苏东坡获罪入狱,旋被朝廷发配来黄州,反而为他营造出了创作“三赤”名篇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 正是黄州落难这几年,写下了不朽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当时朝廷任命他 为团练副使。其实那是给他一个虚职,挂职领一份钱粮而已。,一个失意文人,被安排去挂职当一名“武 官”,真是阴差阳错。 然而,文赤壁的全部意蕴,又恰恰全部产生在一连串的阴差阳错之间。古时,此山有峭壁插入江中, 形如象鼻,山体为红色花岗岩,故名“赤鼻矶”。苏东坡是四川人,想必他初来乍到,竟将湖北口音“赤 鼻”错听为“赤壁”。落难中的苏东坡“孤舟出没烟波里”,游饮江上,身临赤壁,伤感而怀古,触景而生 情。面对万古东流、惊涛拍岸的浩浩长江,他心中也被满腔的不白、不公、不平,掀起阵阵巨大的感情波 澜。他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时势何等风起云涌,一时多少豪杰,“而今安在哉”?于是,“苏子愀然”, 扣舷而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情起波涛中,句出骇浪间,一吟成杰作,一叹成绝唱。 看来,生前的“命”与身后的“名”,从来不是一回事。生前命运好、身后名声也好的人是有的,但并非 人人都能如愿、如意。有的人生前飞黄腾达,大红大紫,身后却瞬即灰飞烟灭,再没有人想起、提起,因 为他生前其实并没有做过什么留得住的事。或是反倒被人想起、提起他生前曾做过某些恶事、丑事、淹渍 埋汰之事,落个臭名昭著,也未可知。有的人生前大起大落,甚至连遭大灾大难,最终却艰难玉成,留下 了传颂千古的大成就、大名声。所以,一个人对于眼前那点阴差阳错、阳差阴错,大可不必太在意。苏东 坡赤壁怀古之词、之赋,皆悲愤中更见其旷达情怀。他若是一味排遣蝇营狗苟、狭隘不能自拔之情,纵然 文丽辞美,也决计成不了杰作,更流传不到今天。 文赤壁,虽然并不是历史上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但细想起来,其实苏东坡在这里也打了一场赤壁之战。 不过,他打的是一场“文战”,对手是那些围攻他、诬陷他的政敌。他的态度是超拔的,不屑于去同对手 打那些是是非非的笔墨官司。他没有打黄盖,没有借东风,也没有草船借箭,只是借了几分酒力,信笔纵 情写华章。这场赤壁“文战”的结果,苏东坡大获全胜,以其三篇不朽之作流传千古。 (文章略有改动) 1.结合原文,回答以下两个问题。(4 分) ⑴第 1 自然段中,作者不直说远远望见的是苏东坡的雕像,而说是苏东坡,这样表达有什么作用? ⑵第 5 自然段:“唯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它在整篇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⑴ 强化(或“强调”“突出”等)了对苏东坡的热爱、崇敬之情(或“强化了苏东坡在作者心目中 的重要地位”) ⑵起到了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从眼前的景物描写转向了历史抒写。 2.第 6 自然段中,作者说:“苏东坡获罪入狱,旋被朝廷发配来黄州,反而为他营造出了创作‘三赤’名 篇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 请根据文意说明“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的具体含义。(4 分) 答案:主观情绪:因不白、不公、不平而导致的悲愤心情及面对困境时超然旷达的情怀。 客观环境:“赤壁”一带的大江东去、惊涛拍岸的自然景观,风起云涌、“一时多少豪杰”的历史背景。 3.联系全文,回答以下两个问题。(7 分) ⑴第 7 自然段中,作者说:“文赤壁的全部意蕴,又恰恰全部产生在一连串的阴差阳错之间。”“一连串的 阴差阳错之间”指那些具体内容,?请分条概述。 ⑵文章最后说,虽然“文赤壁”不是历史上的古战场,但苏轼在这里也打了一场胜仗。请具体说明苏东坡 取胜的原因。 答案:⑴阴差阳错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A、 一个文人却挂职做了武官 B、落难遭贬却成就了他的文学创作 C、本来是“赤鼻”却误以为是赤壁 D、生前命运多舛,身后却名传千古 E、无意与政敌周旋却在“文战”中获胜 F、无优美景观的假赤壁反成了旅游胜地 ⑵取胜的原因:大起大落的仕途人生使他具备了艰难玉成的意志品质,浪漫旷达的性情使他拥有了豪放超 拔的情怀风骨,信笔纵情的骄人才华使他有了“一吟成杰作,一叹成绝唱”的非凡能力。 4.联系本文,并结合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苏东坡的认识与评价。100 字左右。(6 分) 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文学作品阅读测试题(附详细参考答案) 壶口的黄河 肖铁 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九寨沟的水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太湖的水又 有点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装饰物。也许,中国的水应是黄色的,和我们中国人 的皮肤一样;而黄河也只有到了这儿,才成了真正的黄河! 车行山谷中,远远听便听见阵阵低沉的轰鸣,在左右山壁间碰撞,心也随之律动,未见 其影,先闻其声,知道壶口到了。 天渐渐成了黄色,水汽丰富得似乎凭空能捏出一担汗来。 等真正站在她的旁边,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地竟陷下一层,天也高了一尺,山谷形似壶嘴,水若浊酒, 倾泻而下,一仰难尽的气势,充溢胸口,心跳得能蹦出来,耳朵渐渐聋了,只能看见对方开口,却听不见 声音;眼也花了,弥漫着的皆是黄色的旋涡,像是从河里蒸腾地上升,又像是备不顾身地下降。河底升起 硝烟一样的股股黄雾,天宇间充涨着黄色带水的颗粒,碰撞在脸上,散发在天上。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 也不敢想,只看着山被水层层劈开,天也被这股黄流斩断。水从天而降,拍打在谷底,响遏在云里。 想黄河从巴颜喀拉山流下的时候,水也该是清的吧?毕竟是雪水的汇集,是上天的洗礼;下游也会清 些,因为地势渐平,流速渐缓,黄沙也会慢慢沉在河底。可你看看现在的黄河,刚刚从黄土高原的千沟万 壑流过,厚重得带着大地的表皮,圣水也染上了中国的颜色,水里一定还有与大地摩擦而生的余热,当然 还有陕北的信天游溶在里面,歌曲带着水旋转。黄河在这里最黄,金黄得如同太阳也落在里面。 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果说往前往后的黄河都是平面的话,到了壶口,黄河一下子像愤怒像高昂像要直 抒胸臆地站了起来。这时的黄河。是立体的黄河了,像猴子站立起来是人进化的重要标志,黄河站立起来 也是一个飞跃,就像个顶天立地的人活了。活了便要说话,那浪涛卷起雷鸣般的吼声,便是她第一声啼哭, 第一声就不同凡响。注视着从上而下的水,第一次看到自然里的生命在毫无羁绊的状态下的兴奋和放纵。 那啪啪的水击之声便是欢笑,真正的快感,真正的淋漓尽致。看久了,心也会溶进那飞溅的黄色水流里。 抬起头,极目四望,北方,阳光打过去,一片白色,水和天连在一起,汪洋恣肆在那里;下游,水会 渐渐宽阔,毕竟快到海了,快到生命的终结抑或是升华的地方了;便也心平气和。只有在这里,给予黄河 的天地竟仅仅小到一个壶口,考验也就在这里了。过去了,黄河便拐了一直角,再往后便没有什么能挡住 她的了,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还。看看空中的水汽,听听大地的回音,便会知道黄河的自信和决心。 跃过去,一跃就是五千年,或七十万年,或是一百七十万年,肯定还有久远。司马迁会不会从这里受到了 鼓舞,而将那汉代的竹简写尽写穿?易水该是黄河的分支吧,要不荆轲怎么会有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气概和 性格? 这才是中国的河。西南就是周文王的岐山,就是周武王的丰镐,就是大秦的咸阳,就是盛唐的长安。 半坡人该是在这儿舀过水吧?秦嬴政该是从这里出过兵饮过马吧;有这样的水,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还有什 么不可征服的呢? 路德维希为尼罗河作传,也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 (选自《散文选刊》1997 年第 12 期,有改动) 注:①埃米尔•路德维希(Emil Ludwig,1881-1948,德国著名传记作家,著有《地中海传》、《尼罗 河传》等。 1.文章开头从“中国的水”写到黄河,再写到“壶口的黄河”,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3 分) 详解:本题从文章的结构安排发问,落脚点则是文章的表现手法的分析。从“中国的水”到黄河再到“壶 口的黄河”,是把壶口黄河放到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上去观照。 答案:通过对比、层递等手法的运用,突出壶口的黄河最有“中国味”,凸现主题,总领全文。 2.第四段中通过主观感受来写壶口的黄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 分)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表现手法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从题干入手,很易找出答案。主观上写人的感受, 实际上是为了表现出黄河气势,这叫侧面烘托。再围绕侧面描写的一般性作用常识,结合本段表现的情感, 答案就出来了。 答案:(1)主要是运用侧面烘托(或衬托)的手法。(2)此处通过渲染主观感受(如心跳、耳聋、眼光、 脑子空白等)来写壶口的黄河,好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给人如临其境的现场感,二是从侧面烘托 壶口黄河的气势与生命力。 3.怎样理解第六段“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跃”这句话的含义?(4 分)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对抽象语句的理解能力。“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跃”用了拟人修辞。 分析题干,“也是一个飞跃”是说现在的黄河与以前不同。文中有“这时的黄河……是一个飞跃”的句子, 怎么“飞跃”,答案肯定藏在后面。第 6 段讲了一层意思:这时的黄河活了,有了毫无羁绊的兴奋和放纵。 再往下搜索到了第 7 自然段“考验也就在这里……”,是说黄河到这里有了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按照 这两点组织语言做答。 答案:(1)站起来的黄河“像人一样活了”,体现出由生命的淋漓尽致的活力(或表现出“生命在毫无羁 绊的状态下的兴奋和放纵”);(2)经受壶口的考验后,黄河从此便无法阻挡,一往无前(或“从此便没有 什么能挡住她的了,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还”)。 4.为什么说壶口的黄河“才是中国的河”?请联系全文作答。(6 分)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结构的分析概括能力及作者的思想态度的把握能力。凡联系全文作答的题,都 要梳理全文,分条作答,从本题分值看,应该答出至少 3 个要点。做这样的题必须先对全文进行层次划分, 结构层次清楚了,答案也就清晰了。第 1 段为一部分,通过比较衬托,点出具有中国人皮肤的黄河到了壶 口这儿,才成了真正的黄河。2—8 段为第二部分,写亲临壶口所见,从声响(2—4)、流势(5—6)、年代 久远的历史(7—8)三方面描写了壶口黄河的宏大气势。这里,历史与现实交织,情感与胜景交融,时间 与空间交替,笔力雄健、大开大阂,极富艺术的美感。9 段为第三部分,强调应该有人为黄河作传。本题 可以换成另外一种问法:为什么壶口黄河是中国所独有的?现在就很好概括了。4 点写出 3 点就可以得满 分了。 答案:(1)有中国人的肤色;(2)有中国人的强大生命力;(3)有中国人的自信与决心;(4)联系着中国 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5.文章结尾强调“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这句话有什么含义(4 分) 详解:本题考查对全文思想感情的理解及推断能力。结尾句“跳出”了壶口黄河这个中心,它是从另外的 角度对黄河的一种赞美,为什么要赞美它?上一题对文意的梳理为回答本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分析本 句子,“该有人”与“应是中国人”是从不同角度强调的。 答案:(1)“该有人为黄河立传”,因为黄河体现了中国的历史与中国人的精神(或因为黄河哺育了中华文 明)。(2)“应是中国人的自传”,是指应该有中国人自己为黄河作传,而不是像非洲的尼罗河那样由欧洲 入来作传。(3)中国人通过为黄河作传来表现中国人的历史和精神,所以是“中国人的自传”。 文学作品阅读测试题(附详细参考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每题 5 分,共 100 分。 (一) 春天的梦 苏叔阳(34 分) 黎明,窗外飘着雪花,静静地,静静地……啊,多像梦的使者。蓦地,几行诗句涌上心头: 闪亮的雪花,轻柔晶莹 每一片都一个温馨的梦。 让树枝看见了新绿, 让街道看见了浓阴。 哦,在这落雪的早晨, 我忽地闻到了丁香的芬芳, 听见了蜜蜂的歌唱… 春天是可爱的吗?特别是在这里,短促得犹如蜉蝣的生命,只一闪,就是烈日炎炎的夏天。 春天是值得留恋的吗?特别是在这里,常常有漫天的风沙,吹干你生命的汁液。 但我还是喜爱她,像喜爱我最倾心的恋人;我还是执拗地追寻她,像追寻早已消逝了的我的童年。 因为再短促的春天,也还是春天,可以看得见积雪里萌生的小草,枯枝上吐出的嫩蕾。可以看见绿色, 这生命最基本的色素;可以看见鲜红,这滚烫的血液的火焰。而没有了色彩,也就没有了旋律,没有了诗 歌,没有了舞蹈,没有了运动,没有了一切!春天赋予世界以色彩。 再寒冷的春天,也还是春天。只要挺得过那风沙,人们总会脱去厚厚的外装,活动一下僵硬的躯体, 唤醒沉睡在灵魂里的种种追求。春天赋予人类以希望。 因为有了对春天的渴慕,对春天的梦想,我忍耐住了许多寒冬。 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天,好像比现在冷得多。那时我还是个孩子。可我觉得一切都没有希望。我曾在 作文里发过"人生如梦"的叹息。我那时只有十岁呀。可是春风吹开了故都的城门,也廓清了我心灵上的迷 雾。我真像一棵小草伸出了青春的嫩芽,一条铺满鲜花的道路在我的面前伸展开来。从那时起,我知道了 春天与希望同在,春天与温暖俱来。哦,我怀念,怀念那给了我们民族和我们民族所有子孙以幸福、以理 想的 1949 年的春天。 我也还记得过了二十年后的那个严冬。我在长城以外的一个荒凉的村庄,经受"脱胎换骨"的革命教育, 我记得那带着冰碴的红高粱面糊糊,记得那缩肩拱背的农民木然的眼睛,记得那阳坡下避风的土洞。在那 儿,眼光木然的农民,用一小堆枯叶为我燃起野火,烤暖我的脚,烤暖我的心,送给我一个烤熟的土豆。 在那儿,我曾经蜷缩着睡去,梦见了春天;淙淙的水,摇曳的花。梦见妻子温柔的手臂,小儿子的笑脸-- 他那时刚刚出生不久。靠了春天的梦,我熬过了践踏灵魂的岁月。 又是一个春天。祖国的大地被泪水飘起,人们哭诉一个巨人的长睡,仿佛他带走了所有的人内心里对 春天可怜的梦幻。然而,春天毕竟来了,虽然迟了,虽然挟着风沙,虽然难免还残留着严冬的寒气。可她 毕竟是春天。 地球上不能没有春天,人生里不能没有梦幻。我愿春风把梦吹撒到一切人的心头。 我们不能苛求春天,因为春天是冬天的产儿。她有母体的印痕,但她不同于母亲。她娇嫩、柔弱,可 她有长长的未来,她的每一个细胞都是希望的种子。严冬所诞生的并不是严冬。因此,人类才向她呼唤, 才把她赞颂。 晶莹的雪花,正在为春天铺下襁褓,阵阵的鞭炮正在为春天催生。我在梦中焦渴地呼唤着春天,又将 在春天里编织新的梦幻。 啊,祖国的春天呐,家乡的春天呐!就算你短促到只有一瞬,为了这一瞬里所凝集、所包容的未来的 一切,我也愿意献出我的生命。 春天快来吧! 1981 年 2 月 3 日春节前夕 北京 1.作者写春天的梦,为什么要从冬天的雪花写起?(8 分) 答: [解析]冬天之后便是春天,“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远吗?”第 1 节中说雪花是“梦的使者”,其实就 是春天的使者。 [答案]①严冬过后是春天,严冬之中更易引起人们对春天的期盼和渴慕。 ②作者觉得雪花是春天的使者,能给人以“温馨的梦”。 2.作者感受到的家乡的春天是什么样的?请简要概括(10 分) 答: [解析]这道题主要是考查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可以整合下列这些信息,而得出答案:第 2 节中“在 这里,短促得犹如蜉蝣的生命”,第 3 节中“在这里,常常有漫天的风沙”,第 5 节中“可以看见绿色”“赋 予世界以色彩”第 6 节中“再寒冷的春天,也还是春天”“春天赋予人类以希望”。 [答案]作者感受到的家乡的春天是短促的,寒冷的,风沙漫天的,充满生机的充满色彩的,给人带来 希望的。 3."春风吹开了故都的城门,也廓清了我心灵上的迷雾。"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6 分) 答: [解析]这道题是考查句子在文中的含意。从写作时间(1981 年 2 月 3 日春节前夕)和第 8 节“三十多年前 的一个冬天,好像比现在冷得多”,可以推知这里的“吹开了故都的城门”的“春风”是解放的春风。“心 灵上的迷雾”是原先对前途的迷茫。 [答案]故都的解放,让“我”对人生又有了信心,对前途不再迷茫。 4.本文的题目是"春天的梦",文中又多处将"春天"与"梦"联系在一起,请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10 分) 答: [解析]“梦”代表着理想和希望。她是灵魂的寄托,又是精神的安慰,也是美好事物的象征。 [答案]作者将“春天”与“梦”联系在一起,表达出两层意思:寒冬中,春天是一个梦,她给人以温暖和 希望;艰难时,社会的变革、人间的真情是充满春天气息的梦,她更能给人以温暖和希望。将“春天”和 “梦”联系在一起,巧妙而有效地凸现了本文期盼春天、渴望变革、呼唤真情的主旨。 (二) 阳光的香味 林清玄(34 分) 我遇见一位年轻的农夫,在南方一个充满阳光的小镇。 那时是春未了,一期稻作刚刚收成,春日阳光的金线如雨倾盆得泼在为温暖的土地上,牵牛花在篱笆 上缠绵盛开,苦楝树上鸟雀追逐,竹林里的笋子正纷纷涨破土地。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 长的声音,真是人间里非常幸福的感觉。 农夫和我坐在稻埕①旁边,稻子已经铺平张开在场上。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 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我在农夫家作客,刚刚是我们一起把谷包的稻子倒出来,用犁耙推平的,也不 是推平,是推成小小山脉一般,一条棱线接着一条棱线,这样可以让山脉两边的稻谷同时接受阳光的照射, 似乎几千年就是这样晒谷子,因为等到阳光晒过,八爪耙把棱线推进原来的谷底,则稻谷翻身,原来埋在 里面的谷子全部翻到向阳的一面来---这样晒谷比平面有效而均衡,简直是一种阴阳的哲学了。 农夫用斗笠扇着脸上的汗珠,转过脸来对我说:“你深呼吸看看。” 我深深得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 他说:“你吸到什么没有?” “我吸到的是稻子的气味,有一点香。”我说 他开颜得笑了,说:“这不是稻子的气味,是阳光的香味。” 阳光的香味?我不解地望着他。 那年轻的农夫领着我走到稻埕中间,伸手抓起一把向阳一面的谷子,叫我用力得嗅,那时稻子成熟的 香气整个扑进我胸腔,然后,他抓起一把向阴的埋在内部的谷子让我嗅,却是没有香味了。这个实验让我 深深地吃惊,感觉到阳光的神奇,究竟为什么只有晒到阳光的谷子才有香味呢?年轻的农夫说他也不知道, 是偶然在翻稻谷晒太阳时发现的,那时他还是大学学生,暑假偶尔帮忙农作,想象着都市里多彩多姿的生 活,自从晒谷时发现了阳光的香味,竟使他下决心要留在家乡。我们做在稻埕边,漫无边际地谈起阳光的 香味来,然后我几乎闻到了幼时刚晒干的衣服上的味道,新晒的棉被、新晒的书画,阳光的香气就那样淡 淡得从童年流泄出来。自从有了烘干机,那种衣香就消失在记忆里,从未想过竟是阳光的关系。 农夫自有他的哲学,他说:“你们都市人可不要小看阳光,有阳光的时候,空气的味道都是不同的。 就说花香好了,你有没有分辨过阳光下的花与屋里的花。香气不同呢?” 我说:“那夜来香和昙花的香又作何解呢?” 他笑得更得意了:“那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的。” 我便那样坐在稻埕边,一再地深呼吸,希望能细细品味阳光的香气,看我那样正经庄重,农夫说:“其 实不必深呼吸也可以闻到,只是你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了。” [注] ① 稻埕:这里指晒谷场。 1.在“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一句中,作者为什么要用“想着”?这样写有 什么好处?(6 分) 答: 答案:①植物生长的声音一般是听不到的,用“想”比“听”更合适;②这样写有一种品味大自然的意思, 更富有表现力。 解析:声音应当听,为什么用想呢?其实本题就是“想”与“听”的区别对比。首先从基本层面来说,植 物突破土地的声音我们不易察觉,只能想,另外从深层次来说,“想”加入了主观思考的意味,可以凸现 作者对自然的品味探索。 2.根据你的体会,分析“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 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0 分) 答: 答案:①“稻埕……光泽”一句,渲染阳光下农夫劳动成果的美好;②“农夫……铜色”一句,表现阳光 下农夫的阳刚之美;③与下文晒稻谷、对农夫决心务农的交代等内容前后呼应。 解析:正所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与稻子呈现相同颜色的农夫不正是,同时一种劳动者与劳动成 果成熟之后的一种收获之美的象征吗?标准答案给了三点,我觉得强人所难,考生很难想出那么多含义, 所以这道题出得不错,但答案太坑人。 3.为什么农夫说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请联系他在家乡务农的选择,分析这句 话的含意。(10 分) 答: 答案:①夜来香/昙花夜间开花,其香味与阳光无关,所以称阴香;②“没有壮怀”是拟人的说法,与农夫 决心在乡务农的行动形成对比;③体现了农夫肯定阳刚之美的观点。 解析:文章反复强调“阳光”,正因为夜来香、昙花都夜间开花,所以称为“阴香”,这道题很容易。没有壮 怀则主要是与农夫比较,与稻子比较,农夫稻子都是在阳光下劳动的一种象征,说夜来香昙花没有壮怀恰 是为了强调后两者有壮怀。 4.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的主旨。(8 分) 答: 答案:①通过发现“阳光的香味”,肯定农夫的阳光生活、美好劳动、务农的选择,评价夜来香和昙花的 香“没有壮怀”,强调人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②肯定一种贴近阳光、接近自然的生活和人生。 解析:其实文章最大的主旨就是歌颂劳动,歌颂阳光的生活。考生需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三) 乡村的瓦 冯 杰(32 分) 乡村的瓦大都呈蓝色,那种蓝不是天蓝也不是海蓝,是近似土蓝;我们乡下有个词说得准确--“瓦 蓝”。这个词属于瓦的专利。 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 瓦更像是乡村房子披在身上的一面带羽的蓑衣,在苍茫乡村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雨的清气里漂浮。 若在雨日来临时刻,瓦会更显出自己独到的神韵与魅力。雨来了,那一颗颗大雨珠子,落在片片房屋的羽 毛上,胆子大的会跳起,多情的会悄悄滋润到瓦缝;最后才开始从这面蓑衣上滑落,从屋脊上,再过渡到 屋檐。浩浩荡荡穿越雨瓦的通道,下去,回归大地,从而完成一方方瓦存在的全部意义。 瓦有对称之美,任何人看到乡村的瓦,都会想到一个成语,叫“鳞次栉比”,如观黄河的鱼鳞与母亲 的梳篦。瓦在骨子里是集体主义者,它们总是紧紧地扣着,肩并肩,再冻再冷也不松手。在冬天它们能感 到彼此的体温,像肌肤相亲的爱人,贴得密不透风,正团结在月亮缓缓上升的乡村里。 当瓦还没有走上屋顶,生命里的“籍贯”一栏早就填上了,是两个粗拙的字,叫“乡村”,像一个孩 子或者老人用颤巍巍的笔所写。是的,瓦更是一种对乡村的坚守。在瓦的记忆里,所有的飞鸟都是浪子与 过客,都是浮云与苍狗。 籍贯属于乡村的瓦有一天走进城市,它晕头转向,无所事事,毫无用途。城市里的幻影夜色与镭射霓 虹拒绝它。有一片瓦迷路了。它被开往城市里的一辆大卡车用来垫上面的器物,最后被拉向城市,当它完 成自己的使命时又被远远地抛弃在公路边。城市人就爱过河拆桥,瓦看看身上“籍贯”一栏,早已被风的 手擦模糊了。 瓦上的风景只有一种,那就是“瓦松”,我们那里叫“蓝瓦精”。这称呼多气派啊!那些一棵棵站在瓦 上的小小生灵,因为听风观雨的缘故,已经一位位聪明成精了。且慢,它们还是“乡间郎中”呢。乡村药 谱如是说:瓦松,又名天蓬草、瓦莲草、向天草,清热解毒。我小时候得过恶性疟疾,久不见愈,姥姥就 从旧屋顶上采到几棵瓦松,炖汁连服,止住了。 小时候我常在梦里想到,那些瓦松站在我外祖母的屋脊上,跷着脚丫,在我不知不觉的夜半时刻,正 一颗颗摘星呢。那一柄北斗七星的长勺低低地垂落下来,一如在汲瓦松上一颗颗透清的露珠。终于,一不 小心,有两颗最大的掉下来,缓缓地,落在我的眼角。 当我的灵魂有一天回归大地,就请瓦在上面扣上小小的一方,有你瓦的余温,还有你瓦的纹络。这一 方故乡的小房子,泥与水组合的小房子,草气上飘摇的小房子,你罩着我。像谁夜半耳语: “睡吧,孩子。这叫归乡。” 1.文中说:“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6 分)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瓦是童年的底片”这是一个暗喻的句子,“瓦”成了生 活底片,自然记录了生活。 [答案]:“瓦”真实记录了“我”的童年生活,能勾起“我”对童年时代乡村生活的回忆。 2.作者从“乡村的瓦”中感受到了什么?结合全文简要回答。(8 分)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可以根据第 3-5 自然段中“瓦会更显出自己独到 的神韵与魅力”“瓦有对称之美”“在冬天它们能感到彼此的体温”“瓦更是一种对乡村的坚守”等文字作 答。 [答案] :①雨中的神韵与魅力;②对称之美;③团结与温情;④对乡村的坚守。 3.文中第六段写到:“有一片瓦迷路了。”为什么“瓦”会“迷路”?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意义?(8 分)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农村的“瓦”,到了城市,“晕头转向, 无所事事”“又被远远地抛弃在公路边”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现代人的境遇。 [答案]:“迷路”的原因:①对乡村的背弃;②被城市拒绝和抛弃。意义:表现现代人在追求新生活过程中 的困惑,强调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生活不要丢掉过去美好的东西。 4.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10 分) (1)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写“瓦松”的?作者为什么要写“瓦松”? (2)文章最后两段写了“我”与“瓦”对语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瓦松”是这种意象,已经把“我” 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思乡之情折射出来了。 [答案]:(1)实写(“瓦松”名称及药用功能)、虚写(梦中“瓦松”)两方面。原因:与瓦“能冲洗出乡村 旧事”形成呼应,更能表达出对童年乡村生活的怀念。 (2)表现“我”对“瓦”的一往情深,使文章更有亲切感;点明主题,表达“我”灵魂归乡的愿望。 文学作品阅读测试题(附详细参考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每题 5 分,共 100 分。 (一) 溯 源(24 分) 有一种鲑鱼,幼小时,成群游出河源地带,顺流而下出海,成熟之后,又成群溯流而上还归河源,在 那里交配、产卵,力竭而亡。在回溯源流的行程中,不管有多大的阻挠,鲑鱼总是舍命克服。有时溯至断 岩,便从水中腾跃入空,直到跃越岩上的河段,继续溯流归源,回到原产地,完成生命之旅,也交代传递 了生命的使命。第二代孵出后,幼鱼又重复着同样的出海、溯源和回归。 我从电视上看到有关鲑鱼的报导,真是看得我惊心动魄。到底是什么促使鲑鱼回归呢?我只能想到, 那是生命本能的根源感。记得古诗上有两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胡马来自北地,不管身在哪里, 也能从风里去辨别来处方向。越鸟来自南疆,不管栖于何枝,也能从光热中感任原乡。 人呢?人又何尝不然? 人类文明中的考古、史学、族谱、传说……不也都是溯源寻根的措举吗? 人的形体,不管在地球上迁 徙流离得多远,人的心灵,总要回溯时间长流,让精神归本还原。 人类在精神上的回溯,不能只凭本能上的感受,而须通过历史、艺文、习俗,甚至生活记忆的文化潜 流,去汇合命脉中的远源。乡愁是一种文化心灵的寂寞。这种寂寞原也是驱促一个漂泊者反省回顾的基本 力量。没有那种驱促的力量,一种文化,一个种族,会很快在浩瀚人世汪洋中消失。 曾经在一个宴会里,听一个朋友高谈她游访俄国,为一位俄国老太太带回一份礼物的情谊。她在俄国 买到这份小礼物后,用一张日常俄文旧报包裹起来,回到美国后,送到俄国老太太手中。八十高龄的俄裔 老妇人,一眼看到数十年也不曾见到的俄文报页,礼物尚未见到,先哽咽啜泣起来。俄文报对她而言,代 表的是乡土信息,冲击着她命脉中的文化根源,封装了数十年的乡愁,一下子崩溃泛滥起来。 我自己也曾经有过那样感情泛滥的经历,那年,在重庆乘船渡三峡去宜昌。汽笛鸣起,船起碇开航了。 船速渐紧,但见山城倒驰,青山后移,江风呼啸中,历史山川,浮沉眼底。一时,诗的长江,历史教科书 的长江,民族文化的长江,全都在血脉中汇流。那样一种浑浊浩圆的情感,将我淹没。我伏在船栏上,久 久哽咽,不能自已。那一刻,我是长江,我是中国,我是那鲑鱼,跃万里河海关山,回溯了本源。 有一个朋友,去大陆旅游,游山玩水,看古迹,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触。他很奇怪自己的冷漠。直到有 一天,他在故乡一座花园中,沿一条石径独行,踩着转折处一道月门时,一阵桂花香,隐约扑鼻。忽然间, 他双眼含泪。当年,桂子飘香的季节,老祖父,肥蟹一碟,老酒一壶,灯下独酌。幼小的他,站在桌边,, 踮起脚,为祖父斟酒,听祖父说些掌故。海外数十年汲汲,他不乏物质上的丰盈,事业上的成绩,就是无 法体验什么是满足与宁静。故园小径,一阵桂香,勾起儿时往事,勾起文化的失落感。 海外的侨民,从中国带来宗祠的传统,自身的命脉便和宗亲远源相续,透过文化长流,便超越时空, 连系故土,侨乡也就是故乡了。 我们这一代呢?东迁西徙,移居西土,已无宗祠的归属,就像脱离大海的鱼,没有河源可溯了,只有 相濡以沫。 我们的下一代呢? (文章有删改) 1.文章用鲑鱼的溯源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人类的归本还源跟鲑鱼的"回归"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8 分) 【答案】 好处:通过比较引出下文。 相同:不管迁徙多远,都要溯源寻根。 不同:①鲑鱼的回归只是一种生命的本能(或:那是生命本能的根源感)。②人的回归是指精神上的回溯, 通过历史、艺文、习俗、生活记忆等在文化上寻根溯源。(或:人的回归是指人的心灵,回溯时间长流, 让精神归本溯源) 【解析】本题第一问考查的是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能力层次为 E 级,学生回答引起下文、与下 文形成对比、为下文做铺垫都可。 第二问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和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 级.从第 3 段“人 又何尝不然呢”可以找到二者的相同之处。从第 5 段“不能只凭本能上的感受,而须透过历史、艺文、习 俗,甚至生活记忆的文化潜流,去汇合命脉中的远源”可以归纳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2.概括说明文章第 6、7、8 自然段写的是人类从哪几个方面寻根溯源。(6 分) 【答案】人类通过祖国的文字(或:母语)、故土的山川(风景)、故乡生活记忆(儿时往事、往事记忆) 三个方面寻根溯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以及对内容要点归纳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C 级。学 生不能回答为“俄罗斯老太太”“我自己”“一个朋友”,因为这是回答谁寻根溯源,而应从故国的文字、 故土的风景、故园的记忆等三个方面来回答。 3.请分别说明以下句子在文中的含义。(6 分) ⑴乡愁是一种文化心灵的寂寞。 ⑵诗的长江,历史教科书的长江,民族文化的长江,全都在血脉中汇流. 【答案】①故土文化的失落会造成人类心灵的寂寞,乡愁由此产生。 ②因为传统中,长江就是中华民族的一种象征,所以当“我”置身长江后,长江所负载的各种意 义(地理的、文学的、民族文化的)都唤起了“我”的文化认同感。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B 级。第一句要解释清楚乡愁是寂寞 的含义 ,第二问要扣住“长江”前的三个定语(诗、地理教科书、民族文化)来理解它的象征意义,“全 都在血脉中汇流”则揭示出了“我”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本文的两句古诗"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很容易使人联想到陶渊明笔下的"羁鸟恋旧林,池鱼 思故渊",因为两者表达的主旨是相同的。 B、文章第 3 自然段以设问和反问在文意的递进中完成了过渡,结尾又以发问的方式收束,使文章意 味深长。 C、文章内容丰富,线索分明,结尾表达了作者对失落文化根源的隐忧。 D、文章情景并茂,以小见大,细节丰盈、精当,成功的营造出了浓郁的文化认同感。 E、文章第 8 自然段说"……就是无法体验什么是满足与宁静",是说"他"虽不乏物质上的丰盈,事业上 的成绩,但因再也无法回到童年,所以体验不到满足与宁静。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思想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以及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 能力,能力层次为 E 级。以多项 5 选 2 的选择形式出现。A 项错误在“两者表达的主旨是相同的”。E 项 错在“因在也无法回到童年,所以体验不到满足与宁静”,从第 8 段中可以看到,“朋友”“在故乡一座花 园中”已经体验到了“满足与宁静”。BCD 三项在文中都能找到依据,都是正确的。 (二) 给匆忙走路的人 严文井(24 分) 我们每每在一些东西的边端上经过,因为匆忙使我们的头低下,往往已经走过了几次,还不知有些什 么曾经在我们旁边存在。有一些人就永远处在忧愁的圈子里,因为他在即使不需要匆忙的时候,他的心也 俨然是有所焦灼。这种人的惟一乐趣就是埋首于那贫乏的回忆里。 这样的人多少有点不幸。他的日子同精力都白白的消费在期待一个时刻,那个时刻对于他好像是一笔 横财,那一天临到了,将要偿还他的一切。于是他弃掉那一刻以前所有的日子在焦虑粗率之中,也许真的 那一刻可以令他满足,可是不知道他袋子内所有的时刻已经花尽了。我的心不免替他难过。 一条溪水从它保姆的湖泊往下注时,它就进发着,往平坦的地方流去。在中途,一根直立的芦苇可以 使它发生一个旋涡,一块红沙石可以使它跳跃一下。它让时间像风磨一样的转,经过无数的曲折,不少别 的细流汇集添加,最后才徐徐的带着白沫流人大海里,它的被人叹赏决不是因它最后流人了海。它自然得 人海。诗人歌颂它的是它的闪光,它的旺盛;哲学家赞扬它的是它的力,它的曲折。这些长处都显现在它 奔流当中的每一刻上,而不是那个终点。终点是它的完结,到达了终点,已经没有了它。它完结了。 我们岂可忽略我们途程上的每一瞬! 如果说为了惧怕一个最后的时候,故免不了忧虑,从此这个说话人的忧虑将永无穷尽,那是我们自己 愿意加上的桎梏。 一颗星,闪着蓝色光辉的星,似乎不会比平凡多上一点什么,但它的光到达我们的眼里需要好几千年 还要多。我们此刻正在惊讶的那有魅力的熠人眼目的一点星光,也许它的本体早巳寂冷,或者甚至于没有 了。如果一颗星想知道它自己的影响,这个想法就是愚人也会说它是妄想。星是静静的闪射它的光,绝没 想到永久同后来,它的生命就是不理会,不理会将来,不理会自己的影响。它的光是那样亮,我们每个人 在静夜里昂头时都发现过那蓝空里的一点,却为什么没有多少人于星体有所领悟呢? 那个"最后"在具体的形状上如同一个点,达到它的途程如同一条线,我们是说一点长还是一条线长呢? 忽略了最大最长的一节,却专门守候那极小的最后的一个点,这个最会讲究利益同价值的人类却常常 忽略了他自己的价值。 伟大的智者,你能保证有一个准确的最后一点,是真美,真有意义,超越以前一切的吗?告诉我,我 不是怀疑者。 不是吗?最完善的意义就是一个时间的完善加上又一个时间的完善,生命的各个小节综合起来方表现 得出生命,同各个音有规律的连贯起来才成为曲子,各个色有规律的组合起来才成为一幅画一样。专门等 待一个最后的好的时刻的人就好像是在寻找一个曲子完善的收尾同一幅画最后有力的笔触,但忽略了整个 曲子或整幅画的人怎么会在最后一下表现出他的杰作来? 故此我要强辩陨星的存在不是短促的,我说它那摇曳的成一条银色光带消去的生命比任何都要久长, 它的每一秒没有虚掷,它的整个时辰都在燃烧,它的最后就是没有烬余,它的生命发挥得最纯净。如果说 它没有一点遗留,有什么比那二瞬美丽的银光的印象留在人心里还要深呢! 过着一千年空白日子的人将要实实在在的为他自己伤心,因为他活着犹如没有活着。 (选自《山寺暮》,1937 年 6 月初版,有删改) 1.根据文意,解释"匆忙走路的人"的含义。(6 分)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信息的能力。答案为:指那些不注重过程之美、只追求结果的人。(或:指“忽略 了最大最长的一节,却专门守侯那极小的最后的一个点”的人。)这道题的答案可以说就是全文所塑造的 一个形象,本题信息集中在第一、二、七、八自然段,可以自己组织语句来概括,也可以从文中筛选语句, 但一定要注意问什么答什么。 2.作者为什么要用较多的笔墨写溪水、星光、陨星?试作简要分析。(8 分) 本题考查考生对表达技巧运用理解的能力。答案为:使用多个比喻强调说明不可忽视我们途程上的每 一瞬。与匆忙走路的人形成对比。形象、情感、哲理三者交融,更生动地表达文章的主旨。答这样的试题 主要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在文章结构方面的作用,二是对表达对文章主旨的作用。 3.文章最后一段写到了匆忙走路的人"伤心",文中哪些词语与之相呼应? 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6 分)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信息和对作品结构的分析概括能力。答案为:忧愁、焦灼、焦虑、忧虑。构成一条 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既使文章结构紧凑,又呼应文题。答这道题要在理解文章主题的基础上去筛选,后 一问已经说了要从写法上解答,实际上就是对文章结构的作用的分析。 4.下面对这篇文章的赏析,错误的两项是(4 分) A.本文是一篇哲理色彩较浓的散文,它探讨的是关于如何对待人生、对待时间的问题。 B.除了比喻,文中还使用了拟人、反问、对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C.作者认为,伟大的智者能保证他的"最后一点"是真美,又有意义且超越以前的一切。 D.匆忙走路的人,古今中外都有。在焦灼中生活,实在是人类的痼疾,作者对此给予了深刻而尖锐的批 判。 E.《给匆忙走路的人》中的"等待"和《等待戈多》中的"等待",其寓意不尽相同。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总体的赏析能力。答案为:C、D。C 项错误理解了作者的意思,文中是这样说的: “伟大的智者,你能保证有一个准确的最后一点,是真美,真有意义,超越以前一切的吗?”要注意这是 一个反问句。D 项主要是“作者对此给予了深刻而尖锐的批判”是言重了。 (三) 草堂·诗魂(33 分) 细雨蒙蒙,落叶飘飘。 当我来时,又是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季节。老天像有意在营造一份思古幽情,像有意让人来品味一种人 生意蕴——文章憎命达! 茅屋而草堂,草堂而杜甫草堂,这绝代诗圣生命的一大栖息处,这和着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一个伟 大灵魂沉吟的处所——杜甫草堂,早已成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公园。草堂公园由大廨、诗史堂、工部祠和柴 门等景观组成,给成都人一个清幽的休息场所,也给远方慕名而来的游客以精神的慰藉。设施是对过往的 纪念,也是对现在的经营。只是草堂,作为一个诗人艺术生命的凝结处,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 作为一段历史的观象台,太有特点了,情绪也太浓重了。“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读清人顾复初的“异 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盘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那副对联,更让 人嘘唏不已。草堂的文化意义与杜甫在世时命运的反差也太大了。然而,又让人坚信只要确实灿烂过,也 就注定会占有辉煌。 草堂足供观赏,甬道曲折,尽可徜徉,更何况又是细雨迷蒙,黄叶铺地!草堂,草堂,此时此际的草 堂在诉说什么呢?从开元到天宝,《壮游》,《三吏》《三别》,《北征》,《秋兴八首》,直到《茅屋为秋风所破 歌》……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仅这些就足以彪炳青史了。这是杜甫的不朽,这是杜甫的辉煌,这也 是杜甫的价值所在。舍此,我们又何以了然在一个大起大落的时代里,有一个愈老大愈清瘦愈苦寒的杜工 部!这些是不必说的。但仅仅如此,就远不能了然杜甫诗歌抑郁沉雄的内在生命力,也远不能了然士人的 用世之志与命运悲剧。这正是文章憎命达的命意所在,是其深层的人生意蕴所在,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的 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 中华传统,士人总有一份天下之志、用世之心,更何况出身于奉儒守官世家的杜甫!杜甫曾抒写人生 抱负:“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希望一出 山就占据要津,而且充满理想色彩——要让君王赶上传说中的尧舜,要使全国民风淳朴敦厚。志莫大焉! 然而,命运总是跟人开玩笑,历史也总在捉弄志士仁人。由开元而天宝,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唐王 朝也已今非昔比,贤能之人想说什么做什么都已不可能了。这是国家的不幸,时代的不幸,也注定了杜甫 一生宏图大志的落空。肃宗即位后,杜甫表面上拥有一官半职,比如左拾遗、华州司功参军、工部员外郎, 而实际上却难有作为,薪俸也不足以养家。离开中原后,其行迹大略是同谷—锦城—夔州—潭州,同时他 的生命也如一片黄叶飘到了尽头。 可是,他的诗作却从此更加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映现出一代河山的风云、生灵的状貌。它们如钟, 如鼓,回响在中华历史的长空。杜甫的命运就这样确定了,杜甫的历史角色及其创作成就也就这样确定了。 这时我们再吟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就会发现,个人的遭际,在诗圣眼中已不算什么了,此时 他所想的只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苦寒到此已极矣,而忧患、仁慈至此亦已极矣! 杜甫之胸怀,杜甫之心地足以光照日月!“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或者说经邦济世,要的不就是这种 德与才么?但是,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抛弃了杜甫,而历史却于风雨飘摇中造就了另一个杜甫。这究竟是 杜甫的不幸,还是杜甫的幸运呢?历史总是把一份生命的朴素,让人咀嚼得百味丛生。 流连一番,天色已晚,该走了。细雨依然。 1.从文中看,“草堂的文化意义”指的是什么?(不超过 30 个字)(6 分) 答: 【答案】杜甫艺术生命的凝结处、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一段历史的观象台。 【解析】第 1 题在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词语“草堂的文化意义”理解的同时,也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的筛 选整合以及对内容要点的归纳。 第三段开头指出:“茅屋而草堂,草堂而杜甫草堂,这绝代诗圣生命的一大栖息处,这和着一个风雨 飘摇的时代、一个伟大灵魂沉吟的处所——杜甫草堂,早已成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公园。”必须看到,是杜 甫生前所居住时的名称,是杜甫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那所茅屋,而草堂、杜甫草堂、杜甫草堂公园 等名称,则都是纪念建筑的名称。杜甫草堂公园是当代纪念物的名称,也是作者所参观的对象,故作简要 叙述:“草堂公园由大廨、诗史堂、工部祠和柴门等景观组成,给成都人一个清幽的场所,也给远方慕名 而来的游客以精神的慰藉。设施是对过往的纪念,也是对现在的经营。”然后承接上文概括指出了杜甫草 堂的文化意义:“只是草堂,作为一个诗人艺术生命的凝结处,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作为一段 历史的观象台,太有特点了,情绪也太浓重了。”考生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在理解“草堂”含义基 础上,对这一句子进行筛选整合就比较容易作答。 2.从文章第四段看,“草堂在诉说什么呢?”请根据文意概括回答。(9 分) 答: 【答案】①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②杜甫的苦寒人生;③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矛 盾冲突),或作“中国历史上士人用世之志与命运悲剧”。 【解析】第 2 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 对本节文字内容要点的概括,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在文章中,有一系列标识性词语,考生只要较好 地把握文章中这些标识性词语,就能准确归纳作者述说的要点。问号后到“仅这些就足以”、“这是……这 是……这也是……”这是一层,这一层叙说杜甫诗歌创作的成就、意义,这一层意义考生比较容易掌握。 “舍此,我们又何以了然在一个大起大落的时代里,有一个愈老大愈清瘦苦寒的杜工部!”这是第二意思, 这一层的意思是,通过杜甫草堂,通过杜甫的诗歌,我们还可以看到杜甫的苦寒人生。“这些是不必说的” 这一提示语说明前面两层意还都不是作者要强调的,作者要强调的不是这些,作者要强调的在这一提示语 之后。对提示语后面的句子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但仅仅如此,就远不能……也远不能”与“这正是…… 是……也是”似乎是讲了不同的意见,其实不然。作者认为,仅仅知道杜甫诗歌的伟大成就、知道杜甫的 苦寒人生还不够,还不能算理解了杜甫的意义,因为我们还未了解杜甫不竭的“抑郁沉雄的内在生命力” 的来源,那么这一生命的内驱力从何而来?作者认为它们源于“士人的用世之志与命运悲剧”。接下去的 句子是进一步的申说与概括:“这正是文章憎命达的命意所在,是其深层的人生意蕴所在,也是中国历史 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所以第三层也是最重要的一层意思,它的要点应该落在“中国历史上 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 3.(1)这篇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14 分) 答: 【答案】(1)①昔日茅屋与今日杜甫草堂公园的对比;②杜甫生前困顿落寞与身后巨大荣耀的对比;③杜 甫的宏图大志与现实遭遇的对比;④杜甫的苦寒人生与辉煌创作成就的对比;⑤杜甫不计个人遭际与心忧 天下的对比;⑥杜甫生命的低谷与创作高峰的对比。 (2)通过多方面的对比,层层深入,使“文章憎命达”的内函更加丰富,表现更加集中。 【解析】本题两问,第一问考查学生对作者在文中所写的对比内容的概括,第二问考查对文章写作技巧的 分析鉴赏。 《草堂•诗魂》这篇文章在写作上突出运用了对比手法,总括起来讲,是两个大的方面的对比,一是 杜甫身前与身后的对比,一个是杜甫的人生与创作的对比。前一方面见之于二、三两段,具体表现为两点。 从物的层面讲,杜甫生前所居的为秋风所破、雨漏如麻的茅屋与身后一代代不断得到修葺,日益堂皇的杜 甫草堂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人的层面讲,杜甫身前困顿落寞郁郁不得志,与身后荣耀与日俱增构成了鲜 明的对比,所谓“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这些对比是作者展开论述的现象基础。由这一现象,作者 深入探讨其原因。杜甫的人生与创作的对比见之于四、五段,从精神世界与创作道路分别展开。先讲杜甫 的宏图大志与现实遭遇的对比,如果没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样的大志,如果是一个庸碌的小 人,那么无论穷通,他都与伟大的诗歌创作无缘。再讲杜甫的苦寒人生,讲苦寒中的杜甫“心忧天下苍生” 的崇高精神世界,苦寒至极,亦是仁慈至极,也正是诗作伟大至极,这些对比正好回应了第一方面的对比, 说明了“寂寞身后”为什么能致“千秋万岁名”的根本原因。因此,后一方面的对比,是对前一方面对比 的深化与说明,层层深入而紧扣中心内容。(1)①昔日茅屋与今日杜甫草堂公园的对比;②杜甫生前困顿落 寞与身后巨大荣耀的对比;③杜甫的宏图大志与现实遭遇的对比;④杜甫的苦寒人生与辉煌创作成就的对 比;⑤杜甫不计个人遭际与心忧天下的对比;⑥杜甫身前的低谷与创作高峰的对比。 (2)通过多方面的对比,层层深入,使“文章憎命达”的内涵更加丰富,表现更加集中。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文章通过分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鲜明地揭示了杜甫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不顾个人生活的苦 寒,关注国事、心忧苍生的伟大胸怀。 B.作者借用顾复初的对联抒发参观杜甫草堂的感慨,择取杜甫著名诗句阐述诗人的理想与情怀,引用贴切, 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C.围绕“文章憎命达”这一中心,文章深入探讨了伟大诗人杜甫《壮游》、《三吏》《三别》、《北征》、《秋 兴八首》以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诗的历史意义。 D.文章以写景和交代游踪开始,接着点明主旨,然后分别从草堂引发的观感、杜甫人生艺术道路两个方面 展开叙述,最后以写景和交代游踪作结,结构完整,中心突出。 E.文章用“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形容杜甫诗歌波澜壮阔、想像奇特的浪漫色彩,用“如钟,如鼓,回 响在中华历史的长空”形容杜甫诗歌超越时空的现实意义。 【答案】BD 【解析】第 4 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该题 5 个选项中的 3 个选 项考查的是鉴赏,能力层级为 E 级,A 项兼有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关键文句理解的作用,D 项兼有考查学 生,把握文章思路和分析文章结构能力的作用。A 是错误项,文章确实分析了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揭示了杜甫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不顾个人生活的苦寒,心忧苍生的伟大胸怀。错误在于所引诗句以及分析 中都没有涉及杜甫“关注国事”的内容。B 项是正确选项。作者在文章中,借用顾复初的对联,抒发参观 杜甫草堂的感慨,择取杜甫著名诗句阐述诗人的理想与情怀,从引用的内容方面说,贴切确当,而所引文 句,用辞雅洁,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所以是正确项。C 项是错误项,错误在于文章只是列举了杜甫《壮 游》《三吏》《三别》《北征》《秋兴八首》以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诗,只是在文章的后面摘要分析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表现的杜甫的胸怀,并没有对这些诗作的历史意义作分析。文章在“他的诗作却 从此更加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映现出一代河山的风云、生灵的状貌。它们如钟,如鼓,回响在中华历 史的长空”这两句中虽然涉及了杜甫诗作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但也只是形容,并没有作分析。D 项是 对全文结构的一个简要概括分析,是正确选项。E 项的错误不明显。文章确实用“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 映现出一代河山的风云、生灵的状貌”形容杜甫诗作,但这里形容的是杜甫诗作的反映时代人生的现实主 义意义,而不是形容它们的浪漫色彩;“它们如钟,如鼓,回响在中华历史的长空”则形容杜甫诗作的超 越时间空间的伟大历史意义,也不是讲“现实意义”。 (四) 话说知音 林非(19 分) 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 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的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 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说的是春秋时期的俞伯牙,他在停泊的小舟中专心致志地鼓琴, 樵夫钟子期竟会听得出神入化。当他将仰慕着高山的情思注入音符时,钟子期立即慷慨激昂地吟咏着:“巍 巍乎若泰山!”当他挥舞手指弹出浩荡迸涌的水声时,钟子期又像是站在滚滚的江河之滨,禁不住心旷神 怡地叫喊起来:“汤汤乎若江河!”对这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的琴声,怎么能感应得如此的丝毫不差,竟犹 如从自己心弦上盘旋着飞翔出来的?如此神奇地领悟和熟稔伯牙弹奏出来的袅袅情思,真像是变成了他的 化身一般。这怎么能不让伯牙万分地兴奋和感激?因此当钟子期死去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心思触摸琴弦了。 知音难觅,怪不得唐代诗人孟浩然,要反复地感叹“恨无知音赏”和“知音世所稀”了。 我偶在黝黑的深夜里浏览着《吕氏春秋·本味》和《列子·汤问》,思忖着知音这两个字的分量,想 得心驰神往时,眼前似乎笼罩着一阵阵飘荡的云雾,在惝恍和朦胧中超越了时间的阻隔,觉得伯牙老人隐 隐约约地从这两本典籍的字缝里走出来,铄地站在我身旁。当我向他衷心地致敬时,多么想唐突地劝慰他, 依旧要不断地奏出震撼人们灵魂的声音,其中自然应该有悼念那位知音的悲歌,让人们更透彻地理解,智 慧的灵魂和丰盈的情感是多么的值得怀念和尊重。像这样美丽动人的乐曲,难道就不会熏陶出第二个、第 三个乃至更多的知音?而如果不再去弹奏这迷人的弦索,哪里还能引出心心相印的知音呢?知音总是越多越 好啊!更何况伯牙学习鼓琴的道路实在是太艰辛了,我曾在《乐府解题》里看到过这样的记载。据说他整 整三年都困苦地弹奏着,琢磨着,冥想着,手指都开裂了,鲜血直往外冒,浑身消瘦,憔悴得像奄奄一息 的病人。但是,琴弦上总是蹦出一丝丝浑浊和粗糙的声响。于是苦心孤诣的恩师带领他奔向波涛汹涌的东 海,整日整夜在沙滩上踯躅。狂风吹肿了眼睛,暴雨淋湿了衣衫,烈日晒黑了皮肤,黯淡和凄凉的月光又 使他迷失了道路,险些儿溺死在奔腾和呼啸的海浪中。那铺天盖地怒吼着的波涛,茫茫无际蔓延着的天涯, 扶摇直上哀号和翱翔着的鸥鸟,霍地使他开启了紧闭的心窍,琴声变得悠扬而又壮烈,清冽而又浩瀚,刚 劲而又缠绵,悲切而又欢乐,我似乎瞧见他无法遏止自己的泪水顺着脸颊滚滚流淌。像这样花费千辛万苦 学得的技艺,轻易放弃了是多么严重的损失,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不能动摇和沉沦。 大凡能用声音、图画或文字去打动人们的艺术家,往往会历尽沧桑,甚至要闯过多少生死的关隘,还 得在日后反复地揣摩,昼夜都不能停歇。既然已经耗尽了毕生的心血,投入了如此巨大的工夫,确实就应 该永不停顿地奋斗下去,将自己美好和高尚的憧憬始终存留在人们心中,获得更多更多的知音。 1、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为什么会“万分地兴奋和感激”?(3 分) 答: 【答案】因为俞伯牙的琴声变幻无穷、神秘莫测,钟子期却能够准确地感应他的琴声,领悟他的情思。 【解析】第 1 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高山流水觅知音,是两千多年来传诵的一段歌颂崇高友谊的佳话。文中,“对这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 的琴声,怎么能感应得如此的丝毫不差,竟犹如从自己心弦上盘旋着飞翔出来的?如此神奇地领悟和熟稔 伯牙弹奏出来的袅袅情思,真像是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这两句话是答题思考的主要内容,伯牙的“兴 奋和感激”的情绪由此而生。两句中,第一句与第二句基本意思一样,但是两个角度。第一句是从钟子期 对琴声的感受说的,第二句是从对俞伯牙弹奏出来的情思的角度说的。因此,概括的时候这两层意思都要 有。如果只答“因为知音难觅,所以伯牙万分兴奋和感激”,就过于简略而显得空泛。 2、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根据文意,分两点对此概括说明。(4 分) 答:(1) (2) 【答案】(1)神往和渴求知音,已经成为华夏子孙的一种纯洁而神圣的情操。 (2)中国古代典籍中多有记载、传诵。 【解析】第 2 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提取以及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 所谓文化,一种意义是指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 富。两千多年来,知音的故事一直在华夏子孙中间传诵,人们以追求像伯牙子期这样的崇高友谊作为一种 高尚的情操。从《吕氏春秋》《列子》《乐府解题》到唐代诗歌,诸多的典籍中都把它作为重要内容加以记 载和传诵。可以说,知音的传说已经深入华夏子孙的心中,成为人们的一笔精神财富。阅读这篇文章,对 这样具有文化含量的内容是不可忽视的。由于这些内容散见在这篇文章中,因此本题还具有对信息筛选和 加工能力的考查。答案要点是两条。第一条以文章第一段为主要思考内容,需要的是加工概括,比较容易。 第二条首先要有敏感,在初读的过程中就要有这种敏感。难点在于将文中几处提到的出处和引用能够进行 概括。《吕氏春秋》《列子》《乐府解题》是古代典籍,诗歌也在典籍之列,例如《全唐诗》,因此应该用“古 代典籍”概括。 3、俞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鼓琴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唐突地劝慰他”?根据文意, 简要回答。(4 分) 答: 【答案】(1)知音越多越好,俞伯牙不能因为失去钟子期而不去寻求更多的新知音。(2)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 不应轻易放弃,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 【解析】3 题重点考查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回答本题,要懂得作者崇敬伯牙子期的高尚友谊,但 对伯牙因子期的不在而不再弹琴的做法不以为然。他认为,伯牙依旧应该继续演奏出那“震撼人们灵魂的” “美丽动人的乐曲”,在钟子期之后,可能会“熏陶”出更多的“知音”。再说,伯牙高超的演奏技艺实在 是来之不易,怎么能因为钟子期的不在而轻易放弃呢?这些内容见之于文章第 3 段、第 4 段,因而,回答 本题要关注第 3 段、第 4 段,尤其对第 4 段内容的理解,关乎本题答案是否完整准确。第 4 段主要叙述描 写伯牙学琴的艰辛经历,目的在于说明伯牙不应终止自己的演奏,本段的最后一句话点明了这层意思。这 段内容与上一段是有密切联系的,单从语言标志上看,段首一句“更何况伯牙学习鼓琴的道路实在是太艰 辛了”中的“更何况”三个字就表明了前后两段内容上的联系,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劝慰”俞伯牙。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这篇散文选择一个全新的视角,对早已深入华夏子孙心坎里的知音的传说进行评说,表达了作者对获 得知音的独特看法。 B、全文以“神往和渴求知音”为线索,以叙述和描写俞伯牙遇知音和艰辛学琴的经历为主要内容,揭示 知音难觅但又可求的主题。 C、“我似乎瞧见他……滚滚流淌”一句,生动地描写出伯牙学琴成功后激动与喜悦的心情,也融入了作者 学艺的切身体会。 D、最后一段以“获得更多更多的知音”收尾,既与第一段神往和渴求知音的意思相呼应,又进一步阐释 了第一段的内容。 E、第一段中“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形象地表达了知音的传说带给人们的 美感和鞭策作用。 【答案】AE 【解析】第 4 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心意思和主要内容的分析归纳能力和对文章的分析鉴赏能力。 A 是正确选项。B 项的问题在于两点:第一,虽然全文有较大的篇幅叙述和描写俞伯牙遇知音和艰辛学琴 的经历,但不能因为篇幅大就作出是“主要内容”的判断。就全文来看,“表达作者对获得知音的独特看 法”才是主要内容,文中叙述和描写俞伯牙遇知音和艰辛学琴的经历都是为这个“主要内容”服务的。第 二,“知音难觅但又可求”并不能准确地表达本文的主题。根据文意,可以看出,作者“话说知音”是要 表达这样的意思:俞伯牙不能因为失去了一个钟子期而终止演奏,应该继续用琴声培养更多的知音;再说, 伯牙的演奏技艺是多么来之不易啊,不应该因为钟子期不再能欣赏而放弃。作者在文章中并没有涉及知音 “可求”还是“不可求”的内容。C 项的错误主要在于“也融入了作者学艺的切身体会”,这样的说法文 中找不到依据。D 项的分析不符合原文的实际,从原文中看不出最后一段对第一段内容做了“进一步阐释”, 而它阐释的是作者的观点。最后说一说 E 项,这是一个正确选项。“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这样的表 达,带给读者的是一种美的感受,可以使读者从“欣慰地”“咀嚼和回味”这样的语言中去体会获得知音 所产生的愉悦;“有时却又像飓风似的咆哮,催促人们赶快行动”,这样的表达,可以使读者从中感受到一 种赶快寻觅知音的鞭策。这个选项的判断需要有语言的敏感,也需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之所以说“形象 地表达了知音的传说带给人们的美感和鞭策作用”,是因为作者将非常抽象的“美感”通过“欣慰地咀嚼 和回味”这样形象的描写传达出来,以此触发读者已有的生活体验和头脑中储存的生活表象,进而使之转 变为读者的一种感觉。第二句与此是一样的道理,所以说是“形象地……”。 5、怎样理解第一段中“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的咆哮,催 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的表达作用?(4 分) 答: 【答案】形象地表达了知音的传说带给人们的美感和鞭策作用。 【解析】本题实际上是以全国卷 22 题 E 项为答案设计的。具体分析请参见上面对 E 项的分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