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仿写句式”复习中隐含信息的把握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语文“仿写句式”复习中隐含信息的把握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高考语文“仿写句式”复习中隐含信息的把握-中学语文论 文 高考语文“仿写句式”复习中隐含信息的把握 孙有文 仿写句式是高考考纲中明确规定的必考内容之一。从近几年的题型看,仿写类 型有话题式仿写、嵌入式仿写、续写式仿写、自由开放式仿写等。做仿写句式练 习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形式的束缚性,就是说一定要符合题目要求,不可另起 炉灶;二是内容的创造性,内容上不要再去重复原来的内容,要尽量开拓境界。 做仿写题时,必须要做到与原句结构一致、话题一致、修辞一致、格调一致。 仿写练习,一般都有条件与要求,这些条件与信息都明确的,学生做题时很好 理解,也能按这些要求去做,但好多学生却忽视了材料中隐含的信息,这样,虽 说写出来了,可是却不能得分,原因何在?就是没有将明确要求与隐含信息结合 起来,导致失分比较严重。 下面通过事例来分析: ①请仿照文中画线句子,另写两个切合文段的例子。 以浓墨来刻画人,表现人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那种百折不挠的意志,是《史记》 的最大特点。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以求东山再起;韩信忍胯下辱,发愤追求; 摇 , 摇 摇这些人物身处逆境而不甘沉沦,身受磨难而刻意进取,那奋发图强的力量 深藏在他们的灵魂深处,一旦时机到来,就会像火山爆发、山洪奔泻那样令人触 目惊心! 这则材料明确要求的只是写两个切合文段的句子,再没有告诉什么别的条件。 但通过仔细研读材料就可看出,材料中隐含的信息很多。一是所写的人物必须是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出自《史记》里的,二是所写的人是身处逆境而有所作为的、刻意进取的人。这 样的隐含条件,好多学生就没有看出,或者只看出了是身处逆境而成才的这一面, 没有想到要写《史记》里的那一面,其结果只能是做了无用功,或者失分太多。 那么从分析中,我们就可以得出如下参考答案:A、晋文公流亡十九年,以求 复国图强;屈原蒙流放之羞,坚守情操。B、陈涉身为佣耕者,却有鸿鹄之志; 苏秦以锥刺股,发奋求学。C、项羽破釜沉舟,以求卷土重来;刘邦忍气吞声, 图谋称王。 ②请补写出空缺处的语句,与前两句构成排比句,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一致。 作一次心灵旅行,就以那一本本零落的古卷残页为车票,感受着穿越时空的欣 喜。我与李白共攀蜀道,与辛弃疾拍遍栏杆。 摇 摇,( ) 摇。无论是漠北 黄沙,还是江南水乡,我都一一留下足迹。 这道题明确的信息是写两个句子,与前边构成排比句,但从材料隐含信息来看, 抽出“与某诗人做某事”这个格式,“某事”必须是“某诗人”在文章中记述过 的,而且从“古卷残页”“穿越时空”来看,就是古代的文人诗家,再从与后边 对应“漠北黄沙”“江南水乡”来看,第一空应该填的是生活在北方的文人,后 边应填的是生活在南方的文学家。还有,所补写的人物应是与李白、辛弃疾齐名 的诗人或文学家,每个补写的句子中最后的词语,都应是联系该作者作品的表示 动作行为的四字短语。 这样分析,参考答案就可写为:A、与王维畅游大漠,与苏轼旅游赤壁;B、 与杜甫共居茅屋,与陶渊明共赏菊花。 ③仿照下面示例,另写一段话。 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树在,叶去;叶在,花去;花在,香去;香在,闻它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的人去。 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 ____________。 本题没有限定话题,但续写句子的内容和形式,都隐含在所提供的例句中,做 题时需注意:一是要用排比的短句对句首的设问作答;二是作答的排比句之间的 关系是层进关系,从修辞的角度说,运用了粘连。 参考答案:山在,水去;水在,琴去;琴在,音去;音在,听它的人去。∥池 在,荷去;荷在,水去;水在,鱼去;鱼在,赏它的人去。 通过以上事例的分析,我们就领悟到做仿写题,必须注意将练习中的明确要求 与隐含信息结合起来,要通过读材料,找出话题中的暗示语,这就要求我们在做 题时,注意如下事项: 一是仔细审题,理解句意。 二是将明确要求与隐含信息结合。 三是语句通畅,仿写要有高度,注重文采,尤其注重修辞。 四是字迹整洁,书写工整。 近几年高考仿写命题的综合性越来越明强,“一点为主,多点突破”的考点分 布将会越来越明显,需要学生在答题时仔细审题,定位考点,综合考虑,准确作 答。创新的主流趋势将会加强,求新求变,隐含的信息越来越隐蔽,得引起我们 足够的重视。 高考语言仿写让我们感受最深的是,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学 会思考,学会发现问题,同时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语言创新的训练,要重视梳理 语文课本中的知识,对句式、语法、修辞要灵活运用,要重视课外知识的积累,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要有文化素养,多关注生活,丰富知识。 ★作者单位:甘肃崇信一中。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