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语文第3单元9说“木叶”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必修5
9 说“木叶” [语言建构]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袅袅(niǎo) 照浦(pǔ) 灼灼(zhuó) 亭皋(gāo) 寒砧(zhēn) 涔阳(cén) 万能锭(dìng) 言筌(quán) 王褒(bāo) 窸窣(xī sū) 迢远(tiáo) 柳恽(yùn)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似 落 泊 尽 2.语境辨析法 (1)在历史老师的启发(fā)诱导下,同学们都了解了过去那些令人发(fà)指的事情。 (2)这个科学家说:“我的这个创(chuàng)造非但没有转化为对人类有益的东西,反而成为给人类带来无穷创(chuāng)伤的隐患。” 二、写对字形 三、积累词语 1.理解辨析 (1)钟爱·喜爱 两者都有“喜爱”之意。“钟爱”指特别爱,爱的程度较深,它的书面色彩更浓一些。“喜爱”指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兴趣,爱的程度较浅,它的口语色彩浓一些。 (2)流传·留传 “流传”指顺着时间往下传或扩大范围往外传。“留传”指遗留下来传给后代。 2.明确词义 - 12 - (1)相去无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落于言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熟能生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言难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指两者距离不远或差别不大。无几,没有多少。 (2)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 (3)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出窍门。 (4)用一句话难以说清楚,形容事情曲折复杂。 [语言运用] 1.判断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写法和成语运用的正误,并改正。 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绵的一面。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梳朗与棉密的交织,一个迢(zhāo)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天渊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金。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梳—疏 棉—绵 zhāo—tiáo 相去天渊—相去无几 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 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__①__,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__②__,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 A.①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 ②不知不觉之中它在影响着我们 B.①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 ②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 C.①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被交织组合起来 ②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 D.①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被交织组合起来 ②不知不觉之中它在影响着我们 B [第①个横线前语境中主语是“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所以应用“把字句”陈述,据此排除C、D两项;第②个“不知不觉”应做“影响”的状语,据此排除A项。] 3.指出下面句子中的语病,并改正。 不但“木”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前后分句主语一致时,主语放在关联词前,所以应改为“‘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 [资料链接] - 12 - “盛唐气象”的提出者——林庚 林庚(1910—2006),字静希,原籍福建闽侯,生于北京。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北京大学教授。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后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既是诗人,又是学者。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显示出诗人学者的独有特色。在唐诗和楚辞的研究中卓有建树,提出了著名的“盛唐气象”。 主要作品:《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春野与窗》《问路集》。 20世纪80年代,诗坛呈现出萎靡不振的景象,专门发表诗歌的报纸、杂志寥寥无几。针对这种现状,林庚曾说:“当代诗歌的路子不对……诗歌的语言,是艺术的语言,诗化的语言,精练的语言,需要从日常的生活语言中不断进行提炼,既不能脱离生活语言,又要超越生活语言。”他写的《说“木叶”》一文,正是通过对古代诗歌中“木”字的艺术特征的阐释,说明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点。 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又叫“文艺评论”,既是指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探讨、体会、评价的科学研究活动,又是指反映这种研究成果的一种文章样式。其任务在于揭示艺术现象中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意义,探讨艺术创作的方法和规律,提高文艺创作的水平;帮助读者正确理解作品,提高读者的艺术欣赏能力,培养健康的艺术情趣。,文艺评论包括诗歌评论、小说评论、散文评论、戏剧评论、影视评论等。 [文本鉴赏] 《说“木叶”》一文,作者林庚着重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深入挖掘“木叶”中“木”字所蕴含的意境,从而阐发了“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点。 - 12 - [答案] ①古诗很少用“树叶” ②第二个特征:颜色性 一、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文段中引用了《橘颂》《招隐士》中的诗句,且在全文中作者举了大量诗句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引用这些句子作例证,可以说明“树”的意象比较常见,并由此引导读者深入思考其区别,引发读者探究的兴趣。同时也是为后文的分析做铺垫。 2.作者通过大量的举例分析,总结出了哪些带有规律性的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人运用文字洗练,而洗练却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用“树叶”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木叶”为诗人所钟爱,发展为“落木”。 二、阅读课文第4~6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3.第5自然段中,作者举周邦彦的例子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目的是比较“木”与“树”的不同,以及说明“树”与“叶”的形象之间是十分一致的,以此进一步揭示诗歌形象的暗示性特征。这样写更能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 12 - 4.结合文章第6自然段,分析“树叶”与“木叶”、“落叶”与“落木”的区别有哪些,并完成下面的表格。 意象 颜色 触觉 意味 树叶 褐绿色 密密层层、浓阴 繁密充实 木叶 ① ② ③ 落叶 ④ ⑤ ⑥ 落木 比木叶更显得空阔,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疏朗与绵密交织,一个超远而美丽的意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微黄 ②干燥、不湿润 ③疏朗、飘零之意 ④繁密绿色 ⑤饱含水分 ⑥春夏之交 5.这三个语段分别阐述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4自然段阐述了“木叶”具有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第5自然段阐述了“木叶”具有第一个艺术特征的原因;第6自然段阐述了“木叶”具有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清秋气息。 三、总览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6.这篇文章实际上是谈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为什么把“说‘木叶’”作为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把标题定为“说‘木叶’”,就可以把古诗中的意象“木叶”作为论题,围绕它展开全文。作者先排除古代诗人考虑文字洗练的因素,再探寻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蕴含落叶的因素,最后从中得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并加以阐发。这样论述,从现象谈到本质,从个别谈到一般,从具体谈到抽象,既深入浅出地阐发了理论,又易于为广大读者所接受。如果把题目定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也无不可,但那势必是另一种行文思路,大概是摆起架子大讲理论,不大容易写得深入浅出。 7.本文以精细的美学触觉,给我们辨析了诗歌史上使人钟爱的“木叶”形象,旁征博引而又细致入微,给我们提供了较好的文学研究方法。但也有人对作者这种“咬文嚼字” - 12 - 的欣赏方法不以为然。你认为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本文是鉴赏法的一种,有它的长处。对于初学诗歌的学生来说,“咬文嚼字”有利于打下扎实的基础,应该重视“咬文嚼字”。作者运用翔实的例证,有条不紊地层层推进,如抽丝剥茧一般,带领读者寻幽探秘,这种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示例二)作者以深厚的学养与丰富的联想力,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做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使我们对古诗词中艺术的精微之处有了更深的体会。 [写法借鉴] 1.写作特色 妙用古诗词,文章炫风采 作者围绕“木叶”引用了大量的古典诗歌,以深厚的学养与丰富的联想力,通过精要的比较、分析,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做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阐发了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质。作者不仅深谙诗歌的妙道,而且在诗的海洋里游弋自如,在行文中许多有关“木叶”的古诗信手拈来。这样不仅使析理有凭有据,而且使文章增添了文化内涵,读之赏心悦目,使我们既受到美的熏陶,又对古诗词艺术的精微之处有了更深的体会。 2.写法指导 运用古诗词“5技巧” (1)巧借古诗文拟题 在文章标题处引用古诗文名句,能让题目显得典雅蕴藉,富有文学情趣。诗句拟题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引用,如福建考生的《一蓑烟雨任平生》,引用苏轼《定风波》中的语句作为题目,既紧扣所选的历史人物,贴切凝练,又昭示文章题旨,写出了苏轼的豁达与超脱,可谓“一石双鸟”;二是化用诗句,如上海考生的《忙兮忙兮奈若何》,化用了项羽《垓下歌》中的语句,化腐朽为神奇,让人耳目一新。 (2)妙引古诗文名句开篇 在文章开头嵌入诗词佳句,以此领起全篇,则能够使语言显得凝练精辟。如下面文章的开头: 漫步于秋日落叶徐徐的小径上,不禁吟了一句:“无边落叶萧萧下, - 12 - 不尽愁绪滚滚来。”慨叹落叶的悲哀与不幸。其实,落叶的生命或许就是这样,只求得春日繁茂,秋日落英缤纷。换个思维方式,龚自珍曾说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嘛!我们应该欣喜,享受落英缤纷的秋景。 开头由情景入手,化用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自然引出对落叶的联想,然后再引用龚自珍的名句,恰当地诠释了话题的内涵。这样处理,使文章在开头便显得意蕴深刻,诗意灵动。 (3)巧用古诗词结尾升华 在文章收尾处引用古典诗文,则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够启人心智、升华主题,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令读者掩卷沉思,回味无穷。如下面文章的结尾: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流年似水,时光如电般消逝,也许只有历史,才能让“无字碑头镌字满”;也许也只有历史,才能最好地诠释曾国藩在天京城破、黄袍欲加身之时写尽生平心境的一句话:“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三处引用均贴切自然不显斧凿,使文章文采飞扬,情理交辉,意蕴深远,辩证而深刻地评价了曾国藩这一历史人物,实在是一记漂亮有力的“豹尾”。 (4)巧借古诗文点题、过渡 这种语段的构成主要是连用古诗文名句形成整句,也可在段首或段尾加总提句或总结句。如: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是恋情的思念;“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亲情的思念;“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是友情的思念;“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是乡情的思念! 连用古诗文名句形成排比,既总结,又引出下文。 (5)连用古诗词刻画亮点段 引用古诗文名句时可单用,也可连用。尤其是连用,可构成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精彩语段。如: 寂寞是什么?曾几何时,有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许,寂寞便是皓月当空,好风如水,万籁俱寂时形影相吊的那种感觉吧!曾几何时,有李后主感慨“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也许,寂寞正是深宫大院,国愁家愁人也愁的情丝纠缠吧!曾几何时,有陈子昂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也许,寂寞就是芳草依旧,天涯依旧,物是人非的空虚心境吧!寂寞到底是什么?我无法回答。 上文所选语段连用三句古诗词名句,让“寂寞”具有了深刻的文化内涵,使文章底蕴厚实,充满典雅蕴藉的诗意和丰富的人文气息。 3.迁移运用 - 12 - 请你以“经典”为主题,使用引用的手法写一个片段。要求语言富有文化底蕴,1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示例】 信手翻开一本本古典诗词,经典的力量无声地抓住人的心灵:岳飞的“八千里路云和月”是豪迈的气魄;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是自信的不羁;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婉约者的柔情;欧阳修的“泪眼问花花不语”是相思者的哀怨……经典,在历史的长河中无声地流淌,用流行所无法企及的宁静的力量熏陶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用内在的魅力给予人们享受与思考。 [素材采撷] 1.素材积累 处处留心皆学问 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使人读后满口余香,却是妙处难与人说。 本文作者林庚以他深厚的文学素养与丰富的想象力,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做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他的这种文学研究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应用角度】 “细心与发现”“严谨治学”“深阅读”等。 2.素材应用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每个人都要学会深层阅读。一部“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仅靠三十六集电视剧就能“一目了然”吗?一套二十四史浩如烟海,富似金库,仅靠一家之言的译文就能“明志”吗?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歌,仅靠其中一两句诗句就能把握诗的“灵秀”吗?古人为了写诗著文,“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林庚在《说“木叶”》中,从人们最为熟悉、习以为常的木叶说起,援引了大量的诗句,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经过深入的研究,从“木叶” - 12 - 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发现诗歌的语言是有尽的,但它包含的意思,给予读者的暗示、启发则是无尽的。从而告诉我们读诗不能只停留在理解的层面,而应该是有见识地深入阅读、欣赏,读出表面文字后深藏的内涵,从而进入到艺术形象的领域。林老先生的阅读方式对当下不少人浮光掠影、快速浏览、浅尝辄止的“碎片化阅读”不是很有启发吗? [群文阅读] 导读:科学巨人伽利略曾说:“一切推理都是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确实,科学发现离不开细心的观察,生活亦然。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细心观察生活,你会发现生活中蕴藏着许多未曾发现的东西,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山一泉……都值得我们停住脚步静静地欣赏。 细心淘洗的世界 ⊙吕 进 诗人方敬心气很高,不太轻易佩服别人。在他的书桌上却搁着一个玻璃相框,是诗人卞之琳的照片,这也是方敬书房里唯一的照片。方敬和我谈起卞之琳,总是非常敬重。在方敬去世后,卞之琳写了一篇悼念文章,题目是:《脱帽志变·追忆方敬》。文章题目是从方敬早年诗歌而来。年轻的方敬非常忧郁,他在《阴天》里有这样的瘦弱的诗句:“忧郁的宽帽檐/使我的日子都是阴天。”在参加革命以后,在抗战的时代洪流里,方敬才变得强壮而乐观,脱掉了忧郁的帽子。 对于卞之琳,圈外的人好像不是像对臧克家、艾青那样熟悉。所以卞之琳几次生气地对我说:“我不是卞之琳,是‘卡之琳’”,他是指的有些书刊老把“卞”错排成“卡”。人们提到他的作品,往往就是那首《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2000年卞之琳去世的时候,北京一家报纸的新闻标题就是《写“断章”的人去世了》。这首诗是卞之琳1935年在日本客居近半年回国后,在山东济南省立高中执教时写的。其实,卞之琳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是融古化欧的新诗大家,他出身北京大学外文系,又是我国著名的研究莎士比亚的专家。国外对他的研究一直不断,美国学者汉乐逸的专著《发现卞之琳——一位西方学者的探索之旅》就很有影响力,1983年出版英文本,2000年出版中文本。 新诗研究所成立的时候,我们想聘请两位顾问教授,一个是臧克家,一个是卞之琳。当时的考虑是臧克家代表现实主义道路,卞之琳代表现代主义道路,这样,可以为新诗所的建设从不同角度做出指导,让新诗所全面地丰富地健康发展。而且我知道,这两位前辈虽然诗观有距离,关系却非常亲密。卞之琳出门散步的时候往往要顺路到臧家坐坐,聊聊,臧克家也常常提到卞之琳。 卞之琳做事严谨,喜欢淘洗,喜欢提炼。所以他编自己的文集,入编的标准很严,弃作多,散佚多。对于聘任顾问教授之事,我也怕他顾虑太多,所以给他专门写了一封长信。他考虑有半个月吧,给我回信:“我原不想成为你的包袱,可是又想到‘人和’ - 12 - 问题。你们上下都重视新诗研究,成立新诗研究所也是全国首创,左右有新知(例如邹绛和你),旧好(方敬),终于还是决定答应下来。” 新诗研究所的开门弟子叫柳扬,是浙江考来的,后来在英国伦敦大学拿了博士学位。柳扬从新诗研究所毕业后,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工作,我就给他一个任务:每个星期天都去看看卞之琳,帮忙做做家务。柳扬后来在出国前一直坚持这样做,也从卞之琳那里学得不少东西。卞之琳对人对己都很严格,从不马虎。 细心,我们的“传家宝” ⊙叶永烈 父亲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有几件事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一是我的一周岁照片,他用毛笔在照片背面写着:“永烈周岁纪念,三、农七、二六。”这三是指民国三十年,即1941年,而后面的日期特地注明是农历。我的农历生日是七月二十七,而他带着我在七月二十六去照相馆拍摄周岁纪念照片,真是365天一天也不差! 二是他保存了我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毕业的成绩单,总共39张。他还保存了我11岁向报社投稿时,报社写给“叶永烈小朋友”的信、信封以及当时发表我的诗的报纸。在我成人之后,才全部“移交”给我,得以保存至今。 三是我考上北京大学之后,他给我写信,信封上写“北京市 北京大学 第十一斋 第一百十一室 叶永烈君亲启”,下方写着家里的地址以及他的全名,还写着“19××年×月×日发”。他见到我的信封上只写“北京大学叶寄”,便在信中强调:“你今后写信封必须将收信人及寄信人的地址、姓名详详细细写出。”从那以后,我写信也像他那样“详详细细”。 父亲言传身教,使家中的孩子也成了细心的人。对于我这个做文字工作的人来说,细心使我受益无穷。比如,永久保存采访照片是一件重要的事。早年的照片是用胶片拍摄的,我买了十几本集邮册,专门用来插放底片,并在册页上写明底片内容、拍摄日期,便于寻找。 如今改用数码相机,则把数码照片分门别类存入电脑中不同的文件夹,文件夹上写明拍摄内容、地点以及日期,重要的照片则逐张在文件名上也如此标明。每次出差回来,要花很多时间细心地做好照片的这些“标明”工作,有的合影要写上左为谁,右为某人。虽说很费事,需要足够的耐心,但是形成了庞大的十几万张的照片库之后,出书时要配什么照片只要搜索一下,如同探囊取物,那时候就深感细心带来的方便。 我的藏书日渐增多到数万册。我的书信、作品的手稿、档案以及电脑文件也堆积如山。所幸养成了有条有理的习惯,我的书分类保存于四十多个书柜,书信、手稿、档案分存于三十多个铁皮档案箱,至于电脑文件则分存于三个大容量移动硬盘,还刻在上百张光盘上。有一回我出差广州,珠江电影厂需要我几年前发表的小说,我打电话到上海,妻很快就按照我的提示在书柜第几格找到并用快递寄往广州。 其实,对于任何人、任何工作,细心是永远需要的。细心、耐心、精心,三“心”高照,一丝不苟,心细如发,以工匠精神做事,是成功的秘诀。 推荐作品: - 12 - 《探索与发现》 杂志 《无言之美》 朱光潜 [积文化常识] 1.例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恽《捣衣诗》)“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可见洗练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 捣衣:古代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软熨帖,好裁制衣服,称为“捣衣”。多于秋夜进行。 寒砧:在古典诗词中,凄冷的砧杵声称为“寒砧”,往往表现征人离妇、远离故乡的惆怅情绪。 2.例如:“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萧纲《折杨柳》) 杨柳:诗经里面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诗句,杨柳最早就是杨树与柳树的意思,因为一到春天,杨树与柳树都会飞絮,是为“杨花柳絮”,很容易引起古人的伤感。后来隋炀帝游江南时,最喜欢江南岸的柳树,因此封赐它姓杨,故江南人都称柳树为“杨柳”。关于杨柳的文学意象,要从“柳”字说起。①“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思念。②“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抒发了李白对 故乡的无限牵挂。③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青玉案》中“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的忧愁程度。 [诵国学经典]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选自《论语·雍也》) [古文今译] 仲弓问孔子,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此人还可以,办事简要而不烦琐。”仲弓说:“以严肃认真的态度,简明扼要、干净利落的(行事)方式,来(为百姓)处理政务,不是可以的吗?而以轻慢草率的态度(或以只求简单、少找麻烦的态度)来简单随便的处理政务,不是太简单(太不负责任)了吗?”孔子说:“冉雍,这话你说得对。” [知行启迪] 孔子主张办事简明扼要,不烦琐,不拖拉,果断利落。不过,任何事情都不可太过分。如果在办事时,一味追求简要,却马马虎虎,就有些不够妥当了。所以,孔子听完仲弓的话以后,认为仲弓说得很有道理。 - 12 - - 1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