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2019-2020高三第二学期期初学生素质调研测试 高三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以形象为主要特点的汉语言,不可能像西方语言那样作过多的语言规则的理性分析,而应以整体 和形象思维为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尽可能 语言文字的理性规则,让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和语言实践,在潜移默化中领悟民族语言的独特规则,从而能够 。‎ A. 感知 弱化 师心自用 B. 感知 简化 学以致用 C. 感悟 简化 师心自用 D. 感悟 弱化 学以致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语的辨析能力。应对此类试题一定要结合语境,从近义成语的语意侧重点、语体色彩、感情色彩、语法功能等角度加以辨析。作答时,可先选择自己较为熟悉的成语来逐个排除选项,最终得出正确答案。‎ 感悟,指有所感触而领悟;感知,指客观事物通过感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应。依据后文“在潜移默化中领悟民族语言的独特规则”可知,此空应选用“感悟”。‎ 弱化,变弱,使变弱;简化,把繁杂的变成简单的。依据“以形象为主要特点的汉语言,不可能像西方语言那样作过多的语言规则的理性分析”可知,不是要“简化规则”,“规则”是不会变的,只是要在教学中使对“规则”的分析变弱,所以此空应选用“弱化”。‎ 学以致用,学到的东西得以用于实际;师心自用,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正确意见。与“学生”相搭配,应选用“学以致用”。‎ 故选D。‎ ‎【点睛】正确运用词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词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词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词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词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词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词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个伟大人物,一个伟大的作家和艺术家是一定具备最好的心肠的, ,因此他的每一座雕像都像一束心窝,治人创伤的光芒,能够穿透观赏者心灵的最深处。‎ - 23 -‎ ‎①对人间的苦难一定抱着大悲悯和大关怀 ‎②罗丹正是具有这种心肠 ‎③对于卓越人物和同行,他一定不会嫉妒与排斥 ‎④他一定对世界对人类充满着温情和爱意 ‎⑤对地位比他低微的人,包括才能不及他的人,他一定不会看轻 A. ④①③⑤② B. ③⑤④①② C. ②④①③⑤ D. ④①②③⑤‎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对语言表达连贯的考查,有主观和客观两种考查方式。做主观排序题的基本思路是:通读全题语句,明确题目要求;试着排小组的句子或相连最紧密的句子,再把小组句子连成大组句段;把连好的语段速读一遍,把不连贯的地方再略微调整。简述为通读——试排——连读——微调。试排时从同话题内容,时间、空间、逻辑推理,相同句式,代词,关联词语,起始句,总领句,总结句,标点的角度入手。而做客观排序题要结合以上思路,巧妙使用排除法。‎ 后文“因此他的每一座雕像都像一束心窝”是在写罗丹,依据“启后”原则,应将②放在最后,排除C、D两项;④①是从整体上总说,③⑤是具体分说,而整个语段是从“艺术家”到“罗丹”的总分顺序,所以应将④①放在③⑤前。‎ 故选A。‎ ‎3.用下列诗句组合成一副规范的春联,最合适的一组是 ‎①竹映高墙似傍山 ②笙歌声拂长春地 ③每逢佳节倍思亲 ④星月光映不夜天 ‎⑤听烧爆竹童心在 ⑥鸟啼碧树闲临水 ⑦看换桃符老兴偏 ⑧愿得此身长报国 A. ①⑥ B. ②④ C. ⑤⑦ D. ⑧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对对联的能力。所谓对联,是指结构形式上由上下两句构成,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讲究对偶的一种联语。‎ A项,不符合春联的仄起平收要求,该项错误;‎ B项,内容是写元宵节,该项错误;‎ C项,正确。‎ - 23 -‎ D项“佳节”时间模糊,不能具体体现是春联,该项错误。‎ 故选C。‎ ‎【点睛】对对子,俗称“对课”,是汉文化在社会生活中贯古通今,应用范围最广泛,生命力最强,最精炼也是最经济适用的文学艺术。也叫“对联”,对联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是语言艺术,书法艺术和装饰艺术的完美结合。‎ ‎4.对下列语段主要内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创作一件山水盆景等于画一幅山水画。一丘一壑,一草一木,都要有章法,合事理。山势的来龙去脉,起承转合和层次结构,树木的生相、穿插、俯仰和顾盼,皆应顺乎自然之理。因此,在创作过程中,布山形,分石脉,置路弯,安坡脚,配植物,点茅舍,都要“讲理”,都要“合理”。‎ A. 山水盆景创作等同于山水画创作。‎ B. 山水盆景创作必须符合自然之理。‎ C. 山水盆景创作必须讲求一定章法。‎ D. 山水盆景和山水画创作原理相通。‎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压缩语段首先应辨明语段的表达方式,针对不同的表达方式,采取不同的应对技巧。说明性语段:抓说明对象,扣住其特征。议论性文段:可以采取抓中心句的方法。记叙性文段,可以通过抓记叙的要素来抓信息。具体操作过程:找——陈述对象、中心事件、性质、结果;作答时必须按照题干要求(含标点)、尽可能运用原文词语、尽量运用主谓句表达。‎ 本语段的阐释对象是“山水盆景创作”,语意重心是山水盆景创作的“理”,而这“理”指“自然之理”。‎ 故选B。‎ ‎【点睛】压缩语段题的主要方法有:一是查找法,即在原文中寻找能表述主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如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语句,说明文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过渡句,新闻中的导语均属关键语句。二是删减法,就是保留材料中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三是连缀法,即将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筛选整合,连缀成最终答案。‎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 23 -‎ 论任人之体不可疑札子 欧阳修 臣近见淮南按察使邵饰奏,为体量知润州席平为政不治及不教阅兵士等,朝廷以饰为未足信,又下提刑司再行体量。‎ 臣窃以转运、提刑俱领按察,然朝廷寄任重者为转运,其次乃提刑尔。今寄任重者言事反不信,又质于其次者而决疑。臣不知邵饰为人才与不才,可信与不可信,如不才不可信,则一路数十州事岂宜委之?若果才而可信,又何疑焉?又不知为提刑者,其才与饰优劣如何?若才过于饰,尚可取信。万一不才,于饰见事相背,却言席平为才,邵饰合有罔上之罪矣。若反以罪饰,臣料朝廷必不肯行。若舍饰与席平俱不问,则善恶不辨,是非不分。况席平曾作台官,立朝无状,只令制勘,亦不能了,寻为御史中丞,以不才奏罢。朝廷两府而下,谁不识平?其才与不才,人人尽知,何必更令提刑体量,然后为定。‎ 今外议皆言执政大臣托以审慎为名,其实不肯主事而当怨,须待言事者再三陈述,使被黜者知大臣迫于言者不得已而行,只图怨不归己。苟诚如此,岂有念民疾苦、澄清官吏之意哉?若无此意,是好疑不决,则尤是朝廷任人之失。自去年以为转运使不察官吏,特出诏书,加以使名,责其按察。今按察使依禀诏书,举其本职,又却疑而不听,今后朝廷命令,谁肯信之?‎ 凡任人之道,要在不疑,宁可艰于择人,不可轻任而不信。若无贤不肖,一例疑之,则人各心阑,谁肯办事?今邵饰言一不才显者,所贵朝廷肯行,然后部下振竦,官吏畏服。今反为朝廷不信,却委别人,则饰之使威,谁肯信服?饰亦惭见其下,今后见事,不若不为。不独邵饰一人,臣窃闻诸处多有按察官吏,皆为朝廷不行,人各嗟惭,以谓任以事权,反加沮惑,朝廷之意不可谕也。伏望圣慈特敕其邵饰所奏,特与施行。又令今后按察使奏人,如不才、老病灼然不疑者,不必更委别官,示以不信。所贵不失任人之道,而令臣下尽心。‎ 取进止。‎ ‎(有删改)‎ ‎5.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又质于其次者而决疑 质:问询 B. 则一路数十州事岂宜委之 委:托付 C. 凡任人之道,要在不疑 要:主要 D. 则人各心阑,谁肯办事 阑:残尽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3 -‎ A. 润州知府席平不务政事,淮南按察使邵饰巡察后上奏朝廷,但朝廷没有采纳。‎ B. 朝廷在处理席平一事的做法上让人生疑,一旦处理不当,将会陷入两难境地。‎ C. 朝廷主政官员假托小心,不主动承担,有时迫不得已才去做,只图无人埋怨。‎ D. 朝廷应当相信按察官员所奏之事,加以处理,不再委派他人,方为任人之道。‎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万一不才,于饰见事相背,却言席平为才,邵饰合有罔上之罪矣。‎ ‎(2)今邵饰言一不才显者,所贵朝廷肯行,然后部下振竦,官吏畏服。‎ ‎8. 结合全文,概括作者认为皇上不信任邵饰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答案】5. C 6. A ‎ ‎7. (1)万一他没有能力,和邵饰看问题的方法相反,却说席平有能力,那么邵饰就应该有欺骗圣上的罪过了。‎ ‎(2)现在邵饰即便说了一句明显的没有才能的话,他所重视的朝廷一定推行 ,这样以后下属们一定会震惊,官吏们也会因惧怕而服从。 ‎ ‎8. ①邵饰受到怀疑,失去威信;②大臣敷術了事,不能尽责;③朝廷政令不行,失去人心。‎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是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应对此类试题,平时要广泛积累常见实词的意义,尤其是课本中出现的实词。作答时,考生要依据实词的本义,并结合语境、语法来判断实词在句子中的正确意义。与语境中的意义和所需词性相符的解释才是正确的解释。‎ C项,“要:主要”错误,“要”在这里是“关键”的意思。‎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手法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A项,“但朝廷没有采纳”错误,原文为“未足信",而非“没有采纳”。‎ 故选A。‎ ‎【7题详解】‎ - 23 -‎ 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 ‎(1)“不才”,没有才能;“相背”,相反;“合”,应该;“罔”,欺骗。‎ ‎(2)“显”,明显;“贵”,重视;“然后”,这样以后;“振悚”,震惊。‎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筛选、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根据题目要求,明确筛选标准;然后浏览全文,搜索筛选相关信息;之后要对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比较辨别,要比出有关与无关,较出事实与结论,要辨清主要与次要,通过比较辨进一步提取出关键信息;最后对提取的关键信息进行调整组合。要依据题干要求,将重要信息进行分类,调整顺序。要按题目要求,用准确的语言进行加工。‎ 依据“今外议皆言执政大臣托以审慎为名,其实不肯主事而当怨,须待言事者再三陈述,使被黜者知大臣迫于言者不得已而行,只图怨不归己”可总结出:大臣敷術了事,不能尽责。‎ 依据“苟诚如此,岂有念民疾苦、澄清官吏之意哉?若无此意,是好疑不决,则尤是朝廷任人之失。自去年以为转运使不察官吏,特出诏书,加以使名,责其按察。今按察使依禀诏书,举其本职,又却疑而不听,今后朝廷命令,谁肯信之?”可总结出:朝廷政令不行,失去人心。‎ 依据“今反为朝廷不信,却委别人,则饰之使威,谁肯信服?饰亦惭见其下,今后见事,不若不为”可总结出:邵饰受到怀疑,失去威信。‎ ‎【点睛】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因为不理解实词、虚词,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就不能理解文意,也就无法进行文言文翻译。因此,考生对于考纲规定的12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常见的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一定要熟悉其用法。‎ 译文:‎ 我最近看到淮南按察使邵饰的奏章,奏章上认为经过巡察,润州知府席平不务政事,以及不训练士兵。朝廷认为邵饰的奏章不完全属实,又把这事交给提刑司重新考察。‎ - 23 -‎ 我认为转运使、提刑司都接受巡察百官任务,然而朝廷委以重任的却是转运使,其次者提刑司。现在委以重任的人反映情况反而不受信任,又向次要之人询问情况,然后进行判断。我不知道邵饰做人有没有能力,值不值得信任。如果他没有能力,不值得信任,那么一个路几十个州的事务怎么能委任給他呢?如果他真的有能力,而且值得信任,又怀疑什么呢?而且又不知道那个做提刑官的,与邵饰相比,他的能力高下如何?如果他的能力超过了邵饰,他的话还可以相信,万一他没有能力,和邵饰看问题的方法相反,却说席平有能力,那么邵饰就应该有欺骗圣上的罪过了。如果反过来要怪罪邵饰,那么我想朝廷一定不肯那样做。如果舍弃邵饰和席平都不过问的话,那么朝廷就好人坏人不分,是非不分了。何况席平曾经做过御史台官员,为官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受命按察裁决,也不能够真正完结事情,不久却升任御史中丞,最后因没有能力被罢官。朝廷中书省和枢密院以下的官员,谁人不认识席平?他有没有能力,人人都知道,又何必再让提刑司考察,然后才确定结果。‎ 现在外面的舆论都在理怨执政大臣假托做事要小心谨慎的名义,实际上是不肯主持处理事情引起上下埋怨。等到言事之人反复陈述,让被罢黜之人知道大臣们迫不得已才这样做,只是希望这些埋怨不归向自己。如果真能这样,哪里有想到百姓疾苦、显示官吏实情的意思呢?如果没有这样的意思,这就是喜欢怀疑,犹豫不决,那么更是朝廷任用人的过失啊。自从前一年认为转运使不巡察官吏情况,皇上特地下了诏书,以转运使的名义加强了要求,要求他们按制度巡察官员。现在按察使按照圣上诏书的要求,提出了白己的看法,却又遭到怀疑,(意见)不被采纳,今后朝廷的命令,谁又肯相信呢?‎ 大凡任用人的道理,应该在用人不疑,宁可在选才方面很难,也不能轻易任用,并且不相信人。如果无论贤人还是无才之人,一律怀疑,那么每个人都会心灰意冷,谁人还会做事?现在邵饰即便说了一句明显的没有才能的话,他所重视的朝廷一定推行,这样以后下属们一定会震惊,官吏们也会因惧怕而服从。现在邵饰反而不受朝廷信任,所负责的事情却又委托给别人,那么他的做事威信,谁人会服从?邵饰也会因此羞于见到下属;今后见到事情,不如不去做。不只是邵饰一个人,我私下里听说各处有很多巡察的官吏,他们的建议都不被朝廷采纳,每个人都在叹息羞愧,认为朝廷把事情交给他们处理,反而更加疑感,朝廷的意思不能够理解。我恭敬地希望圣上特别命令邵饰所上奏的内容,单独加以施行。同时命令今后按察使所奏之事,如果是因没有能力、成年老生病明显没有怀疑的,就没有必要再委托给另外的官员,给人以不信任的看法。圣上所重视的应当是不失信任人的道理,而让大臣们尽心尽力。‎ 我完全听候圣上的旨意,来决定我的言行。‎ 三、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菩萨蛮·夜宿余家楼闻笛声 韩元吉 薄云卷雨凉成阵。雨晴陡觉荷香润。波影淡塞星。水边灯火明。‎ - 23 -‎ 白苹洲上路。几度来还去。彩枕恨茫茫。笛声依夜长。‎ ‎9. 赏析前四句的写景艺术。‎ ‎10. 简析后四句所蕴含的情感。‎ ‎【答案】9. ①抓住典型场景和人的感受,写出雨后天晴空气的清新。②视觉嗅觉相结合,雨后之景是视觉,荷香是嗅觉。③动静结合。薄云卷雨为动,星星倒映水中为静。④映衬。雨凉与荷香,塞星淡与灯火明互为映衬,丰富诗歌意境。 ‎ ‎10. 对过去与心上人美好生活的深情怀念;与心上人离别时的缠绵难舍;离别后的孤单愁苦;深夜听到笛声时的惆怅裒怨。‎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景物描写的能力。赏析诗歌的景物描写要结合诗歌意象、意境、及景物描写的手法来作答。‎ 前四句写了薄云、阵雨、荷香、淡星、水波,灯火等典型意象营造了清幽冷寂的意境。从表现手法来看,作者调动触觉、视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来写雨后之凉、荷花之香、江边之景,生动形象,真切可感。同时“薄云卷雨”“波映塞星”一动一静,“淡塞星”“灯火明”一淡一明,更是使得意境更加丰富。‎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 ‎“白苹洲”是古代水路送别之地的泛称,“白苹洲上路。几度来还去”是作者回忆与心上人离别时多次离开又回去,这传神的动作描写充分显示了两人的“缠绵难舍”。“彩枕恨茫茫”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离别后的孤苦,及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笛声依夜长”虽是写“笛声”整夜未休,实则是写自己内心忧愁,彻夜难眠。‎ 四、名句名篇默写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 ,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荀子《劝学》)‎ ‎(2)________,靡有朝矣! (《诗经·卫风·氓》) ‎ ‎(3)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__________。(韩愈《师说》)‎ - 23 -‎ ‎(4)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_______,而卒莫消长也。(苏轼《赤壁赋》)‎ ‎(5)半卷红旗临易水,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6)__________,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讷于言,______,可谓好也已。(《论语·学而》)‎ ‎(8)文章千古事________。(杜甫《偶题》)‎ ‎【答案】 (1). 积善成德 (2). 夙兴夜寐 (3). 犹且从师而问焉 (4). 盈虚者如彼 (5). 霜重鼓寒声不起 (6). 岸芷汀兰 (7). 就有道而正焉 (8). 得失寸心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 本题注意“夙”“寐”“盈”“芷”“汀”的书写。‎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五、现代文阅读(一)‎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哑巴姥姥的酸枣树 箫 陌 ‎①哑巴姥姥没有名字,或是有名字,但在几十年的光阴里早已被大家遗忘了,哑巴才是跟了她整整一辈子的身份。不论大人还是小孩,都管她叫哑巴。‎ ‎②我小的时候哑巴就已经很老了,在我的记忆中,她永远都是踮着裹成粽子样的小脚,在低矮的院墙里忙碌着。哑巴枯瘦干瘪的脸如一枚深秋里风干的枣子,高兴的时候会咿呀咿呀的笑。在哑巴的生活里,大把大把的都是长满了苍苔的寂寥和清苦。‎ ‎③那棵海碗粗细的酸枣树,据说是哑巴的男人活着的时候嫁接过来的,是哑巴的宝贝,也是她唯一的伴儿。‎ - 23 -‎ 大部分时候,她都守在酸枣树下,皱着那张干枣般的脸,或是端着个木盆洗衣服,或是劈麻线搓麻绳,瘦成树枝样的小腿呈现出一种古怪的寡白色,仿佛早已被岁月的河水一点一点的漂洗掉了生命的痕迹。‎ ‎④每年的七八月,酸甜的枣子在那个匮乏的年月里吸引着我们的目光。我们都害怕哑巴,因为只要我们靠近那棵挂满酸枣的树,哑巴就会挥舞着一把破旧的镰刀踮着小脚飞也似的奔过来,有时候嘴里还会大声的吆喝着,啊哦啊哦的声音,急促而尖锐,就像是在轰赶着一群小鸡仔。姥姥是不许我们去哑巴的院子里,说哑巴岁数大了,有时候会犯糊涂。夏天在门外大树底下乘凉的时候,我偷偷听着姥姥和几个妯娌说,哑巴这一辈子不易,从三十岁就守寡,一个小脚的妇道人家硬生生拉扯大了四个儿女,娶的娶嫁的嫁,老了还是剩下一个人,守着一棵酸枣树,这棵树还是哑巴结婚的时候种下的,这一晃就是几十年的光阴哩,不易呀……姥姥还说,哑巴年轻的时候是这个村子里最漂亮的媳妇,除了不会说话,灵透着呢,描的花样子纳的鞋底全村都找不出另一份来。原来,在每一段光阴的深处都曾经藏着一个灵秀的女子。    ‎ ‎⑤姥姥偶尔会去给哑巴送一碗水饺,或者几块蒸糕,我跟着姥姥走进哑巴的院子,哑巴穿着干净的青布褂子,斜襟的钮上,一枚玉色的坠子,小脚上的青布鞋子绣着银丝的花儿。她咿呀咿呀的推拒着姥姥手中的碗,推着推着就放到了那张黑漆漆的木桌子上。哑巴不会说话,用两只灵活的手跟姥姥比划着,像两只上下翻飞的鸟儿。我斜着眼睛看着院子里的酸枣树,密密麻麻的枣子像绿色的小眼睛,风一吹,就一眨一眨的吸引着我。我悄悄地挪动着脚步,还未靠近酸枣树,哑巴就啊哦啊哦的叫起来,我兔子一般窜到姥姥的怀里,偷偷伸出头来看着哑巴手里是不是拿了破旧的镰刀。姥姥拉着我的小手,看哑巴比划了一会儿,然后笑着点点头。哑巴进到黑漆漆的小里屋去了,一会儿怀里抱着一个广口的玻璃瓶,里面是一罐子红艳艳的酸枣儿。她举起来在阳光底下端详着,然后用枯枝样的手费力的扭开玻璃瓶的盖子,一股带着浓郁酒气的枣香味儿就扑了过来,看着我使劲的吸着小鼻子,哑巴递给我,皱皱的核桃皮样的脸上是难得的笑容。‎ - 23 -‎ ‎⑥红艳艳的酸枣儿浸透了酒的香气,却依然保留着清脆的口感,咬在嘴里咯嘣咯嘣的,那脆脆香香的味道,比姥姥给我买的老虎眼大红枣不知要好上多少倍。抱着满满一罐酒枣,我跟着姥姥慢慢的往家走。我回头看站在小院子门口的哑巴,青布褂子随风飘啊飘,就像一只青色的蛾,甚至有一个瞬间,我怀疑如果一阵风来,哑巴就会随风飞起来,飞过酸枣树,飞出这个寂寞的小院子。姥姥说,你太姥爷活着的时候哑巴年年都会做酒枣,那时候的姥姥还是刚结婚的小媳妇呢。美丽的哑巴穿着红艳艳的褂子,坐在只有小孩胳膊粗的酸枣树旁,翘着小指头把一颗颗的枣子在装着白酒的海碗里滚一滚,然后封进一只古朴的黑坛子里,胳膊上的银镯子,会在起起落落间叮叮当当地一直响。 ‎ ‎⑦太姥爷是去山那边背米的时候滚下山崖死去的,那年,哑巴三十岁,最大的孩子六岁,最小的孩子刚刚能下地走。慢慢地,孩子长大了。慢慢地,长大的孩子们走出了这个生长着一棵酸枣树的破败院子!慢慢地,热闹的院子又安静了下来,只剩下日渐苍老的哑巴守着她的酸枣树。‎ ‎⑧哑巴死了之后,红艳艳的酒枣都跟着哑巴埋到了土岭子上。‎ ‎⑨哑巴是我的没出五服的太姥姥,没有人记得她的名字,一辈子,就是个哑巴,或许,再过几年,等我们老了,哑巴也就真的被人忘记了。‎ ‎(有删改)‎ ‎12.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哑巴姥姥的酸枣树”是文章的线索,在结构上起了贯穿全文的作用,也有利于刻画哑巴姥姥的形象,突出文章的主旨。‎ B. 第④段写我偷听姥姥和几个妯娌的谈话,不仅照应前文哑巴姥姥精心看护枣树的情节,也使哑巴姥姥的形象更为鲜明集中。‎ C. 第⑥段写“我”吃到酸枣时的内容,从视觉、嗅觉、味觉等角度来描摹“我”当时的陶醉感,表现了“我”对哑巴姥姥的感激之情。‎ D. 哑巴姥姥年纪轻轻就守寡,一个人辛苦抚养大四个孩子,老了却还一个人,只有酸枣树陪伴她,晚景凄凉,表明子女应尽孝道。‎ ‎13. 请简要分析哑巴姥姥的形象特征。‎ ‎14. 本文写了哑巴姥姥生活的艰难,真实而平淡。试探究这样写的作用。‎ ‎【答案】12. D 13. ①勤劳能干。年轻时的好手艺,年年制作美味好看的酒枣,日常生活的忙碌。②善良朴实,姥姥送哑巴东西时,哑巴回送给我一罐子酒枣。③忠贞不渝。她三十岁守寡就没有再嫁,丈夫种的酸枣树成为她的内心寄托。④坚忍执着。哑巴生活艰难,一辈子不易,从三十岁就守寡,支撑着家庭。 ‎ ‎14. ①写哑巴经历坎坷、生活艰难,表达作者对她的同情与赞美;②以生动的语言,创设感伤的氛围,表达作者对底层百姓的关注;③真实反映人生的悲苦、艰辛以及背后艰难的时代特质。‎ ‎【解析】‎ ‎【12题详解】‎ - 23 -‎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此类试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逐一将每个选项回归原文,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D项,“表明子女应尽孝道”理解不够全面,这虽能提醒子女应尽孝道,但小说的主人公是“哑巴姥姥”,写哑巴姥姥年纪轻轻就守寡,一个人辛苦抚养大四个孩子,老了却还是一个人,只有酸枣树陪伴她,晚景凄凉,主要是要体现“哑巴姥姥”的勤劳能干、忠贞不渝、坚忍执着。‎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形象的能力。作答此类欣赏人物形象题,要重点分析小说的情节,结合文中对人物语言、动作等的描写以及他人对人物的评价进行概括分析。‎ 如由原文“在我的记忆中,她永远都是踮着裹成粽子样的小脚,在低矮的院墙里忙碌着”“一个小脚的妇道人家硬生生拉扯大了四个儿女”可知,哑巴姥姥勤劳能干、坚忍执着;‎ 由原文“从三十岁就守家”“那棵海碗粗细的酸枣树,据说是哑巴的男人活着的时候嫁接过来的,是哑巴的宝贝”可知,哑巴姥姥对感情坚贞不渝;‎ 从哑巴姥姥送给“我”红艳艳的酒枣的行为可知,她善良大方。‎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现代文中情节设置的作用。一般包括结构、内容、表达三个要点,内容重点把握交代了什么情节,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或展现有什么作用,抒发什么情感三方面;结构上主要考虑其与前文、后文、标题的关系;表达方面则主要指在交代内容时所用的表现手法及效果,以及结构安排产生的效果等。‎ 内容方面:写“哑巴姥姥”三十岁时丈夫去世,当时最大的孩子六岁,最小的孩子刚刚能下地走。一个小脚的妇道人家硬生生拉扯大了四个儿女,娶的娶嫁的嫁,老了还是剩下一个人,守着一棵当年结婚时种下的酸枣树。这些内容创设了令人感伤的氛围。其中“一个小脚的妇道人”“太姥爷是去山那边背米的时候滚下山崖死去的”等内容又凸显着艰难的时代特质,增添了故事的真实性。‎ 人物塑造方面:通过这些内容,塑造了“哑巴姥姥”勤劳能干、忠贞不渝、坚忍执着的形象。‎ 主旨方面:“哑巴姥姥”是底层百姓典型,作者写“哑巴姥姥”经历坎坷、生活艰难,写她勤劳能干、忠贞不渝、坚忍执着,首先表达作者对她的同情与赞美,进而表达作者对底层百姓的关注。‎ - 23 -‎ ‎【点睛】小说从大的范畴上讲属于记叙文,只是比一般的记叙文复杂一点,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组织阅读。‎ ‎1.理清事件发展的线索和过程,把握小说的结构。要搞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结果,记叙中具体的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再具体分析结构。通过这些具体的分析,就可以整体把握小说的大致内容了。‎ ‎2.分析小说的表现手法。小说的表现手法较多,应着重分析小说的情节、环境以及细节。小说一共有几个情节,用了几个细节,这几个细节侧重表现人物的哪些方面,处于怎样的环境等。‎ ‎3.鉴赏人物形象。阅读小说一定要把握人物形象的特点,小说通过情节刻画,表现了主人翁哪些具体的特点,这一形象又有怎样的作用。‎ ‎4.归纳作品主题。通过事物和人物叙写,就可以大致把握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态度,进而去推测小说的主题。‎ 六、现代文阅读(二)‎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对阎肃的纪念,就是对文艺的期许 李思辉 那个总是哈哈大笑的老爷子阎肃走了,他留给了人们大量的经典作品,以及品味不尽的人生故事。‎ 悼念阎肃的文章、跟帖遍布各种信息平台,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对这位耄耋老人给予了高度评价,对他的离世,表达热切关注、真诚悼念。在观点多元化的时代,这种舆论评价和大众情感的高度一致尤为可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阎肃现象”?一个最直观的原因就是,老艺术家阎肃穷其一生,创作了一大批影响几代中国人的经典作品。‎ 艺术家靠作品说话,阎肃的一生是追求艺术创作的一生。他以毕生精力,创作了歌剧《江姐》、京剧《红色娘子军》、歌曲《我爱祖国的蓝天》《长城长》等众多脍炙人口的艺术作品,讴歌时代、服务人民、鼓舞精神、滋养人心。一代又一代人看着阎肃的戏、哼着阎肃的歌长大,因为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穿透力,他的作品已经深刻地影响了社会文化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了社会审美和大众情趣。‎ - 23 -‎ 把阎肃的作品放在历史的坐标中去看,我们会发现他创作的一千多部作品,很多都是人们心中的经典,唱出了人们的心声,也是时代的印记和标识。“下海”大潮涌动时,他创作《军营男子汉》,以战士的独白阐释从军的光荣,唱出改革开放初期官兵的精神风貌;改革开放需要精神动力时,他用电视剧《西游记》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激发人们冲破思想枷锁、勇于探索实践的豪情壮志……与时代同行,让阎肃永葆艺术青春。‎ 贴近基层、用大白话创作,又满怀真情实感、自成风格,也是阎肃备受民众喜爱的一个原因。他努力追求作品的雅俗共赏,把很多严肃的指令性任务,变成了富有情感和哲理的经典。《雾里看花》《红梅赞》等一大批作品,实现了严肃题材的生活化表达,提升了创作的内涵和价值。这些“顶天立地”的作品穿透了话语体系的隔阂,打通了两个舆论场的壁垒,叫好又叫座,殊为难得。‎ 人们深情悼念阎肃,表达的既是对这位“时代楷模”“人民艺术家”的缅怀,也是对文艺创作提出的诉求和期许。今天,改革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社会观念思潮趋于多元,人们迫切需要更多脍炙人口、提振精神的作品。时代在变,人们对笃定恒心、倾注心血作品的欣赏不会变;对“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的向往不会变;对德艺双馨、虚怀若谷的艺术家的敬仰不会变……这些,正是“阎肃现象”留给世人的启示。‎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不折不从、亦慈亦让的胸怀风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从艺精神,让这位艺术家的精神遗泽长留人间。他用生前歌、生后名,无声地标注了文艺工作者应有的追求和理想,这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引领。‎ ‎(有删改)‎ ‎15.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阎肃离世,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真诚悼念,在现今多元化的时代显得尤为可贵。‎ B. 人们喜欢阎肃,是因为阎肃穷其一生,创作了一大批影响几代中国人的经典作品。‎ C. 阎肃作品很多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穿透力,备受民众喜爱。‎ D. 阎肃德艺双馨,其胸怀风骨和从艺精神,正在成为文艺工作者应有的追求和理想。‎ ‎16.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阎肃用毕生精力创作了大量的经典作品,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其追求艺术创作的一生是艺术家靠作品说话的真实写照。‎ B. 艺术作品要与时代同行,正因如此,阎肃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创作了许多激发人们冲破思想枷锁、勇于探索实践的经典作品。‎ C. 艺术家要贴近基层,满怀真情实感,即使是严肃题材,也要富有情感和哲理,实现生活化表达,努力追求作品的雅俗共赏。‎ D. “阎肃现象”启示人们,即使处于观点多元化时代,对德艺双馨的作家及其倾注心血的作品,舆论评价和大众情感也能趋于一致。‎ ‎17. 结合对文末“这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引领”的理解,阐释“对文艺的期许”的内涵。‎ - 23 -‎ ‎【答案】15. B 16. B ‎ ‎17. ①"激励”是指阎肃的精神激励着文艺工作者的创作实践;②"引领”是指阎肃的作品高度将成为很多文艺作品的追求目标;③这种"激励”和“引领”既是对阎肃的高度评价,又将成为文艺界的自觉追求,表明作者对当前文艺界从艺精神和创作更多经典作品的“期许”。‎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需要考生认真阅读,概括各段材料的主要内容,之后浏览选项,将选项内容与原文进行分析比较。‎ B项,以偏概全,“因为阎肃穷其一生,创作了一大批影响几代中国人的经典作品”错误。依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阎肃现象”?一个最直观的原因就是,老艺术家阎肃穷其一生,创作了一大批影响几代中国人的经典作品”可知,不能把“直观原因”改成“原因”。‎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逐个分析选项,分别找出选项中的关键词,然后依据选项中的关键词在原文中确定有效的答题区间,注意有时答题区间并非一个,考生要全面、准确地比较选项和原文,看二者的意思是否一致。‎ B项,曲解文意,“创作了许多激发人们冲破思想枷锁、勇于探索实践的经典作品”错误。依据“改革开放需要精神动力时,他用电视剧《西游记》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激发人们冲破思想枷锁、勇于探索实践的豪情壮志”可知,激发人们冲破思想枷锁、勇于探索实践的经典作品,文中只说了《敢问路在何方》,而不是“许多”。‎ 故选B.‎ ‎【1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务必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 本题要求“结合对文末‘这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引领’的理解,阐释‘对文艺的期许’的内涵”,所以答题时,应先分析这句话的含义,而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实际上就是理解“这”所指的内容。‎ - 23 -‎ 结合“不折不从、亦慈亦让的胸怀风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从艺精神,让这位艺术家的精神遗泽长留人间”可知,“这”包含阎肃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激励”着所有的文艺工作者,因为这种精神是人民对文艺工作者从艺精神的“期许”。‎ 结合“他用生前歌、生后名,无声地标注了文艺工作者应有的追求和理想”可知“这”还包含阎肃令其他文艺工作者“仰望”的作品,这些作品的高度“引领”着文艺工作者的创作,因为这样优秀的文艺作品同样是人民的“期许”。‎ 七、现代文阅读(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有媒体报道,深圳大学给部分专业的学生家长寄了学生成绩单,快递含有所有学期的成绩单、绩点换算说明、《致家长一封信》以及辅导员、班主任联系方式。大学给学生家长寄成绩单,更多是出于部分大学生缺乏独立性、责任心的无奈之举。‎ 众所周知,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几乎所有学校都要求家长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甚至有不少学校布置家长批改孩子作业。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早已习惯了一直被教师和家长规划与管理,没能培养起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有的学生错误地认为,读书是为父母读,一些父母也将孩子考上大学视为“脱离苦海”。如此带来的结果就是,倘若家长不继续盯着他们的学业成绩,一些学生进入大学后就进入放纵状态。一些学生对学校给家长寄成绩单感到“害怕”,就是放纵惯了,担心家长发现自己的成绩之差。‎ 既然学生感到害怕,学校也多会认为此举打到了大学生的“七寸”。然而,需要认识到,这仍然没有摆脱基础教育的管教模式。近年来,针对大学生出现的学业问题,有的大学采取高中管理模式——统一上早晚自习、统一作息。但按照这种管理模式,大学生走出校园怎么办?他们总有一天要走向社会、独立生活。‎ 对于大学生缺乏独立性和责任心的问题,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都必须反思。对于基础教育来说,不能再围绕升学而办学,只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而不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忽视对学生成长十分重要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规划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不少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绩的学生,进入大学之后不再有学习兴趣,不知读书的意义是什么,失去进一步奋斗的目标和动力;面对大学实行学分制教学而出现的大量自由时间,以及大学辅导员老师不再像高中那样事无巨细地管教,很多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安排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值得欣喜的是,有关教育部门已经认识到,家长参与学生作业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叫停学校老师给家长布置作业。‎ - 23 -‎ 针对大学生的这种状况,大学应该首先重视对学生的适应教育,教育引导所有大学新生学会规划大学生活。在发达国家,大学新生入校后,高校都会有较长时间的适应教育,并且会安排经验丰富的教授担任学生导师,每两周和学生一起交流讨论,以此让大学生找到目标,同时达到排解学生困惑的目的。‎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材料二:‎ 实际上,大学生也不希望大学生活过得浑浑噩噩,这与学校严格要求成绩的目标是一致的。《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的一项调查显示,80.9%的学生支持大学“严出”,也就是支持学校提高对大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视程度。大学生不反对戴紧箍,反对的是瞎念紧箍咒。大学教育的真正价值和成绩、学位没有多大关系,关键在于自我觉醒。而这种觉醒,大学生必须自己悟出。回到深圳大学寄成绩单这件事,提升本科教育质量,考验的是学生素养和教育管理水平,这不是一件快递就能解决的问题。‎ ‎(摘编自《中国新闻周刊》)‎ 材料三:‎ ‎“严进严出”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所谓的“严出”,不仅要体现在对学分的严格要求上,还应体现在整个学生培养链条上。比如,严格考核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教学水平;不断优化大学课程,提升教学效率;严格把关学生实习的水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唯有如此,才能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而如今许多高校的“严出”,只卡在考试严、学分严,其作用只是努力保证毕业门槛不降低。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严出”。‎ ‎“严进严出”也是对中小学教育的一种提醒——除了专注于学习,还要让学生提前关注大学,了解专业、职业,提前进行必要的人生规划,避免到了大学因为压力减小、没有目标而变得迷茫。‎ ‎(摘编自《齐鲁晚报》)‎ ‎18.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大学给学生家长寄成绩单,也是一种无奈之举,仍然没有摆脱基础教育的管教模式。‎ B. 在基础教育阶段各方对学生成绩的过分关注,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性、责任心。‎ C. 我国的基础教育并不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兴趣,但已作出有效补救措施。‎ D. 有关教育部门叫停学校老师给家长布置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9.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针对大学给学生家长寄成绩单的事件,材料一主要剖析了校方的初衷。但对校方的这一做法并不赞同。‎ - 23 -‎ B. 材料二通过引用调查数据证明大学生支持学校提高对大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视程度。同时也认为寄成绩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提升本科教育质量的问题。‎ C. 材料三详细的说明了“严进严出”的具体内涵,指出考试严、学分严没有任何意义。‎ D.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可以看出,解决高等教育的问题还需要从基础教育和成年以后的发展方面综合考虑。‎ ‎20.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我们需要怎样的大学教育?”‎ ‎【答案】18. C 19. C ‎ ‎20. ①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②重视对学生的适应教育;③激发学生的自我觉醒;④高校“严进严出"应成为常态。‎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非连续性新闻材料内容的理解能力。需要考生认真阅读材料信息,概括各段材料的主要内容,辨析其中的异同点。之后浏览选项,将选项内容与原文进行分析比较。‎ C项,“但已作出有效补救措施”错误。材料一中是说“有关教育部门已经认识到” ,并未提及“有效”。‎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非连续性新闻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逐个分析选项,分别找出选项中的关键词,然后依据选项中的关键词在原文中确定有效的答题区间,注意有时答题区间并非一个,考生要全面、准确地比较选项和原文,看二者的意思是否一致。‎ C项,“指出考试严、学分严没有任何意义”错误。依据“唯有如此,才能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而如今许多高校的‘严出’,只卡在考试严、学分严,其作用只是努力保证毕业门槛不降低。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严出’”可知,“考试严学分严”,并不是没有任何意义,而只是强调只卡在考试严、学分严不行。‎ 故选C。‎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筛选、归纳和分析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认真分析题干,明确题干问什么,我们要答什么;其次要回归文本,逐段分析,全面归纳,切不可凭自己的整体理解答题;最后不要忽略了材料的出处,有时材料出处的标题可以帮助我们归纳材料的主要内容,甚至标题就是材料的主要内容。‎ - 23 -‎ 依据“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早已习惯了一直被教师和家长规划与管理,没能培养起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基础教育来说,不能再围绕升学而办学,只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而不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忽视对学生成长十分重要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规划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可概括为: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依据依据“针对大学生的这种状况,大学应该首先重视对学生的适应教育,教育引导所有大学新生学会规划大学生活”可概括为:重视对学生的适应教育。‎ 依据“大学教育的真正价值和成绩、学位没有多大关系,关键在于自我觉醒。而这种觉醒,大学生必须自己悟出”可概括为:激发学生的自我觉醒。‎ 依据“‘严进严出’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所谓的‘严出’,不仅要体现在对学分的严格要求上,还应体现在整个学生培养链条上”可概括为:高校“严进严出"应成为常态。‎ ‎【点睛】非连续性新闻材料阅读的可参考以下技巧:‎ ‎1.关注材料的标题出处。2.概括材料中心,理清材料关系。3.客观题要了解设误方式,包括以偏概全、混淆是非、夸大缩小、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混淆时态、偷换概念、因果混乱。4.主观题要遵循审题干、定范围、选要点、巧归纳的步骤。‎ 八、作文 ‎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今年国庆献礼片《攀登者》热播,影片中“为国登顶,寸土不让”的攀登者精神,令人震撼。‎ 攀登从来都不只是一项运动,它更是一种态度,一种使命。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岁月,有不同的攀登者,每个攀登者的心中都有一座珠峰。攀登精神早已融汇在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里,流淌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中。‎ ‎【答案】例文:‎ 传承攀登精神,创造美好未来 电影《攀登者》讲述了中国两代登山队员在冰天雪地中前行,遇风雪,闯天险,挑战人类极限和历史不可能的经历,但其传达的并不只是攀登过程的艰苦,而是为完成国家使命置个人生死于外的勇气,是誓死捍卫国家领土与主权完整的一腔热血与永远的赤忱。 ‎ 是啊,攀登从来都不只是一项运动,它更是一种态度,一种使命,一种无数中华儿女对于祖国义不容辞、且无上骄傲的责任。‎ - 23 -‎ 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的长河在神州大地浩浩荡荡奔腾,镌刻着无数攀登的瞬间,涌现出无数看似平凡普通的科技攀登者、文化攀登者、教育攀登者、体育攀登者、医疗攀登者……他们都怀揣自己的梦想,矢志不渝,拾级而上,开拓新领域,创造新成果,夯实了国家发展强大的根基,体现着无畏的攀登精神。‎ 攀登是在不可能的条件下,当惊世界殊。回望新中国的历史,从百业待兴到经济腾飞,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攀登速度与中国奇迹。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拉开了大幕,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高速发展。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推进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 攀登是在全新的起点上,创造辉煌。1973年,袁隆平首次成功培育杂交水稻,被国际公认为一次新的绿色革命,为整个人类带来了福音。2015年,屠呦呦实现了中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零的突破,让青蒿素成为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中国人靠自己的力量不断攀登,让世界的镜头一次次聚焦在东方。‎ 攀登是在自力更生中,创造中国奇迹。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2003年,中国首次发射载人航天飞行器“神舟五号”;2008年,“神舟七号”首次实施太空出舱;2018年,“嫦娥四号”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在一幕幕攀登的瞬间背后,是无数中国人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辛勤付出。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岁月,有不同的攀登者,但攀登的精神融汇在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里,流淌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中。‎ 攀登的精神不在浩渺无边的宇宙里,而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与日复一日的坚持中。 在这个奋斗的时代,每一名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人都是攀登者,14亿中华儿女都会在各自的岗位上,在细碎的生活里,传承攀登的精神,创造祖国更加美好的未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 - 23 -‎ 能力。所谓审题: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题目(包括材料),以求理解其含义,弄清写作的具体要求,确立写作中心,确定写作范围和重点,确定下笔的角度及感情抒发的基调,明确写作方式和方法的过程。审题的几个方面:1、审文体是记叙文体还是议论文体?抑或夹叙夹议类散文?或者其它?2、审范围时间限制、人物限制、事件限制、空间限制、主体限制;功能、构造、使用方法的限制,等等3、审内容从哪些方面写什么内容4、审关系根据概念之间或偏正、或并列、或因果、或递进、或包容等关系,以便确立文章的重点和内容的逻辑关系。5、审写法注意题干中“联系实际”、“运用比喻”、“展开想象”、“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改写”、“续写”等提示语。确定相应的写法。6、审人称什么人称,是单数还是复数,等等。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1、查原因2、明关系3、抓关键4、辨是非5、求异同6、寻互补 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写影片《攀登者》所表现的“为国登顶,寸土不让”的攀登者精神令人震撼。在这里,“攀登”二字体现了大国崛起,彰显了民族气节;第二部分是对“攀登”的进一步解读,从运动到态度,再到使命。而“攀登精神早已融汇在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里,流淌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中”则再次将这种精神、使命与“爱国”联系了起来。所以很明显,这篇作文需要将攀登精神与爱国情怀联系起来写作。‎ 立意:‎ ‎(1)为祖国保持攀登的姿势。‎ ‎(2)每一位中华儿女都是攀登者。‎ ‎(3)做时代的攀登者。‎ ‎(4)祖国是中华儿女攀登的不竭动力。‎ 素材:‎ ‎(1)1960年,中国登山队首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上世界第一高峰的壮举,打破了西方认为无法从中国境内登上珠峰的臆断。其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一大地测量队又首次精准测量了珠峰高度 ‎ ‎(2)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许海峰实现中国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勇夺48金;从创造世界体操史神话的“体操王子”李宁,到为中国田径体育带来无数感动与希望的“中国飞人”刘翔;从书写中国泳坛奇迹的孙杨,到守护中国篮球薪火的英雄易建联;从激励无数国人的中国女排五连冠……在体育竞技的高峰上,无数体育健儿化身攀登者,身披五星红旗,不断以坚韧的精神挑战身心的极限,刷新纪录,为国争光。‎ ‎(3)攀登的精神不在浩渺无边的宇宙里,而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与日复一日的坚持中。为登珠峰失去双腿,最终依靠假肢登顶的登山队员夏伯渝,就是这样一位不平凡的攀登者。‎ ‎(4)其实,当我们走过人生的春花秋月,再回头来看自己所走过的路途,会惊奇的发现,原来人生中根本就没有什么高出和低处,只是一个不断追求和攀登的过程。 ‎ ‎(5)古往今来,凡成就事业,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一不是脚踏实地,艰苦登攀的结果。‎ ‎——钱三强 ‎ ‎(6)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长河中有无数礁石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珍珠。——华罗庚 ‎ - 23 -‎ 结构层次:文章题目“传承攀登精神,创造美好未来”亮明观点;之后从电影《攀登者》写起,指出影片传达的并不只是攀登过程的艰苦,而是为完成国家使命置个人生死于外的勇气,是誓死捍卫国家领土与主权完整的一腔热血与永远的赤忱,并明确:攀登是一种无数中华儿女对于祖国义不容辞、且无上骄傲的责任;接着采用并列结构,从三个角度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涌现出的无数看似平凡普通的科技攀登者、文化攀登者、教育攀登者、体育攀登者、医疗攀登者;最后指出在一幕幕攀登的瞬间背后,是无数中国人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辛勤付出,并用“攀登的精神不在浩渺无边的宇宙里,而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与日复一日的坚持中”将攀登精神拉回到每一个平凡人身上,呼吁14亿中华儿女都会在各自的岗位上,在细碎的生活里,传承攀登的精神,创造祖国更加美好的未来。‎ ‎ ‎ - 23 -‎ ‎ ‎ - 23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