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第1节同步练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第4课第1节同步练习

高中语文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 同步练习 ‎ 一、基础知识 下列关于多义词义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多义词多个义项的地位并不等同,而是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 B.词的本义是指文献记载的词的最初意义,这个意义是不会消失的。‎ C.词的借代引申义是指甲、乙两类对象之间有某种相关性,所以就可能用原本指称甲类对象的词语去指称乙类对象,从而使词语产生新的意义。‎ D.词的比喻引申义是指甲、乙两类对象之间有某种相似性,所以就可能用原本指称甲类对象的词语去指称乙类对象,从而使词语产生新的意义。‎ 解析:选B。有些词的本义可能会随着词义的发展演变而消失。‎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云霞明灭或可睹  一食或尽粟一石 B.我欲因之梦吴越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C.且放白鹿青崖间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D.春水碧于天 青,取之于蓝 解析:选A。A项,或:有时。B项,因:因为/依据,凭借。C项,且:暂且,姑且/并且。D项,于:比/自,从。‎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乡下人说话哪讲那么多尺寸,她抖着底把最粗野的骂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以这次我对于母亲的衣服的材料、式样、尺寸,都不厌其详地叮咛嘱咐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比喻面积小,用的是比喻义。(2)指适当的限度或程度,用的是引申义。(3)指东西的长短大小,用的是基本义。‎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如果生活不够慷慨,我们也不必回报吝啬,何必要细细地盘算,付出和得到的必须一般多。‎ ‎②京剧的美由几千年文明内敛而成,唐的风韵,宋的意韵,“八千里”的豪气,“清风亭”的慷慨……均深凝在这清凌凌的京胡声中并从中迸出。‎ B.①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发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汽中扑面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汽里。‎ ‎②古色古香的江南小镇在烟雨朦胧中显得柔婉而多情。‎ C.①刚一出门,清新的空气让游览的客人们知道了什么叫天然氧吧。‎ ‎②“夜雨剪春韭”是老杜的诗句吧,清新极了。‎ D.①上海世博局局长洪浩在新闻发布会上称,组织方已做好了应对大客流的准备,世博园区的安保措施将不会松懈。‎ ‎②如此关键的东部半决赛开局,骑士怎么能打出一个这么松懈的上半场?‎ 解析:选D。A.慷慨:①中的意思是不吝惜。②中的意思是充满正气,情绪激昂。B.朦胧:①中的意思是月光不明。②中的意思是不清楚,模糊。C.清新:①中的意思是清爽而新鲜。②‎ 5‎ 中的意思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D.松懈:都是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抓紧。‎ 二、语言运用 (2012·陕西师大附中月考)判断下列各句中多义成语的使用是否正确,指出错误的原因。‎ ‎(1)苏杭山水果然名不虚传,秀色可餐,称之为“人间天堂”实不为过。‎ ‎(2)风格鲜明、体系完整、精细雅致的徽州文化,在洋洋洒洒的中华地方文化中独树一帜。‎ ‎(3)“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 ‎(4)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5)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了污染总量的45%。‎ 以上各句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有误的项是(2)和(5)。(2)洋洋洒洒:①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②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5)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冲击或遭遇灾难。‎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在遥远的古代,交通不便,人们在相互隔绝的状态中生活。在相对独立的地域,每一种手工制品都是那里的特产。手成了心灵最灵便的工具。故而,愈是文明古老的民族,他们的双手就愈聪明;同时,不同民族的双手又具有各自奇特的本领和气质。‎ 有人认为画线句中“聪明”一词使用不当,建议改为“灵巧”,你认为如何?简述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应该改。“聪明”指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其主语应是人,此处与“手”搭配不当。“灵巧”指敏捷,不呆板,灵动而巧妙。用来陈述手,很恰当。‎ ‎(2)不能改。这里运用了“移就”的修辞手法,不仅体现出人类双手的灵巧,更突出了其中凝聚的智慧,改为“灵巧”就少了这层意味。‎ 一、基础考查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多义词“松懈”的含义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自以为对革命有功,摆老资格,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工作随便,学习松懈。‎ B.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意见分歧。‎ C.为了搞好总复习,许多同学废寝忘食,毫不松懈。‎ D.刚才出力摇船犹如赛龙船似的那股劲儿,现在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了。‎ 解析:选B。B句“松懈”之意是指人与人之间关系不密切;其它选项是指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抓紧。‎ 下列各句中语意表达明确的一项是(  )‎ A.这种将企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用合同、章程等方式加以明确的措施,对于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利无疑是一种基本保障。‎ B.他没有听取旁人的劝告,对那个不法的外商提出控告,要求赔偿。‎ C.船员们目睹一场鱿鲸生死大战的惊心动魄的场面,其结果这两个庞然大物一起同归于尽。‎ D.这一切,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爱和生存空间一起变大了。‎ 解析:选A。B项,有歧义,“旁人”是劝告他“控告”还是劝他“不要控告”,意思不明确;当然结果他是“控告”了,还是“未控告”也难以说清。C项,“同归于尽”即含有“一起”‎ 5‎ 之意。D项,有歧义,“和”作为连词和作为介词,语意不一样。‎ 下列句子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近日,中央纪委、监察部对三鹿奶粉事件中负有重要责任的质检总局、农业部、卫生部、工商总局和食品药品监管局的有关人员作出处理。‎ B.如果一味地升级南海问题并诉诸于武力,“两会”提出的关注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一系列富民强国的大政方针就无法落实。‎ C.省国资委围绕以做强做大优势企业为目标,以加快企业改革发展步伐、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转变发展方式为重点,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工作效率。‎ D.随着公司的业务不断拓展,业务量明显增加,可公司里只有我跟他学过开车,公司领导很着急。‎ 解析:选A。B.“诉诸于”重复赘余,去掉“于”。C.句式杂糅,“围绕以做强做大优势企业为目标”,可删去“围绕”或“以……为”。D.表意不明,“跟”可是介词,也可是连词。‎ “雪藏”是近年来产生的新词。根据它在下列各句中的意思,分别用一个词语置换。(每处不超过4个字)‎ ‎(1)某歌星多年前因直言而“得罪”公司经纪人,从此被公司雪藏,不知双方何时才能握手言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确保最后一场小组赛能尽遣精锐上场,该队正在考虑明日与法国队交手时雪藏部分主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原先颇有一定知名度的乡镇企业,在雪藏了五六年之后,一举跻身“中国百强企业”之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搁置不用 (2)有意隐瞒 (3)隐没无闻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任何语言都存在着歧义现象,汉语也不例外。比如在汉语中,“生意”一词就至少可作两种解释。一种是指“生机”、“生气”、“生命的活力”和“生命的意趣”,如雪中红梅、雨后春笋、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初生牛犊、二八少女,都可说是生意盎然的象征。另一种是指做“买卖”,亦即“商业经营”,如摆摊设点、沿街叫卖、坐铺掌柜、长途贩运、挟包公关、炒股放债,也都叫做“生意”。这两种“生意”,其“能指”相同,但“能指”下边蕴含着的“所指”却迥然有异。‎ 文人们历来看重的显然是前一种“生意”。明代学者张岱曾说,弹琴拨阮,蹴鞠吹箫,唱曲演戏,描画写字,作文赋诗,凡诸百项,皆借此一口“生鲜之气”,得此生意者,自致清虚,失此生意者,终成渣秽。清代学者王夫之也认为,写作时含情能达,会景生心,体物得神,有了生意,便自有灵通之句。由此看来,要使生活之树常青,生命之藤常绿,就缺少不了这股勃然于体内飘然于形外的生意。‎ 商人看重的则是后一种“生意”。司马迁在《史记》中把经商活动称作“货殖”,望文生义,即“以物生物”。做生意就像饲养母鸡一样,抛出的是麸糠,获得的是鸡蛋甚至金蛋。就其手段而言,无论是精打细算还是巧取豪夺,是倒买倒卖还是囤积居奇,生意的好坏,全是以赚钱的多少为尺度。‎ 对于人类现实存在着的社会生活而言,这两种“生意”,自然都是不可缺少的。但从目下的行情看,后一种“生意”正在酿成热门,聚成大潮,甚至连“文人下海”也似乎成了一种时髦。这就不免令人有些担心。因为随着“文学艺术商品化”的呼声愈来愈高,‎ 5‎ 两种生意就可能渐渐地只剩下一种生意了。‎ 从字源学考证,“意”者,“心音”也。“意”是心灵之上、言语之下的一块充盈的“虚无”,是胸襟中的一团浑沦的氤氲,是灵府里的一片波光云影。生意,生意,生到最后,如果只能生出一堆硬邦邦的金币和实打实的物质来,那么“生意”还能称其为“生‘意’”吗?‎ 文学艺术创作的目的,本来应该是为人类现实的生活生态,鼓荡起一股更为饱满丰沛的生意,倘若把文学艺术的创造也看成是一种纯粹的“以物生物”的商业经营活动,那就会从根本上失去“生意”的固有意义。‎ 作为商业经营的诸种生意,当然是应该大力发展的,但人们也总在期待着,何时能在商业经营中注进另一种“生意”的因素。因为只有到那时,经商也才能成为一种艺术,一种美的创造。在现时这也许只是一种理想,但为了实现这一理想,眼下最起码的要求,是让两种不同意义的生意并存。‎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雪中红梅”“雨后春笋”形象地说明了汉语存在着歧义现象。‎ B.清代学者王夫之对“生意”作用的评价,是就写作而言的。‎ C.商人看重的“生意”是以赚钱的多少为评价尺度的。‎ D.文中两种“生意”,书写形式相同,但实质意义不同。‎ 解析:选A。A项中,“雪中红梅”“雨后春笋”说明的是“生命的活力”“生命的意趣”。‎ 根据文中信息,下列推断合理的一项是(  )‎ A.如果缺少了一股勃然于体内飘然于体外的生意,就会把文学艺术看成商业经营。‎ B.《史记》把经商活动称作“货殖”,由此可知司马迁看重的是后一种“生意”。‎ C.“文人下海”似乎成了一种时髦,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两种“生意”只剩一种了。‎ D.“文学艺术商品化”愈演愈烈,可能导致文学艺术充满铜臭,缺少社会使命感。‎ 解析:选D。A项,应为:如果缺少了一股勃然于体内飘然于体外的生意,文学艺术就无法“自至清虚”。B项,单凭司马迁在《史记》中把经商活动称作“货殖”,无法得知他是否看重的是后一种“生意”。C项,应为:随着“文学艺术商品化”的呼声愈来愈高,两种“生意”就可能渐渐地只剩下一种“生意”了。‎ 文中张岱和王夫之对“生意”作用的评价有何异同?请结合文章具体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相同点:都是看前一种“生意”。不同点:张岱从文体艺术各方面来全面评价“生意”的作用,正反两个角度而谈,王夫之只从写作一个方面来评价,从反面的角度而谈。‎ 文中所说的生意,其中“意”是指什么?作者写这篇文字的意图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人类的精神产物。‎ ‎(2)强调精神产品生产的主要性,反对文学艺术商品化。‎ 三、语言表达 把下列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写出排列顺序。‎ 诗歌在各个民族、各个国家都是源远流长的文体。它和神话一起开辟草昧,创建文学,________《诗经》就复杂得多了,在文体上,又可分风、雅、颂,就手法而言,则有赋、比、兴,而且还分章表现,使感情和情节层层递进。‎ ‎①《击壤歌》很简单:“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相传是老人一边击壤一边歌唱,近乎后世所谓顺口溜。‎ ‎②但是细加考较,就不难发现,诗体本身却又变化多端,历代不同。‎ 5‎ ‎③就我国而论,最早的诗歌是四言诗,无论是相传产生于帝尧之世的《击壤歌》或周代的诗歌总集《诗经》,基本上都是四言一句。‎ ‎④但并不像神话那样很快就衰落了,而是历经多少年代都绵延不绝,直至现代仍很兴旺发达。‎ ‎⑤当然,《诗经》里的体式要比《击壤歌》之类复杂得多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标志性词语:④神话—②诗体变化多端—③我国四言诗—⑤总起诗经和击壤歌的比较—①击壤歌简单,诗经复杂。‎ 答案:④②③⑤①‎ (2012·湖北黄冈中学期中)阅读下面这则材料,然后根据要求答题。‎ 近日,网上一则题为《我无颜面对的事情:怎么大学生不如农民工呢?》的帖子引发众多网友的激烈讨论。发帖者称,自己是国家重点院校的一名大四学生,从大三暑假开始就不停地找工作,而她找到的最好一份工作月薪不到2000元。可是她过年回老家时发现,很多在外地当农民工的亲戚都能拿到3000元以上的月薪,而且包吃包住。于是她感慨:“没想到我竟是混得最差的一个。”‎ 你是怎样看待“大学生月薪不如农民工”这一现象的?请就此事发表个人的见解,要求:观点鲜明,见解独到,有理有据,10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观点: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这一现象很正常,对此不必大惊小怪。‎ 理由:近年来各地持续出现的“民工荒”促使农民工的身价越来越高;农民工的工作,劳动环境差,劳动强度大、时间长,有的甚至没有生命保障,工资高一点,这是理所应当的;大学生刚开始工作,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与经验,月薪少于农民工,也属正常。‎ 示例2:观点:这种现象是暂时的,从长远发展看,大学生月薪一定会超过农民工。(或这一现象需辩证理性、正确看待。)‎ 理由:农民工的工作,劳动环境差,劳动强度大、时间长,挣的钱其实是靠无数次加班和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因此,从这个角度说,他们的收入其实并不高;大学生的工作环境、劳动时间、所享受到的福利待遇、社会保险等,多是农民工无法比拟的;他们有知识、有文化,经过实际工作锻炼后,发展空间和薪酬的提高肯定比农民工好和快 。 ‎ 5‎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