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市南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秦帝国的建立是法家学说在实践上的成功。比较而言,秦国的改革在当时各国中进行得相对较晚,但却最彻底。东方的齐国改革较早,在春秋中期齐桓公的时候就开始,所以国家较早强盛起来。晋国、郑国在春秋时期也进行了政治改革。但是,在所有诸候国家的改革中,没有一个国家的改革像秦国的改革那样系统和彻底,那样具有革命性。为什么较早改革的国家没有较晚改革的国家成功,先驱者反而被后来者战胜?这曾经是一个历史之谜。我们认为谜底可能有三:一是改革越早历史包袱越重,受到的阻力越大,越不容易彻底;二是改革越晚可借鉴的经验教训越多;三是有了系统化改革理论的指导。在社会变革时代,在外部环境你死我活的条件下,法家学说是走向成功的理论利器。‎ 秦帝国建立以后,继续推行了先前的法家政策,几乎把法家学说发挥到极致。秦帝国的君臣们没有理由改变过去行之有效的政策,因为过去的经验已然证明法家学说的成功。也正因如此,秦帝国时期焚书坑儒,‎ 确定了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基本国策。为了巩固国家的统一,秦帝国做出了统一文字、修驰道、筑长城、建宫殿、抗击匈奴等前无古人的事业。所有这一切都在帝国建立后十几年时间内完成,政治、经济的建设成果令人叹为观止!正因如此,秦始皇信心满满地向世人宣布他的赢姓帝国将传承千秋万代。‎ 然而事情的结局出人意料。陈胜、吴广振臂一呼,天下匹夫群起响应,庞大的帝国大厦轰然坍塌,秦帝国存在了不到二十年光景便灰飞烟灭,成了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朝代之一。人们彷徨困惑:这到底是因为什么?‎ 这是困惑汉初思想家的难题。人们最初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求真务实、富国强兵有错?但事实无情,答案摆在那里,不容置疑。错在哪里?痛定思痛,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反思,终于得出了答案。西汉前期贾谊的《过秦论》是这一政治反思的理论结晶。顾名思义,《过秦论》的宗旨就是论述秦帝国错在哪里,为什么错。贾谊告诫人们,打天下和守天下策略不同,打天下需要法家学说和孙子兵法,守天下法家的学说不行,它激化社会矛盾,是亡家亡国之学!‎ 为什么法家之学是亡家亡国之学?贾谊的回答并不彻底,他还没有看到后来汉武帝独尊儒术带来的社会长治久安。为了揭开秦帝国成败的真相,在《秦帝国政治模式分析》一文中,我们采用政治模型分析的方法,归纳总结了秦帝国的政治环境条件、秦帝国政治模型的要素、秦帝国政治模型的效应,得出了两个层面的结论。第一个层面是具体的,指出秦帝国的一统强化了法家政治意识,这导致了极端的权力专断,极端的权力专断引致双重效果:行政的高效率与政局的不稳定。大规模工程建设的完成是行政高效率的体现,国家的迅速崩溃是政局不稳定的恶果,而这一切的直接原因是国家的统一,间接根源是法家学说。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得出了第二个层面的抽象结论:政治意识的唯物化与国家的富强成正比,与国家的长治久安成反比。这似乎是一个悖论,却是一个无可奈何的经验事实。‎ ‎(摘编自张荣明《中华国学》)‎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法家学说为秦国提供了系统化的改革理论,秦帝国的建立证明了这种理论的正确性。‎ B. 法家政策能在秦帝国建立后继续推行,与帝国君臣的惯性思维和保守思想密不可分。‎ C. 焚书坑儒、统一文字、修驰道、筑长城等,休现出秦帝国行政的高效和政局的不稳。‎ D. 随着历史条件和治国目标的改变,法家学说由成功的理论利器变成了亡家亡国之学。‎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将秦国改革和齐国、晋国、郑国的改革进行对比,论述了秦国改革成功的原因。‎ B. 文章列举秦帝国在政治、经济上的建设成就,论述了法家学说在富国强兵方面的作用。‎ C. 为了揭示秦帝国成败的真相,文章从三个方面对其政治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得出结论。‎ D. 文章论述了法家学说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功过成败,体现了作者的历史眼光和辩证思维。‎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 A. 作者对《过秦论》的结论并不完全认同,认为贾谊受到自身的历史局限,因此他的回答并不彻底。‎ B. 秦帝国采用法家政策依然是为了富国强兵的求真务实之举,但是在客观上导致了极端的权利专断。‎ C. ‎ 采用法家学说治理国家是政治意识唯物化的体现,可以带来国家的富强,却无法带来国家的长治久安。‎ D. 法家学说导致秦朝迅速灭亡,儒学带来汉朝的长治久安,但这并不能说明儒学比法家之学更为先进。‎ ‎【答案】1. C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中,C项,从“秦帝国时期焚书坑儒,确定了以法为教、以史为师的基本国策”可知,焚书坑儒是确立法家政策的措施;从“秦帝国的一统强化了法家政治意识,这导致了极端的权力专断,极端的权力专断引致双重效果:行政的高效率与政局的不稳定”可知,行政高效和政局不稳是实行法家政策产生的结果。因此,至少焚书坑儒不是行政高效和政局不稳的体现。从原文中也看不出统一文字等是政局不稳的体现。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本题中,C项,“对其政治进行归纳总结”错误。作者是在《秦帝国政治模式分析》一文中对秦帝国政治模型进行了归纳总结,本文并没有归纳总结,只是引述了结论。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本题中,A项,“并不完全认同”错误。作者对《过秦论》结论是完全认同的,只是认为贾谊对为什么法家之学是亡家亡国之学的回答并不彻底。故选A。‎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2018年一季度,中国电影票房已超过200亿元,超越北美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中国电影真正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时代。‎ 这样的增长态势,与国外引进片的关系并不紧密,这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真正走向成熟的标志。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国产电影和好莱坞电影在国内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在2018年第一季度票房榜前十名中,国产电影上榜七部,且前五名均为国产电影,仅有两部好莱坞大片进入前十,而且只是取得了第八、第十的名次。将文化冲突和投资风险搁置一边,日益成熟与壮大的中国本土电影,是国外电影不容忽视的竞争对手。‎ 随着中国电影迈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大量的老牌导演和少壮派导演,正在将他们的创作视角和创新理念注入到作品当中,从而也为国内的影迷带来更为多样化的选择。市场的繁荣和发展,将进一步推动这些电影创作者们把注意力重新回归到电影创作本身,回归到创造优质作品这一本职工作上来。‎ ‎(摘编自网易《中国已成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但外片“入朝”依旧竞争激烈》)‎ 材料二:‎ 图1 2009年到2018年上半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单位:亿元)及同比增速 图2 2012年到2018年上半年国产进口片票房贡献百分比 ‎(摘编自《2012年一2018年上半年中国电影市场数据分析》)‎ 材料三:‎ ‎2017年《电影产业促进法》正式颁布。2018年五一档电影《后来的我们》上映前夕,在预售票房火爆的情况下,该片开映日就出现大规模退票,致使影院不得不关停退票服务。随着主管部门调查的深入,确认《后来的我们》退票存在异常。根据《电影产业促进法》,电影发行企业、电影院等应当如实统计电影销售收入,不得采取制造虚假交易、虚报瞒报销售收入等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观众,扰乱电影市场秩序。目前,《后来的我们》仍在等待调查结果。9月,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下发《关于电影票“退改签”规定的通知》,要求各方优化“退改签”流程,充分体现公平合理原则。‎ 除了行业,中国电影在这一年里对电影人也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11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节目管理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全部演员片酬不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决遏制追星炒星。这一举措得到了行业内的积极响应。‎ ‎(摘编自电影网《600亿!又一次证明中国电影市场没有“不可能”》)‎ 材料四:‎ 为什么国产电影和好莱坞电影相比依然有不小的差距?如下几个原因,值得我们一起探讨。首先,中国电影制作流程不够规范。好莱坞一个剧本多少页都有标准,剧本定了才会去找导演。找导演也有标准,会看导演近三年拍过的影片的票房。导演选好了,再去敲定合适的演员。其次,中国演员素质参差不齐。国内的一些大牌明星钱一到手,整个剧组得把他(她)哄着供着。前段时间爆出某某明星因手上擦破点皮,就闹得哭天喊地的。还有一些所谓的明星,全片一个表情。另外,国产电影编剧缺乏想象力。我们的国产电影只是把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不停地反复咀嚼,如《齐天大圣》《封神榜》,不停地拍。就连前段时间很火的《西虹市首富》《我不是药神》也都是购买的别人的版权。中国电影要在国际上站稳脚跟,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我们中国电影人持之以恒地努力。‎ ‎(摘编自爱奇艺网《浅论国产电影和好莱坞的差距,我们还要多少年?》)‎ ‎4.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项是 A. 2009-2018年上半年,全国电影票房同比增速不均,其中2018年上半年的票房收入和2017年全年相比较,就已增加177%,形势喜人。‎ B. 2014和2017两个年份,国产片和进口片票房贡献百分比的差距较为接近,这意味着这两个年份国产片和进口片票房收入的差距也较为接近。‎ C. 2015-2017年,虽然全国电影票房收入不断增长,但国产片票房贡献百分比却在不断下滑,这表明在此期间国产片的竞争力不及进口片。‎ D. 中国电影市场拥有巨大的潜力,由此可以预见,2018年全国电影的票房收入和国产片票房贡献的百分比均有可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018年第一季度票房榜前十名中,国产电影上榜七部,国产电影日益成熟与壮大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但也不排除文化冲突和投资风险的因素。‎ B. 本土电影要想给中国影迷带来更为多样化的选择,促进电影市场的繁荣和发展,还需要导演坚持自己独特的创作视角和注入更多的创新理念。‎ C. 针对《后来的我们》涉嫌票房造假,欺骗、误导观众的事件,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先后发布通知,以规范电影市场秩序。‎ D. 国内一些大牌明星艺德缺失,还有一些所谓的明星演技平庸,中国演员素质的参差不齐,是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存在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 ‎6. 中国电影产业要进一步发展,我们还需要做哪些努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4. D 5. C ‎ ‎6. ①电影创作者:将注意力回归到电影创作本身。②电影发行企业、影院:不弄虚作假,遵守电影市场秩序。③中国电影相关部门:加强监管。④制作流程:规范化。⑤演员:提高素质。⑥编剧:增强想象力。‎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本题中,‎ A项,应为“2018年仅上半年的票房收入和2017年上半年相比较”。‎ B项,“这意味着这两个年份国产片和进口片票房收入的差距也较为接近”错误。因为2014年和2017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悬殊,所以哪怕这两个年份国产片和进口片票房贡献百分比的差距较为接近,也并不意味着这两个年份国产片和进口片票房收入的差距也较为接近。‎ C项,“这表明在此期间国产片的竞争力不及进口片”错误。票房贡献百分比下滑,只能说明竞争力减弱,而非不及;从图二看,2015一2017年,国产片票房贡献百分比一直高于进口片,说明国产片竞争力强于进口片。‎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本题中,C项,“针对《后来的我们》……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先后发布通知”错误。原文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通知不是针对《后来的我们》事件。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题干意思在文中找到相关内容,梳理出角度,本题主要从电影创作者、发行企业、相关部门、编剧、演员等多个角度作答,关键句有:“电影发行企业、电影院等应当如实统计电影销售收入,不得采取制造虚假交易、虚报瞒报销售收入等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观众,扰乱电影市场秩序”“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下发《关于电影票“退改签”规定的通知》”“中国电影制作流程不够规范”“国产电影编剧缺乏想象力”“中国演员素质参差不齐”。据此概括即可。‎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百合花 茹志鹃 一九四六年的中秋。‎ 这天打海岸的部队决定晚上总攻。大概因为我是个女同志吧,团长就派遣一个通讯员和我一起负责向百姓征集部队缺乏的物资。‎ 进村后他向东,我往西。不一会儿,我已经借到两条棉絮一条被子,却看见他从对面走来,两手还是空空的。‎ ‎“怎么,没借到?”‎ 女同志!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 ‎“哪一家?你带我去。”‎ 我们走进老乡的院子里,站在外面向里“大姐、大嫂”的喊了几声,不见有人应,但响动是有了。一会儿,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留海。我看她头上已硬挠挠地挽了髻,便大嫂长大嫂短地向她道歉,说刚才这个同志来,说话不好,别见怪等等。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我硬着头皮,讪讪地向她开口借被子,接着还对她说了一遍共产党的部队打仗是为了老百姓的道理。她不笑了,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里瞅着。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 被子一拿出来,我方才明白她刚才为什么不肯借的道理了。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 我叫通讯员来拿,他垂着眼皮,上去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有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挟了被子就走。‎ 刚走出门不远,就有人告诉我们,刚才那位年轻媳妇,是刚过门三天的新娘子,这条被子就是她唯一的嫁妆。‎ 回来以后,我就让通讯员回团部去。‎ ‎…………‎ 天黑了,天边涌起一轮满月。乡干部来了,慰劳了我们几个自家做的干菜月饼。原来今天是中秋节了。‎ 啊,中秋节,在我的故乡,现在一定又是家家门前放一张竹茶几,上面供一副香烛,几碟瓜果月饼。孩子们急切地盼那炷香快些焚尽,好早些分摊给月亮娘娘享用过的东西。他们在茶几旁边跳着唱着:“月亮堂堂,敲锣买糖……或是唱着:“月亮嬷嬷,照你照我……我想到这里,又想起我那个小通讯员,也许,几年以前,他还唱过这些歌吧!‎ 前面又下来一个重伤员。一个上了年纪的担架员,大概把我当做医生了,一把抓住我的膀子说:“大夫,你可无论如何要想办法治好这位同志呀!你治好他,……我们全体担架队员给你挂匾……”他说话的时候,我发现其他的几个担架员也都睁大了眼盯着我,似乎我点一点头,这伤员就立即会好了似的。我想给他们解释一下,只见新媳妇端着水站在床前,短促地“啊”了一声。我急拨开他们上前一看,看见了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这都是为了我们……”那个担架员负罪地说道,“我们十多副担架挤在一个小巷子里,准备往前运动,这位同志走在我们后面,可谁知道狗日的反动派不知从哪个屋顶上撂下颗手榴弹来,手榴弹就在我们人缝里冒着烟乱转,这时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个东西上了”‎ 新媳妇又短促地“啊”了一声。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通讯员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 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 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通讯员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 ‎7. 下列对原文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小说叙述了宏大战争背景下发生的一个小故事,在政治主题之外,还表现了人情美、人性美,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 B. 男主人公本是一个稚气、腼腆的小通讯兵,却在残酷战争中成长为一个英勇无畏的革命战士,形象真实、立体、丰满。‎ C. 小说中描写的中秋的温馨场面与战争的残酷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使小通讯兵的牺牲更刺痛人心,增强了艺术张力。‎ D. 小说以第一人称讲述故事,通过“我”串联男女主人公形象、推动情节发展,并通过“我”的细腻感受,增强了抒情性。‎ ‎8. 文中划线部分描写新媳妇从“笑”到“不笑”再到“笑”的神态变化,反映了她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 ‎9. 小说中两次写到新媳妇要为通讯员补肩上的破洞,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7. B 8. 第一处“笑”:①她觉得小通讯兵的稚气、腼腆很可笑;②她对“我们”把她喊为“大嫂”觉得好笑。第二处“不笑了”:①她内心充满了对共产党的敬意;②她内心允满着借与不借的矛盾。第三处“笑”:她觉得小通讯兵的慌张、腼腆很可爱。 ‎ ‎9. ①人物形象上:第一处表现出新媳妇对小战士的喜爱,第二处表现她对小战士的敬意和对死者的尊重,两处都体现出小媳妇的淳朴和善良。②主旨上:体现出了战争年代的军民鱼水情和人性的善良。③情节上:前后情节形成照应。④艺术效果:先是想补没有补成,最后补成了,小通讯兵却牺牲了,前后对照,增强了小说的悲剧色彩。‎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本题中,B项,“成长为一个英勇无畏的革命战士”错误,本文的男主人公本身具有稚气、腼腆和英勇无畏的两面,不是从“稚气、腼腆”成长为英勇无畏。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时首先对文章的情节进行简单的概括,然后从事件中分析人物的心理,注意抓住文中表现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等重点词语,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解答本题,首先从原文找到相关情节,再结合语境分析新媳妇从“笑”到“不笑”再到“笑”的神态变化中人物心理的改变。本题语境在小说开头部分,是新媳妇、“我”与通讯员的第一次正面接触,新媳妇的神态描写反映其性格特点,也揭示她的心理变化。解答时注意抓住新媳妇的身份特点,分析其性格和心理。第1处“笑”的情节是我和通讯员借被子时对她的称呼;第2处“不笑”的情节是我向她宣讲共产党服务老百姓的道理;第3处的情节是通讯员的衣服被挂坏。结合原文情节逐一分析即可。‎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情节作用,把握作者创作意图能力。此类题要求考生把握指定情节的内容,并从对情节(推动情节发展、构成情节逆转、掀起波澜)、对人物(展现人物性格)、对主旨及给读者的感受(增强文学色彩、历史厚重感,丰富文章内容、意蕴,引发读者思考、兴趣、共鸣等等)等方面来思考其作用。本题新媳妇要为通讯员补肩上的破洞,第1次是通讯员借被子时衣服刚刚被挂坏,“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挟了被子就走”,充分表现新媳妇的善良,对通讯员的喜爱 ;第2次为通讯员补肩上的破洞是在通讯员牺牲后,“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与前面想补而未补成的情节呼应,突出了军民情,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点睛】分析人物形象(性格特点)的方法。步骤一:仔细审题,明确方向。(1)是概括还是分析。“概括”题只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性格特点即可,“分析”题要在此基础上结合文本内容做解释。(2)是性格特点还是形象特点。“形象”一词应大于“性格”,它以性格为中心,兼及人物的外在特征、身份地位等。答形象题时不要忘记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等因素。若问的只是“特点”,则略等同于形象特点。步骤二:总体把握,划句分析。确定作者感情倾向是褒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万福,魏州元城人也。自曾祖至父,皆明经,官止县令州佐。万福以祖父业儒,皆不达,不喜书,学骑射。年十七八,从军辽东,有功,为将而还,累迁至寿州刺史。州送租赋诣京师,至颍州界,为盗所夺,万福使轻兵驰入颍州界讨之。贼不意万福至,忙迫不得战,万福悉聚而诛之,尽得其所亡物,并得前后所掠人妻子、财物、牛马万计,悉还其家。为淮南节度崔圆所忌,失刺史,改鸿胪卿,以节度副使将兵千人镇寿州。万福不以为恨。许杲以平卢行军司马将卒三千人驻濠州不去,有窥淮南意。圆令万福摄濠州刺史杲闻即提卒去正当涂陈庄贼陷舒州圆又以万福为舒州刺史督淮南岸盗贼连破其党。大历三年,召赴京师。代宗谓:“闻卿名久,欲识卿,且将累卿以许杲。”万福拜谢,因前曰:“陛下以许杲召臣,如河北诸将叛,以属何人?”‎ 代宗笑曰:“且欲议许杲事,方当大用卿。”即以为和州刺史、行营防御使,督淮南岸盗贼。至州,杲惧,移军上元。杲至楚州大掠,节度使韦元甫命万福讨之。未至淮阴,杲为其将康自勤所逐。自勤拥兵继掠,循淮而东。万福倍道追而杀之,免者十二三,尽得其所虏掠金银妇女等,皆护致其家。代宗诏以本州兵千五百人防秋京西,遂带和州刺史镇咸阳。李正己反,将断江淮路,令兵守桥涡口。江淮进奉船千余只,泊涡口不敢进。德宗以万福为濠州刺史,万福驰至涡口,立马岸上,发进奉船,淄、青将士,停岸睥睨,不敢动,诸道继进,改泗州刺史。为杜亚所忌,征拜左金吾卫将军。召见,德宗惊曰:“杜亚言卿昏耄,卿乃如是健耶!”图形凌烟阁,数赐酒馔衣服,并敕度支籍口畜,给其费。至贺,阳城等于延英门外,天下益重其名。二十一年,以左散骑常侍致仕。元和元年卒,年九十,万福自始从军至卒,禄食七十,未尝病一日。‎ ‎(选自韩愈《韩昌黎文集》,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圆令万福摄濠州刺史/杲闻/即提卒去/正当涂陈庄贼/陷舒州/圆又以万福为舒州刺史/督淮南岸盗贼/连破其党 B. 圆令万福摄濠州刺史/杲闻/即提卒去/正当涂陈庄/贼陷舒州/圆又以万福为舒州则史/督淮南岸/盗贼连破其党 C. 圆令万福摄濠州刺史/杲闻/即提卒去/正当涂陈庄/贼陷舒州/圆又以万福为舒州刺史/督淮南岸盗贼/连破其党 D. 圆令万福摄濠州刺史/杲闻/即提卒去/正当涂陈庄贼/陷舒州/圆义以万福为舒州刺史/督淮南岸/盗贼连破其党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明经,中国古代选举官员的科月,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B. 淮阴是淮安市的口名,因古县域在淮河南岸而得名,韩信曾被封为淮阴候。‎ C. 防秋,古代西北各游牧民族往往在秋天南侵,届时朝廷调兵防守,称“防秋”。‎ D. 昏耄,文中特指八九十岁的年纪,古时表示老人年纪的词还有古稀、期颐等。‎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万福弃文从武,颇有才干。他因祖父和父亲仕途不顺,不愿学习诗书而改学骑射,凭军功担任将领,连续升迁,年纪轻轻就官至寿州刺史。‎ B. 张万福胸襟宽广,恪尽职守。他虽遭受崔圆的嫉妒而失去刺史的职位,但并未心生不满;在许杲叛乱时依然听命于崔圆,率军打败了许杲。‎ C.‎ ‎ 张万福勇武强悍,威势摄人。江淮进奉的船只因李正己造反不能前进,张万福赶到涡口,立马江岸,命船只进发,敌军不敢有丝毫动作。‎ D. 张万福仕宦多年,身体康健。他自从军到退休从未生过病,唐德宗惊叹于他的健康,并多次赏赐他,还下令官府供给他家里的支出费用。‎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前曰:“陛下以许杲召臣,如河北诺将叛,以属何人?”‎ ‎(2)万福倍道追而杀之,免者十二三,尽得其所虏掠金银妇女等。‎ ‎【答案】10. C 11. D 12. B ‎ ‎13. (1)趁机(于是)上前说:“陛下因为讨伐许杲的事召见我,如果黄河以北的将领要版变,将把这个重任(事情)托付给哪个人?”‎ ‎(2)张万福日夜兼程追赶捕杀他们,幸存的人有十分之二三,尽数缴获他们掳掠的金银妇女等。‎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文言阅读与断句的能力。做好本题,要掌握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①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②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③ 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划线句的翻译是:崔圆命令万福代理濠州刺史,许杲听说后就率领士兵离开了,驻扎在当涂陈庄。贼人攻克了舒州,崔圆又让万福担任舒州刺史,督察淮河南岸的叛贼,张万福连续打败了这伙叛贼。“贼陷舒州”的意思是贼人攻克了舒州,结构完整,“贼”应断在后句,排除AD;“连破其党”的主语是张万福,不是盗贼,“盗贼”应断在后句,排除BD。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平时的积累,并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中,D项,“特指八九十岁的年纪”错误,文中的“昏耄”不指具体年纪,而是指年老。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此题的做法如下,先浏览选项,确定其在文中的位置,然后具体将选项与文中原句进行比较以发现问题。此类题目的误区有:事件张冠李戴、时间地点迁移、曲解实虚词等。本题中,B项,“打败了许杲错”,崔圆命令万福代理濠州刺史,许杲听说后就率领十兵离开了。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准确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语句要结合语境,将所翻译的句子放到语境中理解其大概的意思。翻译之前先确定句子中的重要的得分点,比如特殊句式、重点词语、词语的特殊用法等;然后再逐字落实;最后要对所翻译的句子加以润色,如调、删、补、换等。翻译的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句中的重点词语有:(1)因,趁机;前,上前;以,因为;河北,黄河以北;属,托付。(2)倍道,日夜兼程;十二三,十分之二三;得,缴获。‎ ‎【点睛】常用的断句方法有:①根据文意断句。②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对话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③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疑问语气词:何、胡、安、何如、奈何、如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④借助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断句。‎ 参考译文:‎ 张万福是魏州元城人,从曾祖父到祖父都是明经出身,但官职只到县令、州佐等。张万福因为祖父和父亲都以儒学为业,但仕途都不显达,(所以)不喜欢读书,而去学习骑马和射箭。在十七八岁的时候,(张万福)到辽东参军,得了战功,被提升为将领回来了。多次升迁后官至寿州刺史。州府押送租税到京城,走到颍州地界,被盗贼掠夺,张万福派精锐士兵骑马奔入颍州的地界讨伐盗贼。贼人没料到张万福会到,仓皇紧张之下无法应战,万福将他们全都聚在一起杀掉了。张万福将盗贼掠走的东西全都追缴回来,并把贼人前前后后掠夺来的别人的妻子和孩子以及数以万计的财物、牛马等,都归还给其家人。张万福被淮南节度使崔圆妒忌,失去了刺史的职位,改任鸿胪卿,凭着节度副使的身份率领一千名士兵镇守寿州。万福并没有因为这个而不满。许杲凭着平卢行军司马的身份率领士兵三千人驻守在濠州不离开,有窥探淮南之意。崔圆命令万福代理濠州刺史,许杲听说后就率领士兵离开了,驻扎在当涂陈庄。贼人攻克了舒州,崔圆又让万福担任舒州刺史,督察淮河南岸的叛贼,张万福连续打败了这伙叛贼。大历三年,(张万福)被召前往京城。代宗对他说:“听说你的大名,想认识你很久了,并且还要因为许杲叛乱的事烦劳你。”万福跪拜感谢,趁机上前说:“陛下因为讨伐许杲的事召见我,如果黄河以北那些心怀不轨的将领要叛变,将托付给谁?”代宗笑着说:“我们暂且先讨论关于许杲的事,朝廷正要重用你。”当即任命万福担任和州刺史、行营防御使,督察淮河南岸的叛贼。万福到了和州,许杲害怕,把军队转移到上元。许杲到楚州大肆掠夺,节度使韦元甫命令万福讨伐许杲。万福还没到淮阴,许杲已经被他的将领康自勤赶走了。康自勤聚集军队继续掠夺,沿着淮河一路向东。张万福日夜兼程追赶捕杀他们,幸存的人有十分十二三。把他们虏掠的金银妇女等全部缴获,并把这些全都送还各自的家。代宗下诏让本州一千五百名士兵在京西驻防,万福于是兼任和州刺史镇守咸阳。李正己造反,打算截断江淮路,命令士兵守住埇桥涡口,江淮水路上载有进献财物的船只有一千多只,都停泊在涡口不敢前进。德宗让万福担任濠州刺史,万福骑马奔到涡口,让马停在岸上,命令进奉船出发,(李正己率领的)淄青的将士停留在岸上窥视着,不敢有所行动,各路船只相继并发。(又)改任泗州刺史。因被杜亚嫉妒,被任命为左金吾卫将军。(皇帝)召见万福,德宗(见到他后)惊讶地说:“杜亚说你老迈,你竟然是这样康健呀!”把他的形貌画在凌烟阁(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上,多次赏赐他酒馔衣服,并下令让度之登记他家里的人口和牲畜,供给其支出费用。到庆祝的时候,阳城在延英门外等候,天下的人更加尊重张万福 。贞元二十一年,万福在左散骑常侍职位上退休。元和元年张万福去世,他九十高龄,自他参军开始到他离世,享受朝廷俸禄达七十年之久,并没有一天生病。‎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苦寒行 刘克庄 十月边头风色恶,官军身上衣裘薄。‎ 押衣敕使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着。‎ 长安城中多热官,朱门日高未启关。‎ 重重帏箔施屏山,中酒①不知屏外寒。‎ ‎[注]①中酒:喝醉了酒。‎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起句“十月边头风色恶”,点明了官军戍边的时间、地点与环境,语言简洁,紧扣题旨。‎ B. 诗歌第三句不仅问而不答,引起读者的深思,而且巧妙地将笔触引向对“热官”的描写。‎ C. 五、六句描写京城中的高官日上三竿还在府中高卧未起,并未打算从关内启程运送寒衣。‎ D. 整首诗歌含蓄蕴藉,对人物的境遇不作过多的评论,却在客观描绘中寄寓着强烈的感情。‎ ‎15. 这首诗题为《苦寒行》,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官军的“苦寒”的。‎ ‎【答案】14. C 15.‎ ‎ ①环境烘托:作者描写十月的边疆,风沙漫天,气候恶劣,烘托出官军生活环境的苦寒。②反衬(对比):长安城中的“热官”官位高气焰盛,与军上的戍边凄冷情状形成对比,突出将上苦寒境遇;“热官们”高卧不起,纸醉金迷,而将士们衣裘溥,冷难睡,用统治集团纸醉金迷之“乐”,来反衬边防成卒之“苦寒”。③正面描写(白描):通过对官军的衣着和动作行为的描写,直按表现军士的“苦寒”。(用最简洁的笔墨,勾勒出苦寒将士形象)‎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C项,“未打算从关内启程运送寒衣”错,“朱门口高未启关”的意思是太阳高高升起,朱漆大仍然牢牢关闭着。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表达技巧分析能力。诗词的表达技巧多种多样,鉴赏诗词的艺术手法,就是把握景、情、意之间的关系。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把握,即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手法。解答时,注意理解诗歌内容,抓住诗歌重点字词进行分析。解答此类试题,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第二步,分析如何运用这种手法;第三步,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的作用。题干中“如何表现”考查的是表达技巧。诗前四句写边疆的士卒生活,十月的边疆,气候恶劣,守边的兵士,却衣裘单薄。以环境的苦寒衬托军士的“苦寒”。“官军身上衣裘薄”“夜长甲冷睡难着”运用外貌和动作描写,直按表现军士的“苦寒”。后四句描写京城大官的生活。贵人的“朱门日高未启”和戍卒的“夜长甲冷难睡”则构成了更为鲜明的对照。‎ ‎【点睛】诗歌的技巧主要包括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以及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包括:(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2)联想和想像 (又叫虚实结合);(3)对比;(4)白描。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借代、对偶等。表现手法主要有渲染、烘托等。抒情手法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答题步骤: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屈原借前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述现在的学生饮食和衣着的优越,用以和自已曾经的艰苫形成鲜明的对比。‎ ‎(3)白居易的《观刈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具体描绘麦农刈麦时的艰辛。‎ ‎【答案】(1). 伏清白以死直兮 (2). 固前圣之所厚 (3). 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4).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5). 足蒸暑土气 (6). 背灼炎天光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常见的名句名篇的默写。高考名篇名句情景式默写,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和内涵的理解。因此在默写的时候,我们就要在紧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好情景式默写题所提示的语境:包括题干所给出的叙述性情景,以及题干给出的要默写语句的关键词,题干提示所要默写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等。特别要注意所默写语句中的难写字、易混字、易错字、通假字,还有虚词等。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伏、固、廪稍、裘葛、暑、灼。‎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就像动物一样有着模仿的天性。因为创新很难,所以模仿_____。正是因为这种必然性,时尚的力量才能如此强大。无论是意见、观念还是文学作品甚至服装,有几个人有足够的勇气与时尚_____?每个时期都有少数人____,成为小众,并受到无意识群众的模仿。但是这些有个性的人不能太过标新立异,他们要是这样做的话,会使模仿他们变得过于困难,他们的影响也就无从谈起。正因为这个原因,过于超前于自己时代的人,一般不会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带来影响。这是因为两者过于_____分明。也是由于这个原因,欧洲文明尽管优点多多,东方文明对它们却只有微不足道的影响,因为两者实在是太悬殊。‎ 从长远看,历史与模仿的双重作用,会使同一国家、同一时期的一切人十分相似。即使那些好像坚决不受这种双重影响的人,如哲学家、学者、作家等,( )。‎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A. 在所难免 抗衡 出类拔萃 界限 B. 势在必行 抵抗 不落窠臼 界线 C. 在所难免 抗衡 不落窠臼 界限 D. 势在必行 抵抗 出类拔萃 界线 ‎18.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A. 东方文明对它们却只有微不足道的影响,因为两者实在太悬殊。‎ B. 它们对东方文明却只有微不足道的影响,因为两者差别实在太大。‎ C. 东方文明对它们却只有微不足道的影响,因为两者差别实在太大。‎ D. 它们对东方文明却只有微不足道的影响,因为两者差别实在悬殊。‎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他们的思想和风格也散发着一种相似的气息,使他们所属的时代立刻就能被辨认出来 B. 一种相似的气息就会从他们的思想和风格中散发出来,他们所属的时代立刻就能被辨认出来 C. 从他们的思想和风格中也会散发着一种相似的气息,他们所属的时代立刻就能辨认出来 D. 他们思想和风格也有种相似的气息散发出来,我们立刻就能辨认出他们所属的时代 ‎【答案】17. C 18. B 19. A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本题中,‎ 在所难免:指出于某种限制而难于避免。势在必行:不能躲开或回避;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从语境来看,应该用“在所难免”。‎ 抵抗:用力量制止对方的进攻。抗衡:对抗,小相上下,一般表达为“与……抗衡”。所以本句用“抗衡”最好。‎ 出类拔萃:形容超出同类,多指人的品德才能。不落窠臼:比喻不落俗套,有独创风格。根据语境,应该用“不落窠臼”。‎ 界线:基本意思是两个地区之间划分边界的线。界限:意思是不同事物的分界。根据语境,应该用“界限”。‎ 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本题中,‎ A.项,主客倒置,根据前文应该是“它们对东方文明”,另外,“太”和“悬殊”的“悬”语义重复;‎ C.项,主客倒置;‎ D.项,“差别”与“悬殊”搭配不当。‎ 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命题者从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错误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的叫语法错误,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叫逻辑错误。解题时先确定逻辑类病句,再按照成分分析法排除语法类病句,常见的逻辑错误类病句有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等。本题中,前文的中心语是人,所以为了承接上文,此空应该以人称代词“他们”开头,排除BC。正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和风格也有一种相似的气息散发出来”,才使得他们所属的时代立刻就能被辨认出来。D项变换了主语,前后衔接不如A项连贯,排除D。故选A。‎ ‎20.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生物病毒繁殖过快就会导致宿主以及它本身死亡;与生物病毒相似,计算机病毒①____。生物病毒繁殖速度快,危害大,甚至能够毁灭一个物种,这通常发生在物种的特征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出现这种问题,生物学家一直建议农民②____。与之相似,一些计算机研究人员建议软件编程人员,应当使用能够使相同软件出现不同特征的工具,使它们不会同时被针对一种特定产品的病毒击中。可见,对生物病毒的研究③______。‎ ‎【答案】 (1). ①复制过快也会使系统瘫痪 (2). ②要保持物种多样化 (3). ③有助于研究如何阻击计算机病毒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境的关联。再根据语境合理推导出所要填写的内容。这是一道考查语句衔接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语句之间的陈述对象的一致性以及语句强调的重心。分析可知,本段文字主要说的是生物病毒与计算机病毒的类比分析。第1处,根据前文“与生物病毒相似”的提示,本处应填写与“生物病毒繁殖过快就会导致宿主以及它本身死亡”相近的内容;第2处,根据前文“这通常发生在物种的特征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可以提取出“物种的特征完全相同危害大,甚至能够毁灭一个物种”的信息,可见此处应填写“要保持物种多样化”;第3处,是全段的结论语,研究生物病毒的目的是为了研究计算机病毒,故此处应填“有助于研究如何阻击计算机病毒”。‎ ‎21.根据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拟一条一句话新闻。(限25字以内)‎ ‎2019年3月,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络上发起拉歌活动,接着众多高校接力传递,一场名为“青春,为祖国歌唱”的网络拉歌活动在全国多所高校举行,青年学子献歌新中国七十华诞。拉歌活动覆盖全国30个省(区、市)的2000余所高校,相关微博阅读量达32亿人次,拉歌视频总播放量近40亿次,实现了网络小屏到公交、地铁、广场等户外大屏的拓展,万千学子用歌声唱出了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心声。‎ ‎【答案】高校络拉歌,献歌(或献礼)新中国七十华诞。‎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具体考查为一句话新闻的拟写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思考新闻的结构和语言特点。一句话新闻是对新闻主体的高度概括。在组织答案时,可结合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对导语部分进行删减。注意字数限制。解答本题,首先分析导语部分,为第1句话,再从导语中提炼关键信息“青年学子献歌新中国七十华诞”,根据字数的限制,还可以根据“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络上发起拉歌活动”概括出“高校络拉歌”,整理即可得出答案。‎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全面理解漫画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趋利与取义 漫画中一个人斩断了鹰的翅膀,插在自己身上奔跑。剥夺了鹰飞翔的权利,自己也不可能如鹰一样翱翔,这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的行径,更是道义的缺失。古往今来,追逐利益的人往往只注重方法和手段,而不注重自己的德行修养,他们以为,道德与利益是毫无关联的。其实不然,道德水平的高低往往决定着利益的得失。‎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命固然可贵,因为它是上天赐予的礼物,我们时刻都应知道去珍惜。但亘古以来,天地间就有一种正气,它比生命更值得我们去维护,于是,就有了文天祥被俘后面对威逼利诱宁死不屈,演绎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心照汗青”的绝唱;就有了邱少云宁肯在烈火中燃尽生命,帮助部队顺利攻下敌人制高点的壮举;就有了27岁的王茂华在火场中三进三出,救出5个孩子后英勇牺牲的感人事迹。在人生的抉择面前,他们选择了放弃自己宝贵的生命,而去维护另一种更加重要的东西。他们的生命虽然已经无声地逝去,但他们为人间留下了一股浩然的正气,那,便是义。‎ 金钱,利益,地位,试问有谁不爱?只不过有的人可以为它们费尽心思,不择手段,视它们为生命中之最重。而又有那么一种人,能把它们放在其次。凌驾于其上的,是对国家的热爱。赵泰来曾经在英国继承了一笔巨额遗产,却发现其中竟有国家文物150件之多!赵泰来没有把它们转手或卖掉,而是将它们尽数归还给中国。为了凑齐昂贵的运费,他甚至卖掉了4栋别墅。最后将所有文物都完好无损地运回了祖国。在庞大的个人利益面前,赵泰来依然将祖国的利益摆在了第一位。一个人的利益,在整个国家利益面前,永远显得那么渺小。赵泰来放弃了成为亿万富翁的机会,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最好地诠释了祖国无尽的热爱与他那一颗赤子之心。‎ 或许,只是口头上说取义,永远是那么的简单。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有多少人难以做到。商家们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不惜用地沟油冒充食用油;在棉被里加入黑心棉花;在豆腐里加入防腐剂;甚至驰名中外的肯德基,也用豆浆粉冲调的豆浆冒充淳豆浆。他们都被利益蒙住了本心。义在他们眼中或许已经不值一文,这样的行为其实才是社会真正的悲剧。‎ 道义和利益,本来就是一对孪生兄弟。我们绝不做为了自己飞翔而斩断鹰的翅膀的人。为了道义放弃利益,或许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能做到,却永远都是我们本心的追求。‎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具体考查漫画作文的写作。解答此题,读懂漫画是重要前提,读懂漫画必须全面把握和理解漫画的寓意,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漫画中的关键信息,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理清关系,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审题:这是一幅漫画,漫画中一个人斩断了鹰的翅膀,插在自己身上奔跑。斩断鹰的翅膀,自然剥夺了鹰的飞翔;而把鹰的翅膀缚于自己身上,难道自己就能如鹰一样翱翔?漫画指向常见的两种现象:损人利已(偏重于人的意图)、损人不利已(进一步考虑了结果);可以就此进行批判,还可进一步思考解决之道:人需自强,而非损人;可以泛论为人之道,也可结合时局,探讨国家发展之理。‎ 参考立意:1、人需自强,而非损人2、利人与利己3、利己首先要不损人4、利益与道义 参考素材:‎ ‎1、损人不利己,既伤害了别人却又对自己也没有好处。出自鲁迅《书信·致曹聚仁》:“只有损人而不利己的事,我是反对的。”己饥己溺:别人挨饿、落水就象自己挨饿、落水一样。旧时形容在位者关心人民疾苦。也比喻对别人的痛苦深表同情,并将解除别人的痛苦为己任。‎ ‎2、《阅微草堂笔记》里有这么一个故事:纪晓岚的父亲纪容舒任南新仓监督时,仓库的后墙无故倒塌了。挖开来一看,发现死鼠足有一石多,大的体形几乎像猫一样。原来,墙倒是因为老鼠长期在墙下打洞,繁殖越来越多,洞就越打越大,以至于墙下全被掏空了,地面承受不了这么大的压力,墙终于倒塌了。纪容舒的同事福海说:“当老鼠破坏别人房屋,扩大自己的洞穴时,可能忘了自己的洞穴也依赖房屋而存在吧。”福海讲的道理很简单,很多东西是相互依存、一损俱损的。‎ ‎3、战国时期,韩国派使者求见赵王,欲将城邑十七座,纳入赵国。赵王非常高兴,就召见平阳君赵豹询问意见。赵豹说,现在秦国正蚕食韩国土地,而韩国之所以不把上党让给强秦而主动送给赵国,实质上是想嫁祸给我们。然而赵王没有采纳赵豹的意见,终于导致秦赵之战,赵国惨败。表面上韩国把战争转嫁到了赵国,计谋实现了,然而这种损人的方式固然可以一时利己,却也给损己埋下了祸患——苏轼老爸苏洵评论:“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只可惜,各国都是各怀鬼胎,最后被秦国一一击败。‎ ‎4、利己首先要保证不损人,只要是损人的行为,其结局一定会损己。我们时常说,损人不利己的事不做,好像言下之意,损人利己的可以少做。损人不利己是不是比损人利己更严重呢?不然。损人不利己往往属于道德范畴,一般人不会做既伤害别人,又对自己不利的事,除非不正常的人。但损人利己小则缺德,更甚者可能违法。为啥?就因为一个利字。为了一己私利,不惜把别人踩在脚下,这种人必为人所不齿。‎ 结构示例:“趋利与取义”,文体:议论文。开篇分析漫画的寓意,引出话题“道德与利益”;然后分析“舍生而取义”的道理;再正面列举赵泰来捐献巨额遗产的事例;剖析现实中为利忘义的反例;最后回扣材料,总结观点。‎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