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绥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绥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绥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化自信,是以文化自觉即对文化的理性反思为前提和基础的。文化自觉是指一定文化主体的一种理性的“主体意识”或“自我意识”,是对自身文化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对自身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以及自身文化在国际关系格局中所处的“实际序位”和“发展态势”等问题进行理性审视和深刻反思,从而对自身文化的优劣长短、国际影响力及其限度形成的自知之明。‎ 文化自觉建基于对文化的理性反思,核心也在于反思。文化反思与形成文化主体性是同一过程的两面,二者又互为前提相互作用,完全是一种辩证的关系。一般而言,文化反思总是需要有“他者”的存在作为一种比较的基础,一种合理的刺激。在历史上,总是由于文化交流,一种陌生文化的出现,相互之间出现碰撞,才会引起人们对自身文化的关注和反思的。‎ 文化反思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是对文化实有情况的认知,包括一定文化的历史和现状,各种文化形式及其地区分布情况,“他者”文化与本民族文化交流的情况,各种性质文化对人们思想产生的实际影响等,这是基础性的。一是对各种文化的作用、意义进行的评价,尤其是外来文化对本民族文化发展、政治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作用的评价。‎ 文化反思的内容主要存在三个维度:关于文化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关系;关于如何处理本民族文化与他者文化的关系,这个维度是一种对各民族文化的平等对待层面的观照;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对本民族文化以及他者文化的历史地位和性质的分析比较,这个维度属于一种超越性的透视。‎ 文化反思有着深浅的层次差别,也有一个从浅到深的层次递进过程。近代以来,通常那些经济军事强大的民族国家会表现出一种文化强国心态,在文化输出方面也出现“巨大贸易顺差”;相反,经济军事落后民族的许多人则容易出现文化自卑心态,唯有以前者的标准为标准,以获得前者的认可为傲视同侪的资本。所谓“挟洋自重”,此之谓也。这两种态度里并非没有文化反思的因素,文化反思的层次递进,就是将人们对文化的反思以及形成的自傲或自卑的态度,这种态度对于文化发展以及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作用,同时都纳入进一步反思审视的范围,在超越民族文化本位的前提下,客观地分析本民族文化的优长劣短,搞清楚我们是谁,我们需要什么,我们还缺什么,我们经过努力能获得什么。‎ 总之,只有建立在扎实的理性反思基础上的文化自觉,才是真正的文化自觉;只有建立在理性的文化自觉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才是具有持久生命力和价值前景的文化自信。‎ ‎(摘编自董朝霞《文化自信须以文化自觉为基础》2018年7月16日《光明日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化自觉是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进行审视反思后对自身文化形成的自知之明。‎ B. 对文化的理性反思是文化自觉的基础,而文化自觉又是文化自信的前提和基础。‎ C. 文化反思与形成文化主体性是一种辩证关系,二者互为前提和相互作用。‎ D. 文化反思包括对文化实有情况的认知和对各种文化尤其是外来文化的评价两种形式。‎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即提出论点,篇末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论点。‎ B. 文章主体部分重点论述文化反思,强调理性的文化反思在文化自信形成中的重要地位。‎ C. 文章关于文化反思的两种形式、内容的三个维度、深浅的层次差别的论述,是并列关系。‎ D. 文章以“巨大贸易顺差”形象地论述经济军事强国在文化输出方面的压倒性优势。‎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即使没有陌生文化的出现,那些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人依然会对自身文化进行理性反思。‎ B. 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催生文化强国心态,这种心态又反过来促进经济军事实力的发展。‎ C. 在处理民族文化关系方面,如果能够平等对待对各民族文化,就能正确处理好本民族文化与他者文化的关系。‎ D. 文化强国心态和自卑心态虽然只是文化反思的浅层次状态,但对文化发展和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作用不能忽视。‎ ‎【答案】1. A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A项,以偏概全,“对自身文化进行审视反思”不正确。由原文“对自身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以及自身文化在国际关系格局中所处的‘实际序位’和‘发展态势’‎ 等问题进行理性审视和深刻反思”可知,审视和反思的对象不仅仅是“自身文化”。故选A。‎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要在整体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文本具体内容对各选项表述进行认真比照,考查其表述正确与否。C项,“并列关系”不正确。关于反思的形式、内容的论述是为层次差别的论述服务的,它们之间不是并列关系。故选C项。‎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题目的设误类型一般为可能说成绝对,扩大范围或缩小范围。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注意仔细阅读题干要求,分析各个选项,找出答案。A项,“即使没有陌生文化的出现”不正确,原文第二段提到“一种陌生文化的出现……才会引起人们对自身文化的关注和反思的”。B项,无中生有,“这种心态又反过来促进经济军事实力的发展”于文无据。C项,表述绝对化,原文说“如何处理本民族文化与他者文化的关系,这个维度是一种对各民族文化的平等对待层面的观照”,但并不等于说“能够平等对待对各民族文化”,就能“正确处理好本民族文化与他者文化的关系”。故选D项。‎ ‎【点睛】第2题解答时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找出文中所用论据,分析论证方法,明辨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明辨中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更要明辨各个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最后提炼整合。同时还要注意论述类试题设题常见陷阱: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非、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等。对于试题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区间,然后再进行判断。‎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卡拉夫”的梦想 初日春 我叫卡拉夫,名字听起来很洋气。‎ 你可能已经猜到了,我女朋友绰号叫图兰朵,是个铁杆的歌剧迷。以前没事儿的时候,她总爱跑到国家大剧院看歌剧,关键是她从来不带我,回来以后还一个劲儿地在那哼哼,但她哼的从来都不在调调上,非得把我的魂儿全都吓掉了才作罢。前段时间有个很火的娱乐节目,她也喜欢看,看完了就笑得花枝乱颤,后来我才明白,她找到了自己的同类,那节目管五音不全的人叫“音痴”。‎ 其实吧,这些都无关紧要,我对她最大的意见是,说好了相濡以沫,却自己跑去看演出,你说说,我能不吃醋吗?还有,让我搞不懂的是,她最近一直闷闷不乐。有烦心事儿可以跟我唠一唠啊,干吗憋在心里边呢,看她难受的样子,我心里也不得劲儿,别扭得很。‎ 我始终很自信,我明亮的双眸闪烁着一种光芒,能够穿透她的躯体,看到她的内心深处。这是我们长时间培养起来的默契。当初刚认识的时候,我就看出来了,她对我极不友好,好像跟我在一起蒙受了天大的冤屈。后来,我处处跟她作对,想尽了办法招惹她,别说,这招儿还真管用,我们就在打打闹闹中建立了感情,以至于看不到她的时候,我心里就会空落落的。‎ 依我跟她的交往来看,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她的脾气糟糕透顶,也就是我吧,才能容忍她的乖张跋扈。可今天她到底是怎么了呀,以往遇到烦心事儿,她早就一蹦三尺高了,这样沉默让我很不适应。让我想想,难道是因为国庆放假没休息闹情绪?不对啊,她是我们队上有名的工作狂,跟她在一起,我这么棒的小身板都吃不消。或许是挨领导批评了吧,也不对,她一直把荣誉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生怕为自己的事儿耽误了工作。‎ 说起这个,她曾经有段糗事儿。刚跟我认识那会儿,我就看不惯她化妆,其实是我的鼻子太尖,受不了那胭脂味儿,我冲她发脾气,她也跟我吹胡子瞪眼。到末了,领导批评她,让她好好考虑一下自己的职责,得,这话真管用,打那以后,她都是素面朝天,还因为过敏生了一脸的痘痘。‎ 话说回来,她也真是不容易,所有亲戚朋友,包括她父母在内,都反对我们在一起。可她犟得很,认准了的事儿就不认输,撞到南墙上碰个头破血流也不肯回头。现在我们是最佳拍档,是队上公认的模范标兵。‎ 哎呀,越扯越远。言归正传。至今我还没搞清她今天犯了什么邪,我很想安慰她,但我不知道该说什么。这都半晌午了,别人训练得热火朝天,她还是在发呆。不想跟我说拉倒,有本事一直端着,憋出病来可跟我没关系。‎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她的手机响了,我看到她有些迟疑地接听了电话。她一句话也不说,眼睛里泪汪汪的,哪个畜生敢欺负我们家图兰朵?“还是分了吧!”她就说了这么一句,就硬生生地挂了电话。‎ 哪儿能说分手就分手啊,那个小伙子对你是不错的,别再任性了,改改自己的坏脾气吧。图兰朵显然看懂了我的心思,她对我说:“卡拉夫,他说我这么拼命不值,还说这地球缺了谁都转,干得再好组织上也看不见。你懂的,我不喜欢讲大道理,我就觉得穿了这身警服就得干好自己分内的事儿,这是我的心里话……”‎ 后半截话她没说完,我们又得出警了。我合计着回头跟她好好谈一谈,能碰上个知冷知热的男朋友不容易,要珍惜。图兰朵,你放心就是了,我绝对不会为此争风吃醋的。‎ 雨后的首都北京天上像是挂了一块鲜亮的幕布,把路边为了国庆节摆放的花篮衬得格外鲜艳。这是图兰朵下车后跟我发的感慨。她说的没错,这是个绝好的天气,只是经历了这档子事儿,她还硬撑着跟我一起出警,反倒让碧蓝的天空显得特别不真实了。‎ 最后,我必须告诉你,我卡拉夫现在只有一个梦想,让图兰朵和她的战友们都能安生地歇上几天,也让她有机会去把那丢掉的爱情找回来。‎ 差点忘了告诉你,我只是她的战友,是一只纯种的史宾格犬,现场到了,我得下车了。‎ ‎(略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中以“‘卡拉卡’的梦想”为标题,表现了卡拉夫对图兰朵深深的爱,也展现出图兰朵高贵的品质,通过独特的方式揭示了小说的主旨。‎ B. 对于图兰朵的不友好,卡拉夫想尽办法招惹她,跟她作对,双方从而建立起真挚的情感,以至于谁也离不开谁,看不见对方就会感到空虚。‎ C. 看到图兰朵的反常举动,卡拉夫心里猜测了国庆放假没有休息、挨领导批评等原因,但是都一一否定,最终只能放弃,表现了其关切之情。‎ D. 小说通过图兰朵对卡拉夫的特殊的对话方式,描绘了图兰朵形象特征。她虽然不被人理解,但依然坚持自己的初心,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 ‎5. 小说开头叙写图兰朵喜爱歌剧的内容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 小说的情节安排非常巧妙。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答案】4. B 5. ①形象上,表现了图兰朵个人的爱好,展现了立体全面的主人公;‎ ‎②主旨上,写出图兰朵对于生活的热爱,与她的坚守职业道德相呼应;‎ ‎③效果上,增强小说的真实性,丰富了小说的内容,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④情节上,表现了卡拉夫对图兰朵的关心,推动情节的发展; ‎ ‎6. ①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尾。结尾点明卡拉夫的身份,形成强烈反差。‎ ‎②多用暗示、铺垫。文章中多处暗示出卡拉夫的身份,最后揭开谜底,不显突兀。‎ ‎③独特的视角。小说中从一只警犬的视角来叙述,角度新颖,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B项,结合文本,“双方从而建立起真挚的情感,以至于谁也离不开谁,看不见对方就会感到空虚”不正确,原文中只是表述卡拉夫的内心活动,而不是图兰朵对卡拉夫的思想。故选B。‎ 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答题时注意首先概括该语段的主要内容,然后分析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在表达主旨和人物性格塑造方面的作用,还要注意结合语段在文章中所处的位置进行分析。开头叙写图兰朵喜爱歌剧的内容的作用,结合“以前没事儿的时候,她总爱跑到国家大剧院看歌剧……后来我才明白,她找到了自己的同类,那节目管五音不全的人叫‘音痴’”分析,表现了图兰朵个人的爱好,展现了立体全面的主人公。写出图兰朵对于生活的热爱,增强小说的真实性。结合文本内容“这些都无关紧要……我心里也不得劲儿,别扭得很”分析可知,表现了卡拉夫对图兰朵的关心,推动情节的发展。‎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结合文末内容“差点忘了告诉你,我只是她的战友,是一只纯种的史宾格犬”分析可知,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尾。结合文本内容“关键是她从来不带我,回来以后还一个劲儿地在那哼哼,但她哼的从来都不在调调上,非得把我的魂儿全都吓掉了才作罢”“‎ 当初刚认识的时候,我就看出来了……我们就在打打闹闹中建立了感情,以至于看不到她的时候,我心里就会空落落的”等内容分析,多用暗示、铺垫。小说中从一只警犬的视角来叙述,角度新颖,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然而,轰轰烈烈的活动之后,不少学校发现,师资缺、涵养浅,不系统,课时紧、不持久,家校分……成为实践中几乎所有学校都要面对的问题。‎ 弘扬传统文化,学校是最现场,课堂是主阵地,教师是基础。“教师本身的素养、人文价值,学术专业水平和教书育人的精神非常重要。仅从这三个方面来说,我们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仍很欠缺。”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袁济喜看来,教师数量不足、内涵不够使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难以展开。‎ ‎“当前,传统文化进校园以一种嵌入式、掺沙子式的模式开展,是对现有教育体制的有益补充,应该充分肯定这种进步。”在袁济喜看来,当下主要是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加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等,要与现在的西式教育体系融合还需要一个过程。‎ ‎(摘编自《优秀传统文化该怎样进校园?》,2016年12月17日《中国教育报》)‎ 材料二:某杂志社进行了一次关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调查,部分调查结果如下:‎ 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 ‎(来源于《“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政府文化职能研究》,2016年4月13日)‎ 材料三:传统文化进校园更多的是一种熏陶和感染,校园文化要有活动设计方案,扩大师生参与度。校园文化活动的目的不是比赛拿奖,少数特长生参加的活动虽然有“看点”,但受众面不广,要提供给更多学生锻炼成长的机会和平台。‎ 从学理上而言,文化有“道”与“术”两个层面。“道”是理念,是文化的内核、本质;“术”是形式、方法。“道”承载的是价值观体系,抽去“道”,文化将成为没有生命的空壳。两者孰轻孰重,毋庸赘言。因此,传统文化进校园不是简单地开展一系列文体活动来“堆积”,不能仅仅停留在活动层面,而要不断挖掘校园文体活动的思想内涵。校园文化其实也是一种和谐文化,和谐能激活教育的潜力,成为促进教育教学发展的正能量。‎ 对于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弱势”问题,要整合现有教材,结合师生需求,进行板块式的专题教育,形成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真正实现课程育人。当前,“互联网+”浪潮如火如荼,要充分利用网络优质资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来弥补师资不足的“短板”。‎ ‎(摘编自《传统文化进校园要“实在”》,2017年12月6日《中国教育报》)‎ 材料四: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1035所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以下简称“传承学校”)。在全国中小学开展传承学校创建活动,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引导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参与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的过程中,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增强文化自信。‎ 第二批传承学校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实现了31个省(区、市)全覆盖,实现了城区、镇区和乡村学校的全覆盖。二是传承项目种类丰富。各地各校充分发掘传统文化资源,培育传承项目,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占比近55%。三是凸显育人特质。传承学校以教育教学为基础,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支撑,采取专兼职教师结合的方法,聘请社会艺术工作者、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开展传承项目教育教学活动。以成果展示为助推,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 ‎(摘编自《教育部持续推进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创建活动》,2018年2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师资缺、涵养浅,不系统等问题 B. 校园文化活动设计方案、广大师生参与 给更多学生锻炼成长的机会还让平台激活教育潜力,促进教育教学发展 C. 开展传承学校创建活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培育民族情感,增强文化自信 D. 第二批传承学校31省全覆盖城区、县区和乡村全覆盖种类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占55%专兼职教师结合,成果展示助推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前传统文化进校园以嵌入式、掺沙子式的模式开展,虽然值得肯定,但不如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加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等方式好。‎ B. 近年来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但调查显示,了解传统文化较多的教师不足1/3,这是影响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一个因素。‎ C. 文化有“道”与“术”两个层面,但“道”重于“术”,传统文化进校园不是要在活动层面开展文体活动,而是要不断挖掘文体活动的思想内涵。‎ D. 材料四侧重介绍了在全国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目的,并介绍了第二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的特点。‎ ‎9. 要有效地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应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7. A 8. B ‎ ‎9. ①师资培养方面:采取专兼职教师结合的办法,聘请专人开展传承项目教育教学活动;②课程设置方面:整合现有教材,开发校本课程,开展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进行板块式的专题教育,形成有特色的校本课程;③思想理念方面:重思想内涵,大力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和谐的校园文化;④资金保障方面:筹集专项资金,利用网络资源。‎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理解分析能力。做这类题需要考生仔细认真阅读文本,迅速提取信息,与选项内容加以细致比对,筛选、聚焦错误点,并灵活理解准确做出判断。‎ A项,说法绝对。从材料一第1段“然而,轰轰烈烈的活动之后,不少学校发现,师资缺、涵养浅,不系统,课时紧、不持久,家校分……成为实践中几乎所有学校都要面对的问题”可知并不是教育部发文的目的,而是教育部发文后,学校在开展活动中出现和面对的问题。‎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首先审清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在读完一遍文本的基础上快速找出选项中可能有问题的敏感处,再次回归原文,筛选并提取出能与选项敏感处加以对照分析的句子,细致分析灵活理解,做好抉择。常见问题有:推测变肯定导致表述绝对、信息杂糅不合文本、时空错位、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无中生有过度解读文本等等。‎ A项,“不如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加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等方式好”说法错误,从材料一第3段可知“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加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等”是“嵌入式、掺沙子式的模式”的具体表现形式。‎ C项,“传统文化进校园不是要在活动层面开展文体活动”曲解文意。原文材料三第2段说的是“传统文化进校园不是简单地开展一系列文体活动……”,说明不排斥开展一些活动。‎ D项,“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目的”偷换概念,张冠李戴,原文材料四第1段“在全国中小学开展传承学校创建活动,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引导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参与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的过程中,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增强文化自信”可知是“在全国中小学开展传承学校创建活动”,而不是“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相关材料,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题干问“要有效地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应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要求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考生作答时要先从材料中筛选出相关信息,如材料二图示,设置课程,筹集专项资金。材料三“要不断挖掘校园文体活动的思想内涵。校园文化其实也是一种和谐文化,和谐能激活教育的潜力,成为促进教育教学发展的正能量。”“要整合现有教材,结合师生需求,进行板块式的专题教育,形成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可得出整合现有教材,开发校本课程,开展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进行板块式的专题教育,形成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然后根据材料三“要充分利用网络优质资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来弥补师资不足的‘短板’”。材料四“传承学校以教育教学为基础,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支撑,采取专兼职教师结合的方法,聘请社会艺术工作者、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开展传承项目教育教学活动”可得出采取专兼职教师结合的办法,聘请专人开展传承项目教育教学活动;从“以成果展示为助推,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可得出思想内涵,大力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和谐的校园文化。作答时将这些筛选好的信息,按照题干要求进行整合,分点概况即可。‎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可参考以下技巧:‎ ‎1.关注材料的标题出处。2.概括材料中心,理清材料关系。3.客观题要了解设误方式,包括以偏概全、混淆是非、夸大缩小、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混淆时态、偷换概念、因果混乱。4.主观题要遵循审题干、定范围、选要点、巧归纳的步骤。‎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谢深甫,字子肃,台州临海人。少颖悟,刻志为学,积数年不寐,夕则置瓶水加足于上,以警困怠。‎ 知处州青田县。侍御史葛邲、监察御史颜师鲁、礼部侍郎王蔺交荐之。孝宗召见,深甫言:“今日人才枵中侈外者多妄诞矫讦沽激者多眩鬻激昂者急于披露然或邻于好夸刚介者果于植立而或邻于太锐故言未及酬而已龃齬,事未及成而已挫抑。于是趣时徇利之人,专务身谋,习为软熟,畏避束手,因循苟且,年除岁迁,亦至通显,一有缓急,莫堪倚仗。臣愿任使之际,必察其实,既悉其实,则涵养之以蓄甚才,振作之以厉其气。”上嘉纳。谕宰臣曰:“谢深甫奏对雍容,有古人风。”江东大旱,擢为提举常平,讲行救荒条目,所全活一百六十余万人。‎ 光宗即位,知阁门事韩侂胄破格转遥郡刺史,深甫封还内降云:“人主以爵禄磨厉天下之人才,固可重而不可轻;以法令堤防天下之侥幸,尤可守而不可易。今侂胄蓦越五官而转遥郡,侥幸一启,攀援踵至,将何以拒之?请罢其命。”宁宗即位,除焕章阁待制、知建康府,改御史中丞兼侍读。上言:“比年以来,纪纲不立。台谏有所论击,不与被论同罢,则反除以外任;给、舍有所缴驳,不命次官书行,则反迁以他官;监司有所按察,不两置之勿问,则被按者反得美除。以奔竞得志者,不复知有廉耻;以请属获利者,不复知有彝宪。贪墨纵横,莫敢谁何;罪恶暴露,无所忌惮。隳坏纪纲,莫此为甚。请风厉在位,革心易虑,以肃朝着。”礼官议祧僖祖,侍讲朱熹以为不可。深甫言:“宗庙 重事,未宜遽革。朱熹考订有据,宜从熹议。”‎ 拜少保。乞骸骨,授醴泉观使。明年,拜少傅,致仕。有星陨于居第,遂薨。‎ ‎(选自《宋史·谢深甫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今日/人才枵中/侈外者多妄诞矫讦/沽激者多眩鬻/激昂者急于披露/然或邻于好夸/刚介者果于植立/而或邻于太锐 B. 今日人才/枵中侈外者多妄诞/矫讦沽激者多眩鬻/激昂者急于披露/然或邻于好夸/刚介者果于植立/而或邻于太锐/‎ C. 今日/人才枵中/侈外者多妄诞/矫讦沽激者多眩鬻/激昂者急于披露/然或邻于好夸刚介者/果于植立/而或邻于太锐 D. 今日人才/枵中侈外者多/妄诞矫讦沽激者多/眩鬻激昂者急/于披露/然或邻于好夸/刚介者果于植立/而或邻于太锐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爵禄,官爵和俸禄。爵制最早出现在秦朝,西汉沿袭秦制,设爵以赏功。禄制为西汉首创,禄,既指官员的等级,也是官员官俸的数额。‎ B. 即位,特指皇帝登上皇位,表示此意思的词还有登基、践阼等等,《史记·太史公自序》:“迎王践祚,天下归心”中的“践阼”就是此义。‎ C. 纪纲,即纲纪,文中指法纪纲常。《诗·大雅·棫朴》中“勉勉我王,纲纪四方”的“纲纪”即是法纪纲常的意思。‎ D. 宗庙,宗,家族的上辈,民族的祖先;庙,供奉祖先的房屋。我国古代有王室祀祖的宗庙,士大夫祀祖的家庙。庙不单祭祖,也可敬神。‎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谢深甫多次进言国事,且很有见地。他对当世人才的评论得到了皇帝的肯定和采纳,并因此得到提拔重用。‎ B. 谢深甫一心为国为民,关心人民疾苦。他推行救荒措施得当,严格选拔人才的制度,慎重对待宗庙制度。‎ C. 谢深甫性格耿直,敢于直言。他指出朝纪纲的诸多不合理之处,建议采取严厉措施改变官员思想和朝廷风纪。‎ D.‎ ‎ 谢深甫一生仕途较顺利。他曾先后担任青田知县、提举常平、建康知府等职,被封为少傅后得以告老退休。‎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愿任使之际,必察其实,既悉其实,则涵养之以蓄其才,振作之以厉其气。‎ ‎(2)今侂胄蓦越五官而转遥郡,侥幸一启,攀援踵至,将何以拒之?请罢其命。‎ ‎【答案】10. B 11. C 12. C ‎ ‎13. (1)臣希望任用使用人才的时候,一定要细察他的实际,全部了解他的实际之后,就涵育保养他来储蓄他的才能,振作他来激励他的志气。(2)现在韩佗胄突然超越五级而转任遥郡,侥幸的门户一开,攀比援引接连到来,拿什么去拒绝他们?请求罢免这项任命。‎ ‎【解析】‎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今日人才/枵中侈外者多妄诞/矫讦沽激者多眩鬻/激昂者急于披露/然或邻于好夸/刚介者果于植立/而或邻于太锐”,这句话的含义是“今天的人才,中心空虚外表华丽的人多妄言夸诞,矫情直言沽名偏激的人多炫耀自售。激昂扬厉的人急于表现自己,但有时接近于喜欢自夸;刚直耿介的人勇于树立,但有时接近于锋芒毕露”,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人才”“枵中侈外者”“矫讦沽激者”“激昂者”“刚介者”等,然后依据句式和语法关系进行排除,如“今日人才”指“今天的人才”,后面举出几种情况来说明“今日人才”的情况,如“枵中侈外者”“矫讦沽激者”“激昂者”“刚介者”,把这不同人的情况断开即可选出答案。‎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C项,“勉勉我王,纲纪四方”中的“纲纪”应为动词,“用法纪和纲常治理”。‎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C项,“建议采取严厉措施改变官员思想和朝廷风纪”错误,从文中来看,第二段说的是“振作之以厉其气”,这不是采取严厉措施,而是“请求(皇帝)讽示激励”。“厉”,同“励”。《韩非子•五蠹》中有“振奋坚甲厉兵以备难”,扬雄《解嘲》中有“矫翼厉翮”。‎ 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考生可以先到文中找到C项对应的内容,设题区域在第二段,本选项属于曲解实词“厉”的意思。‎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愿”,希望;“际”,时候;“其实”,古今异义,他的实际情况;“既”,已经,……之后;“悉”,动词,全部了解;“则”,就;“涵养”,涵育保养;“以”,连词,表目的,来;“蓄”,储蓄;“厉”,激励。第二句中,“蓦”,突然;“转”,转任;“启”,开;“踵至”,一个接一个的来;“何以”,宾语前置,即“以何”,凭什么;“罢”,停止,罢免。‎ 文言文参考译文:‎ 谢深甫字子肃,台州临海人。少年时就聪颖灵悟,立志求学,连续几年睡眠很少,晚间就打一瓶水把脚放在上面,来警醒困倦劳乏的自己。‎ 为处州青田县知县。侍御史葛郊、监察御史颜师鲁、礼部侍郎王蔺交都推荐他。孝宗召见,谢深甫进言:“今天的人才,中心空虚外表华丽的人多妄言夸诞,矫情直言沽名偏激的人多炫耀自售。激昂扬厉的人急于表现自己,但有时接近于喜欢自夸;刚直耿介的人勇于树立,但有时接近于锋芒毕露;静退简默的人很少迎合,但有时接近于标新立异。所以话还没来得及回答就已经意见不合,事还没来得及办完就已经受挫被阻。从此趋向时俗追寻利益的人,专门为自己打算,习惯做软熟迎合的事,胆小怕事東手无为,因循旧例苟且度日,年逝岁迁,也能做到达官显贵,一旦事情紧急,却不可以倚仗。臣希望任用使用人才的时候,一定要细察他的实际,全部了解他的实际之后,就涵育保养他来储蓄他的才能,振作他来激励他的志气。”皇上嘉许接受。对朝堂大臣们说:“谢深甫上奏应对从容大气,有古人的遗风。”江东大旱,提升他为提举常平,研究推行救荒条目,救活了一百六十多万人。‎ 光宗即位,知阀门事韩佗胄破格转官为远郡刺史,谢深甫封还内廷降出的批示说:“君王用爵位官禄来考验激励天下的人才,本来只可重视不可轻视;用法律命令来防止天下的侥幸干进,更是应该谨守而不可改变。现在韩佗胄突然超越五级而转任遙郡,侥幸的门户一开,攀比援引接连到来,拿什么去拒绝他们?请求罢免这项任命。”宁宗即位,授任焕章阁待制、建康府知府,改为御史中丞兼侍读。进言:“近年以来,法纪纲常都没有树立。台谏官有所议论抨击,不是和被论列者一同罢免,就是反被授予外任;给事中、中书舍人有所缴还驳奏,不是命令下一个官员书读施行,就是反被改迁其他官职;监察部门有所考核纠察,不是被放在一边不予过问,就是被纠察的人反而得到美差。靠奔走竞争得逐愿望的,不再知道还有廉耻;靠请托依附获得利益的,不再知道还有常刑。贪污秽行纵横肆虐,没有人敢拿它怎么样;罪恶公然进行,没有顾虑忌怕。毁坏法纪纲常,没有比现在更厉害的。请求讽示激励在官位的人,洗心革面改变想法,来严肃朝廷风纪。”礼官商议祧祭僖祖,侍讲朱熹认为不可以,谢深甫上言:“宗庙大事,不应突然改变。朱熹考订有根据,应当听从朱熹的建议。”‎ 拜为少保。请求退休,授任醴泉观使。明年,拜少傅,退休。有颗星陨落在他的府第,于是逝世。‎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叶梦得①‎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注】①叶梦得(1077-1148),南宋主战派人物之一,本词作于宋高宗绍兴五年,作者被迫去任,归居吴兴卞山时。‎ ‎14.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首句开门见山,与词题中“绝顶小亭”照应;“缥缈”二字写出了小亭立于绝顶、云雾缥缈的情景。‎ B. 从“独在”二字来看,词人似乎是独自登上小亭,但从“笑谈”和“少年豪放”来看,一同登亭的应该还有晚辈。‎ C. “万里横烟浪”写词人在绝顶小亭极目所见,描绘出一幅辽远无际、苍茫宏阔的景象,意境雄浑。‎ D. “莫学”一句包含着词人的自嘲,意在与“少年豪放”形成对比,突出自己的老态,并与前面的“老去”相照应。‎ ‎15. 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答案】14. D 15. ①表现了词人年纪虽大却依然想要收复中原的壮志。“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一句中,“天涯”一词非常鲜明地表现了词人的雄心壮志。②抒发了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无奈之感。词人空有收复中原之志,却无人支持,被迫离职隐居,终究“空惆怅”。③抒发了缺乏知音理解的孤寂之情。大好河山,“独”“与谁同赏”,流露出孤独失意之情。④鼓励身边的年轻人应胸襟豪迈、胸怀大志。词人激励年轻人应该豪放,“莫学衰翁样”。‎ ‎【解析】‎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D项,“意在……突出自己的老态”理解错误,词人奉劝少年“莫学衰翁样”意在激励晚辈们要胸襟豪迈、胸怀大志。故本题选D项。‎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读懂全诗,结合注释,根据具体诗句,抓住主要意象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读懂诗:“缥缈”形容亭既高且小,从远处看,若隐若现,这是紧扣题中“绝顶小亭”来写的。“笑谈”可见其豪放旷达,纵情山水,年老而不衰。可是遥望中原,看到北方的万里山河,纵横乱杂地泛溢着云烟雾浪,又能与谁同赏?“与谁”二句是说找不到同心同德,一起去收复失地的人。词人“笑谈”的豪情一下转向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惆怅。后面两句以“老去情怀”反衬“天涯想”的爱国心切和矢志不渝,表现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但是整个时局,毕竟不是个人的壮志豪情所能改变的,闲居卞山,自觉回天无力,所以有“空惆怅”之句,又回到了无可奈何、孤独寂寞的境界,不免要表现出某些颓丧情绪。但他又不甘如此,所以结句又劝勉随从小辈应该豪放一点,不要学习衰老之人的模样。审题可知,“与谁同赏”“老去”“天涯想”“空惆怅”“莫学衰翁样”是理解回答这道题的关键。“与谁同赏”写出了知音难觅,“老去”“天涯想”写出了壮志难酬,“空惆怅”是无奈,“莫学衰翁样”又是激励……本词篇幅虽小,情感却丰富而深沉。回答本题时,要从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无奈,缺乏知音理解的孤寂和鼓励年轻人应胸襟豪迈、胸怀大志等要点着手。‎ ‎【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分析景物的色彩倾向,一般来说景物的色调和作者内心的情感是相辅相承的,暖色调和积极向上有关,冷色调和哀愁有关。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后面的注解。⑦关注体现情感的重要词语。古代诗人特别注重关键词,并以此作为情感表达、意境营造的核心。如“残、缺、断、愁”等词语常与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孤寂有关。‎ 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了秦王朝统治者穷奢极欲的生活,如写承载房屋大梁的柱子“__________”,房屋突出的钉头“多于在庾之粟粒”,乐器声“_________”。‎ ‎(2)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______________”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____________”,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诗人久谪归来,人事已非、恍如隔世之感。‎ ‎【答案】 (1). 多于南亩之农夫 (2). 多于市人之言语 (3). 小楼昨夜又东风 (4).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 怀旧空吟闻笛赋 (6). 到乡翻似烂柯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南”“市”“楼”“流”“赋”“烂”。‎ ‎【点睛】‎ 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第II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今天,“德国制造”俨然成了高品质的代名词,而 140 多年前情况刚好相反。‎ ‎1886 年 1 月 20 日,英国调查员发现德国索林根城有上百家“山寨”作坊,竟大肆仿造英国刀具,并打上“谢菲尔德制造”的质量检查印章。 为了 ,他们还先将货品运往英国,再从英国出口到世界各地。‎ 丑闻曝光后,英国企业家无比愤怒,他们发起了抵制德国产品的行动,并规定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须注明“德国制造”,以此将英国产品与德国产品区分开来。“德国制造”由此成为一个法律新词,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假冒伪劣的代名词。‎ 在抗议和“白眼”中,很多索林根企业倒下了。 德国人没有抗议、没有辩解,而是开始彻底反省:( )他们不再盲目扩大生产,而开始 ,专注于生产高质量、经久耐用的产品。在这场质量斗争中,德国的工匠精神开始萌芽并迅速成长。一方面,它和诚实守信、敬业守责的民族精神相关曰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企业大幅提高产业工人待遇。 此前,德国工人工资低、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差,很难想象他们一边饿着肚子一边还能有 的追求。时至今日,德国蓝领的收入和白领 。‎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们发起了抵制德国产品的运动,并规定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需注明“德国制造”,以此将英国产品与德国产品区分开来。‎ B. 他们发起了抵制德国产品的行动,并规定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需注明“德国制造”,以此将德国产品与英国产品区分开来。‎ C. 他们发起了抵制德国产品的运动,并规定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须注明“德国制造”,以此将德国产品与英国产品区分开来。‎ D. 他们发起了抵制德国产品的行动,并规定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须注明“德国制造”,以此将英国产品与德国产品区分开来。‎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是廉价产品,不是低价格,而是好质量才能占领全球市场!‎ B. 占领全球市场靠的不是廉价产品,不是低价格,而是好质量!‎ C. 占领全球市场靠的是好质量,不是廉价产品,不是低价格!‎ D. 不是低价格,不是廉价产品,而是好质量才能占领全球市场!‎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自欺欺人 宵衣旰食 精益求精 半斤八两 B 自欺欺人 卧薪尝胆 精雕细琢 不相上下 C. 掩人耳目 宵衣旰食 精雕细琢 半斤八两 D. 掩人耳目 卧薪尝胆 精益求精 不相上下 ‎【答案】17. C 18. B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题中句子“发起”和“行动”搭配不当,由此排除BD;句子前面是是“注明德国制造”,后面要表达的是“把德国产品从英国产品中区分出来”,由此可知AD主客倒置,故选C。.‎ ‎【18题详解】‎ 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此题注意和后面的内容“他们不再盲目扩大生产”“专注于生产高质量”从逻辑顺序上的照应;同时注意陈述的主体是“占领市场”,故选B。‎ ‎【19题详解】‎ 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自欺欺人: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掩人耳目:遮着别人的耳朵和眼睛,比喻以假象蒙骗别人。语境是“他们还先将货品运往英国,再从英国出口到世界各地”,因此用“掩人耳目”。‎ ‎ 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政务忙碌。卧薪尝胆:形容一个人忍辱负重,发愤图强,最终苦尽甘来。语境是“很多索林根企业倒下了”,用“卧薪尝胆”。 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精雕细琢:比喻做事情精益求精,认真细致。语境是“追求”,用“精益求精”。 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不相上下:指分不出高低好坏,形容水平相当。语境是“收入”,用“不相上下”。故选D。‎ ‎20.下面是一名中学生写给某高校招生处的信的正文节选部分,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够得体,请指出并修改。‎ 晚生是一名高三学生,对贵校情有独钟。贵校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资源,良好的学术氛围,为社会培养出了许多后学。愚兄入校后,对校园大为赞赏,高堂也很支持我报考贵校。现寄上一封信,呈请赠予一些有关自主招生的资料,希望能得偿所愿。‎ ‎【答案】晚生——我 后学——人 才 愚兄——家兄 高堂——家父 呈请——请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面是一名中学生写给某高校招生处的信的正文节选部分,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够得体,请指出并修改”,然后根据语言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辨析正误。本题中,考生先结合题干“一名中学生写给某高校招生处的信”来判断人物身份和说话对象,然后分析语段表述的用语是否得体。“晚生”是后辈对前辈谦称自己,此处可改为“我”。“后学”多用作谦辞,指后进的学者或读书人,用在此处不合语境。“愚兄”是谦辞,用于自称,此处应改为“家兄”。“高堂”是对父母的敬称,用在此处不合语境。“呈请”指用公文向上级请示,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21.下面是一幅题为“先查微信群”的漫画,请介绍该漫画的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内容:_____。(不超过50字)‎ 寓意:_____。(不超过30字)‎ ‎【答案】 (1). 内容:漫画上面女人的红挎包被抢,一孩高喊“抢红包啦”;下面一群人听到喊声都立刻查看微信群。 (2). 寓意:讽刺一些民众迷恋微信红包、见危不救的贪婪、冷漠心态。‎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面是一幅题为‘先查微信群’的漫画,请介绍该漫画的内容并揭示其寓意。”本题考查图转换的能力。这道题考的是介绍漫画的内容并概括其的寓意。掌握漫画的特点,以及对现实的讽刺意义,漫画其实就是对现实存在的热点问题进行警示、讽刺和暗示,分析好漫画的要素基本就掌握了漫画的意义。本题要求答出漫画的内容和寓意。这幅漫画分为两部分,从上到下仔细读图,上部分画的是一名男子正在抢一个女人的红色挎包,这一幕正好被一个孩子看见了,孩子高声喊喊道:“抢红包啦!”画面的下面画的是一群人,他们每个人都在忙着低头看自己的手机,显然是他们听到了孩子的喊声,都立刻查看微信群,看有没有红包可以抢。读懂漫画的内容,寓意就就简单多了。整个漫画的寓意就揭示了有一部分群众只是迷恋抢微信红包,对身边发生的抢劫事情根本不关心,漫画讽刺了一些民众见危不救的贪婪、冷漠心态。回答时,要注意字数有限制。‎ ‎【点睛】‎ 解答此类漫画介绍漫画内容的基本思路可概括为:1、仔细观察整体画面。仔细观察画面上的背景与人物,人物的服饰、动作、表情,标题以及其他文字信息等。2、抓住特征客观描述画面。抓住能反映画面寓意的特征进行详细描绘,描述时,只要求对漫画内容本身加以说明,不可超越漫画所给图文信息进行添枝加叶,不可用主观想象代替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3、注意说明的顺序。对于漫画的说明,在整体上要做到“总分总”,即起笔一句点明介绍对象,然后依次介绍画面内容,再用一句话点出漫画寓意。介绍人物时,可按照“穿着(从上到下)、动作、神态”这样的顺序进行简介说明。‎ 四、作文。(60分)‎ ‎22.阅读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的韧劲,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遇到过困难,我们遇到过挑战,但我们不懈奋斗、与时俱进,用勤劳、勇敢、智慧书写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故事。‎ ‎②广大人民群众坚持爱国奉献,无怨无悔,让我感到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同时让我感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国家主席习近平2018年新年贺词)‎ 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要求: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天道酬勤,日新月异,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生活中,我们不可能日日都是月圆花好,天天都是风淡云轻,那当我们遇到穷山恶水狂风暴雨时,不妨,让我们在心底默默的暗暗的来鼓励一下自己,轻声的告诉自己,这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让自己再一次坚信自己,挑战自己,加油,加油,一直“加油”!‎ 只要我们坚持了,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或许,为了将来,为了自己的发展,我们会把一件事情想得非常透彻,对自己越来越严,要求越来越高,对任何机会都不曾错过,其目的也只不过是不让自己随时陷入逆境与失去那种面对困难不曾屈服的精神。但有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更需要用时间持久的用心去做一件事情,让自己其中那小小的浅浅的进步,来击破打破突破自己那本以为可以高枕无忧十分舒适的区域,强迫逼迫自己一刻不停的马不停蹄的一直向前走,向前看,向前进。‎ 所有的未来,都是靠脚步去丈量。没有走,怎么知道,不可能;没有去努力,又怎么知道不能实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那不如,生活中、工作中,就让这“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渗入我们的心灵,着心、心平气和的去体验、去察觉这一种灵魂深处的安详,侧耳聆听这仅属于我们自己生命最原始最动人的节奏。但,这种聆听,它绝不是仅限于、执着于“我”,而是观察一种生命状态能够扩展和超脱到什么程度,也就是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深处又会是如何?‎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又或者,对于很多优秀的人来说,我们奋斗了一辈子,拼搏了一辈子,也只是人家的起点。可是,这微不足道的进步,对于我们来说,却是幸福的,也是知足的,因为我们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隐隐约约的感觉到自己的人生正把握在自己手中,并且这一切还是通过我们自己勤勤恳恳努力,去积极争取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当我们坦然接受这人生的终局,或许,这无所皈依的心灵就有了归宿,这生命中觅寻处那真正的幸福、真正的清香也就从此真正的灿烂了我们的人生。‎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2018,天道酬勤,日新月异,新的一年,让我们一起加油!‎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属于多材料作文。首先分析两则材料的内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的韧劲,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遇到过困难,我们遇到过挑战,但我们不懈奋斗、与时俱进,用勤劳、勇敢、智慧书写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故事”,从中国人民的身上,我们看到“闯劲”“韧劲”“奋斗”“与时俱进”“勤劳”“勇敢”“智慧”等精神,而这种精神带来的成就是“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广大人民群众坚持爱国奉献,无怨无悔,让我感到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同时让我感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普通人的伟大,二是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接着就要分析这两则材料的关系,这两则材料的内容具有相关性,故考生可以从其中一则进行立意,也可以结合两则进行立意,可以考虑“闯劲”“韧劲”“与时俱进”“勤劳勇敢”“奋斗”等与成功的关联,还可以考虑社会发展与普通人的关联。立意参考如下: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与时俱进的民族魂,普通人的爱国情怀。‎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