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8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7-04)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7-04)

高二语文 ‎ 本试卷共分第I卷(选择题)、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共l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I卷1至5页,第II卷6至8页。此外,专设答题卷,共2页。‎ ‎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规定位置。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 第I卷 注意事项:‎ ‎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 2.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题,每空3分,共4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啃啮(niè) 箨(tuò)龙 离间(jiān)背叛 自古洎(jì)今 ‎ B.遽(jù)然 行(háng)第 斗斛(hu)之禄 焚膏继晷(guǐ)‎ C.砍斫(zhuó) 俳 (pái)优 怙恶不悛(quān) 蜩(tiáo)蝮蛇跗 D.当垆(lù) 隽(juàn)永 兔起鹘(hú)落 日削(xuē)月割 ‎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告罄 辍止 碣石 不食周粟 B.怆然 荟萃 暴晒 天寒地彻 C.瓮牖 痼疾 寂寥 以衲报裘 D.公顷 罹难 怅然 贪赃枉法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家庭的 使他从小对美就有敏锐的感悟,乡村的丰富色彩更令他陶醉不已。‎ ‎(2)那个时候的中国,社会动荡,经济秩序极为混乱,物价 ,人民苦不堪言。‎ ‎(3)沈阳飞机制造公司的职工都一总经理罗阳献身国防事业的崇高精神 打动。‎ A.熏陶 青云直上 为……而 B.熏染 青云直上 为……而 C.熏熏 扶摇直上 为……所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有媒体曾在去年报道过韩日足协眉来眼去,准备撇开中国足球,重启停办18年之久的韩日足球对抗赛,目前此事已经获得证实。‎ B.不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研究古代文化遗产,只是照搬列举说明,还自以为找到了古代文化遗产的精髓,这就是我们说的食古不化。‎ C.改革要成功,就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如若各行其是,势必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D.《泰冏》作为徐峥的又一力作,虽然比起《催眠大师》还稍有差距,但相较于前几年口碑极差的《摩登年代》,媒体和大众给些过分的溢美之词还是可以理解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由于部分国有企业产权不明晰,使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以致难以适应市场竞争。‎ B.书画协会的会员由年龄平均75岁的退休教师组成,连续三年被评为市级先进集体。‎ C.跟生命及人类的起源一样,宇宙的起源一直是一个令人关注的科学前沿课题。‎ D.为什么火上舞蹈者的脚掌不会被烧伤呢?原因之一是因为舞蹈者不停地在跳跃,两只脚掌交替地接触炭火,每次接触的时间都很短 ‎6.下列歌词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鸳鸯双栖蝶双飞,满园春色惹人醉 (《取经女儿国》)‎ B.月亮挂在嘉兴南湖上,湖上多少眼睛在仰望 (《南湖望月》)‎ C.清晨我站在静静地牧场,看到神鹰披着那霞光 (《天路》)‎ D.—剪寒梅傲立雪中,只为伊人飘香 (《一剪梅》)‎ ‎7.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参会的有作家、记者,电影、音乐、美术工作者。整个会场洋溢在欢乐的气氛之中。‎ B.怎样保卫每一寸土地呢?怎样使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巨大威力?一天天更加美好呢?‎ C.我国许多图书馆年经费仅一二万元,除去工资、办公费用、购书费可想还有多少。‎ D.事实证明: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耍经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8.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正确的一项是 ‎①如果能结识几个诤友,人生之途就会少走弯路,多出成果,远离失误,走向成功。‎ ‎②浄友即能够直言规劝,勇于当面指出缺点、错误,敢于为“头脑发热”的朋友“泼 冷水”的人。‎ ‎③齐威王引邹忌为诤友,李世民视魏征为诤友,毛泽东也把敢于直陈得火的黄炎培、仇鳌等民主人士称为诤友。‎ ‎④陈毅元帅有诗云:“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 ‎⑤诤友之所以可贵,就在于他们能以髙度负责的态度,坦诚相见,对朋友的缺点、错误绝不粉饰,也于力陈其弊,促其改之。‎ A.①⑤②③④ B.①②④③⑤ C.②③④⑤① D.②③⑤①‎ ‎9.下列文学常识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江花月夜》是张若虚的代表作,可谓“孤篇盖全唐”,被闻一多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B.韩愈大力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文道合一”。“古文”指的是继三代两汉的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的散文,与六朝以来流行的“今文”(即骈文)相对立。‎ C.谢灵运在山水诗创作方面有一定造诣,孟浩然在诗歌中将诗情、画意、音乐美、 禅趣四者高度结合,和王勃一道把山水诗推到了新的艺术高峰。‎ D.“记”这种文体,至唐宋而大盛。它或记人记事,或记山川名胜,或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大多熔叙事、抒情、说理于一炉,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10.下列是对杜甫的《旅夜书怀》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A.首联写孤弱的细草、突兀的桅杆和孤独的小舟,营造出凄冷的氛围,和颔联“星、‎ 平野、月、大江”等意象呼应,让读者感觉到独舟上的诗人伟岸挺拔之态。‎ B.颔联写景明丽,境界雄浑。诗人写辽阔平野、浩荡大江、灿烂星月,其实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漂泊无依的凄怆心情。这是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C.“垂”,星星悬挂在天边,空旷平野,天高地远,写出了诗人独特的感受;“涌”, 水波涌动,月光随之荡漾,画面充满动感,流露出诗人不安的心绪。‎ D.尾联采用了比喻和衬托的手法。将自己漂泊不定的形象比喻成沙鸥,且用广阔天地衬托沙鸥,突出沙鸥的孤独。表达诗人漂泊无依的伤感之情。‎ 阅读苏轼《文与可画赏答谷偃竹记》的片段,完成11〜12题。‎ ‎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谦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材!” 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 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鹤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现,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谷哉? ”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赏筌谷區竹》 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赏笛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莴答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择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余亦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足相蹑于其门 蹑:悄悄 B.袜材当萃于子矣 萃:聚集 C.废卷而哭失声 废:搁下 D.亲厚无间如此也 间:隔阂 ‎12.下列对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节选部分通过记述文与可将求画者的缣素视为袜材,关于“万尺竹”的辩论,以诗画互赠引起的笑谈等轶事表现了文与可豁达、爽朗、风趣的个性。‎ B.本文为悼念亡友之作,所选文段虽有诸多戏笑,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是以乐写哀, 与下文的“哀哭”映照,更表达了作者的痛惜之情,收到了倍增其哀的效果。‎ C.节选部分写出了文与可高明的画论、髙超的画技和髙尚的画品,侧重于说理,却也写出了自己与文与可的友谊之深,情感之厚,生活气息浓厚,感情色彩强烈。‎ D.作者引用有关曹操的典故,体现的是自己与与可之间的“亲厚无间”。‎ ‎《晋书•皇甫谧传》选段,完成13〜14题 ‎ 皇甫谧,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叔母任氏。任氏日:“《孝经》云:‘三牲之养①,犹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②,无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③邻,教有所阙,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子我何有!” 因对之流涕。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合书,勤力不怠。‎ ‎ 居贫,躬身稼樯,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著《礼乐》、《圣真》之论。‎ ‎【注】①三牲之养:意为即使每天给父母吃牛、羊、猪(三牲)肉。②道:正道。③卜:此指选择。‎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三牲之养,犹为不孝/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昔孟母三徙以成仁/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C.因对之流涕/蒙故业,因遗策 D.始有高尚之志/衡常思图身之事 ‎14.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 ‎ 译文:不爱好读书学习,到处游荡没有限度有人认为他憨痴不懂事。‎ B.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 ‎ 译文:修养自身,勤奋学习,你自己会得到收获,与我有什么关系!‎ C.谧乃感激,就乡人肩坦受书,勤力不怠 ‎ 译文:皇甫谧于是深受感动,跟同村人坐在席子上,心胸坦荡地接受教育,读书 勤勉努力,从不懈怠。‎ D.躬身橡福,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 ‎ 译文:他亲自在田间播种与收获,带着经书而种田,于是博览通晓各种典籍以及诸子百家之言。‎ 第II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2.本试卷共5题,共58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题,每空1分,共6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 ‎(1)岩扉松径长寂寥 , 。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2) ,日月照耀金银台。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谢公宿处今尚在,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 ,皓腕凝霜雪。 (韦庄《菩萨蛮(其二)》)‎ ‎(5)吴楚东南坼, 。 (杜甫《登岳阳楼》)‎ ‎(6)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欧阳修《伶官传序》)‎ 三、简答题(本大題共3題,每小题4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 杏花春雨江南 王清铭 ‎ 看过徐悲鸿先生的自题联“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印象特别深刻,每个人都有侠骨柔情的一面,骑白马批轉在秋风萧瑟的辽阔塞上,马蹄得得,强劲的风刮动鬣鬃一般的头发,心头的豪情也随之猎猎作响,突然马一声长新,一个阳刚的形象镌刻在后人瞩望的视野里。‎ ‎ 画家吴冠中先生把这一句改为“駿马秋风冀北”,意境相似,后一句则完整保留。画家李可染更是以“务花春雨江南”为题,画了一幅水墨画.在很多人的心中,江南是故乡,是心灵的家园,也是感情的寄托.台湾作家余光中先生在《听听那冷雨》中就这样写道:“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领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 江南是一种时光无法磨灭的诗意,一种藏在心灵角落的孓情,是长期牲绕在思念之中 的情结。我兴趣地查阅了 “杏花春雨江南”的出处,它叙早出现在元代诗人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中,画家柯敬仲要回江南,虞集写词相送:“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 南。”词翰兼美,一时争相传刻,流传遍海内,特别是结拍处“杏花春雨江南”,入画入书或入印,还被人织成锦帕,为时所贵。由此可见,这句词曾引发了无数人的共鸣。‎ ‎ 如果再往前到宋代,写杏花和江南雨的诗词非常多.陈与义写“客子光阴诗卷里,各花消息雨声中”,曾经得到宋高宗的欣赏.诗人客居他乡,在诗歌的平仄中消磨时光,在 淅沥的雨声中,杏花突然开放了,粉红腰颇,仿佛想念中伊人的瓱义,那押了韵的思念被 雨声一遍又一遍地洗灌,诗人的心中布满了水意,那场春雨来自心头,仿佛就在他的眼眶里下着。‎ ‎ 江南是美丽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江南又是忧伤的,“‎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或许是因美丽而忧伤,或是因忧伤而美丽?如果再往前到唐代,我们会遇上落魄的杜牧,沿着牧童手的指向,我们会在细雨霏霏的杏花村,端起盛满感伤的酒杯,与他隔着一千多年碰响这水底的火焰。‎ ‎ 我很奇怪,杏花开放带来的是热闹的春意,宋祁就写过“红杏枝头春意闹”,但我们想到江南就想到栗情的雨,想到春雨就想到了在雨中开放和级零的杏花。或许杏花春雨江南是一个缠绵的梦境,或是一种难以愈合的伤痛。或许,人生多苦难,生命的本廣就是忧伤的,在我们远离故乡,或者感觉光阴悄然远逝,我们的心头就有杏花开放,就有江南雨犹如唐诗宋词一样;在我们梦的边缘平平反厌地滴落,淋湿了我们押韵的心情。‎ ‎ 生命不可缺少诗意,我们也不难明白,春节晚会上那个《小城雨巷》的舞蹈为什么会引起那么多现代人的情感共鸣。人们并不是真的要撑着油纸伞,独自彷植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去寻找“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样的诗意和浪漫在现代生活早已消逝,但并没有隔断现代人的向往。人们是怀旧的,也向往过上一种诗意的生活,这是日渐丰富的物质生活所无法弥补的心灵空缺。人们对杏花春雨江南的向往和怀恋,也是同样的情愫。‎ ‎ 余光中先生说:“无论工业如何发达,一时似乎还废不了雨伞,只要雨不倾盆,风不横吹,撑一把伞在雨中仍不失古典的韵味。”在杏花春雨的江南,也许我们不需要一把油纸伞,唆着奋花的幽香,走在江南的雨里,被雨淋湿,也不失一种幸福。‎ ‎16.文章以“杏花春雨江南”为题,却在开头描写了一幅“白马秋风塞上”的图景,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17.根据文意,说说“这句词曾引发了无数人的共鸣”的原因。 ‎ ‎18.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完全不正确的两项是 A.“杏花春雨江南”是一种时光无法磨灭的诗意,它缠绕过落魄的杜牧、客居他乡 的陈与义与写词赠友的虞集,也让现代人十分向往。‎ B.文中多处运用了引用、比拟等手法,典雅地表现了 “杏花春雨江南”的诗意内涵,‎ 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増强了艺术感染力。‎ C.作者对“杏花” “春雨”等意象的着力描写,渲染了江南美丽而忧伤的特质,展 现了江南的不同风貌,表达了作者对故土深深的喜爱和眷恋之情。‎ D.人们对“杏花春雨江南”的向往,是一种怀旧的情愫,它既是对古典意蕴的怀恋,又包含着对现代生活失去传统诗意的感慨。‎ E.文章的结尾通过对江南春雨的直接描写,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到的被雨淋湿的幸福感,从而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 四、写作题(本大题4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40分)‎ ‎ 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尼采说: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 ‎ ‎ 其实,站在哪里看世界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你又是怎么看的呢? ‎ 请你针对材料,结合自己的思考,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发表见解。‎ ‎ 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 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高二语文1704‎ 一、选择题(共42分,每题3分) ‎ ‎1. A  2. B 3. C 4. D 5. C 6. B 7. A 8. D 9. C 10. A 11. ‎ A 12. C 13. D 14. C ‎ 二、填空题(共6题,每空1分) ‎ ‎15. (1)惟有幽人自来去  (2)青冥浩荡不见底  (3)渌水荡漾清猿啼 ‎(4)垆边人似月  (5) 乾坤日夜浮   (6)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三、简答题(每道题4分,共12分) ‎ ‎16. ‎ ‎①与下文形成对比(1分)。‎ ‎②引出下文对“杏花春雨江南”的柔婉之美及其深厚的情感内涵和文化底蕴的挖掘。‎ ‎(或答:引出下文对“杏花春雨江南”的传统诗意生活的挖掘。)(1分)‎ ‎③格调上,阳刚、阴柔相映成趣(1分),共同体现蕴藏在我国古典文化中的诗意美(1分)。 ‎ ‎17. ‎ ‎①“杏花春雨江南”最能体现江南美丽而忧伤的特质(2分,“美丽”“忧伤”各占1分)。②“杏花”开放让人联想到江南的美丽景象;人生多苦难,“春雨”滴落的淅沥声,极易让人产生淡淡的忧伤。(1分)杏花可以开在人们的心头,江南雨又可以滴在人们的心里。(1分)(大意如此,即可) ‎ ‎18. C E 【每个各占2分】‎ 四、‎ ‎19. 作文 评分标准 ‎ 等级 类别 一 等 ‎(40-35分)‎ 二 等 ‎(34-28分)‎ 三 等 ‎(27-22分)‎ 四 等 ‎(21-0分)‎ 内 容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内容空洞 感情虚假或思想不健康 表 达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体工整 大体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体较工整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特 征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个别段落较深刻 个别细节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生动 略显个性 无明显特征 ‎【备注】‎ ‎ 1. 无标题扣2分。‎ ‎ 2. 不足700字的,每少50字扣1分。‎ ‎ 3. 三个错别字扣1分,不重复扣分,最多扣3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