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4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2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师用书: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
- 1 - 备考方略一 立足高考前沿,研究考题特点 考试大纲 核心素养在新高考测试中的体现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 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归 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论点、论据和 论证方法;(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论述类文本阅读在新高考中重在提 高“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力,要求阅读 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 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 征和主要表达方式。在考查重点上,应 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 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要点细读 论述类文章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理性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具有理论性强、逻辑 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主要以阐述观点、说明道理、分析事实、辩驳旧说、介绍新见等为 表达目的。 论述类文章分为三类:证论文,评论文,感论文。 证论文,就是用充分的事例、事理来证明作者本人观点的文章;评论文,就是对特定的 人物、事件、事理、现象、趋势等加以评议的文章;感论文,就是针对特定事物谈感想的文 章,带有随笔性质。从高考卷选材的现状来看,所选文章是证论文和评论文两类。 1.论述类文本的基本行文脉络 提出问题(论题、论点)——分析问题(论题、论点)——得出结论。 2.论证过程的两种基本结构 横向、纵向。横向就是围绕一个论题(论点)从不同角度展开议论,不同角度之间基本是并 列的关系;纵向就是围绕一个论题(论点)从不同角度展开议论,不同角度之间基本是层层深入 的关系。 论述类文本基本知识 精细研读一些典型文章、典型试题,储备一些“母题”,构建关于论述类文本论点、论 据和论证方法的基本知识网络。 1.论点与论据 论述类文本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部分:论点、论据。任何论述类文本,作者都会有自己 的观点(论点),也会有用来说明自己观点的材料(论据)。把握了这两个方面就能够从整体上把 握文本。论点就是作者的观点、主张,当然有时候作者会用一个关键性的句子明确地将其揭 - 2 - 示出来,有时候会将其隐含在对材料的引用分析之中。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 2.主要的论证方法 论证方法 特点 论据类型 举例论证 列举事例证明论点 具体事例、统计数字、亲身经历等 引用论证 引用人类已知的科 学原理、名言警句 等证明论点 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或名人的观 点,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定理、公式,某些经过时间检 验的、广为流传的谚语、格言和成语等 比较论证 包括类比论证和对 比论证 类比的对象为具有相同或相似属性的同类事物;对比的对 象为具有相反或相异属性的事物,比如大与小、强与弱等, 可以是不同对象之间的比较(横向比较),也可以是同一对 象自身前后不同阶段之间的比较(纵向比较) 比喻论证 以比喻者作论据去 论 证 被 比 喻 者 (论 点) ①以一般事物进行比喻论证,比喻应当贴切自然,要能恰 到好处地说明被论证事物的特点,比如可以把老师比喻成 蜡烛、春蚕,却不能比喻成抹布、扫帚。②以寓言或者神 话作比喻进行论证 因果论证 通过分析事理,提 示论点和论据间的 因果关系来证明论 点 ①分析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②分析问题产生的多重原 因,一层一层地追究下去,一直到显示出最终的原因为止。 ③分析异因同果、同因异果和互为因果等现象 其他论证方法还有: ①引申论证:是反证法的一种,又叫归谬法,是由反面论点引出错误结论来说明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先假设对方错误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从对方的论点中导出一个 荒谬的结论来,从而证明对方的论点不能成立。 ②归纳论证:也叫“事实论证”,它是用列举具体事例来论证一般结论的方法。 ③演绎论证:也叫“理论论证”,它是根据一般原理或结论来论证个别事例的方法,即 用普遍性的论据来证明特殊性的论点。 3.论证的结构 一般来说,议论文的整体结构属于总——分——总结构,在分说部分,往往会采取并列、 层进、正反的结构模式。驳论文,一般会采取先破后立或边破边立的结构模式;驳论文主要 从三个方面来驳斥对方,即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方法,然后由此确立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4.论证的逻辑性 论述类文本的逻辑性要求比较强,表现在三个方面:①一篇文章的论点是一个体系,文 章中的所有观点结论都应该紧紧围绕一个核心观点展开;②观点和材料之间契合度要高;③ 论述类文本的语言要具有严密性,如下定义要精准,做判断要有分寸。 - 3 - 二、怎样速读论述类文本? 从考查目的看,论述类文章阅读并不注重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领域或作者观点的了解掌 握情况,而是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考查考生对“高浓度信息”的准确捕捉、获取、辨识能力。 对于文中出现的陌生概念术语、深奥观点,我们只需运用语言知识,结合文章中的相关语句 加以理解分析即可,不需要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文章中的相关学科知识。 因此,为了快速、准确地解答论述类文章阅读题,建议考生分两步完成读文过程。 第一步 阅读全文,勾画文中信息要点 1.勾画出文中重要词语 (1)表述中心论点的词语,即往往在文中多次出现的词语。 (2)体现陈述对象转换的词语,即往往体现了论证的思路的词语。抓住这一点有助于理清 文章的层次及整体思路。 ①因果。如:因为、因此、……原因在于、因而、由于、从而,等等。 ②转折。如:但是、反而、其实、实际上,等等。 ③并列或递进。如:也、又、不是……而是……、不仅……还……,等等。 ④分类分层。如:第一……第二……、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 不仅如此……、此外,等等。阅读时抓住这样一些表示层次结构的语言标志词,对我们梳理 文章思路会有帮助。 ⑤举例子。如:例如、如,等等。 (3)修饰、限制性词语。 ①年代(时间多次依序出现)。 ②程度。如:最、基本、根本、十分、非常,等等。 ③范围。如:部分、全部、总共、所有、都、全、少量、多数、几乎、仅仅,等等。 ④数量(具体数据、比例等)。 ⑤已然未然。如:目前为止、迄今为止、假如、可能、如果、一定、必然、将、正在、 或,等等。 ⑥代词。如:这、那、它、其、此,等等。 (4)表情态的词语。如:可能、也许、必须、绝对,等等。 2.勾画出文中重要句子 (1)统摄全篇的句子——论点句、中心句、总结句。高考选文,一般一文只有一个中心论 点,文本都围绕这个论点展开议论。论点的提出,有的在开头,有的在结尾,有的就是文章 标题。 (2)作论据的句子——论述类文章作论据的材料分为两种:一种是事例论据,即征引的文 献资料、事实材料;另一种是事理论据,即人们公认的或权威的道理、名言、法则、定律等。 阅读时勾画出这些事例论据和事理论据,并且找出它们与论点的关系,这样可迅速把握文章 - 4 - 内容。 (3)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论证的思路是沿着逻辑思维的过程展开的。段落与段落 之间有明显的逻辑关系:有的是并列关系,有的是递进关系,还有的是纵横结合的逻辑关系。 这些逻辑关系往往有一些标志性的语句,如“首先、其次”等引出的语句。如果没有这样的 语句,可标记每个自然段的开头句或结尾句,然后提取每一段的主要信息,把握文脉。 3.简短批注 对重要词语,对表因果关系的句子,起表明中心、理清结构、区分层次、暗含材料与观 点关系等作用的句子,作简短批注,为下一步操作起提示作用。 (在实际操作中,可将重要词语、重要句子的勾画和简短批注结合起来操作。——编者) 第二步 提取要点,整体把握 勾画诸多要点是为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作铺垫。 1.梳思路,明结构 对勾画内容进行提取、整合,梳理出文章思路。理清文章围绕论点是如何展开说理的, 把握段落之间的逻辑关联,注意某一段落的各分句间的逻辑结构和逻辑层次,把握观点和材 料的关系。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住了上述内容,对“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文中重要句子的 含意”的理解才能准确而不至于出现偏差,对“文中的信息”的筛选和整合才能全面而不至 于出现遗漏,对文中“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的概括和“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的分析概括才能准确而不至于出现遗漏、偏移或错位。 论述类文章常见的结构模式有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和总分式等。段落之间和语句之 间常见逻辑顺序有:由一般到特殊,由具体到抽象,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 到结果,由概念到应用等。论述类文章的行文思路和结构层次,往往会有一些明显的语言标 志,但也有的文章,并没有明显的标志,我们可以依据段落之间的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 自己概括梳理。 2.会文意,释观点 依据勾画的重点词、句及文章结构,弄清文章论述了什么主题,主要观点和看法是什么, 涉及什么内容。 [以例说法] (2019·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①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 到这个问题—— 为谁创作、为谁立言 ?习近 平同志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 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 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 按以下步骤把握全文: 第一步 阅读全文,勾画文中信息要点 (勾画符号:重要词语用“ ”标示,重 要句子用“ ”标示——编者) 第①段 段意:文学艺术创作者为谁创作、为谁立 - 5 - 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源泉。” ②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 积极 互动 ,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 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 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如此宏大丰富, 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我们常 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 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是的,我们有幸生 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 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 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对于他们而言, 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表象,大约是不难的, 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 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那么,这“更深层的东 西”是什么呢? ③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 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背得出 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 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 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 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 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 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 雄们永垂不朽!”在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的今天, 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 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 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 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 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认 识沸腾的现实。 ④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 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 言。 1.重要词语:见文中勾画。注意这些词语 表明的年代、时间、程度。 2.重要句子:见文中勾画。注意句子的条 件关系“只有……才……”及可能涉及的 1~3 题的选项。(涉及第 1 题 A 项) 批注:注意联系下文,思考选项 A 中条件 关系的变换。 第②段 段意: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 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 蓬勃生机。 1.重要词语:只有……才……。 2.重要句子:见文中勾画。注意句子的条 件关系及可能涉及的 1~3 题的选项。(涉 及第 1 题 A 项,3 题 A、B 项) 批注:“互动”一词是实践、参与。而只 是树立理念而不实践、行动,是不能做到 以人民为中心的。 第③段 段意: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重要词语:见文中勾画。注意这些词语 表明的年代、对象、程度等。 2.重要句子:见文中勾画。对本段的重要 句子,要明确其指向:监管的背景、重点、 措施、主体等。(涉及第 2 题 B、C 项) 批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强调的是 “人民是创造历史的英雄”。 注意文段中 3 个表情态的词语——“必 须”。 第④段 段意: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 为了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 间,是为了解决我是谁、我属于谁的问题。 - 6 - 谁、我属于谁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以来,无论是 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现代作家,还是上世纪 80 年代那批经历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他们内心 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都和某一片土地上的 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关系。这些作家是属 于某个情感共同体的。这个共同体时刻提醒着 他,他的生命和创作与这世界上更广大的人群休 戚相关。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 或许并不是 我们的 读者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 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 依据。 ⑤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 精品 奉献人 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 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 好不好 、 精不精 的问题。诚然,娱乐和消费 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但是,有 责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我们就生活在那些 为美好生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中间,理 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 1.重要词语:见文中勾画。注意这些词语 表明的内容、对象。 2.重要句子:见文中勾画。(涉及第 3 题 D 项) 第⑤段 段意: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 奉献人民。 1.重要词语:见文中勾画。注意这些词语 表明的内容、对象。 2.重要句子:见文中勾画。(涉及第 3 题 D 项) 第二步 提取要点,整体把握 1.梳思路,明结构 思路:选文第一段提出问题:文艺是为什 么人的问题。第二段摆出现实中的困惑; 第三段指出准确做法:只有……才……; 第四段指出目的;第五段指出努力方向。 2.会文意,释观点 中心论点:人民创造了历史,文艺作品应 该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 共同责任。我们有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 神上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 认同,是与新时代伟大历史进程的同频共振。作 家和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积极投 身于人们争取美好未来的壮阔征程,才有能力创 造出闪耀着明亮光芒的文艺,照亮和雕刻一个民 族的灵魂。 (摘编自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 3.理材料,定意图 ①引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内容,巧妙衔 接了上下文,也有力支撑了论点。 ②引用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作家内心都有情 感根据地,是为了说明对人民的情感认同 是作家创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尝试解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B.对人民的情感认同,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作家创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C.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 - 7 - D.真正扎根时代、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 B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考查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 A 项, “……就能……”理解有误,原文第二段说的是“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才会获得艺术 创作的蓬勃生机”。C 项,从原文第四段中“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 来看,选项说法错误。D 项,从原文最后一段中“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 部分”来看,“有责任感的艺术家”对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有全面认识,“无须考虑”不符合文 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B.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对当下创作的分析,也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C.文章引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内容,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有力支撑了论点。 D.文章末段论证了正面人物的塑造是新时代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体现。 D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考查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正 面人物的塑造”有误,原文中说的是“我们有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并没 有明确说是“正面人物”;另外,“根本体现”于文无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那些认为现实走在小说家想象力前面的作家而言,困难在于如何把握生活的复杂 结构和本质内容。 B.对艺术家而言,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既意味着巨大挑战,也能激发创作热情,促使 他们投身沸腾的生活。 C.老舍曾说:“不去与劳动人民结为莫逆的好友,是写不出结结实实的作品的。”这与 文中情感共同体的理念是相通的。 D.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量的问题转向质的问题,艺术家的创作也应 少而精,凝聚共识。 D [本题考查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推断的能力,考查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 “少而精”在文中缺乏依据,原文是“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没有提到“少”。] (2019·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 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 衡与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 入他所接触到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 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采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 8 -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 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 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的论诗的话,都 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 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 “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就诗 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情物态,都能随物赋形, 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 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 悲哀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 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 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越,摩诘之禅解, 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 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 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 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 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 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 的《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 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 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之一片娇痴之态。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题中却 往往有“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凡此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 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方面的表现。这种复杂的综合,足以为其禀 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 (摘编自叶嘉莹《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全面的把握。 B.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 C.杜甫的诗歌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善于以变化的笔触,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情物态。 D.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杜甫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观照。 B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考查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可以看 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曲解文意,由原文第二段“就诗歌体式风格 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可知,文中只是说杜甫吸取了古今长 - 9 - 短各种诗歌的长处,并没有提到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的评价。 ]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成就的重要因素。 B.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C.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做了对比。 D.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 D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强加因 果,由原文第三段“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 裕”可知,杜甫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的原因是他拥有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之前的诗人,或者以感性见长,或者以理性见长,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 B.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则作出革新。 C.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 D.杜甫诗歌震撼人心的力量,部分来自严肃与幽默之间、担荷与欣赏之间的平衡。 D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 项,“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于文 无据,原文第一段只是说“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并没有说杜甫之前的诗人 不能二者兼备;B 项,“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曲解文意,由原文第二段“而自其《饮中八仙 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可知,杜 甫在七言律诗上并不是“谨守传统”;C 项,“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理解错误,由原文第 三段“我以为每一位诗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可知,作者对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的态度 是不同的。] 备考方略二 专题分类研究,集中突破考点 题型一 准确理解文本内容 本考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 中心意思。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主要考查考生辨别、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做此 类题目时,考生要准确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与思想倾向。考生要在抓 住主要信息、把握概念本质特征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具体辨析和认真筛选信息,然后进行整 合。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主要考查考生对具体现象进行概括,从而得出理性认 识的能力。论述类文本中,对概念的解说、知识的阐述大多采用事例说明的方法,考生要学 会揣摩举例论证的目的;要从分析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入手,揣摩文中的隐含信息;要从材料 出发,推出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而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识别常见陷阱 - 10 -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的每一个选项,命题人都在“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的 表述中设置陷阱,所以,在答题时,极有可能会把“无误项”判为“设误项”,把“设误项” 判为“无误项”。下面对“常见设误手法”的探究,仅仅是针对“设误项”进行的讲解。 1.常见命题设误手法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题型相当稳定,全是选择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选出符合(或不符合) 原文意思(或题干要求)的选项。而这些选择题的选项一般不会抄录原文语句,而是对原文语句 或文中涉及的观点态度进行一番改造,改造的方式有“删”“添”“调”“改”“漏” “凑”。经过这些方式改造出来的选项,有的改变了原文的意思,有的没有改变原文的意思, 而改变了原文的意思的选项就是“不正确的一项”。 删(删减) 删除句子中的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意味着语意的改变,有可能是内容的扩大或 缩小,也有可能是对内容的曲解。 添(添加) 添加定语、状语、中心语或其他词语,造成概念偷换或文意曲解。 调(调换) 调换词序、语序,造成逻辑错误,改变句意;调换表述的对象、时间,造成时态 混乱等现象。 改(改变) 改变说法,似是而非,干扰判断。 漏(遗漏) 看似保留原文词句,但暗中漏掉了重要信息,具有较大迷惑性。 凑(拼凑) 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凑在一起造成错误。 2.常见命题陷阱 全国新课标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的三道选择题,大多要求选“非”,即选出设误项。下 面介绍一下论述类文本阅读题设误的选项中常见的几类命题陷阱。 (1)以偏概全 以偏概全,是指选项表述有意把原材料中对某类事物中某一部分的判断扩大到某类事物 的全体,把其中一方面(或一部分)所具有的某些特点、功用等说成是所有同类事物所具有的特 点、功用。即以部分代整体,局部代全局。 题目及原文 答题思路 [例 1] (2017·全国卷Ⅰ第 1 题 B 项)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 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原文内容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 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 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 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解析: 由原文“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 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可知,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 - 11 - 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既有“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包括限制排放的问题) 的一面,还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的一面,因而选项 B 犯了以偏概全的错 误。 (2)张冠李戴 张冠李戴,是指命题者在设置错误项时,故意将此事物表述为彼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 表述为彼方面,或者把甲的特点说成是乙的特点,或者将原文中甲的观点态度(或行为状态) 说成是乙的观点态度(或行为状态),或者将与甲事物有关的信息说成是与乙事物有关的信息。 题目及原文 答题思路 [例 2] (2017·天津卷第 7 题 A 项)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 人们制造出指时杆、日晷、漏壶等,作为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参数。 原文内容 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人们 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就要进一步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 周期循环性的参照物。于是,太阳、月亮、谷物的成熟期等,就成为了优选的 参照系。人类很早就学会观察日月星辰,用以测量时间。大约在纪元前五千年, 人们利用指时杆观察日影。纪元前 11 世纪,已经有了关于日晷和漏壶的记载。 详细记录时间的钟表的发明,大约是 13 世纪下半叶的事情了。 解析: 根据原文表述可知,“时间”才是作为“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 一个参数”,而指时杆、日晷、漏壶等,只是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人 们制造出的“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循环性的参照物”。选项 A 将“时间是参数”与“指 时杆、日晷、漏壶是参照物”这两者混同了,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3)夸大其词 夸大其词,是指命题者对原文中涉及的有关作用、效果、用途等信息,在选项表述时故 意用语夸大,或加深程度,或夸大作用,等等。 题目及原文 答题思路 [例 3] (2015·全国卷Ⅰ第 3 题 D 项)宋代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对当时 的经济发展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此后各个朝代提供了借鉴。 原文内容 ①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从实际 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 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②可见,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大量使用,是社会经济发展史中最具标志性意义 的新生事物,它缓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的诸多不便与矛盾,从而在很大程度 上促进了经济发展。 解析: “宋代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对当时的经济发展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的 - 12 - 说法夸大其词,从选文①中可以看出高利贷就束缚了生产流通的扩大和发展,具有负面的作 用;其次,选文②中“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的表述是较委婉的且有“新型” 信用工具的修饰限定。而 D 选项表述绝对,犯了夸大其词的错误。 (4)无中生有 无中生有是指在解说原文或转述文意时,增添了原文中没有的信息,选项中所说的内容 在原文中没有涉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 题目及原文 答题思路 [例 4] (2017·全国卷Ⅲ第 2 题 C 项)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 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原文内容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 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 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 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 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 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解析: 原文只是说“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 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并没有“举 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所以选项犯了无中生有的错误。 (5)曲解文意 曲解文意是指选项中的观点和原文不一致,选项更换个别词语或者说法,从而背离原文 的意思,或者歪曲原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 题目及原文 答题思路 [例 5] (2015·全国卷Ⅰ第 1 题 A 项)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 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 原文内容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 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 解析: 文中只是说“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而 并没有表明“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都是在宋代产生的,选项曲解了文 意。 (6)混淆时态 混淆时态就是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已经发生的事实,或把已 发生的事实说成未发生的,又称作混淆已然和未然。 题目及原文 答题思路 - 13 - [例 6] (2013·全国大纲卷第 5 题 B 项)温室气体使全球变暖,并由此造成地 球两极冰川融化的现象,从地球的立场出发,这实际上属于大自然的“正常运 作”。 原文内容 大多数环境学论著认为,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 致全球气温上升,而全球变暖将使地球两极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进而给 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但是,荷兰学者克罗宁博格所著的《人类尺度:一万年 后的地球》一书中的观点,似乎可以让人稍稍缓解一下在气候变暖问题上的紧 张感。作者的基本观点是:当下发生的所有气候变化,从地球的立场出发,都 是“正常运作”…… 解析: 根据原文“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温上升,而全 球变暖将使地球两极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进而给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等语句可知, “温室气体使全球变暖,并由此造成地球两极冰川融化”并非既成事实,在当下只是一种趋 势,一种可能,但该项却将未然说成已然。另外,原文引述了两种观点:一种是“大多数环 境学论著认为”这些会“给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另一种则是克罗宁博格的观点,他认为 “从地球的立场出发,都是‘正常运作’”。故选项后半句表述也不符合原文意思。 (7)混淆关系 关系混淆是指选项表述的语意或语句关系与原文不符,较常见的有因果关系不当、混淆 肯定与否定、条件关系不当。 ①因果关系不当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强加因果,二是因果颠倒。在遇到涉及因果关系 的选项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因果关系是否颠 倒。 题目及原文 答题思路 [例 7] (2017·全国卷Ⅱ第 1 题 D 项)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 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原文内容 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 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 走向多元的例证。 解析: 强加因果。根据原文“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 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可知,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是当时社会转型的“例 证”(具体表现),而选项中的“从而”一词,却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误认为是推动当时 社会转型的原因,选项强加因果。 ②混淆肯定与否定,是指选项将原文中肯定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的事物加以肯 定。 - 14 - 题目及原文 答题思路 [例 8] (2016·全国卷Ⅲ第 2 题 D 项)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 史人物进行了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出入,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 史料。 原文内容 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但发掘史料是一 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 没有错,可是如果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戏说之 类当然是文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 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 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 免了。 解析: 原文的观点是“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康熙王朝》 属于文艺作品,虽然原文列举了《康熙王朝》中一个与史实不符的事例,但不能否认“能从 中发掘史料”的观点。选项中“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直接将原文肯定的意思说成否 定的,混淆了肯定与否定。 ③条件关系是句子的一种特殊关系,有充分、必要、充要三种条件关系。选项不符合原 文表意的特定关系,就是错误的。 题目及原文 答题思路 [例 9] (2014·安徽卷第 3 题 D 项)如果让技术和道德的关系重回人们的视 野,就能避免陷入技术盲目崇拜的误区,就能实现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 原文内容 社会的进步、文化的繁荣,需要让技术与道德的关系重回人们的 视野之中,如此我们方可避免陷入技术盲目崇拜的陷阱与误区。 解析: 根据原文中“方可”一词可知,“让技术和道德的关系重回人们的视野”是“避 免陷入技术盲目崇拜的陷阱与误区”的必要条件,而选项将“方可”改为“就能”,前者成 了后者的充分条件,选项的条件关系不当。 (8)偷换概念 偷换概念,是指选项中概念的内涵、外延不等同于原文中概念的内涵、外延。 题目及原文 答题思路 [例 10] (2017·全国卷Ⅲ第 3 题 B 项)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 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原文内容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 - 15 - 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 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 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 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 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 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解析: 根据原文可知,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中“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说明的 应是故乡已呵护了乡村记忆,而不是“已活化了乡村记忆”,选项的表述偷换了概念。 用比对法判断下列选项是否正确。如果错了,请说明理由。 1.原文:文学批评的“远”和“近”,既是批评态度问题,也是批评方法问题。“远”, 指评论者与作家距离适当“远”一点,才能葆有客观性:“近”,指与作品文本距离贴近一 点,回到作品本身,回到阅读和文本细读上来。 选项:文学批评的“远”是指态度上葆有客观性,“近”是指方法上回到作品本身。( ) 理由: 答案: 错误。曲解文意,原文“文学批评的‘远’和‘近’,既是批评态度问题,也 是批评方法问题”,不是指文学批评的“远”是态度问题,“近”是方法问题。 2.原文:上世纪 80 年代,外国文学理论尤其现代文艺理论涌入,虽有建设性意义,但 导致批评理论西化严重,许多批评者习惯套用西方理论来阐释、解读当代作家作品,文学批 评与文学本体关系松散。 选项:用西方文学理论解读当代作家作品,导致了文学批评与文学本体的关系松散。( ) 理由: 答案: 错误。强加因果。 3.原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作家的批评文章往往感性有余、理论构架淡化,但恰恰是 他们的批评实践给众人提供了一条批评回归文本细读的个人化路径,甚至可以给专事批评者 以启发。他们的批评文章往往不合常规套路,别开生面,富于可读性和启发性。近年来作家 积极介入文学批评,对风行已久的远离文本的“专业批评”是有纠偏意义和启发的。 选项:作家的批评文章虽然存在不合常规套路等弱点,但仍然给专事批评者以启发。( ) 理由: 答案: 错误。原文“他们的批评文章往往不合常规套路”,“往往”表明不是全部, “不合常规套路”文中未表明是弱点。 4.原文:人才竞争的核心是环境竞争。当今世界,人才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人 才竞争已不仅是单纯的薪酬待遇比拼,而是日益演变成人才发展环境的较量。 选项:当前人才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人才竞争已不是单纯的薪酬待遇比拼,而 - 16 - 是日益演变成人才发展环境的较量。( ) 理由: 答案: 错误。混淆是非,“不是单纯的薪酬待遇比拼”错误,否定了薪酬待遇比拼, 原文表述为“人才竞争已不仅是单纯的薪酬待遇比拼”。 5.原文:显而易见,在高层次人才的去留上,薪酬已不再是关键因素,创新创业的整体 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才的走向。 选项:在高层次人才的去留上,薪酬已不再是关键因素,创新创业的整体环境对人才的 走向起着决定性作用。( ) 理由: 答案: 错误。曲解文意,原文表述为“创新创业的整体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才的 走向”,并非是“起着决定性作用”。 6.原文:旧动能是指依靠大量资源投入、较高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驱动经济增长的动能, 新动能是指主要依靠科技进步、高素质人力资本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能。 选项:旧动能依靠大量资源投入,新动能则完全依靠科技进步、高素质人力资本驱动经 济高质量发展。( ) 理由: 答案: 错误。“完全依靠科技进步”错误,原文是“主要依靠科技进步”。 7.原文:解决新旧动能“青黄不接”问题,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规律,积极作为,衔接 好新旧动能转换,缩短新旧动能转换阵痛期,避免因动力机制错配阻碍经济向更高发展阶段 攀升。 选项:旧动能持续减弱,新动能尚未成熟,新旧动能转换需要认识和把握规律,避免阵 痛期。( ) 理由: 答案: 错误。“避免阵痛期”错误,原文是“缩短新旧动能转换阵痛期”。 8.原文:中国社会从来不是原子化个体的简单排列,而是深度融合乃至化合的有机整体。 每个人同周围的环境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个体的充分发展不是彻底斩断已有的联系,而 是规范、引导、影响、塑造这些联系,立己达人,修身成德之后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回馈社 会中完成人生的修行。 选项:中国社会从来不是原子化个体的简单排列,在以融合为特点的社会状态下,个体 的价值不能得到充分发展。( ) 理由: 答案: 错误。“个体的价值不能得到充分发展”与原文不符。 9.原文:仰观与俯察代表了中华民族祖先观察世界的方式,并由此演绎衍生出了中华文 明的一系列特质。 - 17 - 选项:中华民族祖先观察世界的方式是仰观与俯察,并由此演绎衍生出了中华文明的一 系列特质。( ) 理由: 答案: 错误。仰观与俯察代表了中华民族祖先观察世界的方式,但并不是唯一。 10.原文:我们知道,古代士人价值的实现与其同君主间的距离密切相关。从大的方面 讲,“修身、齐家”的士人必须借助现实的政治权力才能“治国、平天下”;从小的方面讲, 个人禄位、仕途风光等亦须尽可能接近君王才能获得。 选项:古代士人政治理想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君主,小至“修身、齐家”,大至“治 国、平天下”,无一例外。( ) 理由: 答案: 错误。原文是“‘修身、齐家’的士人必须借助现实的政治权力才能‘治国、 平天下’”。 二、多重比对——在信息的细微比较中发现错误 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第 1 题“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考查的就是考生对原文内 容的准确理解和把握能力,四个选项在原文中都有明确的对应句子或区域,因此,判断选项 正误就必须将选项表述与原文信息细加比对。 上面我们明白了命题人在命制错误选项时所借助的六种手段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八种错误 类型,这是从逻辑思维的角度所做的分析。从语言表述的角度看,选项错误并非到处是错, 其错误往往是一两个点,多体现在词语概念的不准确、某种关系的错乱、结论与依据的不一 致。因此,考生在运用题文比对时也要注意从这三个角度进行。 角度 1 比对词语 因为命题者在命题时采用删词、添词、改词的手段来设置部分选项,所以我们抓住选项 或原文中的这些词语比对,就能迅速地排除部分选项。命题人常在以下词语上做文章: 比对 词语 比对特征 情况诠释 思考 方向 范围、 程 度词 比对选项句中和原文中的一些表范 围、程度的关键词,如:全部、都、 会、一些、部分、相关、所有、人人、 必须、一定、严重、非常、可能、似 乎等。 这一现象涉及部分与整体(把部分 说成整体,或把整体说成部分)、 扩大与缩小(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 现象)、偶尔与经常(往往)、轻度 与严重等。 混淆 范围 以偏 概全 时间 词 比对选项句中和原文中的一些表示 时间、结果的关键词,如:已经、将 要、完成、成功等。 这一现象涉及故意把原文中尚未 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 成既成事实,涉及已然与未然、 混淆 时态 - 18 - 可能与必然等。 指代 词 比对选项句中和原文中的一些代词, 如:之、其、此、这、那、哪等。 选项句对原文中的“指代内容” 有误,或是类别上的,或是程度 上的,或是陈述对象方面的等。 偷换 概念 指代 有误 是非 词 比对选项句或原文中往往会出现含 有肯定和否定的关键词,如:没有、 没、无、无非、拒绝、妨碍等。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 上设置干扰。有意将阅读材料中 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 否定了的事物加以肯定,即肯定 和否定颠倒。 混淆 是非 无中 生有 (2016·全国卷Ⅱ第 2 题 C 项)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 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们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 原文内容 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 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 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 味。 比对思路: 解析: “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的陈述对象在原文中是指“小说家”,在选项 中被替换成“人们”。另外,选项“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的表述也与原文 “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矛盾。 角度 2 比对关系 比对关系就是比对选项与原文语句时注意信息间的联系,既要注意选项句与句之间、分 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也要注意原文在表述相关意义时句与句之间、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 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重点考查的是是否读准、读懂了信息。而比对句间关系,则 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 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 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 抓关键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 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每一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 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 [命题关系归纳] 关系类型 比对特征 设误诠释 思考趋向 因果 选项句与原文相似,比较:①选 因果混乱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 因果颠倒 - 19 - 关系 项句中的“因”与“果”在原 文中是否在同一位置;②一些改 换因果关系的关键词,如:之所 以、是因为等。 因果颠倒,就是把“因”的语句 错断为“果”,“果”的语句错 断为“因”,颠倒了两者的关 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 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关系;第 三种情况就是选项与原文的结 果一样,但选项把原因给换了。 强加因果 变换原因 假设 关系 注意假设的前提及这个前提下 产生的结果,注意关键词:假设、 如果、若等。 假设前提下产生的结果,或变成 了现实,或变换了假设前提,或 把假设关系变成其他关系。 无中生有 不合逻辑 条件 关系 注意原文是充分条件还是必要 条件。注意关键词:只要…… 就……,只有……才……。 两个分句间或是把充分条件换 成了必要条件,或是把必要条件 换成了充分条件。 递进 关系 注意前后句所在的位置及所表 述的内容。注意关键词:不但(不 仅)……而且(并且)……。 转换了前后两个句子间的关系, 不符合逻辑;或把递进关系变成 其他关系。 并列 关系 转折 关系 注意表并列关系、转折关系的关 键词,如:一……一……、不 是……而是……(表并列);或: 虽然……但是……。 把并列关系或转折关系的前后 语句转换成了其他关系。 (2014·湖北卷第 6 题 D 项)正是由于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所以 二者成为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成为“兴于诗”得以实现的基础。 原文内容 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礼”构成社会生活里的秩序条理。“乐” 涵润着群体内心的和谐与团结力。然而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礼记》上 说:“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 比对思路: 解析: 从原文来看,“礼乐的最后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 不是礼乐“成为中 国社会的两大柱石”的原因。选项中“正是由于……所以……”的表述强加因果关系。 角度 3 比对依据和结论 比对依据和结论,看内容是否符合、推断是否成立。一般论述类文章依然是议论文,所 以就有说理的依据和结论,高考命题者就会在分析文章或内容推断方面设题。推断题选项的 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 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在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在文中 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 - 20 - 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 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比对特征 情况诠释 思考趋向 比对选项句或原文中陈述对 象、被陈述对象的位置。 选项将原文中句子的陈述对 象和被陈述对象倒置,造成结 论与依据互换而不合逻辑。 主客倒置 比对选项中原因、条件、结论 是否有依据。 选项所述原因、条件、结论在 原材料中是否涉及,是否能从 原文中推断出来;原因或条件 与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 辑关系。 无中生有 偷换依据 或结论 (2015·湖北卷第 8 题 B 项)秦汉时代人们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反映出,中国人对 于幸福的理解从来就没有精神超越的层面,而只着重于现世与物质层面。 原文内容 在秦汉的一般思想世界中,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作为人生幸福的内容,渐渐 退居次要地位,对幸福的期望往往被普遍的神仙信仰具体化和世俗化,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 被生理上的自由和超越(永生)所取代。 比对思路: 解析: 选项中“从来就没有”的观点过于绝对,原文中的观点是“渐渐退居次要地 位”,“次要地位”不等同于“从来就没有”。选项中的结论与原文不符。 请阅读下文,对 1~3 题进行比对分析。 文学中有历史。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 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 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 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但在“五四”以前,史料 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 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 实,但“炎皇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 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 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 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 也。”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 - 21 - 列于数术类。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 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虽 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 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 小说家类。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 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 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 雅正的部分,谭其骧就写了《〈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 识水平。将历史成分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为 最明显的例子。 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 但发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 实没有错,可是如果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戏说之类当然是文 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 国谈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 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 (摘编自周振鹤《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当今历史学界,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扩展,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有可能成 为他们研究历史的资料。 原文内容 文学中有历史。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 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 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 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 选项比对 解析: 比对原文中的相关信息“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 貌”“陈寅恪以诗证史”,这些都是将文学作品作为研究历史的资料的例子,原文的阐释较 为具体,选项的阐释较为概括,选项是对原文的概括式转述。 结论: 正确。 B.古代的史学家选取史料的范围比较狭窄,他们并未广泛采用“以诗证史”或将小说用 于社会历史研究之类的方法。 原文内容 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 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 - 22 - 选项比对 解析: 选项中“古代的史学家选取史料的范围比较狭窄”是对原文“史料范围并非如 此宽泛”的同义变式转述;选项中“他们并未广泛采用‘以诗证史’或将小说用于社会历史 研究之类的方法”是对原文“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的具体式转述。 结论: 正确。 C.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 怀疑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 原文内容 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 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 选项比对 解析: 原文中引用王国维《古史新证》中的话的意思是:一些历史学家疑古太过,就 连尧、舜、禹是否存在都怀疑,这是不对的。并不能由此推出“如果能充分……就不会……” 这样的结论。选项曲解文意,假设关系不成立。 结论: 错误。 D.历代学者对《山海经》有不同认知,《隋书·经籍志》把它列入史部,视为史书,王国 维则把它作为古史材料看待。 原文内容 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 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这些古史 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 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 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选项比对 解析: 选项中的“历代学者对《山海经》有不同认知”是对原文的概括式转述;选项 中“《隋书·经籍志》把它列入史部,视为史书”是对原文“《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 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的同义变式转述;选项中“王国维则把它作为古史 材料看待”是对原文“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的同义变式转述。 结论: 正确。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很多人认为《山海经》的记载荒唐夸张,与真实的历史差别较大,司马迁也持这种观 点,因此《史记》并不采用《山海经》。 原文内容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 敢采用。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 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 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 - 23 - 选项比对 解析: 选项中“很多人认为《山海经》的记载荒唐夸张,与真实的历史差别较大”是 对原文的概括式转述;选项中“司马迁也持这种观点,因此《史记》并不采用《山海经》” 是对原文“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的同义变式转述。 结论: 正确。 B.《四库全书》的编者认为,《山海经》所记的神话传说并无真实可言,不宜归入史部, 而应列入子部小说家类。 原文内容 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 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 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 选项比对 解析: 选项中“并无真实可言”与原文中“显然有悖信史”相对应,选项中“不宜归 入史部,而应列入子部小说家类”与原文中“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相对应,两处都属 于同义变式转述。 结论: 正确。 C.谭其骧和王国维利用《山海经》研究历史的方法不同,前者是将神话和历史分而治之, 后者则从神话中发掘史料。 原文内容 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其骧 就写了《〈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将历史成分 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为最明显的例子。 选项比对 解析: 比对原文可知,选项的阐释较为概括,原文的阐释较为具体,选项是对原文的 概括式转述。 结论: 正确。 D.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 出入,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 原文内容 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但发掘史料是一回事,把 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没有错,可是如果过分 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戏说之类当然是文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以 为是历史。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判的翻译,工作是以 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 导也就难以避免了。 选项比对 解析: 原文的观点是“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康熙王朝》 - 24 - 属于文艺作品,虽然原文列举了《康熙王朝》中一个与史实不符的事例,但不能否认“能从 中发掘史料”的观点。选项中“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直接将原文肯定的意思说成否 定的,混淆了肯定与否定。 结论: 错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也会产生新的传说,这些传说将来会不会成为研究 这个时代的史料也未可知。 原文内容 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 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选项比对 解析: 选项中“也会产生新的传说”与原文中的“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相对应, 选项中“这些传说将来会不会成为研究这个时代的史料也未可知”与原文“能否成史颇为可 疑”相对应,两处都属于同义变式转述。 结论: 正确。 B.“五四”之前,很多涉及历史的神话传说之所以没有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是因为这 些作品在史学和文学归类问题上存在争议。 原文内容 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 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 选项比对 解析: 神话传说是文学,而“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将选项与 原文进行比对,发现因果关系错误,强加因果。 结论: 错误。 C.在历史研究中,当代学者会把文学作品作为史料看待,在他们看来,《三国演义》和 《水浒传》的艺术手法差异并不重要。 原文内容 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 从中发掘史料。 选项比对 解析: 选项中“当代学者会把文学作品作为史料看待”是对原文“至于纯粹的文艺作 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的同义变式转述,选项中的“《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艺 术手法差异并不重要”属于基于对原文理解的思维推断。 结论: 正确。 D.文学作品能否成为史料,取决于历史学家的眼光,而历史学家对文学与史学关系的认 识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当时的学术背景。 原文内容 ①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 - 25 - 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 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 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但在“五四”以前,史料 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 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第 1 段) ②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 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 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 小说家类。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 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 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 雅正的部分,谭其骧就写了《〈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 识水平。将历史成分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为 最明显的例子。(第 3 段) 选项比对 解析: 选项中“文学作品能否成为史料,取决于历史学家的眼光”是对原文第 3 段内 容的综合概括,选项中的“而历史学家对文学与史学关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当时的 学术背景”是对原文第 1 段内容的综合概括,选项是对原文的概括式转述。 结论: 正确。 三、理解转述方式 论述类文本因其深刻的思想性和丰富的人文性,决定了阅读考查的重点在于把握文本的 内容要点和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具体到试题中,选项的表述不可能照搬抄录原文语句, 大都是对文本内容要点和文中涉及的观点态度的转述。明确转述的基本方式,对判断选项正 确与否意义重大。 选项常用的转述方式有三种:概括式转述、具体式转述、同义变式转述。 1.概括式转述 概括式转述,就是将原文具体的表述加以抽象化,提炼其本质内容,使之上升到一般认 识的转述方式。表现在语言形式上,是从一大段文字或一个较长句子中抽取关键词语,重新 组织成一个相对短小的句子。 判断这一转述是否符合原文语意,一要看这种从具体到一般的提升是否符合作者的观点; 二要看由抽取的关键词重新组织的句子是否符合原句的整体大意和作者的意图,是否符合原 句中的词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2018·全国卷Ⅰ第 1 题 A 项)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 - 26 - 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 原文内容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 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 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答题思路: 解析: 选项中“诸子之学始于先秦”是对原文“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的转述,“贯 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是对原文“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的概 括,“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则是对原文“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的转述。这一概 括式转述与原文语意一致。 2.具体式转述 具体式转述,就是将原文中抽象概括的观点、结论性的内容用具体的事例加以表述的转 述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原文某一个概括性观点或结论的例证,在很多选项的表述中, 具有对原文相关观点的阐释性质。 判断具体式转述是否恰当,一是要判断选项本身的内容是否符合原文意思;二是要判断 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选项中的具体材料是否能证明原文中的观点和结论。 (2018·天津卷第 7 题)下面所列当今现象,不能体现倒数第二段所说“科学技术与人 的矛盾关系”的一项是 ( ) D.“阿尔法狗”程序战胜顶级围棋大师后,职业棋手们纷纷采用智能软件辅助训练,提 高水平。 原文内容 现代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能够广泛参与人类的知觉活动、概念活动甚至情感性 活动,形成对人的智能的精确模拟,这使它得以摆脱对人的依赖性,成为与人对立的异己力 量。这种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是否意味着,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及其社会的深 刻信息化与人工智能超越人脑的对信息处理的强大功能,将把人类推向被奴役者的终极命 运? 答题思路: 解析: 根据原文倒数第 2 段的内容,“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是指人本来应该主 宰信息,结果却对信息形成依赖,最终被信息所控制。而 D 项体现的不是人对科技的依赖, 而是人对科学技术的利用,是人的能动性的表现。 3.同义变式转述 同义变式转述,就是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对原文语句内容进行重新表述。这种转述也就 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换一个说法”。同义变式包括因果倒置、条件与结果转换、变换主语重 组句子、长句与短句互变等形式。 判断同义变式转述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判断转述的句子与原文是否“同义”。应特别注 意的是,对摘抄原文较多、结构形式类似的选项,不能盲目认同;而对那些换了说法,换了 - 27 - 表达形式,在原文中找不到相应词语和句子的选项,也不能轻易否定。 (2016·全国卷Ⅱ第 1 题 A 项) 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 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赖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 原文内容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 家也不能混为一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 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 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答题思路: 解析: 选项中“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是原文“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 为一谈”的同义变式转述。“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赖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是 原文“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 的同义变式转述。这两处的同义变式转述与原文语意一致。 综上所述,选项对原文相关内容的转述,主要有概括式转述、具体式转述和同义变式转 述,而其中同义变式转述因其所占比例较大,需要我们重点关注。 题型二 分析论点、论据、论证 “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是考试大纲近几年的新增考点,考查考生对论述类文本 说理性和逻辑性的概括分析能力,实质上是主要考查对论点、论据、论证方式三者关系的理 解和分析能力。论点就是作者在文中所持的立场、观点、情感和态度,论据是用以凸显立意 而采用的材料,论证则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包括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 本题主要有以下两个特征: 1. 题干表述明确 通常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实质上是全面考查对论点、论据、论证方式三者关 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 2.选项设置灵活 全国卷近两年“论证”类题目考查角度一览 2018 年 考查角度 选项特征 论证手法 (2018·全国卷ⅠT2-A)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 上诸子之学的差异。 论证思路 (2018·全国卷ⅠT2-B)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从两方面入手,并就 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 论证前提 (2018·全国卷ⅠT2-C)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 着讲”的必要和可能。 - 28 - 论证顺序 (2018·全国卷ⅠT2-D)文章论证“照着讲”“接着讲”无法分离,是按从逻辑 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 2019 年 考查角度 选项特征 论证层次 (2019·全国卷ⅠT2-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 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论证内容 (2019·全国卷ⅠT2-B)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对当下创作的分析, 也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论证结构 (2019·全国卷ⅠT2-C)文章引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内容,巧妙衔接了上下 文,也有力支撑了论点。 论证中心 (2019·全国卷ⅠT2-D)文章末段论证了正面人物的塑造是新时代文艺“以 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体现。 一、找准论点,理清论据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 的理由和根据。 (一)论点 一篇文章往往有几个表达论点的句子,其中表明主要见解,能统率全篇的观点,就是文 章的中心论点;而只能统率局部的观点,是文章的分论点。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统率 和被统率的关系。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 (二)论据 类型 表现形式 事实论据 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 理论论据 名言警句、谚语格言以及作者的说理分析 论据的特点:①确凿性。论据必须是确凿的、典型的事实。②典型性。论据应该具有广泛的 代表性,代表这一类事物的普遍特点和一般性质。③论据与论点的统一。论据是为了证明论 点的,因此,两者联系应该紧密一致。 请根据原文信息,判断选项表述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1.[原文] 宋代以来,尤其是在明清时期,一些治经史之学的文人,十分轻视文章评点, 甚至对它进行严厉批评。这种偏见影响十分深远,直到今天依然还有很多人认为,古代文章 评点的主观随意性很大,缺乏科学性、严谨性、体系性等等。尽管如此,文章评点自宋代以 后就一直十分兴盛,流传十分广泛,深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甚至传播到日本、韩国等。 尤其是日本,不仅刊刻了许多中国文章评点之作,而且日本人自己也从事中国古文的评点, - 29 - 产生了一些著名的评点家,如赖山阳、竹添光鸿等。 [选项] 文中运用日本刊刻并从事中国古代文章评点的事例,旨在证明中国古文评点对日 本影响巨大。( ) 理由: 答案: 错误。旨在证明“中国古文点评的流传十分广泛”。 2.[原文] “意”是相对于“法”而言的。后者主要是指人工的因素,人为的约束与规 范。在崇尚精神意趣、推重性情的宋代,人们所追求的是个人思想感情适意畅神的表达,“与 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这样自然就会对某些传统的矩式或成法有所逾越与突破,“以 立意为先,布置缘饰为次”,从而为个人意趣情性的抒发争取到较为充分的空间。 [选项] 文段论述了“意”与“法”的不同,而“法”有助“意”的抒发。( ) 理由: 答案: 错误。“而‘法’有助于‘意’的抒发”错。“法”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意” 的抒发。 3.[原文] 意象虽然通常用在艺术创作中,其实,在现实的审美活动中也有,而且只有 首先在现实的审美活动中产生了意象才有可能将其表现为作品中的意象。陆游《咏梅》云: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这梅就不是自然物象,也不 只是情象,而是意象了,因为这中间寄寓着陆游对自身经历的独特思考。 [选项] 文章引用陆游的诗句是为了论述陆游的人生,以及解说意象与自然物象、情象的 区别。( ) 理由: 答案: 错误。引用陆游咏梅诗句,是为了论说“只有首先在现实的审美活动中产生了 意象才有可能将其表现为作品中的意象”这一观点。 4.[原文] 中国最早的边疆,是在陆地疆域内划定的。在整个王朝国家时代,边疆基本 上就是不同于华夏族的其他民族群体生活的区域。有的学者指出:“在中国历史上,‘边疆’ 是一个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形成的概念。它最初只是泛指相对于中原地区的‘四夷’,其地域 并不确定。”边疆治理尽管内容复杂且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但总体上是围绕处理族际关系 而展开的,基本上是实行“内诸夏而外夷狄”的内外有别政策。 [选项] “有的学者”的言论论证了王朝国家时代边疆治理内容复杂的观点。( ) 理由: 答案: 错误。论证了王朝国家时代边疆基本上就是非华夏族的其他民族生活的区域的 观点。 5.[原文] 中国古代儒家对道德情感的培养有很多深刻的论述,孟子便对道德情感,尤 其是恻隐之心做了细致的阐述。他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并以“孺子将入于井”为例,说明 任何一个路遇此事的人都会对将要掉入井里的孩子产生同情,这种同情并非为了结交孩子父 - 30 - 母,也不是为了邀誉于乡党朋友。由此看来,恻隐之心是纯然的善,是无条件地具有道德价 值的。 [选项] 孟子以“孺子将入于井”为例,证明恻隐是纯粹的善,无条件地具有道德价值。 ( ) 理由: 答案: 错误。孟子举例是为了证明人人皆有恻隐之心。 6.[原文] 隋唐五代时期,江南城墙的修筑是渐进的过程。许多城市城墙的修筑和不断 加固,最直接的意义是使城市少遭或免遭战火的破坏,保存了江南城市的发展基础,这也是 江南城市得以繁荣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如五代时,钱缪驻扎杭州后,修筑城墙七十里,建城 门十座,使杭州几乎没有受到战争的影响,所以当时的杭州“邑屋之繁会,江山之雕丽,实 江南之胜概也”。 [选项] 文章第一段引用钱缪修筑城墙的例子,意在论证城墙修筑是杭州得以繁荣发展的 重要推动力。( ) 理由: 答案: 错误。论证城墙修筑对城市的安全防护和繁荣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熟悉常见论证方法 论述类文本中常见的论证方法如下: 类型 释义 举例论证 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对比论证 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或道理作对比来证明论点。 比喻论证 用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 引用论证 引用名人名言或名人的观点等作为论据证明论点。 类比论证 通过对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 推来证明论点。 请根据原文信息,判断选项表述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1.[原文] 读史,就愈可以觉悟中国改革之不可缓了。虽是国民性,要改革也得改革, 否则,杂史杂说上所写的就是前车。一改革,就无须怕孙女儿总要像点祖母那些事,譬如祖 母的脚是三角形,步履维艰的,小姑娘的却是天足,能飞跑;丈母老太太出过天花,脸上有 些缺点的,令夫人却种的是牛痘,所以细皮白肉:这也就大差其远了。(选自鲁迅《读经与读 史》) [选项] 文段运用了举例论证,举了“孙女”和“祖母”“丈母老太太”和“令夫人”的 例子,鲜明地指出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 - 31 - 理由: 答案: 错误。举例论证错误,这里是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 2.[原文] 《圣经》是悲悯的经典,但那里边也不乏血肉模糊的场面。佛教是大悲悯之 教,但那里也有地狱和令人发指的酷刑。如果悲悯是把人类的邪恶和丑陋掩盖起来,那这样 的悲悯和伪善是一回事。《金瓶梅》素负恶名,但有见地的批评家却说那是一部悲悯之书。这 才是中国式的悲悯,这才是建立在中国的哲学、宗教基础上的悲悯,而不是建立在西方哲学 和西方宗教基础上的悲悯。长篇小说是包罗万象的庞大文体,这里边有羊羔也有小鸟,有狮 子也有鳄鱼。你不能因为狮子吃了羊羔或者鳄鱼吞了小鸟就说它们不悲悯。你不能说它们捕 杀猎物时展现了高度技巧、获得猎物时喜气洋洋就说他们残忍。只有羊羔乖小鸟的世界不成 世界;只有好人的小说不是小说。即便是羊羔,也要吃青草;即便是小鸟,也要吃昆虫;即 便是好人,也有恶念头。站在高一点的角度往下看,好人和坏人,都是可怜的人。(选自莫言 《大悲悯具有拷问灵魂的深度》) [选项] 文段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引用了《圣经》和《金瓶梅》的故 事,形象地阐述“大悲悯”的深刻内涵。( ) 理由: 答案: 错误。没有引用论证。文段运用了例证、喻证和对比论证。 3.[原文] 遇事忍耐为中国人的崇高品德,凡对中国有所了解的人都不否认这一点。然 而这种品质走得太远,以致成了中国人的恶习;中国人已经容忍了许多西方人从来不能容忍 的暴政、动荡不安和腐败的统治,他们似乎认为这些也是自然法则的组成部分。与中国人的 忍耐相比,基督教的所谓忍耐似乎是易怒,而中国人的忍耐有如中国景泰蓝一样举世无双。 我们屈服于暴政和敲诈勒索和污辱,犹如小鱼投入大鱼之口,或许我们对苦难的承受力小一 些,我们的苦难就会少一些。然而这种对苦难和折磨的承受力被赋予了忍耐的美名,又被儒 家伦理学谆谆教诲为做人最重要的品德。我并不是说这种道德不是中国人的伟大品质,耶稣 说为温顺者祝福吧,因为他将继承整个世界。但中国人把忍耐作为一种崇高的道德,并有意 识地反复向后代灌输。谚语“小不忍则乱大谋”就是其中一个例子。(选自林语堂《国人的性 格——遇事忍耐》) [选项] 文段运用了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方法,将中国式的忍耐与西方人的 忍耐作对比,证明中国人的忍耐是一种崇高的道德。( ) 理由: 答案: 错误。论证方法正确,但“中国人的忍耐是一种崇高的道德”错误,这里是证 明中国人遇事过于忍耐。 4.[原文] 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物质生活带来了便利,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数据 化让人越来越失去主动性,人在征服物质世界的同时,也丧失了自我;随着技术的发展,有 些人成了机器、信息的奴隶。“欲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有。”(司 - 32 - 马迁《史记·范雎传》)人类要思考一下,有没有必要向自然、社会攫取过多的财富呢? [选项] 文章结尾引用《史记》中的句子,通过对比论证的方法,引人深思,意在呼吁人 们“知足”“知止”,不能从自然、社会获取财富。( ) 理由: 答案: 错误。并非对比论证,且“不能从自然、社会获取财富”的说法错误。 5.[原文] 诚在儒家学说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庸》继承孔子的思想,系统论述了 诚的问题。《中庸》认为,诚属于形上本体范畴,既是自然界的本质规定,又是人性本质的规 定,“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对于自然界而言,至诚无息,化生万物,“天 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意思是,天地的法则,可以用一个 诚字给予概括:作为天地没有两个,而它生成万物则是不可计算的。对于人生而言,诚发挥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提出人生的目的是“三纲领”,即明德、亲民、至善;人生的过 程是“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诚意是关 键,济世以修身为本,修身以诚意为要。 [选项] 文段运用了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以《中庸》和《大学》相关论述为例说明对于 人生而言,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理由: 答案: 错误。是为了论证诚在儒家学说中的重要地位。 三、把握论证结构,理清文章思路 就结构而言,论述文往往是三段论式的结构层次,即: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 解决问题(结论)。 其中,本论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是文章运用论据对论点展开论证的重要部分。怎样对论 点展开论证,或者采用什么方式展开论证,需根据表达需要来决定。如图: 论述文的常见的论证结构有以下四种: (一)并列式 并列式论证结构指在论证过程中,用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点来阐述文章的中心论点。 1.并列分论点 - 33 - 2.并列论据 (二)对照式 对照式论证的特点是两种看法或论据之间为一正一反的关系,或通过正反对比明辨是非, 或通过正反衬比突出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这种结构方式能起到对比鲜明、突出深化观点 的作用。对照式有如下两种类型: 类型 释义 正反 对比型 在本论部分从正反两个方面提出分论点或摆出正反两方面的论据,或先正 面后反面,或先反面后正面。 破立 结合型 先论证正面的观点,再批驳后面的观点;或采用先批驳反面观点,再论证 正面观点的顺序进行。 (三)层进式(递进式) 层进式的文章一般有三种格式: 类型 释义 分解中心论点 把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 由简单到复杂。 引论—本论—结论 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围 绕中心论点回答三个问题:①是什么,②为什么,③怎么办。 摆现象—析危害 —挖根源—指办法 针对某些不好的社会现象,分析其危害,挖掘其产生根源,指出解决 问题的办法。 (四)总分式 类型 释义 “总—分”式 先总说后分说。 “分—总”式 先分说后总说。 “总—分—总”式 先总说,后分说,最后再总说。 这种结构从总体看,是总分;单就分述的各项来看,可以是并列、层进、对照等关系,但不 能是包含关系或交叉关系。 请根据原文信息,判断选项表述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1.[原文] 自信是对目标执着的追求。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当一个人执着于一个目标, 并脚踏实地不懈奋斗,他一定会收获辉煌的成功,至少会书写一段无悔的人生。正如居里夫 - 34 - 人曾对友人所说的那样,“我们必须要有恒心……无论代价有多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 为了改变新中国的贫油面貌,李四光风餐露宿,披荆斩棘,足踏千山,脚涉万水,风尘苦旅 30 载,相继发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多处油田,并成功预见了今天正在开发的 新疆大油田,成为共和国杰出的地质学家。为了解决亿万生命的吃饭问题,袁隆平废寝忘食、 潜心钻研,以稻田为家园,视秧苗为亲人,白首不坠青云之志,浮华难动济世之心,为中国 和世界粮食生产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为了弘扬雷锋精神,建设 和谐中国,郭明义几十年如一日,爱岗敬业,对工作一丝不苟;无私奉献,为他人雪中送炭。 在他的感召下,雷锋精神在大江南北薪尽火传,而他也成了人们心中一座巍然的丰碑。所以, 若想成功就得坚韧执着,就要忠于自己的梦想。 [选项] 文段采用总—分—总首先的论证结构,先提出“自信是对目标执着的追求”这一 论点,然后采用举例论证进行正反对比证明,最后收束本段,强化论点。( ) 理由: 答案: “正反对比证明”错误,原文的事例是并列关系。 2.[原文] 该如何丰富阅历呢?一般来说,一个人的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生活经 历密切相关。然而经历不等于阅历。经历只是一种经过,形成的是对事物表象的感性的认知; 而阅历则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 只有勤于反思,才能从经历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才能让经历升华成为阅历。但对于人生经 历并不丰富的年轻人来说,要丰富自己的阅历,最有效便捷的方法是读书。书籍是人类进步 的阶梯,书籍是人成长的良师益友。读书,与智者对话,向圣人讨教,从他人的经历中取得 经验教训,从前人的论述中获得启迪,赢得智慧,增长阅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人不能 任意拉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在不断经历与不断读书中拓宽生命的宽度。 [选项] 文段运用了层进式的论证结构,先提出本段论题“如何丰富阅历”,然后从阅历 与经历的关系、阅历与读书的关系进行论证,最后点明本段论点“经历与读书都能丰富阅 历”。( ) 理由: 答案: “层进式”错误,原文是总分式结构。 3.[原文] 走出舒适区,意味着敢于“求极限”。模拟太空失重条件训练,航天员若感 到身体不适,可随时按下警报器终止,但中国航天员从未发出过警报。在模拟失重的水槽里, 景海鹏一泡就是三四个小时,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动。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使人痛苦者,往往蕴藏着促人强大的因子。 [选项] 首先提出论点,然后用航天员训练的事例进行证明,再引用孟子的话加以强调, 最后得出“走出舒适区,意味着敢于‘求极限’”的结论。( ) 理由: 答案: 错误。得出的结论是“求极限”虽使人痛苦,却促人强大。 - 35 - 4.[原文] 尺度具有相对性。在某个人群某种环境中被视为天经地义的尺度,换一种背 景来看,可能匪夷所思,莫名其妙。驰骋于想象王国的作家悲壮地叫喊“不创造毋宁死”, 而另一边,浸润了实证精神的科学家会奇怪,如此虚幻的勾当何以会让人付出整个身心。这 时,尺度之不同简直成为一道墙垣了。所以,这个世界上才会有那么多的隔膜、误解乃至对 抗,小到一个家庭中长幼之间的代沟,大到亨廷顿所说的“文明的冲突”。 [选项] 本段是典型的“分总”式结构:通过讲道理、摆事实论证观点,最后得出结论: 尺度不同,造成了隔膜、误解甚至对抗,阻碍人们的交流。( ) 理由: 答案: 错误,结构是“总—分—总”式。 第一句开宗明义,提出观点:“尺度具有相 对性”。 5.[原文] 近年来,由于文学面临产量繁多而质量平庸的困境,常见报刊上有关于中国 当代文学“缺什么”的议论。鉴往察今,不妨说:当今的文学,包括小说、散文、杂文、诗 歌、剧本、评论,等等,比较普遍欠缺的,还是内在的含金量。有些作品写人性,偏执于对 恶与丑的淋漓展示,而疏离于对善与美的深入发掘,实际是对人性本质的误读和扭曲。写帝 王,孜孜于表现皇恩浩荡,帝制威武,歌颂有余而批判乏力,实际是张扬皇权崇拜,传播封 建意识。有些作品大搞所谓“欲望化写作”。写人叙事,言情状物,多见低俗、庸俗、恶俗 之腐气,少有崇高、圣洁、纯真之芳香。一些“都市文学”,沉溺于追逐风月,揣摩利害, 仿佛城市生活就是花天酒地,声色犬马。有些作品文辞欠推敲,遣词结句、表意行文多铺陈 而少凝练,喜稀释而畏浓缩。烦词冗语过多,一句之内,徒增数倍之字,何来厚重、美感、 含金量?还有些作品,如当今的一些新诗,只管分行排列,不顾配调安腔,读不爽口,听不 悦耳,完全缺少铿锵的音韵,故不易流传。我国的经典小说名著,既长文采,亦重音韵,情 节紧要处,起承转合时,常证以诗词,佐以曲赋,为的是壮声色,增情趣,广韵味。这一特 点,在当今的小说中已很鲜见。(节选自《作品“含金量”随想》) [选项] 文段先引出话题,提出观点“当今的文学,普遍欠缺的,还是内在的含金量”, 接着分别从三个方面层层递进阐述上述观点。( ) 理由: 答案: “层层递进”错误,这三层为并列关系。 (2019·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 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宝库。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 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 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 都蔚为大观。对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要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而不应仅局限在艺 - 36 - 术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 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 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经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会对此 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踏春》、蒙古族舞蹈 《吉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 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西 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因此,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进行“二度 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要 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 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时空中呈现的,靠其演出行为形成艺术作品,实现艺术价 值。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 民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实践中,有些地区视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 馆及专题博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 藏。这种博物馆式的展示与收藏,虽然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但变活态传 承为固态展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传统表演艺术的生存发展问题。有人认为通过录音、录像 等数字化手段便可记录、存储、呈现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达到抢救性保护的效果。但是, 这只是对文化遗产的部分信息进行了保存。人在进行艺术表演时涉及的很多现象难以精确量 化,其中不少信息是无法获取和记录的。对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保 护,才符合其自身的传承发展规律。 (摘编自李荣启《论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表演艺术通常具有生活性和群体性的特征,民众也是演出的重要参与者。 B.春晚优秀的民族歌舞节目为传统表演艺术的舞台改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C.传统表演艺术进行“二度创作”时,应当避免西式改编,以防失去原有风格。 D.录音、录像等手段可以记录传统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能够起到保存作用。 C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应当避免西式改编”错误。原文否定的是机械 套用西方音乐编排方式的做法,并不是否定“西式改编”。] 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针对当下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中出现的一些片面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B.文章紧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表演艺术的几种属性,多角度展开论证。 C.第四段将一些地区的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做比较,论证了保护与保存的不同。 D.文章对现有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举措的成效与不足都有论及,体现出辩证的态度。 - 37 - C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将一些地区的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 做比较”错误,二者应是并列关系;“论证了保护与保存的不同”错误,文章提及一些地区的场 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意在论述传统表演艺术保护的正确做法。]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表演艺术源自生活,使其“雅化”意味着脱离原生的环境,很难获得成功。 B.民间各种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都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有很强的民俗色彩。 C.传统表演艺术依赖动态展示以呈现艺术内蕴,将其物质载体作固态展示则没有价值。 D.活态保护致力于维护传统表演艺术的活力,看重人的因素在项目传承中的作用。 D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考查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A 项,“很难获得成功”错误。原文只是说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 但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这并不意味着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后就难以取得成 功。B 项,“民间各种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都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错误。扩大了“传统表 演艺术”的范围。C 项,“将其物质载体作固态展示则没有价值”错误。原文第四段明确指出“博 物馆式的展示与收藏”“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 题型三 观点推断,有理有据 根据文章内容推断的能力是阅读能力强的重要标志。四个选项通常情况下不再仅仅 局限于文本本身,甚至有时是跳出选文,采用文外设题的方法,让考生根据文意来判断。这 不仅丰富了阅读的内容,也显示了阅读中的能动性创造。所谓推断隐含信息的合理与否,关 键看三点:一是推断过程是否合理,即文本内容和复句类型判断选项是否符合;二是作为推 断依据与原文内容是否一致,即是否有据;三是推断隐含信息(结论)是否合理。 一、看复句类型,思关系是否成立 选项用复句表述文本的部分内容,要求考生根据文本内容和复句类型判断选项是否符合 原文意思。 (一)假设复句 选项用假设复句(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出假设情况一旦 实现产生的结果,常见的关联词:如果……就……)表述文本内容,判断这类选项是否符合文 本的意思,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是文本的具体内容,二是假设关系是否成立。 1.请仔细比对原文与选项,看选项的逻辑关系是否成立。 [原文] 事实上,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有一个历史兴替。安史之乱后,陆路衰落, 海路开始发达,后来在宋、元时代以及明朝前期始终保持兴盛。遗憾的是,明朝“寸板不许 下海”的禁令,清朝的“禁海令”和“迁海令”……海上丝路也日渐衰落。 [选项] 如果明朝没有“寸板不许下海”的禁令,清朝没有“禁海令”和“迁海令”,那 么,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就不会衰落。( ) - 38 - 比对分析: 答案: 不成立。由“迁海令”后面的省略号可知,海上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不止这两 点。 (二)条件复句 选项用条件复句(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这个条件一旦实现所要产生 的结果)表述文本内容,判断这类选项的正误要从复句关系和文本内容的角度分析。①“只 有……才……”表示必要条件,如果没有这一条件就不可能出现后面的结果。②“只要…… 就……”表示充分条件,它不排除其他条件也会引起同样的结果。③“无论……都……”表 示排除一切条件,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会产生同样的结果。 2.请仔细比对原文与选项,看选项的逻辑关系是否成立。 [原文] 为此,我认为诗人们有必要清洗自己的诗歌创作观念,清洗自己的诗歌语言。只 有当诗人彻底地清洗掉附在头脑中那些空洞无用的思想,清洗掉诗人创作时游荡在心中的杂 乱无章的情绪,清洗掉诗人笔尖下多余的不必要的语言修饰和枝蔓,诗歌才会变得越来越让 读者感到亲近。 [选项] 只要诗人头脑中没有空洞无用的思想,创作时无杂乱无章的情绪,笔尖下没有多 余的不必要的语言修饰和枝蔓,就会写出内涵丰富、给读者亲近感的诗歌。 比对分析: 答案: 不成立。原文的表达是“只有……才……”,而选项变成了“只要……就……”, 过于绝对。 (三)目的复句 选项用目的复句(分句中间一个分句表述实现某种目的或避免某种结果,一个分句表示为 此而采取的行为,常见的词语:为了、以便、以、用以、为的是、以免、省得)表述文本内容。 3.请仔细比对原文与选项,看选项的逻辑关系是否成立。 [原文] ①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②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有意识地进 行整理维护;③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 [选项] 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比对分析: 答案: 成立。以上内容都体现了“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二、看结论表述,思推断是否有据 比对原文分析“条件”“原因”和“结论”“关系”是否成立。用“由此可见”“说 明”“总之”等表述文本中的相关内容。判断这类选项要注重把握选项中的“条件”“原 - 39 - 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是否符合文本意思。 请仔细比对原文与选项,看选项的推断是否有据。 4.[原文] 实际上,鸡在古人心目中的形象并不比凤凰差。古人称鸡为“德禽”,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便有这样的说法:“君独不见夫鸡乎!首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 敌 在 前 敢 斗 者 , 勇 也 ; 得 食 相 告 , 仁 也 ; 守 夜 不 失 时 , 信 也。”“文”“武”“勇”“仁”“信”,鸡的这些优秀品质可都是凤凰所没有的。 [选项] 鸡被古人称为“德禽”,古人根据鸡的特点赋予其文、武、勇、仁、信等优秀品 质,可见,鸡在古人心目中地位比凤凰高。 比对分析: 答案: 推断错误。原文是说“鸡在古人心目中的形象并不比凤凰差”,“不比凤凰差” 不代表一定“比凤凰高”,可见“鸡在古人心目中地位比凤凰高”的推断于文无据。 5.[原文] 在我们看到媒体对《朗读者》“收视口碑双赢”的一致评价时,我们不要忘 记了对《朗读者》这类人文类文化产品意义的思考。《朗读者》的董卿直接回答了这个问题, 她重新定义了“朗读”,认为“阅读是很私人的事情,但朗读不是,朗读要有对象,它和唱 歌一样”,这种朗读“可以传情达意”,“只不过我们很多人没有形成这种习惯,因为它显 得略微有些正式。其实你想想,朗读也就是说话,我甚至觉得它的群众基础更大,因为会说 话的人比会唱歌的人还要多”。 [选项] 从“朗读‘可以传情达意’”这句话可以看出,董卿认为朗读是一种情感交流手 段,《朗读者》的产生和传播会带动更多人对人文类文化产品进行思考。 比对分析: 答案: 错误。应该是“《朗读者》的产生和传播可能带动更多人进行这种交流”。 三、看趋势预测,思推断是否合理 推断合理与否,一要靠对原文宏观大意和隐藏的细节的精准理解与把握,二要依据生活 常识、常理。选项根据文本内容,用“启示是”“将会”等表示文本发展趋势的预测,判断 这类选项要注重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尤其要关注文本内容是否能够推断出选项预测的结 果。 请仔细比对原文与选项,看选项的结论部分是否合理。 6.[原文] 海上丝路也日渐衰落,中国错过了大航海时代,全球重心转向了西方,中国 人因为丝绸之路形成的世界观、大格局,彻底倒退了。 [选项] 丝绸之路的衰落,使中国人因之形成的世界观、大格局彻底倒退了,可见应把重 心放在西方。 - 40 - 比对分析: 答案: 不合理。这里应该是论证开放、交流非常重要。 7.[原文] 其实,小说中的叙述者与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作者并不是一个人。有时,在一 个叙事文本中,我们可以同时发现几个叙述者,这几个叙述者的面貌各不相同。在这种情况 下,要确定哪一个是作者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叙述者的价值观念、情感倾向与我们了解的 作者的情形大致相同,我们也不应当贸然把二者等同起来。正如 M·比尔兹利所说:“文学作 品中的说话者不能与作者画符号,说话者的性格和状况只能由作品的内在证据提供,除非作 者提供实在的背景或公开发表声明,将自己与叙述者联系在一起。” 叙述者也不是“隐含作者”。在叙述中,隐含作者的位置可以说介于叙述者和真实的作 者之间,如果说现实中的作者是具体的,那么所谓隐含作者就是虚拟的,它的形象是读者在 阅读过程中根据文本建立起来的,它是文本中作者的形象,它没有任何与读者直接交流的方 式,它只能通过作品的整体构思,通过各种叙事策略,通过文本的意识形态和价值标准来显 示自己的存在。 [选项] 小说中叙述者和隐含作者的形象只能由小说文本的内在证据提供,因此,研究曹 雪芹的身世和时代背景对于理解《红楼梦》并无意义。 比对分析: 答案: 不合理。只能推出“研究曹雪芹的身世和时代背景对确定叙述者和隐含作者的 形象并无显著意义”这一结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阿里巴巴金融对小微企业实行贷款,目前已有了几十万家用户借助这个平台完成了贷款。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不断蚕食,传统金融行业如果不利用大规模的电商交易数据建立信用 模型,将会很快被时代所抛弃。实际上,信用模型的建立并非偶然,它受到技术、资金、设 备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而其中最易被忽略、但却最关键的因素则是社会关系诚信资本的原 始积累。 成功企业都有着一定的社会关系诚信资本原始积累,腾讯微信从一开始的大量用户的社 会关系的诚信资本一步一个脚印的逐渐发展,先是社交平台后来发展到支付平台,最后是理 财,最终涉足金融领域,这些都和社会资本初步积累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这种社会诚信资 本,才会有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的聚集,这样才能够实现更加精准的分析。针对金融 服务领域,社会关系的诚信资本能够提升对资金的需求和供给双方借贷的成功概率,有效降 低违约率,降低交易成本等,因此在大数据时代它需要被银行所重视。 虽然小微企业的年均银行贷款金额的攀升速度比较快,但是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满意度 仍然很低。对于信贷来讲,传统金融理念与普惠金融的内涵有着较大差距,惠普信贷重视社 会性和公益性,旨在解决中小企业等的融资难问题,而传统金融则注重盈利性。中小企业贷 款,由于抵押担保的信用程度比较低,信息出现了极大的不对称,贷款机构的风险成本相对 - 41 - 而言较高。此外,中小企业贷款的额度一般较小,因此,在以盈利为目的的传统金融,显然 并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政府为了推动惠普金融的发展采取了多种奖励措施,但是仍旧不 能有效弥补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贷款而出现的风险和效率损失。 营业点数量少、业务经理人数有限是国有银行推行普惠金融中的重要制约因素,但是互 联网的低成本、广覆盖的优势为惠普金融的推进提供了重要机遇。近几年,银行作为电商的 第三方支付平台发展缺乏主动性,加上完全脱离了银行支付形式的支付宝等新的、操作更为 便捷的支付形式的出现为银行业敲响了警钟。银行作为我国金融机构的中流砥柱,急需借助 互联网来拓宽自身的业务领域,应对互联网金融下几何级增多的客户量。传统的商业银行逐 渐开办网络银行办理业务,同时紧跟互联网潮流开设了各自的银行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就是开放与连接。传统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中的难点就是信息成本 较高,而双赢的互接平台可以解决该问题。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平台在不断壮大,其所 拥有的大数据优势,使得供应链金融可以得到高效发展。供应链金融脱离了仅仅针对借款人 信用状况的评估,通过深化和核心企业的合作,结合贸易背景实行真实的审查,在中小企业 交易中的应收账款和存货资产基础上,提供配套金融业务。在电子商务的供应链融资服务基 础上可以极大解决融资流程中原始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融资和担保困难等问题。 (选自《互联网金融之问——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现在与未来》,有删改)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聚集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建立社会诚信资本,对资金的需求和供给双方借贷 的成功概率提升有促进作用,能够有效降低金融风险。 B.政府采用多种办法来推行惠普金融的发展,虽然传统商业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金额小, 考虑到贷款存在的风险与损失,还是处于不情愿状态。 C.传统商业银行急需借互联网开展业务,源自作为电商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缺乏主动性和 完全脱离银行支付形式的支付宝等便捷支付形式的出现。 D.搭建电子商务平台,促进供应链金融的高效发展,解决融资流程中原始信息不对称造 成的融资和担保困难等问题,深化与小微企业的合作。 A [A 项,颠倒顺序,原文是“基于这种社会诚信资本,才会有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 等的聚集,这样才能够实现更加精准的分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