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二古代诗歌鉴赏课案3古代诗歌语言的鉴赏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二古代诗歌鉴赏课案3古代诗歌语言的鉴赏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古代诗歌语言的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早 发 罗 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1)这首诗是如何体现“早发”之“早”的?请作简要分析。‎ 解析:从出题角度看,是诗词鉴赏中的“一字领全诗”的题型,这类题目解答方法是,要先总述诗中是“如何体现”的,用了什么方法、哪些意象来体现的,然后结合诗句逐一分析。从本诗的内容看,首联“灯残”表明诗人酒醒时天还没有亮,颔联“鸡唱”表明黎明时分,“独”表明由于时间尚早,路上还没有行人;颈联“白草”“微有路”写出晨霜犹在。以上这些内容都能体现“早”。‎ 答案:这首诗借助了典型的意象来体现“早”。首联“灯残”表明天尚未明,但诗人已经携剑登程;颔联“鸡唱”表明天刚黎明时分,“独”表明因为时间尚早,路上还没有行人;颈联“白草”“微有路”写出晨霜犹在,草呈白色,光线尚暗,道路还看不分明;时间较早,气温低,“浊河”也因天寒而“冻无声”。‎ ‎★(2)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 - 10 -‎ 解析:从出题的角度看,考查的是鉴赏诗歌的语言中的“炼字”,作答本题,既要指出该字含义、所用手法,还要注意分析其在句中以及全诗中的表达效果及作用。‎ 答案:“背”是背着,也就是方向相反。诗人独自一人朝着与返乡的大雁相反的方向前行,用返乡的雁反衬出客居边塞的诗人孤独寂寞的飘泊之感和浓重的思乡之情。‎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1)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解析:本题问的是环境的特色,实际上要回答的就是意境。颔联中“闲门”二字点出此为常山道人隐居之地,则居住环境就在这一联中去分析 。一个“静”字直接点出环境特点,再根据春草之闭门,可得其“幽”;再联系颔联意象,分析是怎样营造出“幽静”意境的即可。‎ 答案: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 ‎★(2)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和“随”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 10 -‎ 解析:这是一道品词题,可以按照“这两个字好在哪里”这一思路来分别解题。字的理解要放到具体诗句中去,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雨过之后的松树颜色葱翠清新,最为好看;山势蜿蜒,随之曲折,以寻到水源。两个字,将“松”与“山”的特点点出,形象而有意蕴。‎ 答案:“过”字把雨后松树翠绿的颜色呈现了出来。“随”字形象地表现了山道峰回路转,人在随山转折、缘山寻找“水源”,令人有曲径通幽的遐思。‎ ‎3.阅读下面的清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暮吟望 赵执信①‎ 小阁高栖老一枝②,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①赵执信(1662—1744):清代诗人,曾任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二十八岁因佟皇后丧葬期间观看洪升所作《长生殿》戏剧,被劾革职。此后五十年间,终身不仕,徜徉林壑。②“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鸿鹄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1)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词的妙处。‎ 解析:语言风格类的题目,首先考查解字的能力,需要结合诗歌的意思先将两个目标字的大意讲出,并结合诗人的情感进行分析。‎ 答案:“常”字强调时间频度,将随朝暮变化的山色写为常著落日之色;“偏”突出情态,将新月照落叶的自然现象视为有意为之。“常”与“偏”改变景物的客观性,为情造景凸显诗人心绪与情感。‎ ‎(2)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 10 -‎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较为简易,只要能够找出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情感基调便能准确答出,在第二联后,诗中出现了多个凄清冷峻的意象,所以情感主要是落寞的愁苦心境。‎ 答案:诗人看似旷达、闲淡,实则落寞、惆怅。首联即说“了不为秋悲”,诗人的心境看似旷达、闲淡;中间两联寒山、落叶、霜风、残菊等意象的悲苦色调,透露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落寞,尾联烛光下饮酒的情景,流露出终老山林的惆怅。‎ ‎4.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溪 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    、    、    、    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 解析:作答本题,只要找出能体现时间的意象,列出就可以了。日暮,说明已到傍晚时分;月初白,指月亮刚刚升起;“流萤”“孤灯”都是晚上才有的景象。这几个意象连用,表明了时间的变化。‎ 答案:日暮 月初白 流萤 孤灯 ‎★(2)结合全诗,评析颈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 10 -‎ 解析:“穿”“数”两个动词,写诗人在林中的活动,表现了诗人闲适的心情。“穿”“数”写诗人独自一人穿行在林中,闲坐着数飞过的流萤,生动传神地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寂寞。‎ 答案:“穿”字描写了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踽踽独行之状如见;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 “数”字勾勒出诗人闲坐在林中数起了流萤,百无聊赖之状可想;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 ‎5.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临江仙·梅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鹧鸪天·赏荷 ‎[金]蔡松年 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胭脂雪瘦薰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 ‎(1)两首词均为咏物词,但第一首词描写的是    (季节)的景色,第二首词描写的是    的景色。 ‎ 解析:本题要求分别指出这两首词是什么季节的景物。第一首,根据题目中的“梅”,词中“云窗雾阁春迟”(意思是“云簇阁楼的窗户,淡淡的雾气弥漫在四周,春天却迟迟不来”)“玉瘦檀轻”(梅花风姿清瘦)推断出该词描绘的是冬季,或说是晚冬季节的景色。第二首词,根据题目“赏荷”,上片描绘的荷花情形,以及下片中“暮云秋影”“西风”“夜凉”判定该词描绘的应该是秋天,确切说应该是初秋季节的景物。‎ 答案:冬季(或晚冬) 秋天(或初秋)‎ ‎★(2)李词中的“玉瘦檀轻无限恨”与蔡词中的“胭脂雪瘦薰沉水”两句都用到了“瘦”字,其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 10 -‎ 解析:题干要求分析两首词中“瘦”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具体作答时,分别结合两首词具体内容,分析各自的“瘦”的表达效果即可。李词中的“玉瘦檀轻无限恨”意思是说晚冬的梅花姿态清瘦,颜色浅红,这里的“瘦”表面是说梅花清瘦,其实是以梅花来比喻自己。蔡词中“胭脂雪瘦薰沉水”是写水中荷花。“胭脂雪瘦”是说红白相杂之色的荷花纤细柔美。词人月下赏荷花,一个“瘦”字充分表达出词人月下赏荷时的愉悦、闲适之情。‎ 答案:李词中的“瘦”字写出了晚冬时候梅花花朵凋零、花枝清瘦的特点。主人公以花自喻,表现出了主人公因思念离人而心生埋怨,以至憔悴瘦损的哀婉形象。蔡词中的“瘦”字表现出了荷枝的纤细柔美,以此衬托荷花的丰腴饱满,写出了荷花亭亭玉立的姿态,表达了词人月下赏荷时的愉悦、闲适之情。‎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 (1)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解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这两句主要是写景,故可以从写景的角度入手,“风声”立足于听觉,“月色”立足于视觉,可以从感官角度作答;同时用“谷静”“山空”“月色深”等景象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图景。‎ - 10 -‎ 答案:①因为风声停止,山谷显得异常安静,幽深少人的山林,月色更加浓郁;②运用听觉和视觉描写,描绘了一幅幽邈、静谧的月下山林图景。‎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解析:题干问“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这是考查诗歌的情感。首先应到诗歌中找情感词,然后再找诗人笔下的景物,体会景物的特点。全诗紧扣“游”字,描写夏日暮晚时分的独特山景,表达了热爱自然之情,抒发了追求闲适、高洁之志。‎ 答案:①表达了作者厌倦世俗,热爱自然,渴望归隐的情感;②突出了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坚贞品格的追求。‎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题目。‎ 残春旅舍 韩偓①‎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③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④待眼明。‎ ‎[注] 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1)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 - 10 -‎ 解析: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晚唐巧句”中的“巧”字,可从构思、景象、品词等方面对颔联进行赏析。‎ 答案:①构思巧妙,把“花须落”“柳絮行”这些常见的残春景象与“蜂抱”“鱼吹”联系起来,十分新奇;②用词巧妙,“抱”“吹”的使用虽然出人意料,却又显得非常自然。‎ ‎(2)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解析:解题时,首先要弄清后两联写了什么:颈联,写作者“参禅”“饮酒”;尾联,写作者要保存好珍贵的朝帽。根据诗句内容分析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表达了作者内心孤寂愁苦,但仍忠于大唐、心系故国之情。通过参禅使自己平静,通过饮酒化解“愁阵”,表明他内心孤寂愁苦;避免染“尘埃”,整理朝冠期待“眼明”,表明他不愿依附奸佞,对大唐一片忠心。‎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初见嵩山 张 耒①‎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① 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1)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 10 -‎ 解析:要想准确理解作者在诗歌中蕴涵的情感和表现情感的方法,就必须先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内容。本诗写的对象是嵩山,但在很大程度上它又是在表现作者自己。人们在精神上以什么作为慰藉,往往能见出志趣和品格。困顿于仕途,赖以慰藉情怀的是嵩山,作者的情志也表现了出来。对整首诗有了整体的把握,回答第一问作者初见嵩山的心情就很容易答出是“惊喜和亲切”,同时第二问这样的心情是如何表现出来的,也就不难答出是通过层层铺垫委婉地表现出来的。‎ 答案:初见嵩山,作者的心情惊喜而又亲切。这种心情是铺垫出来的:①作者奔走风尘,全靠青山开阔情怀,所以嵩山未露面就给作者一种期待感;②接着作者运用迂回之笔,一道雨幕被拉开,最后嵩山从云层中耸现,惊喜和亲切之感扑面而来。‎ ‎★(2)“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精神内涵?‎ 解析:“数峰清瘦出云来”是此诗最精彩的一句。天色向晚,北风吹散了云,吹停了雨,几座山峰的轮廓重又显现出来。一个“出”字,把山峰动态化了,像是它们主动从云丛中挣脱了出来。“清瘦”,使我们感到雨水荡涤后嵩山的洁净和峭奇。此诗用“清瘦”形容嵩山,不光是造语比较新奇,而且在诗人审美意识活动中也反映了他的精神气质与追求。‎ 答案:①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之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感,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一个“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②“清瘦”表现了作者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精神气质。‎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 村 杜 甫 - 10 -‎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1)这首诗的诗眼是    ;诗中的二、三两联处处与    啮合照应。 ‎ 解析:首联第二句“事事幽”三字,是全诗关紧的话,提契一篇旨意。第二联写景物之幽,“梁上燕”属“村”,“水中鸥”属“江”;第三联写人事之幽,“棋局”属“村”正承“长夏”,“钓钩”又暗寓“清江”。诗句前后啮合,照应紧凑。‎ 答案:幽 江村(题目)‎ ‎★(2)有人认为本诗最后一联为喜幸之辞,你同意吗?为什么?‎ 解析:本题为诗歌语言鉴赏题。要求学生透过诗句字面,去推测从中表达的情感。本诗最后一联,写作者在经济上的极端贫困——连米都要靠朋友帮助,这时的他,除了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再也没有任何追求,这跟前三联营造的幽静氛围和温馨之乐相似乎一致,因为历经战乱,再享天伦之乐,使诗人倍加珍惜眼前的一切。可是,自己连最基本的生活条件都不能保障,面对妻儿,作为一个男人,如此窘境,又如何开心得起来?‎ 答案:不同意。最后一联的意思是只是靠着老朋友帮助才能维持生计,对世事也不再有任何追求了。本诗前三联渲染出一派恬静幽雅的田园景象,诗人闲适地享受着妻子儿女的家室之乐。经历长期离乱后,重获家室儿女之乐,诗人怎能不感到欣喜满足?‎ 但最后一联表面是喜幸之辞,实则包藏了多少悲苦与无奈。眼前的闲适生活是建立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上的。此刻寄人篱下,艰难辛酸溢于言表。‎ - 10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