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复习写作高分技巧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考语文复习写作高分技巧

2020 高考语文复习写作高分技巧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为世人呈现了灿烂的文化。古代,丝绸、瓷器是中华文化输出的载 体,中国一度成为西方人眼中文明富足的象征;近些年,孔子学院、影片《红海行动》、旗袍 唐装、中华美食等再度出海,刮起了一股“中国风”;近日,抖音(音乐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 在海外平台上线新产品,通过制作纪录片,定制兵马俑、肉夹馍的特效贴纸等方式演绎中华文 化。 对于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例文】 中国符号 29 个巨大的脚印,沿着北京的中轴线,从永定门、前门、天安门、故宫、鼓楼一步步走 向奥运会主会场,象征着第 29 届奥运会一步步走进中国、走进北京。脚印由火焰组成,代表 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火药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项杰出的成就,它大大推 进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一幅中国画卷从纸张制作、文房四宝到落墨着色、装裱成轴的全部过程,预示着文艺表演 的整体美学品格,画卷中央铺放着一张白纸,画纸四周的绫子上,流淌着中国文化起源和发展 的图案,有岩画、陶器和青铜器„„《画卷》表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起源和发展:造纸术是中国 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岩画是中国先民留给后人的珍贵文化遗产,陶器是中国古老的工艺美术品, 中国古代青铜器,是中国古人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是孔子《论 语》中的名句,由他的“三千弟子”吟诵,穿越历史,来到现代。 一幅长达 70 米的画卷缓缓打开,伴随着悠扬的琴声,20 多名舞蹈演员如飞般地舞动,一 幅水墨画呈现在观众的面前。原本铺在地上的水墨画瞬间缓缓立起。巨大的舞台上,孔子的弟 子们手持竹简高声吟唱,而一个个活体字印刷的表演,既像古代的活字字盘,又像现代的电脑 键盘。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古老的汉字承载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一个巨 大的中国古代的“和”字出现在人们面前,又一个中国古代的“和”字展现在眼前,第三个现 代的“和”字再次出现,三个“和”字,表现了中国汉字的演化过程,也表达了孔子的人文理 念——“和为贵”。 一幅巨大的地图出现在观众面前,展现出了中国古老的“丝绸之路”。 2000 多年前,中国的商队就经常带着贵重的丝绸由长安(今陕西西安)出发,经过河西 走廊,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丝绸之路”成为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这时候,一条“海上丝绸之路”也展现在人们面前,这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海上交通的 路线,当年郑和就是通过这条海上之路下的西洋。长幅画卷上,出现了茶叶和陶瓷,一名女子 捧指南针,她在为勇士指明方向。 一道耀眼的焰火在体育场上方滚动,激活了古老的日晷。日晷将光反射到场地的缶上,缶 是中国古老的打击乐器,由陶土或青铜制成。据了解,早在夏、商时代,就有了“击缶而歌” 的演奏。光的律动,传达了“光阴”的概念。日晷是中国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 的一种计时仪器。 铿锵的京剧锣鼓和悠扬的胡琴共同响起,拉开戏曲表演大幕。中国地域广阔,戏曲历史悠 久,方言众多,因此,中国戏曲也衍生出了数百个品种,而京剧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种。兵俑是 兵马俑的一种,陕西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被称为世界上的“第八大奇迹”。灯光渐渐聚集,两名 演员柔声吟唱,古老的昆曲萦绕在人们的耳畔。昆曲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艺术,已选入世界非物 质文化遗产名录。地面上,中国最有名的五幅长卷《游春图》、《清明上河图》、《大驾卤簿图》、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乾隆八旬万寿图卷》一一呈现,它们分别来自唐、宋、元、明、清五 大朝代,在古典舞的陪衬下,再现了古代中国礼仪之邦的盛世气象。 《自然》环节表演太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太极拳是中国 武术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拳路,它的特点是“动静结合、刚柔相济”。灯光亮起,“八卦”呈现, 生动再现了中国古老的哲学观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008 名太极演员排成圆阵,体现了“天 圆地方”。古画日月山川图,被孩子们染成了绿色,表达了环保的愿望,也体现了中国太极的 核心观念:天人合一。 【解析】 本题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任务是“对于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就 此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首先来看材料内容,抓住关键语句,提取有效信息。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为世人呈现了灿烂的文化”说明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内容纷呈。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而且中华文化以一贯之,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从来没有中断过 , 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可从中国的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等角度 立意。 “古代,丝绸、瓷器是中华文化输出的载体,中国一度成为西方人眼中文明富足的象征;…… 定制兵马俑、肉夹馍的特效贴纸等方式演绎中华文化”,这段文字主要是论述中华文化输出的 方式,从古代的丝绸、瓷器,到近年来的孔子学院、影片、旗袍唐装、中华美食等,再到近日 的抖音,可以说中华文化的输出方式越来越多样,内容越来越丰富,这也说明了中华文化在世 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从这个角度立意,参考立意有: (1)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 据和现实的基础。(2)立足中国实际,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借鉴世界先进文化的长处 不断创新新文化。(3)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传统是我们进行当代中国和谐文化建设 的基础和前提条件。(4)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地创新。(5)在封闭的状态中发展自己的文 化是不可能建设先进文化的。(6)让传统文化在我们手中继续传下去,千年万世,造福中华。 (7)文化输出的方式、内容要有民族特色,文化传统。 1.审题要准确。审题是为了定体裁,明范围,找重点。因此审题时,要弄清作文题中的 材料、要求及关键点。如看作文题的类型是命题(半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作文题的材料 重在写事还是写人,作文题中的关键词有哪些。对于命题作文,审题时要重点分析写作重点, 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内容切题、重点突出。而确定重点的关键是抓题眼。对于材料作文,要扣 住最能体现关键信息(能表现文章的主旨、写作内容)的词语。 2.立意要精准。立意时,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就会得到不同的观点。无论是材料作文还 是命题作文,都因其题目丰富的内涵而具有一定范畴的立意多元性。这些立意就蕴藏在作文试 题的材料或标题中。对于命题作文题,要围绕题目中所给的要素,提出若干问题,具体落实题 目所涉及的人、事、物、景诸要素。在写作时可采取化大为小的方法拓展思路,捕捉到适合自 己的独特的写作点。 对于材料作文题,立意时可以采取提炼中心法、抓关键句法、明确褒贬法、求异同法、由 果溯因法、关系分析法等技法。下面选取几种典型技法举例分析: (1)提炼中心法。这是材料作文题最为常用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如果能准确地 领悟材料的中心,并以之作为文章的主旨,那么,所写文章定能既切题又有深度。 (2)抓关键句法。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 语句可以作为寻找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 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3)明确褒贬法。有些材料作文题,材料中的语句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考生审题 时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细致体会其感情色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 佳的立意角度。 3.立意要深刻、新颖。“意”当存高远,追求立意的最佳点,应是考生孜孜以求的目标。 何为“立意的最佳点”?那就是所立之“意”能反映作文题旨的主流、本质,能显示作文试题 的最大价值取向,能展示作文试题的最新视野,向真、向善、向美。如上述材料中,郑玉侠的 事迹所呈现出来的是多角度的精神层面,从她一直学习书法的角度分析,可立意为“人不可没 有兴趣”“坚守理想”“人生要有追求”等;从她初中未读完却自学高中、大学课程的角度分析, 可立意为“提升自我”“不畏困难”“超越自我”等;从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和别人的讥讽的角度 分析,可立意为“做真正的自己”等;从材料的整体来分析,可立意为“信念的力量”“充实 自我”“平凡与伟大”等。在这些立意里面,哪一种更显得深刻高远呢?这就要看哪一种能高 度体现社会关注点、时代契合点等。无疑“做真正的自己”“信念的力量”“平凡与伟大”等立 意更胜一筹。因此在审题时要进一步吃透命题者隐含的意图和要求,切忌轻率下笔,还要注意 从多方面充分挖掘题目的深层内涵,充分抓住它的深层内涵来写。 当然,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还有很多,但不管如何,“审清要素,明确题意”“理解内涵, 化繁为简”“扣住题眼,多向拓展”这三点却是不变的。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位物理学家曾致力于研究某课题,因成绩不佳便转换了领域,结果意外获得了许多新发 现。不少同行称赞他“审时度势”,“跨界”思维让他打开一片新天地。但有位大科学家却不以 为然。他表示尊敬这位物理学家,但却不能容忍这样的做法,这就好比寻找一块木板最薄的地 方,在容易钻透的地方拼命钻了许多孔。只有持之以恒地“朝最厚的地方钻孔”,在最吃劲的 地方磨砺,才能取到火种。但是也有人说,一辈子钻“最厚的地方”,不如多钻几处“最薄的 地方”,那样更有成就感。 钻“最厚的地方”还是“最薄的地方”?对个体来说,这是一道事关自我发展的选择题; 对国家民族而言,则是事关前途命运的必答题。 处于大发展时代的你,对此有何感触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 看法。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参考例文】事不避难者进!干事创业就要"朝最厚的地方钻孔" 据说,一位物理学家曾致力于研究某课题,因成绩不佳便转换了领域,结果意外获得了许 多新发现。不少同行称赞他“审时度势”,但有位大科学家却并不这么认为。他表示:我尊敬 这种人,但我却不能容忍这样的科学家,他拿出一块木板来,寻找最薄的地方,然后在容易钻 透的地方拼命钻许多孔。这种评价,其实强调了在困难面前再坚持一下的理念,非常值得深思。 哲人有言,“与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浅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 井。”的确,就拿字典编纂来说,陆谷孙教授为完成一部《英汉大词典》,花费了近 20 年工夫, 等到下卷出版时已是年过半百;世界享有盛名的《牛津英语词典》定期更新,有编辑甚至用了 一年时间来修订“go”这一常用单词的含义。“钻厚板”才能取到火种,“凿深井”方能得到 甘泉,这是干事创业过程中颠扑不破的硬道理。 由此而言,成长无法抄近道,成功没有短平快。不可否认,现实中总有一些人觉得自己付 出太多、收获太少,哀怨时运不济、命运不公。其实,把付出转化为养分需要一定的过程,恰 恰需要持之以恒地“朝最厚的地方钻孔”。只不过,有的人缺乏闯劲,拈轻怕重,喜欢简单重 复,一味“复制粘贴”;有的人缺乏韧劲,遇到难题瞻前顾后,“总是在奇迹发生前五分钟停止 努力”。倘若凡事追求眼前成绩,没有“再坚持一下”的定力,那么一个人是不可能钻透人生 的硬木板的。久而久之,就很容易坠入自怨自艾的陷阱。 王安石写道:“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 不能至也。”“最厚的地方”往往意味着困难多、风险大,却也是离成功最近的地方。事实上, 成功大多长着一副“困难外表”,披着一层“危险外衣”。砥砺攻坚克难的毅力,练就拨云见日 的功力,多倾注些耐心,多下点笨功夫,胜利的曙光就不会遥远。 换言之,经常“朝最厚的地方钻孔”,多到吃劲的岗位上磨练,一个人终将磨砺真本领、 收获真才干,拥抱不一样的风景。 钻“最厚的地方”还是“最薄的地方”,对个体来说,或许只是一道事关自我发展的选择 题,但对国家民族而言,却是事关前途命运的必答题。譬如,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不了,就会永 远受制于人;腐败这个“最大威胁”拔除不掉,就会失去民心;深化改革中的“拦路虎”清除 不尽,就会影响前进步伐。这些,都是绕不开、躲不过的“最厚的地方”。直面考验,迎难而 上,钻得进去,研究透彻,才有利于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解放战争期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因“没有后方”而困难重重。邓小平却说,“共 产党员的特点是越困难越有劲、越团结”。今天,我们仍然需要这种在最困难的地方站住脚、 生下根的那股劲。面向未来,铭记“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的道理,砥砺“千磨万击 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意志,我们拥有的将是无穷的力量。 【解析】 此题考核写作内容,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材料的内容是就钻“最厚的地方”还 是“最薄的地方”进行选择,立意行文时注意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论述,重点注意材 料后面“对个体来说,这是一道事关自我发展的选择题;对国家民族而言,则是事关前途命运 的必答题”的要求,要从“个人”上升到“国家、民族”。可从以下角度立意。“最厚的地方” 意味着困难多、风险大,人生总有绕不开、躲不过的“最厚的地方”。于个人而言, “钻最薄 的地方”就是缺乏韧劲,拈轻怕重,遇到难题瞻前顾后;敢于“钻最厚的地方”就是不怕 困 难,攻坚克难,终将磨砺真本领、收获真才干,拥抱不一样的风景。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 者 进。于国家而言,核心技术突破不了,就会永远受制于人;腐败这个“最大威胁”拔除不 掉,就会失去 民心;深化改革中的“拦路虎”清除不尽,就会影响前进步伐。这些,都是绕 不开、躲不过的“最 厚的地方”。直面考验,迎难而上,钻得进去,研究透彻,才有利于开创 事业发展、民族振兴的新局面。 “与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浅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 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与其跨界发展, 不如专一执着,持之以恒,一生做好一件事,必有大 成。 1.首尾圆合,巧妙照应。即文章的开头与结尾遥相呼应。开头描写的事物或提出的问题, 在结尾处用各种方式加以深化或回答,给人首尾圆合的印象,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2.总分有度,条理清晰。议论文中,如果论证的论点之间是总说和分说的关系,那么文 章就属总分式的论证结构。有时是先总说后分说;有时是先分说后总说;也有时是先总说,后 分说,最后再总说。 3.线索分明,时空有序。记叙文中,要特别注意时间、空间的变换顺序。我们在叙述事 件时,往往会涉及时间、空间变换及顺叙、插叙、倒叙等叙述方式。如果叙述中有运用插叙、 倒叙的,就要注意交代清楚。 4.衔接过渡自然缜密。文章讲究内在的逻辑性,要求各部分之间非常紧凑,最忌拖泥带 水。因而在写作中,要注意各内容之间的衔接与过渡。具体说来,一是要注意层与层、段与段 以及复句与复句、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恰当地运用关联词语,表示出内容之间的因果、递 进、并列、选择、假设、转折、条件等关系;二是要把某些表示顺序、指代、总结性的词或词 组,放在段落的开头,以表示各段、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使结构更加紧凑。 5.正反对照,鲜明有力。“有比较才有鉴别。”在议论文中把两种矛盾或对立的事物加以 对照比较,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说理,就能全面揭示事物的本质,使所阐述的事理更加深刻,更 有说服力。 6.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这种结构形式是按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一层深入一层地论证中心论点。可由现象说到本质;可由可能性说到必然性;可从经验说到问 题,再说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从“是什么”说到“为什么”,再说到“怎么办”……这种结构 形式能使文章对问题的剖析深刻到位。 当然,文章的结构形式还有很多,如议论文中的分论点并列式结构、起承转合式结构等, 记叙文中的铺陈巧合式结构、情节突转式结构、抑扬结合式结构等。但无论运用哪种结构形式, 都要注意段落层次的合理安排,前后衔接巧妙自然,这样才能使文章结构达到严谨的要求。 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近日,饶毅、杨振宁、施一公等 14 位科学家与腾讯基金会发起人马化腾共同发起设立“科 学探索奖”。 科学探索奖,每年将在基础科学和前沿核心技术方面的数学物理学、信息电子、前沿交叉 技术等领域,遴选出 50 名 45 岁以下的中青年科学家。每位获奖者将连续 5 年、每年获得 60 万元人民币的奖金。腾讯基金会将先出资 10 亿元人民币资助该奖项。 与其他科学奖励不同的是,很多科学奖都是对已取得科技成果的奖励,而科学探索奖进入 的则是一个“无人区”,奖励的是中青年科学家面向未来的计划。目前,科学探索奖各项工作 正在进行。 对“科学探索奖”及其设立,你有怎样的看法和感受,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 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例文】 有探索精神,才会有精彩发现 恐怕谁也没有想到,人迹罕至的洞穴里竟然会有一群色彩斑斓的蝴蝶,倘若这群冒险者继 续深入前进,没准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惊喜,抑或会走进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也未可知。如果 先入为主地认定这样的洞穴里什么也没有,没有兴趣和冲动实地看看,或者觉得神秘洞穴一定 是个恐怖陷阱,没有胆量探个究竟,别有洞天的美妙风景或许永远是个谜,不会为世人所知。 善于探索、敢于冒险,是作为高等动物的人一种特有的精神,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历程 无不与探索、冒险、发现、创新如影随形,有探索精神才会有精彩发现,有冒险胆识才会创造 奇迹,更多的情况下,人们尤其需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略和果决。哥伦布当年 的“漂泊”或许就没打算回头,但他的一往无前终于发现了着陆;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明知自 己的研究与宗教信仰冲突的后果如何严重,毅然执著于自己的追求,才在力学、天文学和哲学 领域创造了天才的建树…… 探险的基本内涵是探索,探索的原动力在于创新、进步、突破、发展。反观我国几十年改 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又何尝不是一种具有非凡胆识的英明决断,做出这一选择不可避免地历经 了种种艰难险阻考验。也正是这一集聚了中国人民勇气和智慧的“探险”行动,让我们摸索出 一条不但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而且世界历史上也不曾有,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进而实现了经济社会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日益以世界大国、强国的姿态屹立 于全球舞台。 当然,探险不是单纯的冒险,更不是盲目的冒进,必须对风险成本和未来预期做出理性、 科学的评估,同时还必须摒弃个人英雄主义,充分地依靠群体的智慧和力量。我们不妨设想一 下,假如探险神秘洞穴的不是一群人而是一个人,点亮的不是数支蜡烛而只是一支蜡烛,呈现 在眼前的或许又是另一番景象,可能要经历更多的摸索甚而走弯路才能发现洞穴里那群五彩斑 斓的蝴蝶和更为神奇的风景,而这对于当下我们正执着追寻伟大中国梦的新探索同样不无启迪 意义。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的能力。此题是一篇从现实中节选的一段背景材料,考生在写作 这类作文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结合材料进行精准的审题立意,其次是结合现实进行挖掘写作的 内容。根据对材料的理解,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是:与其他科学奖励不同的是,很多科学奖都是 对已取得科技成果的奖励,而科学探索奖进入的则是一个“无人区”,奖励的是中青年科学家 面向未来的计划。目前,科学探索奖各项工作正在进行。考生要注意科学探索奖主要立足是“探 索”,主要奖励的方向是“未来”。所以考生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科技要瞄准未来、奖励要激 励基础科学、激励科学探索等。以上角度都可以是考生写作立意的角度,在写作的时候要注意 结合当下中国的科技的形式,进行深入的分析“科学探索奖”的深刻的意义。只有这样,作文 才能有深度。 1.点明中心,凸显主旨。标题和文章的主旨有着紧密联系,标题应该很好地服务于主旨。 最常用的拟题方法就是直接入题,点明文章中心,揭示主旨。 2.巧嵌词语,准确生动。在标题中嵌入恰当的词语,就能使表意准确生动。嵌入标题的 词语一般是形容词、动词等,形容词能使标题形象起来,动词能使标题富有动感。 3.巧用修辞,生动形象。在标题中运用修辞手法,显得既生动形象,又新颖别致,对读 者极富吸引力。标题中所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拟人、对偶、设问、反问等。比喻使标题 形象,拟人使标题生动,对偶使标题工整,设问令人深思,反问突出强调。如“用语言连缀心 灵的星空”“梦,走失在金陵”“一曲红楼,万声叹息”等皆是巧用修辞的标题。此外,有的引 用典雅工丽、词约意丰的诗词名句入题,简洁凝练,增添文采,如“一蓑烟雨任平生”“矮纸 斜行闲作草”;有的化用为人熟知、通俗易懂的典故、歌曲名、影视剧名、广告词等入题,自 然亲切,极易引发读者的联想,如“掀起你的盖头来”“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4.设置悬念,激发兴趣。有的标题提出问题,设置谜面,把读者置于悬念之中;有的标 题没有将文章的主体要素写全,而是只出现了某个对象、场景等,这样就设置了悬念,达到吸 引读者不得不往下读的效果。 5.形象概括,意蕴悠长。这类标题或运用象征的手法,或使用形象化的语言等,显得文 学色彩浓厚,意蕴丰厚,情味绵长。 6.逆向出奇,令人惊叹。这种标题表面上看违背常情,实则“新”寓“奇”中,有磁石 吸铁之效。 总之,要想让文章的标题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所拟标题就必须达到新奇、漂亮、含蓄、 准确、凝练的要求。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引人入胜,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并非所有 文章的标题都要同时具备这几点要求,这还要视不同场合、不同体裁而定。如果一味地去追求 形式,就会适得其反。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40 年 40 组关键词,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和中国纪检监察报联合推出的系列 报道。①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②从“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中国梦”③从“外国月亮比中国圆”到“四个自信”④从“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到“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⑤从“绿皮车”到“复兴号”⑥从“粮票”到“移动支付”⑦从“练摊”到“淘 宝”⑧从“发报”到“微信”⑨从"金山银山"到"绿水青山"⑩从《渴望》到《战狼》⑪从"加 入世贸组织"到"一带一路"……(节选) 材料二:2018 年 12 月 18 日,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上,王沪宁宣读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表彰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员的决定》。决定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 100 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他们是:于敏、于漪、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 马云、马化腾、王大珩、王选、孔繁森、厉以宁、刘永好、孙家栋、李彦宏、李雪健、杨善洲、 吴良镛、邹碧华、张瑞敏、陈景润、郎平、柳传志、钟南山、姚明、袁隆平、倪润峰、郭明义、 屠呦呦、景海鹏、路遥、潘建伟……(节选) 材料三:【如果没有每一个你,中国不会这么了不起】改革开放四十年,谁是不可或缺的 主角?是你、我、他,是所有平凡而敬业的广大劳动者。千千万万的人,千千万万的日子,这 片大地,一刻不停歇,一刻不懈怠。前进之路从来不是坦途一条,有汗水甚至泪水,要勇气也 要智慧。40 年改革开放,我们不曾向往过轻轻松松的成功,也从不见敲锣打鼓的进取,毕竟, 难走的都是上坡路。用心做好自己的事,挺进风光无限的“无人区”。我们以祖国为傲!向每 一个努力奋斗的人致敬。(《人民日报》官微) 阅读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请自拟主标题,以“致敬改革开放 40 周年”为副标题,文 体不限,写一篇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参考例文】示例: 家门口的那条“小”路 ——致敬改革开放 40 周年 观看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听过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后大家都热血沸腾,纷纷感慨 改革开放 40 年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变。同事问我:“小徐,谈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你首 先想到的是什么呢?”这时,老家门口的那条坑洼小路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我的老家在鲁西南的一个小乡村,1992 年邓小平同志发表著名的南巡讲话后,我出生在 了这里。前些年,在我们村里,只有一条小路连接到附近的省道上,从 1999 年我上学前班开 始,一直到 2017 年大学毕业,那几乎都是我上学的必经之路。 小学时的泥巴路。1999 年 8 月 31 日,也就是我上学前班的前一天,爸爸给我买了一双 绿色的小雨靴,当时雨靴对于我们村上小学的孩子们来说是一件必需品,因为一到阴雨天,我 们村通向邻村学校的道路便会泥泞不堪,就连我们的小靴子有时也会被泥水淹没到一半,低年 级的学生只能站在学校门口等父母来接。那个时候的泥巴路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出行,也影响着 大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一年抢收花生的时候突降大雨,父亲开着家里的拖拉机帮邻居运输花生, 就在这条小路靠近村头的地方,拖拉机陷进了泥坑,几名壮汉折腾了半个下午才将拖拉机拖了 出来。 初中时的石子路。六年后,我开始到镇上读初中,也正是那一年,我们村的这条小路上铺 满了石子,石子路虽不像原来那样泥泞,但也总是坑坑洼洼。那时的初中只能寄宿,每个星期 才回家一次,吃厌了学校食堂的饭菜,总想着家里的美食。每个星期六上午放学后,我便骑着 自行车狂蹬回家,经过村口的这段小路时则像坐过山车一样起起伏伏,有时赶上雨后,就只能 推着自行车步行,因为骑过去的话肯定要溅一身泥水,回家后准得挨批。 高中时的水泥路。2010 年,我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要去县城上学了,回家的频率也 变成了一个月一次,每个月回来的时候都要从省道的路口下车走回去。有一天,我一下车便感 到眼前一亮,原来是村头的这条小路修成了水泥路,路边上还有两排整齐的路灯,当时我兴奋 极了,走在结实的水泥路面上昂首挺胸,背着重重的书包回到家里竟然没觉得累。回家以后, 听母亲说镇上正在实施“村村通”项目,周边村都已经通上了水泥路。过了不久,城镇公交也 开通了。镇上到县里,从八块钱的公共汽车变成了两块钱的新式公交车,让村民们感觉与县城 的距离一下子就变近了。 大学时的柏油路。2013 年 6 月,我迎来了最美的高考季,顺利被苏北的一所大学录取, 不过每年只能寒暑假回家待一段时间。大三前的那个暑假,母亲给我打电话说镇里正在招商引 资建设蘑菇生态小镇,为了全面提升形象,已经将村头的小路扩修成了双车道的柏油路。原本 准备直接到企业实习的我决定先回趟家,坐在全新的新能源公交车上,从崭新的柏油路上经过, 看着路两边修好的人行道,还有整齐的绿化带,真的不敢相信这是曾经那条坑坑洼洼的小土路。 工作后才知道,村里的路已经四通八达。大学毕业后,我考上了江苏省委选调生,成为连 云港沿海小镇上的一名基层干部,工作比较繁忙,回家的频率就更低了。今年中秋节假期,我 开着自己的小汽车回家看望父母,临走时父母送我出门,我刚要启动车子,父亲跟我说:“不 要再往那边走了,从村西头穿过去就到京福高速入口,都是新修的柏油路。”这时我才知道, 村里的道路早已四通八达了,就连田间地头都修成了水泥路,以便大型农机出入。 家乡这条小路虽说仅有几百米,展现的却是改革开放背景下乡村道路基础设施的巨变,透 过这条“小”路,我们看到的是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走上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 并且步伐越走越稳、路面越走越宽。 【解析】 此题考核写作能力,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首先要明确写作的任务,首先是“对材 料的感想”,然后标题的要求“自拟主标题”,以“致敬改革开放 40 周年”为副标题写作。然 后探究材料的内容,材料一主要是“改革开放 40 年的成就”,材料二是“40 年作出杰出贡献 的人物”,材料三重在表明前两则材料的联系“如果没有每一个你,中国不会这么了不起”,由 此可知材料的意图是探究“国家和个人的关系”,由此可以立意为“中国有我,我有中国”“和 共和国一同成长、强大”等。写作时注意观点明确,结构清晰,要从“我”和“国家”的共同 成长角度着眼,要强调二者的依存关系。 雕饰凤头有妙法 1.开门见山,直击主旨。文章开头可以直叙本事,也可以直接点题;可以开宗明义揭示 主旨,也可以单刀直入点明论点。开门见山式作文开头法有四种基本类型:直点破题型、总揽 提示型、单刀直入型、评头品足型。这种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所以是考场作文开头的首 选方法。 2.巧设问句,发人深思。这里的问句包括三种情况:设问、反问和疑问。用问句开头在 体现文章的思想性和深刻性上可以占得先机,因为人的大脑在潜意识中就有一读到问句就要自 然而然地去思考的习惯。所以,一个高质量的、直击命题内核的问句不仅可以显示作者的睿智, 还可以诱使阅卷者顺着作者的思路去思考。 3.排比铺陈,先声夺人。排比句在推进文意、营造氛围方面的功能是其他修辞手法无法 比拟的。文章开篇就用排比句,可以瞬时蓄积起强大的情感力量,激起读者的共鸣。 4.比喻开篇,生动形象。用比喻句开头,不仅形象生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而且比喻 句本身优美的语言能带给读者一种愉悦的身心享受。如优秀作文《多点变化,多点惊喜》的开 头“人的一生就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情景剧,剧情里面编织着喜悦、悲伤、汗水和泪水。在这 部情景剧里,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要努力将自己的角色演绎完美,在不断变化的人生中突 破自己,超越自己”,文章在生动形象的比喻句中开篇,彰显了文采。 5.引用入题,彰显底蕴。开头引用名言警句,可以起到突出中心的作用,也容易引起阅 卷老师的注意,因为名言警句一般凝练、深刻、精辟。 6.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在叙述故事时,用倒叙的方式开头更能吊足阅卷老师的胃口, 使读者产生一种迫切的阅读欲望。开篇设置一种情境,也可以起到引人入胜的表达效果。 打造豹尾有诀窍 1.卒章显志。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 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代清楚。 2.名言警句。用名言警句收尾,着意于引申文章,揭示某种人生的真谛。用三言两语, 表述含意深刻、耐人寻味的哲理或警策性内容,使之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起到“言已尽, 意无穷”的效果。 3.委婉含蓄。文章结尾要提示读者明确文章的主题,但是作者不是用逻辑思维的方式或 直截了当的语言告诉读者,而是用比喻、象征等形象化的方式暗示读者,让读者有余音缭绕、 回味无穷之感。 4.抒情议论。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 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5.首尾呼应。结尾与开头要相呼应,要写出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收 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使读者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明洪武初年,朱元璋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下令实施海禁。明太祖下令“寸板不 许下海”。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 国”。洪武二十三年(1390),朱元璋再次发布“禁外藩交通令”。 此时,中国是世界上先进的、强盛的国家。此后,逐渐落寞。 2018 年 11 月 5 日至 10 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进 博会”这一平台供来自 130 多个国家的 3000 多家企业签约参展。参展企业将通过展示、洽谈, 发现商机,深化合作,还将更丰富中国市场,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进博会”表明中国正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拥抱这个世界。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参考例文】 中国崛起 不知不觉,如今已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在这 40 年里中国经历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经 历了怎样的风风雨雨?取得了怎样令世界瞩目和惊叹的伟大成就? “五一”期间,我仔细阅读了《我的祖国》这本书,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些年我们国家 发生的巨大变化:从新中国成立到农业发展,到“神七”上天,再到家家户户生活条件的改善…… 这是一个多么艰辛的过程! 在这不平凡的岁月里,有多少人为了中华崛起奉献一生!《托起“嫦娥”的“70 后”》这 篇文章吸引了我。为了实现”嫦娥奔月“的梦想,科技人员每天起早贪黑,废寝忘食,辛勤地 工作,牺牲了许多休息的时间,他们是多么令人敬佩啊!即使是在”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后,他们依然毫不懈怠,忘我工作。这样的人们不计其数! 《“神六”升空》。多少年以来,飞上太空一直是中国人的梦想,如今,中国人凭着自己的 实力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航天技术,让神话成为了现实。 “1999 年 11 月 20 日 6 时 30 分,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实 现了天地往返的重大突破。短短七八年时间,中国航天人走完了发达国家三四十年所走过的路。 此后三年,中国又连续成功发射神舟二、三、四号无人飞船……” 看着一段段资料,我不禁感叹:中国真的发生了很大变化! 近几年了,我们家也发生了许多改变,两次搬家,生活条件变好了,小区环境美化了,邻 居们和睦相处,一片美好的景象。 改革开放的 40 年,是最辉煌的 40 年。我们要努力把自己造就成祖国有用之材,将来用 我们的双手建设伟大的祖国。我们坚信,在我们不懈的努力下,祖国的明天,天更蓝,山更绿, 水更清,经济更繁荣,人们更幸福,国力更强盛,祖国的明天更美好,继往开来的中华民族会 更加辉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必将出现一个又一个辉煌的 40 年!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 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 组成,提示语和要求。材料主要讲明时期,朱元璋下令实施海禁,明太祖下令“寸板不许下海”…… 朱元璋再次发布“禁外藩交通令”等,“闭关锁国”带来的恶果,中国从世界上先进的、强盛 的国家逐渐落寞。2018 年 11 月 5 日至 10 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 海)举办。“进博会”表明中国正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拥抱这个世界。材料主要讲对待世界的两 种态度,拒绝和拥抱、接受等。材料有明显的倾向性,肯定以开放的胸襟拥抱这个世界。可以 从闭关封闭的危害或者是改革开放的好处等角度立意。(1)举办这样一个盛大的国家级进口博 览会,是中国政府的决心、决断和进一步扩大开放气魄的庄严宣示。(2)是我国向世界虚心学 习的需要。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任何国家在经济上的发展,都有其长处和短处。我国改革开放 40 年来的经验表明,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的进步和成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我们虚心向世界学习、励精图治的结果。(3)是我国和世界广泛交往的要求。对外开放再出发, 必须有更高的要求、更宽的视野、更大的格局。对外开放,不仅有利于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总体 战略、助力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发展,而且有利于强化我国经济自身的发展优势,助力于构 建同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4)是我国同世界深化合作的坚守,向全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国坚定 不移扩大开放的决心和信心,充分表达了中国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合作机制的意志和坚守。是 我国与世界互利共赢的追求。充分表明了中国与世界合作共赢的追求,也表明了中国正在以开 放的博大胸襟,欢迎全世界搭乘中国发展“快车”,共享中国机遇。只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能够自圆其说即可。立意角度要跳出材料,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注意题干的要求, 具体写作时,还应避免抽象的描写,大而无边的空泛议论。选择议论文,应小切口,深分析。 写散文或记叙文,应情感饱满,写得形象、具体、生动,有灵性。 有效积累素材是写好作文的重要环节,轻视不得。素材积累的原则是:鲜活、适用、好用。 “鲜活”是指尽量引用现当代的人物材料、新近发生的事件材料。“适用”既指材料要有典型 性,对文章的中心来说是适用的;也指从考生个人角度来说,对这个材料非常感兴趣,非常熟 悉,用起来得心应手。“好用”是指一些经典材料,可能比较陈旧,但是可切入的点非常多, 非常好用,很有必要储存一些,以备随时调用。具体来看,要积累以下几个方面的素材: 1.积累具有时代色彩的素材。文章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才会引起 阅卷老师的关注。因此考生写作时要选择新鲜、真实的材料,选择现实生活中涌现的新人、新 事、新情况、新发现、新思想、新风尚、新经验等。考生应该多关注国家大政方针,关注文化 娱乐信息,关注重大体育赛事,关注重要新闻人物,关注热点评论,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2.积累具有文化色彩的素材。文章要有文化色彩,就需在构思时把文题放到一个广阔的 文化背景中去审视、对比,或以文化的眼光打量事物,或以文化的心态叙述或议论自然社会之 哲理,或以文化的理性批判时代的假丑恶,或以文化的智慧表现真善美,或以历史文化名人的 言论或事迹,印证文章观点,显示作者的文化积淀,等等。 3.积累具有人性色彩的素材。这里讲的“人性”是指作为人应有的正面、积极的品性, 比如善良、博爱、悲悯等。在物质主宰一切的今天,拥有丰富的人性精神尤显重要。作文的生 命靠作者赋予,靠作者用心灵在笔尖铸就。一篇优秀作文应该富有“精神”,应该有“人性”, 应该有悲悯的情怀、反思的心态。 4.积累具有个性色彩的素材。素材积累还应做到个性化,只有做到个性化,才不会和别 人的素材“撞车”,才能写出个性鲜明的考场作文来。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专题化 积累,即针对某一题材展开积累,全方位、多渠道、大规模地收集、整理、消化,深入、全面 地占有、理解素材,体会素材的精神实质,融会贯通,将其灵活地纳入作文之中,为我所用。 二是专人化积累,即专门积累某个人,尤其是具有丰富内涵的名人、名家的素材,做到确知其 人,确知其事,全面认识其人其貌,知其优点,明其特点,参其心,悟其魂,能够凭着一人的 素材应对任何作文。三是兴趣化积累,即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积累素材,不必计较是属于 古今中外、经史子集,还是属于绘画音乐、服饰建筑,只要感兴趣,就下大力气大量占有,在 积累的同时加以吸收,领悟其精神实质。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我们太需要在银幕上看到一个中国的超级英雄了……电影表现的也不是具体的硬汉, 而是国家意志的强硬。”吴京谈到影片《战狼 2》时这样对媒体说。 ②“如果英雄意味着个人主义,那么我认为不需要。如果英雄意味着觉醒,意味着伟大, 那么我认为迫切需要。”网友在“知乎”上如是说。 ③有失败,有英雄,但没有什么失败的英雄。文天祥、史可法都是大大的成功的英雄。英 雄从不失败,他在天塌时也会捞到天鹅。一一李敖 ④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周恩来 ⑤真正的英雄不是永远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远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罗 曼•罗兰 ⑥内心贫乏和感到自己无用,促使我抓住英雄主义舍不得放下。一一萨特 有人说,今天是“后英雄时代”。什么是英雄?英雄是否还被需要?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 请从上面材料中选择两到三则材料为基础立意,谈谈你对“英雄”的思考。要求自选角度,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参考例文】 英雄不会过时 你足否曾后悔迟到千年,无法在莽莽黄沙与戈壁中挥刀杀敌?你是否曾遗憾身处俗世,恨 不得在赤眉绿林中谱一曲美人如玉剑如虹的长歌?你是否曾叹息纵有千里之能,怎奈众人皆肉 眼凡胎,伯乐安在哉! 罗曼•罗兰说:“真正的英雄不是永远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远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 了。” 是的,这个世界很小,英雄或许难觅用武之地,但英雄从不会失去驰骋的沙场。因为豪气 自在心中。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最爱弯弓射大雕,他没有雄鹰的翅膀。却拥有比雄鹰更辽阔的天空。幼 年丧父没有打倒他,兵微将寡没有吓倒他,他守着的是九亩草地,胸怀却是九州热土。而最终, 他雄霸一方。他是英雄,但他的幼在也曾饱含艰辛,我们说逆境造英雄,不如说是逆境中的雄 心造就英雄。因为心没有倒,英雄成吉思汉没有末路。 或许沙场出英雄,但和平年代,一样是英雄时代。 清朝名相张廷玉曾在长城写道:“万里长城万里空,千古英雄千古梦”,比之各朝进士的风 花雪月强说愁,不知多了几分天下,多了几分古今。因为英雄梦的千年不死,在康熙爷手下郁 郁不得志的张廷玉在雍正时大放异彩,成鸿鹄之志,为大清康雍乾三朝盛世立下汗马功劳,成 为满清社稷的中流砥柱。只要梦不灭,英雄的世界,英雄的时代终有一天会降临。 再读一读金庸笔下的第一人侠“萧峰”,他并不是一个真实的人物,却是千千万万真实人 物的缩影。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古今历位英雄的本质,从被丐帮逐出山,聚贤庄血战七十 二路英雄,再到雁门关外为天下苍生请命,他经历了三起三落,经历了从英雄到“辽狗”的悲 痛,但他心中的豪情壮志、正义凛然不改。终成就了雁门关外英雄人生。他的理念决定了他从 逆境走向英雄。 当然,英雄需要战胜的并不只是战争,也包括战胜生活中的种种诱惑,还包括战胜自己内 心的软弱与丑恶。 如果英雄意味着个人主义,那么我认为不需要。如果英雄意味着觉醒,意味着伟大,那么 我认为迫切需要。“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英雄永远不会过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材料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 分是六则有关“英雄”的言论,“我们太需要在银幕上看到一个中国的超级英雄了……电影表现 的也不是具体的硬汉,而是国家意志的强硬”,这是肯定“英雄”身上体现出国家的强硬意志; “如果英雄意味着个人主义,那么我认为不需要。如果英雄意味着觉醒,意味着伟大,那么我 认为迫切需要”,这说明英雄不是个人主义的逞强,而是对现实问题的觉醒;“有失败,有英雄, 但没有什么失败的英雄。文天祥、史可法都是大大的成功的英雄。英雄从不失败,他在天塌时 也会捞到天鹅”,此处的“失败”是针对精神思想方面,生活中的文天祥、史可法可能是失败 者,但他们展现出的精神和意志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凸显英雄的气概;“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 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唱完气势豪迈的歌曲,便东渡日本,为挽 救国家危亡而精心研读各种学问,十年的苦读是想为祖国和人民做一番大事,即使目的达不到, 无法实现投海殉国也是英雄,这说明英雄者以天下为己任;“真正的英雄不是永远没有卑下的 情操,只是永远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句话凸显了英雄的强大意志。第二部分是谈 英雄与时代的关联,“有人说,今天是‘后英雄时代’。什么是英雄?英雄是否还被需要?是否 还有存在的价值”。题干中要求“从上面材料中选择两到三则材料为基础立意,谈谈你对‘英 雄’的思考”,既然要谈个人对英雄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对“英雄”的含义先有一个认 识,即“英雄”的含义。英雄原来指品质优秀,武勇超群,无私忘我而令人敬佩的人,指才能 勇武过人的人,指具有英雄品质的人,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令人敬 佩的人。英雄是一个比较主观的概念,一般指在普通人中间有超出常人的能力的人,他们能够 带领人们做出了巨大的对人们有意义的事情,或者他们自己做出了重大的事情。一般看来,英 雄是这样的几种人:所谓英雄者,敢为人之所不敢为,敢当人之所不敢当;所谓英雄者,挽狂 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所谓英雄者,坚强刚毅,屡败屡战。如此之人,方可称为英雄!英 雄其实就是在普通人中间有超出常人的能力的人,他们能够带领人们做出巨大的对人们有意义 的事情,或者他们自己做出了重大的事情。你是怎么看待英雄、认识英雄的?你认为我们是需 要真实的英雄还是精神的英雄?你心目中的英雄形象是怎样的?你对英雄是怎样理解?你有什 么感受?这就是写作的重点。考生写作时要从小处入手,也可多角度运用发散思维去写,如以 “劳动”论英雄,因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以“知识”论英雄,因为知识是推进时代的力 量;以“创造”论英雄,因为创造是艰苦卓绝的斗争;以“奉献”论英雄,因为奉献是无与伦 比的高尚。这样写来才会写出新意。 参考如下: 文明社会最需要平民英雄 英雄的赞歌 义信天下 英雄不会过时 1.用心感悟,体察真情。著名雕塑大师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 的眼睛。”茫茫天地间,漫漫人生路,处处有浓情,时时可感悟。同时,还应该去深入地思考 生活,要努力在体察真情的基础上升华真情,让读者在真情荡漾的字里行间得到理性的人生启 迪。只要用心去感悟,去领会,就会发现那些感人的片段、感人的事件。 2.借助景物,抒写真情。我们在描绘客观景物的时候,可以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思想感 情融入到作品之中,使读者产生共鸣,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3.捕捉细节,显露真情。大而空的文章给人的印象往往是虚假的;刻画细节,使写作对 象具体形象,才能给人真实可信之感。所以,要学会在一篇文章中设置几个细节,并着意刻画, 寓情于景、事、理中。例如在描写人物时,要写出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哪怕是一 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往往都能表达出人物内心深处的真情,使读者感到情真意切, 感动不已。如有一位考生写看到祖父在为病人把脉、熬药的情景,是这样的: 我看见祖父微眯着眼睛,用一只长满皱纹的手轻按着病人的脉搏,就像是把握住了绵延五 千年的中华之脉。祖父说:“这是在救人,也是在自救。”我被祖父的话深深打动,出神地看着 底部泛黑的药罐被明火温柔地舔着,药罐里的中药汁咕噜咕噜地冒着泡,上方升腾着淡淡的药 香。 常言道:“言为心声。”要想写出感情真挚的文章,必先陶冶自己的情感,提高自身的思想 品位,对生活和生命有着热爱的情感状态、入微的体察状态、积极的思维状态和超然的审美状 态,唯有如此,才能笔下生情,笔下留情,笔下传情,也才能用笔去点燃高尚而闪亮的思想火 花。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时间,“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淹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 “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名字”:秦始皇、刘邦、唐太宗,荆轲、烛之武、蔺相如、廉颇、樊 哙、苏武、孔子、庄子、司马迁、梁启超、苏轼、辛弃疾等。这些名字“在历史的天空闪烁”, 人间有“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以上这些历史人物身上散发着的“英雄气”有许多依然有现实意义。对此你有怎样的理解 和感悟呢?请从以上人物中选取两三个来解读。 要求:选好人物,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参考例文】 胸怀祖国 爱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胸怀祖国自有一股英雄气。 读屈原的名辞《离骚》后,有人写下这样的诗句: 你埋下了一坛老酒/酒坛上的红纸/沉沉地写着黑字/——魂/每当到了汩罗江悲凄的 那一天/那酒坛里就溢出芦叶的清香/回荡起亘古不变的激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 而求索……/几千年了/喝过这坛酒的人/都醉成了龙的脊梁…… 是什么使诗人心潮澎湃?是《离骚》的字字泣泪,是屈原的拳拳赤心,是涌动的爱国情, 是炽热的报国心。 爱国——一种神圣、深厚、热烈的情感,它藏于内心深处,居于所有情感之上。它是一 条纽带,一个号令,一个民族挺立的信念,一个国家强盛的基石。它与生命同在,一旦触动它 的密码,它便如潮水般汹涌而出,气势磅礴。悠悠五千年,无数仁人志士用鲜血践约对它的承 诺;纵横九万里,无数中华儿女用奋斗诠释对它的忠诚。爱国——一种超越时间空间,最纯 洁、最敏锐、最强烈的精神力量,一个民族屹立不倒的精魂。 一个真正的人,首先必须是一个爱国的人。一个人,没有脊梁骨,便不能直立行走;一个 人,不属于他的祖国,便不属于人类。 是的,胸怀祖国! 荒凉的北海,羊群咩咩地叫着,不远处坐着一位手持汉节的人,从黑发到白头,用半生的 心血续写着丹青。南方,皇帝一代又一代,然而,谁也不记得,遥远的北海上,立着一座汉朝 不倒的丰碑。 汉节上的漆一层层褪去,老人的眼里却始终燃着一丝火光。匈奴的可汗惧怕:"怎么还有 这么固执的人?"他更无法理解,这半生的重量承起的竟是中华民族永世的骄傲! 在生命的天平上,有人只念个人的荣辱得失,但是更有人胸怀天下,把国家的繁荣太平, 民族的坚贞气节放在心上。恰恰是这些人,托起生命的天平,紧握永恒的绳索,在生命与永恒 的拔河中,探到永恒的答案。 不能忘记,蔺相如“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宽容,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的慷慨凛然,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矢志不移,霍去病“不灭匈奴不为 家”的激昂豪迈,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英雄气概! 沧桑的岁月已留痕,繁荣的祖国正兴盛。我们是祖国的骄子,是新时代的宠儿。风华正茂 的一代啊,怎样用钢筋铁骨支撑起共和国的大厦,怎样迈开走向世界的步伐?同学们,祖国在 我们心中,我们就应该为之而付诸努力。努力学习吧,直到我们反躬自问时能问心无愧地说: “祖国在我心中!” 【解析】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材料中的这些人物来源于课本,他们的事迹和品质是学生熟 悉的。当然,学生可以跳出课本的限制,对人物有更深入的解读,但是一定要符合历史的真实。 正因为如此,这次作文的立意是很丰富的。其用意就是通过对材料中的历史人物品质精神的解 读考查学生对“英雄气”的理解,并且这种“英雄气”跨越时空,依然“有现实意义”。因此 在行文过程中,不能单纯地解读人物,而是要挖掘不同人物精神品质的内在关联,并且呈现出 “英雄气”的内涵及现实意义。关于的“英雄气”参考解读:胸怀天下、志存高远,敢为人先、 革故鼎新,坚定忠贞、坚守信仰,果敢无畏、大公无私,激浊扬清、舍生取义等。角度选择举 例:秦始皇——唐太宗:施政方针,仁政;苏武、司马迁:大丈夫,富贵不淫,威武不屈; 烛 之武、蔺相如:以国事为重,宽容;不战而屈人之兵;孔子、诸葛亮: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庄 子、苏轼:逍遥人生;屈原、苏武:忠贞坚定。构思参考:用简洁的语言引述试题所给材料。 对所述材料进行简要分析并表达自己的看法。从多个角度分析材料可适当联系社会中的类似现 象剖析某种做法的合理性阐明其意义。倡议劝勉、呼吁号召总结全文。 用词贴切 1.精选动词、形容词。法国作家福楼拜曾告诫学生莫泊桑:“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 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写文章要绘形传神, 准确生动地表情达意,一定得精选动词和形容词。 2.巧用新词。新词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写作时若能够适当援用,将大大增强语言的新 鲜感和生命力,使文章语言显得鲜活有趣,富有朝气。如: (1)曾经,他在球场上画出了道道优美的弧线,为我们奉献了众多的视觉大餐。 (2)由于有了这些“城市美容师”,我们的街道才变得这么洁净,我们的空气才变得这样 清新。 以上例子中的“视觉大餐”“城市美容师”都是新词巧用,表达特定的意思,突出了语言 的表现力,使语言既新颖活泼,又俏皮幽默,比用其他词更形象生动,给人印象更深。 3.妙用成语、典故、传说、名段佳句。成语,一般来说有其固定的意义和用法,但有时 也可做一番转化,灵活加以运用,以便能贴切自然、通俗易懂地表情达意,更好地融合语境, 求得特殊的修辞效果。如“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我们要走出‘井底’,告别‘桃源’,投身到时 代的洪流中去”,此句将成语“井底之蛙”“世外桃源”简缩为“井底”“桃源”,表意更为明快 隽永。 句式灵活 所谓“句式灵活”,是指在写作时根据语境的特点和表达的需要,在不改变意思的情况下 恰当地选用句式,灵活地变换句式,使句式呈多样化,这样行文才会活泼、自由、不生硬、不 呆板。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长短句结合,整散句结合。语言是否有文采,与句式的运用有着很大的关系。语言要 简洁,自然应以短句为主,句子长了则易冗赘拖沓,产生语病。但有时出于表意的严谨、周密 或抒发某种深沉、庄重之情的需要,而用长句。在一篇文章里,如果把长句和短句很好地结合 起来,往往会使语言错落有致、活泼多变。所谓整句,是指字数相近、结构相似、内容互补的 句子,具有加强语势的作用,适合表达丰富的感情。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等属于整句。散 句是相对于整句而言的,它不讲究整齐和对称,长短自由,结构多样,更富灵活性,也更适合 表达复杂的内容。整散句结合,在表达上会产生明显的效果,形式上整齐中有变化,错落有致, 使感情的抒发徐缓激越、张弛有度,读来别有韵味,形成强烈的节奏感和旋律美。 2.文白结合,雅俗结合。现代文写作自然应以白话为主,但有时出于需要,偶用一下文 言词句,也能收到幽默、含蓄、活泼、隽永等效果,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妙用修辞 1.运用排比,使句子气势恢宏。排比句形式整齐,语言凝练,感情充沛。文中使用排比 句,能有效地增加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适当运用排比,不仅可以增强语言的气势,更能集中 地表达某种意思或感情,而且可以形成结构形式的整齐美,增强文章的艺术美。用以叙述,则 清晰深刻;用以描写,则形象生动;用以抒情,则情意深厚;用以说理,特别能让读者感受到 一种鞭辟入里、理直气壮的气势。 2.运用比喻,使句子生动亮丽。比喻不仅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可感,而且能使文中的叙 述和说理显得生动形象。它能化无形为有形,突出形象美;它能化有形为无形,突出朦胧美; 它更能以多喻一,突出动态美。高考作文中要想把对象表现得更形象贴切,更好地表达出对事 物的爱憎和褒贬的态度,更好地描绘出事物的内在特点,就必须靠形象化的比喻手法。 3.运用引用,使句子内涵丰盈。诗词名句和中外名人名言,历来具有语言精练、内涵深 刻、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等特点。引用得好,往往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在考场作文中若能恰 当引用,必能使文章神采飞扬,意蕴深刻。引用名言名句主要有两种情况:直接引用和间接引 用。但无论是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引用,都会有助于增添文采。 1.阅读下面小诗,根据要求写作。 风可以吹走 一张 无助的纸片 却吹不走 一只 会飞的蝴蝶 读了以上小诗,你有怎样的感想?请结合自己的体会,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 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斗是万物之父。——陶行知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长歌行》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毛泽东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佛系青年语录 要求:(1)综合材料意思,联系生活,以材料任意两句或两句以上为关联组合;(2)选 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3)不得抄袭和套作;(4)字数不少于 800 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不同历史时期,唐山这片土地耸起了众多光耀千秋的精神丰碑,如辛亥滦州起义大无畏 的牺牲精神,开创中国近代工业先河的创业精神,“铁肩担道义”的“大钊精神”,开滦工人“特 别能战斗”精神,抗战时期“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忠勇精神,“三条驴腿办合作社” 的穷棒子自力更生精神,“万里千担一亩田”的“当代愚公精神”,在同地震灾害斗争的过程中 铸就的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等。 这些精神既是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生动凝练和鲜明彰显,又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中 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 800 字。 1.【参考例文】 任尔东西南北风 风吹大地时而摧枯拉朽,时而掀起不坚定的裙带;海浪汹涌时遮天蔽日,时而卷走摇摆不 定的枝叶。 但任凭风吹雨打,总有一些傲立的身影,闲庭信步,以千锤万凿的坚劲,任尔风云际会, 唯我屹立不倒。 风能吹起大大的纸张,只因那平凡的白纸总受环境摆布,少了些许坚持自我的决心,蝴蝶 不随风飘零,只因那柔弱的身躯包裹着一颗坚定的心。此亦如人,那些将身影镌刻在年华的身 上杰出而伟大的人,总是坚守自我不随环境动摇的人。唯有这样,方可坚定地勇往直前,走向 成功。 望着弱不禁风的蝴蝶,我的思绪穿越回到了同样羸弱的南宋主战派,他们没有皇帝的赞许, 没有光明的前景,只凭着内心对江山的眷恋,对祖国的热血,不随奸臣的疾风摇摆,始终坚守 自我,才有了辛弃疾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情,才有了岳武穆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冲天 呐喊,才有了吴阶一家三代守蜀的赤诚忠心,才有了韩世忠黄天荡大捷的振奋人心。 历史早已远去,主和派的软骨头早已被岁月的风尘卷走,青史可鉴提那一个个坚定不移, 不随风飘舞的英雄背影,青山永不老! 哲学家赫利克特曾说:“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何处,那么任何方都不是顺风。”的确, 历史的选择,上帝的眷顾,总是会垂青那些不受环境左右,邕终坚定地抓住命运咽喉的人,正 如航行的舵手,前进的方向便是顺风。 我又一次望向一艘百年前的巨轮,她的传奇被一位青年导演绎着,甲板上海风猎猎,一对 青年男女相拥起舞,似是在用生命的全部激情舞动,落日洒下余晖,画家望着远方……这部电 影《泰坦尼克号》首映便 轰动全球,金钱荣誉,鲜花拥向了这位青年导演。人们纷纷劝他凭 着他的才能多拍些商业片,怂恿间不乏诱惑推搡着他,笼罩着他,但他的心中只有一个梦想, 那里有个奇幻的星球,上面住着猫脸蓝肤的巨人。蛰伏十年,《阿凡达》横空出世。 如果卡梅隆被四周的诱惑左右,人类电影史必将丧失一位天才,一位巨人! 我望向四周,成长的道路似花团锦簇,周围的空气似乎都在向你招手,但未来的掌控者, 不会被路上的鲜花吸引,不会被疾风吹走,始终沿着自己内心的方向前进。司马迁坚定的身影 只为有朝一日将作品藏之名山,传之奇人,归有光将自己光于书房,只是在等着象笏之朝的荣 光! 你我,该作那只蝴蝶!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这是一句含蕴丰富,可以引发读 者悠远想象的话。要想写好这篇由富有哲思的话引发出来的作文,要深层次地挖掘话语的含义。 材料中的三个意象为风、无助的纸片、会飞的蝴蝶,把握三个意象之间的内在关系。风是施力 者,纸片和蝴蝶是受力者。纸片与蝴蝶的区别:纸片单薄、苍白、脆弱、没有生命力,只能无 助地被风吹走,成为被风随意摆布的对象;蝴蝶虽同样单薄、弱小,但它具有生命活力,拥有 会飞的翅膀,能够在风中把持自己,摆脱风的控制。结合现实生活,联想三个意象背后的某种 象征义或隐喻义。立意时可以以其中的一个意象为主,进行联想,但最好能将几个意象组合起 来,根据彼此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整体联想,揭示某种生活道理。①“风”——一种常见的 自然现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形态多样,是一种吹动他物的“外力”(有正面和负面之分)。 正面是助力,可以用来喻指各种顺境、有利条件、好的社会风尚、风气等;负面是阻力,可以 用来喻指各种逆境、不利条件、不良的社会思潮、歪风邪气等。面对好“风”,我们要学会顺 风而行,如“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勇开风气之先”;面对坏“风”,我们要学会御(逆) 风而行,如“任尔东西南北风”“抵御歪风葆本色”,而不要“盲目跟风”“顶风作案”“尽出风 头”。“风”也可以是中性的,如时尚、潮流,用好了造福人生,没用好危害社会。②“无助的 纸片”——一种常用的生活用品,轻飘、单薄、易碎、无生命、无思想,“无助”地被吹走的 状态,容易让人想到没有思想活力、没有自控力、没有根基的人和事,只能在外力的作用下, 孤立无助被动地任其摆布。如“无生命力的支撑,永远是被动的”“不能自己给力,只能受制 于人”“不能自我主宰、只能被人主宰”“无力者无位”“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无助”一词, 还可理解为没有外界资源、没有外界帮助,但主要应指没有精神内涵。③“会飞的蝴蝶”—— 一种弱小的生命,同样是单薄、脆弱,但轻盈、灵动等,特别是拥有一双翅膀,能够自由自在 地飞翔,风来时它可以敛翅静待,可以震翅而息,也可以展翅而起,迎风飘舞,它可以在风中 主宰自己,把持自己,展现自己。“会飞”的特技,让人想起那些有生气、有灵魂、有思想、 有本领、有实力的人,他们能在各种外力(包括外界坏境、条件等)面前,能把持自己思想和 灵魂,独立自主,特立独行,能掌控自己前进的动力和方向,不随波逐流等。如“有活力才有 定力”“在脆弱中走向坚韧靠的是生命活力”“用灵魂(思想、智慧)主宰命运”“自立者必自 强”“用实力证明自己的存在”“练就一双过硬的翅膀”等。④风、无助的纸片、会飞的蝴蝶三 者之间的关系——风与纸、风与蝴蝶(外力与内力,客观与主观等)、纸与蝴蝶(被动与主动、 消极与积极等),思考事物之间的前因后果、相生相克、对立统一等哲学关系,对材料的内在 寓意进行整体把握,可以使立论更完备,说理更辩证,论述更严谨更深刻。就以上四个角度而 言,单独从“风”的角度立意较难,容易犯以偏概全的毛病,侧重从“无助的纸片”或“会飞 的蝴蝶”角度立意,必然要以“风”的作用为参照,如果丢掉了“风”的要素,也容易使议论 失去依傍,而且“纸片”与“蝴蝶”之间也可以彼此对照,使论述更鲜明。其实,真正孤立地 从一个意象的角度来写是不可取的,必须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来分析材料,才能使立意更准 确。 2.【参考例文】 自强不息,勇于进取 品读经典,可以让我们如饮甘泉,得到无限启迪。在浩如烟海的经典中,我却总是铭记着 一句让我心生无限敬意的话。 《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谓:天的运动刚 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 梁启超曾在清华大学作过演讲,他在演讲中引用了“自强不息”等话语。此后“自强不息,厚 德载物”也成为了清华校规。这无疑告诉我们:若想成功,必先自强。 “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的一句感叹,让世人对孙权有了更深的认识。他年少亡父,随兄 长颠沛流离,年仅十八,就接替父兄基业,坐领江东。年少万兜鍪,他以他的自强精神与老谋 深算的劲敌相抗衡,使得江东政治清明,人民乐业,也正是因为他的自强自立,为江东打下坚 实基础。这,难道不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吗? 人生中是非成败,变幻难测。如果你有天赋,勤奋则使你如虎添翼;如果你没有天赋,勤 奋将使你赢得一切。命运掌握在那些勤勤恳恳、自强不息的人手中。获得成功的人往往不是那 些天才,而是那些平凡但勤奋、自强的人;不是那些天资卓越、才华四射的天才,而是那些不 论在哪一个行业都勤恳、自立的人。拥有天赋而不会自强和自立人的成功只是转瞬即逝的火花。 许多意志坚强、持之以恒而心中有信念的人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 真正的成功必定由自强铸造,轻而易举的成功和对别人的依赖都是令人轻视的。我们将来 都要走入社会,只有具备自强不息的品格才能立足于社会,成为有所作为的人,我们拥有坚定 的信念,塑造坚毅刚强,还要有奋发向上的性格。 自强,不仅是在逆境中的奋斗;自强,也是一个人时刻的需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朱熹的话告诉我们,在顺境中,人也不应该停下脚步。一个人无论事业上取得怎样的成就,都 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自强不息,不仅仅是超越别人,更应该超越自己。成绩只能证明过 去,决不能躺在已经取得的成绩上沾沾自喜,不思进取。只有自强,才有进步。我们应该把自 强不息当作我们的座右铭,时刻牢记,奋斗不息。 天行健,君子,当以自强不息! 【解析】 本题考查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这是一道名 言类材料作文题,材料中的名句都是含蕴丰富,要想写好这篇由富有哲思的话引发出来的作文, 首先就要深层次地挖掘话语的含义。命题要求“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实则是引导 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在充分理解名句内涵的基础上自主进行组合。第一句“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为君子要自强不息方可强大;第二句“斗是万物之父”,意思为奋斗可 以创造万物;第三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告诉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年轻力壮的时候 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第四句“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 是你们的”,意思是青春时期是孕育理想、确立志向、充满希望的时期,告诫青年人珍惜青年 时光;第五句“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是一种自我安慰的说法,强调一切随缘, 就是要保持平常心来对待事情。第一、二、三、四句为同义名言,可立意为:青年人应该自强 不息、勇于进取。第五句和前面四句有相反的因素,可从辩证角度立意:青年人应勇于进取, 但面对失败要怀淡然的心态。总之,考生需寻找两句或三句间的立意关联,从而确定出一个立 意,并在写作时引用。 3.【参考例文】 我心中的中华精神 中华精神如坚忍不拔的生命,从小溪的流淌中获得,在飞流的倾泻中闪光,于大河的奔流 中呈现。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激荡奔流。 古往今来,在中国这条历史的长河里,有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在静谧的天空下,我抬头看那眨眼的星,低着头,我在想,我们住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 而我们每一个人都像天上的一颗星一样都有自己运行的轨迹。生命就像流星一样注重的过程— —拼搏。在我心中一直认为拼搏就是我们所要呈现的中华精神。 竞技场上讲谦虚,无疑等于自己的失败。如果没有吃苦拼搏的精神,中国的跨栏高手刘翔 也就不会打破世界纪录。我觉得我们现在缺少的就是拼搏了。该需要毛遂自荐时,就要当仁不 让。生活需要自己主宰。我们脚下崎岖的小路,虽小而曲折,却是通向明天康庄大道的起点。 所以不要犹豫,也不要彷惶,应该好好正视生命的风暴,树立坚定不移的信心,努力拼搏一番。 在无所谓的日子里,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在阴霾下挺立的苍松翠竹,在死一般的黑夜里 闪烁的星辉,坚定的信念会激起你心中澎湃的大海。趋青春像一团燃烧的火,一轮高照红艳的 太阳。这个旺盛的花季雨季,用青春的名义奋斗,我们的青春为何这般生气蓬勃?我们的生活 为何这般生龙活虎?啊!因为我们有灿烂的中国文化,我们应继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为希 望和理想而拼搏! 而下一步呢?我们应该树立坚定的信念。有句名言说:信念是感知阳光的鸟儿,当黎明还 沉浸在黑暗之中,它就歌唱了。愿信念的鸟儿在你的心中筑巢,生活靠自己创造。生命中最美 的景致有时并不是用浓墨重彩描绘而成的,它也许是一种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的中华民族精 神。拼搏就是人生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那就让我们燃起青春的盛火,去努力拼搏,用青春去谱写人世间的乐章,描绘新世纪的风 和日丽吧!今天我们是芬芳的桃李,明日将成为祖国的栋梁,让我们用美好的青春努力拼搏, 焕发出更加绚丽光彩的年华吧!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本次作 文为材料作文,写作文,先通读材料,整体理解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白材料蕴含的道理。然后 选取合适的角度进行立意构思。本次作文材料由两段组成,第一段是关于唐山这块土地上的各 种精神,有牺牲精神,有创业精神,有担当精神,有战斗精神,有忠勇精神,有自力更生精神, 有新愚公精神,还有抗震精神。第二段是对前一段各种精神的概括和评论,高度赞扬了这种精 神是中华民族精神,肯定它的价值和内涵。立意时,可以抓住其中的任一种精神展开分析议论 或叙事,也可以选其中的两种或多种精神。写议论文,可以分析这种精神的现状,人们的表现, 原因,提供建议,呼吁人们要保持发扬这种精神。如写记叙文,则通过生活中的人和事来赞扬 人种精神,或揭示这种精神的缺失,从而呼吁人们要发扬中华民族精神。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