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靖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第一次周考语文试题
高二下学期语文周练试卷 (测试时间:150分钟 卷面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文艺工作者积极投入文艺创作,诗歌、绘画、书法、舞蹈等呈现井喷之势,形成了特殊时期的“抗疫文艺”现象。 ②如何深化“抗疫文艺”书写?笔者认为应向中国美学精神礼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直面灾难的大智大勇、顽强抗争的人文情怀;向抗疫现实靠拢,深入观察和把握党中央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策部署和显著成效,了解抗疫一线和身边可歌可泣的抗疫事迹,以及普通老百姓的悲欢离合故事;向灾难书写的纵深掘进,努力探寻“抗疫文艺”独特的内在美学意味和特定表达形式,在艺术追求中凸显当代中国“抗疫文艺”的风格特征和艺术气派。因此,应从“国本、人本、事本、文本”四个方面提高认知把握能力和提升艺术表现水平。 ③国本,即一国之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在观察感悟和艺术反映防控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现实时,应自觉摒弃轻信谣言、恶意抹黑等创作歪风邪气,书写和记录这场举国上下同仇敌忾的疫情防控阻击的人民战争,彰显中国人民“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中国精神,为国家抗疫奉献艺术力量。 ④人本,即以人为本,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次疫情来势凶猛、波及面广,直接影响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艺术触角须与生命关怀、人性美善融入,才可能发现患者、医护人员、志愿者以及隔离在家中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和思想情绪,尤其是对逝者及其家庭成员的情感抚慰和精神激励,是文艺搭建安抚疏通渠道和体现人道情怀的特殊价值所在。“抗疫文艺”创作应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关心群众疾苦,通过“抗疫文艺”特有的感染力影响力,做到知民情、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凝聚起全民族众志成城抗疫情的磅礴力量。 ⑤ 事本,即以客观事实为本,真实反映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现实。这次疫情影响之广前所未有。艺术的深度书写需要广泛采信、明白就里,许多事情尚在过程之中,切不可捕风捉影、罔顾事实、不求甚解。没有现场感,就难有艺术真实的感染力和穿透力,不能以偏概全、一叶障目。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中写道:“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抗疫文艺”创作需要宏大的真理叙事与细微的客观描述完美结合,以一部部具体抗疫作品,反映整个国家和全体中华儿女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风貌。离开或曲解甚至为了所谓艺术虚构而挑战真实底线,这不是“抗疫文艺”的内涵规定性和美学基本要求,是难以做到“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的。 ⑥文本,即以文艺作品为本。目前“抗疫文艺”出现激情有余而审美不足、表象叙事多于沉淀表达的问题,缘于创作者在疫情暴发特别是居家隔离之后,急于通过艺术创作尽快进入防控阻击战之中,表达创作者情系疫区、加油鼓劲的强烈愿望和关切之情。这种激情澎湃的创作现象与阶段,一般来看,在灾难到来之初都会经历。在持续和沉淀阶段,却需要理性思考和艺术思维的贯通。一场灾难对人民生命财产、经济社会发展的破坏及其给人们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极其深重的。灾难题材的特殊性,隐含着书写方式的独特性。需要艺术家对灾难本身的突发性、破坏性、震荡性等展开综合性系统性观察,对人类抗击灾难的信心和意志予以思考,对人类在与灾难的抗争中所体现出的自救互救、防控阻击的伟力和精神进行表现,把笔触深入到民众生活状态之中,深入到人性的各种表现情势之中,深入到家国关系与民族命运之中。只有这样,才会创作出能够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们思想共鸣的,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的,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优秀作品。 ⑦“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我们期待“抗疫文艺”讲好中国抗疫故事,涌现出更多生动反映抗疫一线感人事迹、书写中华民族不为任何艰难困苦所屈服的恢宏史诗。 选自李明泉《我们需要怎样的抗疫文艺》(《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文艺工作者积极投入文艺创作,是因为他们具有中国美学精神,能够弘扬 中华民族直面灾难的大智大勇、顽强抗争的精神。 B.作者认为,要想进行“抗疫文艺”创作,需要从“国本、人本、事本、文本”四个方面提高认知把握能力和提升艺术表现水平。 C.“抗疫文艺”扎根于现实生活,其创作必须客观描述、真实反映,不能因为艺术虚构而对客观事实有丝毫改动,否则就是罔顾事实。 D.在灾难刚刚来临的时候,文艺工作者因急于抗击灾难而创作的作品,一般会存在激情有余而审美不足、表象叙事多于沉淀表达的问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整体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提出问题,主体部分则运用并列结构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发出呼吁。 B.“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强调了文艺创作会对社会和国家产生巨大影响。抗疫文艺宣传中国精神更是证明了这一点。 C.文章从政策倾向、创作核心、创作原则、创作使命四个角度为提高“抗疫文艺”书写水平指明了发展之路,论证有理有据,说服力强。 D.第⑤段引用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从反面论证了抗疫文艺创作必须以客观事实为本,否则就会失去艺术感染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抗疫文艺要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关心百姓利益,在作品中融入生命关怀和人性 美善,才能发挥文艺作品特有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B.艺术创作既需要以客观事实为本,书写符合生活的真实,也要遵循文艺创作的规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酌奇”“玩华”。 C.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命财产和群众心理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抗疫文艺创作不应只停留在表象书写上,更应进行深度思考,创作出优质作品。 D.灾难题材与其他题材的艺术创作不同,它需要更深层次的思考。如在抗疫创作中,只有将个体感 受融入到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思考中,才能讲好中国故事。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4~6题。 材料一: 澳门现代经济从20世纪60年代起步,历经约30年年均两位数的高增长和全面发展期,形成了回归前四大产业支柱的“准”多元经济结构和有“亚洲第五条小龙”之誉的经济规模。但是,由于经济资源短缺、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过分倚重博彩旅游业等原因,从1992年开始,澳门经济增速逐年放缓,到1996年之后,连续四年出现负增长。 鉴于澳门回归前经济基础不厚、经济品质不高、经济总量不足、经济环境不好的实际情况,特区政府在谋划澳门长期稳定繁荣百年大计的初创和奠基阶段,力戒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浮躁思想,在自2000年第一份“施政报告”至2013年第十四份“施政报告”中,均坚持了“循序渐进”以及“固本培元、稳健发展”与“协调发展、和谐共进”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扎扎实实进行经济重建的基础工作,使澳门经济逐步走出困局,开始了快速复苏和振兴。 (摘自《人民日报》齐鹏飞《开创澳门经济发展新纪元》) 材料二: 在澳门,赌博叫博彩,赌场叫娱乐场(区)。这并不是掩饰和矫情,“凡博彩,其结果为偶然性,纯粹幸运致胜者”,一些娱乐场门口的提示语,强调了“娱乐”而不是暴富的目的。 博彩的有序进行不能仅靠人力保证,毕竟人总是有弱点的,而法规才是最坚实的屏障。澳门的第一个博彩法令发布于1847年;1937年澳萄政府颁令集中博彩业专营权,结束了大街小巷“列国纷争”的局面;1961年葡萄牙政府批准澳门为“恒久性的博彩区”,确定澳门成为以博彩及旅游为主要经济发展项目的低税制地区。其后,娱乐博彩场管理条例、幸运博彩法律制度、幸运博彩批给合约等相继制定,据学者介绍,澳门历史上博彩业的法规文件多达20多个。 到了20世纪90年代,澳门基本法第118条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根据本地整体利益自行制定旅游娱乐业的政策。”这保障了澳门回归后博彩业的持续发展。2002年,澳门特区政府发出3个博彩经营牌照,结束了澳门博彩业“独此一家”几十年的历史。国际资本一夕而至,金沙、威尼斯人、永利、新濠等酒店娱乐场将澳门博彩业推向历史的顶峰。 澳门法律规定,博彩业运营商需要将收入的35%作为博彩特别税缴纳给特区政府。2012年博彩税的收益占澳门特区政府财政收入的七成多。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陈晓星《澳门博彩如何强化责任》) 材料三: (数据澳门博彩监察协调局 澳门统计局) 材料四: 澳门回归祖国20年来,取得明显进步和巨大成就,以宪法和澳门基本法为基础的宪制秩序牢固确立,治理体系日益完善;经济实现跨越发展,居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保持稳定和谐,多元文化交相辉映。今天的澳门,特别行政区民主政制有序发展,居民依法享有的广泛权利和自由得到充分保障;“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建设扎实推进,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回归前治安不靖的状况得到迅速扭转,澳门成为世界最安全的城市之一。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成功实践有力证明,“一国两制”是完全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的! 回归祖国以来的20年,是澳门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民生改善最大的时期,也是澳门同胞共享伟大祖国尊严和荣耀感最强的时期。澳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化,得益于“一国两制”方针的全面贯彻,得益于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的大力支持,得益于特别行政区政府的积极作为和澳门社会各界的团结奋斗。坚持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严格按照基本法办事,坚持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坚持包容共济、促进爱国爱澳旗帜下的广泛团结,“一国两制”实践就能沿着正确方向走稳、走实、走远,澳门就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摘自《人民日报》《开创澳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局面》) 4.下列对“博彩”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澳门赌博也叫博彩,它能够有序进行,是因为有法规做最坚实的屏障。 B.澳门基本法第118条的规定有力地保障了澳门回归后博彩业的持续发展。 C.从2000年开始至2018年,澳门博彩的收入占公共收入比稳居四成以上。 D.博彩在澳门不仅是合法的,而且为澳门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1992年到2000年,澳门过分倚重博彩旅游业是导致其经济陷入困局的原因之一。 B.二十一世纪初,澳门博彩业打破了“独此一家”局面,短时间内国际资本大量涌入。 C.澳门博彩税收从2000年至2018年一直逐年增加,其中2014年占公共收入比最高。 D.澳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化,再次证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性。 6.请结合材料分析,澳门回归祖国20年来为什么能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寒夜灯光 司玉笙 车灯很亮,剑一般刺破黑暗,车窗外的树影便飞速地向两边闪开。 坐在后排的他眯着眼问:“快到了吧?” “已经上了大堤,老板,前面就是蝴蝶庄。”司机小徐目不转睛地盯着灯光尽头。 所谓的大堤,就是黄河故堤。三十多年前他就是沿着这条大堤走出蝴蝶庄到沿海一座城市打工的。而今,他已经拥有两家公司,资产过亿。庄里人不知道他到底有多少钱,说是买下半个县城还可以剩下个黄金圈。他听了之后,一笑了之。“老板,这条水泥路就是你捐资修建的,还有小学。” “那都是过去的事了。” 仪表盘五颜六色的光线散射在车内,光线在他脸上波动。 他有两年多没回蝴蝶庄了。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九,选在夜里回来,是怕给县里的、乡里的头头脑脑找麻烦--只要听说他回来了,片刻工夫小车就会鱼贯而来,不是接他吃饭,就是请他看项目啥的,弄得他不尴不尬的,心里头不那么舒服。 为从老家拔腿,四年前,他将爹娘接到公司所在地,让他们住在海边的一幢小楼里,观海景、吃海鲜。可他们人在这儿,心还是在老家,时不时地嚷着要回蝴蝶庄。他就哄劝,答应到年关送他们回去。不料老爹忽发脑梗死,落下个半身不遂。病榻上,爹还不忘农耕之事,还有那处老宅院。 于是,按爹娘的意思,老宅院交与小学校长匡四管护--匡四是他儿时的玩伴,又是同学,交给他放心。 这匡四是个“老别筋”,只要是认准的道走到底不拐弯。四年前接爹娘时,本打算带他一块走,可怎么劝说他也不去。 “我走了,把孩子扔这儿咋办?”“你想想你一个月才拿多少钱?” “这不是钱的事,是心里的事。”匡四拍拍胸口。 “多少人想跟我去,我都没点头,专想着你哩一一你的文化水平比我深,帮帮我多好!” “不中,不中,我得帮帮这些孩子--他们还小。” 每每回想起与匡四的这次对话,他就在心里长叹一声:“唉,这就是匡四啊!” 前天,躺在病床上的爹忽然歪头问道:“你有几年没回老家了?” “两年了吧!” “回去看看吧!俺和你娘动不了,你得回去,咱可不能忘了蝴蝶庄,那是咱的根呀!” 说着,还忘不了加一句:“给匡校长多带些年货,他可是个好先生。” 现在,蝴蝶庄近在咫尺了。夜里的蝴蝶庄就像山峦,峰壑皆有,显得有些陌生。他睁大了眼,盯着路径,提醒司机小徐减速慢行。很快,他就看见了那熟悉的宅院--那里灯光明亮。他心里“咯噔”一下:谁这么晚了还开着大灯?车一停稳,他下车直奔院子。推开虚掩的大门,他愣住了:树底下,一堆堆废纸箱、酒瓶子、旧书、废报纸什么的几乎占满了院子,中间只有一条下脚的小道通向堂屋。 有一个人正蹲着捆扎旧书,听到动静,便直起身子来--正是那位小学校长。 “匡四。” 他喊了一声,趋身疾步伸出手去。 匡四定定地瞧了他一眼,戴手套的双手只是在身上蹭,没有握手的意思。 “我手脏,手脏--你咋回来了?” “快过年了,回来看看。” “都好着哩,好着哩--就是这院子成了废品收购站。” “你不是当着校长哩,咋弄起这营生啦?” “去年退啦,闲着也是闲着,这跑跑颠颠地给孩子弄个书本钱。” “孩子缺钱说一声,我还能不管吗?” “不是钱的事,是让孩子知道这东西来之不易--有时好东西也会变成垃圾,垃圾也会变成宝贝!” 他打了个寒战,小时候的那种寒意袭上身来。 “我的匡校长,你不嫌冷吗?”“冷啥,一忙起来啥都忘了。” 小徐扛着大包小包地进来,院门被碰得“咣当咣当”响。第二趟又是圆筒方箱的,来回三次。 “过年了,带些年货,都放你这儿,有四棚叔的、良头家的、三木的……” “我知道,知道--你不住下?” “不住,我得连夜赶回去,明天有个联谊会,还有一个合同得签。” “唉,多少钱算钱?多大官算官?” “我也是想把垃圾变成宝贝。” “好,好!” 匡四捋下手套,往一捆旧书上一扔,转身到屋里捧出一个鼓鼓囊囊的塑料袋。 “这是我备的干豆角,俺叔俺婶喜欢吃,你捎过去,就说我匡四在蝴蝶庄给他们拜年了!” “你也替我给咱庄老少爷们、大娘大婶拜个年!” 说着,两人的手就紧紧握在了一起。 车出蝴蝶庄,小徐不由得问了一句:“大冷的天,一个小学校长怎么整起破烂来了?” 他拍了拍腿,斜了小徐一眼:“你不懂他--停车!” 小徐愣了一下,将车停稳,以为老板要小解,可并没有听到那惯常的声音,往车后一看,嘴就张大了—— 寒夜中,老板整整衣襟,对着庄里的那片灯光,深深地鞠了三个躬。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用简洁的文字插叙了老板走出蝴蝶庄到沿海城市打拼而发家致富的奋斗史,这部分略写为下文故事展开提供了必要的背景信息。 B.老板特意选择在腊月二十九夜里回蝴蝶庄,不愿给县、乡领导添麻烦,这表明他对家乡媚富、附势、刻意逢迎的歪风邪气的深恶痛绝。 C.“这不是钱的事,是心里的事。”这句话鲜明地表现了小学校长匡四淡薄金钱,永葆初心,坚守岗位,为乡村教育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D.小说写病床上的爹对儿子的“回去看看”“给匡校长多带些年货”等叮咛,这一处看似闲笔,实则起到充实情节、升华主题的作用。 8.请以小说中老板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9.小说以“寒夜灯光”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中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注]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章丘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 ,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配三十一人,又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巩外视章显,实欲携贰其徒,使之不能复合也。自是外户不闭。 徙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亭传,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徙明、亳、沧三州。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拜中书舍人。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昏嫁,一出其力。巩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 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 (选自《宋史》卷三一九,有删改) [注]常平:官仓名。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B.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C.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D.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冠”,指刚成年,也指二十岁。古人二十岁行加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B.“进士第”是古代科举时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进士”是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C.“通判”是官名,在知府下掌管粮运、家田、统兵作战等事项,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 D.“阙”是古建筑中一种特殊的类型,是最早的地面建筑之一,为帝王宫廷大门外对称的高台,这里借指宫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曾巩聪明有才华,初次任政就有政绩。十二岁时写成《六论》,文辞很有气魄。出任越州通判时,他调动民间力量解决饥荒粮食问题,还让官府贷给农民种子,让农民随秋天的赋税一起偿还,没有耽误农事。 B.曾巩治理有方,擒获盗贼有胆有谋。做齐州知州时,组织百姓侦查乡里盗贼的行踪,相互援助擒获盗贼。他优待自首的盗贼葛友,给他好吃好喝收买他,想让他带领他的两队手下再也不与那些盗贼复合。 C.曾巩关心民间疾苦,对名利看得很淡。在洪州任上,供应衣食住宿给那些因瘟疫而生活困难不能自养的士兵和百姓,并给他们治病。他虽负有才名,却长期在各地任地方官,别人认为他命运不济,但他并不在意。 D.曾巩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敢于说真话。父亲去世后,他侍奉继母更加无微不至,弟弟妹妹们的读书、出仕和婚嫁都由他操办。尽管王安石得志,曾巩还是对他做出了客观的评价。 1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 (2)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注】这首诗是诗人被贬到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时的作品。这位柴侍御将要从龙标前往武冈,诗人写下这首诗为他送行。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龙标与武冈由“沅水”相通,江河相连,道无艰阻,再加上一个“接”字,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感。 B.“送君不觉有离伤” ,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面对离别时的乐观豁达,为诗歌定下昂扬的情感基调,完全没有送别诗常有的离愁别绪。 C.“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两句诗,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表达对远行人的宽慰之情,恳切感人。 D.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化“远”为“近”,使“两乡”成为“一乡”,虽人分两地,却情同一心,传达出离别时的一片深情厚谊。 15.“新冠肺炎”期间,有外国政府驰援我国大连一批物资。在捐赠物资的包装箱上,写着“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诗句。请问:外国政府为什么选用这两句唐诗?(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李煜的《虞美人》中,除春花秋月之外,“___”也是勾起词人故国之思的景象;而“___”则是对词人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2)《阿房宫赋》用“__,__”两个对偶句写出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极度奢侈。 (3)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两句采用比喻的手法,暗写诗人出塞时惆怅、抑郁的心情。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当前,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强大合力,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3月26日晚,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并发表题为《携手抗疫 共克时艰》的重要讲话。这是中国为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尽责担当的重要一页。面对当前全球疫情形势及其造成的严重影响,我们提出中国经验,介绍中国主张,阐述中国倡议,作出中国贡献。坚决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 战,有效开展国际联防联控,积极支持国际组织发挥作用,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来自中国的“四点倡议”,( ),赢得国际社会积极响应。 国际社会公认,中国发挥的建设性作用,为世界各国合力战胜疫情注入了正能量,带来了新希望。疫情在全球多国多点 ,中国基于本国业已取得的抗疫经验积极 他国,推动国际合作。中国向伊朗、伊拉克、意大利、塞尔维亚、柬埔寨、巴基斯坦派遣医疗专家组,实施对89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的抗疫援助,同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近20场经验分享视频会议,让世界同感中国 的情怀、天下为公的胸怀。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狙击 爆发 支援 同甘共苦 B.阻击 爆发 支持 同甘共苦 C.狙击 暴发 支持 患难与共 D.阻击 暴发 支援 患难与共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既立足当下又着眼长远,以团结合作为基调,既强调加强疫情防控又兼顾世界经济发展 B.既强调加强疫情防控又兼顾世界经济发展,以团结合作为基调,既立足当下又着眼长远 C.以团结合作为基调,既立足当下又着眼长远,既强调加强疫情防控又兼顾世界经济发展 D.以团结合作为基调,既立足当下又着眼长远,既兼顾世界经济发展又强调加强疫情防控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面对当前全球疫情形势及其造成的严重影响,我们介绍中国经验,提出中国主张,阐述中国倡议,作出中国贡献。 B.针对当前全球疫情形势及其造成的严重影响,我们阐述中国经验,介绍中国主张,作出中国倡议,提出中国贡献。 C.面对当前全球疫情形势及其造成的严重影响,我们提出中国经验,作出中国主张,阐述中国倡议,介绍中国贡献。 D.针对当前全球疫情形势及其造成的严重影响,我们介绍中国经验,阐述中国主张,提出中国倡议,作出中国贡献。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6分) 命运总是与你一同存在。① ,虽然有时它深不可测;不要惧怕它的无常,虽然有时它来去无踪。在你彻底绝望的时候,② ;在你得意忘形的时候,别忘了上帝手里还有一半的命运。你的努力越超常,你手里掌握的那一半就越庞大,你获得的就越丰硕。因此,你一生的意义就在于:③ 。 21 下面是某市政府部门草拟的通告,其中有三处语言不得体,一处格式错误,一处标点错误,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通 告 广大市民: 为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相互交流,我市打算在5月24日-25日举办《龙舟文化艺术节》。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届时将对江滨路周边路段实行交通管制。请广大市民朋友合理选择出门时间和路段,服从公安民警的统一指挥。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理解与支持,凡违反本通告规定者,后果自负! 2019年5月10日 ×××市政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某高校的作息制度很严格,“白天没课也不能回宿舍”,从早上7点10分到晚上9点10分,学校进行了详细的时间划分,不仅标注了每节课的上课时间,还对早、中、晚离开宿舍的时间作了详细规定。一天下来,每位学生必须打卡六次。因此,被学生称作“军训作息”。部分家长认同学校的做法,毕竟“这是为学生好”;高校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该作息制度已在学校实施15年,一直以来实施得很好。但是,不少人认为如此管理过于严苛,有同学投诉到相关部门。对此,某高校准备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学生、教师、家长代表的意见。请从学生、教师、家长代表三种身份中任选一种,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参加座谈会发言稿,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周练答案 1.D解析: A.不是因为文艺工作者具有中国美学精神,而是要想深化“抗疫文化”书写,作品本身需要具备中国美学精神。B. 不是进行“抗疫文艺”创作,而是深化“抗疫文艺”书写。C. “不能因为艺术虚构而对客观事实有丝毫改动”错,太过绝对。 2. B解析:“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在段首,本段强调的是国家政策和社会对文艺创作的影响。 3.D解析:“只有将个体感受融入到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思考中,才能讲好中国故事”表述错误,以偏概 4.A(以偏概全,人力保证也是因素之一) 5.C(从材料三2015年与2014年对比可以看出,并不是一直逐年增加) 6.①国家制度:全面贯彻了“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的大力支持。 ②特区政府:坚持了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扎实进行经济重建;特区政府的积极作为和澳门社会各界的团结奋斗。 ③博彩业:在法律法规的规范下有序进行,保障了澳门的财政收入。(每点2分,共6分) 7. (1)B(“家乡媚富、附势、刻意逢迎的歪风邪气的深恶痛绝”分析不恰当,过度解读。“只要听说他回来了,片刻工夫小车就会鱼贯而来,不是接他吃饭,就是请他看项目啥的”可见,是县里乡里的领导干部有求于他,希望在大城市致富的它能回乡投资、捐助之类的,并不能视为“歪风邪气”,也不能认为这是“媚富、附势”) 8. ① 侧面烘托,如通过司机小徐的介绍,表现老板为家乡公益事业捐资助力的奉献精神。②用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揭示人物个性。如通过老板与小学校长匡四的对话,表现老板淳朴、厚道、善良、感恩等品质。 ③用精当的细节表现人物内心,如结尾写老板对寒夜里的灯光鞠躬的细节,表现他对老友前小学校长匡四的感激与钦敬之情。 9. ①以“寒夜灯光”为题,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了环境氛围;②隐喻小说着力刻画的小学校长匡四坚守乡村,为孩子们奉献余热,为乡村教育添光的可贵品质。③暗示小说主题意蕴,讴歌心系乡村发展,不忘本,默默奉献的精神。“寒夜灯光”感动鼓舞着老板,令他对匡四油然而生钦敬之情与效仿之意,以之为题,隐喻匡四与老板这两类人本色、朴厚的家乡情,丰富了小说内涵,更给读者以启示与鼓励。 10.选A“岁饥”意思是这一年收成不好,“常平”是地名,“田野之民”指乡间百姓,在句中应做主语,故“城邑”做“至”的宾语,“不能皆至城邑”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C两项。再比较AD两项,“从便”的结果是“受粟”,故“民得从便受粟”中间不能断开,据此可排除D项,答案应为A项。 11.选C“在知府下掌管粮运、家田、统兵作战等事项”不正确,通判不负责统兵作战。“通判”是官名,在州府的长官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 12.选B项,“他优待自首的盗贼葛友,给他好吃好喝收买他,想让他带领他的两队手下再也不与那些盗贼复合”不正确。由原文“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巩外视章显,实欲携贰其徒,使之不能复合也”可知,曾巩优待葛友是为了离间盗贼,让那些盗贼不再聚众结党。 13.(1)曲堤周氏的儿子周高横行骄纵,残害良民,他家族的能耐很大,可以影响当地的权贵和豪绅,州县的官吏都不敢责问他,曾巩逮捕了他,并依法进行了处置。(2)曾巩年轻时和王安石交往,王安石当时声誉不大,曾巩将他引荐给欧阳修,等到王安石得志后,曾巩就和他逐渐疏远了。 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横纵”,横行骄纵;“贼”,残害;“力”,家族的力量;“动”,影响;“莫”,没有谁;“诘”,责问;“置”,处置。(2)“游”,交往;“振”,大;“导”,引荐;“异”,疏远。 参考译文: 曾巩,字子固,建昌郡南丰县人。他从小就机智敏锐,十二岁时,尝试写《六论》,提笔立成,文辞很有气魄。到了二十岁,名声已传播到四方。欧阳修看到他的文章,认为很是奇异。嘉祐二年考中进士。出京担任越州通判,这一年收成不好,曾巩估计常平仓的粮食不够来救济百姓,而乡间的百姓,又不能都到城邑来购粮。于是他张贴告示告诉下属各县,劝说富人自行按实情报告粮食数目,共有十五万石,让他们按着比常平仓稍高一些的粮价卖给贫民。百姓得以方便地买到粮食,又不出家乡,而且粮食有余。曾巩又让官府借给农民种子,让他们随秋季的赋税一起偿还,使得农事没有耽误。任齐州知州,他把迅速、严厉地打击奸邪和盗贼作为治理齐州政务的根本。曲堤周氏的儿子周高横行骄纵,残害良民,他家族的能耐很大,可以影响当地的权贵和豪绅,州县的官吏都不敢责问他,曾巩逮捕了他,并依法进行了处置。章邱有百姓在乡村里聚众结伙,号称“霸王社”,杀人劫财,劫夺囚徒,没有一件不能如愿的。曾巩调配了31个人,让百姓组成保伍,让他们多次查看、侦察盗贼的行踪,有盗贼就击鼓传递消息,相互援助,每次出动都能将盗贼擒获。有一个名叫葛友的人,名列被追捕者之中,有一天,他到官府自首。曾巩就招待他吃喝,送给他衣帽,借给他车马和随从,让他四处夸耀。盗贼听说了这件事,大多出来自首。曾巩表面上对他们很客气,实际上是想离间分化那些盗贼,让他们不能再聚众结党。从此,齐州的人们连院门都不用关闭就可以安睡了。 调到洪州,适逢江西当年瘟疫大流行,曾巩命令各县镇、驿站,都储存药物以备需求,士兵和百姓生活困难不能养活自己的,就招来住在官舍,供应给他们饮食衣被等用品,分派医生给他们治病。朝廷的军队征讨安南,所经过的州要准备上万人所需的物资。其他地方的官吏借此机会横征暴敛,百姓难以忍受。曾巩则事先(提前)分别处理(筹划安排)部队突然聚集时的吃住问题,因此军队离开后,街市里巷的百姓都不知道。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曾巩负有才名,长期在各地任地方官,社会上不少人认为他命运不济,时运不佳。这一时期,朝廷中的一批晚生后辈晚生出人头地,曾巩对此看得很淡泊。在路过京城的时候,神宗召见了他,慰劳问候很是尊宠,任命他为中书舍人。曾巩天性孝顺友爱,父亲去世后,他侍奉继母更加无微不至,在家境衰败、无所依靠的情况下,他独自抚育四个弟弟、九个妹妹,弟弟妹妹们的读书、求功名和婚嫁,全都由他出力操办,曾巩写文章,涉猎广泛,当时擅长写文章的人,很少有能超过他的。曾巩年轻时和王安石交往,王安石当时声誉不大,曾巩将他引荐给欧阳修,等到王安石得志后,曾巩就和他逐渐疏远了。神宗曾经问曾巩:“王安石是怎样的人?”曾巩回答说:“王安石的文章、学问、德行、道义,不在扬雄之下,但因为吝所以比不上扬雄。”皇上说:王安石对富贵看得很轻,怎么说他吝呢?“曾巩说:“我所说的吝,是他勇于作为,但吝于改正自己的过错啊。”神宗赞同他的这个看法。 14.B 【解析】诗人虽说不觉得有离别的悲伤,但未必没有“离伤”,只是为了宽慰友人,不得不将“离伤”强压心底,不让自己的“离伤”感染对方。“完全没有离愁别绪”,说法太绝对;“昂扬的情感基调”,也不恰当。 15.①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你我虽然分隔两地,但有青山相连,同沐云雨,在同一轮明月照耀之下,彼此心意相通,就如同身处一地,何必悲伤呢!真挚地表达了对朋友的宽慰之情。 ②外国政府借此要表达的意思是:我们虽然是两个国家,但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同一个世界里,中国人遭受的灾难,我们感同身受。表达了对中国人深切的关怀与激励,令人倍感温暖。 ③借用中国的诗句来表达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用语典雅,恰当得体,表现出对中国人民和中国文化的尊重。(每点2分,共6分。) 16. (1) 小楼昨夜又东风;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3)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17.D 【解析】狙击:指的是暗中埋伏、伺机袭击,这是一种偷袭的作战方式。阻击:以防御手段阻止对方的行动,是公开的对抗和较量,目的是阻敌前进、断敌退路。爆发:(力量、情绪等)忽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战争。暴发:着重指突然而且猛烈发作,多半由外部条件促成,如“山洪~”。此处“暴发”“爆发”均可。支援:用人力、物力、财力或其他实际行动去支持和援助。支持:支援,赞同鼓励。同甘共苦:意思是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担当艰苦。患难与共:意思是同心协力,共同承担危险和困难。 18.C 【解析】前文是“来自中国的‘四点倡议’”,后文是“赢得国际社会积极响应”,说明中间部分是“四点倡议”能赢得国际社会积极响应的理由。“基调”是基础和背景,应该放在最开头。先“立足当下”后“着眼长远”,与之搭配的,应是先“加强疫情防控”后 “兼顾世界经济发展”,更符合逻辑层次。 19.D 【解析】本题主要错点均是搭配不当。前半句的“面对”强调“遭遇”疫情,“针对”强调述说的对象,更符合我国介绍经验的语境。后半句“经验”应该搭配“介绍”,“倡议”搭配“提出”,贡献搭配“作出”,“主张”可以“阐述”。 20. 【解析】①分号前后是并列式,含义、句式要一致,选词是近义词。②分号前后是对比式,含义、选词相对,句式相似。③是总结句,需要对前文论述进行概括。 【参考答案】①不要敬畏它的神秘 ②别忘了自己拥有一半的命运 ③运用你手里所拥有的去获取上帝所掌握的(用你自己的一半去获取上帝手中的一半) 21 .①“打算在”改为“将于”或“拟于”。②“出门”改成“出行”。③“后果自负”改成“将予以处罚”。④落款单位与时间互换位置。⑤“《龙舟文化艺术节》”书名号改为双引号。 22.[写作指导] 这道题谈的是在大学阶段自律更重要还是他律更重要。自律是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以及自我激励,这种激励来源往往是内心。命题的现实意义在于如今不少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有迷茫之态,不懂得如何自律。站在学校的角度来说:倘若他律更重要,学校就应该把更多的人力物力放在规则的科学制定和实施上;倘若自律更重要,学校就应把更多的人力物力放在教学资源上,然后引导学生去利用、引导学生学会自律。虽然他律有可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我们更要看到自律更长远的意义。愿当我们走进社会时,也可以拥有一种从迷茫走向自律的能力。可以提炼出作文角度的关键词:自律,他律,自由,约束,严格的教育管理,个性化、人性化管理,原则性与灵活性…… 文体方面 :写发言稿,格式要求不能省,如开头的称呼和问好,开场白的发言背景、目的、主题、观点的简要介绍;正文考虑到受众对象,“讲给谁听的”,内容要与情境相对应;结尾的致谢;可以不用署名落款等。身份意识:选择学生、教师、家长代表中任选一种,发言时注意身份特点。比如选择学生身份,应是大学生,而非中学生,在语气上不宜太咄咄逼人,言之有理,动之以情为佳。写作内容:不仅要“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还应“提出希望与建议”。 评分细则 1.内容上必须围绕“高校严格的学生作息制度”来谈。定立场,阐明理由。45切入。2.结尾必须提出希望和建议。没有的话在内容上要降档处理。相当于42分切入。3.格式不对,扣1—2分。4.所选身份不符合任务要求扣1—2分。 5.内容应针对大学生,如果全篇泛指学生,根据阐述内容酌情考虑。45分以下。6.全文写高三生活的按及格分或以下处理。 存在问题: 1. 格式不对:称呼应该顶格写,另一行空两格再写问候语。 2. 身份界定不清:有一部分同学落款是“高三学生”,审题出现偏差;还有学生虽未直接出现高中或者高三字样,但行文中流露出明显的高中生语气,显然未能代入大学生身份,均判为45分以下。 3. 很多学生第一次写作发言稿,所以加上了落款和日期,是不必要的,要删去。 4. 有同学脱离材料大谈“自强”“克己”“学习”“立志”是偏离题意的。 标题与观点 1. 打好组合拳,不搞一刀切 2. 让他律造就自律 3. 是管理,不是管制 3. 没有严格管理,难有成人成才 4. 与他律相比,自律更为重要 5. 自律的人生才自由 6. 自由生长的大树更茁壮 7. 拒作螺丝囿于机床,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8. 呼唤人性化的大学管理 9. 关于“军事作息”,与学校商榷 10.大学作息制度,何妨多点自由? 11.大学教育应兼顾严格与人性化 12.大学管理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13.大学教育,“堵”不如“疏” 14.与其禁止,不如引导 15.期待治标更治本的管理 16.严格,是另一种呵护 17.不该被过度掌控的大学 18.大学教育当如春风拂面 教师下水 镣铐舞者无灵魂 ——在校园管理座谈会上的发言稿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本次座谈会的议题,让我感慨良多不吐不快,所以我主动要求来做学生代表,我的发言若有不当之处,还望诸位指正。电影《追风筝的人》中有一个场景让我过目难忘:阿富汗小男孩衣着鲜艳,晚上的银铃叮当作响。随着乐声,他优雅地抬臂、旋转,舞技娴熟。但让人触目惊心地是他脚踝上的锁链和空洞无神的双眼——那里面写满了灵魂的丧失和对自由的渴望。在我看来,被过度掌控的大学生活就是那根沉重的锁链,束缚了我们身姿的曼妙和个性的释放。因此,我想说自由是大学生释放活力发挥创造的不竭动力。“于自由世界持一双翼,便腾飞出任何你想要的弧度。”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曾经说过:“在中学里学生们伏案学习,但是在大学阶段,他们要放开视野张望世界。”当我们经历了高中三点一线的枯燥生活,当我们从千军万马的独木桥经过了艰苦厮杀,终于来到了象牙之塔,我们要到大学来做什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作为精英教育的大学,从来不是要培养一个个循规蹈矩、安分听话的打卡机器,而是要培养出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同学少年;不是要培养出毫无主见、没有时间管理意识的巨婴,而是要培养“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民族之光;不是打造出千篇一律、毫无个性的流水线罐头,而是要培养“东渐于海,西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的中流砥柱;不是要炮制没有感情百无一用的做题机器,而是要培养“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的国之重器。毕竟,沉默寡言、挑担前行的沙和尚一个团队有一个足矣,决定团队能不能到达西天求得真经的、还是白龙马的霜蹄千里骏、孙悟空的风翮九霄鹏。作家卢新华大一时就发表了自己的成名作《伤痕》,轰动文坛,引领了一代文学思潮;音乐家谭盾在大二的时候改编了古曲《离骚》,一举荣获中国音乐的最高奖——冼星海奖,直接铺平了他赴美深造以至于问鼎奥斯卡最佳音乐奖的青云之路。让他们获得这些成绩的是什么?我想应该是复旦大学和中国音乐学院这些名校洋溢着的青春气息、宽和包容的校园环境、以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的精神滋养。即便是因为专业选择不太对口而浪掷浮生的“学渣”,比如一个永远在教室最后一排带着宽沿帽呼呼大睡的黑人学生,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们都是幽默的耸耸肩,觉得他一定头天读书太晚了需要休息。这一点儿都不影响他从政之后亮眼出众的表现,他就是美国第一任黑人总统、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奥巴马。所以,大学之大并不是大楼之大,也不仅仅是大师之大;不是校规之严,实乃自由之空气、独抒之性灵。我恳请诸位领导能够有容乃大兼容并包,允许我们有一些年少轻狂,可以从书山题海中透一透气,去广泛地参加社团活动、去福利机构参加社会实践,去自由地和与这个陌生而新鲜的都市接触融合,直到融入它的博大与活力,在心灵深处皈依我们的第二故乡。请不要拿养鸡的方法去养雏鹰,不要拿粗饲料去喂养千里马。又一个己亥年到来了,“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的窒息不能再在培育“独立之精神,自由之人格”的大学校园出现了。上个世纪90年代,温家宝总理去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曾经提出了一个悬而未解的疑问:为什么我们每年的奥林匹克物理赛数学赛都能培养出很多的金奖得主,可是我们却培养不出诺贝尔的获奖者?为什么我们有那么多国际一流的大学,却没有培养出国际一流的学生?时光过去了快30年,“钱学森之问”仍然振聋发聩。我想从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之演说》当中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的自律,耻一物之不知的进取,以及“以学生为中心,博喻为师”的现代大学管理理念。正因为此,北大才从原来封建保守的京师大学堂摇身一变成了自由民主精神的源头。西南联大仅仅存在8年,却涌现了灿若群星的院士、名家、甚至国家领导人。时人曾用对联描绘西南联大说:“如云如海如山,自然自由自在。”意指三校各不相同的风气:清华智慧如云,北大宽容如海,南开坚定如山。几十年后,有人问沈从文:为什么当时条件环境那么苦,西南联大培养的人才,却超过了战前北大、清华、南开30年出的人才的总和?沈从文回答了两字:自由。可见,管制不如自由,自律优于他律。学生们对知识发自内心的渴求是强大的内驱,它会带领我们走向星辰大海的远阔征途。大学教育的终极目标绝对不是培养那些庸庸碌碌仰人鼻息的他律者,我们更渴望成长为个性张扬、意志坚定,千帆竞发、挥斥方遒的自律者。遥想教育滥觞之初,至圣先师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金科玉律,所以,当那个和煦的春日下午,曾点同学说出:“暮春三月,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时候,孔子才会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其实,孔子深深认同的,就是教育的洒脱与随性,让受教育者如沐春风。如果当曾皙高歌一曲、和老师一起踏春而归的时候,孔子微微一笑说:“曾皙同学下课记得打卡哦!”估计喟然长叹的就不是孔夫子,而是我们这些千载以降的受教者了……《礼记》说“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让大学教育如春风拂面,让大学的管理如春雨滋养大地,才是真正的高端教育。我的发言到此结束,感谢各位! 媒体时评 该院一名工作人员对媒体进行回应时也称,这一规定实施超过15年,“目的就是为了学生好好学习”,“如果没有规定,很多学生连课都不上了,别说自习了,就整天窝在宿舍里打游戏、睡懒觉”。这样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 然而,一方面,从管理方法上说,解决问题的办法多种多样,并不仅仅依赖机械管理一途。让学生好好学习,可以从提升宿舍文化氛围上下功夫;避免逃课打游戏,可以从提升学院教学质量上下功夫。“组合拳”打得好,效果应该会胜过“一刀切”。 另一方面,从管理态度上说,大多数学生在步入高校时业已成年,思维与行为能力早已成熟,“填鸭式教学”的弊端便越发明显,即使严格落实这一作息规定,想必也有不少学生人到了教室打卡,心却还落在宿舍的床上。 在这样的背景下,与其“堵”,不如“疏”;与其严禁学生不做什么,不如引导学生去做什么,在培养学生自主性上做好文章。将学生当作拥有自主人格的成年人,总比盲目地怀疑其自律能力,进而用密不透风的规训进行约束,要好得多。 ——作者 贾月洋 来源 光明日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