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3月月考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蝙(biǎn)蝠是名副其实的“万毒之王”,人类在它们身上栽过不少跟头。多种病毒寄生在蝙蝠身上,却不会杀死它们,只有与人类接触,才会露(lòu)出狰狞的真面目。‎ B. 2020年初,一场蝗灾使一度剑拔弩张的印度和巴基斯坦暂停了对峙,两国频繁召开会议,应(yìng) 对灾难。同时,印、巴与中国接壤,不禁(jīn)让人担心,蝗灾是否会殃及中国。‎ C. 一些中小企业主呼吁,疫情之后当务之急是复工,虽然企业也是战战兢兢(jīng),但不复工,企业会像车轮子被卡(qiǎ)住一样,动不起来,所以哪怕去抵压贷款,也要渡过难关以期开工。‎ D. 拿破仑一度受政界内耗连累(lei)而身陷牢狱,但即使是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得不倚仗其卓越的军事才华而重新启用他来镇压保皇党,让他担任首都卫戍(shù)司令。‎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字形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该题每一个选项中加点的字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易写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A项,蝙,biǎn读音错,应读 biān;露,lòu读音错,应读 lù;‎ C项,“抵压”错,在这里要连接“贷款”,应是“抵押”;‎ D项,“启用”错,“启用”是指开始使用,句中指要重新重用拿破仑,应用“起用”。‎ 故选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亚当和夏娃地位平等?彼此相爱?没搞错吧?怎么会有人这么想?这么想的大有人在!600 多年前,米开朗基罗在壁画《逐出伊甸园》里,就表现了亚当和夏娃平等的关系:他们一起伸手采摘禁果, 被逐之后也不曾失和,亚当的手势甚至在试图保护妻子。之后的 100 多年,英国诗人弥尔顿在《失乐园》里娓娓述说了亚当和夏娃的平等关系。【乙】夏娃说:“我如此深爱他!”亚当说:“没有她我怎么活?”最后俩人“手拉手”离开了伊甸园,“他们去了一个更加幸福的地方”。‎ - 26 -‎ 虽然这些艺术家、文豪孜孜以求地为夏娃翻案,但即便到了现代社会,总有人重提《圣经》,说女人给人间带来了罪恶。【丙】19世纪末,女权运动的先驱伊丽莎白·斯坦顿就从亚当和夏娃的故事“开刀”,旗帜鲜明地指出,在创世纪第一章里,上帝同时创造了男人和女人,男女生而平等,想拿《圣经》来贬低女性的,趁早歇歇吧!‎ ‎2. 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曾 B. 娓娓 C. 孜孜以求 D. 旗帜鲜明 ‎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甲 B. 乙 C. 丙 ‎【答案】2. C 3. B ‎【解析】‎ ‎【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A项,“不曾”,指没有,用在这里正确;‎ B项,“娓娓”,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修饰“述说”,用在这里正确;‎ C项,“孜孜以求”,意思是不知疲倦地探求,用在此不当;且“孜孜以求”不作状语,可改为“不遗余力”;‎ D项,“旗帜鲜明”,意思是观点立场非常明确,用在这里修饰“指出”,正确。‎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对于标点的符号的学习,平时应注意积累常见符号的用法。特别是在引用别人的话时,什么时候用冒号和双引号,什么时候用逗号,一定要区分开来。‎ 甲:“亚当和夏娃地位平等?彼此相爱?没搞错吧?怎么会有人这么想?”,几个问句相连,当不是表示选择问的时候,都要打问号,在这里,标点使用正确;‎ 乙:“他们去了一个更加幸福的地方”引号使用错误,此句强调二人的幸福,因此“更加幸福的地方”应加双引号;‎ 丙:“开刀”,引号使用正确,此处是表述特殊含义。‎ - 26 -‎ 故选B。‎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资源循环利用法》修正案在韩国实施的第一天,各大超市装有饮料的彩色塑料瓶从货架上消失,被换成无色透明的瓶子,化妆品和酒类的包装计划在两年内研发出可循环利用的新容器。‎ B. 2020年1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布最新海洋观测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海洋温度创新高,过去 5 年是有现代观测记录以来海洋最暖的5年。‎ C. 2019年9月以来,澳大利亚山火持续肆虐,目前已经烧掉了相当于一个比利时大小的面积,外媒估计有近5亿只野生动物葬身火海。‎ D. 本届休博会上,专家们将结合国内外休闲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围绕休闲与美丽生活的话题展开研讨, 发布世界休闲理论的研究成果,倡导积极文明的休闲理念。‎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项,“化妆品和酒类的包装计划在两年内研发出可循环利用的新容器”错,表意不明,可改成“韩国计划在两年内研发出可循环利用的化妆品和酒类的包装的新容器”;‎ B项,“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布最新海洋观测数据显示”句子杂糅,可在“发布”后面加“的”;‎ C项,“目前已经烧掉了相当于一个比利时大小的面积”错,动词“烧掉”缺宾语,应在“面积”后面加“的森林”。‎ - 26 -‎ 故选D。‎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结构混乱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记者采访李教授时说:“听说您最近有一项重要的科研成果问世。您真是好样的!我向您表示衷心祝贺。”‎ B. 弟弟在银行上班,衣着总是光鲜亮丽,每次见到他,我都夸奖说:“足下真是异彩生辉!”‎ C. 拙作《老子补正》新成,惶恐以赠,尚祈雅正,不吝赐教。‎ D. 这幅作品的作者是社区居民刘智贤,刘智贤特意将这书法作品送给社区,聊表寸心。‎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根据语言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进行辨别。从题干的要求来看,要求选出“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项,“您真是好样的!”太口语化,不合场合;‎ B项,“足下”,对对方的尊称,可译为“您”。另外,足下是旧时交际用语,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此处我对“弟弟”说,不合适;‎ C项,“拙作”,谦词,用于形容自己的作品,使用正确;‎ D项,“聊表寸心”指略微表示一下心意。一般作谓语,用于自谦,此处用来指别人,使用错误。‎ 故选C。‎ - 26 -‎ ‎【点睛】语言表达得体,主要是指使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所谓“语境”包括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场合(时间、地点、氛围),目的(说什么、怎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所谓“语体”主要指是口语(谈话、演讲、辩论、广播稿)还是书面语(政论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应用语体)。前者要求通俗易懂、多用短句、不用文言词。后者须根据所使用的文体而定,例如应用语体包括启事、通知、申请(假条通俗易懂、简洁平实),广告(形象生动、多用修辞),广播稿(通俗化、口语化)等。一要注意场合,审时度势;二要看清对象,因人而异;三要掌握谦敬,注意礼貌。‎ ‎6.读图,按要求答题。‎ 新冠疫情期间,河南洛宁14岁女孩郭翠珠,因家中没网,由父亲陪伴到邻居家门口蹭网,上课。‎ ‎⑴请为这张图配一段解说词,至少包含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 30 字。‎ ‎⑵请从两个角度点简述这张图给你带来的感悟。‎ ‎【答案】⑴示例:万籁俱寂的夜晚,一束昏黄但执着的灯光,一个寒冷的角落,一大一小两个身影。父亲满怀深情地望着孩子,孩子心无旁骛地认真学习。‎ ‎⑵角度一:环境再艰难,我们都应该专注执着于学业或事业。角度二:寒夜里,父亲无声的陪伴最是深情。‎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认真观察画面,弄清画面的主体以及图画所涉及的细节,根据具体要求作答。就本题而言,要了解两张图的背景是新冠疫情期间的一个夜晚,小女孩因家中没网而到邻居家蹭网上网课。然后抓住人物及图片的细节,并结合背景介绍加以解说。另外还要注意“至少包含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30字”的要求。‎ 第一,弄清图片人物及人物关系:女儿和父亲;‎ 第二,弄清图片的主要事件:因家中无网到邻居家蹭网上网课;‎ 第三,弄清图片的事件背景:一是新冠疫情期间的一个寒冷夜晚,二是昏暗灯光,三是楼梯的一个角落;‎ - 26 -‎ 第四,图片给人的启示:一是站在女儿的角度上,困难不可怕,哪怕像新冠疫情这样的“大难”;哪怕像家中暂时贫穷这样的“小难”,只要勇于面对,就有胜利的一天;二是站在父亲的角度上,女儿在哪,父亲就在哪,陪伴是最好的守护;三是站在女儿和父亲两人的角度上,有困难,我们一起面对。答案只要符合要求,言之成理就可,可不抱泥于答案示例。‎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IP”是知识产权的首字母缩写,“文旅IP”指的是文化与旅游要素融合下,文旅企业和产品的品牌形象。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与旅游资源,如何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将独特的文化与旅游资源开放出来,成为独一无二的知识产权“IP”与文化旅游形象,这是各地旅游业提升自我竞争力的关键之处。那么,文化、文创IP与旅游该如何融合?业内人士指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IP是文化旅游的代言人。“因为一个吉祥物,因为一部剧、一首歌、一句诗,我们可能就会赴一座城”,或许这就是文创IP提升旅游业竞争力的最好诠释。如安徽泾县著名风景区“桃花潭”,就因为李白的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现在成为了一个特别火热的旅游目的地。‎ ‎(摘编自2019年9月16日中国经济网)‎ 材料二:‎ 产业是文旅IP价值转化的落脚点,要以文旅IP为核心,利用本地地域优势和产业优势,通过技术的介入和产业化的方式创新多元业态,连接文化和旅游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推动文旅IP与相关产业(大数据、体育、教育、康养等)跨界融合发展,搭建IP展示与销售平台,培育形成IP创意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为地方经济发展构建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提振地方经济。文旅融合时代,文旅IP的建设已不单纯是一个产业问题,还要考虑它与地区的社会服务功能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相融合。增强当地居民对文旅IP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以IP建设为抓手,持续扩大IP影响力,提高本地文化知名度,真正实现宜居宜游、主客共享常态化发展。‎ ‎(摘编自2019年12月10日《中国旅游报》)‎ 材料三:‎ 文旅IP和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为旅游产业打造新的发展机遇。近年来,IP不断进入文旅行业,很多旅游是通过看电影、看视频驱动起来的,实现了线上和线下前所未有的深度旅游体验。‎ - 26 -‎ 文旅IP的发展核心,是产生一种共情的效应,这是心理学上非常重要的心理反应。它和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可以强化旅游IP的个性化发展,强化IP用户线上、线下的互动,通过对景区人格化的赋予,从抽象到具象,是整个线上、线下融合的发展趋势。‎ 文旅的IP加持了人工智能以后,可以使得这种IP产品以更加个性化的形式,引导用户从对历史文化、自然价值的认知到理解,从身心的愉悦到精神的升华。所以,文旅产业智慧化的方向,要通过智慧化的技术、手段、创新、IP等等,推动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可持续利用,推动旅游信息的深度采集深度应用,引导旅游行为更加文明,包括路径、时间、消费类型的选择等等方面。‎ ‎(摘编自2019年9月7日新旅界)‎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与旅游资源,各地旅游业要提升自我竞争力,就应将独特的文化与旅游资源开放出来,提升文旅企业和产品的品牌形象。‎ B. 一个吉祥物、一部戏剧、一首歌乃至一句诗,往往会成为大家前往旅游的原因或动力。旅游业可以通过文创IP提升自身竞争力,从而为提振地方经济服务。‎ C. 近年来,IP不断进入文旅行业,通过看电影、看视频推动了很多旅游的发生,实现了线上和线下前所未有的深度旅游体验。‎ D. 文旅IP的发展核心是产生一种共情效应,它可以强化旅游IP的个性化发展,强化IP用户线上、线下的互动,是整个线上、线下融合的发展趋势。‎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在文旅融合时代,产业是文旅IP价值转化的落脚点,这就是说,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大数据、体育等产业,才能有效实现文旅IP的价值。‎ B. 加持了人工智能的文旅IP产品,可以用更加个性化的形式,引导用户从对历史文化、自然价值的认知到理解,从身心的愉悦到精神的升华。‎ C. 李白的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使桃花潭成为了一个特别火热的旅游目的地,这说明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D. 文旅IP作为一个产业,要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同时,它还要服务于当地社会,满足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这样才能增强游客的认同感。‎ ‎9. 结合材料,请从不同角度概括文旅IP建设的有效措施。‎ ‎【答案】7. D 8. B ‎ ‎9.‎ - 26 -‎ ‎ ①开发独特的文化与旅游资源,打造独一无二的文旅IP;②文旅IP与大数据、体育等相关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搭建IP展示与销售平台,培育形成IP创意产业链和产业集群;③把它和地区的社会服务功能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相融合,扩大IP影响力;④把它和人工智能相结合,通过智慧化的技术、手段、创新、IP等等,推动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可持续利用。‎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D项,“它可以强化旅游IP的个性化发展,强化IP用户线上、线下的互动,是整个线上、线下融合的发展趋势”错误,材料三“它和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指的是共情效应和人工智能的高度融合,而非单指共情效应。‎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A项,“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大数据、体育等产业,才能有效实现文旅IP的价值”错误,原文说的是“要以文旅IP为核心,利用本地地域优势和产业优势,通过技术的介入和产业化的方式创新多元业态,连接文化和旅游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推动文旅IP与相关产业(大数据、体育、教育、康养等)跨界融合发展”,强调的是文旅IP与相关产业的跨界融合发展。‎ C项,“说明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错误,李白的例子说明文创IP可以提升旅游业竞争力;‎ D项,“满足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这样才能增强游客的认同感”错误,文旅IP应与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相融合,而非“满足”,同时,这可以增强当地居民的认同感,而非游客。‎ 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题干意思在文中找到“文旅IP建设的有效措施”相关内容。‎ - 26 -‎ 可从文化特性、产业化、服务社会生活和人工智能等四个角度答题,关键信息有:“将独特的文化与旅游资源开放出来,成为独一无二的知识产权“IP”与文化旅游形象”“推动文旅IP与相关产业(大数据、体育、教育、康养等)跨界融合发展,搭建IP展示与销售平台,培育形成IP创意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文旅IP的建设已不单纯是一个产业问题,还要考虑它与地区的社会服务功能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相融合”“它和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可以强化旅游IP的个性化发展”“要通过智慧化的技术、手段、创新、IP等等,推动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可持续利用,推动旅游信息的深度采集深度应用”。据此分条概括即可。‎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霍去病墓读石 韩若春 告别了空降兵头上那广阔的蓝天,我的着陆点选在了西汉青年将军霍去病的墓前,成了一位半路出家的守陵人。工作和爱好,使我时常徘徊于墓上和墓周的石头之间,端详着形体各异,纵横爬站的岩石,不放过每一凿钎痕,每一处字迹,反复的审读和考问:你从哪里来?来此做什么?尤其是在月上东山,夜深人静之时,这叩问,有时连自己也分不清,是在问石头呢?还是在问自身。‎ - 26 -‎ 据有关史志记载,霍去病墓上的石头,是隆冬铺冰道从附近的南山中运来的。质地为“麻石”,学名叫火成岩,比较耐风化。当年,霍去病率军平叛匈奴,在祁连山一带屡战屡胜,战果最为辉煌。但霍去病英年早逝,生前汉武帝要为他修造府第,他曾以“匈奴未灭,无以家为”而拒绝,在他死后,汉武帝满怀痛惜之情,亲示要为他修造一座大墓,送葬时“军阵自长安至茂陵”,仪式非常隆重。堆竖在墓上的岩石,当是摹仿祁连山形状的。‎ 霍去病墓建成后,剩下的石料,初看无用,其实不然。太史公最先把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说它是“旌功表勋”的。当初,中规中矩的石头,全都派上了用场,被埋入墓坑中;稍有一个平面的,被刻上官署之名如“左司空”或“平原乐陵”之类的题石,成为职官和军吏们到此督工的见证,从而身价不菲; 还有的石头,虽然不能入墓或作为题记石,但有棱有角,于是就堆诸墓上,充当象征祁连山的峰石;最后,就剩下了既不方正,也无棱角的顽石,派不上用场只好把它们随便扔到墓上了事。可是寒来暑往,不甘寂寞的匠师们,却把像马的石头赋予马的腾跃,如虎的赐给它虎的气势,近鱼似龟的升华成浮游的精灵,形同猪牛的灌注以伏卧反刍的生命。当你接近它们时,似乎就能听到蠢蠢欲动的喘息和扑食嚼草的声音。雕塑风格大气磅礴,淋漓尽致的展现了西汉武帝王朝强盛的国力,显示了我们民族当时征服外部世界的坚强信心,“马踏匈奴”石雕,就是其中一件扛鼎之作。‎ 几千年来,它们僻处一隅,被弃置在荒草丛中,任凭风刮霜浸,雨剥雪蚀。到了本世纪 60 年代,才被陈列于墓侧,接受世人的注目和礼赞。历史的光阴与机遇,和这些石头们开了一个偌大的玩笑,把它们原有的价值位次,进行了重新的排列:看似无用的,成了国之瑰宝,供芸芸众生瞻仰膜拜,吸引着学者研究探讨;而重用的,却难见天日,默默无闻于地下,尚不知要沉睡至何年何月。作为一个守陵人,朝夕与石头为伴,今天才算解读了它们曾经有过的酸辛苦辣,因为考古的书页的确太厚重,太深沉,需要借助于有力的杠杆才能翻动,才有机会对他们进行科学的探索和艺术的观照,从而撷取前所未有的信息。‎ 与石为伍的工作是平淡的,但这平淡中亦有充实,亦有安详。我不是因为它们拥有今天的辉煌才对它们百般地呵护。它们走过了漫长的、不为人知的岁月。它们不为无用弃置而自卑;也不为现今的风光而忘形。它们始终耸立在霍去病墓旁,那流动变化的线条,和厚重有力的团块间,积淀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道德风尚,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宠辱不惊的民族气节,必将传扬万代,永寿无疆。‎ ‎【注】作者为茂陵博物馆工作人员。‎ ‎(文章有删改)‎ ‎10. 文章第二段有关史志记载霍去病的内容,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简析。‎ ‎11. 太史公说墓上的石头是“旌功表勋”的,你怎么理解这四个字?‎ ‎12. 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 ‎13. 文章标题为“霍去病墓读石”,作者读出了什么?‎ ‎【答案】10. ①承接 - 26 -‎ 上文,初步回答了霍去病墓上和墓周的石头“从哪里来?来此做什么?”的问题;②为下文进一步解读石头的来源和含义做铺垫。 ‎ ‎11. 这些石头,有的堆诸墓上,充当象征祁连山的峰石,是为了表彰霍去病在祁连山一带平叛匈奴屡建战功;有的被雕塑成风格大气磅礴的各色动物,赞扬了霍去病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宠辱不惊的民族气节。 ‎ ‎12. ①运用排比,写出了匠师们施展自身的雕刻技艺,表达对霍去病的崇敬之心;②运用了比拟,写出了霍去病墓周围各色动物石雕栩栩如生的姿态,展现了西汉武帝王朝强盛的国力;③运用了想象,显示了以霍去病为代表的西汉人民征服外部世界的坚强信心。 ‎ ‎13. ①霍去病墓的石头,是从附近的南山中运来的;建造形似祁连山的墓是为了表彰霍去病平叛匈奴的功绩。②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看似无用的墓上之石,成了国之瑰宝,供芸芸众生瞻仰膜拜;而重用的墓中之石,却难见天日,默默无闻于地下。③积淀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道德风尚,和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宠辱不惊的民族气节。‎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段落作用的能力。文章中间的段落一般涉及结构和内容两方面的作用。内容就是段落大意;结构一般有过渡、承上启下、照应、铺垫等。答题思路一般如下:①上承(或照应)……,下启(或呼应)……②总括上文,为下文……作铺垫。③文章由……转为……(如由叙述转为抒情议论;由写物转为写人;由历史转为现实;由感性转为理性等)。此题题干已经指出了第二段的内容,所以答题时只需要答出结构上的作用就行了。‎ 第一点,文章第二段有关史志记载霍去病的内容,是紧承第一段“我的着陆点选在了西汉青年将军霍去病的墓前,成了一位半路出家的守陵人”“反复的审读和考问:你从哪里来?来此做什么?”这些内容而写的,写史志记载,算是初步回答;‎ 第二点;第二段处于文章的中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下文进一步解读石头的来源和含义做铺垫。‎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理解句子或者词语含义,指的是既要说出词句的表层意思,又要说出深层内容。但是作者所附加的情感与应用的写作方法所表现出的深层含义决不可忽视,这也是得分点。对文章中具体词语含义的理解必须把词语放在文章具体语境中来辨析,通过对具体词语前后句含义的分析,来弄清所问词语的含义。一般来说,对所要解释的具体词句,答案就在前面的句子或后面的句子中,或者是原词语,或者需要考生稍微变通一下即可。‎ - 26 -‎ ‎“旌功表勋”,“旌”和“表”同义,都是表扬之意,理解这个词首先要结合原文说出它的本义,就是这些石头,是为了表彰霍去病在祁连山一带平叛匈奴屡建战功;接着还要说出这个词的深层含义,也就是词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旌功表勋”用在这里,是为赞扬霍去病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宠辱不惊的民族气节。‎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赏析句子题一般要先明确手法,主要是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常见的修辞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动静、虚实和视听结合等。答题时先弄清句子的含义,然后辨析手法,最后挖掘句子内部是否隐藏着作者的情感。有时候赏析句子还要注意与上下文的内容相关联,不能孤立地理解。‎ 第一,要明确句子的含义。从上文“就剩下了既不方正,也无棱角的顽石,派不上用场只好把它们随便扔到墓上了事”可以看出,此划波浪线的句子极力描绘了霍去病墓周围各色动物石雕,极力赞扬了那些工匠的技艺。‎ 第二,要明确句子所使用的手法。一是使用了排比的手法:“如虎的赐给它虎的气势,近鱼似龟的升华成浮游的精灵,形同猪牛的灌注以伏卧反刍的生命”,写出了匠师们施展自身的雕刻技艺,表达对霍去病的崇敬之心;二是使用了比拟的手法:把石头写成“虎”,写成“鱼”,写成“猪牛的灌注”,把一个物当作另一个物来描述,这是比拟的手法。通过各色动物石雕栩栩如生的姿态,展现了西汉武帝王朝强盛的国力。三是使用了想象的手法:“似乎就能听到蠢蠢欲动的喘息和扑食嚼草的声音”,想象蠢蠢欲动的喘息和扑食嚼草的声音,写出了以霍去病为代表的西汉人民征服外部世界的坚强信心。‎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题含义及个性化阅读探究的能力。答题时,应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及主旨的基础上,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分析作答。答题时,可联系标题常用的双关、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从文章主旨、思想情感、作者的观点立场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第一,从表层含义来看,“霍去病墓读石”是指霍去病墓的石头,是从附近的南山中运来的,是为了表彰霍去病平叛匈奴的功绩,被人膜拜着;‎ 第二,从深层含义来看,“霍去病墓读石”其实有着象征意义,象征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道德风尚,和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宠辱不惊的民族气节。‎ ‎【点睛】标题含义技巧: 1、先看标题的本义(词语的含义、概括内容、点明对象); ‎ - 26 -‎ ‎2、再思考深层含义:(1)结构(贯穿全文线索、悬念、铺垫等)(2)主旨:与主旨的关系(点明、揭示)(3)人物:与人物的关系(表明人物性格、表明作者的情感与态度、作者情感的触发点)(4)写法:修辞(比喻、拟人、双关等)(5)表现手法(象征); 3、最后分析其效果:生动形象、新颖含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起阅读兴趣。‎ 三、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上欧阳内翰第二书【注】‎ ‎(宋)苏洵 内翰谏议执事:士之能以其姓名闻乎天下后世者,夫岂偶然哉!以今观之,乃可以见。生而同乡,学而同道,以某问某,盖有曰吾不闻者焉;而况乎天下之广,后世之远,虽欲求仿佛,岂易得哉?古之以一能称,以一善书者,愚未尝敢忽也。今夫群群焉而生,逐逐焉而死者,更千万人不称不书也。彼之以一能称,以一善书者,皆有以过乎千万人者也。‎ 自孔子没,百有余年而孟子生;孟子之后,数十年而至荀卿子;荀卿子后乃稍阔远,二百余年而扬雄称于世;扬雄之死,不得其继千有余年,而后属之韩愈氏;韩愈氏没三百年矣,不知天下之将谁与也?且夫以一能称,以一善书者,皆不可忽,则其多称而屡书者,其为人宜尤可贵重。奈何数千年之间,四人而无加,此其人宜何如也?天下病无斯人,天下而有斯人也,宜何以待之?‎ 洵一穷布衣,于今世最为无用,思以一能称、以一善书而不可得者也。况夫四子者之文章,诚不敢冀其万一。顷者张益州见其文,以为似司马子长。洵不悦,辞焉。夫以布衣,而王公大人称其文似司马迁,不悦而辞,无乃为不近人情?诚恐天下之人不信,且惧张公之不能副其言,重为世俗笑耳。若执事,天下所就而折衷者也。不知其不肖,称之曰:“子之《六经论》,荀卿子之文也。”平生为文,求于千万人中使其姓名仿佛于后世而不可得,今也一旦而得齿于四人者之中天下乌有是哉意者其失于斯言也执事于文称师鲁于诗称子美圣俞未闻其有此言也意者其戏也。‎ 惟其愚而不顾,日书其所为文,惟执事之求而致之。既而屡请而屡辞焉,曰:“吾未暇读也。”退而处,不敢复见,甚惭于朋友,曰:“信矣,其戏也!”虽然,天下不知其为戏,将有以议执事,洵亦且得罪。执事怜其平生之心,苟以为可教,亦足以慰其衰老,唯无曰荀卿云者,幸甚!‎ ‎(选自《嘉祐集笺注》)‎ - 26 -‎ ‎【注】欧阳内翰:指欧阳修,当时他为翰林学士,唐宋时也称翰林内翰。第二书:第二封书信。‎ ‎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虽欲求仿佛 仿佛:相似,近似 B. 而后属之韩愈氏 属:连接 C. 且惧张公之不能副其言 副:符 合 D. 天下所就而折衷者也 折衷:用作准则 ‎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士之能以其姓名闻乎天下后世者 儿之成,则可待乎 B. 天下而有斯人也 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C. 顷者张益州见其文 而不知其所止 D. 曰:“信矣,其戏也” 固一世之雄也 ‎16.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今也一旦而得齿于四人者之中/天下乌有是哉/意者其失于斯言也/执事于文称师鲁/于诗称子美 圣俞/未闻其有此言也/意者其戏也。‎ B. 今也一旦而得齿/于四人者之中天下乌有是哉/意者其失于斯言也/执事于文称师鲁/于诗称子美/圣俞未闻其有此言也/意者其戏也。‎ C. 今也一旦而得齿/于四人者之中天下乌有/是哉意者/其失于斯言也/执事于文称师鲁/于诗称子 美圣俞/未闻其有此言也/意者其戏也。‎ D. 今也一旦而得齿于四人者之中/天下乌有/是哉意者/其失于斯言也/执事于文称师鲁/于诗称子美/圣俞未闻其有此言也/意者其戏也。‎ ‎1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苏洵曾呈献文章给欧阳修,希望得到他的赏识与推荐。虽然因此赢得文名,但却迟迟未得朝廷重用来施展自己的才华,于是又写作了本文。‎ B. 作者阐说读书人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声极其不易,自孔子之后,只有孟子、荀子、扬雄、韩愈四人,言语之中表达了对以韩愈的后继者自任的期待。‎ C. 文章结尾,作者写欧阳修没有时间读自己多次呈上的文章,于是退而静处,不敢再见到作者,觉得很是有愧于朋友,确实不应该说那些戏言。‎ D. 本文表达开阖跌宕,曲折婉转。文中既有对朝廷不重贤才的不满,也有对欧阳修敷衍自己的抱怨,表达得虽似含蓄,实则用意明显感情强烈。‎ ‎1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 26 -‎ ‎(1)夫以布衣,而王公大人称其文似司马迁,不悦而辞,无乃为不近人情? ‎ ‎(2)虽然,天下不知其为戏,将有以议执事,洵亦且得罪。‎ ‎【答案】14. A 15. A 16. A 17. C ‎ ‎18. (1)凭借一普通百姓身份,而王公大人称赞我的文章有似司马迁,(我)却不高兴而拒绝,恐怕是不近人情的吧?‎ ‎(2)虽然这样,天下人(却)不知道您的话是戏言,将会对执事(翰林学士您)有所议论,我也将受冤枉。‎ ‎【解析】‎ ‎【14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首先要看清楚题干要求,然后再逐一翻译各个加点字在每句中的意思,此题要求选出“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解释时一定要结合语境,切不可望文生义,特别要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 A项,“仿佛”解释为“相似,近似”错,在这里应解释为“大概”“大概情况”。‎ 故选A。‎ ‎【15题详解】‎ 题考查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解答这类题目,可结合虚词的意义,采用结构分析法,分析该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从而推测其意义。在理解时,一定要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 A项,两个“之”都是助词,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 B项,前一个“而”连词,表假设;后一个“而”连词,表转折(或强调语气)。‎ C项,前一个“其”,代词,我的;后一个“其”,代词,它。‎ D项,前一个“也”句末语气词,不译;后一个“也”,句末表判断。‎ 故选A。‎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 26 -‎ 第一,“哉”“也”“也”都是句末表感叹的语气词,应在其后断开,所以排除C、D选项;‎ 第二,“今也”时间词,可断可不断;“天下”作主语,其前断开,再说,“四人者之中天下”,用“四人”来修饰“天下”,也不妥,“天下乌有是哉”这句话是在说“天下哪里有这样的事啊”,故应在“天下”处断开,排除B项。‎ 故选A。‎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不符合的地方。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写欧阳修……于是退而静处,不敢再见到作者,觉得很是有愧于朋友”错误,“退而处”之后几句,写的是苏洵自己而不是欧阳修。‎ 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要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不能翻译的助词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1)中,“布衣”,百姓;“其”,代词,我的;“辞”,拒绝;“无乃”,恐怕……吧;‎ ‎(2)中,“戏”,戏言;“议”,议论;“得罪”,受冤枉。‎ ‎【点睛】文言虚词要“三抓”:(1)抓重点。《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文言虚词共18个,一定要个个落实,从常用意义和非常用意义方面比较区别,把握常用意义和用法,照顾特殊意义和用法,可以采用多义比较的方法,同类集中。(2)抓课文虚词的考查方式,多为选择题,每个选项两个句子,一般必有一句出自课本。根据这一特点,考生应立足课本,结合经典例句,归纳整理,可收事半功倍之效。(3)抓落实。对于典型用例,经常复习,防止遗忘。‎ 参考译文:‎ - 26 -‎ 内翰谏议执事:士人能够凭借他的姓名闻名于天下后代的,哪里是偶然呢!从现在来看,是可以出现的。在同乡出生,在一起学习,拿某人来问某人,大概也有说我没有听说过呀;何况天下如此广大,后世如此遥远,虽然想要求得大概,哪里是容易做到的呀?古代凭借一种才能被称道,凭借一种善行被记载的人,我不曾敢轻视呀。如今那碌碌无为的活着,追名逐利的死去的人,更是千万人也不称道不记载了。那些凭借一种才能被称道,凭借一种善行被记载的人,都是有用来超过千万人的地方。‎ 自从孔子去世,一百多年后孟子出世;孟子之后,几十年后荀子出世;荀子之后就更加久远,二百多年后杨雄在世上称道;杨雄死后,不能有后继者有一千多年,之后韩愈连接;韩愈死了三百多年了,不知道天下将属于谁呢?况且凭借一种才能被称道,凭借一种善行被记载的人,都不能轻视,那么那些多被称道多次被记载的人,那做人应该更加值得尊重。为什么几千年间,四人之后就没有后继,那个人应该怎么样呢?天下人担忧没有这个人,如果有这个人,天下人应该怎样对待他呢?‎ 我是一个普通百姓,对于当世最是无用,想要凭借一种才能被称道,凭借一种善行被记载却不能做到啊。何况那四个人的文章,确实不敢希冀达到他们于万一,近来张益州看见那篇文章,以为像司马迁,我不高兴,拒绝了。凭借一普通百姓身份,而王公大人称赞我的文章有似司马迁,(我)却不高兴而拒绝,恐怕是不近人情的吧?确实担心天下的人不相信,有担心张公的话不能符合实情,又被世俗之人取笑罢了。像执事你,是天下原意接近并且作为准则的人,不了解我无才,称道说:“你的《六经论》,是荀子的文采呀。”一生写文章,希望在千万人中使他的姓名在后世大略有印象而不能做到,今天,假如能够在四人之中被谈及,天下哪里有这样的事啊,或许这话是有错误的,您在书法上被称作师鲁,在诗文上被称作子美圣俞,没有听说过有这样的话,或许都是玩笑话吧。‎ 只有愚笨却不顾及,每天书写文章,希望您有需要就送达。不久多次请求却多次遭拒绝,说:“我没有闲暇阅读。”退身静处,不敢再见,甚至对朋友感到惭愧,说:“那确实是戏言啊!”虽然这样,天下人(却)不知道您的话是戏言,将会对执事(翰林学士您)有所议论,我也将受冤枉。执事您怜惜我一生的诚心,如果认为我可以教诲,也足够用来慰藉我到老,只是不要说荀子那样的话,就值得庆幸了!‎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雪 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①‎ 柳宗元 三日柴门拥不开,阶平庭满白皑皑。‎ - 26 -‎ 今朝蹋作琼瑶迹,为有诗从凤沼②来。‎ ‎【注】①此诗写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他居住的愚溪一带杂草从生,偏僻荒凉,道无行人。王二十舍人: 即王涯,柳宗元的同年友,时为中书舍人。②凤沼:即凤凰沼,这里指京城。‎ ‎19. 罗诗中“为瑞”意为______,柳诗中“琼瑶”指是_______。‎ ‎20. 两首诗借用的意象相同,但全诗运用的手法及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每首至少指出两种手法)‎ ‎【答案】19. (1). 下雪 (2). 雪花 ‎ ‎20. 罗诗:①设问。以“丰年事若何?”引出问题,三四句作答。②对比。把“尽道丰年瑞”的达官贵人和雪天空腹破衣的贫者作了对比。③议论。借“为瑞不宜多”发表自己对大雪的看法。全诗借雪表达对“贫者”的同情和对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的批判。‎ 柳诗:①借景抒情。前两句借雪拥柴门、庭阶铺雪、无人来访的清冷之景,表现诗人被贬后孤寂的心境。②叙事抒情,后两句叙写有人踏着积雪,送来朋友从京城寄来的诗一事,抒发自己的欣喜之情。③比喻、借代。将雪比作“琼瑶”,以“凤沼”指代京城,这些美好的事物都暗示出作者欣喜的内心。全诗既有被贬的孤寂之苦,又有“见寄”的惊喜之乐。‎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必须读懂读句,然后在理解诗句的意思上具体分析题目的要求。本题要求理解“为瑞”“琼瑶”的含义。‎ 第一,要理解“为瑞”,必须要结合全诗,诗的第一句说“尽道丰年瑞”,意思是说瑞雪兆丰年,诗人在最后一句说“为瑞不宜多”,意思是说瑞雪不宜下得太多,可以看出,“为瑞”,可以理解为下雪;‎ 第二,要理解“琼瑶”,也必须要结合全诗,诗的第二句“阶平庭满白皑皑”,意思是说台阶及庭院到处一片白,可见是下雪了,紧接着诗人说“今朝蹋作琼瑶迹”,可以看出,在这里,“琼瑶”是指雪。‎ ‎【20题详解】‎ - 26 -‎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表达技巧以及对诗歌情感的评价的能力。对诗歌语句含义的理解,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把握诗歌描写的内容;然后结合诗句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有修辞手法一定要答出来;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作者人生经历考虑诗句表达的思想情感。答题时注意先答出诗句的意思,然后答出诗歌的技巧手法,最后结合意象来分析情感。‎ 第一,手法不同。罗诗:“丰年事若何?”采用了设问的手法;把“尽道丰年瑞”同“长安有贫者”对比,写出了富者和贫者的差距;“为瑞不宜多”,通过议论发表自己对大雪的看法。柳诗:“三日柴门拥不开,阶平庭满白皑皑”,借景抒情;“今朝蹋作琼瑶迹,为有诗从凤沼来”,叙事抒情;将雪比作“琼瑶”,以“凤沼”指代京城,采用比喻、借代的手法。‎ 第二,情感不同。罗诗:“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诗人主要通过对比、议论写出达官贵人和雪天空腹破衣的贫者之间的差别,全诗借雪表达对“贫者”的同情和对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的批判;柳诗:“三日柴门拥不开,阶平庭满白皑皑”前两句借雪拥柴门、庭阶铺雪、无人来访的清冷之景,表现诗人被贬后孤寂的心境;“今朝蹋作琼瑶迹,为有诗从凤沼来”后两句叙写有人踏着积雪,送来朋友从京城寄来的诗一事,抒发自己的欣喜之情;全诗既有被贬的孤寂之苦,又有“见寄”的惊喜之乐。‎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12.1)》)‎ 材料二:‎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论语(6.25)》)‎ 材料三:‎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 ‎(《论语(3.14)》)‎ 材料四:‎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 ‎(《老子·十八章》)‎ ‎21. 材料二中“觚不觚”是孔子对当时________的社会现象的感叹,用材料四中的话说就是“________”。‎ ‎22. 孔子认为“克己复礼”才能致“仁”,老子认为“大道废,有仁义”,请结合材料对这两种观点作简要评析。‎ ‎【答案】21. (1). 礼崩乐坏(名实不符) (2). 大道废 ‎ ‎22. ①“克己”是严格要求自己,孔子强调“克己”是有感于当时社会礼崩乐坏,名实不符 - 26 -‎ 现象;“复礼”则是恢复周礼,他认为周礼完美、丰富,只有恢复周礼,才能实现“仁”。②老子认为,提倡仁义,是因为“大道”被抛弃了;提倡孝慈,是因为六亲不和了。③表面上看,他们的观点是相对的,实际上他们并不矛盾。孔子是从正面强调要建立社会的公德和秩序,老子是从反面主张直接回到人类社会的本原状态,都是倡导一种合理的社会秩序和道德。‎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必须要先读懂材料二和材料四两则材料,另两则材料也要细读,再结合题干要求,从材料的意思中分析和概括当时社会的现象特点。‎ 材料一的意思是,孔子说:“觚不像个觚的样子,这还叫觚吗!这叫觚吗!”孔子看到一个酒杯与原来叫作“觚”的酒器已经不同了,但是人们依然叫它“觚”。孔子借此表示出了自己的不满。他觉得既然东西已经名不副实了,只是徒有虚名,应该赶紧给它正名,使其名实相符才是。故第二则材料,反映了当时社会礼崩乐坏或名实不符的现象。‎ 材料四的意思是,道德观念日渐的消减,就有了仁义观念的出现。有了智慧的推崇,就有了诈伪的出现。有了六亲的不和睦,就有了孝慈的推崇。国家混乱之时,就有忠臣的出现。在这里,首句“大道废”,说得就是“觚不觚”。‎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概括以及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概括作品内容的题目,需要根据题干要求找到相应答题区间,根据关键语句的提示概括出相应内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类题目,首先要对作品的人物、主旨等有充分的认识;其次注意答题原则,文本探究题不是随心所欲的探究,而是立足文本的探究,在解读文本时,不能断章取义,必须依据文本的全部材料,且不可只孤立地去看一两个材料,特别要对材料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解读。题干要求结合材料对“孔子认为‘克己复礼’才能致‘仁’,老子认为‘大道废,有仁义’”两种观点作简要评析。‎ ‎“克己复礼”,意思是指儒家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材料二中说,孔子看到一个酒杯与原来叫作“觚”的酒器已经不同了,但是人们依然叫它“觚”,他觉得既然东西已经名不副实了,只是徒有虚名,应该赶紧给它正名,使其名实相符。孔子在这里强调“克己”,是有感于当时社会礼崩乐坏,名实不符的现象。材料三中说,周代的礼仪制度是参照夏朝和商朝定的,多么丰富多彩啊!我主张接受周代的,孔子提出“复礼”,则是恢复周礼,他认为周礼完美、丰富,只有恢复周礼,才能实现“仁”。‎ - 26 -‎ 材料四说,“大道废”,道德观念日渐的消减,就有了仁义观念的出现。“六亲不和,有孝慈”;有了六亲的不和睦,就有了孝慈的推崇。老子认为,提倡仁义,是因为“大道”被抛弃了;提倡孝慈,是因为六亲不和了。‎ 对比这两种观点,他们两人的观点是相同的,只不过,孔子是从正面强调要建立社会的公德和秩序,即:“克己复礼为仁”;老子是从反面主张直接回到人类社会的本原状态,都是倡导一种合理的社会秩序和道德,即:“大道废,有仁义”。‎ ‎【点睛】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先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具体要求,再通读材料,根据题干要求,确定信息区间,筛选出相关信息,再进行概括。‎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材料二:‎ 孔子说:“觚不像个觚了,这也算是觚吗?这也算是觚吗?”‎ 材料三:‎ 孔子说:“周代的礼仪制度是参照夏朝和商朝定的,多么丰富多彩啊!我主张接受周代的。”‎ 材料四:‎ 道德观念日渐的消减,就有了仁义观念的出现。有了智慧的推崇,就有了诈伪的出现。有了六亲的不和睦,就有了孝慈的推崇。国家混乱之时,就有忠臣的出现。‎ ‎(四)古诗文默写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⑴三岁为妇,___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诗经•氓》)‎ ‎⑵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⑶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____。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⑷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李白《蜀道难》)‎ ‎⑸垆边人似月,_______________。未老莫还乡,____________。(韦庄《菩萨蛮》)‎ ‎【答案】 (1). 靡室劳矣 (2). 夙兴夜寐 (3). 故木受绳则直 (4). 金就砺则利 (5). 封狼居胥 (6). 赢得仓皇北顾 (7).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8).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9). 皓腕凝霜雪 (10). 还乡须断肠 ‎【解析】‎ - 26 -‎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靡、夙、寐、直、砺、利、居胥、赢、仓皇、栈、钩、皓、凝。‎ ‎【点睛】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出自课内所学篇目,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另外,较长的句子不能掉字。‎ 四、作文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李华和李夏是一对孪生兄弟,在一个班读书,高二暑假,都去参加为期10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哥哥李华很喜欢调咖啡,就去了一家咖啡馆。老板潇洒亲和,7家连锁,都做得风生水起。他又佩服又开心,可第三天偶然得知老板只是初中学历,一下就觉得老板啥都不是,想“跳槽”了。‎ 弟弟李夏对共享单车很感兴趣,就去风景宜人的湖边大道协助管理共享单车。可三天下来,越来越觉得只是不停地搬单车,单调乏味耗体力以至于“心力交瘁”,就不想去了。‎ 两兄弟都把自己的这些经历和体验发在班级微信群里。请你写一篇“回复”,劝说兄弟俩或其中一位完成自己的活动。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用双手拼出来 ‎ 珍珠被吐出蚌腹的那一刻,它所经历的磨砺早已无法计算;‎ ‎ 雄鹰展翅翱翔蓝天那一天,它所承受的伤痛早已不可枚举 - 26 -‎ ‎ 棱石被冲击成圆滑的那一年,它所遭遇的拍打早已数不胜数;‎ ‎ ……‎ ‎ 自然万物尚且要“千磨万击还坚劲”,为何自诩为高级动物的我们就不能承受痛苦,勇于坚持呢?名校毕业,却几年都没找到理想的工作;虽有高学历,却终日里沉迷网络。如此悲剧,不免让人扼腕唏嘘。但细想来,应该有其自身不努力的原因吧。‎ ‎ 前车之鉴后世之师,尚未走出校园的我们应该从刘宁事件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找到自身的不足。不要自恃能力强而眼高手低,不要自恃高文凭而百般挑剔,更不要一遇挫折便缩身掉头,甚而自暴自弃堕落沉沦。我们要依靠自己的双手,拼出一片大好前程。‎ ‎ 你一定听说过启功先生,书法家兼绘画大师,但你未必知晓其出身。启老,原名爱新觉罗启功。是的,皇亲贵戚!有如此显赫家世背景的他却没有荣华富贵享尽一生。幼年失怙且家境中落,自北京汇文中学辍学后,发愤自学而成才。在他的字画中,我们从未看到过爱新觉罗这四个字。启老有“三怕”,其一就是被称为“皇家祖荫”。‎ ‎ 一代大家,山高水长。启老虽出身显贵,最终却依靠自己的双手博得世人的美赞,这耆儒硕功真是启人深思啊!‎ ‎ “我的中国梦,它很小也很普通,我不求变成龙和凤,我只想活在幸福中。”“踮起脚尖就能够到,绝非悬在半空中。”“为了我的中国梦,我务必要有行动,做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幸福才能揽入怀中。”“我的要求不算高”,马年春晚舞台上黄渤用最朴实的歌声打动了亿万观众,也唱出了自己的心声。从一个歌厅小歌手成长为“东方卓别林”,黄渤的成功绝非偶然。《疯狂的石头》《民兵葛二蛋》《泰囧》,一部部作品演绎着他的拼搏人生,见证着他踏实成长的人生足迹。‎ ‎ 星光璀璨,万众瞩目。这一路走来,他比任何人都懂得努力打拼的意义,他用双手为自己搭建了一个实现梦想的舞台。‎ ‎ 我们是朝气蓬勃的一代,我们有拼搏的资本——青春;我们是无畏无惧的90后,我们有成功的凭借——活力。在这美好的花季,让我们携起手来,勇敢打拼,搏出一段精彩人生。‎ 李夏同学,祝你早日调整好心态,重整旗鼓从头再来,为自己拼出一个美好未来!‎ ‎【解析】‎ - 26 -‎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兄弟二人的心态都有点问题,哥哥是嫌弃老板的学历低,弟弟是嫌弃自己做的事情单调乏味,兄弟俩的做法都不正确。考生可由此立意,从正面给出建议。从文体来看,材料没有限定文体,考生可以选取自己擅长的文体作文,如写作议论文,要由明确的观点,有清晰的思路;如写作记叙文,在写作中要注意所叙之事必须真实感人,把握好感情基调,主题要积极向上,注意在行文中将一些真实细腻的情感生动细腻地描写出来;要叙议结合,在叙事中恰当地穿插抒情议论,深化主题。但题目要求是回复微信,所以文章称对方要用第二人称,尤其是结尾,要进行鼓励式的建议。‎ 参考立意:‎ 脚踏实地甘于平凡 切莫站得太高,从底层做起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理想和现实 坚定目标,付出努力 乐于担当,树立责任意识 认清自己,找准位置 端正心态,切忌傲慢 谈教育 走好人生路 适者生存 莫被虚荣(浮名)遮望眼 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可用素材:‎ ‎1.“嫌弃”,是个人对某件事(物)产生厌恶情绪后的情感倾向。有了它,就好比在通向成功的路上遭受山体塌方,完全地封闭了一个通向成功的坦途。有了它,即使你是高大挺直的青松翠柏,你也一样不能触及温暖的阳光。‎ ‎2.你以为你是骄傲的孔雀?你以为你是威武的雄狮?你以为你是耀眼的明珠?其实,放下那浮夸,你不是万物之王,更不是稀世珍宝!即使你有令人惊艳的外表,纵然你有万贯的财富,但你也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浩瀚宇宙中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罢了。你没有嫌弃一切的资本,你也没有挑剔什么的权利。所以,丢掉那份傲慢的姿态,用真诚的心灵去感触生活吧。‎ ‎3.苦累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磨练,是我们收获成功的必经考验。不要嫌弃,切莫挑剔,学会接受吧。每个人都会遭遇人生的低谷,可若不从“低”起步,何来登顶之说呢?‎ - 26 -‎ ‎4.乔布斯不经历被苹果辞退后的低迷,何来“苹果教父”的称号?李娜不经历无数次摸爬滚打的训练,何来亚洲大满贯冠世界排名第二的荣誉?廖凡不经历无数小角色的演绎,何来“柏林影帝”的殊荣?接受不顺,直面人生的最低点,学会沉潜蓄积,终有一飞冲天的时日。‎ ‎5.你还在为苦累的境地唉声叹气吗?你还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彷徨无助吗?你还要因乏味的生活选择逃避吗?不要嫌弃现实的苦累,残酷,与乏味,上天是公平的,苦辣酸甜是人生的必经。如果你总是以羡慕的眼光看待他人,以嫌弃的眼神看待社会,那么你的人生色彩便只有单调的一片灰。‎ 行文结构:‎ 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并列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得出自己的观点:用双手拼出来;然后采用并列的方式进行论述,可列举启功先生、黄渤等人的事例加以论述;最后回扣论点总结全文。安排结果时刻意凸显一下标题、开头、结尾的照应关系。‎ ‎ ‎ - 26 -‎ ‎ ‎ - 26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