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7届湖北省武汉二中高三下学期周练(3-11)(2017-03)
武汉二中2017届高三语文周练(新题型卷) 命题人:徐卉 审题人:沈秋玲 考试时间:2017年3月11日 一、现代文阅读:(共计35分) (一)论述类文本:(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距今两千多年前,中国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首倡“朴素”观。“朴”是没有雕琢的木,“素”是没有染色的丝。老子用它们代表事物原本的状态,即自然的状态。老子从哲学的高度提出“道法自然”的思想,认为自然才是事物的极致,也是人精神所应追求的极致,“见素抱朴”是“道法自然”的美学表达。朴素观首创于道家学派,亦为儒墨等学派采用并融入自身学说。在现实生活层面,朴素观与主要由墨家与儒家创立的节俭观结合,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奉行的道德观、审美观。 中国农业社会倡导由道家创立的朴素观,在精神上发展出一种以自然为本位的崇真尚善臻美的哲学观、道德观、美学观,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本色观,崇尚天然,崇尚纯真,以本色为真,以本色为美,如《论语》引《诗经》中所描绘的那位姑娘“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二是恬淡观,不慕繁华,不贪名利,以清廉为贵,以平淡为美;三是清新观,不繁复,不艳丽,清雅,简洁,充满生气,如苏轼所云“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四是精诚观,《庄子》中云“不精不诚,不能动人”,“诚”为真,为信,以诚为尊,以信为美。此外,朴素观还导出重实质轻修饰、重内容轻形式等观念。就中国传统美学来说,朴素是最高的美。这种美灵动而无限,既是美之极致,又是美之根源。其实,视朴素为美不独中华民族为然,世界各民族也大都如此。法国雕塑家罗丹崇奉自然,他说他最喜欢的一句箴言就是“自然总是美的”。他还说:“美只有一种,即宣示真实的美。”罗丹这里说的“自然”“真实”,均可以理解成“朴素”。 进入工业社会,朴素观被工业社会追求财富、追求享受的价值导向所排挤,奢华成为人们竞相追捧的“香饽饽”,奢华生活也成为个人炫耀的资本,进而腐蚀人心,催生腐败,引发严重社会问题。以大量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奢华生活方式可以说是工业文明发展之“殇”。基于工业文明掠夺资源造成环境严重破坏的现实,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文明与生态共生的生产方式诞生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提出来了;与之相应,一种新的审美观念——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更受推崇了。 从人类利益出发,我们所希望的生态不是与人类利益相敌对的生态,而是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然而,生态自有其规律,完全不会迎合人类。人类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自身的努力,调节人与生态的矛盾,尽量实现文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就建构在这一宏伟的历史使命中,作为一种审美精神,它又反过来促进这一宏伟历史使命的实现。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中国朴素观的提出始于距今两千多年前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他用“朴”“素”代表事物原本的状态提出了这一观念。 B.中国农业社会倡导的朴素观,在道德层面发展出一种崇尚天然、纯真、清廉、平淡、清雅、简洁和诚信的美学观点。 C.从中国传统美学的角度来说,朴素美是最高的美,其他民族也大都崇尚这种美,如法国雕塑家罗丹就是其中的代表。 D.进入工业社会,朴素观被追求享乐主义的价值导向所排挤,人们崇尚奢华,奢华生活会腐蚀人心,催生腐败,还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答案: B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B项,原文是“在精神上发展出一种以自然为本位的崇真尚善臻美的哲学观、道德观、美学观”,选项中表述的是“在道德层面”。“道德”和“精神”的内涵不尽相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朴”和“素”分别指原始状态的木和丝。老子提出朴素观,因为他认为自然才是事物的极致,也是人的精神所追求的极致。 B.老子从哲学的高度提出“道法自然”的思想,并以“见素抱朴”进行美学表达。这种观点逐渐被融入到儒墨等学派的学说中。 C.法国雕塑家罗丹认为自然是美的,这种美就该宣示一种真实的美。这里的“自然”和“真实”就是庄子所提出的“朴素”。 D.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应构建在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这一宏伟的历史使命中并促进这一使命的实现。 答案:C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C项,原文是“罗丹这里说的‘自然’‘真实’,均可以理解成‘朴素’”,选项中表述的是“这里的‘自然’和‘真实’就是庄子所提出的‘朴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在现实生活层面,道家学派首创的朴素观与儒墨学派创立的节约观相结合,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奉行的道德观与审美观。 B.朴素观作为一种哲学观、道德观、美学观,不仅崇真尚善臻美,还导出重实质轻修饰、重内容轻形式等观念。 C.进入工业社会后,朴素观被追求财富享受的价值导向排挤,这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 题。 D.工业文明发展之“殇”逐渐催生了文明与生态共生,低碳、绿色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及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 答案:D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D项,原文说“以大量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奢华生活方式可以说是工业文明发展之‘殇’。基于工业文明掠夺资源造成环境严重破坏的现实,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提出来了;与之相应,……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更受推崇了”,也就是说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来了”;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更受推崇了”,但不能说这三者是由“工业文明发展之‘殇’”“催生的”。) (二)文学类文本:(共14分)自编自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当玫瑰花开的时候 [智利]佩德罗.普拉多 老园丁培育出许多品种优良的玫瑰花。他像蜜蜂似地把花粉从这朵花送到那朵花,在各个不同种类的玫瑰花中进行人工授粉。就这样,他培育出了很多的新品种。这些新品种成了他心爱的宝贝,也引起了那些不肯像蜜蜂那样辛勤劳动的人的妒忌。 他从来没有摘过一朵花送人。因为这一点,他落得了一个自私、讨人厌的名声。 有一位美貌的夫人曾来拜访过他。这位夫人离开的时候同样也是两手空空,没有带走一朵花,只是嘴里重复嘟哝着园丁对她说的话。从那时起,人们除了说他自私、讨人厌之外,又把他看成了疯子,谁也不再去理睬他了。 “夫人,您真美呀!”园丁对那位美貌的夫人说,“我真乐意把我花园里的花全部奉献给您呀!但是,尽管我年岁已这么大了,我依旧不知道怎样采摘下来的玫瑰花,才能算是一朵完整而有生命的玫瑰花。您在笑我吧?哦!您不要笑话我,我请您不要笑话我。” 老园丁把这位漂亮的夫人带到了玫瑰花园里,那里盛开着一种奇妙的玫瑰花,艳红的花朵好像是一颗鲜红的心被抛弃在蒺藜之中。 “夫人,您看,”园丁一边用他那熟练的布满老茧的手抚摩着花朵,一边说,“我一直观察着玫瑰开花的全部过程。那些红色的花瓣从花萼里长出来,仿佛是一堆小小的篝火喷吐出的红通通的火苗。难道把火苗从篝火中取出来,还能继续保持它那熊熊燃烧的火焰吗? “花萼细嫩,慢慢地从长长的花茎上长了出来,而花朵则出落在花枝上。谁也无法确切地把它们截然分开——长到何时为止算是花萼,又从何时开始算作花朵?我还观察到当玫瑰树根往下伸展开来的时候,枝干就慢慢地变成白色,而它的根因地下渗出的水的作用,又同泥土紧紧地结合起来了。 “结果我连一朵玫瑰花该从哪儿开始算起都不知道,那我怎么能把它摘下来送给他人?要是硬把它摘下来赠送给别人,那么,夫人,您知道吗,一种断残的东西其生命是十分短暂的? “每年到了10月,那含苞待放的玫瑰花蕾绽开了。我竭力想知道玫瑰是在什么地方开始开花的。我从来也不敢说:‘我的玫瑰树开花了。’而我总是这样欢呼着:‘大地开花了,妙极啦!’ “在年轻的时候,我很有钱,身体壮实,人长得漂亮,而且心地善良,为人忠厚。那时曾有四个女人爱我。 “第一个女人爱我的钱财。在那个女人手里,我的财产很快地被挥霍完了。 “第二个女人爱我健壮的体格,她要我同她的敌人去搏斗,去战胜他们。可是不久,我的精力就随着她的爱情一起枯竭了。 “第三个女人爱我英俊的容貌。她对我倾吐了许许多多情意缠绵的奉承话。我英俊的容貌随着我的青春一起消逝了,那个女人对我的爱情也就完结了。 “第四个女人爱我忠厚善良。她利用我这一点来为她自己谋取利益,最后我终于看出了她的虚伪,就把她抛弃了。 “在那个时候,夫人,我就像是一株玫瑰树上的四朵玫瑰花,四个女人,每人摘去了一朵。但是,如果说一株玫瑰树可以迎送100个春天的话,那么一朵玫瑰花只能有一个春天。我那几朵可怜的玫瑰花,就是因此而永远地凋零了。 “自此以后,从来没有人在我的花园里拿走过一朵花。我对所有到我这花园来的人说:‘你什么时候才能不热衷于那些被分割开来的、残缺不全的东西呢?假如你真能把每件事物的底细明确地分清楚,假如你真能弄清玫瑰长到何时算作花萼,又从何时开始算作花朵的话,那么,你就到那玫瑰开花的地方去采摘吧!’” 4、下列对小说内容及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C)(4分) ( ) A、作者在开头三节叙述人们对老园丁的妒忌与讨厌,其用意主要是表现人们对老园丁的不理解。(错误:更是为下文表现老园丁独特深刻的人生感悟与境界作铺垫。) B、老园丁从来没有摘过一朵花送人,他的人生经历告诉他,“一种断残的东西其生命是十 分短暂的”,他也无法判定玫瑰“长到何时才能算是一朵完整而有生命的玫瑰花”。(正确) C、作者安排了一位美貌善良的夫人出现,正好衬托出老园丁的不近人情,也解释了为什么人们把老园丁看成“疯子”。(错误:“夫人”的作用只是让老园丁有个诉说的对象,从而表现他的人生感悟。“善良”无从体现。) D、文中画线句运用比喻和反问,生动形象地说明采折玫瑰就如同将火苗从篝火中取出来,会断送玫瑰的生命与美丽这一道理,反问句式也增强了比喻说理的语气和力度。(正确) E、这篇小说貌似在讲述老园丁的爱情经历与玫瑰花的关系,实则极富哲理意味,能够引发读者对于爱情及人生的多重思考。(正确) 5、老园丁的爱情经历与玫瑰花有着怎样的联系?老园丁的感情生活为什么没有圆满的结局?(4分) 答案:(1)借物喻人(以物喻理,由物及人),揭示生活哲理(2分)。老园丁的感情生活没有圆满的结局是因为那些女人都只是看中了他的局部,却没有爱上他的全部,她们的爱是不完整的(2分)。 6、这篇小说刻意探讨了一种人生命题,也即“如何去爱”的态度和方法问题。请简要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6分) 参考观点:(1)生命是一个整体,爱一个人或物,要爱他的全部,而不能只看到他的局部;(2)人人都爱玫瑰花,但人人只爱玫瑰花的美丽,而不是爱玫瑰花的本身!照应到现实生活,人人都爱美好事物的,但人人只爱美好事物的美丽,而不是爱美好事物的本身;(3)人们爱玫瑰花,就摘下它;人们爱的东西,都会想尽办法去将其“私有化”,看来自私是人类的本性之一,连人类的爱,也会表现出这一本性。(4)美好的事物总是难以长久的,这看似人生的缺憾,实际上却是生命的常态。)(答出一点给2分。) (三)实用类文本: (共12分)样题自答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本报讯(记者韩晓东)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日前在京发布结果,调查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7.8%,较2012年上升了2.9个百分点,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76.7%,较2012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其中,报纸和期刊的阅读率分别较2012年下降超过5个百分点,而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则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介绍,我国国民的图书阅读率从2007年至今已经连续七年稳步回升。 从国民对各类出版物阅读量的考察看,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77本,比2012年增加了0.38本。人均阅读报纸和期刊分别为70.85期(份)和5.51期(份),与2012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阅读电子书2.48本,比2012年增加了0.13本。与2012年相比,传统纸质媒介中,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对图书、报纸和期刊的接触时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新兴媒介中,上网时长和手机阅读的接触时长呈增长趋势,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比例增幅明显,与2012年的29.2%相比,增长了13.5个百分点。 对我国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的研究发现,66.0%的成年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有15.6%的国民倾向于“手机阅读”,超过更倾向于“网络在线阅读”的国民比例(15.0%)。 从阅读者的年龄分布看,0—17周岁未成年人是纸质图书阅读的绝对主力,这一群体的图书阅读率为76.1%,人均图书阅读量为6.97本,较2012年提高了1.48本,其中,14—17周岁未成年人课外图书的阅读量最大,为8.97本。另外,通过对亲子早期阅读行为的分析发现,2013年我国0—8周岁有阅读行为的儿童家庭中,平时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到86.5%,在这些家庭中,家长平均每天花费23.87分钟陪孩子读书。 另据悉,为了更好地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满足国民多元化阅读需求,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等机构共同发起的第二届“文明中国”全民阅读活动将于近期全面启动,届时将开展包括全民阅读送纸书、送数字阅读客户端、开展阅读创作征文活动在内的多种全民阅读活动。 (《中华读书报》2014年4月23日01版) 国民倾向的 阅读形式构成 制图:朱江 66.0% 拿一本纸质 图书阅读 1.0% 习惯从同上下载并打 印下来阅读 2.4% 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 15.6% 手机阅读 15.0% 网络在线阅读 材料二: 今天是第19个“世界读书日”,也是伟大文豪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每逢这个日子,有识之士便是一次集体焦虑,然后便痛心疾首,感叹中国人读书太少,并不乏数据证明,比如人均读书才四五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8.4本,日本的8.5本,美国的7本···更有论者恨铁不成钢,屡屡呼吁大家千万别成为“屏奴”,要多读纸质图书。 其实,不必过于焦虑。中国人的阅读率正在上升,比如,去年我国成年人人均纸质书和电子书合计阅读量为7.25本,较2012年上升了0.51本。今天的阅读率一定超过古代,在遍地文盲的时代,特别是印刷技术落后的时代,阅读率怎么可能高?至于指责国人喜欢浅阅读,习惯用电子工具阅读,更是经不起推敲。时代在变,电子书也是书,不能因为读了纸质书就有了优越感。试想,那些喜欢龟壳书的人有理由嘲笑竹简书吗?而习惯于竹简书的读者又有理由嘲笑纸质书吗?载体变了,书犹在,喜欢阅读何必拘泥于载体不同? (摘自2014年4月23日《北京青年报》) 材料三: 天津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认为,人们不是不阅读,而是阅读的方式在变。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兴起,对传统阅读方式造成巨大冲击,习惯了网络浅阅读的民众,难有耐心阅读“大部头”,从阅读纸质书变成阅读电子书、微博、微信。但带来的问题是,只能获取大量碎片化的信息,要领略经典著作深刻的美,需要时间和耐心。 (摘自央视网《中国人正面临“阅读危机”?》2014年4月25日)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D)3分 ( ) A、三者关注的都是当下中国的“阅读危机”问题,而且都认为是新媒体的兴起带来了阅读形式的改变,造成了危机。 B、材料一表明中国人主要倾向于阅读纸质书,因此材料二和材料三涉及的“屏奴”和网络浅阅读现象,并不是很严重。 C、材料一对阅读现象的考察较为详尽,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而材料二和材料三更像新闻评论,其新闻价值有限。 D、三者都试图积极引导读者思考当下中国面临的阅读问题,并且暗示读者,中国人的阅读情况有可能变得越来越好。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二项是(D E)4分( )( ) A、三段材料来源不一,有专业报纸,有门户网站,但都选择在“世界图书日”发布相关新闻,说明三者都有应景的嫌疑。(“应景的嫌疑”有误) B、相对而言,《中华读书报》的专业性最强,《北京青年报》和央视网虽然有宏观视野和专家言论,还是显得不够专业。(不存在专业上的比较。) C、对于同一阅读现象,“手机阅读”“网络在线阅读”“屏奴”“网络浅阅读”等用词的区别,表征了媒体的利益倾向。(不是“利益倾向”,而是立场态度喜好不同。) D、三家媒体发布关于阅读现状的新闻的背后,是国家对于“文明中国”的诉求。这说明三者都是国家的喉舌,服务全民。 E、三家媒体的读者群体不一样,为了适应读者,在用词和修饰风格上有各自的考虑,因而文字上的阅读感觉大不相同。 9、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不同的阅读形式的理解。(5分) 答案:纸质图书阅读:亲近墨香,有利于深层阅读,未成年人尤为适用;但信息量与便捷程度有限。手机阅读与网络在线阅读:信息海量,形式多样,方便快捷;但阅读容易流于碎片化与表浅化。(能将不同的阅读形式分类,1分,能分别说出其优点和不足,每项1分,共5分。) 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共计35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计19分)自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徐石麒,字宝摩,号虞求,嘉兴人。天启壬戌进士,授工部主事。御史黄尊素坐忤魏忠贤,下狱。石麒为尽力,忠贤怒,诬以赃私,削其籍。崇祯中,起官南京,历十二年,始入为通政司,升刑部侍郎、署部事。时帝以刑威驭下,法官引律大抵深文①;石麒多所平反。寻进尚书,论诛兵部尚书陈新甲。后有熊、姜之狱,卒以执法去位。 江南立国,起右都御吏,未至,改吏部尚书。再疏力辞,举郑三俊自代,不允。乃入朝,即奏陈“省庶官”、“慎破格”、“行久任”、”重名器”、“严起废”、“明保举”、“交堂廉”七事,皆褒纳之。石麒方以进贤退奸为任,而马士英、阮大铖植党树私,货贿公行,权倾中外;石麒时以祖宗之法裁之。士英欲得侯封,讽司礼监韩赞周入言之,请加恩定策,五等延世。石麒奏日:“世宗以外藩入继,将封辅臣伯爵,而杨廷和、蒋冕谦不受。今国耻未雪,诸臣遽列土自荣,不愧廷和等耶?且俟海内清晏之后,议之未晚。”士英恶之,凡所上考选,少所称可。 先是,御史刘宗周秉公甄别,拟庄元辰等十三人为科道,士英庇其私人,更易殆半。御史黄耳鼎陆朗有物议石麒以例出之朗急贿阉人内侍留用石麒愤甚因发朗内通之罪朗恚诋石麒石麒遂称疾乞休无何,耳鼎亦两疏劾石麒,士英助之。石麒益愤,因力请罢斥,卒引疾去。去后以登极恩,加太子太保。 明年南都亡,石麒移居嘉兴城外,扁舟水宿。及城守将破,至城下呼曰:“吾大臣,不可野死,当与城俱。”复入居城中,朝服自缢死,时闰六月二十七日也。僧真实藏之柜中,逾二旬始殓,颜色如生。仆祖敏、李升从死。闽中唐王立,谥“忠裹”。 石麒立朝刚方清介,值权奸用事,郁郁不得志。中贵田成辈纳赂请属,皆拒不应,且疏劾之。其博闻强识,尤长于国家典制。性乐易爱人,与人言移日不倦。下史寒士有才者,汲引不遗余力。 注:①深文:引用法律过于严苛。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御史黄尊素坐忤魏忠贤 坐:因为 B.石麒时以祖宗之法裁之 裁:制裁 C.士英恶之 恶:诋毁 D.其博闻强识 识:记住 答案:C(恶:憎恨,讨厌) 11、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御史黄耳鼎陆朗有物/议石麒以例出之/朗急贿阉人/内侍留用/石麒愤甚/因发朗内通之罪/朗恚诋石麒/石麒遂称疾/乞休/ B、御史黄耳鼎/陆朗有物议/石麒以例出之/朗急贿阉人/内侍留用石麒/愤甚/因发朗内通之罪/朗恚诋石麒/石麒遂称疾乞休/ C、御史黄耳鼎陆朗有物/议石麒以例出之/朗急贿阉人/内侍留用/石麒愤/甚因发朗内通之罪/朗恚诋石麒/石麒遂称疾/乞休/ D、御史黄耳鼎/陆朗有物议/石麒以例出之/朗急贿阉人内侍留用/石麒愤甚/因发朗内通之罪/朗恚诋石麒/石麒遂称疾乞休/ 答案:D(断句应先理解句意,注意“黄耳鼎”“陆朗”“石麒”等人名及“御史”等官职名,还要知道顶真连贯等技巧。附原文标点:御史黄耳鼎、陆朗有物议,石麒以例出之;朗急贿阉人内侍留用。石麒愤甚,凶发朗内通之罪;朗恚诋石麒,石麒遂称焱乞休)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徐石麒正直敢言,清廉无私。无论是为御史黄尊素出力奔走,还是反对马士英索要封赏,都表现了一位朝廷命官光明磊落的本色。 B、徐石麒执法公正,宽严有度。对量刑苛刻的案子他重新审核,尽力纠正;即便朝廷重臣违泫乱纪,他也照样依法惩戒。 C、徐石麒忠于朝廷,至死不渝。担任吏部尚书时,他以进贤退奸为己任,积极建言献策,深得皇上赞赏;南都被攻陷时,他誓与国家共存亡,寸步不离所在城池。 D、徐石麒博闻强识,平易近人。他饱读诗书,尤其精通国家的典章制度;他爱惜人才,不遗余力地举荐那些有才能的低级官吏和普通士人。 答案:C(“寸步不离所在城池”错,南都被攻陷,徐石麟移居嘉兴城外,驾船在水上居住;等到城池快要被攻破,他又到城中居住;城池被攻破时,徐石麟身着朝服上吊自杀) 13、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士英欲得侯封,讽司礼监韩赞周入言之,请加恩定策,五等延世。(5分) 译文:马士英想得到侯爵的封赏,就暗示司礼监韩赞周到内廷对皇帝说这件事,请求施加恩惠,颁布圣旨,封赐自己爵位一直延续下去。(“讽”1分,“定策”1分,句意3分。注意“五等”指的是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 (2)无何,耳鼎亦两疏劾石麒,士英助之。石麒益愤,因力请罢斥,卒引疾去。(5分) 译文:不久,黄耳鼎也连上两封奏章弹劾徐石麟,马士英也帮着他们说话。徐石麟更加气愤,就坚决请求卸任,最终托病辞官。(“力请”1分,“引”1分,句意3分。) 参考译文: 徐石麒,字宝摩,号虞求,嘉兴人。天启壬戌年进士,被授予工部主事。御史黄尊素因为触犯魏忠贤,被关进监狱。徐石麟为他出力奔走,魏忠赞非常生气,用贪污的罪名诬陷他,剥夺了他的官职。崇祯年间,被重新起用到南京任职,经过了十二年,才进京任通政司。以后升迁为刑部侍郎,掌管刑部事务。当时皇帝用刑法威权统治臣下,法官引用刑法时大都很严刻。徐石麒经常重新审核纠正使用法律过于严苛的地方。不久升迁做了刑部尚书,判决诛杀了兵部尚书陈新甲。后来发生了熊、姜的案件,最终因为公正执法而被免去官职。 在江南建国后,被起用任右都御史,还没有到任就被改任吏部尚书。(徐石麟)两次上疏坚决推辞,并举荐郑三俊代替自己,没有被允许。于是就入朝,当即上奏陈请“省庶官”、“慎破格”、“行久任”、“重名器”、“严起度”、“明保举”、“交堂廉”等七件事,都被皇上褒奖采纳了。徐石麟正要以推举贤臣、清退奸佞为己任,而马士英、阮大铖培植党羽,结成私人集团,公然行贿受贿,权倾朝廷内外。徐石麟经常用祖宗的法律制裁他们。马士英想得到侯爵的封赏,就暗示司礼监韩赞周到内廷对皇帝说这件事,请求施加恩惠,颁布圣旨,封赐自己爵位一直延续下去。徐石麒上奏说:“凿宗以外藩的身份继承帝位,将要封辅佐自己的大臣为伯爵,而杨廷和、蒋冕却谦辞不接受。现在国耻未雪,大臣们却请求封官赐爵增加自己的荣耀,难道不愧对杨廷和等人吗?况且,等到天下太平之后,再讨论这件事也不晚。”马士英就憎恨他,凡是他所上奏的官吏考核成绩,很少有被称赞认可的。 之前,御史刘宗周秉公考核筛选,打算定庄元辰等十三个人为科道,马士英庇护他的党羽,改换了近一半人员。御史黄耳鼎、陆朗被众人指责,徐石麟依照旧例将他们调离京城。陆朗急忙贿赂内廷太监,得以在京留用。徐石麟非常气愤,于是就揭发陆朗外官私通内廷之罪,陆朗恼羞成怒,诋毁徐石麟,徐石麟就称有病请求离任。不久,黄耳鼎也连上两封奏章弹劾徐石麟,马士英也帮着他们说话。徐石麟更加气愤,就坚决请求卸任,最终托病辞官。离任后获得最大的恩典,被加封为太子太保。 第二年,南都被攻陷,徐石麟移居嘉兴城外,驾船在水上居住。等到城池快要被攻破,到城下喊着说:“我是国家的大臣,不能死在城外,应当与城池共存亡。”又到城中居住。(城池被攻破时),徐石麟身着朝服上吊自杀,当时是闰六月十七日。真实和尚把他的遗体藏在柜子中,超过二十天才入敛,他的脸色还像活着一样。仆人祖敏、孛升跟从他一块自杀。闵中唐王被立后,赐他谥号“忠襄”。 徐石麟在朝中明正端方清廉耿介,正遇到奸佞掌权,郁郁不得志。中贵田成等人收取贿赂,替人求他帮忙,都被拒绝,并且徐石麟还上疏弹劾他们。他博闻强识,尤其熟悉国家的典章制度。徐石麒性情乐观随和关爱他人,和人交谈整天也不厌倦。对于那些有才能的低级官吏和贫寒之士,他都不遗余力地加以引荐。 五、古代诗歌阅读(共11分)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4-15题 样题 落叶 修睦(晚唐诗人)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首联的“重重”表示落叶之多,不禁使人想到杜诗“无边落木萧萧下”。 B、颔联以比喻的手法生动地描摹了落叶思绪翻飞和对春日的无比向往。 C、颈联“河边”有版本作“何边”,与前文的“流水”无关,因而是错误的。 D、作者借落叶来寄托自己的情态,表达了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 E、全诗用了虚实相生的笔法,既有眼前之景,也有想象之景,相得益彰。 答:BC。(B、“比喻”错,应为“拟人”;C、作“何边”解亦不影响诗意。) 15、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6分) 答:以松“立”与叶“落”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对比,表达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 六、名句名篇默写(共计5分)自找 1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来直接表明“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2)得民心者得天下,这道理千年不变。正如《阿房宫赋》中杜牧指出,六国足以抵御秦国而保全自己的途径是:“ , ”。 (3)《逍遥游》中,斥鴳嘲笑鹏时,用“ , ”两句介绍了自己“腾跃而上”而“飞之至”的高度有限,只能在地面飞翔的情况。 答案:(1)云归而岩穴暝 (2) 使六国各爱其人 则足以拒秦(3)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 第三部分:语言文字与运用:(共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两项是(BE)4分 新题,样题自答( )( ) A、他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没想到这个困扰我两年的问题他却理解得那么透彻,理解得那么充分。 B、身处春秋鼎盛 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C、这位代表说的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但他说的话发自肺腑,句句实在,没有套话和假话,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 D、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明日黄花。 E、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样题 ( ) A、孔子作为儒家的一代宗师,不仅建立了一个以仁为核心的完整伦理思想体系,而且把社会道德规范集于一体,率先垂范,积极践行。 B、这世间口若悬河、信誓旦旦之人太多,然而真如杨震一般,话从口出后即使无人监督,心却一如既往遵从己言却是寥寥无几。 C、生活中一定学会待人处事都要做到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别过也别不及,不偏也不倚。这就是“中庸哲学”的核心思想。 D、所有欺人者的后果都是自欺,因为真相是掩盖不住的。欺骗与谎言不同,谎言有许多是善意的,有许多仅限于自我保护而已。 答案 D(本题考查辨析病句。A项,搭配不当。应将“一个”改为“一套”。B项,成分残缺。应在“却是”前加“的人”。C项,结构混乱。“生活中一定学会待人处事都要做到恰当好处……”句式杂糅。) 19、读下面的这首题为“如果”的诗,仔细揣摩内容的句式,补写出其他空缺的句子。(3分) 样题 如果你是大河, ;如果你是春色,何必为一瓣花朵的凋零而叹息; ,何必为还没有结出果实着急;如果你就是你,那就静静地微笑沉默不语。 答案示例:如果你是大河,何必在乎别人把你说成是小溪;如果你是春天,何必为一瓣花朵的凋零而叹息;如果你是种子,何必为还没有结出果实而着急(第一处2分,第二处1分) 20、下面一则文稿在表达上有几处不得体,请指出并改正。(4分)样题 通 告 为提高电话网的通讯能力和服务水平,我公司将对辖区电话局的交换机进行升级改造,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将有关事项宣布如下: 敝工程将于2009年6月10日20时至11日8时施工,在此期间会影响青山区电话用户的正常通话。交换机升级后,用户原有的一些业务功能(如闹钟、呼叫转移等)需要重新设置;热线和呼出限制的设置方法也有变化。 如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欢迎提出。本公司客服电话:12345678。 对工程施工给贵用户造成的不便,我们深表不安,请予理解和支持。 天网通信有限公司青山分公司 2009年6月7日 答案:共5处,“宣布”改为“通告”; “敝”改为“本”; “提出”改为“垂询”; “贵用户”改为“您”; “不安”改为“歉意”,任答4处即可。 21、请按情境要求完成题目。(6分) 样题 高中即将毕业,你班级组织毕业晚会活动。 (1)根据节目表,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之后是舞蹈《友谊天长地久》,请你为连接这两个节目写几句串台词。3分 示例: 在生活的长河中,我们伴着优美的旋律荡着双桨,度过了难忘的三年,共结了一段深厚的友谊;这份友谊将伴着我们走向明天!下面请欣赏舞蹈《友谊地久天长》!(照应《双桨》内容1分,连接《友谊》内容1分,语言得体应景1分。) (2)晚会后,你感到收获很大。第二天上学时,高二的一位同学问你:“马上要高考了,时间那么紧张,你们还搞这样的活动,划得来吗?”请你用一两句话得体地回答他,表明你的看法。(3分) 示例: ① 你说的也有道理,不过我觉得适当地放松一下,不但不会影响学习,反而会提高学习效率。 ②复习时间是受到影响,但我和很多同学都觉得这类活动能增进我们之间的友谊,我觉得得到的比失去的更多。 (得体1分,具体看法1分,原因1分。综合考虑赋分。) 第四部分: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样题 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最近公布了21世纪全球十大新闻,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的崛起排在第一位,是新世纪的最大新闻。该所跟踪全球75万家主要纸媒体、电子媒体和互联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关中国崛起的新闻已经播发了3亿次。 对于中国的巨大变化,其中最值得展示的突出变化又是什么呢?据《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对中国公众的调查,得票率依次是“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 对于中国的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武汉二中2017届高三语文周练答案(新题型卷)2017年3月11日 1、B(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B项,原文是“在精神上发展出一种以自然为本位的崇真尚善臻美的哲学观、道德观、美学观”,选项中表述的是“在道德层面”。“道德”和“精神”的内涵不尽相同。) 2、C(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C项,原文是“罗丹这里说的‘自然’‘真实’,均可以理解成‘朴素’”,选项中表述的是“这里的‘自然’和‘真实’就是庄子所提出的‘朴素’”。) 3、D(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D项,原文说“以大量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奢华生活方式可以说是工业文明发展之‘殇’。基于工业文明掠夺资源造成环境严重破坏的现实,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提出来了;与之相应,……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更受推崇了”,也就是说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来了”;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更受推崇了”,但不能说这三者是由“工业文明发展之‘殇’”“催生的”。) 4、AC(A更是为下文表现老园丁独特深刻的人生感悟与境界作铺垫。C、 “夫人”的作用只是让老园丁有个诉说的对象,从而表现他的人生感悟。“善良”无从体现。) 5、(1)借物喻人(以物喻理,由物及人),揭示生活哲理(2分)。老园丁的感情生活没有圆满的结局是因为那些女人都只是看中了他的局部,却没有爱上他的全部,她们的爱是不完整的(2分)。 6、参考观点:(1 )生命是一个整体,爱一个人或物,要爱他的全部,而不能只看到他的局部;(2)人人都爱玫瑰花,但人人只爱玫瑰花的美丽,而不是爱玫瑰花的本身!照应到现实生活,人人都爱美好事物的,但人人只爱美好事物的美丽,而不是爱美好事物的本身;(3)人们爱玫瑰花,就摘下它;人们爱的东西,都会想尽办法去将其“私有化”,看来自私是人类的本性之一,连人类的爱,也会表现出这一本性。(4)美好的事物总是难以长久的,这看似人生的缺憾,实际上却是生命的常态。)(一点2分。) 7、D 8、D E(A. “应景的嫌疑”有误B.不存在专业上的比较。C不是“利益倾向”,而是立场态度喜好不同。) 9、纸质图书阅读:亲近墨香,有利于深层阅读,未成年人尤为适用;但信息量与便捷程度有限。手机阅读与网络在线阅读:信息海量,形式多样,方便快捷;但阅读容易流于碎片化与表浅化。(能将不同的阅读形式分类,1分,能分别说出其优点和不足,每项1分,共5分。) 10、C(恶:憎恨,讨厌) 11、D(断句应先理解句意,注意“黄耳鼎”“陆朗”“石麒”等人名及“御史”等官职名,还要知道顶真连贯等技巧。附原文标点:御史黄耳鼎、陆朗有物议,石麒以例出之;朗急贿阉人内侍留用。石麒愤甚,凶发朗内通之罪;朗恚诋石麒,石麒遂称焱乞休) 12、C(“寸步不离所在城池”错,南都被攻陷,徐石麟移居嘉兴城外,驾船在水上居住;等到城池快要被攻破,他又到城中居住;城池被攻破时,徐石麟身着朝服上吊自杀) 13、(1)译文:马士英想得到侯爵的封赏,就暗示司礼监韩赞周到内廷对皇帝说这件事,请求施加恩惠,颁布圣旨,封赐自己爵位一直延续下去。(“讽”1分,“定策”1分,句意3分。注意“五等”指的是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 (2)译文:不久,黄耳鼎也连上两封奏章弹劾徐石麟,马士英也帮着他们说话。徐石麟更加气愤,就坚决请求卸任,最终托病辞官。(“力请”1分,“引”1分,句意3分。) 14、BC(B、“比喻”错,应为“拟人”;C、作“何边”解亦不影响诗意。) 15、以松“立”与叶“落”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对比,表达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 16、(1)云归而岩穴暝 (2)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3)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 17、BE 18、D(A项,搭配不当。应将“一个”改为“一套”。B项,成分残缺。应在“却是”前加“的人”。C项,结构混乱。“生活中一定学会待人处事都要做到恰当好处……”句式杂糅。) 19、答案示例:如果你是大河,何必在乎别人把你说成是小溪;如果你是春天,何必为一瓣花朵的凋零而叹息;如果你是种子,何必为还没有结出果实而着急 20、共5处,“宣布”改为“通告”; “敝”改为“本”; “提出”改为“垂询”; “贵用户”改为“您”; “不安”改为“歉意”,任答4处即可。 21、(1)示例: 在生活的长河中,我们伴着优美的旋律荡着双桨,度过了难忘的三年,共结了一段深厚的友谊;这份友谊将伴着我们走向明天!下面请欣赏舞蹈《友谊地久天长》! (2)示例:① 你说的也有道理,不过我觉得适当地放松一下,不但不会影响学习,反而会提高学习效率。 ②复习时间是受到影响,但我和很多同学都觉得这类活动能增进我们之间的友谊,我觉得得到的比失去的更多。 22、略 参考译文: 徐石麒,字宝摩,号虞求,嘉兴人。天启壬戌年进士,被授予工部主事。御史黄尊素因为触犯魏忠贤,被关进监狱。徐石麟为他出力奔走,魏忠赞非常生气,用贪污的罪名诬陷他,剥夺了他的官职。崇祯年间,被重新起用到南京任职,经过了十二年,才进京任通政司。以后升迁为刑部侍郎,掌管刑部事务。当时皇帝用刑法威权统治臣下,法官引用刑法时大都很严刻。徐石麒经常重新审核纠正使用法律过于严苛的地方。不久升迁做了刑部尚书,判决诛杀了兵部尚书陈新甲。后来发生了熊、姜的案件,最终因为公正执法而被免去官职。 在江南建国后,被起用任右都御史,还没有到任就被改任吏部尚书。(徐石麟)两次上疏坚决推辞,并举荐郑三俊代替自己,没有被允许。于是就入朝,当即上奏陈请“省庶官”、“慎破格”、“行久任”、“重名器”、“严起度”、“明保举”、“交堂廉”等七件事,都被皇上褒奖采纳了。徐石麟正要以推举贤臣、清退奸佞为己任,而马士英、阮大铖培植党羽,结成私人集团,公然行贿受贿,权倾朝廷内外。徐石麟经常用祖宗的法律制裁他们。马士英想得到侯爵的封赏,就暗示司礼监韩赞周到内廷对皇帝说这件事,请求施加恩惠,颁布圣旨,封赐自己爵位一直延续下去。徐石麒上奏说:“凿宗以外藩的身份继承帝位,将要封辅佐自己的大臣为伯爵,而杨廷和、蒋冕却谦辞不接受。现在国耻未雪,大臣们却请求封官赐爵增加自己的荣耀,难道不愧对杨廷和等人吗?况且,等到天下太平之后,再讨论这件事也不晚。”马士英就憎恨他,凡是他所上奏的官吏考核成绩,很少有被称赞认可的。 之前,御史刘宗周秉公考核筛选,打算定庄元辰等十三个人为科道,马士英庇护他的党羽,改换了近一半人员。御史黄耳鼎、陆朗被众人指责,徐石麟依照旧例将他们调离京城。陆朗急忙贿赂内廷太监,得以在京留用。徐石麟非常气愤,于是就揭发陆朗外官私通内廷之罪,陆朗恼羞成怒,诋毁徐石麟,徐石麟就称有病请求离任。不久,黄耳鼎也连上两封奏章弹劾徐石麟,马士英也帮着他们说话。徐石麟更加气愤,就坚决请求卸任,最终托病辞官。离任后获得最大的恩典,被加封为太子太保。 第二年,南都被攻陷,徐石麟移居嘉兴城外,驾船在水上居住。等到城池快要被攻破,到城下喊着说:“我是国家的大臣,不能死在城外,应当与城池共存亡。”又到城中居住。(城池被攻破时),徐石麟身着朝服上吊自杀,当时是闰六月十七日。真实和尚把他的遗体藏在柜子中,超过二十天才入敛,他的脸色还像活着一样。仆人祖敏、孛升跟从他一块自杀。闵中唐王被立后,赐他谥号“忠襄”。 徐石麟在朝中明正端方清廉耿介,正遇到奸佞掌权,郁郁不得志。中贵田成等人收取贿赂,替人求他帮忙,都被拒绝,并且徐石麟还上疏弹劾他们。他博闻强识,尤其熟悉国家的典章制度。徐石麒性情乐观随和关爱他人,和人交谈整天也不厌倦。对于那些有才能的低级官吏和贫寒之士,他都不遗余力地加以引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