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2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语文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专题28议论文写作之层次清晰含解析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专题 28 议论文写作之层次清晰 ☞基础早知道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登临所见又处处关合古人古事,紧紧扣住 题序中的“怀古”二字,首先想到孙权在建都南京以前曾建都京口,因此作者登高望远,首 先 想 到 的 就 是 这 位 著 名 的 历 史 人 物 不 禁 感 叹: , 。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 都 经 历 了 无 数 的 风 雨 , 一 去 不 返 了 , 只 留 下 京 口 供 后 人 欣 赏 凭 吊 而 已 的 句 子 是: , 。 3.刘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征讨桓玄,平定叛乱,先后消灭了南燕、后燕、后秦等国, 并收复洛阳、长安等地,也是一个跟京口有关的历史上的风流人物,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 赫赫战功的两句是: , 。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在下阕中,辛弃疾提到了另外一个人物,刘裕的儿子 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妄想追求汉代大将霍去病追击匈奴在狼居胥山筑坛祭天那样的功业, 结 果 吃 了 败 仗 , 张 皇 南 逃 , 狼 狈 不 堪 的 句 子 是: , , 。 5.辛弃疾描写南宋时老百姓常在宋文帝元嘉北伐失败之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军追 击击败王玄谟的军队后,在长江北岸的瓜步山上修建的一座行宫迎神赛会,词人借历史影射 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 句子是: , , 。 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显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 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 ? 【答案】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3.金 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xū),赢得仓皇北顾。5.可堪回 首,佛(bi)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6.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易错成语勤温习 141.语文教师的作用正是要设法把学生带入作品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使学生身临其境, 感同身受。(感同身受,心里很感激,就象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专用于代替别人表示感谢。 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142.这座破旧的庙宇如今装修一新,看起来古朴庄严,气宇轩昂。(气宇轩昂,形容 人很有气概。不能形容建筑物。) 143.仅仅靠一双脚板,一块块地搜集,很难包揽天下的奇石,为了充实自己的“奇石 王国”,他常常慷慨解囊,上门求购别人珍藏的奇石。(“慷慨解囊”是资助别人,不是自 己花钱买东西。)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144.在这次“希望之星”中学生绘画比赛中,一幅名为《扬帆》的作品以其独特而深 入浅出的构思获得了一等奖。(深入浅出,指讲话或文章的内容深刻,语言文字却浅显易懂。 不用于绘画作品。) 145..一些人对中国的茶有偏见, 以为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档次不如进口饮 料。(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相对,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 的文学艺术。不能表示“俗人”、“下等人”。) 写作素材常积累 备考话题:哭与笑 经典素材: 第一个问题——希望是什么?悲观者说:是地平线,就算看得到,也永远走不到。乐观 者说:是启明星,能告诉人们曙光就在前头。 第二个问题——风是什么?悲观者说:是浪的帮凶,能把你埋葬在大海深处。乐观者说: 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 第三个问题——生命是不是花?悲观者说:是又怎样,开败了也就没有了!乐观者说: 不,它能留下甘甜的果。 第四个问题——一直向前走,会怎样?悲观者说:会碰到坑坑洼洼。乐观者说:会看到 柳暗花明。 第五个问题——春雨好不好?悲观者说:不好!野草会因此长得更疯!乐观者说:好, 百花会因此开得更艳! 时新素材 二战期间,伊丽莎白•康黎女士的独生子在战场牺牲了。那是她唯一的亲人,那是她的 命啊!她心灰意冷,决定放弃工作,远离家乡,了此余生。 当她清理行装时,她发现了一封几年前的信,那是儿子到达前线写的。信上写道:“我 永远不会忘记妈妈对我的教导,不论在哪里,不论遇到什么灾难,都要勇敢面对生活,像真 正的男子汉那样,能够用微笑承受一切不幸和痛苦。我永远以你为榜样,永远记着你的微笑。” 她热泪盈眶,似乎看到儿子就在身边炽热的望着自己,关切地问:“妈妈,你为什么不 照你教导我的那样去做呢?” 伊丽莎白•康黎打消了背井离乡的念头,一再对自己说:告别痛苦的手只能由自己来挥 动,我应该用微笑埋葬痛苦,继续顽强地生活下去。后来,伊丽莎白•康黎写了很多颇有影 响的作品。 清词丽句背一点 1.试试看——不是像企鹅那样静静的站在海边,翘首企盼机会的来临,而是如苍鹰一 般不停的翻飞盘旋,执著的寻求。 试试看——不是面对峰回路转、杂草丛生的前途枉自嗟叹,而是披荆斩棘,举步探索。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试试看——不是拘泥于命运的禁锢,听凭命运的摆布,而是奋力敲击其神秘的门扉,使 之洞开一个新的天地。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 2.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 胜生活。悲观的人,所受的痛苦有限,前途也有限;乐观的人,所受的磨难无量,前途也无 量。在悲观的人眼里,原来可能的事也能变成不可能;在乐观的人眼里,原来不可能的事也 能变成可能。悲观只能产生平庸,乐观才能造就卓绝。从卓绝的人那里,我们不难发现乐观 的精神;从平庸的人那里,我们很容易找到阴郁的影子。 3.快乐=物质-欲望。这是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的快乐方程式。从经济学的观点看, 物质消费越大,欲望越小,快乐就越大,正应了中国人的一句古话“知足常乐”。反之,如 果一个人的物质消费有限,而欲望无穷大,将会怎样呢?路瓦栽夫人有那么多“梦想”,又 有那么多“陶醉”,她怎能不痛苦、伤心呢? 4.我认为人生中不能没有爽朗的笑声,爽朗的笑声是家庭中的太阳,我希望能有打内 心里为他人的喜悦而喜悦的余裕。在这样的生活态度中,每一天都会给我们留下一些明朗愉 快的东西,只看人的阴暗面的生活态度,最后只会扩大阴暗抑郁的世界,从而导致自己的失 败。 5.笑声中,一切都显露本色。我笑自己的失败,它们将化为梦的云彩;我笑自己的成 功,它们回复本来面目;我笑邪恶,它们远我而去;我笑善良,它们发扬光大。我要用我的 笑容感染别人。 ☞技能再提高 论文的论证结构一般体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过程。现 在高考一般以话题作文或材料作文的形式出现,所以作文(议论文)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出观 点,然后就是选材论证的过程。 一般来说,议论文的结构模式跟题型是有直接联系的: 一、材料作文:“引——析——提——联——结”的论证结构。 “引”——定向剪裁,概述材料。所谓“概述”,就是不能将题目所给材料原文照搬, 而是对准自己立论的指向剪裁材料,使材料为我所用的“定向剪裁”。应抓住材料的核心内 容简要叙述, “析“——分析材料,突出感点。“析”,就是围绕议论的中心对引录材料内容的寓 意进行扼要分析。要求分析得准确,切合事理,语言精要。“析”的目的是为中心论点的提 出创造理论的条件。 “提”——提出论点,纲举目张。“提”,就是通过材料的分析之后,顺势提出中心 论点。根据内容的需要,有时也可以将“析”与“提”两部分的观点“合二为一”。中心论 点是全文内容的“神”,材料组合的“纲”,起统帅作用。因此,论点的提炼,必须做到: 扣材、准确、稳妥、鲜明、简洁。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联”——联想联系,论证论点。“引”“析“后,作文就完成了对材料的处理。“联” 是运用材料提供的道理来类比社会生活,议论社会生活的过程。可以联想类似的道理(从道 理上论证),也可以联想相关的社会生活现象(从事实上论证)。这部分是作文的重点,既 要放开思路,又要概括力强;既要重点突出,又要正反结合。 “结”——重申材料,深化论点。结尾呼应开头,或进一步强调论点,或提出解决问 题的办法,或提出希望要求。 二、其它形式的议论文(包含话题作文)一般体现在: “立论——入据——结承——迭据——归纳”的论证结构。 第一步:立论。即在文章开篇首先明确提出论点,给人以论点鲜明的印象。当然,也可 以说明论证的背景、缘由等有关前提,通过简单引述,提出论点。 第二步:入据。即在上面提出论点后,第一次进入用论据阐述。这一步定位的论据最好 选用史实,一般应是较古老的历史论据。有时可以是寓言、传说、历史掌故、名人轶闻轶事 等。 第三步:结承。即在第二步阐述论据的基础上,进行简要分析,指出其具有的一般意义, 进行小结。在此基础上,要随之联系现实生活,对论点加以阐述,承上启下,为下一步论证 做准备。 第四步:迭据。即在上文小结承转之后,再一次运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作论据,进行论 证。选用的事例要新,最好是当前媒体中新出现的典型事例。这些论据实际上与第二步中的 历史论据形成推进和迭加的关系,故称之为“迭据”。这样,一古一今,一旧一新,选择的 论据,角度有变化,为论点提供了扎实有效的证明事例。 第五步:归纳。在前面双重的事实论据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以进一步揭示论 点在当代的现实意义,或者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全文加以总结。 议论文的结构模式多种,一般我们要求掌握一二种适合自己写法的议论文模式,下面列 举几种常用易写的几种模式,供同学们选择: 1.层进式结构(是什么?即提出观点;为什么?即分析原因;怎么办?即提出对策、 分析对策、论证对策。) 2.并列式结构(分论点并列、论据并列) 3.对照式结构(正反对比、转折补充) 议论文的结构模式 文体特征分明,情感真挚感人,篇章结构严谨 第一大类:层进式结构(内容深刻美) 特点:结构上,按照“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 么样)”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内容上,以深入深刻见长。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天使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5 心中的天使是与生俱来,但它不像手脚那样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而是暗藏在体内一个幽 深的角落,其位置因人而异并且飘浮不定。但,它一定是存在的,并需要你用心寻找,才能 雕刻出来。(第 1 段提出全文论点,即论述“是什么”) 雕刻家用他的手将天使复原,让世人看见了他的面貌,我们赞叹他精湛的技艺,却往将 更重要的一环忽略了:他找到了心中的天使,并且抓住了它。若没有这一步,一切的技巧都 是枉然。 建筑师通过绘制蓝图,可以设计出美轮美奂的摩天大楼。但是,任凭他有天才的设计天 分,若不知道这大楼建在何处、有何用途,也不能完成设计。只有知晓了大楼的一些细节情 况,才可以设计出壮丽并且实用的楼房。这设计的过程,同样是艰辛的,他需要考察地质、 预算经费、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功能,最后得出一个最为优化的方案。那蓝图,就是建筑师心 中的天使。他雕刻天使的方式,也是寻找。 小说家之所以可以创作出好的小说,不仅需要言辞的锻炼,不仅需要一个好的故事,更 重要的在于,他必须清楚,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是为了说明什么,传达怎样的意念。这一点 不是现成的,而需要艰苦的寻找。伟大的小说家博尔赫斯曾这样描述他的创作状态:“在动 笔之前,眼前总是晃动着重重的人影。”可见,那种模糊的意象仅仅是一种创作的冲动,在 经过内心的揣测和挣扎之后,故事的线索、人物的样貌等细节才渐渐浮出水面。小说的诞生, 也是天使的临世。小说家雕刻天使的方式,是寻找。 (2-4 段运用三个比喻性论据分析原因,即论述“为什么”) 那么,你若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没有如斯的创作天分,只是一个普通的公民,过着和大 多数人一样的平凡生活,你心中有那只天使,它在哪里呢?你,该怎么将它雕刻出来呢? 其实,和小说家、建筑师一样,心中的天使,需要你自己去寻找。 求学道路上的你,要问问自己的爱好是什么,专业的选择也许将左右你的一生,不要迫 于世俗的压力走上歧途。 求职过程中的你,要问问自己的天分是什么,适合自己的工作才是最好的工作,不要屈 从于金钱官职而丧失自我。 如果你在求学、求职的道路上遭遇坎坷,要问问自己,年少时的梦想是什么,若将它拾 起,说不定又是一段柳暗花明。 那天使,在你心中,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他都是那只高贵的天使,你要用心找到它, 全力以赴抓住它,像小说家一样描摹、像建筑师一样勾勒,最后,你便可以拥有它。 (5-10 段运用类比推理,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论述“怎么样”) 雕刻出心中的天使,每个人都可以成就令人瞩目的事业。 第二类:并列议论式:围绕中心排列几个议论段落,一段一个小分论点。 结构模式: 开头:或故事,或引用,或开门见山交代总论点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6 分论点一: 分论点二: 每段一个相同句式的句子交代或引出分论点(分论据)。 分论点三: 结尾:从“为什么”的角度深化论点。 留给明天 我要把清澈的溪流留给明天,我要把湛蓝的天空留给明天!我要把我这最纯美的心灵留 给明天! ——题记 冰心说:“爱在左,同情在右;在人生的路上,一路撒种,一路花开,嗅着鲜花的芬芳, 人生便不觉孤单。”读后,我哭了,我读出了关爱——一种能唤醒人心底某种东西的强烈力 量。她阳光洒满大地,如细雨滋润万物,我们又有什么权利拒绝播撒关爱呢?于是,我在本 子上写下——我把自私抛在今天,我把关爱留给明天! 翻开书,看到了罗斯福,这位美国的钢铁总统。由于意外,他中年下肢瘫痪,但他却凭 着惊人的毅力重新站了起来,拄着拐杖重新叱咤风云于美国政坛……从中,我读到了他那份 坚毅与刚强,理解了史铁生与地坛那不解的情愫,悟出了邰丽华那除了舞姿之外的永恒美丽。 于是,我在本子上写下——我把脆弱抛在今天,我把刚强留给明天!(分论点一) 闭上眼,想到了曼德拉,想到了他邀请对他进行百般折磨的监狱看守人员参加他的就职 仪式的惊人之举。在就职仪式上,他说:“我要感谢这些看守,在狱中的这段时间是我一生 中最宝贵的日子,它让我学到很多,尤其是宽容。”我很钦佩曼德拉,这位黑人运动的领袖, 欣赏他的执著与刚强,更欣赏他的乐观与宽容。我们的生活又何尝不需要宽容呢?你一脚踩 扁了装满鲜花的花篮,而花却留给了你满脚的芬芳,这就是宽容,于是,我在本子上写下— —我把狭隘抛在今天,我把宽容留给明天。(分论点二) 思绪纷飞,我又想到了尾山洪。这位执著的日本老人,十几年如一日,为了真理而战, 为了正义而战!他搜集日军侵华的证据,狭隘的民族情感没有泯灭他的良知,困难也没有使 他退却,他为的只是一生无愧于人的良知,无愧于正义!于是,我在本子上写下——我把错 误抛在今天,我把真理留给明天!(分论点三) 今天,我抛弃了自私、脆弱、狭隘……,留给明天的是关爱、刚强、宽容……而实现今 天到明天的摆渡,需要的只是一份信念,一份执著。我坚信:我拥有这份信念和执着!(05 天津,命题作文:留给明天) 心有天使,诗意人生(论据并列式议论文) 只要有爱,就可以雕琢出心中的天使。(此句为全文的论点,无分论点,下面三个事例 是三个论据)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7 你或许常常抱怨天公不作美,事事令你不如意。你或许责怪天使都忙着照顾别人去了, 没有听从过你的呼唤,没有助过你美梦成真。因为,你已经对着流星许过数百次愿了。 但是,请你别焦急,请你别等待。请你行动起来,用善良和爱,雕琢出你心中的天使。 心中这樽“爱”的天使,会助你为善,会引你走向幸福。 只要有爱。 君不见照亮了苗乡的那位月亮般的姑娘,即使她没有翅膀,她依然是天使。为什么?就 因为她用全心的爱,燃烧自己的青春点亮苗乡的路啊!用爱,她肩负起十乡八里的健康。 为了乡亲们的健康,她常常免费为付不起药费的病人治病。丈夫劝她离乡进城打工去, 可她舍不得离开需要她治病救命的乡亲。乡亲们感激她。李春燕用爱雕琢出心中的天使,她 是苗乡的“天使”,也是感动全中国的“天使”。(论据一) 是的,只要有爱。 青年歌手丛飞,已插上翅膀,带上人们对他的敬意“飞”走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 着”,丛飞就是这样的人。他用一生的爱,把自己“雕琢”成永生的“天使”,他让全中国 人民永远怀念他。为什么?因为丛飞用爱心包容世界。他用唱歌演出所得的三百万捐助了一 百八十多位贫困学生,自己却成了深圳的“穷人”。他的高尚、他的纯粹,源自他心中的天 使??爱!他的博大的爱,感动了中国。(论据二) 是的,只要还有爱。 因为爱,洪战辉成了家喻户晓的感动中国的青年,他用平凡而朴实的行动,把自己“雕 琢”成一位有爱心又充满责任心的“天使”。他不因贫穷,不因父亲是精神病患者,而丢弃 父亲抱养的与他毫无血缘关系的“妹妹”,他带着“妹妹”上大学,他不愿意接受捐助或施 舍,他吃苦耐劳地挣钱,替父亲负起家庭的责任。穷困算不了什么,苦难也只是一种磨练。 只要还有爱,天使为什么雕琢不出来呢?(论据三) 爱,是天使的化身。天使,是用爱雕琢出来的。有谁还会毫无思考毫无进取地抱怨自己 没得到天使的眷顾呢?其实,天使就在我们心中呀。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美好……是的,只要我们不丢失心中那“爱”, 时时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最善最真最美的“天使”。 让我们都成为“天使”吧! 第三大类:对照式结构(互补严密美) 特点:文章主体由两个部分构成,两个部分构或正反对比,或转折补充,或辨正分析, 论证严密全面 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 纪念是内心情感的涌动,但又不是感情的无节制挥霍;纪念需要行动来升华,但又需要 理性的引导。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 黑格尔曾经自夸德国人天生就是哲学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天生严谨自律的民族,就在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8 一个狂人的引诱下,陷入了战争的渊薮。60 年前的那幕惨剧:生灵涂炭、妻离子散、血流 成河……生者在对往者的审视中找到道德的标杆,也找到了纪念的理由。德国人用尽一切方 法阻止时间淡褪那血色、稀薄那呼声:修建集中营纪念馆,全力处理战后的善后问题,还有 那德国总理在犹太人纪念碑前的惊世一跪!德国人在 60 年里不断地反思,不停地纪念,终 于完成了灵魂的自我救赎。德意志民族向世界展示了理性的力量,也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可见理性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理性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光辉。 但纪念一旦脱离理性的制约,它就会变成不可控制的魔鬼。日本在 60 年前那幕惨剧中 同样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作为亚洲地区的主要刽子手,日本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往者已 矣,大和民族的纪念却是如此这般:右翼势力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还妄图为二战罪行 翻案;不顾史实修订历史教科书,文过饰非,美化侵略罪行;更有首相一年一度的靖国神社 “拜鬼”……日本这种偏离理性范畴的“纪念”活动,自然得到各国人民的一致谴责。有句 话说得好:“跪着的德国人比站着的日本人更高大!”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付出巨大的代价才取得胜利,中国人民自然无法容忍这种倒行逆施的 行为。于是各地都掀起了声势壮大的抗议和纪念活动。但近来这些纪念活动在少数激进分子 的鼓动下出现了打砸抢日货商店的不理智举动。群众爱国的赤子之心可以理解,但纪念并不 是感情的挥霍,非理性举动无益于解决问题。我国领导人多次表达出严正立场,但同时并不 关闭中日会晤的大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无疑就是对过去痛苦 最理性,也是最深刻的祭奠。 人不能忘本,“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而高贵的心灵在铭记苦难,咀嚼苦难过后,方 能理智地纪念苦难。当纪念的洪波涌动时,勿忘用理性的“闸门”控制情感。 星星发光,张扬个性 议论文过渡技巧 写议论文时,有的文章却脉络不明,似断似连,甚至出现裂痕,缺乏过渡这个段与段、 层与层之间的桥梁纽带。不妨回顾一下,我们读过的许多文章,学过的不少课文,之所以如 行云流水般通畅自然,没有人工斧凿的痕迹,是与恰当安排过渡分不开的。三大文体中不论 哪种文体,巧用过渡,都会使文章思路清晰,转换自然,语意分明,文气贯通,结构严谨, 全文浑然一体。议论文也是如此。那么议论文中的过渡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呢? 1.材料与观点的过渡。 高考试题中,前几年的材料作文到近年来的话题作文,要求“除诗歌外,不限文体”, 事实上写议论文的人不少,许多学生往往依据背景材料或生活实际,通过对自然的观察鉴赏, 对人生、对社会的观察思考,在对材料分析概括的基础上,鲜明自然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常用的表述方式: 这则材料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读完这则材料,我们得到了这样的启示……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9 这则材料的寓意是…… 为什么会这样呢 由此,我明白了一个深刻而又平凡的道理…… 这虽是一则寓言,但却形象地说明了…… 如一位学生写《诚信的思考》:“我曾读过一本书,是说美国人的消费,美国人都是花 未来的钱,而享受现在,‘举债度日’,我想一旦出现无赖不肯还钱,怎么办?原来美国有 个信用局,若某君出现信用违规,即通知各大银行,封杀他的所有借款,此招足以使其无立 身之地,这让我想起了中国的诚信,诚信是国人引以为傲的美德,‘人无信而不立’。” 文中 “这让我想起了中国的诚信”就是一个过渡句,由材料过渡到了中心论点,形成 材料与观点的自然衔接。 2.论点与论述之间的过渡 话题作文,学生从话题包含的内容,生发开去,阐述见解。一部分学生写议论文,提出 中心论点,然后结合生活和社会现象对论点进行论证,但缺乏必要的语言过渡,使观点与材 料分离。写作中,由提出论点到联系现实进行分析论证,学生常常使用“现实生活也有同类 者”“我不禁想到现实生活中的同类现象”等句子进行过渡,形成观点与论述之间的自然转 换,文气贯通。 常用的表述方式: 由此,我联想到我们人类社会…… 物性如此,我们人类何尝不是这样…… ……这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 物犹如此,人亦然。 如:马卡连柯的话令人深思。对花赞赏之余,为什么要手里拿起铁铲、剪刀和巴黎绿呢? 为什么不考虑花是否愿意接受呢?这是因为花虽美,但美中也会有不足之处,美中会有隐患。 如果不及时清除那些杂枝、病枝、虫害,再美的鲜花也会衰败、凋零。物性如此,人类何尝 不是这样,我们的师长在表扬肯定我们的优点和成绩的同时,更要指出我们存在的缺点和不 足,也就是说,要想“爱之深”,就得“责之切”。 3.理论论证与事实论证之间的过渡。 论辩时理论论证为使论述变得深刻,事实论证为使论证显得具体,分析说理时联系生活 实际,避免泛泛而谈,内容空洞,两者结合使用就应注意由此及彼的恰当过渡。 A.若先进行理论论证,再进行事实论证,过渡文字一般是对理论的阐释,用“就拿…… 来说吧”或“例如……”来过渡; 常用的表述方式: 纵观古今,凡是……无不是…… 古往今来,无数成功者的业绩都……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0 纵观古今中外名人学者的成功历程,不难发现,他们的成功的秘诀在于…… 放眼寰球,纵观古今,大凡有……无不是…… 在中国五千年的悠悠历史长河中,你随意拾起一朵浪花,都能说明这个道理。 古往今来,情感高于理性的事情屡见不鲜,而理性控制情感的例子也不少。 历览古来圣贤人,无不对事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在处理事情上力求做到公正不偏 私。 举目四望,古今中外,有多少英雄豪杰因内心之好恶而惨遭滑铁卢?古代如此,今天亦 如此,或许,将来也如此。 历史上的教训,足以使我们对此有更为清醒的认识! 其实,古往今来,不少人都调准了自己感情的"焦距",为自己展现出了清晰的世界。 B.若先事实论证再理论论证,过渡文字一般则是对事实包含道理的分析、总括,用“这 正如……所说……”等词语或句子进行过渡。 常用的表述方式: 有位哲人曾这样说过:“……” 在生活中广为传颂着这样一句名言:……它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深刻而又平凡的道 理…… 让我们牢牢记住……并让它来指导我们的行动吧! “……”,不正是……精神的真实写照吗?可见…… “……”这句话颇有道理(说得多好啊!)它道出了……的真谛。 “……”这妇孺皆知的俗语告诉我们一个平凡而又深刻的道理:…… ……的意思是……,可惜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了解其真正含义。 ……曾说过……,是的,只有……才……不……又怎能…… 生活中有这样一名俗语,叫做…… “……”这句话曾鼓舞了多少仁人志士,然而今天…… 4.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之间的过渡。 万事万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分析说理也一样,正反结合论证有利于是非对比和说理全 面、析理透彻,这是议论文经常运用的论证方法。正面分析与反面分析之间的过渡,一般 借助“反之”“相反”“否则”“如果不这样”等关联性词语完成。 常用的表述方式: 正面举例与反面举例之间的过渡则一般采用“也有与此相反的情况”“相反的事例 如……”等句式过渡。 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又是如何呢? 而现实生活中总有那么一小部分人…… 如:古人尚能如此理性面对问题,可如今的世界却有很多人,无法理性地面对自己的实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1 际和考虑别人的情况。如果"非典"在发现初期就被重视而不隐报,也午今天的"非典"就不会 如此猖撅。如果美国理性面对伊拉克的核危机,试着用卜交手段解决,也许美伊战争就不会 爆发,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死伤了。 5.论证层次之间的过渡。 为了使论述充分、深入,写议论文必须讲究说理的层次性。说理时各层次之间的关系, 以并列关系和递进关系为主,具有并列关系的层次之间的过渡一般借助“同时”“还要”等 关联词语过渡衔接;具有递进关系的层次之间的过渡则往往借助“不仅如此……而且”“更 进一步说”以及“当然”等词句进行过渡衔接。 常用的表述方式: 无独有偶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个人如此,国家民族又何尝不是这样? 那么我们该怎样做呢? 如:在现代,有没有韩非子笔下的"富人"呢?有!譬如在干部的任用问题上就出现了"任 人唯亲"的弊端,一些领导在任用下属时,不是视其是否有才能,而是看其与自己远近、使 一一些无德无能的人混人干部队伍,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真正有志有才之士被 拒之门外。 6.辩证过渡 A.欲进先退 在对某问题阐述自己观点见解时,先要承认与此相反的观点见解存在的合理性,然后指 出其道理存在的不足之处,接着语意一转,话题转入对此观点见解的主要论述。“退”是通 过承认反面的观点见解以防论证疏漏,“进”是论证文章论点的主体。 如:的确,外在环境的感染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尤其青少年思想单纯,阅历浅,经验少, 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强,世界观还未形成,触于墨者即黑,染于朱者即赤。多少青少年受坏 人拉拢,看黄色书刊、录像,赌博、酗酒、偷盗、抢劫,逐渐走向犯罪的深渊。难怪昔有“孟 母三迁”之举,这是促进孟子成为一代儒圣不可否认的外因条件。甚至多少知识名人、革命 志士、人民功臣、劳动模范,也经受不了环境的熏染,荣华富贵的诱惑,最终沦为历史的罪 人。 然而(转入论题),事物不可一概而论,不可以事物的一般规律抹杀事物的特殊性存在。 再如:诚然,正是由于有了人类之间曼妙的情感,全社会乃至全世界才不至于陷入一种 盲目的、机械性的单调之中就如同电影《摩登时代》和《城市之光》中描绘的那样,人的言 行似乎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变得毫无生气,如同机器人一般。缺乏感情的社会是僵硬的,是 脆弱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仅仅凭借情感就可以主导全世界,就可以来评判事物认知的正误 深浅这还需要客观的评价标准,诸如法律、法规等等而这些则又需要认知与进一步的探索。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2 否则,理性的天平就难以使得整个世界在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之下继续发展。 理性固然在认识事物中不可缺少,但我们能因此完全排除了感情因素吗?难道感情在认 知过程中永远起着反面的作用吗? 其它如:诚然、固然、毋庸置疑 B.主论先行,后堵偏漏。 常用的表述方式: 当然 ……不是……而是 然而,凡事都有度,过犹不及 如:当然,在历史上尽管也有“近墨而不黑”、昭著史册的人物,如出污泥而不染的屈 原、陶渊明;执法惩恶,廉洁自律的包拯、海瑞;屡触权贵洁身自好的郑板桥、刘镛;但毕 竟凤毛麟角,为数不多。这些事物特殊现象怎能掩盖外因能促进事物量变向质变转化的一般 规律呢。怎能忽视“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的哲理名言呢? 当然,不要轻易说“不”,并不是不能说“不”。如果你面对一潭死水的生活,波澜不 起,生命的冲劲早已缺席,人生的斗志也了无踪影,你应该对这样的生存现状勇敢地说“不”。 1999 年,高燃以一个中专毕业生的身份只身来到广州打工,又毅然抛弃月薪 5000 多元稳定 工作,多方联系进入一家高考补习班,次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后来创办市值上亿 元的 MYSEE 公司。央视记者李小萌采访他,他说,我不想过那种一眼就可以望到头的人生。 高燃勇敢地跟平庸的生存状态说“不”,高燃超越了自己,他成功了。 我们不要轻易说“不”,并不是去做一个逆来顺受毫无原则的人,面对沉沦的陷阱和惰 性的挑衅,我们要勇敢地说“不”;面对厄运的打击、失败的考验和种种执著人生的坚守, 我们不要轻易说“不”。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坚守早就认定了的。人生的过程 是一个超越自己的过程,人生的过程也是一个坚守的过程。 议论文中的过渡衔接没有固定的格式或词句,可有常用的方法,除了上文提及的几种 过渡形式外,我们还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归结。 1.用词或短语过渡。常用的词语有:“如此说来”“由此可见”“不难看出”“总而 言之”“相反地”“因此”“其实”“那么”“但是”“然而”“不过”等短语或关联性词 语用在下一个论述层次或段落的开头。另外,时间词、序数词、方位词等放在段首,往往也 起过渡作用。 2.用句子形式过渡。在论述的层次与段落之间,用承上启下的句子过渡转换,如同一 句式、同义句式、相近句式、相反句式等,或用连接内容的句子,放在段末或段首,起穿针 引线、勾连前后文的作用。以课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为例,本文首段沉痛追述马克思 的逝世,2 段开头“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提出悼词的中心论点,3 段紧承中心论点写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3 马克思的第一个发现,4 段开头“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写第二个发现,5 段开 头“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写马克思各个领域都有深广研究和独到发现。 6 段开头“他作为科学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以上几段从马克思对科 学理论的贡献和认识角度“论述了他的逝世对历史科学是不可估量的损失”,7 段用“因为 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过渡,强调他的革命理论来源于革命实践,8 段开头“正因为这 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从反面鲜明衬托了马克思的伟大成就。 9 段采用悼文常用的格式收束全文:“他的英名和事业永将永垂不朽。”全文既根据逻辑事 理,组织安排材料,又使用大量过渡性句子,层次分明而又难解难分,前后连贯,步步深入, 结构十分严谨。 3.用段落过渡。这种方法记叙文说明文中使用比较普遍,议论文中例证转换,跳跃性 较大的段落间,也应该使用段落过渡。这种过渡段一般都不长,有的仅是一个句子。有的文 章中心论点独立成段,醒目突出,紧密联系上下文。如鲁迅的《拿来主义》,先用第 4 段批 判“送去主义”,接着另起一段说:“我在这里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 登’了。我只是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此过渡段先总结上文,结束对“送去主义”的批判,然后引出下文,提出“拿来主义”的论 点,这样,上下文的意思自然而然地连接了起来。 ☞基础提升练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2015 年 4 月 3 日舒城初三女生小何骑电动车上学,见一老太摔倒忙上前搀扶,不料老 人一口咬定是小何撞了她,交警反复勘查,终还小何清白。 4 月 21 日,老人伤愈出院时, 善良的小何不计前嫌,带着家人向这位经济困难的老人捐款千元,此举在当地传为佳话。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 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何以报德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抱怨,以德报德。”——《论语》 当受助者们在丛飞的捐助下过上正常的生活时,回望病危的丛飞,他们是否感到一丝焦 急与不安?他们是否曾考虑过对于丛飞的爱心,何以为报? 先哲孔子早已为我们找到了完美的答案--以德报德。 我们生活在一个光怪陆离的社会,一个科技水平、生活水平都比先秦高得多的环境里, 我们不能放弃先哲留给我们的真善美。以德报德不仅是两千年前的准则,也应当是我们当代 人的道德底线。 我不想一味地抱怨世风日下,也不会口口声声诉说社会阴暗。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 一次内心的拷问,心灵呼唤感恩与报答,社会需要良知与正义。这些,你做到了吗?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4 我曾读过一个故事。 一个山间的夜晚,一位禅师正坐在自己的小屋外打坐修禅。这时,从黑暗中窜出一个人 影,他偷偷地溜进了禅师的小屋。清贫的禅师室内竟无一物可拿,不一会儿,那人就失望地 出来了。正当他走到门口,竟看见禅师对着他,像是在等他。没等他开口,禅师就把自己的 外衣脱下,披在他身上,说:“山里风大,穿上这衣服下山吧。”那人无地自容,披上衣服 匆匆走了。禅师目送着,自言自语道:“愿我能送他一轮明月。”第二天清晨,禅师在门口 发现了昨晚那件衣服整整齐齐地放着。禅师欣慰地笑了:“我真的送了他一轮明月!"” 这是一个关于德的故事,是一个善举救赎一颗心灵的故事。这一轮明月,不就是我们的 心灵守望的美德与良知吗?小何扶起了老太,老太反口相诬,小何却以德报怨,带着家人捐 款给老太,不知老太有何颜面接受这笔捐款?显而易见,小何是有德之人,多么希望老太从 此悔过,能以一颗有德之心来对待别人。 也许你曾经受过别人的帮助,感受过关爱的温暖,也许你也曾有过"赠人玫瑰,手有余 香"的经历,也许你看到了社会的黑暗,也许我们大家一样都在盼着一个美好的理想世界的 到来。那就请不要忘记感恩于人,那就让我们大家都以德报德,甚至以德报怨。 以德报德,是生命与生命间高境界的交流。以德报德,是对爱心最好的慰藉。以德报德, 是伟大的情怀。以德报德,更是对美好社会的深情呼唤。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对于材料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 料,总结出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 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各类型材料作文的特点及审题 立意的方法,熟练掌握并使用“主旨领悟法”“关键把握法”“由果溯因法”“舍次求 主法”“寓意揭示法”“细节切入法”“多向发散法”等审题立意、提炼观点的技巧。 对于本题来说,可以采用“主旨领悟法”审理立意,通读材料,就会发现,材料的主人 公是小何,她热心救人,乐于助人,虽然被诬陷,却以德报怨,为受伤的老太捐款,从 小何身上,可以感受到社会所缺失的正能量,由此可以确定作文的立意应为提倡小何这 种乐于助人,以德报怨的精神;还可以采用“由果溯因法”来审题立意,为什么材料中 会说“此举在当地传为佳话”?因为小何的高尚情操感动了大家,据此可确定立意;还 可以提出另一问题,为什么老太明明被救却诬陷别人?她是出于什么心理?可以从老太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5 的角度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有位女作家到国外学习,准备在当地租房居住。房东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经过五天 试住,作家打电话给老人,决定签订长期合同。就在这时,她无意间将一个感觉很昂贵的玻 璃杯摔破了。作家很紧张地告诉了老人。在等待老人时,把碎玻璃和其他垃圾扫入垃圾袋里, 放在了外面(定时会有清洁工来收走)。一会儿老人来了,问:“那些玻璃杯碎片呢?”作 家赶紧说:“我打扫完放在门外了。”老人出门打开垃圾袋看完之后,脸色阴沉地进了屋, 说:“我不租房给你了。”作家赶忙问:“是不是因为我打碎您最喜爱的玻璃杯,惹您不高 兴了?”老人摆了摆手说“不是。”就拿了一支笔和一个垃圾袋,同时带上笤帚和镊子出去 了。只见她把装好的垃圾倒出来,仔细挑选,将所有玻璃碎片装入一个垃圾袋里,上面写着: “玻璃碎片,危险!”然后把其他垃圾装入另一垃圾袋里,写上“安全”。作家在一旁看着, 羞愧难当。这以后,作家总是不断提起此事,每次都是感叹连连。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 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多为他人着想 生活中,若想获得别人的认可就要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每次做事前,多思考一点, 就能避免给他人造成伤害。 老人拒绝与游客签订合同,原因就在于游客将玻璃碎片与其他垃圾扫在一起,没有考虑 到他人会有碰到玻璃片的危险。因此,多为别人考虑一点点,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甚 至伤害。 杭州司机吴斌在遇到事故后,忍着剧痛,用正确的操作方式将公交车安全停下,让车上 的乘客免于灾祸。在危难之时,他仍考虑到他人的安危,仍然乘客的生命安全负责,这也让 他获得了“最美司机”的称号。 无论在哪个行业哪个领域,若要赢得他人的尊重,就要从对方的角度为对方的需要考虑。 今年 6 月份,北京一家医院的一名患者生命垂危,必须马上手术,手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和精力,而该医院只有两名医生可以做这个手术。然后两天两夜,两名一生轮流不停手术。 当手术成功结束,两名医生累得直接躺在手术室。当后来记者采访时,他们说:“想到病人 面临的危险与痛苦,我们没有时间去感受疲惫了。”正是因为这两位医生能够感受病人的感 受,能够为病人地生命需要考虑,所以他们是当之无愧的“白衣天使”。 在生活中,我们都愿意结交有爱心,多为他人考虑的朋友,而一个人能否为他人考虑也 直接体现这他的品行素质。像随地乱扔垃圾不顾清洁工人的辛苦;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不顾他 人感受;饭后不收餐桌,不考虑后来人的吃饭环境等行为都是只顾自己的一时痛快,不为他 人的感受和生存环境考虑的行为。如果我们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就要人人和之间互相为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6 对方想想,其实我们应该能明白“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理。 学会为他人着想,从现在做起。我们作为高中生,已经明事理,懂规矩。为他人着想, 至少从现在必须要站在家长老师的角度明白他们苦口婆心的用意,至少从我们自己做起为身 边的同学着想,说话做事多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 为他人着想,赢得他人尊重,才是立足社会之道。 【试题分析】这又是一篇故事类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在近年高考中几乎一统天下。要想写好 作文材料,对材料的解读非常重要。首先是读懂材料,读出主旨,挖掘构思立意的角度, 选准最佳角度作文。这则材料可谓一波三折,但贴近生活,考生可以从多个角度思考。 构思立意的重点应放材料的结尾部分,即老人拒绝租房后的言行部分。我比较赞成西南 大学董小玉教授的观点,这个材料贴近生活,耐人寻味,具有多元化的含义。但我认为 要全面审读出来得从材料包含的任务关系入手,本材料可以从老人和游客两方面入手去 思考与挖掘。显然,材料是把老人放在正面游客放在反面来写的。从老人的方面可以挖 掘出关爱与责任、善良与宽容、尽职与原则、以及生态与环保等立意;从游客的方面则 可以通过探讨租房失败的原因获得立意,如成功从小事做起等。 关爱与责任:游客打算租房,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做决定”。 老人的提议展示了为他人考虑的一种人文情怀,也体现了一种关爱从点滴开始的素养, 更蕴含了消费时代的道德价值观念。 善良与宽容:当游客忐忑不安地打电话告诉老人,他打碎了一个精美的玻璃杯时,老人则说: “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我过来签合同时再拿一个来。”老人宽慰的话语不仅抚慰 了游客的心,也揭示了他的善良。这个世界上善良的情怀会让人永远记住。 尽职与原则:老人进屋后,首先询问游客:“玻璃杯碎片呢?”当得知游客已把碎片和别的 垃圾一起装进垃圾袋放到门外了,老人拒绝把房屋租给游客。然后,老人仔细地将玻璃 碎片一一捡了出来,放入另一个垃圾袋,写上:“玻璃碎片,危险!”这个细节、这个 举动,不仅将老人的尽职行为、原则风范、敬业做派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蕴涵了一种生 态环保的担荷意识。 成功从小事做起:游客的一个小失误,一个小失败导致他不能租到自己称心的房子。我们要 取得成功,必须从小事做起。 这个作文题目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我成长,遵守社会规范,让道理变成人格,让规范 变成尊严。它启示我们:做人,要做一个充满关爱的人!做人,要做一个坚持原则的人! 做人,要做一个坚守责任的人! 也可以从心里装着别人、为他人着想的角度立意。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 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对于本则材料,因为是叙事性的材料,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7 故应找出故事涉及的对象——“游客”和“老人”,然后看他们分别做了什么事情,再 从中得出立意的角度。这个故事材料涉及到两个人物:一个是来海滨的度假的游客,一 个是房东。房东是位“和蔼可亲”的老人,他容许游客在他家试住,并不急于签合同, 得之游客打碎玻璃杯后也不以为意。他和蔼,宽容,并不急功近利。但当他得之游客没 有很好地处理玻璃杯后便直言拒绝了游客入住。他宽大为怀,但不是不讲原则,该原谅 的就原谅,不该原.谅的则绝不原谅;他能从游客的行为中窥见人的素养品质,善于从 细节中观察人、认识人。另一个是游客,他粗心大意,打碎了玻璃杯,并且做了不恰当 的处理。这样一个粗心的习惯,导致了他没有取得房东的原谅而取消了即将与他签订的 入住合同。而这个粗心的习惯,见出他并没有把别人的安全放在心上。所以,综合起来 看,我们可以写“细节见素养”、“关爱他人从关注细节做起”、“行为与心灵”、“宽 容与原则”等等。同时还可以抓住其中的细节,比如“将所有玻璃碎片装入一个垃圾袋 里,上面写着:‘玻璃碎片,危险!’然后把其他垃圾装入另一垃圾袋里,写上‘安全’”, 再探究这一做法背后的东西,即可确定立意的角度。 3.阅读下列材料作文,根据要求 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俄国诗人巴尔蒙特说:“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和蔚蓝色的原野;我来到这个 世界,为的是看太阳和对面的群山。”阳光打在脸上,温暖留在心里。这个世界的美丽与感 动就像太阳一样,虽然有时会被乌云遮住,但是,她存在着,永远把我们的道路照亮。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准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不得抄袭或套作;(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答案】 散落诗词间的阳光 手执诗卷于清冷的午夜,一首首诗词犹如一缕缕的阳光,让我温暖、感动、痴狂那诗词 间或踯躅或轻快的跫音,破空而来,真切得让人迷茫 诗词是有温度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明明是如此地忧伤,心已 经泛痛,但是我却热泪抛尽;明明是冷清似月光,却让我轻嗅到了阳光的味道只因你的情意 如此真切,纵相隔千年,那藏隐不住的感叹仍令世人倾心 巴尔蒙特说:我因阳光而来到这世间他如此地追求阳光的感动与温暖,可见也是一个痴 情之人而我却在这些凝聚了诗人千年时光的诗词间寻求到了那一束温暖 诗人灵魂的絮语凝聚在平平仄仄的音节里在清冷的午夜,世界褪去了浮华的伪装,在厚 黑学与养生学中执着的人们也已安睡我轻抚着这温暖立体的文字,聆听灵魂的絮语,仿佛金 色的阳光拥抱着我,我不能不感动我看到蒹葭苍苍的河畔,氓焦灼迟疑的明眸里,飘逸着伊 人遥不可及的倩影我听到荒废的沈园里,陆游的一声轻叹:“山盟虽在,锦书难托”一段缱 绻的情怀终成悲剧;而抱国的壮志,也被冰冷的现实压抑在了“铁马冰河”的梦里午夜的阳 光透过心血、悲伤,甚至绝望折射而来,他们在文字的田埂上真实地行走,泪水打湿了远古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8 的书页 浮世的轻烟掩盖不了人生的迷茫,生命的繁华挣脱不了宿命的惩戒“家家争唱饮水词, 纳兰心事几人知”你是人间的过客,满心惆怅,满目凄凉你“不是人间富贵花”,却似“万 里西风瀚海沙”故此,你超脱了富家子弟沉沦的苦海,把一腔才情、满腹诗意都赋予千词万 绪于是,我翻阅诗词仿佛翻阅你的慨叹:“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那词中渗露 出的点点阳光是你对平淡生活的真实追求,也温暖了我不停轻颤的心 回望现实,诗词——这种极纯粹的文字像极了戈壁滩上的阳光,被胡杨阻挡着,被凸凹 的沙丘、大地的裂缝吸纳着,藏匿着,被广袤的戈壁“无以伦比”地执掌着而那些浅薄圆滑 的文字却如浓重的雾霾沉沉地压在人的心头 在这午夜时分,有多少文学家沉浮在黄金的梦里,把灵魂放逐到荒野,诗歌这个老者已 是步履蹒跚散落黄卷古籍中珍贵的阳光,纵是千年也耀人眼睛 纵使我不能与你并肩而走,但而今我能凝望你踽踽独行的背影,抚摸你饱含深情写下的 诗篇,便已足矣只因人生本就有黑暗和伤痛,而你们的诗词却如一束阳光,照亮尘世,穿透 今世的“雾霾”,带给后人温暖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他们不通人情,癫痫痴狂,但那都化作一缕 缕阳光游行在诗词中,轻吟着尘封的心事 【评析】诗词这种极纯粹的文字是诗人心灵的真实表达,却湮没在文学市场化的浪潮里 作者用优美的文字,诗般的语言,表达了对现实的深深忧虑,古代的诗词与诗人们灵魂的絮 语都成了隔岸的风景,午夜的阳光文章紧扣“阳光”,把深刻的寓意融入到形象生动的文字 中,意味隽永。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 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 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 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 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 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9 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 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材料作文的写作:1.写议论文: (1)选择某一角度,从材料中概括出写作的论题或论点。(2)作文中最好出现材料。 (3)提供的材料可以作为写作中的论据。(4)对材料要进行概述;不能照抄材料。2.写 记叙文:(1)从材料中概括出写作的中心。(2)围绕中心,拟定文章的标题。(3) 紧扣中心或题目写作,防止跑题或偏离中心。(4)文章 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要扣 题目( 中心 ),点题目( 中心 )。( 5 )文章中一般不需要出现材料。本题即此 审题,写作即可。 ☞能力捷进测 1.(2015 年高考新课标 1 卷)阅渎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韋。(60 分)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 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 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 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 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 “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 有一种爱可能无须别人的理解 小陈: 你好,我叫明华,看到有关你的新闻后深有感触。很惭愧,像你父亲一样,我以前开车 时也有接听和拨打电话的陋习,受你爱父之心和此举的感动,以后一定会改掉。想起前几天, 我的孩子批评我吃饭时还在刷手机,内心也无比温暖。谨以此信向你表达支持与敬意。 你的行为赢得了多数人的支持,也有少数人质疑和反对——你要宽容这种七嘴八舌的杂 音,这就是舆论,当有关你的新闻变成一个大众传播事件后,很多评论就跟你、跟事件本身 无关了,你不要被这些争议所干扰,不要被“举报父亲”这个渲染性标签压得喘不过气来, 坚信自己是以这种父亲能接受的方式表达对父亲的爱。我知道,你这样做,绝不是“吾爱吾 父,吾更爱原则”——而就是纯粹的爱父亲,以这种让父亲记忆深刻的方式改掉陋习。这种 爱,只要父亲能够理解就足够了,无须别人的理解。 之所以有一些争议和质疑,是因为他们没有站在一个爱父亲的女儿的角度来看这个问 题,没有将心比心,没有同情的理解,而是一个凑热闹的看客和冰冷的旁观者。当这件事成 为一个大众话题时,你已经成为一个被消费的热点。大众传媒工业从这条新闻中各取所需: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0 网友需要的是伦理冲突和情法争议,媒体需要的是劲爆新闻和反常故事,评论员需要的是噱 头和谈资,交警需要的是普法案例,律师需要的是以案说法,道学家需要的是道德高地,微 博需要的是能增加点击的热点,微信圈需要的是能刷屏的温暖鸡汤。 而这一切,与你的需要没有关系。作为一个曾一直努力想让父亲改掉抽烟习惯的我知道, 作为女儿的你,要的只是父亲能改掉这个开车陋习,要的是父亲免于被这种陋习所伤害,要 的是开车的父亲平平安安回到家中和你一起吃晚餐。从新闻看,你的目的已经达到,父亲老 陈后来领悟到“觉得女儿确实说的很有道理,她是在对家人的生命负责,也是对家人爱的一 种体现”。——父亲理解了你的良苦用心,读到了你的爱,那就足够了。 这个世界上,说服真的是一件很难的事,尤其是想说服每个人,让每个人都点赞,那根 本不可能——我想跟你分享一幅漫画,你永远都无法满足所有人。很多时候,你只须介意你 爱的人的感受,只要说服那个你想说服的人,你爱的人理解,你介意的人接受,就可以了。 这是你跟父亲两个人的事,是为了影响和拯救父亲,而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所以不必介意那 些杂音。你这样做,只是想让父亲改掉陋习,你成功地让父亲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理解了 你的爱,真的非常棒。 不要被“亲亲相隐”之类的伪伦理讨论所误导,那是键盘侠牵强附会的乱阐释,这不是 会让父亲受到严惩的告密,而是一种提起注意的警示方式。也不要被“大义灭亲”之类的高 调赞美所迷惑,这是把你和父亲对立起来的高级黑。这不是什么“大义”,就是纯粹而可爱 的爱父之心,你“灭”掉的也不是亲情,而是父亲的陋习。能意识到开车打手机的交通陋习, 是原则;能在一再劝说无效后坚持用其他方式去影响,是韧性;能在穷尽各种方式后想到报 警,是可爱和智慧;最终赢得了你父亲的理解,是完美的佳话。 小陈,这一次事件你可能已经感受到了舆论的多元与复杂,当你走向社会,会更多接触 到这种舆论生态,请坚守自己强大的内心,坚守自己内心崇高的爱与原则。 祝好! 你的支持者:明华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1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给出材料,不给话题;同时也是应用文要求写一封信。材 料很简单,但可以挖掘的空间很大,这里既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也考查了学生的评判 能力。材料很有时代性和现实性,因为这里既涉及到传统的孝道,也涉及到我们现代所 说的隐私问题。首先应先看材料涉及的对象有几人,如信件写给该人,写作的角度是什 么,明确了这些,文章的立意也就确定了。 2.【2014 年高考新课标 1 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 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 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 自己通过。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 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这种做法当场就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事后, 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创新,要有价值 《礼记》有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创新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但只有有价值的创新才能为个人带来转机,才能 带动社会发展,为生命增添色彩,为世界做出贡献。 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比赛项目,将对手挤下桥,己方通过即为胜利。今年却 出现了新情况。两组选手相互抱住,交换位置,都得以通过。看似双赢的行为实则无意义—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2 —山羊过独木桥本就是比赛项目,举办它就是为了分胜负,在斗智斗勇的过程中,体力和脑 力都将得到锻炼,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双方都通过则将比赛胶着化,永远分不出胜负, 也不耗费体力,只是一味地进行下去,既将比赛变得无趣,又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这样 的创新毫无意义。 且看商鞅变法。当时的秦国并不强大,赋重税繁,法律更是混沌一片。商鞅在考察了秦 国国情后提出变法,效果奇好,这才使秦成为超越魏赵的强国,也为后来秦王‚扫六合奠定 了基础。这便是有价值的创新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威廉博利说:‚人一生中最幸运的事,莫过于在他年富力强时明确了自己的价值。是的, 有价值的创新无疑可以为人生带来转机,提高自身价值,个人价值提高了,集体便会强大, 国家也会跟着发展。在我看来,要做出有价值的创新,除却自身创新能力外,观察能力也是 必不可少的。 懂得审时视己,才能做出最具价值的,最有意义的创新。好比商鞅变法,其变法内容均 是商鞅在审查秦国现状后提出的,所以才对秦的发展有如此大的作用。我国近年来提出的‚ 和谐社会,中国梦无一不是建立在我国现今发展状况上的,因为高效的创新方案,所以我国 近几年才能突乜猛进的发展。 未能审时视己而做出的盲目创新,或劳民伤财,或不起任何作用,是我们当尽量避免的。 美国铱星公司作为卫星移动通讯业的开拓者,曾耗资 50 亿美元、花费 12 年的时间用于技术 创新,研究开发出了由 66 颗地球低轨卫星组成的移动通讯网络。从理论上讲,该网络可以 使用户随时随地进行通信联络。但从 1998 年投放市场以来,由于手机和服务费用昂贵,该 公司一直客户稀少。到 1999 年,只有 2 万家用户,而要实现盈利则至少需要有 65 万家用户。 在无法按期偿还巨额债务的情况下,铱星公司于 1999 年 8 月 13 日被迫向特拉华州的美国破 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铱星公司自恃技术先进、富于创新,忽视了市场潜量和购买者的承受 能力,结果盲目创新铸成大错。 走在拥挤的人群中,不论是随人流向前,还是乱走捷径,都无法成功,只有开辟出一条 独特又离街道不远的小路,方可通向成功。向日葵改变自己的生长规律,一心向阳,所以得 到最充足的光照;小溪来回曲折,一曲一弯中汇聚更多水珠。我们更当细心大胆,做独属于 自己的、有价值的创新。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注意材料的中的重点词语“规则”,“引发了观众、运动员 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从这个角度可以写“规则”的遵守问题,可以严格遵守规则, 也可灵活变通。也可从“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的角度写“合作共赢” 的内容,本人主张写“辩证的看待规则”较为理想。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3.【2014 年高考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3 一个游客去波罗的海度假,找到一处房屋,打算同房东——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签下租 房合同。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作决定。 游客住下后感到很满意。到第 5 天,将要签合同时,却发生了一点意外:一个精美的玻 璃杯被他不小心打碎了。他有些忐忑不安地打电话告诉了老人,老人说:“不要紧,你又不 是故意的,我过来签合同时再拿一个来。”游客把碎玻璃和屋里的其他垃圾打扫了。不久, 老人来了,进屋后就问:“玻璃杯碎片呢?”游客回答说,已经装进垃圾袋,放到门外了。 老人赶紧出门,打开垃圾袋看过后,脸色凝重地对游客说:“对不起,我不再把房子租给你 了。” 然后,老人仔细地将玻璃碎片一一捡了出来,放入另一个垃圾袋,写上:“玻璃碎片, 危险!” 要求: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 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 800 字; 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成功从小事做起 游客因为一点小事而没有能租到已经感到满意的房子告诉我们,做好小事是成功的基 石,成功要从小事做起。 东汉时有一少年,独居一室而庭院龌龊不堪。他父亲的朋友去看他见状说:“孺子何不 洒扫待客?”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朋友立即反问道:“一 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位少年从此从小事做起,志在四方的他终于成了杀敌良将——陈 蕃。 只有将小事做好,将伟大理想埋在心中,才有可能成功。试想,连居屋之地都懒得扫, 谈何一扫天下乎? 再伟大的事业都要从平凡的小事开始。克洛克家境并不富裕,他下课就到一家快餐店打 工。起初老师让他擦桌子,可他毫无干劲,当天就溜回家。回家后,他父亲叫他如何擦好桌 子,克洛克用心地在快餐店里依次用五条毛巾擦每一张桌子,最终得到老板赏识。之后,努 力工作的他继承了这家快餐店,并将它发展成了赫赫有名的麦当劳。 如今,麦当劳已经风靡全球,你可曾想过它是如何打造成功并与肯德基并驾齐驱的呢? 你可曾想过克洛克是凭借什么继承并发展它的呢?是啊!他拥有从小事做起的精神,从而缔 造了自己的辉煌。正是因为他首先擦亮了桌子,所以他擦亮了自己的坦荡前途!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积累小事,才能做好大事。 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成名后,对新闻记者表达过成功的原因。他说:“我事无大小,都 认真做,我 12 岁纺过纱,后来当了邮差,我尽量把小事做好,下次便有人把大事交托给我。”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大凡在小事上让人放心的人,在大事上也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4 必将靠得住。只要用心将小事做好,那么做好多个小事就是一件大事。 材料中游客的故事让我想起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苏联著名宇航员弗拉迪米尔·科马洛 夫驾驭的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因在地面检查时忽视了一个小数点而使飞船坠毁。能说小事小 看吗?如果当初地面检查时重视了这个小数点,会发生飞船坠毁的惨剧吗? 我们不仿把小事当成大事,无论在学习中、行为上、生活里,力求把细节做好,做得极 至。大事成功,固然值得自豪;小事做好,却能承载一份责任心! 【解析】 试题分析:这又是一篇故事类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在近年高考中几乎一统天下。要想写好作 文材料,对材料的解读非常重要。首先是读懂材料,读出主旨,挖掘构思立意的角度, 选准最佳角度作文。这则材料可谓一波三折,但贴近生活,考生可以从多个角度思考。 构思立意的重点应放材料的结尾部分,即老人拒绝租房后的言行部分。我比较赞成西南 大学董小玉教授的观点,这个材料贴近生活,耐人寻味,具有多元化的含义。但我认为 要全面审读出来得从材料包含的任务关系入手,本材料可以从老人和游客两方面入手去 思考与挖掘。显然,材料是把老人放在正面游客放在反面来写的。从老人的方面可以挖 掘出关爱与责任、善良与宽容、尽职与原则、以及生态与环保等立意;从游客的方面则 可以通过探讨租房失败的原因获得立意,如成功从小事做起等。 关爱与责任:游客打算租房,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做决定”。 老人的提议展示了为他人考虑的一种人文情怀,也体现了一种关爱从点滴开始的素养, 更蕴含了消费时代的道德价值观念。 善良与宽容:当游客忐忑不安地打电话告诉老人,他打碎了一个精美的玻璃杯时,老人则说: “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我过来签合同时再拿一个来。”老人宽慰的话语不仅抚慰 了游客的心,也揭示了他的善良。这个世界上善良的情怀会让人永远记住。 尽职与原则:老人进屋后,首先询问游客:“玻璃杯碎片呢?”当得知游客已把碎片和别的 垃圾一起装进垃圾袋放到门外了,老人拒绝把房屋租给游客。然后,老人仔细地将玻璃 碎片一一捡了出来,放入另一个垃圾袋,写上:“玻璃碎片,危险!”这个细节、这个 举动,不仅将老人的尽职行为、原则风范、敬业做派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蕴涵了一种生 态环保的担荷意识。 成功从小事做起:游客的一个小失误,一个小失败导致他不能租到自己称心的房子。我们要 取得成功,必须从小事做起。 这个作文题目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我成长,遵守社会规范,让道理变成人格,让规范 变成尊严。它启示我们:做人,要做一个充满关爱的人!做人,要做一个坚持原则的人! 做人,要做一个坚守责任的人!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4.(2016 届兰州一中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5 一个生命垂危的乞丐,在荒野里踽踽独行,最后倒在一片草丛里,这时一颗大而晶莹的 露珠掉在了他的掌心。 乞丐赶忙把手掌移到唇边,对露珠说:“你知道我要做什么吗?” “你将把我吞下去。” “看来你比我还可怜,生命全部操纵在别人手里。” “你错了!”露珠说,“我还不懂什么叫可怜,我曾滋润过一朵丁香花蕾,并让它美丽 地绽放。现在我又将滋润另一个生命,这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福,我无怨无悔。”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乐观地面对生活 人们常说境由心生。是的,乐观的人看山山青,看水水秀,看天天蓝;而悲观的人则看 月月缺,看花花残,看人人悲。露珠属于前者,“我曾滋润过一朵丁香花蕾,并让它美丽地 绽放。现在我又将滋润另一个生命,这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福”露珠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即 将到来的厄运,它感受到的便是幸福。 如果我们能够以乐观的态度去面对风雨,笑对人生的悲欢离合,那么我们的世界将变得 更加丰富多彩。 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失窃绝对是不幸的事。而罗斯福却找出了感恩的三条理由。一次,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家被盗,丢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劝他不必太在 意。罗斯福给朋友写了一封回信:“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 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 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罗斯福换了一种心态角 度去看待人生中的失意与不幸,他是一个乐观的人。是的,遇到挫折可以用乐观的心态对待, 那样你才能战胜它。 乐观地面对生活,你就能在平凡中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力克·胡哲,出生时没有四肢, 因为他天生罹患海豹肢症。但他却看淡自身缺陷。他无法挠痒,只是打趣地说道我没有那设 备。没有四肢的苦难生命,被他轻描淡写地说为“只是少了一些零件”。生活对他来说是残 酷的,但他却忽略自身不足,拥有了自己的一家公司,出了两张畅销全球的 DVD,写了一本 书。是乐观让他拥有了今日的幸福。 还记得海伦·凯勒吗?这位熟悉的人物已被当下人们传颂许久。她是一个多么悲惨的人 啊,以至人们都为她抛洒同情。可是她本人却不这么想。虽然先天性耳聋,失明给她带来内 心无尽的摧残,打破她那内心底处的痛。但那只是暂时。这些痛苦并未让凯勒舍弃生命,并 未让她自暴自弃过一生。相反,她却微笑生活,当然生活给了她回报。她凭借自己毅力,顽 强不屈于伤痛,认真专注于著作。困难挡在前面,她解决,那是从内心的学习。“功夫不负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6 有心人”,最后她成功著作出《海伦·凯勒》《珍爱生命》等等。她被我们歌颂,被我们赞 扬。只是因为她那犹如大地般的厚重,天空般的宽阔。她乐观地面对自己的缺陷,并由此发 展出另一种美。这使她成功了。 要把人生中的不足与挫折放在脚下,让它成为我们成功的垫脚石,以乐观的心态对待自 己的人生,你会发现,幸福远处不在。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典例拓展】(1)把握整体寓意。具体操作时需要精读材料,提取揭示寓意的关键语句(一 般来说,记叙类的找出议论抒情性的句子,议论类的找出观点句),明确材料主旨(寓 意)。要从整体上把握寓言的主旨,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般来说,一则材 料中所包含的主要的、核心的含义,也就是这则材料的“主旨”所在。读懂寓言,理解 寓意是作文的关键。(2)围绕寓意,拓展思路,由假托的故事作相似联想,联想人生、 社会等,根据材料主旨确定立意。(3)多角度思考:充分挖掘材料内涵,找出材料中 的陈述对象。找出每个陈述对象的在事件中所产生的结果。(4)由果及因,为什么会 产生这样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正面提出中心论点。 例子:山石对卵石说:我才是真正的石头。你看我体肤糙砺,棱角分明,血性方刚,我们才 能构成雄壮的大山,凝成挺拔的峰峦,展现自然的粗犷。卵石对山石说:经年累月,水 蚀沙磨,我体肤平滑,肌理莹润,虽已脱胎换骨,不还是石头吗?脱离了大山,我却有 机会走进人间,装点人们的生活。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 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审题指导 思考:1.这是命题作文,话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这类作文在审题立意 方面要注意什么? 2.材料中“山石”与“卵石”对话的重点是什么? 3.我们可以从 哪几个角度入手来构思作 (二)题意阐述。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以寓言的形式设计了山石与卵石的对话。他们对 话的关键是怎样看待自己与别人。从对话来看,山石对卵石很是不屑,认为卵石细小, 不如它自己高大挺拔;认为卵石体肤平滑,肌理莹润,不如它自己体肤糙砺,楞角分明, 血性方刚。山石在卵石的面前,是骄傲的、自信的。这些固然没错,但山石的不足在于,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7 它在看到自己高大雄奇、充满阳刚之气的同时,不应当对同出一源的卵石采取排斥、鄙 视的态度。大千世界的事物存在的形态是各不相同的,美的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大 固然可敬,小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山石的口气比较霸气,唯我独尊,唯我独优,毫无谦 逊,这不是一种值得认可的为人之道。山石的傲气、霸气值得一评。对山石既可正面立 论,肯定它的自信、它的豪气;也可反面立论,批评它的傲气、霸气、偏见,等等。跟 山石相比,卵石就显得温和许多。但卵石在高大的山石面前,并没有失去自信,并没有 丧失自我,它据理力争,柔中带刚,阐说自己苦难的经历,阐说自己也有独特之美,阐 说自己“走进人间,装点人们的生活”的实际贡献。跟傲气的山石相比,人们往往把爱 意更多地投向了卵石。因此对卵石一般宜正面立论。 文章既可整体综合立意,将山石 与卵石相互比照提出观点,也可选点立意,从山石或卵石的所具有的某一个小点立意, 引申开去。 (三)立意角度的探究:若从“石头”的角度,正面立论的话,肯定“棱角分明”的石头是 一种本色之美、个性之美,可以有以下立意:①保持本色之美 ②追求人生的个性之 美,活出精彩 ③做人应“棱角分明”,刚直,充满阳刚之气,等等。 从反面立论, 批评山石对同出一源的卵石采取排斥、鄙视的态度,唯我独尊,唯我独优,看不到别人 的优点的傲气、霸气、偏见,等等。 若从“卵石”的角度,“圆润光滑”的卵石则是 一种雕饰、圆通之美,代表了社会生活中的那些温和、成熟、稳重之人。可以有以下立 意:①圆通是人生的一种艺术 ②人应在学会与他人、社会的融合中,变得成熟、稳 重等等。从“卵石”的“经年累月,水蚀沙磨,我体肤平滑,肌理莹润”特点,可以立 意为“磨练”等。 若结合“山石”“卵石”两个方面的特点,可以有以下立意: 1.从山石与卵石都坚守本质 的角度——山石与卵石都是石头,它们的遭际各不相同,却都没有改变自己的本质与内 涵,都有着各自存在的价值。 2.从山石与卵石不同价值取向的角度——(1)„„人也 一样,价值取向不同,人生经历不同,却都能演绎一段别样人生。 (2)不同形式,同 样实现自身的价值 3.从山石与卵石姿态不同却和谐共生的角度—— (1)山石无棱 角无以显壮美,卵石不圆润无以显温柔,它们都在各自的位置上美丽着。每一块石都有 自己的位置,它们都抛弃了平庸,成就了伟大。平凡不是错,只要活出属于自己精彩, 活出自己个性,生命就有价值。(2)在保持本色之美个性之美的同时,学会圆通,倡 导融合,提倡和谐。 (3)大千世界万千之美/物尽其材各有所用/异样人生/异态之美 /不要拘泥一种形态„„ 4.从两石需相辅相成、取长补短的角度——(1)“糙砺”和“莹 润”结合,才能成就完美的人生。(2)刚柔相济。 5.(2016 届广东省实验附中高三上 10 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曾祖父是名好木匠,他有一句口头禅是:“注意了,留一条缝隙。”木工讲究疏密有致, 粘合贴切,该疏则疏,不然易散落。时下,许多人家装修房子,常常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8 压拱起的现象,这就是太“丰满”的缘故。高明的装修师傅则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一条缝隙, 给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间,便可避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对于以上内容,你有何感悟和体验?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 生命的空隙 生命如同一张弓,我们踩踏着它们,奔往各自的彼岸。但也别忘记,给你的弓弦放松一 下,否则它会断裂的。 朋友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章。我们都企盼着拥有真挚的友情。但我们常常也会忽略朋 友间的玄妙。拥有朋友,并不是说永生相伴,时刻相依,我们也需要给朋友空间。他有他的 生活,他也有自己的思想。如果我们始终将朋友禁锢在自己身旁,那么终有一天朋友也会悄 然离开,留下一个伶俜的你。难道忘记了三国时关云长千里走单骑,寻到了刘皇叔,但在他 的背后是曹操对英雄的尊重,给云长留下了一道缝隙,同时也为自己在华容道上留下了一道 生命缝! 情爱亦为生命中绚丽的一节。品读那“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凄苦,那是怎样 一个“悲”字!但它美,美得撕心裂肺,每得荡气回肠。纵然它没有缠绵的过程,纵然它要 相隔千里,但这段情却如麻一般,剪不断,理还乱。设想如果没有银河那一道缝隙,没有缝 隙的阻挡,那相思之情又怎会流传至今?正所“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给情 爱一道缝隙,让它在缝隙中滋长! 亲人是生命中最真挚的一页。在共同的血液里,我们走过多少个春夏秋冬,我们一起看 过多少次的日升日落,花开花谢。我们常常在一起,以至我们之间彼此过于熟悉,连扎针的 缝隙都未曾留下。于是冲突拥挤也时常在我们和亲人之间发生。或许你的一句话刺痛了亲人 的伤口,或许你的一句话道出了亲人的难堪甚至隐私。你也许并非有意,但你们实在太了解。 因此在我们交流亲情的时候,别忘了也给亲情留下一道缝隙。给亲人们留下他们自己的空间, 让他们在其中享受一下独处的自由,欣赏一下没有你的风景。 张爱玲说:“生命是袭华美的袍,里面爬满了虱子。”多么的悲凉与无奈。可正是这生 命之缝中的虱子,给了生命别样的滋味。虽然有些苦,但决不平淡。 生命,并非填塞得很满才叫充实,有时那叫凝滞,生命需要一道缝隙,让沸腾的血液畅 流无阻!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9 立意: 1.环境保护,有限度地开发自然资源,给后代留下发展的缝隙。 2.处理生活中的摩擦时,给别人留下缝隙。对别人宽容也是对自己的宽容,为自己留后路。 3.朋友、夫妇之间留缝隙,是尊重和爱的表现。 4.给异于己者留缝隙,可形成文化的兼容。 5.写文章时可含蓄,留给别人想象的空间,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6.凡事要留回旋的余地。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技法点拨】材料作文身体是一定要仔细阅读所提供的材料,切实弄清材料的中心和实质, 不要只抓住其中的只言片语,以局部代替整体。当然,重视材料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是 正确而且必需的,但它在必须在整体框架下进行。此题的关键语句是“注意了,留一条 缝隙。”重点在于对“缝隙”一词的理解。“留一道缝隙”,关键在于一个“留”字。 为什么要“留一道缝隙”?如何才能“留下一道缝隙”?应该在哪些方面“留下一道 缝隙”?如此一问,思路定然大开。材料中要求“美满”,装修反而会失败;留一道缝 隙,竟然成就完美,由此可以联想到:不可求全责备,不为已甚;尊重他人,方可和谐 和睦等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