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浙江高考语文二轮培优新方案精练:“文言文翻译题”强化练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浙江高考语文二轮培优新方案精练:“文言文翻译题”强化练 Word版含解析

- 1 - “文言文翻译题”强化练 一、对点强化练(50 分) 1.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袁淑,陈郡阳夏人,丹阳尹豹少子也。少有风气,伯父湛谓家人曰:“此非凡儿。”至 十余岁,为姑夫王弘所赏。不为章句之学,而博涉多通,好属文,辞采遒艳,纵横有才辩。 本州命主簿,著作佐郎,太子舍人,并不就。刘湛,淑从母兄也,欲其附己,而淑不以为意, 由是大相乖失。出为宣城太守,以母忧去职。服阕,为太子中庶子。 元嘉二十六年,其秋,大举北伐,淑侍坐从容曰:“今当鸣銮中岳,席卷赵、魏,检王 岱宗,今其时也。臣逢千载之会,愿上《封禅书》一篇。”太祖笑曰:“盛德之事,我何足 以当之。”淑憙为夸诞,每为时人所嘲。始兴王濬尝送钱三万饷淑,一宿复遣追取,谓使人 谬误,欲以戏淑。淑与濬书曰:“闻之前志曰,七年之中,一与一夺,义士犹或非之。” (1)不为章句之学,而博涉多通,好属文,辞采遒艳,纵横有才辩。(5 分) 译文: (2)始兴王濬尝送钱三万饷淑,一宿复遣追取,谓使人谬误,欲以戏淑。(5 分) 译文: 参考答案:(1)他不做分析文字的章节与句读的学问,而是广泛地涉猎,通晓多种知识, 喜欢写文章,辞章文采刚健华美,纵横奔放,雄辩有力。(得分点:“章句”“属文”“遒” 各 1 分,大意 2 分) (2)始兴王刘濬曾经将三万钱赠给袁淑,过了一夜又派人追回,说是送钱的人弄错了,想 用这种方法戏弄袁淑。(得分点:“尝”“饷”“谬误”各 1 分,大意 2 分) 参考译文: 袁淑,陈郡阳夏人,是丹阳尹袁豹的小儿子。少年时期就很有风度气概,他的伯父袁湛 对家里人说:“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孩子。”到了十几岁,得到姑父王弘的赏识。他不做分析 文字的章节与句读的学问,而是广泛地涉猎,通晓多种知识,喜欢写文章,辞章文采刚健华 美,纵横奔放,雄辩有力。本州官府任命他为主簿,著作佐郎,太子舍人,他都没有就任。 刘湛,是袁淑的姨表兄,他想让袁淑归附自己,但袁淑不把他放在心上,因而彼此大不相合。 出任宣城太守,因遭逢母亲丧事而辞官。丧期完毕后,任太子中庶子。 元嘉二十六年,这年秋季,朝廷大举北伐,袁淑陪伴侍奉皇帝时不慌不忙地说:“(您) 现今应当临视中岳,攻打赵、魏,到泰山封禅,现在正当时。我遇上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愿 意献上《封禅书》一篇。”太祖笑着说:“这是盛德之事,我哪里可以担当?”袁淑喜欢说 夸大虚妄、不合实际的话,常常被当时的人嘲笑。始兴王刘濬曾经将三万钱赠给袁淑,过了 一夜又派人追回,说是送钱的人弄错了,想用这种方法戏弄袁淑。袁淑给刘濬写信说:“我 - 2 - 从以前的文字记载中听说,七年当中,一次送给,一次又把它夺回去,即便是义士,也会遭 受非议。”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公讳易占,字不疑,姓曾氏,建昌南丰人。始公以文章有名,及试于事,又愈以有名。 临川之治,能而不以威,使恶人之豪帅其党数百人皆不复为恶。庄献太后用道士言作乾明观, 匠数百人,作数岁不成。公语道士曰:“吾为汝成之。”为之捐其费太半,役未几而罢。如 皋岁大饥,固请于州,而越海以籴,所活数万人。明年稍已熟,州欲收租赋如常,公独不肯 听,岁尽而泰之县民有复亡者,独如皋为完。既又作孔子庙,讽县人兴于学。 宝元中,李元昊反,契丹亦以兵近边,天子忧之,诏天下有能言者皆勿讳。于是言者翕 然论兵以进,公独谓“天下之安危顾吾自治不耳。吾已自治,夷狄无可忧者;不自治,忧将 在于近,而夷狄岂足道哉?”即上书言数事,以为事不尔,后当如此,既而皆如其云。公之 遭诬,人以为冤,退而贫,人为之忧也。而公所为十余万言,皆天下事,古今之所以存亡治 乱,至其冤且困,未尝一以为言。 (1)临川之治,能而不以威,使恶人之豪帅其党数百人皆不复为恶。(5 分) 译文: (2)公之遭诬,人以为冤,退而贫,人为之忧也。(5 分) 译文: 参考答案:(1)他治理临川的时候,凭才干而不用威势(强力),就让坏人(作奸犯科的人)的 首领率领他的部下几百人都不再做坏事。(得分点:“治”“能”“帅”“党”各 1 分,大意 1 分) (2)曾公遭遇诬陷,人们认为(他)是冤枉的,(他)退职以后陷入贫困,人们替他忧虑。(得分 点:“公之遭诬”“以为”“退而贫”“为”各 1 分,大意 1 分) 参考译文: 公名叫易占,字不疑,姓曾,建昌南丰人。开始时曾公凭借文章闻名,等到为官做事, 又更加有名。他治理临川的时候,凭才干而不用威势(强力),就让坏人(作奸犯科的人)的首领 率领他的部下几百人都不再做坏事。庄献太后采纳道士的建议修造乾明观,工匠数百人,建 了几年也没有完成。曾公对道士说:“我替你建成它。”替他募捐了一大半的费用,工程不 久就完成了。如皋这一年饥荒严重,曾公努力向州里请求救济,并且越过大海购买米粮,救 活了几万人。第二年作物逐渐成熟,州里想像往年一样收取租税,唯独曾公不愿意执行,年 末泰州各县百姓又有逃亡的,只有如皋百姓没有逃亡的。后来又修建孔子庙,劝勉县里百姓 兴起学习风气。 宝元年间,李元昊反叛,契丹也派军队逼近边境,天子非常忧虑,下诏天下有能进言献 - 3 - 策的都不要有所隐瞒。在这时候进言献策的人都一致用派军队应对来进言,唯独曾公认为“天 下的安危只不过在于我们自己是否安定罢了。如果我们内部安定,来自于夷狄的边患就没有 什么可忧虑的;自己不稳定,忧患就在眼前,那些夷狄又哪里值得一提呢”?于是上书议论 了几件事情,认为如果事情不这样,以后会怎样,不久,结果都跟他说的一样。曾公遭遇诬 陷,人们认为(他)是冤枉的,(他)退职以后陷入贫困,人们替他忧虑。曾公所写的十几万字的 文章,论述的都是天下的事,古往今来存亡治乱的原因,至于(他)被冤屈并且陷入困窘,他却 没有为自己写一个字。 3.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也。性简亢,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 初举孝廉,为司徒胡广所辟,再迁青州刺史。守令畏威明,多望风弃官。复征,再迁渔 阳太守。寻转蜀郡太守,以母老乞不之官。转护乌桓校尉。鲜卑数犯塞,膺常蒙矢石,每破 走之,虏甚惮慑。以公事免官,还居纶氏,教授常千人。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陵 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者所羞。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 得御李君矣。” (1)鲜卑数犯塞,膺常蒙矢石,每破走之,虏甚惮慑。以公事免官,还居纶氏,教授常千 人。(5 分) 译文: (2)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者所羞。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 “今日乃得御李君矣。”(5 分) 译文: 参考答案:(1)鲜卑多次侵犯边塞,李膺常常冒着飞箭流石,每次都击退来敌,敌寇非常 害怕 他。 后因公 事被 免去 官职, 回纶 氏居住 ,教 授的 子弟常 有上 千人。 (得分 点: “数”“走”“以”“教授”各 1 分,大意 1 分) (2)樊陵后来凭巴结宦官,做到了太尉的职位,被有节操的人所鄙弃。荀爽曾去拜谒李膺, 趁便替李膺驾车,回来后高兴地说:“今天竟能够给李君驾车。”(得分点:“附”“为…… 所……”“谒”“因为”各 1 分,大意 1 分) 参考译文: 李膺字元礼,颍川郡襄城县人。禀性孤傲清高,不大与人交往,只把同郡人荀淑、陈寔 当成师友。 (李膺)最初被举荐为孝廉,后被司徒胡广征召,又升任青州刺史。郡守县令害怕他威严清 明,听说后大都弃官而去。后再次被征召,调任渔阳太守。不久转为蜀郡太守,因为母亲年 迈请求不赴任。转为护乌桓校尉。鲜卑多次侵犯边塞,李膺常常冒着飞箭流石,每次都击退 - 4 - 来敌,敌寇非常害怕他。后因公事被免去官职,回纶氏居住,教授的子弟常有上千人。南阳 的樊陵请求做他的门徒,李膺辞谢没有接受。樊陵后来凭巴结宦官,做到了太尉的职位,被 有节操的人所鄙弃。荀爽曾去拜谒李膺,趁便替李膺驾车,回来后高兴地说:“今天竟能够 给李君驾车。” 4.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王思远,琅邪临沂人。尚书令晏从弟也。宋建平王景素辟为南徐州主簿,深见礼遇。景 素被诛,左右离散,思远亲视殡葬,手种松柏。与庐江何昌宇、沛郡刘琏上表理之,事感朝 廷。景素女废为庶人,思远分衣食以相资赡。 世祖诏举士,竟陵王子良荐思远及吴郡顾暠之。思远与顾暠之友善。暠之卒后家贫,思 远迎其子,经恤甚至。邵陵王子贞为吴郡,世祖除思远为吴郡丞,以本官行郡事,论者以为 得人。以疾解职,还为司徒谘议参军。高宗辅政,不之任,仍迁御史中丞。临海太守沈昭略 赃私,思远依事劾奏,高宗及思远从兄晏、昭略叔父文季请止之,思远不从,案事如故。 思远清修,立身简洁。衣服床筵,穷治素净。宾客来通,辄使人先密觇视。衣服垢秽, 方便不前;形仪新楚,乃与促膝。虽然,既去之后,犹令二人交帚拂其坐处。上从祖弟季敞 性甚豪纵,上心非之,谓季敞曰:“卿可数诣王思远。” 永元二年卒,年四十九。 (1)宋建平王景素辟为南徐州主簿,深见礼遇。(5 分) 译文: (2)衣服垢秽,方便不前;形仪新楚,乃与促膝。(5 分) 译文: 参考答案:(1)(王思远)被宋建平王刘景素征召为南徐州主簿,很被以礼相待(看重)。(得分 点:“辟”“见”“礼遇”各 1 分,大意 2 分) (2)(如果来人)衣服有污垢,他就想法不上前接近;(如果来人)仪表整洁新鲜,他才愿意促 膝相谈。(得分点:“垢秽”“方便”“楚”及省略句各 1 分,大意 1 分) 参考译文: 王思远,琅邪临沂人。尚书令王晏的堂弟。(王思远)被宋建平王刘景素征召为南徐州主簿, 很被以礼相待(看重)。刘景素被杀后,手下人东逃西散,王思远亲自负责他的殡葬事宜,又亲 手在他墓旁种植松柏。并和庐江何昌宇、沛郡刘琏上表为其说明,感动了朝廷。刘景素的女 儿被贬为平民,王思远拿自己的衣食去资助养活她。 世祖下诏推选人才,竟陵王萧子良举荐了王思远及吴郡的顾暠之。王思远和顾暠之很友 好。顾暠之死后家中贫困,王思远把他的儿子接来,照顾得非常周到。邵陵王萧子贞为政吴 郡,世祖任命王思远为吴郡郡丞,以本官处理郡中事务,舆论都认为他是最适当的人选。(王 - 5 - 思远)后因病辞职,还京任司徒谘议参军。高宗辅佐治理政务后,没有重用王思远,依然升任 他为御史中丞。临海太守沈昭略贪赃徇私,王思远便据实弹劾,高宗和王思远的堂兄王晏以 及沈昭略的叔父沈文季都请他别这样做,王思远不从,依然像以前一样调查此事。 王思远为人清修,立身简洁。衣服桌椅之类,极其素净。有宾客来访(交流),他总要派人 先暗作观察。(如果来人)衣服有污垢,他就想法不上前接近;(如果来人)仪表整洁新鲜,他才 愿意促膝相谈。虽然如此,此人走后,他还要让二个仆人用笤帚反复清扫那人的坐处。皇上 的从祖弟弟萧季敞性情豪放不受拘束,皇上心里不满,就对他说:“你可以多去拜访王思远 几次。” 永元二年(王思远)去世,当时四十九岁。 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张学颜,字子愚,肥乡人。登嘉靖三十二年进士。辽抚李秋免,大学士高拱欲用学颜, 或疑之,拱曰:“张生卓荦倜傥,人未之识也,置诸盘错,利器当见。”侍郎魏学曾后至, 拱迎问曰:“辽抚谁可者?”学曾思良久,曰:“张学颜可。”拱喜曰:“得之矣。”遂以 其名上,进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 辽镇边长二千余里,城寨一百二十所,三面邻敌。官军七万二千,月给米一石,折银二 钱五分,马则冬春给料,月折银一钱八分,即岁稔不足支数日。自嘉靖戊午大饥,士马逃故 者三分之二。前抚王之诰、魏学曾相继绥辑,未复全盛之半。继以荒旱,饿莩枕籍。学颜首 请振恤,实军伍,招流移,治甲仗,市战马,信赏罚。黜懦将数人,创平阳堡以通两河,移 游击于正安堡以卫镇城,战守具悉就经画。 (1)张生卓荦倜傥,人未之识也,置诸盘错,利器当见。(5 分) 译文: (2)黜懦将数人,创平阳堡以通两河,移游击于正安堡以卫镇城,战守具悉就经画。(5 分) 译文: 参考答案:(1)张生卓越出众为人倜傥,人们还没有了解他,把他放到复杂环境中,(他) 杰出的才能就会显露出来。(得分点:“卓荦倜傥”“利器”“见”及“未之识”句式各 1 分, 大意 1 分) (2)罢免几个懦弱的将领,创建平阳堡来沟通两河,把游击巡逻之军迁移到正安堡来保卫 镇城,进攻守卫的器械全部加以经营谋划。(得分点:“黜”“具”“经画”各 1 分,大意 2 分) 参考译文: 张学颜,字子愚,肥乡人。考中嘉靖三十二年进士。辽地巡抚李秋被免职,大学士高拱 想任用张学颜,有人怀疑张学颜(的能力),高拱说:“张生卓越出众为人倜傥,人们还没有了 - 6 - 解他,把他放到复杂环境中,(他)杰出的才能就会显露出来。”侍郎魏学曾稍后到达,高拱迎 接并问道:“谁可以担任辽地巡抚?”魏学曾思考很久,说:“张学颜可以。”高拱高兴地 说:“相契合了。”于是把张学颜的名字呈上去,(张学颜)升任为右佥都御史、辽东巡抚。 辽东镇边界长两千多里,城寨有一百二十所,三面与敌人相邻。官兵七万二千人,每月 供给大米一石,折合银子二钱五分,马匹冬天、春天供给草料,每月折合银子一钱八分,即 使年成好也不够维持几天。从嘉靖戊午年大饥荒,三分之二的士兵、马匹逃走死亡。前任巡 抚王之诰、魏学曾相继安抚集聚,没有恢复到全盛时期的一半。接着由于饥荒、旱灾,饿死 的人很多。张学颜首先请求救济,充实军队,召回流亡迁徙的百姓,整修兵器,购买战马, 严明赏罚。罢免几个懦弱的将领,创建平阳堡来沟通两河,把游击巡逻之军迁移到正安堡来 保卫镇城,进攻守卫的器械全部加以经营谋划。 二、语篇综合练(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10 题。 《古今家诫》叙① [宋]苏 辙 老子曰:“慈故能勇,俭故能广。”或曰:慈则安能勇?曰:父母之于子也,爱之深, 故其为之虑事也精。以深爱而行精虑,故其为之避害也速,而就利也果.。此慈之所以能勇也。 非父母之贤于人,势有所必至矣。辙少而.读书,见父母之戒其子者,谆谆乎惟恐其不尽也, 恻恻乎惟恐其不入也。曰:呜呼,此父母之心也哉!师之于弟子也,为之规矩以授之,贤者 引之,不贤者不强.也。君之于臣也,为之号令以.戒之,能者予之,不能者不取也。臣之于君 也,可则.谏,否则去。子之于父也,以几谏,不敢显,皆有礼存焉。父母则不然。子虽不肖, 岂有弃子者哉?是以尽其有以告之,无憾而后止。《诗》曰:“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 。岂弟君子,民之父母。”②夫虽行潦之陋而无所弃,犹父母之无弃子也。故父母之于子, 人伦之极也。虽其不贤,及其为子言也必忠且尽,而况其贤者乎? 太常少卿长沙孙公景修少孤而教于母,母贤,能就.其业。既老,而念母之心不忘,为《贤 母录》,以致其意。既集《古今家诫》,得四十九人,以示辙,曰:“古有为是书者,而其文 不完。吾病焉,是以为此。合众父母之心,以遗天下之人,庶几有益乎!”辙读之而叹曰: “虽有悍子忿斗于市,莫之能止也,闻父之声则敛手而退,市人过之者亦莫不泣也。慈孝之 心人皆有之,特患无以发.之耳。今是书也,要将以发之欤?虽广之.天下可也。自周公以来至 于今,父戒四十五,母戒四,公又将益广之未止也。” [注] ①叙,即序,评论、介绍作品内容的文字。②“《诗》曰”句,出自《诗经·大雅·泂 酌》。泂,远。潦,指活水。 (fēn chì),蒸饭、酒食。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而就利也果. 果:果敢 B.不贤者不强.也 强:勉强 - 7 - C.能就.其业 就:得到 D.特患无以发.之耳 发:阐明 解析:答案:C C 项,就:成就。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A. 辙少而.读书 吾尝终日而.思矣 B. 为之号令以.戒之 奉宣室以.何年 C. 可则.谏,否则去 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D. 虽广之.天下可也 去今之.墓而葬焉 解析:答案:A A 项,连词,表修饰,不译。B 项,连词,来、用来/介词,在……时候。 C 项,连词,就/连词,或。D 项,代词,它,指书/助词,不译。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本文首先以《老子》中的一句话作为自己立论的依据,随之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论 述“慈之所以能勇”的道理,赞扬了父母给予儿女们的慈爱之心。 B.为了说明父母告诫子女与其他人不同,作者以老师对于学生、君王对于臣子、臣子对 于君王、儿子对于父亲等作比照,使人真正体会到父母的至诚至殷。 C.作者借少时读书所记之事来描述自己的父母,把父母教育子女时那种独有的耐心、诚 挚、循循善诱以及满怀期望的神态刻画得栩栩如生。 D.本文有描写,有议论,描写生动形象,议论淋漓透彻;融描写、议论、情感于一炉, 或进行比照,或引用古诗,或发出感慨,文势跌宕起伏。 解析:答案:C C 项,文章第二段主要写孙景修汇编《古今家诫》,作者读了之后很感 动,但没有“描述自己的父母”。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虽其不贤,及其为子言也必忠且尽,而况其贤者乎? 译文: (2)市人过之者亦莫不泣也。 译文: 参考答案:(1)纵然他们本身并不贤能,告诫子女时也必定会真诚无私又尽心竭力,更何 况那些贤能的父母呢? - 8 - (2)路过街市的人没有谁不(感动而)流泪的。 参考译文: 老子说:“做到仁慈就能够勇敢,做到节俭就能够广大。”有人问:仁慈,怎么会变勇 敢?我的回答是:父母对于子女,爱之既深,所以为他们考虑的事情很多也很深。因为深爱 的情感所以才能够做到精深的思虑,所以他们为了保护子女躲避灾祸就很迅速,而为子女成 就利益也十分果敢,这就是仁慈能够导致勇敢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父母比其他的人贤明,这 是形势必然到这步啊。我小时候读书,看见父母告诫他们的子女,不厌其烦唯恐有说不到的 地方,伤心地唯恐子女听不进去劝告。那人感叹道:是啊,这就是父母的心啊!老师对于弟 子,给他们立了规矩传授给他们知识、本领,贤明的人引导他们,不贤明的人也不勉强他们。 君主对于臣子,对他们发号施令来告诫他们,对于贤能的给予官职,对于不贤能的不授予官 职。臣子对于君主,可以的话就谏诤,不然就离职。儿子对于父亲,用隐约的言辞劝谏,不 敢太显露,这都是因为礼仪的存在约束着。父母就不这样了,儿子即使不好,哪有遗弃儿子 的呢?所以他们竭尽所能教给子女,直到没有遗憾才停止。《诗经》说:“从远方酌取流水, 从那里舀取注入此中,可以蒸饭煮酒食。君子品德真高尚,好比百姓父母般。”即使是像流 水那样卑陋也不舍弃,就像父母不遗弃子女一样。所以父母对于子女,是人类伦理道德的极 致。纵然他们本身并不贤能,告诫子女时也必定会真诚无私又尽心竭力,更何况那些贤能的 父母呢? 太常少卿,长沙人孙公景修,年幼丧父而受教于母亲,母亲贤能,能够成就他的学业。 等到老了之后,就感激母亲的心意而不能够忘怀,作《贤母录》以表达他的心意。以后又汇 编《古今家诫》,记录了四十九人,拿来给我看,并说:“古代就有汇编这种书的人,而他们 的内容不完整。我对此感到遗憾,所以又作了此书。集中天下众多父母的心,用来馈赠给天 下的人,希望能够带来益处。”我读了之后感叹道:“即使有凶悍的儿子在集市上狠斗,没 有人能够阻止,(但)听到父亲的声音就收敛罢手退去,路过街市的人没有谁不(感动而)流泪的。 慈孝的心,所有的人都有,只是担忧没有能够阐明它罢了。如今的这本书,大概将会阐明吧! 即使推广流传于天下也是行得通的。自从周公以来到如今,父戒四十五人,母戒四人,孙公 又要将它加以发扬光大,没有停止。” 10.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 分) 佛 骨 自 凤 翔 至 传 京 师 诸 寺 公 奏 疏 言 自 伏 羲 至 周 文 武 时 皆 未 有 佛 而 年 多 至 百 岁 有 过 之 者 自 佛 法 入 中 国 帝 王 事 之 寿 不 能 长 梁 武 帝 事 之 最 谨 而 国 大 乱 请 烧 弃 佛 骨 (选自《全唐文》,有删改) 解析:答题前要先通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进行断句。断句时要抓住重点实词、虚词 等,如“佛骨”“自”“传”“而”“帝王”“梁武帝”等。 参考答案:佛骨自凤翔至/传京师诸寺/公奏疏言/自伏羲至周文武时/皆未有佛/而年多至百 - 9 - 岁/有过之者/自佛法入中国/帝王事之/寿不能长/梁武帝事之最谨/而国大乱/请烧弃佛骨 参考译文: 佛骨从凤翔运来,传到京师的各个寺院。韩愈上奏说:“自伏羲到周文王周武王时,都 没有佛,他们的寿命却长达百岁,甚至还有超过百岁的。但自从佛法传到中原之地,帝王信 奉它,寿命反而不能长久。梁武帝信奉它最为恭敬,但是国家大乱。请烧掉丢弃佛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