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2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广东省梅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广东省梅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建筑的“文法” 梁思成 一个民族的建筑有它自己的构造规则或组合方式,如同语言的“文法”。中国建筑就具有特殊的“文法”。 我们的祖先在选择了木料之后逐渐了解了木料的特长,创始了骨架结构初步方法——中国系统的“梁架”。这以后他们发现了木料性能上的弱点。当水平的梁枋将重量转移到垂直的立柱时,在交接的地方会产生极强的剪力,那里梁就容易折断。于是他们用许多斗形木块的“斗”和臂形短木的“拱”,将上面的梁枋托住,使它们的重量一层一层递减集中到柱头上来。梁柱间过渡部分的结构减少了剪力,消除了梁折断的危机。这是一种“文法”,而斗、拱、梁、枋、椽、檩、楹柱、棂窗等,就是主要的“语汇”了。 斗和拱组合而成的组合物,近代叫做“斗拱”。至迟在春秋时代,斗拱已很普遍地应用。它不仅可以承托梁枋,而且可以承托出檐,增加檐向外挑出的宽度。《孟子》里就有“榱题数尺”之句,意思说檐头出去之远。这种结构同时也成为梁间檐下极美的装饰。可能在唐以前,斗拱本身各部已有标准的比例尺度,但要到宋代,我们才确实知道斗拱结构各种标准的规定。全座建筑物中无数构成材料的比例尺度都以一个拱的宽度作度量单位,以它的倍数或分数来计算。宋时把每一构材的做法,把天然材料修整加工到什么程度的曲线,榫卯如何衔接等都规格化了,形成了类似“文法”的规矩。 中国建筑的“文法”还包括关于砖石、墙壁、门窗、油饰、屋瓦等方面,称做“石作做法”“小木作做法”“彩画作做法”和“瓦作做法”等。 屋顶属于“瓦作做法”。它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最重要、庄严无比、美丽无比的一部分。瓦坡的曲面,翼状翘起的檐角,檐前部的“飞椽”和承托出檐的斗拱,给予中国建筑以特殊风格和无比可拟的杰出姿态,这都是内中木构使然,因为坡的曲面和檐的曲线,都是由于结构中的“举架法”的逐渐垒进升高而成。盖顶的瓦,每一种都有它的任务,有一些是结构上必需的部分,略加处理便同时成为优美的瓦饰,如瓦脊、脊吻、重脊、脊兽等。 油饰本是为保护木材而用的。在这方面中国工匠充分地表现出创造性。他们使用各种颜色在梁枋上作妍丽繁复的彩绘,但主要的却用属于青绿系统的“冷色”而以金为点缀,所谓“青绿点金”。柱和门窗则只用纯色的朱红或黑色的漆料。这样,建筑物的直接受光面同檐下阴影中彩绘斑斓的梁枋斗拱,更多了反衬的作用,加强了檐下的艺术效果。 至于建筑物之间的组合,即对于空间的处理,我们的祖先更是表现了无比的智慧。院落组织是中国建筑在平面上的特征。无论是住宅、官署、寺院、宫廷、商店、作坊,都是由若干主要建筑物,如殿堂、厅舍,加以附属建筑物,如厢耳、廊庑、院门、围墙等周绕联络而成一院,或若干相连的院落。这种庭院,事实上是将一部分户外空间组织到建筑范围以内。这样便适应了居住者对于阳光、空气、花木的自然要求,供给生活上更多方面的使用,增加了建筑的活泼和功能。数千年来,无论贫富,在村镇或城市的房屋没有不是组成院落的。一样,在一个城市部署方面,我们祖国的空间处理同欧洲系统的不同,主要也是在这种庭院的应用上。 1.下列对斗拱作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用斗拱承托梁枋,是为了减缓梁枋直接压在木柱上所产生的剪力,以消除梁折断的危机。 B.斗拱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既可以用来承托梁枋和出檐,也可以用来装饰美化建筑物。 C.全座建筑物无数构成材料的比例尺度,是根据它们相对于一个拱的宽度,按倍数或分数计算出来的。 D.檐下彩绘的梁枋斗拱,在阳光的直接照射下,色彩显得更加绚丽,艺术效果格外强烈。 2.下列涉及中国建筑“文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梁枋上妍丽繁复的彩绘,都使用了属于青绿系统的“冷色”,并以金为点缀,这就是“青绿点金”。 B.盖顶的瓦,有一些具有双重功能,既能在结构上发挥作用,也能成为美化屋顶的饰物,如瓦脊、脊吻、重脊、脊兽等。 C.中国建筑屋顶的辉煌,表面上出自瓦脊、脊吻、重脊、脊兽等的奇妙组合,实际上是瓦坡的曲面、翼状翘起的檐角,檐前部的“飞椽”和承托出檐的斗拱这些建筑物内部木构使然。 D.“石作做法”“小木作做法”“彩画作做法”和“瓦作做法”都是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文法”。 3.下列对文章最后一段内容的理解和推断,准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无论官署寺院还是住宅作坊,都是由若干主、辅建筑物按一定的布局规则组合而成的一个庭院,或若干相连院落。 B.把阳光、花木等引入到建筑范围内,打通内外,让居住者尽享无限空间带来的生趣,并使建筑更加活泼和适用。 C.数千年来,遍及中国的构型各异的建筑,从富丽堂皇的宫廷到简陋朴素的民居,无一不是同一结构的院落。 D.在一个城市部署方面,我们祖国的空间处理同欧洲系统都是应用了院落组织的平面特征。 【答案】1.D 2.A 3.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对斗拱作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D项,“在阳光的直接照射下,色彩显得更加绚丽,艺术效果格外强烈”表述错误。原文第6段说的是“建筑物的直接受光面同檐下阴影中彩绘斑斓的梁枋斗拱,更多了反衬的作用,加强了檐下的艺术效果”,这是油饰的作用而非斗拱的作用,而选项说的是“斗拱的作用”,选项偷换概念。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筛选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涉及中国建筑‘文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再到文中找到有关中国建筑文法的内容,两者进行比较。 A项,“……都使用了属于青绿系统的‘冷色’,并以金为点缀,这就是‘青绿点金’”错误,第6段说的是“他们使用各种颜色在梁枋上作妍丽繁复的彩绘,但主要的却用属于青绿系统的‘冷色’而以金为点缀,所谓‘青绿点金’”,选项中以忽略了“主要”,范围扩大。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概括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章最后一段内容的理解和推断,准确的一项”,然后浏览最后一段,分析最后一段的内容,并与选项进行比对。 B项,“把阳光、花木等引入到建筑范围内”错误,原文是“将一部分户外空间组织到建筑范围以内”,而非“阳光、花木”。 C项,“无一不是同一结构的院落”于文无据。 D项,“都是”错误,说法过于绝对,文中说的是“在一个城市部署方面,我们祖国的空间处理同欧洲系统的不同,主要也是在这种庭院的应用上”。 故选A。 【点睛】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 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据国家汉办粗略估算,目前除中国(含港澳台)之外,全球学习使用汉语的人数已超过1亿,其中包括6000多万海外华人华侨,以及4000多万各国主流社会的学习和使用者。2016年参加HSK(新汉语水平考试)等国际汉语考试的全球各类考生达到600万人次。 汉语也愈发得到来自国家层面的重视,全球已有60多个国家通过颁布法令政令等方式将汉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170多个国家开设汉语课程或汉语专业,美国、日本、韩国、泰国、印尼、蒙古、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汉语教学均由第三外语上升为第二外语。汉语教学在许多国家的外语教学中的排位普遍提高,也呈现出了低龄化趋势。在很多欧美国家,出生于精英家庭的小孩,从小学习中文已成为当地一种流行趋势,这使得会中文的华人保姆在海外更受欢迎。不少家庭纷纷开出高薪聘请华人保姆,帮助子女更好地学习中文。近日,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公布了一项对上千名英国家长的问卷调查结果,中文被英国家长选为“未来最有用”的语言,51%的家长表示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学习中文。过去10年间,学习汉语的法国中小学生翻了四番,汉语现已是法国初、中等教育里位列西班牙语、德语、意大利语之后的第四大第二外语。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9月15日,有删改) 材料二: “各国汉语教学正在由普及型、兴趣型向正规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组织机构、课程内容越来越多样化。”国家汉办负责人马箭飞告诉记者,“全球开设汉语课程的教育机构迅速增加,学员规模持续扩大,教师队伍日益壮大,民众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关注度显著提升,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活动进入社区、植入草根,形成了校内校外互动,各职业、各年龄段、各种身份学员广泛参与的热烈氛围。” 目前,学历教育、学分教育与培训教育相辅相成,协同发展,多层次、立体化的汉语国际教育体系基本成型。 图表国家汉办 (摘自《光明日报》2017年10月28日,有删改) 材料三: 汉语为什么这么热?其一,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各国渴望更多地借鉴中国经验,而汉语无疑是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中国的一把钥匙。其二,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和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学好汉语意味着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发展前景,正如一些荷兰家长指出的那样“掌握汉语能让孩子站在更好的起点”。其三,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越来越彰显出大国的气质和担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使得更多的国家愿意与中国加强交往与合作,也使得汉语逐步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语言。 (摘自南方网2018年3月29日,有删改) 材料四: 具体来看,“汉语热”出现冷热不均的现象。数据显示,近年来,欧洲各国高中生学习中文的比例跟其他外语比起来并不高,中文仍是小语种的一种存在。此外,从学习汉语的阶层来看,学习者多集中在中上阶层,外国普通老百姓对中国仍然缺乏直接接触,对中文的应用也相对较少。“汉语热”其实质是一项跨文化交流活动,这一过程将不可避免的遭遇到文化差异的挑战,“汉语国际传播”要有意识的做到“入乡随俗”,尽量在不是汉语独立品格的前提下做到与差异文化完美结合。其实,“汉语热”也并非新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改革开放和北京举办奥运会等重大事件节点前后,国外都一度出现过学习汉语的热潮,随着中国的发展,汉语学习的规模有了显著提升,但地位仍不高,国际官方场合使用汉语的比例仍不高。 (摘自中新网2017年12月30日,有删改)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会中文的华人保姆在海外受欢迎,所以欧美很多国家的出身于精英家庭中的孩子更有机会接触中文,形成从小学习中文的流行趋势。 B.美洲地区虽然汉语教学机构数量全球占比比欧洲低,但汉语学习人数却比欧洲多,其全球占比为6.6%。 C.“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和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会给国外懂汉语的人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发展前景。 D.作为一项跨文化交流活动,汉语国际传播过程中肯定会遭遇到文化差异的挑战,所以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做到“入乡随俗”。 5.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多处运用数据,侧重报道世界各国学习汉语的状况,体现出新闻语言的客观准确,有利于受众把握新闻的发展趋势。 B.相对而言,材料二既引用权威人士的话,又采用权威机构的图表数据,专业性最强,而其他三则材料只是概述,略逊一筹。 C.材料四夹叙夹议,没有把报道和评论分开,将客观事实与个人观点混杂在一起,会让读者无法客观了解“汉语热”的现状。 D.美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国的汉语教学成为第二外语事实,反映出汉语教学在许多国家的外语教学中的排位有了提高。 6.综合四则材料,简要概括海外汉语学习的现状。 【答案】4.A 5.A 6.(1)汉语教学在许多国家的外语教学中排位普遍提高,并呈现低龄化趋势。(2)汉语教学由普及型、兴趣型向正规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组织机构、课程内容越来越多样化。(3)汉语课程的教育机构迅速增加,学员规模持续扩大,教师队伍日益壮大,民众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关注度显著提升。(4)汉语学习在欧美各国高中生的比例跟其他外语相比并不高,多集中在中上阶层,并遭遇到文化差异的挑战。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再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并与选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A项,“因为会中文的华人保姆在海外受欢迎,所以欧美很多国家的出身于精英家庭中的孩子更有机会接触中文,形成从小学习中文的流行趋势”错误,选项因果倒置。材料一中“在很多欧美国家,出生于精英家庭的小孩,从小学习中文已成为当地一种流行趋势,这使得会 中文的华人保姆在海外更受欢迎”。 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B项,“略逊一筹”表述不妥,不同的材料采用不同的叙述方式,这是由材料的性质决定的,并无高下之分。 C项,“材料四夹叙夹议,……会让读者无法客观了解‘汉语热’的现状”错误,材料四并没有“夹叙夹议”,且材料四的内容完全可以让读者客观了解“汉语热”的现状。 D项,“美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国的汉语教学成为第二外语事实,反映出汉语教学在许多国家的外语教学中的排位有了提高”错误,考生要注意范围限定,材料一中说的是“汉语现已是法国初、中等教育时位列西班牙语、德语、意大利语之后的第四大第二外语”。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综合四则材料,简要概括海外汉语学习的现状”,然后浏览四则材料,圈出与海外汉语学习情况相关的内容,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 材料一中,“汉语教学在许多国家的外语教学中的排位普遍提高,也呈现出了低龄化趋势。在很多欧美国家,出生于精英家庭的小孩,从小学习中文已成为当地一种流行趋势”,根据这个可以概括出第一点。 材料二中,“各国汉语教学正在由普及型、兴趣型向正规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组织机构、课程内容越来越多样化”,根据这个可以概括出第二点;“全球开设汉语课程的教育机构迅速增加,学员规模持续扩大,教师队伍日益壮大,民众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关注度显著提升”,根据这个可以概括出第三点。 材料四种,“具体来看,‘汉语热’出现冷热不均的现象。数据显示,近年来,欧洲各国高中生学习中文的比例跟其他外语比起来并不高……此外,从学习汉语的阶层来看,学习者多集中在中上阶层,外国普通老百姓对中国仍然缺乏直接接触,对中文的应用也相对较少”,根据这个可以概括出第四点。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茶干 汪曾祺 家家户户离不开酱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倒有三件和酱园有关:油、酱、 醋。 连万顺是东街一家酱园。 他家的门面很好认,是个石库门。麻石门框,两扇大门包着铁皮,用铁钉钉出如意云头。本地的店铺一般都是“铺闼子门”,十二块、十六块门板,晚上上在门槛的槽里,白天卸开。这样的石库门的门面不多。城北只有那么几家。一家恒泰当,一家豫丰南货店。恒泰当倒闭了,豫丰失火烧掉了。现在只剩下北市口老正大棉席店和东街连万顺酱园了。这样的店面是很神气的。尤其显眼的是两边白粉墙的两个大字。黑漆漆出来的。字高一丈,顶天立地,笔画很粗。一边是“酱”,一边是“醋”。这样大的两个字,全城再也找不出来了。白墙黑字,非常干净。 店堂也异常宽大。西边是柜台。东边靠墙摆了一溜豆绿色的大酒缸。酒缸高四尺,莹润光洁。这些酒缸都是密封着的。有时打开一缸,由一个徒弟用白铁筒把酒汲在酒坛里,酒香四溢,飘得很远。 往后是一个很大的院子,青砖铺地,整整齐齐排列着百十口大酱缸。酱缸都有个帽子一样的白铁盖子。下雨天盖上,好太阳时揭下盖子晒酱。有的酱缸当中掏出一个深洞,如一小井。原汁的酱油从井壁渗出,这就是所谓“抽油”。西边有一溜走廊,走廊尽头是一个小磨坊。一头驴子在里面磨芝麻或豆腐。靠北是三间瓦屋,是做酱菜切萝卜干的作坊。有一台锅灶,是煮茶干用的。 从外往里,到处一看,就知道这家酱园的家底是很厚实的。单是那百十缸酱就值不少钱! 连万顺的东家姓连。人们当面叫他连老板,背后叫他连老大。都说他善于经营,会做生意。连老大做生意,无非是那么几条:信用好,为人和气,勤快。 茶干是连万顺特制的一种豆腐干。豆腐出净渣,装在一个一个小蒲包里,包口扎紧,入锅,码好,投料,加上好抽油,上面用石头压实,文火煨煮。要煮很长时间。煮得了,再一块一块从麻包里倒出来。这种茶干是圆形的,周围较厚,中间较薄,周身有蒲包压出来的细纹,每一块当中还带着三个字“连万顺”。在扎包时每一包里都放进一个小小的长方形的木牌,木牌上刻着字,木牌压在豆腐干上,字就出来了。这种茶干外皮是深紫黑色的,掰开了,里面是浅褐色的,很结实,嚼起来很有咬劲,越嚼越香,是佐茶的妙品,所以叫作“茶干”。连老大监制茶干,是很认真的。每一道工序都不许马虎。连万顺茶干的牌子闯出来了。车站、码头、茶馆、酒店都有卖的。后来竟有人专门买了到外地送人的。双黄鸭蛋、醉蟹、董糖、连万顺的茶干,凑成四色礼品,馈赠亲友,极为相宜。 连老大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开酱园的老板,一个普普通通、正正派派的生意人,没有什么特别处。这样的人是很难写成小说的。要说他的特别处,也有。有两点:一是他的酒量奇大。他以酒代茶,他极少喝茶。他坐在账桌上算账的时候,面前总放一个豆绿茶碗。碗里不是茶,是酒,一般的白酒,不是什么好酒。他算几笔,喝一口,什么也不“就”。一天老这么喝着,喝完了,就自己去打一碗。他从来没有醉的时候。二是他说话有个口头语:“的 时候”。什么话都要加一个“的时候”。“我的时候”“他的时候”“麦子的时候”“豆子的时候”“猫的时候”“狗的时候”.他说话本来就慢,加了许多“的时候”,就更慢了。如果把他说的“的时候”都删去,他每天至少要少说四分之一的字。 连万顺已经没有了。连老板也故去多年了。五六十岁的人还记得连万顺的样子,记得门口的两个大字,记得酱园内外的气味,记得连老大的声音笑貌,自然也记得连万顺的茶干。 连老大的儿子也四十多了。他在县里的副食品总店工作。有人问他:“你们家的茶干,为什么不恢复起来?”他说:“这得下十几种药料,现在,谁做这个!” 一个人监制的一种食品,成了一地方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真也不容易。不过,这种东西没有了,也就没有了。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十二日 后记 近来有人写文章,说我的小说开始了对传统文化的怀恋,我看后哑然。当代小说寻觅旧文化的根源,我以为这不是坏事。但我当初这样做,不是有意识的。我写旧题材,只是因为我对旧社会的生活比较熟悉,对我旧时邻里有较真切的了解和较深的感情。我也愿意写写新的生活,新的人物。但我以为小说是回忆。必须把热腾腾的生活熟悉得像童年往事一样,生活和作者的感情都经过反复沉淀,除净火气,特别是除净感伤主义,这样才能形成小说。但是我现在还不能。对于现实生活,我的感情是相当浮躁的。 这样的小说打破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简直近似随笔。结构尤其随便,想到什么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我这样做是有意的(也是经过苦心经营的)。我要对“小说”这个概念进行一次冲决:小说是谈生活,不是编故事;小说要真诚,不能耍花招。小说当然要讲技巧,但是:修辞立其诚。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夜 (节选自《桥边小说三篇》,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写连老大酒量奇大和惯用的口头语,与其做茶干无关,但能体现出老舍先生的观点:“一篇好的小说,人物形象是立在读者面前的”。 B.酱园的底子很厚实,但最终消失了,连老大的儿子不愿将其恢复,作者表面上对他的不作为有着怨恨和无奈,深层上则是借以展现社会变迁。 C.汪曾祺作品之叙事,总是那么徐徐道来,波澜不惊,本文《茶干》,也能感受到这种绝无神色惶遽、胜似闲庭信步的叙事特色。 D.“有一台锅灶,是煮茶干用的。”小说在介绍酱园时写茶干只此一句,后文又具体写了茶干的制作工艺,巧用伏笔,详略得当,可见作者匠心。 8.小说开头部分详细介绍酱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后记中说“这样的小说打破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请结合正文对此加以分析。 【答案】7.B 8.①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②突出了连万顺酱园的历史悠久、别具风采、财力雄厚;③典型化的场景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从侧面展现出连老大精明能干、经营有方;④开头详写酱园与小说结尾酱园的消失形成呼应,突出了呼吁抢救保护传统手工艺的主旨。 9.小说呈现出明显的散文化特点。①情节淡化。正文没有明显的矛盾冲突,没有曲折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片段式生活的叙写。②人物弱化。正文写连老大,只是简单概述,并没有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来进行塑造。③语言诗化。在介绍酱园和茶干时,语言洗练干净,文白相间,平淡、清新而富有诗意。④结构“形散神聚”。小说结构松散,分别写了酱园、茶干、连老大等,但都与传统工艺相关,结构呈现出一种苦心经营的“随便”。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B项,“对他的不作为有着怨恨和无奈”错误,从文中来看,对于他的不作为,作者不是“怨恨”,而“惋惜”。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环境作用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说开头部分详细介绍酱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然后应从环境本身,以及人物、情节、结构、主题等方面综合考虑。 首先回顾小说开头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是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给人物出场设置环境,为下文做铺垫。然后分析开头环境描写的内容,小说开头提到酱园的门面,并对门面进行重点描绘,并交代“这样的石库门的门面不多。城北只有那么几家”“这样的店面是很神气的”“从外往里,到处一看,就知道这家酱园的家底是很厚实的”,这突出连万顺酱园历史的悠久以及他家财力的雄厚、地位的显要;结合酱园的情况以及下面“连万顺的东家姓连。人们当面叫他连老板,背后叫他连老大。都说他善于经营,会做生意。连老大做生意,无非是那么几条:信用好,为人和气,勤快”的介绍可以看出,开头对酱园情况的介绍侧面突出酱园主人经营有方、能干等特点;这样的酱园在小说结尾部分竟然消失了,前后形成呼应,借以突出抢救保护传统手工艺这一主旨。 【9题详解】 本题借助后记与正文的关系考查学生把握文本基本特征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后记中说‘这样的小说打破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请结合正文对 此加以分析”,然后理解后记中这一评价的意思,再结合小说、散文的特点进行分析。 首先理解评价语的意思,所谓“打破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意即小说呈现出散文化的特点。然后回顾散文和小说各自的特点,其中散文化可以从情节、人物、语言、意境和结构等方面思考。另比如小说一般要有完整的情节,有鲜明突出的人物形象,而本文这些方面都是弱化的;散文一般讲究语言的诗化,结构方面的“形散神聚”。另外,后记中专门提及了结构:“结构尤其随便,想到什么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我这样做是有意的(也是经过苦心经营的)。”然后结合文本的具体特点组织答案。 【点睛】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如下:①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节令和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②映衬人物心情,烘托人物性格、心理;③推动或预示故事情节发展;④暗示或象征社会环境、人物命运,衬托主题。答题时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来分要点回答。一般的答题模式为:……具体描写了……景色,交代了……(时间、地点、环境);……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揭示人物心境,……体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泰,字吉亨,光泽人。幼从外家曹姓,既贵,乃复故。举乡试第一,除安庆府学训导。 正统初廷臣交荐擢御史巡按贵州官军征麓川岁取土兵二千为乡导战失利辄杀以冒功泰奏罢之。再按山西。时百官俸薄,折钞又不能即得。泰上章乞量增禄廪,俾足养廉,然后治赃污,则贪风自息。事格不行。六年夏言:“连岁灾异,咎在廷臣,请敕御史给事中纠弹大臣,去其尤不职者,而后所司各考核其属。”帝从之。于是御史马谨等交章劾吏部尚书郭琎等数十人。已,复出按山东。泰素励操行,好搏击。三为巡按,惩奸去贪,威棱甚峻。 九年超擢四川按察使,与镇守都御史寇深相失。十二年八月,参议陈敏希深指,劾泰擅杖武职,殴舆夫至死。逮刑部狱,坐斩。泰奏辩,大理卿俞士悦亦具状以闻。景帝监国,赦复官。于谦荐守紫荆关。也先入犯,关门不守,复论死。景帝宥之,命充为事官,从总兵官顾兴祖筑关隘自效。景泰元年擢大理右少卿,守备白羊口。四月,都督同知刘安代宁远伯任礼巡备涿、易、真、保诸城,命泰以右佥都御史参其军务。三年兼巡抚保定六府。寻命督治河道。自仪真至淮安,浚渠百八十里,塞决口九,筑坝三,役六万人,数月而毕。七年移抚苏、松。 天顺改元,罢巡抚官,改广东副使,以忧去。四川盗起,有言泰尝莅其地,有威名,乃复故官,往巡抚。八年进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淮、扬诸府。莅淮三年,谢政归。成化六年卒。 (节选自《明史·陈泰传》,有删改) 【注】也先,第二十八代蒙古大汗,明朝中叶时蒙古瓦剌部的领袖。 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正统初/廷臣交荐/擢御史/巡按贵州/官军征麓川/岁取土兵二千为乡导/战失利/辄杀以冒功/泰奏罢之/ B.正统初/廷臣交荐/擢御史巡按/贵州官军征麓川/岁取土兵二千为乡导/战失利辄杀/以冒功泰/奏罢之/ C.正统初/廷臣交荐/擢御史巡按/贵州官军征麓川/岁取土兵二千为乡导/战失利/辄杀以冒功/泰奏罢之/ D.正统初/廷臣交荐/擢御史/巡按贵州/官军征麓川/岁取土兵二千为乡导/战失利辄杀/以冒功泰/奏罢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改元,指中国封建时期皇帝在位期间改换年号,或新皇帝即位时改变先帝的年号,颁布新年号。每个年号开始的那一年称元年。 B.大理卿,亦称大理寺卿,是掌握礼乐郊庙社稷之事的最高行政长官。秦时称为廷尉,汉时改名大理,北齐则易名为大理寺卿。 C.忧,指父母的丧事,“丁忧”原意为遇到父母等长辈的丧事,后多指官员居丧,凡官员丁忧必须解职回原籍守孝,期满后复职。 D.漕运,中国封建王朝将征自田赋的部分粮食经水路解往京城或其他指定地点的运输方式。漕运方法历经改革,在明代趋于完善。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泰积极建言,请求增俸。当时文武百官俸禄微薄,陈泰上奏请求增加俸禄,以养成清正廉明的风气,后来遭到阻止,未能执行。 B.陈泰守关不力,险些丧命。通过于谦推荐,陈泰负责守卫紫荆关。也先入侵,紫荆关失守,陈泰被判处死刑。最后景帝赦免了他。 C.陈泰惩奸去贪,威势严峻。陈泰三次担任巡按,惩处奸人,去除贪官,威名显著。以致于与镇守都御史寇深关系不和,遭到弹劾。 D.陈泰督治河道,政绩显著。陈泰役使六万人治理河道,几个月就完成任务。疏通渠道一百八十里,堵塞决口九处,修筑堤坝三座。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幼从外家曹姓,既贵,乃复故。 (2)泰奏辩,大理卿俞士悦亦具状以闻。景帝监国,赦复官。 【答案】10.A 11.B 12.C 13.(1)(陈泰)年幼时跟随母亲姓曹,显贵后,才恢复原姓。 (2)陈泰上奏申辩,大理卿俞士悦也将详细情况上报。景帝监管国事,赦免陈泰,恢复原职。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擢”的宾语是“御史”,句子结构已经完整,且“巡按”是动词,宾语是“贵州”,故应在“御史”和“巡按”之间断开,排除BC两项。 “奏”的主语是“泰”,所以“泰”应断在后面句子中,排除D项。 故选A。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B项,“掌握礼乐郊庙社稷之事”错误,大理寺掌管刑狱案件审理。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以致于”错误,强加因果。文章第二段结尾说“泰素励操行,好搏击。三为巡按,惩奸去贪,威棱甚峻”,第三段开头说“九年超擢四川按察使,与镇守都御史寇深相失”,两者之间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中,“从”,跟随;“既”,……之后;“乃”,才;“复故”,恢复原姓。(2)中,“奏辩”,上奏申辩;“具状”,详细情况;“闻”,上报;“监国”,监管国事,代理朝政;“复”,恢复。 【点睛】可以借助如下特点进行断句,借古代文化常识断句。要给文言断句,常常需借助古代的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历史、官职、科举、姓名等。根据互文、对偶、排比等断句,文言中常有对偶句、互文句、排比句,抓住这个特点断句,常能收到断开一处,接 着断开几处的效果。根据前后相承关系断句,文言文多写得紧凑严密,行文中多使用前后相承句。根据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关系断句,文言文中常用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的写法。掌握了这个写法,对断句定有帮助。根据韵文的特点断句,有的文言文是韵文,韵文有一定的用韵规律。按照这个规律去断句,常常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借助对话的标志断句,文言对话常用“日”、“云”等字,根据这些有标志的词去断句,也能收到好的效果。根据反复结构断句,文言文中常有些反复的句子结构,根据这个特点去断句,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借助文言虚词断句,文言行文,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或感情。如句首就常用如下语气助词:夫、盖、盍、若夫、嗟夫等,句末常用如下语气助词:者、也、矣、乎、哉、耶、耳、而已、欤(与)等,借助这些文言虚词,就可帮助断句。借助误法结构断句,文言语法中有一些固定结构,如:“……者……也”、“不亦……科”、“何……之有”,“孰与……乎”“为……所……”、“受……于……”等,根据这些结构也可断句。 参考译文: 陈泰,字吉亨,光泽人。年幼时跟随母亲姓曹,显贵后,才恢复原姓。考中乡试第一名,授予安庆府学训导官职。 正统初年,朝廷大臣联合推荐,升任御史,巡查贵州。官兵出征麓川,每年选取二千土兵作为向导,战争失利后,就杀掉这些土兵以冒充军功,陈泰上奏,才废止这一做法。后又巡按山西。当时文武百官俸禄微薄,折合为钱钞又不能马上得到。陈泰上奏请求酌量增加俸禄,使官吏收入充足以养成清正廉明的风气,然后惩治贪官污吏,那么贪污的风气自会停止。事情遭到阻止没能执行。正统六年夏,陈泰进言:“连年发生灾害怪异,过错在于朝廷大臣,请求皇上下令御史、给事中纠察弹劾大臣,革除那些有过错不称职的,而后有关部门考察核实其部属。”皇上听从了这一建议。于是御史马谨等纷纷上奏章弹劾吏部尚书郭琎等几十人。后来,又离开朝廷巡查山东。陈泰向来磨砺操守品行,喜爱搏击,三次担任巡按,惩处奸人、去除贪官,威势很严厉。 正统九年,破格提升为四川按察使,与镇守都御史寇深不和。正统十二年八月,参议陈敏迎合寇深的旨意,弹劾陈泰擅自杖责武官,殴打车夫至死。判处斩刑。陈泰上奏申辩,大理卿俞士悦也将详细情况上报。景帝监管国事,赦免陈泰,恢复原职。于谦推荐他守卫紫荆关。也先入内侵犯,紫荆关失守,(陈泰)又被判处死刑。景帝宽恕了他,命令充作任事官,跟从总兵官顾兴祖修筑关口以效力。景泰元年,提升为大理右少卿,守卫防备白羊口。四月,都督同知刘安代替宁远伯任礼巡查警戒涿、易、真、保等城,命令陈泰以右佥都御史协助处理军务。景泰三年,兼任巡抚保定六府。不久命令治理河道。从仪真到淮安,疏通渠道一百八十里,堵住决口九处,修筑堤坝三座,役使六万人,几个月就完成了。景泰七年,调任巡抚苏、松。 天顺元年,罢除巡抚官,改任广东副使,因服丧而离职。四川盗贼兴起,有人说陈泰曾到过那里做官,有威望名声,于是恢复原职,前往巡查安抚。景泰八年,升为右副都御史, 总督漕运同时巡抚淮、扬各府。到淮地任官三年,辞官归家。成化六年去世。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衡阳泗州寺 张抃① 一水悠悠百粤通,片帆无奈信秋风。 几层峡浪寒舂月,尽日江天雨打篷。 漂泊渐摇青草外,乡关谁念雪园②东。 未知今夜依何处,一点渔灯出苇丛。 【注】①张抃,唐朝将领,滑州(今河南滑县东)人。②雪园,汉朝梁孝王刘武所建,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市东。 14.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中的“悠悠”一词写出“一水”的多种情态:悠长、从容不迫地流淌的样子等。 B.“几层峡浪寒舂月”,写汹涌的峡浪冲荡着倒映在水中的明月,“舂”字颇具表现力。 C.前四句虚写江上秋景,颈联转而实写了故乡的雪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D.尾联与“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样,运用点染,用景物来渲染情感。 15.全诗用哪几组意象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14.C 15.用悠悠一水中的片帆、一点渔灯这些意象表达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用秋风、寒月、雨打篷这些意象表现诗人漂泊远方的凄凉心境;乡关、雪园东这些意象流露了诗人的殷殷思乡之情。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前四句虚写江上秋景,颈联转而实写了故乡的雪园”错误,从诗中来看,前四句主要是实写,颈联主要是虚写,“雪园”是联想之景。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评价诗人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全诗用哪几组意象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然后到诗中圈出意象,并根据意象的特点进行分类,并分析这些意象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首先分析首联,“一水悠悠百粤通,片帆无奈信秋风”,这一联中写到“水”“片帆”,“悠悠”一词写出“一水”的悠长辽阔,而在这样的水面上是“片帆”,且尾联中还提到“渔灯”,并以“一点”修饰之,这样的水面,“片帆”“一点渔灯”就显得极为渺小和孤单,借此流露出身在旅途的孤独寂寞。 接着分析颔联,“几层峡浪寒舂月,尽日江天雨打篷”,这里写到“浪”“月”“雨”等景象,并用“寒”形容“月”,且尽日“雨打篷”,内心的凄凉可想而知。 最后分析颈联和尾联,“漂泊渐摇青草外,乡关谁念雪园东”,前一句已经交代处境“漂泊”,后一句以“乡关”“雪园东”来表明内心对家乡的思念。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告别过去,放眼未来。《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在《逍遥游》中用夸张的手法写鹏鸟可以背负起青天而没有谁能阻止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登高》一诗中,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___”。 【答案】 (1)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2)背负青天 而莫之夭阏者 (3)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解析】本题考查名言名篇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悟、谏、负、夭阏、作客。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100年前,中国大地 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以磅礴之力 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信心,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中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更多地体现为“家国情怀”,五四运动时,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 ,全国民众奋起抗争,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 )。五四时代的青年们心怀天下,为济世救民,不惜 ,慷慨赴难。秉承五四精神,家国同构,以复兴宏愿激发个体的神圣感,借此建立起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撑和奋斗动力,最终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这才是五四精神最大的当代价值,也才是我们对五四运动100周年最好的纪念。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爆发 鼓动 临危受命 夙夜在公 B.暴发 鼓动 挺身而出 舍身取义 C.爆发 鼓舞 挺身而岀 舍身取义 D.暴发 鼓舞 临危受命 夙夜在公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 B.家国情怀的精髓,乃是担当和责任 C.责任和担当,家国情怀的精髓就体现在里面 D.家国情怀的精髓,就体现在担当和责任里面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家国同构,秉承五四精神,以复兴宏愿激发个体的神圣感,借此建立起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撑和奋斗动力 B.秉承五四精神,家国同构,以复兴宏愿激发个体的神圣感,借此建立起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撑,加快当代青年的奋斗动力 C.家国同构,秉承五四精神,以复兴宏愿激发个体的神圣感,借此建立起当代青年的奋斗动力和精神支撑 D.秉承五四精神,家国同构,以复兴宏愿激发个体的神圣感,借此建立起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撑,增强当代青年的奋斗动力 【答案】17.C 18.A 19.D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本题中,“爆发”,①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四外迸出。如火山爆发。②突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如爆发革命,爆发战争。“暴发”,①突然发财或得势。②突然发作。如山洪暴发。本题中,第一处横线,根据语境,此句是说五四运动突然发生,且与革命、战争、开火有关,因此应该选用“爆发”,排除选项B、D。“鼓动”,是指用语言、文字等激发人们的情绪,使他们行动起来,含贬义。“鼓舞”,是使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勇气,褒义词。本题中,第二处横线,根据语境,可知此处所填词语要与“信心”搭配,因此只能选用“鼓舞”,排除选项A。“临危受命”,指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挺身而出”,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本题中,第三处横线,根据语境,此句是说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主动地、勇敢地站出来奋起抗争,而不是被动接受的任命,因此应该选用“挺身而出”。“夙夜在公”,指从早到晚,勤于公务。“舍身取义”,是指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第四横线处,根据语境,此句是说五四时代的青年们心怀天下,为济世救民,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因此此处应选用“舍生取义”,此外,“舍身取义”与后面的 “慷慨赴难”常常连用。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相互照应。本题中,括号前面“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此句中心话题为“责任”,前一句是说明白责任,后一句是说担当责任,为保持句子的连贯性,括号内句子的主语应为“责任和担当”,此外,B、D两项把“责任和担当”的顺序表述成了“担当和责任”,明显与前文不能对应,因此选项B、D排除;C项中,“责任和担当,家国情怀的精髓就体现在里面”上下两个句子脱节,不连贯;A项中,“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表述简洁明确,且与上下文语意贯通,在此处起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是否有误。本题中,A项,“建立……支撑和动力”,其中“建立……动力”搭配不当;B项,“加快……动力”搭配不当;C项,“建立……动力和支撑”,其中“建立……动力”搭配不当;此外,“家国同构”是在秉承五四精神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秉承五四精神”应在前,“家国同构”应在后;故选D。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每年暑期,总有许多3D电影刷爆朋友圈,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去电影院过“眼”瘾,感受身临其境的刺激。①______________专家表示,三维立体图形可能会损害儿童尚在发育中的视觉系统,触发或加重儿童潜在的视力问题。如果儿童使用成人眼镜观看,因为镜片间距等问题,就更容易出现上述现象。专家建议,②______________;年龄稍大的儿童观影也应该控制时间,以40分钟左右为宜,必须使用符合自己尺寸的儿童3D眼镜。总之,③________________,应该偶尔或者短时观看,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答案】 ①那么儿童看3D电影又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②年龄偏小的儿童(本身视力有问题的患儿)最好不要去看3D电影 ③3D电影对儿童弊大于利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中“简明”即语言表达要“简要”“明白”,使人能明白无误地理解不会产生歧义。“连贯”是指语言表达时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一致,句序合理,衔接自然。“得体”指能够根据语境恰当地使用语言,符合语境的要求。 本题中,语段的核心内容是3D电影对儿童的影响。第一句应根据后文专家表示的内容填写,专家表示三维立体图形可能会对儿童视力造成影响,所以前句应表明3D电影对儿童会有哪 些影响,所以第一处填写“那么儿童看3D电影又会带来哪些影响呢?”第二处,根据前文可以得知3D电影会影响儿童视力,用成人眼镜观看,更容易出现问题。所以此处应填写针对这一情况的建议,所以第二处可填写“年龄偏小的儿童最好不要去看3D电影”,注意和年龄偏大相对应。最后“总之”是结论,根据前文可以得知结论是“3D电影对儿童弊大于利”。 【点睛】此题属于语言表达连贯题,既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做这类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话题是否统一。要注意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的角度要保持一致;前后是否勾连。要关注形成句群或复句的各分句之间存在的顺承、因果、假设、并列等关系,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合理;事理是否相承。既要注意注意逻辑关系,如因果、条件、并列、递进、总分、先后、大小、多寡、快慢、轻重、难易、表里等的思维顺序,又要注意符合生活的事理;意境是否协调。要注意画面、情调、风格的和谐统一。或阴沉凄凉,或欢乐热烈,或简洁明快,或隐晦曲折等,文段中所体现的情感意蕴,同其中的物象要高度契合统一;句式是否一 致。如句子的结构、关联词的搭配等,所填的句子要和语段信息前后照应,表意上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音节是否和谐。要考虑语句前后句子的字数、音节、句式、平仄等。 21.下面是一封建议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我是一位高中生,对语文抬爱有加。偶然发现并购买了贵社刊物的合订本,至今惠存于家,时常审查。我认为贵刊既有很浓的人情味,又有很高的文学品位,让人读了很受启发。 高考大限将至,希望贵刊能刊登一些词语误用的示例,一定要说明词语的来源、正确含义和出错原因,我将不胜感激。 【答案】①“抬爱有加”改为“情有独钟”;②“惠存”改为“珍藏”;③“审查”改为“翻阅”;④“大限”改为“之期”或直接去掉;⑤“一定要”改为“最好能”。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语言使用的场合,然后分析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最后辨析是否得体。从题干来看,这是一封建议信,解答此题,需要注意用词要符合写信人的身份。“抬爱”为客套话,抬举爱护,用于学生对语文不合适。“惠存”是敬辞,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不能用于自己。“审查”指检查核对是否正确、妥当(多指计划、提案、著作、个人的资历等),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大限”指寿数已尽,注定死亡的期限(迷信),不合语境。“一定”表示坚决或确定;材料是建议信,用于此处语气过于生硬。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金秋十月,某市开展“书香校园”评选活动。读书益智、益德、益人。“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读一本好书,就似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等中外名 言无不以读书的价值启迪人们。青年阅读量的多少,已经成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民族、国家用来衡量能否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守正创新的重要参考。 但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人不理解阅读,不愿意阅读。有学生说:“我们作业这么多,阅读太浪费时间。”还有学生说:“我们在阅读啊,刷题不也是一种阅读吗?”有家长说:“考上理想的大学是硬道理,阅读不是现在该考虑的事。”有学校说:“书香进校园,抓阅读也跟升学率有关。”类似的说法远不止这些。 请你对材料中的学生、家长或学校的看法,任选其一进行反驳。要求:结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书香氤氲古今,阅读受益终身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书香氤氲古今,阅读受益终身”。 赫尔博特曾说,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十月,学校一如既往地让书香沁满校园,而一些同学却对此不理解,他们认为读书占用了他们大量课外时间;认为考上大学即可,现在读不读书也无所谓;认为除了考试,其他“读书”没有太大用处……正因此,今天我站在这里便是想告诉大家:书香可氤氲古今,阅读能受益终身。 同学们,书香氤氲,让你腹有诗书,气度非凡。古有“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认知,而今亦有仿佛从画卷中走出来的娴雅才女武亦姝。因自幼诵读诗文,她得以在中国诗词大会上气定神闲,终得冠军。她波澜不惊,甚至连夺冠都不惊不躁,一如蒙曼教授所言,这是她久经诗书熏陶,骨子里的气质。与此同时,与她同台的主持人董卿——家喻户晓的央视一姐,也是一个爱读书、会读书的人,她能身体力行地传递读书的美好,她在朗读者里一次次气度非凡的开卷,便将书香中她的知性、温情、博学传递给了观众。 书香的熏陶,会使人的周身散发如何也虚假不来的过人气质。我们读书,吟诵诗文,也能在文字中涵养气质,提升自我。 同学们,诗书氤氲,令你犹药医患,立勇立学。西汉文学家刘向曾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患。”学业与读书并不矛盾,相反,读书能够益智、益德、益人。犹如欧阳修所言:“立勇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读书者传道授业,传播思想。每一次阅读,都是与作者的对话,都是与自己灵魂的对话。 读书可以锻炼思维,积累涵养,从别人的思想中获得启迪;向无声的老师求学,最终会让我们在自己的学业上获益匪浅。 同学们,书香氤氲,使你年华盛放,实现梦想。新时代领路人曾说:“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民族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深刻认识自己肩上的使命,把读书爱好浸入灵魂,把读书习惯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新时代青年一定能够在学业上有所成就,也能为日后工作储备知识,为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 同学们,读书不觉已春深 ,一寸光阴一寸金。我们尚有青春,那还等什么,拿起书本,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热爱阅读,从今天开始。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写作文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作文任务十分明确——对材料中的学生、家长或学校的看法,任选其一进行反驳。任务驱动型作文隶属于材料作文,对于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 【审题】本题属于典型的情境设置类任务驱动型作文,紧密结合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联系考生读书阅读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强,很有教育意义。试题虽设置了明确的写作任务,但欲完成此任务,又必须根据以下写作指令来进行:情境指令——书香校园下对“读书阅读”的思考;对象指令——同学、家长、学校校长;内容指令——结合材料内容中的现象,深入思考;目的指令——体现你对读书阅读的认识和思考,并提出希望和建议;多角度表达你对书香校园建设的理解和认识。 在写作过程中,考生如果缺少思路,就必须回到材料文本,认真反复阅读,方可在材料中寻到思路。比如,既然读书的意义是“益智、益德、益人”,考生就可以把这三条作为文章的分论点,而刘向、欧阳修、歌德、高尔基这些名人语句则可以作为文章的道理或者事实论据来支撑论点。将材料呈现的社会中存在的一些对读书阅读的错误认识作为反面论点进行“驳论”,然后引出自己的观点。思路就在材料中,考生必须加强材料作文的文本意识。 (一)审题的限制性 1.真实情境限制。材料提供的真实情境是,某市开展书香校园评选工作。以此为引,着重介绍了读书阅读的意义:益智、益德、益人。并通过引用名人词句,分别论证了读书对人的智力、品德发展乃至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然后指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对读书阅读的错误认识,目的是引起考生对这一现象的深入思考和正确认识。 2.典型任务的限制。首先,“请你对材料中的学生、家长或学校的看法,任选其一进行反驳。”这是命题人的写作指令。“反驳”一词限定了考生的思考方向,即要站在反对的立场上,提出反对的理由来进行辩驳;其次,“反驳”的内容为“材料中的学生、家长或学校的看法”;再次,任务规定对“学校、学生或家长”的反驳是三选一,不可同时对其进行反驳。这几点在行文过程中必须都得到合适的、明确的体现,缺一不可。 3.价值判断限制。材料在介绍书香校园时,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意义,“建设书香校园”的价值观是积极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养成好读书的习惯。然后点明现在部分学生、家长甚至学校对读书的错误认识或消极态度,观点是具有批判性的。考生必须明确价值导向,做出明确判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写作对象身份限制。不管是选择谁作为反驳对象,考生都必须注意到写作者的身份和读者的身份,要有对象意识和交流意识。 (二)审题的开放性 1.写作任务开放。考生可选择任一对象观点。 2.素材选择开放。可以直接运用材料中提供的素材支撑论点,也可以在材料提供的素材基础上联想发挥,不论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只要针对材料中不理解阅读、不愿意阅读的现象展开论述,扣住材料的任务即可。 参考立意:感恩书香校园,读书修身强国;阅读,益智、益德、益人;书香氤氲古今,阅读受益终身;热爱阅读,从今天开始;热爱阅读,从我做起;书香校园,涵养人生;热爱阅读,继往开来。 行文结构:首先拟一个精彩的标题,如《书香氤氲古今,阅读受益终身》,采用对联形式,既契合题意,又兼具文采和韵律,很能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接着开头采用驳论形式引出论点,既能结合材料分析,又有自己的思考,然后结合现实,谈当代青年与读书学习的关系。最后回归演讲的目的,呼吁同学“热爱阅读,从今天开始”。 素材: 1、诵读名人,你行我也行。 2、经典诵读,你行我也行! 3、创建书香校园,打造文化田中。 4、好书伴我行。 5、让读书成为习惯 让积累成就辉煌 6、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7、读高雅书,做高尚人。 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9、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 10、开卷有益,为生命加钙补锌。 11、腹有诗书气自华。 12、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同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灵。 13、最是书香能致远 14、读书,远离平庸 15、以书会友 16、阅读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厚度 17、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8、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 19、倡导经典诵读,弘扬中华文化 创建书香校园读书口号 语文科组: 史书、经书、诗书、博览中华群书 篆书、隶书、行书、挥洒神州橼笔 数学科组: 书香致远,墨卷致恒 英语科组: 有一种力量叫把目标放大,有一种智慧叫把问题缩小,有一种美丽叫成功真好,有一种幸福叫你行我也行。 政治科组: 好读书,放眼世界,博览天下 历史科组: 与经典同行,为生命阅读 美音体科组: 读书,我人生一大快事 地理科组: 读书、探索、发现 物理科组: 读书,识万物,明一理 生物科组: 读好书,给自己寻找纯洁乐趣;备好课,给学生带来真实益处 化学科组: 化书为友,学以致用 政教处: 读好书,习美德,立良行 教导处: 开卷有益 总务处: 为读书人服务而读书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二)引述+表态+观点。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四)进一步深入阐述。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