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2 发布 |
- 37.5 KB |
- 4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纠错笔记系列专题09散文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1)
专题 09 散文类文本阅读 易错点 1 鉴赏散文的语言 1.【2017 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挺拔之姿 朱以撒 晋人普遍有好竹之癖,打开魏晋艺术史册,一群生机勃勃我行我素的人就涌了出来,在 山阴道上的竹林深处,放浪形骸,快然自足,得大自在。 这当然是我三十几岁以后才意识到的。我和魏晋间人相近之处,就是有过比较长的山野 生活,与竹相近。常常会站在山顶,看山峦连绵起伏,竹海无际。那时我想着自己的出路, 如果能像一竿竹子这般凌空而起那就好了。竹海里纤尘不染,枝叶让天水洗净,摇曳中偶尔 闪过阳光的亮泽,它们的顶端是最先接触到每一天太阳的光芒的,不禁使我艳羡。山野稼穑, 先是基于温饱的认识——每一竿竹都可以构成生存的支架,把一个个家庭托住,不至于坠入 饥寒之中。而每一枚笋,春日之笋也罢,冬日之笋也罢,对于一位腹内空洞的人而言,简单 地烹调之后,无异于美味了。那些没有成为餐桌美味者,不舍昼夜继续伸长,令人仰望。那 些被山农认为是成熟了的竹子,在叮叮咚咚的刀斧声中倒下,削去枝叶,顺着规划好的坡道 滑下,被长长的平板车载着,进入再加工的程序。和竹子一样,人也是善于生存的植物,贫 瘠清苦中也会挣扎着生长。我注意到一些竹子的确没有长好,是吃力地拱出石块的,此后也 就一直不能顺畅,总是被压制着扭曲着,不禁让人生出怜悯。只是我一直认为它会更具备倔 强的美感,它的根后来制成了一个老者形象的工艺品,比其他的更有铁枝虬干的峥嵘了。 待到我在鹤峰原度假,已经到了闲适的年龄了。风随夕阳西下而愈加强劲,一些植物已 在形态上仓皇失措,叶片翻飞如鸟兽惊散。竹林在随风俯仰中显示了一种从容,在徐徐的摇 曳里,山野之风的张狂之力往往被斯文地化解开来。在魏晋的文字中有不少“徐徐”的记录, “徐徐”看起来只是肢体上的动作,实则是内心的从容优雅。内心慢了,整个人的举止也就 慢了,斯文了,有风度了。竹被称为四君子之一,它在四君子中是最为清俊的,风来了,风 过了,余韵袅袅。 竹子从笋尖出土就开始了笔直向上的里程,追慕光明,从而略去了许多天下扰攘。 竹子作为人格气节的象征是有道理的。屈原的《离骚》充满了香草的芳香,可惜,他写 的都是湘沅泽畔之物。他一定离竹林很远吧,要不,他一定会以孤竹自况,向楚怀王表 示自己砥节立行的井渫之洁和安穷乐志卓然自异于俗常的格调——以竹子作为喻体,会 胜过那些优柔的香草,也会使屈原风骨遒劲,不至于最终绝望而自沉汨罗。当然,竹子 在我眼中也有一些孤高兀傲的意象。争相轩邈,思逐风云,都像梁山好汉单干时那般独 标奇崛。相比于王维在夜间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长啸,弄得一片喧哗,我则以为竹下 独坐静听风来会更与竹默契。李白就是这般静静地坐在敬亭山上的。竹是清肃之物,郑 板桥曾在《兰竹石图》上题写了“各适其天,各全其性”,认为它是循自然之道的。如 果它是一个人,一定是心怀素淡,性喜萧散,有一些不可犯之色。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 有一个位置来安放一竿竹子,或者一片竹林。所谓风骨,就是内在的支撑。 一个人爱竹,在他笔下会有哪一些流露呢,真要用两个字说道,那就是“清”和“简” 了。庾子山《小园赋》中有不少数字,不过最让人欣赏的是“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 读到此处,清出来了,简也出来了。在魏晋这样一个尚竹时代,竹是环境的背景,也是心境 的背景,如果观察他们的雅集轨迹,竹林七贤、金谷宴集、兰亭修禊,都是在茂林修竹间, 在这里挥麈清谈、稽古观心,是很有一些清简之趣的,像王羲之的《大道帖》、王献之的《鸭 头丸帖》、王珣的《伯远帖》,都那么小,一张便笺般大小,清简出风尘,三笔两笔,精气神 都聚于此了。在笔墨清简的背后是唯美的人格——一个人可以奇点、怪点,也可以不循常轨 剑走偏锋,却不可落入尘俗的泥淖里。想想当年的阮籍,以青眼、白眼待人,相比于今人内 怀奔竞之心,好冠盖征逐之交,那时节的人在处理人的关系上显然清简得多。 我是在农耕兄弟的老房舍里大量的竹器中看到竹子之力的,力透到寻常生活的每一个角 落,紧紧地箍住了一家人的生活、一个村子的生活,不使失散。渐渐地,在竹林环绕中的人 们也有了坚韧和忍耐。实在的劳作泥泥水水寒暑无间,使人长于自守,默然无语。而另一面 又使我察觉到民风的强悍,只是平素在体内蓄积着,不使外泄。所不同的是农耕者远没有竹 子的挺拔俊秀,少年时过早地负重,后来再也长不高了。尽管我离开那里很久了,我还是固 执地认为他们就是一片会行走的竹子。 回到城里看到的更多是与园林建筑相匹配的纤纤细竹,优雅而有骨感。进入古色古香的 庭院,玩味钟鼎彝器、瓦甓青花,又翻动图籍残纸。忽然有一缕淡淡的流逝感浮了上来—— 日子是越发小巧婉约起来了。算算此时,是农历的六月七月之交,时晴时雨,山野在潮湿中, 无数的竹鞭在奋力吮吸,竹节争先向上,风雅鼓荡,场面奇崛,整座山岭充盈着大气与生机, 让热烈的阳光照彻。 (选自《散文选刊》,有删节)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文章第三段运用了比喻、比拟、排比等修辞,文意生动,兼之长句短句错杂, 富于变化,体现了散文之美。 B.文章第四段认为屈原不能“砥节立行”、王维不能领悟竹的节操,而推许李 白和郑板桥能循自然之道的风骨。 C.“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一个位置来安放一竿竹子,或者一片竹林”这句话 是说,每一个懂竹的人都会获得内在支撑,成为有风骨的人。 D.随着年龄的增长、境遇的改变,同样的竹子,“我”却“读”出了不同的内 涵。 E.文章采用倒叙、插叙的手法,综合运用了记叙、说理、抒情等表达方式,谈 古论今,托物言志,旨在表达对农耕兄弟的赞美,对乡村文化的眷恋。 【错因分析】A 项考查的是散文的语言特色,C 项考查的是对文中重要语句含意的理解,这两 项说法都是正确的。排除 A 项需要知道比喻、比拟、排比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排除 C 项需 要联系具体语言环境以及文章的主旨。 【参考答案】BE 文学类文本阅读 5 选 2 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 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查,考查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 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先读懂文章,设误点主要是文意、情感、人物 的形态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 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春 雨 梁遇春 ①在这个悲惨的地球上忽然来了这么一个欣欢的气象,简直像无聊赖的主人宴饮生客时 拿出来的那副古怪笑脸,完全显出宇宙里的白痴成分。在所谓大好的春光之下,人们都到公 园大街或者名胜地方去招摇过市,像猩猩那样嘻嘻笑着,真是得意忘形,弄到变成为四不像 了。可是阴霾四布或者急雨滂沱的时候,就是最沾沾自喜的财主也会感到苦闷,因此也略带 了一些人的气味,不像好天气时候那样望着阳光,盛气凌人地大踏步走着,颇有上帝在上, 我得其所的意思。至于懂得人世哀怨的人们,黯淡的日子可说是他们惟一光荣的时光。苍穹 替他们流泪,乌云替他们皱眉,他们觉到四围都是同情的空气,仿佛一个堕落的女子躺在母 亲怀中,看见慈母一滴滴的热泪溅到自己的泪痕,真是润遍了枯萎的心田。斗室中默坐着, 忆念十载相违的密友,已经走去的情人,想起生平种种的坎坷,一身经历的苦楚,倾听窗外 檐前凄清的滴沥,仰观波涛浪涌,似无止期的雨云,这时一切的荆棘都化做洁净的白莲花了, 好比中古时代那班圣者被残杀后所显的神迹。“最难风雨故人来”,阴森森的天气使我们更 感到人世温情的可爱,替从苦雨凄风中来的朋友倒上一杯热茶时候,我们很有放下屠刀,立 地成佛的心境。“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人类真是只有从悲哀里滚出来才能得到解脱,千 锤百炼,腰间才有这一把明晃晃的钢刀,“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山雨欲来风满楼”, 这很可以象征我们孑立人间,尝尽辛酸,远望来日大难的气概,真好像思乡的客子拍着阑干, 看到郭外的牛羊,想起故里的田园,怀念着宿草新坟里当年的竹马之交,泪眼里仿佛模糊辨 出龙钟的父老蹒跚走着,或者只瞧见几根靠在破壁上的拐杖的影子。所谓生活术恐怕就在于 怎么样当这么一个临风的征人罢。无论是风雨横来,无论是澄江一练,始终好像惦记着一个 花一般的家乡,那可说就是生平理想的结晶,蕴在心头的诗情,也就是明哲保身的最后壁垒 了;可是同时还能够认清眼底的江山,把住自己的步骤,不管这个异地的人们是多么残酷, 不管这个他乡的水土是多么不惯,却能够清瘦地站着,戛戛然好似狂风中的老树。能够忍受, 却没有麻木,能够多情,却不流于感伤,仿佛楼前的春雨,悄悄下着,遮住耀目的阳光,却 滋润了百草同千花。檐前的燕子躲在巢中,对着如丝如梦的细雨呢喃,真有点像也向我道出 此中的消息。 ②可是春雨有时也凶猛得可以,风驰电掣,从高山倾泻下来也似的,万紫千红,都付诸 流水,看起来好像是煞风景的,也许是别有怀抱罢。生平性急,一二知交常常焦急万分地苦 口劝我,可是暗室扪心,自信绝不是追逐事功的人,不过对于纷纷扰扰的劳生却常感到厌倦, 所谓性急无非是疲累的反响罢。有时我却极有耐心,好像废殿上的玻璃瓦,一任他风吹雨打, 霜蚀日晒,总是那样子痴痴地望着空旷的青天。我又好像能够在没字碑面前坐下,慢慢地去 冥想这块石板的深意,简直是个蒲团已碎,呆然跌坐着的老僧,想赶快将世事了结,可以抽 身到紫竹林中去逍遥,把世事撇在一边,大隐隐于市,就站在热闹场中来仰观天上的白云, 这两种心境原来是不相矛盾的,我虽然还没有,而且绝不会跳出人海的波澜,但是拳拳之意 自己也略知一二,大概摆动于焦躁与倦怠之间,总以无可奈何天为中心罢。所以我虽然爱濛 濛的细雨,我也爱大刀阔斧的急雨,纷至沓来,洗去阳光,同时也洗去云雾,使我们想起也 许此后永无风恬日美的光阴了,也许老是一阵一阵的暴雨,将人世哀乐的踪迹都漂到大海里 去,白浪一翻,什么渣滓也看不出了。焦躁同倦怠的心境在此都得到涅磐的妙悟,整个世界 就像客走后,撇下筵席洗得顶干净,排在厨房架子上的杯盘。当个主妇的创造主看着大概也 会微笑罢,觉得一天的工作总算告终了。最少我常常臆想这个还了本来面目的大地。 ③可是最妙的境界恐怕是尺牍里面那句烂调,所谓“春雨缠绵”罢。一连下了十几天的 梅雨,好像再也不会晴了,可是时时刻刻都有晴朗的可能。有时天上现出一大片的澄蓝,雨 脚也慢慢收束了,忽然间又重新点滴凄清起来,那种捉摸不到,万分别扭的神情真可以做这 个哑谜一般的人生的象征。记得十几年前每当连朝春雨的时候,常常剪纸作和尚形状,把他 倒贴在水缸旁边,意思是叫老天不要再下雨了,虽然看到院子里雨脚下一粒一粒新生的水泡 我总觉到无限的欣欢。可是那时我对于春雨的情趣是不知不觉之间领略到的,并没有凝神去 寻找,等到知道怎么样去欣赏恬适的雨声时候,我却老在干燥的此地做客,单是夏天回去, 看看无聊的骤雨,过一过雨瘾罢了。因此“小楼一夜听春雨”的快乐当面错过,从我指尖上 滑走了,盛年时候好梦无多,到现在彩云已散,一片白茫茫,生活不着边际,如坠五里雾中, 对于春雨的怅惆只好算做内中的一小节罢,可是仿佛这一点很可以代表我整个的悲哀情绪。 但是我始终喜欢冥想春雨,也许因为我对于自己的愁绪很有顾惜爱抚的意思;我常常把陶诗 改过来,向自己说道:“衣沾不足惜,但愿恨无违”,我会爱凝恨也似的缠绵春雨,大概也 因为自己有这种心境罢。 本文语言颇具特色,请举例赏析。 【答案】关键词:化用 引用 想象 联想 语言口语化 修辞 例:本文的语言生动形象,多用比喻与想象,比如在第①段中把春雨比作慈母的热泪来抚慰 懂得人也哀愁的人的心灵,感情真挚深厚,又夹杂许多引用,如“小楼一夜听春雨”使文章 更加生动,更具有文学色彩。 1.掌握语言鉴赏的角度: 词语的锤炼: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叠音词、拟声词,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 副词等。 句式的选择:长短句的交错运用,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散句(句子参差不 齐、长短不一)的运用。 修辞手法的选用: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 语言的风格:平实、清新、华丽、幽默、辛辣、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寓庄于谐、 口语化、生动形象、有地方色彩、富有情趣、符合人物身份等 2.了解散文词句类试题常见题型: 【题型一】:理解重要语句的含义(意) ①如何理解文中画线部分(加点词)的含意? ②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③ 理解文中划线句子(加点词语)的含意。 ④联系上下文,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这个词语)? ⑤请简析该句(词语)的内涵。 ⑥请联系全文,说说你对某句(某词)的理解。 【题型二】 赏析语言的表达效果: ①以 xx 段为例,简要分析本文语言的两个主要特点。 ② 指出下面这句话所体现的语言特色并分析它的表达效果。 ③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④本文的语言特色非常鲜明,请分析。 赏析语言特色题的四个思考方向: ①词语的使用(动词、形容词、叠词等) ②句式(该句是长句还是短句,是整句还是散句,是反问句、祈使句,还是双重否定句、 一般陈述句) ③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④语言风格 答题步骤:技巧+阐释+效果作用。 易错点 2 鉴赏散文的艺术手法 2.【2016 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 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 我第一次看老腔演出,是前两三年的事。朋友跟我说老腔如何如何,我却很难产生惊诧 之类的反应。因为尽管我在关中地区生活了几十年,却从来没听说过老腔这个剧种,可见其 影响的宽窄了。开幕演出前的等待中,作曲家赵季平也来了,打过招呼握过手,他在我旁边 落座。屁股刚挨着椅子,他忽然站起,匆匆离席赶到舞台左侧的台下,和蹲在那儿的一位白 头发白眉毛的老汉握手拍肩,异常热乎,又与白发白眉老汉周围的一群人逐个握手问好,想 必是打过交道的熟人了。我在入座时也看见了白发白眉老汉和他跟前的十多个人,一眼就能 看出他们都是地道的关中乡村人,也就能想到他们是某个剧种的民间演出班社,也未太注意。 赵季平重新归位坐定,便很郑重地对我介绍说,这是华阴县的老腔演出班社,老腔是很了不 得的一种唱法,尤其是那个白眉老汉……老腔能得到赵季平的赏识,我对老腔便刮目相看了, 再看白发白眉老汉,安静地在台角下坐着,我突然生出神秘感来。 轮到老腔登台了。大约八九个演员刚一从舞台左边走出来,台下观众便响起一阵哄笑声。 我也忍不住笑了。笑声是由他们上台的举动引发的。他们一只手抱着各自的乐器,另一只手 提着一只小木凳,木凳有方形有条形的,还有一位肩头架着一条可以坐两三个人的长条板凳。 这些家什在关中乡村每一家农户的院子里、锅灶间都是常见的必备之物,却被他们提着扛着 登上了西安的大戏台。他们没有任何舞台动作,用如同在村巷或自家院子里随意走动的脚步, 走到戏台中心,各自选一个位置,放下条凳或方凳坐下来,开始调试各自的琴弦。 锣鼓敲响,间以两声喇叭嘶鸣,板胡、二胡和月琴便合奏起来,似无太多特点。而当另 一位抱着月琴的中年汉子开口刚唱了两句,台下观众便爆出掌声;白毛老汉也是刚刚接唱了 两声,那掌声又骤然爆响,有人接连用关中土语高声喝彩,“美得很!”“太斩劲了!”我 也是这种感受,也拍着手,只是没喊出来。他们遵照事先的演出安排,唱了两段折子戏,几 乎掌声连着掌声,喝彩连着喝彩,无疑成为演出的一个高潮。然而,令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 站在最后的一位穿着粗布对门襟的半大老汉扛着长条板凳走到台前,左手拎起长凳一头,另 一头支在舞台上,用右手握着的一块木砖,随着乐器的节奏和演员的合唱连续敲击长条板凳, 任谁也意料不及的这种举动,竟然把台下的掌声和叫好声震哑了,出现了鸦雀无声的静场。 短暂的静默之后,掌声和欢呼声骤然爆响,经久不息…… 我在这腔调里沉迷且陷入遐想,这是发自雄浑的关中大地深处的声响,抑或是渭水波浪 的涛声,也像是骤雨拍击无边秋禾的啸响,亦不无知时节的好雨润泽秦川初春返青麦苗的细 近于无的柔声,甚至让我想到柴烟弥漫的村巷里牛哞马叫的声音…… 我能想到的这些语言,似乎还是难以表述老腔撼人胸腑的神韵;听来酣畅淋漓,久久难 以平复,我却生出相见恨晚的不无懊丧自责的心绪。这样富于艺术魅力的老腔,此前却从未 听说过,也就缺失了老腔旋律的熏陶,设想心底如若有老腔的旋律不进响动,肯定会影响到 我对关中乡村生活的感受和体味,也会影响到笔下文字的色调和质地。后来,有作家朋友看 过老腔的演出,不无遗憾地对我说过这样的话,你的小说《白鹿原》是写关中大地的,要是 有一笔老腔的画面就好了。我却想到,不单是一笔或几笔画面,而是在整个叙述的文字里如 果有老腔的气韵弥漫…… 直到后来小说《白鹿原》改编成话剧,导演林兆华在其中加入了老腔的演唱,让我有了 一种释然的感觉。从此老腔借助话剧《白鹿原》登上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舞台。 后来还想再听老腔,却难得如愿。不过两年之后,我竟然在中山音乐堂再次过足了老腔 的瘾。那天,无论白毛老汉,还是其他演员,都是尽兴尽情完全投入地演唱,把老腔的独特 魅力发挥到最好的程度,台下观众一阵强过一阵的掌声,当属一种心灵的应和。纯正的关中 东府地方的发音,观众能听懂多少内容可想而知,何以会有如此强力的呼应和感染力?我想 到的是旋律,一种发自久远时空的绝响,又饱含着关中大地深厚的神韵,把当代人潜存在心 灵底层的那一根尚未被各种或高雅或通俗的音律所淹没的神经撞响了,这几乎是本能地呼应 着这种堪为大美的民间原生形态的心灵旋律。 我在那一刻颇为感慨,他们——无论秦腔或老腔——原本就这么唱着,也许从宋代就唱 着,无论元、明、清,以至民国到解放,直到现在,一直在乡野在村舍在庙会就这么唱着, 直到今晚,在中山音乐堂演唱。我想和台上的乡党拉开更大的距离,便从前排座位离开,在 剧场最后找到一个空位,远距离欣赏这些乡党的演唱,企图排除因乡党乡情而生出的难以避 免的偏爱。这似乎还有一定的效应,确凿是那腔自身所产生的震撼人的心灵的艺术魅力…… 在我陷入那种拉开间距的纯粹品赏的意境时,节目主持人濮存昕却作出了一个令全场哗然的 非常举动,他由台角的主持人位置快步走到台前,从正在吼唱的演员手中夺下长条板凳,又 从他高举着的右手中夺取木砖,自己在长条板凳上猛砸起来,接着扬起木砖,高声吼唱。观 众席顿时沸腾起来。这位声名显赫的濮存昕已经和老腔融合了,我顿然意识到自己拉开间距, 寻求客观欣赏的举措是多余的。 (取材于陈忠实的同名散文) 文中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来表现老腔的艺术魅力。请举两例并加以分析。 【错因分析】题干点明何种艺术手法及其作用,答题的重点在于“举例并加以分析”。但是学 生需要找到文中哪些地方是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来表现老腔的艺术魅力的。侧面描写和正面描 写相对,它不是直接描写老腔的,依此筛选,本题就不难了。 ③还可以从观众的角度看:观众在看老腔表演过程中经久不息的掌声与喝彩声,表现了老腔 演出带给观众的精神享受。 【参考答案】示例:赵季平:著名作曲家与老腔演员很熟悉,并给予老腔高度的评价,写出 了老腔的艺术价值。 濮存昕:节目主持人出人意外地走到台前击凳高吼,融入表演,突出了老腔的感染力和震撼 力。 观众:观众在看老腔表演过程中经久不息的掌声与喝彩声,表现了老腔演出带给观众的精神 享受。 这是一道考查现代文阅读艺术手法的题。首先要明白侧面描写手法的特点。侧面描写是 本文重要的艺术手法。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 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在本文中是通过他人的反映来表现出老腔演奏的 艺术影响力和震撼力。所以答题时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即赵季平、濮存昕、观众。 2.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 我认识的亚子先生 谢冰莹 我和亚子先生第一次会面,是在一九三〇年的秋天,当高尔柏先生带我走进他的住所时, 我竟有点像乡下姑娘初次进城似的感到忸怩不安。这并不是我胆小,而是我从来没有过这样 规规矩矩地去拜访一个名人的缘故。 亚子先生是这样地和蔼、诚恳,见到了他,真像一个孩子见到了他久别的母亲那么高兴! 他有口吃的毛病,说起话来,有时要很久才能继续下去,我小的时候很喜欢学口吃的人说话, 以致自己也在不知不觉间染上了那种毛病;长大后,虽然好了,可是一见口吃的人说话,我 就要发笑,而且笑得那么傻,有时个把钟头还不能停止。但对于亚子先生却是例外,不但从 来没有过笑的念头,而且格外增加了对他的景仰和尊敬的情绪。我知道他想要说的是什么话, 有时他只提一个字,我就替他说出下面的句子来。 凡是读过亚子先生诗文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热情的革命文学家,虽然他今年已五十岁 了,但他的思想还像创办南社时一般先进。虽然他是一个不善于说话的人,但他的文章却写 得短小精悍而有力。比方在第二十四卷第五号《教育杂志》的“读经问题”专号上,他说: “时代已是一九三五年,而中国人还在提倡读经,是不是神经病,我也不用多讲了!”又说: “主张读经的人,最好请他多读一点历史,诵《孝经》以退黄巾,结果只有作黄巾的刀下鬼 罢了!”这里只是寥寥几十个字,已把那些提倡复古的道学先生骂得痛快淋漓了! 他不但是个聪敏博学的才子,而且是个多愁善感,充满了热情的诗人,但他绝不是愁自 身的什么问题,发些无谓的牢骚,他是忧时忧世,挂念一些为生活,为工作而感受压迫的朋 友,以及那些在苦斗中受难的青年。有一次他说了一句最使我感动而永远不能忘记的话:“我 虽然老了,不能直接去参加新社会的建设运动,然而无论如何,我是要尽量帮助大家的……” 他说这话时的态度十分严肃,而语气又是这样地诚恳、坚决,使听者感到无限的兴奋。是的, 亚子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位“老”少年,“老”革命文学家! 在这里,我要来一个小小的声明,亚子先生是不高兴“老”的,虽然有时和我们说笑话, 偶尔也会说出“我老了”的句子来,但他的精神和思想,永远是年青的。记得我们初次通信 时,我总是称呼他“长者”,他不但对这两个字不高兴接受,而且连“先生”两个字都不准 用,要直呼他的名字,他才高兴。由此也可以看出他是如何地谦虚,如何地喜欢年青! 凡是认识他的人,在第一次的见面后,就会在脑海中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感到他是个 最好的朋友。记得前年一月,我同特第一次去拜访亚子先生时,一见面,他就紧紧地握着特 的手,高兴得几分钟还说不出一个字来。我呢,呆呆地像一个傻瓜似的站在一旁,不知如何 是好,结果还是特请他坐下,他才放开了特的手。我们急于返湘,那天没有谈多久就走了。 回到船上,特对我说:“我从来没有遇到一个像亚子先生那么热情的老人家,你看他的手多 有力,我被他握痛了。” 一九三三年的春天,我几乎苦痛到要自杀的地步。亚子先生是那样恳挚地劝慰我,鼓励 我拿出理智来战胜环境,不要白白地牺牲了自己有希望的前途!等到我将和特结合的消息报 告他时,他几乎快乐得发狂了,居然在梦里作起诗来,半夜里赶快披衣起床写好寄给我们。 “十日三传讯,开缄喜欲狂。”这是描写他知道我的精神有了寄托后的愉快与安慰。“冰莹 今付汝,好为护红颜。”读到这两句诗时,特从心坎里发出快乐的微笑:“这简直像丈人公 写给女婿的诗呢!”这话引得我也笑起来了。 本来他就有这么一个怪脾气,在高兴的时候,可以一天给你写一封快信,而里面所写的 有时仅仅只有几个字;如果遇到他不高兴时,你就是一连去几封信,他也不会理你的。 一九三六,六月于南村 (有删改) 文章倒数第二段运用了何种写作手法来塑造亚子先生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直接(正面)描写和间接(侧面)描写相结合。先直接描写亚子先生对“我”的 关怀,然后通过写特读到亚子先生的诗后的反应间接表现亚子先生对“我”的关心。②概括 叙述和细节描写相结合。亚子先生对“我”的劝慰是概括叙述,半夜披衣起床写诗给我们的 情景是细节描写。 艺术手法(或称写作手法)是指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原理、规律和方法来表现文章内容。 对艺术手法的评价鉴赏,就是分析文章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 艺术效果。要做好“一、二、三、五”项工作: “一”:指必须构建一套关于各类表达技巧的名称、特征和表达效果以及实例的知识网 络。 “二”:指两个结合。第一个结合是指解答艺术技巧题必须与文章的中心相结合,第二 个结合是指解答艺术技巧题应该和语言相结合。 “三”:指三个步骤:确认所用技巧→具体解释→简述好处。 “五”:指五个切入,在“确认所用技巧”中大致可以从五个角度切入:表达方式、表 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技巧、语言特色。 (一)表达方式: 散文常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其中考查最多的是描写和抒情。描写指 用语言文字等对事物作具体的刻画和描绘,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答题步骤:先写出具体运用什么方式方法,然后再具体解析。即答题格式为:方法+解 析。 (二)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和其他表现手法经常放在一起考查的。从提问的方式来看,有时是直接问某部 分或全文用了什么表达技巧,并顺带考查这种手法的作用,有时是让你鉴赏(赏析)。 (1)常见修辞手法的作用: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使描写对象更形象生动、具体可 感。 拟人:把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使描写对象生动活泼、亲切动人。 排比:增加文章气势。用来状物,景象迭起,五彩缤纷;用来叙事,丁卯纷陈,有条不 紊;用来说理,充分全面,淋漓尽致;用来辩论,气势磅礴;用来抒情,酣畅淋漓,缠绵悱 恻。 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引人联想,具体生动。 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能更鲜明地突出描写对象的某一特 征,给人以启示。 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强 调、突出重点,升华主旨或句意。 对偶:结构整齐,节奏感强,有音乐美,便于吟诵;在内容上或两两对比(或映衬,或 补充)。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双关:富有寓意,含蓄委婉,尖锐犀利。 引用:语言凝练,言简意明;形象鲜明,增强表现力(如说明文中引用诗文);加强真实 性(如引资料);起证明作用(如引名人名言或格言等作理论论据)。 (2)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 象 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 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 “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衬 托: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 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 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先抑后扬:引发好奇,铺垫感情。 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的个人情感和理念, 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内心情感,使表达的内容含蓄、赋予哲理和暗示性,使 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 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主旨。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动静相衬:以动衬静,以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渲 染: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 铺陈,集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征,用以加深主题。 联想想象: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 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 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烘 托: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 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 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三)谋篇布局技巧 文章的写作思路、结构方法(总分式、层进式等)、情节安排(顺序、倒叙等;详略等) 如悬念、铺垫、伏笔、照应等。 易错点 3 分析散文的结构特色 3.【2015 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四堡雕版 冯骥才 ①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 ②在宋代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中,福建的建阳一直承担着那片那片大地上文明的传播。其 他几个雕版中心如汴梁、杭州和临汾,总是随着战乱与京都变迁或兴或衰,惟有这“天高皇 帝远”的建阳依然故我。从遥不可及的中古一直走到近代。我喜欢建安[注]图书的民间感。它 自始就服务于平民大众,也就将先民们的阅读兴趣与审美融人坊间。明代以来,杭州、苏州, 以及相继崛起的金陵派和徽派刻印的图书,一窝蜂地趋向文人之雅致,刻意地追求经典,建 安图书却始终执拗地固守着它的平民性。大众日常消遣的故事、笑话、野史,农家应用的医 书、药书、占卜、以及专供孩童启蒙的读物,都是建安版常年热销的图书。今天看来,这种 由民间印坊养育出来的纯朴的气质便是建安版特有的审美品格了。 ③然而,建安图书真正的福气,是它至今还保存着一个雕版印刷之乡——四堡。中国古 代雕版基地大都空无一物,只剩下建安这个“活化石”。它犹然散发着书香墨香文明之香吗? ④四堡身在闽西,肩倚武夷山脉,一双脚站在连城、清流、宁化与长汀交界处。地远天 偏,人少车稀,这种地方正是历史的藏身之处。但现代化法力无边,近几年古镇热闹起来了, 不过令我吃惊的是,这里居然还完整地保留着二百年来声震闽西的印书世家邹氏的坊间与宅 第。大大小小一百四十间房子,屋连屋,院套院,组成客家人典型的民居——“九厅十八井”。 在四堡,这种房子都是一半用于生活,一半用于印书。可是,无论陪同我的主人,怎样指指 点点地讲述,我也无法生出往日那种奇异又儒雅的景象来。 ⑤倘若留意,那又细又弯高高翘起的檐角,鸟儿一样轻灵的木雕斗拱,敷彩的砖雕,带 着画痕的粉墙,还残存一些历史的优雅。但挤在这老宅子里生活的人们,对此早已视而不见。 历史走得太远了,连背影也看不到。高大的墙体全都糟朽,表面剥落,砖块粉化;地面的砖 板至少在半个世纪前就全被踩碎了;门窗支离破碎,或者早已不伦不类地更换一新;杂物堆 满所有角落,荒草野蔓纠缠其间。唯一可以见证这里曾是印务的,是一些院子中央摆着的一 种沉重的石缸。它是由整块请市调出,岁月把它磨光。当年的印房用它来贮墨,如今里边堆 着煤块或菜,上边盖着木板;有的弃而不用,积着半缸发黑和泛臭的雨水。 ⑥生活在这拥挤的黏湿的腐朽的空间里,是一种煎熬。特别是电视屏幕上闪现着各种华 屋和豪宅的时候,人们会巴望着逃脱出去,切盼现代化早日来到,把它们作为垃圾处理掉。 这就是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最后一个“活化石”必然的命运么? ⑦应该说当将邹氏家族的祠堂改造为一座小型博物馆,展示着从四堡收集来的古版古书, 以及裁纸、印书、切书、装订等种种工具。还将此地雕版的源起、沿革、历代作坊与相关人 物,都做了调查和梳理,并在这小展馆中略述大概。可是当我问及现存书版的状况时,回答 竟使我十分震惊——只有一套完整的书版!难道这块生育出千千万万图书的沃土已然资源耗 尽,贫瘠得连几套书版也找不出来? ⑧其实并非如此。知道今天,无孔不入的古董贩子还在闽北和闽西各地进村入乡、走街 串巷去搜罗古书古版。四堡人穷,自然就那它们换钱。文化受到自己主人的轻视才是真正的 悲哀。 ⑨四堡的雕版印刷肇始何时,仍是个迷。但它作为建安版的一个产地,自然属于中华雕 版印刷史源头的范畴。特别是宋代汴京沦落,文化中心南移,印刷业便在福建西北这一片南 国纸张的产地如鱼得水遍地开花。明清两代,建安图书覆盖江南大地,这也正是四堡的极盛 时代。可是到了 19 世纪,西方的石印与铅印技术相继传入,四堡的雕版便走向衰落。从大文 明的系统上说,中华文明传承未断;但再许许多多具体的文化脉络上,我们却常常感受到一 种失落! ⑩在龙岩、泉州和厦门,我都刻意去古董店考查建安书版的流散状况。在四堡见不到的 书版,在这些商店里很容易见到。不过一位贩子对我说:“你出大价钱也买不到明代的贩子 了。”我相信他的话。受制于经费的拮据,在这些文化沃土上,到处是古董贩子,反倒很少 看到专家的身影。 ⑪四堡现有的书坊不会坚持太久,残剩在民间的古版又会很快灭绝。照此说来,最终的 结果是,我们这个曾经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就不再有“活态的见证”可言了? ⑫那么谁救四堡呢? [注]历史上建安、建阳二县多次分合。印刷兴业盛时,建阳等地的印坊多沿用建安之名。 简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 【错因分析】段落作用题一般不会明确说明是结构上的作用还是内容上的作用,那么在答题 时就要将这两方面都考虑到。不能只答一个方面或者将两个方面糅合在一起,否则就容易造 成答案不全甚至含混不清的失误。 【参考答案】(1)承接上文“如花似锦的猜想”,引起下文对四堡雕版的介绍。(2)写建 安雕版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富有民间气质的审美品格,表达作者对它的喜爱和敬意,为介绍四 堡雕版提供历史和文化背景。 考查句段的作用是高考的常见题型。遇到这类题目,首先要注意审题,看题干有否特别 说明,比如是“内容上”“结构上”这样的限制;然后要回归文章,结合句段的意思和位置思 考其在文中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主要建立在两个基础上,一是句段在文中的位置,一是句 段本身的意思。所以,回到文中,先要看所给的句段写了什么,比如本题,第二段主要是介 绍建安雕版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富有民间气质的审美品格;然后再看这样的内容与上下文的关 系,本文主要讲的是四堡雕版,而四堡雕版是建安雕版的一部分,那么介绍建安雕版自然是 为了引出四堡雕版。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民间审美 冯骥才 那些出自田野的花花绿绿的木版画,歪头歪脑、粗拉拉的泥玩具,连喊带叫、土尘蓬蓬 的乡间土戏,还有那种一连三天人山人海的庙会,到底美不美? 自古文人大多对此是不屑一顾的,认为那些都是粗俗的村人的把戏,难入大雅之堂。故 而这些大多为文盲所创造的民间文化一边自生自灭,一边靠着口传心授传承下来。 当然,在古代也有一些文人欣赏纯朴天然的民间文化,他们大多是些诗人。他们的诗中 会流淌着溪流一般透彻的民歌的光和影,从李白到刘禹锡都是如此。但是,古代画家则不然, 他们崇尚文人画,视民间画人为画匠,很少有画家肯瞧一眼民间绘画的。美术界学习民间的 潮流还是在近代受到了西方的影响。西方的绘画没有“文人画”,所以从米开朗基罗到毕加 索一直与民间艺术是沟通的,在他们的心里,精英的绘画是“流”,而民间艺术却是一种 “源”。 在人类的文化中,有两种文化具有初始性的源——一种是原始文化,一种是民间文化。 但在人类离开了原始时代之后,原始文化就消失了,民间文化这个“源”却一直活生生地存 在着。 精英文化是自觉的,原始文化与民间文化是自发性的。“自觉”来自思维,而“自发” 直接来自生命本身,它具有生命的本质。所以,西方画家总是不断地从原始与民间这两个 “源”中去汲取生命的原动力与生命的气质。所以说,①生命之美是民间审美的第一要素。 可是,民间文化从来都只是被使用的,被精英文化作为一种审美资源来使用,它的本身 并没有被放到与精英文化同等的位置。 在近代,人们对民间文化所接受的一部分,也都是靠近“雅”的一部分。比如戏剧中的 京戏,由于趋向文雅而能够受宠,而许多土得掉渣儿的地方戏仍然被轻视着,因而如今中国 一些地方剧种已经到了濒死的边缘。再比如在民间木版年画中,比较城市化而变得精细雅致 的杨柳青年画容易被接受,一些纯粹的乡土版画很难被城市人看出美来。 民间文化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体系,包括审美语言、审美方式与审美习惯。②陕北的那些 擅长剪纸的老婆婆在用剪子铰那些鸡呀猫呀虎呀娃娃呀的时候,一边铰一边会咧开嘴笑。她 们那种无声的“艺术语言”会使自己心花怒放。民间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另一个不同是,民间 文化是非理性的,纯感性的,纯感情的。这种感情是一种鲜活的生命和生活的情感,有生命 的冲动,也有生活理想;有精神想象,也有现实渴望。他们这种语言在广大的田野与山间人 人能懂。一望而知,心有同感,互为知音。 因此民间审美又是一种民间情感。懂得了民间的审美就可以感受到民间的情感,心怀着 民间的情感就一定能悟解到民间的审美。我们为什么只学英语,与外国人交流,偏偏不问民 间话语,与自己的乡民村人交谈,体验我们大地上这种迷人的情感?何况这是一种优美而可 视的语言。这种语言坦白、快活、自由、一任天然,没有任何审美的自我强迫,全是审美的 自发。它们不像精英文化那样追求深刻,致力创新,强调自我。它们不表现个性,只追求乡 亲们的认同;它们追求的实际上是一种共性。至于某些民间艺人的个性表露也纯粹是一种自 然的呈现,他们使用的是代代相传的方式。纵向的历史积淀的意义远远高于个人超越的价值, 它们最鲜明的个性是地域性,它们的审美语言全是各种各样的审美方言。所以民间审美的重 要特点是地域化,也就是审美语言的方言化,这便使民间审美具有很浓厚的文化含量。 写到这里,我便弄明白了,过去我们判断民间艺术美不美,往往依据的是精英文化的标 准。这样,我们只接受了民间艺术很小的一部分,却看不到民间艺术中的文化美,也就是民 间审美的文化内涵。 今天,我们正处在农耕文明向工业化的现代文明的转型期。农耕时代的一切创造渐渐成 为历史形态。我们应该从昔时的看待民间文化的偏见性视角与狭隘的观念中超越出来,从更 广更深的文化角度来认识民间文化,感受民间独特的审美,从而将先人的创造完整地变为后 世享用的财富。 (有删改) 文章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①列举体现民间文化的具体实例,问及民间审美的话题,点扣标题,引出下文。② 采用设问方式提出问题,吸引读者阅读,引发读者思考。 散文的“结构”指文章内部的组织和结构、线索、脉络、层次与段落过渡照应、开头与 结尾。文章的结构往往体现了作者的思路,这里的思路是指作者写作时思维发展的线索,先 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都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从近年高考散文阅读类试题来看,题型有主观题和客观题两种,以主观题为主。考查的 内容一般包括:划分文章的层次;理清思路,概括各部分内容;分析文章结构特点;鉴赏谋 篇布局的特点。 1.常见题型及答题模式: (一)行文思路(或结构) (1)常见题型: ①文章以什么为线索?请你进一步地理清文章思路。或除了以×××为思路安排的文章 结构外,本文还有另一个隐喻性的表达结构,请写出体现这一线索的思路来。 ②本文主要分几个画面来写,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 ③为什么从这里写起;先写这个后写那个,为什么?为什么作者在文章开头写某某内容? (2)解题思路: 答题程序应该是分析层次结构,把握段落大意,然后准确切分文章层次并概括层意,最 后把层意按照先后顺序组合起来。一般从结构、内容(表现形象,思想情感、主题思想)与 艺术手法三个方面回答。 (3)答题格式: 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二)行文表达作用 (1)常见题型: ①某语句、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或者这样写对全文结构安排有什么作用?文中某段文 字不要行不行?为什么? ②某一引文(诗句或典故等)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③某一处环境描写的作用或文中描述了某某景色,请加以简要概括,并说说这样写有什 么作用。 (2)解题思路:主要从内容和结构上解答分析。 (3)答题格式: ①某段或语句:写了……内容(概括这句话或者段落的大致意思),运用……手法,起到 了……作用或表达效果(联系中心) ②引文的作用: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结构上起到了……作用 ③景物描写:这一景物描写了……自然环境,渲染了的……气氛;烘托人物的……心境 或性格;暗示……社会环境;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2.常使用的术语 (1)开头: ①总领全文;②引出下文的……情节或引出话题;③为下文……情节作铺垫或与下文构 成对比;④开篇点题,营造……的气氛,奠定……的感情基调;⑤制造悬念或埋下伏笔,吸 引读者。 (2)中间: ①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②前后呼应;③为下文……的情节做铺垫、引起下文的…内 容;④照应上文的……内容、转换话题。⑤或衬托作用(在行文中为了彰显叙述主体而谈到 其他事物,其他事物具有衬托作用);或渲染烘托某种氛围(描写环境为人物的出场营造氛围) (3)结尾: ①升华感情;②点明中心,深化主题;③总结上文;④卒章显志,点明主题;或含蓄的 表明主旨(往往借助象征性的景物描写) ⑤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⑥言已尽而意无 穷,使文章委婉含蓄。 (4)其他 ①传说故事:增强文章的传奇性、风物的神秘性;丰富文章内容;引起读者兴趣;含蓄 地引出、表明……观点。 ②某一事件:引出下文的议论或抒情,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内容上 具有深化或启迪作用。 ③史实:反思历史,以古证今或借古讽今,具有例证的作用。 ④诗句: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丰富文章内容;引起读者兴趣;含 蓄地引出、表明……观点。 ⑤名言:表明……观点,具有论证观点、阐明事理的作用,增强文章说服力;丰富文章 内容。 易错点 4 概括散文的主旨 4.【2015 年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太湖碎锦 范烟桥 ①太湖,用文人的套语来形容,是“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民间则说“八百里太湖 跨三州”。不经过实测,这样笼统地画出一个轮廓,只能给人们一种山明水秀、浩瀚无际的 想象。至于它有什么诗情画意,要费一点时间实地去观察、探索,才能领会。 ②我从不同的角度,看太湖的部分画面,就感到有不同的胜概。洞庭东山、西山是太湖 里两个主峰。东山周围五十余里,山势并不陡峭,土壤又滋润,经劳动人民世世代代辛苦经 营,已成了丰产地区。山下坡田,种植各种水稻,是秋熟的主要农作物。夏熟是三麦和油菜, 还有豆类和蔬菜瓜果。他们更有园艺的丰富经验,梅、杏、桃、李……多得数说不尽。枇杷、 杨梅和洞庭红(橘名)名闻远近。随着春夏秋冬,它们先后开花结果,春天果然是“姹紫嫣 红开遍”,夏天、秋天、冬天,也是各有烂漫绚丽的景色。说是“美尽东南”,并不夸张。 从观赏说,四时皆宜;从生产说,那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江南的许多淡水 鱼,这里样样都有。朝出暮归的千百艘大小渔船,点缀湖光水色中,渔民们勤劳、勇敢,征 服自然,利用自然。 ③西山和东山隔着东太湖,东山最高峰——莫釐,和西山最高蜂——缥缈遥遥相对,同 为七十二峰的领袖。西山也是丰产地区,同是“花果山”,东山所有的名花嘉果,西山都繁 生着。从东山坐独具风格的小艇——龙飞快,驶入东太湖,莫釐峰头,云气滃然如蒸。别的 不知名的远近诸山,时隐时现,好似给烟波吞吐着,山色因明暗而浓淡不一。船家果然有眼 明手快的本领,坐在船里的我,到湖心时常为颠簸震荡而惊心动魄。正因为如此,而愈觉山 水奇丽得来不易的乐趣。兀立在东山、西山之间的石公山,则是以玲珑秀逸的姿态吸引着人 们。小艇乘风破浪而去,到了山下,显然可见四围的山石,经过千万年的冲刷,有了“皱、 瘦、透”的美姿,早给鉴赏者陆续凿去了,苏州园林里的太湖石,都是取于石公一带的石山。 因此,石公山像斧削过,没有了山脚,正如一块翡翠放在一个玻璃盘里。 ④假使从苏州直接到西山,出蠡口,就展开了图画,山更多,湖更大,变幻就更多。王 鏊“山与人相见,天将水共浮”,冯善“震泽春浮涨碧漪,净涵天影漾玻璃”,能把湖山之 胜,描绘得恰到好处。道书上所说的第九洞天——林屋,就在西山。到了里面,石壁嶙峋如 雕塑,是洞庭一奇。这里有许多神话,和山农们闲谈,妄言妄听,也增添了些兴趣。而西边 的消夏湾,更附会着西施的种种传说。山湾柔顺的湖水,浅而澄清,可以游泳。有着荷花、 菱叶,清风徐来,颇有凉意,确是夏天避暑的好去处。到了包山寺,才窥见缥缈峰突起在丛 林杂树之上。近观不如远眺之美,大凡山水之胜,都有这个境界。有了山,有了水,才见得 山的灵秀,水的空明。太湖就以此特饶奇胜。 ⑤太湖还有四个画面,和洞庭东山、西山合起来,差不多得见其全貌。一是从湖州到无 锡的一段水程,在群山断续中经过,前后左右可以看到云峦起伏,似乎它们都有动态,与人 游戏。一是从无锡到宜兴,数十分钟的汽车行程,在湖边掠过,太湖平铺在车外,远山几抹, 可望而不可即。一是无锡的鼋头渚,割取了太湖的一角,经过人力的整理,有着怪石突兀、 惊涛汹涌的奇趣。不仅有色,而且有声。夕阳将下,余晖照映湖面,金光璀璨,不可名状。 一是苏州光福的石壁,也是太湖的一角,更见得静止处,已不是空阔浩渺的光景。而即小见 大,可以使人有更多的推想。 ⑥阴、晴、风、雨、云、雾,固然使山水多变,适逢其会,逸趣横生。便是朝曦、夜月 下特有的湖光山色,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古今诗人画师,尽管灵思妙想,摄取片断到诗画 里,有着他们的杰作,还是概括提炼。我更无能,凭我接触到的,写了些体味,或许有三言 两语,能引起到过大湖者的同情,作会心的微笑。毕竟是“尝鼎一脔”,太湖实在是描写不 尽,描写难工的。 (有删改) 结合全文,分析标题“太湖碎锦”的内涵和作用。 【错因分析】分析标题的含义一般需要考虑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这两个方面。表层含义是比 较好回答的,但是题目更重视的是标题的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本文的标 题本身就是一个比喻句,这就说明一定要从深层含义角度考虑,结合文章内容弄清它的比喻 义是什么。所以,作答此题比较容易出错的地方有两个:一,不知道结合文章内容,断章取 义;二,忽略深层含义,只答了表层含义。 【参考答案】(1)“碎锦”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太湖景色的丰富多彩,表达了作 者对太湖的喜爱和赞美。(2)具有统摄全篇和联结全文的作用。因太湖辽阔,作者只选取有 代表性的几处景色来描绘,并通过这些“碎锦”的组合,呈现太湖的全貌。(3)作者以“碎 锦”表明其文只能算是对太湖美景的部分呈现,既表现了他的谦虚,也暗含了对描写难尽的 太湖美景的赞赏。 标题的表层含义就是标题的字面义、常用义。深层含义就是标题的比喻义、象征义、引 申义等,往往是抽象的精神品质之类,常常是文章要揭示的中心。那么,如何把握深层含义? 需要注意以下这几个方面:①答题前,我们要推敲该文所表达的主旨,然后在此基础上把握 题目的深层含义;②答题时:由浅入深,先答表层含义,再联系文章宗旨,答出深层含义。 可用答题格式。如:这个标题不仅指……还……;③标题如果是比喻义的,但文中不是从标 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的,那么我们就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这样我们 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只写比喻义) 标题能起哪些作用?一、结构上:①贯穿全文线索 ②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二、内容上: ①表明写作对象,②情节方面,概括主要内容;主旨方面,揭示(透露、点明)……主旨; 人物塑造方面,表明人物……性格(品质),表明作者……的情感与态度;手法方面,运用 了……修辞手法,A.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B.一语双关,既指…… , 又指……。 4.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 外婆的围裙 ①外婆所有的物件里面,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她的围裙了。 ②小时候的我个子不高,站着只能到她的腿部。每次与表弟打了架,我都会挂着泪珠跑 去抱她的腰,一低头就埋进她的围裙里。我越哭越起劲,便将眼泪鼻涕连同童年都胡乱地揩 在了上面。 ③在我的记忆中,外婆的围裙和外婆形影不离,比幼时的我与外婆更加亲近。我因为个 子小,每次抬头仰望她总觉得高不可攀,可是只要看到她的围裙,不管多远,不管多高,哪 怕她满脸尘土,我也能准确无误地认出她来。 ④外婆的围裙系在腰间,它该是藏青色的,或许还是灰黑色的,我已经记不清了,唯独 记得围裙的颜色与外婆满头的白发组成了一张鲜明的黑白照片。围裙是外婆由一件金丝绒的 旧衣服改制而成的,时间久了,已经失去了原本的颜色,但仍然有些厚,摸上去粗糙不堪, 就像乱石铺就的小路,远不如现在的围裙那样精致秀美。围裙上凸起很多褶皱,像外婆微微 佝偻的背脊,承载了太多的柴米油盐、世事烟火。我尤其喜欢围裙上的气味,那浓郁的米饭 味和葱油味经久在围裙里隐藏着,厚重的油腻和尘烟都交织在围裙的纹理里。抖一抖围裙, 便有岁月的碎末翻落下来。 ⑤外婆是用围裙擦手的,她虽然也有手帕,可每次淘米下锅后,她总会习惯性地伸手在 围裙上揩两下,她手背上的皮肤皱得像树皮,但我却觉得很美,那像极了她围裙上一条条的 褶皱,又像是山间不经意流出的小溪,蜿蜒清澈。她坐在灶台处生火,幽暗的小角落里,有 微弱的火光落在围裙上,忽明忽暗,犹如波光粼粼的湖面,映着外婆日渐苍老的脸。 ⑥冬日的清晨,天光初晓,外婆就起床劳作。幼时的我总是贪睡,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 只看到昏黄的灯光下,外婆在低头系她的围裙,然后一转身又沉沉睡去。待到八点钟左右的 光景,外婆会端着早饭,迈着蹒跚的脚步爬上楼梯。我即便是在梦里,听到她的脚步声也会 醒来。早饭其实很单调,有时是稀饭,有时是菜泡饭。我最爱吃的是馄饨,但因家境清贫, 很久才能吃上一顿,我对馄饨的渴望,丝毫不低于对过年的期望。许是因为童年的欲望,以 至于现在我看到馄饨还是会垂涎欲滴。外婆总是会攒一段时间的钱去菜市场买馄饨,装在自 家的饭碗里,再用围裙一圈圈仔细地包好,然后才小心翼翼地拿到熟睡的我的面前。她将馄 饨包缓缓打开,扑面而来的围裙熟悉的气息和馄饨的香味,将我所有的惺忪都湮灭干净。她 将围裙颤颤地垫在馄饨碗下,然后立在一旁微笑地看着我,偶尔跟我说上一两句话。等我吃 完饭之后,她帮我掖好被角,一边系围裙一边说:“我下去吃饭了,外面很冷,你再睡一会 吧。”而我也是到了许多年之后才知道,原来外婆跟我一样喜欢吃馄饨,她每次拿着我吃完 了的馄饨碗下楼时,总会偷偷地喝光那仅浮着几粒葱花的馄饨汤。 ⑦外婆还用围裙给我擦过眼泪,围裙边轻轻揩过我的脸,就如同一卷上好的人间烟火图 在我面前缓缓打开,我仿佛看到了外婆的青葱岁月。她也曾娇俏如花、娇羞不胜,是老台门 里最明艳的小媳妇,那时的她一定还没有围裙。她将自己一生里最美的时光都放进了这座老 台门里,炖在漫长的日光下。苍老的人世,慢慢熬成了汁,最终逼出一道道暮景残光浇洒在 她的围裙上。所以她病发得那样突然,甚至都来不及吃药治疗便撒手人寰。我想她必是早已 受够了这似水流年的荼毒,在离去之前任性了一把。而陪着她一同消失的还有那条灰不溜秋、 不起眼的贴身围裙。 ⑧在她离世之后,我曾去找过她的围裙,翻遍角落,却寻不见踪迹。 ⑨我立在她住过的房间里,忽然想起幼年她带我去看戏文,看的正好是《红楼梦》中“问 紫鹃”选段。那宝玉在黛玉的灵堂上不停地询问着关于黛玉的一切,问及鹦哥时,紫鹃这样 答:那鹦哥叫着姑娘学着姑娘生前的话。年幼的我,曾经问外婆鹦哥到底去哪里了。 ⑩外婆并未回答我,她坐在台门里的小椅子上,眼睛望向很远很远的地方,她的围裙妥 帖安静地附在她的腰上。 我低下头,却看见从围裙里慢慢升起一轮明月,照亮了我的小半生。 (有删改) 文章为什么要以“外婆的围裙”为标题?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外婆的围裙”是文章的线索,在结构上起贯穿全文的作用。②围裙是外婆辛勤 劳作的帮手,以“外婆的围裙”为标题,突出了外婆勤劳的形象特征。③围裙象征了外婆的 一生,外婆的围裙是“我”思念外婆的情感载体,以“外婆的围裙”为标题突出了文章的主 旨。 “概括散文的主旨”包括这几个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评价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 审美取向,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讨作者的创作背 景和创作意图。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有单独设题的,也有将本考点与品味语言、分析文章结构、 分析艺术手法等考点结合起来综合命题的形式。题型有客观题,也有主观题,以后者为主。 1.常见题型: ①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 ②本文的主旨是什么?具体分析文章是怎样逐层表现主旨的。 ③文章表现了什么感情?请从作品的内容和写法两方面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2.解题方法: (1)从题目入手解读主题:很多散文题目直接点明了主旨,是文章中心思想最精炼的概 括。 (2)分析首尾解读主题:很多文章的首尾往往提示或暗含中心意思,对首尾的语句进行 重点品悟,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旨。 (3)分析议论抒情语句探究主题:散文一般都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如果 文中出现一些抒情、议论的语句必然就会有它的特殊作用。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意 图,要传达给读者的思想感情,一般用这些句子来表达。 (4)联系背景探究主题:一般文章主旨有显隐直曲之分。对于主旨比较隐曲的文章,只 有了解它产生的背景,才有可能深切地理解内容的由来和作者的意图,准确地概括出它的中 心思想。除了对作者和作品的写作年代予以关注外,我们还要特别注意在文后出现的注释等 说明性文字。 (5)因文而异探究主题 :写人叙事类散文要对人物作出评价和赞美,或揭示评价事件 的意义,或从人物事件中生发出对人生等问题的感悟和认识。写景状物类散文则是借景、物 抒发了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某种感悟,思想认识程度也深广些,更富于理趣。议论性散文以 说理为主,它与抒情散文一样注重情感的抒发,不同的是议论散文重于理智,抒情散文重于 感情。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用事实和逻辑来说理,而主要用文学形象来说话,是一种 文艺性的议论文。它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严密的逻辑;既要以情动人,又要以理服人;熔 形、情、理于一炉,合政论与文艺于一体。 3.解题思路: ①全文内容概括: 第一种:概括某些原因。很多散文,作家都是阐发某种生活感悟,明晰某些道理,而这 些感悟、道理(结尾的“果”)从何(“因”)而来?答题时思维视界要笼罩全篇,尽量把“因” 的数量找全。答案各点组织要尽量按照原文顺序。 第二种:围绕标题关键词语进行内容概括。 第三种:文中作者的多种情感概括。多种情感,指的是对不同的人、事、物而表现出的 不同的情感,或是对同一人、事、物的前后情感变化。 ②主旨概括: 答题要点:①关注文题。标题能提供阅读的线索。(隐含了信息——写作对象、重要内容 等,甚至可以借此把握文章的主题。)②抓住文尾的议论、抒情语句。这些语句常常是结尾点 题,明确主旨。③在概括段意、整合层次的基础上,再高度概括层意,概括出主旨。 4.答题格式: ①内容概括:一、划分本文或段的层次,二、提取要点词语,三、整合答案。 ②主旨概况:本文通过记叙(描写)……表现了……(表达了…… 揭示了……)主题。 三年真题 一、【2017 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窗子以外 林徽因 话从哪里说起?等到你要说话,什么话都是那样渺茫地找不到个源头。 此刻,就在我眼帘底下坐着,是四个乡下人的背影:一个头上包着黯黑的白布,两个褪 色的蓝布,又一个光头。他们支起膝盖,半蹲半坐的,在溪沿的短墙上休息。每人手里一件 简单的东西:一个是白木棒,一个篮子,那两个在树荫底下我看不清楚。无疑地他们已经走 了许多路,再过一刻,抽完一筒旱烟以后,是还要走许多路的。兰花烟的香味频频随着微风, 袭到我官觉上来,模糊中还有几段山西梆子的声调,虽然他们坐的地方是在我廊子的铁纱窗 以外。 永远是窗子以外,不是铁纱窗就是玻璃窗,总而言之,窗子以外! 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全在那里的,你并不是不能看到,只不过是永远 地在你窗子以外罢了。多少百里的平原土地,多少区域的起伏的山峦,昨天由窗子外映进你 的眼帘,那是多少生命日夜在活动着的所在;每一根青的什么麦黍,都有人流过汗;每一粒 黄的什么米粟,都有人吃去;其间还有的是周折,是热闹,是紧张!可是你则并不一定能看 见,因为那所有的周折,热闹,紧张,全都在你窗子以外展演着。 在家里罢,你坐在书房里,窗子以外的景物本就有限。那里两树马缨,几棵丁香;榆叶 梅横出疯权的一大枝;海棠因为缺乏阳光,每年只开个两三朵——叶子上满是虫蚁吃的创痕, 还卷着一点焦黄的边;廊子幽秀地开着扇子式,六边形的格子窗,透过外院的日光,外院的 杂音。什么送煤的来了,偶然你看到一个两个被煤炭染成黔黑的脸;什么米送到了,一个人 掮着一大口袋在背上,慢慢踱过屏门;还有自来水、电灯、电话公司来收账的,胸口斜挂着 皮口袋,手里推着一辆自行车;更有时厨子来个朋友了,满脸的笑容,“好呀,好呀!”地 走进门房;什么赵妈的丈夫来拿钱了,那是每月一号一点都不差的,早来了你就听到两个人 唧唧哝哝争吵的声浪。那里不是没有颜色、声音、生的一切活动,只是他们和你总隔个窗子, ——扇子式的,六边形的,纱的,玻璃的! 你气闷了,把笔一搁说,这叫做什么生活!检点行装说,走了,走了,这沉闷没有生气 的生活,实在受不了,我要换个样子过活去。健康的旅行既可以看看山水古刹的名胜,又可 以知道点内地纯朴的人情风俗。走了,走了,天气还不算太坏,就是走他一个月六礼拜也是 值得的。 没想到不管你走到哪里,你永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的。不错,许多时髦的学者常常骄 傲地带上“考察”的神气,架上科学的眼镜,偶然走到哪里一个陌生的地方瞭望,但那无形 中的窗子是仍然存在的。不信,你检查他们的行李,有谁不带着罐头食品,帆布床,以及别 的证明你还在你窗子以内的种种零星用品,你再摸一摸他们的皮包,那里短不了有些钞票; 一到一个地方,你有的是一个提梁的小小世界。不管你的窗子朝向哪里望,所看到的多半则 仍是在你窗子以外,隔层玻璃,或是铁纱!隐隐约约你看到一些颜色,听到一些声音,如果 你私下满足了,那也没有什么,只是千万别高兴起来说什么接触了,认识了若干事物人情, 天知道那是罪过!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段描写窗外四个乡下人的背影,笔触细致,表露出观看者对他们的陌生与好奇, 并引发下文关于窗子内外的感叹。 B.既然所有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永远都只在窗子之外,那么通过健康的旅行, 领略了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就会获得深刻的认识。 C.本文写“时髦的学者”架上“科学的眼镜”,到陌生的地方“瞭望”,是以调侃的方式 来讥刺他们的“考察”不过是浮光掠影罢了。 D.开头的“话从哪里说起”一句看似多余而突兀,但读完全文之后,就会明白作者正是 从那种渺茫之感开始梳理自己思路的。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B 项,“通过健康的旅行,领 略了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就会获得深刻的认识”不对,原文中结尾说“没想到不管你走到 哪里,你永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的”“所看到的多半则仍是在你窗子以外,隔层玻璃,或是 铁纱……只是千万别高兴起来说什么接触了,认识了若干事物人情,天知道那是罪过!” 2.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答案】①指具体的窗子,如铁纱窗、玻璃窗,分隔了不同的生活场景;②指“无形的窗子”, 即心态与观念的限制,造成了自我与外部世界的隔膜。 3.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 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答案】①转“我”为“你”,“你”成为自我观察与描写的对象,蕴含着作者冷静审视的态 度; ②使用“你”的同时,又使用“我”,蕴含着作者的自嘲与反思。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通过人称的变化来 考查。“你”“我”分别代表不同的人生视角,窗里窗外是两个世界,窗外的人无法理解窗内, 窗内的人也无法走进窗外。结合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使用的好处,结合文本内容分析。 二、【2017 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7 题。 一种美味 巩高峰 他清晰地记得,六岁那年夏天的那个傍晚,当他把一条巴掌大的草鱼捧到母亲面前时, 母亲眼里第一次出现了一种陌生的光....。他甚至觉得,他在母亲眼里一定是突然有了地位的, 这种感觉在随后下地干活回来的父亲和两位哥哥眼里也得到了证实。 他有些受宠若惊。此前,他的生活就是满村子蹿,上树掏鸟窝,扒房檐摘桃偷瓜。因此, 每天的饭都没准时过,啥时肚子饿了回家吃饭,都要先挨上父亲或母亲的一顿打才能挨着饭 碗的边儿。 那天不一样,母亲把双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母亲终于接过那条鱼时,他忽然有一点点 失望,那条本来大得超出他意料的鱼,在母亲的双手之间动弹时,竟然显得那么瘦小。 准确地说,在那之前他没吃过鱼,唇齿间也回荡不起勾涎引馋的味道。他相信两个哥哥 应该也极少尝过这东西。在母亲的招呼下,他们手忙脚乱地争抢母亲递过的准备装豆腐的瓷 碗。豆腐,是跟年联系在一起的东西了。天!为了那条鱼,母亲要舀一瓷碗的黄豆种子去换 半瓷碗的豆腐来搭配。隐隐约约地,他有了美味的概念,还有慢慢浓起来的期待。 父亲坐在灶前一边看着火苗舔着锅底,一边简单地埋怨了几句,似乎是嫌母亲把鱼洗得 太干净了,没了鱼腥味。这已经是难得的意外了,平日里,父亲一个礼拜可能也就说这么一 句话。父亲埋怨时,母亲正在把那条鱼放进锅里,她轻手轻脚,似乎开了膛破了肚的草鱼还 会有被烫痛的感觉。父亲笑了笑,带着点儿嘲意。母亲嗔怪着说,你笑什么笑!鱼真的还没 死,还在锅里游呢。说着,母亲还掀了锅盖让父亲看。父亲保持着笑意,不愿起身。 母亲拿着装了葱段蒜末的碗,就那么站着等水烧开。 他则坐在桌前,看这一切时他是不是双手托着腮?他忘了。反正所有的记忆都是那条鱼 和围绕着那条鱼而产生的梦一般陌生的气息.....。那天什么活都不用他干,他是这顿美味的缔造 者,可以游手好闲。父母的举动让他觉得他有这个资格。 在豆腐到来时,母亲甚至都没来得及埋怨一下一贯喜欢缺斤短两的豆腐贩子,因为豆腐 马上就被切成块下了锅。美味,让他带着很多的迫不及待,还有一点点的张皇。张皇什么呢? 鱼都在锅里了,它还能游回村头那条沟里去?不过这种张皇让他有点儿熟悉,在沟里捉到鱼 时他也这么心慌来着,因为连他自己都不相信,那条沟里竟然会有鱼。 来不及细细回味了,豆腐一下锅,屋子里顿时鲜香扑鼻。他是第一次知道,鱼的味道原 来是这样的,新鲜得让人稍稍发晕。在鱼汤从锅里到上桌之间,他拼命地翕动鼻翼,贪婪地 往肺里装这些味道。他相信装得越多,回味的时间就越长。 至于那锅鱼汤具体是什么滋味,他倒完全不记得哪怕一点儿细节。因为全家吃饭喝鱼汤 的状态都有些鲁莽,只有嘴唇和汤接触的呼呼声,一碗接一碗时勺子与锅碰撞的叮当声,还 有一口与另一口之间换气时隐约的急促。 那天饭桌上的气氛也不一样,一家人习惯的默不作声完全没了踪影,父亲开口谈天气了, 两个哥哥则说了今年可能的收成。而母亲,只是嘴含笑意,一遍又一遍地给大家盛汤。 最后,父亲说了一句有点儿没头没脑的话,父亲说,三子该上学了。 他就叫三子。如今回想起来,对鱼汤食不知味的原因应该就是这句话。两个哥哥没进过 一天学校的大门。现在到了他三子,父亲说他该上学了。该,就是要,快要的意思。他忘了 两个哥哥投过来的眼神的内容,他忘了鱼汤是什么味道,他忘了那个晚上的一切细节。 美味?美味是什么味呢?当他终于能背着书包从村头墙角中出来,忸怩地走进学校的大 门,他离美味的书面意思越来越近。但是,他知道美味的真正意思并不是之后的上学,仍然 是有鱼的那天晚上—— 两个哥哥忽然就饱了,先后离开桌子回屋睡觉,可是鱼汤每个人起码还可以盛两碗。他 们没解释为什么,也不用解释,地里的活要起早贪黑,否则这种鱼加豆腐的美味只能还是好 多年享受一次。父亲愣了愣,恢复了以往不苟言笑的表情。母亲端着碗,出神,她似乎用眼 神示意过父亲别口不择言,但是现在她卸去了笑容,朝着屋外黑糊糊的夜空,一直出神。 可是羊要进圈,牛要喂草,猪还要吃食。都这么愣着不能解决一点儿问题。他起身去做, 也只有他还有心情做。 坐在灶前添柴火煮猪食时,已经是最后一件事了。把火点着,添第二把柴火的时候,他 就抓着了一个黏黏软软的东西,凑到灶前的火光里一看,是那条鱼!从锅里蹦到地面,它显 然已经超越了极限。现在,它早已死了,只是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 (本文有删改) 4.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陌生的光.... (2)陌生的气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答案】①与平时的不满和责备不同。②表达了母亲的惊奇、赞赏与欣慰。(2)①与平时家 庭气氛苦涩沉闷不同。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想象。 【解析】(1)句“母亲眼里第一次出现了一种陌生的光”中的“陌生的光”,根据前文“六岁 那年夏天的那个傍晚,当他把一条巴掌大的草鱼捧到母亲面前时”,以及后文“在母亲眼里一 定是突然有了地位……得到了证实”“此前,他的生活就是满村子蹿……才能挨着饭碗的边 儿”,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推断出这里“陌生的光”是指和平时的不满和责备不同的眼光,是指 母亲对六岁的“他”竟然能弄一条这么大的鱼回来的惊奇、赞赏与欣慰。(2)句“反正所有 的记忆都是那条鱼和围绕着那条鱼而产生的梦一般陌生的气息”中的“陌生的气息”,根据前 文“豆腐,是跟年联系在一起的东西了。天!为了那条鱼,母亲要舀一瓷碗的黄豆种子去换 半瓷碗的豆腐来搭配”“平日里,父亲一个礼拜可能也就说这么一句话”“父亲笑了笑,带着 点儿嘲意。母亲嗔怪着说,你笑什么笑”和后文“豆腐到来时,母亲甚至都没来得及埋怨一 下一贯喜欢缺斤短两的豆腐贩子,因为豆腐马上就被切成块下了锅。美味,让他带着很多的 迫不及待,还有一点点的张皇”“那天饭桌上的气氛也不一样……一遍又一遍地给大家盛汤” 等信息,可以推断出这句话中的“陌生气息”是指和平时家里因为生活艰辛的苦涩沉闷气氛 不同的气氛,也就是“他”带回一条鱼为家里每位成员带来对即将品尝到的美味的期待的情 形。 5.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答案】①“示意”“卸”等神态细节描写,包含对照意味,细致刻画出母亲嗔怪、不安、沉重 等微妙的心理变化。②“出神”两次出现,强调了母亲沉浸在茫然、忧心和无奈的心理状态中。 ③“黑糊糊的夜空”,是实景的描写,也是母亲心境的形象写照——为未来生活负担加重而忧虑, 因儿子不能均享读书机会而愧疚。 6.“一种美味”有多重意蕴,试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答案】①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鱼汤”,或仅仅是对“鱼汤”的渴望,便成了满足口腹之欲 的一种“美味”。②围绕“鱼汤”的烹制,是一家人快乐、亲情和希望的酝酿,这种处于生活 重负下的情感“美味”弥足珍贵。③在此过程中,“他”由天真懵懂到初通人事,是自我的一 次重要发现与成长,更是能够滋养一生的特殊“美味”。 7.小说设置了一个意外的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答案】①情节在结尾处突然逆转,在出人意料的戏剧性效果上,与“欧•亨利式”的结尾有 暗合相通之处。②因前文设置的伏笔若有若无(“掀锅盖”“不记得细节”“忘了味道”等), 让结尾呈现出某种魔幻色彩。③结尾情节安排表明“鱼未入汤”,诡异之处有深意,引发读者 对美味意蕴作深度的思考与探究。④结尾提示了“美味”的含义有表里两层,与标题“一种 美味”构成呼应。 【解析】本文的结尾是“他”在一家人享受过“鱼汤”美味以后,发现鱼竟然在厨房的柴草 里。情节在结尾处突然逆转,出人意料。这个结尾其实在前文有多处伏笔,比如前文“掀锅 盖”“不记得细节”“忘了味道”等。这个结尾安排说明全家人感觉鲜美的“鱼汤”,其实鱼并 没有入汤。提示“美味”的含义不只是表层所写的“鱼汤”,引发读者对“美味”深层含义的 思考。同时还和标题“一种美味”构成呼应,深化文章主旨。 三、【2016 年高考上海卷】阅读下文,完成 8~12 题。 湖 殇 熊久红 ①当一双脚站在干涸的湖底的时候,其实,那种心痛的感觉,就像是自己踩在了自己的 骨头上。 ②我说的是,在西部腹地,看着被戈壁荒漠一寸寸吞噬掉的艾比湖;我说的是,面对一 片白色的盐碱,以及狂风掠过时卷起的漫漫沙尘。 ③对湖而言,它首先带给我们的,应该是那粼粼的波光,是鸥鸟的翔鸣,是蓝天白云的 倒映,是渔歌唱晚的恬静,这些特征是湖带给我们的生活体验,也是湖应有的生命品质。而 我脚下的艾比湖,正在丧失这些青春,就像一个散失了光鲜的干瘪水果,躺成一汪奄奄一息 的物证,那些越来越多从湖底裸露出来的丑陋的盐碱污泥,总是让我联想到一具行将风干的 木乃伊,一个湖的木乃伊。 ④青年时期的艾比湖有着 1200 平方公里的水面;有着几万乃至十几万只野鸭水鸟嬉戏的 场面;有着浩浩荡荡芦苇环卫的辽阔水域;有着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宁静旷远。这些深深的 怀念,使得我对眼前的景象,有着撕心裂肺的悲怆。 ⑤在蛮荒的疆域里安插一个湖,应该是上帝对自己分配不公的一种补偿,她带给我们的 是对绝望灵魂的抚慰,是对生存状态的重估,是能枕着入眠的一个梦境。而这个梦,曾经真 真实实地存在过,在记忆的回望里,碧波荡漾。 ⑥那是八十年代中期,一直对巴金的《海上日出》心存缱绻,期待感受红日出海的璀璨 景象。新疆离海太远,使只好以湖的水域,模仿海的苍茫了。从首府放暑假回来,邀几位同 学,骑车六十多里,去艾比湖看日出,以弥补对海的贫瘠和渴望。 ⑦由于道路的崎岖,到湖边时,太阳早已三尺竿头了。虽没赶上看日出,却被眼前一望 无际、绵延至深的芦苇荡所震撼,清风拂过,波涛汹涌。一如百万雄兵拥围着这一城的浩淼, 湖的浅滩上,密密麻麻布满了野鸭、灰鸭、斑头雁,随便朝水中甩一片卵石,都会惊飞几十 只水鸟,空中盘旋两圈,又栖落水中。湖面很宽,即使极目远眺,也看不见对岸的轮廓。水 边是一排沙滩,赤脚从上面走过,可以感受到温热潮润的细沙与脚趾间密切接触的惬意。几 行浅浅的脚印,一段浪漫的行程。 ⑧二十多年的时间,都无法淡化湖在往事里的色彩,这幅精美的画面早已长在岁月深处, 每一次温故,都在重新涂一遍色彩,所以,停靠在回忆中的湖,其实,一直都很鲜艳,多少 次在梦里,潮涨潮落,清波涟涟。 ⑨但眼前的残败,总让人恍然隔世,觉得这个每年被大风从湖底卷起无数沙尘和盐尘的, 这个每年以几平方公里的速度一点点消失的,这个在干涸湖底随处可见禽鸟尸骨和枯苇干枝 的,不是记忆里的那个湖啊!它与往日被我们时常念想的碧水清波毫无瓜葛。 ⑩多么希望艾比湖的枯萎是一次误诊! ⑪但更多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串的数字。近 50 年,我国失去的湖泊有 243 个, 其中,新疆的数量最多,达 62 个。罗布泊消失于 1972 年;台特玛湖消失于 1974 年;玛纳斯 湖消失于 1974 年;艾丁湖消失于 1987 年。这听上去多少有些像宣读阵亡名单,但它们确实 是从我们眼中一个一个消失的。 ⑫那些缭绕碧波的绿茵,那些水中游戏的鱼鸟,那些湖面泛舟的渔人,那些环湖晚炊的 村庄,都随着湖的消失而泯灭了。 ⑬通过同伴的结局,艾比湖一定看到了自己悲情的归宿,所以,湖才有了泪的咸涩。如 果能发出呐喊,我想,湖是一定要向上天控诉的,控诉那贪婪者、破坏者、无知者、傲慢者, 控诉他们以自己的短视,替子孙们挖掘着墓穴。 ⑭时常看到一些赞美艾比湖的文章,对它仅剩的三分之一的水域,进行热情歌颂,听上 去就像是对着一个病入膏肓的人,赞美她美丽的服饰和迷人的发髻,不知道在鱼缸里长大的 鱼,会不会朗诵有关海的诗句。 ⑮我在为一个湖悲哀的时侯,突然想起了那些鸟,那些以湖为生的水禽,它们的翅膀, 如何才能越过灾难,飞抵梦想的天堂。 (有删改) 8.第①段中的比喻贴切形象,表现力强,请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答案】答案示例:第①段用“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来比喻“站在干涸的湖底”,表 现出痛感的切身、剧烈;用“骨头”突出湖的干涸;骨头是身体的一部分,隐含湖与人不可 分割的意思。这一比喻贴切形象,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解析】回答此题,首先要根据文本,辨识比喻的本体和喻体,然后再根据比喻修辞的特点, 分析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确定这样比喻的作用。这个比喻,将“一双脚站在干涸的湖底的 时候的”感觉比喻为“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的感觉,十分形象逼真,具有很强的表现 力。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不光是疼痛的感觉,还有因为是自己的骨头而有痛心悔恨的 心理;而一双脚站在干涸的湖底的时候,同样不仅有脚底的疼痛,更有因为这湖的干涸是人 类自己行为造成的而产生的悔恨心理。 9 . 作 者 描 绘 了 八 十 年 代 中 期 游 湖 所 见 景 色 , 用 意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答案】以记忆中艾比湖难以忘怀的美丽来反衬现实中艾比湖的残败,表达痛惜之情。 10.本文是抒情散文,第⑪段却用了若干数据和年份,有何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答案】示例:在抒情散文中列举数据和年份,能具体确切地表现出湖泊消失数量之多、速 度之快、地域 之集中,更好地抒发了作者痛苦无奈的情感,也能给读者触目惊心的感觉。 【解析】这是一道欣赏作品表现手法的题目。答题时,首先要仔细比较文本中各个数据的差 距,比较 各个年份之间相隔的时间长短,从而发现问题,然后再分析这样写对表现作品主题和抒发作 者情感的作用。 11.结合全文,分析标题“湖殇”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答案】示例:题目中的“湖”不仅指艾比湖,还指向众多境遇相似的湖;“殇”为非正常 死亡,隐 含了作者悲伤、担忧、谴责等复杂情感。 【解析】回答此类题目,一般可采取先分析题目的字面意思,再结合文本分析题目的深层含 义,然后 分析此题目对作品的作用。 12.以第⑫~⑮段为例,评析本文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作品善用情绪色彩浓重的词语,如“泯灭”“呐喊”“挖掘着墓穴”“悲 哀”等;多用整齐的句式,如第⑫段以四个字数一致的“那些……”描绘四幅图画,既有形 象的美感,也有形式的美感;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如比喻有“美丽的服饰和迷人 的发髻”“鱼缸里的鱼”等,贴切而富有创造性。这些语言运用上的特点,增强了作品的感 染力,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 示例二:作品多用情绪色彩浓重的词语,如“泯灭”“呐喊”“挖掘着墓穴”“悲哀”等; 多用整齐的句式,如第⑫段以四个字数一致的“那些……”;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 如比喻有“美丽的服饰和迷人的发髻”“鱼缸里的鱼”等。以上这些与作者的强烈情感是一 致的。但我认为写文章不应满足于个人情感的宣泄。本文在遣词造句中情感注入过多过浓, 未加沉淀节制,给人泛滥甚至虚假的感觉,降低了作品的感染力。 两年模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裸的往事 ——人生笔记 从维熙 ①这几年来,京城的酷夏热浪滚滚,人们大汗淋漓,叫苦不迭。面对苦夏,我虽然感到 不如春秋凉爽,但并无难以承受之感。 ②一个人生活在地球上,如同自然界的各种生物一样,对严冬的风雪、夏日的炎阳,以 及大自然的种种赐予,都因生存境遇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承受力。沙漠中的一头骆驼,能 在干涸的沙海之中,一周不喝一滴水。人为自然界中的万物之灵,适应自然突变的能力,虽 远远不能与许多低级动物相比,但也因生存状态的异同,而锻造出“适者生存”的能力。 ③那是发生在四十多年前的一段往事。当时,我在天津以北的一个大盐碱滩劳改。炎夏 三伏时节,天下火,地冒烟,再加上盐碱滩上没有一棵树,人站在滩上已如烤羊肉串,何况 还要下到沟里去,挥动铁锹深挖土渠,汗如雨下,衣裤似膏药一般粘在身上,使人心急火燎, 那滋味简直可以与孙悟空过火焰山相比了。记得有一次,我索性揭去“膏药”,赤裸着身体 拼命挖掘,待挖出一点水来之后,便迫不及待地往水沟里一躺,然后来个“驴打滚”,如同 水牛恋水一样,爬起来时已成了只露着汗脸的泥猴儿。其实那水早已被毒毒的太阳晒热了, 根本不能让身子有一丝凉快之意,在水里打个滚儿,完全是出于无奈时的自我本能,其结果 是浑身泥巴,这又变成了新的热源,使我犹如穿上了一层盔甲。 ④此时天空没有一丝云影,太阳像个大火球,高高挂在天上,既看不到一只飞鸟,也听 不到一声蝉鸣,有的却是花脚蚊子在我淌汗的耳畔嗡嗡作响,这使我在炎阳的暴晒之中,又 多了不少的焦躁。这可以比作“孙悟空”在老君炉里接受冶炼,经历这种“修行”的我,在 精神生活中便没了炎夏。这是我在严酷生活中留下的一页时代“聊斋”。 ⑤现在回忆起来,虽然赤裸身体的镜头,让我有些感伤,但我并不觉得丑陋。意大利文 艺复兴时期,世界著名雕塑家米开朗基罗雕塑刀下的《大卫》,就是一尊裸露的肖像。因而每 每看见《大卫》雕像,我总是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当时,我也有一身锤炼出来的腱子肉, 两只手掌的老茧锋利如刀;虽然我不是大卫般的大力士,但是一个时代的重担压在我的肩上, 远比大卫的负荷要沉重得多。唯一不同的是,《大卫》诞生于久远的欧洲文艺复兴的年代,而 我这个自我雕像,孕生于人类文明的二十世纪。智者如果把我的肖像,当成一页史书来读, 也许比看《大卫》肖像,别有一番情趣哩! ⑥记得鲁迅先生曾说过大意如下的话:穿衣是为了遮丑。这是人不同于自然界中的动物 的一点。但是当人的生存状态到了与低级动物没有差别,活下去成了第一选择之时,许多外 在的因素,都因为生存的需要,而被淡化为乌有了。 ⑦没有经历过生存考验的人,也许无法理解这一人生哲学,但这确实是受难者铭刻于心 的一则生活定律。不信,你到地狱里去超度一回,归来之后准能对笔者的美丑观表示认同。 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精神的升华,人的衣着打扮,已经不再仅仅是为了遮丑,而嬗 变为世人一种美好的追求。古人云:“云想衣裳花想容。”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不仅是时 代的潮向,也是人性中蕴藏着的可贵的精神因子。记得,在我过人生的“火焰山”而不得不 裸的时刻,我也曾经为之愧疚——但当今天去审视自己时,发现那是我一生中最为勇敢的行 为。 ⑧我不是“大卫”,但我扮演过“大卫”。 ⑨人间任何美丽的衣裳,都只能装饰人的外在,而精神美才是第一位的。世界上任何华美的 时装,都无法矫饰人的精神灵魂。虽然“大卫”裸露躯体,但因为他在少年时期便战胜了邪恶的 大力神,所以街上的路人皆对他仰而视之。我裸露的身体,虽无“大卫”健美的风采,但是一个 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亦都蕴藏于其中了。 ⑩炎夏时日,写此夏日回忆,一是为承受“桑拿”蒸煮的人们,送去一剂精神平衡的处 方;二是可以从笔者裸的生命记忆中,去咀嚼昨天的历史…… (选自《中国文化报》,有删改) 1.请赏析文章第③段中的画线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答案】运用夸张、比喻、类比的手法,从视觉、触觉等感官角度,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环境 之恶劣、劳动条件之艰辛,突出作者经历的痛苦。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分析画线句 的表达特色,可从修辞手法、描写角度、有特点的词语入手。 “天下火,地冒烟”运用了夸 张的手法,“如烤羊肉串”“汗如雨下”“衣裤似膏药一般”运用了比喻的手法,“那滋味 简直可以与孙悟空过火焰山相比了”运用了类比的手法,“盐碱滩上没有一棵树”是从视觉 角度写的,“衣裤似膏药一般粘在身上”是从触觉角度写的。然后分析表达效果,从环境、 人物等的角度明确画线句说明了什么或突出了什么。 2.第⑤段中作者回忆自己赤裸身体的经历时,为什么会“有些感伤”但又“不觉得丑陋”? 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答案】①作者曾经经历的苦难超越了人生底线,生存状态等同于动物,因此有些感伤;② 苦难的经历磨砺出作者坚强的意志,作者经历的苦难比大卫还沉重,作者觉得很自豪,因此 不觉得丑陋。 3.文章第⑤段中说“智者如果把我的肖像,当成一页史书来读,也许比看《大卫》肖像,别 有一番情趣哩”,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答案】①将作者经历的那段苦难历史与大卫时代相对比,表达作者对自己那段经历的肯定; ②引出下文对生存与精神美关系的阐述。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作用类试题应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 面考虑。内容上,“我的肖像”即“我”的苦难的状况,“别有一番情趣”表达了作者的肯 定态度;结构上,要分析其与上下文的联系,下文是对生存和精神美的关系的阐述和议论, 而“我的肖像”“情趣”也涉及人的生存与精神美的问题,这样就为下文的阐述做了铺垫。 4.根据全文,请探究作者通过“裸的往事”表达了哪些生命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答案】①人能够适应环境的考验,苦难的经历可以磨砺顽强的意志;②生活中我们不仅要 追求外在美,更要追求精神美(外在美固然重要,但精神美才是第一位的);③反思苦难的历 史,安慰伤痛的灵魂,希望历史不再重演。 【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的能力。探究时要从多个角度对作者“裸 的往事”进行观照,然后在文中寻找议论性语句,把握作者的心理感受,如第②段中说“人 为自然界中的万物之灵,适应自然突变的能力……锻造出‘适者生存’的能力”,这说的是 人能够适应恶劣环境,适者生存;第⑥到⑨段讨论了外在美和精神美的关系;最后一段中说 “从笔者裸的生命记忆中,去咀嚼昨天的历史”,这里反思了苦难的历史,希望历史不再重 演。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5~8 题。 泥 泞 迟子建 ①北方的初春是肮脏的,这肮脏当然缘自于我们曾经热烈赞美过的纯洁无瑕的雪。 ②在北方漫长的冬季里,寒冷催生了一场又一场的雪,它们自天庭伸开美丽的触角,纤 柔地飘落到大地上,使整个北方沉沦于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中。如果你在飞雪中行进在街头, 看着枝条濡着雪绒的树,看着教堂屋顶的白雪,看着银色的无限延伸着的道路,你的内心便 会洋溢着一股激情:为着那无与伦比的壮丽或者是苍凉。 ③然而春风来了。春风使积雪融化,它们在消融的过程中容颜苍老、憔悴,仿佛一个即 将撒手人寰的老妇人。雪在这时候将它的两重性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它的美丽依附于寒冷, 因而它是一种静止的美、脆弱的美;当寒冷已经成为西天的落霞,和风丽日映照它们时,它 的丑陋才无奈地呈现。纯美之极的事物是没有的,因而我还是热爱雪。爱它的美丽、单纯, 也爱它的脆弱和被迫的消失。当然,更热爱它们消融时给这大地制造的空前的泥泞。小巷里 泥水遍布;排水沟因为融雪后污水的加入而增大流量,“哗哗”地响;燕子在潮湿的空气里 衔着湿泥在檐下筑巢;鸡、鸭、鹅、狗将它们游荡小巷的爪印带回主人家的小院,使院子里 印满无数爪形的泥印章,宛如月下松树庞大的投影;老人在走路时不小心失了手杖,那手杖 被拾起时就成了泥手杖;孩子在小巷奔跑嬉闹时不慎将嘴里含着的糖掉到泥水中了,他便失 神地望着那泥水“呜呜”地哭,而窥视到这一幕的孩子的母亲却快意地笑起来…… ④这是我童年时常常经历的情景,它的背景是北方的一个小山村,时间当然是泥泞不堪 的早春时光了。 ⑤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泥泞常常使我联想到俄罗斯这个伟大的民族,罗蒙诺索 夫、柴可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蒲宁、普希金就是踏着泥泞一步步朝我们走 来的。俄罗斯的艺术洋溢着一股高贵、博大、阴郁、不屈不挠的精神气息,不能不说与这种 春日的泥泞有关。泥泞诞生了跋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和平和勇 气。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泥泞的磨砺和锻炼,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不弯,使人在艰难的跋涉 中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当我们爱脚下的泥泞时, 说明我们已经拥抱了一种精神。如今在北方的城市所感受到的泥泞已经不像童年时那么深重 了。 ⑥但是在融雪的时节,我走在农贸市场的土路上,仍然能遭遇那种久违的泥泞。泥泞中 的废纸、草屑、烂菜叶、鱼的内脏等等杂物若隐若现着,一股腐烂的气味扑入鼻息。这感觉 当然比不得在永远有绿地环绕的西子湖畔撑一把伞在烟雨淳淳中耽于幻想来得惬意,但它仍 然能使我陷入另一种怀想,想起木轮车沉重地碾过它时所溅起的泥珠,想起北方的人民跋涉 其中的艰难的背影,想起我们曾有过的苦难和屈辱,我为双脚仍然能触摸到它而感到欣慰。 ⑦我们不会永远回头重温历史,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 但是,当我们在被细雨洗刷过的青石板路上走倦了,当我们面对着无边的落叶茫然不知所措 时,当我们的笔面对白纸不再有激情而苍白无力时,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 为此,我们真应该感谢雪,它诞生了寂静、单纯、一览无余的美,也诞生了肮脏、使人警醒 给人力量的泥泞。因此它是举世无双的。 (选文有改动) 5.文章在开头花了不少笔墨描写雪,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答案】写出了雪美丽与丑陋的两重性,从而为下文写泥泞作铺垫,衬托泥泞的普通、纯美; 照应题目(从写热爱雪到热爱泥泞)。 6.文中说“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请结合全文,分条概括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答案】①泥泞带来了质朴自然的乡村气息;②泥泞诞生了跋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 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和平和勇气;③一个民族经过泥泞的磨砺和锻炼,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 不弯,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首先找到题干在文中的位置,锁定答题区间。从“我热 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的上下文找。上文写的是我童年时常常经历的情景,“它的背景是 北方的一个小山村,时间当然是泥泞不堪的早春时光了”,由此归纳,我热爱的这种浑然天 成的泥泞指的是朴素的乡村气息。从下文来看,“泥泞常常使我联想到俄罗斯这个伟大的民 族,俄罗斯的艺术洋溢着一股高贵、博大、阴郁、不屈不挠的精神气息,不能不说与这种春 日的泥泞有关”。所以下面两点要素可以直接摘录“泥泞诞生了跋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 光明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和平和勇气”;“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泥泞的磨砺和锻炼,它会使 人的脊梁永远不弯,使人在艰难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懂得祖国之于 人的真正含义”。 7.请赏析第⑥段划线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答案】①排比修辞;②泥泞虽然“肮脏”,即使跋涉艰难,却显得厚重;③泥泞让我们记 住了历史和曾有过的苦难和屈辱;④内容递进。 8.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本文从雪着笔是为了写初春雪厚美丽的乡村自然景象。 B.文章②段,雪的“美丽”的含义是冰清玉洁或“无与伦比的壮丽或者是苍凉”。 C.作者起笔说“北方的初春是肮脏的”这是一种欲扬先抑的写法。 D.文章的标题“泥泞”是指道路的泥泞、肮脏。 E.作者通过对雪的两重性的描绘揭示了一条深刻的道理,美丑是相对的,纯美至极的事物 是没有的。 【答案】A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和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A 项“为了写初春雪厚美丽的乡 村自然景象”错,从雪着笔是为下文写泥泞做铺垫。D 项“文章的标题‘泥泞’是指道路的泥 泞、肮脏”,理解不完整。这个指的是标题“泥泞”的表面义,结合文章内容理解其深层内 涵是,“泥泞”又是朴实,美好的。从文章结句来看,点明了主旨“我们真应该感谢雪,它 诞生了寂静、单纯、一览无余的美,也诞生了肮脏、使人警醒给人力量的泥泞”。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9~12 题。 别处的天空 (1)远处的各色霓虹灯,安静地印在十六楼的落地玻璃窗上,像一朵朵细小的花儿。汽 车碾压马路发出的阵阵轰隆声、喇叭的鸣笛声,不时飘上这十六楼的高空,告诉我,依然离 红尘很久。 (2)这个夏天,成都平原的雨水仿佛格外的充沛。连续三天了,暴雨仍然下个不停。天 空灰蒙蒙的,印着街市的霓虹的色彩,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有风从半空中吹来,透着阵阵 的凉意,这场持久的暴雨,驱走了夏日的炎热,略略透着几分秋意。 (3)静静地站在窗前,任风轻轻地拂动我的长发,听这个陌生的城市发出的阵阵喧嚣, 远处的霓虹灯,从东向西直到我望不到的尽头,在这慵懒的夜色里静静地讲述着成都的过去 与今天。成都是辽阔的,没有边际,如成都的历史与文化。 (4)静静地走在陌生的街头,偌大的成都瞬间将我包容,我是那么的细小,仿若一粒尘 埃。望着林立的高楼,川流不息的车辆,漠然前行的冷漠而陌生的面孔,茫然不知去向何方。 (5)我本是这座城市的过客,没有目的,没有方向,只是任凭我的双脚,在这座城市无 谓地流浪。 (6)这座城市的天空,仿佛积蓄了无穷的雨水,连续三天还没有倾尽。天府广场的中央, 是地铁的通道,在家乡小城的时候,曾经想着到了成都一定要去看看成都的地铁,可是,真 到了地铁的出口,却没有去探究的欲望——习惯了慵懒的生活,更喜欢宅在家里,一个人, 一本书,一台电脑。喜欢了这样的安静的生活。看着从地铁口里出来的人流,看着他们急促 的脚步,脸上的疲惫,我不知道该庆幸自己的闲适还是羡慕他们的充实。我想,我是真的老 了,老得没有了一点生活的斗志,即使去寻一处美景的欲望,也没有了。甚至,我已经丧失 了与人交往的能力。在这座陌生的城市,也有我曾经熟悉的一些朋友,也有我的亲人,可是, 我来到这里好几天了,居然,不想跟他们有一点点的联系——我实在是喜欢一个人这样清净 自由地来去。 (7)春熙路的繁华,早就闻名于外。这里大概是这座大都市现代文明的集中体现了。高 楼,步行街,孙中山的塑像有些小气,铜塑的人像,两旁商铺大声招揽顾客的声音,熙攘的 人流。春熙路,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总是有魅力召唤来那么许多的人流。 (8)锦里,是一个十分特别的名字,听着就有几分优雅几分魅惑。常常让我想到一条美 丽的红色的鲤鱼,想到水池边一个身着旗袍的锦衣女子,轻轻地用纤纤素手戏弄清亮的池水, 惊起池子里的游鱼。去到锦里的时候,却是夜晚的九、十点钟。街道的两旁挂满了各色的灯 笼,灯笼泛着红的黄的紫的五彩的光芒。城市被穿上了一件珠光宝气的晚礼服。行人缓缓地 行走,如在画中闲游。尽管我没有看到想象中的游鱼,没有看到想象中有着红色鲤鱼和清亮 的池水的小池,可是,夜色里闲游的锦衣女子却是不少,她们为锦里的夜色增添了不少的美 丽。锦里的夜色真实的美丽。雨又不期而至,霎时间,闲游的人群如受惊的游鱼,纷纷四散 开去,五彩的霓虹灯在雨雾里朦朦胧胧,更显出人间少有的景致。 (9)我仍然悠闲地在雨中缓缓地行走。我是这座城市的陌生人,我在这座城市里流浪, 我的包里随时都准备着雨伞。比那些自诩为这座城市的孩子有着更从容的行走的姿态。 (10)宽窄巷子,金沙遗址,合江亭……一个省会都市,必定有着许多引人入胜的风景。 然而,我不想再走了。留待下一次吧,我心里对自己说。谁知道有没有下一次呢?我对这座 城市,始终无法说爱。 (11)有人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里住着深爱的那个人。 (12)我开始想念我居住的那座小城,那里有我赖以生活的工作,有我热爱的朋友,有 我亲爱的家人。那里的天空是那样的明净湛蓝,那里的河水是那么清澈明亮,那里的空气是 那么的清新甜润,就是那里的那些陌生的面孔也是那样的熟悉而亲切...... (13)别处的天空自有她的美丽,可是,谁都会更加热爱自己心中的那片蓝天…… 9.请简要分析第一段写景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答案】内容上写出了都市的繁华与嘈杂,表明我生活的孤单和寂寞。结构上都市与我形成 对比,渲染了我内心悲凉的心境,点题,引出下文我对成都美好生活的描写。 10.本文讲述的主要是成都,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成都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答案】(1)成都的霓虹灯与喧嚣,慵懒的夜色体现了成都的繁华与辽阔。(2)陌生的街 头,偌大的成都瞬间将我包容体现了成都的包容与博大。(3)地铁口里出来的人流、急促的 脚步、脸上的疲惫体现了成都的忙碌和快节奏。(4)商铺大声招揽顾客的声音,有魅力召唤 许多的人流体现了成都人的热情好客和对生活的向往。(5)锦里、宽窄巷子、金沙遗址等人 间少有的景致体现成都文化的博大与传统渊源的浓烈。(6)总之成都的天空是明净湛蓝,河 水是清澈明亮,空气是清新甜润,陌生的面孔是熟悉而亲切。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本题要求概括成都的特点,并 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如此回答问题时不能只是简单概括。学生可以结合文本,围绕成都的辽 阔的地域和悠远的历史、成都的繁华和忙碌进行回答。 11.文中划线句子分别表达了“我”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答案】第一处体现了我对成都的陌生感和内心的伤感与彷徨。第二处体现了我对成都深沉 的爱意与对美好未来及成都美好前景的期待与遐想。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及语句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理解句子含义,要注意 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第一句,作者写自己在成都是一个过客,只是漫无目的地流浪。 表达出的是作者内心的落寞,外界的繁华无法使作者感到兴奋。第二句,写作者在游览成都 的名胜风景,“留待下一次吧”表现了作者内心对成都未来的期待。 12.请探究散文结尾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答案】(1)点题,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更为完整。(2)前后强烈对比,既强调了成都 给人割舍不了的爱,更表现对美好未来、人生前景的期盼。(3)点明文章主旨,表现人要有 一颗爱之心,爱风景,爱人文,爱生活。(4)戛然而止式,用省略号使言有尽而情未尽、意 无穷,给读者深刻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