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课后篇巩固提升 随堂演练 一、课文精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一曰抱定宗旨。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知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唯问其官阶之大小。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已之举。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唯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且辛亥之役,吾人之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腐败。即在今日,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亦以其道德沦丧。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是误人也。误己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一也。‎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蔡元培把“抱定宗旨”作为首要期望提出,体现了他教育思想的核心,因此下车伊始,便从端正观念入手。‎ - 9 -‎ B.专门学校是“学成任事”,学了以后出去做官发财,大学则不是这样,入大学是为了研究高深学问。‎ C.“宗旨既乖,趋向自异”,如果宗旨不正,志在做官发财,则会放荡冶游,光阴虚度,敷衍塞责,自毁前程。‎ D.蔡元培认为,辛亥革命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清朝官吏的腐败,鼓励学生勤勉治学正是为了避免国家的覆亡。‎ 解析D项,“鼓励学生勤勉治学正是为了避免国家的覆亡”说法绝对,原文意思是避免“误人误己”。‎ 答案D ‎2.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这段文字中,作者高屋建瓴地匡正了大学的性质,明确了求学的目的,直指北大多年弊端。‎ B.当时的北大学生多抱做官发财的目的来此读书,所学专业多以实惠取巧的法科为主。‎ C.学生在选择教师时急功近利和庸俗化,不以学问的深浅来衡量,而是只问官阶之大小。‎ D.这段文字先正后反,从正反两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论述,表现了蔡元培对青年学子的厚望。‎ 解析D项,“先正后反”错,作者采用了先反面再正面论证的方法,从反面揭露现状,从正面提出要求。‎ 答案D ‎3.蔡元培先生在文章中指出北京大学多年来的弊端,这弊端是什么?根据文章内容,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探究产生北京大学弊端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弊端:学生多抱做官发财的目的来读书,多以实惠取巧为主,不研究学问;选择教师时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唯问其官阶之大小。原因:①做官发财的思想意识形态的影响;②学校办学宗旨不明,有急功近利的思想,日趋庸俗化。‎ 二、语言运用 ‎4.‎ - 9 -‎ 右面是新华社为整治城市环境建设文稿加配的漫画,请写出漫画的构图要素,并说明漫画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0字。‎ 解析先按由下至上的顺序观察漫画;再注意上下两部分的形状,注意漫画的标题“不堪重负”;最后结合构图要素,说明寓意:车辆过多,交通堵塞,公路不堪重负。‎ 参考答案构图要素:漫画由下面的公路和上面的汽车两部分组成。公路形状像一个低头背负的人,背已压弯,低着头,头上流着汗水,双手托着,吃力地迈着脚步。背上压着三层汽车,大巴车、两辆商务车、小汽车。‎ 漫画寓意:车辆过多,交通堵塞,公路不堪重负;呼吁政府要进行城市环境建设中的交通拥堵治理。‎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而简练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我国在晚清之际废科举、兴学堂,①                     。大学是西方文明的产物,中国历史上有过类似的高等教育机构,如太学、国子监、书院,但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中国近代大学是学习西方的结果,与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并无本质的联系与历史的继续。但是,②                     ,而是中国教育传统通过与西方现代大学制度对话、抗争、融合,并由此形成了新式中国大学教育。大学的制度是学习西方的,③                     ,从大学的精神理念到人才培养、学校制度等无不渗透着中国传统教育精神。 ‎ - 9 -‎ 解析从第①处前后的内容看,此处要填入一个引出句,以引出横线后的“大学”。第②处要注意横线前的“但是”,所写内容与“中国近代大学是学习西方的结果”构成转折。第③处要填入一个转折关系的语句,以说明大学精神与中国传统教育的关系。‎ 参考答案①中国近代大学得以形成和发展(得以出现)‎ ‎②中国大学不是简单地移植西方大学(不是简单地复制西方大学的模式) ③但大学的精神却与中国教育传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课时作业 一、基础巩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青山倚碧海,朋自远方来。6月的青岛,花木葱茏,生机勃勃。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领导人和有关国际组织负责人齐聚黄海之滨,共商合作大计。6月10日,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了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大范围会谈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他强调,尽管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不断涌现,但捍卫和平的力量终将战胜破坏和平的势力,安全稳定是        ;尽管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有新的表现,但“地球村”的世界决定了各国日益利益交融、命运与共,合作共赢是         ;尽管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论调不时         ,但文明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习主席在讲话中宣布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从设立300亿元人民币等值专项贷款到建设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从继续举行“和平使命”等联合反恐演习到中方为各方培训数千名人员,中国贡献为上合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习主席        的判断,务实亲和的倡议,赢得了与会嘉宾的高度认同。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正确把握和认识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进一步发挥“上海精神”,我们就能化解时代难题、破解风险挑战,让安全与繁荣的阳光照亮人类的共同家园。 ‎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青岛见证了中国的行动力,更见证了中国的思想力 B.青岛见证了中国的思想力,更见证了中国的行动力 - 9 -‎ C.青岛见证了中国的思想力,中国的行动力更被见证 D.青岛见证了中国的行动力,中国的思想力更被见证 解析按照逻辑发展顺序,应该是由“思想”到“行动”,所以应该是“思想”在前,“行动”在后,排除A、D两项。C项,“中国的行动力更被见证”突然转换成“被”字句,主语变成了“中国的行动力”,与前一句“青岛见证了中国的思想力”主语不一致,属于偷换主语。‎ 答案B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人心所向 众望所归 东山再起 登高望远 B.人心向背 大势所趋 东山再起 居高临下 C.人心所向 大势所趋 沉渣泛起 登高望远 D.人心向背 众望所归 沉渣泛起 居高临下 解析①“人心所向”,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人心向背”,指人民大众的拥护或反对。此处是说“安全稳定”是人民群众所向往的。因此选用成语“人心所向”。②“众望所归”,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大势所趋”,整个形势发展的趋向。此处是说“合作共赢”是整个形势发展的趋向。故选用“大势所趋”。③“东山再起”,指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沉渣泛起”,比喻已经绝迹了的腐朽、陈旧事物又重新出现。此处是说文明冲突、文明优越这些陈旧的论调又重新出现。此处选用“沉渣泛起”。④“登高望远”,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或傲视他人。此处是说习主席站得高,眼界开阔,判断准确。故选用“登高望远”。‎ 答案C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进一步弘扬“上海精神”,我们就能破解时代难题、化解风险挑战,让安全与繁荣的阳光照亮人类的共同家园。‎ - 9 -‎ B.正确把握和认识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进一步发挥“上海精神”,我们就能破解时代难题、化解风险挑战,让安全与繁荣的阳光照亮人类的共同家园。‎ C.正确把握和认识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进一步弘扬“上海精神”,我们就能化解时代难题、破解风险挑战,让安全与繁荣的阳光照亮人类的共同家园。‎ D.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进一步发挥“上海精神”,我们就能化解时代难题、破解风险挑战,让安全与繁荣的阳光照亮人类的共同家园。‎ 解析画线句子的语病主要是语序不当,应该是先“认识”再“把握”,先“破解”再“化解”。另外还有搭配不当,“发挥……精神”可改为“弘扬……精神”。‎ 答案A 二、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7题。‎ 哈佛大学校长就职典礼演讲(节选)‎ ‎ 德鲁·福斯特 现在是哈佛以及像哈佛这类的大学去思考的时候了:在这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我们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大学的确是要承担责任的。但我们从事高等教育的人需要首先搞清楚,我们为了什么去承担责任。人们要求我们报告毕业率、研究生院的入学统计数字、标准考试的分数,人们要看研究经费有多少、教师出版和发表论著的数量是多少。但这些硬性指标本身并不能说明所取得的成就,更不要提大学所渴望达到的目标了。虽然了解上述指标很重要,但我们的目的要比这些宏大得多。‎ - 9 -‎ 一所大学的精神所在,是它要特别对历史和未来负责,而不单单或者仅仅是对现在负责。一所大学关乎学问,影响终身的学问,将传承千年的学问,创造未来的学问。一所大学,既要回头看,也要向前看,其看的方法必须,也应该与大众当下所关心的或是所要求的相对立。大学要对永恒做出承诺,而这些投资会产生我们无法预测且常常是无法衡量的收益。大学是那些活生生的传统的管理员。对于那些努力去证明这些传统不过是工具性的做法,我们会感觉很不舒服。恰恰相反,我们追寻传统,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为了它们自身”,因为正是它们,千百年来界定了我们何以为人类,而不是因为它们可以提升我们在全球的竞争力。‎ 我们追寻它们,因为它们使我们的洞察力增加了深度和广度,而这,则是我们在难以避免短视的当下所无法发现的。我们同样追寻它们,也因为正如我们需要食物和房屋生存一样,正如我们需要工作和寻求教育来改善我们的运气一样,我们作为人类同样需要寻找意义。我们努力去理解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原因何在。对许多人来说,四年的大学生活不过是允许自己去自由自在地探索这类根本问题的一个插曲而已。但对意义的找寻,是没有尽头的探索,它在不断地阐释、不断地干扰和重新阐释现状,从不会满足于已有的发现。事实上,这就是所有学问的真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概莫能外,因此,它也就成为“大学是干什么的”之核心所在了。‎ 就其本质而言,大学培育的是一种变化的文化,甚至是无法控制的文化。这是大学为未来承担责任的核心。教育、研究、教学常常都是有关变化的:当人们学习时,它改变了个人; 当我们的疑问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时,它改变了世界;当我们的知识运用到政策之中时,它改变了社会。‎ ‎(有删改)‎ ‎4.“虽然了解上述指标很重要,但我们的目的要比这些宏大得多。”福斯特所谓的“宏大目的”主要是指什么?‎ 解析题目中引用的话在文中是过渡性句子,答题区间在下文中。梳理下文的层次,是答题的关键。抓住“一所大学的精神所在,是它要特别对历史和未来负责”“就其本质而言,大学培育的是一种变化的文化,甚至是无法控制的文化。这是大学为未来承担责任的核心”等关键句,梳理层次,从而概括出答案。‎ 参考答案对永恒做出承诺,追寻历史传统,寻找我们人类自身的意义;对未来承担责任,培育变化的文化。‎ ‎5.简要分析第三、四段的论述层次。‎ 解析对论述层次的分析,一般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入手。本文第三段首先提出问题即观点“一所大学的精神所在,是它要特别对历史和未来负责”,接着分析追寻传统的目的或者意义,第四段紧承上文,分析追寻传统的原因。‎ - 9 -‎ 参考答案本文作者把问题放在历史中去看,从而提出问题,继而分析问题;本文第三、四段作者客观地带领听众从历史的角度来审视大学的责任,并坚定地指出其历史使命。第三段开头提出问题:一所大学的精神所在,是它要特别对历史和未来负责,而不单单或者仅仅是对现在负责。接着从学问入手分析问题,一所大学将传承千年的学问,创造未来的学问,并点出追寻传统的目的所在。第四段分析追寻的原因,最末一句“因此……‘大学是干什么的’之核心所在了”呼应第三段开头的“精神所在”,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6.大学为未来承担责任的核心是培育一种变化的文化。 这种文化有哪些基本作用?‎ 解析本文最后一段阐述大学为未来承担责任的核心。抓住第三句话,即可得出完整的答案:改变个人,改变世界,改变社会。‎ 参考答案改变个人,改变世界,改变社会。‎ ‎7.《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蔡元培也谈了对大学的一些看法。中外两位校长的很多观点,都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蔡元培:“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福斯特:“一所大学关乎学问,影响终身的学问。”“四年的大学生活不过是允许自己去自由自在地探索这类根本问题的一个插曲而已。”结合他们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本题要求谈个人的见解。首先应分析蔡元培先生和福斯特校长二人观点的共性,那就是二人都谈到了大学是研究学问的,一说“高深学问”,一说“根本问题”。结合这点,谈自己对大学的认识,谈自己对大学生应该如何对待学问的认识,就可以了。注意观点明确,有简要的阐述。‎ 参考答案蔡元培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福斯特说:“四年的大学生活不过是允许自己去自由自在地探索这类根本问题的一个插曲而已。”他们对大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学生在学校中应该关注的是知识的学习,而不应该片面地注重分数的高低,应该用真心做学问,怀揣着对知识的敬畏与崇尚之心,用青年式的热情与好奇心追求真理。这也为教育者指明了一个方向:大学要远离利益与喧哗的纷争,体验学术的奥妙与激情。倘若教育者们拥有这样的理念与追求,何愁培养不出真正的人才?何愁发现不了真理的光芒?何愁不能建成一流的大学?‎ 三、语言运用 - 9 -‎ ‎8.下面是记者采访法国某喜剧导演的部分内容,请根据该导演的回答,补写出记者的提问内容。‎ 记者:(1)                    (不超过20个字) ‎ 导演:我的想法一直以来都是一样的,就是要娱乐观众,让他们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让他们走出影院时能有个好心情。‎ 记者:(2)                                        (不超过40个字) ‎ 导演:我完全同意这个观点,我也不是每次都能做到。这很神奇,因为总是有意外。我发现有时一个“一般般”的笑点效果特别好,而有些我认为“非常搞笑”的笑点,观众却反响平平。所以,我完全同意中国导演所说的,观众能否对笑点产生共鸣,是个神秘的未知。‎ 参考答案(1)导演先生,您拍摄喜剧的初衷是什么?‎ ‎(2)一些中国导演常说,逗观众发笑是最难的,请问您是否认同这个观点?(意思对即可)‎ ‎9.下面是某校学生会在该校学生中进行的“网络游戏及沉溺其中的危害”调查的结果,请将该图整理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字。‎ 解析这是一个结构框架图,从题目可知,这一调查主要针对的是“是否接触过”和“接触后”产生的“沉溺危害”两个方面来说。根据总分关系,按照先说原因再说结果的顺序说明即可。‎ 参考答案调查结果显示:17%的学生未接触过网络游戏,83%的学生出于好奇、放松身心的原因接触过网络游戏。沉溺网络游戏不仅会导致身心疲劳、视力下降,还会使学生成绩退步,甚至产生交流障碍。‎ - 9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