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8课拿来主义课件3 人教版必修4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语文第8课拿来主义课件3 人教版必修4

第 8 课 拿来主义 鲁迅 1. 理解本文在批判中立论的方法 , 学习运用比喻论证把抽象深奥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的方法 , 体会生动形象的论证艺术对表现思想内容的好处。 2. 了解杂文的特点 , 体会鲁迅杂文犀利、辛辣、幽默的语言特点。 3. 学习本文 , 理解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 —— 批判地吸收 , 并能运用正确的观点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鲁迅 (1881—1936), 浙江绍兴人 , 原名周树人 , 字豫才。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 散文集《朝花夕拾》 , 散文诗集《野草》 , 杂文集《坟》《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其中《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小说。 连线作者 “ 九 · 一八 ” 事变之后 , 日本帝国主义把魔爪伸向华北地区 , 国民党反动政府越来越依附英美帝国主义 , 肆无忌惮地出卖民族利益 , 讨好帝国主义 , 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奉行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路线。长期以来 , 由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落后 , 帝国主义不断输入鸦片、枪炮、香粉、电影及各种小东西进行军事、经济、文化侵略 , 因而 使 写作背景 清醒 的青年们对于外来的东西 “ 发生了恐怖 ”, 产生了一种盲目排外的思想 , 不能正确对待外国的东西。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 “ 文学遗产 ” 问题 , 在讨论中存在着 “ 全盘肯定 ” 和 “ 全盘否定 ” 两种错误倾向。针对这些情况 , 鲁迅写了《拿来主义》一文 , 揭露了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反动派的卖国罪行 , 阐明了无产阶级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基本观点。 1. 作者是如何表述 “ 拿来主义 ” 的 ? 提示 : 我们要运用脑髓 , 放出眼光 , 自己来拿。 2. 课文的第五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 前面四段讲的是什么问题 ? 后面五段讲了什么问题 ? 提示 : 第五段是过渡段 , 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前面四段 , 揭示什么是 “ 送去主义 ” 及实行 “ 送去主义 ” 的危险性。后面五段 , 论证什么是 “ 拿来主义 ” 及为什么要实行 “ 拿来主义 ” 。 整体感知 3. 对文化遗产中的精华 (“ 鱼翅 ”) 、精华与糟粕互见的部分 (“ 鸦片 ”) 、旧形式 (“ 烟枪和烟灯 ”) 、糟粕 (“ 姨太太 ”) 应采取什么态度 ? 试举文中的语句说明 。 提示 : ① 吸收 :“ 只要有养料 , 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 ” ② 批判地吸收 :“ 只送到药房里去 , 以供治病之用 , 却不弄 ‘ 出售存膏 , 售完即止 ’ 的玄虚。 ” ③ 留一点作历史的反面教材 , 绝大多数应当清除 :“ 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 , 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 ④ 坚决抛弃 :“ 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 ” 课文图解 1. 作者要论说的是 “ 拿来主义 ”, 为什么课文前半部分要写 “ 闭关主义 ” 和 “ 送去主义 ”? 问题导学 提示 : 作者要论说的是 “ 拿来主义 ”, 但它是针对历史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 , 近代的 “ 闭关主义 ” 必然导致 “ 现在 ” 的 “ 送去主义 ” 。 “ 送去主义 ” 是一种有往无来的卖国行径 , 必然导致国势日弱 , 被动挨打 , 从长远看 , 将造成亡国灭种的结果。因此 , 采取与 “ 送去主义 ” 针锋相对的 “ 拿来主义 ” 就显得刻不容缓。 “ 送去主义 ” 和 “ 拿来主义 ” 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 破 ” 正是为了 “ 立 ”,“ 破 ” 得彻底 ,“ 立 ” 得才牢靠 。 2 . 文章最后一段共五句话 , 如果这五句话是五个问题的答案 , 那么应该是哪五个问题 ? 提示 : ① 究竟应该怎样对待文化遗产 ? ② 对文化遗产应该怎样区别对待 ? ③ 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意义 ? ④ 要处理好文化遗产我们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 ⑤ 实行 “ 拿来主义 ” 的重要性、迫切性何在 ? 面对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 ,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势在必行 , 我们应该如何去 “ 拿 ” 呢 ? 提示 : 首先 ,“ 拿来 ” 必须爱国。没有爱国心 , 只能当亡国奴 , 只能实行 “ 送去主义 ”, 是没有胆量 “ 拿来 ” 的。比如 , 香港就是被腐败的清政府送去的 , 中国人民站起来后 , 社会主义国家强大了 , 才使被英国侵占一百多年的香港重新回到了祖国怀抱 。 自主探究 “ 拿来 ” 必须有用 , 要有选择地拿 , 不要抱着 “ 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 的偏见 , 对外国的东西什么都要 , 把中国变成发达国家的垃圾场 , 我们要 “ 拿来 ” 的是高科技、先进经验 , 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 , 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更好的东西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 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学习 , 提高自身素质 , 担负起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 。 “ 拿来 ” 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只有改革 , 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 只有开放 , 才能扩大市场 , 国外的高新技术、先进经验 , 以及优秀的人才才会进来 , 为我所用 , 创造效益。 1. 运用贴切的比喻阐明抽象、深奥的道理。 文中运用 “ 大宅子 ”“ 鱼翅 ”“ 鸦片 ”“ 烟枪和烟灯 ” 等当时人们所熟悉的事物作比方 , 使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抽象问题具体化 , 深奥道理浅显化 , 将怎样 “ 挑选 ” 说得具体形象又清楚透彻。尤其是对 “ 孱头 ”“ 昏蛋 ”“ 废物 ” 等形象的勾勒 , 寓意丰富 , 耐人寻味 。 写法探究 2 . 语言犀利和幽默。 犀利是能够三言两语 , 甚至只用一句话或一个词语就深刻揭示了事物或现象的本质。例如 “ 这种奖赏 , 不要误解为 ‘ 抛来 ’ 的东西 , 这是 ‘ 抛给 ’ 的 ” 。一个 “ 给 ” 字就击中了帝国主义的险恶居心。 “ 其实 , 这正是因为那是 ‘ 送来 ’ 的 , 而不是 ‘ 拿来 ’ 的缘故 ” 。一句话就把 “ 送来 ” 和 “ 拿来 ” 的区别点明了。幽默 , 是敏锐、机智和含蓄、委婉的结合物 , 在论辩的文章中还显示了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的风度。最典型的例子应是第九段的那些精当而风趣的比喻。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