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运动的描述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运动的描述学案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考点内容 要求 考题统计 考法分析 ‎2014‎ ‎2015‎ ‎2016‎ ‎①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的灵活运用;‎ ‎②根据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题目画出或选择图象;‎ ‎③追及和相遇问题;‎ ‎④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⑤基本仪器的使用及数据处理 参考系、质点 Ⅰ ‎·卷Ⅰ T24 12分 ‎·卷Ⅱ T14 6分 ‎·卷Ⅱ T22 6分 ‎·丙卷 T16 6分 ‎·乙卷 T24 6分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Ⅱ 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象 Ⅱ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说明:‎ 匀变速直线运动图象只限于v t图象 第1讲 运动的描述 考点一 对质点和参考系的理解 ‎1.质点 ‎(1)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2)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就可以看做质点。‎ ‎(3)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2.参考系 ‎(1)定义: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这个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但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都假定它是静止的。‎ ‎(3)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同一参考系。‎ ‎(4)选取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 ‎[思维诊断]‎ ‎(1)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只能选择静止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 ‎ ‎(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只是诗人的一种臆想,没有科学道理。(  )‎ ‎(3)研究花样游泳运动员的动作时,不能把运动员看作质点。(  )‎ 答案: (1)× (2)× (3)√‎ ‎[题组训练]‎ ‎1.[质点的理解](2016·徐州模拟)以下比赛项目中,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的是(  )‎ 解析: 在蹦床、跳水和花样游泳比赛中观众欣赏的是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作质点,A、B、D错误;自行车追逐赛比较的是运动员运动的快慢,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能看作质点,C正确。‎ 答案: C ‎2.[参考系的理解]‎ 如图是F-‎22A猛禽战斗机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以下列的哪个物体为参考系,可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  )‎ A.F-‎22A猛禽战斗机 B.地面上的房屋 C.加油机中的飞行员 D.F-‎22A猛禽战斗机里的飞行员 解析: 空中加油时加油机与战斗机保持相对静止,以F-‎22A猛禽战斗机、加油机中的飞行员、F-‎22A猛禽战斗机里的飞行员为参考系,加油机都是静止的;以地面上的房屋为参考系,加油机是运动的,故B正确。‎ 答案: B ‎3.[质点和参考系]下列有关质点和参考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利用卫星导航设备定位时,汽车可看成质点 B.在研究“嫦娥二号”探月卫星的飞行姿态时,该卫星可看成质点 C.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一定是相同的 D.研究物体运动时选择了参考系就无需再建立坐标系 解析: 物体能否视为质点取决于研究问题的需要,利用卫星导航设备对汽车导航时无需考虑汽车的形状与大小,汽车可以视为质点,A项正确;研究“嫦娥二号”‎ 卫星的飞行姿态时,卫星的形状不可忽略,不可视为质点,故B项错;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不一定相同,C项错;参考系是用来粗略地描述物体的运动的,坐标系是用来准确地描述物体的运动的,D项错。‎ 答案: A 反思总结 对质点的理解 考点二 位移和速度 ‎1.位移和路程 位移 路程 定义 表示质点的位置变动,它是质点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等于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区别 ‎(1)位移是矢量,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2)路程是标量,没有方向 联系 ‎(1)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2)其他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 ‎2.速度和速率 ‎(1)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所发生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是矢量,其方向就是对应位移的方向。‎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 ‎(3)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思维诊断]‎ ‎(1)电台报时说“现在是北京时间8点整”,这里的“8点整”实际上指的是时刻。(  )‎ ‎(2)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 ‎(3)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 ‎(4)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在该时刻或该位置的运动方向。(  )‎ 答案: (1)√ (2)× (3)√ (4)√‎ ‎[题组训练]‎ ‎1.[位移和路程的理解]‎ 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圆弧由A到C,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 A.R,A指向C;R B.R,A指向C;R C.R,A指向C;R D.R,A指向C;R 解析: 物体的位移大小为AC的长度,根据几何关系可知:xAC==R,方向由A指向C,路程为一个半圆周长和一个四分之三圆周长之和,即s=+×2πR=R,故C正确。‎ 答案: C ‎2.[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理解]下列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零 B.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等于零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D.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解析: 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则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A错误;物体在某段时间内平均速度等于零,则物体可能静止,也可能经一段时间的运动后回到出发点,它在这一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不一定等于零,B错误;匀速直线运动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相等且都等于任一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C正确;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可能等于它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D错误。‎ 答案: C ‎3.[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计算](多选)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在AB、ABC、ABCD、ABCDE四段轨迹上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 s、2 s、3 s、4 s。已知方格的边长表示‎1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1 m/s B.物体在ABC段的平均速度为 m/s C.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点时的瞬时速度 D.物体在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 解析: =,AB段位移为‎1 m,=‎1 m/s,A对;同理ABC段位移为 m,平均速度为 m/s,B对;Δt越小,该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接近该位移内的某点瞬时速度,所以C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中间时刻的速度才等于该段位移的平均速度,D错。‎ 答案: ABC 规律方法 (1)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比较 ‎①平均速度只能粗略描述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与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相对应。瞬时速度能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相对应。‎ ‎②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但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因为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2)平均速度的两个计算公式 考点三 加速度 ‎1.定义 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2.定义式 a=,单位:m/s2。‎ ‎3.方向 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4.物理意义 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5.对加速度大小和方向的进一步理解 对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为零,速度变化也为零 B.质点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C.质点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则该时刻的速度也不为零 D.质点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变化越大 解析: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零时,质点的速度变化为零,但速度不一定为零,A错误;质点速度变化率即为加速度,B正确;质点在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其速度可能为零,如自由落体的物体在 下落的瞬间,C错误;质点的速度变化Δv=a·Δt,即速度的变化由质点的加速度和时间共同决定,D错误。‎ 答案: B ‎[考法拓展1][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或夹角为锐角]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  )‎ 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B.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 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 解析: 因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故质点速度要增加,只是速度增加变慢一些,当加速度减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故A项错误,B项正确;因质点沿直线运动方向不变,所以位移一直增大,故C、D项错误。‎ 答案: B ‎[考法拓展2][加速度与速度反向或夹角为钝角]‎ 如图所示,汽车向右沿直线运动,原来的速度是v1,经过一小段时间之后,速度变为v2,Δv表示速度的变化量。由图中所示信息可知(  )‎ A.汽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 B.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1的方向相同 C.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同 D.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反 解析: 速度是矢量,速度的变化量Δv=v2-v1,根据图象可知,Δv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而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所以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故C正确,A、B、D错误。‎ 答案: C ‎[考法拓展3][加速度与速度垂直]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B.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 C.物体的速度变大 D.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 解析: 匀速圆周运动中,所受合外力充当向心力,方向时刻改变,合外力不为零,不是平衡状态,故A错误;匀速圆周运动中,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时刻变化,故B、C错误,D正确。‎ 答案: D ‎[题组训练]‎ ‎1.[速度变化、加速度的理解](2017·永嘉校级期末)(多选)有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说法(  )‎ A.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 B.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 C.运行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 D.汽车匀速率通过一座拱桥。因为汽车做的是曲线运动,加速度不为零 答案: BD ‎2.[加速度的计算](多选)一物体做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 m/s,2 s后速度的大小为‎8 m/s。在这2 s内该物体的(  )‎ A.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可能大于‎8 m/s B.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4 m/s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2 m/s2‎ 解析: 题中只给出了初、末速度的大小,这就隐含了初、末速度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若初、末速度方向相同,则Δv=v末-v初=(8-4) m/s=‎4 m/s,加速度a==‎2 m/s2;若初、末速度方向相反,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v末=-‎8 m/s,速度变化量Δv=‎ v末-v初=(-8-4)m/s=-‎12 m/s,加速度a==-‎6 m/s2,负号说明a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 AC 物理模型盘点①——“匀速运动”模型 ‎1.模型特征 ‎“匀速运动”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应用广泛。例如声、光的传播都可以看成匀速,而实际生活中的运动估算,也经常用到这一模型,如计算飞行时间。‎ ‎2.处理“匀速运动”模型的方法 处理“匀速运动”模型时经常结合几何关系解决问题,常见的几何关系有: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光的反射、声波的反射具有对称性。‎ 利用超声波遇到物体发生反射的现象,可测定物体运动的有关参量。如图甲中仪器A和B通过电缆线连接,B为超声波发射与接收一体化装置,仪器A为B提供超声波信号源而且能将B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进行处理并在屏幕上显示其波形。现固定装置B,并将它对准匀速行驶的小车C,使其每隔固定时间T0发射一短促的超声波脉冲,图乙中1、2、3为B发射的超声波信号,1′、2′、3′为对应的反射波信号。接收的反射波滞后时间已在图中标出,其中T0和ΔT为已知量。又知该测定条件下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为v0,则根据所给信息可判断小车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为(  )‎ A.向右, B.向左, C.向右, D.向左, 解题关键: 画出运动示意图 解析: 若小车不动,发射超声波脉冲后到接收回波的时间应恒定。而从图形看,接收时间正在逐渐增大,故可知小车C速度方向与超声波发射方向一致,即小车向右运动。‎ 运动示意图如图所示。‎ 设超声波发射装置在H点,此时小车在M点,其运动速度为v。‎ 经过,超声波发出的第一次脉冲传至N点,此时小车也运动至N点,MN=v。‎ 再经过,超声波返回,此时小车已运动至O点,NO=v。‎ 间隔T0,超声波发出第二次脉冲。但在T0 T时间内小车已运动至P点,OP=v(T0-T)。‎ 经过,超声波的第二个脉冲已运动至Q点,此时小车也正好运动至Q点,PQ=v,从图上寻找位移关系,有HQ-HN=NQ,即 v0-v0=v,‎ 解得v=,故A选项正确。‎ 答案: A 方法点拨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在任意相等时间内的位移都相等。分析求解匀速直线运动问题时,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1)选定研究对象,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2)画出各物体运运的示意图;‎ (3)找出物体间位移、时间、速度的关系;‎ (4)根据关系列方程;‎ (5)统一单位制,解方程,对结果进行讨论。‎ ‎[即学即练]‎ ‎ 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头顶上方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约与地面成60°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为声速的多少倍(  )‎ A.        B. C. D.2 解析: 由题意知声波是在该同学正上方发出的,在该声波由上到下传播的过程中,飞机沿水平直线匀速飞行,画出运动示意图如图所示。‎ 设飞机离地高度为h,则有h=v声Δt 在Δt时间内,飞机的水平位移Δx=v飞Δt 由几何知识得=cot 60°‎ 解得v飞=v声cot 60°=v声 即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倍。‎ 故选项C正确。‎ 答案: C ‎1.‎ ‎2016年安徽的旅游事业蓬勃发展,黄山和九华山美丽的景色吸引了大批海内外游客。设游客甲驾车从九华山大门去黄山大门,行驶‎162 km。游客乙驾车从黄山大门赶往九华山大门行程‎158 km。若两人恰好同时出发且同时到达,则甲、乙在两地之间运动的过程中(  )‎ A.研究甲车的行驶路程时不能将车看作质点 B.甲车、乙车的平均速度相同 C.甲车的平均速率大于乙车的平均速率 D.游客乙驾车行驶“‎158 km”指的是位移 解析: ‎ 本题中路程长度远远大于汽车的尺寸,所以研究甲的行驶路程时可将车看作质点,故A错误;甲与乙运动的方向相反,所以位移相反,平均速度不相同,B错误;甲的路程是‎162 km,乙的路程是‎158 km,两车行驶所用时间相同,所以甲的平均速率大于乙的平均速率,故C正确;由题可知,游客乙驾车行驶“158 km”指的是路程,故D错误。‎ 答案: C ‎2.‎ ‎(2017·宁安校级月考)如图是火箭点火升空瞬间的照片。关于这一瞬间火箭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的速度很小,但加速度可能较大 B.火箭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也很大 C.火箭的速度很小,所以加速度也很小 D.火箭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一定很小 解析: 火箭点火升空瞬间由于推动力作用,火箭立刻获得加速度,但是由于“瞬间”这个时间很短接近于零,由v=at,火箭的速度很小,加速度很大,故A正确,B、C、D错误。‎ 答案: A ‎3.2016年8月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女排比赛中,中国队与巴西队交锋时,假如从巴西队飞来的排球具有水平方向的大小为‎20 m/s的速度,排球与中国队员朱婷的手接触时间为0.2 s,被击打后排球以原速率水平返回,设0.2 s内排球的速度均匀变化,则排球被击打过程中的加速度(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  )‎ A.‎20 m/s2          B.‎200 m/s2‎ C.-‎200 m/s2 D.-‎400 m/s2‎ 解析: 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排球的初速度v0=‎20 m/s,末速度v=-‎20 m/s,时间t=0.2 s。‎ 排球被击打过程中的加速度 a==m/s2=-‎200 m/s2‎ 即排球被击打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200 m/s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故选项C正确。‎ 答案: C ‎4.(2017·广西南宁市模拟)沿直线运动的一列火车和一辆汽车速度分别为v1和v2,v1、v2在各个时刻的大小如下表所示,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 t/s ‎0‎ ‎1‎ ‎2‎ ‎3‎ ‎4‎ v1/(m·s-1)‎ ‎18.0‎ ‎17.5‎ ‎17.0‎ ‎16.5‎ ‎16.0‎ v2/(m·s-1)‎ ‎9.8‎ ‎11.0‎ ‎12.2‎ ‎13.4‎ ‎14.6‎ A.火车的速度变化较慢 B.汽车的加速度较小 C.火车的位移在减小 D.汽车的位移在减小 解析: 由题表中数据可得a1==-‎0.5 m/s2,a2==‎1.2 m/s2,由于|a1|<|a2|,故A正确,B错误;因为汽车和火车的速度方向一直未变,所以汽车和火车的位移都在增大,C、D错误。‎ 答案: A ‎5.‎ ‎(2015·高考浙江卷)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Δx,用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  )‎ A.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 B.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 C.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 D.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 解析: 表示的是Δ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遮光条的宽度Δx越窄,则记录遮光时间Δt越小,越接近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选项A正确。‎ 答案: A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1~6题为单项选择题,7~13题为多项选择题)‎ ‎1.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力学中引入“质点”的概念,从科学方法上来说属于(  )‎ A.极限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 B.观察实验的方法 C.建立理想物理模型的方法 D.等效替代的方法 答案: C ‎2.在里约热内卢举行,比赛中,在评判下列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时,运动员可视为质点的是(  )‎ 解析: 马拉松比赛时,由于路程长,运动员的体积可以忽略,可以将其视为质点,故选项A符合题意。跳水时,评委要关注运动员的动作,所以不能将运动员视为质点,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击剑时评委需要观察运动员的肢体动作,不能将其视为质点,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评委主要根据体操运动员的肢体动作进行评分,所以不能将其视为质点,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3.(2017·深圳模拟)在变速直线运动中,下面关于速度和加速度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与速度无必然联系 B.速度减小时,加速度也一定减小 C.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D.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也一定增大 解析: 速度和加速度无必然联系,A对;速度减小时,加速度也可以增大或不变,B错;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C错;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也可以不变或减小,D错。‎ 答案: A ‎4.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x=(5+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t‎2 m/s,该质点在t=0到t=2 s间的平均速度和t=2 s到t=3 s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 A.‎12 m/s ‎39 m/s       B.‎8 m/s ‎38 m/s C.‎12 m/s ‎19.5 m/s D.‎8 m/s ‎13 m/s 解析: 平均速度=,t=0时,x0=‎5 m;t=2 s时,x2=‎21 m,t=3 s时,x3=‎59 m。故==‎8 m/s,==‎38 m/s。故B正确。‎ 答案: B ‎5.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解析: 速度变化量大是指Δv大,但若所用时间Δt也很大,则就不一定大,故A错误。速度变化得快是指速度的变化率大,则加速度a一定大,B正确。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可能变,也可能不变,当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时,v=0以后就反向运动,如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的运动,故C错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即便加速度在变小,物体也仍在加速,当加速度a=0时,物体速度达到最大,故D错误。‎ 答案: B ‎6.(2017·浙江重点中学协作体适应性测试)有一人在平直马路边散步(速度不变),他发现每隔t1时间有一路公共汽车迎面开过,他还发现每隔t2时间有一辆这路公共汽车从身后开过,于是他计算出这路车从汽车站发车的时间间隔是(  )‎ A. B. C. D. 解析: 设车速为v车,人的速度为v人,时间间隔为t,则有(v车-v人)t2=v车t,(v车+v人)t1=v车t,两式联立得t=,因此D正确,A、B、C错误。‎ 答案: D ‎7.(2017·杭州模拟)为使交通有序、安全,高速公路设立了许多交通标志,甲、乙两幅图是高速公路指示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25 km”是指从此处到下一个出口的位移是‎25 km B.甲图中“‎25 km”是指从此处到下一个出口的路程是‎25 km C.乙图中“‎80 km/h”是指要求汽车在该路段行驶的瞬时速度小于‎80 km/h D.乙图中“‎80 km/h”是指要求汽车在该路段行驶的平均速度小于‎80 km/h 解析: 根据题中指示牌的含义,可知甲图中“25 km”是指从此处到下一个出口的路程是‎25 km,A错误,B正确;乙图中“‎80 km/h”是指要求汽车在该路段行驶的瞬时速度小于‎80 km/h,C正确,D错误。‎ 答案: BC ‎8.(多选)有关加速度方向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a=知,a的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同 B.a的方向与初速度v0的方向相同 C.只要a>0,物体就做加速运动 D.a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则物体做加速运动 答案: AD ‎9.湖中O处有一观察站,一小船从O处出发一直向东行驶‎4 km,又向北直线行驶‎3 k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对于O处的观察员,小船运动的路程为‎7 km B.相对于小船,O处的观察员始终处于静止状态 C.相对于O处的观察员,小船最终位于东偏北37°方向‎5 km处 D.相对于湖岸上的另一观察员,小船不可能是静止的 答案: AC ‎10.‎ 一质点沿一边长为‎2 m的正方形轨道运动,每秒钟匀速移动‎1 m,初始位置在bc边的中点A,由b向c运动,如图所示,A、B、C、D分别是bc,cd,da,ab边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2 s末的瞬时速度是‎1 m/s 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为 m/s C.前4 s内的平均速度为‎0.5 m/s D.前2 s内的平均速度为‎2 m/s 答案: ABC ‎11.(2017·泰州模拟)根据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对下列运动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 A.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 B.v0<0,a<0,物体做减速运动 C.v0<0,a>0,物体做减速运动 D.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 解析: 当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当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故选项C、D正确。‎ 答案: CD ‎12.结合图片中交代的情景及数据,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位于点燃火药的枪膛中的子弹的速度、加速度可能均为零 B.轿车时速为‎100 km/h,紧急刹车距离为‎31 m(可视为匀减速至静止),由此可得轿车刹车阶段的加速度为a=‎12.4 m/s2‎ 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的加速度可能为零 D.根据图中数据可求出刘翔在‎110 m栏比赛中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8.42 m/s 解析: 当火药点燃瞬间,子弹速度为零,但其加速度一定不为零,故A错误;由v2=2ax可求得轿车紧急刹车的加速度a=‎12.4 m/s2,则B正确;若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匀速行驶时,其加速度为零,则C正确;由于‎110 m栏场地都是直道,所以由v=可求得刘翔全程平均速度为v=‎8.42 m/s,则D正确。‎ 答案: BCD ‎13.‎ 如图所示,两光滑斜面在B处连接,小球从A处由静止释放,经过B、C两点时速度大小分别为‎3 m/s和‎4 m/s,AB=BC。设小球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球在AB、BC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3‎ B.小球由A运动到C的过程中平均速率为‎2.1 m/s C.小球在AB、BC段的运动时间之比为7∶4‎ D.小球由B运动到C的过程中平均速度大小为‎3.5 m/s 解析: 设AB=BC=x,由速度位移关系式得v=‎2a1x,v-v=‎2a2x,两式相比得a1∶a2=9∶7,选项A错误;小球在AB段运动的时间t1=,在BC段的运动时间t2=,则小球在AB、BC段的运动时间之比为7∶3,选项C错误;由A到C的过程中平均速率为路程与时间之比,即AC==‎2.1 m/s,选项B正确;小球由B运动到C过程中的平均速度BC==‎3.5 m/s,选项D正确。‎ 答案: BD 二、非选择题 ‎14.有些国家的交通管理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别制定了死亡加速度为‎500g(g取‎10 m/s2)警示人们,意思是如果行车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这么大的加速度,一般情况下车辆是达不到的,但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将会达到这一数值。‎ ‎(1)一辆以‎72 km/h的速度行驶的货车与一辆以‎54 km/h的速度行驶的摩托车相向而行发生正面碰撞,碰撞时间为2.1×10-3 s,则摩托车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 ‎(2)为了防止碰撞,两车的驾驶员同时紧急刹车,货车、摩托车从急刹车到完全静止所需的时间分别为4 s、3 s,则货车的加速度与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多少?‎ 解析: (1)由于货车的质量比摩托车的质量大很多,故摩托车与货车相撞瞬间,货车的速度几乎不变,摩托车的速度反向,大小至少与货车的速度相同,因此,摩托车速度的变化量大于Δv=‎72 km/h-(-‎54 km/h)=‎126 km/h=‎35 m/s。所以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大于a== m/s2=16 ‎667 m/s2=1 ‎666.7g>‎500g,因此摩托车驾驶员有生命危险。‎ ‎(2)设货车、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根据加速度定义得 a1=,a2=,所以a1∶a2=∶=∶=1∶1。‎ 答案: (1)有生命危险 (2)1∶1‎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