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一章静电场第3节电场强度练习 人教版选修3-12
1
第 3 节 电场强度
「基础达标练」
1.下列关于电场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场中任何两条电场线都可以相交
B.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场强度逐渐减小
C.电场线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大
D.电场线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
解析:选 C 电场线是为了形象的描述电场的强弱和方向而假想的曲线,是不相交的,
A 选项错误;电场线的疏密程度表示场强的强弱,沿电场线的方向场强大小可能增大,也可
能不变,B 选项错误;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场强越大,C 选项正确;电场线不是带电粒子在电
场中运动的轨迹,D 选项错误.
2.关于电场强度的公式 E=F
q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公式可知,电场强度与试探电荷所带电量成反比
B.此公式只适用于真空中的点电荷产生的电场
C.此公式为电场强度的定义式,可以适用于各种电场
D.公式中 q 是产生电场的电荷的带电量,F 是试探电荷所受到的力
解析:选 C 公式 E=F
q
是电场强度的定义式,适用于任何电荷产生的电场,故 B 错,C
对;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只与电场自身因素有关,与试探电荷的带电量无关,A 错;公式
中 q 是试探电荷的带电量,F 是试探电荷所受到的力,D 错.
3.用电场线能直观、方便地比较电场中各点的场强大小与方向.如图是静电除尘集尘
板与放电极间的电场线,A、B 是电场中的两点,则( )
A.EA
EB,方向不同 D.EA>EB,方向相同
解析:选 C 根据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知 A 处电场线比 B 处密,因此 EA>EB.
电场强度的方向为电场线上该点的切线方向,可知,A、B 两点的场强方向不同,故 A、B、D
错误,C 正确.
4.一带负电荷的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曲线 abc 从 a 运动到 c,已知质点的速率是
2
递减的.关于 b 点电场强度 E 的方向,下列图示中可能正确的是(虚线是曲线在 b 点的切
线)( )
解析:选 D 根据曲线运动的规律可知,受力指向轨迹的内侧,由于质点带负电,速率
是递减的,故电场方向可能沿竖直方向向上,D 选项正确.
5.如图是表示在同一点电荷电场中 a、b、c、d 四点分别引入检验电荷时,测得的检验
电荷的电荷量跟它所受电场力的函数关系图象,那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这个电场是匀强电场
B.a、b、c、d 四点的场强大小关系是 Ea>Eb>Ec>Ed
C.a、b、c、d 四点的场强方向相同
D.a、b、c、d 四点一定在同一直线上
解析:选 D 由 F q 图象的斜率大小等于场强的大小得知,四点的场强大小关系是
Ea>Ec>Eb>Ed.所以此电场是非匀强电场,故 A、B 错误;由 F q 图象的斜率正负反映场强的方
向得知,a、b、d 三条直线的斜率均为正值,说明三点的场强方向均为正方向,方向相同,
而 c 图线的斜率是负值,说明 c 点的场强方向为负方向,故 C 错误;因力分别沿正方向和反
方向,则说明四点一定在同一直线上,故 D 正确,故选 D.
6.在雷雨云下沿竖直方向的电场强度为 104 N/C,已知一半径为 1 mm 的雨滴在此电场
中不会下落,取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10 m/s2,水的密度为 103 kg/m3.这雨滴携带的电荷量的
最小值约为( )
A.2×10-9 C B.4×10-9 C
C.6×10-9 C D.8×10-9 C
解析:选 B 带电雨滴受到重力和电场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mg=qE,其中 m=
4
3
πr3·ρ,联立解得 q=mg
E
=
4
3
πr3g·ρ
E
≈4×10-9 C,B 选项正确.
7.如图,一半径为 R 的圆盘上均匀分布着电荷量为 Q 的电荷,在垂直于圆盘且过圆心
c 的轴线上有 a、b、d 三个点,a 和 b、b 和 c、c 和 d 间的距离均为 R,在 a 点处有一电荷
3
量为 q(q>0)的固定点电荷.已知 b 点处的场强为零,则 d 点处场强的大小为(k 为静电力常
量)( )
A.k3q
R2 B.k10q
9R2
C.kQ+q
R2 D.k9Q+q
9R2
解析:选 B 由 b 点的合场强为零可得圆盘在 b 点的场强与点电荷 q 在 b 点的场强大小
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圆盘在 b 点的场强大小为 Eb=kq
R2,再根据圆盘场强的对称性和场强
叠加即可得出 d 点的场强为 Ed=Eb+k q
3R2=k10q
9R2 ,故选项 B 正确.
8.在一个点电荷 Q 形成的电场中,建立如图甲所示的 Ox 坐标轴,坐标轴上 A、B 两点
的坐标分别为 2.0 m 和 5.0 m.放在 A、B 两点的试探电荷所受电场力大小跟其电量的关系
图象分别如图乙中直线 a、b 所示.如果放在 A 点的试探电荷带正电、放在 B 点的试探电荷
带负电,则它们受到的电场力方向都跟 x 轴的正方向相同.求:
(1)B 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2)试判断点电荷 Q 的电性,并说明理由;
(3)点电荷 Q 的位置坐标.
解析:(1)据图乙和场强的定义式可知:Eb=Fb
qb
=40 V/m
据场强方向的规定可知沿 x 轴负向.
(2)由于放在 A 点的试探电荷带正电、放在 B 点的试探电荷带负电,而它们受到的电场
力方向都跟 x 轴的正方向相同,所以 Q 应在 AB 之间,且带负电.
(3)根据图乙和场强的定义式可知:Ea=Fa
qa
=2.5 V/m
设 Q 的位置坐标为 x,根据点电荷的场强公式得:Ea= kQ
x-22,Eb= kQ
5-x2
联立以上代入数据解得 x=4.4 m 处.
4
答案:(1)40 V/m 沿 x 轴的负方向
(2)负电 理由见解析
(3)4.4 m
「能力提升练」
1.(多选)AB 和 CD 为圆上两条相互垂直的直径,圆心为 O.将电量分别为+q 和-q 的两
点电荷放在圆周上,其位置关于 AB 对称且距离等于圆的半径,如图所示.要使圆心处的电
场强度为零,可在圆周上再放一个适当的点电荷 Q,则该点电荷( )
A.应放在 A 点,Q=2q B.应放在 B 点,Q=-2q
C.应放在 C 点,Q=-q D.应放在 D 点,Q=q
解析:选 CD 先将+q、-q 在 O 点产生的场强合成,因为+q、-q 与 O 点构成等边三
角形,可求出合场强 EO 方向水平向右,大小 EO=E1=E2,如图所示.欲使圆心 O 处的电场强
度为零,所放置的点电荷 Q 在 O 点产生的场强方向必须水平向左,且大小也为 EO.若在 A 点
和 B 点放置点电荷 Q,则它产生的场强只能沿竖直方向,达不到目的,选项 A、B 错;若在 C
点放置点电荷 Q,则必为负电荷,且 Q=-q,选项 C 对;若在 D 点放置点电荷 Q,则必为正
电荷,且 Q=q,选项 D 对.
2.(多选)A、B 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个点,一带负电的微粒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以一定初
速度从 A 点沿电场线运动到 B 点,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这一电场不可能是下列图
中的( )
解析:选 BCD 负电荷受力方向和电场线方向相反,由 v t 图象可知,微粒做加速度
不断增大的减速运动,故 A 可能,B、C、D 不可能.
5
3.如图所示,电荷量为 Q1、Q2 的两个正点电荷分别置于 A 点和 B 点,两点相距 L,在
以 L 为直径的光滑绝缘半圆环上,穿着一个电荷量 q 的带正电小球(视为点电荷,重力不计),
小球恰好静止在 P 点,此时 PA 与 AB 的夹角α=37°.已知 cos 37°=0.8,sin 37°=0.6.
则 Q1 与 Q2 的大小关系为( )
A.Q1=27
64
Q2 B.Q1=64
27
Q2
C.Q1= 9
16
Q2 D.Q1=16
9
Q2
解析:选 B 分析小球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根据库仑定律可知,F1=k Q1q
Lcos α2、F2=k Q2q
Lsin α2,根据平衡条件得,F1sin α=
F2cos α,联立解得 Q1= Q2
tan3α
=64
27
Q2,B 选项正确.
4.如图所示,三根均匀带电的等长绝缘棒组成等边三角形 ABC,P 为三角形的中心,当
AB、AC 棒所带电荷量均为+q,BC 棒带电荷量为-2q 时,P 点场强大小为 E,现将 BC 棒取
走,AB、AC 棒的电荷分布不变,则取走 BC 棒后,P 点的场强大小为( )
A.E
4
B.E
3
C.E
2
D.E
解析:选 B 根据电场叠加原理分析,AB 棒和 AC 棒在 P 点的场强大小相等,夹角为 120°,
两者的合场强与分场强相等,BC 棒在 P 点的场强等于 AB 棒的二倍,故取走 BC 棒后,P 点的
场强大小为E
3
,B 选项正确.
5.用一条绝缘轻绳悬挂一个带电小球,小球质量为 1.0×10-2 kg,所带电荷量为+
2.0×10-8 C.现加一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平衡时绝缘绳与铅垂线成 30°角(如图所示).求
6
这个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g 取 10 N/kg).
解析:小球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小球在重力 mg、
电场力 F 及绳的拉力 T 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有 F=mgtan 30°,而 F=qE,所以,电场
强度 E=mgtan 30°
q
=
1.0×10-2×10× 3
3
2×10-8
N/C≈2.89×106 N/C.
答案:2.89×106 N/C
6.电荷量为 q=1×10-4 C 的带正电小物块置于绝缘水平面上,所在空间存在沿水平方
向且方向始终不变的电场,电场强度 E 的大小与时间 t 的关系和物块速度 v 与时间 t 的关系
如图所示.若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s2,求:
(1)物块的质量 m;
(2)物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解析:(1)由图可知,前 2 s 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qE1-μmg=ma,
2 s 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力的平衡条件有 qE2=μmg,
联立解得 q(E1-E2)=ma.
由图可得 E1=3×104 N/C,E2=2×104 N/C,a=1 m/s2,
代入数据可得 m=1 kg.
(2)μ=qE2
mg
=1×10-4×2×104
1×10
=0.2.
答案:(1)1 kg
(2)0.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