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4 发布 |
- 37.5 KB |
- 5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高考历史通史讲义通用
2018高中高考历史通史讲义 第一部分 古代 古代中国 1.古代中国的政治 (1)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 分封制 目的: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的统治; 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内容:周王授予诸侯土地和人民,诸侯有服从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 朝觐述职的义务。诸侯在自己的疆域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的权利。 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 独立性。 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边远地区,形成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瓦解:①原因:受封的诸侯国实力强大,王权衰弱。 ②表现:出现春秋争霸、战国兼并的混乱局面。 宗法制 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内容:划分宗族内的嫡庶系统,形成相对独立的大宗和小宗。 特点:由嫡长子继承,利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 作用:①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②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分析理解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三者的关系。 互为表里 1.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表) 2.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里) 3.礼乐制度是维护保证分封制、宗法制推行的工具。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 1.早期政治权力实质上是一种强权。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分封制, 说明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3.带有浓厚的原始迷信色彩, 王权和神权密切结合, 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4.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 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 政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5. 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2)秦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度 商鞅变法 必要性:战国初期,秦国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全面落后于东方六国 可能性:中原士人追求建功立业,为秦招揽贤能,进行变法改革创造了可能性 措施:①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②废除井田,奖励耕织③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 特点:①变法分为两个阶段逐步深入②变法以“农战”和“法治”为核心内容③变法时春秋战国时期实行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沉重、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影响最深远的改革 ④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增加政府收入,富国强兵,建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 秦的统一 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措施 作用 政治 确立皇权至高无上;确立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 建立了一整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影响深远 经济 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车轨;修驰道;大规模移民 促进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文化 统一文字 促进各地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 “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严禁私学,官办教育 实行愚民政治,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军事 派兵出击匈奴,修筑长城 保护了中原农业生产的发展 统一越族地区,开凿灵渠 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秦统一的历史意义:结束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新局面。使人民获得较为安定的生活和生产的环境,秦的统一,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皇帝制度与中央官制 皇帝制度建立的目的:显示君主的权势和地位。特征:皇位世袭,皇权至上。它是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也是维护“家天下”的重要保障。本质是封建君主专制。 3、 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是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乃丞相的副手,负责执掌奏章、下达诏令和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事事务。丞相之下还有诸卿,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任免权由皇帝决定 郡县制 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向丞相汇报工作。县以下是乡、里基层行政机构 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金字塔般管理体系,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沿用并发展完善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是什么 ? 1. 积极:①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秦朝国力日益增强,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中国成为当时的世界大国。 ②促进了中国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 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都起了重要作用。 ③秦朝中央官制和郡县制的实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2. 消极: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 阶级矛盾激化, 给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破坏。 分析对比西周分封制与秦朝郡县制的异同。 1.相同点:①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 ②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③都在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2.不同点:①地方与中央的关系上:分封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郡县绝对服从中央。 ②传承制度上:分封制爵位和领地世袭;郡县制由皇帝直接任免。 ③建立基础上:分封以血缘为基础;郡县按地域划分。 ④历史作用上:分封制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使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在中央汉武帝重用身边作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为尚书令、侍中等,让他们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北魏孝文帝改革 目的和原因 目的:为了缓和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促进北魏社会发展 原因:鲜卑族的社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北魏统一北方后,面对民族大融合的社会发展趋势却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加之鲜卑贵族对各族人民的巧取豪夺,激化了社会矛盾 措施:①均田制②三长制③整顿吏治④迁都洛阳⑤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 意义:①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全面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促进了北魏的社会发展,魏晋空前繁荣② 顺应时代潮流,冲破重重阻力,加快了各族人民融合的过程,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作出了贡献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唐朝在中央设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在尚书省下设“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唐太宗 “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 社会条件:隋朝政治制度上的创新和经济建设,唐朝建立实现国家统一时局面出现的政治因素 主观因素:吸取隋朝兴亡的教训,确立一系列稳定社会、发展的经济的方针政策;完善了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发展科举制;经济上延续均田制和租庸调法;知人善任、兼听纳谏 唐太宗民族政策 作用:实施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有利于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 宋的集权措施 北宋初期在地方①军事上: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充实中央禁军;②行政上: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③财政上:地方赋税大部分由中央掌控;加强了中央集权。在中央①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行使宰相职权;②后来增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割宰相军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权 王安石变法 类别 措施 理财 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 强兵 “省兵”、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 选才 改革科举、整顿太学、改革官制 元的中央官制 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但河北、山西、山东由中央直接管理,还设宣尉司管理边远民族地区,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在中央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统领六部,行使宰相职权 郡县制 行省制 不同点 盛行时代 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 确立并开始于元朝 与中央的 关系 (1)郡、县是中央政府下属地方机构(2)长官由皇帝任免 (1)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一一中书省的派出机构(2)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 相同点 作用 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 地位 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目的 巩固封建统治 (4)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明清两朝强君主专制的措施:①明太祖废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②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明成祖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宫内的文渊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③康熙帝设南书房参与机要事物;④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设立军机处,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丞相制度的废除 宰相制度废除的根本原因:是这一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直接原因:是丞相权倾朝野骄恣擅权 明朝的内阁与清朝的军机处 内阁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皇帝政务繁多力不从心;后来内阁大学时有了票拟权,内阁地位提高,内阁首辅权压众臣。但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机构或行政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使皇权受到很大限制。康熙帝亲政后,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相互制约,最后集权与皇帝。雍正帝在宫内设立军机处(有官无吏、皇帝钦定、跪受笔录),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康熙帝 加强中央集权,发展社会经济 加强中央集权:①原因:清初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后来鳌拜专权,皇权受到挑战。②措施:除鳌拜,设南书房、恢复内阁,与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与皇帝 发展社会经济:①大力奖励垦荒②实行“更名田”③实行赈灾、减免赋税④“滋生人丁”永不加赋⑤治理黄河、淮河、大运河何患 开博学鸿儒科,兴文字狱 目的:笼络士人,恩威并施,加强思想控制 2.古代中国的经济 (1)古代中国的农业 生产工具的改进与耕作技术的发展 ①原始社会:刀耕火种 ②春秋战国:精耕细作(铁犁牛耕) ·春秋战国时期农用动力方面的革命:牛耕的出现 ③汉代的发展:汉代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法,东汉某些地区已出现一牛挽犁 水利设施的完善 战国时秦国蜀守李冰,修建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了“天府之国”。 小农经济的形成与土地制度的演变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①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以农为本) ②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经济的基本形态 (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 金属冶炼、制瓷和纺织 1、 丝织业: ①汉代: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远销欧洲 ②明清:在纺织业部门首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冶金业 ①商周时期:是青铜时代的繁荣时期 ②春秋时期:铁器时代的到来(春秋冶铁技术的进步:冶炼生铁技术、铸铁柔化处理技术,炼钢技术。 意义:促进了铁器的普及,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③汉代: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3、陶瓷业 ①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越窑青瓷,邢窑白瓷) ②宋代:景德镇“瓷都” ③清代:粉彩瓷器 官营手工业与民营手工业 ①官营、私营、农民个体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发展; ②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③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 ④手工业生产规模大、分工细; ⑤手工业经济是农耕经济的附属 (3)古代中国的商业 商业的发展 ①唐:政治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商旅往来频繁 ②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海外商运发展迅速 ③明清:商帮和会馆的出现(晋商和徽商势力最为强大) 古代商业的特点 ①商业不断发展,商业运作模式日益成熟; ②推动了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城市经济功能不断加强; ③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是农耕经济的附属。 城市的繁荣 (1)唐代长安: ①布局整齐,经营商业的“市”严格规定在东西两“市”, “市”与“坊”界限分明 ②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商业交易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 ③县城以下,禁止设市 (2)宋代东京 ①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②整齐划一的市坊制被打破,市坊界限不复存在; ③市的启闭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出现夜市、早市 ④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 (4) “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①主张: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②实质:维护封建经济基础 ③ 评价:在封建社会初期,重农抑商政协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统治阶级仍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不利于社会进步。 2、“海禁”政策: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3、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的丝织业中首先出现雇佣关系 3.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孔子、孟子、荀子与儒家思想 孔子——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推崇为“圣人”。 政治思想——政治思想: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和“礼”。 ①“仁”即“仁者爱人”,反对统治者实行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理解和体贴他人,调整好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爱人”就要遵循“忠恕”之道。②“礼”就是要“克己复礼”,符合西周名分等级制度。实现“礼”,就要“正名”,做到贵贱有序、名正言顺。③“为政以德”,在以“德”、“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 哲学思想——“敬鬼神而远之”,优先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 教育思想——办私学(打破了奴隶主垄断教育的局面)。教学对象——“有教无类”;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当仁不让于师”:学习方法——“温故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文化典籍——整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 评 价——①“仁者爱人”具有积极性,“克己复礼”具有保守性。②为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奠定了基础,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重要影响。 孟子——战国著名的思想家,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被尊为“亚圣”。 政治思想——“仁政”学说和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伦 理 观——“人性本善”说。 价 值 观——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评 价——①“仁政”、“民本”思想对约束暴政、缓和阶级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封建统治的一种策略。②“重义”对今天的精神文明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③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荀子——战国时期儒家另一重要代表,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哲学思想——①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论) ② “性恶论”(但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认为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 政治主张——①治国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②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的观点。 思想特点——杂取百家,但思想主体继承了儒家学说。 评 价——① 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但很长时间不为正统儒家重视。 ② 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 老子、庄子与道家思想 老子(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哲学思想——①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否定“天命论”; ② 朴素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评 价——① 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② 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庄子(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哲学思想——“齐物”(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消遥”(对事物变化要采取旁观、超然的态度)。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从自然 文学成就——寓言、散文蕴涵深邃的哲理智慧和神奇的浪漫主义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 韩非子与法家思想 韩非(代表新兴地主的利益) 思想主张——① 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② 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 评价:① 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② 法家思想适应战国后期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为新兴地主阶级所接受。 历史意义(评价) 1、儒家学说: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2、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思想 3、法家学说:其中的变革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4、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汉代儒学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汉武帝的尊儒措施: ①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起用文学儒者参政。 ③兴办太学,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影响: ①新儒学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巩固了国家统一,同时也限制君权的过度膨胀。 ②教育逐渐为儒学所垄断,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③太学兴盛,打破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儒家地位大大提高。 ④儒学在各郡县得到推广,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地位。 ⑤从此儒学之士在中国文化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 的主流思想,延续两千年之久 (3) 宋明理学 “三教合一” 魏晋以来,儒、道、佛三家日趋融合,到唐宋时“三教合一”的局面形成,这为儒学发展成为更加理性化、思辨化的新儒学体系奠定了基础 程朱理学 内 容: ①“理”是世界的本原。“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② 把握“理”的方法: “格物致知”。 ③“存天理,灭人欲”(实质是维护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历史地位:程朱理学,特别是朱熹的学术思想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很大,还远及日本、朝鲜和欧洲,形成“朱子学”学派 陆王心学 内 容: 陆九渊——南宋理学家,认为“心即理也”,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提出“发明本心”(发:产生于;明:懂得;本心,自己的内心)是求理的方法,反对“格物致知” 王阳明(王守仁)——明朝中期儒学的代表人物,他把理学发展到“心学”阶段。 ①他认为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宣扬“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等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 ②提出“致良知”的学说,认为“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致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的思想 心学与理学的关系 (1)心学是理学的新发展,心学是明朝时期的理学。 (2)相同之处:①思想上:都属于唯心主义; ②目的上:都要求克服私欲,维护封建统治的社会秩序。 (3) 不同之处:把握“理”的方法 评价: 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3)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李贽的“异端”思想 主 张:①破除孔子的迷信,批判孔孟学说的标准; ②批判男尊女卑封建礼教,倡男女平等; ③赞扬历史上“异端”行为(改革、起义、恋爱、女皇…)。 评 价:他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是我国反封建专制思想的先驱。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 黄宗羲 著作:《明夷待访录》 主张:①抨击君主专制,“君主乃天下之大害” ②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批判“君臣纲”的愚忠 ④主张“工商皆本” 顾炎武 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主张:①主张限制君权,扩大地方权 ②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③主张“经世致用”,反对文化专制及心学的空谈理论。 王夫之 思想:唯物主义 主张:①反对“天下王土”,主张耕者有其田。 ②哲学上,主张物质是第一性,宇宙万物是由物质性的“气”构成,理在气中。 三人的共同主张 ① 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倡导言论自由,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 ② 学术上:主张“经世致用”。 ③ 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出“工商皆本”。 评价 ①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冲击。 ②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 ③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④局限性:资本主义萌芽力量弱小,早期的民主思想不占统治地位,无法撼动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不能引起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 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科学技术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意义:① 对中国:是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② 对世界: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推动了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在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由封建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数学 ①春秋:九九乘法表。 ②西汉:《周髀算经》勾股定理,早西方500年。 ③东汉:《九章算术》标志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十进位值制,中国最早使用。 ④南朝:祖冲之圆周率点后第七位,比世界早1000年 天文学 ①战国:《甘石星经》中《石氏星表》为世界最早的星表 ②两汉:西汉留下世界最早对太阳黑子的记录;东汉张衡:发明水运浑象仪,地动仪早欧洲1700多年。 ③唐朝:僧一行:制定《太衍历》;创制黄道游仪;世界首次实测子午线长度。 ④元朝:郭守敬制成简仪,比欧洲早300多年;编制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精确的历法,早欧洲300多年。 农学 农业技术—— 混合选择法(选种)、人工杂交 农学著作—— ①《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著,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②元代的《农桑辑要》是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 ③元代王祯的《农书》重点放在生产工具的改革方面,其中的《农器图谱》占全书篇幅4/5,附有306幅插图。 ④明代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书》不仅达到传统农学顶峰,还吸收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医学 ①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独创了针灸疗法 ②战国时期有了医学分科 ③ 著名医生扁鹊提出四诊法(望、闻、问、切)成为中国中医传统的诊病法 ④《黄帝内径》编撰于战国,成书于西汉,提出病理学说,该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⑤东汉末年,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临床学)的基础。 ⑥华佗除创制五禽戏外,还发明了麻沸散,开创了世界医学史上全身麻醉之先河。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①《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 ②孙思邈著有《千金方》 ③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创立世界最先进分类法,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2)书画与戏曲艺术 汉字与书法 汉 字: ① 起源——新石器时代的刻画符号 ② 成熟——商代甲骨文 ③ 西周——“金文”、“籀文” ④ 秦朝----秦始皇统一文字:小篆;后出现“隶书”。 ⑤ 理论——东汉许慎总结出“六书”理论,即:象声、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⑥ 先后顺序---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 书 法: ① 魏晋以前的自发阶段:秦小篆——汉 隶。 ② 魏晋南北朝自觉阶段:条 件——士人群体形成;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代 表——“书圣”王羲之的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所书《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③ 隋唐达到新高峰:背景——隋唐一统,盛世气象。 成就——既有张旭、怀素狂放不羁的草书,也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注重规范法度的楷书,书法理论日益成熟。 ④ 宋代书法艺术市民化:背景——宋代重文,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 特点——书法艺术出现各具情态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他们追求个性,有意无法。 ⑤ 明代书法艺术市民化加强:明代书法随着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更加强个性化的创造。 中国画 ①起 源————新石器时代 ②从萌芽走向成熟————战国时期 ③魏晋南北朝:代表 ——“以形写神”,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女史箴图》。 ④隋 唐:代 表 ——隋代:展子虔《游春图》(是现存中国最早的山水画)。 唐代:“画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吴带当风”。 ⑤从宋代到明清: 宋 代:时代背景——文人阶层壮大、理学兴起 题 材——山水画成为独立画种。 特 色——更加注重意境(如“马一角”“下半边”) 明 清:特 点——个性更加彰显、画风不拘一格 ⑥民俗画的发展 宋 代:时代背景——商业兴盛、城市发展、市民阶层兴起。 题 材——市井生活 特 点——写实 代 表 作——《清明上河图》(张择端) 京 剧 1、京剧的形成 ①乾 隆 末 年:四大徽班进京,风行一时。 ②道 光 年 间:“京剧”形成。 ③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 ④著 名 艺 人:程长庚、谭鑫培等“同光十三杰” 2、京剧特点 ①题 材:以历史故事为主 ②乐 器:京胡、二胡、笛子、唢呐、鼓、板、大锣等 ③角 色: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④表演形式:唱、念、做、打有机结合的艺术体系 3、京剧常识 生——男扮演者; 旦——女扮演者; 净——花脸(红色:忠勇正义;黑色:刚正果敢、粗犷豪迈;白色:奸诈狡猾、阴险毒辣); 丑——在鼻梁、两眼间画白粉,属喜剧色彩 (3)文学成就 《诗经》、楚辞与汉赋 一、《诗经》 内容:①保存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大约500多年的诗歌。 ②风(“国风”)——各诸侯国的民歌。 雅——宫廷乐曲歌词。 颂——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词。 ③反映贵族、平民的状况。 地位: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二、楚辞 概念: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特点:句式灵活 代表:屈原——《离骚》 三、汉赋 背景:政治统一、经济发展,广筑宫室,田猎、巡游之风兴盛,赋应运而生。 特点:专重描述、文采华丽,讲究排比、散文韵文并用,是一种带韵散文。 代表: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唐诗、宋词与元曲 四、唐诗 原因:①国家统一、强盛 ②中外、民族间交流频繁 ③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 ④科举制度的确立 五、宋词 原因: ①商业的繁荣、城市生活更加丰富,“词”适应市井生活需要; ②山河的破碎、民众的苦难使人们的感情更加丰富; ③“长短句”比诗歌更能灵活地表达情感。 特点: 句子长短参差,便于灵活自如抒发感情,可配乐演奏。 代表:婉约派——柳永 《雨霖霖》;李清照 《永遇乐》。 豪放派——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陆游。 六、元曲 含 义:兴起于宋代民间的散曲,到元代进入创作的繁荣阶段,因而与元杂剧一起合称为元曲。 社会背景:① 根本: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 ②元朝,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汉族文人进取无望,用以抒发愁闷情怀。 ③社会下层文人对社会黑暗、人民悲惨遭遇的不满。 代表人物: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秋思》。 明清小说 唐代传奇:标志着中国小说逐渐成熟。 宋代话本:反映了城市经济繁荣和市民阶层兴起。 明清社会:① 商品经济发达,市民阶层崛起,对文学的需求增多; ② 社会识字率的普遍提高,更多的下层文人从事小说创作; ③ 印刷术的不断完善; ④ 社会上弥漫着拜金逐利的风气,传统的轻商思想开始淡化; ⑤ 各种社会危机、社会矛盾逐渐加深,使一些文人对现实进行批判。 成 就: ① “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② “三言”“二拍”:商人第一次作为被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 ③ 批判现实的作品:《红楼梦》(将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顶峰); 《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古代希腊、罗马 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 (1)雅典民主政治 梭伦改革 颁布“解负令” 废除债务奴隶的意义与影响:①改革以后,贵族的土地兼并受到制约,逐渐失去扩展势力的物质基础②改革解除了债务奴隶制对平民的威胁,扩大了公民的基础③非债务奴隶越来越成为奴役的对象④后来,希腊各城邦相继废除了债务奴隶制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是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确立,伯利克利担任首席将军期间,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代表了古希腊文明的最高成就 分析概括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主要特点有哪些? (1) 雅典公民在城邦政治生活中占据主体地位, 是城邦政治的核心。 (2) 重视和强调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责任感。 (3) 体现奴隶主公民多数人的意愿。 (4) 体现公民的个人自由与平等。 (5) 开放官职, 通过抽签、举手表决等方式产生权力机构。 (6) 制定严密的制度,加强对国家事务的监督 (2) 罗马法 罗马法从形式上分为习惯法与成文法。习惯法的特点是法律与习惯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标志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2、罗马成文法主要包括;《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编成的《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3、罗马成文法的核心内容: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其中公民法适用于共和国时期罗马公民;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 4、恩格斯认为罗马法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它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它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稳固了罗马国家的统治基础。但它也保护奴隶制度,维护私有制,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5、罗马法对世界的影响:①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步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②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司法、反对封建斗争有重要影响。③当代很多法律制度的原则和做法,都可在罗马法中找到源头。如: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法国的《人权宣言》和拿破仑时期颁布的《民法典》都以罗马法学说为理论基础。罗马法的影响甚至远及亚洲 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智者学派 1、产生背景: ①经济基础:古希腊奴隶制工商业的兴起和繁荣 ②政治条件:雅典奴隶制城邦形成和发展,民主政治活跃 ③人才结构:各地学者云集雅典城邦,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2、主要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 3、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 4、评 价: ① 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 ②但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这样的思想方法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2) 苏格拉底 ①认识你自己,注重伦理道德问题; ②“知识即美德”,强调知识的作用,即知德合一; ③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3)柏拉图 哲学思想:理念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反应 政治主张:理想国是哲人统治的国家,其次才是以法治国 (4)亚里士多德 古典哲学集大成者(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 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著作:《形而上学》、《政治学》 最大哲学成就:创立了逻辑学 第二部分 近代 近代世界 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1)文艺复兴 1、历史背景: ①经济因素:14、15世纪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 ②政治因素:新兴资产阶级兴起与教会、贵族产生深刻矛盾; ③思想因素:基督教垄断西欧文化教育,人们缺少理性思维和人文精神; ④人才因素:意大利人才众多。 2、核心思想:“人文主义”。(即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提倡追求自由,鼓励冒险;崇尚理性,提倡科学,追求知识。) 3、实 质: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4、主要成就: ①前三杰:薄伽丘--《十日谈》(与《神曲》齐名,享有“人曲”的美称) 但丁----《神曲》;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 ②后三杰: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米开朗琪罗:《大卫》、《摩西》;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③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代表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 5、历史意义: ①是欧洲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促进了宗教改革的出现。 ③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④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6、 局 限 性:用普遍的“泛人性论”掩盖阶级差别和阶级剥削。 (2)宗教改革 历史背景: 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罗马天主教的束缚。 ②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极大地冲击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 ③天主教会对欧洲尤其是德意志的压榨,使天主教会与人们矛盾的加深。 宗教改革的性质和意义: 性质:新兴资产阶级和市民阶层反封建教会的政治斗争。 作用: ①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 ②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③在政治上、经济上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了新兴的民族国家。 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含义: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出人的个性解放,使人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 (3)启蒙运动 历史背景: ①17~18世纪,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②封建专制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资产阶级提出反对专制制度的要求; ③自然科学的新发展为人们认识人类社会提供了新的依据。 主要内容: 1、核心内容: “理性主义”(强调凡事要以人的思维即科学方法去判断,而不是依赖天意或神的旨意) 2、具体内容: 宣传自由、平等、民主、博爱、法治等思想,反对专制王权和等级制度,反对教权主义性质和意义: 性质: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欧洲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意义: ①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②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③启蒙运动首先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④对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影响和推动作用。 ⑤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思想武器。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异同 同:时代背景相同;都反对封建主义的束缚; 异: 涉及领域:前者属于文艺领域,后者属于宗教领域; 社会层面:前者限于规则或社会的上层;后者包括贵族、平民。 启蒙思想与文艺复兴异同 同:都注重了人的价值,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为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作了思想准备。他们追求的所谓人类利益都是资产阶级的利益。 异: 背景: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主要是反对教会对人的束缚。 启蒙运动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对世俗的君主专制制度提出了批评。 内容:文艺复兴提倡“人性”,旨在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强调追求现世的幸福;启蒙运动则前进一步,高举“理性”的旗帜,旨在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和封建特权,追求政治平等和经济自由。 影响:文艺复兴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启导了欧洲范围内的宗教改革浪潮 启蒙思想是在科学事业发展的前提下出现的,它打击了专制主义的世俗统治 启导了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 2.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个地区和民族的联系 日益密切,欧洲、亚洲、非洲、 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各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 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 荷兰的殖民扩张活动——“海上马车夫”(17世纪) ①竞争手段: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开展海上贸易,在美洲、亚洲等地进行殖民掠夺 ②荷兰造船业非常发达,凭借一支强大的商船队,垄断了世界航运业; 成为世界的 “海上马车夫” ③影响:取代葡、西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 英国的殖民扩张活动 (1)英国成为最大殖民帝国 ①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确立海军优势 ②建立垄断性的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在殖民地进行商业活动和掠夺 ③发动商业战争夺取贸易优势和殖民地 ④进行以黑奴贸易为中心的“三角贸易”,18世纪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奴隶贩子 (2)英国的殖民方向:北美和印度 殖民主义的罪恶:掠夺财富,实行种族灭绝政策,采用奴隶制劳动,贩卖黑奴等 殖民扩张和掠夺是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殖民扩张和掠夺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方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之中,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日益扩大的世界市场,为西欧国家提供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了其资本主义的发展 (2) 两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蒸汽时代 进程:①首先开始于纺织业; ②蒸汽机的出现和广泛使用(瓦特改良的万能蒸汽机),“蒸汽时代”到来; ③交通运输业(火车和汽船) 影响:①工业革命后,世界各地日益成为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②推动了人类历史文明的进步:工业革命后,人类历史逐渐由农业文明走进工业文明 ③使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了城市化进程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下半叶起)——电气时代 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 主要成就:①电力的广泛使用,直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发电机、电动机、电灯、电影) ②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汽车、飞机) ③化工技术的发展 ④电讯技术发展迅速,使人们联系更加方便和紧密 影响:改变了工业生产的组织形式,出现了垄断组织,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正式形成 (3)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形成过程:①第一阶段:16—18世纪中期,是世界市场萌芽时期,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新航路的开辟 ②第二阶段:18世纪中期—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世界市场的扩展时期,起决定作用的是工业革命 ③第三阶段: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是世界市场最终确立时期,起决定作用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成为国际经济往来的主要特征 3.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近代西方民主思想 斯宾诺莎:①天赋人权(反对封建专制理论):生存全市最高权力,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自我保存; 社会契约论:国家的目的是保障人的自然权利;最佳政体观:民主政体是最优政体(提倡民主制度);政治的目的是:自由(批判神学经典) 洛克:最完美的政体:君主立宪制;分权学说:防止群主专制,国家权力应该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对外权;人民有反抗暴力的权利; 意义:①第一次系统提出“天赋人权”学说 ②其思想成为英国革命最有力的辩护 ③首创资产阶级分权制衡学说 ④对法国启蒙运动、北美革命产生影响 卢俊的“主权在民”思想 内容:天赋人权说:平等权;社会契约论:全体人民之间的契约;人民主权说:人民是国家最高主权者;革命权利说:人民有权推翻暴君 影响:对法国大革命和北美独立战争产生重大影响 (2)英国革命与近代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 詹姆士一世的君主专制思想及其渊源 产生背景:西欧近代早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君主专制统治加强,特别是英国的专制王权空前强大 目的:为了在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斗争中制造理论依据,维护专制统治 主要内容:国王的权力来自上帝,因而拥有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国王只需对上帝负责的君权神授和王权至上论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矛盾和斗争 《权利请愿书》 提出:1628年,查理一世陷入财政危机,召开议会,被迫接受《权利请愿书》 内容:限制国王征税或借债券,限制国王不得超越法律滥用职权,侵犯人权。 结果:查理一世反悔,解散议会,继续搜刮,镇压不满者。一些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开始出面,领导反抗国王专制统治 克伦威尔与“护国政体” 护国主政体的建立:1653年4月,克伦威尔用武力解散议会—就任终身护国主。 职责和措施: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其命令具有法律效力;对全国实施军事行政管理。 实质:是一种军事独裁统治 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 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1649年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此后英国成为 共和国。但统治者争权夺利不断,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结束了复辟王朝,其实质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贵族的妥协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以明确法律条文限制国王权利,保证了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工业革命后,1832年英国进行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保障了资本主义发展。1721年沃尔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标志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内阁首脑是首相,由国王任命多数党的领袖担任。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实际对议会负责。内阁与首相的关系是共进退。首相实际掌握国家大权。此后,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制度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3)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独立战争与《独立宣言》 独立战争起因:启蒙思想的传播是北美殖民地的民族、民主意识日趋增强;英国把北美殖民地永远变为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竭力压制殖民地的经济发展,使双方矛盾日趋尖锐;1773年的波士顿倾茶事件成为独立战争的导火索。 《独立宣言》:提倡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平等思想,否定英国对北美殖民统治的合法性,标志着北美人民抗英斗争进入新的阶段,独立成为北美人民旗帜鲜明的奋斗目标,“为独立而战”也成为华盛顿及其领导的大陆军英勇奋斗的精神源泉 华盛顿 历史功绩:①领到了美国的独立战争,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 ②主持制定了1787年宪法,当选为美国首任总统,对创建美国民主共和的政治体制作出了重要贡献 ③创设的内政外交原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1787年宪法与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国家的行政权,司法权由最高法院掌握,三者独立平等,但相互制约,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1787年宪法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突出了“分权与制衡”原则,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 根据1787年宪法,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美国联邦共和制政体开始确立起来 美国两党制 19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是美国两党制形成的重要时期。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他们不仅控制了国会,也左右着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成为美国共和政体得以大特色,两大政党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4)法国大革命与19世纪法国政体的变迁 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大革命意义:法国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它不仅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制度,而且还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 拿破仑 拿破仑对法国的改造:经济上:建立法兰西银行,整顿国家财政,扶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政治上:精简编制,建立高效的军事体制。剥夺人民的一些民主权利,取消出版、言论自由,取缔党派,迫害工人。宗教问题上:承认天主教为国教。军事上:实行征兵制,是当时较为先进的兵役制度。颁布《民法典》《拿破仑法典》目的: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内容:确立人民法律上的平等和革命中形成的财产权 19世纪法国政体的变迁 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君主制) 1830年暴发7月革命,建立路易*菲利普为国王的七月王朝(君主制) 1848年暴发欧洲革命,法国还发生了6月起义,随后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共和制) 1851年拿破仑二世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君主制) 1871年在普法战争中失败,拿破仑二世投降。巴黎发生了巴黎公社革命,被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镇压后,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共和制)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与法国共和制的最终确立 1785年初,在广大人民群众坚决拥护下,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 (2) 《德意志帝国宪法》与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871年初,德意志帝国建立起来,同年春天,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 4.近代俄国与日本的改革 (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①法令规定废除农奴制度,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并享有一般公民权利 ②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 ③法令规定有村社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纳 (2)日本明治维新 基本内容:初期措施,通过“废藩置县”,结束了封建割据局面,建立起中央集权体制。后期吸收西方先进技术,制定宪法,召开国会,初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形式的资产阶级国家体制 5.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与国际工人运动 (1)英国宪章运动 19世纪30~40年代英国 发生的争取实现人民宪章的工人运动,是世界三大工人运动之一。 宪章运动的目的是,工人们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 “普选权问题是饭碗问题”,工人阶级希望通过政治变革来提高自己的经济地位 (2)马克思与恩格斯 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他们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3)《共产党宣言》 1848年发表,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全面系统的阐述,指明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基本道路和策略,论证了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扼要地阐明无产阶级的建党学说和策略原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4)第一国际与第二国际 1889~1914年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国际联合组织。其名称起自20世纪初,是相对于第一国际(国际工人协会)而言。第二国际即“社会主义国际”、“社会党国际”,1889年7月14日在巴黎开第一次大会,通过《劳工法案》及《五一节案》,决定以同盟罢工为工人斗争的武器 (5)巴黎公社 意义:巴黎公社是世界上无产阶级武装暴力直接夺取城市政权的第一次尝试。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的学说,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上写下了光辉、伟大而悲壮的一页 6.近代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的发展 (1)牛顿与经典力学 诞生: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内容:包括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学三定律 意义: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海王星的发现是证明牛顿力学有效性的最成功范例 (2) 进化论 背景: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政治———— 14-18世纪以来的思想解放洗礼,冲击基督权威 科学进步——一系列自然科学的发展,生物、生理学的成就 19世纪三大科学发现:细胞学说、进化论、能量守恒定律 诞生:1859年《物种起源》 观点:生物进化规律:由低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意义:根本上改变了19世纪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是对生物学的一次伟大综合。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自然史基础; 对近代中国思想产生巨大影响。 (2) 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背景:英国工业革命急需解决动力问题 诞生:1875年,制成“万能蒸汽机” 意义:①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 ②改变了工业布局,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③极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电的发明:①理论基础:1831年,英国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②产生:1867 德国西门子发明发电机、1870年比利时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 电的应用:“发明大王”爱迪生,一生的发明有1000多项,发明和改进了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 意 义:①极大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②推动社会变革和文明进步 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4)19世纪的世界文学艺术 浪漫主义文学 特点: ①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积极追求理想世界。 ②在创作中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强调个性自由表达 代表人物及作品 ①拜伦——英国,代表作是《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唐璜》(“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 ②雪莱——英国,“天才的预言家”,主要作品《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③雨果——法国,代表作《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 ④海涅——德国,代表作《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现实主义文学 特点:力图真实表现现实生活,深入剖析揭示社会矛盾,着力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对现存社会秩序无情揭露和深刻批判。又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代表人物及作品 ①巴尔扎克(法)——《人间喜剧》,展示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②托尔斯泰(俄)——《战争与和平》,是一部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 近代中国 1.近代中国的政治 (1)1840年至1900年间的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扩张性,使英国要求扩大海外市场(必然性) 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高潮:虎门销烟——偶然性)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主观原因:清王朝腐朽落后 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抵挡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④根本目的:是为了开拓海外市场、掠夺生产资料结果:清政府屈辱求和,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影响:①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②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原因:1856年,列强提出修约要求遭拒绝,为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战火再燃。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战争性质 非正义的侵略掠夺战争 非正义的侵略掠夺战争 根本原因 打开中国市场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发动者 英国 英法发动,美俄帮凶 侵略时间 1840-1842 1856-1860 开放区域 东南沿海五口 沿海沿江十一口且深入长江中下游 签订条约 《南京条约》及附件等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 结果及影响 领土完整、国家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 丧失更多领土、主权,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危害:①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大侵害。 ②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中国人民反抗 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中日甲午战争 背景:①根本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实力上升,蓄谋侵略中国;②直接原因: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日本趁机入侵朝鲜,蓄意挑起战争 结果: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影响:①大片领土割让,使中国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到严重破坏; ②巨额赔款,大大加重了人民负担; ③新开辟的通商口岸,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④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⑤列强争相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八国联军侵华 背景:民间组织义和团发动反帝爱国运动,他们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 结果:1901年 9月,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危害:①巨额赔款,使清政府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中国的关税受到了列强控制; ②设立“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和侵华大本营; ③允许外国驻兵京津至山海关地区,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控制之下; ④按列强旨意惩办官员和设外务部,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 ⑤《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太平天国运动 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1、阶级矛盾尖锐(根源) 2、外国侵略加剧了矛盾 3、自然灾害激化了矛盾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 1、前期:金田起义—永安封王建制—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北伐、西征 2、后期:天京变乱—提拔青年将领,提出《资政新篇》—后期防御—天京陷落 三、太平天国的纲领 1、前期:《天朝田亩制度》 (1)主要内容: ①土地分配原则: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分配方法:以户为单位,按人口来分,不论男女 ②产品分配原则: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分配方法:每户只留口粮,其余归国库 (2)目的: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天国 (3)评价:① 要求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 ② 绝对平均主义不切实际,具有空想性; ③ 绝对平均主义也不利于社会的前进和发展;维护的还是小农经济,与近代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潮流相违背,具有落后性。 2、后期:《资政新篇》 (1)主要内容: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 (2)评价: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但当时中国的社会实际不具备实施的条件,未能实行。 四、太天平国失败的原因: 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启示: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五、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和意义 1、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最高峰 2、时代赋予了它反侵略的新任务 3、后期提出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是时代赋予的新内容 4、在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产生之前,农民阶级承担起了反封建反侵略的民主革命任务,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六、与以往的农民起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 1、时代背景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 2、起义原因新:有本国封建剥削,又有外国侵略加剧矛盾 3、担负任务新: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4、起义理论新:利用外来宗教发动农民反封建 5、治国方案新:发展资本主义方案《资政新篇》 6、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3)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扩大资产阶级政治权力,符合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因此也是一次进步的政治改良运动。它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 (4)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与反专制斗争 一、辛亥革命的酝酿和爆发 1、辛亥革命的酝酿(基础) 经济基础: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十六字纲领),成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成立,在此基础上中国同盟会成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革命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中心) 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人民群众掀起收回利权和保路运动 2、辛亥革命的爆发:武昌起义(1911.10.10)——湖北军政府成立——各省宣告独立 二、辛亥革命的成果 1、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元旦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体现的原则:主权在民、平等自由、公民权利、三权分立、议会内阁(总理负责)。 性质: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意义: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三、辛亥革命的结局及意义 1、结局:袁世凯窃取革命的胜利果实。中国开始了北洋军阀(对内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对外投靠帝国主义)的统治,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袁世凯能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 (1)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和破坏 (2)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本主义发育严重不良,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强,软弱妥协 3、辛亥革命的功绩 (1)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4、局限性: 没有明确提出反帝;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没能改变中国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任务没有完成。 (5)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章、陆;拒签和约。 历史意义 (1)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斗争精神) (2)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成为领导者。 (3)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共的诞生奠定基础。 (4)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共成立的条件 (1)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阶级基础 (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思想基础 (3)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组织基础 (4)共产国际的帮助——外部因素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一大(1921年,上海) 中共一大的主要内容: ①确定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②制定党的纲领:用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③确定党的中心任务:领导工人运动 ④选举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书记陈独秀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中共是一个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反帝反封、实现社会主义为目标。代表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利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反帝反封的革命纲领。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1、国共合作的实现 (1)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反革命力量的强大使国共两党都无法单独战胜敌人。 (2)国共合作的可能性:国民党是当时的革命政党;国共双方的革命纲领有相似之处。 (3)国共合作的条件:①共产党方面: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中共“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②国民党方面:孙中山的伟大转变。③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推动。 2、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改组后的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924年1月,广州) 3、国共合作的意义:推动了反帝反封的国民大革命迅速展开 4、国民大革命的高潮——北伐战争 (1)北伐的条件:国民大革命运动高涨;国民政府和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2)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打倒列强除军阀) (3)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4)结果: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5)影响:推动了反帝反封的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 5、大革命的失败(1927) (1)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蒋) (2)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汪)——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3)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和宁汉合流 (4)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破坏和镇压。 原因: 国民党右派蒋介石集团的背叛革命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右倾机会主义(投降主义)错误。 教训:中共要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和建立革命武装。 国共十年对峙 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由周恩来、贺龙等领导,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2、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给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3、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初仍以夺取湖南的中心城市长沙为目标。受挫后,毛泽东决定改向敌人防守薄弱的山区进军。10月,毛泽东创建了井冈山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这是人民革命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它为大革命失败后继续坚持革命斗争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4、土地革命:在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开展土地革命;还进行经济建设,努力发展生产;毛泽东和朱德领导红军粉碎了敌人的三次“围剿”,使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5、“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主要内容是武装斗争(是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根据地建设(是民主革命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工农武装割据”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正确的,它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6、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制定了宪法大纲,定都瑞金。 7、长征:①原因:博古、李德等人坚持“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②过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1935年10月在陕北吴起镇与当地红军会师;1936年10月,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③意义:粉碎了敌人的“围剿”,革命转危为安;长征中播下了革命种子,铸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标志着革命新局面的开始。 8、遵义会议:①内容:一是军事问题,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二是组织问题, 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②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抗日战争 1、局部侵华: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占领台湾,继续垂涎中国领土,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制造一系列侵略中国的事件,东北沦陷,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地化,民族危机加深。 2、日本:1937年7月7日,发动卢沟桥事变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日本先后占领北平、天津、上海、徐州、广州、武汉等地。1937年12月制造了南京大屠杀;1941年初制造了河北丰润县的潘家峪惨案;还在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七一三部队”。 3、中国共产党的敌后抗战:①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两党第二次合作;②1937年秋,制定了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③取得了平型关大捷;④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了百团大战主动出击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4、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使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破产。为了确保滇缅公路国际交通线,1942年,中国政府派遣远征军到缅甸作战,1945年在英美军队配合下,击败侵缅日军。 5、结果: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意义:①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②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③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④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抗战胜利前后的人民民主运动 1940年3月,提出著名“三三制”原则。1945年10月10日提出《双十协定》1947年10月 中共中央发表《人民解放军宣言》1948年4月中共中央发出《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1949年9月21日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解放战争 1、重庆谈判:①原因: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商讨”国内和平问题。②目的:为争取和平,1945年8月底毛泽东等赴重庆谈判。③结果:签订了《双十协定》。国民党再要发动内战,就在政治上陷于被动地位。 2、政协协议:1946年初,在重庆召开,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3、内战爆发:1946年6月,国民党撕毁政协协议,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人民解放军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和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4、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从1948年秋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5、北平谈判:①目的: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减少人民痛苦。②结果:国民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 6、渡江战役: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23日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接着,继续追歼残敌,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2.近代中国的经济 (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民族工业的兴起及初步发展 一、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为特征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 始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2、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鸦片战争后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①背景: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②时间:19世纪七十年代左右 ③地点:上海、广东、天津等东南沿海地区 ④代表企业:方举赞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开设的继昌隆缫丝 ⑤特点:①资金少、规模小;②技术力量薄弱;③行业、地域分布不均匀。 4、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午战争后) ①原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为解决财政危机,扩大税源);实业救国的热潮 ②著名的实业家: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大生纱厂)、荣宗敬和荣德生、周学熙 (2)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国发展的黄金时代(1912—1919年,民国初年) 1、原因: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②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③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热情, ④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⑤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 2、表现: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最快(纺织业第一,面粉业第二) 3、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1)阻碍因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推动因素: 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的同时,也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②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 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 ④实业家的实业救国的思潮 (3) 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①从经济上看,民族基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有利于中国现代化 ②从政治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逐渐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③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④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的发展 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从“师夷长技”、体用之争到维新思想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核心内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目的:重新认识世界,需求强国御侮之道 洋务运动:违背了只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才能推动生产力发展这一原理,注定了以此思想为指导的洋务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 康梁维新思想:原因:早期维新思想的兴起为其奠定了思想基础;19世纪90年代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为其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西学的传播以及有关人士西学知识的增长也是重要的因素 基本主张:维新思想主张变法,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文化上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 实践:戊戌变法 历史结论: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历史意义:维新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是一次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是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2)民主思想的引入与宣传 ①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②20世纪初,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③1915--1919年新文化运动,弘扬了民主与科学思想,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 (2)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①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愚昧 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④新文化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文化平民化。十月革命后的新发展 传播的特点:与中国的工人运动相结合。 重大意义 ①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爱国运动的深入发展。 ② 中国出现了以陈独秀、毛泽东等为代表的第一批马克思主义者。 ③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4)孙中山与三民主义 背景:① 19世纪末,中国半殖半封程度加深,民族危机加剧 ② 许多仁人志士提出的各种救国主张先后失败 ③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④ 孙中山上书改革碰壁,走上了用暴力推翻清朝反动统治的道路 内容:“民族主义”即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民族革命) “民权主义”即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政治革命) “民生主义”即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心分配问题,平均地权。(社会革命) 核心:民权主义 实践:指导了辛亥革命;指导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评价:① 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② 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二、新三民主义 背景:① 孙中山的多次挫折 ②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孙中山看到了希望 ③ 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④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改组国民党,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内容: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与旧三民主义最大区别是:明确的反帝要求) 核心:“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作用:①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 ②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三、三民主义的特点 ①时代性;②爱国性;③纲领性。 (5)毛泽东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主要内容: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主要有: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工农武装割据”、中国革命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等。二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主要有: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创立了人民民主专政、走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等。 第三部分 现代 现代世界 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2) 俄国十月革命 (1)客观条件 ①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但沙皇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社会矛盾尖锐复杂。 ②沙皇专制成为各种矛盾的焦点。 ③一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 ④国际环境有利于革命。 (2)主观条件 ①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性较强 ②布尔什维克党和列宁主义的正确领导 ③广大农民成为革命同盟军 二、革命进程 1、二月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推翻沙皇专制(罗曼诺夫王朝) (2)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 2、《四月提纲》: 列宁提出:下一阶段革命应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即要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3、“七月事件” 临时政府血腥镇压工人和士兵,表明无产阶级企图和平过渡和夺取政权是不可能的。 4、十月起义 (1)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先后发布《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3)成立人民委员会(苏维埃政权正式建立)。 概括:二月革命掘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①外:英、法、美、日对十月革命建立的苏俄政权进行武装干涉。 ②内: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危机。 (2)措施: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商业——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④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 (3)评价: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使苏维埃政权在严酷的战争条件下最大限度的集中全国的人财物力,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 ②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 (1)实施的必要性:①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基本结束。苏俄急需恢复发展经济,巩固政权。 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显现,引发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2)主要内容:农业上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3)目的:平息农民不满,解决危机,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4)意义:①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恢复了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迅速消除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 埃政权。 ②它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是列宁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伟大创造。 (4)“斯大林模式” 确立标志: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的表现 ①所有制形式:单一的公有制 ②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调节手段:排斥市场,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 ④管理手段: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3、经验教训: ①遵循经济发展规律 ②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 ③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④国民经济应按比例协调发展 ⑤应注意切实保护农民利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5)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背景 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暴露;农业问题堪忧;斯大林逝世 赫鲁晓夫改革成效不大,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 经济继续滑坡,社会陷入危机边缘 措施 农业 消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给予农民一定的生产资料;大规模垦荒增产,提倡种植玉米 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 “加速战略”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改革陷入困境后,把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 工业 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地方;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利;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 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评价 积极 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推行新经济体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经济继续滑坡;国内局势逐渐失控,1991年12月苏联解体 局限 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束缚;脱离了实际;具有盲目性;反复无常,造成人们思想混乱 没有突破原有框架;后期趋于保守,改革进入停滞时期;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经济全面滑坡 比较 同 都是为了消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都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了调整;都不同程度地脱离了苏联实际;改革成效都不显著 异 ①赫鲁晓夫改革侧重农业,勃列日涅夫改革侧重重工业,戈尔巴乔夫改革从所有制和商品经济入手 ②前两者的改革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后者改革未见成效继而转向政治改革 ③前两次改革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后者虽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却缺乏可行的配套设施,且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认知 ①应从本国实际出发,建设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②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社会主义制度要在不断的改革中逐步完善 2、罗斯福新政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原因: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②直接原因: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激化 爆发:1929年,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场大崩溃为先导,出现疯狂的股票抛售风 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失业剧增、生产下降 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强 (2) 罗斯福新政 1、 历史背景:①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打击美国; ②胡佛政府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无法解决危机; 2、 内容: 措施 内容 目的 ①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 《紧急银行法》 恢复银行信用 ②加强工业计划指导 《工业复兴法》 防止盲目竞争 ③调整农业政策 《农业调整法》 稳定农产品价格 ④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 《联邦紧急救济法》 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 ⑤保护劳工权利 《全国劳工关系法》、《公平劳动标准法》 缓和劳资矛盾 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法》 稳定社会,早日摆脱危机 3、特点: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4、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①它是美国资产阶级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因而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计划危机。国家的干预容易导致通货膨胀和其它的社会经 济矛盾 ②新政在当时自由放任的经济形态下,采取新的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缓解了经济危机所带来的问题,使得经 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二战后,其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的效仿美国新政的做 法进行了经济的调整和改革,使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第二个“黄金时代”。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①变化:政府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干预资本主义的再生产 ②表现:①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凯恩斯主义的运用 ②社会再分配的调节——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③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 2、当代资本主义各国(美、英、法、德、日)经济发展的共同特征:政府干预经济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与瓦解 冷战的兴起与发展 美苏“冷战”的表现 1、冷战的信号: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发表反苏反共的“铁幕演说”。 2、开始的标志: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遏制共产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杜鲁门主义”。目的:是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称霸世界 3、表现: ①在经济方面:1947年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其实质是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以苏联为首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打破西方的经济封锁。 ②在军事方面:1949年美英法等国建立“北约”,其实质是军事政治集团,目的是遏制苏联、称霸世界。1955年苏波阿保等国组成“华约”对抗“北约”实质也是军事政治集团。 ③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军事包围,在欧洲形成全面冷战,在亚洲形成局部热战 。 4、结果: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1955年欧洲出现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 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的瓦解 苏联解体: ①原因:根本原因:是体制、政策上的弊端和错误积重难返;直接原因:是戈尔巴乔夫 的政治改革使苏联进入误区,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外部原因:是西方政治势力长期实行“和平演变”战略。 ②过程:1900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实行多党制;苏联解体的时间是1991年底,宣布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 ③影响: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瓦解,标志着冷战格局终结,也标志着雅尔塔体系不复存在 冷战后的和平与动荡 1、冷战后的世界形势:出现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2、原因: ①被冷战长期掩盖的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 ②美国试图独霸全球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 ③其中最大的威胁是国际恐怖主义。 3、表现: ①1999年,美国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轰炸南联盟; ②2001年发生九一一事件,纽约世贸大厦和国防部五角大楼遭恐怖分子袭击 (2)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与加强 欧洲共同体的建立与发展 欧盟(EU) 1.欧洲联合原因:①欧洲各国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②吸取战争的教训; ③二战后欧洲国际地位下降;④来自苏联和美国的威胁与控制;⑤马歇尔计划的推动。 2.过程: ①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建立——西欧国家经济一体化的开始。 ②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建立。 ③1967年三个共同体正式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④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⑤欧元:欧盟单一货币,1999年1月1日正式启用。这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有利于整个欧洲 经济的稳定发展,有利于加深欧洲经济一体化和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 3、欧洲统一进程的特征:由经济联合发展到政治联盟,从经济一体化到经济、政治一体化 4、欧盟的性质: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联盟组织。 5、影响: ①经济:促进了欧洲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 ② 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大大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了世界多极化,在资本主义世界里形成了西欧、日本和美国三足鼎立的局面 日本成为经济大国 1.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政府进行大力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②(外因)美国大力扶植。 ③朝鲜战争的特需订货。 ④制定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日本加强政府投资和重视教育,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口号 2.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提出了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①二战后,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②为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己的独立(目的)。 2.不结盟运动的形成: 1956年,广大亚非拉国家提出不结盟的主张,不结盟运动兴起。 1961年,不结盟会议在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举行,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实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 3.不结盟运动兴起的意义: ①推动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 ②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不结盟运动把反对美苏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 ③提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④它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一超多强”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2.多极化的表现:①1993年欧盟的建立; ②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③中国国际地位的改善; ④俄罗斯国际地位的改善。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和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确立:1944年,美、英、中等44个战时盟国代表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 2、内容: ①确立国际货币制度:具体指(双挂钩)——a.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b. 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②建立国际金融机构: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IB) 关贸总协定 ①美国的目的:控制世界贸易,进而占领世界市场 ②建立:1947年,以美国为元首的23国在日内瓦签署《关税及贸易总协定》,ing与1948年1月1日开始实施 ③性质:是一项“临时适用”的多边协定,是一个由各缔约国组成的组织;他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也不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④宗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⑤作用:积极方面,它客观上为世界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从而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消极方面,美国试图通过它来操纵世界贸易,向外扩张经济 (2)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经济区域集团出现原因:各国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和国际竞争日益加剧 表现:当今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是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 (3) 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 ①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签署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 ②世界贸易组织是由关贸总协定发展而来的: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形成 2、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①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②促使各国生活水平和经济的提高;③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的强权政治。(通过争端解决机制,为各成员国提供建设性和公平合理的解决贸易纠纷的方案。) 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之一;1986年正式提出复关申请;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过程: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开始。 ② 两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朝着经济全球化方向发展。 ③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 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因素: ①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迅速提高,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和根本动力; ②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技术手段; ③两极格局结束,提供有利国际环境; ④市场经济制度的普遍实行为经济全球化疏通了商品流通渠道。 6.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爱因斯坦与相对论 提出: ①1905年,《论动体的电动力学》提出“狭义相对论。 ②1916年, 完成“广义相对论”。 意义: 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经典物理学 的危机;为人们提供了辩证看待世界的途径。 (2) 量子论 诞生: ①1900年 普朗克(德)提出“量子假说”;②爱因斯坦提出光的量子理论; ③ 波尔提出原子的量子理论。 影响: 是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之一,是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量子论和相对论的意义:共同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3) 现代信息技术 电脑与网络、生命科学、航天技术 (4)20世纪的世界文学艺术 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音乐、现代主义美术 现代中国 1.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 (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政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权组织形式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关系 (3)“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 发生的原因 (1)根本原因:“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结果 (2)具体原因:毛泽东对党和国家及国际形势做出的错误判断被林彪和江青集团所利用国 家政治生活不正常,存在严重的个人崇拜现象,人们缺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观念 (2)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1、民主法制恢复发展的历史条件 (1)文革的深刻历史教训(社会条件)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和平反冤假错案(政治条件) 2、全面立法与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 (1)1982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各项法律的制订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 三、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制度化、法律化 1、重新召开“两会”:各级人大和政协会议 2、“十六字方针”: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3、《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选举制度,加强基层民主制度的建设 (3) “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 (1)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2)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 (6)新中国的外交 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 ①中苏等17个国家建交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参加日内瓦会议 ④参加万隆会议 2.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1954年4月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会议。这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国际会议。 3.1955年4月万隆会议上,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的亚非国际会议,代表着国际舞台上一种新兴力量的崛起,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会上,周恩来鲜明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原则”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作用: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②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③ 它在世界上也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 原因:①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②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2. 恢复: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 3. 影响:①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重大胜利。 ②也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③大大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力量。 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1.原因:双方的共同要求 2.过程: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同年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3.中日关系的改善 直接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 过程: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签署建交声明,中日建交 1978年,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中美、中日关系的影响: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改革开放后的重要外交活动 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②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2001年,在上海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9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形成了“上海共识”。 ③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2001年,中、俄、哈、吉、塔、乌六国在上海开会,各国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该组织的性质是: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意义:加强了中国与俄罗斯以及中亚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中国在会上发挥了主导作用 2.现代中国的经济 (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概括:“一五”计划: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失误 前期的正确探索— 中共八大的召开:主要内容:大会正确的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技术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中期探索中的失误:失误的原因: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且又急于求成。失误的表现:1958年全面掀起“大跃进”的高潮,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追求经济建设的不切实际的高速度,不断的大幅度提高生产计划指标,在“大跃进”的高潮时,中央政治局又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 影响: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 后期经济建设的调整:面对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倾的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国民经济的劫难:原因:1966年中国爆发“文化大革命”经济工作机构陷于瘫痪 调整:九一三事件后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的局面 (2)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建设 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内容:重新确立和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重新确立和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 决定拨乱反正,并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以及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国有企业改革 含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指在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意义:①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及经营管理上的过于集中和单一的方式。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②促进了农村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的方向发展 ③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使农民从事多种经营和发展乡镇企业的机会增多,为农民致富找到了一条新路 国有企业改革 实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意义:通过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已经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这个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建立的原因: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僵化的体制,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目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意义: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经基本建立 3.现代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 (1)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历史条件: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 国际基础——十月俄国革命胜利和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发展 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的理论;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的理论。 发展概况: ①萌 芽—— 从中国共产党建立到国民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从理论上解决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者及同盟军的问题。 ②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相继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探索。 ③成 熟——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文章,如《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作出了中国革命分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步走的战略部署,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 ④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45年4月中共“七大” ⑤新的发展——①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报告和同年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在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新中国的重大问题。②过渡时期,毛泽东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等重要报告,提出一系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方针,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思想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深远影响:①毛泽东思想是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思想武器,指导民主革命赢得了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指导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建立了社会主义; 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 ④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2) 邓小平与邓小平理论 历史背景: 社会基础: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思想基础:1978年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实践基础:建国以来若干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经验。 国际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主要内容:(总概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具体为: 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②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③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④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和“一国两制”理论 ⑤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战略三步走”思想; ⑥1992年南方谈话,阐明社会主义本质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⑦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发展概况: ①产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②成熟——1992年“南方谈话” ③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97年“十五大” 精 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指导意义: ①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②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器。 ③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历史背景: 国际形势: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国内形势: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基本内容: ①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②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③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确立为指导思想:2002年“十六大” 精 髓: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指导意义:① 在邓小平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基本问题。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② 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指针,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旗帜 4.近现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与科技文教 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时 间 重 大 成 就 意义 1964.10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 1965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成功 世界首次 1966.10 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1967.6 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1970.4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地方红一1”号)发射成功 1975 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 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1973 杂交水稻品种“南优 2 号”培育成功 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 1983 “银河– I ”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1997 “银河–III” 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1999 第一艘“神舟”号宇宙试验飞船安全返回 1999年 中国加入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 2003 “神舟” 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宇航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5)“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1、背景:①经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②政治: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如何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2、方针的制定:①1956年提出: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②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确定实行。 3、性质:是党和国家关于发展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 (二)遭遇曲折 1、1957年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双百方针受到严重干扰和损害; 2、文革十年,双百方针受到严重破坏; 3、原因:由于“左”倾错误,将学术问题政治化。 (三)文艺的春天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新落实“双百”方针,科技文化领域迸发勃勃生机 (6)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扫盲教育 1、1950年,召开全国工农教育会议,在全国开展扫盲教育; 2、1982年,把扫盲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2001年,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摘掉了世界头号“文盲大国”的帽子。 (二)义务教育 1、目的:普及青少年教育、扫除文盲、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合格公民。 2、措施: ①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国的基础教育进入一个新阶段; ②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表明党和政府已经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③针对贫困地区失学儿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希望工程”; 3、成果:2001年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联合国评价:“在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三)高等教育 1、发展历程 ①建国初,参照苏联模式,忽视中国实际情况。 ②1958年,实施“教育大革命”,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核心。 ③文革十年,高等教育遭到严重破坏,大学停止招生。 ④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 ⑤80年代后,高等教育迅速发展,高校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 (四)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1)中国的历史经验证明了这一点。 (2)当代的国际国内形势也决定这一点。 国际: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的时代主题,国际竞争集中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又集中体现为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的竞争。因此,教育具有基础性的地位。 国内: 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沉重的人口负担还没有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而劳动力的素质,提高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们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能力增强的一个主要因素。而这一切都必须坚定不移的依靠教育来完成。 (五)教育和科技、经济之间的关系? ①教育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 ②科技和教育是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③教育的发展推动着科技的进步,科技进步也推动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 ④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科技的进步,而科技的发展又带动国民经济的提高。 (7)詹天佑与李四光 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19世纪末建造最长铁路大桥—滦河大桥 李四光:人格特征:把一生献给了科学研究事业,献给祖国和人民。拥有强烈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