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4 发布 |
- 37.5 KB |
- 3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压轴题的研究与讲解
高考压轴题的研究与讲解 兰琦 2016 年 6 月 23 日 目录 1 引言 2 1.1 如何研究压轴题............................................................................................................................... 2 1.2 如何讲解压轴题............................................................................................................................... 2 2 函数 7 2.1 含参二次函数的讨论....................................................................................................................... 7 2.2 参数分离............................................................................................................................................9 2.3 优雅的作图..................................................................................................................................... 11 2.4 函数与方程..................................................................................................................................... 13 3 不等式 14 3.1 必要条件探路................................................................................................................................. 14 3.2 二次函数专题................................................................................................................................. 15 3.3 “形”“元”“次”..................................................................................................................... 17 4 向量 20 4.1 等系数和线..................................................................................................................................... 20 4.2 运动的转化和分解......................................................................................................................... 20 4.3 极化恒等式..................................................................................................................................... 23 5 导数 25 5.1 端点分析..........................................................................................................................................25 5.2 ln x 的应对策略............................................................................................................................. 28 5.3 常用对数不等式............................................................................................................................. 32 6 圆锥曲线 33 6.1 圆锥曲线的常用性质..................................................................................................................... 33 6.2 合理设参 ........................................................................................................................................38 6.3 化齐次联立..................................................................................................................................... 40 6.4 仿射变换..........................................................................................................................................42 7 后记 44 1 引言 1.1 如何研究压轴题 情感 不畏难,不贪多. 价值观 基本功与技巧,一题多解,见多识广. 方法论 解答(答案)→解析(分析)→解法(总结)→解释(纳入). 1.2 如何讲解压轴题 三个适合 适合的学生(避免一窍不通),适量的题目(有共性,有变化,融会贯通),适度的讲解(讲关键,练实 操,触类旁通). 四个要素 力量:耐心计算,分类讨论能力;敏捷:快速试探,精准打击能力;智力:知识储备,模块重组能 力;运气:自强不息,相信天道佑勤. 引例 1 已知定义在 R 上的函数 1 2 2 x x bf x a 是奇函数,则 a ________,b ________. 一般解法: 1 10 0, 0f f f ; 力量型训练 , 0x R xf f x ; 敏捷性训练 lim lim 0x x fx xf . 引例 2 已知 ABC 中, 1 1,3 2BD BC AE AC , AD 与 BE 交于点 P ,且 AP AD ,则 ________. 力量型训练 设 BP BE ,有 , 1 , 2 1 3 3 1 3 AP AB AC AP AB AC 解得 3 ,4 1 .2 敏捷性训练 如左图,过 D 做 ∥DF BE 交 AC 于 F ,则 1 1 3 3EF EC AE ,于是 3 4 . 知识型训练 如中图,由梅涅劳斯定理,有 1AP DB CE PD BC EA ,于是 3=AP BC EA PD DB CE . 实战优化:如右图,在 , ,A B C 上标注 , ,a b c ,使得 : : , : : ,EC EA a c DC DB b c 则 AP b c c b c PD c a a . 这就相当于在 D 点位置填b c ,即可用“杠杆原理”解题. 引例 3 证明: 2 1 1 1 11 1 13 3 3 2n 力量型训练 由于 ln 1x x ,于是 1ln 1x x ,因此 1 1 1ln 1 1 13 3 11 3 n n n , 于是只需要证明 2 1 1 1 ln 23 1 3 1 3 1n , 而 4 3 5 4 1 1 1 1 1 1 1 1 1 1 1 54 ln 212 8 28 3 3 3 3 3 3 2 8 28 1 3 n nLHS . 敏捷型训练 无法直接应用数学归纳法,考虑将命题加强为 2 1 1 1 11 1 13 3 3 2 nn a , 其中 0na .考虑到归纳基础,需要 1 1 6a ;考虑递推证明,需要 11 1 1 112 3 2n nna a , 即 1 1 1 1 3 2n n nna a a , 因此取 1 1 6a ,进而 1 2 3n na 即可. 知识型训练 直接利用伯努利不等式,有 2 1 1 1 1 131 1 13 3 3 21 3 nLHS . 更进一步(Pentagonal number theorem): 3 1 /22 3 2 5 7 12 15 22 26 2 1 1 1 1 1 1 1 1k k kk k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引例 4 我们知道,平面上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比为定值 ( 0 且 1 )的点的轨迹是圆,这个圆称为阿波罗尼斯圆. 当两个定点 A 和 A已知时,可以先在直线 AA 上找到两点 ,M N ,使得 MA NA MA NA , 然后作以 MN 为直径的圆,即得对应的阿波罗尼斯圆. 反过来,如果已知其中一个定点 A ,以及动点 P 对应的阿波罗尼斯圆,也可以确定另一个定点 A的位置,如图. 设阿波罗尼斯圆的圆心为O ,半径为 r , ' ',OA d OA d ,则有 ' ' d r d r r d r d , 其中 ' PA PA .容易解得 ' d r r d , 也就是说 r 是 d 和 'd 的等比中项,且公比为 .上述结论形式优美,容易记忆,在很多时候可以方便的解决问题. 例 1 已知 P 点在边长为 2 的正方形 ABCD 的内切圆上运动,则 2AP BP 的最小值是________. 解 尝试应用阿波罗尼斯圆处理系数.连接对角线 AC ,设其中点为O ,则可知在此问题中 1r , 2d , 于是 2' 2d 且 2 . 因此 2 2 ' 2 'AP BP A P BP A B , 而在 'OA B 中应用勾股定理可得 2 2 5' ' 2A B OA OB , 因此所求的最小值为 5 . 例 2 已知 P 在边长为 2 的正 ABC 的内切圆上运动,则 2AP PB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 解 与例 1 类似, 3 2 3,3 3r d ,于是 3' 6d ,且 2 . 因此 2 2 ' 2 'AP PB A P BP A B , 而在 'OA B 中应用余弦定理可得 2 2 7' ' ' 2A B OA OB OA OB , 因此所求的最小值为 7 . 作为练习,下面的已知条件命题: 已知点 P 在圆O : 2 2 4x y 上运动, 4,0 4,4,A B ,求__________的最小值. 答案是 2PA PB 或 2 2PA PB . 2 函数 2.1 含参二次函数的讨论 例题 2.1 已知函数 1, 1, , 1 1, 1, 1, x f x x x x ,函数 2 1g x ax x .若函数 y f x g x 恰好有 2 个不同零点,则 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解 ,0 0,1 ,参见每日一题[299]. 分离参数 根据题意,方程 2 1f x ax x 有两根,即 2 1, 1, 1 , 1 1, 1, 1, x ax x x x x , 有两根,注意到 0x 不是方程的根,于是问题即方程 2 2 1 2 , 1, 2 1 , 1 0 0 1, 1 , 1 或 xx x a x xx x xx 有两根.作换元 1t x ,则上述方程右边 2 2 2 , 1 0, 2 ,t 1 t 1, ,0 1, 或 t t t g t t t t t 而换元后的方程的根的个数与换元前的方程的根的个数是一致的.考虑函数 y g t 与直线 y a 的交点个数, 如图. 于是 a 的取值范围是 ,0 0,1 . 不分离参数 以第二段为例,分析函数 2 2 1 0h x ax x 在区间 1,1 上的零点.由于 1 3h a , 1 1h a ,因此分界点为-3,0,1. 含参二次函数的讨论方法 1、开口与端点处的函数值定讨论分界点; 2、画参数讨论轴,展开讨论; 3、在每一段上用对称轴配合判别式判断图象. 2.2 参数分离 例题 2.2 (每日一题[520])设函数 2 2 3 2f x x ax a 的两个零点分别为 1x , 2x ,且在区间 1 2,x x 上恰好有两个 正整数,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解 考虑分离变量,方程 2 2 3 2 0x ax a 即 22 1 3a x x . 显然 1x 不是方程的解,于是原方程等价于 42 2 1 1a x x , 于是 1x , 2x 是函数 41 1g x x x 与直线 2 2y a 的公共点的横坐标. 如图,可知区间 1 2,x x 上的两个正整数为 1,2,因此 2 2a 的取值范围是 13,53 ,进而可以解得 a 的取值范 围是 7 3,6 2 . 不等式与方程中的参数处理方案 1、不分离,考虑 , 0F x a ,通法,难点在于分类讨论; 2、全分离,考虑 F x a ,局限性在于需要处理一个复杂函数,可能需要使用洛必达法则; 3、半分离,考虑 F x a b ,有凹凸性的隐患,大题慎用. 例题 2.3 (2012 年山东卷理科第 12 题)设函数 1f x x , 2 , 0且g x ax bx a b R a .若 y f x 的图象与 y g x 的图象有且仅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 1 1( ),A x y 和 2 2( ),B x y ),根据 a 的正负,讨论 1 2x x 和 1 2y y 的 正负. 解 0a 时, 1 2 0x x , 1 2 0y y ; 0a 时, 1 2 0x x , 1 2 0y y ,2012 年山东选择压轴题. 不分离 将右边化为常数(往往取 0).注意利用一侧为 0 的特点对左边进行调整.对于本题,可以将问题转化为 函数 3 2 1h x ax bx 有两个零点,由于 h x 的导函数 3 2h x x ax b , 由 h x 有且仅有两个零点知 h x 的极值点中必有一个为零点,于是函数的两个极值点分别对应点 0, 1 和 2 ,03 b a ,按 a 与 0 的关系分别画出对应的函数图象.由三次函数的切割线性质可得1结果. 全分离 让两边分别只含参数和变量.对于本题,考虑方程 3 3 1 ,即ba h t t btx x , 其中 1t x ,并记右侧函数为 h t ,因此画出对应的函数图象可得结果. 半分离 将一边化为含参直线,另一边化为不含参的函数.此时问题转化为直线与曲线的位置关系问题,因此往 往对曲线的凹凸性2有要求.对于本题,考虑方程 2 1ax b x , 于是直线 y ax b 与幂函数 2y x 的图象有两个公共点.由幂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可得结果. 2.3 优雅的作图 例题 2.4 (每日一题[450])已知函数 f x x x ,其中 x 表示不大于 x 的最大整数,当 0,x n , *n N 时,函 数 f x 的值域为集合 nA ,则 (1)若 100f x ,且 0x 时,则 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2)集合 nA 中有__________个元素. 解 10,10.1 ; 21 1 22 2n n ,考虑函数 g x x x ,即 , 1g x k x x k k . 1 也可以通过三次方程的韦达定理求解 2 在高考范围内,只有基本初等函数和二次曲线的凹凸性可以直接使用 应该掌握的函数图像 第一层次,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特征点,渐近线,单调性; 第二层次,简单初等函数的图象: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绝对值函数,多绝对值函 数,对勾函数,一次分式函数; 第三层次,图象变换:平移,伸缩,对称,翻折,旋转; 第四层次,知识储备: 1 , , siny y f x y x f xf x . 例题 2.5 已知 f x 是定义在 R 上的周期为 2 的偶函数,且当 0,1x 时, 1f x x ,则方程 2f x xf x 的 解的个数是__________. 解 4 个,函数的图象本质就是方程的曲线.根据函数 f x 的奇偶性与周期性,作图如下. 注意到拋物线 2y y x 以 1 1,4 2 为顶点,以 1 2y 为对称轴,且经过点 0,0 , 2,1 , 6,2 ,因此 拋物线 2y y x 与函数 y f x 的图象共有 4 个交点,所求的根的个数为 4. 例题 2.6 (2013 年新课标 I 卷第 16 题改)已知 2 2x x x a bf x x 满足对一切实数 x ,均有 2f x f x , 则函数 f x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 分析 多项式函数为偶函数,则不含奇次项. 解 根据题意,函数 1y f x 是偶函数,而 2 2 11 1 1 1f x x x x a x b 2 2 3x x g x 其中 g x 是一个二次项系数为 1 的二次多项式.不难得知, 2 2 3g x x x ,因此 2 22 4 2 92 3 5 4 41 xf x x xx , 当 2 5 2x 时取得等号.因此函数 f x 的最小值,即函数 1f x 的最小值,为 9 4 . 例题 2.7 函数 0.52 log 1xf x x 的零点个数为( ) A.1 B.2 C.3 D.4 解 B,数形结合需谨慎.对于函数 log x af x x a 的零点个数,分界点为 ee .当 0 ea e 时,函数 f x 有 4 个零点. 2.4 函数与方程 例题 2.8 (每日一题[444])求函数 2sin 24 cos cosf x x x x 的值域. 解 5,5 .将 2sin 24 cos cosy x x x 变形为 2 2cos 24 cossin y x xx , 整理得 2sin 2 12cos2 12y x x y , 于是 22 2 212 12y y , 即可解得. 思考与总结 将函数看成是以 y 为参数的关于 x 方程,研究该方程在定义域上有解的问题.衍生出的方法有:判别式法,反函 数法,辅助角法.方程的定义域受限是该方法的软肋,但对最值问题仍有很高价值. 3 不等式 3.1 必要条件探路 例题 3.1 (每日一题[468])设函数 22 3 1f x ax bx a ,当 4,4x 时,不等式 0f x 恒成立,求5a b 的 取值范围. 解 1 ,23 .根据题意,有 24,4 , 2 3 1 0x x a x b . 令 22 3 5x x ,解得 1 2x 或 3x . 由于 1 ,3 4,42 ,可得 1 5 1 0,3 5 1 02 a b a b , 即 1 5 23 a b . 接下来我们证明5a b 可以取得 1 3 以及 2. 令 1 53b a ,可得 2 2 2 124 8 7 3b a a a , 于是当 1 4,21 7a b 时, 0 ,符合题意; 当 2 5b a ,可得 22 224 8 7 2b a a a , 于是当 2 4,7 7a b 时, 0 ,符合题意. 结合连续性可知,5a b 的取值范围是 1 ,23 . 思考与总结 恒 成 立 问 题 与 存 在 性 问 题 均 可 以 利 用 这 种 方 法 缩 小 讨 论 的 范 围 , 减 低 问 题 难 度 . 如 : 已 知 函 数 2xf x e x ax a ,若不等式 af x e 在 ,a 上有解,求 a 的取值范围. ( 1 2a ) 例题 3.2 (2009 年北大自招)已知对任意实数均有 cos cos2 1a x b x 恒成立,求 a b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 1,2 例题 3.3 已知 2f x ax x a b ,若对于任意 0,1b 和任意 3,3x 均有 2f x 恒成立,求 a 的取值范围. 解 取 3x ,可得 1 1 2 5a ;取 3x ,可得 5 1 8 4a ;从而, 1 1 2 4a .再取 1 2x a ,即 得 1 2a . 3.2 二次函数专题 例题 3.4 (每日一题[436])已知函数 2 , , ,f x ax bx c a b c R ,且 0a .记 , ,M a b c 为 f x 在 1,1 上的最 大值, , , 2M a b c ,求 2 a b 的最大值. 解 24 2f x x 时, 2 a b 最大,为 1.用 01 , 1 ,ff f 表示 , ,a b c ,然后利用绝对值不等式放 缩,且注意 2 a b 的值为 2a b 或 2a b . 思考与总结 用特征点确定函数图象是这类问题的常见手段. 例题 3.5 (2016 年天津卷理科压轴题)设函数 31f x x ax b , x R ,其中 ,a b R . (1)求 f x 的单调区间; (2)若 f x 存在极值点 0x ,且 1 0f x f x ,其中 1 0x x ,求证: 1 02 3x x ; (3)设 0a ,函数 g x f x ,求证: g x 在区间[0 ]2, 上的最大值不小于 1 4 . 分析 第(3)小题在第(2)小题的基础上可以画出极端情形: 在此基础上利用函数 f x 在 1 30, , ,22 2x 处的函数值结合反证法证明结论即可. 解 (3)用反证法.假设 g x 在区间[0 ]2, 上的最大值小于 1 4 .考虑 0 1 , 2 1 2 , 3 1 3 ,2 8 2 1 1 1 ,2 8 2 f b f a b f a b f a b 我们有 2 2 2 0 , 1 1 3 ,4 2 2 a f f a f f 所以 1 3 32 2 02 2 22 f f ff , 但是 1 3 1 32 2 2 32 2 0 2 02 2 2 22 2f ff f f f f f , 矛盾. 所以 g x 在区间[0 ]2, 上的最大值不小于 1 4 . 例题 3.6 (每日一题[518])对于函数 f x ,若存在 0x Z ,满足 0 1 4f x ,则称 0x 为函数 f x 的“近零点”.已知 函数 2 0f x ax bx c a 有四个不同的“近零点”,则 a 的最大值为________. 解 1 4 .注意从区间长度出发,补充“和差积商”版的韦达定理. 对于方程 2 0 0ax bx c a 的两个根 1 2,x x ,有 2 1 2 1 2 1 2 1 2 2 1 , , , 2+ x xb cx x x x x x b aca a a x x . 例题 3.7 已知整系数二次方程 2 0ax bx c 的两个不同实根均在区间 1,2 上,求正整数 a 的最小值. 解 5,用根表示 1 2f f ,利用 1 , 2 1f f 和均值不等式得到 2 16a . 例题 3.8 (每日一题[297])已知函数 2f x x a ,其中 0a .若恰好有两组解 ,m n 使得 f x 在定义域 ,m n 上的 值域也为 ,m n ,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解 3 ,24 .按 , ,m n a 的大小关系讨论. 3.3“形”“元”“次” 例题 3.9 (每日一题[408])若正实数 ,x y 满足 22 1 5 2 2xy y y ,则 1 2x y 的最大值为________. 解 3 2 12 .联想平方差公式,有 2 1 2 22 3 2 3 2x y y y , 换元即得. 换元法 小换元为整体代换,目的是省纸;大换元为代数变形,收效是结构. 例题 3.10 (每日一题[422])设 nS 是各项均为非零实数的等差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若对于给定的正整数 1n n 和正数 M ,数列 na 满足 2 2 1 1na a M ,则 nS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 解 2 1 2 n M .注意选 1a , 1na 为等差数列的“基底”,用它表示其他的各种量.设 1 1 1n na a a a , 则 1 12 1a n d a n d , 因此解得 1, 1, n n n n 因此 1 1 1 2 2 2 2 1 1 2 2 1 1 2 1 1 2 1 ,2 n n n n n a aS n a n a n n a a n M 所以 nS 的最大值为 2 1 2 n M . 例题 3.11 (每日一题[467])已知 , 0,1a b ,求 , 1 11 1 a bS a b a bb a 的最小值. 分析 二元对称代数式都可以用 a b 和 ab 表示,然后可以尝试放缩换元. 解 5 5 11 2 .先进行代数变形,有 2 2 2 2 1 1 1 1 , 1 1 1 1 11 2 1 1 1 , 1 a a b b a b S a b a b ab a b ab a b ab ab ab ab ab ab ab 当 a b 时取到等号. 令 x ab ,则 0,1x ,有 2 31 11 ab ab x x xab , 记右侧为函数 f x ,则 f x 的导函数 2 2 2 1 1 x x x f x x , 于是当 5 1 2x 时,函数 f x 取得最大值 5 1 5 5 11 2 2f , 因此原代数式 ,S a b 的最小值为13 5 5 3 ,当 5 1 2a b 时取到. 例题 3.12 已知 1a b c , , , 0a b c ,求 c a c b 的取值范围. 解 1 ,18 4 向量 4.1 等系数和线 例题 4.1 (每日一题[426])在扇形 AOB 中, 1OA OB , 3AOB , C 为弧 AB (不包含端点)上的一点,且 OC xOA yOB . (1)求 x y 的取值范围; (2)若t x y 存在最大值,求 的取值范围. 解 (1) 2 31, 3 ;(2) 1 ,22 , 控制“等系数和”线的方向. 例题 4.2 (每日一题[466])已知O 为锐角 ABC 的外心, 3A ,且OA xOB yOC ,求 2x y 的取值范围. 解 (-2,1). 例题 4.3 (每日一题[194])已知圆 2 2: 1O x y 为 ABC 的外接圆,且 tan 2A ,若 AO xAB yAC ,则 x y 的 最大值为________. 解 5 5 4 . 4.2 运动的转化和分解 例题 4.4 (每日一题[108])在 ABC 和 AEF 中,B 是 EF 的中点, 1, 6AB EF BC , 33CA ,若 33CA , 若 2AB AE AC AF ,则 EF 与 BC 夹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 解 2 3 ,统一起点为 B. 例题 4.5 (每日一题[456])如图,圆 O 的半径为 1, 1 2OA .设 ,B C 是圆 O 上任意两点,则 AC BC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 解 1 ,38 ,统一起点为 C. 固定CB . 如图,设 ,A O 在CB 上的投影分别为 ,H M ,以 O 为圆心, 1 2 为半径的圆在 CB 上的投影为线段 PQ ,则 21 2CA CB CH CB CM MH CB CB MH CB . 考虑到 H 在线段 PQ 上,于是CA CB 的最大值为 21 1 2 2CB CB ,最小值为 21 1 2 2CB CB . 接下来放开CB ,有 0 2CB ,于是CA CB 的最大值为 3,最小值为 1 8 . 另法 统一起点为 O ,则 2 22 2 2 2 2 1 2 1 1 2 8 + + + AC BC OC OA OC OB OC OA OC OA OB OC OB OC OA OB OC OA OB OC OA OB OC 考虑到OB OC 可以表示长度从 0 到 2 的任意向量,因此 +OA OB OC 的长度取值范围是 50 2 , ,所求的取 值范围是 1 ,38 . 拓展 已知 , ,A B C 是单位球上三点,求 AB AC 的取值范围. 1 ,42 例题 4.6 (每日一题[435])已知 ABC 满足 3A ,满足 0AB AC BC ,点 M 在 ABC 外,且 2 2MB MC , 则 M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 1,3 .易知 ABC 为正三角形,接下来有两条风格迥异的思路可以解决问题. 静态观察 如图,设 MA x , AB BC CA t ,那么由左右两图分别应用托勒密定理可得 3 , 2 , tx t t tx t 于是1 3x . 托勒密定理 平面上四边形的四边与对角线满足关系:对角线的乘积不超过两组对边分别相乘所得乘积之和,当且仅当四边 形的四个顶点共圆时两者相等. 由于两侧等号均能取得(如图),又根据图形连续变化,因此 MA 的取值范围是 1,3 . 动态探索 如图,先固定 ,B M ,使得 2BM ,然后让C 在半径为 1 圆 M 上运动,观察 A 点的轨迹(暂时忽 略 M 在 ABC 外的条件). 由平面几何知识容易得到 A 的轨迹是圆 M 绕点 B 旋转 60°后得到的圆 N ,据此容易求得 MA 的取值范围是 1,3 (注意取得最值时 M 均在 ABC 外部). 4.3 极化恒等式 例题 4.7 (每日一题[131])正方体 1 1 1 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 2, MN 是它的内切球的一条弦(我们把球面上任意两点 之间的线段称为球的弦), P 为正方体表面上的动点,当弦 MN 的长度最大时, PM PN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 解 0,2 .应用极化恒等式,有 2 2 2 1PM PN OD OM OD . 极化恒等式 极化恒等式 2 2 4a b a b a b 可以起到将不方便计算的数量积变成好计算的线段长度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往往 a b 或 a b 的长度是固定 的,这就相当于将动点进行了转化. 例题 4.8 (1)正方形 ABCD 中, 1AB , ,A D 分别在 ,x y 轴的正半轴(含原点)上滑动,则 OC OB 的最大值是 __________. (2)已知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2,点 E 为 AB 的中点.以 A 为圆心, AE 为半径,作弧交 AD 于点 F .若 P 为劣弧 EF 上的动点,则 PC PD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解 (1)2.(2)5. 矩形的性质 向量问题中极化恒等式可以起到转化运动的作用,与之有类似功能的还有另外一个常用结论. 已知矩形 ABCD 和其所在平面内一点 P ,则 2 2 2 2PA PC PB PD . 例题 4.9 已知 ABC 中, 2 4AB AC ,点 P 满足 AP xAC yAB , 2 1 , 0x y x y ,且 AP 的最小值为 3 , 则 PA PB PC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 解 取 AB 中点 D ,则 2AP xAC yAD ,因此 P 在线段CD 上,进而可 ABC 为正三角形,如图. 接下来计算 PA PB PC ,有以下三种算法. 坐标法 设 , , 2 3,0 , 0,2 , 0,0P m m B A C ,其中 0,1m ,则 2 258 10 8PA PB PC m m , 等号当 5 8m 时取得,于是所求最小值为 25 8 . 基底法 根据题意有 2 22 2 28 cos 30 2PA PB PC CA CP CA CP CE CP CP CP CP , 其中 2CE CA CB , 为 BCE ,易求得 5cos 30 28 ,于是所求最小值为 25 8 . 极化恒等式 取 BC 的中点 M , AM 的中点 N ,则 2 22 2PA PB PC PA PM PN AN 而 7 2AN , PN 的最小值为 3 4 ,因此所求的最小值为 25 8 . 思考与总结 在有直角的图形中,坐标法往往可以起到简化计算的作用. 5 导数 5.1 端点分析 1.函数值可以直接计算出来的,称为第 I 类端点分析; 2.函数值涉及到极限的,称为第Ⅱ类端点分析; 3.对函数的零点进行导数分析的,称为第Ⅲ类端点分析. 第 I 类端点分析可以直接在卷面书写;第Ⅱ类和第Ⅲ类端点分析建议利用分界点讨论,其中第Ⅱ类分界点的说 明往往需要用到局部放缩,尤其是需要注意对 ln x 的一些放缩技巧(常用不等式以及换元);第Ⅲ类端点分析通 常利用导数零点构造反例说明. 例题 5.1 已知 2 4ln 1 1ax x 对 2, 1x e 恒成立,求 a 的取值范围. 解 设 24ln 1 1f x x ax ,则 22 4 1 0 1 5 1 0, ,f a f e a e 于是 1 4a .函数 f x 的导函数 24 22 21 1f x ax ax axx x , 令 2 2g x ax ax . 情形一 0a . 由于 2 0g ,对称轴 1 2x ,因此在区间 2, 1e 上 0g x ,于是函数 f x 单调递增,符合题意; 情形二 0a . 此时 2g x ,因此函数 f x 单调递增,符合题意; 情形三 10 4a . 此时函数 f x 或者单调递增,或者先单调递增,后单调递减,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 a 的取值范围是 1, 4 . 例题 5.2 已知不等式 22 ln 1 1x x k x 对任意 1x 恒成立,求 k 的取值范围. 分析 令 1 lnf x a x xx ,其中 1 2 ka ,则 1 0f ,当 x 时,可得 0a .进而 f x 的导 函数 2 2 ax x af x x , 令 2g x ax x a ,则 21 1g a ,从而可得分界点 10, 2 . 解 令 1 lnf x a x xx ,其中 1 2 ka ,则 f x 的导函数 2 2 ax x af x x , 令 2g x ax x a . 情形一 0a . 此时 ln 0f x x 不符合题意. 情形二 10 2a . 此时在区间 21 1 41, 2 a a 上有 0g x ,因此 f x 单调递减,结合 1 0f ,不符合题意. 情形三 1 2a . 此时 g x 的判别式 21 4 0a ,因此 0g x , f x 单调递增,结合 1 0f ,符合题意1. 综上所述, a 的取值范围是 1 ,2 ,于是 k 的取值范围是 ,0 . 拓展 已知函数 1ln 1 xf x x ,设对任意 0,1x , 31 3f x k x x ,求 k 的最大值.(2) 例题 5.3 (2015 年山东卷理科压轴题)设函数 2( ) ln 1f x x a x x ,其中 a R . (1)讨论函数 ( )f x 极值点的个数,并说明理由; (2)若 0, ( ) 0x f x 成立,求 a 的取值范围. 分析 从端点 0x 来看, (0) 0f ;从端点 x 看, 0a ;进一步, ( )f x 的导函数 1( ) 2 11f x a xx , 有 (0) 1 0f a ,于是 1 .这样就得到了分界点 0,1. 解 (1) 0a 时,1 个; 80 9a 时,0 个; 8 9a 时,2 个;(2) 0,1 . 例题 5.4 (2015 年福建卷理科压轴题)已知函数 ln 1f x x , g x kx , k R . 证明:当 0x 时, f x x ; 证明:当 1k 时,存在 0 0x ,使得对任意 0 00,x x ,恒有 f x g x ; 确定 k 的所有可能取值,使得存在 0t ,对任意 0,tx ,恒有 2f x g x x . 解 (3) 1k . 例题 5.5 (2016 年全国 I 卷理科压轴题)已知函数 2( ) ( 2) ( 1)xf x x e a x 有两个零点. 1 也可以将 f x 放缩为 1 1 ln2 x xx 证明. (1)求 a 的取值范围; (2)设 1 2,x x 是 ( )f x 的两个零点,证明: 1 2 2x x . 解 (1)显然 1x 不是函数 ( )f x 的零点.当 1x 时,方程 ( ) 0f x 等价于 2 2 1 xxa e x . 记右侧函数为 g x ,则 g x 的导函数 2 3 4 5 1 x x xe x g x , 因此函数 g x 在 ,1 上单调递增,而在 1, 上单调递减. 由于函数 g x 在 ,1 上的取值范围是 0, ,而在 1, 上的取值范围是 , ,因此当 0a 时, 函数 ( )f x 有两个零点,所求取值范围是 0, . 如果需要刻意避开极限,可以进行如下论证. 当 0a 时,由于在 ,1 上, 0g x ,因此在此区间上不存在 x 使得 g x a , 而在 1, 上,函数 g x 单调递减,不可能存在两个零点; 当 0a 时,取 1 1 3min , 2x a a ,则 1 2 1 1 1 g x a x , 而 02g a ,结合 g x 在 1, 上单调递减,可以断定在区间 1,2x 上必然有一个零点; 另一方面,取 2 2max 1 ,0x a ,则 2 2 2 2 1 g x a x , 而取 3 2x a ,则 3 3 2 2 3 3 2 2xg x ax x , 结合 g x 在 ,1 上单调递增,可以断定在区间 3 2,x x 上必然有一个零点; 综上所述, a 的取值范围是 0, . 5.2 ln x 的应对策略 例题 5.6 已知函数 lnf x x x ,若 2 2 0f x ax aa 在 0, 上恒成立,求 a 的最小值. 解 设 2lng x x ax ax .考虑到问题为求 a 的最小值,因此先讨论 0a 的情形. 此时令t ax ,则题中条件等价于 20,ln lnt t t at , 易求得左侧函数的最小值为 3,于是 ln 3a ,从而 3a e , a 的最小值为 3e . 例题 5.7 (2011 年新课标 II 卷理科压轴题)若不等式 ln 1 ln 1 1 x x k x x x x 在 0x 且 1x 时恒成立,求 k 的取值范围. 解 首先处理不等式,原不等式等价于 ln 1 ln 01 1 x x k x x x x , 整理得 2 2 1ln 01 kxx x , 提因式,有 2 2 12ln 1 01 x k xx x . 设 12ln 1f x x k x x , 则题中不等式等价于 0,1 , 0, 1, , 0. x f x x f x 函数 f x 的导函数 2 2 1 1 2 1f x k x x kx , 注意到 1 0f ,而如果方程 21 2 1 0k x x k 在 0, 上有实数根,那么必然有两个实数根,它们的乘积为 1,于是在区间(0,1)和 1, 上函数 f x 具 有一致的单调性,矛盾.从而原题可以转化为 0x 且 1x , 21 2 1 0k x x k 分离参数解得 k 的取值范围为 ,0 . “清君侧,靖国难” 在研究有关对数函数的不等式时,先设法将与 ln x 相乘的因式去掉(有时需要付出分类讨论的代价)这样往往能 够使得问题得到简化1 例题 5.8 (2015 年四川卷理科压轴题)已知函数 2 22 ln 2 2f x x a x x ax a a ,其中 0a . (1)设 g x 是 f x 的导函数,讨论 g x 的单调性; (2)证明:存在 0,1a ,使得 0f x 在区间 1, 内恒成立,且 0f x 在区间 1, 内有唯一解. 分析 在这个问题中,当极值点 0x 无法用参数 a 表示时,我们会用 0x 表示 a ,然后得到关于 0x 的方程,通过 估计 0x 的范围反过来估计 a 的范围.在这个思路的引导下,力量型证明充分的展示了对思路信仰以及强大的计 算能力.如果注意到联立方程组,通过代数变形可以大大简化 a 与 0x 的关系,而非简单粗暴的代入消元,那么 就展现了简化问题进而精准打击的能力.最后,如果有处理对数函数的知识储备,那么就可以考虑利用“清君侧” 转化原来的复杂函数,通过一次求导得到极值点,然后利用与主思路一致的方式解决问题.同时,由于转化后的 函数与原来的函数的零点一致,因此又可以引导出敏捷型解法. 解 (1)根据已知,有 22ln 2 2 2ag x f x x x ax , 于是 2 2 2g x x x ax , 因此当 10 4a 时, g x 在 1 1 40, 2 a 上单调递增,在 1 1 4 1 1 4,2 2 a a 上单调递减,在 1 1 4 ,2 a 上单调递增;当 1 4a 时, g x 在 R 上单调递增. (2)力量型证明 考虑函数 g x ,由于 1 2 0g a ,于是在 1, 上 g x 单调递增.又 1 4 0g a , 0g ,于是 f x 在 1, 上先单调递减,再单调递增,有极小值点.设 f x 的极小值点为 0x x ,则 0 0 0 2 2 0 0 0 0 1ln 1 1 0, 2 ln 2 2 0, x x a x x a x x ax a a 我们的目标是证明这个二元方程组有实数解,且至少有一组解满足限制条件 0 1x 且 0 1a . 采用消元的策略,由第一个方程可得 1对 xe 来说,原则为“有事冲我来”.例如,证明:当 0x 时, 211 2 xe x x . 0 0 1 0 ln 1 1 x xa x , 代入第二个方程有 2 20 0 0 0 0 0 0 0 0 0 0 01 1 1 1 0 0 0 0 ln 1 ln 1 ln 1 ln 12 ln 2 01 1 1 1 x x x x x x x xx x x xx x x x , 记该方程左边为 0x ,则 1 1 0 ,且 21 1 22 2 01 1 e ee e e e , 因此必然存在利 1,x e ,使得 0 0x .此时 0 0 1 0 ln 1 1 x xa x , 记该方程右边为 0x ,则 2 0 0 0 0 2 0 2 ln 1 x x xx x , 当 1,x e 时,函数 0x 单调递增,于是 1 20 11 ea e , 因此原命题得证. 敏捷型证明 在“力量型证明”得到方程组后,将第一个方程变形为 2 0 0 0 0ln 1 0x x x a x a , 与第二个方程作差,整理得 2 ln 1 0x a a x , 因此 1 lna x ,代入 2 0 0 0 0ln 1 0x x x a x a , 可得 2 0 0 02 2 ln 0x x x , 容易判断出 0 1,x e ,因此对应的 0,1a ,命题得证. 智力型证明 利用“清君侧,靖国难”的想法,可以研究函数 2 22 22lnf x x ax a ag x xx a x a , 这样原问题可以转化为函数 g x 在 1, 上最小值为 0,且最小值点 0x 唯一.此时 g x 的导函数 2 2 1 1 1 1x a x a x a g x x x a , 于是其极小值点,亦为最小值点 0 1 1x a , 从而 2 0 02a x x , 因此函数 g x )的最小值为 2 0 0 02ln 2 4 2 0x x x , 从而可以估计出 0 1,x e ,因此对应的 0,1a ,命题得证. 例题 5.9 证明:当 x 时, ln 0a x x ,其中 0a . 解 在 ln 1x x 中,令 2 a x t 即可得 2 2ln 12 a aa t t t . 思考与总结 在研究有关对数函数的不等式时,可以充分利用对数函数的特性进行换元,使得问题得到简化. 例题 5.10 (2012 年辽宁卷理科压轴题)设 ln 1 1f x x x ax b ,其中 ,a b R , ,a b 是常数,曲线 y f x 与直线 3 2y x 在 0 0, 点相切. (1)求 ,a b 的值; (2)证明:当 0 2x 时, 9 6f x x x . 解 (1) 0 1,a b ;(2)令 1t x ,再利用 ln 1t t 即得. 例题 5.11 若对任何实数 0x ,均有 1ln 1 1m x x ,求 m 的取值范围. 解 1 ,2 . 例题 5.12 已知关于 x 的方程 2 2ln ln lnx a x x a x 有 3 个实根,求 a 的取值范围. 解 2 ,e . 5.3 常用对数不等式 例题 5.13 证明不等式: , 0 , ln ln 2 a b a ba b a b ab a b . 解 此即 A-L-G(对数平均)不等式,本质即 1 1 12 ln , 1,1 2 1 1 1ln 2 ,0 1.2 1 x x x xx x xx x xx x 可以利用换元提高精度. 例题 5.14 已知 lnxf x e x m ,证明:当 2m 时, 0f x . 解 1xf x e x . 6 圆锥曲线 6.1 圆锥曲线的常用性质 基本性质 焦点在哪里?——别再乱标焦点啦 焦点在这里!——焦点三角形 1.若 1 2PF F 中, 1 2F PF 已知,设为 ,则 1 2 2 2 sintan 2 1 cosPF FS b b (椭圆中), 1 2 2 2 sincos 2 1 cosPF FS b b (双曲线中). 2.若 1 2PF F 中, 2 1PF F 已知,设为 ,则 2 2 cosPF a c b (椭圆中), 2 2 cosPF a c b (双曲线中,“左加右减”). 焦点和切线的故事——光学性质 直线与圆锥曲线 等效判别式 1.设直线 : 0l Ax By C ,椭圆 2 2 2 2 1x y a b ,则它们位置关系的等效判别式为 2 2 2 2 2 O a A b B C . 2.设直线 : 0l Ax By C ,双曲线 2 2 2 2 1x y a b ,则它们位置关系的等效判别式为 2 2 2 2 2 x a A b B C . 注意,等效判别式也可以用来验算弦长公式. 切线方程 设 0 0( ),P x y 是圆锥曲线C 上的一点,则曲线 C 在点 P 处的切线 l 的方程为: 1.当 C 为圆 2 2 2x y r 时,切线l 的方程为 2 0 0x x y y r ; 2. 当C 为椭圆 2 2 2 2 1x y a ba b 时,切线l 的方程为 0 0 2 2 1x x y y a b ; 3.当 C 为双曲线 2 2 2 2 1x y a b 时,切线l 的方程为 0 0 2 2 1x x y y a b ; 4.当 C 为拋物线 2 2 0y px p 时,切线l 的方程为 0 0y y p x x ; 5.一般的,当 C 为 2 2 0Ax By Dx Ey F 时,切线l 的方程为 0 0 0 0 1 1 02 2Ax x By y D x x E y y F . 圆锥曲线的切线方程可以通过对圆锥曲线的方程进行“改写”得到.首先,将 2x 改写为 x x ,将 2y 改写为 y y , 将单独的 x 改写为 1 2 x x ,将单独的 y 改写为 1 2 y y ;然后将成对出现的 ,x y 中的某一个对应改为切点 的横坐标及纵坐标即得. “垂径定理” 1.设 ,A B 是离心率为 e 的有心二次曲线 E 上的两点, M 是线段 AB 的中点,O 为坐标原点,若 AB 和OM 的 斜率均存在,则有 2 2 2 2 2 1, , 1 / , / , 为椭圆; 为椭圆; 为双曲线或双曲线的渐近线. AB OM E k k e b a E b a E 2 设 ,A A 是离心率为 e 的有心二次曲线 E 上关于坐标原点O 对称的两点,B 是 E 上不同于点 A 的点,若 BA 与 BA 的斜率均存在,则有 2 2 2 2 2 1, , 1 / , / , 为椭圆; 为椭圆; 为双曲线或双曲线的渐近线. AB BA E k k e b a E b a E 例题 6.1 (1)如左图,双曲线 2 2 2 2 1 , 0x y a ba b 的右顶点为 A ,左右焦点分别为 1 2,F F ,点 P 是双曲线右支上一点, 1PF 交左支于点Q ,交渐近线 by xa 于点 R ,M 是 PQ 的中点,若 2 1PF PF ,且 1AM PF ,则双曲线的 离心率为__________. (2)如右图,直线l 与双曲线 2 2 2 2 1 , 0x y a ba b 的两条渐近线以及双曲线依次交于 , , , ,P M N Q 其中 ,P Q 在渐近线上, ,M N 在双曲线上.若 ,P Q 的横坐标之积为 2b ,且 M 是 PN 中点,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__________. 分 析 (1) 题 中 条 件 为 一 个 中 点 加 两 组 垂 直 , 其 中 2 1F R RF 通 过 直 角 三 角 形 的 斜 边 中 线 转 化 为 1 2 1 2OR F F c ,其中 c 为双曲线的半焦距.又由于 R 在渐近线上,于是 R 的坐标为 ,a b .接下来的关键是如 何恰当的表达中点,这就用到了双曲线的“垂径定理”. (2)用双曲线的“垂径定理”可得题中双曲线和其渐近线被直线l 截得的弦的中点重合,于是 PM MN NQ . 此外考虑到题中条件,亦可利用直线的参数方程求解. 解 (1)直线 PF 的斜率为 b a c ,设 ( ),M m n ,则 2 2 , 1, , n b b m a c a n b m a a c n b m c a c 第一个式子与第二个式子相除,可得 2 2 m a b m a , 即 3 2 am c 第一个式子与第三个式子相除,可得 2 2 m c b b a c m a c a b , 将 3 2 am c 代入,并整理可得 2 2 0e e , 于是 2e ,其中 ce a 为双曲线的离心率. (2)设 ( ) ( ), ,,P am bm Q an bn ,则 1 1 2 2 1 11 12 2 , m n m n M a b ,进而可得 2 24 4 19 9 1 1 2 2m n m n ,即 9 8mn . 又 2am an b ,从而 2 2 bmn a ,因此 17 34 8 2e . 抛物线的平均性质对拋物线 2: 2 0E y px p 而言,有下列性质: 1.拋物线的任意一条割线 AB 的横截距 Qx 是该直线与拋物线的两个交点的横坐 ,A Bx x 标的等比中项,即 2 A B Qx x x ; 2.过拋物线外一点 P 引拋物线的两条切线 ,PA PB ,那么 (a)该点的纵坐标 Py 是两个切点的纵坐标 ,A By y 的算术平均数,即 2 A B P y yy ; (b)该点的横坐标 Px 与切点弦的横截距 Qx 互为相反数,即 P Qx x ; (c)该点 P 与两切点弦 AB 中点 M 的连线 PM 被拋物线平分; (d)如果切点弦 AB 经过焦点 F ,那么两条切线互相垂直. 例题 6.2 (2014 年山东卷压轴题)已知拋物线 2: 2 0C y px p 的焦点为 F ,A 为C 上异于原点的任意一点,过点 A 的直线l 交C 于另一点 B ,交 x 轴正半轴于点 D ,且有 FA FD ,当点 A 的横坐标为 3 时, ADF 为正三 角形. (1)求 C 的方程; (2)若直线 1∥l l 且 1l 与C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E ,证明直线 AE 过定点;并求出定点坐标; ABE 是否存在 最小值?若存在,请求出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 (1) 2 4y x . (2)不妨设 24 ,4 , 0A t t t ,则由拋物线的定义可得 24 2,0D t .进而可得 22 2 2 4 2 4 2,4 t tB t t , 2 1 1,4E t t ,对 ,A E 应用截距坐标公式,可得直线 AE 的横截距为 2 2 1 14 44 114 t tt t t t 于是直线 AE 恒过点 1,0 (即焦点).对 ABE 应用三角形面积坐标公式,可得 22 2 2 2 2 2 4 2 4 24 41 4 2 1 14 44 ABE t tt tt tS t tt t , 化简得 2 2 1 14 8 4 162ABES t tt t , 等号当且仅当 1 2t 时取得,于是 ABE 的面积存在最小值为 16. 截距坐标公式 过点 1 1,x y 和 2 2,x y 的直线的横截距 a 和纵截距b 分别为 1 2 2 1 1 2 2 1 1 2 1 2 ,y x y x x y x ya by y x x . 三角形面积坐标公式 由有向线段 ,OA a b 和 ,OB c d 围成的三角形OAB 的有向面积 1 2OAB a bS c d . “姐妹圆” 如图,对于椭圆 2 2 2 2 1x y a ba b ,有两个重要的圆: 1.姐姐圆(蒙日圆) 2 2 2 2x y a b :从圆上任意一点 P 出发作椭圆的两条切线 ,PA PB 互相垂直; 2.妹妹圆1 2 2 2 2 1 1x y a b :过圆上任意一点 P 作圆的切线与椭圆交于 ,A B ,那么 ,OA OB 互相垂直,其中 1事实上,对于双曲线 2 2 2 2 1 0x y b aa b 也有妹妹圆 2 2 2 2 1 1x y a b . O 为坐标原点. 从第三个图中可以看出,在直角 OAB 中,姐姐圆的半径为 AB ,妹妹圆的半径为OT ,其中 ,A B 分别是椭圆 的右顶点和上顶点. 6.2 合理设参 例题 6.3 已知椭圆 2 2: 12 xW y ,直线l 与W 相交于 、M N 两点,l 与 x 轴、 y 轴分别交于 、C D 两点,O 为坐标原 点. (1)若直线l 的方程为 2 1 0x y ,求 OCD 外接圆的方程; (2)判断是否存在直线l ,使得 ,C D 是线段 MN 的两个三等分点,若存在,求出直线l 的方程;若不存在,请 说明理由. 解 (1) 2 21 1 5 2 4 16x y ; (2)设 ,0 , 0,C m D n 则 ,2 , 2 ,M m n N m n .于是 2 2 2 2 4 1,2 2 1, m n m n 解得 2 22 1,5 5m n .由截距式方程易得直线l 的方程是 2 5: 2 5l y x 或 2 5: 2 5l y x . 例题 6.4 已知 ,A B 为椭圆 2 2 18 2 x y 上的两点,弦 AB 的长为 8 3 ,求 AOB 的面积范围. 解 8 2 ,29 ,利用参数方程或仿射变换均可. 参数方程的方法 设 1 1 2 22 2 cos , 2 sin , 2 2 cos , 2 sinA B 则 2 22 1 2 1 2 648 cos cos 2 sin sin 9AB . 同时 1 2 1 2 1 2 1 2 2 cos 2 sin 2 sin 2 2 cos 2 sin2AOBS . 为了建立两个式子之间的联系,我们设 1 2 1 2,2 2 ,那么经过和差化积,条件转化为 2 2 83sin 1 sin 9 , 欲求面积转化为 2 sin 2 .接下来容易求得 2sin 的范围,从而求得 2 sin 2 的范围为 8 2 ,29 . 仿射变换的方法 作仿射变换使椭圆变为圆心在原点,半径为 2 2 的圆,设 ,A C B D ,则 1 2AOB CODS S . 而相比较而言,三角形COD 的面积比较好求.设 AB 的斜率为 k ,则由于 82 2 2 3b ,因此 k R .根据弦 长公式,有 2 2 22 1 4 1 4 11 C D A B k x xCD k AB kk x x . 因此 1 2 CD 的取值范围为 4 8,3 3 .进而三角形OCD 的面积为 21 182 2CD CD 不难算得其取值范围为 16 2 ,49 .因此所求取值范围为 8 2 ,29 . 例题 6.5 (2014 年北京卷第 19 题)已知椭圆 2 2: 2 4C x y . (1)求椭圆C 的离心率; (2)设O 为原点,若点 A 在椭圆C 上,点 B 在直线 2y 上,且OA OB ,试判断直线 AB 与圆 2 2 2x y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 (1) 2 2e ; (2)设 cos , sin , cos , sin2 2A A B BA B 则 2 2 2 2cos 2 sin 4, sin 2.2 A A B 从而 2 2 2 2 2 1 1 1 1 1cos sin , cos4 2 4A B . 而在 Rt OAB 中,原点到直线 AB 的距离 d 满足 2 2 2 1 1 1 1 2 = d OA OB . 因此直线 AB 与圆 2 2 2x y 相切. 6.3 化齐次联立 例题 6.6 22 已知椭圆 2 2 : 14 3 x yM ,点 1F 、C 分别是椭圆 M 的左焦点、左顶点,过点 1F 的直线l (不与 x 轴重合)交 M 于 、A B 两点. (1)求 M 的离心率及短轴长; (2)是否存在直线l ,使得点 B 在以线段 AC 为直径的圆上,若存在,求出直线l 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 由. 解 (1) 1 ,2 2 32e b . (2)不存在直线l ,使得点 B 在以线段 AC 为直径的圆上,证明如下. 原问题即 ABC 是否可能为直角,我们接下来证明 ACB 为钝角来否定 ABC 为直角的可能性. 将坐标系平移至以 C 为原点O ,则椭圆方程变为 2 22 14 3 x y 即 2 21 1 04 3x x y . 此时 1 1,0F ,因此可设直线 : 1A B x ny ,与椭圆方程化齐次联立,有 2 21 1 04 3x x x ny y , 也即 21 3 03 4 y ynx x , 于是 9 4C A C Bk k , 因此 A C B 为钝角,也即 ACB 为钝角,欲证命题成立. 例题 6.7 (2014 年辽宁卷理科压轴题)已知圆 2 2 4x y 的切线与 x 轴正半轴,y 轴正半轴围成一个三角形.当该三角形 的面积最小时切点为 P .双曲线 2 2 1 2 2: 1x yC a b 过点 P 且离心率为 3 . (1)求 1C 的方程; (2)椭圆 2C 过点 P 且与 1C 有相同的焦点,直线l 过 2C 的右焦点且与 2C 交于 ,A B 两点.若以线段 AB 为直径的 圆过点 P ,求l 的方程. 解 (1) 2 2 12 yx ;(2) ,PF RF ,其中 2 2 4 2,3 3R . 6.4 仿射变换 例题 6.8 (2015 年山东卷理科压轴题)已知动直线 l 与椭圆 2 2 : 13 2 x yC 交于 1 1 2 2, , ,P x y Q x y 两个不同点,且 OPQ 的面积 6 2OPQS ,其中O 为坐标原点. (1)证明: 2 2 1 2x x 和 2 2 1 2y y 均为定值; (2)设线段 PQ 的中点为 M ,求OM PQ 的最大值; (3)椭圆C 上是否存在三点 、 、D E G ,使得 6 2ODE ODG OEGS S S ?若存在,判断 DEG 的形状;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 参数方程解法 设 3 cos , 2 sin , 3 cos , 2 sinP Q 则由三角形的面积坐标公式,结合 6 2OPQS 可得 1 63 cos 2 sin 2 sin 3 cos2 2 , 化简得 sin 1 .考虑到 、P Q 的对称性,不妨设 2 ,2 k k Z ,于是有 sin cos ,cos sin . (1)根据上述推导,有 2 2 2 22 2 2 2 1 2 1 23 cos 3 cos 3, 3sin 3sin 2x x y y , 因此命题得证. (2)根据上述推导,有 3 2cos cos , sin sin2 2M ,从而 2 2 2 22 3 1 3 1 1cos cos sin sin cos sin sin cos 5 sin 24 2 4 2 4OM , 而 2 2 2 22 3 cos cos 2 sin sin 3 cos sin 2 sin cos 5 sin 2PQ , 于是 21 525 sin 22 2OM PQ , 等号当 0 时取得.因此 OM PQ 的最大值为 5 2 . (3)不存在.因为不存在 , , R ,使得 sin 1, sin 1, sin 1 同时成立. 仿射变换解法 3 2 x x y y ,将椭圆 2 2 13 2 x y 拉伸成为圆 2 2 3x y ,此时 3 3 22OP Q OPQS S , 于是可知三角形OP Q 是以 P Q 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注意到 1 1 2 2 3 3, , , 2 2 P x y Q x y ,且OP OQ ,于是有 1 2 1 2 2 2 2 2 3 3 3 2 2 yx yx , 进而可得 2 2 2 2 1 2 1 23, 2x x y y . 均为定值,命题得证. (2)当直线OM 与直线 PQ 的斜率均存在时,设直线OM 的斜率为 k ,则根据椭圆的“垂径定理”,可得直 线 PQ 的斜率为 2 3k ,于是根据弦长公式,可得 22 2 2 2 2 2 2 11 1 1 21 31 3 3 21 12 2 3 2 1 3 9 2 PQOM OM P Q kkOM PQ OM P Q k k kk OM P Q k k OM P Qt 其中 2 2 3 2 2 3t k k .注意到 1 3 2 2OP QOM P Q S , 于是 3OM P Q ,又 2 2 3 2 22 3t k k ,等号当 2 2 3k 时取得,因此有 2 1 53 3 9 2 2OM PQ t , 等号当 2 2 3k 时取得.当直线OM 或直线 PQ 的斜率不存在时,可计算得 56 2OM PQ . 综上,所求最大值为 5 2 . (3)由于圆 2 2 3x y 上的任意三点 、 、D E G 的连线 、 、D E E G D G ,对圆心 O 的张角不可能同时为 直角,于是符合题意的三点 、 、D E G 不存在. 例题 6.9 (2015 年山东卷理科压轴题)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椭圆 2 2 2 2: 1 0x yC a ba b 的离心率为 3 2 , 左、右焦点分别是 1 2、F F .以 1F 为圆心,以 3 为半径的圆与以 2F 为圆心,1 为半径的圆相交,且交点在椭圆C 上. (1)求椭圆C 的方程; (2)设椭圆 2 2 2 2: 14 4 x yE a b , P 为椭圆C 上任意一点,过点 P 的直线 y kx m 交椭圆 E 于 、A B 两点, 射线 PO 交椭圆 E 于点Q .求 OQ OP 的值;求 ABQ 面积的最大值. 解 (1) 2 2 14 x y ;(2)2; 6 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