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2018 高考历史知识点系统总结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 【考纲要求】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4、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主义制度的加强。 ◇ 【课程标准】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事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 形成与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内阁、清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主义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 会发展的影响。 ☆ 中国古代朝代表 夏 商 西 周 东 周 秦 西 汉 新 东 汉春 秋 战 国 -2070 -1600 -1046 -771 -475 -221 -206-202 8 25 220 魏 西 晋 十六国 439 北 魏 东 魏 北 齐 隋 唐蜀 西 魏 北 周 吴 东晋 宋 齐 梁 陈 220 280 316 420 589 618 907 五 代 辽、夏、金 夏、金、蒙古 元 明 清 民 国十 国 北 宋 南 宋 907 960 1127 1279 1368 1644 1912 1949 【知识网络】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知识整合】 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⑴、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 ⑵、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⑶、诸侯的权利和义务:①、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②、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③、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⑷、分封制的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有利于周朝开 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但后来出现了诸侯争霸战争,周天子的权 威逐渐削弱,分封制逐渐瓦解,后被郡县制所取代。(春秋战国时期) 2、宗法制: ⑴、宗法制的基本内容:①、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③、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森严的“周天子——诸侯——卿大夫 ——士”的等级制度。 ⑵、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 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分封制(互为表里)。 ⑷、实质: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⑸、影响:稳固秩序,防止争夺;巩固分封制;宗法观念成为传统 思想内容之一。 【拓展: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在一起,形成了 等级森严的宗族网,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 定和团结。】 3、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形成完备的分封制、宗法制,互为表里维护统治。 ②、族权与政权的合二为一,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④、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拓展】 ⑴、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及对西周统治的作用 ①、关系: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宗法制维系了分封制,分封制是宗法制在 政治上的表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 ②、作用: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既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又保 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既 强化中央控制能力,又促进地方之间的联系。 ⑵、宗法制对我国社会有什么深远影响? 消极:成为数千年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 ,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思想,任人唯亲, 裙带关系…… 积极:它形成了认祖归宗的思想,构成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孝顺长辈、恪守孝道… ◇ 【专题纵横】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不同 分 封 制 宗 法 制 不 同 点 含 义 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 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 国的制度 宗法制是通过血缘宗族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维 护政治统治的 目 的 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巩固分封形成的统治秩序;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 定 特 点 ①周王高高在上,邦国臣属于周王,进而分 封属下,构成等级秩序。②邦国有同姓、异 性之分。③周王与封国通过一系列权利义务 关系联系在一起。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确立起严格的大宗小宗 体系,两者既是家族等级之分,又是政治隶属关 系。 作 用 巩固和扩大了西周的疆域,传播中原地区先 进的文化,带动了边远地区的进步。但到西 周后期,分封制逐步失去原有作用,逐渐出 现诸侯割据局面。 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保证贵族在政 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 定和团结,强化皇权 关 系 两者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 表现就是分封制,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中央集权制度 (1)、皇帝制度 ①、特点:皇帝天下独尊,皇权至高无上。 ②、表现:A、集行政、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 B、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意志。 C、君主主宰国家政治,而没有其他任何力量可以对他有所制约。 ③、影响:A、君主的权力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影响着政治决策、立法、行政和司法。 B、国家是一个人的国家,政治是一个人的政治。 ④、历代官僚体制的基本原则: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 (2)、秦朝的中央机构——三公九卿制 ①、官职设置:最高官三个: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受御史大夫牵制); 御史大 夫(监察百官); 太尉(负责全国军务,但秦始皇末任命,自掌军权)。 丞相之下又设诸卿,如:宗正(管理皇族和外戚);廷尉(管理刑狱、司 法) ②、特点:三公之间分工明确,互相牵制,大权最后集中在皇帝手中。 ③、作用:军国大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之物,形成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行政体制。 【拓展: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以朝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成为皇帝裁决的依据;大 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可以减少君主专制制度下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但是秦始皇晚年,推行 极端的君主专制,朝廷大臣参与议政的制度遭到破坏。】 (3)、郡县制 ①、实行原因: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巩固大一统。 ②、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的职能 郡:设郡守(行政)、郡尉(军事)、监御史(监察) 县:县尉(军事和治安),县丞(司法) ③、郡县制与分封制区别: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④、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专题纵横:秦朝郡县制与西周分封制的不同: 西 周 分 封 制 秦 朝 郡 县 制 实行条件 与宗法制相联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 传承制度 世袭 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不得世袭 官吏权力 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 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 与中央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职责范围 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对土地的管理权 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 历史作用 西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也容 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秦朝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标志 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为历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2)、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 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3)、秦朝的国力增强,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 (4)、强化皇帝的专制权威,激化阶级矛盾,秦朝短命而亡。 三、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主要政治制度 ⑴、汉朝郡国并行制 汉初:在地方这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郡国并行制(汉景帝、汉武 帝逐步削弱王国势力)。郡设守,后称太守,王国设丞相,分别作为郡和王国的最 高行政长官。 ⑵、唐朝三省六部制 ①、职能:三省: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皇帝诏令) 门下省掌审议(审核政令) 尚 书省(执行政令)。尚书省下设六部:吏部(官吏的任免和考核)、户部(户籍、 土地和赋税)、礼部(礼仪、科举)、兵部(军政)、刑部(刑狱)、工部(国 家工程建设)。 ②、作用: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 制度的重大创造。(补充:唐朝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又相互制约,提高了行 政效率。) ⑶、元朝的行省制 ①、原因:元朝的统一,统一后幅员辽阔的疆域需要行之有效的管理。 ②、内容:在地方设置行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省之下设路、府或州、县,对 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进行管理。 ③、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 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2、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 ②、从地方来看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四、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1、君主专制的加强 ⑴、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①、过程:废丞相,权归六部(明太祖时期)。明太祖时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 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形成。 【宰相制与内阁制比较: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权,地位十分巩固; 内阁,只是皇帝的咨 询机构,无决策权,升降由皇帝决定,对皇权起不到制约作用】 ②、影响:中国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制度达到新高度。 【评价:A、废丞相:①、废丞相,权分六部,皇帝操权柄,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巩固统 治;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②、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社会兴衰维系于皇帝个人素质; 有助于君主独裁专制。君主专制发展到新的高度。B、设内阁:①、内阁不是中央一级行政机构 或决策机构,只是备皇帝顾问的内侍机构。②、大学士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③、内阁是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帝起到制约作用。】 ⑵、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①、时间、目的:清雍正年间,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②、地位: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中枢机构。军机大臣均由钦定,只能秉承皇帝 旨意办事。(军机大臣基本职能:只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连建议权也没有。) ③、特点: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高、保密性强。 ④、意义:是封建社会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 2、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积极、消极): (1)、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2)、绝对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绝对专制 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极大地妨碍了社会进步,中国社会在近代的发展开 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拓展】:比较明朝的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的内阁制度:主要区别:明朝的内阁是皇权专制强化 的产物,它加强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君主对全国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 上的地位。 西方近代的内阁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 五、【专题知识整合】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1、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过程: ☆ 形成——秦朝; ☆ 巩固、发展、完善——从西汉到元朝; ☆ 空前强化(顶峰)——明清时期; ☆ 结束——1912 年宣统下诏退位。 B、中央制度:秦汉: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汉武帝时中外朝制; ☆ 隋唐:三省六部制; ☆ 宋: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 ☆ 元:设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最高军事机构); ☆ 明: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明成祖设内阁制; ☆ 清:雍正帝设军机处。 C、地方制度:秦:郡县制;西汉初期:郡国并行制;元朝:行省制度。 2、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特点 A、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消失; B、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3、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与社会影响 作用:中央官僚机构日益完善并形成严密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加强君权,削弱相权, 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使地方服从于中央,有利于巩固统一; 4、影响: A、在君主专制制度下,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和司法者,不受任何约束和 监督。这种绝对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 B、绝对君主专制,使大小官吏只能唯上是从,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难以实施有效的管理, 助长了因循守旧之风。 C、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从而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 D、极大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了中国社会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 西方国家。 专题二 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政治制度 ◇ 【考纲要求】1、雅典的民主政治; 2、罗马法律。 ◇ 【课程标准】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 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2、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3、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以及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 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 【知识整合】 一、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一)、希腊地理环境与城帮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1、古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造成其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是民主政治产生的经济基 础; 2、殖民活动、海外贸易和频繁的经济文化交往,形成古希腊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和平等 互利的观念,是民主政治产生的社会条件; 3、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使公民有较多的直接参与政治事务的权利,君主专制始终发展不 起来; 4、城邦公民积极参与城邦政治事务,普遍具有较高的素质,是民主政治产生的人文因素。 (二)、雅典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内容: 1、奠定基础——梭伦改革(BC6C 初) ①、目的:缓和社会矛盾 。 ②、内容:a、经济上:颁布“解负令”——使受贵族盘剥而沦为债务奴隶的人重获 自由;实行一系列促进工商业发展的措施。 b、政治上:按财产多寡,将雅典自由民分为四个等级;由 4 个部落各选 100 人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设立 最高法院——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 ③、评价:a、历史局限性:既不迁就贵族,也不偏袒平民,第四等级不享有基本参 政权利,这种中立政策实际上不能彻底化解社会矛盾。 b、历史进步性:在一定程度上改革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促进了雅典民主 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基本建立——克利斯提尼改革 3、“黄金时代”的公民民主(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的表现: (1)、各级官职,除十将军外,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 (2)、“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 ①、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 表决权; ②、五百人会议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当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执掌国家最高 权力。 (3)、为保证所有公民,尤其是低等级公民能积极按时参加国家的政治事务,国家为 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 (三)、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1、历史进步性(得) (1)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是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的极为健全的民主 制度。 (2)雅典民主政治充分调动了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历史局限性(失) (1)就其民主范围而言,雅典公民权利是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基础上的,众多妇女 和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 (2)就其性质而言,仅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3)当城邦政治日益复杂化的时候,这种民主极有可能失去效力,而沦为不讲是非原 则的暴民政治。 (4)历史事实证明,雅典的衰落正是这种民主政治所导致的混乱和内耗造成的。 (5)、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A、雅典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 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 B、雅典民主政治充分调动了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诸多文化名人创作出许多 不朽的作品,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 【专题纵横 1】、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与古希腊的民主政体的比较 中国从秦朝以来形成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古希腊很早就形成了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 政体。在古希腊城邦国家和占罗马共和国时期,执政官是由选举产生的,他们的权力受到元老院 之类机构的制约;中国商周时期,大臣是由国君任命的,贵族是由天子分封的,赏罚的权力集中 于国君一人手中。 两种政体的历史作用有其相似之处。进入文明时代以后的中国、希腊和罗马,都取得了辉煌 的成就。他们的政治制度为后代沿袭和仿效。无论是古代中国的农业,还是古希腊罗马的工商业 都十分发达,在文化艺术方面也非常繁荣,这与其制度建设密切相关。 两种政体也各有其利弊。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对于维护民族和国家的统一,保持文明 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曾经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文明的进步以及人类自主意识和平等观 念的增强,这种专制政体就成为束缚人类自由和社会进步的障碍。 以雅典民主政体为代表的古希腊民主制使公民有了自由发挥才能的空间,思想空前活跃。但 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权力的分散 性,也是古希腊文明衰落的原因之一。 二、罗马法 (一)罗马法的内容: 1、《十二铜表法》: ⑴、背景: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公元前五世纪中期由贵族组成十人委员会制定, 镌刻在 12 块铜牌上发表。 ⑵、内容:涉及法律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宗教以及犯罪和刑罚 等方面。 ⑶、意义:是古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是罗马法的起点;一定程度上限制了 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但它是以往罗马法的汇编,其中搀杂着原 始、落后的古老习俗,保留了某些维护贵族特权的不合理法规。 2、公民法: ①、内容: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公民法是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 ②、作用:是共和国平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空前提高,极大的激发和调动了公 民的爱国热情与参政的积极性,为罗马的扩张提供了强大动力 3、万民法: ①、内容:注重调节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 ②、作用:较好的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巩固了罗马政权,推动了罗马社 会的发展;提高了官吏的办事效率和规范了他们的从政行为;裁决了大量 的商业纠纷,保护了正当的商业利益;调节了人际关系,缓和了社会矛盾。 (二)罗马法的意义: 1、对当时的罗马而言: (1)、随着罗马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法律逐渐影响到国家和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各 种法规的及时制定和有效执行,提高了国家各级官吏的办事效率,规范了他们的 从政行为; (2)、保护了正当的商业利益,同时还调节了债务、继承等个人财产关系,减轻了社会 各阶层的紧张程度; (3)、有利于罗马社会的长治久安。 2、对后世而言: (1)、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罗马法又直接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3)、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 的永恒价值。 【拓展】:局限性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罗马法的制定主要是体现帝国统治者的利益, 对于被统治者来说,只能承担义务,受到不公正的处罚。 【专题纵横 2】:古代希腊与罗马政治制度 希 腊 民 主 罗 马 法 律 历史条件 古希腊多山多岛、城邦小国寡民、雅典贵族与 平民矛盾、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 罗马建立帝国及独裁统治; 罗马奴隶制社会矛盾冲突与发展的产物 主要内容 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 番而治。通过设立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 民众法庭等机构,保证民主制度的正常运作; 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 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的方式。 罗马法包括《十二铜表法》和《查士丁尼 民法大全》,其中后者由《查士丁尼法典》、《查 士丁尼法学总论》、和《查士丁尼学说汇纂》和 《查士丁尼新敕》组成。 历史作用 希腊的古代民主政治为辉煌的古希腊的政 治、经济和文化的极盛提供了条件,也为后来 西方的政治思想和制度提供了思想渊源。 它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 段。对人的行为做出详细的法律规范,为调解 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成为维系东 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是现代资本主义法 制的先声。 古代希腊 与罗马政 治制度的 认识 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城邦政体所形成的民主制度,有利地推动着古希 腊经济文化的进步,对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形成也具有重要意义。而罗马的法律则是构成古罗 马政治文明的重要内核,罗马法对后世影响深远,直到今天我们仍在受益于古罗马的文明,现 在的许多法律制度就来源于罗马法。 专题三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 【考纲要求】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3、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4、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 【课程标准】1、了解《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与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立 宪制的特点; 2、说出美国 1787 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英美政治制度 的异同; 3、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 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 【知识整合】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一)、《权利法案》: 1、主要内容: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 备军;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必须 定期召开议会。(限制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2、目 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 3、意 义:①、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了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 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②、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形成: ⑴、18 世纪前期,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 ⑵、特征:①、责任内阁制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 ②、内阁由下院多数党单独组成,内阁大臣必须是下院议员;下院多数党的首领 为当然的内阁首相,他负责挑选内阁成员并拥有免职权。 ③、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制,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阁员对外 必须全体一致,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④、内阁首相的权力——手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是事实上的国家政治生活中 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⑶、作用:内阁制的建立,使立法机构得以控制行政,有效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 关系。 2、发展完善:1832 议会改革; ①、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工业资产阶级为谋取参政权进行了积极斗争(根本原因) ②、内容:A、富有农民和城镇有产者获得选举权;B、新兴工业城市的代表席位增加。 ③、影响: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英国议会制度朝着民主化方向迈进 了一大步,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更加迅速的发展。②而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受到 了种种限制。(一分为二)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意义: 1、特点:⑴、国王作为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 ⑵、议会掌权,是国家权力中心,最高立法机关。 ⑶、内阁(首相)是真正掌握实权(行政权)的。 2、意义:①、大大削弱了国王权力,议会逐步掌握国家权力,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 了有力的保障。 ②、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是 历史一大进步。 ③、议会各党派在代议制下很多问题通过协商和妥协来完成,避免了不必要的暴 力和内战。 ④、对其他国家民主制度的建设有重要影响。 二、美国共和制联邦政体的确立 ☆ 美国 1787 年宪法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作用 1、主要内容:①、联邦制原则: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权利大大加强,但各州在 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②、中央政府的构建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最高 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最高司法机关归最高法院。 ③、民主原则:国会议员和总统由民选产生。 2、特 点: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3、作 用: ⑴、积极:①、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②、宪法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一定程度 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③、宪法一定程度调和了各方面的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 实的基础。 ⑵、局限性: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三、法国共和制和德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一)、1875 年法国宪法: 1、内容:①、行政权归于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命一切文武官 员,有特赦权,在参议院同意下解散众议院。 ②、立法权归于两院制议会,议员由选举产生,参议院:间接选出,有权否决 议案;众议院:普选产生,权利很小,可提出通过法案,但受到参议院和 总统的控制。 2、评价: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 结果,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分享政权的机会,对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促 进作用。 (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1871 年): 1、背景: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鲁士宰相俾斯麦实行“铁血政策”,领导普鲁士,通过 几次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大业。1871 年初,德意志帝国建立起来,同年春天, 颁布《德意志宪法》 2、《德意志宪法》主要内容: ①、皇帝:作为国家元首,拥有宣战、缔约、召集和解散议会的权力以及统率权; ②、首相:作为政府首脑,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 ③、议会: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联邦议会权力大,其代表 是任命的;帝国国会由普选产生,权力小。 3、特点: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封建残余重。 4、评价::⑴积极意义:①、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制国家建立起来,是德国社会的一 大进步。 ②、德意志的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 ⑵消极影响:①、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封建残余重和军国主义的传统。 ②、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 (三)、美、德、美、法四国政治制度的比较 英 国 德 国 美 国 法 国 国家元首 世袭的国王:象 征性的国家元首,职 责多数是礼仪性的 世袭的君主;集立法、 行政、军事大权于一身 选 举 产 生 的 总统:总揽行政权 力,统率海陆空三 军 选举产生的总统: 名义上拥有很大权力 行政机构 内阁:由议会下 院多数党组成,对议 会负责,受议会监督 皇帝任命宰相,宰相只 对皇帝负责 政府:总统领 导下,独立于国 会,受国会的牵制 行政权归总统;总 统权力受议会限制 立法权 下 议 院 下议院虽是立法机构,但所 有法案都须经皇帝和联邦 议会的批准 国 会 立法权归议会 司法权 上 议 院 “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 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法院(独立于国 会) 参议院(审判总统或部 长及危害国家安全案) 国家政体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总统制共和制 议会制共和制 ☆ 总结:(1)、英国:以君主立宪为主要特征,国王(君主)“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议会拥有立法权,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内阁是中央行政机关,内阁首相成 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2)、美国:美国代议制实行典型的三权分立和相互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种 权力分别由国会、总统、联邦法院执掌,三个部门行使权力时,彼此互相 牵制,以达到权力的平衡。 (3)、法国:1789 年大革命后,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进行了长期反复斗争,直到 1875 年才确立了议会制共和国制度。总统执掌行政权,议会掌握立法权。 (4)、德国:1871 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是一种不彻底、 不完善的代议制。 【知识拓展 1】 1、简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历史作用。 答:(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历史作用:①、共和派掌握实权;②、共和体制的最终 确立;③、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帝制独裁对比,共和体制的确立是历史的进步;④、随着法国 工业资产阶级势力的上升,对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2)、《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历 史作用:①、德国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②、德国社会的一大进步;③、有利于 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使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④、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军事性色彩。 2、19 世纪 70 年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在欧美主要大国得以确立,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差异, 各国又呈现出复杂的政体局面。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有哪些基本特点? 答:①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会由议员组成,议员由普选产生。国家的重大 立法和重大决策都必须经议会讨论并经多数通过,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②资 本主义国家一般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③都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也就是都必 须由在议会选举或大选中获胜的政党领袖来出任总统或总理(首相),并以本党人员为主组成内 阁。④政府在执政期间都坚决推行本党的意志和政策。总统和总理都拥有相当大的权力,不但领 导内阁,而且可以控制议会或干预立法。 (2)当时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在英、法、美、德等欧美主要大国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什么? 答: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法国议会制共和制,美国总统制共和制,德意志帝国二元制 君主立宪制。 (3)导致上述复杂政体局面的因素有哪些? 答:资本主义政体复杂多样,影响政体的因素包括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资产阶级成熟 的程度、该国阶级力量的对比、地理条件、历史传统、民族特点和国际环境等。 3、1689 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 法》规定德国为联邦制的君主国家。但由于国情和历史状况的不同,英德两国的君主立宪制 度不尽相同。请对比英德两国君主立宪制度的不同之处,并简述其原因。 答:(1)、不同之处:①、君主的权力截然不同。英国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而德国 君主是实,立宪是虚。德国皇帝是国家的元首,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帅军队、决定帝国 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②、在国家政权中占主导地位的阶级不同。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占 主导地位,而在德国容克贵族占主导地位,资产阶级则次之。 (2)、造成这些不同的原因:①、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不同。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 彻底扫除了封建势力;德国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的形式实现统一,从而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 路,封建残余比较浓厚。②、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较充分,资产阶级和新贵 族力量较强大;德国长期的分裂状态,导致其经济发展落后于其他西欧国家,由此造成政治上的 落后。 【知识拓展 2】: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19 世纪 70 年代)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特 征:选举;议会立法;三权分立制 3、理论来源:欧美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 4、实现途径:通过改革和革命,制定宪法,设立议会。 5、欧洲大陆代议制确立的意义:①、有利于欧洲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形成; ②、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 ④、对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专题四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一、时间范围:1840 年鸦片战争~1949 年新中国成立(近代前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有主权但不 完整。1919~1949 五四运动——新中国建立(近代后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有封建经济也有资 本主义经济运动。 二、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主要矛盾: 1、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 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四、新旧民主革命分期界标:五四运动; 1、旧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领导;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资产阶级共和国为前途。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新民主主义国家 为前途。 五、中国近代化的主题: 1、政治民主化: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与民主革命。 2、经济工业化: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3、思想科学化:思想解放潮流与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4、生活西方化: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六、两大任务:1、民族革命——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民主革命——求得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七、四条线索: 1、列强不断入侵,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侵略屈辱史)。 2、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封建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近代化(抗争史)。 3、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史。 4、近代工业、近代科技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 纵观列强侵华战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考纲要求】1、1840 年至 1900 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2、戊戌变法; 3、辛亥革命; 4、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 【课程标准】1、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 义。 2、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3、概述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 大意义。 4、列举 1840 年到 1900 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历史,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 斗争史实,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5、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战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 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史中的历史地位。 ◇ 【知识整合】 一、1840 年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的侵略【知识网络】 1、鸦片战争(1840——1842)与《南京条约》: ①、背景: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②、《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赔款 2100 万 银元,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 岸,打开了中国东南沿海门户;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要与英国 商定 (协定关税),破坏了关税主权。 ③、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 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英、法联军发动, ①、原因:主因:英法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直因:列强修约遭到拒绝。 ②、经过(略) ③、抗争:1859 年,直隶提督史荣椿在大沽炮台壮烈牺牲 ④、结果: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⑤、影响: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主权遭到更严重侵害;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 力开始勾结,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加深。 3、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①、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黄海大战(日本控制了黄海海域)、威海卫之战(北洋 舰队全军覆没)。结果:中国战败 ②、《马关条约》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 军费 2 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 岸开设工厂(反映出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影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 年)与《辛丑条约》(1901 年) 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直接目的: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义和团运动)结果:清政 府签定了《辛丑条约》。 ②、《辛丑条约》内容: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 4.5 亿两;划定北京的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 国的工具);拆除天津大沽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 海关沿线要地。 ③、影响:清政府彻底成为列强的侵华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拓展: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造成什么影响? A、政治上:列强强迫清政府签定了大量割地赔款不平等的条约,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激化中国社会矛盾,引发中国人民不 断地抗争和探索。 B、经济上:他们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破坏自然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 主义市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使中国经济依赖列强丧失独立性。也刺激 中国资本主义产生。 C、思想文化上:冲击中国的旧思想旧制度,促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推动中国近现代 社会生活的变迁。 二、1840 年至 1900 年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1、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 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 2、黄海海战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清政府的北洋舰队主力尚存。由于李 鸿章的“避战保舰”政策,日本获得黄海海域的制海权。最终在威海战役中,北洋舰队 全军覆没。 3、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①、领导人:邱逢甲、徐骧、刘永福等。 ②、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的历史意义: A、反映了台湾人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爱国主义精神。 B、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上留下光辉的篇章。 4、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①、原因: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②、经过:口号,“扶清灭洋”;地区:山东→京津地区。 ◆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中国军民抗御外辱,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 民族尊严;列强之间的矛盾。 三、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1、侵华日军的罪行 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原因:日本既定的侵华政策(根本原因);日本受世界性经济危 机的影响,陷入极端困难的局面,为了摆脱危机(直接原因);中国国民政府正全力围剿 红军,给日本以可趁之机。国际因素:欧美忙于应付经济危机,无暇东顾. ⑵、侵华日军的罪行: ①、发动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1)、九一八事变:1931 年,日本侵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标志着日本大举侵华的 开始。 2)、七七事变:1937 年 7 月 7 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3)、1937 年 12 月,日军在南京进行了为期 6 周的南京大屠杀,30 万同胞被害。 ②、日军侵华罪行(分类): A、屠杀中国人民,进行细菌战、毒气战 B、疯狂迫害占领区人民(推行“以华制华”的政策,扶植傀儡政权) C、进行经济掠夺(实行殖民统治,目的是把沦陷区经济沦为日本的附庸经济) D、推行奴化教育和愚民政策(目的是消磨、摧残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斗志,实 现其同化政策) 2、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①、背景: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民族危机。 ②、形成过程:(了解) A、1935 年 12 月,中共中央在陕北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的方针。 B、1936 年 12 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 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C、八一三事变后,国共双方军事合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改编为八 路军和新四军。 D、1937 年秋,中共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E、1937 年 9 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③、意义:有效地孤立了日本侵略者,充分动员了全国亿万军民,实现了全民族抗 战。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⑵、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①、淞沪会战: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第一场会战, 打破了日本 3 个月灭亡中国的计 划; ②、太原会战: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平型关大捷(八路军 115 师取得) ③、徐州会战: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台儿庄战役(国民党李宗仁指挥) ⑶、共产党敌后抗日斗争 ①、1937 年 8 月洛川会议:中共中央制定了全面抗战的路线,会后八路军、新四军 深入敌后,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 ②、成立陕甘宁边区 ——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③、配合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作战,取得了平型关大捷 ④、1940 年 8 月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进行了百团大战。敌后战场发展成为抗日 战争的主要战场 ⑤、巩固根据地的措施:政治上:在民主政权中,团结抗日各阶级,阶层;经济上 实行减租减息,开展大生产运动,思想上开展整风运动。 ⑥、1945 年中共召开七大,为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 ⑷、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历史地位 ①、抗争胜利: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终于取 得伟大胜利。 ②、历史地位:A、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B、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C、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为民主革 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D、是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是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E、它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实现了 祖国统一。 四、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和各阶层民众强国御侮的抗争与探索 (一)、农民阶级: 1、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年) (1)、根本原因:阶级矛盾的激化 (2)、进 程:1851 年金田起义——开始,,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1853 年 3 月,洪秀 全改南京为天京,定都天京。其政治影响:建立了与清朝对峙的革命政权。 1853 年,北伐,林凤祥,李开芳,失败,为西征胜利牵制了大量敌军。西征、 东征,军事上达到全盛。 (3)、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①、内容:A、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分配方式,不 论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B、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分配方式:规定每户留足 口粮,其余归国库的产品分配原则。 C、理想目标: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 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②、评价:①、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②、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 争的思想结晶。 ③、但是这个制度所制定的平分土地的办法,并不切合实际,是农民平均主 义的空想。所以《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实施过。 (4)、1859 年,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 ⑴、目的:为了振兴太平天国。 ⑵、内容: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发展资本主义。 ⑶、评价:①、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 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②、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当时处于战争环境,因而 《资政新篇》未能真正推行。 (5)、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⑴、失败过程:天京变乱,由盛转衰;1864 年,天京陷落,失败。 ⑵、失败的原因:①、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②、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 失败的教训: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 民主革命的重任。(农民阶级不可能带领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但他们是近 代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2、义和团运动(19 世纪末——1900 年):1898 年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反对帝国主义的 侵略,1900 年在八国联军和清政府的联合镇压下失 败。 (二)、地主官僚阶层: (1)、洋务运动(19 世纪 60 年代——90 年代):以曾国藩、李鸿章等地主官僚为代表,主 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自强求富,推动清王朝中兴的一场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北洋水 师的惨败标志这场运动的破产,但中国的现代化运动由此起步。 (2)、清政府“新政”(20 世纪初):迫于内外压力决定实行君主立宪制,1906 年发布“预 备仿行立宪”谕旨,1908 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11 年宣布组成第一届责任内阁, 史称“皇族内阁”。 (三)、民族资产阶级: 1、维新变法运动(1895——1898 年):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主张清政 府改良政治,推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变法 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地主顽固派的镇压 而失败。 2、辛亥革命:【拓展:辛亥革命发生的原因:①19 世纪末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②清政府在 《辛丑条约》签订后,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⑴、成立:1905 年孙中山、日本东京。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创办机关报《民 报》; ⑵、纲领(三民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民族主义);创立民国: 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权主义);平均地权:资本主义土地纲领(民生 主义)。(详细见必修三“三民主义”); ⑶、同盟会成立的意义: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 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武昌起义 ⑴、成功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不断传播、革命派武装起义对革命形势的推动、文学社 和共进会的长期工作、湖北新军的革命首创精神、资产阶级立宪派和人民群众的配合 ⑵、爆发:1911 年 10 月 10 日,光复武汉三镇。 ⑶、影响: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3)、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 年元旦、定都南京、五色旗、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民国纪元。(政 府性质及依据?)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 年 3 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⑴、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体制、责任内阁制(防止袁世凯个人专权)。 ⑵、性质: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⑶、意义:这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从法律 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 的一座丰碑。 (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A、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在中国的统治,承重打击了封建主 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提高了人民的参 政议政意识,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D、辛亥革命颁布的一系列法令措施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维拓展:①、辛亥革命成功的依据是: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辛亥革命失败的依据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 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③、教训: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必须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 革命纲领;必须有坚强正确的革命政党;必须联合广大的农民,解决土地问题; 必须建立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思维拓展: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探索救国强国之路的主要特点: (1)、探索具有广泛性。近代前期的主要社会阶级,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 资产阶级中的许多政治派别都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活动。这是由于外国资本 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外国的侵略对各个阶级 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各阶级在反对外国侵略、维护国家利益方面必然有 一致性的一面。 (2)、具有普遍的向西方寻找真理的特点。这是因为外国的侵略不仅打开了中国的大 门,也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从闭关锁国和妄自尊大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看到了西方的先进与中国落后的现实。 (3)、探索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这体现在学习西方的内容上具有不同的层次。初期模 仿西方的科学技术,到后来逐步领悟到学习西方经济、政治制度;从学“立宪 制”到学“共和”等许多层次。造成这一特点的原因不仅在于时间上的差异和 对西方认识上的差异,更主要的是阶级地位上的差异。 (4)、具有继承性和延续性。前后提出的各种救国方案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既有量 变、又有质变的飞跃:如洋务派继承了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思想,而早期维新派 又是由洋务派转化而来的。每一个新的探索都吸收了前面探索的经验、总结了 失败的原因而有所发展;每一个新的探索又为后面的探索提供了借鉴的经验。 前后都有继承和发展的联系。 (5)、探索具有阶段性。这一特点,与中国社会不同阶段所具有的时代特征相关。在救国图存 的战争期间,救国方案以反侵略为主要内容,如地主阶级抵抗派、义和团的救国方案 等. (四)、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抗争: ★ 五四运动 (1)、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火线) (2)、过 程:第一阶段:5 月 4 日—6 月初 中心:北京 主力:学生。 口号“外争主权, 内惩国贼”(具有反帝反封性质)、“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 约上签字”。要求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第二阶段:6 月 5 日以后 中心:上海 主力:工人(工人阶级由此登上政治 舞台) (3)、结果:取得初步胜利:释放学生、罢免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影响:①、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②、各阶层的作用:青年学生起了先锋的作用,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③、显示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 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思维拓展】:五四运动意义: ①、政治: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标 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②、文化: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五四运动也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 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③、思想:五四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专题五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 【考纲要求】1、《共产党宣言》; 2、巴黎公社; 3、俄国十月革命。 4、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的党成立; 5、新民主主义革命; ◇ 【课程标准】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3、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史实,认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4、概述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 大意义。 ◇ 【知识整合】 一、《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经济条件: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阶级条件: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 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运动,时间集中在 19 世纪三四十年代,标志欧洲工 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3)、理论条件:吸收了 19 世纪三大优秀理论成果: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德意志古典哲 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4)、实践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努力 2、标志:1848 年 2 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指导,从此国际工人运动蓬 勃开展起来,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形成了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二、巴黎公社的成立 1、成 立:3 月 18 日革命成功,3 月 28 日巴黎公社成立。 2、革命措施:①、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 ②、民主选举和监督; ③、最高年薪的规定。 3、性 质:无产阶级政权。 4、意 义: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 命与专政学说;它的经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公社战士的 精神将永垂史册。 5、经验教训:巴黎公社的失败是必然的。因为在 19 世纪 70 年代,不论是生产力水平还是 无产阶级的政治威信,都还未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同时,公社缺 乏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更没有前人可供借 鉴的经验,这些是巴黎公社失败的重要原因。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 次伟大尝试。它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其经验 是宝贵的,教训是深刻的。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其原则永存,精神不朽。 三、俄国十月革命: 1、过程:⑴、二月革命: ①、目的: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沙皇制度; ②、性质: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③、作用: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 ⑵、两个政权并存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主要的)工兵代表苏维埃(监督性的) ⑶、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意 义: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方向。 ⑷、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 ①、经过:1917 年 11 月 6 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开始;苏维埃二大通过《告工人、 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②、作用:成立以列宁为首的世界上第一个工兵苏维埃政府,宣告了世界上第一 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2、十月革命的意义;(——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1)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无产阶级革命。 2)对俄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①、政治上: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经济上: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 3)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①、对帝国主义来说:十月革命的胜利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 ②、对国际无产阶级运动来说:在一个大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 社会主义国家,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③、对民族解放运动来说: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 器和实践指导力量。 (四)、中共“一大”和“二大” ⑴、中共成立的历史条件 ①、阶级条件: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②、思想条件: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③、组织条件: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④、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⑵、中共成立的过程: 1)、中共一大:——标志诞生 ①、时间:1921 年 7 月 23 日;地点:上海; ②、主要内容: 确立党的名称;制定党的纲领;明确中心任务;选举领导机构。 2)、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①、时间:中共二大(1922 年 7 月);条件:对于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的正确分 析; ②、主要内容: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 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③、意义: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⑶、中共成立的意义:①、性质:新型工人阶级政党; ②、影响: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1、国民革命运动中的国共合作 ⑴、合作条件:中共认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孙中山深感人民力量的伟大,决定“以 俄为师”。 ⑵、标 志:1924 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方式:党内合作,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新 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⑶、意 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民革命运动 迅速展开 2、北伐战争 ⑴、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⑵、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⑶、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制定了正确的北伐方针。北伐军得 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北伐军广大将士作战勇敢, 尤其是共产党员起了先锋模范作用。 ⑷、意义:将革命势力由珠江流域推进到长江流域,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工 农运动发展迅速,提高广大群众的觉悟。扩大中共影响,党的力量有所增强。 【国民革命的教训: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武装,进 行武装斗争。】 3、南昌起义 ⑴、时间:1927 年 8 月 1 日; ⑵、领导: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 ⑶、意义: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 诞生。 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⑴、建立:1927 年 9 月,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10 月,率领工农红军创建了井冈山革命 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⑵、发展:“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在“工农武装割 据”思想的指引下,红军和根据地迅速发展壮大 ⑶、意义:标志着毛泽东在实践上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从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 国胜利的正确道路。 ☆ 【思维拓展】:中国革命道路开辟的启示: 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具体国情出发,来确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第二:要正确对待外国经验,一切要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不能照搬别国的经验。当时共产国 际在中国推行俄国的经验,王明等人照搬苏俄的经验,却使中国革命遭到挫折。 第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将马列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创 建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5、红军的长征 (1934.10——1936.10) (1)、原因:①直接: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②根本:“左”倾错误 (2)、过程:①、开始:1934 年 10 月 ②、结束:1936 年 10 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红军二万五 千里长征 胜利结束。 (3)、影响:①、红军长征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 命转危为安。 ②、红军长征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 ③、红军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④、长征中红军将士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百折不挠,所向无敌的革命英雄 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乐于吃苦的奉献精神,为后人流下了宝贵的精神 财富。 ☆ 【思维拓展】:“长征精神”的内涵: 这种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 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 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 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 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 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6、遵义会议:1935 年 1 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⑴、内容: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 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事实上形成了第一代党的领 导集体) ⑵、意义: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 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这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 成熟的标志。(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了方法准备——将马克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实 际相结合) 7、挺进大别山和三大战役 1947 年刘伯承、邓小平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1948 年秋开始-1949 年春结束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为解放全 国奠定了基础。 8、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⑴、背景: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⑵、召开:1949 年春、河北西柏坡展开(第二次工作重心转移) ⑶、内容:工作重心的转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党的基本政策;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 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⑷、意义:为新中国成立作了思想上政治上的准备。 9、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⑴、国内: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期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 新中国即将诞生。 ⑵、国际: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具有世界意义。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 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⑶、思想: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 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 【思维拓展】:对国共两党关系的历史思考: ①、国共两党代表的是不同阶级利益的政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两党两次合作,沉重打击了 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推动了中国革命发展; ②、两党分裂和内战完全是国民党反动分子反共反人民的结果,给人民和国家带来了深重灾 难,也给帝国主义的侵略以有机可乘; ③、事实说明,两党合则国兴,两党分则民族和人民之不幸; ④、希望在历史新时期,国共两党合作,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专题六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的统一 ◇ 【考纲要求】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3、“文化大革命”; 4、改革开发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5、“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 【课程标准】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2、了解文革的危害,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3、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 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4、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 重大历史意义。 ◇ 【知识整合】 一、新中国成立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背景:(1)、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政治) (2)、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军事)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 2、时间:1949 年 10 月 1 日。 地点:北京。 3、意义:①、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统治者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 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 ②、新中国是一个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 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 ③、新中国成立,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④、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 (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时间、地点:1954 年 9 月、北京。 (2)、内容: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性质:是新中国的根本大法,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②、内容: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 民主国家。国家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 和义务,确立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③、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④、意义:宪法的颁行,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3)、意义: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①、初 步 建 立: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②、发展到新阶段:1956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的方针,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意义: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开创了群 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①、背景: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 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②、目的: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平等地位与共同发展。 ③、法律保障: (1)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 项根本制度,同时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划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 级。 ④、五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1947 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1965 年)。 ⑤、意 义: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 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文革”对民主与法制的践踏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政治制度的破坏: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2、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摧残, 3、国家的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 (二)、教训:A、“文化大革命”的动乱,是对民主与法制的野蛮践踏,使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严 重倒退。 B、“文革”留下的深刻教训是:必须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完善国 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深入持久地进行民主法制教育。 三、新时期的民主与法制建设 1、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治建设的主要成就及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 ⑴、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的法制建设方针。 ⑵、平反冤假错案。 ⑶、1982 年 11 月,全国人大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对建国三十多年来 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成为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⑷、1999 年,九届全国人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以国家 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 2、意义: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使民主政治 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 四、“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1、“一国两制”的构想(理论) (1)、含义: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 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形成过程: ①、1979 年,《告台湾同胞书》,首先建议在海峡两岸实现“三通”,宣布尊重台湾 现状、争取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②、1981 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③、80 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④、确立:1984 年,全国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一国两 制”这一伟大构想,并获得大会通过。 2、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实践) (1)、香港:中英会谈(1983 年)—— 联合声明(1984 年)——胜利回归(1997 年 7 月 1 日) (2)、澳门:联合声明(1987 年年)——胜利回归(1999 年 2 月 20 日) (3)、意义:①、洗雪了百年耻辱。 ②、开创了香港、澳门和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③、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④、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 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1979 年后,党和政府公开宣布实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开创了两 岸关系的新局面。 (2)、1980 年后,海峡两岸民间交往不断加强,通邮、通航、通商的限制逐渐放松,两岸 交流日益频繁。 (3)、1992 年 10 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就“海峡两岸 均坚持 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 (4)、1995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以 推动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5)、1995 年 1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 奋斗》,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6)、2005 年 3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发布《反国家分裂法》,为制止国家分裂提供法 律依据。 【拓展】:影响海峡两岸关系的因素: 1、有利因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两岸交流频繁,联系日益紧密;统一符 合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两岸人民渴望统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等 等。 2、不利因素:台湾岛内的分裂倾向和国外的反华势力的干涉 专题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 【考纲要求】1、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 【课程标准】1、了解从新中国成立到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是新中国外交的奠基时期。新中 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并确立了处理国与国关系和国际事 务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同。 2、20 世纪 70 年代,国际风云多变,中国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改善同西方大国的关系,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使中国外交取得了突 破性的成就;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在国际地位中的影响;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外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国际形势的深 刻变化,中国适应新形势,对外政策和国际战略做出重大调整,为维护世界 和平和促进人类共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 【知识整合】 一、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成立那一天起,就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⑵、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最突出的成就:中苏建交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意义: 对于中苏两国的友谊和合作,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 义,有利于中 国的发展。 ⑶、1954 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⑷、1955 年,万隆会议(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提出 “求同存异”方针(“同”是指 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压迫;“异”是指 思想意识 和社会制度不同),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万隆精神” 指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 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 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⑴、第一次提出:1953 年 周恩来 ⑵、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原则” 后 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原则”。 ⑶、意义: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②、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 ③、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④、同时,在世界上也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 准则。 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 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二、20 世纪 70 年代的外交重大成就 (一)、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原因:①、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②、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逐渐破产 ③、中国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2)、史实:1971 年 10 月 25 日,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 2758 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 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影响:①、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②、也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③、大大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力量。 (二)、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美关系缓和是 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外交关系取得突破的关键) 1、原因:中美双方的共同要求 2、过程:1971 年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同年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 年尼克松访华,签署 《中美联合公报》;1978 年两国发表《中美建交公报》,1979 年中美正式建交, 中美关系正常化。 3、意义:(1)、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 建立外交关系,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2)、从 20 世纪 50 年代起,因美国孤立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 破,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三)、中日关系的改善 1、直接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 2、过 程:1972 年,田中角荣访华,签署建交声明,中日建交。 3、意 义:中日建交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 这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世界和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拓展】:认识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1)、对中国: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许多国家同中国建交,在国际上掀起一个同中国建 交的热潮;打破了美国孤立遏制中国的局面,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 (2)、对国际:有利于中国、美国、日本人民的利益和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缓和了世界紧张 的局势,为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新秩序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大外交活动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中的重大外交活动 1、事件: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的首次会晤:2000 年 9 月,江泽民出席在美国纽约 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在江泽民的倡议下,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 国(中、法、俄、英、美)首脑举行了首次会晤。 2、内容: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合理、公正地解决。(两伊战争问题、柬埔 寨问题);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积极倡导和实行裁军;作为发展中国 家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及其意义 1、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中国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1)、过程:①、1996 年 4 月,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 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会晤。确立“上海五国机制”。 ②、2001 年 6 月,“上海五国”机制发展成为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一一“上 海合作组织”(新增:乌兹别克斯坦)。 (2)、意义:中国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开创了结伴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 提供了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 作模式,对推动建立公正合 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现实意 义。 三、国际交流与合作:1)积极发展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 2)在多边经济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加入 WTO) 3)积极参与地区性组织的外交活动 4)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 四、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表 现:1)、反对霸权主义 2)、改善和发展同世界大国的关系 3)、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4)、积极支持联合国的工作 专题八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 基本线索: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瓦解,六七十年代以来世界格局的多极趋势出现并加强。 ◇ 【考纲要求】1、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两极格局瓦解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 【课程标准】1、了解美苏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 “冷战” 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 展的影响; 2、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 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复杂曲折中发展; 3、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事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 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 【知识整合】 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原因:①、战时的共同敌人消失; ②、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根本原因); ③、苏联成为美国称霸道路上的最大障碍。 2、雅尔塔体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 新体制,即雅尔塔体制,它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3、过程:①、“冷战”的公开信号:丘吉尔的“铁幕”演说。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 领导人第一次公开发出“冷战”信号,为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做了舆论准备。 “冷战”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是两种社会制度尖锐对立的表 现。 ②、杜鲁门主义的提出:1947 年 3 月 12 日,杜鲁门发出了“冷战”宣言——在国 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一篇特别咨文,这篇咨文的内容被称为杜鲁门主 义。内容:声称希 和土耳其正面临“极权主义”的威胁,要求国会在 1948 年 6 月底以前提供 4 亿美元的 助。影响: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特点: 以意识形态的分歧作为幌子,来掩盖全球扩张的目的。 ③、马歇尔计划的出台:1947 年 6 月 5 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复兴 计划”,即马歇尔计划。目的:用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实 质: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 ④、苏联的反击措施:成立“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以协调和统一各国党的行 动;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建立一个社会主义世界市场,与西方资本主 义世界市场相对抗。 ⑤、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形成:1949 年,建立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 年,建立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 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4、影响:⑴、德国分裂:(美苏“冷战”的产物,欧洲分裂的象征。)德国投降后,被苏、 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如何处置德国是美苏斗争的焦点之一。由于美苏 冷战加剧,双方就德国统一问题的谈判未能达成协议。1949 年,在美国和苏 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 国,德国分裂。 ⑵、朝鲜的分裂:日本投降后,美苏军队以北纬 38 度线为界,形成了朝鲜半岛南 部和北部两个占领区。 ⑶、古巴导弹危机:(美苏对抗的典型表现,也表明战略优势在美国方面) 1962 年,苏联为改变在美苏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开始向古巴运动中程导弹。 美国很快发现了正在古巴建造的中程导弹发射基地,并获得了关于导弹型号 及其他数据的确切情况。随后,美国开始武装封锁古巴,美军进入最高戒备 状态。苏联武装部队也随之进入戒备状态,取消一切休假和外出。经过美苏 两国的对峙和谈判,苏联最后从古巴撤走导弹,古巴导弹危机结束。 【拓展】:美苏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⑴、消极影响:①、两国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 交织,造成国际局势一次又一次的紧张; ②、表现:德国分裂;朝鲜分裂和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 争等。 ⑵、积极影响:①、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举例:古巴导弹危机)。 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不同程度地从对方身上借鉴 了经验,吸收了教训,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 整体发展。 ③、两极格局下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 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举例:不结盟运动。) 二、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背景:①、二战使欧洲失去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②、美苏两极格局下,西欧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③、战后西欧国家经济发展联系日益紧密,所以要联合起来,重振雄风。 2、进程:①、经济一体化进程:1951 年 4 月建议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 年组建欧洲共同体 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 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称 欧洲共同体;并朝着单一的欧洲货币体系发展。 ②、政治一体化进程:1)对外:奉行共同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欧洲联合为 基础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1973 年提出“一个 声音说话”,努力做到步调一致。 2)对内:1975 年成立“欧洲议会”,直接选举产生;80 年 代加快共同防务合作。 3、作用:①、促进和推动了西欧经济的发展。 ②、增强了西欧同美苏两个越级大国抗衡的能力,动摇了美苏两极格局,促进了 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③、改善和加强了同第三世界的关系。西欧出于自身的需要同第三世界保持密切 联系,以获得固定的原料来源与广大的市场。 ④、保持了西欧各国之间长期友好合作的稳定局面。它们共同致力于经济、政治 的合作与协调,促进了西欧长期的和平与稳定,保证了经济迅速发展。 三、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二战后初期美对日政策的变化(对抗——扶持)。 2、日本经济高速发展: 原因:1)、民主改革 2)、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 3)、高度重视科技 4)、高度重视教育 5)、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条件 6)、美国的扶植 7)、实行非军事化 3、影响:经济:资本主义的第二号经济强国; 政治:改变外交方针,从向美国一边倒到实行以美日为关系为主轴的全方位外交 4、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经济的多极化) 四、不结盟运动兴起: ⑴、原因:①、二战后,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②、为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己的独立(目的)。 ⑵、兴起:①、人物:南斯拉夫的铁托、印度的尼赫鲁、埃及的纳赛尔。 ②、时间:1961 年召开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 ⑶、内容:①、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 ②、坚持反新老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统治的一切形式和表现,维护世界和平; ③、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⑷、影响:①、第三世界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②、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③、有力地冲击了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为保卫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 重要贡献。 五、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苏联解体 (1)、原因:1)、戈尔巴乔夫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2)、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 3)、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2)、标志:1991 年,俄罗斯等 11 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苏联完全解体 (3)、影响:苏联完全解体,标志战后存在 40 多年的两极格局崩溃。 启示:⑴、苏联解体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受挫,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 ⑵、社会主义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不断的自我改革来逐步完善。 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必须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⑷、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⑸、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曲折是暂时的,前进是历史必然方向,社会 主义将必然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⑴、特点:“一超多强”(美、欧、日、俄、中) ⑵、表现:a、美 国: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实现“美国领导世界”;推行霸权主义: 发动伊拉克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 b、欧盟成立:1991 年《欧洲联盟条约》经济政治一体化,1993 年 “欧盟”正 式成立(今 25 国),1999 年 1 月,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 启用;欧盟努力建立欧洲独立的防务体系。 c、日 本:经济大国,并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d、俄 罗 斯:继承前苏联政治遗产,加强经济改革(特别是普京的务实政策) e、中 国:改革开放以后,综合国力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主要表 现:①、综合国力增强,已是政治大国;②、加入亚太经合组 织和世贸组织;③、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为制止亚洲金融危 机恶化做出了贡献)。 3、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①、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②、有利于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③、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④、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⑤、有利于大国关系缓和; ⑥、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拓展】: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主要表现为雅尔塔体系瓦解和冷战结束后展现的多极力量 竞争共处的趋势。背后的决定因素是区域经济集团化。 六、和平与动荡并存 1、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流 特点:世界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世界呈现出和平与动荡并 存的局面 2、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 原因:两极格局瓦解;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政策;恐怖主义活动频繁,文化传统、宗教信 仰、地区冲突、水资源等等。 表现:1991 海湾战争、1992 波黑内战、1999 北约轰炸南联盟、伊拉克战争。 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笔记、提纲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 【考试大纲】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的发展; 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 【课程标准】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事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商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4、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以及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 展的原因。 【知识整合】 一、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 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 铁农具和牛耕及其发展。 春秋初期,人们掌握了冶铁技术,出现了铁农具;战国时期,铁农具得到普遍推广。 春秋后期,牛耕出现,战国普及。从此,铁犁牛耕成为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 耕作方式演变过程:从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 →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 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耕作方式不断进步) ● 耕作技术:精耕细作;隋唐时期出现曲辕犁,中国犁耕技术成熟。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1、奴隶社会(夏商周):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 发展过程:开始实行(商)——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废除(战国)。 瓦解及原因:①、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这种生 产方式不能适应生产国发展的需要; ②、许多私田出现; ③、战争频繁,劳动力减少; ④、鲁国等进行税制改革,促使土地逐步由国有向私有转变,逐步形成了封建 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井田制逐步瓦解。 2、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 A、形成: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运动。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起来。其中, 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B、多种所有制形式(分三种形式)。 (1)国有土地所有制:国家经营,主要用于封赏和授田(如均田制、屯田制), (2)土地私有制:(包括君主土地私制、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3)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土地兼并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 C、土地兼并的危害:①、税收减少; ②、社会矛盾激化,动荡不安; ③、导致租佃关系的出现并日趋普遍化。 D、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也称小农经济、自然经济) 形成:春秋战国。 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评价 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 积极:在封建社会前期,基本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①、比较稳定; ②、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③、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消极:在封建社会后期,即明清时期,小农经济日益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①、规模小,阻碍社会分工与商品经济的发展,阴碍近代社会发展; ②、非常脆弱,很难保证税收; ③、容易引发生态矛盾。 影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 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 的重要原因。 E、古代中国主要的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 (1)经济思想:以农为本; (2)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3)认 识:土地制度的变革和调整实质上体现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二、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 ★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原始社会后期:手工业与农业分离: 夏商周三朝:手工业由官府垄断: 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出现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 ●主要手工业部门及成就 ①、冶金业 A、冶铜技术:新石器时代出现铜器: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术先进; B、冶铁技术:春秋出现铁器;战国铁农具推广。 ②、制瓷业 地位:瓷器是中国发明的,大量出口,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 ③、纺织业(中华文明的象征) 丝织业:最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丝国”;丝绸之路; 棉纺业:明代:棉取代丝麻毛,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古代手工业的经营方式(官营、私营、家庭) 官营手工业:官府统一管理;规模大,分工细,水平最高;资金雄厚;明前期一直占据手 工业主导地位。 私营手工业:春秋战国:私营工商业兴起,明代中叶以后超过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并产生雇佣劳动关系 三、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 商业发展历程 1、商业的兴起 商朝时期:“商人”出现,货币为贝壳;特点:商业由官府控制; 春秋战国: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特点:由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秦汉时期:秦统一货帛、度量衡,汉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表现:对外贸 易发展,出现了许多商业中心:隋唐时期:城市繁荣,城市中“市”“坊”分开, 广州成为对外贸易的港口 2、商业的繁荣 宋朝:彻底打破高、坊界限,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海外 贸易发达宋朝商业繁荣的原因: ①、从分裂走向局部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②、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③、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地域和时间限制(打破市、坊界限,有早市、夜市); ④、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⑤、纸币的出现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明清:城镇经济繁荣,各地涌现出许多地域性商人群体一商帮,其中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 商,徽商的活动范围遍及全国各地 ★古代商业发展特点:①、商业产生后不断发展,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 ②、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 ③、政府逐渐放宽对商业的限制,但长期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 业的长足发展; ④、商业始终是自然经济的补充,不占主导地位。 四、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 1、明朝产生: ①、产生原因: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萌 芽的必要条件,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 义萌芽 ②、出现部门:私营手工业中的纺织业、陶瓷业等 ③、出现标志:手工工场的出现(即当时“机房”的出现) ④、关 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户和机工之间是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⑤、目 的:是为了增殖利润、扩大再生产 2、清朝发展:到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表现在手工工场的规模扩大,分工更 细,部门和地区增多。 3、对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认识 ①、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总趋势; ②、资本主义萌芽只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当中,是稀疏而又微弱的; ③、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始终在萌芽状态中徘徊,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4、阻碍因素: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一方面是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强化,另一方 面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促进统治者实行一系列抑制资 本主义发展的措施。 具体表现在:①、国家政策(重农抑商、禁海与闭关政策); ②、国内市场狭小; ③、缺乏扩大再生产的资金。 ★“重农抑商”政策 1、产生:产生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中,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传统经济政策,贯穿于 整个封建社会。 2、原因:①、“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 ②、巩固封建统治。 3、推行的目的:直接目的: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 4、主要内容把农业作为国计民生的根本,倍加重视和保护;对商业活动是进行抑制。 5、重农抑商政策的特点:①贬低商人地位;②限制经营范围;③重税;④禁止对外贸易。 6、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 ①、积极作用:封建社会初期重视农业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巩固了封建统治。 ②、消极作用:明清时期,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萌芽的发展,违背了经济发展 规律,是中国在近代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导致经济结构过于单一。 ★“海禁”与“闭关锁国” 1、原因:①、防范西方殖民入侵和反清斗争 ②、统治者盲目自大的观念; ③、根本原因:自然经济的封闭性是该政策产生的根源。 2、内容: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3、危害:妨碍了海外市场的拓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长期与世 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专题二 工业文明的崛起与对中国的冲击 ◇ 【考纲要求】1、新航路的开辟; 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3、工业革命; 4、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5、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 【课程标准】1、15 世纪末,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的状态,将世 界连成了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2、西欧国家通过早期殖民扩张,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原 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为工业革命的出现提供了前提。 3、两次工业革命后,亚、非、拉美的绝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资本 主义世界市场终于形成。 4、单元线索: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逐渐解体; 5、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曲折发展。 ◇ 【知识整合】 一、新航路的开辟 1、开辟瓣航路的背景: (1)、必要性(原因):①、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根本原因): ②、社会根源:《马可波罗游记》欧洲的“寻金热”(开辟新航路动机); ③、宗教根源:传播天主教; ④、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传统商路(直接原因); ⑤、思想因素: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思潮一人文主义鼓励冒险、勇于 开拓、进取挑战并征服自然,大胆追求财富并实现个 人价值。 (2)、可能性(条件):①、科学技术的发展(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 的提高);②、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2、过程:①、1487 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发现好望角(暴风角); ②、1498 年葡萄牙人达•伽马直达印度; ③、1492 年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 ④、1519—1522 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3、影响 (1)、对世界:①、加强了欧洲同亚、非及美洲之间的联系,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②、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③、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2)、对欧洲:①、欧洲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②、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欧洲富国,西欧一些国家开始进行早期殖民扩张。 ③、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最主要影响) 二、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1、荷兰殖民扩张 ①、主要方式:进行海外贸。17 世纪时,荷兰达到海上贸易的鼎盛时期,取代西班牙、葡萄 牙成为殖民帝国和世界头号贸易强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②、国际竞争的主要手段:组建大型的商业公司。成立荷兰东印度公司;阿姆斯特丹拥有最 大的储存仓库和金融设施,成国际金融中心 ③、特点:殖民扩张与对外贸易紧密联系,组建大型商业公司是荷兰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手 段。 2、英国的殖民扩张 (1)、过程:①、英国早期一方面进行正常的对外贸易,一方面从事海上掠夺,并得到政府 的支持,被称为“海盗国家” ②、17 世纪英国势力渐增,进行一系列商业战争,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法 国等殖民国家。 ③、18 世纪下半叶,英国确立了海上霸权,成为最大的“日不落”殖民帝国 (2)、英国殖民扩张的优势: ①、地理优势——地处大西洋航运中心 ②、经济优势——手工业发达,资源丰富; ③、制度优势——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④、军事优势——拥有欧洲最强大的海军。 (3)、特点:英国殖民霸权地位的确立主要是通过殖民战争实现的。 3、欧洲列强殖民扩张的影响 ①、对殖民国家: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财富并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②、对殖民地国家:A、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黑奴贸易:欧洲→非洲→美洲→ 欧洲) B、殖民主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思想观念,促进了 殖民地的发展和进步。 ③、对世界:A、大大拉开了东西方历史进程的距离 B、打破了世界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殖民扩张与掠夺。 三、工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发生的背景 ①、前提:英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为工业革命提供政治前提 ②、资金:通过国内圈地运动及海外的殖民扩张、黑妈贸易‘海外贸易积累了大量资金。 ③、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得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 ④、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基础,资产阶级政府对科技的支持和奖励。 ⑤、市场:英国海外市场的扩大,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商品生产无法满市场的需要(直接原因)。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过程和重要发明 ①、过程:纺织部门→动力→交通运输部门 ②、发明:纺织机械——飞梭(凯伊)、珍妮纺纱机、水力织布机 动力机械——蒸汽机(瓦特) 交通运输——汽船(美 富尔顿)、蒸气机车(英 史蒂芬孙) ③、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新兴的棉纺织业 ④、工业革命起迄时间:18 世纪 60 年代——19 世纪中期 ⑤、开始标志:珍妮机的发明和使用; 结束标志: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制造机器) ⑥、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瓦生改良蒸气机 ⑦、交通运输业的发明:1807 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轮船; 1814 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火车);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大幅度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欧美资产阶级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同时客观上传播了先进 的思想和生产方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②、引起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变化:迅速壮大了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两大对立阶 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斗争不断; ③、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 世纪中后期) ★第一次工业革命如何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①、机器大生产的产品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 ②、工厂生产需要来自世界各地的原料; ③、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变为各地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提供了条件。 2、第二次工业革命 ●背景:①、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 ●表现:①、电力的广泛应用(显著表现); ②、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深远影响); ③、化工技术的发展; ④、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成就:①、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19 世纪 70 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②、电动机、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问世,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③、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内燃机驱动)。 ●特点:①、以科学理论为基础,科学的技术紧密结合,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 ②、多个国家同时并举。 ③、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交叉。 ④、极大地推进了生产力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影响:垄断组织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议 ①、推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②、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形成垄断; ③、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 第二次工业革命如何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推动了世界范围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更多 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先进 的物质条件; ③、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④、资本主义列强凭借日益强大的实力,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世界 基本上已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行业】棉纺织为、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亚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行业】电力工业、电气产品制造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 四、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㈠、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传统经济——封建自然经济。 1、自然经济在鸦片战争前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 特点:①、生产关系: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和农民小生产相结合; ②、生产力:人力和畜力结合,铁器牛耕; ③、生产组织形式: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小生产; ④、经营方式:男耕女织; ⑤、经济制度:封建土地制度与赋税制度。 2、传统社会中还长期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但始终是小农经济的一种补充,在整个 经济中不起决定作用 ㈡、鸦片战争后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动。 1、不平等条约获取的经济特权; A、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望夏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B、危害:开埠通商、倾销商品、协定关税对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很不利。 2、大量洋货涌入中国。“织”与“纺”分离:鸦片战争后,洋纱输入中国沿海地区,因其质 优价廉,取代土纱。“织”与“耕”分离:洋布输入中国,取代土布。 3、传统经济结构的瓦解。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传统手工业纷纷破产,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但发生在东南沿海地区。 ㈢、自然经济的解体。 1、鸦片战争后:东南沿海地区相继开放,列强纷纷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洋货畅销,中国 传统家庭手工业纷纷破产。外商还从中国收购大量农副产品,使中国农副产品的生产依 赖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需要,日益商品化。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瓦解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政治经济特权,加紧对中国倾销商品、掠夺 原料,自然经济难以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甲午战争后:列强加紧争夺商品输出、原料产地、资本输出的场所,中国自然经济进一 步遭到破坏。自然经济的解体,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农民和手工业的破产, 又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 ㈣、自然经济的发展变化: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入侵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封 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但直到新中国成立前,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新中国成立后, 进行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国家又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农村建 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自然经济最终消亡。 ㈤、新经济成分的出现:外资企业、洋务企业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Ⅰ、外资企业:鸦片战争后外商企业陆续在通商口岸兴起,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 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作用。 Ⅱ、洋务企业:1、背景:面临内忧外患 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3、时期:19 世纪 60—90 年代 4、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 5、活动:①前期兴办军事工业(“自强”) ②后期兴办民用工业(“求富”) 6、洋务运动创办的工业:军用工业:安庆内械所(第一家官办)江南制造总局 (国内规模最大) 民用工业:开平煤矿(第一个使用机械采煤矿)、轮船 招商局 7、洋务运动的作用:顺应了中国经济从传统向近代化迈进的历史趋势,标志着 中国近代工业开始起步。 ①、引进了西方机器和先进技术,培养了科技人员; ②、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扩张; ③、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④、加速了封建经济的解体。 Ⅲ、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市场、劳动力、技术设备、资本) 1、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曲折发展历程 ①、产生:时间:19 世纪 70 年代前后; 表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东南沿海地区生产; 原因: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影响: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新的阶级力量产生。 ②、初步发展:时间:甲午战争以后(19 世纪末): 原因: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掀起维新变法运动和辛 亥革命。 ③、进一步发展(黄金时期、短暂春天): 时间:1912—1918 年(一战期间) 原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辛亥革命和群众性的反帝 爱国运动的推动;“实业求国”思潮的影响。 表现:新建厂矿和资本增多,轻工业发展较快,涌现出一批著名实业家。 影响:促进了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奠定了阶级基础。 ④、萧条:时间:1918—1927 年。 表现:发展受挫。 原因: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封建军阀混战,没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 ⑤、较快发展:(夏天)时间:国民党统治前十年(1927—1936)。 原因:全国的基本统一;国民政府推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和措施。 影响:民族工业发展较快,但民族工业受到官僚资本的挤压、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 和封建势力的压迫,民族资本的发展仍然受到阻碍。 ⑥、萎缩:(秋天)时间:1937—1945 年抗战时期。 原因:在沦陷区:日伪政权疯狂的经济掠夺,日本侵华资本膨胀,毁坏或吞并民族 工业;在国统区: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垄断地位空前加强。官僚资本乘战时民 族工业之危,吞并民营企业,进行大规模掠夺。 ⑦、陷入绝境:(冬天)时间:抗战胜利后(1946—1949 年)。 原因:美国加紧对华经济侵略,官僚资本的排挤; 表现:工厂纷纷倒闭。 影响:毁灭性的打击。 ⑧、新的春天:时间:新中国成立后。 原因:党和政府合进调整工商业。 影响:民族工业又获得一次发展,对恢复国民经济起了重要作用。 ⑨、最后归宿:时间: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6 年) 原因:社会主义改造 影响:公私合营转化为公有制经济 2、民族工业的特点:①、资金少、规模小、分布不平衡;②、起步艰难;③、曲折发展; ④、革命性; ⑤、软弱性。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在轻工业,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 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近代工业虽有一定发展,但封建 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3、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A、不利因素:①、诞生和发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 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②、战争和革命不断,政局长期动荡。 B、有利因素: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②、清末至民国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③、反帝国运动的推动; ④、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4、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作用。 ①、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有利于中国现代化。 ②、从政治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在,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运动提供 了社会基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逐渐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③、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 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④、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 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舛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 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5、认识:①、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 的主要因素; ②、要实现近代化,必须实现民族独立; ③、资本主义的救国强国方案,在近代中国行不能。 6、关于中国近代工业的几点认识: ①、民族独立、政治民主是实现近代化不可缺少的历史前提; ②、只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争取民族独立、推翻专制统治,中国近代化 才有出路; ③、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④、要有稳定的社会环境,要坚持改革开放,更新观念; ⑤、重视科教兴国。 现代化:又叫近代化,是指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 民主化。 专题三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 ◇ 【考纲要求】1、俄国十月革命;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3、 “斯大林模式”; 4、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5、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6、罗斯福新政;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 【课程标准】1、十月革命后为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苏俄经历了由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 政策的转变。 2、在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随后赫鲁晓 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但最终都以失败而 告结束,苏联最终解体。 3、1929——1933 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使美国面临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 4、罗斯福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力加强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 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开创国家干预经 济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对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 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5、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借鉴罗斯福新政,对国家经济进行了调整,从而 使资本主义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 ◇ 【知识整合】 一、斯大林经济体制的确立与改革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险恶的战争环境、物质极度匮乏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巩固苏维埃政权;后期幻想真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3、内容: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 ③、商业:取消自由贸易; ④、分配劳动,实行配给制。 4、评价:①、战胜了国内外敌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②、侵犯了农民的利益,引起工农群众的不满,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不是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①、经济形势严峻,急需恢复遭战争破坏的经济; ②、政治危机严重,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频繁发生暴 动。 2、目的:为迅速恢复战争破坏的经济,巩固苏维埃政权 3、内容:①、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②、工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旧归国家所有;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 外国资本家经营; ③、商业:允许自由贸易。 4、作用:①、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 ②、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5、实质:新经济政策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发展,间接过渡到社 会主义。 6、“新”的含义:重视市场和商品经济,允许自由贸易和货币流通 7、特点:①、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过渡到社会主义; ②、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三)、“斯大林模式” A、形成原因:1、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 2、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 3、斯大林的个人因素。 B、主要表现:1、经济方面:①、以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②、推行单一的公有制; ③、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④、优先发展重工业。 2、政治方面:以党代政,权力集中,个人高度专权。 C、作 用:1、积极方面:高度集中的体制,有利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 发展经济,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奠定了物质基础。 2、消极方面:①、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②、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③、牺牲农民利益,挫伤他们的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 农业生产的长期停滞不前; ④、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 展失去活力; ⑤、对东欧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生产过很大影响。 D、评 价: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 化模式,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在初期和战争 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它不是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不仅不 适用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的发民也是不利的。 E、经验教训: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没有现成的固定的模式,只有根据 本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反复实践,才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经验与教训: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要从国情出发,坚持可 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 ●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㈠、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造成工农业生产发展迟缓。 2、措施:首先从农业开始:调整农业政策,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工业方面, 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 3、评价:①、一定程度上冲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取得了一定成效,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②、但缺乏正确理论指导,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只是一次局部调整, 改革失败。 ㈡、勃列日涅夫改革 1、背景: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继续进行经济改革 2、内容:将工业作为经济改革的重点,在国营企业中推行一系列改革 3、评价:①、苏联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重工业得到优先发展,军事实力和综合国 力增强; ②、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改革停滞。 ㈢、戈尔巴乔夫改革 1、方针: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 2、措施:①、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②、经济改革陷入困境后,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政治改革,从而抛弃了社会 主义制度。 3、结局:国内局势逐渐失控,1991 年苏联解体。 4、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 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根本原因; 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二、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危机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一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2、具体原因:供需矛盾尖锐,贫富分化加剧,股票投机过度。 3、直接原因:股价暴跌。 (二)、特点:①、影响范围广(从美国开始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②、持续时间长(1929—1933) ③、破坏性严重 (三)、影响:①、动摇了人们对 19 世纪以来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的信心,各种国家干预主 义经济政策纷纷出台; ②、激化了资本主义各车的社会危机,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泛滥,资产队级民 主制度摇摇欲坠。 ③、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 罗斯福新政 一、背景:①、经济危机使美国陷入困境。 ②、当时的美国胡佛政府基本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 ③、1933 年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开始推行新政。 二、内容:①、整顿财政金融; ②、实行工业复兴法; ③、调整农业生产; ④、实行社会保障,推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三、新政特点:是在保留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政府全面干预经济。 四、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①、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加速了生产力的恢复。 ②、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人民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级和了阶级矛盾,避免了法西斯势 力的上台,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继承和借鉴, 标志着资本主义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④、新政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二战后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 ①、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相结合) ②、出现了所谓“人民资本主义”(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 ③、“经营者革命”的新趋势出现(企业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由专门管理人员和科技人 员从事经营)。 ④、福利国家的出现(普遍和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⑤、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产业结构因科技进步和需求结构变化而变化)。 ⑥、知识经济兴起(美国出现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增长模式)。 二、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方式 1、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2、制订指导性经济计划。 3、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三、对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认识 ①、这些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与完善。 ②、这些新变化并没有解决它固有的矛盾和问题。 四、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原因 1、经济危机的惨痛教训: 2、二战的特殊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3、二战后出现的高科技产业和第三次科技革命需要国家政权的有力干预。 五、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特点 1、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 2、私人企业经营管理的调整; 3、完善社会福利制度,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 专题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考纲要求】1、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6、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 【课程标准】1、1953 年我国开始实行一五计划,经济建设拉开帷幕,与此同时开始了三大 改造。 2、以后在探索过程中有成功的经验,如 1956 年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和 1960 年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也有曲折失误,如 1958 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 1966—1976 年 的十年文革。 3、1978 年底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 建设上来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改革开放拉开帷幕。 4、我国对内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进行 了国有企业改革,1992 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更是确定经济体 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对外则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 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新格局。 ◇ 【知识整合】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1、时间:1949 年—1952 年。 2、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合理调整工 商业。 3、意义:使新中国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为国民经济恢复、发展和新政权的巩固奠定了 基础。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㈠、渡时期总路线:1953 年制定,主要内容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 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选。 ㈡、三大改造:1、时间:1953——1956 年 2、目的: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的需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3、实质: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4、对象: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5、方法:①、农业组建农业生产合作社。 ②、手工业组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使资本主义私有制逐步过渡 到社会主义公有制,成功实现了对民族资本的和平赎买。 6、结果:到 1956 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从而初步建立了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意义:①、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 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②、标志着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③、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剥削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 的变革。 三、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1、提出:1953 年,中共中央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主张,同时做出了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定,并强调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2、实施:1953 年——1957 年 3、成就: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因此 全面展开 四、探索与失误——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 1、成功的探索——中国八大 内容:1956 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根据主要矛盾,正确制定了党 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影响: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2、曲折的道路 原因:①、党内“左”倾错误开始泛滥,政策指导出现失误,修改关于八大的正确主张。 ②、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 ③、急于求成,片面追求速度,忽视了经济发展规律。 表现:①、大跃进:1958 年发动以大练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 ②、人民公社:1958 年建立以“一大二公”为特点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化运动在 全国展开。 结果:“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 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造成连续 三年的严重困难时期(1959—1961)。 评价: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望,但它忽视了客观规 律;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改变了八大所提出的正确方针。 3、调整中前进:1960 年冬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左”错误,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的八字方针。1962 年,国民经济开始好转。 五、国民经济的劫难 1966—1976 年“文革”时期,“左”倾错误恶性膨胀,片面强调阶级斗争、强调公有制,严 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国民经济损失惨重,导致国民经济损失约 5000 亿元。 【“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的经济建设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使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现出严重 的混乱,特别是进入 20 世纪 70 年代,国际局势趋于缓和,许多国家经济起飞或者开始持续发展, 中国由于文化大革命,不仅没有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反而拉大了差距,从而失去了这次极 为宝贵的机会均等。】 ●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1、背景:①、粉碎“四人帮”,“文革”结束 ②、广大干部群众要求平拔冤假错案,纠正“文革”的错误,而当时中央主要领导仍 然坚持“两个凡是”,引起全国不满。 ③、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打破了个人崇拜和 教条主义束缚,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时间:1978 年 12 月。 3、内容:①、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③、实行改革开放; 4、意义: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伟大转折; ②、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③、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 背景:长期以来,由于“左”的思想束缚,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由于集中 管理、集中劳动、统一分配的僵化体制,严重地挫伤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阻碍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经济处于徘徊状态。 内容:①、概念: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 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②、步骤:安徽、四川两省率先实行,然后在全国推广。 作用:①、使农民获得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其他改革措施 ①、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民致富、为实现工业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②、农村税费改革。 ★ 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提下进行的,没有改变所有制性质,只是改变了经营方式 二、国有企业改革 1、背景: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政企职责不分,企业没有自主权;缺乏活力。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及内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内容:主要从三方面入手:(所有制、管理体制、分配制) ①、把单一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格局; ②、政企分开,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③、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 3、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①、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1992 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②、十五大报告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国有企业改革的影响(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调动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增加了企业 的活力,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使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一、对外开放史实: ①、1980 年我国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8 年又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②、1984 年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广州等 14 个沿海城市 ③、1985 年以后,决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湾地区开辟为沿海 经济开放区,并逐步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④、1990 年中央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定,成为 90 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也 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二、特 点:我国已经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 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融入世界: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过程:①、1992 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论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 ②、1997 年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 成部分” ③、到 2000 年底,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2002 年中共“十六大”指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把建成完善的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内容。 二、意义: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只有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 求开拓和开放各种市场,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才能使中国迅速摆脱贫 穷落后状态,走上繁荣富强的道路。 ★ 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政策的内容: ①、改革开放的政策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 ②、对内改革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新中国建立后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 严重常弊病是:权利过于集中。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提是:坚持党的一元化领导。 ③、对外开放的基础是:自力更生;原则是:平等互利。 ★ 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措施): 改革管理体制——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宠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改革 所 有制——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 发展;改革分配制度——把分配中的平均主义改革按劳分配为主,多 种分配方式并存; 改革产权制度——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专题五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 ◇ 【考纲要求】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3、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4、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 【课程标准】1、从二战结束到 20 世纪 60 年代末,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 体系。 2、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到 20 世纪末,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经济区域集团发展迅速。 3、从 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既是全 球化的产物,也有利于国际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 ◇ 【知识整合】 一、背景:1、“二战”使西欧实力大为削弱,而美国实力大大膨胀,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 2、美国企图取代英国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3、吸取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和“二战”的教训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 1、布雷顿森林体系会议——1944 年夏,美、英、中等 44 国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 货币金融会议,会议按照美国的方案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议定书》及附件, 合称《布雷顿森林协定》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5 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该组织规定了美元与黄金直接 挂钩的原则,使美元得到了高于其他国家货币的地位。 3、世界银行——1945 年国际复兴开发银行(通称世界银行)成立,世界银行最初主要向西 欧国家贷款,后来也面向亚非拉国家 4、布雷顿森林体系 形成: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确立了二战后的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通称布雷顿森林体系。 内容: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保持固定汇率和比价; 作用:积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 结束了战前国际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它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 序,扩大了世界贸易; 消极:它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相当长时间内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满足 了美国对外扩张的需要,成为美国扩张的工具。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一、背景:80 年代中期以来,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和国际经济竞争日益加剧 原因:①、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达到非一国所能控制的程度; ②、世界经济多极化日趋发展 ③、国际政治走向缓和,经济竞争日益加剧,促使一些国家或地区在相互之间建立起 一种较为稳定的经济联系,组成区域性的经济组织,以应对国际竞争。 ④、各地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打破国界限制,消除内部的分歧和障碍,加速生产 要素(商品、资本、劳务等的自由流通,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整个地区经济 发展的目的。 二、主要经济区域集团(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㈠、欧洲联盟 1、成立:①、1951 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②、1958 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③、1967 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④、欧洲共同体成立后,推行统一的对外关税和外贸政策,共同体还实行了 共同的农业政策。还朝着单一的欧洲货币体系和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 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 ⑤、1991 年,欧共体通过《欧洲联盟条约》,欧共体更名为欧盟。 ⑥、1993 年欧盟正式诞生。欧洲一体化从经济领域扩大到政治和军事领域。 ⑦、2002 年欧元正式启用。 2、欧盟性质:是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区域经济集团组织。 3、影响:欧洲一体化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的利益;欧洲一体化也改变了世 界格局,极大地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 ㈡、北美自由贸易区 1、形成原因:①、20 世纪 80 年代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推动; ②、欧洲一体化对美国的挑战; ③、美、加、墨三国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实现自身的发展 2、形成标志:1992 年,美、加、墨三国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建立起北美自由贸易 区组织。该协定从 1994 年开始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3、性质: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集团。 4、影响:①、三国间的经济交流大大加强,便于它们充分发挥优势,实现经济上的互补; ②、推动了三国的经济发展,为三国贸易的扩大和生产的合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但对发展中国家——墨西哥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③、一些美洲国家在其影响下认识到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㈢、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形成原因:①、20 世纪 70—80 年代,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 ②、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推动。 2、形成扩大:1989 年,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亚太经合组织建立。 1991 年,中国和中国台北、中国香港加入该组织。 3、合作方式:是一种制度上的创新,称为 APEC 方式。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目前世界上最 大的区域集团组织,成员国之间差异较大。 ●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一、世界贸易组织的形成和建立 1、前身:《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①、形成:1947 年英法美中等国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目的是降低关税,减少贸 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 ②、性质:既是一项临时适用的多边协定,还是一个由各缔约国组成的组织 ③、作用: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国际经济组 织的作用,标志着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的形成。 2、世界贸易组织 成立:1995 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取代关贸总协定开始动作,是由关贸总协定发展而来的 世界性多边贸易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之外的全球性经贸机构。它标志着规 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 世界贸易组织的决策:是采取“完全协商一致”方式作出的。 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①、促使各成员国逐渐取消贸易壁垒,使贸易更加自由地运行, 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②、促使各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 ③、通过争端解决机制,为各成员国提供建设性和公平合理的解 决贸易纠纷的方案 ④、它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建立起来的,它的成立有进一步推 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⑤、它为经济全球化制订规则,为国际经济提供交流合作的舞台, 有利于经济全球化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组织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 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程。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国之一;1986 年正式提出复 关申请;2001 年 12 月正式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2、意义: ①、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融入世界经 济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的一个契机,标志着世界大市场 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 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 要求,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③、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世贸组织本身的需要,中国融入世界,必将有力地推动全 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①、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促进经济发展; ②、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并在平等条件下参与世界竞争; ③、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 ④、有利于直接参与 21 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摆脱别人制订规则而中国 被动接受的不利状况,从而维护合法权益; ⑤、有利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挑战:对我国弱势产业带来压力和挑战。 ①、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下,地区域集团的经济贸易保护主义壁垒,使中 国的对外经济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②、正面临着新科技革命的挑战。各国都把发展科技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 迎接和战胜新科技革命的挑战,是当今时代向中国提出的新课题。 ③、正面临着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挑战。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合作,是世 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任何国家 已很难保持封闭的经济模式。所以,中国的唯一选择,是适应这一趋势,争 取经济发展的主权力权。 三、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①、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冲动是经济全球化的原始动力。 ②、科学技术革命使生产力迅速提高,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③、层出不穷的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④、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 ⑤、市场经济的普遍推行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条件。 ⑥、跨国组织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推动者。 ⑦、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加强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2、进程: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密不可分,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市场高度发展的结果。 ①、从新航路的开辟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以英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④、一战到二战中,出现了许多不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因素; ⑤、二战后期国际经济交往制度化,出现了一些有利于各国各地区经济联系的组织,经 济全球化快速发展; ⑥、二战后美国建立了以它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经 济体系由于意识形态的分歧而相互隔绝; ⑦、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到 80 年代末,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区 域集团化不断发展; ⑧、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到 80 年代末,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区 域集团不断发展;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也有利于国际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 3、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①、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范围不断扩大,贸易额不断增加; ②、国际分工日趋成熟,更加精细; ③、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成为活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体。 4、本质: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5、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影响和问题 利: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弊: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发达国家:最大受益者。 发展中国家:①、机遇——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 ②、挑战——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③、对策——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参与中谋 求发展。 四、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①、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恐怖组织活动猖獗 等问题日益突出,影响全人类的根本利益,直接涉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②、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 益失衡。从不利方面看,发展中国家发展资金匮乏、债务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 险增加及技术水平的落后,其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笔记、提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考纲要求】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宋明理学 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 【课程标准】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了解孔子、孟 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汉朝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的发展。 ◇ 【知识整合】 一、知识点梳理: 1、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①、各诸侯国政治改革的需要; ②、私学兴起,相对自由的学术风气的影响; ③、封建经济的产生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④、自然科学的发展提升了人们的认识水平。 2、列举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并作扼要评价。 儒家:孔子 哲学思想——思想核心是“仁”、“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政治思想——①、主张“为政以德”(含民本思想); ②、提出“正名”主张。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习要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学 思结合”、“当仁不让于师”。 评 价——①、当时未受重视,后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 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被推崇为“圣人” 孟子 政治思想——“仁政”(核心)、“民贵君轻”。 哲学思想——“性善说”。 道德思想——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人格精神——要求人们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 精神。 评 价——①、《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后列为“四书”之一。 ②、建立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 人。 ③、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被尊为“亚圣”,对传统文化产生很 大影响。 荀子 哲学思想——①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主义) ② “性恶论”(但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 政治主张——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评 价——①、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但很长时间不为正统儒家重视。 ②、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 道家:老子 哲学思想——①、“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否定“天命论”。 ②、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评 价——①、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②、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 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庄子 哲学思想——①、“齐物”(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 ②、“消遥”(对事物变化要采取旁观、超然的态度)。 ③、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从自然 文学成就——寓言、散文蕴涵深邃的哲理智慧和神奇的浪漫主义风格,对后世 影响深远。 法家:韩非 思想主张——①、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②、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 评 价——①、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②、其思想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在西汉以 后 1000 多年中,法儒结合,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 论基础。 墨家:墨子 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尚力”、“节俭” 评 价——①、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 国时期的显学。 ②、曾被广泛吸收,战国以后不再受重视。 3、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②、促进了文化思想的繁荣; ③、推动了社会变革的进程。 4、简述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 ①、春秋末产生,其创始人是孔子,提倡“仁”“礼”的学说,但未被统治阶级所重用。 ②、战国时初步发展,孟子主张“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使儒家思想开始与政 治相结合 5、西汉董仲舒是怎样发展儒家学说的?在汉代,儒学为什么能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1)发展:董仲舒将道家(黄老之学)、阴阳家、法家思想融合在一起改造传统儒家思想, 形成新儒学,新儒学主要增加了四方面的内容:① 天人感应;② 君权神授;③ 三纲五常;④ 大一统。 (2)、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①、新儒学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有积极作用(根本原因)。 ②、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③、汉武帝通过起用儒士参政、兴办太学和地方郡学、将儒家经典确定为教科书等措 施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6、理学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兴起来的?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哪些人? (1)兴起背景:①、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面临危机; ②、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三教合一)的主张,儒学吸收了佛、 道精神,得到新的发展; ③、到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融合儒、道、佛三 家的新儒学系统,即理学。 (2)、代表人物: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陆九渊;明朝——王守仁(王阳明) 7、概述宋明理学的主要内容(宋明理学家是怎样发展儒家学说的?)如何评价宋明理学的历史 作用? (1)、主要内容:程朱理学:①、“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主宰万物; ②、“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③、要把握“理”,就要“格物致知”(接触万事万物才能明“理”) 陆王心学:①、陆九渊认为“心即理也”,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 ②、王守仁“致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 在自己心中,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2)、历史作用:①、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 了消极影响。 ②、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 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 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8、李贽有哪些进步思想? (1)、哲学思想:指出万物皆源于矛盾的阴阳二气,并非生于“天理”,从而否定了“存天理, 灭人欲”的理论基础 (2)、政治思想:①、否认孔孟学说的权威性,鞭挞程朱理学的虚伪性; ②、肯定追求物质享受合理性,主张个性自由发展,反对盲从统治者的意志 ③、主张男女平等。 9、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有哪些? 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倡导言论自由,建立监督机构。 ②、学术上,主张“经世致用”。 ③、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出“工商皆本”。 10、明清时期的思想家是怎样改造和发展儒学思想的? 他们从儒学思想中吸取了有益的营养,又不拘泥于传统儒学,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 系。具体表现是: ①、黄宗羲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批判旧儒学“君为臣纲”的封建思想,提出“天下 为主,君为客”的崭新思想命题。 ②、顾炎武反对道学空疏浮泛的学风,主张发挥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已有耻”的积极思想。 他踏实钻研学问,提倡到实践中求得真知。 ③、王夫之虽然坚持以儒家六经为自己的治学原则,但绝不盲从。他反对“天命论”和“生 知论”,主张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不断变化是万物发展的规律,是一位杰出的唯物思 想家。 二、疑难点突破 1、汉代新儒学和先秦儒学的区别与联系: ☆ 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继承、发展先秦儒学的基 础上,最终取得统治思想的主流地位。 继承:先秦儒学宣扬的“礼” “仁” “仁政” “民本”为新儒学所继承; 发展: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能够取得统治思想的主流地位,主要增加了“天 人感应” “君权神授”和“三纲五常”的理论,强调深化王权和等级名分, 符合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同时,新儒学又增加了“大一统”思想, (博采众家之长)并融合了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的一些思想。适应汉武帝 时期的政治需要。 ☆ 新儒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由此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2、程朱理学与陆王新学的异同 (1)、程朱理学和心学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两者都是对儒家思想的发展,是儒学发展 的重要阶段;两者的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 制人的自然欲求。其分歧只是理学范围内的分歧,其在基本思想主张方面有一致性, 其思路也只是五十步与百步之别。其区别之处在于求理的方式不同,分别是格物致知 和发明本心。 (2)、程朱理学强调“理”是世界的本原,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体验“天理”的 存在,最终贯通明“理”,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心学主张“心即是理”,认为 人天生具有良知,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 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是主观唯心主义。 3、明清之际君主批判与启蒙运动中的君主批判的不同?对社会变革方面的作用有何不同?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康有为和孙中山对君主专制的态度与明清之际的君主批判有何不同? 明清之际的君主批判主要侧重于对君主的批判,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限制君权的设想,它在 当时文化专制统治下没有成为主流思想,因此没有促进明清社会的转型;而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 性质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近代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思想解放。启蒙思想 家主要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集中力量批判了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对未来资本主义提出了很 多构建,如君主立宪、三权分立、社会契约。他们宣扬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 主和法制等思想原则得到广泛传播,形成了强大的社会思潮,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描 绘了未来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宏伟蓝图,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对法国从封建社会向 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 世纪末期康有为主张通过改革的方式用君主立宪来代 替君主专制。20 世纪初期孙中山主张通过革命的方式摧毁君主专制,建立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 国。其主要原因在于 19 世纪末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政治 舞台。 4、儒家思想取得正统地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取得主导地位)的原因: (1)、儒学从根本上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需要。 (2)、儒家思想强调人们对社会的关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为广大民众所追求与 信仰。 (3)、儒家思想有不竭的生命力还在于它能不断吸取其他思想的先进部分,也能根据社会 发展的需要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故为统治阶级所喜爱。 5、传统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 (1)、儒家思想的道德规范意识是现代社会公德意识培养的一个主要渠道; (2)、儒家思想所提倡的大一统思想,对维护安定统一的社会状况和推进祖国的统一大业 具有极大的现实指导价值; (3)、儒家思想的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对于当今政治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4)、儒家思想所推崇的以和为贵的思想,对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护和谐的社会 秩序有重要作用; (5)、还有儒家思想所提倡的民本、农本思想对于今天的"三农"问题的解决也有一定的参 考价值。 (6)、中国的儒家思想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是中国文化象征,在对外经济文化 交流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曾被启蒙运动的领袖人物伏尔泰大加赞扬和介绍。 6、如何正确对待传统儒家文化。对待传统儒家文化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应该是古为今用,批 判继承: (1)、对那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 (2)、对有些内容可抽去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 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 (3)、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 【考纲要求】1、科技成就; 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3、文学成就; 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 【课程标准】1、以四大发明为代表中国古代科技灿烂辉煌,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对世界文 明的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 2、古代的文学艺术,异彩纷呈,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尚, 是奉献给世界文化宝库的瑰宝。 3、京剧等发展的影响。 ◇ 【知识整合】 一、科技成就: 1、四大发明:(重点) (1)、造纸术:(西汉、东汉)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印刷术:(隋唐、北宋、西传)提高印刷效率,加速文明进程,推动欧洲文艺复兴 和宗教改革,促进思想解放。 (3)、火 药:(唐朝、宋朝、西传)加速西方封建骑士阶层的衰落; (4)、指南针:(战国、北宋、西传)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5)、马克思关于三大发明作用的论述:“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资产阶级社会到 来的三大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 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 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2、天文学:(1)、天文学著作: (2)、天体测量:东汉——唐代——元代 3、数 学:(1)、计算方法: (2)、数学著作: (3)、圆周率: 4、医 学:(1)、医学成就:《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华佗。 (2)、药物学:李时珍。 5、农 书:《齐民要术》——《农书》——《农政全书》 6、古代科技发达的原因: (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 (2)、政府巩固统治的需要和对科技的重视与支持。 (3)、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广泛的对外交往,推动了中国古代科技进一步发展。 (4)、中国古代一些著名科学家的不懈探索。 7、明清科技落后的原因: (1)、对中国而言:A、中国腐朽的封建剥削制度和重农抑商传统阻碍和压制了资本主义 萌芽的发展,使科学技术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和动力。 B、封建闭关政策既使中国失去了外贸主动权,更隔绝了中外文化的 交流。 C、明代的八股取士制度使读书人不讲究实际学问,清代的“文字狱” 更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这些文化政策使中国科技的发展失去 了客观条件。 (2)对西方而言:A、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科学技术的发展积累了物质基础,提 供了动力,工业革命使科学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B、文艺复兴和启蒙思想的传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科学技术的发 展提供了思想武器。 C、资产阶级革命不仅巩固和发展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了资产 阶级文化,而且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8、历史启示:A、科技的发展受政治、经济、教育、科技工作者的努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B、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必然推动社会的进步; C、科技能否转化为生产力或转化程度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 二、中国的古代艺术:“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 ☆ 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 1、小篆创始于 秦 代,字体 略长 ,笔画 圆匀 ,富于图案美 。成就最高的是秦代的 李斯 。 2、隶书始于 秦朝 代,成熟并通行于 汉魏 ;字体结构 平衡对称 ,整齐 安定 。 3、楷书也称形成于 汉末 ,字体 方正 ,规矩 严整 。书法家有唐代的 欧阳询 、 颜真卿 、 柳公权 。 4、行书盛行于 晋 代,东晋的 王羲之 擅长草书、行书,号称“书圣”。以行书名世, 号称北宋四大书法家的是 苏轼、 黄庭坚 、米芾 、 蔡襄 。 ☆ 画中有诗 1、中国画以题材的不同,可以分为 人物画 、 山水画 、 花鸟画 三大画料;艺术风格 上,可以分为 工笔重彩画 和 水墨谈彩画 两大类型。 2、文人画,是 北宋 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创作上强调 主要艺术 表现,集 文 学 、书法 、 绘画 及 篆刻艺术 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 苏 轼 的诗,反映传统中国画注重诗意的特点。 ☆ 金声玉振 1、秦汉设立 乐府 机构,广泛收集 民间歌曲 和四邻诸民族的 异域音乐 ; 2、南北朝、隋唐时,民间音乐进入宫廷变为歌舞俗乐,总称 燕乐 。 ☆ 宫廷舞和民间舞 1、夏商 时代已经产生了宫廷舞蹈;周代制定出包括舞蹈形式在内的 礼乐制度;汉代设乐府。 2、民间舞蹈反映的大多是与人们 生产生活 休戚相关的场景和 喜怒爱憎 的感情。 ☆ 戏曲 1、 一人主唱、 曲排联套体 的戏曲音乐,成为元杂剧的核心艺术形式。 2、昆山腔 经艺人精研细磨形成“水磨调”; 皮黄腔 、 梆子腔 等地方戏曲声腔兴起,促 成了京剧的出现和繁荣。 三、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 诗的经典 1、 诗经 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周初至春秋中叶大约 500 年间的 305 首 诗歌。 2、《诗经》分为 风 、 雅 、 颂 三部分, 风 是《诗经》的精粹,反映了社会下层 劳 动群众 的生活,《雅》是 周王朝 所在地的诗歌,分为 《大雅》 、 《小雅》 两 部分,主要反映 贵族阶级 的生活和思想感情;《颂》是国王和诸侯用于 祭祀 和 重 大典礼 的乐歌,分为 《周颂》 、 《鲁颂》 、《商颂》、三部分,主要是对祖先和当 权者的歌颂。 ★ 楚辞的魅力 1、楚辞是公元前 4 世纪产生于 楚国 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与《诗经》创作方法不同,楚 辞是 现实主义 的,人们又称楚辞体为“ 骚体 ”。 2、 屈原 是楚辞作者的杰出代表,他的代表作是 《离骚》 ,他的著名诗篇还有 九章 、 天问 、 九歌 。 ★ 汉赋的风采 1、西汉早期的赋,有贾谊的 《吊屈原赋》、 《赋鸟赋》,枚乘的《七发》开汉武帝时代长篇 赋的先河。 2、汉武帝时代,有司马相如的 《子虚赋》和《上林赋》是其中的精品。 3、西汉后期,最著名的赋作家是 杨雄 , ★ 李杜诗篇万口传 1、唐代是中国 诗歌 发展的鼎盛时期。 2、盛唐大诗人李白,有 诗仙 的美誉。杜甫则有 诗圣 的美誉。 ★ 宋词 1、词是由民间流行的 长短句 发展而来的一种新诗体,号为“ 曲子词 ”。 2、在北宋词坛上,出现了一大批词人如 辛弃疾、 苏轼 、 李清照等 ★ 元曲 1、广义的元曲,包括 元代散曲 和 元代杂剧 两大类,即通常所说的“剧曲”和“散曲”。 2、元杂剧是融合宋金以来 各种表演艺术 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它是用北方流 行的 散曲曲调演唱的,因此又被称为 北杂剧 或 北曲 。著名杂剧作家 关汉卿 创 作出多部揭露黑暗现实的剧目。当时在城市里有固定的演出场所称之为“ 瓦肆 ”或 “勾栏 ”。 ★ 明清小说 1、元末明初,在 宋元话本 体裁的基础上,产生了章回体形式的 长篇白话小说 。章回 小说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 2、罗贯中的 《三国演义》,施耐庵的 《水浒传》为后来的历史演义小说和英雄传奇小说 的创作树立楷模。 3、清代小说代表有吴敬梓的 儒林外史;曹雪芹的 《红楼梦》更是一部为后人“说不尽” 的奇书,通过贵族家庭的变故,揭示了 专制帝国 和 封建社会 由强大到败落的必 然历史命运。 4、清末四大谴责小说是 《官场现形记》、《二十年之目睹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 ★ 重点解读 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生产方式决定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初唐和盛唐政治的清明与经济的繁盛 反映在意识形态方面便是文化成果的灿烂;明清时期政治上的衰落和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的产 生。此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也有反作用。比如诸子百家的思想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在观念上 的反映,反过来它又为历史变革起了推动作用。 二、文化发展繁荣的前提条件 分析某一时期文化发展繁荣的时候,首先要关注它发展繁荣的前提条件。要从下面几个方面 着手分析: ①、社会环境因素:分析当时的社会是否安定或相对安定。 ②、政 治 因 素:分析国家是否统一,政治是否清明稳定。 ③、经 济 因 素:分析经济是否发展繁荣。 ④、文化政策因素:分析统治者的文化政策是否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⑤、文化交往因素:分析各民族之间,中外之间是否存在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的因素。 三、文化发展的总结: A、经济的发展,为科技文化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 B、由经济决定的政治状况,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社会环境; C、统治阶级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从事科技文化事业的人才; D、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交往政策,有利于我国科技文化的正常发展; E、统治者对外来宗教采取开明政策,促进了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发展; F、前代科技文化成就为后化科技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G、总之,我国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是我国古代科技 文化领先于世界的根本原因。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 【考纲要求】1、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2、新文化运动; 3、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 5、科学发展观。 ◇ 【课程标准】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 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探讨其对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影响; 3、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所 起的作用; 4、概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的基本内容,在民主革命时期, 以毛泽东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了中 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建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邓小平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创 立了邓小平理论,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人民从此富起 来了!在世纪之交国际国内形势出现许多新变化、新问题的关键时期,以江 泽民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知识整合】 一、“顺乎世界之潮流” 1、“睁眼看世界” (地主阶级抵抗派) A、背景:(1)鸦片战争前,清朝长期实行闭关政策,并且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对世界大势 一无所知;(2)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日益加剧; (3)中国与西方世界的联系扩大,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思想逐渐传入中国;(“西 学东渐”);(4)为了了解西方,抵御外来侵略。 B、代表人物及主张 代表人物 主 张 特点 林则徐 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编译书籍《华事夷言》 《四洲志》 民族英雄 器物 技术 魏 源 《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富国强兵 徐继畲 《瀛环志略》 姚 莹 《康輶纪行》 2、维新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 产 阶 级 维 新 派 代 表 主 张 特点 康有为 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重要著作,借经学、孔子,否定专制,借 用进化论观点,论证了群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潮流的。 君 主 立 宪 梁启超 发表一系列鼓吹变法的文章,《变法通议》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谭嗣同 维新派中的激进派,批判封建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效仿西法 严 复 编译《天演论》,用进化论观点阐明变法的道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早期维新派背景: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2)、维新思潮 A、背景:a、19 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随之壮大 b、甲午战败,一方面民族危机加深,另一方面证明“中体西用”洋务运动的失 败 c、西学的不断传播。 B、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见上图表)。 ☆ 康有为为什么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  康有为主观上想减小维新变法的阻力; 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导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始终弱小;  与康有为的个人经历、学问素养也有一定的关系。 ★、有哪些核心因素推动了维新运动的深入发展? 1、社会因素:甲午战争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破产;《马关条约》的签订加剧了民族危 机 。 2、经济政治: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使 19 世纪末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 C、维新变法思想对近代社会的作用: a、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 b、反对封建专制,抨击封建文化;主张兴民权倡西学,促进人民觉醒,是近代中国 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3、民主共和(资产阶级革命派) A、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的实现: (1)、民主共和国方案的提出:1894年兴中会”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 众政府”; (2)、确立:1905年同盟会“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3)、初步实现: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的成立; B、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 ★、时间:1905—1907年 阵地:《新民丛报》(维新派)——《民报》(革命派) ★、内容:a、要不要推翻清政府 b、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 c、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 ★、性质:资产阶级不同派别就中国实行何种政体的论战 ★、影响:大大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逐渐深入人心,为民主革命的爆发 做好了准备,壮大了革命的阵营,形成中国近代又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C、比较维新派与革命派救国方案的异同 ★、同:(目的)①、向西方学习,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②、主张改变封建专制制度 ③、挽救民族危机 ★、异:(方式、政体)维新派主张实行维护清王朝统治前提下进行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 ★、 革命派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二、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政治方面:袁世凯专制独裁、复辟帝制 ★、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根本) ★、思想方面: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而袁 世凯则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直接原因) 2、兴起与概况: ★、兴起的标志: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其阶级属性是什么?(前期是资产阶级激进 民主主义者;后期的李大钊等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 ★、运动中心:北京大学——原因:蔡元培的学术方针,新文化运动的干将汇集北大 蔡元培的学术方针:“兼容并包、百家争鸣”其实质是让新文化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 ★、前期指导思想:民主和科学 3、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新 文 化 运 动 前 期 后 期 内 容 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迷信 宣传马克思主义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注:A、“民主”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科学”主要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 B、旧道德主要是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 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C、1917 年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并提出“须言之有物”等文 学改良八项主张;鲁迅出色的把反封建旧礼教的革命内容与白话文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 了新文学的典范,成为文化革命的主将。 D、新文化运动后期竭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是因为辛亥革命及其之后反对北洋军阀的失败, 使人们渐渐认识到单纯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已难以完成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中国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接受并宣传马 克思主义 4、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①、新文化运动前期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旧文化的斗争。(性质) ②、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前期最大的功绩)使人们的思想获得空前的解放。 ③、弘扬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④、形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⑤、同时,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在批判封建正统思想的过程中,对东西方文化某些提法存在着 绝对否定或绝对的肯定的片面性。(局限) 专题四 20 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 【考纲要求】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 3、科学发展观。 ◇ 【课程标准】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所 起的作用; 2、概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的基本内容,在民主革命时期, 以毛泽东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了中 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建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邓小平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创 立了邓小平理论,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人民从此富起 来了! 3、在世纪之交国际国内形势出现许多新变化、新问题的关键时期,以江泽民核 心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知识整合】 一、孙中山与三民主义 1、三民主义: 内容:①、民族主义:“驱除靼虏,恢复中华”,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 主. ②、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即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核心) ③、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即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涨价归公 评价:①、积极性:三民主义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鼓舞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 争的理论旗帜,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 ②、局限性:a、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b、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2、新三民主义: 三 民 主 义 新 三 民 主 义 民族主义 突出反满,斗争矛头指向清政府 一是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 二是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 民权主义 抽象的“自由、平等、博爱” 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谋求改 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 ★、作用: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基本一致的,因而成为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 ⑴、新三民主义和旧三民主义相比,突出了反帝反封建、争取真正的民主自由、改善劳动人 民生活等内容,是一个较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⑵、具体不同之处在于:民族主义方面,旧三民主义没有明确反帝,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反 对帝国主义,并提出要实现国内民族平等;民权主义方面,旧三民主义比较空洞,强调 资产阶级民主,新三民主义则强调普遍的、平等的民权,并且和反帝结合起来;民生主 义方面,旧三民主义没有彻底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新三民主义则确定了“耕者有其田” 的方针,新三民主义还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 ⑶、新三民主义的革命性和进步性集中体现在“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上。没有 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就失去了灵魂。这也是新旧三民主义的根本区别。 二、毛泽东思想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阶段 时期 著 作 标 志 发端 国民革 命时期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 报告》 形成 井冈山 时期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 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的提出,标志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成熟 延安 时期 《中国革命战争中的战略问题》、《<共产党人>发 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 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阐述,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新发展 新中国 成立后 《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 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945 年中共七大正式确认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群众基础、独立自主 3、深远影响:①、指导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 ②、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中国共产党的指 导思想, 三、邓小平理论 1、形成与发展: ①、形成:1978 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是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新道路的宣言书,也是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的标志。 ②、成熟:以 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③、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97 年中国十五大 2、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核心内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4、历史意义①指导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②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四、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精 髓: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 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形成过程:(1)、2000 年江泽民第一次完整概括三个代表的思想; (2)、2002 年中共十六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 4、历史意义:(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中国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 (2)、它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 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比较 解决的问题 思想精髓 重大作用 毛泽东思想 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及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 实事求是、群众 基础、独立自主 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确 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邓小平理论 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 样建设社会主义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 “三个代表”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 党和怎样建设党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引领中国迈向小康社会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 【考纲要求】1、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教育事业的发展。 ◇ 【课程标准】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建设中的重 大作用; 2、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 取得的经验与教训; 3、了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 【知识整合】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1、重大成就如下: 时 间 重 大 成 就 作 用 与 意 义 1958 年 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 标志中国跨入原子能时代 1964 年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我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 1967 年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以最少的研制经费,创造了最快的速度。 1965 年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970 年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73 年 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第二次绿色革命” 1983 年 2002 年 “银河”巨型计算机超级计算机 中国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高性能计算机开饭应用的重大突破 2003.10 “神”五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我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 中国决定研制原子弹、导弹的原因 (1)国防现代化程度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影响到它的国际地位; (2)为了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 2、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A、两弹一星打破了美苏对中国的核垄断和核威胁,展示了自己的实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安定的环境; B、杂交水稻的发明不仅解决了中国人民温饱问题,也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作出重要贡献。 C、载人航天工程成为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 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新中国文艺事业的发展 1、“双百”方针 (1)、提 出:1956 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 (2)、内容和意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即不同的形式和风格的 艺术可以自由发展;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即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 由争论。“双百”方针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 2、“十年动乱”对文化艺术的摧残: ①、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化艺术成就被一笔抹杀 ②、大批文化界知名人士受到无情批判——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③、无数优秀文化典籍被付之一炬,大量国家文物遭受洗劫——破四旧 ④、文艺创作万马齐喑,文化园地百花凋零,——“样板戏”一枝独秀 3、文化体育事业的繁荣 (1)、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二为”方向的提出和“双百”方针的继续执行。1979 年 10 月,邓小平提出“文艺为 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作为新时期文艺工作总方向。 (3)影响:①、文学艺术创作再现勃勃生机 ②、体育事业也取得了喜人成就 三、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1、新中国教育方针的确立 (1)方针:①、新中国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共同纲领》) ②、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扫盲;工农识字;,工农子女优先入学) ③、新中国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④、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2)成就: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成人教育初具规, 全日制教育、业余教育和半工半读教育共同发展。) 2、文革对教育破坏:①、红卫兵停课闹革命;②、高校停止招生;③、知青“上山下乡“运动; ★、影响:“人才断层”,“文化断层”,全国文盲和半文盲人数急剧增加,严重影响现代化建 设。 3、新时期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①、1977 年恢复高考; ②、1983 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成为新时期教育事业 发展的指导方针; ③、1995 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 发展的重要位置(作用: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4、我国重视高等教育发展的措施及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1)、大学数量不断增加,资源配置、专业结构更趋合理;建立学位制度;设立博士后流动站、 改革大学招生和分配制度;扩大办学自主权;成人高等教育规模大;中外大学加强交流; (2)、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得到长足发展; (3)、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迅速。 5、新时期教育面临怎样的挑战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 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6、思考教育和科技、经济间的关系? 教育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科技和教育是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要 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教育的发展推动着科技的进步, 科技进步也推动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科技的进步,而科技的发展又带动 国民经济的提高。 7、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1)、中国的历史经验证明了这一点。 2)、当代的国际国内形势也决定这一点。 国际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 论就其中哪一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具有基础性的地位。 国 内: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沉重的人口负担还没有转化为人力资源 的优势。而劳动力的素质,提高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 们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能力增强的一个主要因素。而这一切都必须坚定不移的 依靠教育来完成,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 【考纲要求】1、古代希腊的人文思想与智者学派、苏格拉底; 2、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3、启蒙运动。 ◇ 【课程标准】1、早期的人文精神萌芽于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中。智者学派强调人的尊严和 权威,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苏格拉底重视人的伦理道 德、提出知德合一。 2、欧洲中世纪教会的专制统治使神进一步成为无需怀疑的世界主宰。封建主义 神学统治禁锢着人们的思想,人的现世的生活被否定,人的价值被贬低,神 占据了中心地位。 3、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日益成熟和科学技术的日 益进步,人类开始系统论证人的价值和力量,发现人类才是世界的中心和主 宰,现世社会才是人类实现自己价值所在。文艺复兴强调以人为中心而不是 以神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宗教改革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4、启蒙思想运动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把人文主义发展到理性的高度,追求自 由、民主、法治。 ◇ 【知识整合】 ★ 知识点解读 一、智者运动 1、智者学派——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主张把人 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西方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下人 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2、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启蒙思想家的先驱和战友。 ①、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提出 “美德即知识” ; ②、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这点与智者一致); ③、“认识你自己”,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④、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并为此付出了生命(与 18 世纪启蒙思想的特点极为 相似)。 3、斯多亚学派: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核心理论 ①、代表人物来自不同阶层不同身份 ②、主要观点:人与自然界都产生于最高理性——逻各斯;人生来就带有理性;人人生而平。 ★、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注重人、人性,尊重人存在的价值的一种文化传统。 二、文艺复兴【反对禁欲主义,注重人性和人的欲望,肯定人的价值作用】 1、背景:①、政治上,天主教的黑暗统治; ②、思想上,中世纪以来,基督教会垄断了西欧文化教育,取消了个人的思想自由, 使人们生活在缺少理性思维和人文精神的蒙昧之中; ③、经济上,14 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工商业在欧洲出现; ④、阶级上,新生的资产阶级要求充分享受人世生活,力求冲破教会的思想束缚, 于是一场新文化运动悄然兴起; ⑤、直接上,14 世纪中叶,黑死病在意大利蔓延,这既给人们带来了恐慌,又促 使人们开始反省。 2、特点:①、重视现世生活,追求物质幸福,反对宗教禁欲主义。 ②、主张人的求知欲和追根究底的探求精神,反对消极的、无所作为的人生态度。 ③、文学艺术上表达人的真实感情,反对虚伪造作。 ④、重视科学实验,反对经验论。 ⑤、强调发展个性,反对基督教之禁锢人性。 ⑥、以人为中心,强调个人“才能”和自我奋斗,赞扬英雄史观,表现了乐观主义 精神。 3、历史作用:①、人文主义者反对分裂,反对外来干涉,主张维护民族独立。他们对于建 立民族统一集权的国家,有过积极贡献。 ②、人文主义者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 在反天主教会 的斗争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于争取自由平等,起了很大的促进作 用。 ③、人文主义者虽是资产阶级思想家,但他们的思想、观点以及作品的题材 和内容还受宗教的束缚。他们所争取的也只是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和 权利,追求的是确立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 4、性质:一次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 5、代表人物及主要作品【薄伽丘(文学三杰:薄伽丘、但丁、彼特拉克),代表作《十日谈》 全书贯穿了人文主义思想,矛头指向天主教会,肯定人的价值与尊 严,提倡人生面平等,反封建等级观念,是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文 学巨著。莎士比亚文艺复兴高潮时期的代表人物,其戏剧对欧洲现 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代表作《哈姆雷特》。】 6、影响:(1)、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的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高扬 了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2)、社会制度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3)、文学艺术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 章,永放光芒; (4)、自然科学方面,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三、宗教改革 1、背景:(1)、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作用。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者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极大 地冲击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天主教会的权威日益受到人们的怀疑。 (2)、天主教会的精神禁锢和腐败。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会占据意识形态领域的统 治地位,用神学理论为封建统治辩护,使封建制度神圣化,成为封建统治的 精神支柱。 (3)、教会对四分五裂的德意志的压榨。16 世纪的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是 受罗马天主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被称为“教皇的奶牛”。于是民族矛盾、 阶级压迫与宗教压迫交织在一起的德意志,便成了宗教改革的发源地。 (4)、直接原因是 1517 年教皇兜售赎罪券。 2、过程(代表人物)——马丁·路德改革 ①、标志:1517 年贴出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②、主张:认为信仰耶稣就可得救,实际上否认了教皇的权威;(核心主张:因信称义否 定教皇教会的权威和作用,冲破教会的束缚,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 得救的自主权,具有人文主义色彩)简化宗教仪式,僧侣可婚配和还俗;坚 持《圣经》高于教皇和教会,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 利;君主的权力高于教士甚至教皇。 3、实质:是一场宗教外衣掩饰下新兴资产阶级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教皇神权统治的 政治运动。 4、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的含义:主要是指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人的个性解 放,使人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 5、影响:(1)、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 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2)、形成了不受教皇控制的教派,主要有路德教派、加尔文教派和英国国教,促 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3)、在政治上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巩固了新兴的民族国家。 6、比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 (1)、相同点:①、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处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 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时期。 ②、它们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 ③、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典文化,马丁? 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 ④、两个运动在与统治者的关系上也是相似的,人文主义者需要教皇、国 王、贵族和富商的庇护;宗教改革与统治者的关系更是紧密,马丁? 路德就得到了封建诸侯的保护。 (2)、不同点:①、在人的问题上,人文主义者与宗教改革者有根本不同的认识:前者认 为人是伟大的,而后者却强调神的伟大、人的渺小,一切以神为中心。 ②、在信仰与宗教宽容的问题上,两个运动是迥然不同的,文艺复兴是一 个信仰与思想自由的运动,一开始就容忍了异族文化,而宗教改革不 是一个为了自由的运动,各种形式的新教派几乎都以另一个权威来取 代教皇的权威。 ③、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思想领域和社会的上层,而宗教改革更多地表现 为一场政治运动,群众基础也更为广泛。 ④、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文艺复兴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对 教会势力抱着和解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比较: 文 艺 复 兴 宗 教 改 革 内 容 宣扬人文主义的世界观,肯定人、反对神 宣扬“信仰得救”和简化宗教仪式,建立适应时代 和本阶级要求的新教,即承认“神”的存在 形 式 借助古典文化批判封建制度和天主教会 采取了宗教异端的形式 实 质 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不仅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更是一场政治运动 影 响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近代科学的产 生 为资产阶级夺权开辟了道路,并为资产阶级革命提 供了思想武器 斗争目标 反对封建神学 反对罗马天主教会,建立资产阶级自己的教派 相 同 点 文艺复兴是宗教改革的理论准备,没有文艺复兴对封建神学世界观的冲击,就不会有资产 阶级反封建的实际行动。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实践和深化,它集中反对罗马天主教会,摧毁 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使宗教自由逐渐盛行,为进一步解放人们思想,促进近代文化的繁荣 提供了一个更加有利的社会环境。 四、启蒙运动 1、背景:(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17、18 世纪,西欧资本主义有了较大 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掌握了越来越雄厚的经济实力。 (2)、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迫切要求推翻旧制度,为此需要制 造舆论。 (3)、思想武器: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新的自然科学理论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思想 武器。 2、性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 斗争。 3、代表人物及主张 国 家 代表人 物 著 作 主 要 观 点 法 国 伏 尔 泰 《 哲学通信》 猛烈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提倡“天赋人 权”;法律应该以人性为出发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们应该享有 言论、信仰和财产自由。 孟德 斯鸠 《论法的精神》 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发展了洛克分权学说,提出“三权 分立”学说;主张国家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卢 梭 《社会契约论》 提倡“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 产的私有,主张平均分配财产,但不主张废除私有制。 德 意 志 康 德 《纯粹理性批判》 主张主权在民,相信自由和平等是天赋人权;认为言论自由是人类一 切进步的必要条件;法律应该保护个人的权利;不赞成为了自由进行 暴力革命;平等只有法律的平等而没有经济的平等。 4、影响:(1)、破除了人们对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的迷信,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人的权利 得到进一步尊重,自由和平等思想深入人心;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 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2)、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3)、对欧洲其他国家和美洲的影响:启蒙运动所宣传的自由、平等、民主和法 制的思想,推动了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成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立国 之本;鼓舞了英属北美殖民地和拉丁美洲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信心。 5、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1)、启蒙运动不仅在自由和个性解放上继续追求,而且要根本变革国家体制,实行法 治和一整套民主政治制度。人文主义则基本不涉及国家制度。 (2)、启蒙运动提高到哲学角度论述问题,而且不给宗教留下一块阵地,用无神论完全 否定了任何宗教与神学。 (3)、启蒙运动为未来的“理性”社会,即思想家们的理想社会描绘了一幅蓝图,而且, 其中的空想成分并不多。像经济自由、人权自由、政治平等、议会制民主、三权 分立……后来都成为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奉行的原则,至今仍在实行。 专题七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 【考纲要求】1、经典力学; 2、进化论; 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4、相对论与量子论; 5、网络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 ◇ 【课程标准】1、近代以来,欧洲的自然科学在数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众多领域取得 了很多划时代的成果。伽利略开创了以试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 的近代科学。 2、牛顿建立了以试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标志自然科 学形成。达尔文进化论破解生命的起源。自然领域的成就转化巨大的生产力, 并最终引发了改变世界的两次工业革命。 3、20 世纪以来,面对着经典物理学的危机,相对论和量子论的提出和发展掀 起了物理学的革命,对现代世界的科技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此基础上原 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发展,互联网的应用,生物工程,航天技术 等的发展都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 【知识整合】 一、经典力学 1、伽利略:经典力学的奠基者,创立了自由落体定律。 2、牛 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 (1)、内 容: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三定律(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作用力和反 作用力定律 (2)、历史地位:①、完成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②、成为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③、具有惊人的预见力和巨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如海王星的发现) 二、达尔文及进化论 1、达尔文与进化论: (1)、形成标志:1859 年达尔文的巨著《物种起源》出版。 (2)、主要观点:①、自然界中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②、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③、达尔文还提出人类起源于古猿的观点。 (3)、意 义:①、思想上:挑战封建神学,否定了神创论,促进思想解放。 ②、科学上:把发展变化思想引入生物界,开创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③、政治上:进化论传入中国,对维新变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起了巨大 推动作用。 2、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根本分歧:生命是自然界进化的结果,还是上帝创造的 产物? 三、瓦特和爱迪生的主要发明及影响 1、瓦特改良蒸汽机: 应用:①、“万能蒸汽机”首先运用于纺织业; ②、蒸汽机还推动交通运输:汽船、火车; 意义:极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蒸汽时代”的到来: 2、爱迪生与“电气时代” ①、理论基础: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②、爱迪生:发明电灯。在纽约创建第一个发电站,把输电线变成网络(电网); ③、意义:城市兴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物质、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能得出哪些启示? A、近代自然科学的发明都经历了长期的、曲折的复杂过程,是无数勇于献身的科学家奋斗 努力结晶。 B、近代自然科学是在资本主义创造的物质文明的基础上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科 学发展的主要动力。 C、自然科学的成就反作用于生产、指导技术革命、开发自然资源、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 质财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D、自然科学在反对封建迷信的斗争中,又起到了巨大作用。 四、相对论、量子论 1、普朗克与量子论: ①、内容:物体在发射辐射和吸收辐射时,以一定数值的整数倍进行能量交换。正如物 质是由一个个原子组成的一样,能量也是由一份份“能量原子”构成的。(“能 量原子”简称“量子”) ②、意义:让人们从根本上改变了近代物理学中的传统观念,使物理学乃至整个自然科 学的观念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人们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 世界。 2、爱因斯坦与相对论 (1)、狭义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都与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牛顿所说的绝对 时间和空间都不存在了,但狭义相对论并非全盘否定牛顿力学,而是 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 (2)、广义相对论:第一次阐述了四维时空和物质的分布相联系的重要思想。 3、意义:量子论与相对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标志人类迈进现代科技 时代。 五、网络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1946 年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诞生 2、1993 年,美国率先建设“信息高速公路”。 3、互联网的影响:(1)、积极:网上银行,网上购物,网上炒股,网络教育,电子信箱,电 子报刊,网络游戏等。 (2)、消极:①、信息泛滥、垃圾信息; ②、网络犯罪问题; ③、虚拟社会对人的生产和学习工作特别是对青少年产生消 极影响。 六、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积极:互联网给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大缩小了全球的空间距离,使全人类实 现信息交流和共享;推动了知识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使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 学习、思维等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改造;使人类进 入信息时代。 2、消极:导致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等;各国之间围绕互联网的竞争 造成世界更加动荡不安;虚拟社会对人们生活和学习工作特别是对青少年产生消 极影响。 ☆ 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要重视科技,正确利用科技。 专题八 19 世纪以来的科学技术 ◇ 【考纲要求】1、文学的主要成就; 2、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3、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4、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 【课程标准】1、19 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世界政治、经济的巨大变化,世界文学艺术 空前繁荣,文学艺术家各用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表达了对社会人生的思考,文学艺术杰作纷呈,人才辈出。 2、文学艺术流派大体经历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的发 展历程。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启蒙思想家曾经 渴望的“理性王国”一时幻灭,浪漫主义兴盛。19 世纪中叶后,随着资本 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文学艺术家开始对社会现实 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现实主义开始风行。20 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和不 断的经济危机带来了大动荡和大变化,使西方文学艺术产生重大变化,现 代主义文学兴盛起来。 3、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艺术的进步、艺术和科学的结合,产生了影视艺术,影 视技术不但为本民族的社会和文化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促进世界各种文 化的相互理解、借鉴、交融。 ◇ 【知识整合】 一、文学 1、拜伦: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唐璜》,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 2、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3、司汤达: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红与黑》,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4、巴尔扎克: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人间喜剧》,被誉为“社会百科全书。” 5、列夫·托尔斯泰: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其作品被称为“俄国 革命的镜子” 二、美术 1、德拉克洛瓦:浪漫主义狮子:《自由引导人民》 2、凡 高:后印象派代表,作品为《向日葵》、《星月夜》;他的作品色彩极其强烈,富 有个性,充满了火一样的热情,他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 3、毕 加 索:立体派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格尔尼卡》给人以极大的震憾。 三、音乐 1、贝多芬:德国浪漫主义音乐家,既将古典音乐推向新的高峰,又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 先河,其代表作为九部交响曲。如《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 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等,其作品风格受其 自身反封建和争民主革命精神的影响,洋溢着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气息,被称 为一代宗师 2、舒伯特:奥地利浪漫主义音乐家,歌曲之王 3、舒 曼:德国浪漫主义音乐家,将音乐的浪漫主义发挥的淋漓尽致 4、柴可夫斯基:俄国民族乐派音乐家,旋律大师 四、影视艺术 1、背景:19 世纪晚期,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为电影的出现提供了 技术和物质基础。 2、电影:⑴、概 况:①、1895 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放映第一部电影; ②、二战后真正发展,以美国好莱坞为代表。 ⑵、代表作:《玩具总动员》《泰坦尼克号》《珍珠港》 3、电视:⑴、发明家:①、法国的塞列克:第一个提出“电视”名称; ②、英国的贝尔德:发明了机械扫描电视机; ③、俄裔美国人弗拉基米尔•兹沃尔金:发明电子电视摄像管,后研 究出电子显像管; ⑵、发 展:①、1954 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彩色电视机, ②、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实现了电视的多路传播和卫星传播。 4、意义:①、影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②、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国家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重要影响。 5、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1)、电影、电视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它反映着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直接而敏感 地回应、引领着文明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风尚,满足着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和精 神追求,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广泛而深刻。 (2)、影视艺术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艺术鉴赏性,它融各种艺术于一身,具有综合性,同时 保持着自身的独立性。 (3)、影视艺术的影响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以独特的魅力丰富和充实着人们 的生活。 (4)、流通迅速,信息量丰富,直观性强,雅俗共赏,老少皆宜,是大众容易接受的传播 媒体。 (5)电视不但极大地丰富着人类的精神生活,而且急剧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 五、50 年代以来文学艺术的特点: 1、交流越来越多,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同时各个国家、民族、地区又保持着各自的特 色。 2、现代世界文学艺术交流呈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 3、科学技术对现代世界文学艺术交流的影响越来越深刻。 第二部分 多种史观与文综历史高考 一、现代化范式与文综历史 ★ 主要观点 1、现代化史观认为,人类社会近现代的历史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的历史,即现代化的 历史。现代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现代化。经济现代代主要是工业化和农业现 代化。政治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民主化和法治化。现代化进程一般指在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 术进步推动下,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主要包括经济、 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转变。 2、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政治现代化主要指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制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 内容。 ②、经济现代化主要指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 内容。 ③、文化现代化主是要指科学化和大众化进程。 ④、社会生活现代化除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外,主要是指城市化和社会组织整合化等。 此外,还包括:均富化、福利化、社会阶层流动化、教育普及化、信息传播化、人口控制化 等。其中,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工业进程是的两个主要内容,重要是把握人类历史纵向发展的 历程。 3、对现代化模式问题的认识:现代化模式是指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发展类型,具有多样性 的特点,按照不同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①、从现代化的动因和起步时间看,可分为内源型现代化模式,即现代化起步的原因主要是 该国或该地区社会内部经济、政治和文化自然发展的结果。如:英、法等国的现代化。 外源型现代化模式,即指现代化起步是在外部因素的刺激开始的。如:美国、日本和亚、 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②、从经济体制的特点看,可分为市场经济模式,如英、法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 计划经济模式,如苏联的现代化;混合经济模式,其特点是国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在 现代化过程中都起重要作用,如印度等国的现代化。 ③、从社会经济的性质可分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 模式,又可分为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和中国模式(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模式)。 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或地区,实现民族独立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实现民族独立后应 尽快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民族独立和现代化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 家或地区面临的双重任务。 (一)、近代化的含义及其内容。通常情况下,现代化和近代化意思相同,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 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动力是工业化,涉及整 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教育、军事、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 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近代化(现代化)以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主线,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 民主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制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经济上的工业化进程,即从传 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或合理化)、大众化(或世 俗化)进程;社会生活和风俗的演进,即城市化。 现代化的基本进程:现代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指的是西欧和北美(德国例外), 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大多数国家都是,主要不是内部因素,是外部 刺激,是回应和学习。 从社会制度来说,有多种模式,主要有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发展中 国家现代化模式。 按中国多数学者的观点,把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进程划分为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两个 阶段:第一次现代化是指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第二次现代化是 20 世纪 70 年代以 来随着信息化和知识经济崛起而开始起动的新型现代化。 (二)、在认识近代化(现代化)史观时要防止几种偏差 1、把现代化看成人类理想目标的实现。因为现代化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需 要人类的探索中纠正失误。如工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生活恶化,女工、童工问题等,后 来西方国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了纠正,现在的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已成为人的权利。还有如环 境问题、资源问题等等。 2、现代化与西化的关系。现代化有西化内容,但不是完全西化。正确的心态是既保持民族 独立、特色,又要向西方学习。 3、现代化与近代化的关系。一般来说,近代化就是现代化,二者只是在时间上的差别而已。 (三)、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中国的近代化一直贯穿着两大主题:一是争取国家 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争取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 第一阶段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1840—1870 年) A、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西方世界 (A)、政治方面: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少数先进国家已经确立。资产阶级队伍壮大,特 别是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发展壮大起来,与此同时,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B)、经济方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工业革命,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 大生产的时期过渡,资本主义进入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C)、思想方面:西方经历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自由主义产生,取代重 商主义。马克思主义诞生。 (D)、世界一体化进程: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一体化进程加速,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 本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与此同时,随着资本主义国家以商品输出为主要特征的侵略 的加剧,19 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B、西方的冲击。鸦片战争,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西方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 等各个领域进行渗透侵略。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同时也是中 国近代化历程的开端。 C、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个阶段:中国在经济、思想、政治等方面的变化与回应 (A)、经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②、地主阶级发起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 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B)、思想:固步自封→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 ①、鸦片战争之前:传统的儒家学说主导着人们的思想 ②、鸦片战争之后:开眼看世界与新思潮的萌芽 ③、洋务派的观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制夷 ④、中国近代第一个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洪仁玕《资政新篇》 ⑤、早期维新思想:具有资本主义要求的政治、经济、文化主张 (C)、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①、社会性质: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半封建──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半殖民地──中国主权的逐步丧失。 ②、社会矛盾: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社会矛盾发生了变化。民族矛盾、 阶级矛盾并存,民族矛盾上升为国家的主要矛盾,因此, 革命任务随之发生了转变。 ③、阶级关系变化:产生了新的阶级,即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 (D)、政治:近代化过程中各阶级的回应 ①、地主阶级权力的变动:辛酉政变 ②、地主阶级的回应:洋务运动 ③、农民阶级的回应:太平天国 ④、资产阶级的回应:资产阶级的产生,早期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主张。 ⑤、无产阶级的产生:为以后的民主革命准备了新的领导阶级。 ☆ 第二阶段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 年):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资产阶级,近代化在 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全面展开。 A、政治上: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有了重大突破。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想在中国建 立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 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B、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一是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二是辛亥革命后和一战 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C、思想文化上:维新思想与顽固派的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新文化运动的产生等,民 主主义思想广泛传播,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 第三阶段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 年):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 下,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几乎陷入绝境。但中国无 产阶级开始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任务,中国近代 化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A、经济上: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实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经济领域近代化进程,但官 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又使民族工业的发展日益萎缩。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日 本侵略下遭到严重摧残。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 又把中国近代化事业推人绝境。 B、政治上: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的妥协退让,对共产党、工农群众的屠杀影响了民主制度的正 常发展;实行保甲制度和特务统治;制定"伪宪法"确认以蒋介石独裁统治为核心的 国家制度。 C、现代化的新发展: 首先,体现在无产阶级成为近代化重要角色。 其次,近代化的政治内容由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转变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再次,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政治民主化的新发展提供科学理论。 ☆ 第四阶段腾飞阶段(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担任现代化任务的主角是无产阶级。 A、政治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完成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制 定和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 义务,后来不断对宪法进行修订和完善;不断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 的政治制度;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拨乱反正,纠正冤假错案等。 B、经济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一五计划取得经济建设巨大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集中 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建设取得 巨大成就。 C、思想上:1957 年整风运动提出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反主观主义;文革后开展关于真理 标准问题的讨论,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新时期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等。 D、外交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 ▲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的现代化。 1、求生存,为独立:中国人民历经国民革命运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长期 努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实现了民族的独立,为真正意义的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2、谋发展,图富强:1949 年新中国的成立,拉开了全面现代化建设的序幕。 第一阶段:1949-1965 年,重点发展工业化; 第二阶段:1966-1976 年,特点是文化大革命及其破坏; 第三阶段:1978-现在,特点是改革开放和科教兴国。 历史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 80 年的奋斗历程主要是围绕推进中国现代化而进行的。在革命战 争时代搞武装斗争乃是为了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为推进现代化建设开辟道路,建国后的 建设则是利用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有利条件发展生产力,向现代化目标迅速前进,而改革则是为 了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 中国近代化的启示: ①、国家独立、政权巩固、秩序稳定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 ②、必须解决农业问题,才能加快近代化进程,为近代化提供支撑。 ③、对外开放、兼收并蓄,国家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④、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⑤、科教兴国是现代化的关健。 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做出科学决策。 ⑦、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⑧、邓小平理论正确解决了新时期中国现代化道路问题。 ⑨、中国共产党承担着领导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历史任务。 ▲ 中国近代化与现代化必须解决的两个前提条件: ①、国家的独立与民族的解放,要求从外国侵略压迫下解放出来; ②、经济的繁荣与富强,这就必须摆脱社会生产落后,受制于外国列强的局面,要求生产力 的工业化。国家的独立与民族的解放,是生产关系问题;经济的繁荣富强与工业化,则 是生产力问题。在民族不独立的情况下,要想实现工业化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首先 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以解放生产力。 由此来认识近代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主要任务,以及解释洋务运动、实业救国、科学救国、 辛亥革命等在近代走不通等问题,都可以得到比较清晰明白的答案。 (四)、世界近现代史按现代化进程可划分以下几个阶段: 14、15 世纪至 18 世纪中期,是现代化的酝酿、启动时期; 18 世纪工业革命到 19 世纪 60 年代,是现代化的发展时期; 19 世纪 70 年代到 20 世纪末,是现代化在全世界扩展时期; 20 世纪上半期,是现代化的调整和震荡时期; 二战后至 20 世纪 70 年代,是现代化稳定发展时期; 20 世纪 70 年代至今,现代化进入新的高潮阶段 (五)、两次工业革命比较 项 目 第 一 次 工 业 革 命 第 二 次 工 业 革 命 基 本 内 容 时 间 18 世纪 60 年代——19 世纪 40 年代 19 世纪中后期——20 世纪初 标 志 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蒸汽机) 电的发明和广泛应用。(内燃、电动机) 重要成就 瓦特改良蒸汽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电的广泛使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背 景 与 表 现 ★、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进一步发展社会 稳定,积极发展。 ★、殖民地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圈地运动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市场和 原料。 ★、殖民掠夺、海外贸易积累了大量资本。 ★、手工场时期积累了技术。 【表现】 ★、电的广泛使用,电灯、电话、发电机、 电车的出现。 ★、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的创制与使 用。 ★、化学工业、钢铁工业、通讯行业等等。 意 义 ★、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 速发展; ★、产生了新的组织方式——工厂;★、 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个阶 级的形成; ★、推动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社会改 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 治; ★、加速了资产阶级的殖民扩张与殖民掠 夺; ★、以欧美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确立。 ★、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诞生 了一系列新兴工业; ★、促成了工业生产结构的重大变化, 重化工业取代了轻棉纺织业,成为 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进入垄断资本主义; ★、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对中国的影响 ★、欧美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原 料产地与商品销售市场。 ★、列强入侵,迫使清政府探求救国之路 (洋务运动)。 ★、列强入侵,外商企业在中国建立,客 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引起了中国思想领域的变化,中国人 开始向西方学习。 ★、日本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列强掀起 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不同阶级、阶层的人民掀起了救 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 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对世界的影响 ★、英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积极对外扩张,资 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东方开始从 ★、英国失去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资本主义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资本 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东西方差距 属西方。 进一步拉大。 相 同 点 ★、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都是人们对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过程; ★、都带来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第一次: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进入自由资本 主义;第二次:进入垄断资本主义。 ★、都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都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不 同 点 ★、技术的革新; ★、极限与少数国家,持续时间长,进展 缓慢; ★、主要在轻工业领域。 ★、科学的创新,且科学与技术迅速结合; ★、几乎同时在欧美各国展开,见效迅速; ★、以重工业部门为主体。 结 论 ★、科学技术史第一生产力! 二 整体史范式(全球史观)与文综历史 ★ 主要观点 整体史观(全球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 史。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进入整体发展阶段。19 世纪中后期,世界初步成为一个整体。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当代世界整体化全球化趋势加强。人类 的交往加强了世界的横向联系,促进了整体化的发展。 (1)、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 15 世纪末 16 世 纪初的新航路开辟,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其基本完成。 (2)、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 展基础上的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 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一、专题解读:“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 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察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 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的客 观过程。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由点到面、由面到片、由片到圈、最终组合成 世界文明的过程。自文明形成到资本主义出现,人类经历了“点”、“面”、 “片”、“圈”的文明发展;资本主义的作用则是把“圈”进一步扩大,引导 出一个“世界文明”。马克思、恩格斯在文章中也多次表达过同样的思想,即 资本主义构造了“世界文明”。因此,从“整体史观”的角度看问题,“圈” 的限制被资本主义突破了,历史继续其“从分散到整体”的发展。这一转变开 始于 15 世纪末 16 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世 界体系的形成标志其基本完成。这个过程至今仍在延续,这就是所谓的“全球 化” 和“区域化”。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在“世界文明”的构建中起到了关键的 作用。 二、考点揭示: 1、世界上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相互隔绝的状态逐渐被打破,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往日益 频繁。 2、在经济上,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外扩展。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 级不断开展殖民扩张活动,在世界范围内抢占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 3、在政治上,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制度逐步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和扩展。先是欧、美、亚的 一些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随后亚、非、拉被侵略、被奴役的国家很多也确立了资 本主义政治制度。 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也是其中包含的重要内容。 5、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是整体史观下“世界文明”构建的一个非常好的佐证。 三、知识整合 ☆ 形成过程: ㈠、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兴起 1、14~16 世纪:早期的资产阶级为了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开始征服世界的活动,他们开辟 了新航路,人类从以前的彼此隔绝到逐渐走向融和,由分散的世界渐渐成为一个初见全貌的整体 世界; 2、17~18 世纪:资本主义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猛烈地冲击着过时 的封建自然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提供了物质条件,但由于工场手工 业时期的发展水平所限,为追求资本,资本主义开始了征服世界的活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具 规模,荷兰、英国和法国相继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并为争夺殖民霸权爆发了一些殖民战争主 义怀不具备改造社会和世界的能力。东西方差距拉大,亚洲的封建国家走向衰落。这些国家日益 闭关自守,更加落后于世界大发展的历史趋势,最终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势。 3、19 世纪初~70 年代以前:是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用机器生产的大工业代替了手工工场, 它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的地位,而且使社会阶级关系和东西方关系都发生了重大变 化。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确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 界上确立;二是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基本形成;三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这一时期,欧洲 国家极力侵略亚洲,形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国际关系格局。 ㈡、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在全球的扩展 1、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这一时期又被称为电气时代的资本主义,也就 是有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时期,这是资本主义制度走向成熟的时期,世界已成为 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国际关系经历了一个有相对稳定向走向世界战争的过程。十九世 纪末,整个世界形势较为安定,基本上没有爆发大的国际战争;但随着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 展不平衡的加剧,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深了,要求重新瓜分世界,逐渐形成了以德国为首 的同盟国集团和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国集团,两大集团疯狂的进行扩军备战,整个世界由和平走向 动荡,终于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一时期,随着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狂潮和资本主义 世界殖民体系的完全形成。 2、1918~1923 年:这是革命、危机和震撼交织的年代。 两种制度并存的局面形成了,并且经历了第一次的较量,关系由武装对抗到和平相处;亚非 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开始解体;随着一战的结束,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 政治集团的对峙结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这是战胜的协约国集团按照他们当时的力量对 比对世界的重新瓜分。 3、1924~1929 年,进入相对和平稳定时期的世界 由于美元的帮助和战后开展的技术和管理的合理化运动的推动,以及海外市场的扩大,西欧 各国地经济逐渐恢复并有所发展,有些国家(如美国)还出现了经济的繁荣;同时,各国之间的 矛盾较为缓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包括意大利)处于相对稳定时期。在解决国际争端方面,谈 判对话代替了武装对抗,两种社会制度也处于和平相处时期。 4、1929~1939 年,世界由大危机到走向战争的世界。 资本主义在这一时期发生了世界性的大危机,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并且加剧了世界的 紧张局势。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逐渐解体,世界正在走向战争。 5、1939~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战争。由于德、意、日法西斯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由于英、法、美推行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由于世界的反法西斯力量没有实现联合,尽管中 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法西斯斗争,但是战争还是最终全面的爆发了。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以苏联和美国为代表的两种经济模式使世界市场处于分裂状态,两种经济模式在竞争与改革 中谋求发展,世界整体化发展迅速。 7、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两大主要趋势,即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 经济全球化就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流动,实现优化配置,并为此而逐步 削减各种障碍和壁垒,其代表是 1995 年正式运作的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区域化是越来越多的国 家依仗集团力量以促进和维护本国战略利益,增强综合国力和区域内参与竞争的能力,从而抵御 来自区域外竞争的一种联合图强战略,其代表是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三大 区域经济集团。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两大趋势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发展中相互促进, 有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 下的具体表现,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途径和步骤,经济全球化则是经济区域化的最后归 宿。 ☆ 成因归纳: ㈠、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物质基础)。从资本主义萌芽到手工工场,从蒸汽时代到电 气时代,从电气时代到信息时代,都为世界发展从分散走向整体提供了物质基础。 ㈡、三次工业革命的巨大推动(推动力量)。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 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 使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进不步加深、世界整体发展的趋势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㈢、资本主义的长期对外扩张(推动力量)。资本主义经济具有开放性和扩张性,它是在不 停的掠夺中发展起来的。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方国家进行的早期殖民扩张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相对 孤立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 拓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而大肆进行殖民扩张,使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重要 组成部分;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西方列强加紧对外进行侵略扩 张,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的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世界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当前,西方发 达资本主义国家正在利用其丰富的资本和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新一轮 的扩张。 ㈣、交通与通讯技术的不断提高(技术条件)。新航路开辟时期,在欧洲适用于远洋航行的 海船已经出现,罗盘针已在还船上普遍使用;在三次工业革命中,轮船、飞机等先进的交通工具 使长途运输变的更加方便,电话、电报等先进的通讯工具使人们同外界的联系变得更为快捷。这 一切为世界发展从分散走向整体提供了技术条件。 ☆ “世界文明”构建中的正确态度: ㈠、树立一种全球意识。面对共同的全球性问题,有着共同的利益。这是不同文明间的对话 何以可能和必要的根据。 ㈡、承认人类文明统一性的同时充分肯定其多样性。一切文明都是整个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 都同样对人类文明作出了贡献,并无高下、优劣之分,都有平等的权利和平等的地位参加文明间 的对话。 ㈢、要有各方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友好气氛。 ㈣、提倡宽容精神,承认和容许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应做到“求同存异”,努力去寻求彼 此间的共同点,把分歧暂时搁置,耐心地通过对话去缩小和解决分歧,即使一时不能达成一致, 也应有善于等待和相互容忍的精神,不使矛盾激化而导致冲突。 8、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知识结构 新 航 路 的 开 辟 背 景 经济背景 西欧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人们对黄金、白银渴望日趋强烈。 社会背景 《马可波罗行纪》在西欧的流行。 人们对东方“遍地黄金”的无限向往。 商业需求 15 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占领 了地中海东部大部分地区。 东西方商路被控制,西欧同东方的贸易更 加艰难,渴望开辟新的通道。 主观条件 西班牙、葡萄牙濒临海洋。 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 精神动力 教会的需要。 鼓励人们到遥远的东方传教。 客观条件 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 为远航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过 程 1487—1488 迪亚士(葡萄牙人) 非洲—好望角 葡萄牙王室 1497—1498 达.伽马(葡萄牙人) 亚洲——印度 葡萄牙王室 1492 年开始 哥伦布(意大利人) 欧洲——美洲 西班牙王室 1519—1522 麦哲伦(葡萄牙人) 环球航行 西班牙王室 海 外 殖 民 扩 张 殖民国家 荷兰(海上马车夫) 英国(日不落帝国) 扩张条件 ▲、濒临大西洋,商业发达,经 商经验丰富。 ▲、1581 年摆脱西班牙,赢得了 独立; ▲、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地理位置优越; ▲、打败里西班牙“无敌舰队”; ▲、资本主义工业实力雄厚; ▲、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奠定基础。 扩张过程 ▲、成立东印度公司等垄断贸易 公司; ▲、17 世纪,在印度和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据 点; ▲、在非洲、亚洲和美洲抢占殖 民地。 ▲、17 世纪中期,颁布《航海条例》,进行三 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 ▲、18 世纪中期,打败法国。 影 响 ▲、17 世纪,成为欧洲资本主义 国家; ▲、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 帝国。 ▲、最终确立了英国的世界殖民霸权; ▲、在亚非拉以及大洋洲建立了之农民地; ▲、逐步建立起了自诩为“日不落帝国”。 资本主义 市场的形 成 初步形成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间相对鼓励的状态,加强了世界各地的经济 文化交流。 基本形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促进,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最终确立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建立了一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 体系。 9、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生产力 世界市场 资本主义政治 国际工运 对外侵略 外 交 第 一 次 蒸气 时代 初步 形成 英美法资产阶级 革命;建立资本主 义民主代议制度 分化出两大 阶级;马克 思主义诞 生;巴黎公 社运动 武力扩张;商品 输出;掠夺原料 殖民体系形成 东方从属西方;英国建 立世界霸权 第 二 次 电气 时代 最终 形成 德日俄资本主义 改革 英法美民主 制逐步完善资本 主义发展不平衡 国际工运新 特点,列宁 主义诞生 资本输出 瓜分世界 殖民体系形成 瓜分世界,争夺激烈, 引发一战 10、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历 史 影 响 第一次 工业革命 政治 两次鸦片战争导致中国的社会性质、矛盾、革命任务与性质、对外政策发生巨变; 引发太平天国起义和洋务运动。 经济 近代工业产生(洋务、民族企业);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逐步 瓦解。 文化 开眼看世界,西学东渐;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 新篇》。 第二次 工业革命 政治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引发了救亡 图存运动的高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清政府顺应时代潮流推行“新 政”。 经济 列强资本输出扩张加剧;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社会生活 变化。 文化 立宪共和、实业救国思潮;新文化运动;社会生活进一步变化。 四、误区诊治和重难点解析 ㈠、复习本专题时,经常出现的误区:片面的理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这个概念。 不少人认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指的就是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其实,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不仅 指资本主义殖民体系,而且还包括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也就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 采取了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之所以产生这种理解上的误差,很大程度上是主观上理解的 肤浅片面,客观上是由于课本中较多地强调广大亚、非、拉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资 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倾销市场和投资场所,给学生造成了感觉上的错觉。要全面而准确 的理解、系统地归纳课文内容,并从理论的高度进行认识,还要注意与现实相联系。 ㈡、重难点解析: 1、从世界文明发展的整个过程来看,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和碰撞虽然经常发生,但它并不 一定会发展成不可调和的冲突,冲突的发生也往往不单纯是由于文明的差异,而主要是由于背后 物质利益的推动。相反,各个不同文明之间的和平共存、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乃至交融互变,才 是世界文明发展的常态和主流。文明并不是独立自主、自我封闭的东西,它需要通过与其他文明 的对话和交流从外界不断获得营养,取得新的活力,才能茁壮成长。一旦把自己封闭起来,失去 前进的动力,就会僵化而趋于衰落。因此,对文明本身的发展来说,相互间的对话和交流也是必 不可少的。 2、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 经济全球化为我们提供的机遇方面表现为:可以实现生产要素的“晋材楚用”; 有利于实现产业发展的合理化;可以降低我们学习管理经验的成本。 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表现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经济的动荡将成为常态;经 济全球化有可能导致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剧;强势经济易于导致经济霸权和文化霸权。 “入世”,是中国经济走向全球化的第一步,应从五个方面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a)、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是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条件。 b)、要从战略的高度来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是非常重要的全球化对应之策。 c)、应建立一套稳健的金融运行机制,以防范金融风险。 d)、应充分利用国际规则的“安全阀”来保护我国的民族产业。 e)、应努力参与并推进国际间经济关系的协调。 三 文明史观范式与文综历史 ★ 主要观点:文明史观认为,从本质上说,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创造、积累文明成果 以及人的自身文明化的过程。人类文明史可分解为物质文明史、政治文明史、精 神文明史、社会文明史。各国各地区的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 富。不同的文明需要交流 1、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及其人类自身的文明化是人 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 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人类文明史可相应划分为物质文明史、精神文明史和政治文明史, 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共同发展。 3、按照不同的发展阶段文明史可分为史前文明、古代文明、近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等。 4、不同的方面按不同的划分标准又可分为不同的阶段,如物质文明史又可分为采集渔猎时代、 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几个阶段。 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人类文明从范围上可以 分成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系统:一要 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二要注意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 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 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气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就是现代化的过程。 1、古今不同的政治文明与贡献: 在 人 类 政 治 文 明 中 的 创 新 与 贡 献 古希腊 民主制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治基础上任期制议会制、差额选举 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 古罗马 创造出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罗马法成为近 代许多欧洲国家的法律基础,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某些诉讼法原则也直接源于罗马法。 古代中国 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权力集中,皇权至上,中央机构职责分明、权利制衡、相互 补充,中央有效节制地方。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农耕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有利于文化的 繁荣。 近代英国 君主立宪、议会主权、责任内阁、政党政治。 近代美国 联邦制、总统共和制、分权制衡、民主制、政党政治。 新中国 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 制度、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古代东西方先哲孔子、苏格拉底比较: 孔 子 苏 格 拉 底 社会背景 春秋战国分裂割据,是黄土农耕文明。 希腊邦国林立,是海洋工商业文明 思想主张 相同是都把研究的重点放在社会和人的伦理道德上,都尊重人的价值,都重视知识、教育 和道德修养;不同是孔子思想关注社会改造,苏格拉底侧重哲学研究。 结果影响 两者的思想都对世界影响深远,但其政治理想都未实现。 3、古希腊与古罗马政治文明比较 古 希 腊 古 罗 马 国家形式 分散的城邦制,邦国林立,小国寡民,长期 独立自治。 罗马是庞大的军事帝国。 政治体制 与统治方式 经历了君主专制、贵族集体统治、全民集体 统治的演变,建立了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的 民主制度。 罗马经历了君主专制、共和国贵族集体统 治、帝国君主专制的演变,同时制定法律 进行法制建设。 政治文明贡献 见上表,此略 4、17~19 世纪中国明清思想批判与法国启蒙思想比较 17~18 世纪明清思想批判与法国启蒙思想比较 背 景 经济方面都是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政治方面都是腐朽的封建制度剥削压迫;思想文化方面都产 生近代民主色彩的思想批判,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思想家:中国有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法国 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 思 想 ①、批判目标相同——都指向了当时的封建统治者的统治思想;中国思想家激烈批判了程朱理学和 君主专制,法国思想家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神学体系。②、追求目标相同——都提出了变革社 会的政治构想:中国的思想家主张独立思考、个性发展、男女平等、经世致用、工商皆本、言论自由等; 法国思想家主张分权学说、民主政治、信仰自由、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等。 影 响 不同:中国的批判思想未形成成熟的思想体系,当时未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而启蒙运动则成为欧 洲历史上又一次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开启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四 社会史观范式与文综历史 ★主要观点:社会史观认为,和历史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一样,社会问题也是史学的研究 对象。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 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 1、社会史范式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 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之外的所有问题。 2、社会问题的核心就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社会问题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 段性等特点。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 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3、西方国家提出的要解决的五大社会问题:特殊人群(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的收入维 持、医疗健康服务、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社会工作)。五大社会问题构成了高三历史复 习应关注的五大重要内容。 五 革命史观范式(革命史观或阶级斗争史范式) ★ 主要观点 1、“革命史范式”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在阶 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考察和 研究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便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 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2、按照这一理论框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中国近代 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争取民族独立以反对帝国主义,争取社会进步以反对封建主义,是近 代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并以此作为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和参照系。 3、革命史观虽然是以革命为基调,为主线,为主要内容,但不能把中国近代史仅仅看作是一场 革命史,更不是“以农民战争为主线”。 ☆ 高考历史唯物史观点集锦 以下是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必须要会运用的史学理论,无须记忆,重在理解;在进行题型训练 时,可对照使用这些理论分析问题,很有帮助。 ☆ 理论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存在最本质的是生产方式,它 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地理环境、人口素质不起决定作用,但能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2、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思想观念,如政治、法律、哲学、科学、道德、艺术、宗教等观 点。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3、社会存在是一切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基础和前提; 4、社会意识的内容只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5、社会意识适应社会存在的要求而产生,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6、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7、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8、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9、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 理论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生产力是一种既得力量,它所表现的是人们对于那些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自然对象和力 量的关系。通俗地讲,生产力是有目的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它包括劳动对象、 劳动资料和劳动者。 2、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中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的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的社会联 系和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包括: (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2)由此产生的各种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 (3)完全以他们为转移的产品分配形式。 3、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4、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5、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6、评价历史现象时生产力的标准是最后的标准; ☆ 理论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是和物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社会在其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经济 制度和经济关系。 2、上层建筑是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的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 法律等设施,在阶级社会中和阶级消灭之前,上层建筑都有阶级性。政治中最本质的东 西是国家政权,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决定政治,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最根本的,也受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影响。 ☆ 理论四:阶级、国家、革命、民族 1、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 2、国家是一种特殊的权力机关,为了维护权力机关,就要征收赋税,按地域而不再以血缘 的标志来划分国家统治下的居民; 3、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4、革命的根本问题时政权问题。 5、社会革命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 6、落后民族以武力征服先进民族而最终被后者同化。 ☆ 理论五:矛盾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的相互转化; 4、坚持人类历史发展具有普遍规律的前提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从个性之中归纳共性,从共性之中分析个性。 6、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 理论六:量变与质变 1、量变就是事物量的变化,即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动。 2、质变就是事物性质的变化,是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 3、事物的变化发展从量变开始,而当量达到一定程度就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 结果。 4、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是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不等于事物发 展变化的终结,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量变到一定程度又会引起新的 质变。 ☆ 理论七:否定之否定 1、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历史的继承性和发展性; 3、社会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坚信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信念。 理论八:历史上的真理,是通过实践的检验; 理论九:评价历史人物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分析制约历史人物活动的因素: (1)、分析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 (2)、分析历史人物的阶级性; (3)、分析历史的个人品质。 3、分阶段去评价每一历史人物。 4、两点论——分清历史人物的功与过,重点论——抓主流; 5、透过现象看本质; 6、把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辩证地统一起来看问题; 7、个人动机总是从属于阶级和民族的。 8、个人动机与客观效果不一至; 9、杰出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 一些重点问题分析的思维模式 模式 1:对比近代不平等条约:时代背景+签约国+内容+对中国危害; 模式 2:统一局面:背景+由谁统一+政权建设+地位+疆域+结局; 模式 3:农业发展的表现:工具发明与改进+耕种方法+生产经验积累+农作物种植和推广+开 垦荒地、施肥+兴修水利+开发边疆; 模式 4:手工业发展的表现:手工业部门的扩展+手工业内部的分工扩大+手工业制品的工艺 水平提高; 模式 5:商业:商品种类+集市和城市+货币+对外贸易; 模式 6:文化特点:时代特征+风格+影响+世界地位+是否兼收并蓄+是否全面发展; 模式 7:分析革命运动的原因和背景:矛盾冲突+谁参加谁领导+以何手段发动+导火索; 模式 8:分析战争胜败原因:性质+领导因素+民众因素+战略战术因素+内部关系+敌方的战备 +交战国双方综合国力因素+国际因素; 模式 9:决定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改革派与反 对派力量对比+政治地位与权力的高低强弱+最高统治者的态度+改革的方针、措施与 用人是否得当+是否触犯人民的利益,增加人民的负担; 模式 10: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基本条件:资本+雇佣劳动力+生产技术+原料+环境+市场; 模式 11:政党成立的历史条件:客观条件(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主观条件(阶级条件、 思想条件、组织干部条件); 模式 12:文化发展的原因:政治+经济+民族+对外+前代; 模式 13: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统治阶级注意调 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 术+民族融合和民族间的交流+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六 生态史观范式与文综历史 生态史观认为,历史流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 领域。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是生 态史研究的主旨。生态史观是生态学和历史学“杂交”的产物,20 世纪 60~70 年代以来发展很 快。生态史观认为,史学研究应从关注历史上的人转换为关注历史上的人与自然及其二者的关系。 生产力是沟通人与自然关系的桥粱。生产力是人类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的能力。生态史观认为, 评估历史流变中人类的活动,应兼顾人类和自然(包括各物种乃至整个地球)、近期与远期、局 部和整体的利益。维护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动态平衡,是能思维有意识的人类不可推御的责任 生态史题目出现于高考历史试题之中,绝非偶然,下列因素使之必然出现: 首先,生态恶化、环境污染已是人类面临的一大问题,而且是一个难题,急待解决。在此背 景下,人们更加关注现实生活中和历史上的生态环境问题。 其次,我国已将生态文明作为“小康社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而要建设生态文明,就 必需总结和借鉴人类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经验,总结和记取破坏生态环境的教训。 再次,生态史学已成为历史学中的“显学”,它的发展及其所取得的成果,为生态史试题的命 制创造了良好的学术条件。 最后,历史课程具有公民教育的功能,引导年青一代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 养和增强其生态环保意识,是历史学科的责任。据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说,生态史试题的出现 及其受到重视是必然的。 把握生态史观有一定难度,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对于高三师生来说,可采用以下的便捷 方法:借助近年高考历史试卷生态史题目(含“参考答案”)中的理论性陈述来了解和把握生态 史观的精髓。为便于大家利用这一资源,现将重要内容摘抄如下: ◆ 就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做出如下论断:恩格斯说:“我们对自然界的全 部支配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不要过分陶醉于 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马克思说:“我 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大变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 ◆ 人地关系示意图。 ◆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几千年的文明史是人类不断地认识、开发和利用自然 资源的历史,也是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不断加深的历史。在传统农业社会,存在着人口与土地等 资源的矛盾。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口与矿产等资源的矛盾又进一步凸 显出来。人口膨胀与自然资源短缺的矛盾,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要树立人类资源危机意识,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 从长时段看,气候变化影响人的活动,而人的生产与生活也影响了气候和环境。 ◆ 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类本身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并受自然条件和自然 规律的制约。人能够认识自然界的规律,并以这种认识为指导改造自然界来满足人类的需要,人 类的认识、活动对自然界产生直接与间接、积极与消极的多方面的影响,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 应更注意保护自然,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只 有合理地解决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矛盾才能更好地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 ◆ 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普遍的联系之中,因此,我们对自然进行开发利用不仅要看到改造 自然的有利后果,也要看到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不仅要看到短期后果,也应看到长期后果; 不仅要看到局部后果,也应看到整体或更大范围的影响。 〓 简略梳理人与自然关系史 1、纵向梳理。 在渔猎时代,人类数量有限,生产生活方式原始,对自然的影响(保护和破坏)都十分有限。 在农业时代,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首先是地表),从事农业生产,同时局部地破坏了生态 环境。 在工业时代,人类更大规模更广泛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也在更大 程度更大范围内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 在未来时代(后工业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或信息时代),我们应充满信心地相信人与自然和 谐相处的“绿色时代”一定会到来。 2、横向梳理 从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人与气候的关系、人与土地资源的关系、人与水资源(江河湖海等) 的关系、人与生物资源的关系、人与矿产资源的关系等方面,更具体地分析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 关系上的得与失。 七 综合应用与文综历史 近年来的高考历史试题在考查新史学范式时大多突出把几种史学范式结合、比较进行考查, 突出历史研究的视角和历史研究方法。再如,对近代西方列强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问题: 1、从革命史范式看,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使中国经济主权受到严重 损害,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是列强殖民侵略的重要标志。 2、从现代化范式角度看,它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 的地区,推动了近代城市的崛起。 3、从整体史观角度看,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尽管是被动的,但是是客观事实),使中 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从文明史范式角度看,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最早接受西方民主思 想,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 5、从社会史范式角度看,它是传统农业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最早交汇的地方,在思想观念、礼 仪交往、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出相应的社会问题。这一考查趋向值得广 大师生关注。 八 几种重要新史观的精髓 近年来,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和生态史观明显地影响 着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对新史观我们应有初步的了解。这五种史观的要义,可概述如下: 现代化史观认为,人类社会近现代的历史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的历史,即现代化的 历史。现代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现代化。经济现代代主要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政治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民主化和法治化。 整体史观(全球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新航路 开辟以后,世界进入整体发展阶段。19 世纪中后期,世界初步成为一个整体。19 世纪末到 20 世 纪初,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当代世界整体化全球化趋势加强。人类的交往加强了世界 的横向联系,促进了整体化的发展。 文明史观认为,从本质上说,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创造、积累文明成果以及人的自 身文明化的过程。人类文明史可分解为物质文明史、政治文明史、精神文明史、社会文明史。各 国各地区的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不同的文明需要交流。 社会史观认为,和历史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一样,社会问题也是史学的研究对象。研 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 关注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 生态史观认为,历史流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 领域。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是生 态史研究的主旨。 史观问题首先是认识历史的视角问题,新史观为我们认识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史观问题也 是历史阐释体系问题,新史观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历史阐释体系。我们应运用新史观去引领历史 知识的复习,让历史学习具有时代活力,适应高考历史试题的变化。 第三部分 掌握规律,赢在文综高考 一、历史分析“公式”答题模式 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 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 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 层的因素。 5、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 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6、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 ⑵、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 ⑶、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 目的、动机属于主观方面的原因,是事件发动者的主观意愿。如王安石变法:直接动机 是解决面临的社会危机;主要目的是增加财政收,缓和阶级矛盾,实现富国强兵等;根本目 的是巩固封建统治。 二、历史内容=经济+政治+文化+…… 历史内容即客观历史,是人类重大历史活动的客观记载。活动的主体包括重要历史人物、群 体、组织、机构等。活动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方面的事件、事态、制度、政策、纲领、路线、计划、 条约;文化方面的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书籍文献等。一般历史内容,可从经济、 政治、文化诸方面分析。 1、经济内容: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布局+…… ⑴、古代经济=经济制度+经济政策+(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结构、布局+…… ①、经济政策=总政策+土地+租税+赋役+人身+…… ②、农业经济=人口+土地+工具+水利+作物+布局+…… ③、手工业经济=(纺织+矿冶+陶瓷+……)(技术+布局+……) ④、商品经济=城市+交通+商品+市场+货币+边贸+外贸+…… ⑤、经济结构、布局=经济成份比例变化+经济重心变化+经济方式扩展+…… 古代经济一般分析方法,是先分析各时期经济政策的调整,再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各方面 分析经济发展情况。如唐朝经济:先分析总体的重农政策,唐初恢复经济的措施,如均田制、租 佣调制等;再分析农业如生产工具的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布帛、人口增长等;手工 业的丝织、陶瓷、造纸技术及布局;城市商业的繁荣、民族、对外贸易的发展等。从总体发展情 况分析,商品经济仍然微弱,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等。 ⑵、近现代经济=经济发展要素+经济成份+国际经济+…… ①、经济发展要素=技术+资金+市场+原料+劳力+经济结构+经营方式+政策+…… 如 19 世纪后半期美国经济发展要素:包括移民带来劳力、技术;西部开发提供市场、原 料;废除种植园奴隶制、大规模农业经营、垄断模式等。 ②、经济成份=自然经济+外资+合资+民资+官资+国营+集体+个体+…… 如新中国初期:地主经济被消灭、富农经济保存、农民个体经济发展;帝国主义在 华企业、官僚资本被没收,民族资本主义恢复发展;国营企业确立领导地位、集体 协作经济兴起等。 ③、国际经济=总格局+(生产+管理+资本+技术+市场+关税)(协作+竞争) 如当代世界 经济格局的多极化、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现代化趋势;具体表现为各国、各集团 之间在生产、管理、资本、技术、市场、关税贸易等方面的协作与竞争等。 2、政治内容=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⑴、古代政治=政局+制度+中央+地方+阶级+军事+财政+民族+对外+…… 如明清政治:包括 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封建制度的衰落、君主专制的强化、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阶级矛盾、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 ⑵、近现代政治=政局+制度+政体+体制+政权+政治力量+权力+权利+…… 如辛亥革命后的 政治状况:包括政局的动荡、确立共和政体、三权分立的体制,袁世凯篡权、各派政治 力量争夺权力的斗争、人民的基本权利问题等。 ⑶、国际政治=体系+格局+集团+合作+战争+对抗+妥协+……如雅尔塔体系下的两极格局, 两大集团的对抗与妥协,集团内部的合作与矛盾,冷战与热战等。 ¬ 3、文化内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交流+…… ⑴、自然科学=(科学理论+科技发明)(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农学+……) ⑵、社会科学=思想、宗教+教育+史学+文学+艺术+…… ⑶、文化交流=(民族+对外)(传播+吸收)+文化地位+…… 4、事件、事态过程:准备→开始→发展或曲折→成功或失败 事件是指人们在短时段内进行的具有突发性、间断性的历史活动,如:西安事变、法国大革 命、二战等。事态则是指人们在较长时段内从事的具有常规性、持续性的历史活动,如:百家争 鸣、洋务运动、工业革命等。对事件、事态过程的分析要先按活动发展顺序、再分活动领域进行。 三、历史影响、意义和教训: 1、性质分析:任务+领导阶级+主力+手段+结果…… 如辛亥革命性质分析: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在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由资产阶级领导,具有一定群众基础,采取暴力革命 手段;结果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却被袁世凯篡夺胜利果实,没有改 变中国社会性质。由此可以分析辛亥革命是一场不完全成功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 革命。 2、影响或意义=(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深远影响…… ⑴、经济影响=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如第三次工业革命影响:极大提 高社会生产力;促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等等。 ⑵、政治影响=格局+制度+体制+政权+政策+阶级+民族+…… 如十月革命的影响:改变世界 政治格局;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无产阶级专政;鼓舞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 运动;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等。 ⑶、文化影响=思想+科技+教育+文学艺术+……如两次鸦片战争的文化影响:“西学东渐”、 产生“中体西用”思想、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发展近代教育、爱国主义文学兴起等。 3、判断成败及原因 ⑴、判断成败依据:→直接目标→主要任务→根本任务 ⑵、成败原因=(主观+客观)(经济+政治+军事+策略+……) ⑶、成败根源=(社会条件+阶级本质)(进步/局限)。如分析辛亥革命成败:从推翻清朝统治、 结束封建君主专制的直接目标看,取得了成功;从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一根本任务看,它并没有达到。从成功原因分析:包括革命派的前赴后继 精神、满清政府的孤立、各派政治力量的配合等。从失败根源分析:包括中 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局限和民族资产阶级本身的阶级局限性。 4、经验教训或启示:(经验+教训)→启示 ⑴、政治=国情+领导+群众+武装+民主+法制+思想+策略+…… 如第一次国共合作:从经验看, 国共两党可以合作,也取得一定成果。从教训看,必须掌握领导权和武装。由此得到启示 是合作要以斗争求团结…… ⑵、经济=生产力+生产关系+客观规律+发展战略+…… 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现状,生产 关系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注意综合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宏观 调控与市场竞争结合…… ⑶、文化=批判+改造+继承+发展+…… 如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在革命或 建设实践探索中不断的发展等。 5、历史评价=(积极因素+消极因素)史实+结论 ⑴、人物评价=属性+事迹+影响(进步+局限)+结论…… 如评价李鸿章:首先是其身份属性 即地主阶级洋务派代表人物;接着按方面和时间顺序阐述其在洋务运动、镇压太平天国、 中法、中日战争的具体事迹;对其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最后得出全面 的结论。 ⑵、事件、事态评价=概况+性质特点+影响(进步/反动+正义/非义)+结论… 如对维也纳体系 的评价:先概述维也纳会议和维也纳体系的概况;再分析其性质和特点,对其历史反动 性及客观进步因素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评判,最后得出全面的结论。 ☆ 以上各项原理和公式,只是反映历史学科的一般规律。在实际运用中,需要结合具体历 史问题,灵活调整。当然,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概括,还有很多地方可以进一步调整和充 实。 四、各类题目的解答方法 (一)、单选题应试策略和技巧 选择题知识覆盖面广、题量多的特点,要求考生要踏实、牢固、全面地掌握所学基础知识。 同时要培养概括、分析、评价等能力,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问题的水 平。这是做好选择题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在具备这些前提条件之后,再辅之以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才能真正答好选择题。 1、审题方法 能否认真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随着命题技术的进步,选择题的立体感和动态迁移感 愈来愈强,迷惑性越来越大。因其答案的唯一性,又不象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那样具有一定伸缩 性,一旦审题出现偏误,就会导致全错。认真审核,对选择题尤其重要。要根据选择题的特点, 采用立体式的审题方法,明确题意和要求。其具体要求是: 第一,明确题目结构。要仔细推敲题干,搞清题干中答题项、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答题项 是指答案包括的内容和项目,主干语是选项论述的直接对象,条件限定语是对回答内 容的各方面限定。 第二,搞清时空范围。根据限定语,特别要注意提取隐性时间信息,明确时限。搞清历史现 象的横向、纵向的历史空间和阶段特征,明确题目的时间范围和空间。 第三,搞清基本题型。选择题也有自身特点,根据其特点,明确题目的基本类型,再结合平 时的学习和掌握,根据各题型的答题方法进行“对号入座”的思考和把握。 第四,推敲备选项。对备选项要认真推敲。近年来,备选项的干扰性日益增强,需认真分析。 通过比较,掌握知识之间的区别,明确选项与题干的关系。 第五,明确理论观点。选择题大都渗透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诸如生 产力观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观点、阶级斗争观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以这 些理论观点为指导,再进行论证和分析。 第六,明确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根据大文科的观点,历史往往与政治、地理。语文等学科联 系,要利用相关学科知识的互补性,作好答题的准备。 2、解题方法 审题是为答题服务的,在审好题的基础上,还必须运用正确的解答方法。下面结合各类单项 选择题的特点和具体内容,对解题技巧介绍如下。 (1)、最佳选择题 是单项选择题中的基本题型,旨在考查对历史知识理解掌握的准确性,考查辩证思维能力 特点是选项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它选 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主 要”、“最重大”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是选择题中难度最大的类型。 解题方法: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即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正确理 论的指导下,确定住“最佳”标准,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 项,找出最佳答案。谨防以偏概全的错误,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2)、因果选择题 此类题目,旨在考查综合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通常将历史现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 再根据题干的指向列出相应的原因泪的或结果等。考查的角度有两方面:第一种形式由结果推断 出原因,其结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第二种形式是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是题干 为因,备选项为果。常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等表示。 解题方法:此类题目主要着眼于历史现象的背景、条件、结果、影响等方面的考查。要审清 题意,明确因果关系,搞清命题意图。同时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 内外因等要求。切忌因果颠倒,互相混淆,不分主次等。 (3)、否定选择题(逆向选择题) 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 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 解题方法: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相符的三个备选项, 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 (4)、推理选择题 推理选择题是指对这类选择题可以通过推理达到解题目的。这类题目往往涉及一些规律性问 题,考生通过对历史规律的掌握,来分析具有同类性质的历史现象。 解题方法:解答这类题可采用推演法,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 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等。因此,考生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 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5)、排序选择题 此类题目是要求考生能根据题目要求,把历史事实或历史现象按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如时 间先后等,其形式有序号式或非序号式两种。 解题方法:巧解此类题可以获得事半功倍之效。采用首尾结合法,首先找出打头的历史事件 的序号,找出备选项的代码;再找出结束事件的序号,结合首尾序号,选择备选项符合顺序排列 的那一个。若存在相同的备选项,则要比较他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6)、组合选择题 此类题目是将同类选项按一定关系进行组合,通常在题于中列出三组或组以上的历史事物, 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然后分解组成备选答案作为选项。也以构成否定形式,可据题意从选项中选 出符合题于的应该否定的一个组合选项多项选择题取消后,该类选择题有增多的趋势。 解题方法:解答时可采用选基法或列式法。首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 点;然后,依此顺藤摸瓜,选出答案。列式法是将所有选项的委字列竖式,四个选项都有的可确 定,其他排除,从而缩小思考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 (7)、比较选择题 此类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或把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放在 一起,通过分析、归纳、比较,找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 解题方法: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找出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判 断。 (8)、材料选择题 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供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考生在读懂材料 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其现背后的历史真实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 解题方法:解答材料解析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它有关信息, 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第二,读通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 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 (9)、概念选择题 此类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其在题干中多提出一个基本概念,选项 则多是对这一概念的阐释或解释。选项多是立足于对历史概念内在规律和本质的把握。 解题方法:解答此类题目,主要从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等方面进行把握,通过对历史概念 的定量、定性分析,正确地界定历史概念。同时,在平时要加强对历史概念的学习,准确地理解 历史概念。 (二)、关于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A、问答题的种类 问答题按照题的性质和要求,可分为叙述、综合、分析、比较、评述、材料式问答题等不同 种类。 1、叙述题: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活动的原因(或背景)、经过、意义(或性质、 影响、作用、评价)按一定顺序直接叙述出来。 2、综合题:将分散在不同章节、不同国度、不同历史时期但又有某种联系的历史内容系统 归纳,贯穿融会,进行表述,并得出适当结论。难度较大。 3、分析题:将复杂的历史事件、现象或内容分解成几个方面:背景、原因、性质、特点、 结果、意义、作用、经验教训等,揭示其本质并得出结论。如说明了什么?有 什么启示等等。 4、比较题: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进行归纳,找出它们之间的可比点加 以比较,求同析异,以加深对历史事件本质的理解。这是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 的常用方法。 5、评述题:先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人物的活动,给以综合归纳,概要叙述,再依据当 时的具体条件,给予历史唯物主义的评价。评价历史人物还要注意结合时代背 景,实事求是地评述。可先叙后评或边述边评,夹叙夹议。 6、材料式问答题:即材料解析题(含图表、图片)和问答题的融合,从形式上看它由两部 内容构成:一是材料;二是设问。近几年高考主观试题几乎全部采用了 这种形式。 B、问答题的结构及其作用 1、问答题的结构。任何一道题意明确、表述完整的问题都有四项基本构题成分,即:提示 项、限定项、中心项、求答项。 2、问答题结构的作用。 (1)、提示项:限定解答的方式,包括考生答题的思维方式和表述方式。 (2)、限定项:指定解答的已知条件,例如:时间、空间、史实、观点、引语等。 (3)、中心项:规定解答所依据的内容。中心项千变万化,无一相同。它涉及到政治、经 济、制度、人物、国际关系等各种知识领域。中心项是构题的核心部分, 其他三项都从属于中心项。 (4)、求答项:指定解答的“未知”项目。常见的求答词语有原因、经过、结果、性质、 特点、意义、影响、相同点、不同点等。还有“哪些”、“如何”、“什么”、 “怎样”、“为什么”等,既是求答词,又是提示词。这四项结构共存于题 目之中,它们出现的次数不一,先后位置多变。但四者互相依存,合理统 一,共同发挥考查能力的作用。 C、解问答题的读、审、答 1、读题:对题目要全读、细读、多读,领会材料题意。 2、审题是解答问答题的至关重要的一步。在高考中有许多考生答题情况很不理想,究其原 因,除了知识和思维能力上的缺陷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审明题意和抓住思路,答题乱了套, 甚至答非所问,即使掌握了充分的知识也起不了作用,如何审好题应注意以下几点:考生临试审 题是科学知识和思维能力在短时间内综合、灵活的运用。考生能不能很快了解题目要问什么,要 你回答什么,能不能对试题进行深入地发掘,实际上也是一种信息处理能力。审题时要注意以下 几点: 第一,审要求。审题首先明确试题的具体要求,要学会分析试题的结构成分。一道完整的、 题意明确的历史问答题在一般情况下由提示语、限定语、主干语(也叫中心项)、答 项语四种成分构成。分析清楚试题的结构成分,就可完整准确把握题意。 第二,深入发掘题意,突破重点难点。 第三,审题型。审题时还应判定该题属于何种题型。如前所述,历史问答题大致分为叙述题、 综合题、分析题、比较题、评述题、材料式问答题五种题型。不同类型的试题,各有 不同的特殊要求,答题形式和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判定题型对加强答题的针对性 是有帮助的。另外,一道试题如有几问,那就要注意这几问是否属于同一题型。因为 一道有几问的试题,不同问属于不同题型的情况并不鲜见。 第四,审求答重点。试题的问法,提问的方式、角度不同,答题的重点也就不同。确定答题 的重点,有利于详略得当地组织材料,科学分配答题时间。 3、答案规范化。 第一,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是解答问题最基本的要求。“史”是指具 体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论”是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或 观点。史论结合,就是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去分析史实,得出正确的评 价或结论,做到材料(史实)和观点相统一。叙述史实是答题的基础,好比“画龙”; 简要的分析、评论是答题的灵魂(即考生的立场和政治方向),犹如“点晴”。答题既 要反对缺乏分析的材料堆砌,也要反对缺乏史实的泛泛空论。 第二,叙事有序,论证有力:历史问答题各种类型题虽然各有其特征和能力考查的侧重点, 但解答时都离不开史实的叙述和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评论、论证。叙述史实要有序, 或按时间顺序,或按空间顺序,或按逻辑顺序,切忌杂乱无章,颠三倒四。分析史实, 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论证某种观点正确与否,要抓住要点、切中要害,要言之 成理、论证有力。 第三,详略得当,要点全面:试题要求的重点,应该多写详答,将各要点,诸要素交待清楚; 非重点部分就须少写略答,以繁中求简,杂中取精。这就是要答题“要点化”。当试 题涉及到很多时,答案的每个要点就要简明扼要;试题要求的内容较少,答案则应相 对比较详细具体。 第四,文字准确,条理清楚:有些考生答题时文字表达能力差,语无伦次,词不达意,不会 概括,罗罗嗦嗦写了一大篇,不得要领,看不懂他究竟说什么。有些考生采用“多答 战术”,不管与题意有关无关,让阅卷老师去“拣破烂儿”。这都是不可取的。好的答 案在表达上应力求文字准确、简炼。这就要学会提炼和概括。另外,在答案编写形式 上,要根据题意和答案内容分段,每段之中的每个要点前面必须有数码序号,做到“段 落化、要点化、条理化、序号化”,以求层次清楚,使人一目了然。 第五、认真检查,及时更正:对题目和答案要认真而严格地检查一遍。看审题是否偏差,题 意是否抓准,要点是否齐全,答案是否完整。通过检查,应及时更正,做到对题作答, 要点分明,书写规范,亦无错别字。 文综考试以来,材料解析题体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图表数据越来越普遍,涵盖内容越来越广 泛丰富,这反映信息社会的特点与要求;二是材料与填空、选择、问答各种题型融合;三是材料 的内容可以是跨学科的综合。解答材料解析题必须注意一个前提、两个原则、两个充分、三个步 骤。 ☆ 一个前提,读懂、弄通和透彻理解材料,尤其是图表与数据,必须明确其中主要概念, 说明的主要问题,而后弄清楚图标与数据是怎样展示概念、说明问题的。 ☆ 两个原则,一是立足材料,二是联系课本。首先是立足材料,材料所展示问题的角度不 一定与课本完全相同,比如某一个历史人物,课本可能主要叙述他积极性的 一面,而材料可能展示他局限性的一面,联系课本是必要的,应该把材料所 反映的内容与课本所学的相关知识挂上钩,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观点进行评论 和解析。 ☆ 两个充分,一是充分获取有效信息,二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所谓有效是指回答问题、 解析材料利用的信息,这是答好材料题的关键。有用的信息没有被发现,就 不能很好地完成问题的要求而影响得分。因此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去解答问题, 同样是得分的保证。 ☆ 三个步骤,第一步是读懂材料,这是前提;第二步是充分提取有效信息并加工整理,这 是关键;第三步是利用有效信息去说明论证、解答问题,这是目的。 ☆ 近年来,材料发展的趋势是所给材料越来越简明,或一图一表,或一两段文字,或几个 图,文字一般都没有障碍,但信息丰富而隐蔽,只要认真阅读思考,掌握解题要领,做 好材料解析题并不难。 五、答题思路 1、答题的文字表达方式: 基本方法:文字表达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二要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 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序号化, 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2、如何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 基本方法:注意四点:一是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或变法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 趋势。二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贯彻。三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四看改 革者的素质如何。 3、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思路 基本方法: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特点是比较的范围具有确定性。解答时要认真审清比较对象 比较项、限制条件,分析问答题要求与课本知识的关系,然后按设定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4、内隐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此类内隐式比较问答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比较对象做具体分析,自己设法 确定比较项。如果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比较,比较项一般从背景、原因、过程、特点、结果、 影响和性质等方面确定;如果是历史人物,比较项一般从所处时代、所处阶级、主要功绩、局限 性、历史地位、影响评价等方面确定。 5、比较项的确定方法 基本方法:属于历史人物概念的可分为国籍、时代、称谓、主要活动、评价等要素。属于历 史事件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空间、主体、经过、意义等要素。属于历史现象概念的历史 在诸因素与历史事件的诸因素基本相同,但要把经过改为主要内容或主要表现。属于历史制度概 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制定者、主要内容、评价等因素。属于历史革命的知识可分解为革命 任务、组织与领导、斗争纲领、主力、方式、性质结果等因素。属于历史革命结果及影响的知识 结构有包括进步性、局限性等。 6、分析、评价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原因的解题思路 基本方法: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生产力因素,包 括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天文历法的进步,劳动力的投入等;二是生产关系 因素,包括新的生产方式的确立,土地政策的调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打击;三是上层建筑 的因素,包括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政策的保护与鼓励,宗教、文化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 等,四是看对外关系与民族关系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五是看社会环境因素,国家是否统一与 安定;六是地理条件的因素等。 7、分析经济特征型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基本方法:分析经济特征要注意三点:其一,从复杂的经济现象中去揭示基本特征;其二, 分析其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其三,揭示特征语言要精辟,高度概括,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8、历史问答题表述中的归纳概括方法 基本方法:归纳和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是两种不同的历史思维能力。归纳指将众多或零散的 或反复出现的历史史实,按其同类梳理,使之由繁杂到简约、由纷乱到条理、有个性到共性的认 识;概括是把具有相同属性的历史事物联合起来,形成带有规律性的、普遍性的道理。归纳是概 括的前提。 9、开放性问答题的答题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开放性问答题必须明确:重要的不是持何种观点,而是能有理有据的论证自 己的观点,即论证是否符合逻辑,是否严密,材料与观点是否统一,理由是否充足。因此,解答 此类题目,首先要确定观点。 其次,要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来充分支持观点,尽量少漏观点支持点。第三,要做到史论结 合,有论有据。第四,论述要全面,如该题在肯定积极作用的同时,要指出消极作用,切忌绝对 化。 10、如何解答主观题中“说明了什么”类型的问题 基本方法:回答说明了什么,实际上是考查把握历史本质,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回答 是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1)、这种斗争的目的是什么?有何进步或倒退的作用?(2)、这 种斗争的失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还是一种偶然?(3)、如果是偶然,说明斗争的曲折复杂,而且 要进一步创造条件;如果是必然则说明这种斗争的根本无法实现,是空想。 11、分析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背景 基本方法:历史背景是影响、预示事物发展趋向的客观条件,是对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各个 方面的因素进行概括总结,这些因素可能是显现的,隐现的。 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历史因素方面:是否是历史发展的需要。现实因素:是否符合现实情况的 需要。主观因素方面:是否是当事人主观愿望能够的需要。 12、论述题的解答和史论结合的方法: 基本方法:回答论述题一般有三个步骤。第一、判断是非,表明自己的饿观点。第二,列举 史实,说明自己的观点。在这一步当中有注意将母观点(即总的观点)分解成若干个子观点,用 所掌握的史实进行论证。观点的展开要有层次性,做到由表及里,有浅入深,环环相扣,逻辑严 密。而每个观点都要有史实的支撑,做到史论严密结合。第三,要适当小结,升华观点。解题中 的史论结合,主要是指要有适当的史实作为立论的基础,要有鲜明的观点作为立论的导向;坚持 “从历史中来,到历史中去”的原则。“从历史在中来”,就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到历史中去” 就是由观点驾驭史实,做到观点与史实的统一。 13、怎样评价历史人物 基本方法:评价历史人物,实际上就是要评价其一生的功过是非。要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 首先,必须全面把握其历史活动;其次,要按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把这些活动分为积极(或进步、 功绩)和消极(或反动、过错)两方面,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其活动呈现明显阶段性,所以还要 分阶段评价;第三,评价的标准和原则有:(1)生产力标准(2)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对历史发 展的不同作用的唯物主义原则,不要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3)阶级的观点(4)时代的观点,即 要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则肯定,反之则否定,同时注 意不要用现代人的标准评价古人;(5)不要以偏概全(6)客观公正,不要带感情色彩(7)注意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六、学会分析历史事件 (一)、如何分析历史事件呢? 分析历史事件应掌握 4 要素:原因、经过、结果、影响。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原因——经过 ——结果—影响的演变过程。 例如“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高一《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第一目“鸦 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和第二目“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讲的是鸦片战争的原 因;第一节第三目“鸦片战争的经过”讲的是鸦片战争的经过;第二节第一目“中英《南京条约》” 和第二目“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讲的是鸦片战争的结果;第二节第三目“鸦 片战争的影响”和第七节第一目“新思想萌发的原因”及第二目“新思想的萌发”讲的是鸦片战 争的影响。 (二 )、如何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呢?(事事不无原因) 1、中国古代史上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应分析 7 要素:历史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民族 关系因素、对外关系因素、思想文化因素、个人主观因素。如秦朝的统一: 历史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国家数目减少即局部统一。 政治因素——长期战乱,人民困苦,渴望统一。 经济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秦国商鞅变法后逐步强盛起来,国富 兵强。 民族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民族联系民族融合加强。 对外关系因素——远交近攻的战略策略。 思想文化因素——韩非子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思想。 个人主观因素——秦王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 (三)、如何分析历史事件的过程呢?关于历史事件过程的分析,一般可以有三种方法 1、以时间系事法,以时间为轴心按照历史事件发生发展高潮结束的逻辑顺序进行归纳。 如 鸦片战争经过 4 点:1840 年 6 月,英舰封锁珠江口,战争爆发——接着,沿海北上到达 天津白河口——1841 年初,英军扩大战争,一年内占香港和东南沿海一些城市——1842 年 8 月,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求和,战争结束。 2、以空间系事法,以地点为纽带进行归纳。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 点:廊坊、杨村——大沽 ——天津——北京 3、以人物系事法,按照历史人物的活动来归纳。如太平天国的防御战,就可以按陈玉成、李 秀成以及他们两人共同的行动来掌握。如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就可以按照迪亚士、达伽马、 哥伦布、麦哲伦四个人的活动来归纳。 (四)、如何分析历史事件的结果呢? 历史事件的结果一般不外乎四种: ①、成功。如:新航路开辟成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胜利等。 ②、失败。鸦片战争中国失败、洋务运动破产、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失败、印度民族 大起义失败等。 ③、既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失败的地方。如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等。 ④、胜而不胜,不败而败。中法战争,中国是胜而不胜,不败而败,法国是不胜而胜,败而 不败。 关于历史事件的结果,一般应该从 3 个方面考虑:一个“是什么”、两个“为什么”,即结果 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说是这样的结果、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 (五)、如何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呢? 1、分项分析: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分析影响。 如鸦片战争:经济影响——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在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 地位的国家。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 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 政治影响——社会性质的变化、社会矛盾的变化、革命任务和性质的变化。 思想影响——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外交影响——由闭关锁国到门户洞开,独立自主的中国开始沦落为一个主权残缺的半殖民地 国家,资本主义列强和中国之间的关系不复是主权国家间的平等关系,而是侵 略与被侵略、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 清政府站在中国人民头上发号施令,外国资产阶级却站在它的头上发号施令,这就是那许多 条约特权的实质。” 2、全面分析:一分为二,既要看到积极影响,也要看到消极影响或局限性,还要分清主次。 如鸦片战争的积极影响:经济上——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对后来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的兴起就有积极影响;思想上——新思想的萌发。 如甲午中日战争的积极影响:政治上——促成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所以出现了戊戌变法、义和 团运动、辛亥革命等;经济上——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加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 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思想上——出现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思 想和农民阶级朴素的反帝(“扶清灭洋”)思想。 3、国际化分析:中国对外国的影响,外国对中国的影响,中外结合思考。 如鸦片战争对英国和世界的影响:对英国,英国战胜,凭借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倾销商品,从 中国掠夺原料,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世界,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的重要 一环。如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政治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 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济上,近代工业产生【或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企业,或中 国资本主义产生】;思想上,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4、转化分析:就是要学会迁移和推广,会转化思维。有两种情况: 一是特殊性影响转化为普遍性影响,如由鸦片战争的影响思考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侵华对中 国有什么影响,由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影响思考中国古代统一的影响。 二是普遍性影响转化为特殊性影响,如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课本上讲了对亚非拉的影响(给亚 非拉人民带来了灾难:政治上——欧洲殖民者开始对亚非拉进行政治的控制和渗透;经济上—— 经济的剥削和掠夺;思想文化上——文化和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呢?政治 上——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从海路相继来到中国边疆进行侵略活动,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 同时使明清统治者走向闭关锁国。第二,明朝中后期,美洲高产农作物通过菲律宾传入中国,为 清朝人口快速增长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三,天主教从海路传入中国,明清之际出现“西学东渐” 局面。 5、学科交叉分析:学科之间的交叉影响,即历史事件对政治的影响,对地理的影响。如中国古 代的垦荒,政治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政局,地理上对生态环境造成 了负面影响。如英国工业革命,政治上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地理上开始了 城市化的进程,带来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 七、高考历史解题中常用语言的运用 为了更好地总结十年历史高考,这里将试题中常用词语不失繁琐作一专门的分析。 (一)、试述、简述、简要述评、概述、简要说明、简要评述、概括说明、概括指出。此类常 用词语一般用于问答题之中。“述”,就是叙述,即摆事实;“评”,就是评论、评价,即讲道理, 谈观点。“述评”或“评述”,就意味着既要摆事实又要讲道理。“说明”,“指出”,实际就是评述, 解答的问题依据是什么,怎么样。“简”、“简要”、“概”、“概括”,说到底意思也差不多,都包含 两层要求:一是综合,愈是要求“简”,就愈是要求全面综合,高度概括;二是简要。抓主干去 枝节,点到即止。 (二)、背景、历史背景、原因、社会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客观原因、主要原因、 基本原因、条件、前提条件、前提和条件,此类常用词语多用于选择题、问答题中。 背景,一般是指一历史事物在何种情况下发生的,实际上包含了原因、条件两方面内容。 原因,一般是回答“为什么”,也就是必要性;条件,一般是回答“有什么”,也就是回答可 能性。当然,这也是不是绝对的,如“抗战为什么能胜利?”等,原因就不仅仅是“必要性”。 原因、条件并列于设问中时,二者的界限较为明显;但是,二者分列时,其含义又基本相同,甚 至可以互相替代。不过仔细推敲依然有细微的差虽,“条件”的使用范围较之原因要小些,在论 及成败时就用“原因”,而不能用“条件”。“历史背景”与“背景”本质是一致的,在这里“历 史”并无实在意义。“原因”与“社会原因”、“基本原因”其实也是一回事。“根本原因”与“直 接原因”是相对的。前者是根源性、本质性、决定性的原因,一般应在经济基础、社会性质、阶 级本质中去寻找;后者则是因果之间不存在任何中间物的原因,往往是指导火线之类的原因。“主 要原因”是指导致历史事物发生的若干原因中起主要作用的原因,在单项选择题中,与根本原因 没有多大区别。客观原因是相对主观原因而言的。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若干个,凡是与人的主 观意识有关的原因就不是客观原因。“前提”,本来是指推理中已知的判断。前提条件,也就是先 决条件,若干条件中主要条件。前提和条件,实际是指主要条件和其它一般条件。 (三)说明、表明、体现、反映、表现、意味 “说明”,一般来说是从事实(材料)得出结论的意思, 体现、反映和说明、表明都有由甲而得乙的意思。体现是某种性质或某种现象在某一事物上 具体表现出来,反映是反照,即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因此,它是间接说明、深层说明、 本质说明、而不是直接、表面、现象的说明。换句话说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或者透过此现象看到 彼现象。表面的能能直接看到的现象的东西决不是体现、反映的东西。……表现,则指历史情况、 历史史实而言,是历史事物本身具体情况外在地表示出来。与“反映”、“体现”不同,不是由现 象而本质,而是由本质而现象。 “表现”部是多方面的,若干点的。 (四)联系、结合、据、依据、根据联系,是联络,结合相关的人或事。结合在这里与“联 系”意思差不多。一般设问形式是“联系(结合),分析(说明)……”。……结合(联系)的对 象,实际是作为分析(说明)问题的背景、依据而存在的。因而,重点在分析说明的事物而不是 结合(联系)的对象。这类设问中,“联系”、“结合”也可以换成“依据”、“根据”、“据”,题意 并未发生变化。 (五)性质、实质。性质,是事物所具有的特质,即此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根本属性。实质 是事物、问题的实在内容。二者都有本质的意思。…… ¬ 就问题来看,实质就是性质,性质就是实质,完全可以替代。但究起来,两者在本意上、使 用范围上又略有区别。性质,着重于区别,定性于是什么;实质着重于去虚,定位于实际如何; 本质着重于寻根,着眼于固有。 (六)效果、结果、后果、成果、成绩、结局。这类用词,其实都是指某种事物、某种力量、 某种做法、某种态势、某种因素产生或发展的阶段或是最后状态。但在使用的范围,表达的感情 色彩以及价值取向上有一定的区别。结果、效果,使用最广泛,是中性词,可指好的结果(效果), 也可指坏的结果(效果)。如“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以及结果如何?……” (1995 年)……后果,多指坏的结果,但在高考命题中也不完全如此。……结局也可以说是中性 词,可以是好的结局,也可以是坏的结局,在这点上与结果相似。但是,结局大多数情况下是指 最后的政治(或军事、或经济)态势。…… ¬ (七)意义、作用、影响、地位。这类词在历史试题中,用得较多,而在历史教材中则用得 更为频繁。意义,就是价值、作用,而作用是指对人对事所生产的影响、效果。影响是指对人对 事所起的作用。如此看来,三者的意思大致差不多。而从适用范围看,意义较之作用、影响要大。 大凡涉及意义,一般都包括性质、作用、影响、结果、评价、经验教训等,教材关于意义的叙述, 基本上也是如此,而在高考试题中,却不一定是这样。(在高考)历史问题中,意义、影响、作 用,三者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地位,是历史事物在社会关系中或历史变化中所处的位置。就 其适用范围来看与意义相当。 (八)经验、教训、认识、启示。这类词,就其主要意思来说,都是人们从实践包括成功的 实践、失败的实践中得来和知识。经验,是实践成功后得到的认识,……。教训,是实践失败后 得到的认识。……。认识,本来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包括感性认识,即通过感觉器官对 客观事物的片面的、现象的和外部联系的认识,即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有反映事物的全体的、 本质的和内部的联系的认识。历史试题的“认识”往往是以“谈谈你的……认识”形式表现的。……。 这种“认识”,实际上就是“评价”、“看法”,至少要回答“是什么”、“怎么样”才行。启示,是 人们受某种历史事物的启发指示而有所领悟,其特点是由此及彼。 八、高考历史复习方法 俗话说,哪有高产,哪有高人。在高考中都有一些考得出色的同学堪称“高人”,他们的经 验之谈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特别是经过实践的检验证明了这些想或和说法的真理性,可供我们考 试时借鉴。现撷其 21 则,以飨正在紧张备考的高考的同学们。 1、基础,还是基础。复习时所做的事很多。有一大堆复习资料等着我们去做。千头万绪抓 根本。什么是根本?就是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是教学大纲也是考试的主要要求。在 “双基”的基础上,再去把握基本的解题思路。解题思路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条件上的一种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着眼点和入手点。再难的题目也无非是基础东西的综合或变式。在有限的复 习时间内我们要做出明智的选择,那就是要抓基础。要记住:基础,还是基础。 2、学历史,要“死”去“活”来。历史学科,有很多需要背诵的东西,人物、事件、年代、 一些历史史料的要点等等。有些材料,只能“死”记。要靠多次反复强化记忆。历史课是一门机 械死记量比较大的学科。但是在考试时,却要把记住的材料灵活运用,这就不仅要记得牢,记得 死,还要理解,理解得活。是谓:“死”去“活”来。不单学历史,学地理,学政治,以至学理 化生物,都需要“死”去“活”来。 3、“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这是电视连续剧《十七岁不哭》里的一句台词。考试要有 一个良好的心态,要有勇气。“试试争争”是一种积极的参与心态,是敢于拼搏,敢于胜利的精 神状态,是一种挑战的气势。无论是复习还是在考场上,都需要情绪饱满和精神张扬,而不是情 绪不振和精神萎靡,需要兴奋而不是沉闷,需要勇敢而不是怯懦。 4、“光想赢的没能赢,不想输的反倒赢了”。“想赢”是我们追求的“上限”,不想输是我们 的“下限”。“想赢”是需要努力,因而比较紧张的被动的,“不想输”则是一种守势从而比较从 容和主动。显然,后者心态较为放松。在放松的心态下,往往会发挥正常而取得好的效果。 5、“一个具有健康心理素质的人应该做到两点:在萎靡不振的时候要振作起来,在承受压力 过大时又能为自己开脱,使自己不失常”。 6、“高考从根本上说是对一个人的实力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考察”。实力是基础,是本钱,心 理素质是发挥我们的实力和本钱的条件。有“本钱”还得会用“本钱”。无本钱生意无法做,有 本钱生意做赔了的事也是有的。 7、复习是积蓄实力积蓄本钱,考试则要求发挥得淋漓尽至,赚得最大的效益。一位考生说 “我平时考试总是稀里糊涂,但大考从来都是名列前茅,大概是心理调节得好吧?”诚如是,最 可怕的是大考大糊涂,小考小糊涂,不考不糊涂。 8、“强科更强,弱科不弱;强科有弱项,弱科有强项”。在考试的几个科目上,一个人有强 有弱,是太正常了。复习的策略,就是扬强扶弱。有的同学是只补弱的,忽视了强的;有的同学 是放弃弱的专攻强的。从整体看,都未见明智。强的里面不要有“水分”,弱的里面还要有突破。 9、“差的学科要拼命补上来,达到中等偏上水平;好的要突出,使之成为真正的优势。”这 里的道理与上述相仿,也是对待自己的强弱项中的一种策略。高考是“团体赛”,要的是全局的 胜利而不能是顾此失彼。 10、“复习五步曲”。 一、地毯式扫荡。先把该复习的基础知识全面过一遍。追求的是尽可能全面不要有遗漏。 二、融会贯通。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把一章章一节节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到。追求的 是从局部到全局,从全局中把握局部。 三、知识的运用。做题,做各种各样的题。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解题去练习运用知识。 掌握各种解题思路,通过解题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捡“渣子”。即查漏补缺。通过复习的反复,一方面强化知识,强化记忆,一方面 寻找差错,弥补遗漏。求得更全面更深入的把握知识提高能力。 五、“翻饼烙饼”。复习犹如“烙饼”,需要翻几个个儿才能熟透,不翻几个个儿就要夹 生。记忆也需要强化,不反复强化也难以记牢。因此,复习总得两三遍才能完成。 11、“该记的只好记住,可是,能够不记的就不要去记忆”。为了减轻记忆的负担,能够偷懒 的地方犯不着去玩命——本来该背的就够多啦!根据知识的特点,在记忆和理解之间,可把知识 分为四种类型:只需理解无须记忆的;只需记忆无须理解的(背下来就是了);只有记忆才能理 解的。只有记忆才能记住的。我们这里取得是“出力最小原则滚动式复习法。先复习第一章,然 后复习第二章,然后把第一二章一起复习一遍;然后复习第三章,然后一二三章一起复习一遍..... 以此类推,犹如“滚动“。这种复习法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复习比较牢固,由于符合记忆规律, 效果好。 12、“过度复习法”记忆有一个“报酬递减规律”,即随着记忆次数的增加,复习所记住的材 料的效率在下降。为了这种“递减”相抗衡,有的同学就采取了“过度复习法”,即本来用 10 分 钟记住的材料,再用 3 分钟的时间去强记—— 形成一种“过度”,以期在“递减”时不受影响。 13、“题不二错”。复习时做错了题,一旦搞明白,绝不放过。失败是成功之母,从失败中得 到的多,从成功中得到的少,都是这个意思。失败了的东西要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14、复习中也要培养对材料兴趣。美国教育学者布鲁纳说:“学生的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 料的兴趣”。还有一句名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但是不得已的事情也得做,却何如 有兴趣而乐此不疲?“基础题,全做对;一般题,一分不浪费;尽力冲击较难题,即使做错不后 悔”。这是应该面对考卷时答题的策略。考试试题总是有难有易,一般可分为基础题,一般题和 较难题。以上策略是十分明智可取的“容易题不丢分,难题不得零分。“保住应该保住的,往往 也不容易;因为遇到容易题容易大意。所以明确容易题不丢分也是十分重要的。难题不得零分, 就是一种决不轻弃的进取精神的写照,要顽强拼搏到最后一分和最后一分钟。 15、“绕过拦路虎,再杀回马枪”。考试时难免会遇到难题,费了一番劲夫仍然突不破时就要 主动放弃,不要跟它没完没了的耗时间。在做别的题之后,很有可能思路打开活跃起来再反过来 做它就做出来了。考试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多拿分也要讲策略。 16、“对试题抱一种研究的态度”。淡化分数意识,可能是缓解紧张心理的妙方。因此,对试 题抱一种研究态度反而会使我们在考场上更好的发挥出最佳水平。有一颗平常心比有一颗非常心 有时更有利。 17、“多出妙手不如减少失误”。这是韩国著名棋手李昌镐的一句经验之谈。他谈的是下棋, 但对我们考试也不无借鉴意义,特别是对那些学习比较好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要取得出色的成绩, 创造高分,减少失误是为至要。 18、另外对于每一次考试,还要注意要尽可能地抱最小的希望,尽最大的努力。在心理上尽 可能性地放松,从容、冷静地面对每一个试题。这样会把你的能力发挥到极致,而且还会有我们 的“超发挥”,黑马就是这样出来的哟! 19、考前一定要把所有的考试范围内的内容看上一遍,这样你才能做到心理上的安然和坦然, 这样才会更加自信地应对考试。 20、面对考试还要注意应试技巧和方法,尽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做题时要规范化:尽可能地做到卷面工整,第二卷的主观题在回答时要做到“三 化”:要点化、序号化、层次化。这样会使改卷者一目了然,改起来舒服,同样的 答案,容易得出比其他同学高的分数。 二、在做题时要注意技巧,把握的题目,要做到言简意赅,不把握的情况下,尽可能地 全面撒网。 三、绝对不留有空白。考试的时候有时候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拿起试卷来,有的题稍稍 有点印象,但不知道从何答起,有的题印象颇深,但把握不好到底答不答这个要点,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本着这样的宗旨来做:“不会的尽可能地得分,会做的尽可 能地得满分”。什么样的题目都要答上,不能留一点点空白。 四、在考场上还要做到,除了试题,什么都不去想。 21、相信我们高三的同学们都是最好的,因为我们平时学得比别人踏实,考试认真,我们相 信自己——我们最棒! 第四部分 转型时期的历史特征 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先秦、秦。先秦(远古~公元前 221 年)是中国古代文明 的形成时期;秦汉(公元前 221 年~公元 220 年),对真个中国古代文明起到了奠基的作 用。 1、政治上:从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发展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 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逐渐代替了贵族体制,专制皇权逐渐形成, 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2、经济上: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特点。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 形成以家庭为能为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国古代经济的典型形式; 在此基础上,手工业、商业在先秦、秦汉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3、文化上:在学术领域,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基础; 4、文学上:《诗经》和楚辞分别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5、科学上:形成了东方特色的实用科学。 二、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魏晋南北朝(公元 220 年~公 元 589 年)、隋唐(公元 581 年~公元 907 年)、宋元(公元 960 年~公元 1368 年)是中 国古代文明继续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的历史时期。 1、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在魏晋南北朝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在隋唐和宋元得到继续发 展,隋唐 形成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标志着中国古代证制度的成熟,在此基础上,宋 元中央集 权制进一步完善。 2、经济上:魏晋时期北方的农耕经济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隋唐、宋元时期,农耕经济全 面繁荣, 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海上和陆路的对外交往空前繁荣。 3、文化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的形成,推动了书法、绘画、文学等艺 术的发展;隋唐时期,科举制度扩大了知识分子队伍,推动了文学艺术的进步; 宋代,知识分子地位提高、市民阶层队伍扩大都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三、中国古代文明的繁荣的转型——明清。明清(1368~1840 年)是中国古代文明走向衰落并 逐渐向近代文明转型的时期。 1、政治上: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空前加强,严重 阻碍了新经济、新思想的出现和发展,反映了封建制度正在走向衰落。 2、经济上:一方面,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手工工场,经济总量仍 然处于世界前列;另一方面,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中国发展缓慢,已经开始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 3、文化上:一方面,传统文化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另一方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 民文化兴起,文学、绘画、戏剧等领域出项了新的成就,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 对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地抨击。 4、对外上:实行闭关锁国,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 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政治总特征:君主专制空前加强达到顶峰,迅速走向没落; 经济总特征:封建经济高度发展,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因受重农抑商和闭 关锁国政策阻碍而发展缓慢。 思想总特征:理学作为主流学派,极大限制了读书人的思想,使人因循守旧,到明朝后期出现西 学东渐,思想文化专制严重,陈腐的理学体系仍占据统治地位 面对现实,人们要 求冲破理学束缚,追求个性,倾向于经世致用和反对专制集权的新的思想体系逐步 形成。 阶级总特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者阶层队伍扩大,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 总 之: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是对一定历史时期政治 经济的反映。 四、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的变革与转型——两次鸦片战争后的中国。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 爆发前(1840~1894 年)是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中国在屈辱中逐渐向 近代化迈进。 1、政治上:一方面,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国家;另一方面,中国军民不断反抗外国侵略。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经济上: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 渐解体,大量了近代企业的兴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开始向近代化 迈进。 3、生活上: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巨大的 变革,传统礼仪受到冲击。 4、思想上: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冲击,向西方学习的要求逐渐成为主 流思想。 五、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从甲午中日战争到五四运动(1894~1919 年)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峰时期,资产阶级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 动,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文化的舞台上都异常活跃。 1、政治上:资产阶级先后提出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救国方案,开始探索在中国建立民 主政治的道路。 2、经济上:资产阶级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积极创办实业,甲午中日战争后,民 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形成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 3、思想上: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和科学精神,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 的作用。 4、生活上: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推动了社会生活向文明化方向发展。 六、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1919~1949 年)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及其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反帝 反封建斗争的胜利。 1、政治上: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逐渐走向成熟,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 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 务。国共两党的关系影响了中国的政局。 2、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继续曲折发展,在国民政府统治初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抗 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遭到了摧残。 3、思想上: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形成,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 思想。 4、生活上:在国民政府统治初期,物质生活、交通通讯事业、影视事业都得到了一定程度 的发展,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发展迟缓。 七、民国时期中国的时代特征 民国时期作为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一个特殊时期,无论是社会结构,还是社会 运行机制(包括社会生活等)都在急剧地发展、变化着,是这段历史的总态势和总特点。诚然, 由于民国时期中国所处的特殊的历史背景,中国社会在其转型过程中,呈现了如下几个特征。 第一、社会的“沉沦”与社会的“进步”共生。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始终处于半殖民地半封 建状态。中国社会这种性质,决定了中国社会“沉沦”与“进步”共生的发展态势。1911 年的辛 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君主专制王朝,但并没有结束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民国成立后的 38 年 中,从某种程度上看,中国在“半殖民地”的泥潭里越陷越深。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入侵后,中国 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地位。一部民国史,实在是一部中国社会的沉沦史。 然而,帝国主义的侵略并没有能完全阻止中国社会向现代转型的步伐。在与帝国主义抗争的 过程中,中国开始走向世界。封闭型的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被打破,中国被迫开始了痛苦的现代化 历程。在中国逐渐融合于世界的过程中,封建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了。 民国成立后的 38 年,中国资本主义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封建势力遭到严重的冲击,中国在一步 步走向半封建性或半资本主义性社会。一部民国史又实在是一部封建势力的削弱史和一部资本主 义的成长史。 一方面由于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中国社会在一步步沉沦;另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特别是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奋力抗争,中国社会在一步步转向现代,“沉沦”与“进 步”共生,是民国时期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大特征。 第二、“传统”与“现代”两种生活方式并存。民国时期,是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时期。 这一特点反映在社会层面上,则致使中国民众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出现了“新”“旧”并存的 局面。 一方面是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城市在不断涌现,另一方面是广大的农村,依然保持着传统的风 貌。在衣着上,既有西服革履者,也不乏长袍马褂者。在饮食上,当一些新派人物在品尝西点西 糕时,更多的人仍不懂面包为何物。在居室上,当西式洋房矗立在城市的街头巷尾时,更多的民 居仍是传统的青砖黛瓦。“传统”与“现代”两种生活方式并存,是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另一 特征。 第三、多重统治区域的分立,使中国社会在转型过程中呈现了多形式、多线条的发展姿态。 民国时期,中国政局多变。无论是北洋军阀统治,还是国民党统治,中国实际上都未真正统 一过。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各军阀拥兵自重。在其各自所辖范围内,军阀们往往以自己的意志 影响着辖区的发展。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社会发展的态势更为复杂。由于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 中国出现了互相分立的三个区域,即中国国民党统治区、中国共产党开辟的革命根据地和日本侵 略者占领区。这是三种完全不同性质的区域:在国统区,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日本占 领区,完全是殖民地社会;在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则具有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由于统治区 域性质的差异,各统治区域社会发展也呈现了不同的状态。在国统区,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多重压迫,社会发展极其缓慢;在日本占领区,由于尖锐的民族矛盾,社会在 变态发展;在各革命根据地,由于共产党实行反帝反封建政策,社会发生了飞速的发展。中国社 会在多重统治区域内,呈现了多种发展态势,这是民国时期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又一特征。 ★ 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 年)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影响。 1、政治方面:限制袁世凯独裁,反对袁世凯复辟。影响:民主共和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 粉碎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企图。 2、经济方面:兴办实业。影响:“实业救国”成为社会主要思潮之一;民族工业出现短暂 的春天;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3、文化方面:发起新文化运动。 4、影 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对五四运动的爆发 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 八、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前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 前(1949~1978 年)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有成就,也有教训。 1、政治上:建国初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文化大革命时期,社 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破坏,人权遭到践踏。 2、经济上:1956 年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经济建设过 程中,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3、文化上:与军事和农业相关的科技发展较快,文化建设受到政治运动影响较大,教训巨 大。 4、生活上: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基本上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交通网,社会生活受政治运动 影响较大,服装体现了强烈的时代色彩。 九、改革开放新阶段——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1978~至今) 是中国全面改革开放时期,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最突出的时期。 1、政治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得到恢复和发展,“一国两制”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 发展。外交领域成就突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2、经济上: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从范围 上不断扩大,从层次上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3、思想上: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成为我国改 革开放的思想指南。 4、文化上:科技、教育、文艺等全面繁荣,生活时尚、思想开放成为新时期人们精神面貌 的主要特色。 十、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史。古代希腊罗马史(公元前 8 世纪~前 6 世纪)是西 方文明的源头,其文化对近现代西方国家产生了深渊的影响。 1、政治上:以雅典为代表的古代希腊逐渐形成了城邦民主政治,其基本的民主原则被近代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成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渊源。 2、法律上:古代罗马逐渐建立了系统的法律体系和完整的诉讼程序,被近代西方资本主义 国家所借鉴,对近现代法制国家的建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思想上:希腊出现了世界史上最早的古代人文主义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特点, 是近代启蒙思想的源头。 十一、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工业革命前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从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 (1500~1800 年)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资产阶级开始按照自己的要求改造世界。 1、政治上:在英、法、美等国,资产阶级逐渐建立起代议制民主政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 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2、经济上:资产阶级将自己的活动范围向世界拓展,开辟了新航路,伴随着西方国家的殖 民扩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3、思想上:近代科技出现,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和完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 蒙运动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批判封建思想,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十二、近代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发展——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从工业革命到第一次世 界大战(1800~1918 年)是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时期,人类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政治上: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继续在欧洲大陆发展,社会主义 运动兴起,都大大推动了人类的民主化进程。 2、经济上: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将人类历史推进到“蒸汽时代”和“电气时 代”。 3、文化艺术领域: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 文学艺术出现了新的成就。 十三、20 世纪社会现代化模式的探索——社会主义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的调整。20 世纪上半期 (1917~1945 年)是世界现代史的第一个阶段,两种社会制度并存是这一时期典型的特 点。 1、政治上:十月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成功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为人类发展开辟了新的 道路,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2、经济上:苏俄(联)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成功也有失误;面对 1929~1933 年 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模式进行了调整,开始实行国家大规模干预经 济的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3、文化上:现代主义艺术兴起,突出表现了在生产力高度发达背景下人类的精神空虚和迷 茫,着力描述人类非理性的一面。 4、科学上:以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科技诞生,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十四、二战后世界的发展演变——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与竞争。二战后至今(1945 年~至今) 是两种社会制度共同发展与相互竞争的时期,世界局势发生了剧烈的变革。(总体特征)。 1、政治上: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美苏两极为争夺世界霸权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 战”,给世界和平与安宁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2、经济上: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形成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社会主 义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3、文化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形成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变 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价值观。 十五、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特征及其成因。 1945 年到 50 年代初为恢复时期,西欧各国凭着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借助马歇尔计划的援 助,工业生产到 50 年代初逐渐恢复到战前水平。50 年代初到 1973 年是持续高速发展时期,这一 时期是西欧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1974 年到 1982 年是经济“滞胀”时期。1982 年到 90 年代 初,资本主义经济又进入了低速增长时期。90 年代初至今,资本主义经济进入了温和衰退和缓慢 回升时期。 (一)、50 年代—70 年代(黄金时期)。 从 50 年代初至 70 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新成果,加强国家对经 济的宏观管理,利用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获取了廉价的能源、原材料和海外市场;利用西 欧各国经济的联合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使资本主义进入一个持续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联邦德国和日本经济发展尤为迅速。 1、特征: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原因:(1)、科技革命推动经济现代化——从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出现了以原子弹、电 子信息、航天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形成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并持续发 展。其规模、深度和影响,远远超过了前两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生产力和世界 经济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使世界经济向真正现代化前进。科学技术转化为 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开拓了 许多新产业.高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革命的中心在美国。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利于发展高新科技产业。 ①、所谓“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私人垄断组织与资产阶段国家相结合的 资本主义,它产生于 19 世纪末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 ②、20 世纪 30 年代,各国为结束大危机以不同形式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特别 是罗斯福新政),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所发展。 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适应了科技革命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推动资本主义经 济的快速发展。例如:国家大力加强对科技的扶植和资金的投入,占据国 家基础经济部门或开发新兴高科技产业,加强政府对经济宏观管理,推行 国有化政策,拓展世界市场,进行一些社会改革,适当改善人民的生活等。 (3)、资本主义经济相互依存加深以及协调加强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 展。 (4)、国内外环境稳定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向世界各地输出 资本、大力拓展海外市场、赚取高额利润外部的条件。 2、几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西欧、日本和美国。 西欧——二战后,西欧国家凭着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借助马歇计划的援助,到 50 年代初, 工业生产大体都恢复到了战前水平,其后,便相对稳定和持续发展了。联邦德国的 经济发展尤为迅速,60 年代初跃居西欧最强的经济大国,创造了“经济奇迹”。在经 济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感到,要在美苏两大国之间保证自己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 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1967 年,“欧洲共同体”成立.这是 一个区域集团性的经济和贸易实体,联邦德国起主导作用,也有利于各成员国经济 的发展。它在国际市场上和政治舞台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作用,成为能与美,苏抗衡 的力量。 日本——飞速发展。60 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且发展势 头不衰。 美国——二战的“暴发户”,二战经济稳定高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但 70 年 代以来,不断受到日本和“欧共体”的挑战。 (二)70 年代——80 年代(滞胀时期))。 从 1973 年起,在石油危机冲击下,发达国家结束了长达 20 年的高速发展,进入了经济“滞 胀”时期。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可以相对缓和,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如前所说 70 年代中期 那次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结束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时期,进入 了“滞胀”阶段,“滞”是经济发展缓慢,甚至生产停滞;“胀”是通货膨胀,两者并存、互相交 织。这就是“滞胀”的主要特征。这两种情况下,要刺激经济增长,就要冒通货膨胀的危险;要 抑制通货膨胀,就要冒加剧经济衰退的危险。因此,刺激经济增长政策与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是 互相矛盾的,资产阶级政府的经济政策摆来摆去,动摇不定,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失灵,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的作用的减弱。 1、原因: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促进生产的作用日益削弱 ②、经济危机(原因:固有矛盾;资本主义竞争;第三世界的矛盾——石油提价是直 接的) 2、特征: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 3、应对措施:政府调整政策,减少干预;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逐渐扭转经济颓势。 (三)、80 年代——90 年代(复苏时期) :80 年代发达国家先后走出了“滞胀”。 (1)原因:①、重要原因是国家改革采取了降低税率; ②、减少政府支出、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措施。 (2)特征:①、经济出现持续增长; ②、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显著降低。(看小字内容人均收入;生产总值;国债 发行量) (四)、90 年代以来的特点: 1、经济危机期间经济下降幅度较小 2、生产过剩危机和金融危机交织并发 3、经济复苏阶段较长 十六、主要大国崛起的原因与启示初探: (一)、英国的崛起 1、开始崛起:1588 年,打败西班牙,开始建立海上霸主地位。 原 因:(1)、地处大西洋沿岸,地理环境优越。 (2)、资本原始积累;能够把金银等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霸权确立:18 世纪后期,英国打败了荷兰和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逐步建立起“日不 落”的殖民帝国,在世界上拥有最广大的殖民地。 原 因: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克服了专制制度,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 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3、达到顶峰:19 世纪中期以来,英国在世界工业中居垄断地位,有“世界工厂”之称,是当时 世界无可争议的头号霸主。 原 因:(1)、最早开展和完成工业革命,在工业革命中重视科技的创新,成为世界第一个 工业强国。 (2)、占有世界上最大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 (3)、自由主义的兴起,取代了重商主义。 (二)、美国的崛起 1、开始成为经济大国:1894 年,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原因:(1)、幅员辽阔,地理环境优越,资源丰富。 (2)、西部领土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广大的国内市场。 (3)、欧亚移民,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必要的技术与经验。 (4)、内战后政治相对稳定,大量欧洲资本涌入。 (5)重视科技和教育。 2、一战后势力扩大,在华盛顿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原因:充分利用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一战中大发战争横财,力量更加强大。 3、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确立:二战后初期,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北约 组织成立,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 原因:(1)、二战中获得巨大利益,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黄金 储备。 (2)、西欧国家普遍衰落。 4、20 世纪 60、70 年代霸权地位受到挑战:如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原因:(1)、西欧、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美国经济发展落后于西欧与日本,在经济领域上对美 国发起挑战,在外交上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 (2)、第三世界兴起,在国际舞台上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5、霸权地位进一步加强:两极格局解体后,美国霸主地位加强,妄图建立单极世界,霸权主义 倾向有所增强。 原因: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战略地位相对提高。 (三)、德国和日本的崛起 A、德国的崛起 1、第一次崛起:(1)、1871 年,结束了分裂割据状态,打败了欧洲两大传统强国法国和奥地利, 完成了国家统一,成为欧洲的新兴强国。 (2)、19 世纪末,德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二。 (3)、一战前,组建了以它为核心的三国同盟,并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原因:(1)、国家实现了统一,有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在统一的过程中,得到了法国 50 亿法郎的赔款以及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矿藏,为 经济的起飞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和资源。 (3)、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强国,重视科技和教育等。 2、第二次崛起:(1)、20 世纪 20 年代,经济复苏,并重新成为政治、经济大国。 (2)、30 年代,为解决经济危机,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对外疯狂扩张,最后发动 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势力达到了鼎盛。 原因:(1)、利用美国等国的经济援助,20 年代经济复苏。 (2)、建立法西斯专政,对内镇压,对外疯狂扩张,势力急剧膨胀。 3、第三次崛起:(1)、20 世纪 60 年代,联邦德国成为西欧最强大的经济大国。 (2)、1990 年,两德实现统一,德国再度成为欧洲大国。 原因:(1)、战后实行民主改革,清除法西斯主义,为经济的发展奠定政治基础。 (2)、充分利用美国的援助(经济非军事化)。 (3)、重视教育和科技,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4)、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5)两德统一,综合实力逐步提高。 B、日本的崛起 1、第一次崛起:(1)、明治维新后,成为亚洲新兴强国,打败中国。 (2)、一战中力量逐步增强,独霸中国。 (3)、30 年代,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对外疯狂扩张,最后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势力达到了鼎盛。 原因:(1)、明治维新使之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2)、善于学习西方先进文化。 (3)、重视教育和科技,充分利用两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4)、一战中大获其利。 (5)、在国家的扶植下,日本垄断组织建立并迅速发展。 (6)、建立法西斯专政,疯狂扩张,势力急剧膨胀。 2、第二次崛起:20 世纪 70 年代,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想成为政治大国。 原因:(1)、战后进行改革,清除了封建残余。 (2)、充分利用美国的援助;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3)、重视教育和科技,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4)、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5)、利用朝鲜战争美国的订货,经济迅速发展。 C、德国与日本崛起的共同原因 1、第一次崛起的共同原因 (1)、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革新了生产关系。 (2)、通过战争方式打败强邻,强签不平等条约,获取巨额赔款,割地等特权,成为地区强国。 (3)、交叉运用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4)、走军国主义道路,积极推行殖民侵略扩张政策。 2、第二次崛起的共同原因 (1)、推动政治改革,社会形势稳定。 (2)、实行非军事化。 (3)、美国的扶持。 (4)、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 (5)、劳动者素质高和劳动者的辛勤劳动。 3、德日两国两度崛起的启示 (1)、侵略扩张道路最终必然失败。所有企图靠战争来征服,压迫和掠夺其他国家的大国,其 结局总是和他们的愿望相反。德国和日本完全由国家主导的现代化虽然带来了迅速的经济崛起, 但缺乏民主自由传统导致这两个国家出现了法西斯政权,它们所选择的通过对外侵略实现大国梦 想的道路不仅给整个人类带来了灾难,而且也在同时毁灭了自己的国家。 (2)、近代以来,一个国家真正的崛起,取决于它是否在经济上崛起,纯粹靠军事征服和领土 扩张而实现的崛起,很难长久维系。而德日真正意义上的崛起,是在二战后通过政治民主,经济 自由与和平发展而实现的。 (四)、主要大国崛起的共同原因 第一:大国崛起都经历了思想解放的历史过程,都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的。英国的崛起经历 了早期的新教运动,为商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二:大国崛起都是以体制创新为条件的,日本的明治维新从根本上改造了传统的封建体制, 美国的资本主义体制则是在英法资本主义体制上进行了新的创新。 第三:大国崛起都是抓住了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英国抓住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 一次产业革命标志,美国则在电力为标志第二产业革命中占得先机。同样,在信息技 术为标志的第三次产业革命中,美、日又居于先导地位。由此可以看出,大国崛起往 往是以科技的迅猛发展为标志的。 第四:大国崛起都是以经济的强盛为基础的,没有经济的支撑很难成为世界性的大国。 第五:大国崛起与文化复兴和软实力的增强也是分不开的。 (五)、中国崛起道路的选择 1、中国走和平崛起道路的原因 (1)、从中国的国情来看,中国有着爱好和平的历史传统,中华民族是一个温和的民族;近代 倍受列强的侵略,中国不会再去伤害别的世族;和平崛起符合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政策中国目前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大国非和平崛起及其衰落为我们提 供了深刻的教训。 (2)、从时代的需要来看,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我们只有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经济 的全球化,我们有可能通过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与合作,逐步增强我们的综合国力。 2、目前制约中国崛起的因素 (1)、美日等西方国家的抑制(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 (2)、地缘因素:周边强国的存在。美、日、俄、印等国势力存在。 (3)、人口、能源(资源)。 (4)、台湾问题。 (5)、科学技术落后,人才缺乏。 3、中国如何实现和平崛起 (1)、锐意推进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基本内涵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 以形成实现和平崛起的制度保证; (2)、大胆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而又坚持弘扬中华文明,以形成实现和平崛起的精神支柱; (3)、统筹兼顾各种利益关系,包括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以形成实现和平崛起的社会环境。 4、中国是捍卫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即使富强之后,也不会威胁别人。 ①、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实现共同富裕。 ②、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准则, 反对强权政治;主张睦邻友好,同各国发展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实现共赢和共同发 展。 ③、历史上中国长期遭受列强的侵略,在共同的反侵略斗争中,与各国人民互相支持;中国 在成为强国后,是建设更加安全、繁荣和开放世界的重要力量。 (六)、洋务运动与中国当代的改革开放 1、洋务运动在当时的中国,其失败命运是不可避免的。 第一,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洋务派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 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手段和基础的矛盾,使洋务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同时,洋 务运动处处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从而加大了洋务运动开展的阻力。 第二,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既是近代工业的创办者和经营者,也是其摧残 者和破坏者,其封建衙门和官僚式的体制,必定导致洋务企业的失败。 第三,洋务运动的目的之一是抵御外侮,但洋务派在主持外交活动中,坚持“外须和戎”, 对外妥协投降,他们所创办的近代企业有抵御外侮和“稍分洋人之利”作用,但却不 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甲午战争,洋务派标榜的“自强”“求富”目 标未能实现,洋务运动基本失败。洋务派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希望利用先 进的技术维护封建统治,改革不触动封建制度。因为改革只吸收西方先进技术,但没 有学习借鉴西方的先进技术,必定会走上失败。 2、改革开放: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 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 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 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本或旧的观念出发,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 。 启示:A、面临危机进行改革开放,必须要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维护先进的社会制度; B、改革开放学习外国长处根本目的是提高生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使的国家富强; C、改革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于本国国情,保持稳定的发展速度,另 外还要照应生产力发展,这样我国就可以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迅速发展。 经验:A、解放思想是推进改革创新的精神动力和不竭源泉; B、必须始终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 C、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D、以改革的首创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依靠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E、中国改革的实施是从易到难,由点到面,逐步深化的渐进过程; F、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十七、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趋势 中国传统思想的源头大致起于先秦。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中国 历史上第一个文化高峰。儒家思想经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的创造和总结,较早进入了比较 成熟的阶段。 从汉武帝开始,经过董仲舒改造与发展了的儒家思想被确立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而居于正宗地 位,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魏晋南北朝及唐宋时期,佛教和道教思想广泛传播,为中华 传统文化以及儒家学说注入了新的活力,出现了“以儒学为主,三教合流”的趋势。 宋明时期儒学对佛、道思想加以吸收和扬弃,形成宋明理学。当理学被官方利用、逐渐丧失 自身活力之际,明清时期一些有文化个性的学者向程朱理学及君主专制发出挑战,倡导“经世致 用”,再一次开创了思想活跃的局面。 1、演变历程 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思想即在此氛围中产生。儒 家思想由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孔子提出的“仁”的思想,经过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 孟子将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荀子也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儒学体系更加完整, 成为诸子百家中的大宗。 完善西汉董仲舒根据当时社会需要,吸收诸家理论,改造儒家思想,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 儒学体系,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 应”“三纲五常”等主张,得到汉武帝的全面肯定和推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 想。 发展隋唐以后出现了“三教合归儒”的趋势。宋代出现了新儒学体系——理学。“程朱理学” 是宋 学的主体,二程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朱熹提出了“理气论”和“心性论”。明朝中 叶王阳明确立了“心学”思想,主张“心即理也”“心外无物”,提出“致良知”的学说。 新发展明朝后期,李贽揭露了道学家的虚伪。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提出新的 思想主张,儒学再度活跃。三位进步思想家,批判君主专制,提倡经世致用,重视工商业发展, 对传统儒学加以批判继承,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演变规律 ①、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经历了一个春秋战国时期的形成、秦朝受到 打击、西汉成为正统思想、宋明进一步发展、明清衰落的过程; ②、在这一过程中,儒家思想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以完善自身,达到满足统治者维护统 治的需要; ③、作为统治者不管采取何种思想,都是以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为根本出发点的。 3、演变原因 ①、思想是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的综合反映,经济是思想产生的物质基础,思想对维护 政治局面的稳定起着较大的作用。 ②、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分散、保守、落后的自然经济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决定了政治上 形成了高度集中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政治上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也就要求思 想的高度集中与统一,因而催生了“大一统”的思想体系。 ③、思想的统一性和凝聚性,正是中华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之所在,也是推动中国统一形成 与持续的主要动力。 ④、儒家思想的坚忍包容、延绵不息、根深蒂固,造就了中华民族含蓄内敛、温文尔雅的谦 谦君子形象;礼让为先、睦邻友好、和而不同的文化内涵,也使中国在外交活动中树立 了良好的形象,达成了健康和谐的周边关系。 4、对儒家思想的评价 积极作用:(1)、“仁”“德政”的主张对巩固和延续封建统治、保持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起了 重要作用。 (2)、儒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注重气节、品德,凸现人性的庄严,对 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3)、其仁政爱民和任用贤才,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合理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 法等,在现代企业管理和教育中仍有很大价值。 (4)、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部分,是中华文明宝贵遗产的重要部分。 (5)、今天我们倡导的“以德治国”“公民道德教育”,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都 与儒家思想有一定关系,但也需要注入新时代的要素与内容,与时俱进,批 判继承,理性扬弃。 消极作用:儒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与等级社会,压抑、扼杀人性,并在相当长的历史 时期内钳制着人们的思想意识,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总 之:儒学是中国数千年一脉相承的正统文化,对中国历史和现实产生了重要影响。 5、今天我们应这样正确对待儒家文化 对于儒家文化和儒家思想,我们应当继承其精华,弘扬其优秀部分,剔除其糟粕,批判和否 定其中的消极因素。举例:①、儒家提倡尊老、敬贤、尊师等,我们今天应大力提倡。②、儒家 提倡的不耻下问、温故而知新对今天我们的学习也颇有益处。③、儒家提倡言必信,要求遵守社 会公德等,也有助于克服当前政治生活中的某些消极因素。 十八、近现代西方思想的演变及东渐的中国化 近现代西方思想的中国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思想文化或主动走上、或被动学 步的既有过程。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军事、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侵略的加深,中国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些先进的中国人为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和努力一次次推动了社 会的进步和发展。在学习高中历史必修 3(人教版)思想文化史时,从鸦片战争期间的“开眼看 世界”到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中,我们不难看出近现代史上的每次重大社会变革都是以新 思想的解放为先导,此过程的实质是东西方思想的碰撞与交融、西方思想与中国实际的有机结合, 是西方思想的中国化,即先是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传入和中国化,后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一)近现代西方思想解放潮流 1、14~17 世纪的文艺复兴和 16 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 14—17 世纪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实质是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 动。它打破了欧洲思想文化界在宗教神学控制下的局面,摧毁了教会的精神枷锁,促进了欧洲近 代思想文化和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16 世纪初,天主教会与人们矛盾的加深,一方面反映了教 会的日趋腐败,更重要的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进一步高涨。但资产阶级 力量弱小,而天主教势力强大,根深蒂固,这就决定了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往往采取借助 宗教反对天主教神学的方式来进行。1517 年马丁·路德贴出的《九十五条论纲》,揭开了欧洲宗 教改革的序幕,使教会对人民思想和社会政治经济的控制逐步消弱。 2、17~18 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 17—18 世纪欧洲启蒙运动运动的兴起是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呼唤 用理性的阳光去驱走现实的黑暗,他们猛烈抨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并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构建确 立了合理性和人性的社会——君主立宪制、三权分立、人民主权、天赋人权、公民平等、法律至 上等。文艺复兴重在文学、艺术等方面宣传人文主义,启蒙运动则前进了一大步,强调人的理性 和天赋人权思想。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还不能公开否定宗教神学,不少作品还借用宗教和古 代文化为题材,而启蒙运动在资本主义经济日益成长的背景下,则公开抨击天主教,启蒙运动是 在更高的水平和更科学的政治基础上进行的。 3、19 世纪初~20 世纪初,自由放任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成为当时经济理论和社 会进步的主要思想。 自由放任主义是西方的传统的经济思想。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主张,在 经济上要求实行市场经济,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反对经济专制,自由放任主义 者(胡佛)认为没有政策就是好政策。19 世纪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也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关注。 他们探究社会矛盾的症结所在,寻找社会发展的良策。其中,傅立叶、欧文和圣西门等人都是著 名的代表。他们抨击资本主义的弊端,提出了一些改造社会的美妙设想,并作了一些美好的尝试。 但是他们的立足点都是寄希望于资产阶级的良心发现。所以他们改造社会的美好理想根本没办法 实现。不过,尽管空想社会主义存在着许多诸如不切实际等不足,但毕竟提出许多设想,作出了 理论探索,为后来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素材。19 世纪中期产生的以《共产党宣言》 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对当时的工人运动和以后的无产阶级运动起到了重大的指导作用。从此, 无产阶级进行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4、20 世纪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列宁把马克思主义俄国化,发表《四月提纲》,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 转变”的任务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在帝国主义 最薄弱环节打开了缺口,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1933 年以后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之后自由放任主义思想日趋衰退,主 张扩大国家职能的新思想——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节,已经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 (二)近代前期促使东西方思想碰撞的原因、阶段、特点、东渐中国化的历程。 1)、促使近代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使中国从传统思想文化走向近代思想文化的原因 外因: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所带来的文化冲击,让中国的有识之士惊醒。 内因:中国近代民族危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为随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人民需不 断探索新救国救民道路。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成长,要求 创造和发展为它服务的新文化新思想。 2)、经历了三个学习阶段 第一阶段:19 世纪 40 年代~19 世纪末:学习西方的器物阶段 1、地主阶级抵抗派萌发的新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2、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洋务思想:西学东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第二阶段: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学习西方的制度阶段 1、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 结合,实行君主立宪,用近代民主思想阐明民主君仆、主权在民的道理,主 张兴民权,提倡新学,掀起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走日本人君主 立宪的路) 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孙中山在攻读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和考察西方社 会政治的基础上,提出三民主义——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推 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发展。(走美国人民主共和的路)。 第三阶段:20 世纪初叶:学习西方思想文化阶段(新文化运动) 前期:新文化运动前期,一批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主张用民主、科学、新道 德、新文学改造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新文化运 动前期动摇了封建思想(儒学)统治地位,是近代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但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的提法,存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片面性。 后期:1919 年,五四运动爆发,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李大钊等从刊 物、论战、纪念活动、发表文章、组织研究社团等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 使马克思传入中国。1921 年,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成 立了。(走俄国人社会主义道路)。 3)、演变过程特点: ①、从背景和目的上来看,近代先进中国人对外来文化的探求和研究始终围绕救亡图存 进行,充满着爱国精神; ②、从交流的内容来看,近代前期,中外交流始终以向西方学习为主题; ③、从过程看,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 探求强国之路。这一过程同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步步扩大,民族危机逐步加深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逐渐发展的历程相适应; ④、从在西学冲击下形成的进步思想之间关系看,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即有量变又有质 的飞跃。如地主阶级洋务派就是继承了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的思想,但又 理论实践上有一定的发展,在维护封建统治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因而是量变。而早 期维新派又是由洋务派转化而来的,他们也继承了洋务派学习西方技术的思想,但 开始认识到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且又发展为学习西方的政治和经济,这 就是质的飞跃; ⑤、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道路没有走通,先进知识分子经过认真的研究比较,认为只 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马克 思主义是先进的中国人经过长期斗争实践后,从西方找到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惟一正 确的武器。 4)、推动中国政治近代化历程: ①、开眼看世界,中国的有识之士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促使中国人面对现实,解放思想, 系统认 识西方的政治制度和科学技术,走上探索救国之路。 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中体西用指导下的洋务运动,为西学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社会的近代 化。 ③、仿行制度,维新变法运动反对封建专制,抨击封建思想文化,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 第一次尝试,是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运动。 ④、三民主义指导下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是中国政治 近代化的第一次突破,使中国人民醒过来了。 ⑤、提倡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彻底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冲击了千百年来传统 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及其政治意识,形成了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 (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1918 年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在中国传播;五四运动后广泛传播并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1922 年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标志开始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1927 年工农武装割据的 提出表明进一步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1945 年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形成,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 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1953—1956 年三大改造,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相结合; 1956 年中共八大开始探索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一步探索, 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发展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伟大的三大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 ①、形成条件:客观:适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和革命方略的需要;主观:以毛泽东为首的 共产党人,吸取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 ②、形成的标志:初步形成于中共创建到大革命时期和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这阶段毛泽东提 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等理论;最终形成于抗日战争时期,这阶段毛泽东发表了《论持 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文章,这些论著标志毛泽东思想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理 论体系,到 1945 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各阶段成果 A、中共创建到大革命时期(1921—1927 年) 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基本原理,撰写了《中国 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他从理论上解决了中国社会性质、 革命性质、领导者、同盟军、革命对象问题。这是毛泽东思想的酝酿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6 年) 毛泽东以马克思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性提出“工农 武装割据”思想,为革命指明了方向。这是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年) 毛泽东首先创造性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1945 年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毛 泽东思想的成熟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年)七届二中全会的重要报告和《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发表, 毛泽东从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新中国的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 国家学说,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出了政治理论准备。 E、过渡时期(1949—1956 年)毛泽东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制度问题, 比较顺利地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使中国实现了伟大的社会变革。 F、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年)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 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等重要报告,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阐 明了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问题,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 2)、邓小平理论 ①、形成条件:客观: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主观:以邓小 平为首的党的第二代领导人集体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把马克 思主义原理与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 ②、思想内容:邓小平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发展道 路、基本国情、根本任务、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党的领导、祖 国统一),邓小平思想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器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不断前进的旗帜。 ③、形成过程: A、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B、1982 年,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概念。 C、1987 年,中国十三大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第一 次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作了系统的概括。 D、1992 年,“南方谈话”标志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党的十四大进一步提出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为比较完整 的科学体系。 E、1997 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和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概念,并作为党的指导思 想写入党章。 3)、“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2002 年党的十六大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创造性回答了 21 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问 题,是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的 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A、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 展要求;B、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C、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 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十九、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涵义、确立和发展及进步性、局限性 (一)、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涵义、确立和发展 代议制就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由选民选出的议员代表选民参与政治活动。代议制是一种间接 民主形式,选举制是它的基础。它的基本特征是: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 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会议决事项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 行政监督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历史上的重要成果,它的理论基础是启蒙思 想家倡导的“人民主权说”,在 17、18 世纪,通过英国、美国、法国早期资产阶级改革在欧美国 家确立,主要包括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联邦共和制和法国的共和制。在启蒙思潮和以上国 家革命的影响下,19 世纪末,德国、日本等国又通过又通过自上而下改革的方式,制定宪法,设 立议会,资产阶级开始参与国家政权,初步建立代议民主制度,建立了形式上的近代资本主义政 体。但是,这些国家实质上依然是君主专制。后来,这种制度通过一系列的历史变革得以发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对德国和日本的民主化改造,代议会制度民主才得以在这两个国家巩 固下来。 (二)、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历史上它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1、取代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起资本主 义的民主和法治制度;2、不仅调整了统治解决内部矛盾,也调整了阶级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 度上保证了人民能够享受到民主和自由;3、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 谐。但有其局限性,它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劳动人民很少享受到民主自由的权利。 (三)、理论认识升华 1、民主与专制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政治现象,近代民主政治思想与实践的发展历 程也是推动人类政治文明不断进步的过程。 2、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在封建社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态 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自然经济形态反映在政治上必然产生专制。到了近代社会,资本主义商 品经济有了迅速发展。商品经济是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态,其遵循等价交换原则,由此 便形成了它的最典型特征--自由,不能容忍各方干涉和限制。商品经济要求的自由,前提是人的 自由权利,这就必然与封建制度下的王权、特权、神权形成尖锐对立,因而也就不能容许专制与 特权。以民主的法律取代专制的特权,就成为近代社会在政治法律上的必然选择,因此民主思想 和实践的发展便构成近代人类社会政治文明进程的主要内容。 3、近代民主制度的确立具有曲折性、艰巨性。最初,在商品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出现了反映 民主要求的思潮如启蒙运动,为反专制的民主斗争和民主制度的确立提供了思想武器,相应的在 世界一些先进国家如英、法等国家开始了以资产阶级为领导的民主力量与封建专制制度的长期斗 争,其间产生了《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这三部重要的资产阶级法律文献,开启 了现代法制社会的先河。经过长期而残酷的斗争,在英、法、美等国先后构建起资产阶级代议制 的政治框架,并逐步趋于完善和成熟。这一过程漫长而曲折,但却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上空前 的巨大进步。即使是在近代落伍的中国,也在 19 世纪后半叶开始了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 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4、在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发展过程中,由于国情的差异,产生了不同流派的民主思想和不 同表现形式的民主制度。例如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形式上就分为以英国为代表的君主立宪制和以 美国为代表的民主共和制,但本质上均为三权分立的近代国家政治体制,议会掌握立法权,行政 机构无论是在君主立宪制还是共和制之下,均须遵从立法,依法而治。司法独立,对立法、行政 施行法律监督和制约。 5、民主思想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实质是近代社会巨变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主取代专制,法 治取代人治是近代社会在政治法律上的必然选择,其导致的后果之一便是使人的身份、权利发生 重大变化。实行代议制度,执政者便须由公民选举产生。这样,原来只对国王、领主效忠的臣民, 就转变为参与国事、拥有法定的权利和义务的公民,这一变化表明人开始真正有了自己的人权、 自己的尊严和价值。人是历史的主体,当人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作用之后,也就更加懂得自我完 善的意义,从而使整个人类的素质得到空前提高,这也使得人类社会的发展更加充满活力,人类 文明的进步更加迅速得难以比拟。 第五部分 历年高考频点知识网络构建 一、改革是社会变革的主要方式 一、罗斯福新政 1、背景:1929 年经济危机爆发后,胡佛总统仍然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结果导致危机 更加恶化;1932 年罗斯福在大选中获胜,1933 年实行新政。 2、 新政的过程 (1)、过程(2个阶段):第一阶段:1933~1935年,着重调整和复兴经济;第二阶段:1936~1939 年,着重改革。 (2)、内容(3R):救济(Relief)、复兴(Recovery)、改革(Reform)。 (3)、项目(4 个方面):整顿银行与金融业、调整农业政策、复兴工业、实行社会救济与 举办公共工程。 (4)、结果: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但未能消除危机。 3、实质:实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 系的一次局部调整。 4、 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中的作用。 (1)、政治机制上:罗斯福新政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使美国避免了走上 法西斯道路;新政也使美国的行政权力急剧膨胀。 (2)、经济机制上:罗斯福新政初步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 了自由放任的时代,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社会保障机制上: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社会弱势群体开始享有法定的经济保护。 5、影 响:新政作为通过国家干预来摆脱经济危机和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 为二战后美国政府的社会经济改革政策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 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6、 对改革开放的启示:要恢复发展生产力,必须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与上层 建筑;从国情出发,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据时代的发展制 定合适经济发展方针、政策与策略;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 二、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 2、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改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3、当代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 (1)、调整的过程 (2)、对当今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 新变化是人类不断学习和借鉴各种文明成果,为发展社会经济、改善生活所做出的 努力的结果,是人类应对经济危机的挑战的措施,从这个意义上说,罗斯福新政和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一个重要背景是借鉴了苏联计划经济的手段和机制;同样 的,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新变化也为中国所借鉴。 三、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背 景 目 的 内 容 效 果 战时 共产 主义 政策 苏 维 埃 政 权 面临国内外敌人 的进攻,苏维埃政 权困难重重 为 了 战 胜 国 内外敌人,巩固苏 维埃政权,实现向 共产主义的直接 过渡 实行余粮收集制;实 行广泛的工业国有化;取 消了自由贸易,实行实物 配给制;实行成年人义务 劳动制 适应了战时需要,集中了全 国有限的人力、物力,为战胜国 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苏 维埃政权;但它不是向社会主义 过渡的正确途径。。 新 经 济 政 策 战 时 共 产 主 义政策已不适应 新情况,面临严重 的经济危机和政 治危机 为 迅 速 恢 复 被战争破坏的经 济,巩固苏维埃政 权 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 余粮收集制,采取租让制 和租借制的形式,实行国 家资本主义;允许商品买 卖,实行自由贸易;废除 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 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 极性,使苏俄经济走出困境,从 而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一个坚 实的基础;工农联盟得到巩固, 进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它是经 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向社会 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斯 大 林 模 式 新 经 济 政 策 实施后的俄国,仍 然是落后的农业 国;在斯大林领导 下先后开展工业 化和农业集体化 迅 速 把 俄 国 从落后的农业国 变为先进的工业 国,加强国防力 量,维护民族独 立,捍卫社会主义 制度 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 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 计划管理体制,完全靠行 政手段管理经济,视指令 性为一切经济活动的目标 和准则;单一的按劳分配 原则,平均主义严重;强 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它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作 用。它曾使苏联在 20 世纪二三 十年代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是, 这种制度有它严重的缺点和弊 端,后来严重地阻碍了苏联国民 经济的发展 2、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背景 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暴露;农 业问题堪忧;斯大林逝世 赫鲁晓夫改革成效不大,纠正 赫鲁晓夫改革造成的混乱 经济全面滑坡,社会陷入危机边 缘 措 施 农 业 给予农民一定的生产资 料,开荒增产,种植玉米运动 扩大企业自主权,降低指标, 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放松对个人 副业的限制 推行“加速战略”方针,实 施根本性变革、改革所有制、允 许个体经济存在,后转向政治体 制改革工 业 部分管理权下放地方,推 行“物质利益原则” 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 值规律,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评 价 积 极 一定程度上冲破传统观念 的束缚,取得一定成效。打 开改革之门、具有探索性和开 创性精神 前期取得一定效果,经济有所 提高 突破旧体制,进行根本性变 革,却没有具体可行的配套措 施;政治体制改革背离了科学社 会主义方向,国内局势失控,导 致苏联解体 局 限 没有突破旧体制;脱离实 际;盲目性大;个人作风急躁, 反复无常,造成混乱 没有突破旧体制;后期趋于保 守,改革陷于停滞;与美国军备竞 赛,使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三次改革的比较:相同点: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都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 改革过程脱离了苏联实际;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不同点:赫鲁晓夫改革侧 重于农业,勃列日涅夫改革侧重于重工业,戈尔巴乔夫则从所有制和商品经济入手;前两者都取 得一定的成效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政治体制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前两者失败是因为未改变 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小修小补,后者虽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却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方 向。 四、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过程 2、20 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美国、俄国、中国三个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认识 (1)、1921 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俄国通过市场用固定的粮食税、国家资本主义和商品买 卖的办法恢复发展生产,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同农业的市场交流,促进了工农业的发展;但到 1927 年后新经济政策被废除,建立起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1932 年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美国用国家 干预经济的办法即用一定的经济计划来调节资本主义产销间的矛盾,避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混 乱和盲目,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目的,摆脱了经济危机,并促进二战后出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 发展的世界趋势。1978 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中国克服计划经济体制弊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中国现代化建设出现繁荣景象。 (2)、认识:三种经济模式的改革都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其改革充分表明:资本主义也有 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只是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五、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1500 年以来的历史是人类由分散隔绝状态进入整体发展的一体化进程,其主线是现代化。但 在此进程中,不同地区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1)、经济上:市场化、工业化。俄国改革:颁布“二一九法令”农民赎买份地,使近代工 业发展获得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资金和较大的国内市场;颁布政策扶植工业发展。明治维新: 殖产兴业,从西方引进技术和人才,重点发展军工企业、重工业和基础设施,通过国营示范、扶 持政策和人才培养等方式,积极推动私人企业发展,初步实现工业化,崛起为东方强国。戊戌变 法: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政治上:民主化、法制化。俄国改革:①、颁布“二一九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从 法律上承认了农奴的人身自由。②、统一司法程序,实行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建立起近代司法 制度。③、选举产生地方自治局、城市杜马等自治机构。明治维新:废除了封建等级制度,实行 “四民平等”;1889 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了天皇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也承认了人民的 一些权益,形式上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戊戌变法:维 新派变法前曾提出色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内容,要求实现君主立宪,表明中国向西方学习已 扩展到政治制度领域。 (3)、思想文化上:科学化、民主化。明治维新:倡导文明开化,积极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 明,实行教育改革,传播启蒙思想,大力发展新闻出版事业。戊戌变法:维新期间,言论、集会、 出版、结社活跃,各种社团和报刊层出不穷,近代文化和教育事业获得较快发展;出版事业进步、 近代传媒从通商口岸扩展到内地,猛烈抨击了封建思想文化,促进了思想启蒙,开启了新的时代 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遗产。 (4)、军事上:现代化、西方化。明治维新:建立新军队,实行义务兵役制,仿照西方建立 常备军,大力改进装备,培养指挥人才,实施武士道教育,只对天皇负责。戊戌变法:裁汰绿营, 西法练兵,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5)、社会生活上:文明化、西方化。明治维新:努力改造衣、食、住、行等社会习俗,发 生了深刻变化。戊戌变法:维新派摒除陈规陋习,提倡文明生活方式,戒缠足、兴女学等运动引 领时代新风。 ☆、认识提升:从总体上说,改革符合历史进步的趋势,必然产生积极的成果并载入史册。 但具体到某次改革和改革人物,就有成或败两种可能的结局,而且失败也不是绝无仅有。那么如 何保证改革能取得成功呢?历史上的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概而言之,最高权力、改革 内容、政策策略、方法步骤、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及改革家个人素质等诸方面均是改革成败的因 素。从根本上说,改革要想获得成功,必须代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反映大多数人的愿望和利益, 得到广泛的拥护和有力的支持;必须把握好时机,特别要讲究改革的策略和步骤。改革史能将这 些事实和道理剖析分明,为今天和未来的改革提供历史的启迪和智慧。 二、民主化、法制化——政治制度创新的方向 一、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发展 1、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发展 中国早 期政治 制度 夏朝 中国古代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始创王位世袭制度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 点:神权与王权结合;以 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 国家的政治结构,最高执 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 高度集中 商朝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神权王权紧密结合 西周 分封制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宗法制 划分宗族内的嫡庶系统,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礼乐制度 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 友情提示: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二者 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它们本质上都是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度。 2、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1)原因:①、经济根源:封建的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 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以保护小农经济。 ②、政治根源: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维 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保护其土地所有制度。 ③、理论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韩非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政治理 论,为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理论基础。 (2)、发展趋势:一是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削弱甚至废除相权,加强皇权;二是不断改 革地方行政机构,削弱地方的权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历史作用:①、积极作用: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 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 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统一的环境下, 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②、消极影响: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 素;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 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 3、古代民本、民主、法治思想 (1)、民本思想:如家民本思想以维护君权为前提,其关注点是调解君臣(民)关系。孔子 强调“仁者,爱人”“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主张取信于民。孟子强调仁政,提出“民 贵君轻”“政在得民”。尽管他们阐述的内容不完全相同,但中心都是强调“民”对维护国家政权 的社会作用。 (2)、民主启蒙思想:明清之际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之后,又一次思想活 跃的时期。伴随政治风云的激荡,旧制度的衰落和新经济因素产生,传统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质 疑。如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批判地继承,他们在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提倡“人 民为主”;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提倡“经世致用”;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 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他们的主张对近代启蒙思想的产生起到一定的作用。 (3)、法治思想:韩非是法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的学说后来成为秦代的 官学,对秦统一中国,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起了积极的作用。黄宗羲主张以“天下之法” 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 ☆、认识升华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特征 (1)、专制主义集权政治特征: ①、中国为农业大国,土广民众,在分散中求稳定需要集权。 ②、是封建地主阶级经济、政治需要的产物。 ③、封建社会早、中期进步作用明显:创造出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文化 发展,促进国家统一、中华民族形成和对外文化交流。 ④、晚期消极,反动作用为主:经济上束缚生产力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思 想史禁锢、抑制科学文化发展;但也有维护国家主权、巩固统一的一面。 (2)、大一统特征: ①、大一统是中华文明的显著特征,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演进的始终不变的总体趋向, 即使国家分裂时期的各政治实体也都以统一为己任。 ②、大一统不排斥差异性,它与大融合紧密相连,新的大一统总是大融合的产物;秦 汉是春秋、战国各社会要素的产物,隋唐是魏晋南北朝各社会要素大融合的产物。 元明清是唐末以来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各要素的结果。 ③、大一统往往与大集权相伴而行。 (3)、“以政以德”“政在得民”的特征: ①、古人特别重视“民”和“德”在为政中的重要地位。孔子、孟子从理论上提出“民 贵君轻”和行“德政”的重要性,汉、唐统治者实践“存百姓”思想,励精图治, 出现大治局面。 ②、“德政”“得民”措施多种多样,或政治上的开明之举与轻刑罚,或经济上的完善 制度与轻赋税,或民族关系上的华夷一体与重交往,促进了社会和睦安定。 ③、暴政、虐政成为历史谴责的对象,德政成为褒扬的模范。 ④、选官重视德才兼备,为“德政”“得民”提供人员素质的基础保证,且加强官吏考 核。 ⑤、“为政以德”“政在得民”作为一种政治精神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组织行为文明之 中延续至今,为社会主流认识所赞扬。 二、世界近现代民主法制建设 1、民主政治的思想理论: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 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 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更为彻底,更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英国启蒙思想家霍 布斯提出社会契约论,洛克提出分权学说;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主张“开明专制”,孟德斯鸠 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卢梭倡导“人民主权说”和“社会契约论”。 2、近代资本主义代议制政体的建立 (1)、1689 年颁布的《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力进行限制,反映出议会的权 力高于王权,这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 世纪中期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 内阁掌握实权,国王统而不治,英国君主立宪制进一步发展;后来经过 1832 年改 革等几次重要的议会改革,英国君主立宪制更加完善。 ☆、思维提升: 1、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国家权力重心的不断下移即由上帝移到君主由君主转 移到议会、由议会转移到国民。由于英国率先完成了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实现了民主和 法治,英国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时期,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创造了政治前提。 2、美国 1787 年宪法是指美国于 1787 年通过的联邦宪法,它体现出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 原则和民主原则,其主要内容是:加强中央集权: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权力大 大加强,但各州在行政上仍保留一定的独立性;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三权分立,最高行 政权、最高立法权、最高司法权分别属于总统、国会、最高法院,权力分散又互相牵制。 3、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德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虽然这部宪法带有 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但是仍然表明民主政治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1875 年法兰西第 三共和国宪法颁布,使共和政体在法律上确立起来。 ☆ 综合比较 近代主要国家的代议制 政治体制 行政 立法权 司法权 军权 元首 政府首脑产生方式 权力中心 英国 君主立宪制 内阁 议会下院 法院 议会 国王 首相。议会选举 议会 美国 总统制共和制 总统 国会 联邦法院 总统 总统 总统。人民间接选举 总统 法国 议会制共和制 总统 议会 —— 总统 总统 总统。议会选举 总统 德国 君主立宪制 皇帝 名归议会 实归皇帝 — 皇帝 皇帝 首相。皇帝任命 皇帝 三、中国近现代民主法治的追求 1、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追求民主政治的历程 (1)、地主阶级抵抗派:鸦片战争后,在新思潮的萌发中一些思想家认识到西方政治制度的先 进性。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介绍了西方的议会制度,称赞美国的联邦制度,表达了对 西方民主政治的憧憬。 (2)、农民领袖: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带有民主色彩的平等观得到发展。洪仁轩提出《资政新篇》, 主张以法治国;设立新闻官,听取社会舆论;设立投票箱,由公众选举官吏。这是先进 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3)、资产阶级:维新派:19 世纪 90 年代,康、梁为首的维新派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 君主立宪制。戊戌变法开创了中国民主政治运动的先河。革命派:20 世纪初,以孙中山 为代表的革命派提出三民主义,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 级共和国。1912 年春,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 级性质的宪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是近 代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一座丰碑。 (4)、无产阶级:1922 年中共“二大”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提出“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 和国”。 提示:近代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趋势:由封建君主专制下的“人治”逐渐向资产阶级民主政 治过渡,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民主的形式下,存在独裁的实质。2.现代 中国民主法治的探索。 三、悲怆的旋律,痛苦的历程——中国的近(现)代化追求 一、经济的近代化——工业化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其核心是工业化,是人类社会从 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毕竟阶段。现代化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 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文化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等。 1、起步阶段——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1)、原因: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传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农民和手工业者破 产,成为自由劳动力,农产品商品化提高,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和资金。这些在客观 上为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2)、表现:19 世纪 60~90 年代,清政府中的洋务派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学习西 方先进生产技术,建设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中国的 近代化由此起步。 由于自然经济的解体、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一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广 东、上海、天津等地出现。它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逐步成长。 (3)、影响:这些民族企业率先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曲折发展阶段——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2)、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①阻碍的因素:中国民族近代工业缺乏资本、人才、 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中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 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失衡(投资方向和发展主要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 础薄弱,而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近代中国政局长期 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②有利的因素:西方列强的侵略,冲击中国社会 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实业救国”;抵制洋货,提倡国货;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 神,使他们积极投身于兴办实业。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 ①、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②、从政治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力量的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 动提供了社会基础,也导致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 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③、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 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④、从发展趋势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 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 3、腾飞阶段 (1)、准备阶段(1949~195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前夕,1949 年春,中国共产党七届二 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从现在起,党的工作重心必须从农村从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 产力为一切工作的中心。他还提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 主义社会的总任务。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逐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城市中首 要任务是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了经 济基础。合理调整工商业,使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工商业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以恢复和发 展。在农村,经过三年的土地改革,实现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到农民土地私有制的转变,为农业生 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到 1952 年底,国家财政经济实现了根本好转,为国家有计 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2)、初步建设(1953~1956):1953 年中国共产党公布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从而 把工作重心转向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的建设上来,到 1956 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 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成为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同 时社会主义工业化也随着“一五”计划超额完成而奠定了初步基础。 (3)、全面建设时期(1956~1966):由于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加上又缺乏建设经验,中 国建设并未迅速摆脱苏联的经济模式,从而形成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工作重心也逐渐转移到阶 级斗争上来,受其影响,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系列“左”的错误,如 1958 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但从总体上来说这一时期仍取得了巨大成就,包括经济上的增长, 也包括在挫折中积累的经济建设经验,如中共八大决策、七千人大会的总结等。 (4)、挫折时期(1966~1976):1966 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政治动乱很快扩展到经济领域,造 成巨大损失,但由于周恩来、邓小平等同志及广大干部群众对“左”倾错误的抵制,国民经济也 取得了一定成绩。 (5)、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 年至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 放,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农村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 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农村改革的方向是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城 市改革主要是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开放引进外贸和技术,为社会 主义经济建设服务。逐渐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 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开放格局;2001 年中国加入 WTO,对外开放达到新 水平。 ★、拓展延伸 从社会的角度看中国近代工业的布局特点。 ☆ 特点:中国近现代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的大中城市。 (1)市场条件好 自南宋以来,我国经济重心便向沿海、尤其是长江中下游一带转移。长期的经济发展,使沿 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这可以为近代工业提供更多的自由劳动力, 而且这里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高,购买力较强,从而为近代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消费市场。 (2)自然经济解体较快 自明朝中后期开始,我国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便在长江中下游的苏州、杭州的丝织业中产生, 再加上鸦片战争后,这里也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利用侵略特权、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的重点地区。 因此,这里的自然经济解体速度相对较快,从而为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外商企业刺激明显 鸦片战争后,为适应侵略中国的需要,外商在通商口岸开办了一批船坞和工厂,便于近代工 业从中学习和引进先进设备和生产技术,从而对近代工业的产生起了刺激作用。 二、政治近代化——民主化、法制化,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实际上反映出中国各阶 级、阶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探索和实践的过程。 1、地主阶级的探索和实践 (1)鸦片战争前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放眼世界,主张向西方学 习,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但没有取得实际的效果。“师夷长技”主张西方的先进技 术。表明地主阶级抵抗派此时思想仍处在器物层次(只学习西方技术,不引进西方制度)。 (2)从 19 世纪 60 年代开始,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提出“自强”“求富”等口号, 掀起了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设学堂、派遣留学生,引进了一批西方 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 国经济势力的入侵,有进步意义。但由于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没有从根本上否认封建 制度,因而学习西方的思想仍旧是停留在器物层次。 2、农民阶级的探索及实践 19 世纪中期,由于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洪仁轩提出了《资政新篇》, 它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较为完整的近代化方案,有着积极的历史意义。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表明 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能领导民主革命。 3、民族资产阶级的探索与实践 (1)、背景: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伴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出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诞生 了。从此,中国人民御侮自强和实现现代化的理论有了重大突破。 (2)、表现:①、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展,从洋务运动中分离出了早期维新派。他们主张不仅 要学习西方科技,还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经济和议会制度,但他们的主张并 未真正付诸行动。甲午战争之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以康有为、梁启超 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变法,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掀起 了维新变法运动。由于顽固派的强烈反对,戊戌变法最终失败。 ②、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要求。发动一系 列起义,最终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并颁布了《临时约法》, 这是中国政治近代化历程中的伟大成果。但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 与妥协性,资产阶级革命最终失败了。 (3)、结论: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的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走资产阶 级改良道路和共和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思维提升 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两种观点,两种模式,既对立又统一。他们是在同一经济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两股新的政治势力,他们的主张和要求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近代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经 济、文化要求。他们同时以“救亡图存”为己任,爱国是二者的共同起点。虽然他们对帝国主义 斗争存在一定的软弱性,但都希望中国从帝国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实现民族独立。他们都取 决于西方,向西方学习。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作为革新中国与打击旧学的思想武器,最初取自西 方的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说、进化论和以实验科学为基础的归纳方法等。他们都把中国的出路 寄托于实现资本主义,因此反封建又是二者共同的目标。 ☆、辨析比较 比较《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 年) 《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 年) 历史 条件 国民政府被推翻,新中国即将成立 新生人民政权得到巩固,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 展,全国土改基本完成 时间 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 体会议通过 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主要 内容 (1)规定了国家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 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 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 民民主专政 (2)初步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 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2)正式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地位 临 时 宪 法 国家根本大法 历史 意义 (1)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重要准备 (2)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协商制度 开创了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是建设社会主义的 法律保证 4、无产阶级的探索与实践:早在 19 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的无产阶级先于资产阶级在外商 企业里诞生了。20 世纪初,随着新文化运动的进行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陈独秀、李大钊、毛 泽东为代表的先进分子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并于 1921 年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在中国共产党的参与和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国民大革命运动、 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胜利,结束了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走上了独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 三、思想文化近代化——理性化与科学化 伴随着列强的炮火、西学的浪潮和传统文化的衰微,中国文化艰难地迈上了近代化的征程。 在长达 100 多年的探索过程中,中国思想界逐渐出现西学热,主张向西方学习。以“师夷长技以 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为标志, 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研究思想解放,探究强国之路。向西方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历程。 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中,先学习西方实用科技,后学习社会政治学说。甲午战 争以前主要学习西方科技,之后主要学习西方政治学说。五四运动后,向苏联学习,走“十月革 命”的道路,终于找到一条自己的路。认识“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1、19 世纪 40~60 年代:主要学习西方物质文明 (1)、内容:①、魏源、林则徐主张“向西方学习”。 ②、洪仁轩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③、洋务派与顽固派论战。 (2)、特点:①、先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农民革命领袖探索救国道路。 ②、向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 ③、显示出中国近代化历史进程的起步。 ④、“师夷长技”,深受工业革命的影响。 ⑤、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3)、影响:新式学堂的设立和留学生教育在改革封建文化制度、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 是教育近代化的起步;打破了传统的重农抑商、重本轻末、重义轻利等传统的 封建理论,冲击和动摇儒家文化的传统价值取向。 2、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进入到学习政治制度的新阶段 (1)、内容:①、19 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顽固派进行论战,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 建思想的正面交锋,使一些知识分子摆脱封建思想束缚,形成了中国近代 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②、1905~1907 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保皇派之间展开论战,争论的核心 问题是要不要以革命暴力推翻清政府。结果,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 播,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到 来。 (2)、特点:①、中国先进分子在认识西方问题上进入一个更深的层次。 ②、由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③、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学习西方的经济、政治制度已从理论变为资产阶级 的实际行动,相继兴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 ④、从学习日本走改良道路变为学习欧美走革命道路。 (3)、影响: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辛亥 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新文化运动前期,发展到学习西方民主精神与科学思想。 (1)、内容:1915 年开始的民主科学与尊孔复古的论战,陈独秀等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 以西方民权、平等和进化论思想为指导,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和 科学态度,极大地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形成中国近代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为中国革命新时期的到来准备了条件。 (2)、特点:①、矛头直指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思想,从而使新文化运动在批判封建主义问 题上比维新派和革命派更为彻底。 ②、既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又是一场文学革命。 ③、在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上存在着绝对倾向。 (3)、影响:A、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形成中国近代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B、民主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为中国革命的继续前进奠定了思想基础; C、是中国迈向思想文化近代化的重要标志。 4、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想的主流,为政治民主化的新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 5、中共成立以来:由照搬苏联模式到“走中国特色革命和建设道路”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渐摆脱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错误指导,走井冈山道路,实 行“工农武装割据”,取得民主革命胜利。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逐渐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 思维提升:近代前期思想演进的过程、影响及其特点。 ①、体现出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②、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 ③、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走了一条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 四、外交近代化——走向世界的步伐 1、屈辱的近代外交——被动的开放 近代西方列强通过发动对中国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和国民政府签订一系列不 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居资本主义工业生产首位的英国于 1840 年发动鸦片战争,在对中国的侵略中占优势 地位。此后列强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侵略战争, 并迫使中国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被 动的向西方开放。 (2)、19 世纪后期,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法、美、俄、日、德等 国纷纷加入侵华行列。19 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狂潮”,美国提出“门户开放”,形成了列强共 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美国家无暇东顾,日本趁机排挤德国势力,妄图独占中国。 北洋军阀政府则用出卖民族利益来换取外国支持,如袁世凯为称帝而与日本签署“二十一条”。 战后,英法力量削弱,美国经济实力增长,日美成为争夺中国的主要对手。1919 年巴黎和会在英、 法、美的操纵和日本的威胁下,和会拒绝了中国收回国家主权的正当要求,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 东的权益转给日本。中国外交的失败,促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最终迫使政府没有在和约上签字。 (4)、20 世纪 30 年代日本法西斯势力抬头,继而侵占中国东北,又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妄 图独占中国。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抗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抗日 战争时期国民政府一度积极抵抗,中期虽有动摇但坚持到最后,并且做出了收回法外治权、争取 领土主权的努力。 A、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 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 B、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 出了重大贡献和极大地民族牺牲。 C、抗日战争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二战后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法实力进一步下降,美国实力膨胀,国民党反动派投靠美国, 发动内战。为取得美国的支持,1946 年订立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 约,美国成为在华的主要侵略势力。 2、争取平等外交的努力——新中国外交 (1)、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 (2)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外交的突破 背 景 过 程 影 响 中国 重返 联合国 美国霸权地位衰落,发展中 国家在联合国力量加强,中国国 际地位提高 1971 年第 26 届联大 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美国 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利于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 多作用 中美 关系 正常化 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的 政策失败,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与苏争霸处于劣势地位;中国: 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利于 改善国际地位,利于解决台湾问 题 中美乒乓外交,相互试探; 1972 年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 合公报》签订,实现两国关系开 始走向正常化;1978 年底,《中 美建交公报》的发表,建立正式 的外交关系 对于中国:揭开中国与 美日两国历史的新篇章,有 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对于世界:有利于三国人民 的利益和亚太地区的和平 与稳定,缓和了世界紧张局 势 中日 建交 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中日建 交;日本对华友好政党和团体的 推动,田中角荣采取了推进中日 邦交正常化的方针 1972 年田中角荣访华,《中 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1978 年 双方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思维提升【近代外交的启示】:A、近代中国历届政府的外交都是屈辱的不平等外交,它们 虽然都做过争取和维护国家主权的努力,但从主流看都是丧权辱国的。B、这些事实充分说明: 弱国无外交,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后盾。 ★ 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拓展延伸 20 世纪国际关系的变动及中国的国际地位 变 动:20 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 20 世纪 40 年代,二战后雅尔塔体系建立;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 中国地位:(1)、一战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仍处在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下。巴黎和会上,中 国提出收回山东主权,废除“二十一条”,遭到拒绝,华盛顿会议签订《九国公 约》,实质上是“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2)、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大贡献,中国 成为联合国创始国和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美国妄图建立亲美政府,继续控制 中国;新中国成立,极大地增强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 (3)、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成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重要力量之一。 四、人类社会从分散到整体的全球化进程 一、孤立发展的古代中国经济 1、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 2、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时 期 主要制度 特 点 演变趋势及原因 原始社会 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 ——— ——— 奴隶社会 井田制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春秋后期逐渐瓦解(铁犁牛耕等) 封建社会 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屯田制和均田制)、地 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 地所有制 地主占有大部分土地, 迫使无地少地的农民依 附于他们 春秋形成、战国确立(生产力的发展和 各国变法运动),明清时期成为农业生 产发展桎梏 3、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2)、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拓 展补充 古代的中外交流——丝绸之路与陶瓷之路。 民营手工业 项目 形 成 原 因 路 线 主要城市 地 位 丝绸 之路 纺织特别是丝绸技术的掌握及提高提 供技术条件;开明的对外政策;“张骞 凿空”和西域都护的设置创造了条件 长安——河西走廊 ——新疆——中亚、 西亚——欧洲 敦 煌 、 楼 兰、龟兹、 于阗、疏勒 对外贸易是古代商 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刺激了沿海商业 城市的兴起和繁盛; 到汉代的中国,已经 不再是一个孤立的 国度,而是世界交通 网络的东方中心 陶瓷 之路 北方战乱、南方发展,经济重心南移; 造船、航海技术提高;开明的对外政 策 向东:朝鲜、日本向 西:马来半岛、印度、 非洲 泉 州 、 明 州、杭州、 扬州、登州 ★ 图解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思维提升 全面认识古代中国的经济文明 (1)、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审视我国古代的主要经济政策和措施:战国时期土地所有 制的确立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生产关系的一次质的的飞跃,是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根 本原因。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比较落后,农业发展较为脆弱,重农抑商政策的提出稳定了社会 生产秩序,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符合生产力发展的政策措施。明清之际,社会生产力得到 了很多发展,商品经济繁荣,手工业生产水平提高,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此时 的封建政府仍然厉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背离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制约了资本主义萌芽 的发展,阻绝了与海外进行商业贸易和技术交流的通道。 (2)、从文明史的角度把握我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关系:我国古代经济文明从 本质上讲就是农业文明。农业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和根本,手工业和商业是农业的附庸和 补充。为了保证农业的地位和生产规模,防止手工业和商业对农业劳动力的侵夺,封建国家一直 厉行“抑商”政策,这是中国古代经济两千多年一直没有形成质的变化的根源。 二、走向全球化的世界 (一)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 1、辨析比较 两次工业革命 (1)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两大趋势的概况 经济全球化 经济区域化 实质 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原因 市场经济体制(前提)、新科技革命(物质条件、 国际金融(催化剂)、跨国公司(推动力) 经济多极化趋势,国际经济竞争加剧,国际政治形势 走向缓和 表现 1995 年世贸组织建立 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成立 关系 二者是矛盾的统一体,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经 济全球化是经济区域化的必然归宿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指世界各国、各地区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 与合作,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竞争和制约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使全球经济形成了一个 有机整体。 (2)当今世界主要的区域经济集团和世界贸易组织 欧洲共同体 北美自由贸易区 亚太经合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 背 景 欧洲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 和心理认同感;二战后欧 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 丈;美、苏对欧洲的争夺; 欧洲联合的必要性强烈地 表现出来 20 世纪 80 年代末,世界 经济全球化对美国、加 拿大和墨西哥形成挑战 20 世纪 70~80 年代, 亚洲及太平洋地区 是世界上经济增长 最快的地区,区域内 个国家和地区经济 联系密切 二战后,世界经济越来越 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 体,相互影响和依赖的程 度加深;20 世纪 90 年代, 经济全球化加速 进 程 ①1952 年,欧洲煤钢共同 体正式成立,标志着欧洲 经济一体化的开始。② 1967 年成立欧洲共同体。 ③1992 年签订了《马斯特 里赫特条约》,正式将“欧 共体”改名为“欧洲联盟”。 ④2002 年 1 月 1 日欧元正 式起用 ①1992 年,美国、加拿 大和墨西哥签订了《北 美自由贸易协定》,建立 起北美自由贸易区。 ②1994 年,北美自由贸 易区正式成立 ①1989 年,在澳大 利亚首都堪培拉,美 国等 12 个国家宣告 成立亚太经合组织。 ②1991 年,中国和 中国台北、中国香港 加入 1994 年 4 月正式决定成立 世界贸易组织。1995 年 1 月 1 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宗旨和原则:通过市场开 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 等原则,达到推动实现世 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 历 史 作 用 ①欧盟是一个具有经济和 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② 欧洲一体化也改变了世界 格局,极大地提高了欧洲 在国际上的地位。有利于 整个欧洲经济稳定地发展 1 在 经 济 上 形 成 互 补,促进了三国的 经济发展。 ②、其他美洲国家也开 始意识到经济联合 的重要性 ①使亚太地区在世 界经济和政治格局 中的地位与作用大 大提高。②为区域经 济合作创造出了一 个新的模式,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 世界贸易体系建立;加快 了经济全球化发展;促使 成员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 高和经济的繁荣;很多程 度上抑制了国际经济贸易 关系中的强权政治 (3)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①、经济全球化是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成为世界经济 发展的主要趋势,对世界各国家、各地区的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②、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 又带来了挑战。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大 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正面临空前的压力与挑战,处于更加不利的地 位。 ③、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的关系:经济区域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 现,对经济全球化起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 ④、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入经济全球化是各国发展经济的必由之路,发展 中国家应该积极加入,趋利避害。 2、世界市场的形成 (二)、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两 极 格 局 多 极 化 趋 势 原 因 美国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苏联努力扩 展自己的势力范围;美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 的根本对立;美国视苏联为称霸的最大障碍 根源于世界经济力量多极化;发动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竞 争和抗衡(如欧共体、日本与美国的关系);社会主义 国家之间的矛盾(如中苏破裂、苏东矛盾);第三世界 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提高 含 义 二战后,通过雅尔塔会议等一系列国际会议确 立的以美苏均势为基础的一种战略态势 多极化是指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到目前为止, 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某一基本的世界新格局 具 体 表 现 美国在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经济上实行 “马歇尔计划”;军事上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 织。苏联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组建“共产党 与工人情报局”“经互会”和“华沙条约组织”。 从此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对峙 兴起: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走向联合并崛起;日本迅 速崛起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的振兴;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弱趋势 加强:两级格局解体,欧、日、中、俄发展 影 响 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以来苏联;使世界处于 核战争的威胁之下;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 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核恐怖平衡);破坏了世界 和平,爆发了局部“热战”——朝鲜战争和越 南战争 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 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还没 有定型 (三)世界整体化影响下的中国经济 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经济结构的特点是小农生产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占统治地位,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但不足以王杰封建生产方式。 鸦片战争之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使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外国商品的大量涌 入,破坏了一些地区的家庭手工业,外商操纵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市场,刺激了中国商品经 济的发展。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农产品的商品化都对封建自然经济起到了解体作用。在自然经 济解体过程中,中国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发展起来,为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在一些通商口岸,外商企业兴起并刺激了洋务企业和民族企业的兴办。中国近代的三种资本 主义形态——外国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一次产生,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 深刻变化,这些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 2、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1)社会生活的每一次大的变化,都是与特定的历史大背景相关联的: 第一次大的变化是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货”大量涌入、 上海等近现代大都市崛起,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民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 变化。 第二次大的变化发生在 1912 年,由于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共和观念深 入人心,旧的风俗习惯受到极大冲击,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第三次大的变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由于人民政府的强制行动,一些社会丑恶现象被取 缔了。物质生活上出现了平均主义,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 第四次是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蒸蒸日上,政治环境也越来越宽松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有 了令世界瞩目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 (2)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又有一定的稳定性,虽然时代变了,但是有些东西却根深蒂固, 很难一下子完全根除。比如说风俗习惯方面,有些落后的风俗虽然经过了中华民国建立、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和改革开放的涤荡,但还顽固地存在,特别是在偏僻的地区和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群。 另外,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平衡性依然存在,东部和西部、沿海和内地、城市和农村依然存 在着巨大的差异。 3、现代中国的探索 五、中西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辨析比较 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比较 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 欧洲启蒙思想比较 政治 封建专制制度空前强化,封建统治十分稳固,还未形成资 产阶级力量 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阶段,封建统治者风雨 飘摇,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 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发展 内容 抨击君主专制,提倡注重实际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未明 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并为资本主义设立了一套 政治方案,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影响 对当时的封建专制有一定的冲击,但未能动摇封建统治的 理论基础 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极大地推 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对亚洲革命运动也产 生了重要影响 二、近代向西方学习的社会思潮 中国近代前期的思想解放潮流是伴随民族危机日益严重而逐渐发展和深化的过程,围绕的主 题是: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机。抓住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三大特征,四个阶段。 三大特征:一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相联、启蒙和救亡相联,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二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 化”不断深化的历程; 三是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如新思想的萌发、洋务运动)到主动 选择(如辛亥革命)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 武器。 四个阶段: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从戊戌变法到 20 世纪初,资 产阶级学“制度”(走日本人的路、辛亥革命后,走美国人的路);1915—1919 年,资产阶级学“思 想文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 ◆、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 阶段 阶级阶层 核心思想 实践结果 层次 从鸦片战争到 甲午战争 地主阶级抵抗派 “师夷长技以制夷” 未实践 器物 地主阶级洋务派 “中体西用” 结果失败 (一)、林则徐与魏源的主张 A、背景:a、中国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b、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不断对外侵略扩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民族危机加深。 c、鸦片战争使有识之士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B、主张:①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编译出《四洲志》和《各国律例》;仿 制船炮,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开中国近代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 方的先河。 ②魏 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编成《海国图志》一书。这是第一部由 中国人编撰的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也是探寻学习西方富国强兵 之道的启蒙之作,它系统介绍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介绍并传播西方先进技 术。(学习西方的“长技”主要指军事科学技术) C、目的:“制夷”即抵抗外国的侵略,维护清朝的统治 D、意义: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 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的局势 2、代表人物:中央:奕訢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3、含义:“中学为体”指以中国旧的封建制度、纲常礼教为主体、本质;“西学为用” 是指学 习西方先进的一些东西,为封建制度服务。 4、实质:指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强化封建制度,巩固 封建统治的目的。 5、影响:进一步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 步。局限在于没有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层面。 ◆、资产阶级向西方学习 阶 段 阶级阶层 核心思想 实践结果 层次 从戊戌变法 到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改良,实行君主立宪制 维新变法,结果失败 学习 西方 制度资产阶级革命派 资产阶级革命,实行民主共和制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 产阶级共和国 (二)维新变法 1、背景:①、政治上:甲午战争后,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经济上: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③、思想上:早期维新思想奠定基础 2、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康有为:①、在广州办万木草堂,宣传维新思想; ②、撰写《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 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原因:客观原因----封建势力强 大,资产阶级弱小,减少阻力,斗争策略。主观原因----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康 有为的个人经历、学问素养也有一定的关系) ③、借用进化论的观点,论证了君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 ④、他的思想被称为是“思想界之一大飓风”、“火山大喷火”。 ●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 ●严 复:译著《天演论》提出“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的主张;借用进化论的“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原理,阐明中国实行变法维新的必要性。 3、维新变法思想的实践——戊戌变法 ①、开始:1898 年 6 月 11 日,光绪帝在维新思想的推动下,颁布《定国是诏》,这是一篇以皇帝 名义宣布实行变法的宣言,标志戊戌变法的开始。 ②、结果:光绪帝主持的戊戌变法,触犯了封建顽固势力的利益,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 反对下很快失败。 4、历史作用: ①、戊戌维新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次爱国运动; ②、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 了人民的觉醒,提高了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也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③、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三、近现代中国主要社会思潮和重大理论成果 1、新文化运动与法国启蒙运动 (1)、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是民主、平等和进化论的思想。内容: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 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共同之处:新文化运动与启蒙运动都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冲击了本国的封建思 想和动摇了它的统治地位,使民主思想得到了弘扬,为革命的爆发作了舆论的准备。 (3)、法国启蒙思想为 18 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舆论准备,成为革命的强大思想 武器,法国大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 主义觉悟,为五四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新文化运动后期,社会主义思想传播,中国先进知识 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作为救国救民、改造中国社会的思想武器。 (4)、18 世纪,法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而且启蒙思想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 体系。20 世纪初的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产阶级具有明显的软弱性与妥协性,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比较 三民主义内容 新三民主义内容 新发展 民族主义 反对民族压迫 反对满洲贵族统治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突出反帝内容;民族平等 民权主义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 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 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 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关注工农生活 3、20 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理论成果 4、1978 年以来的三次思想大解放 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始于 1978 年,主题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年,中共中央 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这为改革 开放政策的出台奠定了基础。 第二次思想大解放,始于 1992 年,主题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 年邓小平在 南方谈话中强调“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 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的 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次思想解 放是一个宣言书,极大地推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 第三次思想解放,始于 1997 年 9 月召开的“十五大”,主题是“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四、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演变 背 景 代表人物及作品 思想内容 影 响 地位 智 者 运 动 古希腊商品经济 的繁荣和民主政 治的高度发展 普罗泰格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智者学派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 蒙和解放起了积极的作用。它的 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 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兴起 文 艺 复 兴 意大利最早出现 了 资 本 主 义 萌 芽;民族国家出 现;意大利保留 了大量古希腊罗 马文化 但丁《神曲》;薄伽 丘《十日谈》;达芬 奇《蒙娜丽莎》;莎 士比亚《哈姆雷特》 肯定人的价值,崇尚 人性,要求把人从宗 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欧洲近代史上第一次真正的资 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打破了封建神学的束缚,解放了 人们的思想,满足了资本主义早 期发展的需要,为新航路的开辟 准备了思想条件 复苏 宗 教 改 革 四分五裂的政治 局面阻碍经济发 展;罗马教廷的 政治控制、经济 搜刮;教皇兜售 赎罪券 马丁·路德 强调因信称义,主张 人只有靠信仰才能 得救 推动了广大民众的反封建斗争; 路德教派取得合法地位;为欧洲 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启 蒙 运 动 17、18 世纪资本 主义有了较大发 展;资产阶级力 量壮大;科学技 术的发展,文艺 复兴的影响 霍布斯《利维坦》; 洛克《政府论》;伏 尔泰《哲学通信》; 孟德斯鸠《论法的 精神》;卢梭《社会 契约论》;百科全书 派《百科全书》 抨击教会的权威,反 对专制和愚昧,提倡 科学、自由、平等, 号召人们构建理性 和人性的社会 破除了人们对天主教和封建统 治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权、 自由、平等思想深入人心,为欧 美资产阶级革命做了理论准备, 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自由、平 等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 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成熟 思维提升 对人文主义的认识 (1)西方人文主义的内涵中,一贯的是对个人的重视。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认为公民只有 参与政治才能完善自己的道德,一切要服从城邦的利益。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们已认识到建立 国家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个人的权利。 (2)西方人文精神的外延在不断扩展。古希腊“人是万物的尺度”“认识你自己”标志着人 文精神的觉醒;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复苏主要体现在世俗生活中,宗教改革时期则延展至宗教 生活;启蒙运动时期则扩展至政治领域。从地域看,则经历了古希腊——意大利——西欧——欧 美——世界的发展过程。 (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是时代的产物。古希腊人文精神和希腊 城邦政治密切相关;文艺复兴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展示了人们的能力, 鼓舞了人们的信心;宗教改革的爆发是因为新兴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建立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宗 教;启蒙运动则是发展壮大起来的资产阶级要求掌握政权的体现。 (4)西方人文精神发展过程中与东方文明的碰撞与交流。启蒙运动时期,一些启蒙思想家 借鉴儒家的“仁政”学说,提倡开明君主专制;1840 年之后,启蒙思想传入中国,受到儒家思想 的抵制,同时康有为等人致力于将儒家思想与启蒙思想相结合,而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也都深 受启蒙思想的影响。经过碰撞、选择,东方文明正在逐渐走上复兴之路,必然也会对西方文明产 生影响。 五、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 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19 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出现一股空想社会主义思潮。19 世纪中后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继 承人类历史优秀文化成果,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参与工人运动实践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 主义理论。1848 年,马克思、恩格斯共同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马克思主义的俄国化:20 世纪初,俄国革命实践中,列宁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 学说,提出了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学说,率先发动无产阶级革命并取得了胜利,他所 施行的新经济政策,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3、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1)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 艰苦的探索,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及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邓小平继承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逐渐形 成了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 国发展的新阶段。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 主政治和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 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南。 思维提示 社会主义的发展从理论上经历了空想→科学→发展→创新的过程,它是伴随着生 产力的发展在实践中开拓进取、丰富创新的。因此,要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 六、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东西方思想家 (1)主要思想及其影响 思想家 领域 亚里士多德 孔 子 思 想 哲学思想 思想来源于具体事物,物质、 精神世界不可分割 敬鬼神而远之 政治思想 — 以礼治国,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人治 伦理思想 中道理论 中庸理论 教育思想 教学方法别具一格 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启发式教学 社会环境 奴隶制城邦民主体制 春秋时期的社会变革 影 响 成为西方思想的重要奠基人 创立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影响亚洲乃至世界 (2)人生经历:都对知识孜孜以求,在文化上颇多建树;都怀着济世救人的热情,将自己 的政治思想付诸实现;都热衷于教育事业,他们创立学校,广招门徒,著书立说,为文明的传播 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3)地位与影响:①、心内容;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传统的基础;孔子学说对亚洲乃至世 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孔子是世界公认的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②、亚里士多德:在逻辑学、 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中都留下了许多开创性的著作,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以三段论“为核心的 逻辑学成为科学探索的工具;伦理学中的”中道“理论成为人类和谐社会的润滑剂;他的科学探 索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精神永远鼓励着后人积极进取、探求新知。 2、20 世纪中国的三位伟人 孙 中 山 毛 泽 东 邓 小 平 重 ①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参与创建 ①民主革命时期:创建根据地, 要 活 动 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君 主专制统治,民主共和的观 念深入人心。②反对北洋军 阀黑暗统治,维护了民主共 和;实行国共合作,促进了 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兴起。③ 创立了三民主义(旧三民主 义、新三民主义),是其领导 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 地,探索出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并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胜利。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时期:领导人民在中国建立了社会 主义制度并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 设道路。③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 建者 参与指挥淮海战役和渡江战 役,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重 大贡献。②“文革”时期:1975 年主持中央日常工作,进行全 面整顿,国民经济迅速回升。 ③“文革”以后:逐渐探索出 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 路,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成就。④是邓小平理论的主要 创建者 突 出 贡 献 孙中山的重要贡献是领导了 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中国 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 度,成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毛泽东的重要贡献是使中国人民 站起来,即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成 了国家的主人,开展社会主义革命 和建设,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邓小平的重要贡献是使中国人 民富起来,即实行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 世瞩目的成就 评价 孙中山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 人物,他一生坚持民主革命, 晚年顺应潮流,不断进步, 最终走上了与共产党合作的 道路 毛泽东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 心,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为民主 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邓小平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 物,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 体的核心,是我国改革开放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 师 共同点 都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都注重理论与国情相结合;都表现出极大的勇气和创新精神;都为中华民 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六、你追我赶的世界科技,多元共存的世界文化 一、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 1、繁荣昌盛的古代科技 (1)中国改变世界——四大发明的作用和影响 对中国的影响 对西方的影响 造纸术 对文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积极作用最为显著;纸 的广泛使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 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取代了欧洲中世纪长期使用的羊皮纸和小牛皮 纸,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是我国对 世界我们的卓越贡献 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 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 火 药 对于军事与经济生活有重要作用,也曾经用于做 爆竹 推动欧洲人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成为 摧毁封建城堡的有力武器;火器进步也促进了欧 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指南针 看风水:应用于远洋航行:郑和下西洋,宣扬国 威,加强与诸国的联系,满足统治阶级对异域珍 宝的需求,但无益于国计民生 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2)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及高度发达的原因: ①、发展的特点:第一:实用性,大多是服务于农业和手工业,间接为强化大一统的君权 服务; 第二:经验性,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 第三:封闭性,古代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倾向严重,又不具有开放性,没 有转化为普遍的社会生产力; 第四:片面性,对社会科学的研究多于对自然科学。 ②、原 因:第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是中国 古代科技取得辉煌成就的基本保障; 第二:各朝代十分重视交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交流和传播; 第三:中华文明具有强大的包容性,能够不断吸收来自外部的先进成果 充实和发展自身,在历史上不断创新,与时俱进,长期走在世界 的前列;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富有创造力; 第四:相对封闭独立的地理环境,强大的中央集权政权保证了中华文明 免受外来势力的冲击; 第五: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就大多与社会思潮、生活直接相关,易于在 社会上传播。 2、低迷衰落的传统科技——李约瑟难题 (1)含义:中国古代在经验技术的发展水平上远远超过西方,但为什么近代科学却首先在西方 诞生,而中国反而远远落在西方后面呢? (2)解释:第一:固守农耕经济的藩篱阻碍了近代科学技术发展; 第二:科举制度扼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三: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妨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四:专制集权的官僚体制、封闭禁锢的社会结构,以及环境气候、语言与文字、 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失去外贸主动权,也在一定程度上隔绝、减弱中外交流; 第五:封建剥削制度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没有形成成熟的 市场。 (3)启示:第一: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 第二:明清科技滞后是农耕经济与工业文明较量的必然结果。 3、迅速腾飞的现代科技 (1)表现:【新中国主要科技成就】 ①、“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1964 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试爆成功;1967 年,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1970 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 方红—1”号发射成功。它们的成功,增强了中国中国国防力量,为社会主义建 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 ②、1973 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 2 号”,被誉为“杂交 水稻之父”。 ③、2003 年,“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 航天技术的国家。此外,中国还发明了“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加速了国家 信息化发展;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和积极参与人类基因研究,为提高国民生 活水平和健康作出了贡献。 (2)原因: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证; B、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工作,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制定科技远景规划; C、海外科技工作者回国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 D、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影响; E、1978 年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和 1995 年国家制定“科教兴 国”战略对科技发展的重大推动。 (3)作用:A、增强了我国国防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B、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C、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国内),而且有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的饥饿问题 (国际)。 二、世界科技发展的历程 1、解放科学——将科学从宗教中解放出来 时期 重大科学理论及科技成就 地 位 17 世纪 意大利伽利略推翻亚里士多德“物 体下落的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 说;开创了科学研究方法 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被 称为“近代科学之父”,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英国牛顿 1687 年出版了《自然哲 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著名的万 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学三定律 牛顿力学体系正确地反映了宏观物体低速运动客观规律,对自 然界的力学现象做出了系统、合理的说明,从而完成了人类对 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 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从此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向前发展 18~19 世纪 英国达尔文 1859 年发表《物种起 源》,提出进化论 挑战了封建神学,否定了神创说,促进了人类认识的飞跃;从 某种意义上讲,达尔文将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中驱 逐出去;把发展变化思想引入生物界,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 新时代;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巨大震动, 救亡图存的变法运动和革命运动蓬勃兴起 2、深入认识世界——宏观与微观两方面 (1)宏观世界:爱因斯坦于 1905 年提出了相对论和光速不变两个基本原理。相对论的提出是对 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的重大突破,深刻地揭示了空间和时间的本质属性,这种 全新的时空观、运动观和物质观的形成,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中的一次根本性变 革,对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2)微观世界: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爱因斯坦提出光的量子理论。量子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人 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深入到微观世界;量子理论让人们从根本上 改变了近代物理学中的传统观念,使物理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观念都发生了 重大变革。量子理论和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3、改造世界——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次:①、欧美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第二次:①、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 第三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引进外国先进科 学技术,在科技领域硕果累累。 三、多元共存的世界文化 (一)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 1、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 成就 特 色 《诗经》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保存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诗 经》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屈原等人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句式灵活的新体诗歌。 屈原的长诗《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热爱 汉赋 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发展,一种专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的文体——赋应运而生。赋是吸收了先 秦《诗经》和楚辞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主要代表人物是司马相如 唐诗 唐朝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促进了唐诗的繁荣。李白、杜甫、白居易 是唐诗发展繁荣的丰碑。李白以浪漫主义创作,赢得“诗仙”美誉;杜甫以现实主义的“诗史”, 被誉为“诗圣”;白居易创作了大量平实浅近、针砭时弊的讽喻诗 宋词 词的句式长短不齐,更便于抒发感情。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不断增加,能够歌唱 的词因更适应市井生活而受到广泛欢迎。著名的词作家有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豪放派的苏轼、 辛弃疾等 元曲 散曲是宋代兴起的新的诗歌形式,题材广泛,抒情叙事皆可,比词更生动活泼。元代散曲创作进 入繁荣阶段,与元杂剧一起,合称元曲。以关汉卿、马致远等人的创作成就最高 明清 小说 明清时期,一方面中央集权强化,另一方面经济领域出现新的气象,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 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四部长篇小说最为著名, 它们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宝库的珍品 历史时期 书 法 绘 画 先 秦 商代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 字。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新石器时代的绘画——绘画艺术的源头;战国帛 画《人物龙凤图》表明中国绘画艺术走向成熟 秦汉时期 秦小篆和汉隶都具有书法的美感,大多还 是实用性文字 帛画、壁画、画像砖等表现了汉代绘画的特色 魏晋南北朝时 士人群体的形成,书法成为一门艺术;笔 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书圣”王羲之的《兰 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魏晋时期绘画理论的发展推动了绘画艺术的发 展。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等是传 世佳作,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 隋唐时期 书法艺术达到新高峰;既有张旭、怀素的 草书,也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注 重规范法度的楷书,书法理论日趋成熟 吸收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创作出《游春 图》《步辇图》等优秀作品,敦煌莫高窟的壁画 盛极一时 宋 朝 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苏、 黄、米、蔡四大家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 倡导“有意无法” 文人山水画的兴起;画家的追求从注重写实,变 为更加注重意境。宋代描绘市井生活的作品中, 最著名的代表作是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明 清 明代书法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造 由于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动荡,明清文人画强调 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 郑板桥的《墨兰图》都是写意的精品 2、曲折发展的现代文艺 (1)良好的起步——“双百”方针的提出: ①、内容:1956 年 4 月,毛泽东提出“百家齐放,百花争鸣”的方针,强调在艺术问题上 “百家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②、意义:是党在总结我国文化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文化发展的规律, 为繁荣文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2)十年挫折——文艺凋零:新中国成立以来文艺成就被抹杀,文艺创作万马齐喑、百花凋零。 (3)恢复发展——文艺繁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新把“双百”方针当作我国社会主 义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邓小平指出,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科学和文艺工作步入又一个春天,学术讨论热烈,文学创作欣欣向荣。 思维提升: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提倡在文艺科研领域可以有思考与辩论、创作 和批评的独立与自由,但要在宪法范围之内;要坚持贯彻“双百”方针,处理好科学 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和人民生活的关系,及继承与不断革新的关系,在三个关系中, 和人民生活的关系是最基本的。 (二)与时俱进的世界文艺 1、与时俱进的文学 时代背景 主要成就 影 响 政治:资本主义 制度确立 经济:工业革命 文化:启蒙运动 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与雪莱 体现了理想主义的追寻,极富号召力,给人 以极大的鼓舞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揭露黑暗现实,描述社会生活,提供了认识 社会人生的镜子,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经济:大萧条 政治:世界大战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荒诞派戏剧贝克特《等待戈 多》 使人们在贫困中得到振奋,丰富了创作理念 和手段 2、有代表性的艺术成就 (1)美术:法国的莫奈是早期印象派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代表作是《日出·印象》;荷兰的凡高 是后期印象派的代表画家之一,代表作是《向日葵》。西班牙的毕加索是最具影响的 现代主义美术大师,代表作是《亚威农少女》和《格尔尼卡》等。 (2)音乐:“乐圣”贝多芬是德意志音乐家,是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他的九部 交响曲(如《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是世界音乐的瑰宝。 (3)影视艺术的产生和发展:①、电影:1895 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放映了人类的第一部 电影,宣告电影时代的到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影艺术迅速发展,各国都在发 展自己的电影业,美国好莱坞在世界电影业中独占鳌头。②、电视:20 世纪 20 年代, 英国人贝尔德发明了电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视真正进入 普及阶段。 思维提升 文学艺术的特点 (1)、鲜明的时代性。文学艺术作为人文领域的文化现象,必定是对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2)、相对的独立性。尽管文学艺术与政治、经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它自身又具有相对的 独立性,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前后之间有着连续性、继承性和创新性。 (3)、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一般而言,文学艺术的起源具有特殊的区域性与民族性,因 区域、民族的不同,其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信仰等方面也就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所以文 学艺术之间的差异也很大。但在世界各民族的发展中又彼此交流与汲取,因而其间一定贯 穿着一般的东西,即共同的、普遍的属性。 (4)、呈现出阶级性。文学艺术作为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阶级会 产生不同性质的文学艺术作品。 (5)、有着很强的可读性与欣赏性。文学与艺术无疑是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最绚烂多彩的部分, 19 世纪以后的文学艺术则更是硕果累累,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第六部分 掌握共性知识,争取答题正确 一、古代中国治国思想的发展演变及原因。 1、春秋战国时的社会大变革,使思想界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其中法家思想最能代表新 兴地主阶级利益,法家思想和代表人物推动了当时各国的改革运动。 2、秦朝统一全国后,为适应地主阶级统治的需要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需要,更进一步 全面贯彻了法家路线。然而,法家的严刑、酷法、暴政的治国理论、政策导致秦二世而亡。 3、西汉初年,统治者面对社会的凋敝,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一方面对人民采取轻徭薄赋; 另一方面实行郡国并行政策。黄老之学的清静无为,因循而治,成为西汉前期起主导作用的治国 思想。实践证明,黄老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起到了促进生产,恢复稳定的作用,并出现 了“文景之治”。 4、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在解决王国问题和边疆少数民族问题的基础上,大一统的局面 日益形成。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份,对儒家思想做了发挥和完善,适 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多民族国家统一的需要,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 的正统思想。 此后一直到清末,中国统治阶级选择的治国模式基本是汉武帝时期形成的“外儒内法而剂之 以道”路线,即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严刑酷法为辅助,以道家的“无为”为调剂,取 长补短,兼容并蓄。 二、政治变革 1、类型 ⑴、富国强兵:管仲改革【奴隶社会】、王安石变法、周世宗改革、金世宗改革。 ⑵、社会转型:商鞅变法 ⑶、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 ⑷、挽救危机:王莽改制、周世宗改革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 2、认识:①、王朝初的改革成功多,王朝中后期改革失败多。纵观中国古代史上的改革,基本 上分两大类:一是新王朝建立之初对统治政策的调整;二是王朝中后期的变法改 革。从结局上看,前者多成功、后者多失败。其原因:⑴、新王朝的建立者多是 雄才大略者,他们亲历了新旧王朝更替的血与火的变革,能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个人权威强,调整政策的阻力小。而后者,其改革都是被动的,其进取性相对差, 皇权保障作用相对小。⑵、新王朝多是在农民战争推翻旧王朝以后建立的,农民 战争对封建统治冲击大,也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生产关系,改革的阻力相对较小。 而王朝中后期的改革多没有经过农民战争的调整,封建统治的受到的冲击小,统 治阶级派系复杂,保守顽固势力强大。⑶、新王朝建立之初的改革,相对广泛地 符合社会各阶级及不同政治集团的利益;而中后期的改革和调整,必然损害统治 阶级中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势必引起这部分人的反对,因而改革多归于失败。 ②、改革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③、革除社会弊政是促进社会进步、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 ④、适应生产力发展、顺应历史发展规律的改革,必将推动着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 ⑤、改革必然涉及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此,改革是会有阴力的,甚至充满了尖锐 激烈的斗争。 ⑥、改革的成败取决于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否有强大的政治力量,措施与当时的政 治经济发展是否相适应。 三、古代中国国家的统一 1、统一趋势乃至统一实现的原因: ⑴、中央集权的巩固与发展。 ⑵、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条件,造成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历史上多数重大的政治活动都 具有明显的内向性;二是如马克思所说,亚洲的大河流域需要有中央集权的机构来 执行公共工程的职能。中国地理条件之整体的统一性具有促进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作 用。 ⑶、文化传统。如儒家思想。 ⑷、杰出人物的作用。如秦始皇、唐太宗、康熙等为国家的统一、巩固、发展做出不可 磨灭的贡献。 ⑸、民族融合。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历史文化认同不断强化,从而形成统一的历史潮 流。中原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使得“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 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规律。” 2、国家统一意义深远: (1)、这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进步、边疆开发、抵御侵略、提高国际地位等发挥 了重大作用。 (2)、历史证明,统一符合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中华民族之所以从未中断,先后相 承,绵延不绝,国家统一功不可没。国家分裂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如社会动荡、 经济发展迟滞、人民生活贫困等,但分裂时期历史也在发展着,如各民族不断融合, 生活范围扩展、经济文化交流等,而且分裂时期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四、政治人物。对政治人物进行正确的评价,须注意以下几点: 1、特定的历史背景。背景是历史人物活动的大舞台,人物同样的活动如果处于不同的历史 背景,那就可以做出不同的评估。 2、确定评估标准。我们看一个人物的活动或举措,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仅从道义的角度 去考虑。而要看其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等。 3、防止以偏概全。通常说人无完人,就是指对人物评价要一分为二,全面客观。对历史人 物要考虑他的阶级性和时代性。 4、服英雄史观。历史上有作为的人物是时势造出来的,同时也要承认人物的个性特点对事 物的一定影响力。 5、要根据具体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克服思维定势,将材料观点和教材有关知识进行综合分 析。 五、经济思想 (一)、古代中国的农本思想【重农抑商】 1、原因: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由于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民之生计 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大事来抓,努力督 促和组织农业生产,如推广生产技术、兴修水利、掌握农时、分配土地, 并一定程度上保护农民对土地的占有权,督促鼓励农民努力生产等。A、 农业是国富的标志;B、有利于安定民生,巩固统治;C、为手工业的发 展提供原料和市场;D、为战争提供物质基础。 2、历程:始于商鞅,定制于秦汉,延续至明清。 3、基础:农本思想的基础是中国传统的农业经济,是中国特有的农业自然条件决定 的。 4、组成:战国至隋唐至明清,都有不同程度的商品经济成份,但未占据主要地位。 5、冲击:明清之际,封建制度衰落,外国影响日渐扩大,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 思想。 (二)、认识 1、规律:⑴、农业是古代经济发展的基础。 ⑵、经济发展,一靠政策,二是科技,三靠人民的辛勤劳动。 ⑶、稳定的政治局面,是经济发展的保障。 2、古代农业的成就与局限:【成就——养活了庞大的人口,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⑴、传统农业具有极强的保守性,脆弱的小农经济需要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保护 他们。 ⑵、自然经济限制了人口的流动,再加上户籍束缚,新的阶级很难在中国产生。 ⑶、精耕细作靠投入大量劳力来获取收获量,未成年人过早投入劳动而失去受教 育的机会。 六、古代中国民族融合的意义: 1、有利于封建国家巩固和统一,有利于少数民族的进步。 2、有利于发展封建国家的经济,特别是少数民族的经济。 3、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为科技发展创造了条件。 4、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各民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 5、民族关系是一个比较宽泛的历史概念,其主要是以战与和的形态呈现于历史中间,中华 民族是中华境内各民族的总称,少数民族同汉族一起,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和平稳定都 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共同组成、发展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把握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 要能从分分合合的历史表象中找出统一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旋律。 七、古代中国对外关系: 1、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主要特点 ⑴、从时间和地域上看: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早在秦汉时期,与朝鲜、日本交往;166 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从海道来中国,开创中欧友好交往的记录;宋元时期,对外交 往进入繁荣阶段;明郑和下西洋。 ⑵、从渠道和途径上看:一是通过官方和民间的贸易途径,外贸往往伴随着文化交流。 如西亚商人给我国带来宗教,向西方则传播中国文化;二是官方派遣使节和留学生; 三是宗教传播,如鉴真、玄奘、利玛窦;四是战争,如成吉思汗的战争在客观上为 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条件。 ⑶、从内容上看: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经济往来,互通有无; ②、文化交流,取长补短; ③、睦邻友好,友谊长存。 2、中国古代的外贸总体认识 ⑴、兴起于封建社会早期,发展于它的上升时期,繁荣于资本主义萌芽发生前后,衰落 于封建社会崩溃前夕。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科技的进步与传播, 中外经济与文化交流,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都起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⑵、我国古代的外贸一开始就以国家组织的形式进行。这种情况是由外贸必须服从外交、 经济必须服从政治这一国策决定的。而这一国策的发生又与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 的国家体制密切相关。因为国家外贸的体制是中央集权意志的体现。我国古代外贸 一般采用私营和官营两种方式,而官营贸易成为中国古代外贸的基本特征,即使私 人经营的外贸,也被置于国家的严格控制之下。宋代提倡的外贸[出口贸易]一般由私 人经营;元代出口贸易也由私人经营,有时由国家派船出海贩鬻;明代则禁止私人 出海,一般由国家派官员出海贩运。对于进口贸易,宋代以前各代多持积极态度行 鼓励政策,甚至国家派官招诱外商,但到了明代则规定凡进贡外商,才允许其携商 品入境,此即所谓贡舶制。然而不管采取何种方式,中国古代外贸总是被作为对外 经济交流的主要途径和主要方面。 ⑶、在 2000 多年的封建社会中,闭关政策不是一种传统政策,对外开放和相互交流才是 历史的主流。对外开放政策,渊源于秦汉,推行于隋唐,发展于宋元。中国封建社 会后期虽有过较长时期的海禁,但也曾实行过开放政策。在漫长的岁月里,在客观 经济规律的作用和封建国家政府的倡导、管理下,我国的外贸和对外经济交流处于 世界领先的地位,为世人瞩目。 3、中国古代的对外政策 (1)、有什么样的对外政策,就有什么样的对外关系。汉—明:开放;明末—清初:闭 关。 (2)、“闭关政策”一方面是落后闭塞的自然经济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清统治集团民族 狭隘性的表现。这个集团不仅对汉族人民非常猜忌,就是对充当奴仆的汉族地主 官僚也深具戒心,它企图通过“海禁”、“闭关”,将国内汉人与外界完全隔绝,以 防内外勾结,形成反清势力。 (3)、随着西方入侵,闭关政策的后期才具有维护国家主权的自卫性质。但它对近代社 会的发展起严重的阻碍作用,闭关政策又与狂妄自大互相联结。 4、唐文化圈。文化圈是指某一地区的诸国中,一先进的文化国,以其特有的文化,吸引周 边国家。有五个特点: ⑴、包括东亚诸国,又称东亚唐文化圈; ⑵、使用汉字; ⑶、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机构; ⑷、受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 ⑸、信奉佛教。 唐文化圈影响最大、受益最大的是日本,奈良王朝推行吸收唐文化的政策,日本由一个国力 不强、国际影响不大的国家,一跃成为东亚地区仅次于唐王朝的强国。 5、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给我们的启示 ⑴、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 ⑵、开放国兴,闭关国衰 ⑶、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取长补短、不甘落后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应发扬 光大。 ⑷、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国人民同外国交往的主流,说明我国古代人民是爱好和平、崇尚 友好的人民。 ⑸、对郑和下西洋的认识:首先是从政治上考虑的,经济交换活动是附带进行的,制造 一种“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况 八、对列强发动的六次大规模侵华战争的认识: 1、从原因来看,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列强推行对外扩张政策的结果,实质上体 现了它们以资本主义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它们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组成 部分。虽然列强在发动战争之前总要寻找借口,但其根本目的是要通过武力打开和占领中国市场, 攫取侵略权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决定的。当然,中 国落后的历届政府的腐败,也是列强取于对中国发动战争的原因之一。 2、从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来看,两次鸦片战争主要是以战争为手段,以打开和扩大中国市 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为目的,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要求扩大商品倾销的愿望;中法战 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则是以侵吞中国邻国和边疆地区,扩大资本输出为目的,反映出资本主义向帝 国主义过渡时期分割世界的要求;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以镇压中国革命和瓜分中国为主要目 的,是资本输出导致领土瓜分的必然反映;至于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则是 30 年代日本法西斯 主义妄图独占中国、征服世界的称霸战争,是帝国主义阵营分化的结果,也是东西方帝国主义矛 盾斗争的必然结果。 3、从发动者来看,先是以英国为首的欧美列强,接着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加入,最 后是美日两国在中国进行激烈的争夺。在地域上由欧洲列强为主到以美日两国为主。 4、从规模来看,战争的持续时间一次比一次长,涉及地区一次比一次广,危害程度一次比 一次大。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甲午战争又大大超过了中法战争,八 国联军侵华在国家、军队数量上和赔款数目上都远远超过以前历次战争。至于 30 年代日本发动 的侵华战争则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峰。 5、从结果和影响看,除 30 年代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失败告终外,其他历次侵略战争都以 中国的失败宣告结束,失败的基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生产技术的落后和政治的腐败。同时,每一 次侵华战争,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近代中国落伍的最主要根源。尤其是两次鸦片 战争和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不仅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 华民族的不断觉醒,在历次侵华战争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九、列强侵华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 1、在近代中国,近代化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力从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的变化;二是生产方式由封建主 义向资本主义变化;三是政治由封建专制向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变化。其核心是工业化。 中国近代化运动可分为三个阶段: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主要是以学习科技为核心的西方 物质文明阶段;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主要是政洽制度的变革阶段;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 是以提倡民主与科学的启蒙运动阶段,它把近代中国学习西方推到了文化的最深层次。 2、从落后的封建社会到工业化,是与资本主义分不开的。走上资本主义,实现近代化是历 史发展的一种趋势。因受列强的压制,中国的近代化由此陷入困境。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促使封建 经济解体,给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创造了某些条件和可能,如机器设备输入、技术引进等。但外国 入侵的本来目的是要变中国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是要阻止中国发展资本主义,阻止中国实现国家 工业化。所以,没有民族独立,不能实现近代化;没有近代化,也不可能真正实现民族独立。 3、民族独立从根本上说是要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近代化从根本上说是要解决生产力的问 题。近代中国有工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物质救国等主张,都从发展资本主义人手实现 近代化,结果行不通。原因一是有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勾结,使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 序下;二是因为那种统治秩序竭力保护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着中国新生产力的发展;三是咽为帝 国主义的侵略压迫。所以,列强侵略阻断了中国的工业化、民主化独立发展的道路,使中国在成 为半殖民地的同时,又处于半封建的境地。所以,近代中国面临两个问题:如何摆脱帝国主义的 统治和压迫,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如何使中国近代化,两者密切相关。 事实证明,近代中国不可能首先解决近代化问题,只有首先解决民族独立问题,才能谈得到 近代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建设。 十、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历史地位: 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2、从政治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 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地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 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4、从发展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 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 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十一、中国的近代化问题 1、近代化的含义 ①、近代化也叫现代化,它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其核心是工业化。 ②、从历史进程看,从落后的封建社会进到工业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近代化贯通于资 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 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 ③、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 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④、在中国近代,近代化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 变化,就是实现社会转型,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近代社会。 2、中国近代化与民族独立的关系 ①、中国近代有两个基本问题: A、民族不能独立,要求从外国侵略压迫下解放出来; B、社会生产落后,要求工业化、近代化。 ②、没有民族独立,不能实现近代化;没有近代化,政治、经济、文化落后,不能实现 真正的民族独立、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地追求民族独立,最终目的仍在追求国家的近 代化。 ③、民族独立与近代化各有特定内容: A、民族独立是要改变被压迫的地位,推翻旧秩序,从根本上说要解决生产关系问题; B、近代化则是要改变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 C、要发展以近代工业生产为主干的社会生产力,从根本上说是解决生产力的问题; D、近代史上工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物质救国的主张者,都从发展资本主 义入手实现近代化,结果行不通。 E、因为列强的侵略和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他们维护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秩序, 这种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只有推翻旧秩序,才能为近代化提供 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发展空间。 3、中国近代化的特点 ①、近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列强的破坏,发展 缓慢,历经曲折。 ②、近代化一开始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在近代化过程中扮演 了微妙角色,资产阶级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 ③、近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 主要来自外部,主要依靠政权的力量发展。 ④、近代工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比例小,地区分布不平衡,发展严重畸形。 4、中国近代化的启示 ①、不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不可能实现近代化。只有共产党领导 各族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后,中国的近代化才真正开始。 ②、从闭关自守到对外开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闭关锁国使中国愚昧、落后,对外开 放使中国学习西方、走向世界。中国要真正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③、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 ④、实现现代化,科技和教育要先行,科教兴国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科学决策。 十二、中国近现代的民主与法制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就是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历史。其主要内容和目标是消除 封建主义、专制主义,建立民主的政治制度,树立民主的社会观和人生观,实行民主的政治生活。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的高潮出现过三次:【即推翻清政府君主专制统治的辛亥革命、打倒北洋军 阀政府的国民大革命、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人民民主革命。没有这三次革命,就赶不走帝国主 义,打不垮封建势力。】 推翻君主专制统治的辛亥革命:1901 年开始的清政府的新政,加速了阶级矛盾的激化,革命 形势日趋高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和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为民主革 命准备了条件。1905 年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经过一 系列准备,资产阶级革命派于 1911 年发动了武昌起义,各省纷纷响应,清政府土崩瓦解。辛亥 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认识:1911 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结束了两 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伟大 的历史性巨变。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仿照欧美的近代政治体制,在中国创立了一个 以“三权分立”为核心的近代民主国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关于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规 定,确立了“主权在民”的政治原则。这体现了政治民主化的正确方向,是中国现代化历程中取 得的伟大成果。但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成果,以孙中山为代表的 民主革命没有能保持住政权,构成了辛亥革命失败的一面。】 打倒北洋军阀统治的国民大革命:辛亥革命以后,中国仍然处在封建军阀统治的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集团建立了新的专制统治,肆意破坏民主共和制度,以孙中 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派和其他进步的社会力量先后发动了“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等一系列 革命运动,与之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从 1927~1949 年这 22 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 国民党独裁统治。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反帝反封建而进行了英勇斗争都失败了,只有中国共产党 为中国人民指明了奋斗方向,建立起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共和国。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三年时间,完成了民主 革命遗留的任务,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创 造了条件。1953~1956 年中国完成了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期间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1966~1976 年的“文化大革命”,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遭到破坏。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着艰巨的任务。 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新中国的政权得到巩固以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和总任务,其根本特点是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从 1953 年起,国家开始对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经过 合作化的途径,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逐步把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改造成 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我国对官僚资本采取无偿没收的政策,对民族资本实行利用、限制、 改造的政策。国家实行赎买政策,通过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代价地逐步把以剥削工人剩 余价值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到 1956 年,我国基本上完成 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认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改造的方针,极具创造性和中国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 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 20 世纪中国继辛亥革命后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从而开始了在社 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这是中国从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胜利,是具 有世界意义的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的大胜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前提、奠定了 基础。】 2、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1949 年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 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参与政协的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广泛地进入从中央人民 政府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政权机构,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正式形成。1956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 方针,使这一制度进一步完善。1954 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 国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规定了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 民民主国家,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还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标志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从《共同纲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都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基本原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 治。这些制度的形成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 【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个制度的内容和特点主要是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我国具体 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我国的民主党派同欧美各国的资产阶级政党不同,在历史上是同中国共产党 长期团结合作的,是爱国的、进步的政党。他们为新中国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过渡时期,他们在政治上接受共产党的领导,采取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路线;社会主义改 造完成后,各民主党派已经成为劳动者的政治同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它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的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 结。】 3、“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1957 年毛泽东提出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 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但是,1957 年反 右派斗争扩大化,并错误地认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仍是国内的主要矛盾,这成为后来阶 级斗争扩大化的理论根源。探索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当时 面临的主要有两大问题:一个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一个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模 速度问题。在前后约 20 年(1957~1976 年)之久的时间中,我们党在这两大问题上都一再发生 严重的失误。1966 年毛泽东错误发动的“文化大革命”,就是“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 为纲”的恶果。 【认识:“文化大革命”中党的领导被严重削弱,大批富于斗争经验的老干部被打倒,党的 组织严重涣散,国家的民主法制被践踏。】 4、新时期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 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1978 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提出了健全社会主 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强调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 义道路。伴随着思想解放的巨大潮流,在全国全面展开了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同时,党和政府 还认真调整和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的发展。中共十三大的召开,第一次系统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正式提出了中国共产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 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997 年中共十五大提出并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其政治纲领就是在中国共产 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的发展,但由于我国现实的社 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在比较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建立的时间不长,发展过程中又经 历了很大的曲折,所以,它的发展还不充分,在具体形式、具体制度上也很不完备,需要大力建 设。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影响多,民主法制意识少;此外,还有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 的思想影响,这一切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严重阻碍,要完全清除它们需要一个过程。我 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只有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 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增强法制观念,才 能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5、“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20 世纪 80 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 构想。“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的运用。我国于 1997 年和 1999 年正 式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和澳门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认识: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一国两制”的 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家学说,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结构新形式,实现了 一个国家内部两种制度的和平共处。香港、澳门问题的解决,为用“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 提供了一个成功实践的范例。它的提出并付诸实践,使海峡两岸关系有了重大的进展,特别是香 港、澳门问题的成功解决,极大地促进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对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世界 和平与稳定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十三、农业的地位和发展方向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要完成十五大确定的跨世纪发展的宏伟任务,必须进一步加强 农业的基础地位,保持农业和农村的持续发展,保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保持农村社会的稳定。 2、我国农村必须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道路。为迎接挑战,农业发展必须保证落实以 下几方面: A、控制人口增长,保持农村人口稳定。 B、稳定党的农村基本政策,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中的基本制度确立下来。 C、实行科教兴农,推进农业现代化。 D、增加农业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E、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水利建设。 F、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G、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H、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合作与交流。 I、完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十四、当今世界中的中日关系表现:相互谅解,友好合作是主流。但相互之间在一 些问题上也摩擦不断 。 认识:近年来,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活动猖獗,使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受到妨碍,严重伤害 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责任完全在日方。日本右翼势力在中国钓鱼岛问题上,多次制造麻烦, 公然向中国人民挑衅,侵犯中国主权。日本右翼势力歪曲历史,编写美化侵略战争、宣扬军国主 义、宣扬天皇史观、鼓吹国家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历史教科书。日本种种倒行逆施的行为,受 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和世界人民的坚决反对。在处理中日关系问题上,我们坚决反对对中国主 权的侵犯,强烈谴责日本军国主义逆流。我们主张中日两国发展正常的关系,日本应遵循“以史 为鉴,面向未来”的方针,深刻反省侵略战争,取信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 的理解。日本应遵守防卫政策,遵守和平宪法,走和平发展之路。 十五、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原因 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与封建制度相比,显示出先进社会制度的优越性, 大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2、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 3、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最直接的因素。 4、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往往也极大推动了生产的发展。 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三种经济思想 5、经济思想: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垄断主义 6、核心内容:发展工商业,鼓励对外贸易,多储备金银;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政府从信贷、投资、生产、销售各方面干预经济。 7、实践措施:鼓励建立手工工场,拓展海外贸易。积极强占殖民地,支持海上掠夺;资本 家自由经营工厂,国家不干涉其内部事务,消除关税堡垒,各地正常贸易;加强对经济 的宏观管理,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政府直接投资高风险工业,不同程 度地推行国有化政策。 8、兴衰原因: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富国强兵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需要,但不利于机器大工 业的经营;为各私营企业发展消除了限制,自由资本主义盛极一时,但无法调整各企业 间的无政府状态;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规模经营和良性发展,但无法克服资本主义制 度的基本矛盾。 十六、社会主义制度遭受挫折,中国开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 1、80 年代末,苏联和东欧国家发生剧变,当代社会主义运动出现重大挫折,发生了社会主 义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转型。 2、中国摆脱了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冲破了苏联集权模式的束缚,开始了符合本国国情模式 的探索,走上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道路。 3、正确对待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发展问题。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运动 的曲折发展应从下面几个方面予以认识: 第一,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社会主义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 第二,原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多是在生产力不够发达的情况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经济现代 化和政治民主化的基础相对薄弱。 第三,社会主义革命比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革命都要彻底,社会主义需要一定的历史过程才 能走向成熟。 第四,资本主义势力多方面的敌视、围剿、遏制和颠覆,对社会主义国家和运动,势必带来 严重影响。 第五,苏联解体和乐欧剧变仅说明了苏联模式的受挫,井非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中国已探 索到正确道路。 第六,社会主义需要通过不断的探索并加以完善。 4、认识:①、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绝非一帆风顺。 ②、建设社会主义应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5、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规律 ①、由空想到科学:标志是 1848 年(共产党宣言)发表,科学共产主义诞生。 ②、由理论到实践:1864 年第一国际成立,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实践相结合 的产物,它的成立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社会主义已由理论发展 到实践。 ③、由理想变成现实:1871 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 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1917 年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 国家,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④、由一国到多国的胜利,二战后,社会主义超出一国范围,形成了一个由几个国家组 成的地跨欧亚的社会主义阵营。 ⑤、社会主义运动曲折发展: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 遭受挫折。但中国吸取经验教训,从国情出发,社会主义建设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 发展 十七、正确认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入侵及影响 1、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入侵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目的:一是要培养殖民地人才,二是要混淆 与动摇民众的爱国思想与民族精神,扰乱社会秩序,从而为其政治经济侵略服务。 2、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入侵也为西学传入中国提供了条件,对中国传统的文化结构起了分解 作用,客观上促使中国文化结构趋于近代化。近代学校教育、文化传播工具从无到有,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日趋广泛,推动了整个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3、促使中国社会不同阶级、阶层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并引起内部的观念对立和斗争。封 建统治阶级内部在西方文化冲击下产生分化,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出现了守旧与进取两 方面的冲突与斗争;农民阶级一方面反对西方文化入侵带来的痛苦,另一方面又借用西 方文化(含宗教)组织武装起义;民族资产阶级上层从西方文化物质外层深入到西方社 会变革的内层进行改良维新,中下层则转向了民主革命。 4、近代西方文化虽曾和殖民主义的剑与火同时输入,但在客观上却又加速了中国旧文化的 解体,给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建立,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推动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成 为中国人民迈向胜利的历史阶梯。 第七部分 高考历史冲刺阶段复习要点 在离高考接近的时间里,我们都经历了许多的复习与练习,在冲刺阶段的时候,应该从以下 几方面对文综历史去把握好: 第一、关注“三横”、“二纵”、“一化”。 近几年国家推行的高中新课改的教材编写的体例,由于它与旧教材的差距较大。综观新课程, 其主要内容不外乎“三横”(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精神文明)“二纵”(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一 化”(全球化)。 “三横”的具体内容是:政治文明:从专制到民主。(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利弊; 西方近代的民主制度的演变及对中国近代的影响)。经济文明:从传统农业到工业文明。(中国古 代农业思想及成就;资本主义经济的崛起及对整个世界的影响;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模式及曲折, 中国市场经济模式的成功发展)。精神文明:从迷信愚昧到科学化。(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演变及 其深刻内涵,其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西方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二纵” 的具体内容是:农耕文明:(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手工 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 “一化” 的具体内容是:全球化:中国古代经济文化对西方近代文明的影响,世界市场的 形成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确立、崩溃及最终解体,西方近代文明对中国社会的进步所产生的影 响,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及其给中国和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第二、“三农问题”说到底是“民生问题”。 “民生”是思想,“三农”是实践之一。包括中国古代:诸子百家中的儒、道、法等家的思 想,封建王朝初期的休养生息的政策;中国近现代的农民、资产阶级、中共在不同时期提出的土 地政策和农业政策;世界史上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的土地政策和社会福利政策。 第三、创新理念在历史上的表现和作用。 中国古代的制度创新(中央集权的发展、赋税制度的变革)、思想创新(法道儒思想内涵的 更新)、科技创新(传统科技、四大发明及生产工具、技术的发展);西方的思想(文艺复兴、启 蒙思想、马列主义)、制度(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社会主义)及经济模式(自由主义、垄断主 义、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科技(世界近现代史上的自然科学成就、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 技革命)的创新;中共在革命时期、建设时期的思想、政治经济创举、理论创新,特别是改革开 放以来的理论创新。 第四、由中国的和平崛起而引发的近年在史学界成为热点的“大国崛起”。 西、葡和荷兰崛起机遇;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俄国(苏俄、苏联)崛起的原因 (政治、经济、科技教育、资源、市场、思想等),以上国家崛起的共同原因(科教兴国、建立 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政治经济制度、善于学习但绝不简单照搬别国发展模式、后发国家在国家力 量主导下加快现化步伐、通过社会改革和调整社会福利政策缓和社会矛盾等);中国和平崛起的 独特原因(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教育等)及启示。大国崛起过程中的国家关系(美欧关 系、美日关系、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俄关系、中印关系等)、国际关系的格局调整(凡—— 华体系、雅尔塔体系、多极化趋势)以及大国一致原则的体现(国联、联合国的组成、影响)。 第五、国家的分裂与统一。 中国古代各时期对边疆的管理、打击分裂势力的斗争和疆域四至;近代以来的台湾问题(澎 湖巡检司、郑成功收复台湾、清设台湾府、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开罗宣言、两岸对峙、《告 台湾同胞书》、交流频繁、阻碍因素)、西藏问题;德国的两次统一;美国的南北战争等。就中国 而言统一是主流、是国内各民族共同的愿望和共同努力的结果。 第六、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关于建立和谐社会的思想主张孔子、老子、孟子、韩非子、墨子、庄子、 荀子、王充、范缜、朱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中国近代思想家实现和谐发展 的重要观点(地主阶级抵抗派、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等);世界近现代史中建立和谐社会 的运动和主张(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自由主义思想和自由主义运动、国家干预经济思想和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思想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等思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对自然的破 坏;新中国建立后经济发展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世界近现代的三次科技革命在促进经济发展时 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破坏和环境污染;当代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产业时环境污染的转移; 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等。 第七、法制社会的建立和民主社会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法制史(法家思想中法制的概念、秦律、大明律);中国近代的法制建设(《中华 民国临时约法》为代表);新中国的法制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三大民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主法制的曲折发展 与完善等);西方国家的法制和民主的发展(《权利法案》、《独立宣言》、《1787 年美国宪法》、《人 权宣言》、1791 年法国宪法、《民法典》、《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苏联 1936 年新宪法); 还有国际性法律文件:《国际联盟盟约》、《联合国宪章》、《大西洋宪章》等对世界的民主法制建 设都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八、重大的时事热点问题(根据每一年的世界、社会热点进行复习)。 每年高考前我们都去揣摩考试的方向,但高考后才发现考查的内容有些是让我们意外的,所 谓“预料之外情理之中”。所以,复习中还是要“以纲(考纲)为纲、以本(书本)为本”,以主 干知识为线索,将热点问题与学科知识进行资源整合才是复习的最佳途径。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