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4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演变图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演变图 一、单项选择题 中国珠穆朗玛峰登山测量队于2005年5月22日成功登顶。2005年10月9日,国家测绘局宣布,珠穆朗玛峰新高度为8844.43米。读“我国珠峰高程历次追溯”图,回答1~3题。 1.登顶队员在北京时间13时前撤离,主要是为了避开( ) A.大量冰雪融化 B.泥石流爆发 C.强对流天气 D.强紫外线辐射 2.导致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变矮”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峰顶冰雪厚度变薄 B.地壳运动导致峰顶海拔高度降低 C.峰顶冰雪深度的测量更加精确 D.珠峰地区大地水准面计算结果更加完善 3.登顶队员从积雪冰川带下山,依次经过的垂直自然带是( ) A.高山草原带—高山草甸带—高山针叶林带 B.高山草甸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C.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高山针叶林带 D.高寒荒漠带—高山草甸带—高山草原带 下左图为我国某区域土地利用现状,下右图为该区域未来利用趋势,读图回答4~5题。 4.从图中信息分析,远期预测该地区土地利用和植被类型发生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改变了灌溉条件,变旱地为水田 B.发展农业科技,引进优良水稻品种 C.大气环流改变,降水明显增加 D.平均气温有所提高,热量增加 5.图中反映出的变化,给本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 A.引起地貌变化的内力作用增强,外力作用减弱 B.地表径流可能变化,河流结冰期缩短或消失 C.农业结构得到调整,经济水平显著提高 D.生态一定得到改善,将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持续发展 下图表示某区域的三个发展阶段。完成6~7题。 6.由甲至丙,城市周边农业类型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 ) A.自然条件 B.市场 C.农业技术 D.交通 7.下列关于该区域从甲到丙地理环境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城区下游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B.生物多样性减少 C.环境污染加剧 D.城区年平均气温升高 读“1937~1980年内蒙古商都县土地耕垦、人口、放牧强度和荒漠化面积发展变化图”,回答8~9题。 8.对该县1937~1980年土地耕垦、人口、放牧强度和荒漠化面积发展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人口总数约翻了一番 B.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了 C.荒漠化面积扩大约3倍 D.放牧的绵羊总数增加了约2倍 9.导致该县荒漠化面积扩大的根本原因是( ) A.人口数量的变化 B.耕地面积的变化 C.放牧强度的变化 D.气候的变化 读我国某地区城市及周围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变化图,回答10~12题。 10.如果该地是我国其中一个商品粮基地,则该商品粮基地是( ) A.长江三角洲平原 B.鄱阳湖平原 C.三江平原 D.珠江三角洲 11.农业地域类型I的基本特点是( ) A.生产规模大 B.机械化程度高 C.单位面积产量高 D.科技水平高 12.农业地域类型Ⅱ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科技材 C.劳动力 D.气候 读我国南方某城市道路和居住小区分布图,回答13~14题。 13.20世纪90年代末与80年代初比较,该城市交通运输系统( ) A.建设发展均不受河流分布的影响 B.联系市外的新道路有所增加 C.未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立体网络 D.道路格局未发生明显变化 14.20世纪90年代末,该城市新建居住小区( ) A.大多沿河流分布 B.多在商业中心附近选址 C.位置远离交通线 D.由商业区向北、东、南扩展 读我国三种产业生产布局的变化图,根据所学的地理原理回答15~17题。 15.影响甲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A.原材料的供应 B.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C.交通的便利程度 D.市场的开放程度 16.决定乙、丙产业集中分布在京、沪、粤三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资源因素 B.环境因素 C.技术因素 D.劳力因素 17.有关甲、乙、丙产业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产业因生产条件在地区优势方面的变化,有从沿海向内地迁移的趋势 ②乙、丙产业的集聚,主要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③甲、乙、丙产业均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④三种产业布局的变化体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读某跨国公司工业投资地域变化图,a、d均为发达国家,b、c两国均为发展中国家。判断分析完成18~20题。 18.在阶段Ⅰ,影响跨国公司投资设厂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劳动力 C.科技水平 D.原材料 19.在阶段Ⅱ,影响跨国公司投资设厂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劳动力 C.科技水平 D.原材料 20.跨国公司投资的地域变化,说明了( ) A.发展中国家政局不稳,是造成投资变化的主要原因 B.劳动力是影响投资的主要区位因素 C.跨国公司扼制了全球贸易的发展 D.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区位优势在不断地变化 下图表示某种工业区位选择的历史发展阶段。读图回答21~22题。 图例:近距离运输远距离运输 21.该图反映的工业部门是( ) A.钢铁工业 B.化学工业 C.纺织工业 D.电子工业 22.图中反映出对该工业区位的影响( ) A.原料地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B.市场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C.燃料地的吸引越来越强 D.交通运输的影响一直很弱 下图为中亚某湖泊变迁状况,据此回答23~25题。 23.用P代表降水,E代表蒸发,R代表径流,则图中区域理论上的水平衡方程是 A.P+E=R B.P+R=E C.P-R=E D.P=E 24.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放牧导致的荒漠化 B.过度引用当地的河水进行灌溉 C.全球变暖导致的气候变干 D.砍伐森林导致的水土流失 25.该地最主要的经济作物是( ) A油菜 B茶叶 C黄麻 D棉花 右图为某企业空间扩展的过程,图中1~8为扩展的顺序,其扩展过程可分为Ⅰ、Ⅱ两个阶段,读图回答11~13题。 26.在Ⅰ阶段,企业的扩展优先选择( ) A.人口少、规模小的市场 B.距离近的市场 C.人口多、规模大的市场 D.没有规律性 27.在Ⅰ阶段,企业的这种扩展特点是由于( ) A.企业发展之初,实力较弱,近距离扩展便于联系 B.当时交通运输不便,只能这样扩展 C.文化差异较小,便于产品的销售 D.人口较少的地区市场准入门槛较低 28.在Ⅱ阶段,企业的扩展优先选择进入( ) A.距离最远的市场 B.交通最便利的市场 C.文化差异最大的市场 D.人口多、规模大的市场 二、综合题 29.读“浙江西部某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粮食作物主要是_________,经济作物主要是_______,该地种植上述农作物有利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 (2)该地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前,农民经济收入低且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原因是___________。 (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该地在发展农业的同时还发展了加工业,请列举两个以上加工工业部门_____。此类加工业兴起的主导因素是( ) A.原料 B.市场 C.技术 D.动力 (4)最近,该地茶叶遭遇“绿色壁垒”,出口受阻。你认为还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至少答出2点)(2分 参考答案: (1)水稻、冬小麦油菜光、热、水资源充足 (2)农业结构单一,增产缓慢;能源短缺,植被破坏严重 (3)水果罐头、食品加工、茶饮料、毛竹加工等 B (4)①控制化肥、农药使用量,增施有机肥,提高品质;②提高科技水平,进行综合开发;③利用WTO有关条款加以保护等(答出两点即可) 30.甲图是台湾的等温线线分布图;乙图为台港省城市发展的演变图(图中黑点大小表示城市的人口多少)。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图中A处为我国的“雨极”所在地,分析这里多雨的最主要的局地原因。 (2)试分析1950~1989年台湾省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3)据乙图分析台湾城市规划分布的规律,并结合甲图提供的信息,分析形成这一规律的主要自然原因。 (4)台湾著名的海盐生产基地是____,晒制海盐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 (5)距该岛最近的大陆经济特区是_______,生活在该岛上的主要少数民族是_______。 (6)台湾最频繁的气象灾害是____,它是大气运动中最常见的一种运动形式中的________。 (7)用有关地质学的知识解释台湾海峡的形成。 参考答案:(1)位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 (2)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数量不断增加 (3)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岛的东部地形陡峭,西部地形平坦 (4)布袋盐场位于山地的背风坡,雨日较少,日照充足;沙滩广布,有利于晒盐 (5)厦门高山族 (6)台风气旋 (7)在地质史上,台湾岛是与中国大陆连在一起的,后来经过多次地壳运动,台湾岛与大陆之间的部分陆地下沉,被海水淹没而成为海峡,未被淹没的大片陆地便是今日的台湾岛。 31.读“黄河三角洲1956~1996年40年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40年间,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海域面积有什么明显变化?其原因是什么? (2)近年来,由于入海泥沙减少,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明显减缓。请简要分析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原因。 (3)1996年与1956年相比较,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未利用土地在空间分布上发生了什么变化?对现有未利用土地应如何开发利用? (4)黄河三角洲地区拟进—步进行国土开发与整治,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就这— 课题,该地一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计划结合所学的知识,采用查阅费料、实地考察等方法,开展研究活动。试写出该小组拟定的黄河三角洲地区国土开发与整治的主要内容。(至少答出三项) 参考答案: (1)海域和水域面积明显缩小其主要原因是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在河流入海口处逐年沉积成陆,造成陆进海退 (2)黄土高原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水土流失减少;中游小浪底水利枢纽的建设,使黄河下游河段含沙量降低;黄河入海水量减少,输沙能力减弱 (3)1956年主要分布在内陆地区,1996年主要分布在沿海滩涂地带在沿海滩地可以发展海水养殖业(或培育牧草发展牧业等) 4)土壤盐碱化治理;耕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水产养殖与畜牧业的发展;黄河断流防治等 32.读“我国某汽车企业生产发展过程及远景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该企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规划,阶段Ⅲ,该企业零部件厂分散在很多地区,形成跨地区、跨国家的公司,简述其意义。 (3)对比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简述我国发展汽车工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参考答案: (1)企业规模不断增大;生产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产品销售由主要销往国内转为主要销往国外;企业发展的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 (2)企业规模的扩大,最终降低生产成本,可获取规模效益;跨国家、跨地区寻找最优区位,能接近市场、接近原料地、接近劳动力丰富地区,降低生产成本;跨国家、跨地区的企业布局,有利于企业的信息、技术、管理的合作和交流,促进技术和管理的空间扩散 (3)有利条件:我国人口众多,有丰富的劳动力;经济发展很快,国民收入增大,市场广阔;土地租金低廉;与汽车生产配套的相关产业(如钢铁工业等)众多不利条件:我国汽车工业生产技术、管理水平、营销水平低;我国汽车工业缺少自己的著名品牌 33.下图为我国石灰岩广泛分布地区中一个小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该地的一月均温在5℃左右,年降水量在1100mm以上。十年间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明显提高。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给信息,判断该小区域的地貌景观与三幅景观图中哪幅图类似?说明理由。 (2)简述该小区域聚落的形态将有可能发展成为带状的自然条件。 (3)20世纪90年代初较80年代初,该小区域在哪方面变化最大?简析这—变化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4)扼要说明该小区域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当注意的问题。 参考答案: (1)a图此地气温高且湿润多雨易使石灰岩受到溶蚀,形成喀斯特地貌 (2)受山地(低山、丘陵)中的河流谷地影响致使聚落发展易在谷地中沿河分布成带状 (3)交通(修建了铁路、公路增多)促进经济发展,居民经济收入提高 (4)要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各类资源与节约用地(4分)防止水土流失,避免环境污染 34.湿地有“地球之肾”之称,也是鸟类集中的栖息地,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分析“长江中游湿地50年的变迁”图,完成下列问题。 (1)获取“长江中游湿地50年的变迁”图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是什么? (2)写出图示区域中平原的名称。与东北的三江平原相比,它们作为商品农业基地的自然区位优势是什么? (3)简述图中长江中游湿地的变化,并分析导致其变化的人为原因。 (4)扼要说明长江中游湿地变化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至少答出四点) (5)从三峡工程的主要作用简述其对武汉市的积极影响。 参考答案: (1)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 (2)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位于我国的亚热带,热量条件好,一年2至3熟,复种指数高 (3)湿地面积急剧下降,湖泊数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人为原因:大规模的围湖造田是导致湿地面积减小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还有上游地区对森林的滥砍滥伐和毁林种粮,使水土流失加剧,含沙量增大,也加快了湖泊的沼泽化过程 (4)(①加大了旱涝灾害的发生频率;②削弱了湖泊对长江水量的调蓄功能;③破坏了水平衡,改变了这里原有的水循环方式;④削弱了湿地对有害物质的吸收与分解功能;⑤使水分的蒸发量减少,影响当地局部地区的小气候;⑥压缩了生物的生存空间,使原有的水生生物大量灭绝 (5)①减少洪水的威胁②扩大武汉与长江上游地区的联系③缓解能源消费给武汉的压力,减轻城市大气污染 35.东莞本地人口约150万;外来人口约200万,其中港澳台同胞70万,海外侨胞20万。世界著名十大电脑公司总裁指出,若东莞通往深圳皇岗口岸的公路瘫痪,全球70%电脑将会加价。现东莞约有3000多家电脑外围设备生产企业,已有“北中关村,南东莞”之说。分析上述案例并阅读世界电脑产业空间发展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工业区位原理,解释台商在东莞大量投资电脑生产企业的原因。 (2)试比较中关村与东莞电脑生产基地的区位条件差异。 参考答案: (l)东莞濒临香港,交通便利;大量廉价劳动力;土地价格较低;市场广阔(或答企业集聚效益显著) (2)中关村:毗邻高等院校;但地价较高;劳动力成本较高;向高端产品方向发展。 东莞:接近国际市场;劳动力成本较低;地价较低;向电脑外围设备产品方向发展。 36.读“某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在阶段I,商业用地的布局特点是 ;阶段Ⅱ,出现的新变化是 。 (2)该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工厂迁出了旧城区,城市主要向 (方向)不断延伸,主要是为了 和 。 参考答案:(1)位予城市几何中心在交通干线两侧出现了新的商业中心 (2)东降低生产成本保护城市环境 37.下图是“某国营农场位置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1975年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2003年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分析该农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意义 。 (2)分析该农场在花卉和蔬菜生产上的优势区位条件。 (3)2006年12月中央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2007年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从发展现代农业角度分析,该农场今后的发展方向是 。 参考答案: (1)水稻种植业混合农业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使农业生产结构多元化,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增加农业收入 (2)A临近公路,便于运输;B有河流流过,水源充足。C位于东南沿海,临近广州、深圳、香港,市场需求量大;D光热条件充足,降水丰富有利于花卉和蔬菜种植 (3)产业结构由以种养业为主,向种养、加工、服务等产业共同发展转变;生产手段向机械化、科学化方向转变;经营方式向规模化、产业化、专门化方向转变;产品市场由国内市场为主,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转移等 38.读“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图”,完成下面各题。 (1)本区农业生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使用电冰箱,破坏臭氧层,导致本区气候变暖 B.现代工业的发展,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导致本区气候变暖 C.国家注重调整当地的农业生产结构 D.当地居民为了脱贫致富,采取了调整农业结构的措施 (2)在图中量得王村到张庄的水平距离为3cm,则本图的比例尺约为( ) A.1/240000 B.1/100000 C.1/60000 D.1/30000 (3)2050年以后,本区的土壤性质可能发生变化,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 (4)2050年以后,本区河流的水文特征可能发生什么变化? (5)2050年以后,本区的陆地自然带可能发生什么变化? (6)“2050年土地利用规划图”中一月份0℃等温线在王村以西向南弯曲,分析弯曲原因。 参考答案:(1)B (2)C (3)降水量增加,淋溶作用增强,土壤性质由碱性土变为酸性土 (4)流量增大,无结冰期 (5)由原来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变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6)受地形影响(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39.下图为某城市1968年、2000年相同比例尺平面示意图,比较两幅图,回答问题。 (1)2000年与1968年相比,城市变化特征是:①____;②____;③_____;④_____。 (2)2000年与1968年相比,郊县农业布局变化特征是:①______;②____;③______。 参考答案:(1)①人口向郊区迁移 ②工厂向郊区迁移 ③郊区新建绿化带和副食品基地 ④建设卫星城和高速公路 (2)①荒山绿化建成果园 ②新建乳牛场和花卉基地 ③利用低洼易涝土地创建蔗基鱼塘、桑基鱼塘、果基鱼塘等生态农业基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