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高考历史二模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高考历史二模试卷

‎2019年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高考历史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 ‎1.(4分)战国李悝变法规定“食有劳而禄有功”,商鞅变法时明确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这些做法产生的影响是(  )‎ A.士人竞相追逐功名利禄 B.官僚政治得以最终确立 ‎ C.世卿世禄制度日益瓦解 D.中央集权制得到了发展 ‎2.(4分)班固在《汉书•食货志》说:“辟土殖谷为农。”中原人又因此被称为“粒食之民”。这种现象说明(  )‎ A.农业耕作以人力为主要的动力 ‎ B.古代中国农业即种植业 ‎ C.农民主要是开荒种植谷物的人 ‎ D.粮食种植在农业中有特殊地位 ‎3.(4分)按照《元典章》的记载,元代路、府、州、县各级官员,要“每日早聚圆坐,参议词讼,理会公事”,各级“应有大小公事,官员别无差故,自上至下,须要圆书画押”。这种义事的方式(  )‎ A.着眼于集体议政监督皇权 ‎ B.保障地方官员独立行使军政权力 ‎ C.继承了唐代三省运行机制 ‎ D.体现了地方官员之间的权力制衡 ‎4.(4分)明末清初思想家颜元说:“天下尽八股,中何用乎!故八股行而天下无学术,无学术则无政事,无政事则无治功,无治功则无升平矣。故八股之害,甚于焚坑。”由此可知(  )‎ A.倡导西方教育方式 B.注重解决现实问题 ‎ C.彻底否定孔孟之道 D.主张冲破封建束缚 ‎5.(4分)咸丰十一年(1861年),上谕命督抚要“不拘资格”保举武职人员,于是督抚纷纷借军功之名保举下属官员。《清史稿》记载称:“时督抚权宜行事,用人不拘资格,随时举措,固不能以大计举例绳其后也。”这表明(  )‎ 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逐步削弱 ‎ B.清政府适时调整用人体制 ‎ C.清朝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 D.国家权力转移到督抚手中 ‎6.(4分)1919年,孙中山在《实业计划》中指出:“凡夫事物之可以委诸个人,或其较国家经营为适宜者,应任个人为之,由国家奖励,而以法律保护之”,“须研究对于将来之资本家加以如何之限制”。由此反映孙中山主张(  )‎ A.由私人资本主义全面进行实业建设 ‎ B.国家全面干预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 C.国家保障垄断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 ‎ D.使资本主义在国家调控下健康发展 ‎7.(4分)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在1943年度的战报中公布:“在我方所收容的十九万九千具敌遗尸中,中共军也占半数。但与此相比较,在我所收容的七万四千俘虏中,中共军所占的比率则只有一成五。”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日方战报故意夸大在中国战场的战果 ‎ B.中共领导的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 ‎ C.国民党政府和军队已经放弃抵抗行动 ‎ D.日方战报基本反映当时中国抗战局势 ‎8.(4分)1982年以来,中国政府多次对政府职能进行调整,以精简机构和人员为主题。2003年,国家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型,通过部门整合,职能归并,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并预布了《行政许可法》据此可知政府职能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 A.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 B.助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 ‎ C.对接世界市场的需要 D.强化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9.(4分)公元前399年的一天,按照一个月前雅典公民法庭的裁决,苏格拉底在监狱中服毒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苏格拉底慷慨赴死的法理意义在于(  )‎ A.法律只有被遵守才有权威性 ‎ B.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 ‎ C.天赋人权,人人生而自由平等 ‎ D.公民法庭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 ‎10.(4分)有学者认为,英国议会的两院制适应了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分享政权的需要,它的产生和长期存在是英国宪政历史合乎逻辑的发展,保证了英国社会的高度稳定。材料表明英国(  )‎ A.资产阶级革命充满妥协 B.民主政体成为世界典范 ‎ C.两院制顺应了时代潮流 D.上下两院存在权力制衡 ‎11.(4分)1883年,恩格斯曾高度评价一项技术革命,并预见其深远意义,认为这一技术将“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不仅使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而且最终成为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与该项技术革命直接相关的理论成果是(  )‎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理论 B.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 ‎ C.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理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12.(4分)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后,提出了“谁不反对我们,谁就是和我们站在一起”的口号,并表示会对任何一个提出要求的发展中国家给予经济和技术援助。其背景是(  )‎ A.苏联全面改变了斯大林模式 ‎ B.赫鲁晓夫开始了全方位的改革 ‎ C.苏联动摇了美国的霸权地位 ‎ D.战后新兴民族国家力量的壮大 二、非选择题 ‎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末,曾任美国国务院顾问的汉斯•摩根索提出了权力利益理论。摩根索学派将“利益﹣一权力一一实力”三者紧密地结合起来,他们说:“权力是以实力为基础的,增进国家利益就意味着増进国家实力,增逃国家实力则意味着増进国家权力,而增进国家权力则反过来又增进国家利益。”后冷战时代,美国“理性主义”者提出“合作利益理论”、“规范性体系”等理论。这种合作利益理论主要是反对现实主义用全球遏制战略来追求美国的利益,强调美国的利益应通过加强合作和结盟的途径来实现。‎ ‎ 1998年美国正式推出《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毫不隐讳地声称,美国的目标是“领导整个世界”,并且美国决不允许出现向它的“领导地位”提出挑战的国家或国家集团。所谓世界上发挥“领导作用”,就是企图把美国那一大套自由、人权、民主和法治的原则扩展到国际事务中去,通过在国际机制中确立原则来推广美国的价值观。‎ ‎﹣﹣﹣﹣﹣杨冠达《美国国际关系学与美国霸权》‎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战略演变 ‎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21世纪 新中国成立初期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一边倒”‎ ‎“两个拳头打人”‎ ‎“一大片、一条线”‎ ‎“不结盟”‎ ‎“找伙伴”‎ ‎“共同发展”‎ ‎“不融入”‎ ‎(注解:“两个拳头打人”:依靠广大亚非拉国家,反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和以苏联为首的修正主义以及各国反动派;“一大片、一条线”:接照大致的纬度划出连接从美国到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和欧洲的一条战略线,团站这条“线”外面的一大片国家,共同抗衡野心最大的苏联。)‎ ‎﹣﹣﹣﹣﹣﹣﹣﹣唐京《新中国外交的光辉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40年代以来美国对外战略的变化,并分析“后冷战时代”美国调整外交战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美外交战略的异同。‎ ‎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李大钊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他强调政治机关是为全体人民的,每个人都是为社会国家做有益工作的人。他就把个人与社会相联系,把个人解放与民族救亡相联系。新文化运动所举起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大旗,也就指向了民族的救亡图存。它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文艺复兴运动中强调的个人的价值和情欲以及把个人与社会割裂的极端个人主义,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传统。‎ ‎﹣﹣﹣﹣﹣﹣﹣李海涛《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比较》‎ 从以上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題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3道历史题中各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15分)材料 武后、中宗、韦后以来,官吏的正常铨选阻塞,内外斜封官充斥,“政出多门滥官充溢”。开元二年(公元714年)五月,玄宗下令免去全部员外官、试官、检校官,除非有战功,或特诏录用外,吏、兵二部不得任用。撤销、合并闲散司、监、署十余所。开元四年,玄宗降诏曰:“选京有才识者,除都督、刺史;都督、刺史有政迹者,除京官使出入常均,永为恒式。”内外官员互相交流,将任地方官作为简选京官的一项条件,鼓励官员外任,有利于吏治风习的转化。‎ ‎ 玄宗专门颁布了《整饬吏治诏》,明确规定:“‎ 每年十月,委当道按察使较量理行殿最,从第一等至五等奏闻较考,仍使吏部长官总详核。”考评的结果作为官吏升降奖惩的依据。‎ 在中央发挥御史台监督百官的作用,在地方各道设采访使督察地方。开元二十一年,玄宗下令把监察区十道扩充为十五道,每道设采访使,成为地方常设机构,代表朝廷“以六条检非法”,纠察该地违法官吏。‎ ‎﹣﹣﹣﹣﹣﹣﹣徐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革新与变法》‎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唐玄宗吏治改革的主要原因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玄宗吏治改革的影响。‎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6.材料 1942年7月4日,内设于国防最高委员会的国际问题讨论会提出了《国际集团会公约草案》。该草案初步提出了战时做出重大贡献的四大国在战后理应发挥特殊作用的想法:和约成立后,应由中、英、美、苏及其他盟国共同担任和约之执行及战后和平之保障。中、英、美、苏为反侵略之主要国家,既因共同奋斗而再造和平,对于战后执行和约,保障和平,匯但理所当然,且抑责无旁贷。”该草案还从另一方面设计了确保中国进入理事会的制度。草案提出:“理事会由人口最多之八会员国及其他七会员国之代表组织之。前项人口最多之八会员国,由大会以出席会员国过半数指定之,其他七会员国由大会以出席会员国过半数选举之。”草案认为,过去国际联盟理事会往往行动迟缓,贻误事机。因此,应对理事会的活动方式加以改革,“将理事会改为常设,各代表长期驻会,以便随时应付事机”。各国都出现了建立强有力的国际组织的呀声。‎ ‎﹣﹣﹣﹣﹣﹣﹣﹣﹣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际集团会公约草案》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草案确保中国进入理事会的因。‎ ‎【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7.材料颜惠庆(1877~1950),19年随驻美公使伍廷芳使美,负责使馆的英文文案和留学生事务。1913年,受北洋政府委派出任驻德国全权公使,颜惠庆使德期间促成了德国对北京政府的承认,出席第二、三届国际禁烟会议,代表中国政府签署《各国禁烟公约》1921年,正式出任外交总长,成功阻止了对华严重不利的《英日同盟条约》续签。‎ ‎ ‎ ‎ 1921年10月,颜惠庆在京遮控参加华盛领会议上的中国代表团,成为代表团在国内最坚实的后盾和外交运作的总指挥。当时,不少国人希望中国能在华盛頓会议上借助多边谈判彻底解决山东问题和胶济铁路的中日争端。在外交上一贯谨慎务实的颜惠庆并没有那么乐观,由于国弱言轻,他先是同意代表团接受对日“边缘谈判”的方式,在将民众反日怒潮引向时任总理的梁士诒之后,又巧妙地利用军阀间的“电报战”,使外交部取得了对于胶济铁路交涉案的控制权。1922年他授权中国出席华盛顿会议代表团签署《解决山东悬案条约》,中国在华盛顿会议外交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摘自《颜惠庆日记》‎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颜惠庆外交活动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颜惠庆外交活动的作用。‎ ‎2019年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高考历史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4分)战国李悝变法规定“食有劳而禄有功”,商鞅变法时明确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这些做法产生的影响是(  )‎ A.士人竞相追逐功名利禄 B.官僚政治得以最终确立 ‎ C.世卿世禄制度日益瓦解 D.中央集权制得到了发展 ‎【考点】K1: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选官制度的变化。‎ ‎【解答】通过材料李悝与商鞅变法的规定,并不能反映是人追逐功名利禄,排除A;‎ 官僚政治得以最终确立是在秦朝建立之后,排除B;‎ 通过材料中李悝变法与商鞅变法内容的规定,都强调有功劳的人才能享有俸禄,说明选官制度逐渐向军功转变,说明传统的士官制日益瓦解,故C正确;‎ 中央集权制度是在秦朝建立之后才最终得以确立形成的,排除D。‎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对材料中李悝变法与商鞅变法内容规定的理解,体现了世官制逐渐走向解体,新的选官制度逐渐形成的基本内容。‎ ‎2.(4分)班固在《汉书•食货志》说:“辟土殖谷为农。”中原人又因此被称为“粒食之民”。这种现象说明(  )‎ A.农业耕作以人力为主要的动力 ‎ B.古代中国农业即种植业 ‎ C.农民主要是开荒种植谷物的人 ‎ D.粮食种植在农业中有特殊地位 ‎【考点】27: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地位.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地位,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 ‎【解答】根据材料“辟土殖谷为农”可知体现的是粮食种植在农业中的特殊地位,D选项符合题意。‎ 铁犁牛耕出现后,农业耕作以畜力为主要动力,A选项排除。‎ 古代中国农业不仅包括种植业,还有畜牧业,B选项排除。‎ 材料无法得出农民主要是开荒种植谷物的人,C选项排除。‎ 故选:D。‎ ‎【点评】本题侧重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地位的准确把握。‎ ‎3.(4分)按照《元典章》的记载,元代路、府、州、县各级官员,要“每日早聚圆坐,参议词讼,理会公事”,各级“应有大小公事,官员别无差故,自上至下,须要圆书画押”。这种义事的方式(  )‎ A.着眼于集体议政监督皇权 ‎ B.保障地方官员独立行使军政权力 ‎ C.继承了唐代三省运行机制 ‎ D.体现了地方官员之间的权力制衡 ‎【考点】1E:元朝行省制度.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元朝中央集权演进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每日早聚圆坐,参议词讼,理会公事。‎ ‎【解答】题干涉及的主要的地方官员,故排除A。‎ B项说法行省制度矛盾,排除,‎ 唐代三省运行机制涉及的是君主专制,排除C。‎ 依据材料“每日早聚圆坐,参议词讼,理会公事”、“应有大小公事,官员别无差故,自上至下,须要圆书画押”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4.(4分)明末清初思想家颜元说:“天下尽八股,中何用乎!故八股行而天下无学术,无学术则无政事,无政事则无治功,无治功则无升平矣。故八股之害,甚于焚坑。”由此可知(  )‎ A.倡导西方教育方式 B.注重解决现实问题 ‎ C.彻底否定孔孟之道 D.主张冲破封建束缚 ‎【考点】37: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 ‎【解答】根据材料“故八股行而天下无学术,无学术则无政事,无政事则无治功,无治功则无升平矣”可知颜元抨击八股制度的危害,主张对现实问题的关注,B选项符合题意。‎ 倡导西方的教育方式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 材料强调的是对八股取士的否定,C选项排除。‎ 材料无法得出主张冲破封建束缚的结论,D选项排除。‎ 故选:B。‎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的准确把握。‎ ‎5.(4分)咸丰十一年(1861年),上谕命督抚要“不拘资格”保举武职人员,于是督抚纷纷借军功之名保举下属官员。《清史稿》记载称:“时督抚权宜行事,用人不拘资格,随时举措,固不能以大计举例绳其后也。”这表明(  )‎ 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逐步削弱 ‎ B.清政府适时调整用人体制 ‎ C.清朝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 D.国家权力转移到督抚手中 ‎【考点】1Q: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清朝中央集权演进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于是督抚纷纷借军功之名保举下属官员。‎ ‎【解答】依据材料“于是督抚纷纷借军功之名保举下属官员”、“时督抚权宜行事,用人不拘资格”等可知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逐步削弱,故A正确,排除C。‎ B说法片面。排除。‎ D夸大其词,排除。‎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6.(4分)1919年,孙中山在《实业计划》中指出:“凡夫事物之可以委诸个人,或其较国家经营为适宜者,应任个人为之,由国家奖励,而以法律保护之”,“‎ 须研究对于将来之资本家加以如何之限制”。由此反映孙中山主张(  )‎ A.由私人资本主义全面进行实业建设 ‎ B.国家全面干预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 C.国家保障垄断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 ‎ D.使资本主义在国家调控下健康发展 ‎【考点】P6:孙中山的民主思想.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的民主思想,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 ‎【解答】根据材料“或其较国家经营为适宜者,应任个人为之,由国家奖励,而以法律保护之”可知体现的是孙中山主张资本主义在国家调控下健康发展,D选项符合题意。‎ ABC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D。‎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孙中山的民主思想的准确把握。‎ ‎7.(4分)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在1943年度的战报中公布:“在我方所收容的十九万九千具敌遗尸中,中共军也占半数。但与此相比较,在我所收容的七万四千俘虏中,中共军所占的比率则只有一成五。”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日方战报故意夸大在中国战场的战果 ‎ B.中共领导的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 ‎ C.国民党政府和军队已经放弃抵抗行动 ‎ D.日方战报基本反映当时中国抗战局势 ‎【考点】9S:抗日战争.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解答】题干没有体现日方战报故意夸大在中国战场的战果的相关信息,故排除A。‎ 中共主要在敌后战场抗战,排除B。‎ C项“已经放弃”说法绝对,排除。‎ 结合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抗战,材料“在我方所收容的十九万九千具敌遗尸中,中共军也占半数。但与此相比较,在我所收容的七万四千俘虏中,中共军所占的比率则只有一成五”比较客观反映当时中国抗战局势,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8.(4分)1982年以来,中国政府多次对政府职能进行调整,以精简机构和人员为主题。2003年,国家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型,通过部门整合,职能归并,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并预布了《行政许可法》据此可知政府职能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 A.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 B.助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 ‎ C.对接世界市场的需要 D.强化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考点】FD:现代民主与法制建设.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现代民主与法治建设。主要考察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目的。‎ ‎【解答】政府职能转变目的主要不是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排除A;‎ 通过材料“推荐服务型政府建设”,可以看出我们政府职能调整的主要目的是推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故B正确;‎ 从材料中我们无法看出,政府职能调整的目的是对接世界市场的需要,排除C;‎ 强化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不是政府职能调整的主要目的,排除D。‎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能够理解服务型政府的具体含义,服务型政府体现了政府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主要作用。‎ ‎9.(4分)公元前399年的一天,按照一个月前雅典公民法庭的裁决,苏格拉底在监狱中服毒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苏格拉底慷慨赴死的法理意义在于(  )‎ A.法律只有被遵守才有权威性 ‎ B.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 ‎ C.天赋人权,人人生而自由平等 ‎ D.公民法庭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 ‎【考点】4B: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制度,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 ‎【解答】根据材料“按照一个月前雅典公民法庭的裁决,苏格拉底在监狱中服毒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可知苏格拉底之死体现的是法律只有被遵守才有权威性,A选项符合题意。‎ 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 天赋人权属于启蒙运动的主张,C选项排除。‎ 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D选项排除。‎ 故选:A。‎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古希腊的政治制度的准确把握。‎ ‎10.(4分)有学者认为,英国议会的两院制适应了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分享政权的需要,它的产生和长期存在是英国宪政历史合乎逻辑的发展,保证了英国社会的高度稳定。材料表明英国(  )‎ A.资产阶级革命充满妥协 B.民主政体成为世界典范 ‎ C.两院制顺应了时代潮流 D.上下两院存在权力制衡 ‎【考点】65: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历史意义,关键信息“适应了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分享政权的需要,它的产生和长期存在是英国宪政历史合乎逻辑的发展”‎ ‎【解答】根据材料“适应了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分享政权的需要,它的产生和长期存在是英国宪政历史合乎逻辑的发展”可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适应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体现了时代趋势与历史传统相结合的必然结果,故C项正确。‎ A项,题干体现了政治妥协成分,但不符合主旨,排除。‎ B项,题干未体现英国两院制成为世界典范,排除。‎ D项,题干未体现两院间的权力制衡关系,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历史意义,学生应根据材料情境进行分析解答。‎ ‎11.(4分)1883年,恩格斯曾高度评价一项技术革命,并预见其深远意义,认为这一技术将“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不仅使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而且最终成为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与该项技术革命直接相关的理论成果是(  )‎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理论 B.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 ‎ C.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理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考点】5B:第二次工业革命.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电的发明的主要影响。‎ ‎【解答】“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不仅使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而且最终成为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是解题的关键,特别是“‎ 消除城乡对立”,即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联系已学知识可以知道,第二次工业革命将打破发展工业的地区限制,使生产力得到极大的发展,成为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理论是在16世纪提出的,排除A;‎ 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是在17世纪提出的,排除B;‎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20世纪出提出的,排除D;‎ 故选:C。‎ ‎【点评】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12.(4分)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后,提出了“谁不反对我们,谁就是和我们站在一起”的口号,并表示会对任何一个提出要求的发展中国家给予经济和技术援助。其背景是(  )‎ A.苏联全面改变了斯大林模式 ‎ B.赫鲁晓夫开始了全方位的改革 ‎ C.苏联动摇了美国的霸权地位 ‎ D.战后新兴民族国家力量的壮大 ‎【考点】CB:赫鲁晓夫改革.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赫鲁晓夫的对外政策。关键信息有:并表示会对任何一个提出要求的发展中国家给予经济和技术援助。‎ ‎【解答】苏联针对新兴的第三世界国家,采取拉拢手段,说明第三世界国家已成为苏联不能忽视的国际政治力量,说明两极格局受到了兴起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冲击,故D正确。‎ 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B项“全方位”说法片面,排除。‎ C项说法不合史实,排除。‎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二、非选择题 ‎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末,曾任美国国务院顾问的汉斯•‎ 摩根索提出了权力利益理论。摩根索学派将“利益﹣一权力一一实力”三者紧密地结合起来,他们说:“权力是以实力为基础的,增进国家利益就意味着増进国家实力,增逃国家实力则意味着増进国家权力,而增进国家权力则反过来又增进国家利益。”后冷战时代,美国“理性主义”者提出“合作利益理论”、“规范性体系”等理论。这种合作利益理论主要是反对现实主义用全球遏制战略来追求美国的利益,强调美国的利益应通过加强合作和结盟的途径来实现。‎ ‎ 1998年美国正式推出《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毫不隐讳地声称,美国的目标是“领导整个世界”,并且美国决不允许出现向它的“领导地位”提出挑战的国家或国家集团。所谓世界上发挥“领导作用”,就是企图把美国那一大套自由、人权、民主和法治的原则扩展到国际事务中去,通过在国际机制中确立原则来推广美国的价值观。‎ ‎﹣﹣﹣﹣﹣杨冠达《美国国际关系学与美国霸权》‎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战略演变 新中国成立初期 ‎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21世纪 ‎“一边倒”‎ ‎“两个拳头打人”‎ ‎“一大片、一条线”‎ ‎“不结盟”‎ ‎“找伙伴”‎ ‎“共同发展”‎ ‎“不融入”‎ ‎(注解:“两个拳头打人”:依靠广大亚非拉国家,反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和以苏联为首的修正主义以及各国反动派;“一大片、一条线”:接照大致的纬度划出连接从美国到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和欧洲的一条战略线,团站这条“线”外面的一大片国家,共同抗衡野心最大的苏联。)‎ ‎﹣﹣﹣﹣﹣﹣﹣﹣唐京《新中国外交的光辉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40年代以来美国对外战略的变化,并分析“后冷战时代”美国调整外交战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美外交战略的异同。‎ ‎【考点】EB:多极化趋势加强;FR: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战后美国外交政策以及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主要考查学生对外交政策调整的认识。‎ ‎【解答】(1)通过材料“汉斯•摩根索提出了权力利益理论……后冷战时代,美国“理性主义”者提出“合作利益理论”、“规范性体系”等理论。……1998年美国正式推出《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毫不隐讳地声称,美国的目标是“领导整个世界”‎ ‎,并且美国决不允许出现向它的“领导地位”提出挑战的国家或国家集团”可以得出美国外交战略从权力利益论到合作利益论,再到推行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外交政策演变的原因,可以从国际局势的演变角度去考虑,包括政治和经济两方面。‎ ‎(2)通过所学知识,我们可以看出外交战略的相同点,主要就是制定外交战略的基本原则,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等。关于中国与美国外交政策的不同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方针多边外交,发展同第三世界友好关系角度回答。‎ 故答案为:‎ ‎(1)外交战略变化:从权力利益论到合作利益论到单边主义,霸权主义。‎ 原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当今世界出现一超多强局面;发展中国家力量日益壮大;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世界各国交往日益密切,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政治家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反思与总结。‎ ‎(2)同:从国家利益出发制定外交战略;都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外交政策。‎ 异: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中国始终坚持开展多边外交。中国积极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 ‎【点评】解答本题是能够理解美国外交政策演变及其原因,主要考查学生对影响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的影响,并能够区分中美外交政策的不同点。‎ ‎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李大钊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他强调政治机关是为全体人民的,每个人都是为社会国家做有益工作的人。他就把个人与社会相联系,把个人解放与民族救亡相联系。新文化运动所举起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大旗,也就指向了民族的救亡图存。它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文艺复兴运动中强调的个人的价值和情欲以及把个人与社会割裂的极端个人主义,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传统。‎ ‎﹣﹣﹣﹣﹣﹣﹣李海涛《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比较》‎ 从以上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題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考点】BA:中西方思想文化比较.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和新文化运动的不同之处,西方人注重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重竞争;中国人注重群体、社会、和谐。‎ ‎【解答】文艺复兴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不同之处,可以根据材料中的“‎ 文艺复兴是基于欧洲自身的思想资源基础上的再创造。新文化运动借助的不是本土文明的资源,而是外来文明的资源”和“(文艺复兴中)在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大旗下,人们急于索回被社会剥夺了的‘天赋权利’,于是便表现出某种试图割断与群体联系的脐带”“强调政治机关是为全体人民的,每个人都是为社会国家做有益工作的人”等信息分析归纳得出。新文化运动不同于文艺复兴的历史原因,应当联系所学,从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如社会性质、民族危机、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等方面来回答。‎ 故答案为:‎ ‎ 论题: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时阴中西方人文主义具有不同特点。‎ ‎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侧重于民族的救亡图存,强调个人价值与民族利益相结合,这是由中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情况所造成的。一方面中国用识分子历史上就具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崇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另一方面,近代中国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爱国志士们积极寻求挽救民族危亡的道路。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人文主义则侧重于个人主义,用视个性解放和个人价值,这是近代西方新兴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和必然要求。近代西方新兴的资产阶级对自己的能力日益自信,他们希望创造财富,也追求现世的享乐,他们反对教学宣扬的禁欣苦行,抨击教会的腐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 ‎【点评】本题以新文化运动领袖李大钊观点切入,考查了中西方思想的不同特点,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归纳和根据所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3道历史题中各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15分)材料 武后、中宗、韦后以来,官吏的正常铨选阻塞,内外斜封官充斥,“政出多门滥官充溢”。开元二年(公元714年)五月,玄宗下令免去全部员外官、试官、检校官,除非有战功,或特诏录用外,吏、兵二部不得任用。撤销、合并闲散司、监、署十余所。开元四年,玄宗降诏曰:“选京有才识者,除都督、刺史;都督、刺史有政迹者,除京官使出入常均,永为恒式。”内外官员互相交流,将任地方官作为简选京官的一项条件,鼓励官员外任,有利于吏治风习的转化。‎ ‎ 玄宗专门颁布了《整饬吏治诏》,明确规定:“每年十月,委当道按察使较量理行殿最,从第一等至五等奏闻较考,仍使吏部长官总详核。”考评的结果作为官吏升降奖惩的依据。‎ 在中央发挥御史台监督百官的作用,在地方各道设采访使督察地方。开元二十一年,玄宗下令把监察区十道扩充为十五道,每道设采访使,成为地方常设机构,代表朝廷“以六条检非法”,纠察该地违法官吏。‎ ‎﹣﹣﹣﹣﹣﹣﹣徐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革新与变法》‎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唐玄宗吏治改革的主要原因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玄宗吏治改革的影响。‎ ‎【考点】MI: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唐玄宗的政治改革,要求学生结合唐玄宗政治改革的特点来分析。‎ ‎(2)本题主要考查唐玄宗的改革,要求学生结合唐玄宗改革的影响来分析。‎ ‎【解答】(1)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唐玄宗进行改革的主要原因是唐朝前期政府机构臃肿,官僚机构庞大,选官混乱,最主要的措施可以从材料中提炼出来主要包括停止以前提拔官员的举措,选拔有才能的人入选地方官和京官,并形成制度,任人唯贤,精简官僚机构,健全监察机构,加强对中央和地方官员的监督。‎ ‎(2)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是唐玄宗进行的改革,加强了皇权,澄清了吏治,减少了财政支出,提高了行政效率和官员素质,最后促使开元盛世局面的形成。‎ 故答案为:‎ ‎(1)原因:唐朝前期政府机构臃肿,官僚机构庞大,选官混乱。主要措施:停止以前提拔官员的举措,选拔有才能的人入选地方官和京官,并形成制度,任人唯贤,精简官僚机构,健全监察机构,加强对中央和地方官员的监督。‎ ‎(2)影响:强化了皇权,澄清了吏治,减少了国家财政的支出,提高了行政效率和官员素质,促使开元盛世的局面形成。‎ ‎【点评】解答问题要搞清楚唐玄宗改革的背景内容特征和影响。学生要有较强的分析材料的能力。‎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6.材料 1942年7月4日,内设于国防最高委员会的国际问题讨论会提出了《国际集团会公约草案》。该草案初步提出了战时做出重大贡献的四大国在战后理应发挥特殊作用的想法:和约成立后,应由中、英、美、苏及其他盟国共同担任和约之执行及战后和平之保障。中、英、美、苏为反侵略之主要国家,既因共同奋斗而再造和平,对于战后执行和约,保障和平,匯但理所当然,且抑责无旁贷。”该草案还从另一方面设计了确保中国进入理事会的制度。草案提出:“‎ 理事会由人口最多之八会员国及其他七会员国之代表组织之。前项人口最多之八会员国,由大会以出席会员国过半数指定之,其他七会员国由大会以出席会员国过半数选举之。”草案认为,过去国际联盟理事会往往行动迟缓,贻误事机。因此,应对理事会的活动方式加以改革,“将理事会改为常设,各代表长期驻会,以便随时应付事机”。各国都出现了建立强有力的国际组织的呀声。‎ ‎﹣﹣﹣﹣﹣﹣﹣﹣﹣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际集团会公约草案》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草案确保中国进入理事会的因。‎ ‎【考点】MI: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二战。要求学生结合二战的过程以及当时国际关系的特征来分析。‎ ‎(2)本题主要考查二战,要求学生结合二战时期中国的表现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1)从材料和二战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国际集团会公约草案》提出的背景主要是由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但是国联组织非常软弱,呼吁建立强有力国际组织的呼声日益高涨。‎ ‎(2)在草案中要确保中国进入理事会,主要是由于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巨大,中国又是人口大国,在国际社会上,战后的事务需要中国发挥重要作用。‎ 故答案为:‎ ‎(1)背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国际联盟组织的软弱,各国建立强有力的国际组织的呼声高涨。‎ ‎(2)原因: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巨大贡献,中国是人口大国,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在战后发挥重要作用。‎ ‎【点评】解答问题要搞清楚二战时期和战后国际关系的特征,还要搞清楚中国对二战的贡献和影响。‎ ‎【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7.材料颜惠庆(1877~1950),19年随驻美公使伍廷芳使美,负责使馆的英文文案和留学生事务。1913年,受北洋政府委派出任驻德国全权公使,颜惠庆使德期间促成了德国对北京政府的承认,出席第二、三届国际禁烟会议,代表中国政府签署《各国禁烟公约》1921年,正式出任外交总长,成功阻止了对华严重不利的《英日同盟条约》续签。‎ ‎ ‎ ‎ 1921年10月,颜惠庆在京遮控参加华盛领会议上的中国代表团,成为代表团在国内最坚实的后盾和外交运作的总指挥。当时,不少国人希望中国能在华盛頓会议上借助多边谈判彻底解决山东问题和胶济铁路的中日争端。在外交上一贯谨慎务实的颜惠庆并没有那么乐观,由于国弱言轻,他先是同意代表团接受对日“边缘谈判”的方式,在将民众反日怒潮引向时任总理的梁士诒之后,又巧妙地利用军阀间的“电报战”,使外交部取得了对于胶济铁路交涉案的控制权。1922年他授权中国出席华盛顿会议代表团签署《解决山东悬案条约》,中国在华盛顿会议外交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摘自《颜惠庆日记》‎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颜惠庆外交活动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颜惠庆外交活动的作用。‎ ‎【考点】9X:近代中国历史人物.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历史人物,考查颜惠庆外交活动的特点和作用。颜惠庆作为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其主要的外交活动和外交思想为推动民国时期外交事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产生了深远影响。‎ ‎【解答】(1)颜惠庆一生参与处理了许多外交实践活动,在收回俄国在华利权、华盛顿会议期间的活动、与国联的抗争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为维护国家权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处理对外交涉中,颜惠庆秉承国家利益至上、主动出击、“借力外交”的外交原则与外交主张。‎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颜惠庆外交活动推动了中国外交事业的近代化,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主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颜惠庆的外交实践活动亦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他对美、英等西方大国的依赖、对日本的侵略认识不足等。‎ 故答案为:‎ ‎(1)特点:外交思想和实践务实灵活;利用国际法和各方矛盾捍卫国家主权。‎ ‎(2)作用:其外交活动推动了中国外交事业的近代化,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主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但限于近代中国的落后,颜惠庆的外交活动作用有限。‎ ‎【点评】本题以外交家颜惠庆为切入点,考查了中国近代历史人物,旨在考查学生根据所学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19/4/18 14:42:29;用户:qgjyuser10225;邮箱:qgjyuser10225.21957750;学号:21985231‎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