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南方凤凰台高考全真模拟卷汇编语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专版南方凤凰台高考全真模拟卷汇编语文

‎2010学年南京市高三期末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2010.1‎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C(yōng/yòng lěi/lèi yīng/yìng chāi/chā A zhì/shì cuì/cù xuān/xuān fēi/fěi B zhuó/zhuō jī/qì pī/pí jìng/jìng D qiáo/qiáo zhuó/zháo lòu/lù tiè/tiē)‎ ‎2.B(A、不合逻辑,把“不被”改为“的”;C、成分残缺,在“发展”后加“的重要阶段”;D、搭配不当,“交代” “作品节选”不通)‎ ‎3.示例:她慢慢地苏醒了;甘愿滋养广袤的大地(每句2分,内容、句式各1分)‎ ‎4.清华大学要求的阅读量明显高于美国同类院校(1分);无论长篇、中篇、短篇,论文写作要求均高于美国同类院校,长篇论文更明显(2分);考试要求则明显低于对方(2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5.D(慎,千万)‎ ‎6 C(①是直接表现,但不是其大节;⑥可以表现其大节,但不直接。)‎ ‎7.C(“卧床不应”错,唯唯是指对劝慰者客气而简单的答语,此处有敷衍意)‎ ‎8.(1)我小心谨慎地坚守自己的节操,还担心没法报答您的恩德,哪敢因为这件事而连累您?(一句1分)‎ ‎ (2)因为国库亏损,军队物资用尽,军队不能出征,发布檄文告晓天下人捐钱财救国。(一句1分)‎ ‎ (3)史可法凭大学士的身份在扬州指挥军队抗清,城池被攻破后为国而死。(第一句2分,第二句1分)‎ 附参考译文 ‎ 杨维岳是庐州府巢县人。生性孝顺而恭谨,爱好读书,坚守正道。曾经凭借他的文章被知府赏识。一天,去拜访知府,恰好碰上一个犯法的富人,知府教杨维岳替他打官司,可以获得几百两银子。杨维岳推辞说:“犯罪自有公法处置。假使这个人不应该判罪,而我接受他的银子,就会不吉利;假使这个人应该判罪,却因为我的缘故而赦免了他,这是用私情干扰公法。我小心谨慎地坚守自己的节操,还担心没法报答您的恩德,哪敢因为这件事而连累您?”知府因此更加敬重他。杨维岳读书读到忠孝大节之处,常常多次流泪。他仰慕文天祥的为人,就画了他的像供奉他。‎ ‎ 崇祯年间,盗贼蜂起,都御史史可法任扬州巡抚。杨维岳说:“这个人是当代伟人,不可以不拜见。”于是徒步到驻军营地拜见史可法。没过多久,北寇的进攻更加急迫,皇上诏令天下起兵救援。这时史可法已被任命为南京兵部尚书,因为国库亏损,军队物资用尽,军队不能出征,发布檄文告晓天下人捐钱财救国。杨维岳捧着檄文哭着说:“国家大事到这个地步,我还要家干什么呢!”当即变卖家产来做大家的表率。‎ 崇祯十七年,皇上死在煤山。杨维岳听到这件事,面向北方痛哭,连续几个昼夜不愿吃饭睡觉。不到一年,清兵渡过长江,国都被攻陷。史可法凭大学士的身份在扬州指挥军队抗清,城池被攻破后为国而死。杨维岳哭着说:“国家培养读书人几百年,以身殉国的,为什么只有一个史公!”于是在庭院里设下史公的牌位,写了祭文哭拜他。家人送来米粥食物,他挥挥手叫拿走;平时喜欢饮酒,也拒绝了。他说:“现在正遇上国家大事如此糟糕,还能吃得下喝得下吗!”过了几天,清兵到来,下令剃发,杨维岳不肯。有人说:“您何不为此而避一避呢?”杨维岳说:“能躲避到哪里去呢?让我死吧!让我死吧!”他的儿子对着他哭泣,杨维岳说:“孩子!我一生读书做什么用?如果有一天要我苟且偷生,我信守大义,坚决不干!我现在能够死得其所了,你哭什么呢?”有人来劝慰他,他只是躺着随便答应罢了。写下宁死也不剃发的文字来表现他的志向。一连七天不吃饭,仅存一点气息。来看望他的亲属越来越多,他忽然睁大眼睛看着儿子说:“前几天表现我的志向的文字,千万不要拿它给世人看。”不一会儿就去世了,享年五十六岁。知道这件事的人没有不为他流泪的,民间给他立的谥号是文烈公。‎ 唉!三代以来,兴亡更替的事情多了。做臣子的常常身居高位却不愿为国家而死,平民、书生又认为为国而死不是自己的事,那么这样就没有一人愿为国而死,君臣之义不断绝还能有多久呢!‎ 三、古诗鉴赏(10分)‎ ‎9.(1)作用:一是象征南宋的国势日渐衰微;(2分)二是奠定全词苍凉感伤的情感基调。(2分)‎ ‎(2)借代;(1分)代指达官贵人(注:簪和缨,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用来把冠固着在头上)。(1分)‎ ‎(3)“中原乱,簪缨散”,作者忆及中原沦陷,士族南逃往事,抒发了沉痛之情;(1分)“几时收?”,抒发了对收复河山的渴望(1分)与一时又难以收复的无奈(或担忧)之情。(1分)“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作者要请悲风将自己的热泪吹到扬州前线,抒发了对战事的关切之情(解为“作者要请悲风将自己的热泪吹过扬州前线,洒到沦陷的故乡,抒发了对故土的深切怀念之情”亦可)(1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1)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2)红杏枝头春意闹(3)小楼昨夜又东风 (4)曾益其所不能 (5)大漠孤烟直 (6)自知者明 (7)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11.突出了他们相识时间之长,感情之融洽(3分,答对一点1分,两点3分);为下文写老友猝然离世而感到悲伤寂寞作铺垫(2分)。‎ ‎12.前一次是实写(1分),后一次是虚写(1分)。由实而虚,既突出了老友爱花、乐观的形象(2分),又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老友深切的怀念(2分)。‎ ‎13.老友在世时,他种花,我赏花,聊天,觉得都是寻常事(2分);现在老友去世了,就觉得当时的寻常事,弥足珍贵,难以忘怀(2分)。‎ ‎14.①用往日的花美人乐来反衬今天花开人亡的寂寞。②用失主之花的低眉敛目来映衬失友的作者的寂寞。③通过想象故人的园花在今冬明春的悲惨命运,来表现内心的寂寞。④结尾用貌似不合情理的祈祷(不要再让春天降临人间)来强化寂寞(每点2分)。‎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5分)‎ ‎15.C(“不是……就是……”错,夏志清就是例外。)‎ ‎16. ①粉丝为成名锦上添花,知音为寂寞雪中送炭。②粉丝需要现场温度,知音总是默想独行。③粉丝是对偶像崇拜,知音是与天才会心。(每点2分) ‎ ‎17.说孔子是知音,是因为他对音乐有深刻的体会和充分的理解;戏称他为粉丝,是因为他对音乐的痴迷至三月不知肉味,已类似于现代粉丝对偶像的狂热追逐。(每点3分) ‎ 南通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3分) B ‎【解析】A.参cān加/参shēn横斗转,强qiǎnɡ迫/强qiǎnɡ词夺理,解xiè数/解jiě甲归田;B.蹊qī跷/独辟蹊xī径,扛kánɡ活/力能扛ɡānɡ鼎,巷hànɡ道/万人空巷xiànɡ;C.糨jiànɡ糊/襁qiǎnɡ褓之中,橘jú红/正而不谲jué,粮饷xiǎnɡ/响xiǎnɡ彻云霄;D.藏獒áo/独占鳌áo头,沉疴kē/呵hē护备至,诊zhěn断/暴殄tiǎn天物。‎ ‎2.(3分) D ‎【解析】A.搭配不当,“保持”与“感情”动宾搭配不当;B.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应为“保住日益减少的工作‘岗位’或‘机会’”;C.不合逻辑,“所以”前后间没有因果关系。‎ ‎3.(4分)枯寂、留白、活力 ‎【评分建议】枯寂、活力,各1分;留白,2分。‎ ‎4.(1)(2分)赞同:推荐学校公认的分数尖子生,不仅显示了此次推荐的公正性,而且对自主招生中可能出现的暗箱操作有警示作用。 // 反对:推荐学校公认的分数尖子生,对于我们不仅没有激励作用,而且限制了我们自主发展的可能。‎ ‎【评分建议】形式上使用的是递进关系的复句形式,得1分。形式、内容上都体现出递进的逻辑关系,得2分。‎ ‎(2)(3分)这样的推荐有利于怪才、偏才脱颖而出吗?有利于学生主动重视创造力的培养吗?有利于中学乃至全社会关注有特别才能的人才的成长吗?‎ 难道这就是高考招生改革的恰当做法?这样的推荐难道没有违背“校长实名推荐”的初衷?这岂不是在提前“掐尖”?‎ ‎【评分建议】形式上使用的是两个反问句,得1分;两个反问句前后衔接连贯,再得2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5.(3分)B?‎ ‎【解析]】行:巡视。‎ ‎6.(3分)C?‎ ‎【解析】③“盗畏之甚”,属间接表现;④因“慷慨强果”而被陷害中计;⑥表现的是廉洁奉公。‎ ‎7.(3分)B ‎【解析】“在皇帝的干预下免于处罚”与原文不符。‎ ‎8.(1)(3分)皇上了解了情况,倒是喜欢先生的刚强果毅,不仅不惩处他,反而认为弹劾先生的人不对。‎ ‎【评分建议】①顾:反而、倒是。1分。 ②不之罪:不惩处他。1分。 ③句子通顺,1分。‎ ‎(2)(4分)张达祖用先前的价格赎回了土地,(双方)打官司,历经多个官员,都不敢为民伸张正义。‎ ‎【评分建议】①故值:先前的价格。1分。②构讼:打官司(形成诉讼、形成官司),1分。③直:伸张正义,1分。④句子通顺,1分。‎ ‎(3)(3分)后来那样做的人都败露了,于是世人更加推崇先生。‎ ‎【评分建议】①败:败露。1分。 ②推:推崇。1分。③句子通顺,1分。‎ ‎【参考译文】‎ 张逸园先生,名若瀛,字印沙。先生为人刚直不阿,坚强果决,从他年轻时候起,乡里人都觉得他不寻常。先生起初以生员的身份在书馆任抄写工作,议叙功劳被授予主簿的官职,借调补充热河巡检的职位。热河如今为承德府,先生任职时,未设立府、县,而巡检统管的区域在方圆百里以上。每年(承德)作为皇帝巡幸之地,各方百姓汇居其间,先生凭着严肃整治,使奸诈邪恶之人皆被肃清。留在(避暑山庄的寺庙中)当和尚的皇宫太监叫于文焕,一天先生在路上巡视,看见他横行霸道恣意妄为,立刻将他喝呼到跟前,以杖刑处罚他。于是热河行宫的太监总管极为愤怒,上奏说先生擅自杖责皇上内御,直隶总督也弹劾先生。皇上了解了情况,倒是喜欢先生的刚强果毅,不仅不惩处他,反而认为弹劾先生的人不对。‎ 张先生后来做过良乡的知县,顺天府南路同知。有一个旗人叫张达祖,投靠在首辅傅忠勇的门下,起初有土地数百顷,(张达祖)把地卖给了百姓,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土地价格上涨百倍,张达祖用先前的价格赎回了土地,(双方)打官司,历经多个官员,都不敢为民伸张正义。先生上任后,傅忠勇派人向先生打招呼,先生以大义告谕说情的人,坚决不答应(做枉法的事),最终把田判归百姓。京城南面有许多回民,长时间的纠集在一起盗窃,难以彻底查处。先生布下了不少耳目,打探到他们的首领,有的还亲自去抓捕,共半年间,抓获盗贼百余人。盗贼非常害怕,于是指使一个回民假装来告发说:“某某回家了,这是个大盗。”等到将那人抓来,(那人)立刻自首:“某某案子是我干的,有赃物存放在京城礼拜寺。”先生派兵押送他来到礼拜寺,这个人却反而与押送者争斗起来。到刑部审讯时,以某某案件与这个人无关,认为先生诬人清白,审议撤职查办。不久皇上(在惩处名单上)看到先生的名字,怀疑刑部审议不当,召见先生,命令军机处复审,(军机处)减轻了先生的罪责,发配(先生)到甘肃降职做知县。当时皇上心中颇有偏向先生之意,然而终究降职被贬,是因为大臣们执意不援手相助。‎ 在甘肃任职两年,曾经为张掖县收回被军队强占的民用水利沟渠,又因为张掖县的黑河水道多次改道,河水冲过的田地,方圆数百顷成为沙石地,但每年缴纳的粮草并未减除,(先生)竭力请求总督(奏请皇上)免除应缴纳的粮草。当时甘肃的官员因袭的做法是,假装为灾荒奏请救济粮款,实际上却是贪污侵夺这些钱财,从上级官员到下级差役都认为理所应当,唯独先生不肯这样做。后来那样做的人都败露了,于是世人更加推崇先生。‎ 先生托病辞官离开甘肃,退居乡里多年。先生在乡里修筑了个园子,时常在园中游乐,命名园子为逸园,意思是说自己不能竭尽全力为国家忧劳而苟且于逸乐,所以人们以逸园称张先生。‎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1)春风吹拂,江面水波荡漾;阳光普照,江水波光粼粼。远眺水天相接处,阳光随着波涛的涌动仿佛在漂浮、游弋、升腾。“浮”写出了春风、江水、阳光的融合,赋予静态的景象以动态的美感。(分析2分,效果2分)‎ ‎(2)诗人以不见迎春花作结,(1分)含蓄地表达了国土被占的愤恨之情,(1分)‎ ‎(3)从首联两句可以看出。(1分)诗人乘着春风,跃马扬鞭踏上辽国的土地,却似乎感觉是来到了“旧山河”,没有一丝脚踏异国土地的感觉。(2分)含蓄的语言,蕴藏着诗人收复国土的理想。(1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8分) (1)夙兴夜寐? (2)扪参历井仰胁息? (3)君子不齿? (4)樯倾楫摧;薄暮冥冥 (5) 强虏(樯橹)灰飞烟灭? (6)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乎江湖 ‎【评分建议】若有错、漏,该句不得分。‎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3分)‎ ‎11.(5分)承上启下。用诗句总结上文,含蓄点出早行的孤独辛苦,并引出下文野店给漂泊之人以短暂的安顿与慰藉的叙写,同时也为下文表现客人的通达豪爽做铺垫。‎ ‎【评分建议】“承上启下”,1分;“总结上文,含蓄点出早行的孤独辛苦”2分;“引出下文……叙写”“为……铺垫”各1分)‎ ‎12.(6分)用自然质朴的语言表现了客人的粗犷豪爽,主人的朴实真诚,野店民风的淳朴。‎ ‎【评分建议】风格2分。内涵3分,其中主客的性格特点,各1分;野店的特点,2 分。‎ ‎13.(6分)这样的人称变化让读者感到,作者介绍野店娓娓道来,如数家珍;朋友般地讲述,亲切自然,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表现了作者对野店的深厚情感,由衷喜爱,有感染力。‎ ‎【评分建议】每点2分。‎ ‎14.(6分)淳朴的民风民俗,让作者喜爱;羁旅漂泊的孤苦、秋雨孤鸿的凄凉,令作者悲悯;天涯飘零中的通达豪爽,使作者赞许敬佩;诗意的趣味不再,叫作者深为叹惋。‎ ‎【评分建议】四点,每点2分,答到三点即可。‎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5分)‎ ‎15.(3分)D ‎【解析】第一次引用证明的观点是边缘是可能获得巨大成功的地方。‎ ‎16.(6分)因为事物的边缘拥有优势、具有强劲的发展势头、充满了可供探索的未知性,所以说事物最活跃的部分大多在它的边缘。‎ ‎【评分建议】拥有优势,具有强劲的发展势头,充满了可供探索的未知性,每点2分。‎ ‎17.(6分)态度:重视边缘。理由:①在传统边界概念消解的同时,必然会衍生出新的边缘;②边缘会成长为新的中心,重视边缘就可能拥有光辉灿烂的明天。‎ ‎【评分建议】态度2分;理由4分,每点2分。‎ 七、作文(70分)‎ ‎18.【评分建议】参照2009江苏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 ‎ ‎ 南通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0题。(10分)‎ ‎19.(6分)晏子蹴然者三 / 曰 / 臣受命弊邑之君 / 将使于吴王之所 / 以不敏而迷惑 /入于天子之朝 / 敢问吴王恶乎存 ‎20.(1)(2分)管仲 ‎【评分建议】若写成“管子”,得1分。‎ ‎(2)(2分)吴、齐都是周朝的诸侯国,理应平等相待,但身为诸侯的吴王夫差却故意摆出天子的架势来接见晏子,所以晏子装出局促不安的样子。‎ ‎【评分建议】意对即可。‎ ‎【附:参考译文】晏子出使吴国时,吴王对行人说:“寡人听说晏婴是北方长于言辞,熟悉礼制的人。”(吴王)下令给手下导引宾客的官员说:“等晏婴晋见寡人时,命接待人员以天子尊称寡人。”第二天,(晏子有事进见吴王)行人(对晏子)说:“天子请相见。”?晏子流露出局促不安的样子。行人再次(对晏子)说:“天子请相见。”?晏子仍然局促不安。行人第三次(对晏子)说:“天子请相见。”?晏子还是局促不安,(并对行人)说:“我接受齐王的命令,出使到吴王所在的国家,因为不明事理而糊里糊涂地走进了周天子的宫廷,冒昧地请问吴王他在哪里呀?”这之后吴王(马上改口)说:“夫差请来见寡人。”(于是)以合于诸侯身份的礼仪接待晏子。‎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1. (5分)C、E ‎【解析】C.“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有误;E. 哈姆雷特“装疯卖傻”的目的分析不准确不全面,且“居然一下子骗过了……”的说法与原著有出入。‎ ‎【评分建议】答对1项得2分。‎ ‎22.简答题(10分)‎ ‎(1)(5分)心地纯朴善良,善解人意,敢于追求,蔑视钱财,恪守传统道德。‎ ‎【评分建议】心地纯朴善良,善解人意,敢于追求,蔑视权财,以上4点答出其中3点即可得3分。恪守传统道德,2分。若将“恪守传统道德”答成“珍视亲情”,1分。‎ ‎(2)(5分)①贾雨村因贪酷而被革职,到盐政林如海家教黛玉读书。②京城起复参革人员,贾雨村托东家向荣国府求助。③贾母因黛玉丧母,要接黛玉去身边。④林便托贾雨村送黛玉到京。⑤贾雨村与荣国府联宗,并得林如海内兄贾政帮忙,补授应天府。‎ ‎【评分建议】每个要点1分。其中①②③⑤的因果关系必须交代清楚,否则,该点不得分。‎ 三、材料分析鉴赏题(15分)‎ ‎23.(6分)生命的光彩指天性自由(或“主体精神自由”)、健康发展(或“充满生机”)、有创造力。‎ ‎【评分建议】每点2分。‎ ‎24.(5分)比喻、拟人、夸张。痛恨藤蔓对桃树的束缚,告诉人们僵硬而野蛮的束缚是对生命的极大摧残。‎ ‎【评分建议】修辞,2分。答出其中两点,得1分;3点,得2分。痛恨的内容,1分;阐明的道理2分)。‎ ‎25.(4分)合乎常识的行为恰恰会掐灭创造的种子,束缚自由的天性。‎ ‎【评分建议】行为特点,2分;行为危害,2分。‎ 苏州市2010届高三调研测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C(3分。A项  zhuó/zhuó、xiù/chòu、cuán/cuán,B项chuāng/chuāng、liáng/liáng、shǔ/shuò,C项pí/bì、yè/yàn、kēng/háng,D项jiè/jí、lào/là、‎ bó/bó)‎ ‎2. D(3分。A项结构混乱,应删除“的原因”;B项成分残缺,可在“屈原”后加“的习俗(风俗)”等;C项不合逻辑,“成败与否”应改成“成功与否”或“成败”)‎ ‎3. 4分。参考答案:【低碳经济是一种】在气候变暖背景下产生的,以低碳排放为核心特征的,应对能源、环境和气候变暖挑战(1分)【的经济形态(发展模式)】。(“背景”“特征”“目的”各1分,3分拿到,语句通顺再给1分)‎ ‎4. 5分。参考示例1:如果不给激情以理性的约束,它就像脱缰的骏马,终将坠入生命的悬崖,而不是奔向人生的通途。参考示例2:如果不给行动以理想的指引,它就如失去方向的船只,容易偏离人生的航道,而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合理的话题1分,恰当的比喻(第二句中)1分,正反对比1分,对比中的两个比喻(第三、第四句中)各1分。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5. D(3分。处:隐居)‎ ‎6. C(3分)‎ ‎7. C(3分。“含蓄地表达了苏辙对陶诗不作评论的态度”的说法没有依据)‎ ‎8. ① 只和幼子挑着担子过海,建造茅竹之屋(或“修建茅竹之屋”、“用茅竹建屋”)居住(或“居住在那里”)。(3分。“负担”“葺茅竹”“居”三个得分点)‎ ‎② 这就是深深佩服陶渊明,想在晚年多少学习一点陶渊明行为的原因啊。(4分。“此所以”“晚节”“师范”“万一”四个得分点)‎ ‎③ 但是自从他被贬居住在东坡,他的学问一天天地进步(或“与日俱进”),(才思)充沛的样子如大河之水正在涌来。(3分。“斥”“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三个得分点)‎ 注意:以上翻译见得分点给分,整句语句欠通顺酌情扣分。‎ ‎【参考译文】‎ 东坡先生被贬谪居海南,将家安置在罗浮山下,只和幼子挑着担子过海,建造茅竹之屋居住。每天吃的是番薯芋类,心中不存在住华屋享玉食的念头。他平生没有嗜好,不过是把读图书史册当作游园林,把写文章当作吹奏乐器,到此时也都放弃了,只是喜欢作诗,所作的诗歌内容精妙深刻,形式华丽美妙,看不到老年人的衰老疲惫之气。‎ 这时我也贬到了海康,子瞻来信告诉我说:“古代诗人,有摹拟古人的诗作,没有追和古人的。追和古人是从我开始的。我对于诗人没有特别爱好的,只好陶渊明诗。渊明作诗不多,但他的诗看似质朴其实华美,看似清瘦其实丰腴,从曹植、刘琨、鲍照、谢灵运、李白、杜甫等人以来,都不如他。我前后共追和了他一百几十首诗,写到那得意处,自认为不比陶渊明差多少,现在将要把这些诗收集起来一并编录成书,用来留给后来君子。你替我记下这事。‎ 但我对于陶渊明,难道是只爱他的诗吗?对他的为人,我实在有些感想。陶渊明临死前告诉他的儿子陶俨等人:‘我自幼穷苦,每因家贫,四处奔波,我性情刚直才智拙笨,与周围多有抵触。自己替自己考虑,必定会给你们留下世俗的祸患,我勤勉了一生而今去世,使你们年幼却要遭受饥寒。’渊明这些话,恐怕是实录啊。我如今真是有这样的毛病,但自己没有及早发现。半生做官,触犯世人,这就是深深佩服渊明,想在晚年多少学习一点陶渊明的行为的原因啊。”‎ 唉,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整衣戴冠拜见乡里小儿。但子瞻作官三十几年,被狱吏困辱,却始终不能悔改以致陷此大难之中,竟想在晚年将精神寄于渊明,这谁能相信呢?虽然如此,子瞻为官,他的去就进退还是可以考察的,后世君子,必有能加以正确评判的。孔子说:“传述古籍而不随便创作,相信而且喜爱古代文化,我私下把自己与老彭相比。”孟子说:“曾子与子思两人所走的道路是相同的。”小小的行迹,是不足用以议论读书人的啊。‎ 我小时没有老师,子瞻成年后学有所成,先父让我向他学习。子瞻曾说我的诗有古人之风,他自以为不如我,但是自从他被贬居住在东坡,他的学问一天天地进步,(才思)充沛的样子如大河之水正在涌来。他的诗比李白、杜甫还好,可与陶渊明相比。我虽急奔追随他,却常落在他后面。他和渊明的诗,我能赶上的,也不过一二首啊。‎ 丁丑年十二月序于海康城南东斋。‎ 三、古诗鉴赏(10分)‎ ‎9. (1) (共3分)燕子(1分)。从“呢喃”(1分)“衔将归画梁”(1分)这些词句中可以看出(多写或错写一个词句倒扣一分,扣完2分为止)。‎ ‎(2) 用浮萍点点、逐水飘流,柳絮飘的景象点明时令(或“季节”,1分),既承接了上片的“池塘”“柳阴”(1分),又烘托了燕子轻盈飞翔的姿态(1分)。‎ ‎(3) 这两句写多情的燕子把落花一口一口衔回画梁,筑成芳巢(1分),赋燕子以怜惜落花的情感(1分),同时也将诗人怜惜美好事物的心情反映了出来(2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 (1) 白露未已 (2)往往取酒还独倾  呕哑嘲哳难为听  (3)侣鱼虾而友麋鹿  举匏尊以相属  (4)吟鞭东指即天涯  (5)文胜质则史  (6)大巧若拙(一空一分。如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11.(共6分)用的是白描的手法(2分);用月亮的纯白、干净衬托(或“象征”)汽车兵心灵的纯洁、无瑕(2分),同时也衬托(或“象征”)女文工团员心地的纯洁、善良(2分)。‎ ‎12.(共4分)她正在患高山反应,还发着高烧;她是个舞蹈演员,唱歌非她专长。‎ ‎(写出一个方面给2分,写出两个方面给4分。意思对即可)‎ ‎13.(共6分)抒发感情(1分),把女文工团员的牺牲看作是“源头一页沉重的历史”(1分);深化主题(或“深化主旨”,1分),用当地牧民也没有见过的美丽夜鸟象征女文工团员的崇高精神(或“写出了女文工团员对作者的精神鼓舞和影响”,1分);增强文章的真实性(1分),交代作者是这个故事的见证者和记录者(1分)。‎ ‎14.(共7分)一是海拔的高度,女文工团员是在高原唱歌(2分);二是艺术的高度,女文工团员显示了超拔的唱歌天赋(或“音阶的高度,女文工团员唱得声音宏亮、音阶高”,2分);三是人生的高度(或“生命的高度”、“精神的高度”),女文工团员以自己的牺牲完成了人生的高度(3分)。(意思对即可)‎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5分)‎ ‎15.C (3分。从文中“至少”两字可以看出,在电视镜头前面长时间亮相的捐款人,其目的并不都是,或者不仅仅是为了叫别人称赞一番,奖赏一番。)‎ ‎16.(共6分)一个军人为尽军人天职冲锋陷阵(1分),这种不求一己之私(或“不求回报”)的思想和行为,是道德的(2分);另一个军人为了得到上面的奖赏、同伴的称誉冲锋陷阵(1分),这种沽名钓誉(或“为了收获自己的荣誉”)的思想和行为,是非道德的(2分)。‎ ‎17.(共6分)前者求别人的利(或“利他”,1分),以别人的痛痒为痛痒(或“对于别人有一种痛痒相关的感情”,1分),并且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或“不计毁誉,不顾罚赏”,1分);后者通过“利他”来“利己”(2分,如写“为了获得自己预期的利”或“利己”给1分),或者许诺(或“作秀”)后不认帐、不兑现(1分)。‎ 七、作文(70分)‎ ‎18.基准分50分。从“立意”“内容”“结构”“语言”四个方面评判。每个方面,如有突出,上浮3-5分;如有缺陷,下降3-5分。题中“春风”可指本义,也可进行比喻、引申。“来”和“走”有所侧重(重于“走”),但不可偏废。写出“来”和“走”两者之间关系,或在“走”字上立意高、新者,为佳。对题意把握有偏差的,原则上不超过45分。‎ 附加题 一、(10分)‎ ‎19.然而有志于为文者/其功必自八家始/何以言之/文莫盛于西汉/而汉人所谓文者/但有奏对封事/皆告君之体耳(6分。断对一处给1分,断错或多断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20.文体单调(或“文章体制简单”,2分。答“皆告君之体”得1分)‎ ‎21.柳宗元,曾巩(2分。各1分)‎ 二、(15分)‎ ‎22.A D(5分,答对一个给2分,答对两个给5分。A项错在两种方式名称颠倒,D项错在奥菲利娅发疯还有父亲被杀这个原因)‎ ‎23.(1) (共6分) 在处理兄弟破产纠纷问题上,老葛朗台一方面安排侄儿查理签订文书,放弃继承父亲遗产,以便钻法律空子摆脱巨额债务(2分);另一方面又拍卖兄弟遗产支付部分欠款以此蒙骗巴黎债主,并许诺等侄儿发财后归还(2分)。老葛朗台贪婪、吝啬、自私,精于算计,诡计多端,是极端的利己主义者和冷酷的拜金主义者(2分)。(大意对即可)‎ ‎(2)为联吴抗曹,诸葛亮前往柴桑游说孙权,面对东吴以张昭为首的主降派的轮番发难,他晓以利害,谕以情义,一一将他们驳得哑口无言,终于促成了孙刘联盟。(起因、经过、结果,写出一处得2分,全部写出得5分。)‎ 三、(15分)‎ ‎24. 因为摆渡人从作家的一声叹中听到了真情实感,这是最为宝贵的(2分)。作家从摆渡人的话中得到的启发是,创作同样需要真情实感(2分)。(意思对即可)‎ ‎25. 创作同摆渡一样,目的都是把人渡到前面的彼岸去(3分)。(意思对即可)‎ ‎26.人生在世,也有一个从此岸到彼岸的问题(2分)。如果说,此岸是(集中了钱、权、力、欲的)凡俗世界(1分),那么,彼岸就是(超脱于凡俗之上的)理想境界(1分)。而从凡俗世界到理想境界,犹如从河的此岸到彼岸,也是需要“摆渡”的(2分)。作家正是承担这种责任的“摆渡者”(2分)。(意思对即可)‎ 无锡市2009年秋学期普通高中高三质量调研试卷评分标准 ‎ ‎1.D (A.mèi /jué dī /tí zhuó ;B. bǐnɡ /pínɡ jiè / jí xiān ; C. yù/yǔ bó ‎ ‎ bào/pù ;D. chòu /xiù lǜ /lù biàn /pián ) 2.B(A项的“美轮美奂”只能形容建筑物高大华丽;B项的“竭泽而渔”比喻只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长期的收效;C项的“拍手称快”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可改为“拍手称道”;D项的“望其项背”意谓赶得上对方达到的成就或境界,但一定要用于否定形式。)‎ ‎3.一种以适度消费、减少环境污染、崇尚自然(或保护生态)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行为。(“适度消费”、“减少环境污染”、“崇尚自然或保护生态”、“新型消费行为”每点为1分)‎ ‎4.刘的标题强调这位文化人虽年老仍保持一颗童心,值得悼念(1分)。编者改的标题既保留了老人童心未泯的性格特点,又突出了这位漫画家的影响之大(2分),既保留了怀念丁聪的想法,又巧妙利用其名字鲜明地点出其智慧(2分)。5.C(附:归附)。6.B(①说明其勤劳,③说明其勇敢,⑥说明其重情)。7.C(“烧杀抢掠”是狼兵所为,天一去抵抗的也是狼兵)。8.(1)下雨天,全身被雨淋得像蛇一样蜷伏着,有时张起破伞来遮挡一下(在通顺翻译出大意前提下,关注得分点,以下同。“淋漓、蛇伏和敝盖”各1分);(2)不久,清兵攻打绩溪,江天一日夜手持兵器登城防守,一点也不松懈(“已而、援兵、登陴和怠”各1分);(3)天一知道抗清之事已经无法挽回,就立即回家,把母亲托付给弟弟天表(“为、遽和属”各1分)。9.(1)白云和城垣的影子倒映在江面上,凉风吹拂,微波涌动,好像城垣在轻轻摇动(2分);白露从空中垂落而下,像珍珠般晶莹,仿佛从月中滴出(2分)。“摇”与“滴”使静止的画面流动了起来,情态逼真,使人浮想联翩(2分)。(2)身处暗世(浊世)、知音难遇、遭到排挤后孤寂郁闷(4分)。10.(1)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2)畏途巉岩不可攀;(3)奈何取之尽锱铢;(4)问君能有几多愁;(5)寄蜉蝣于天地;(6)则孤陋而寡闻;(7)岁岁年年人不同。11.历史悠久、人口稀少、居住高山深谷、文化独具魅力与神秘(对1点1分,对2点3分,对3点4分,4点全对5分)。12.第一线的羌文化研究学者几乎全军覆没;世代居住的村寨多已震毁,很难找回历史的生态和文化的灵魂;羌文化在此次地震中遭到近乎毁灭性的打击(或:地震的破坏对于羌文化遗产的保护无疑是个巨大的难题)(每点2分)。13.运用想象、比喻、拟人手法(1分),化虚为实(1分),把受地震破坏的羌族文化比喻为一个老者离去的背影(1分),借此表达对羌族文化受破坏的惋惜之感(1分),既隐含了作者对保护羌文化遗产深深的担忧之情(1分),又表示了对修复羌文化遗产的期待(1分)。14.羌民族遭受巨大灾难后,如何重建家园、重返家园;羌文化遭到毁坏后,如何将其修复、整理、保护和传承下去;表达了作者对羌民生活、羌文化保护传承深深的思考和担忧之情(每点2分)。15.D(这种功利心的阅读不承载精神重负,文化含量低,收获不可能格外宝贵和难忘)。16.“重”是从精神上的影响来说的,强调阅读给人身心的沉稳和力量(或是一种沉入心底的重量);“轻”是从书的功用心、实用心上说的,强调阅读的自发性(或没有预设期待)和阅读心境的解放(前后各3分)。17.“这”指代“无用的阅读”(1分);“无用”是从功用心上讲的,虽没有功用心,却具有精神价值(1分);“无用的阅读”给人看不见的持久的渗透作用(1分),让人获得心灵的轻盈和洁净(1分),使人感到他人的存在(1分),看到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1分)。‎ ‎18.作文评分参照2009年江苏高考评分标准。‎ 加试题:19. 惟 天 下 之 静 者/ 乃 能 见 微 而 知 著 /月 晕 而 风/ 础 润 而 雨/ 人 人 知 之 /人 事 之 推 移/ 理 势 之 相 因(错1处扣1分)。20.见微知著。21.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22.B E(“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是众人对黛玉的印象;梳妆匣是查理作为定情物托付欧也妮保管的。)23.(1)三顾茅庐(1分);刘备听说诸葛亮很有才能,就到隆中卧龙冈去请(1分);前两次不在,无功而返(1分);第3次刘备精心准备而去,没想到诸葛亮正在睡觉(1分);刘备不敢惊动他,直到他醒来,才与之促膝长谈(1分);诸葛亮最终答应协助刘备(1分)。(2)老人与大马林鱼、凶鲨进行对比(1分);大马林鱼、凶鲨强壮有力,是海中的无敌将领,为所欲为(1分);老人年老体弱,孤单一人面临强大对手不畏惧,多次交锋搏斗(1分);老人最后打退一切进攻者,证明了自己是胜利者(1分)。24.它是一种力量;给迷路者指路(它是一盏路灯);自信乐观;意志坚强;(对2点得1分,对3点得2分,对4点得3分。)25.倒叙(2分)。制造悬念(造成轰动效应)(2‎ 分),吸引读者,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2分)。26.对比(对照)(2分)。缺陷不可怕,战胜它,并努力就能实现目标(2分);不自卑,坚定信念就能实现人生的价值(2分)。‎ 附译文(一):事情有它必然的趋向和终点,道理有它本该如此的规律。天下只有那些冷静客观的人,才能够从微小的迹象中预知日后将会发生的大变化。月亮四周出现光环,预示着天要刮风;柱石表面湿润,表示天要下雨,这是人人都知道的。至于世间人事的变化,情理形势的因果关系,它们疏远广阔而难以理解,千变万化而不可预测的程度,又怎么能与天地阴阳的变化相比呢?而即使贤能的人对此也有不知道的,这是什么原因呢?就因为喜爱和憎恶扰乱了他心中的主见,而利害得失又左右着他的行动啊。‎ 附译文(二):‎ 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小时候父亲就死了,他侍奉母亲,扶养弟弟天表,有着纯厚的本性。他曾经对别人说:“一个读书人,不树立好的道德品行,就必然没有好文章。”前朝明末崇祯年间,歙县县令傅岩认为他才学奇异,每次县里童生的岁试,总是选拔他为第一名。但到三十六岁,才补上一名生员。他家里很穷,房屋残破不堪,就自己动手用畚箕挑土筑墙而住。屋上盖的瓦片不齐全,大热天就暴晒在酷热的太阳中;下雨天,全身被雨淋得像蛇一样蜷伏着,有时张起破伞来遮挡一下。家里的人一面埋怨,一面叹息,然而天一却捧着书本朗读,和平常一样。 天一虽因为是文人而出名,但是却深刻沉着,足智多谋,特别受到同郡佥事金声的赏识。在那个时候,徽州一带盗匪很多,江天一便辅助佥事金声,用军队的办法团结组织乡里的年轻人,作好防守的打算。适逢张献忠攻破了武昌,总兵官左良玉向东逃跑,他部下那些广西土司的军队在半路上发生叛乱,所经过的地方放火抢劫。将要到达徽州时,徽州人非常震惊恐惧。佥事金声计议派兵去抵抗,把这件事委托给了天一。天一佩腰刀,黑夜里骑着马,率领一批勇士奔跑了几十里,与叛乱的广西土司军队在祁门进行激战,杀死了叛兵一大半人,夺取了他们所有的牛马和兵器,徽州城依赖这次战役而得以平安。   清顺治二年夏五月,江南已被清兵攻破,各州县见势纷纷归附清朝,但徽州人民还是为明王朝坚守抵抗。六月,明宗室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听说江天一的名声,便委任他为监纪推官。在此之前,天一对佥事金声说:“徽州是个地势优越的地方,各县都有险要之处可以依赖,只是绩溪那一面正当交通要道,那里地势特别平坦,这是适宜在那里构筑关口的,多派兵驻守,你和别的县相互配合,夹制敌人。”于是在绩溪筑起了丛山关。不久,清兵攻打绩溪,江天一日夜手持兵器登城防守,一点也不松懈。有时出城迎战,双方死伤大致不相上下。于是清兵用少数骑兵在绩溪牵制住江天一,而其余的从新岭进攻。守岭的人先败逃了,绩溪城终于沦陷了。 清军的主将悬赏捉拿天一非常急迫。江天一知道抗清之事已没有希望,就立即回家,把母亲托付给弟弟天表,出门大叫:“我就是江天一。”于是被逮捕。清军中有知道天一的,想释放他。天一说:“你以为我怕死吗?我不死,灾祸将是全家族人被杀。”在营门口遇见了佥事金声,金声看着他说:“文石,你还有老母亲在,你不能死。”江天一笑着辞谢道:“哪里有和人一起共事而在危难时刻逃避的呢?希望你不要为我的母亲担忧。”到了南京,总督洪承畴想不问罪,江天一昂起头来说:“我为你考虑,还是把我杀了的好;我不死,必定再要起兵。”于是把他拖到通济门刑场。到了那里,江天一高呼高皇帝三遍,向南面一拜再拜,拜完,坐下来受刑。围观的人没有一个不感叹流泪的。过了几天,天表去收殓天一的尸体,把他安葬了。而佥事金声也在这一天被杀害。‎ 常州市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查 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1.(3分)B(A项,lì/shuò xū/qù yǒnɡ;B项,kuì/wèi ráo/náo chuí/tuò;C项,piāo qūn/quān shàn/zhān;D项,pò/bó qì/qiè ɡěnɡ)‎ ‎2.(3分)D(A项,主谓搭配不当,应改为“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B项,不合逻辑,要澄清的“莫须有的事情”应该是地球2012年灭亡的预言。C项,结构混乱,联系上下文,应改为“精神的充实、情感的完善与人格的提升”。)‎ ‎3.试验方法:用微弱电流刺激舌头 用内诊镜观察味蕾(2分,写出一点得1分)‎ 试验结果:吸烟会影响味蕾发挥作用,降低舌头的味觉灵敏度(或“导致舌头的味觉灵敏度下降”)。(2分)‎ ‎4.示例:夜晚,山中升起一轮明月,诗人俯身捧起一汪清泉,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则月亮也便到了手中。花香扑鼻,诗人不禁穿行花丛,尽情抚弄满枝的繁花,则山花馥郁之气便沾满了衣襟。(5分)‎ ‎5.(3分)B(徇:攻打)‎ ‎6.(3分)A(③是陈矫等人的表现;⑤是讲曹仁奉纪守法,按律办事;⑥是对事件的一般性陈述。)‎ ‎7.(3分)A(曹仁的谥号是文帝封的,不是曹操。)‎ ‎8.⑴太祖认为他的建议很有道理,于是派遣他率骑兵攻打刘备,(果然)打跑了刘备。(“善”、“破”、“走”各1分;句意通顺,1分。)⑵如今停兵在这个坚固的城池下,来攻击抱着必死之心的敌人,不是好办法啊。(“顿”、“必死”各1分;句意通顺,1分。)⑶担任将领奉公守法,(难道)不应该像征南将军(那样)吗!(“奉”、“当”各1分;语气准确,1分。)‎ ‎【文言参考译文】‎ 曹仁,字子孝,是太祖的堂弟。豪杰并起之时,曹仁也私下里组织了一千多名年轻人,在淮、泗之间活动,后来追随太祖担任别部司马,行使厉锋校尉职权。曹仁多次立功,被任命为广阳太守。太祖非常器重他的勇武和谋略,没有让他到郡县(去担任职务),任命他为议郎统帅骑兵。‎ 太祖和袁绍在官渡相持的时候,袁绍派遣刘备去攻打隐强各县,各县大多投降响应。自许昌以南,官员和百姓都人心惶惶,太祖为此而非常担心。曹仁说:“南方因为(袁绍)大军(压境)正面临危急,那种形势下我们无法救助他们,刘备又率精兵袭击,那些官吏百姓背叛(您)本来是可以理解的。(但)刘备刚刚指挥袁绍的军队,还不能得心应手,(如果我们)进攻他们,一定可以打败他。”太祖认为他的建议很有道理,于是派遣他率骑兵攻打刘备,(果然)打跑了刘备。袁绍派遣别将韩荀截断西路,曹仁在鸡洛山大败韩荀。曹仁又和史涣等人偷袭袁绍的运粮车,烧毁了他的粮食。‎ 河北平定之后,曹仁跟随太祖围攻壶关。太祖下令说:“攻下城池后,全部活埋他们。”大军连着几个月都没有攻下。曹仁对太祖说:“围攻城池必须给他们看到活着的机会,靠这个来找到活路办法。现在您告诉他们一定得死,将使他们为自己(活命)而死守。况且城池坚固并且粮食充足,进攻他们则士兵受伤,困守他们则难免旷日持久。现在停兵在这个坚固的城池下,来攻击必死的敌人,不是好办法啊。”太祖采纳了他的建议,城里的人投降了。于是统计曹仁此前此后立下的战功,封他为都亭侯。‎ 跟随太祖平定荆州时,任命曹仁为征南将军,留守驻兵江陵,抵挡吴军将领周瑜。周瑜率几万人马进攻江陵,前锋几千人刚到,曹仁登上城头观察敌情,于是组织了三百名勇士,派遣部将牛金迎接敌人挑战。敌人多,牛金人马少,于是被敌人包围。长史陈矫等人都在城头上,望见牛金等人马上要全军覆灭了,吓得脸色都变了。曹仁却怒气冲天,对左右说,“牵战马来!”陈矫等人一起上前阻拦他。对曹仁说:“敌人人多势大,锐不可当。不如舍弃这几百名将士,而将军却(怎能)亲身赴险呢!”曹仁不理睬他们,就顶盔贯甲后登上战马,率领他手下几十个壮士骑马冲出城去。距离敌人一百多步时,被一道沟阻拦。陈矫等人认为曹仁会在沟边停住,但曹仁直接越沟而过向前冲入敌人的包围,牛金等人才得以被解救。还有一些士兵没有全部被解救,曹仁又直接冲进去,救出牛金的士兵,杀死数名敌人,敌军才后退。陈矫等人起初看见曹仁出去,都很害怕。等看到曹仁回来了,就赞叹道:“将军真是天人啊!”三军将士都佩服曹仁的勇猛,太祖更加器重他,封他为安平亭侯。‎ 曹仁年轻的时候行为不检,喜欢任性而为,等他当了将军后,严格地奉纪守法,常常把国家的法律条文带在身边,按照条文办事。鄢陵侯曹彰北征乌丸的时候,还是太子的文帝写信告诫曹彰说:“担任将领奉公守法,不应该都像征南将军吗!”‎ 等当了魏王,授予曹仁为车骑将军。孙权派遣将领陈邵占据襄阳,文帝命令曹仁去讨伐他。曹仁和徐晃打败陈邵,接着进入襄阳,文帝当即派遣使者任命曹仁为大将军。黄初四年曹仁去世,谥号为忠侯。‎ ‎9.(1)有声有色,动静相衬。(2分)颔联从视觉的角度来写。在斜阳的映照下,高高的山岗倒映出紫色的剪影,盟台旧址上秋草已经开始泛黄。紫色的山,黄色的草,一片肃穆萧瑟的景象。这是静态的描写。(2分)颈联是从听觉来写。古城墙边,归巢的鸟儿争相喧鸣,牧笛声中,牧童赶着牛羊回家了。鸟喧、笛鸣,渲染出夜幕降临前的喧闹,与其他景致的空寂形成对比。这是动态的描写。(2分)‎ ‎(2)首联:诗人感叹赵去秦亡,物是人非,只有昔日的盟台仍空自笼罩在惨淡的斜阳下。(1分)尾联:不知曾经的英雄们在哪里,在此怀古只能令人空自伤怀。(1分)从首联盟台之空,到尾联人心之空,面对历史遗迹,诗人内心感到英雄无觅的孤独沧桑悲切之感。(2分)‎ ‎10.(1)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2)乘骐骥以驰骋兮 (3)绕船月明江水寒/梦啼妆泪红阑干(4)沉舟侧畔千帆过(5)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6)仓廪实而知礼节(每句1分,错字、漏字均不得分)‎ A文学类文本 ‎11.文章开头第一段表明时间是在“清晨”,一方面突出巴黎清晨行人稀少,天色灰暗,可能下雨,与法国的绅士和淑女们大清早在中国驻法领事馆前排长队的情景形成对照,表现了中国在欧洲人心中地位的提高;(3分)另一方面点明了文题“清晨,我们苏醒”,为展现下文内容和揭示文章的主旨作了铺垫。(3分)‎ ‎12.欧洲人正逐渐改变对中国固有的无知或偏见,开始友好地接受逐渐强大的中国,并试图去了解一个苏醒了的中国。(3分)隐含作者对这一现象及其前景的肯定和期盼,希望能借此增进对中国的了解,化解歧见。(2分)‎ ‎13.采用对比的手法。(2分)以二十年多前中国的年轻人悲观地看待当时的中国而纷纷出国学习与现在欧洲人排队签证到中国来作对比,表现中国逐渐强大所产生的巨大吸引力;(2分)以二十年多前中国文化出版业之落后与现在法兰克福书展上中国出版物之兴旺作对比,表现中国文化在国际上地位的上升。(2分)‎ ‎14.中国已经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开始走向强盛;(2分)中国的发展前景无限,道路宽广;(2分)中国的发展刚刚起步,任重道远,需要扎实地稳妥地前行。(2分)‎ B实用类文本 ‎15.(3分)B ‎16.对他人的尊重,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科学精神,超凡的智慧,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对科学研究不近人情的全身心投入。(前四点各1分,后一点2分)‎ ‎17.(1)在张纯如笔下,钱学森既具有一般大师的共性,如超凡的智慧、严谨的科学态度,又有鲜明的个性。(2分)(2)张纯如笔下的钱学森是个粗犷而任性的硬汉,一些看似“不近人情的描述”表现出他性格中率真的一面。(2分)(3)张纯如笔下的钱学森不只是一个充满光环的伟大人物,也有普通人的情感,因而更加有血有肉,生气充盈,“更加惹人喜爱”。(2分)‎ ‎18.参照2009年高考作文评分细则 ‎19.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断6处以内,断对一处得1分,断错不扣分;断句超过6处,每多断一处扣1分。)‎ ‎20.《大学》《中庸》《孟子》(写出两部得1分,写出三部得2分)‎ ‎21.表明孔子安贫乐道,不羡慕不正当得到的富贵。(2分)‎ ‎22.C D(C项,“终于觉醒,毅然投奔光明”错;D项,不是“鲁镇”,是“未庄”。)‎ ‎23.(1)黄忠;吕蒙;曹植;关羽(每小题1分,共4分)‎ ‎(2)王夫人逼死金钏儿后,她听到消息急忙撇下袭人,跑来王夫人处来安慰她。把全部罪过都归之于金钏儿的“糊涂”。她还说多赏几两银子就是了。为了笼络王夫人,宝钗表现得非常大方,表示了她并不忌讳把自己的衣服赏与死去的奴才穿,当即回家拿了几身衣服来。(6分,其他情节,如符合题目要求亦可。)‎ ‎24.(1)枯叶蝴蝶非常美丽;(2)它用枯槁与憔悴来伪装更为自己增添了独特的吸引力;(2)人对美的占有欲和自私牟利行为。(每点3分,共9分)‎ ‎25.托物言志。(2分)由伪装作假更导致绝灭这一角度,论及“美,更要真”的重要,抒写了对虚伪作假的憎恶和对真善美的追求。(4分)‎ 苏北四市2010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答案 ‎.1(3分)【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重点考查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常用难读易误字。‎ A.quán jiá/jiā qiàn/xiān; B.bàng/páng rèn cī/zī; C. láng zé màn; D. kēng/háng nú/nǔ lào/luò。‎ ‎2.(3分)【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可采用提取主干法(如D项)、语感审读法(如A项)来初步判别。‎ A项句式杂糅,可改为“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的无可替代的作用”,或“同时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也能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C项不合逻辑,“谁又能确保他们是否为权钱而动”应为“谁又能确保他们不为权钱所动”;D项主语残缺,删去“根据”一词。‎ ‎3.(4分)【答案】国家机关或公共服务部门(1分)在处理社会公共事务中(1分)所具备的为社会公众所认同和信任的影响能力(2分)。‎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主要考查提炼内容、概括语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筛选关键词的考题首先应该从语法角度对句子加以分析,提取核心成分,然后再压缩成关键词。本题则采用下定义形式,既有信息采集的要求,也有语句组织的考查。‎ ‎4.(5分)【答案】示例:做人要讲圆通,有技巧(2分) 就会像气球一样,一碰就远离,不愿与人交心(3分,有比喻2分,语意连贯1分)[来源:学*科*网]‎ ‎【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能力层级为E级。本题的仿写点有三:一是比喻句;二是把握横线前供仿句的句式特点,如第一句的“做人(做事)要有(讲)……有(讲)……”的句式;三是在符合“内容的吻合性”原则的前提下使语句表达连贯。‎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5.(3分)【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主要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B级。本题采用“三实一虚”的形式考查。要自然联系课文所学,在整体把握全文大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来推断文言文词的意义。B项中的“以”是“因为”的意思。‎ ‎6.(3分)【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考查的重点是指明信息的具体内容,判断信息所属的性质,能力层级为C级。其中②是写傅弈被唐高祖赏识和礼遇,侧面说明他有才学,不能说明他率直;④是说明傅弈懂得猜测皇帝的心意;⑥ 是不相信阴阳数术之书,是他“纵达”的表现。‎ ‎7.(3分)【答案】D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重点考查对文章的某一层次、段落或整体的把握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本题D项“终因醉酒而死”文中无依据。‎ ‎8.(10分)【答案】‎ ‎⑴(3分)(傅弈)多次举报庾俭的过失,但是庾俭不恨他。(得分点:省略句式、“举”、“过”、宾语前置)‎ ‎⑵ (3分)我听说“非议孝道的人,他眼中没有父母”,说的就是你萧瑀吧!(得分点:“非”、“亲”、“其……之谓”)‎ ‎⑶(3分)所有的人都被迷惑了,我只能独自偷偷地叹息,大家不听从我的建议,可悲啊!(得分点:“惑”、“窃”、“从”、省略句式)‎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本题涉及理解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力求做到“信、达、雅”。考生还要要树立采分点的意识。评分时,先看句子理解是否正确,再采点给分。如果整个句意理解错误,即使个别得分点翻译正确,也不能得分。‎ 附:【参考译文】‎ 傅弈是相州邺县人,非常精通天文历法。隋朝开皇年间,凭着仪曹的职位事奉汉王杨谅(隋文帝第五子,后为隋炀帝所杀),等到杨谅起兵,杨谅对傅弈说:“现在火星进入井宿的位置,这是什么征兆?” 傅弈回答说:“不是奇怪特别的现象。”杨谅不高兴。等到杨谅兵败,傅弈因为这件事而免于被杀,被调到扶风。唐高祖(李渊)担任扶风太守,非常敬重他;等到高祖登基后,召见傅弈并任命他为太史丞。太史令庾俭,因为他的父亲庾质在隋朝时说了占卜预测吉凶之事,违背了隋炀帝的意愿,被打入牢狱,最终死在狱中,于是庾俭引以为戒;又以凭借占卜来升官为耻,于是推荐傅弈代替自己,傅弈就被提拔为太史令。傅弈和庾俭职位相同之后,多次举报庾俭的过失,但是庾俭不恨他。当时人称赞庾俭仁德厚道,而称赞傅弈坦率正直。傅弈所上奏的天象变化情况,多次和皇上的心意相合。‎ 七年,傅弈上疏请求铲除佛教,疏中说:佛教在西域,在遥远的地方制造祸乱,本地人翻译佛经时,译者根据自己的理解,肆意附会。因而使得百姓不忠不孝,有的削发为僧,对父母君主无礼;游手好闲,穿上袈裟逃避赋税。现在的和尚尼姑,请让他们还俗成婚,就有十万户人家,生男育女,自然对国家有益,可以使兵源充足。国家免于疆土被侵占的灾祸,百姓知道皇上的威严和自己的福分。又上疏十一篇,言词尖锐率直。高祖把他的意见交给群臣讨论。中书令萧瑀与他争论说:“佛是圣人。傅弈发出这样的议论,是诽谤圣人目无礼法,请对他施加严刑。”傅弈说:“礼本出自对父母的奉养,终结于对皇上的侍奉。而佛祖(释迦牟尼)逃出城外,离开家庭,逃离他的父亲;以一介匹夫而对抗天子,以子女的身份却背弃亲人。萧瑀竟然尊奉这种无父之教,我听说‘非议孝道的人,他眼中没有父母’,说的就是你萧瑀吧!”萧瑀不能回答,只是合掌说:“地狱的设置,正是为了这种人!”高祖将要采纳傅弈的意见,恰逢传位而作罢。‎ 贞观十三年傅弈去世,终年八十五岁。临终告诫他的儿子说:佛教扰乱国家,所有的人都被迷惑了,我只能独自偷偷地叹息,大家不听从我的建议,可悲啊!你们不要研习佛教。‎ 傅弈平日遇到生病,未曾请医吃药,虽然研究阴阳五行之术,但并不相信这些。又经常在醉卧时,突然惊起说:“我一定要死了!”因此自己写下墓志铭说:“傅弈,与青山白云为伍的人,因醉酒而死,呜呼哀哉!”他的放纵旷达都表现在这一类事上。‎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1)(4分)【答案】颔联融情于景(1分),诗句描写了远处的别浦、远去的行舟,广漠而静谧的荒野,寥廓苍茫的天空等萧瑟落寞的景象(2分),寄寓了诗人的怅惘、孤独的情感(1分)。‎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解题时要注意从题目指定的“景”与“情”的角度进行赏析,赏析“景”的区域为颔联,但“情”的赏析要注意联系上下诗句。‎ ‎(2)(2分)【答案】“山鸟”喻指那些只求一时的欢乐和和平、沉湎于偏安局面的权贵们;“井梧”喻指那些看到暂时繁荣背后隐伏着危机的、关心国家命运的有识之士。‎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解题时要注意联系作者的时代背景及身世遭际。作者关切时事,借眼前实景委婉曲折地表达对朝廷投降政策的不满。“雨意欲晴”和“寒声初到”,是自然气候的变化,又实中寓虚,隐喻政治气候的变化。诗人赋予“山鸟”“井梧”以人的性格,用带有喻意的艺术形象,抒情的笔调,告诉人们:山鸟只是为目前的晴天而高兴,井边的梧桐却敏感地觉察到季节的变易。作者借此表现在宋金对峙的那个时代,那些沉湎于偏安局面的权贵们,仅希求一时的和平和欢乐,惟有关心国家命运的有识之士,才能看到隐伏着的危机。‎ ‎(3)(4分)【答案】一般古人写悲秋大多从自己的身世经历诉离情,写别恨,寄愁思,多作“儿女悲”的个人感慨(2分),而本诗却借悲秋抒发忧国之思,表现了诗人个人得失不萦于怀的豪迈气度和胸怀天下的伟大抱负(2分)。‎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查评赏诗歌意境格调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悲秋是唐宋诗词的一个重要题材,诗人们往往以之诉离情,写别恨,寄愁思,多作“儿女悲”,其中不乏名篇佳作,但像这一首借悲秋抒发忧国之思的,却并不多见。作者以“丈夫感慨关时事”的壮语作结,断然鄙弃伤时悲秋、惆怅自怜的儿女之情,痛快淋漓地托出全篇主旨,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度和伟大抱负。[来源:学#科#网Z#X#X#K]‎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8分)【答案】‎ ‎(1)夙兴夜寐;(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3)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4)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5)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6)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 ‎(每空1分,错一字则该空不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要在日常学习之中加强记忆,不仅对一些必背语段要熟练掌握,而且课外还得适当延伸。‎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11.(6分) 【答案】精选坟地典型景物细加描绘,以欢乐之景衬托伤惋之情,烘托祖先们的寂寞(4分),为下文写祖先们的复活、不再寂寞埋下伏笔(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命题问对“文章内容的表达”的“作用”,首先要以理清全文的抒情思路,整体把握文本的大意为基础,然后据此分析本段与文章主题的关系,从行文思路和感情基调入手加以分析概括。‎ ‎12.(5分) 【答案】① 对祖先去世的伤感之情;对平凡而辛劳祖先的怀念、赞美之情。(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二点个3分)②对祖先“以生命的另一种方式存活着”护佑后代家园和子孙的感念之情。(2分)‎ ‎【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重在体悟内容的思想性,能力层级为C级。答题时要在整体把握文本主旨的基础上,结合该句的上下文意,以句中的关键词的解释为突破口,来整合作答。‎ ‎13.(6分)【答案】第一问:作者运用了想象(以虚写实或拟物)和细节描写的方法来写“活着的祖先”的。(2分)‎ 第二问:通过想象祖先们幻化为鸟和风,回到曾经的家园的细节和场景,(1分)生动形象而又具体地表现了祖先们对家园一草一木及劳动成果的珍视、(1分)对子孙后代的期望和关心(1分),表达了作者对祖先们的感激和怀念之情(1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和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能力层级C和D级兼而有之。要注意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并明确常见的写作手法(修辞法、表达法、“艺术法”)。其答题模式是:运用了……手法(技巧),表达了……(内容),有……效果。‎ ‎14.(6分)【答案】(1)祖先虽已逝去,但他们的精气神仍激励着后代,为后代指引人生的方向;(2分)‎ ‎(2)祖先虽已逝去,子孙们仍一直觉得他们并没有远离,他们仍然如活 着一样关注、呵护、滋养着后代。(2分)‎ ‎(3)祖先虽已逝去,但祖先是子孙生命的源头,子孙是祖先生命的延续(承续),祖先以另一种方式活在子孙中。(2分)‎ ‎【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涵的人文精神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解答本题要抓住文中的关键句,如“当看到一处处变化以实物的形式呈现生活逐渐美好的样子,他们方才安心离去。……以他们灵魂的磷、腐朽肉体的肥,滋养生于斯安于斯的土地、河流、山川及其子孙。……我们的祖先以生命的另一种方式存活着,成为大地的一部分。……小小的坟头是一个个路标,……支撑着我们生命的走向”等等,然后在全文主旨的观照下加以整合。‎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5分)‎ ‎15.(3分)【答案】A(意在自然地引出“凑趣”这一中心论题)‎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和C级兼而有之。这类题目需要对全文综合把握,把每个选项所涉及的段落细细阅读,找寻相关信息加以比较甄别。即找出其解读的区间,找准原文有关对应语句,然后作出正确的选择。本文作者开头引用巴塞尔的“特地声明”的目的是自然地引出“凑趣”这一中心论题,而非其它。‎ ‎16.(6分)【答案】(1)特点:①迎合奉承的丑脸;②奴才的地位;③虚伪的本质;④悲剧性的命运(结局)。(4分,每点1分)‎ ‎(2)作用:借古观今,彻底暴露了凑趣家虚伪与酸臭的丑态,充分证明了“凑趣家”运气“不发旺”的根本原因。(2分)‎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兼及“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几个论据的本质,领悟作者议论的关键词,在把握全文主题的基础上加以筛选、提炼、归纳和整合。‎ ‎17.(6分)【答案】指出凑趣家只会投合、奉承主子的兴趣,使主子高兴,难以成什么大气候;(4分)嘲讽了凑趣者们的主子的无能(2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的能力,重点考查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能力层级为B级。对句子含义的理解,重点是解释“二丑艺术”、“只好骗骗”、“扮公子哥儿的小丑”这三个要点。 ‎ 扬州市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测试语文试题答案 ‎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C (A.zhá/yà  shé/zhé  shǔ   B.lòng/nòng  jiào   zhòng/chóng C.dàn/tán   lòu/lù   shè/shí   D.chen/cāng  bì/pì   bó ‎ ) 2、B (A.叹为观止: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之极、完美之至。   B.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C.蝇营狗苟:比喻人不顾廉耻,到处钻营。  D.择善而从:采纳正确的 意见或选择好的方法加以执行。) 3、①参加毕业典礼的目的不是听演讲;②毕业典礼的意义演讲者难以承受;③毕业典礼的场合不适合演讲。(每点1分,通顺达意1分) 4、正面: ①从选人角度:北大在招生选材方面增加了一个新渠道,可以多方面考察学生,发现真正对专业感兴趣、有特长和培养前途的苗子。 ②从人的自身发展角度:只要有真才实学,就有更多的施展的空间。 ③从社会角度:社会用人标准的变化有利于人尽其才,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 ④从学校角度:高校量才录用,有利于学校克服教育积弊,培养能力型人才。 负面: ①"综合素质突出的优秀学子"概念模糊,或许会成为抢夺优质生源的新手段。 ②目前的社会大环境和"推荐制"的本身局限,可能会滋生腐败现象。 ③不可能平等面向全国各地考生,会造成地域不公,可能会产生损害教育公平的新情况, (任选两个角度,观点明确各2分,有说服力表述完整1分。) 5、C(惩:警诫,有成语"惩前毖后";A项"入",《史记·魏世家》有"时上颇厌兵,入其言"例;C项可联想到成语"党同伐异";‎ ‎ D项的"物"可参照《谏太宗十思疏》"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的注释,现代汉语中有成语"待人接物"。) 6、A(凭借;B:就、竟然;C:反问语气、自己的;D:表承接、表假设或者表转折) 7、B(并非直接支援乐运言论和攻帝之过,而是用旁敲侧击的方法来唤醒周帝,措辞巧妙,是其刚直性格的另一种体现。) 8、⑴不如安慰他一下而后把他打发走,以此来使陛下的大度得以显示(显示陛下的大度)。 ⑵元岩性情威严稳重,通晓世事,每每上奏表议朝政,他都能一脸庄重之色地侃侃而谈,在朝廷上进谏或当面驳斥,没有什么顾虑的。 ⑶那些获罪的人,相互说:"平昌公治我们的罪,我们还怨恨什么呢(有什么可怨恨的呢)。 参考译文: 元岩,字君山,河南洛阳人。元岩喜欢读书,性格刚正耿直有度量,以培养自己的名节要求自己。入后周为官,多次升迁至内史中大夫,封为昌国县伯。后周宣帝继位,施政昏庸残暴,京兆郡丞乐运就抬着棺材到朝堂,条列宣帝八项过失,言语情辞非常厉害恳切。宣帝很生气,将要杀他。朝中大臣都惊恐畏惧,没有谁敢出面救乐运。元岩对人说:"三国时的臧洪为了朋友,尚能和陈容同日赴死,又何况商朝时还有比干那样的诤臣呢!假若乐运免不了被处死,我将和他一起死。"元岩到朝堂中求见宣帝,对宣帝说:"乐运知道上书面奏一定得死,他不顾及自己的性命之也要上奏的原因,是想取得后世的名声。陛下如果杀了他,就成就了他的名声,落入他的圈套中了。不如安慰他一下而后把他打发走,以此来显示陛下的大度。"乐运因此得以免死。后来宣帝要杀乌丸轨,元岩不肯写诏书。御正颜之仪恳切进谏,宣帝不听,元岩进去接着进谏,三次跪拜三次进谏。宣帝说:"你想要偏袒乌丸轨吗?"元岩说:"臣不是想偏袒他,只是担心滥杀大臣让天下人失望。"宣帝非常生气,(元岩)于是被罢职,回到了家里。 隋文帝杨坚登上帝位,元岩担任了兵部尚书,进爵平昌郡公。元岩性情威严稳重,通晓世事,每每上奏表议朝政,他都能一脸庄重之色地侃侃而谈,在朝廷上进谏或当面驳斥,没有什么顾虑的。皇帝和三公九卿,全都尊敬畏惧他。当时隋文帝刚即位,时常对后周诸侯势力逐步衰弱,从而导致灭亡引以为诫,因此把各位儿子分封为王,权势等同于王室,想用这种分封的办法建立磐石一样的稳固统治,就派遣晋王杨广镇守并州,蜀王杨秀镇守益州。当时二位王子年纪都小,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广泛地选择忠贞优秀、有极高威望的人作他们的辅佐。当时元岩与王韶都以耿直而闻名,人们说他们二人才华等同于高颎,因此让元岩担任益州的总管长史,王韶担任河北道的行台右仆射。等到元岩到任,法令明白严肃,官吏和百姓都称赞他。蜀王本性喜好奢侈,曾经想用蛮人作太监,又想将活着的死刑犯剖腹,取出死囚的苦胆作药。每次元岩都不听从命令,径直到蜀王宫中极力进谏,蜀王就在认错之后,不再作这样的事,并且畏惧元岩的为人,做事时每每遵循法度。益州的各种案子,凡经过元岩审理的,没有人不心悦诚服。那些被判罪的人,相互说:"平昌公治我们的罪,我们还怨恨什么呢。"隋文帝很欣赏他,赏赐很优厚。隋开皇十三年,死在官任上,皇上悼念惋惜了好长时间。益州百姓,没有不落泪的。元岩死后,蜀王杨秀居然就胡作非为了,渐渐地到了违背法令的地步,造浑天仪、司南车、计里鼓,大凡所用的器物,和天子差不多。又和妃子一起出外打猎,用弹射人,捕了许多山里的蛮人,用他们充当宦官。手下的辅佐没有谁能够劝阻。等到杨秀获罪,皇上说:"元岩如果还在,我儿子怎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三、古诗鉴赏(10分) 9.⑴"斜月""疏星"是所见;滴漏声、落叶声、虫鸣声"声声入耳",扰人心绪,是所闻。结构上由室外写到室内,再由室内写到室外。辗转反侧的情状表现得非常细腻。 ⑵国家多难的感怀之情,报效国家的少年之志,在这漫长的秋夜中一齐涌上心头。 ⑶室外的星月,渲染出旷远冷寂的意境;长夜的秋声,听在耳,击在心,营造出凄切冷寂的氛围。末三句,将词旨点到家国身世上,所有的景物意象都有了点点深意,真是力重千钧。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1)其叶沃若   (2)连峰去天不盈尺  飞湍瀑流争喧豗    (3)舳舻千里   酾酒临江  (4)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5)君子以自强不息 五、文学类文本(23分) 11.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2分)抒发了作者对物质上清瘦,而心灵丰足的一类人的赞美。 (3分) 12.从反面衬托淡竹的性格,或为下文写淡竹作铺垫。(3分)     从正面表现淡竹的崇高品行。(3分) 13.①在百草原中显得非常平庸。(2分) ②稻子正在扬花灌浆的美好时节,作为庄稼中的精品,准备继续生长,结实,走向辉煌的丰收。(2分) ③轰轰烈烈干出一番事业的一生,平凡从容无所成就的一生。(2分) 14.无所追求或笑忘功名(2分,仅答"豁达、感恩、充实"给1分)。外表淡雅、性格淡泊(1分)"空"是"淡"的条件、前提,"淡"是"空"的升华、发展(2分)。 六、论述类文本(23分) 15、选C。文章中看不出"作者也怀着同样的愿望"。文章中,作者认为荆轲刺杀失败的结果,比刺杀成功更好。 16、①司马迁对荆轲的偏重,描写荆轲笔墨最多,笔墨饱含深情,给人印象深刻。(3分) ②对手的地位、分量抬高了刺客的地位与分量。秦王(后成为秦始皇)的地位、分量超过其他被谋刺者,使荆轲比其他刺客高出一筹。(3分) 17、①这场短暂战斗显示了荆轲敢于单独挑战最强者,勇于赴死的勇力、胆略与英雄气概。(2分)②刺秦行动虽然失败了,但荆轲表现出的英雄气概影响深远,长久地为中国人所深深敬仰。(2分) 作用:总结全文,强调观点。(2分) 七、作文 高三语文加试题答案 一、‎ ‎ 19.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 [译文:赵襄子(晋国国卿)跟王于期学赶车,学了不久就和王于期比赛,三次换马但是三次都落后。赵襄子说:"您教我赶车没有把技术全都教给我。"回答说:"技术是全教给您了,可是您用得不对。凡是赶车所应该重视的,是马的身体与车子要和谐妥帖,(赶车的)人心和马要协调,这样才可以跑得快跑得远。今天您落在后面的时候想追上我,在我前面的时候怕被我追上。凡是驾着马车抢道比拼,不是先就是后。但是您领先或落后时心里想到的都是我,哪还能和马协调呢?这就是您为什么会落后啊。"] 20.安,调。 21."心不在马"的意思是注意力集中了,但集中的目标不对,所以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心不在焉"的意思是心神不定,思想不集中。 二、22.(5分) A("晴雯"应为"妙玉");D("英国国王误杀克劳迪斯"应为"英国国王误杀克劳迪斯的两位使者")。 23.(10分)(1)"过五关斩六将"(2分),勇武过人,体现其"武"(1分);拒绝曹操高官厚禄诱惑,千里寻兄(刘备),体现其"义"(1分)。(2) 葛朗台有着非凡的敛财能力,所以敬佩(葛朗台狡猾、工于心计,对于每一笔买卖,都精心算计,这使他在商业和投机中总是获利。有时他故意装做的口吃和耳聋,恰是他蒙蔽对手的有效武器)2分。葛朗台对金钱的渴望和占有欲几乎达到了病态的程度,凶狠,痴迷,所以人们害怕(他为了了金钱,不择手段,甚至丧失了人的基本情感,丝毫不念父女之情和夫妻之爱)2分。对金钱的贪婪和吝啬(2分)。 三、24. (4分)一般民众对偶像崇拜与对平凡人蔑视(1分)的心态,恰恰偶然(1分)同被崇拜的偶像私下(1分)树立自己权威的想法相同(1分) 25. (5分)拟人(2分)。电影以特定手法所创造的情境(3分)。 26. (6分)"历史依然是由无数的无名鼠辈的鲜血写出来的"(2分)。前一句虽然承认"历史的走向""取决于小人物的微观操作",但仍然承认"大人物的宏观决定",观点不集中,态度不鲜明(1分)。而且全文先侧重反面否定"巨人举足轻重,凡人可有可无"的观点,批评"崇拜偶像""俗子蔑视"及其意识形态,在此基础上再从正面赞颂与肯定"小人物""无名鼠辈"的历史贡献(3分)。突出强调敢后者是文章的基本倾向。‎ 盐城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一、语言文字运用 (15分)‎ ‎1.D (A.zhǔ,mán/mái,bào/pù;B.zhá/yà,dù/duó,tà;C.kēng/háng,chā,yù/xū;D.shā/chà,lǜ/shuài, mò/méi)(3分)‎ ‎2.B(A.搭配不当。应将“研制”改为“研究”或“优选”。C.结构混乱。应去掉“起了决定性作用”。D.成分残缺。应在结尾处加上“等因素”或“等困难”。) (3分)‎ ‎3.①调整经济结构,产业转型;②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益;③减少高碳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6分。每层2分)‎ ‎4. 示例:①敬畏英雄壮举,鄙视冷漠心态! ②发扬人道主义,抵制麻木冷漠!‎ ‎(3分。对比手法1分,内容合理2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5.D (蹑:踩,踏)(3分)‎ ‎6.A (②是昭宗的行为;④是韩父之言;⑥是韩建的观察与分析,反映了其精明。题干中未选)(3分)‎ ‎7.C(韩建“软硬兼施”“将昭宗逼到”华州的说法不当,文中没有写他用强力胁迫昭宗。)(3分)‎ ‎8.(1)于是派人在他所使用的器皿床榻上写字,写上这些物件的名称以便随时能看到(识记)它。‎ ‎(4分。乃,于是,1分;服,使用,1分;题,写,1分;名目,名称,1分。)‎ ‎(2)凭借它(《玉篇》)而通晓(懂得)声韵格律,闲暇时就学习书史。‎ ‎(3分。因以:凭借它(而),1分;暇,空闲,1分;课,学习,1分。)‎ ‎(3)大臣们没有谁敢直言规劝,只有韩建时常有些劝谏的话,太祖也能宽容他。‎ ‎(3分。谏诤:直言规劝,1分;惟,只有,1分;优容,宽容,1分。) ‎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1)首联用明快的色调、简洁的笔触勾勒了一幅“春郊送别图”;点明了送别的时间、环境。‎ ‎(2分,一层1分)‎ 第二联一实写眼前的景,一虚写想像中的景(“虚实结合”);一写远景,一写近景(“远近结合”)。‎ ‎(2分,一层1分。答“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给1分)‎ ‎(2)与友人惜别时的依恋之情;自己不得意、惆怅、寂寞的心情。‎ ‎(3分。第一层1分,第二层2分)‎ ‎(3)对比(1分) 以乐景写哀情(以美景反衬人物的愁情)(2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 ‎10.(1)不悱不发 (2)明辨之 ‎ (3)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4)可以横绝峨眉颠 ‎ (5)冰泉冷涩弦凝绝 (6)弓如霹雳弦惊 赢得生前身后名 ‎(7)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每句1分。有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则该句不给分)‎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23分)‎ ‎11.①壶口瀑布激昂震荡、舒缓轻悄的涛声;②黄河母亲对沉实往昔的诉说和让我们双脚紧贴土地的嘱咐。(5分。答出第一层给2分,答出第二层给5分。)‎ ‎12.①对黄河雄浑气势、雄阔涛声、动感姿态的赞美之情;②对黄河恒久坚持与把守精神的颂扬之情;③对黄河平易近人、亲和态度的赞美之情;④对黄河始终向儿孙敞开胸怀、无私给予品格的感激之情。(6分。每层2分。答对三层即给6分)‎ ‎13.①展现黄河两岸儿孙外貌、神态等方面的共同特征,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②与前文描写的观瀑群像互相照应,有点有面,形成整体;③给游者以强烈的精神感染,使之抛弃世俗重负,尽情感受母爱与亲情;④给人以美的震憾,凸现了将宁静瞬间永久珍存在记忆里的价值。‎ ‎(6分。每层2分。答对三层即给6分。)‎ ‎14.①黄河是华夏大地上的一个神明符号,代表了一种精神;②它的涛声是惊世骇俗的独特语言,胜过百卷诗书;③黄河与中华民族有着割不断的血脉和感情;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是华夏的根基,孕育了华夏文明;⑤黄河源远流长,黄河文化博大精深;⑥黄河母亲永远给人以教诲,让人感受到温情,是汲取力量的无尽源泉。‎ ‎(6分。答对2点给2分,答对3点给4分,答对4点给6分。)‎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5分) ‎ ‎15.D(A.“原本属于素质范畴的东西也外化为竞争的条件”是“知识与素质脱节”的一种表现,不符合“教育的基本诉求”;B.原文 “仅仅掌握知识和技能,教育的目的只实现了一半不到”,未表示后面两个分句的意思;C.当代中国的教育“理应”兼具教化的功能,但现在还没有“完全”兼具。)(3分)‎ ‎16.①升学竞争日趋激烈,②负担压力日益沉重,③水平质量日渐严峻。(6分,每点2分)‎ ‎17.①教育发展当前急需和长远目标的关系;②建设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关系;③培养大批经济建设急需人才和教育多样化发展的关系。(6分,每点2分)‎ 七、作文(70分)‎ ‎18.批改要求:拉开分数差距;敢打高分、满分,不打保险分。‎ 评分标准:‎ ‎①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的要求。对记叙类、议论类文章要一视同仁,不要失之偏颇。‎ ‎②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一点突出或多点涉及者均可。凡发展等级有所体现的文章分数要高上去。‎ ‎③不合题意的(明显走题),不超过21分;偏离题意,不超过35分;文体不规范,不超过42分。‎ ‎④700字左右,正常评分;字数不足,每少50个字扣1分。‎ ‎600字左右,最高不超过45分。500字左右,最高不超过35分。400字左右,最高不超过25分。300字左右,最高不超过15分。200字以下5-10分。‎ ‎⑤确认为抄袭的作文,最高不超过30分。‎ ‎⑥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扣满5分为止。‎ 语文附加题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题 (10分) ‎ ‎19.君尝谒予/怀诗数十首为贽/色卑而词款/大指自喜所长/不病人之不知/而惟欲得予一言以为信也/岂其刻肠镂肺(6分。每画对一处给1分。超出6处,每多画一处扣1分)‎ ‎20.为诗集而写的序(1分)‎ ‎21.欲得予一言以为信(1分)  序其诗而行之,庶以不孤其意(2分)‎ ‎【译文】朱君碧潭曾经来看我,送我几十首诗以为见面礼。他的态度很谦虚,谈话很诚恳,大概的意思是对做诗是很自信的,不怕人们不知道他,只求我讲一句话做证明。我想他这岂不是如此刻苦专心,爱好做诗,虽然不计较生死之外的事情,但还是不能忘怀于区区的小名吗?唉唉,这确实就是朱君的所爱好之深了。朱君已经死了,我所以为他的诗写一篇序言,使他的诗行之于世,希望不辜负他的好意,虽然我的文章说不上能够让他的诗见重于后世。‎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B D(B.“三分据实七分虚构”不对,应是“七分据实三分虚构”。D.“《呐喊》”不对,应是“《狂人日记》”)(答对1个给2分,答对2个给5分)‎ ‎23.(1)示例:‎ 不屈服于祖父的不合理要求,据理力争;‎ 背着祖父参加学生联合会的活动;‎ 反对封建家长压制青年,主张年青人应该主宰自己的命运;‎ 反对大哥觉新的“作揖哲学”和“无抵抗主义”; ‎ 同情下层人,主张人格平等,勇敢地向丫环鸣凤表达爱意;‎ 公开支持觉民抗婚;‎ 反对封建迷信,反对把瑞珏搬到城外分娩;‎ 义无返顾地冲出家的囚笼,奔赴上海,走上彻底叛逆的道路。‎ ‎(5分。写出一点给1分)‎ ‎(2)哈姆雷特 (1分) 他是一个人文主义知识分子的典型(2分) 处在矛盾之中,是思想的巨人和行动的矮子。做事优柔寡断,虽然长于思考,但却行动迟缓。(2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24.①在重大公共事件中不刻意遮掩,信息要透明;②在地方项目的建设开发上不与民争利;③不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④在执行政务中不为部门谋利益。(8分,每点2分)‎ ‎25.①地方政府要注意防止和纠正不恰当的做法,地方政府与民众良性互动;(2分)②民众既要保持合乎情理、合乎逻辑的质疑,又不可“怀疑一切”;(2分)③民众要以事实为依据,质疑止于事实,勇于质疑也乐于接受事实。(3分)‎ 镇江市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1.B(A项,sù/xiǔ qī/xī pì;B项,shè/shí qiàn/xiān mán/mái;C项,mā/mó lún/guān lòu;D项,pò yì/ài chòu/xiù。 2.B(A项,不合逻辑,将“关于”改为“对于”;C项,成分残缺,在“按照”后添加“把”;D项,搭配不当,将“完成”改为“实现”。) 3.全国高院  严格审查  企业裁员(行为)(每点1分,全对得4分) ‎ ‎    4.点评:“开心学国学”普及知识的作用或许可观,甚至将很多人引入国学的学术殿堂,(正面作用说对得3分)但那不是学术传承的方式,更谈不上将一门学问低俗化。(2分) 5.B (“形语”之国是指“他们彼此不说话,而是做比划交流”的国家) 6.C (⑤禅师对世界的认识,③为世人的认识) 7.A (并未依次统摄全篇) 8.①凡是事物的美丑好坏,是在对它们的形体相互比较中产生(1分)的, 我不知道它的美丑好坏究竟在哪里(句式1分)(文意通顺,1分)。    ②其中有个像虎豹(1分),头上还有口鼻眼(1分),我把它当作群石的首领(1分)。 ③(禅师)觉得世界混淆交错一片虚幻(1分),好像没有一件称得上贵重的物品(1分), 即使是夜光璧与瓦片石块也相关无几(1分), 又何况是这种石头呢(1分)。 【参考译文】 书《禹贡》上说:“青州产铅、松、怪石”,解释的人说“怪石,就是石头中像玉石的。今齐安江上经常有人捡到好看的石头,和玉石没有区别,多是红黄白色,上面的花纹就像人手指上的螺纹,精巧透明,十分惹可爱。即使画工再好的人也认为绘画比不了这石头的妙处,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怪石”吗? 但凡世间万物的美丑之别,都是相比下产生的结果,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假如世间的石头都像这样,那么现在看起来觉得很平凡的石头反而会变成“怪石”了。海外有用“形语”的国家,他们彼此不说话,而是做比划交流。他们用动作比用语言方便多了。要是让我用比划代替言语的话,不是也会很难么。所以说,这些由神秘大自然产生,一下子就创造出来的,在凡人看来就非常的精巧。即使这么说,从禹那时起人们就一直认为这种石头很怪异。 齐安的小孩到江边游泳,经常有捡到怪石的。我用饼子做诱饵逗他们换来石头,不久以后,得了298枚。大的寸把长,小的像枣、栗、菱、芡。其中有个像虎豹,头上还有口鼻眼,我把它当作群石的首领。又得到一个古铜盘子,用它来装石头,再往里面注上水,感觉璀璨发亮的。恰巧庐山的归宗佛印禅师有使者来访,就认为是我用的供品了。禅师用悟道的眼光观察一切,把世上乌七八糟的东西都看成空洞之物、已经不为世事羁绊,视夜明珠和美玉珍宝与瓦砾等同(的超级脱俗之人啊),更何况这种石头呢?即便如此,我还是愿意接受把这种东西作为我的供品。灌上墨池水,勉勉强强就当个笑话吧。假如说今后,山僧野人想要供奉禅师又没钱办好衣食住行的人,都用净水注石头作为供奉的,都是从我这开始的。 9.(1)衬托手法(2分)。本来神话中的仙境,人间再美也是比不上的。而诗人却倒过来说,即使“海上神仙窟”,也只能象这样的“人间富贵家”。淡淡一语,衬托出周宝府中惊人的豪奢。(3分) (2)一个“愁”字,点出了清醒的诗人并未被迷人的声色所眩惑而愁国之欲坠,(2分)酒阑人散,月已半斜,徘徊扬子江头,西望长安,北顾中原,兵戈满天地,山河残破,伤时,怀乡,忧民,尽在一个“愁”字中含蕴了。(3分) 10.(1)不思其反 (2)只是当时已惘然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4)薄暮冥冥  (5)浅草才能没马蹄  (6)俯不怍于人(7)则孤陋而寡闻 11.第①段是虚写,主要运用了排比手法表现过去对赵州桥的印象。第②段是实写,主要运用对比手法,突出赵州桥的气势。(一个分句为一点,一点1分) 12.设计科学,建造精巧,选料坚硬厚重,历代养护修缮。(一点1分,四点5分) 13.用“它”客观描写桥的气势,说明桥的构造,叙述桥的历史(2分);用“他”是拟人手法,借以表现对历史、生活的思考(2分);用“你”‎ 指桥所代表的民族精神,表达热烈赞美之情(2分)。 14.赵州桥创造了中国古代桥梁史上的许多第一,并留存至今(2分);赵州桥体现了民族的智慧技巧(1分)、体现了历代统治者对民生的关怀意识(1分);更代表了一种积极入世的牺牲精神(为世人服务的奉献品质)(2分)。 15.B(媒体人的学术根基、学者对媒体的驾驭能力同等重要;“没有通才”不当。) 16.媒体根据大众文化市场需求选择学者;学者要善讲故事,讲什么缺少主动性(或:学术失去了表达内容和表达方式的独立性);渗透的结果是用故事实现娱乐。(每点2分) 17.有利于媒体提高文化品位,加大对学术界的监督力度;有利于学术转化为社会生活的思想资源;有利于提升读者思想和情趣,推进社会启蒙,促进崇尚思想与文化的社会风气的形成。(每点1分) 18.作文((70分)) 19.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 20.讨论的是人的本性善与恶的问题。 21.告子主张性无善无恶,孟子主张性本善。     参考译文  告子说:“人性好比急流水,从东方开了缺口便向东流,从西方开了缺口便向西流。人的没有善不善的定性,正同水的没有东流西流的定向相类似。”   孟子说:“水诚然没有东流西流的定向,难道也没有向上或者向下的定向吗?人性的善良,正好像水性的向下流。人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当然,拍水使它跳起来,可以高过额头;戽水使它倒流,可以行于山中。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形势使它如此的。人的可以使他做坏事,本性的改变也正像这样。” 22.CE(C项,性格特点分析有错,三人的性格特点主要是梅悒郁,瑞珏贤慧,鸣凤善良却柔中有刚;E项,奥菲利亚是溺水而死,不是抑郁成疾而亡。) 23.(1)①刘姥姥是一个淳朴的农村老妪,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来贾府求助,虽然得到了资助,但却被无情地戏弄着,富贵者的笑声,正是她内心的隐泣,她是一个制造了笑声的悲剧人物。②刘姥姥虽为村妇,但老于世故,以巧妙的形式,打秋风,该受戏弄。③表面上看来是贾府的人戏弄刘姥姥,实际上是刘姥姥戏弄了贾府的人。她不过是略出洋相,却让她们笑了个人仰马翻。刘姥姥是主动者,贾府的人是被动者。几句玩笑,就让她们高高兴兴地掏出了银子。④刘姥姥厚颜无耻,以丧失人的尊严为代价,换取一点残羹剩饭,实际上不过是有钱有闲者一时的玩物。(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2)①桑提亚哥是现代社会人类的象征,他象征了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的强者,作者通过他歌颂了人类的勇敢和坚毅。②桑提亚哥在斗争中失败,却没有屈服.作者以这种象征表现出:在强大凶残的社会力量面前,人注定要失败,但面对死亡、厄运时无所畏惧,保持精神上的自强与自信,是人的唯一价值和出路,是人类最可贵的精神。③自然场景象征不可理喻、充满暴力的世界,神秘无常的大海和凶猛残暴的鲨鱼是邪恶与暴虐的外部世界的表现形式。④鲨鱼的围攻,寓含着作家对西方社会的理解。—人类发展现阶段充满种种暴力与苦难,人生活在凶险中。(答上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全分) 24.①出口数量巨大但优势不大,利润微薄。②“动手”多“动脑”少,依赖加工贸易,缺少创意和技术含量。 25.①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②变“中国制造”为“中国智造”;③加强“自主创新”;④加速“产业升级”;⑤营造核心竞争力。(答出四点给满分) ‎ 南京市 2010 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 1、 D 2、A 3、(1)字数有较为严格的限制 (2)即时送到用户首页 (3)通过搜索引擎获取 4、共植青春梦想,同享绿色青奥 5、D 6、C ‎ ‎ 7、B 8、(1)保皋凭借年长,郑年凭借武艺,常有抵触互不相让。 (2)现在国家动荡皇上逃难,除了你无人能向东征战,哪里是心怀私怨的时候啊? (3)平生积怨,要了解对方内心是困难的;而怀恨一定会看到对方的短处,想了解对方就更困难了。 9、(1)长期被贬到“蛮荒”之地,受尽磨难 (2)忠而见斥,内心悲愤 (3)与堂弟离别 (1)“云似墨”是说乌云密布,象征自己处境险恶。 (2)“水如天”是以洞庭水阔天长,相思绵长,相见很难。 (1)抒发了与从弟弟的依依惜别之情 表达特色:相象,融情于景,想象在梦中和宗一于江陵相会。 10、空 11、承上启下 (1)承接上文,以询问的形式,启发读者思考,“平凡的经验”引起共鸣; (2)以问路的形式,启发读者探寻诗集中“平凡的感想”,引起下文对诗集感想的叙述。 12、(1)对内容的表现胜于技巧 (2)内容朴素平易 (3)从细微处看出时代发展的趋势。 13、运用了联想,象征,以实写虚。 作用:使诗集作者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进一步突出了诗集给人们带来的光明,希望。 14、(1)介绍《亲人们》诗集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影响。 (2)借诗集的介绍,表达对时代的不满,对时代歌者与号手的赞美,对黎明的渴望,对光明必将到来的信心。 15、D 16、(1)保证河流的生态与环境需水 (2)提高用水的效率和效益 (3)转变思维,调整产业布局 17、(1)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2)热爱事业,热爱学习。 善于反思,敢于承认错误,淡泊名利。‎ ‎2010年苏锡常镇四市联考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一)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     一、1.B(A.主角/角斗都读jué;C.筹措/厝火积薪都读cuò ,汲取/负笈从师都读jí ;D.裨益/奴婢都读bì,罢黜/相形见绌都读chù)     ‎ ‎    2.D(A.“不足为训”意为“不能当作法则或典范”,属于望文生义;B.“方兴未艾”意为“正在兴起,不会停止,多形容革命的形势或新生事物,和前面的“正”语义重复;C.“不情之请”意为“不近人情的请求”,用于对人有所请求的客套话,不合语境。) ‎ ‎    3.参考示例:稚嫩之手撑起天空,救母之举尽显孝心,感恩之心惊动天地。或:接受的是生活的挑战,奉献的是宝贵的孝心,唤醒的是人们的爱心。(写成排比句,内容不太符合要求,得2分;内容符合要求,但不构成排比,得2分)‎ ‎     4.寓言内涵丰富(或内容丰富),(1分)通过故事表达哲理(或寓哲理于故事中),(2分)促进心灵成长(或丰富精神世界)。(2分)‎ ‎    二、5.D(“斫”应解释为“偷袭、袭击”)‎ ‎    6.C(①表明他勇敢,⑤表明他重兄弟情义,⑥表明他爱护百姓)‎ ‎    7.B(诸生拥戴陈明选守城时,江阴城还没有被包围,否则阎应元无法进城)‎ ‎    8.(1)情况十分紧急,每人先借一根毛竹,货款将由我统付。(假和值各1分,句意1分);(2)他亲手为受伤者包扎伤口,为死者准备上等棺木殓葬,并洒酒于地祭奠哭别他们。(手、殓、酹各1分,句意1分);   ‎ ‎   (3)阎应元四面出击(左冲右突)进行了八次巷战,抵挡他们的清军被杀伤上千人。(驰突和当各1分;被动1分)‎ ‎    三、9.(1)写了鹤从高空向孤屿盘旋而下、蝉鸣不已拖着尾声飞向别的树枝等景象。(2分)寄寓了怀才不遇、虽自视清高脱俗又无可奈何的感慨。(3分)‎ ‎    (2)①点出内心隐痛的原因,怀才不遇、仕途不畅,旅居异地、思念故乡;(3分)(写出原因得2分,写出后面任何一点得1分;如果后面两点写全,没有点出原因得2分)‎ ‎    ②扣诗题“旅次”(或呼应首联的“故山”)。(2分)‎ ‎    四、10.(1)八百里分麾下炙,沙场秋点兵(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3)枯松倒挂倚绝壁(4)徘徊于斗牛之间(5)见贤思齐焉(6)雪却输梅一段香 ‎    五、11.外出谋生或发展,参加被规定的旅游程式。(每点2分,答全两点得满分)‎ ‎    12.“一片落叶”是作者区别于社会俗情的富含个性特征的心理境界的具体体现,(2分)通过“一片落叶”,凸显了作者宁静、悠远的思想境地,(2分)结构上首尾呼应,使文章完整。(2分)‎ ‎    13. “人们的野心”指尽可能多地了解社会,熟悉世情,有时到了不切实际的地步(或追求无所不至和无所不知的生活方式和态度)(3分)“传统的空间意识”即类似于弥补履历的旅游过程中的“心满意足”。(3分)‎ ‎    14.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凝视周围的世界(生活习惯);发挥想象展开心灵的世界;保持对生活的独特思考(或者不随同流俗,有自己的追求和看法)。(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得满分)‎ ‎    六、15.C(A项“从来不会微笑”不符合实际情况;B项“很少受到外部世界的关注”在文中没有落脚点;D项“不得不作出必要的改革”不符合文意。)‎ ‎    16.①新闻主持人沉闷、紧张、单调乏味;②人人蓝装像群蓝蚂蚁;③缺少人性化。(每点2分)‎ ‎    17.①新闻变革应符合社会公众的个性化需求;②新闻变革应尊重新闻价值和传播规律;③新闻变革应十分关注公众的热点和选择。(三个要素各2分)‎ ‎    七、作文18.(基本按照200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操作,建议基准分为50分)‎ ‎    附文言文译文:‎ ‎    崇祯十四年(1641)年,阎应元调任江阴县典史。刚到任,正碰上江上的强盗驾着数百艘船,张挂着旗帜乘涨潮侵入内地,将要迫近江阴县城。阎应元带着刀箭赶出来,在街上策马飞驰,大声呼喊:“是好汉的,跟我一起去杀强盗,保卫亲人!”不一会,身边就集聚了上千人。但苦于没有兵器。阎应元又飞驰到竹行前高喊:“情况十分紧急,每人先借一根毛竹,货款将由我统付!”这一千人排列在江岸,手持毛竹如刀枪林立,人靠人像一道长墙。阎应元来回地飞马射击。一连射死三人,强盗的气焰被压了下去,扯上帆逃走了。巡抚写文状向上报告退江盗的情况,用皇帝的名义让阎应元参同都司的官衔,执掌巡回检查的县尉职权,外出可以乘车加黄盖,打大旗,由引路士卒清除道路而后通过。这是惯例中所没有的待遇,当地人把它作为荣耀的事。   豫王多铎的大军渡过长江,不久,弘光帝朱由崧被俘获。诸生打算拥戴新县尉陈明选主持县城守备。陈明选于是连夜飞马赶去迎请阎应元。阎应元连夜飞驰入城。当时城里士兵不足一千,而且粮饷尚无着落。阎应元进了城,便整理军中文件簿籍,修建城防工事,下令每家出一名男子登城守卫,剩余的男子为军中送饭。传令说:“捐送不一定都是金钱,捐粮食、布匹听便。”‎ ‎    这时迫近城下的清军已达十万。清军驾起大炮轰击城墙,城上的矮墙被炸裂。阎应元命令用铁叶裹着门板,再用泥土装在空棺材里,堵在倒塌处。碰上城中缺箭,阎应元乘着无月的黑夜,用禾秆扎成人形,每个草人竹竿上挂一盏灯,让士兵伏在城上矮墙后,击鼓呼喊,佯装要缒下城去偷袭军营的样子。清军十分惊慌,向城上发射如雨点般的密箭。到拂晓,得到的箭不计其数。   攻城主帅刘良佐由骑兵簇拥着来到城下。刘良佐,是以前弘光朝的四镇之一,被封为广昌伯,投降清朝的总兵。他远远地对阎应元说:“弘光帝已经逃走,江南再没有国君,您及早投降,可以保证富贵荣华。”阎应元回答说:“我不过是明一个小典史,还能明晓大义。将军你身为国家的重镇,不能守住江淮,却甘做敌人的马前卒,有什么脸来见我们城里深明大义的士民呢?”刘良佐惭愧地转身走了。    ‎ ‎ 阎应元性格严厉刚毅,号令严明整肃。他轻财重赏,毫不吝惜。亲自为受伤者包扎伤口,为死者准备上等棺木殓葬,并洒酒于地哭祭。和壮士说话,一定称呼“好兄弟”,而不直呼其名。   贝勒把两员降将反绑,让他们跪在城下劝降。阎应元骂道:“吃败仗的家伙,给敌人俘虏了不快点死掉,干什么还啰里啰苏!”贝勒又派人宣令:“只要杀掉四门首先起事的各一人,我们就撤去包围。”阎应元高声回答:“宁可斩我的头,凭什么要杀害老百姓!”喝令传话的清卒滚开。   贝勒已经察知城中无投降之意,攻城更加紧急。阎应元斗志昂扬地登上城楼,神情气度一如平日。第二天,城一会儿就被攻破,清军蜂拥而上。阎应元率领百名敢死队,四处出击进行了八次巷战,与他们遭遇的清兵被杀伤上千人。阎应元料想已不能幸免,跃起投入前湖,但湖水太浅,淹不没头顶。阎应元看见贝勒,挺身站立,不肯弯腰。一名清兵用长枪刺穿阎应元的小腿,小腿折断,阎应元跌倒在地。不久,应元气绝身亡。‎ 盐城市 2010 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 一、 语言文字运用 (15分) 1.D 2.C 3.美(议员)欲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我多部门展开人民币升值压力测试。 4.(1)懂对联艺术的人越来越少;(某些)对联缺少特有的文化味(弱化为标语口语)。(2)要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或:不能让对联这块文化瑰宝失传)。 二、文言文阅读 5.B 6.C 7.D 8.(1)每当在朝堂站进官员行列,敬荣的仪容举止总是超出一般人。(2)由于敬荣妾弟费慧明担任导仓丞职务,在夜间偷盗官仓里的米,被监管部门捉住。(3)敬荣永书信的方式为慧明辩解,河东王(萧)誉当即将信封好上奏朝廷。 三、古诗词鉴赏 9.(1)一是秒和眼前之景,交代登山时的情景,并点明题意;二是点出登山时间,重阳在即;三是情随境生,引发感情,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2)通过满城的风雨,苍茫的大江,薄暮的潮声等自然景观和老眼昏花,孤独登高等个人情况表现了诗人的“断肠”之感。 (3)由身世飘零的悲凉,年华已逝的叹息,理想抱负的执着,到壮志未酬的感慨,宿命相怜的嗟伤。 四、名句名篇默写 10。(1)而御六气之辩(2)必能裨补阙漏(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4)猿猱欲度愁攀援(5)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6)廊腰缦回(7)和者必寡 ‎ 其实难剐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11。1,老人孤独的守望着被遗弃的村庄;2村庄的一切孤独的守望着过去的生活;3庄稼,蔬菜孤独的守望者被弃置的土地;4作者孤独的守望着美丽的精神家园。 12.1从视觉听觉不同角度描写;2运用比拟,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想象丰富;3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气势和感染力。 13。1充分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2力图引起读者心灵的极大震撼;3希望人们对美丽的村庄行将消失给予高度关注;4为下文村庄主人的出现做出有力的铺垫。 14.1作者肯定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希望山里人能够摆脱贫困,希望山村的发展能够融入现代文明;2对美丽的山村被遗弃成空村的荒凉景象十分痛惜;3对逃离喧嚣城市却因乡村衰落而陷入更大孤独感到迷惘。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 15。C 16.1表达媒介的单一性与表现内涵的丰富性;2浪漫的随意自如与古典的严谨逻辑;3音乐风格的个人性与音乐元素的民族性;4艺术表现上的先锋性与时尚通俗的音乐外表。 17.1肖邦只为钢琴写作是他设定的自我限制;2表达媒介的单一既给肖邦的创作造成了很大障碍,更为其艺术创作的高度自由打开了空间;3营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促其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 南通、扬州、泰州三市 2010 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3分)B(A项,粘贴/沾沾自喜;C项,伛偻/衣衫褴褛;D项,泄露/公开露面,读音相同)‎ ‎2.(3分)A(A项,“平易近人”既指态度谦虚和蔼,使人容易接近,又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B项,“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使用对象有误。 C项,“特立独行”指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不合语境。D项,“春意阑珊”指春天就要过去了。阑珊:将尽,将衰。前后矛盾。)‎ ‎3.(4分)尊崇传统(2分)、把理想模式建立在过去(1分)的思维方式(1分)。‎ ‎4.(5分)‎ 示例一:千年古城迎青奥,五洲健儿展雄风。‎ 示例二:南京成功申办青奥,圣火再次点亮中华。‎ 示例三:青奥让世界了解南京,南京让青年走进奥运。‎ 评分建议:修辞手法,2分,内容合理,3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5.(3分)D(见:称代副词,我。见李密《陈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见背”句。)‎ ‎6.(3分)B(②记叙现状;⑥是写救济他人。)‎ ‎7.(3分)C(应是“未灭”,他经营垦田,目的是以便起兵之用)‎ ‎8.(1)(顾炎武)力求评定这些在当今可以施行的事,而不说拘泥于古代的虚而不实的话。‎ ‎ 评分建议:①务:力求。(1分)②质:评定。(1分)③泥古:拘泥于古代。(1分)④空言:虚而不实的话,空话。(1分)‎ ‎(2)(顾炎武)却尽力拒绝推荐来表明自己的节操,那么我还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人。‎ 评分建议:①拒:拒绝。(1分)②节:节操。(1分)③未之闻:宾语前置。(1分)‎ ‎(3)先生承受亡国的痛苦,想在天下广泛宣扬他母亲的志向。‎ 评分建议:①负:负担、承受。(1分) ②揭:公开、宣扬。 (1分) ③于天下:状语后置句。(1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先生字宁人,后改名为炎武,学者称他亭林先生。顾炎武年少时高超不凡,有远大的志向,不与人苟且迎合,性格正直,超出世俗。和同乡归庄非常友好,一起游历复社。对于书籍没有不看的,特别注重治理世事的学问。当时国内有很多忧虑之事,他叹息天下缺少有才能的人以致国家败亡。他广泛阅读《二十一史》,有关于民生利害得失的事就随即记录下来,力求评定这些在当今可以施行的事,而不说拘泥于古代虚而不实的话。晚年更加专注于记述《六经》,而《日知录》三十卷,更加是先生终身学术研究最高境界的书,凡是经书和史书中精妙的话语全部收录在书中。‎ 乙酉年夏天,顾炎武母亲六十岁,到常熟的郊外躲避战争,她对顾炎武说:“我虽然是一个妇道人家,然而承受朝廷的恩宠,果真国家有大的变故,我就为国而死。”给后人遗言不要侍奉二主。先生正响应昆山县令杨永言的征召,和嘉定生员吴其沆以及归庄一起起兵抗清,到吴地跟随夏文忠公,起兵之事没有能够成功,先生和归庄侥幸得以逃脱。第二年,几次参与吴胜兆的起兵,更想到海上组织抗清,因为道路阻隔,没有能够前行。‎ 先生怀抱故国的悲伤,国土遭受清人蹂躏,每天没有一刻能够安宁。游遍沿江一带的山水,来观赏旧都周围的美景。戊戌年,又游遍北都周围的地方。一直到山海关外,来观赏大东的美景。丁巳年,第六次拜谒思陵,开始选择定居在陕西的华阴。当初先生游遍观赏四方,他对明朝忠诚的心愿并没有丢下,先生在华阴购买五十亩田地以供早晚辛勤耕种,而开垦收获的物品,另外贮藏起来,以备起兵之用。‎ 大学士方孝感用信召见先生作为他的助手,先生说:“希望以死推辞,最下的想法是逃到世外。”方孝感听后惊恐,就停止召见他。戊午年朝廷大规模选拨人才,皇帝诏书下达,众官员争相想招致他,先生预先让在京城的众门生推辞,并且说:“刀绳都有,不要让我快速死去!”第二年朝廷大修《明史》,众官员又想推荐他,他写信给学士叶訒庵,请求一死而得以免去编修的职务。有人说:“先生认为获取好名声的人,他的心志哪里想被人知道呢?而尽力拒绝推荐来表明自己的节操,那么我还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人。”华阴的诸生请求他讲学,他也推辞了。先生拥有为世所用的谋略,却不能得到实现。尚书徐乾兄弟是先生的外甥,当他们还没有做官时,先生救济他们,等到他们富贵了,多次写信迎接先生南归,愿意把别墅给他居住,并且买田来供养他,他都没有去。‎ 辛酉年,先生死在华阴,没有子女,死时六十九岁。他的高足吴江人潘耒收藏他遗留下来的书稿,作序并发行,又另外编辑了《亭林诗文集》十卷,而《日知录》最为广泛流传。徐尚书的长孙徐涵在广东做官,从数千里外写信给我,嘱咐我给先生写表文。我沉吟思考很久,王不庵说:“先生承受亡国的痛苦,想在天下广泛宣扬他母亲的志向,到处奔波,流离失所。怎么能够回望故乡,甘心死在外地啊?哎,实在哀痛啊!”这话,大概能够用来为先生的墓作表文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1)(3分)‎ ‎①战乱连年,山河破碎(1分);②亲人离散,生死未卜(1分);③老友分别,难以重逢(1分)。‎ ‎(2)(4分)‎ ‎①以静衬动(1分),“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以峡岸的静衬托江水的汹涌,表现了对友人行程艰难的忧虑(1分)。‎ ‎②寓情于景(1分),“白马江寒树影稀”句描写江边寒风吹骨、树影稀疏的凄凉之景,表达诗人因友人离去的孤寂伤感之情(1分)。‎ ‎③虚实结合(1分),“黄牛峡静滩声转”句属虚写,写诗人想象韩十四坐船过黄牛峡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属实写,写诗人在江边送别韩十四的情景(1分)。‎ ‎④听觉与视觉相结合(1分),“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作者从听觉角度形象描绘韩十四一路辗转旅途艰险的情形;“白马江寒树影稀”则从视觉角度描绘了当时的离别之景(1分)。‎ 评分建议:答对其中两点即可。‎ ‎(3)(3分)‎ ‎①“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表现了对战乱导致生灵涂炭的忧愤之情;‎ ‎②“我已无家寻弟妹”表现了对家破人散的孤寂哀痛之情;‎ ‎③“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表现了对因友人离去的惜别之情;‎ ‎④“此别应须各努力”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勉励之情;‎ ‎⑤“故乡犹恐未同归”隐隐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之情。‎ 评分建议:答对其中三点即可。‎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1)秋天漠漠向昏黑 (2)玉盘珍羞直万钱 (3)妄自菲薄 引喻失义 ‎ ‎(4)夕揽洲之宿莽 春与秋其代序 (5)如炳烛之明 (6)俯不怍于人 评分建议:每空1分,有错即不得分。‎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11.(5分)领起全文内容(2分),概括了黄河凝聚壮大的成长历程(1分),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奇观的惊奇与赞叹(2分)。‎ ‎12.(6分)因为黄河①兼收并蓄,蔚为壮观(2分);②汇入海洋,完成使命(2分);③衔接世界,获得新生(2分)。‎ ‎13.(6分)通过想象黄河流入大海惊涛拍浪、汹涌澎湃的情景和自己“侧耳细听”的细节描写(1分),照应上文(1分),与下文写黄河入海时静穆安详的景象形成强烈的对比(2分),赞美了黄河博大宽广的胸怀以及宠辱不惊的气度(2分)。‎ ‎14.(6分)探究角度示例:‎ ‎①百川归宗、生命有终的生存法则;②生死轮回、生生不息的生命规律;‎ ‎③淡泊宁静、顺应融合的生活态度;④博大宽广、宠辱不惊的胸襟气度;‎ ‎⑤乐于奉献、牺牲自我的人格操守;⑥积累凝聚、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 评分建议:只要答对两点,即可根据合理程度和论述情况酌情给分。‎ 六、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15.(3分)B(“让他始终无法找到并实现自己的梦”一句,原文无此意。)‎ ‎16.(6分)①一个顾城足以倾城:顾城内心纯真,其自由舒展的诗性人生,令人倾倒(3分);‎ ‎②回顾顾城遗留的孤城,为之倾倒:顾城所创造的童话王国和精神世界,令人倾倒(3分)。‎ ‎17.(6分)‎ ‎①生活在幻想中,不想长大(2分);②历经幻灭,拒绝世俗世界(2分);‎ ‎③偏执自闭,自己无法跳出,别人也无法介入(2分)。‎ ‎ ‎ 苏北四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3分)【答案】C ‎ ‎【解析】A项miù/móu liǎ/liǎnɡ chèn B项qiào ài/yì biǎn/piān C项zhào / zhāo zhì/ shì ào/áo D项dí yà/zhā pí/bài ‎ ‎2. (3分)【答案】D ‎ ‎【解析】A.罚不当罪:处罚和所犯罪行不相当,多指处罚过重,与语境相反。B.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常用作贬义,此处属色彩不当。C.脱颖而出: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常用于人,此处属用错对象。D.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充分、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 ‎3.(4分)【答案】①社会性 ②平民性 ③动态性(或可变性) ④两面性(答“非主流性”亦可)‎ ‎4.(5分)①【参考示例】一只“硕鼠”,穿着西装,打着领带,拖着肥肠般的长尾巴,正想从铺着钞票的玻璃罐里逃出。无奈,任他满头大汗、高呼大喊,贪来的金钱撑肥了躯干,就是爬不出欲望的“牢笼”。(正确使用一种修辞格1分,描述符合画面内容,生动形象2分。“老鼠、玻璃罐、钞票”每缺1点扣1分)‎ ‎②【参考示例】贪得无厌者将自食其果∕贪婪者终究是作茧自缚。(要点:贪婪、自食其果各1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5.(3分)【答案】A ‎【解析】趋:奔赴。如“夜趋高邮”(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尝趋百里外”(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6.(3分)【答案】D ‎ 【解析】③和⑤不是。③是说有人煽动说侬智高在南诏将要入侵之事,张方平认为一定是谣传。⑤表现的是张方平上奏的十四条计策好。‎ ‎7.(3分)【答案】C ‎ 【解析】(不是“解散士兵,停止其它战争,到上元观灯”,而是“路遇征调前来戍守的军队就让他们回去,并停止其他劳役,此时适逢上元节日(即元宵节),他又让城门三天不关”)‎ ‎8.(10分)【答案】⑴(4分)在这期间(趁机)挑选将领,操练士兵,加固城墙,修整器械,这才是必胜的方法。(“厉”1分;“坚”1分;“除”1分;判断句1分。若语意有误,则该句不得分)‎ ‎⑵(3分)下诏催促方平前往,并答应(他)让他斟酌事宜自行处置。(“趣”1分; “便宜从事”1分;省略句1分。若语意有误,则该句不得分)‎ ‎⑶(3分)如果对他治罪,以后的边境大臣,将不敢事先做防备了。(“罪”1分;“为先事之备”1分;语句顺畅1分。若语意有误,则该句不得分)‎ 附文言文翻译:‎ 张方平,字安道,应天宋城人。从小聪明过人。被举荐为茂材,才能出众,任昆山知县。赵元昊将要反叛,写来文辞轻慢的书信,打算(意图)让朝廷谴责他并与他断绝关系以激怒他的部属。方平向朝廷请求说:“(应)顺从他的意思,让他没有发动反叛的籍口,赢得短暂的时间,在这期间(趁此机会)挑选将领,操练士兵,加固城墙,修整器械,(这是)必胜的方法。”当时国事强盛,都认为他的意见是姑息纵容,(最终还是)决定用兵。方平奏上《平戎十策》,认为:“入侵的敌寇其后方巢穴防守一定空虚,应该挥兵直扑那里。”宰相吕夷简赏识他的计策但最终没有实行。夏人入侵边境,四路因向上回复失去了时机,刘平等军队覆没,各路主帅都获罪受责。‎ 元昊臣服后,与契丹有嫌隙,来朝请求断绝与契丹的往来。方平说:“(如果这样做,这是)得到了新近依附的西夏,却失去了长久和好往来的强大对手,不是合适的办法。应该赐诏给元昊,让他谨慎处理,只要嫌隙早晨消除,那么封册就在傍晚下达。这样,对于西、北就能两得。”当时肯定了他的计谋。‎ 任益州知州。还没到任,有人煽动说侬智高在南诏,将要入侵,摄守急忙调兵修筑城墙,日夜不得休息,百姓很受惊扰。朝廷听说后,调发陕西军队,不断前往守蜀。下诏催促方平随之前往,答应他能斟酌事宜自行处事,方平说:“这一定是谣传。”路上遇见驻守兵卒,都让他们回去,其他劳役都停止。(此时)正值上元节张灯,(方平让)城门三天不关,蜀地百姓才安定下来。‎ 正值西部边境用兵,两蜀多有征调,方平因此上奏免除(两蜀)额外赋税四十万。又建议:“国家在陈留建都,不像雍、洛那样有山川可以凭恃,只是依靠重兵来立国而已。军队依靠粮食,粮食依靠水道运输,水运以汴水为主,其便利可以直通南海。天圣以前,每年征调百姓对汴水进行疏浚。其后,浅薄虚妄的人争着把裁减劳役费用作为功劳,汴水日渐堵塞,这是得到了尺寸的小利却失去了丘山那样大的好处。”于是上奏了十四条计策,皇上称好,都按照他的意见实行了。‎ 不久,张方平以工部尚书的身份做秦州统帅。侦察人员报告夏人将逼近边境,方平清理检查兵士战马,扬言(发兵)出塞。后来敌寇没来,言事者弹劾他轻举妄动,曾公亮说:“军队没有出塞,怎么叫轻举妄动?敌寇没来,(是)有防备的缘故。如果对他治罪,以后的边境大臣,将不敢事先进行防备了。”‎ 王安石放松铜禁,奸民每天销毁铜钱作为器用,铜钱渐渐亏缺。方平极力论述其害,请求责问王安石:“把几朝的法令典制,一下子全部废除,是什么用意?”皇帝采用了他的意见。‎ 元祐六年去世,终年八十五岁。‎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1)(3分)【答案】计日,即算计着日子。(1分)突出时间的短暂,借此表达对朋友的依依不舍和不得不离别的无奈(2分)‎ ‎(2)(4分)【答案】想象(虚写)、借景抒情。(2分)作者通过想象别后途中境遇以及归雁、啼猿、黄蝶、险波等景象,传达出作者与朋友分别时的凄凉与神伤。(2分)‎ ‎(3)(3分)【答案】在别离时只有醉饮才能承受这离别之苦 (1分)。作者通过醉饮来躲避别离之痛,以貌似旷达的方式,更强烈地表达出离情别绪和友情的深厚。(2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 ‎10.(1)纫秋兰以为佩(2)扪参历井仰胁息(3)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4)凝绝不通声暂歇 ‎(5)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6)横眉冷对千夫指 躲进小楼成一统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11.(6分)【答案】①开篇点题,暗示文章主旨;②与文章的结尾形成照应;③为后文叙写童年“听松”及成年后的城市生活做铺垫。(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2.(6分)【答案】(1)对比(或衬托)(1分),用寒冬的草木尽枯来突出青松不畏严寒的旺盛生命力,(1分)突出对青松的赞美之情(1分)。(2)夸张(1分),突出松涛声响之大,声势之强,声威之猛、孕育之久(1分),突出表现松涛对作者的心灵震撼。(1分)。‎ ‎13.(5分)【答案】将“松涛”称作“你”,赋予松涛人格化的特点,有利于抒发情感(2分),表达了对松涛的感激之情(1分);将“我”称作“他”,突出“我”和听到松涛的每个人,都会进入新的境界,有新的认识和胸襟。(2分,意思对即可)。‎ ‎14.(6分)【答案】①一个人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都要像青松一样生机勃勃;②像青松一样,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能傲然挺立,响彻天地;③一个人要像松一样充满正气,不可在“风月”“缤纷色彩”之中消磨掉锐气;④中国正处在一个伟大变迁的时代,要把个人的激情融入到这洪流之中。(每点2分,答对3点得满分)‎ 六、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15.(3分)【答案】B ‎【解析】“个人条件较欠缺”不够准确,第一节能看到“他们接受过高等教育”;“来自较落后地区”表述不准确,过于绝对化了,文中表述为“‘蚁族’绝大多数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 ‎16.(6分)【答案】(1)传统思想观念、家庭的期望迫使大学生选择留在大城市;(2)大城市的人生发展机会吸引大学生留下来;(3)我国就业政策的调整为“蚁族”的产生提供了依据;(4)我国就业压力空前增大;(5)大学生择业观的相对滞后,没能顺应社会现实的转变。(6)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的相脱节。(每点1分)‎ ‎17. (6分)【答案】(1)对“蚁族”无法公平地参与社会竞争表示同情;(2)对“蚁族”给社会和谐与稳定构成潜在威胁表示隐忧;(3)对“蚁族”不能正确定位自己作为“普通劳动者”的身份表示批评;(4)对“蚁族”的选择与努力表示鼓励。(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6分)‎ 七、作文(70分)参照2009年江苏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语文附加题参考答案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6分)【答案】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每处1分)‎ ‎20.(2分)【答案】书 数(每空1分)‎ ‎21.(2分)【参考答案】①做事不可急于求成,②做事要全神贯注,心无旁骛。(每点1分)‎ ‎【参考译文】‎ ‎ 赵襄主跟从王子期学习驾车,学习不久就与子期进行比赛,赵襄主换了三次马,三次都落后了。赵襄主说:“你教我驾车,没有把真本事全传给我。”王子期回答说:“本事都教给你了呀,是你使用得不恰当啊!大凡驾车特别注重的是,要使马套在车辕里很舒适,人的心意要跟马的动作协调,这样才可以加快速度,达到目的。现在国君在落后时就一心想追上我,跑在前面时又怕我赶上,其实驾车赛跑这件事,不是跑在前面就是掉在后面。不管是跑在前面,还是落在后面,都总是把心思用在和我比输赢上,怎么能有心思去调马呢?这就是您为什么会落后的原因了。” ‎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5分)【答案】A、D ‎【解析】A项,阿毛是《祝福》中祥林嫂与祥林所生的独子,寡妇单四嫂子的独子是宝儿。D项“斩马谡”‎ 在“空城计”后。中国京剧传统剧目《失空斩》即《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的合称,三出戏故事前后衔接。‎ ‎23.(10分)‎ ‎(1)【参考示例】宝玉丢失通灵宝玉,举止疯癫,贾府拟为宝玉迎娶宝钗,冲喜消灾。(1分)主事者王熙凤深知宝玉心在黛玉(1分),于是哄骗宝玉并让黛玉的丫鬟雪雁在婚礼时搀扶宝钗,(1)名娶黛玉,实为宝钗。(1分)‎ ‎(2)【参考示例】哈姆雷特只想依靠个人的力量来完成改造社会的巨大任务,以及忧郁、沉思的性格弱点导致其悲剧命运结局。所以说,其为悲剧英雄。(3分)哈姆雷从家庭的变故看到宫墙外的社会问题,有强烈的责任感,他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不是单纯地复仇,而是要重整乾坤,消灭一切罪恶。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多思想的少年。(3分)(本题应从 “悲剧”“多思想”两个层面展开分析。合情合理皆可酌情赋分)‎ 三、材料分析鉴赏题(15分)‎ ‎24.(3分)【答案】①对小问题不重视,等小事变大,才急于集中处理,一刀切除。(1分)②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已经形成一种程式、模式、定式。(2分)(要从“路径”和“依赖”两个层面进行作答)‎ ‎25.(6分)【答案】①对出现的问题不重视,采取拖延战术,责任意识不强,②率性而为,缺少约束、监督机制,③在用人机制上存在偏差,平时不做事、精力忙“大事”的人受到领导青睐。(每点2分)‎ ‎26.(6分)【答案】①运用比喻论证,将积累成堆的问题比作‘寿星头上的那团赘肉’进行说理,形象生动地揭示了现在部分部门的办事模式;②运用类比论证,将责任心不强,工作拖延的工作作风和单身汉的生活进行类比,嘲讽了有些部门办事拖延作风和无责任心;③运用对比论证,将平时做事的和平时不做事的进行对比,凸显用人机制的偏差。(每点2分,要涉及特色和分析鉴赏两个方面)‎ 南京市三模语文参考答案 ‎1.D ‎2.B(A重复赘余。荷枪实弹:打着枪,装满子弹。与“携带武器”重复。C成分残缺。“施行”后面缺少宾语“政策”。D语序不当,应当是先决定“自身”后决定“世界”。)‎ ‎3.文字中有“春”的意思1分;比喻、排比正确2分;表达向往、渴望之意,语言具体2分。‎ ‎4.随着学历的提高,城乡之间同等学历人口比例的差距逐渐拉大,重点高校农村学生比例下降(4分)‎ ‎5.A(委,委弃)‎ ‎6.B(排除②⑥,②写虞翻的学问,⑥写虞翻的讲学)‎ ‎7.B(擅长音乐的是延陵)‎ ‎8.(1)做君主的如果不持重就无法展示威严,希望您稍微留意。(前句2分,后句1分)‎ ‎(2)况且大王因为能容纳贤才,所以天下才俊都来投奔,如今一下子舍弃了这个美德,怎么行呢?(第一句2分,二、三句个1分)‎ ‎9.(1)同:都是返乡士兵。(2分)异:一病一老,(1分)一在途中一已还乡。(1分)(2)对病军人的同情。(2分)(3)以少年出征与头白返乡对比,突出戌边之长,以十万将士与“我”对比,突出战争的残酷。(4分,每点2分)‎ ‎10.(1)犹且从师而问焉(2)成由勤俭败由奢(3)寻常巷陌(4)忧谗畏讥(5)山岛竦峙(6)不以规矩(7)万里悲秋常作客  艰难苦恨繁霜鬓 ‎11.点题,(1分)由交代行程引出下文对神农氏的追述,(2分)与结尾“天子坟是山”形成呼应。(2分)‎ ‎12.①想象,赋予神农氏呼唤上苍,有求必应的神力,突出其形象的神奇。②铺陈,用神农氏许愿的三个片段突出其初种谷物的执著。③细节描写,“双手抠出”、“使劲地揉搓”,表现出神农氏对生长谷物的土地的热爱。(6分,每点2分)‎ ‎13. ①寻觅种子,种植谷物。②拓荒旷野,耕耘土地。③品尝百草,治疗疾病。(6分,每点2分)‎ ‎14.天子坟高大如山;神农氏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厚重如山;这种精神在子孙后代心中传承,并不断发扬光大。(6分,每点2分)‎ ‎15.D(“五四”时期和40年代并不独指苏曼殊的作品,而是指“现代作家”)‎ ‎16.作者认为学术研究是“寂寞的事业”,不能把它当做谋取名利的手段;学术变革时代已经过去,当下是没有学术英雄的过渡时代;没有学术英雄的时代,学术也可能有高成就。(6分,每点2分)‎ ‎17.作者希望将来学术研究能告别平淡的常规建设阶段,近日英雄辈出的学术变革时代,并希望这一过渡阶段不要太长。(6分,每点2分)‎ ‎18.略 附加题 ‎19. 沿袭古题/唱和重复/于文或有短长/于义咸为赘剩/尚不如寓意古题/刺美见事/犹有诗人引古以讽之义焉。‎ ‎20.(1)“风雅”代指《诗经》。《琵琶行》或《卖炭翁》。(2分,一处1分)(2)就诗歌的内容拟题,不沿袭古题。(2分)‎ ‎21.BE(B哈姆雷特装疯卖傻,是在去英国之前。哈姆雷特觉察内情后中途逃回丹麦。E祥林嫂是《祝福》中的人物,《祝福》出自《彷徨》)(答对一项2分,两项5分)‎ ‎22.①老船夫拒收度传人的钱,体现了重义轻财,以诚相待的美好情怀②老船夫对翠翠的关爱,体现了善良淳朴u深爱至亲的美好情怀。(6分,每点3分)‎ ‎23.原因:南蛮王孟获发动叛乱,诸葛亮为收服人心,稳定蜀国南部边境,决定对孟获恩威并施。结果:孟获归顺蜀汉,为蜀汉出兵中原解除了后顾之忧。(4分,原因2分,结果2分)‎ ‎24.①门票收入是一些景区的唯一收入来源(1分)②一些王牌景区还具有垄断性(1分)③门票支出在中远程旅游花费中比重较小(2分)④提高门票价格简便易行(2分)‎ ‎25.①旅游部门应想方设法怎就中远程游客②政府应鼓励景区免费开放③王牌景区应加强品牌输出、品牌旅游商品销售④文化类景区应该积极更新项目内涵(每点2分,答全四点得9分)‎ 徐州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3分)【答案】C ‎【解析】A项léi/lèi  jìng   lòu/lù  B项guō/guò  xiàng/hàng  liàng C项dàng/dǎng  jiān/qiān  jǐng/ jīng  D项láo  bì/bǐ  kē/gě ‎2.(3分)【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A项为结构混乱。杂糅。“主要任务是”与“最为重要”造成句式混乱,二者选一表述。C项为成分残缺。缺宾语。应在“查询户籍信息”后添加“的便利”,做“利用”的宾语。D项为搭配不当。动宾不当。“降低”不能和“核武库”“作用”搭配,应为“削减核武库”“减弱核武器在国家安全中的作用”。‎ ‎3.(4分)【参考示例】他已经养成了往海里扔石头的习惯。有时某种习惯会使我们做出了令人遗憾不已的事来。‎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总结。每句2分。‎ ‎4.(5分)【参考示例一】支持。外文缩略词并不具有普及性,未接受过外文教育的国人,尤其是老年人并不了解“NBA”“F1”等代表什么意思。‎ ‎【参考示例二】支持。可以借此校正不良的语言表达习惯,维护母语的纯洁性。社会上,许多人语言表达参杂外语,非中非西,不利于交流和汉语良性发展。俄罗斯就有类似举措在媒体上屏蔽外语。[来源:高考资源网]‎ ‎【参考示例三】反对。许多缩略词已经深刻影响了百姓生活,其使用已经成为了人们表达习惯,如“WTO”、“GDP”等基本没有人不知道其意思。强令改变约定俗成的语言习惯,是违背规律的。‎ ‎【参考示例四】反对。缩略词的使用有利于语言表达的便捷。如不用“F1”,则要表述为“一级方程式赛车锦标赛”,繁简立现。‎ ‎【参考示例五】反对。这是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霸王规定,体现不出公平。为何不屏蔽掉“CCTV”?‎ ‎(明确态度,1分;道理表达,2分;事例或现象,2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5.(3分)【答案】B  【解析】谨,小心、谨慎 ‎6.(3分)【答案】D  【解析】而,都是承接关系。A凭借……身份;表承接,来B介词,在;介词,对于C介词,表被动;动词,成为。‎ ‎7.(3分)【答案】A  【解析】燕王逃脱是因为高煦救兵到来。‎ ‎8.(10分)【答案】‎ ‎         ⑴(燕王)飞奔登上大堤,举起马鞭假装招引后备骑兵来使敌人迷惑。(“走”奔跑,1分,“佯”假装,1分;“疑”使…迷惑,1分。语意不通则该句不得分)‎ ‎         ⑵何福想要用久守的战术使燕军疲劳,就把部队转移到灵璧, 深挖护城河(壕沟)加高城墙来使自己的城池坚固。(“持久”用久守的战术或持久作战,1分;“老”使…疲劳,1分;“深堑高垒” 深挖护城河或壕沟加高城墙,1分;“固”使…坚固,1分。语意不通则该句不得分)‎ ‎         ⑶众将谋划转移军队到淮地以获得粮草,命令部队听到三声炮响就迅速出发。(“移军淮河”省略“于”1分;“就”获得,1分;“走”迅速出发,1分。语意不通则该句不得分)‎ 附文言文翻译:‎ ‎         平安,滁州人,字保儿。建文元年,攻打燕国,平安凭借列将的身份跟从出征。后来担任先锋。燕王说:“平安,竖子罢了,以前跟随我出塞,识破我用兵的计策,我要先打败他。”等到打仗的时候,不能挫败平安。燕王迷了路,只有三个骑兵跟随他。平安打败了燕国将领。燕王看到情况紧急,亲自上战场冒着箭雨、飞石奋力作战,燕王的马受了伤,箭也用完了,飞奔登上大堤,举起马鞭假装招引后备骑兵来使敌人迷惑,恰好高煦救兵来到,才得以幸免。在这时,平安作战最为尽力,燕王差一点就被平安的兵器伤到。‎ ‎         第二年,燕打败了盛庸,调军和平安作战。平安大败他们。又在滹沱河作战,又打败了他们。平安在阵中把木头绑缚在一起做成楼台,达几丈之高,作战激烈时,就登上楼台眺望,用强弓向燕军发射,燕军死了很多。滹沱河这场战斗,箭射在燕王的旗帜上就如同刺猬身上的刺那样多。燕王派人送旗帜到北平,告诉世子要小心收藏,将来把它拿给后人看。顾成在这之前已经被捉到了燕国,看到旗帜就流下了眼泪说:“我从小参军,现在年老了,经历了多场战争,从来没有见过像这样(激烈)的。”‎ ‎        ‎ ‎ 八月,平安和燕将李彬在杨村作战,打败了他。建文四年,燕军攻破萧县。平安带领军队跟随其后。燕将白义、王真、刘江迎击敌人。平安辗转作战,斩杀王真。王真,是一员骁将。燕王曾经说:“如果诸位大将都像王真一样奋力勇猛,什么事情做不成呢!”燕王于是亲自迎战,平安的部将火耳灰手持长矛大声呼喊,径直上前刺杀燕王,这时,身下战马突然跌倒,火耳灰被活捉。平安稍微引兵退却一些。过了一些时侯,又前进到小河旁,从左右两路夹击燕军,杀了它的大将陈文。不久,何福的军队也到了,与平安的军队会合。燕军更加害怕,燕王一连几天几夜都穿着铠甲。‎ ‎         何福想要持久作战使燕军疲劳,就把部队转移到灵璧, 深挖护城河(壕沟) 加高城墙来使自己的城池坚固。粮草运输遭到燕军的阻截。平安派兵前往迎接,燕王用精锐骑兵阻截平安军队,使他一分为二。何福打开壁垒前来救援,被高煦打败。晚上众将谋划转移军队到淮地以获得粮草,命令部队听到三声炮响就迅速出发。第二天,燕军突然迫近军营,发了三声炮,士兵误以为是自己的信号,争着赶赴城门,于是军队大乱。燕兵乘机进攻,平安军人马纷纷跌落壕沟,把壕沟都填满了。平安等三十七人都被捉住。平安在真定驻扎了很久,多次打败燕兵,斩杀了好几员善战的大将,燕军将领没有人敢触其锋芒。现在被捉住,军中士兵欢呼震动天地,说:“我们这些人从此就安全了!”燕王爱惜他的才能和勇气,选精锐士兵护送他到北平,命令世子和郭资等人好好照顾他。‎ 永乐七年三月,皇帝在北京巡查,批阅奏章看到平安的名字,对身边的随从说:“平保儿还在啊?”平安听说了这件事,就自杀了。皇上命令用指挥使的俸禄给养他的儿子。‎ ‎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1)(3分)【答案】(1)生活的艰辛;(1分)(2)命途的不顺;(1分)(3)生命的衰老。(1分)‎ ‎   (2)(4分)【答案】(1)通过描述滞雨通宵未歇,直到天明,侧面暗示作者通宵未眠,表明忧愁之久,内心无时无刻不被忧愁缠绕;(2分)(2)运用比喻手法,将“百忧”比喻为雨中生机勃勃滋生的青草,表现出忧愁的烦乱纷杂。(2分)‎ ‎   (3)(3分)【答案】(1)视觉角度与听觉角度。树上集聚的早鸦,是作者所见之景;沉闷的鼓声是作者所闻之景。(2分)(2)这些景物凄冷萧条,传达出作者愁闷落寞的心情。(1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8分)【答案】(1)学而不思则罔;(2)山岛竦峙;(3)渭流涨腻,焚椒兰也;(4)而御六气之辩,彼且恶乎待哉;(5)艰难苦恨繁霜鬓;(6)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   (每空1分,错一字则该空不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要在日常学习之中加强记忆,不仅对一些必背语段要熟练掌握,而且课外还得适当延伸。‎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11.(5分)【答案】①特点:描写和煦的阳光、流淌的河水、溢香的麦秸以及游戏着的狗,突出了秋日乡野静寂怡人、温馨祥和的特点。(2分)②作用:营造温馨祥和的氛围,(1分)烘托主人公愉悦舒心的心情,(1分)为与下文主人公悲剧命运形成大的“反差”做铺垫。(1分)‎ ‎【解析】考查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和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和 D级兼而有之。‎ ‎12.(6分)【答案】①描写牛被德富老汉细心饲养、调教和使用,表现了德富老汉的勤劳、善良等性格。②通过牛顶死德富老汉情节的描写,突出了德富老汉的悲剧命运。③通过牛顶死德富老汉情节的描写,表现牛对专断的爱的反叛,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解析】考查分析作品结构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可以从牛对主人公形象的塑造和表现主题等角度入手分析。‎ ‎13.(6分)【答案】①他具有淳朴、勤劳等传统农民的品格。他是铁打的庄稼汉,他不给先辈们丢脸,想得到先辈们的好评。②他善良、有爱心。他细心饲养、精心调教心爱的牛。③他对牛的爱有时是专断的、偏执的。牛不听吆喝,他就忍无可忍,又骂又抽,总认为牛是通人性的,打是亲骂是爱。④他热爱土地,对生活、对命运抱有美好的向往和期待。他曾为自己设计过几种温馨的结局,要和先辈们一块融入并扎根土地。‎ ‎(每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考查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小说中的人物的分析要根据故事情节、事件,从人物描写的方法(如动作、语言、心理活动、肖像)角度入手分析。‎ ‎14.(6分)【答案】观点一:作者在结局上的处理是合理的。‎ ‎         ①从情节上说,结局让德富老汉最后死于他精心饲养、调教、衷爱的那头牛的犄角下,前文是作了层层铺垫的,如“天上的那轮暖阳正在缓缓西移,为德富老汉的人生烘托着一个结局前的氛围”,“他发现老牛的眼睛比平常要亮一些,一束犀利的光穿透了他”,以及重笔描写祖先“坟茔”的文字等等,都为小说的结局设下了伏笔,这样的处理可以产生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3分)‎ ‎         ②从主题上说,这样的结局处理强调了“专断的、不平等的爱”的悲剧性,也表明了“世事难料,命运无常,有时甚至结局与愿望相反”的生活常理,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3分)‎ ‎         观点二:作者在结局上的处理是不合理的。‎ ‎         ①从情节上说,前文虽有铺垫,但伏笔不足,交代不够,不能必然地发展到德富老汉最后死于他精心饲养、调教、衷爱的那头牛的犄角下这一结局,缺乏艺术上的逻辑性。‎ ‎         ②从主题上看,这一血淋淋的悲剧性的结局,与前文具有诗情画意的描写反差太大,这种悲剧只是偶然现象,作者夸大了悲剧的性质,有违生活的逻辑。‎ ‎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研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考点】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发表看法。考生答题时不能脱离文意,要注意考虑到文章的主题和情节结构两个方面。‎ 六、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15.(3分)【答案】D(意在揭示出当今国人丧失羞耻感的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和C级兼而有之。这类题目需要对全文综合把握,把每个选项所涉及的段落细细阅读,找寻相关信息加以比较甄别。即找出其解读的区间,找准原文有关对应语句,然后作出正确的选择。‎ ‎【解析】‎ ‎16.(6分)【答案】第一问:说明人有了信仰和敬畏之心,才能生成和延续耻感文化,才会有耻辱感。(4分)‎ ‎         第二问:崇高的信仰和敬畏之心(或正确的人生终极目标、高尚的道德法则)。(2分)‎ ‎【解析】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分别为B级和C级。解答本题,要理清文章议论的思路,把握作者议论的中心的基础上,加以解释和分析。‎ ‎17.(6分)【答案】(1)遗忘、缺乏崇高的信仰和敬畏之心,没有终极目标和绝对法则的引导和约束。(2)受胜者为王的丛林法则等不良思潮的支配,价值观扭曲(拒绝忏悔和言说羞耻则成为自我保护战的关键环节)。(3)缺乏内省的羞耻感的体验。④有崇高信仰和敬畏之心的人数量少,影响小。‎ ‎   (每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解答本题,要充分领悟作者议论的关键词句,在把握全文主旨的基础上加以筛选、提炼、归纳和整合。‎ 七、作文(70分)参照2009年江苏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 ‎ 徐州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附加题参考答案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6分)王之弟当封耶/周公宜以时言于王/不待其戏而贺以成之也/不当封耶/周公乃成其不中之戏/以地以人与小弱者/其得为圣乎(每处1分,只要不超过6处,对1处,即得1分,不倒扣。)‎ ‎20.(1分)韩愈 ‎21.(3分)君王的话如果是错的,那就应当去改变它;君王的话如果是正确的,那就要让君王不去改变它。(3分,少1点扣2分)‎ ‎【参考译文】‎ ‎         古代作传的人曾说过,周成王拿桐叶给他幼弟,开玩笑地说:“凭着它,我要封你为王。”周公听说这件事后入朝祝贺。成王说:“那是开玩笑的。”周公说:“天子是不能开玩笑的。”于是把唐分封给幼弟。我认为这是不对的。成王的弟弟当封王,周公应该及时向成王说明,不能等到成王开玩笑之后才祝贺来促成这件事。成王的弟弟不当封王,周公就促成了一句不合道理的玩笑话,把地把人给弱小的人,他还能称为圣人吗?假设成王的话不符合道理,那么即使改变十次也不为患;关键是对于有道理的话,不可让他去改变啊,更何况成王说的是一句玩笑话呢?假若对玩笑的话一定要去执行它,这就是周公教育成王掩饰过错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5分)【答案】A、E ‎【解析】A项,贾赦应为贾政。E项揭穿阴谋的是雷欧提斯。‎ ‎23.(10分)‎ ‎   (1)(4分)【参考示例】自然界的狮子充满了力量和生命力,(1分)文中的 “狮子”是老人(桑地亚哥)的精神支柱,表现了老人的雄心壮志和对力量的渴求,(2分)突出了老人 “硬汉子”形象。(1分)‎ ‎   (2)(6分)【参考示例】董卓专权,曹操谋划刺杀董卓;(2分)董卓镜中窥见,曹操惶遽,以宝刀进献董卓,趁机骑马脱身;(2分)事情败露逃亡,卓下令缉拿曹操。(2分)‎ 三、材料分析鉴赏题(15分)‎ ‎24.(4分)【答案】蝉不可能因停止讴歌而长寿,蚂蚁亦不会因为劳动而延年。(1分)自然界生物的性命长短,皆有定份。(2分)‎ ‎25.(6分)【答案】①蚂蚁忙碌未必是美德,蝉高歌不是罪过;②蝉除了物质生命外还有享乐人生的精神追求,蚂蚁的忙碌只是为了延续生命,而生命实质并未延长;③今人不应一味去追求物质生活,而应像蝉一样锐情歌唱,享乐人生。(每点2分)‎ ‎26.(5分)【答案】对比手法。(2分)拉封丹从中看到了蝉的逸乐、蚁的勤劳,施蛰存从中看到了蝉的激情、蚁的碌碌:蝉和蚁在两人心中都打上了主观烙印,是两人抒发情感的载体,只是视角不同。(2分)两人借蝉和蚁启发人们以健康积极的态度投身生活的意旨是一致的。(2分)‎ 盐城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三次调研考试 语 文 答 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 (15分)‎ ‎1.A (A.gěi/jǐ háng/ xíng ké/qiào B.luò cì/ sì liǎ/ liǎng C.miù/ móu hé lòu / lù D.hào ráo /xiāo chì/ dì)‎ ‎2.D(A.结构混乱。“因为……的结果”这个句子由“因为……”和“是……的结果”两个句子杂糅而成。可删去“因为”或“的结果”。B.成分残缺。可去掉“由于”或“使”。C.搭配不当。可将“提出”改为“达成”)‎ ‎3.通货膨胀 名义价值 实际购买力 (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二点得3分,答对三点得5分)‎ ‎4.示例一:十年沐浴风雨阳光,今天含“新蕾”,明天成栋梁。 ‎ 示例二:十年“新蕾”不寻常,今朝吐花蕊,明日更辉煌。‎ 示例三:“新蕾” 奇葩绽十年,越开越鲜艳,越开越芬芳。 ‎ ‎ (内容表述合理1分,修辞运用恰当2分,语言生动形象1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5.D(籍,登记没收)‎ ‎6.A (①是对沈炼总的评价,不涉及表现;②指沈炼因进谏遭受的不公正待遇;③④⑤均表现了沈炼的“戆奇”;⑥是杨顺的认识)‎ ‎7.B(“对皇上也不再似以前一样忠心”说得不对。沈炼对皇上依然忠心如故,愤慨时事,大骂呵斥奸谀之人,正是他对皇上忠心的表现。)‎ ‎8.(1)看到沈炼的文章不禁为文辞华美所震惊,称他是奇异的人,选拔为第一。(惊艳,为文辞华美所震惊;1分。谓为,说是、称他是;1分。拔居,拔,选拔;居,占;意译为“选拔为”;1分)‎ ‎ (2)拦截敌人骑兵使他们不能前进,就能打开城门,方便交换有无。(遮,拦截;1分。因,于是、就;1分。通,流通、交换;1分)‎ ‎ (3)不久又紧急捉拿沈炼的大儿子沈襄,上刑具押解到宣府杖打后关押起来,身体糜烂得将要死亡。(既,不久;1分。械,用刑具押解;1分。杖,用杖打;1分。糜,糜烂,1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1)写阴雨连绵及居屋“似乘船”,表明贬谪之地环境的恶劣;结构上先抑后扬,与后面写乐情形成反衬。(第一层1分,第二层2分)‎ ‎(2)饮酒、赏菊(戴菊)、驰射、赋诗(填词)。(答对二点得1分;答对三点得2分;答对四点得3分)‎ ‎(3)开头两句,抒发了在恶劣环境中的苦闷之情;“及至”一句,抒发了适逢佳节天晴的欣喜之情;“莫笑”“君看”,抒发了虽年高而不服老的自得之情;“追两谢”“拍古人肩”,抒发了虽身经忧患却心胸开朗的豪迈之情。(每层1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 ‎10.(1)夙兴夜寐 (2)思而不学则殆 ‎(3)俯不怍于人 (4)乘骐骥以驰骋兮 ‎(5)非淡泊无以明志 (6)幽咽泉流冰下难 ‎(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8)衣冠简朴古风存 ‎(有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则该句不给分)‎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23分)‎ ‎11.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以及动作、神态描写;想像丰富;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修辞手法、描写手法2分,想像1分,语言特色2分)‎ ‎12.首尾呼应,使文章脉络相通,浑然一体;深化了文章主旨,启迪读者思考;表达了对半坡遗址文化的深切感受和真挚感情。(每层2分)‎ ‎13.叙写半坡人的劳作、狩猎和生活情景及制作的各种陶器,以及这些陶器带来的亲切感和引发的联想。 表现了半坡人的勤劳、智慧和创造精神,昭示了半坡文化的历史价值。(每问3分)‎ ‎14.将古代和现代的“半坡的声音”融合在一起;形象地诠释半坡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光大(说明半坡文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用以象征中华文化生生不息,永不枯竭。(每层2分)‎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5分) ‎ ‎15.D(A.“所处语境不同,感受也不相同”是产生不了那种“感动”和“触碰”的原因,不是“感到困惑”的原因。B.作者能客观地看待王小波的作品与“王小波热”,是因为他早看过影响王小波的作家福柯和罗素的书。C.原文中没有明说“当然……多与少”这层意思,“我很怀疑”,仅是猜测)‎ ‎16.王小波的所谓启蒙实际上是受福柯和罗素影响的结果;王小波的所谓自由是作家的一种常态,且含有不自由的成分;王小波的作品虽好,但不能盲目拔高和神化。(每层2分)‎ ‎17.要坚持自己的想法;要独立思考;要勇敢打破禁忌跟愚昧。(每层2分)‎ 七、作文 (70分)‎ ‎18.评分标准 ‎①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 ‎ 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一点突出或多点涉及者均可。‎ ‎②审题准确,材料鲜活,文体规范的文章视语言表达情况判为一类卷(63分以上)、二类卷(56~62分)。真情实感、真知灼见的文章赋分上浮;思想平庸、语言贫乏的文章赋分下浮。‎ ‎ 不合题意(明显走题),不超过21分;偏离题意,不超过35分。‎ ‎ 内容肤浅、低幼、雷同,不超过45分。‎ ‎ 文体不规范,不超过42分。‎ ‎③游戏人生、语言粗俗、格调低下的最高不得超过40分;思想情感庸俗低下,即使完篇切题,最高分不超过25分;内容恶俗不堪,最高不超过13分。‎ ‎④700字左右,正常评分;字数不足,每少50个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 ‎ 600字左右,最高不超过45分。500字左右,最高不超过35分。‎ ‎ 400字左右,最高不超过25分。300字左右,最高不超过15分。200字以下5~10分。‎ ‎⑤确认为抄袭的作文,最高不超过20分。‎ ‎⑥错(别)一字扣1分,重复不计,扣满5分为止。书写明显较差的,最多扣1分。‎ 语文附加题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题 (10分) ‎ ‎19.盖夫秦虽无道/无为尽诛荆轲之里/荆轲之闾何罪于秦而尽诛之/如刺秦王在闾中/不知为谁/尽诛之/可也 (每超出一处倒扣1分)‎ ‎20.荆轲之闾无罪于秦;刺者有人,不会连坐;秦不言尽诛其闾。‎ ‎(答对一点得1分)‎ ‎21.司马迁 ‎【译文】‎ 因为秦始皇虽然无道,也不会干出杀光荆轲乡里的事。荆轲的街坊邻里对秦始皇有什么罪要把他们全部杀光呢?如果刺杀秦王嬴政的人躲藏在街坊邻里家,又不知道他是谁,把邻里全部杀光,还说得过去。现在荆轲已经被处死,刺客找到了人,整个闾里的百姓,为什么要受牵连呢?始皇二十年,燕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秦王察觉了,就肢解荆轲来示众,并没有说全部杀掉他的街坊邻里。‎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A E(A.宝玉出家并非因恨宝钗;E.“希望天国的光辉也能照亮葛朗台罪恶的灵魂”说法有误,遗言表明她对人世间生活的否定)‎ ‎23.(1)赤壁之战 曹操训练水军,欲与孙权决战;孙刘联合,溯江迎战;周瑜采用火攻,孔明借东风,大败曹军,三国鼎立之势形成。‎ ‎(第一问1分;第二问4分,前两层各1分,最后一层2分)‎ ‎(2)克劳狄斯 欲置哈姆雷特于死地,自知罪孽深重,内心惶惑;他忏悔的目的不是反省,而是为了“一切转危为福”。( 第一问1分,第二问4分)‎ 三、材料分析鉴赏题(15分)‎ ‎24.人与人之间隔膜很深;封建思想统治和奴役严重;百姓麻木不觉醒。‎ ‎(每点3分。三点分别对应原文“人人之间各有一道高墙”或“我们究竟还是未经革新的古国的人民,所以也还是各不相通”或“时时总自憾有些隔膜”;“ 加以古训所筑成的高墙”;“ 默默的生长,萎黄,枯死,像压在大石底下的草一样”。直接摘录原句不得分)‎ ‎25.写出国人的魂灵(或“画出国民的魂灵”);关注百姓痛苦;唤起民众觉醒。‎ ‎(每点2分。三点分别对应原文“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或“ 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或“竭力想摸索人们的魂灵”;“造化生人,已经非常巧妙,使一个人不会感到别人的肉体上的痛苦了,我们的圣人和圣人之徒却又补了造化之缺,并且使人们不再会感到别人的精神上的痛苦”,“在将来,围在高墙里的一切人众,该会自己觉醒,走出,都来开口的罢”。直接摘录原句不得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