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4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四次阶段评估检测配套训练 苏教版
阶段评估检测(四) (150分钟 16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薄暮/厚古薄今 楔子/锲而不舍 曝光/一曝十寒 B.轧钢/相互倾轧 大度/度德量力 瘦削/削足适履 C.刹车/名山古刹 叱咤/姹紫嫣红 劳累/连篇累牍 D.堵塞/敷衍塞责 干劲/疾风劲草 呼吁/长吁短叹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在参加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产业峰会时表示,中国的智能电网和国外的完全不一样,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的自然环境因素所造成的。 B.湛江的吴天胜是目前全球最年轻的世界记忆冠军。日前,记者采访了这位“记忆超人”,发现他的超强记忆力并不是天赋,而是经过苦练得来的。 C.由于购房者对楼市政策有多种揣测,观望心态较重,2019年初,新房、二手房交易量大幅下跌,全国楼市哀鸿遍野。 D.环保总局将重点研究如何利用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结果来制定相关的污染治理、环保税收和生态补偿等环境经济管理。 3.请以介绍“杜鹃”的特性为重点内容,将下面一段话改写成说明性文字。(不超过45字)(4分) 在草长莺飞、春雨淅沥的时节,人们的耳畔便多了这样一种清脆悠扬的歌声。这歌声从春天持续到仲夏,从清晨飘荡到深夜,这就是杜鹃的啼叫。我们一提起杜鹃,心头眼底便好像有说不尽的诗意。杜鹃也因一遇春种来临就会适时地催人“布谷”,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布谷鸟”。然而杜鹃自己不筑巢,到了生殖季节,杜鹃妈妈会在产卵前用心寻找其他小鸟的巢穴。选定目标后,便产卵在别人的巢中,让它们帮忙孵化,小杜鹃孵化出来之后,每每将那些小鸟的雏儿挤出巢外,自己独霸着母鸟的哺育。因此,也有不少人对它颇有微词。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阅读漫画,用一句话说明它所描绘的社会现象。(不超过20个字)(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书 澹 斋 事 黄宗羲 澹斋者,武林大佛头寺僧也,尝以杀人入狱,为狱吏所困苦,久之得脱。以为人世不堪无逾于囚,遂舍身为僧,发愿以济狱中之人。每晨担粥饭,遍行各狱,聚囚而饭之。旬日则为具汤沐,夏则竹扇,冬则席稿。诸凡丸子膏药、凉水姜汤、驱蚊杀虫,琐碎当厄之物,无不曲体备用。囚见其入狱门,欢呼如孺子之见慈母焉。比户亦怜其志,有所请假,使之应手不匮。盖数十年如一日也。 岁戊戌四月,余宿昭庆寺,澹斋来求募疏,欲泥金佛首。一日,澹斋衔袖,堕一纸,拾之,则两人姓名。余惊曰:“此某某妻与子也,汝何自书之?”澹斋伪为不知状。余固问之,始曰:“两人在仁和狱中,僧因饭囚,故习之,知其为忠臣家属也。今开赎例,得四十金,则两人可矣。世路悠悠,无可告语,书之以识吾愿耳!”余曰:“此吾辈事也,奈何累子?”时钱虞山亦寓武林,余弟晦木往告之,以五十金俾澹斋。过三日,某某之子来告得赎。劝之他往,迁延不决,复见收捕。然澹斋之心尽矣。 然从此以后,亦遂不相记忆。今岁丙辰,偶见范文园谈丛林①事。余曰:“僧中之人,未必尽在丛林。”文园曰:“某所交,如悟玄之拾字,澹斋之饭囚,皆以一事终其身,亦异人也!”余曰:“所谓澹斋者,得非大佛头寺僧乎?”曰:“然。”余问近况何状,文园曰:“噫,死矣!澹斋自湖上迁城内小庵,去年鼓楼火,澹斋与焉,又迁而卒,塔临平山。”又曰:“先生既识其人,阖一言不朽其人,俾某刻之塔上?”余遂诺之。 为说者曰:夫圜土之设,圣人之所不得已也,不得已而救之于末流,亦且详慎哀矜。澹斋之所为,皆有司之事也。此不为而彼为,可叹哉!至其救忠义,行任侠,吾不得以浮屠目之矣! (选自《黄宗羲文集》,有删节) 【注】①丛林:寺院。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无不曲体备用 曲体:尽心竭力 B.僧因饭囚,故习之 习:习惯 C.迁延不决,复见收捕 迁延:拖延 D.亦且详慎哀矜 详:周详 6.下列句子中,全都能够体现澹斋“行任侠”的一组是(3分) ( ) ①发愿以济狱中之人 ②聚囚而饭之 ③欲泥金佛首 ④澹斋伪为不知状 ⑤得四十金,则两人可矣 ⑥不得已而救之于末流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澹斋在武林的大佛头寺出家,后来因为杀人而被捕入狱,在监狱中备受折磨,出狱后,发愿要救助狱中的囚徒。 B.某位忠臣的妻子和儿子被关押在仁和县的监狱里,澹斋想赎他们出狱。在钱虞山的帮助下,澹斋实现了这一愿望。 C.杭州城的鼓楼失火,澹斋所居住的小庵也被烧掉,澹斋被迫又迁到别的地方。圆寂后,澹斋被埋葬在临平山。 D.澹斋所做的救冤补弊之事,本应是官吏应尽的职责;同时,澹斋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在传记中,作者对澹斋的品质深表敬意。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比户亦怜其志,有所请假,使之应手不匮。(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阖一言不朽其人,俾某刻之塔上?(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至其救忠义,行任侠,吾不得以浮屠目之矣!(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 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锦江在成都南,绵州在成都东北,绵谷在绵州东北。 (1)“前值东风后值秋”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说明。(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颔联和颈联是如何融情入景的?请简要分析。(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尾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2) ,来吾道夫先路! (屈原《离骚》) (3)间关莺语花底滑, 。 (白居易《琵琶行》) (4)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5)庄生晓梦迷蝴蝶, 。 (李商隐《锦瑟》) (6)哀吾生之须臾, 。 (苏轼《赤壁赋》) (7)今宵酒醒何处? 。 (柳永《雨霖铃》) (8)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看 麦 熟 刘成章 肥沃的关中平原,从头年冬到次年春,田野上十有八九都铺着日渐加厚的小麦的绿毡。而到了清明节呢,农谚说:“清明麦子埋老鸹。”于是,田野处处,是厚可盈尺的绿绒被了。“清明时节雨纷纷”,一块又一块的绿绒被儿,绿光闪烁,好不喜人。从此小麦就可着劲儿长了,那绿绒被便膨起来,膨起来,一天一个样子,直至像隆起的海浪碧波,涛声震响。忽然有那么一天,麦梢儿迎风摇摆,一浪推着一浪,有了金子一样的颜色。麦梢儿的变化是一种信号,它触动了每一个庄稼人的心,而跳得最快最欢最美的,却是婆娘们的心。 婆娘,关中农村特有的称谓,把自己的一颗心分成了两半——一半在婆家,一半在娘家。婆娘负重最多、爱最多,最具人性美,最有人情味。 这不,看见麦梢儿黄了,她们立即想到了娘,想到了娘家的麦田,都准备着看望辛苦了大半年的爹娘和兄嫂弟妹,同时分享娘家麦子即将成熟的欢乐。于是,她们都忙碌起来了:蒸馍馍,烙锅盔,采拔菜蔬……丈夫、公婆都理解她们,由着她们的心性。咱关中俗话说“麦梢黄,女看娘”呀!辈辈沿袭。她们小曲悄唱,加紧了手中的活儿。手疾脚快地找篮篮,装礼物,梳洗打扮——家家屋中都是这样。她们恨不得转眼间就能扑到亲娘的怀里。 于是,麦黄天,人们都惊叹关中路,广漠的田野上,到处闪耀着看麦熟的婆娘的身影。她们的肌肤有的粉红,有的微黑,有的如春萝卜般细嫩,有的如秋白菜般健康,真是摇曳多姿,风情万种。于是,这麦黄天,田野是大片大片的黄的色块,她们是红的绿的花的荡漾的曲线。色块有了曲线喜悦的旋律,曲线有了色块成熟的神韵,而这一切被馨香浸透。 天那么蓝,那么纯,布满麦田的大地显得更黄了。大地焕发出我们民族的原色,它那么丰盈,那么辉煌。婆娘们就走在那原色之中。丰收在望,庄稼人被它燃烧,田野上便此起彼伏地飘荡着吼唱的秦腔。在那原色中,婆娘们踏着秦腔的节拍:“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这是来自《诗经》的声音。婆娘们虽然不懂得《诗经》,但这声音,早就存于她们的心坎了。 奔着爹,她们在走。奔着娘,她们在走。她们粘着轻尘的布鞋、皮鞋、胶鞋,踩下急切的脚印,千姿百态,南来北往地撒布在旷野,一如总也开不败的夏的花朵。 一片胜似一片的麦子,常常逗引得她们停下脚来。她们被关中大丰收的景象撩拨得晕晕乎乎,竟至忘了此刻身在何处,以为自己嗅到的已是娘家麦子的芳香,等恍然大悟——这哪是娘家的麦地呢,便独个儿笑了起来,如歌似的灿烂。但绝不吝惜泼出去的情意,娘家爹和丈夫不都常说么,人不能太自私了,天下农民是一家。是的,也应该为别人喜欢喜欢。何况,娘家地土好,人又勤,麦子一定不会比这儿差,也应该提前为之开怀一乐了。 满怀的麦香,满心的快活,满鬓角的汗珠,满眼睫的光。她们的身姿是大小雁塔上的风铃。正干农活的男人们都知道她们是干什么去的,都为她们而感到自豪和充实。婆娘们喜滋滋地迈开脚步。现在,娘正在做什么呢?是不是早站在村口的老椿树下等我了?爹又在做着什么?一定是风风火火地联系收割机去了,但他这两天会早早地赶回家的。爹娘都上了一把年纪了,女儿多么想多住上几天,好给他们凑一把力,把麦子颗粒不剩地收到囤子里头。这期间一定要尽量多帮爹娘干一些事情,比如缝缝补补呀,比如领着患老年病的爷爷上医院诊治呀。可是,爹又会厉声吼叫:“哪有这种情理?”娘也会柔声相劝:“听你爹的话,回去吧。麦忙天,谁家不是等着人手用哩?”而她们自己也放心不下婆家的事啊!婆娘,婆娘,婆娘的心里有多少牵挂啊! 脚下的这条路,已经走过百遍千遍了,却愈走愈亲切,愈走愈爱走。而且总是一边走一边在心里悄悄呼唤:娘啊娘啊,我回来了!无边麦田的金黄的底色,她们的脚步编织着一幅既古老又鲜活的关中农村的风俗画。她们望着麦子,她们也是麦子,装饰着田野。她们急匆匆地前行,她们心灵的麦芒在前行中颤抖着,折射出最亮丽最动人的光彩。 11.文章开头比喻手法运用非常有特色,结合第一段内容具体分析这一手法及其好处。(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五段,作者为什么要引用婆娘们并不懂得的《诗经》中的诗句?(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文章结尾,作者赞美“她们心灵的麦芒在前行中颤抖着,折射出最亮丽最动人的光彩”,请简要概括“最亮丽最动人的光彩”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结合全文内容,探究作者的情感倾向。(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希特勒与雍正帝 徐懋庸 ①大家都说希特勒是个摧残文化的暴君,但据他自己说来,却又是个风雅的人物。在某次宴会上,他对艺术界及电影界的名士脱尼·瓦耐克说:“在某种意味上,我是艺术家,倘若我不涉足政界,那么一定会成就一个纯粹的艺术家。” ②这话有几分是不骗人的。读他的传记,知道他的幼年,实曾充满了做一个画家的热望,直到他在维也纳的美术学校的入学试验中落第以后,这才把心力用到别方面去了。 ③然而,这回的提起这样的话,是有别的用意的,再看后文就可明白: ④“ 我主张用电影和无线电来宣传主义,使全国国民及各国人民充分了解国社党(纳粹党)的精神。可是我不赞成把政治宣传藏在艺术的外衣下的那种办法。政治是政治,艺术是艺术,应该各自生长发展的。然而,真正的艺术家是一定会奔赴到我们的旗帜下面来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是建设的,而真正的艺术家,也完全是建设的。所以纯粹的艺术家,惟在我们所抱的思想中,能够发见真正的力量。” ⑤引为同志,曲曲折折委委婉婉地说来,到底只是一句话:“你们投降我罢。”但多么为艺术留地步,为艺术家留身份,真有礼贤下士之风。单是这样地看看,希特勒是并不怎样横暴的。 ⑥其实这是希特勒一班人的传统的手段之一:“硬功”以外的“软功”。不过希特勒是暴君中之彻底者,他曾宣言“微温主义”是他的不共戴天之敌,我们总以为他是一味硬做的,可是这回也使用起微温主义的软功来了,足见软功确乎是少不得的。 ⑦清朝的雍正帝,也不是一位仁君,在上海滩上流行着的剑侠小说里,他的性格表现得尤其阴险残酷,单是那件“维民所止”的文字狱,就足以证明他的不讲道理了。然而,他曾做过比希特勒更其仁明的事情,就是对于曾静事件的处置。曾静受吕晚村的学说的影响,发为恢复汉族的运动,怂恿岳钟麒谋反,不成,被捕。雍正帝知吕晚村一派的学说盛行,甚为惊骇,因急加辩疏,冀以杀反清思想之势力。于是将自己之辩疏与曾静供词,合而为一,名曰《大义觉迷录》。他说:“朕今若焚毁彼等之书,使将来不见此书,转滋疑惑误会,以为得圣贤之真传,此固非朕之本意也。”曾静,则不加诛戮,只是下令放逐了事。 ⑧对于一个落第书生的供词和一个已死的遗民的著作,也加以辩疏和批评,比起杀和烧来,实在麻烦得多了。然而倘非必要,雍正帝是一定不肯用这种麻烦的软功的罢。 (原载1933年9月14日《申报·自由谈》) 15.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6.文章第⑥段中所说的“软功”含义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8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7.作者为什么认为雍正帝比希特勒“更其仁明”?(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锻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 请以“非走不可的弯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附 加 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然 而 有 志 于 为 文 者 其 功 必 自 八 家 始 何 以 言 之 文 莫 盛 于 西 汉 而 汉 人 所 谓 文 者 但 有 奏 对 封 事 皆 告 君 之 体 耳 。书序虽亦有之,不克多见。至昌黎始工为赠送碑志之文,柳州始创山水杂记之体,庐陵始专精于序事,眉山始穷力于策论,序经以临川为优,记学以南丰称首。 (节选自刘开《与阮芸台宫保论文书》) 20.刘开认为汉文的不足之处是什么?(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柳州”“南丰”各指哪位作家?(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沈从文在《边城》中借“爷爷”之口介绍了湘西民俗中两种求婚方式:一是走马路,由家长请了媒人到女方家中提亲;二是走车路,由小伙子为姑娘唱三年六个月歌。 B.曹雪芹为《红楼梦》中的人物取名时大多包含了深层的意思,如贾府四姐妹的名字合起来可以理解为“原应叹息”,这就预示了她们命运的不幸。 C.《茶馆》第三幕中,“裕泰”茶馆中“莫谈国事”的纸条写得更大,数目更多,而且旁边还有一张纸条“茶钱先付”。这表明茶馆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 D.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在复仇过程中,为自己的优柔寡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自己中剑而亡;情人奥菲莉娅因为遭到抛弃而发疯,最终溺水而死。 E.阿Q是鲁迅先生塑造的一个遭受屈辱却用精神胜利法自我麻醉的形象,在他看来,“革命”就是报私仇、抢东西、娶老婆。 23.简答题(10分) (1)《欧也妮·葛朗台》中,在处理弟弟破产官司上,老葛朗台是如何欺骗那些巴黎债主的?据此简析老葛朗台的性格特征。(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概述《三国演义》中“舌战群儒”的起因、经过和结果。(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被称作“新生代农民工”的他们,大多是背井离乡肩负帮助家庭脱贫责任的孩子,我们的政府和社会除了满足他们劳动就业、权益保障、民生期待之外,还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呢?有人说应满足“休闲”。其实,“休”是要有环境条件的,而“闲”则指心情不但足以放松,且较愉悦。此两方面,目前对于他们来说似乎是奢望。绝大多数农民工在城市从事着脏、险、苦、累的体力劳动,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劳动报酬低和社会保障不健全,从经济、精力和体力上抑制了他们的基本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意愿。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无闲”去享受精神文化生活。在全面商业化了的城市社会,如果一个劳动者,特别是做那种脏、累、挣钱又少的活儿的体力劳动者,如果仅仅被视为劳力,而不被当成必须友善而礼貌地对待的一个人,则他根本不能感受到劳动者的尊严,更何谈给他们提供精神文化产品?这不应该是一个向他们自身提出的问题,而应是对城乡差别和社会平等的叩问。总而言之,“有尊严的劳动”也罢,“有尊严的生活”也罢,首先应立足于对政府、对企业、对社会的建言,而不是反过来“教化”需要关注和关怀的劳动者。启蒙他们的自我意识是必要的,启蒙社会良知则更必要。 24.为什么“休闲”对于他们来说似乎是奢望?(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联系全文说说你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结合材料,谈谈当前之于“他们”,我们应该怎么做。(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C 该项各加点字的读音为shā/chà,zhà/chà,lèi/lěi。A项各加点字的读音为bó,xiē/qiè,bào/pù。B项各加点字的读音为zhá/yà,dù/duó,xuē。D项各加点字的读音为sè,jìn/jìnɡ,yù/xū。 2.B A.句式杂糅。“主要原因是”“是因为……所造成的”不能混用。C.搭配不当。“全国楼市哀鸿遍野”不搭配,“哀鸿遍野”形容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的悲惨景象。D.成分残缺,在句末加“的政策”。 3.【解析】此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回答此类题,要注意细读材料,提取重要信息。题目要求以“杜鹃”的特性为重点内容,那么紧扣“特性”二字,就可以从原材料中提取“昼夜不停啼叫”“不筑巢”“不孵卵”“不哺育幼鸟”等信息。 答案:杜鹃,又名布谷鸟,在春夏时节常昼夜不停啼叫,它不筑巢、不孵卵,也不哺育自己的幼鸟。 4.为了私利,对某些作品进行名不副实的宣传(炒作、吹捧)。 5.B 根据语境可知,“习”应该是“熟悉”的意思。 6.A ①救助囚徒的宏愿;②救助囚徒的行为;⑤救助忠臣家属的急切心情;③写其向佛、礼佛之心;④写其掩饰的神态;⑥关于监狱设置的议论,与澹斋无关。排除含③④⑥的选项。 7.A “尝以杀人入狱……遂舍身为僧”,入狱、出家时间表述有误。 8.【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1)句中“比户”“怜”“假”“匮”为重要实词,(2)句中“阖”“不朽”(使动)、“俾”为重点词语,(3)句中“忠义”(忠义之士)、“以”“目”为重要词语。 答案:(1)邻居们对他的志愿也同情(理解赞同),有什么要借的,都使他随手得到,不感到匮乏。 (2)何不为他写几句使他不朽,让我把文字刻在塔上? (3)至于他救助忠臣义士,行任侠之事(或尚义任侠/扶助弱小,帮助他人),我更不能把他当(一般的)和尚看待了! 附【译文】 澹斋,是武林大佛头寺的僧人,曾经因杀人入狱,被狱吏折磨,很久以后才得以出狱。他认为人世间最难以忍受的,莫过于做囚徒了,于是舍身做了僧人,发愿要救助狱中的囚徒。每天早晨担着粥饭,走遍各个监狱,招集囚犯让他们进食。每十天就为他们准备热水沐浴,夏天就带上竹扇,冬天就带上席子(禾秸编成的席子)。所有药丸膏药、凉水姜汤、驱蚊杀虫等各种对付疾苦的东西,没有不尽心竭力准备以供使用。囚犯看见他踏入监狱门,欢呼如同孩子见到慈母。邻居们对他的志愿也同情(理解赞同),有什么要借的,都使他随手得到,不感到匮乏。这样几十年如一日。 戊戌年四月,我住在昭庆寺,澹斋来求我写一篇募化财物的文章,准备在佛头上泥金。有一天,澹斋捋袖子,掉下来一张纸,拾起来一看,则是两个人的姓名。我吃惊地问:“这是某某人的妻子和儿子,你是从哪里抄来的?”澹斋假装不知道的样子。我追问他,他才说:“这两个人在仁和县的监狱里,我因为给囚犯送饭,所以熟悉他们,知道他们是忠臣家属。现在官府颁布赎人的条例,(如果)有四十两银子,两人就可以出狱了。人世久长遥远,无处可以求诉,只能写下他们的姓名记下我的愿望罢了!”我说:“这是我们这些人的事情,为什么要(怎么能)麻烦你呢?”当时钱虞山(常熟人钱谦益)也住在武林,我的弟弟黄晦木前往告诉他这件事,他拿出五十两银子让晦木交给澹斋。过了三天,某某的儿子前来告诉我被赎了出来。我劝他到别处去,他拖延不决,又被抓了回去。但澹斋的心意已经尽到了。 然而从此之后,我再也没有见过澹斋。今年丙辰,偶然见到范文园,谈起寺院中的事。我说:“僧中之人物,不一定都在寺院里。”文园说:“我所交往的,像悟玄捡拾字纸,澹斋给囚徒送饭吃,都终身专做一件事,也是不同寻常的人啊!”我说:“你所说的澹斋,莫非是大佛头寺的僧人吗?”文园说:“是的。”我问澹斋的近况如何,文园说:“啊,死了!澹斋从西湖边迁至城内的小庵,去年鼓楼失火,澹斋的小庵也被烧掉,又迁到别的地方,之后死了,埋葬他骨灰的石塔在临平山。”又说:“先生既然认识他,何不为他写几句使他不朽,让我把文字刻在塔上?”我就答应了。 创立学说的人说:监狱的设置,是圣人不得已而为的,不得已从颓风弊俗中救助囚徒,尚且周详谨慎哀怜同情。澹斋所做的事,本来全是官吏的事情。官吏不做而澹斋做了,可叹啊!至于他救助忠臣义士,行任侠之事(或尚义任侠/扶助弱小,帮助他人),我更不能把他当(一般的)和尚看待了! 9.(1)借代。“东风”代指春天。 (2)颔联写芳草“碍马”,白云“遮楼”,表达了诗人对锦江美景的依恋之情。颈联写山含恨,水悲歌,抒发了诗人告别锦江后的离愁别恨。 (3)点明思念友人的题旨;以景作结,乔木高耸、淡烟迷茫的画面,使诗的情韵悠长,余味无穷。 10.(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2)乘骐骥以驰骋兮 (3)幽咽泉流冰下难 (4)艰难苦恨繁霜鬓 (5)望帝春心托杜鹃 (6)羡长江之无穷 (7)杨柳岸、晓风残月 (8)学而不思则罔 11.【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表现手法的能力。题干已经明确开头运用了比喻手法。分析时就要结合具体的内容分析本体和喻体,然后再分析该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以及思想情感。 答案:将小麦比作日渐加厚的绿毡、厚可盈尺的绿绒被、隆起的有着金子颜色的海浪碧波,从厚度和颜色上展现了麦子日渐长高、饱满、成熟的全过程,形象地写出了丰收之景和人心情的快乐。 12.【解析】本题考查对于内容和手法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要明确婆娘们所吟唱的《诗经》中的诗句的内涵,把握其中蕴含的孝敬父母、感恩父母的思想。婆娘们虽然不懂《诗经》,但她们懂得感念父母的恩德,懂得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这种歌声在关中平原上传唱就是喻指中华民族孝顺、回报父母的传统美德依旧具有生命力。引用《诗经》中的诗句也表现了这种风俗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 答案:①婆娘们虽不懂《诗经》中的诗句,但是她们懂得理解父母的辛苦,感念父母的恩德,用孝顺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②《诗经》之歌融入秦腔,在关中平原上传唱,说明中华民族孝顺、回报父母的传统美德依旧具有生命力,这声音能够焕发出民族的纯朴本色;③体现“看麦熟”风俗的悠久历史、文化内涵和深厚底蕴。 13.【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精神面貌的分析能力。“最亮丽最动人的光彩”是指婆娘们的精神品德,即文中描绘出来的勤劳、善良、聪明、孝敬等传统美德。 答案:勤劳、善良、聪明能干、热情、孝顺、质朴的民族传统美德。 14.【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的情感倾向的探究能力。解答本题要立足文本,分析把握作者蕴含在文中的思想情感。作者通过对婆娘情感的抒写表达了对于丰收的期盼和面对丰收的喜悦,也蕴含了对关中婆娘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关中质朴的风土人情的讴歌。 答案:(1)对丰收的期盼与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2)对关中婆娘充满了赞美之情;(3)对关中风土人情和民族质朴本色的讴歌之情。 15.【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本的结构和理顺文本思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概括文本各部分的内容,进而把握文本的思路。 答案:首先,借希特勒的例子引出话题;其次,揭示希特勒虚伪言行的实质;最后,举雍正帝的例子进一步深化自己的观点。 16.【解析】本题考查解读文本中重点概念的含义以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读“软功”的含义就要把之放到具体的语境中。根据第⑥段“其实这是希特勒一班人的传统的手段之一:‘硬功’以外的‘软功’”这句话可知,“这”指代前文表述的内容,那么解答本题就要概括第④段、第⑤段的内容,“软功”即表面采取温和态度,实际却从思想上对人民进行控制,而“软功”的表现就是这些文段中含有的“为艺术留地步”“为艺术家留身份”“礼贤下士”等。 答案:含义:统治者表面采取温和态度,实际却从思想上对人民进行控制的手段。(意思对即可)具体表现:为艺术留地步,为艺术家留身份,礼贤下士,对反对者从思想舆论上进行批判。 17.【解析】 本题考查解读文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就要分析比较希特勒对于文化界的态度和雍正帝对于要谋反的敌人的态度,进而挖掘其本质内涵,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 答案:希特勒对文化界人士采取的拉拢的态度是一种假“仁明”,而雍正帝表面宽大对待自己的敌人,实际上却是从思想舆论上彻底批判,比希特勒更加阴险。 18.【写作提示】“非走不可的弯路”,从短语形式和内容来看,充满了人生的哲理思考。形式上是一个偏正式短语,体现了一定的限制性;内容上,“弯路”前面加了“非走不可”这一定语,强调了人生的弯路是每一个人所必须经历的,突出了生命的必然过程。所以,在选材立意时一定要认真审题,并注意题目中的两点含义。 对“弯路”内涵的理解与诠释。“弯路”的本义是弯曲的、不直的路。因此,题目中的弯路是一个比喻,它指工作、学习等不得法而多下的功夫。所以,“弯路”指的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因主观失误而造成无法弥补的令人痛心的过错。 对“非走不可的弯路”内涵的理解与诠释。“非走不可的弯路”表示事理和情理上的必要性、必然性。人生或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失误每个人都会犯,只是或大或小而已。但正是一次次的失误,让我们吸取教训,即材料所述“锻炼出钢筋铁骨”,帮助我们走向成功。 在构思行文时一定要确定好文题的表述对象,文题中心成分“弯路”为我们提供了较广阔的写作空间。从写作内容看,它首先是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年轻人在追求理想、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在不断成长、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所做的各种积极的努力、探索、尝试,尽管由于自身年轻的局限,这种努力、探索、尝试可能暂时以失败告终。这样的努力、探索、尝试又何尝不是一种弯路?其实,一个家庭、社会、国家乃至整个人类也都会“摔跟头”“碰壁”“头破血流”,如家族曾经的衰落、国家的动荡,十年“文化大革命”,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些曾使社会发展或整个人类的文明进程受到阻碍的现象,又何尝不是“弯路”呢? 19.然而有志于为文者/其功必自八家始/何以言之/文莫盛于西汉/而汉人所谓文者/但有奏对封事/皆告君之体耳。 20.文体单调(或“文章体制简单”)。 21.柳宗元,曾巩。 22.AD A项错在两种方式名称颠倒,D项错在奥菲莉娅发疯的原因,应该还有父亲被杀这个原因。 23.(1)在处理弟弟破产纠纷问题上,老葛朗台一方面安排侄儿查理签订文书,放弃继承父亲遗产,以便钻法律空子摆脱巨额债务;另一方面又拍卖兄弟遗产,支付部分欠款以此蒙骗巴黎债主,并许诺等侄儿发财后归还。老葛朗台贪婪、吝啬、自私,精于算计,诡计多端,是极端的利己主义者和冷酷的拜金主义者。(大意对即可) (2)为联吴抗曹,诸葛亮前往柴桑游说孙权,面对东吴以张昭为首的主降派的轮番发难,他晓以利害,一一将他们驳得哑口无言,终于促成了孙刘联盟。(起因、经过、结果均要写明) 24.①客观上,他们工作和生活之处没有可供休闲的环境条件;②主观上,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使他们“无闲”去享受精神文化生活。(每点2分) 25.①一方面,农民工要自尊、自立、自强,创造条件自觉融入城市社会。②另一方面,政府和社会要打破城乡的隔阂,唤醒社会良知,让更多的人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尊重农民工,尊重农民工的劳动,并通过与他们交往和对话,减少他们对城市的误解。③这两方面后者更为重要。(前两点每点2分,第三点1分) 26.首先,我们的政府和社会要尽力满足他们的劳动就业、权益保障和民生期待。其次,我们的用人单位要适当缩短他们的工作时间,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劳动报酬,政府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从经济、精力和体力上满足他们的基本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意愿。再次,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用平等的眼光,友善而礼貌地对待他们;消除城乡观念,使他们能够有尊严地劳动,有尊严地生活。最后,当今中国,我们在对政府、对企业、对社会建言献策的同时,更应该给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在注重启蒙他们的自我意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启蒙社会的良知。(每点2分,答对其中三点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