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12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6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12篇)

‎2016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12篇)‎ ‎【2016浙江卷作文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 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 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满分作文】‎ ‎1.面对虚拟,亦近亦远 这个时代是信息与虚拟的时代,自万维网诞生以来,一个架构于现实之上的人类世界便开始展开。技术在挑战现有的社会,虚拟在碰撞久存的现实。但面对这个虚拟的世界,我们应该与他保持距离,而不能被其吞噬,亦不可置之不理。‎ 虚拟是对个人的诱惑。虚拟世界让无数人沉醉其中不可自拔,在鱼龙混杂的信息无底洞中,不少人患上了“信息焦虑症”,一旦脱离虚拟世界便会焦虑不堪,远离现实的低头族在社会中涌现。一个私人定制的虚拟空间诱惑着人们脱离现实。人们难以拒绝一个为自己定制的世界。‎ 卡特在《共产网》中就曾表现出他对私人定制世界的担忧,太多以个人为中心的虚拟世界构建,是否会引入个人主义?失却外界辩证思想的输入,人们在自己单一思想中不可自拔,是否会导致人际关系与社会的分崩离析?卡特的担忧在现实中逐渐展现出来。在家庭朋友的聚会中,多半以手持手机低头点拨的成员为主,人们不再相互寒暄互诉心声,而是以匿名虚拟身份向虚拟诉说。‎ 这个社会在虚拟干涉下悄然改变。匿名的虚拟让人们不再有“十指所指,十目所视”的慎独品质担忧,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所道的以血缘维系的乡土社会也在瓦解。若一味地投身虚拟,只会使社会崩塌,每个人成为独立互不干涉的小星球,一旦会面只能两败俱伤。虚拟滋生个人主义,破坏着以人际关系为基础的社会根基。‎ 但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若只将虚拟作为一种工具,倒又不是难以接受。虚拟让人们足不出户即可购得自己心爱之物,无需踏步百里方能观看世界美景。虚拟是一场信息革命,它让我们享受到信息畅通快捷,让我们社会效率得以飞速提升,我们的现实亦难缺虚拟。‎ 虚拟是对现实,对现代人们的一场挑战,挑战我们面对诱惑的自制力,挑战我们对着人类千万年来对感情关系的珍视。就让我们接受这场挑战,以理智而冷静的态度接受虚拟的到来,以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的态度批判接受这虚拟的双刃剑,接受他而远离他,亦近亦远的中庸,方为正道。‎ ‎(779字)‎ ‎60分 ‎2..身在事中,心在事外 当今之世,虚拟设备正一步步“入侵”现实世界,是欣然往之,或是退避三舍?虚实之间,应当如洪应明所说:“君子身要在事中,心要在事外。”‎ ‎“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既然已身处这样一种趋势之中,何不泰然处之?正如渔父所言:“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我们可以足不出户而知晓天下之事,可以获得更优质的服务与享受,这难道不是一种福音?病人免去了车马劳顿而能获得及时的救治,偏远山区的孩子也能享受大城市的优质教育……利用虚拟设备,我们能进入一个更好的现实,何乐而不为呢?‎ 但与此同时也不能忘记,这些虚拟设备将会解构我们的生活。且不说虚拟现实,近来那些“低头族”们引发的争论便足以让我们深思:我们的生活被电子设备主宰了吗?阿尔法狗击败李世石事件的余温还未散去,我们担心未来的某一天,机器人将主宰世界。于是有那么一批人学起陶潜隐居山林,以消极的态度负隅顽抗。是的,电子设备,虚拟现实必将带来某些消极影响,学生沉迷于此而荒废学业,犯罪分子趁机为非作恶,我们的个人隐私暴露无遗……正像卢梭对浪漫主义做出的深刻反思,我们也应对虚拟设备持一颗理智之心,心要在事外。不使物役我,而要使我役物。在这虚实之间,我们应保持理智,不盲从,也不消极抵抗。有人说,宇宙飞船的所有功能还不及你手上的手机,但宇宙飞船进入了太空探索,而你在用手机玩“愤怒的小鸟”,科技的进步固然为我们带来了便利,但我们应当清楚怎样更好地利用,而不是暴殄天物,明珠投暗。也许我们在对享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不以为意时,有些人正因能读到报纸上的一段话而欣喜不已。所以我们身虽在事中,心却要在事外,不囿于自我的狭隘,而能有天地的广阔丰盈。‎ 当虚拟一步步入侵现实,我们应当有“共君一醉一陶然”的洒脱旷达,更要有“无尽的远方,无尽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的责任之心。切勿让“虚拟”虚化了人生的意义,而要以“虚拟”去实现一个更好的未来。君子身在事中,心怀天下;心在事外,行于世中。‎ ‎(807字)‎ ‎60‎ ‎3.守望现实,涓涓不壅 虚拟,指人通过技术手段营造的虚拟事物或场景,与现实有着本质的区别。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虚拟与现实的这堵墙即将被打破,人们正被裹挟着步入这个新奇而充满未知的领域。‎ 在这个虚拟即将照进现实的时代,我要说:且慢虚拟成现实,守望现实,一切方可涓涓不壅。‎ 不可否认,虚拟现实技术的到来必将带来诸多便利,对社会生活产生深刻影响。正如乔布斯说:“只有疯狂到认为自己可以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变世界。”人们正通过技术一点点地将世界改变,征服不可能的野心如人类文明壁炉中的火焰,源源不断地为文明发展提供光与热。虚拟现实技术,正是这样一束升腾的火苗,仿佛已经做好了点亮未来百年的准备。‎ 然而,我们有必要过早地拥抱虚拟现实营造的新世界吗?答案是否定的。虚拟现实技术需要我们更冷静地思考。‎ 虚拟,只是一种仿真的手段。在蒂利希《存在的意义》中指出,现代人的焦虑指存在性焦虑,即对无意义和空虚的焦虑。不难想象,让虚拟深入地与现实结合,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加重这种存在性焦虑。哲学家奥伊肯最感忧虑的也是物质成果与人们心灵要求间的尖锐矛盾。换言之,有了诸如虚拟现实的先进技术,并不意味着人们“精神生活的充分实现”。在我们尚未准备充足的情况下,拥抱虚拟的世界未免言之过早。虚拟向现实渗透——如果这种渗透对人们的精神生活无切实益处,反而隐藏着加剧解构的危机,那么这种渗透需激起我们的警觉。‎ 还记得米兰•昆德拉在《缓慢》中感叹,现代人已失从容不迫的生活乐趣,外部工具是多么可怕。微信创始人之一张小龙也曾言,微信一类的技术解决不了人与人之间心灵沟通的问题。同样地,虚拟现实也逃不出这个怪圈。借用周国平的一句话:面对这个无所不能的怪兽,赞美声与质疑声此起彼伏,而它依然迈着它目空一切的步伐。因此,守望现实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事。守望现实,是我们永久不易的立足点。‎ 刘亮程曾这样说:“人已经远远地走在其他生命前面了。停下来,至少,放慢些脚步。”是啊,我们真的需要用技术开拓一切?我们真的需要无限逼真的虚拟吗?难道我们一定要一切事物都变为“能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材料”吗?‎ 还记得千年前屈原面对浩渺的天河发出了如孩童般天真的《天问》:“天何所沓,十二焉分?角宿未旦,曜灵安藏?”试问:我们能虚拟出千年前屈原叩问过的夜空吗?守望现实,就是守望我们的精神之根,守望我们本来的面目。‎ 哲学家海德格尔的最后手迹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在技术化的千篇一律的世界文明的时代中,是否和如何还能有家园?”‎ 而我说:守望现实,人类文明的长河方能涓涓不壅。‎ ‎(1030字)‎ ‎60分 ‎ 4.我,不要虚拟现实!‎ 不远的将来,当我们随手抓起那小巧玲珑的虚拟眼镜,便能随意地穿行在那广阔的亚马逊丛林中,便能自由地俯瞰那缓缓流淌的泰晤士河,即使足不出户也能领略世界的美好风光。‎ 可是试想,若是人人都带上了这些虚拟眼镜,真正的泰晤士河旁却没了嬉戏打闹的游人,本是繁忙的商场中却只留下了空荡荡的过道,人与人轻松便捷地交流,却摸不着,听到的也却是经过机器转化而来的声音,那该是怎样一幅景象啊!‎ 我,不要虚拟现实!不要让它改变我们的生活。‎ 政治教科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通过亲身体会,亲身经历,方能捕捉那瞬息万变的世界中最精彩最真实的一瞬。我的老师前些年的一本作品就获得了大奖,他告诉我们,他为了写好这本小说,历时几个月亲身深入西北荒壁,跟着艰苦跋涉的商团,记录下了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自己也活脱脱地成了大漠人,这才有了成功。他还告诉我写作要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以亲身之实践,写笔下之文字,这样的文章最真实。是啊,倘若人人拿着虚拟设备,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观察到他人的真实生活,不经过时间的耗费就能写出好的作品,这不仅仅是对呕心沥血而创造文字的作家的亵渎,更是对用双手双脚走遍天下人的不尊重。‎ 虚拟现实是现代科技革新中取得突破性发展的一个环节。可是同样,科技能造福社会,却也避免不了它的负面影响。就拿手机做个例子,没有智能触屏手机之前,大家在春节聚会时畅所欲言,一会儿说说时政,一会儿说说娱乐、八卦,尽管也会有一段沉默,大家的脸上却还是洋溢着满足和欢笑,可自从有了手机,大家的欢笑却变了味——婶婶笑着把手机拿给叔叔看,我抢到了红包!妈妈也笑着念出了某明星的八卦,只有奶奶笑着坐在边上,有些无奈。手机是拿于掌上的几寸玻璃屏,手机尚且如此,那么何如套在头上的,让你的周遭大为改变的虚拟设备呢?‎ 人的温情在于交流,在于面对面传递着内心流露的情感,人的一颦一笑,一拘一束,都在体现着“人”这一神奇的物种区别于他物的方式。‎ 倘若让我和其他人都带上虚拟设备,世界会渐渐陷入虚拟化,数字化,美丽的古文明,绵延的山川,遥不可及的云朵都将成为我们的囊中之物,或喜?或悲呢?‎ 我们会不会与迷恋手机一样,将自己也交给了虚拟现实了呢?醒醒吧!亦真亦幻的表面并不能掩饰内心,让我们脱离虚拟,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便如孔子的“安贫乐道”‎ 一样,我们的生活中温情和美,不应值得我们去乐,去珍惜,去发现吗?‎ 真实永远是最美。‎ 我,不要虚拟现实!‎ ‎(992字)‎ ‎60‎ ‎5.现实一种 虚拟,以一种模仿现实的姿态,诉说着超越现实的梦想,却不敢回过头来,直面现实。‎ 的确,虚拟可以创造出一种新现实。关上灯,戴上“眼镜”,你就可以置身各个具体的场景。技术越发达,逼真度就越高;技术越成熟,实在感就越强。VR,就是一种技术。‎ 然而VR又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它更是一种哲学,一种态度。它在本质上迎合了现代人的种种需求。‎ 对充实感的需求。前一秒你在试衣间,后一秒你在候诊室。手表的滴滴答答再也不会对你造成“时间不够用”的困扰。你一刻也停不下来,像一只旋转的陀螺。‎ 对超越感的需求。它给你带来偌大的力量感,赋予你在时空经纬网间自由穿梭的能力,让你摆脱了现实逼仄的平凡,感到无所不能。‎ 对新鲜感的需求。日复一日的机械式劳作没了。在这里,你拥有多重生活,品尝着不同风味的情景,走马观花地领略各种可能。‎ 就像海绵,抱得越紧,就越难以松开。一切对于现实的不满,对于无限可能的向往,一切远方,一切诗意,都在这块海绵里。‎ 人类学家尤瓦尔赫拉利指出,这样频繁地将“眼镜”戴上摘下,不仅让人模糊了虚拟与现实,还可能加深人们对于现实的不信任,使人们愈发认为,只有在虚拟中根据各人喜好需求“创造”出来的新现实,才是最好的现实。它,剥离了人们与当下。那些对于充实感,力量感,新鲜感的追求,真的是我们所需要的追求吗?‎ 更多的是一种假象,一个购买主义的循环。根本上,一个人的时间无法增多,一个人也只能拥有一种生活。充实感的背后是用今天支付明天,新鲜感的背后是“从自己活腻的地方去看别人活腻的地方。”‎ 它给人提供了很好的出口,一个逃避现实的出口。只是,人终将面对现实,当“眼镜”不得不摘下,开关不得不关闭之时,习惯了虚拟的你,又将怎样面对这个陌生的现实呢?‎ 那么,我们应该摈弃它,扔下它,远离它,不去看它?‎ 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逃避。宣扬自己热爱现实的背后,是麻木、漠然于现实的心灵。‎ 事实上对于充实感,力量感,新鲜感的追求,人皆有之。它们与现实构成了两个看似矛盾的维度。‎ 而真正所应做的,不是舍弃一方追求另一方,而是让VR回归到一种工具本身,它的存在,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它的存在,是生活的另一方面,是现实的另一方面。‎ 虚拟,源于现实,是现实的需要,也是现实一种。用种海绵自主地擦掉虚拟与现实的界线,让虚拟完善现实,成为一种现实。‎ ‎ (934字) 60‎ ‎ 6.虚拟“拟”不了现实 木偶、布娃娃的出现,给了我们一个“想象成长”的开端;20世纪60年代,不败传说“芭比”的进军让这种想象进入了“模拟人物生活”的阶段;21世纪互联网实现了这种“想象”的质变,创造了一个“虚拟世界”。‎ 随着网络的不断扩大与发展,游戏人物几乎可以完成现实生活中的一切,结婚,生子,换装……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有一台VR设备供我们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然而这个“虚拟世界”能够完全融入现实世界,让人们所拥抱吗?‎ 答案无疑是“不能”。虚拟“拟”不了现实,我们只能与它保持适当的距离。‎ 白落梅曾说:“时光越老,人心越淡。”在这虚拟世界不断膨大的21世纪,“时间渐长,虚拟过多,人心会远。” ‎ 寒假时因微信红包引起的杀人事件让人心痛;沉迷游戏不能自拔的网瘾少年令人惋惜;在虚拟世界中因一言不合而爆粗的现象锥人心口。‎ 而之前一名网游少年误将现实当成虚拟,手持凶器,学游戏中的特技,将暴力搬入现实,伤人,杀人。此事引起一阵阵社会恐慌。‎ 在虚拟世界中,我们,越走越远了。‎ 但“虚拟”本身是无罪的,它在一定程度上联系了“我们”,让我们在远距离条件下“近距离”接触。网校、网上就医、网上答疑、网络放松……层现不穷。我们不可否认咱的圈儿大了,很多事方便了。‎ 日本虚拟歌姬——初音未来深受人们喜爱;中国虚拟歌姬洛天依也享有一定盛名;“虚拟网”让我们手机通话更方便、更省钱。‎ 在虚拟世界中,我们得到了更大限度的自由与满足。但这其中有一适当距离。这就像是豪猪效应。远了,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吃力”、“鸭梨大”‎ ‎;近了,人心会渐远,人与人现实的接触会被挤压,甚至会让我们分不清虚拟与现实。现实与虚拟的细枝末节相互交错,但现实还是现实,虚拟还是虚拟。虚拟拟不了现实中我们的喜怒哀乐,拟不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拟不了一颗真诚炽热的心。‎ 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愿我们在这七分现实三分虚拟的世界平衡现实与虚拟。‎ ‎(767字) 60‎ ‎7.虚拟吃灵魂 蚜虫吃草,锈吃铁,虚拟的世界吃灵魂。‎ 当今,人工智能日益发达,人们渐渐得益于智能的现代化,人们可以足不出户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全部都是虚拟的,在人们都在为这些技术叫好的时候,我不免有一种惶恐,真的要拥抱它,让它发展下去吗?‎ 虚拟世界的确对于人来说有一种无法阻绝的吸引力,像一个黑洞不断将我们吸向它,一旦吸入便一发不可收拾,拿网络游戏来说,不少青少年选择了将自己血气方刚的青春献给了这个无底洞般的虚拟世界,他们愿意将原可以飞奔在篮球场上的身体变为电脑前那几近曲折的佝偻的躯壳,早已没有那神采奕奕的灵魂,灵魂在里头,躯壳在外头。‎ 虚拟使灵魂空虚,将来的某一天,我们将全方位生活在虚拟里,难道我们就没有恐慌感吗?全地球都缩小到了一个屋子,从地球村转变为地球屋似乎触手可及。‎ 我们生活在一个由信息数字组成的社区中,我们在其中不再是有血有肉的人,而是一串数字,一串编码,我们似乎是被人控制,根据编程在生活,在虚拟世界,我们不用动腿,不用走路,交谈的对象是数字,穿的是数字,吃的也都是数字,真的不可怕吗?想想进化论吧,到那时候的人类,都退化得只剩下那个只有脑子在动的肉团了。‎ 船停在码头上是最安全的,但那不是造船的目的;人待在家里是最舒服的,但那不是人生存在的意义,也不是我们所要的追求。难道我们的追求就是生活在一片虚拟之中吗?在舒适的虚拟世界里安乐死?‎ 周国平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时间只有在乡村里才保留着上帝创造时的样子,它是岁月与光阴;在城市里,时间已经被抽象了,它是日历和数字。”城市好比作虚拟的世界,在虚拟之中,一切都以被抽象,不是原本的东西了,因为虚拟吃的是灵魂。‎ 人的生命之中总有些历练,总有些事物要自己亲自体验,不能像未来有虚拟现实设备那样所有的事都可以一体化完成,这样的生活未免太好了,蒋勋在《孤独六讲》中说过,北欧人有理性的思维,但这个地区却是全世界自杀率最高的,就是因为太好了,有些人就不想再活下去了。‎ 如上所说,我们不要被一片大好的虚拟所诱惑了,虚拟吃的是灵魂,不要做虚拟的奴隶,行尸走肉。‎ 现实世界有明月陪伴着我,有微风轻抚着我,有无涯的大海让我观望,有无数的回忆尽我思量,若孤身活在虚拟之中,是乐,还是痛苦?‎ ‎(903字) 60‎ 点评:‎ ‎ 这是一篇比较典范的论说类作文,文章通篇就中心观点展开议论,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文字富有理性,文章的说服力很强。我们判定为高分作文。打印此文,不仅给大家在这次评卷中作为标杆,也为今后高中生学习写作论说类作文时作为样板。‎ ‎8. 虚拟之浪宜远观其美 科技予人便利,我们已有望足不出户而尽览天下事,无风尘而走过千里路。但我们似乎也沉沦在虚拟的风暴中,渐渐不能自已不再真切地活。‎ 虚拟时代的到来就像当初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一样,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它有蓬勃的生命力,是生活中的新气象。然而一如信息风暴不曾彻底改变人生活的内核一般,虚拟所带来的最多只是丰富生活的一种形式而绝不是让人们完全进入另一个生活去生存,这风暴来势猛烈,也引人深思。‎ 曾有人慨叹,当今看似文化繁荣,竟有如此多的人在网上理直气壮地吐槽《红楼梦》等名著根本读不下去。何以至此呢?人们乐于欣赏3D电影,乐于追逐娱乐传媒,追求光影图像等简单的感官满足。被虚拟文化惯坏了的人们又如何有心情去读这“隐晦”的作品呢?但这无疑是国民的文化之殇,也是虚拟世界的一个可怕的侧面。‎ 虚拟本身作为一种工具,是有其适用范围的。将它用在处理一些繁琐的计算问题,省去旅程的疲累等方面无疑是令人由衷喜悦的。然而如果将它用来省去你思索的过程,缩短感情积累所需的时候,凡事都追求快和便利,必将导致一个人的空虚,一群人的迷失与空泛。毕竟真便是真,假就是假。我们有什么必要用虚拟世界的一个表情来代替你真挚的爱,有什么必要为了省去一段路的疲惫,放弃了这途中的花草枝蔓欣欣向荣呢?‎ 我们终究应当以自己的双眼去目睹自然的风景变迁,用自己的双腿去踏过崎岖不平的路,用自己的双手去拥抱自己所爱的人。这些难道不是上天馈赠于你的本能吗?为何要藏匿在虚拟的背后,依赖那些数据和飞速的快感来稀释你真切的生命呢?‎ 我们曾经因为技术的落后,被囚禁在一个地方,时时有迁客骚人抒发思乡之恨,而今,荒谬的是,我们竟也将自己囚禁在原地,却自以为自由地穿梭于这个世界吗?任虚拟的虚拟再走近现实的现实,却也终究不能将一个有灵魂的人从这个世界上剥离。我们的心是属于这个花开花落的世界的,用科技再虚拟一个一模一样的地方有又何必要,不显得可笑吗?‎ 虚拟世界看似美好,却无形之中疏远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有时走一段路到达一个地方本来就是必要的,风尘也好,疲累也罢,真切的旅程是踏实的足迹所通往的。生命的过程也是如此,一味沉沦于便利,一味追求虚拟,又如何品味它真切的美呢?‎ 虚拟之浪荡于现世,迷失在其豪迈壮美之余,我们要知道,只有能自如地走出来,不忘记这只是一次激荡。才能够更清楚地明白,所谓生命生活所谓真实虚假。不失却生命的厚度和文化的重量,才是生命的意义。‎ ‎(985字) 60‎ ‎9.以上帝视角观虚拟现实 ‎“手工磨坊推出的是原始社会,而机器生产、蒸汽推动的却是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一言道出生产力的决定性作用,那么,川行于现代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大道上,虚拟与现实的交融比拼不可避免——且以上帝视角观虚拟现实,还是保持适当的距离为好。‎ 现实生活与虚拟世界相融合,先进的科技自然带来许多便捷,故有人一头扎进这个全新的世界——去拥抱去享受,却时时离不开那张虚拟网而断了与现实的联系;虚拟世界充满未知,欺诈勒索又时有发生,故有人一门关上便活在过去,拒绝这个快速的时代,却事事不通而摸不着头脑。因此,跳出固有的框架,用上帝的视角分别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并且思考如何生存尤为重要。‎ 保持适当距离,玩转虚拟现实,中庸之道本是先哲为人处世的智慧,不温不火,在积极接受的过程中又不失冷静理智的思考。“互联网+”是时下流行的,其组合面广且丰富多彩。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免去许多繁的步骤而享受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直达,快捷与高效也符合了时代的要求。如此便捷而高效,何乐而不为呢?敢于尝试新的事物,跟上时代的步伐是我们作为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素质。不沉湎,不排斥,时刻用上帝的视角去分析事物,亦是我们去伪存真的法宝。‎ 保持适当距离,传递人文关怀。在风飒飒雨霏霏之际,突然有客款扉,这是人们幻想的美好境界,而要在现代生活中保有这份“风雨故人来”的感动,更需要我们与虚拟世界保持适当距离,去传递这份来之不易的感动和关怀。这种关怀也是如此简单——把一次聊天换成一次没有低着头看屏幕的面对面谈话,把一次购物换成一家人逛街的闲适与讨价还价的乐趣,把一封祝福邮件换作一张自制的贺卡……时不时把指尖的触动换作行动的传达,我们的现实生活便会充满人情味。‎ 犹记得《双城记》的开头:“这是一个最繁华的年代,这是一个最萧条的年代。”当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冷静的分析与正确的态度至关重要。一味投入与一味排斥只会“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而保持适当距离,用“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态度去选择,终会“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以上帝的视角观虚拟现实,以中庸之道留适当距离,我们可以在这个时代中更自如。‎ ‎(858字) 60‎ ‎10.拥抱虚拟,珍惜现实 当高科技带着虚拟世界向我们冲来时,有的人难以接受,刻意远离,有的人迫不及待,沉溺其中,而我的选择是拥抱虚拟,珍惜现实。‎ 虚拟世界就如同险要地形中的一根拐杖。坚决不用者,将跌跌撞撞,难以前行,最终被时代潮流击垮;过分依赖者恨不得将它变成轮椅,最终丧失行走能力,空虚无助;唯有以之为辅者,着眼于现实,方可大步向前,攀上高峰。‎ 虚拟世界融入我们生活之时,我们不应刻意远离。对新事物过分抵制,将使我们落后于时代潮流,当发现自己已孤身一人站立于潮流之后时,再想追赶,已为时过晚。毕竟时代潮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虚拟世界能够以如此快的速度兴起,必然有它不同寻常的优越之处。比如只需在家安装VR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在商店里试衣穿衣,在诊室里与医生交流,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等等,由此可见,虚拟世界为我们带来的便利是革命性的。另外,伴随着虚拟世界的电子信息系统,也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改变。在虚拟世界中,由于大规模的电子信息化,各方面的信息都将快速准确地被呈递到我们眼前。如此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技,若是拒绝,又该如何实现发展呢?‎ 与此同时,过分依赖而沉溺其中的做法同样不值得提倡。虚拟世界是生活的助手,是万万不可作为精神的寄托所的。虚拟世界如此便利,能化许多不可能为可能,它可以让你和远方的亲人轻松见面、聊天,可是,它却不能弥补亲人心中因你不在而产生的空缺。精神世界是人高贵之处所在,正因为高贵,所以无法替代,若是渴望以虚拟世界来替代一切,结果必是精神空虚,不知所措。‎ 于是,我认为最理想的状态应是拥抱虚拟,珍惜现实。积极地融入虚拟世界中去,学习使用虚拟世界来辅助我们的生活。然而,当远方的亲人需要你时,别再依赖虚拟世界了,用你的真诚,来珍惜现实中的相聚吧!‎ 虚拟世界是一股大潮流,何以傲立潮头,又不失本心,唯有拥抱虚拟,珍惜现实。‎ ‎(759字) 60‎ ‎11. 与“虚拟”保持一定距离 ‎ 自二战中第一台图录机发明,网络遍及全球,虚拟世界一点点进入我们的生活。我们曾以为这些被我们人类所创造的机器只是一个服务于我们的无智的编程,但当谷歌阿法尔狗轻松打败棋王,当在一个被视为人类引以为傲的思维、创新领域被人工智能轻易战胜时,我们不能不正视AI、VR将在未来扮演的角色。当“虚拟”与“现实”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甚至虚拟将比真实更真时,我们是否还需要费力区别这两者?‎ 于是便会有人视VR为猛虎洪水,悲观地认为若我们允许虚拟进入、干涉我们的生活,人类便将灭亡,而我认为大可不必如此,虚拟蓬勃发展带来的利处是明显的。VR可以大大降低社会的沟通成本,购物、看病、交流、娱乐的定义都将被改写。想象一下,一些生下来就被认定残废的人们,一些本自以为一生都无法看到光折射下的七彩人间,无法用脚接触泥土的人,在拥有VR后可以再一次认知这个世界。不仅仅是残疾,一些因经济原因无法见识世界的人也可借此开阔视界。虚拟是在帮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世界,甚至我们可以这么说,虚拟使人更加为“人”。‎ 我从不反对虚拟与生活的结合,但在我们欢喜于科技给我们带来的方便时,我更想提醒,我们不能一味的沉浸于虚拟中,从而被虚拟所奴役。‎ 尼尔•波兹曼曾在《娱乐至死》中提到:“人终将毁于他所热爱的东西。”一味甚至盲目的赞美虚拟,甚至将虚拟当做全部的人生并以此为平常,人类便将失去他最宝贵的东西——人性及思维创造,若我们完全拥抱这个虚拟构成的新世界,沉迷于虚拟对我们感官上的刺激,我们便会渐渐依赖虚拟,从而成为虚拟的奴隶,甚至走向灭亡。‎ 我们对虚拟保持距离,是因为我们还在乎真假,也许虚拟可以营造真实,但我们无法欺骗自己的内心。‎ 事实上,虚拟与真实的靠近,人工智能与人类的相似,这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考虑一个问题,即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人”这个事终究与我们创究出来的虚拟有什么区别?人究竟区别于其它的地方在哪里?‎ 我认为,这便是人性,便是人愿超越“人”的思想,如尼采借查拉图斯特拉所言,人之所以为人,便在于人是一个桥梁,人应当被超越,若我们沉迷虚拟,我们便将停滞。我希望,我们应当在VR的帮助下,更好的追求更高的东西,VR为物,应被我所用,也许终有一天我们人类将进化为尼采所预言的“超人”。‎ 虚拟让我们更加成为人,并借此我们应与虚拟保持一定距离,人应超越虚拟、真实。‎ ‎(943字) 60‎ ‎12.带着头脑穿梭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沟通了虚拟与现实,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穿梭于各个场景,了解各地新网,世界真真正正变成了“地球村”。‎ 然而,在虚拟世界里有许多潜在的危险因素,诈骗、勒索等案件层出不穷,多名大学生与老年人上当受骗,许多妙龄少女遭胁迫毁坏声誉。当然,我们也不可否认虚拟世界的好处,它便利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了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我们一方面迎接虚拟世界的到来,另一方面也要警惕自己落入虚拟世界的陷阱。‎ 虚拟不是虚假,不是平白无故的捏造和勾心斗角的心机。虚拟是根据现实世界的要素而模拟出来的新方式。二次元男神洛天依唱出了许多名曲,但他本身是个虚拟人物,许多古风歌曲经由他传唱,从而传播了我国的文化与音乐作品,向世界展示了我国的综合素质与文化成就。但仍有许多虚拟网站散发暴力、色情的视频,以牟取利益,破坏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引诱我国青少年误入歧途。所以,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拥抱虚拟世界,穿梭在虚拟与现实中。‎ 现实不是真实,不是实践出真知的真理和绝对正确的定论。现实是人们在生活中形成的习惯,它或许符合常理,或许带有功利,但它确是现实,它是人们日常摸索、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最强大脑》选手王昱珩拥有令人惊叹的观察力,但他的观察仅限于真实存在的东西。最近,王昱珩受警察邀请帮助分析一起六个月来毫无进展的肇事案。王昱珩仔细观察监控录像和公路地面的摩擦痕迹后,大致判断出嫌疑人的体态特征与年龄范围等。而后嫌疑人的落网也证实了他的能力。那么,假使这是虚拟世界的案件,没有真实的录像与痕迹,王昱珩即使拥有再强大的观察力也无从下手。当然,毋庸置疑,现实中仍存在世故与潜规则的现状,诸如“拿钱办事”“靠关系走后门”的现象仍数不胜数。所以,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分辨现实世界,穿梭在虚拟与现实中。当虚拟中的虚拟遇到现实中的现实,我们要擦亮双眼,清醒头脑,利用这奇幻的虚实世界成长自我,自由来回地穿梭,吸取精华与教训,规避糟粕与风险。‎ 有句名言说道:“表面是清晰明了的谎言,背后是晦涩难懂的真相。”你看到的并非是现实,你不可触摸的并非是虚拟,带着头脑穿梭才是融入这大时代的方法。‎ ‎(886字) 58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