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文综地理试题解析2新课标2word高清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3高考文综地理试题解析2新课标2word高清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Ⅱ)‎ 文科综合·地理 第I卷(选择题 共44分)‎ ‎ 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 主.读图1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 ‎ 上海 北京 浙江 广东 天津 江苏 四川 贵州 江西 安徽 迁入人口比重/%‎ ‎0‎ ‎5‎ ‎10‎ ‎15‎ ‎20‎ ‎25‎ ‎0‎ ‎2‎ ‎4‎ ‎6‎ ‎8‎ ‎10‎ ‎1.2005-2010年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2. 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城间的人口迁移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B.延缓了沪,_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答案】1.C 2.B ‎【命题立意】以文字和直角坐标统计图为信息载体,考查人口迁移对城市化和老龄化的影响及直角坐标统计图的判读能力。命题立意重点在于获取和解读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题组难易程度:易。‎ ‎【解题思路】‎ 第(1)题:由统计图坐标读出各省的迁入、迁出人口比重的高低,苏、津、粤、浙、京、沪等省市迁入人口比重高,迁出人口比重低,皖、赣、黔、川等省迁入人口比重低,迁出人口比重高。从而比较得出机械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C项正确。A、B项迁出、迁入人口总量还与各省人口总量有关,D项人口自然增长率本题无此信息。解题关键在于正确读图,看清坐标是相对量而不是绝对量。‎ 第(2)题:我国2005-2010年人口迁移以乡村向城市迁移为主,故迁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提高,迁出地区乡村人口迁出,人口总量减少,城市化水平有所提高。文字材料信息显示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延缓迁入地区的老龄化进程,加剧迁出地区的老龄化水平。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易错点拨】该题的易错点在于统计图的判读,易把横纵坐标的相对量看作绝对量。‎ 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 产品质量。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据此完成3~5题 ‎3.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于 A. 春季 B. 夏季 C.秋季 D.冬季 ‎4.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湿、保温、保土作用最显著地是 A. 东南沿海地区 B. 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 ‎5.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 ‎①危害作物根系发育②阻碍土壤温度提升③阻碍土壤水肥运移④加快表土流失速度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3.A 4.D 5.A ‎【命题立意】以文字信息为载体,考查影响蒸发、土壤侵蚀、土壤温度的因素及中国区域环境特征,命题立意重点是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试题难度:3、4容易,5中等。‎ ‎【解题思路】材料获取信息“地膜覆盖具有保湿、保温、保土的作用”,第(3)题,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季气温回升,降水量少,蒸发量大,且大部分地区春播,故地膜覆盖主要在春季。第(4)题,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大陆性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气温日较差大且黄土覆盖区域面积广,地表植被覆盖率低,易发生土壤侵蚀,故地膜覆盖保湿、保温、保土作用最显著地是西北地区。第(5)题,残留在土壤中的破碎地膜阻断土壤空隙,经影响土壤的通气透水性能,从而影响植物根系的呼吸,危害农作物根系发育,阻碍土壤水肥的运移,①③正确。地膜有保温,保土作用,从而②④错误。‎ 材料信息获取 地膜作用 保土 保温 保湿 我国春季 蒸发量大 降水量小 作用最大 春播为主 加快表土流失速度 作用显著 西北地区 蒸发量大 植被覆盖率低 黄土覆盖 降水量小 阻碍土壤温度提升 错 误 错 误 ‎【思维导图】‎ 图2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2,完成6~8题 北回归线 ‎24‎ ‎①‎ ‎②‎ ‎③‎ ‎④‎ ‎24‎ 河流 等温线∕℃‎ ‎121°E ‎24°N ‎6.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 台风 B. 海陆分布 C.地形 D.大气环流 ‎7.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8.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答案】6.C 7.A 8.B ‎【命题立意】以区域等值线为信息载体,从等温线的角度考查气候。获取解读等值线的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影响气温高低、降水多少、植被分布等地理问题的能力。题组难度:难。解题关键:对等温线信息的正确解读。‎ ‎【解题思路】根据经纬度和海陆信息定位,图示区域为我国台湾岛部分地区。第(6)题,提取图像信息,等温线主要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且在岛屿中部闭合,联系台湾山脉主要呈东北-西南走向,故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地形。等温线分布是气候规律,而台风是天气活动,不会对等温线造成影响;岛屿东西都近海,故海陆分布不会是影响等温线的主要因素;大气环流主要影响降水而不是气温,故排除。第(7)题,比较①②③④的降水差异,首先应明确台湾的降水类型主要是夏季的锋面雨,这对台湾各地的影响基本是均衡的。其次有岛屿东部夏季风山地迎风坡的地形雨,岛屿西部冬季风山地迎风坡的地形雨,再次为夏季的台风雨,台风是天气现象,对各地降水的影响是是随机的,所以该题比较的主要是地形雨对各地的不同影响。③地在夏季风的迎风坡,夏季多地形雨;②④在冬季风的迎风坡,冬季多地形雨;①地气温高,海拔低,为岛屿西部沿海平原地区,无地形雨,降水最少。第(8)题,从设问中提取信息“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排除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热带的④,③地据等温线判断,海拔较高,山地植被的垂直变化导致该地已经不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①地气温较高,海拔低位于岛屿沿海平原,多数地区已开辟为耕地,故无集中分布。②地既在亚热带,又非平原和高海拔地区,故最有可能集中分布。‎ ‎【知识拓展】降水的主要类型:锋面雨,对流雨,地形雨,台风雨等。‎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图3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9—11题。‎ 太 平 洋 市 ‎122°30′‎ ‎38°‎ ‎37°30′‎ ‎122°‎ S ‎9.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 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 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 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 ‎10.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 A.降水较少 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 ‎11.夏季,S市主要受 ‎ 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 D.高压控制 ‎【答案】9.D 10.C 11.D ‎【命题立意】以区域图和文字为信息载体考查气候及气候因子,从局部区域空间出发,考查从区域图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并进而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及形成原因等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试题难度:9较难,10中等,11容易。命题意图重点是考查对气候及气候因子等知识的掌握程度。解题关键:经纬度信息和海陆位置的准确定位。‎ ‎【解题思路】据经纬度和海陆分布信息区域定位,图示地区为太平洋东岸的北美地区大陆西岸。沿岸有加利福尼亚寒流流经,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盛行西风。材料信息提供了雾形成的基本条件:暖湿空气受下垫面冷却。第(9)题,A项直接错误,沿岸流经的是寒流;因S市位于半岛,海陆间气温差异并不大,C项错误;B、D项具有共同点,都属于寒冷下垫面的性质,但B项中的半岛东侧海湾水温较低也是受寒流影响所致,且半岛西侧受寒流影响,比东侧海湾水温还低,故多雾的主要原因是沿岸寒冷降温作用强。第(10)题,该题中ABCD项的内容都属于S市所属的地中海气候夏季具有的气候特征。但ABD项的内容都不利于雾的形成,而副高控制下风力较弱,空气流通差,不利于雾的扩散。第(11)题,夏季S市受副热带高压控制,D项正确;C项低压错误;大陆西岸无季风,A项错误;该地冬季受西风影响,B项错误。‎ ‎【知识拓展】分析气候成因应遵循一般模式,气候因子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和人类活动,一般情境中忽略人类活动。从三个因子的角度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的顺序分析,可以做到不虚构,不遗漏。‎ ‎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畜、多风、植被稀疏。图5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6分)‎ ‎(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8分)‎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8分)‎ 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 【答案】(1)(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3分)(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2分) 风沙在此沉积。(1分)‎ ‎(2)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2分)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3分)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3分)‎ ‎(3)观点A:扩大 ‎     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邻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2分)河流持续搬运泥沙;(2分)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2分)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2分)‎ ‎   观点B:不会扩大 ‎   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2分) 河流源地及径流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2分) 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2分) 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2分)‎ ‎【命题立意】以文字和区域图为信息载体,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阐释问题,探讨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命题立意重点是能力立意。试题难度:(1)中等,(2)容易,(3)难。‎ ‎【解题思路】‎ 第(1)题:由文字材料获取信息,该地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又经纬度信息判断该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期河床裸露提供沙源。H地有风口,冬季盛行西北季风,上风向为温带荒漠,春季强劲的西北风引发沙尘天气,出风口在此地发生风力沉积。‎ 第(2)题,风力的大小主要有大气环流及在气压场中的位置和下垫面状况决定。提取图像信息,H县城处在40ºN,116ºE附近,靠近东亚冬季风源地,等高线信息和文字信息显示处在河谷地区,且河谷为西北-东南走向,与冬季风风向一致,河谷导致狭管效应,加大风力。‎ 第(3)题:该题为开放题,考生可根据自己的认知选择其一并提供论据来支持其观点。若选择观点A,M处沙丘规模会扩大,思路要沿着沙源丰富且沙源的提供是持续不断的方向考虑。此沙源(1)题已经解决,故选择该观点答题比较容易。另外原因分析问题,除考察自然原因外,还需进一步考察是否有人类活动的影响。若选择观点B, M处沙丘规模不会扩大,则在(1)题中有沙源提供的基础上,考察存在着遏制沙源扩大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从气候、地形、植被等方面考察,人为因素从沙源区水土保持方面考察。‎ ‎37. (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图6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图6‎ ‎(1)读图‎6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6分)‎ ‎(2)读图6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8分)‎ ‎(3)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桉发展造纸业的理由。(6分)‎ ‎(4)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4分)‎ ‎【答案】‎ ‎(1)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2分)‎ ‎ 过程: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在山地形成水分蓄积地带,)(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4分)‎ ‎(2)植被变化: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2分) 沼泽萎缩。(2分)‎ 原因: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4分)‎ ‎(3)速生桉适应性强,成材快,是良好的造纸原料。(3分)发展造纸能增加就业,创造产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3分)‎ ‎(4)(我国西南地区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低于热带雨林区;(2分)(有旱、雨两季之分,)旱季时间较长,降水较少。(2分)‎ ‎【命题立意】以景观示意图和文字为信息载体考查人地关系,从地区农业生产活动出发,考查从地理景观示意图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并进而分析地理环境特征的形成过程及人类农业生产活动队地理环境的影响,阐述产业活动的可行性理由,探讨物种入侵(引进)的可行性及可能造成的环境后果。命题立意重点是能力立意,并思考物种入侵的后果,意在关注环境问题。试题难度:(1)中等(2)易(3)较难(4)难。‎ ‎【解题思路】‎ ‎(1)沼泽水属于地表水的范畴,地表水的补给有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地下水等。设问中问的是最稳定的补给水源,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一般都有季节变化,特别是我国季风区,变化更大,因此地下水是最稳定的补给来源。提取图像信息,该沼泽地处山前地势平缓地带,地下水位浅且海拔较低,而山坡是地下水位较高,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地下径流可补给水位低的沼泽区。而山坡上有天然次生林和灌丛,在雨季有涵养水源的作用,转化为地下水储存下来,再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补给山前沼泽。‎ ‎(2)从示意图中提取信息,桉树种植前,当地山坡上有大量天然次生林和灌丛,山前有大面积沼泽,地下水位较高。种植桉树后,大量次生林和灌丛消失,沼泽面积减小,地下水位下降。原因可从文字材料中获取“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 ‎(3)提取文字信息“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因此可为造纸业提供原料,而发展一种产业,还会产生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发展地方经济等一系列社会效益。‎ ‎(4)抓住题干设问中的限制性条件“从降水的角度”,因此思考方向是比较我国西南地区和桉树原产地(澳大利亚热带雨林气候区)的降水差异。我国西南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有明显的旱雨季节变化,且降水总量少于热带雨林气候。故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桉树。‎ ‎42.(10分)旅游地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区,该地夏宜避暑,冬可滑雪,吸引了大量游客。图9示意神龙架及其周边地形,图中山峰为神农架主峰神农顶。‎ 说明神农架夏季、冬季均吸引游客的自然原因。‎ ‎【答案】‎ 神农架地处亚热带,(2分)山地海拔较高,(2分)植被繁茂,(2分)夏季凉爽,(2分)冬季有积雪。(2分)‎ ‎【命题立意】以文字和等高线地形示意图为信息载体,考查某地成为旅游吸引物的自然原因。考查立意以能力立意为主。试题难度:易。解题关键:正确获取和解读信息。‎ ‎【解题思路】文字材料信息非常显著“该地夏宜避暑,冬可滑雪,吸引大量游客”。故答案几乎不用多加思考,直接引用原材料中的文字信息,在此基础上对“夏宜避暑,冬可滑雪”的自然原因加以分析。遗憾的是高考参考答案对此并没有深入分析。‎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经过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我国各地不同农作物的播种、收获等的时间相对固定,否则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2013午4月,东北地区持续低温.大田春播时间普遍比常年推迟7-10天。‎ ‎ 分析4月份持续低温对东北地区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答案】东北(农作物春播秋收,一年一熟,)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时间较短。(2分)春播推迟7—10天,即农作物生长期缩短了7—10天;(3分)错过适宜的播种期,扰乱了农作物正常的生长节律。(3分)所以,农作物的产量会减少,质量会降低。(2分)‎ ‎【命题立意】以文字为信息载体,考查自然条件(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命题意图以能力立意为主,命题者通过此题的立意旨在体现学习对生产生活有用的地理,关注农业生产,关注粮食问题。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文字信息的提取和农业生产的特性。‎ ‎【解题思路】农作物的生长和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不违农时是各地农业生产中必须坚持的原则,否则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东北地区纬度高,无霜期短,只有一年一熟。春季气温持续偏低,导致春播推迟,意味着农作物的生长期缩短7-10天,扰乱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周期。在当年霜冻之前可能不能成熟或成熟程度不够,从而导致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下降。‎ ‎44.(10分)环境保护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0示意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分布。历史上六大名泉都以水质优而著称。周围山区是这些名泉的水源补给区。近年来,泉水受到污染,部分污染物指标超出国家饮用水标准。‎ 虎丘泉 憨憨泉 桌锡泉泉 金沙泉 惠山泉 太 湖 无碍泉 说明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水污染造成的危害和难以治理的原因。‎ ‎【答案】危害:泉水(地下水)是重要的饮用水源,人饮用受污染的泉水会危害身体健康;(2分)引用泉水(地下水)灌溉,会污染土壤,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污染物超标)。(2分)‎ 原因:泉水(地下水)(更新速度慢,)自然净化周期长;(2分)(深埋地下,)人工净化困难;(2分)涉及地区广,需区域联动共同治理。(2分)‎ ‎【命题立意】以文字和分布图为信息载体,考查水污染的危害泉水污染难以治理的原因。命题意图以能力立意为主,命题意图在于关注环境污染,保护水资源这一世界性的的主题。试题难度:难。解题关键:调动和运用地下水和水污染的背景知识。‎ ‎【解题思路】泉水是人类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水源,因此泉水遭受污染必然导致生产和生活用水水质的下降,进而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和污染土壤,随着生物链进入农产品并在农产品中富集,污染物超标使农产品品质下降。此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 泉水污染难易治理,需要从泉水本身的属性去思考,泉水属于地下水的天然露头,其补给来源是地下水,而地下水深埋地下,具有循环更新周期长,人类干预难易实施等特点。再加上泉水补给区域和使用区域不统一,区域广,需要不同省市,需要各方面联动协同。‎ ‎2013年新课标全国II卷地理总评 ‎1.试卷题型和结构保持稳定,有利于中学地理教学。‎ 自新课标全国卷投入使用以来,一直保持选择题11+必做综合题36、37+选作模块“旅游地理”“自然灾害”“环境保护”模块三选一模式。‎ ‎2.各种地理图像(全卷计出现了直角坐标点式统计图、等温线图、区域图、等高线地形示意图、景观示意图、分布图)仍然是地理试题的主要信息载体,单纯以文字信息成题的只有选择题3—5题组和选修模块“自然灾害”,突出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点。‎ ‎3.命题立意以能力立意为主。今年高考试题对“能力”和“素养”的要求明显高于往年,这也应该是未来高考的趋势。设问具有思考价值,主要考查了考纲要求的四种能力,单纯以知识立意为考查目的的题目较少,使试题具有较好的选拔功能。但是个别题目的质量值得商榷,42旅游地理的设问无思考价值,图像信息有多余嫌疑,命题人所写参考答案莫名其妙。此类题目会令考生和中学教师无所适从,在高考仍然是教学指挥棒的当下,会对中学教学产生误导作用。‎ ‎4.试题难度降低。多数题目中等难度的题目。少数属于易和难度系数较低的难题,使试题具有较高的区分度。‎ ‎5.试题对考生有一定的灵活性。36.(3)两种观点二选一进行论证,选修模块三选一作答,考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做出最有利的选择,体现了人文关怀,避免了一棒子打死考生的现象。‎ ‎6.纯“地球运动”类题目自2010年在新课标试卷中淡出江湖以来,连续四年没有重出江湖。意味着困扰考生多年的这块硬骨头在以能力立意为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新课标理念下地位下降,有可能今后不再重返江湖。‎ ‎7.以区域为载体,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强调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选择题3-5,以“地膜覆盖”为主题,考察了该地理现象的时空分布特点和影响结果,有一条主线隐藏在其中:为什么要“地膜覆盖”——哪些地区、什么时间进行“地膜覆盖”——“地膜覆盖”的影响结果(危害)——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措施。如:36题第(3)问“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37题(1)(2)“速生桉”种植前后水、植被等环境要素的变化都是基于这方面的问题。‎ ‎8.自然地理部分比重偏大,人文地理比重偏小。特别是气候成为重头戏,反复出现在选择题和综合题中。但自然地理不再拘泥于机械记忆,而是侧重于“理”,体现了能力立意。即能够运用原理、规律分析、探讨问题与现象,注重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和整体性的分析。如:选择题6-8、9-11,36题(1)(2),37题(1)(2)(4)。相比较区位理论和区位分析、区位选择在今年试题中比重明显下降,只有37.(4)考查了农业区位,且分值只有4分。‎ ‎9. 关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涉及到这一领域的有36(3)、37(1)(2),选做题44,联系语文试卷第17题对“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认读和理解,这些问题的设置体现出让考生关注资源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10关注生活中的地理问题。选择题3-5、36(3)、37(2)(3)、43、44等问题都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地理问题“生活化”是以后教学中的方向之一,在教学中选取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案例,加工提炼呈现给学生,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原理和规律探讨、论证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现象的“地理”素养。‎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