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生物二轮专题15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3高考生物二轮专题152

一、选择题 ‎1.(2012年高考浙江卷)下列关于神经肌肉(肌肉指骨骼肌)接点及其相关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骨骼肌细胞中只有一个细胞核 B.神经肌肉接点的突触间隙中有组织液 C.突触后膜的表面积与突触前膜的相同 D.一个乙酰胆碱分子可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解析:此题考查突触的相关知识。骨骼肌细胞一般有多个细胞核,A错误;神经肌肉接点类似于神经突触,也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突触间隙中有组织液,B正确;神经肌肉接点的突触前膜为神经末梢,突触后膜为肌肉细胞膜,二者表面积不同,C错误;使突触后膜产生电位变化需要足够量的神经递质,D错误。‎ 答案:B ‎2.(2011年高考海南卷)下列实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 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 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 C.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 解析: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属于低级中枢控制的非条件反射,与高级中枢无关。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形成的长期记忆属于高级中枢控制的条件反射。大脑皮层的言语区是人类特有的高级中枢。排尿反射有两个中枢,低级中枢在脊髓,在婴幼儿时期控制排尿功能,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随着婴幼儿脑的发育,高级排尿中枢形成,脑与脊髓建立联系后,高级中枢可控制低级中枢,从而控制排尿。意识丧失的病人,高级中枢失去对低级中枢的控制功能,病人不能自主排尿,意识恢复后,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才能行使对低级中枢的控制功能。‎ 答案:D ‎3.(2011年高考江苏卷)下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 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解析:反射弧中神经细胞之间突触的存在决定了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只能是单向的,A项正确;图中d为传入神经,切断d,刺激b,兴奋可直接经传出神经至效应器,仍能引起效应器收缩,B项错误;结构b为神经纤维,结构c为突触,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比在突触上的传导速度要快,C项错误;Ⅱ处为突触后膜,其上发生的信号变化为化学信号―→电信号,D项错误。‎ 答案:A ‎4.(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 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C.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 D.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解析:从恐惧、紧张的刺激至肾上腺素释放增多,这一过程属于神经调节;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这一过程属于体液调节;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很多,本实例中作用的靶器官为心脏,A、B项正确。激素的运输是通过体液的运送进行的,C项错误。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D项正确。‎ 答案:C ‎5.如图甲所示,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材料,在神经纤维的表面,放置两个相距1~2厘米的电极a和b,在图中的刺激点给予较强的电刺激。依据观测到的电流表指针偏转(向左为正,向右为负)情况,绘出的曲线如图乙。乙图中能正确表示粗大神经纤维电位变化的是(  )‎ 解析:当在图中刺激点给予电刺激时,首先b点先兴奋,电位变为负电位,而a点此时为正电位,所以电流表指针先向右偏转,当兴奋传导到a点时,b点已恢复到静息状态,此时电流表指针又向左偏转。‎ 答案:A ‎6.下图是甲状腺活动调节的示意图。对这一调节的描述错误的是(  )‎ A.X与Y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 B.a与b物质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Z结构的活动只受Y结构的控制 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 解析: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属于反馈调节。在寒冷等刺激影响下,下丘脑的一些细胞能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又能刺激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从而促进新陈代谢,使机体抵御寒冷等刺激。但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减少,从而使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不致过高。本题就是对这一知识点的考查,因此A、B、D项是正确的。另外,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活动除了受垂体的调节外,还受血液中血糖浓度、其他激素和神经系统的调节。‎ 答案:C ‎7.下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内任一反射都需B、C、D三种类型神经细胞参与 B.在细胞A处给予一个刺激,电流计的指针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若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可以产生反应 D.兴奋在细胞B、C、D之间传递时,都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 解析:B为感觉神经细胞,C为中间神经细胞,D为运动神经细胞,最简单的反射弧是由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组成的。‎ 答案:A ‎8.(2013年枣庄模拟)肉毒杆菌毒素是从肉毒杆菌提取的一种细菌毒素蛋白,它能阻遏乙酰胆碱释放,从而起到麻痹肌肉的作用。美容医疗中通过注射适量的肉毒杆菌以达到除皱效果。肉毒杆菌毒素除皱的机理最可能是(  )‎ A.抑制核糖体合成乙酰胆碱 B.抑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 C.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阻遏与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被清除 D.与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阻止肌肉收缩 解析: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其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不在核糖体合成;与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不能被清除,会导致突触后膜持续兴奋;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能够阻断乙酰胆碱的传递,但是不能阻遏乙酰胆碱的释放;乙酰胆碱存在于突触小泡内,通过与突触前膜融合而释放到突触间隙。‎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9.(2013年南通模拟)下左图是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小体时,突触间隙中的Ca2+通过突触前膜上的Ca2+通道内流,导致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如下右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在反射弧中称________。‎ ‎(2)神经递质的释放依赖于细胞膜具有________的特点,神经递质尽管是小分子物质,但仍通过图示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其意义在于________。‎ ‎(3)乙酰胆碱属于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当乙酰胆碱与肌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引起肌细胞收缩。α银环蛇毒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当中α银环蛇毒时,肌肉表现是________。‎ ‎(4)结合图中信息解释人体血钙低时,肌肉抽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动态皱纹是由于面部表情肌长期收缩牵拉皮肤而引起。“肉毒毒素美容”已经成为时下普遍接受的面部除皱方式。肉毒毒素是肉毒杆菌分泌的一种神经毒素,能特异性地与突触前膜上Ca2+通道结合。结合图解分析,“肉毒毒素美容”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在反射弧中,传出(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称效应器。‎ ‎(2)神经递质的释放通过胞吐方式完成,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特点。神经递质通过胞吐方式释放的意义在于短时间内使神经递质大量释放,从而有效实现神经兴奋的快速传递。‎ ‎(3)α银环蛇毒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当中银环蛇毒时,神经冲动无法传到突触后膜,不能引起反射,故肌肉出现松弛。‎ ‎(4)据图所示,人体血钙低时,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小体时,突触间隙中的Ca2+通过突触前膜上的Ca2+通道内流减少,对Na+内流的抑制屏障作用减弱,使Na+内流,引起动作电位的形成。‎ ‎(5)肉毒毒素是肉毒杆菌分泌的一种神经毒素,能特异性地与突触前膜上Ca2+通道结合,阻止Ca2+‎ 内流,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导致面部肌肉松弛,起到面部除皱的效果。‎ 答案:(1)效应器 (2)一定流动性 短时间内使神经递质大量释放,从而有效实现兴奋的快速传递 ‎(3)松弛(或不能收缩,或舒张)‎ ‎(4)血钙降低导致突触间隙(细胞外液)中钙离子浓度低,Ca2+内流减少,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 ‎(5)肉毒毒素阻止Ca2+内流,影响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导致面部肌肉松弛,起到面部除皱效果 ‎10.(2011年高考江苏卷)图1表示北纬50°某地区不同月份母鸡平均产蛋数的波动情况,图2是母鸡繁殖活动的生理调节过程示意图(甲、乙、丙表示器官,a、b、c表示相应激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知,影响母鸡月产蛋数的主要环境条件是________。‎ ‎(2)图2中激素a、器官丙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c→甲、c→乙的生理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激素a分子为一种多肽,其受体位于靶细胞的_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5)从丙的静脉中抽取血液进行检测,血浆中含有的激素种类有____________(填下列序号)。‎ ‎①1种 ②2种  ③3种  ④3种以上 ‎(6)烷基苯酚是一类洗涤剂,其分子结构稳定,具有类似激素c的生理效应。长期饲喂被烷基苯酚污染的饲料,会对器官甲、乙的分泌活动产生________作用,从而引起激素c分泌量____________。‎ 解析:‎ ‎(1)从图1中两曲线的变化趋势可知,影响母鸡月产蛋数的主要环境条件是日光照时间。(2)产蛋量受雌性激素的影响,雌性激素的分泌过程类似于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图2中甲为下丘脑,激素a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乙是垂体,激素b是促性腺激素,丙为卵巢,激素c为雌性激素。(3)图2中显示雌性激素含量对下丘脑和垂体存在负反馈调节作用,从而保持血液中激素c(雌性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4)当激素a为多肽时,不能通过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故其受体在靶细胞的细胞膜上。(5)激素都是通过血液循环进行运输的,其对靶细胞具有选择性,但运输没有选择性,故从卵巢的静脉中抽取的血液中含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和雌性激素以及其他种类的激素。(6)因烷基苯酚具有与雌性激素相似的生理效应,故母鸡体内烷基苯酚含量增多相当于雌性激素的量超过正常水平,会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减少雌性激素的分泌。‎ 答案:(1)日光照时间 (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卵巢 (3)通过负反馈调节以维持激素c水平的相对稳定 (4)细胞膜上 激素a不能通过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细胞膜 (5)④ (6)抑制 减少 ‎11.为了更好地揭示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机制,可用猴进行科学实验(如右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猴右手指受到电刺激时,会产生缩手反射。在此反射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是________向传递的。头部电极刺激大脑皮层某区域引起猴右手运动,其兴奋传递过程是:中枢兴奋→传出神经兴奋→神经末梢释放________→________→后膜电位变化→右手部肌肉收缩。‎ 若某动物离体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产生两个同等强度的神经冲动,两冲动传导至中点并相遇后会________。‎ ‎(2)实验猴受到寒冷刺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经引起________兴奋,导致________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方式为________。‎ ‎(3)实验猴对屏幕上呈现的某些影像会产生明显的应激反应。在受到多次此类影像刺激后,猴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症。产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导致了糖代谢异常。‎ ‎(4)猴大脑皮层下的某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后,表现为日排尿量异常增多、饮水剧增。推测脑内________区域被损伤,引起了________缺乏。‎ 解析:(1)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的传递,即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神经中枢产生兴奋后通过传出神经传到神经末梢,使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突触后膜电位发生变化;神经纤维在两端同时受到刺激后,两个神经冲动传到中点并相遇时会使电位变化相互抵消,从而使神经冲动停止传导。(2)受到寒冷刺激后,皮肤表面的温度感受器受到刺激并产生兴奋,经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然后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引起骨骼肌、皮肤血管、汗腺及内分泌腺等器官活动变化,使骨骼肌和立毛肌收缩,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增多,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多,以增加产热。这个过程涉及神经调节和激素(体液)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3)血糖的调节以体液调节为主,同时又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当血糖突然升高时,下丘脑相关区域兴奋,通过副交感神经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以降低血糖浓度。但当出现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时,将导致糖代谢异常,从而引发应激性高血糖症。(4)由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如果下丘脑或垂体受到损坏将导致尿量增加等症状。‎ 答案:(1)单 神经递质(或:乙酰胆碱) 与(后膜特异性)受体结合 停止传导(或:消失,抵消) (2)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神经—体液调节 (3)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4)下丘脑或(神经)垂体 抗利尿激素(或:ADH)‎ ‎12.Ⅰ.(2011年高考四川卷)下图为反射弧中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及其生理变化示意图。‎ ‎(1)发生反射时,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沿________神经传到突触前膜,导致突触小泡与前膜________,释放神经递质(Ach);Ach与Ach受体结合后,肌膜发生________,引起肌肉收缩。‎ ‎(2)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病,其病因是患者免疫系统把Ach受体当作抗原,使________被激活而增殖、分化,产生Ach受体抗体。Ach受体抗体与Ach受体特异性结合,造成Ach不能与Ach受体正常结合,导致________信号转换过程受阻。‎ ‎(3)临床上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重度患者,可采用胸腺切除法,目的是抑制________发育成T细胞,不能产生淋巴因子,从而抑制________免疫的应答。‎ Ⅱ.(2011年高考重庆卷)下表是缺碘与不缺碘的两类人群中,血液内与甲状腺活动密切相关的两种激素含量状况。‎ 分泌腺体 激素名称 不缺碘人群 激素含量 缺碘人群激素含量 补碘前 补碘后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正常 降低 正常 垂体 A 正常 B 正常 ‎(1)表中A是________,B应________。甲状腺激素对垂体分泌激素A起________作用。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中,控制枢纽是________。‎ ‎(2)长期缺碘,成年人会表现出:①喜热、畏寒等体温偏低现象;②少言寡语、反应迟钝及嗜睡等现象。现象①说明甲状腺激素的相关作用是________;现象②说明该激素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是________。通常,食用碘盐可以防治碘缺乏病。‎ 解析:Ⅰ.(1)反射弧传导过程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 效应器,肌肉为反射弧的效应器,所以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兴奋引起肌肉收缩;神经递质释放时由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通过胞吐形式释放到突触间隙;肌膜上的受体接受神经递质,突触后膜电位发生改变引起肌肉收缩。(2)体液免疫过程中,B细胞受抗原刺激而增殖并分化成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当Ach受体抗体与Ach受体特异性结合后,造成神经递质不能与肌膜上的Ach受体结合,阻断了突触后膜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产生自身免疫病。(3)骨髓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B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T细胞。当T细胞产生受阻时,淋巴因子不能产生,体液免疫受到抑制,可达到治疗目的。‎ Ⅱ.(1)与甲状腺活动相关的、由垂体分泌的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正常情况下,甲状腺激素对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起反馈性抑制作用,但缺碘人群血液中补碘前因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反馈性地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因此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会升高。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过程中,控制枢纽是下丘脑。(2)成年人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量不足,喜热、畏寒等体温偏低现象体现了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氧化分解的作用;少言寡语、反应迟钝及嗜睡等现象体现了甲状腺激素能够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的作用,补碘能够防治和缓解上述症状。‎ 答案:Ⅰ.(1)传出 融合 电位变化 (2)B细胞 化学信号向电 (3)造血干细胞 体液 Ⅱ.(1)促甲状腺激素 升高 抑制(反馈调节)‎ 下丘脑 (2)促进新陈代谢 提高兴奋性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