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4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模拟文综历史专项汇编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解析权威版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选择题,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12小题,) 1. “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近代中国的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这一社会经济现象是( ) A.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B. 民族工业的产生 C. 贸易中心的转移 D. 传统纺织业的发展 A 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国家将大量商品输入中国,输入的洋货多为机器制造,物美价廉,竞争力强,而中国的土货滞销,土布、土纱等的销售陷入困境,材料反映了中国的手工业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A正确; B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A.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阶段,自然经济是以小农经济的方式出现的,也就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还是大量存在,特别是内地农村主要还是自然经济. 本题考查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资本主义的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凭借一系列政治经济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经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2. 一战期间,张骞创办的民族企业发展很快,但很快走了下坡路,从根本上是由于( ) A. 近代中国,矛盾错综复杂 B. 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C.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性质 D. 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C 注意题干时间“一战期间”和限定信息“根本”,结合所学可知,一战期间,张謇的企业发展较快,主要是由于帝国主义放松侵略造成的;而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张謇的企业无力与之竞争,故很快走了下坡路,由此可知,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性质,故C项正确. ABD三项不是根本原因,应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考查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原因.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出现了些民族工业萌芽,但这些民族工业往往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难以生存和发展; 2.辛亥革命的成果,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 3.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队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的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 4.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实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 5.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的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没能得到很好的恢复.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时间“一战期间”,注意限定信息“根本”,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需要掌握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说:“中国自强运动的领袖们……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再进一步”的举动是( ) A. 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向西方学习 B. 受实业救国思潮影响创办民族工业 C. 为求富创办采用机器生产的民用工业 D. 学习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C 依据题干“中国自强运动的领袖们”、“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可知,反映的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一场“自强”、“求富”的自救运动,由材料中的“国防近代化”体现了洋务运动的“自强”,创办军事工业;“再进一步”的举动就是求富,创办民用工业,故C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不符合,应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考查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工业.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洋务运动相关知识的掌握.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中国自强运动的领袖们”、“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1)积极方面:①洋务运动在中国封建制度下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科技和先进工具,这就必然在客观上加速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刺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不以洋务派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②洋务派同顽固派的论争,为学习西方开了风气.同时引进翻译外国的科技书籍,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封建教育的冲击.在改革封建文化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为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西学的传播提供了一定的条件;③民用工业的兴办,对西方的经济侵略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客观上诱导和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④创建了三支海军,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海防能力.总之,洋务运动对中国的近代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2)消极方面:①由清朝官府举办,为维护反动统治服务;②军事工业主要是为镇压人民革命,不能救国图强;③民用工业是为解决军事工业的困难,不是为社会求富,在很大程度上被洋人控制利用;④经营管理腐败. 2. 下列近代中国企业性质相同的一组是( ) A. 福州船政局,继昌隆缫丝厂 B. 天津机器制造局,发昌机器厂 C. 继昌隆缫丝厂,发昌机器厂 D. 湖北织布局,贻来牟机器磨坊 C C项中的两个企业都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性质相同,故C正确; A项中福州船政局是洋务企业,发昌机器厂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性质不同,排除; B项中天津机器制造局是洋务企业,发昌机器厂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性质不同,排除; D项中湖北织布局是洋务企业,贻来牟机器磨坊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性质不同,排除. 故选C. 在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多元化的格局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代表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步方向,但由于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压迫和排挤,它始终没有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形式.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产生于两次鸦片战争后的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发展于甲午战争后;进一步发展于20世纪初;短暂繁荣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的间隙;日益萎缩于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1. 清同治皇帝在位时期(1862~1874)也被史学家称为“同治中兴”.这一称呼的主要依据是当时中国( ) A. 效法西方进行革新 B. 进行新式政治改革 C. 进入战后恢复阶段 D. 有效遏制列强瓜分 A “同治中兴”是指清朝后叶,同治帝在位期间(1862-1874年)的一个中兴阶段.适逢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媾和,及太平天国被消灭(1864年),政治上出现了一个和谐时期,“同治中兴”主要体现洋务运动上,故A项正确. “同治中兴”的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者的统治,不可能进行新式政治改革,故B项错误. 当时太平天国运动还没有被剿灭,故C项错误. “同治中兴”体现清政府与英法媾和,不可能有效遏制列强瓜分,故D项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考查“同治中兴”出现的依据. “同治中兴”是自然修补内部的政治秩序.基于封建统治者利益,部分儒生与农民在官僚带领下,收编武装力量,试图剿灭太平天国的叛乱.对内乱后的经济调整.降低农村赋税,鼓励耕作及发放粮种,安抚人民的反抗情绪;大兴科举,增加考试取录名额以笼络人才,防止类似太平天国的出现,笼络更多人才维护清廷统治,客观上造成近代中国人思想进一步腐化;办洋务,主要在外交方面,与外国列强谋求共同合作. 2.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于( ) A. 鸦片战争后 B. 洋务运动会 C. 辛亥革命后 D. 五四运动后 A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于鸦片战争之后,故A正确; 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凭借一系列政治经济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经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考查了对中国自然经济的认识.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品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商业流通空前活跃.国内市场的扩大,特别是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在流通中比重的加大,不断诱使着农业生产的目的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 3. 鸦片战争后,社会普遍把洋货视之为“奇技淫巧”,认为这是导致财富外溢的原因;19世纪70年代有些人士认为仿制洋货,大兴工商,以自制洋货取代外来洋货,以此来占领洋货消费市场,在朝野上下产生了广泛影响。这种变化表明( ) A.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了自然经济 B. 传统手工业品市场日渐萎缩 C. 依循市场规则与西方展开竞争 D. 追逐西方时尚成为社会主流 C A.材料反映出70年代中国人,大型工商业来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不是侧重用商品经济来取代自然经济. B.材料没有反映出手工工业市场的萎缩. C.19世纪60到70年代,随着列强经济侵略的加深,中国出现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仿制西洋商品经济模式与列强进行经济竞争,材料反应的正是这样的特点. D.材料只是反映出出现了仿制外洋货物的现象,并没有反映出成为当时的社会时尚主流.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列强对华侵略的影响,要求学生结合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来分析材料. 随着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对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的收购,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占主导地位时期结束,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开始进入半封建社会.一些企业家试图以“实业救国”,民族资本主义得以发展起来,中国的经济逐渐融入世界.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我 1. 史载:“同治以来,上海花商收买花衣,于是轧花场地泊地皆是。始用小轧车,妇女手摇足踏,日可出衣十数斤。光绪中,洋轧车出,日可得衣数百斤,小轧车天然淘汰矣。”轧车的这种变化反映出( ) A. 中国己经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 B. 光绪车间近代工业体系墓本建立 C. 传统手工业受科技革命的冲击较大 D. 轧花技术进步导致传统手工业消失 C 依据题干材料可知,高效率的洋轧车淘汰效率低的小轧车的情况,说明传统手工业受科技革命的冲击较大,故C项正确. A项材料没有体现,应排除. B项不符合史实,应排除. D项说法过于绝对化,应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需要掌握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的表现-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解体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理解.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考查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的表现-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的能力. 2. 下为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对该表所含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 项目 年代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 3281 77 969 23 4250 100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00 1911 4810 16 20441 69 4445 15 29696 100 A.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B. 洋务经济兴起 C.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 农民负担减轻 D 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1849-1911年,清政府的农业税数额变化不大但比重迅速下降,反映了小农经济逐步解体,A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工商杂税收入上升说明近代企业有所发展,所以B和C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表中农业税收入比重虽然减少,但数额在增加,所以不能看出农民负担减轻,D项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考查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瓦解,产生了外国资本主义、洋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图表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根据表格中提取有效信息1849-1911年,清政府的农业税数额变化不大但比重迅速下降和工商杂税收入上升分析. 1. 有一个英国人曾记载“远在1844年,我曾把这种土布的各种质地的样品,标明每一种的价格送回英国。和我通信的人都说,按照所标的价格,他们在曼彻斯特也做不出来。”这反映了当时 A. 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比英国低 B. 圈地运动导致英国成本增加 C. 中国土布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D. 中国传统纺织技术领先英国 C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远在1844年,我曾把这种土布的各种质地的样品,标明每一种的价格送回英国。和我通信的人都说,按照所标的价格,他们在曼彻斯特也做不出来”可以看出土布在价格上有一定的竞争优势,C符合题意;AB材料没有体现,D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C。 2. 据统计,1890年上海机器织布局一般工人平均月工资是5元银元左右,同一时期武昌织布官局的工人月工资是7-10元,熟练的技术工人能达到30元甚至更多。而1883年直隶普通农民除去各种赋税折算每月收入不过1元多。这说明了( ) A. 农民和工人之间的矛盾尖锐 B. 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C. 新的生产方式推动经济发展 D.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C “1890年上海机器织布局一般工人平均月工资是5元银元左右,同一时期武昌织布官局的工人月工资是7-10元,熟练的技术工人能达到30元甚至更多.而1883年直隶普通农民除去各种赋税折算每月收入不过1元多”表明新的生产方式推动经济发展,故C正确; AB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一个极其艰难的发展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他毗邻鸦片战争的烽火与甲午战争的硝烟,在中华民族中兴办起民族产业,虽然由于经济的短缺问题与社会大的背景与形式问题的多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但仍然对中国近代化企业的发展积累了经验,这一创举在中国是史无前例的.另外,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还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铺设着道路. 3. 1936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期间,国民政府针对长江部分航道堵塞情况严重的问题,花大力气对长江从道进行了疏理,炸毁了威胁船只的暗礁,清理淤积的河床,扩大了长江的航运量。以上举措( ) A. 加速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 适应了全面抗战需要 C. 抵制了列强的经济扩张 D. 强化了经济统制政策 A 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36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措施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 全面抗战是在193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 C项不符合史实,应排除. 经济统制政策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需要掌握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结合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影响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考查对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影响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非选择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本大题共4小题,) 1. 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作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部分) 年份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平均每年所增资本/万元 1869-1894 50多 500多 1.42 1.41 1895-1900 100 4500 16.7 750 材料二 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 材料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节选) 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 1933-1934年,蒋介石派兵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大“围剿”。 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1)据材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分析此时民族企业发展的原因。 (2)据材料2所示的民族工业的状况,从政治、思想方面分析对我国民主革命转型所产生的影响。 (3)依据材料3概括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外因素有哪些。 (1)本小问的原因,依据图表中时间 1895-1900年属于甲午战争之后,结合所学政治上从晚清政府政策去分析,经济从中国小农经济解体的视角分析,思想从实业救国思潮兴起的角度概括. (2)本小问的影响,依据材料二中时间1912-1921属于民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短暂春天”时期,政治上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使民族资产阶级壮大,推动无产阶级壮大;思想角度从马克思主义传播角度思考作答. (3)本小问的因素,依据材料三“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可以得出国际因素是经济危机的影响.“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可以得出国内因素有中国政局的动荡;帝国主义的侵略;官僚资本的压迫. 故答案为: (1)政治: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思想: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2 )影响:政治:促进无产阶级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阶级基础.思想: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思想基础. (3)国内:中国政局的动荡;帝国主义的侵略;官僚资本的压迫;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考查1895-1900年民族企业发展的原因;1912-1921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出现“短暂春天”的影响;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外因素.考查学生依据图表图示以及史料解读分析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相关知识的掌握.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高考中的必考点,也是难点.有关民族资本主义的考查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①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②民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④民族资产阶级在近代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影响因素.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真正成为中国工业化推动者的是清政府,它以洋务派为代表。他们无论是办军事工业。还是民用工业,其主导产业为钢铁、矿产、铁路……即当时所谓的“机器矿路”。这是符合工业发展本身规律的,这些产业部门亦能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影响。……此外,甲午战争前……广大的手工业者和工场主起了切实的和重要的作用。他们使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方式有了自己本身的特征。 --许纪霖、陈迭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民族工业主要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发展特点。并简要分析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工业化的主要影响。 (1)据地图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等通商口岸地区.第二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回答即可得出沿海地区受西方侵略较早,自然经济瓦解也较早,同时通商口岸便于引进西方的技术等.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工业化起步于洋务运动,由此可知为封建政府主导.从企业的性质来说主要是军事工业,即重工业等.第二小问结合洋务运动作用加以回答. 故答案为: (1 )特点:近代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成因:沿海地区自然经济瓦解较早,便于接受西方先进技术. (2)特点:封建政府主导;侧重发展重工业;机器生产和手工生产并存.影响: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步伐;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 本题考查了近代民族工业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的相关内容. 本题以近代中国的工业化为切入点,考查民族资本主义和洋务运动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1.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胡雪岩(1823-1885)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商界人物。他以开钱庄起家,办药局,开丝行,贩运粮食、军火,坐收渔利,迅速成为商界巨擘。他会逢乱世,结缘权贵,纳粟助赈;延洋匠,引设备,参与洋务;筹饷械,借银款,力助左宗棠西征;开设国号药局,声名远扬。后因功受左宗棠保荐,获得朝廷特赐二品顶戴,特准紫禁城骑马。胡雪岩的经商才能、处世韬略,一直为世人所称道,甚至被尊称为“商圣”。连鲁迅先生也称其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位商人”。胡雪岩在为人处世方面有许多常人所不及之处,对人情世故了解得通透,手腕活络,方圆兼具:善于笼络人心,并投其所好;能以宽和博取信任,以博爱网罗人才;笑脸巧迎人,懂得慷慨也善于回收。他有自己一整套卓有成效的经营艺术:善于审时度势、把握时局,并善于造势;商业眼光独到,果断涉足能赚钱、赚大钱的大生意;善于识人、用人;善于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善于做招牌、做场面;热心公益事业,融商业活动于国家大事之中。 胡雪岩从一介布衣一跃而为富可敌国的“大清财神”,创造了一个传奇。 ——摘编自杨茜彦《胡雪岩的启示和智慧》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胡雪岩所面临的经营环境。 (2)结合材料,概述胡雪岩经营之道给近现代企业发展带来的借鉴作用。 (1)环境:清代商人群体(徽商)的发展;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处于由传统近代转型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政局大动荡时代;中国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并被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清政府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民族工业产生并获得发展等。 (2)借鉴:胡雪岩继承了传统徽商的经营理念和特点,融合了儒家思想的精髓。这些对近现代企业建立以人为本、谋求整体利益的价值观,对树立企业诚信,规范员工行为和工作方式以及建立企业文化等方面都具有借鉴作用;其融贯中西的经营管理思想,对近现代企业引进先进的人才、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以及积极主动参与市场竞争亦有借鉴作用。 (1)本题考查胡雪岩所面临的经营环境,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理解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胡雪岩(1823-1885)是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商界人物”、“他会逢乱世,结缘权贵,纳粟助赈;延洋匠,引设备,参与洋务;筹饷械,借银款,力助左宗棠西征”结合时间提示“ 1823-1885”以及所学知识,从社会、政治、经济等角度归纳经营环境,经济:清代商人群体(徽商)的发展、中国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并被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务运动开展、民族工业产生并获得发展等;政治:清政府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社会: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处于由传统近代转型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政局大动荡时代等。 (2 )本题考查胡雪岩经营之道给近现代企业发展带来的借鉴作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理解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对人情世故了解得通透,手腕活络,方圆兼具:善于笼络人心,并投其所好;能以宽和博取信任,以博爱网罗人才;笑脸巧迎人,懂得慷慨也善于回收”可知继承了传统徽商的经营理念和特点,融合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对近现代企业建立以人为本、谋求整体利益的价值观,对树立企业诚信,规范员工行为和工作方式以及建立企业文化等方面都具有借鉴作用;“善于审时度势、把握时局,并善于造势;商业眼光独到,果断涉足能赚钱、赚大钱的大生意;善于识人、用人;善于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善于做招牌、做场面;热心公益事业,融商业活动于国家大事之中”可知对近现代企业引进先进的人才、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以及积极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关心国家大事亦有借鉴作用。 1. “百年中国看上海”。在近代,上海城市发生了巨大变化,自鸦片战争后,从一个普通的滨海县城一跃成为近代化的国际大都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直到1895年为止,上海几乎仍旧是个纯粹经商的城市,因此人口从未超过50万……尽管1843年至1895年间由于外国人创办的经商机构的结果,人口增加了一倍,但是如果跟1895年以后伴随着市内现代工业发展而造成的人口激增相比,那么早期的增长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美]墨菲《现代中国的钥匙》 材料二 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的抵制日货运动,上海华商纱厂盈利迅速提高,并出现了建立新厂、增加设备的热潮,形成了中国棉织业发展史上的所谓“黄金时期”。与此同时,华商烟厂、火柴厂等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据统计,1919年在农商部注册的工商企业达到104家,超过历年最好水平。其中注册的工业公司在1919年为65家,资金44 728 300元,也是亘古未有。 --摘编自李宗超《近代中国经济民族主义的理性与非理性》材料三 据1919年《新青年》的调查,上海有各类工厂2 291家、工人18万,加上交通运输码头工人12万、手工业工人20万,共计50万。当时,上海城市中人口才200万,工人占了四分之一。 --邢建榕《近代上海不仅是商业性消费城市》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上海城市在1895年前后有哪些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上海现代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期间上海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及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当时上海城市阶级结构的突出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对社会政治带来的影响。 (1)1895年上海社会,从纯粹的商业城市转变为现代工商业城市,人口数量明显增加,这与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向中国大量输出资本,以及民间放宽了对设厂的限制和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密切相关。 (2)从材料可以看出,五四运动期间,上海民族工业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但以轻工业为主,这主要是由于五四运动期间抵制日货运动促进的。 (3)从材料可以看出,1919年上海市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了。这为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故答案为: (1)变化:从纯粹商业城市转变为现代工商业城市;人口数量激增。原因:甲午战争后列强大量输出资本;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2)表现: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轻工业为主。原因:抵制日货运动。 (3)特点: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影响:为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1)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上海城市的变化,要求学生结合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来进行分析。 (2)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和原因来分析。 (3)本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要求学生结合五四运动的过程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还要搞清楚五四运动对我国社会政治和经济产生的影响。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