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题——文综新课标II卷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试题——文综新课标II卷解析版

‎2014年高考真题——地理(新课标II)解析版 第Ⅰ卷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图1)据此完成1~2题 ‎ ‎ ‎1. 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 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吸引城市周末度假 ‎ C.增加自住房面积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答案:D ‎ 解析:关键词“目的”,排除A,B;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经济发达,地价地租高,城市周边农民建“握手楼”是为了增加收入,故选D。‎ ‎2. “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 A.居住人口减少 B.城市房价昂贵 C.人居环境恶化 D.城区不断扩大 答案:B ‎ 解析:“握手楼”说明楼距小,拥挤,环境不理想,排除A.C; “握手楼”已经位于城市周边,与城区扩大关系不大。故排除D;“握手楼”有市场,说明市中心的地价地租高。故选B,‎ 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图2)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据此完成3~5题 ‎ ‎ ‎3. 甲国位于( )‎ 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答案:D ‎ 解析:根据经度向西减小,说明是西经度,判断美洲,结合纬度与北部是海洋,可判断为南美洲北部的委内瑞拉。‎ ‎4. ‎2011年6月21日,该订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 )‎ A.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 B.徐州的白昼较短 ‎ C.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 D.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 答案:A ‎ 解析:6月2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徐州约34°N,距直射点的纬度距离约10.5°;甲国首都约10°N,距直射点的纬度距离约13.5°,故A正确。直射点在北半球,徐州昼长夜短,B错。两地正午物影徐州在北,甲国在南,C错;日出方位角(日出方位偏离正东方的角度) 赤道地区日出方位角的度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度数相等,赤道以外的其它地区,日出方位角的度数大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度数。纬度越高偏离角度越大,故徐州(约34°N)的日出方位角大于甲国首都(约10°N),D错。‎ ‎5. 该批产品运往甲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 )‎ A.好望角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麦哲伦海峡 答案:C ‎ 解析:从徐州到甲国最近航线越过太平洋,从太平洋西岸直抵东岸,经过巴拿马运河到达。‎ 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被称为非生产性绿水。据此完成6~7题。‎ ‎6. 下列河流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 A.塔里木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雅鲁藏布江流域 D.黑龙江流域 答案:A ‎ 解析:“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干旱地区蒸发量大,故选A塔里木河流域位于新疆干旱地区。 ‎ ‎7.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重提高最多的是( )‎ A.水田改旱田 B.植树造林 C.覆膜种植农作物 D.修建梯田 ‎ 答案:C ‎ 解析:“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覆膜后,光照强,农作物蒸腾水比重最高,而且还能保湿,损失少;水田改旱田蒸腾水的比重不会提高,植树造林不可取,森林需水量大,不适合干旱半干旱地区;修梯田主要改变地形,涵养水源,但蒸腾水的比重不会高于覆膜。故选C。‎ 图3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图3,完成8~9题 ‎ ‎ 图3‎ ‎8. 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 A.地处赤道附近 B.远离大陆 C.构造运动强烈 D.地形复杂 答案:B ‎ 解析:特有动物的种属比例大,说明受外界影响小,故选B。 ‎ ‎9. 科伦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鼠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 A.气温日较差大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 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 气候垂直差异明显 答案:C ‎ 解析:根据图示位置,推断该地位于赤道附近的热带,有喜暖动物。又因为有秘鲁寒流经过的降温影响,所以耐寒的企鹅也有适合其生存的环境。‎ 图4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读图4,完成10~11题 ‎ ‎ ‎10. 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 )‎ ‎①盛行西风 ②地形抬升 ③暖流增湿 ④反气旋活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A ‎ 解析:根据图示位置,推断该岛位于南太平洋的新西兰南岛,该纬度位置受盛行西风的影响,以及西部山地迎风坡的抬升作用,使岛屿西南部降水多,故选A。附近是寒流影响地区,故③错,反气旋气流下沉,干燥少雨,故④错。‎ ‎11. 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 )‎ A.水田农业 B.迁移农业 C.种植园农业 D.畜牧业 答案:D ‎ 解析:该地为温带海洋气候区,热量不足,适合多汁牧草生长,故选D。 ‎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没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题~第4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图7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 ‎ ‎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8分)‎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6分)‎ ‎(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8分)‎ 答案:‎ ‎(1)(8分)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 ‎(2)(6分)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 ‎(3)(8分)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 解析:(1)分析沼泽成因,需要从水的来源与水的去处方面考虑;水的去处,包括下渗、蒸发,排水的河道等方面分析。‎ ‎(2)河流的含沙量与流经地区的植被覆盖情况有关;与流速有关,流速大则侵蚀力强,含沙量大;而流速与地形落差有关(既河床比降),落差大,则流速快,含沙量大。结合叶尼塞河与鄂毕河流经地区比较,可得答案。‎ ‎(3)鱼类资源的分布,主要受生存环境与饵料的影响。‎ ‎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图8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 ‎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6分)‎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病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6分)‎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4分)‎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8分)‎ 答案:‎ ‎(1)(6分)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 ‎(2)(6分)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虫害生存和繁殖 ‎(3)(4分)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 ‎(4)(8分)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成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 ‎ ‎ 解析:(1)环境质量主要与人类活动有关。根据材料“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可知开发历史较短,人口稀少,所以对环境的影响较弱。故可知答案。‎ ‎(2)三江平原病虫害少与当地环境不利于害虫越冬与存活繁衍有关。‎ ‎(3)根据材料“土壤肥沃。……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施肥量少,自然原因土壤肥沃,人为原因技术投入,精准施肥,故施肥量少。‎ ‎(4)根据材料,首先分析“绿色”原因——环境好,虫害少、施肥施农药少;其次分析“米都”,产量大,商品率高。‎ 请考生在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2(10分)旅游地理 ‎ 某学习小组在探讨“老工业区如何转型”的活动中,发现德国鲁尔区在转型过程中,利用原有的生产设备等工业遗产资源,开发了能够吸引人们了解工业文明和工业化历史,具有独特观光、休闲等功能的工业遗产旅游产品。‎ ‎ 提出老工业区的工业遗产资源,并设计老工业区工业遗产旅游项目。‎ 答案:‎ 工业遗产资源:老工业区的厂房、车间等建筑,一级生产设备、公益、流程、管理等工业遗产和遗迹。‎ 工业遗产旅游项目:参观老工业区的厂房、车间遗迹工业遗产博物馆;利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原生产生活实景;体验原生产流程等;在由老厂房改造成的餐厅、酒吧、画廊等场所消费、休憩。 ‎ 解析:根据材料“利用原有的生产设备等工业遗产资源,”推测工业遗产资源:老工业区的厂房、车间等建筑,一级生产设备、公益、流程、管理等工业遗产和遗迹。根据“开发了能够吸引人们了解工业文明和工业化历史,具有独特观光、休闲等功能的工业遗产旅游产品。”推出旅游项目:参观老工业区的厂房、车间遗迹工业遗产博物馆;利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原生产生活实景;体验原生产流程等;在由老厂房改造成的餐厅、酒吧、画廊等场所消费、休憩。 ‎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福建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图9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 ‎ ‎ ‎ ‎ 概括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 答案:‎ 特点:各月都有地质灾害发生,(夏季多,冬季少)5~6月相对集中,期中6月份发生次数最多。‎ ‎ 原因:福建省低山丘陵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6月,降水多,且多暴雨,易引发地质灾害;7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减少。 ‎ 解析:根据图示,先概括总体特点:各月均有发生,但不均匀;具体:夏多冬少。地质灾害的发生诱因多种,但在福建山区多年平均资料可推测,主要诱因是降水;6月锋面雨带位于南方,降水较多;7月雨带位于北方,该地受副高控制,降水较少。‎ ‎44.(10分)环境保护 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目前全国只有1000只左右,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以长白山某河流作为繁殖地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春季为50只左右,秋季迁徙时,数量增至200只左右。但只有近百只到达赣东北的越冬池,第二年春季只有50余只返回繁殖地。‎ 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 答案:‎ 可能原因:迁徙路上缺少湿地等休憩和觅食地,疲劳饥饿致死;食用了被污染的鱼虾;人祸动物猎杀等。‎ 保护对策:在迁徙路上建设与恢复湿地,使湿地间距小于单日迁徙距离;治理水体污染;严禁猎杀;在迁徙路线上建立观测点,组织志愿者观察保护;做好保护中华秋沙鸭的宣传工作等。‎ ‎ 解析: 动物迁徙途中不断死亡的原因:动物生存迁徙环境被破坏;食物被污染或不足;人类或天敌猎杀。保护措施与原因对应。‎ ‎2014年新课标2文综历史部分正式版 ‎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落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答案】B ‎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29.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30.1932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 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A.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 B.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 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答案】A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需要注意材料的时间,从时间入手分析出顾维钧言论的背景,这个背景是1931年九·一八事31.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全部农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32.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平面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33.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闻。这说明 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 ‎34.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 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 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来求慰藉的心态 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可 ‎35.图6为波兰开放边境线时的情景,它反映的是 图6‎ A.冷战结束 B.华约解体 C.北约东扩 D.欧盟扩大 ‎【答案】D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墨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清廷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掳有禁”,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他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 ‎——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等 材料二 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我国的东段边界,但直到19世纪初,黑龙江以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不足1万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布铺。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富饶,商贾因之糜(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 1904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1907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1908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1100万人,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实边章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13分)‎ ‎4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 目录A 第一章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节 革命的社会经济前提 ‎ 第二节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革命形势的成熟 ‎ 第三节 革命的开始 第一和第二次内战 共和国的建立 ‎ ‎ 第四节 共和国时期的阶级斗争 第五节 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 第六节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 政变 第二章 (略)‎ ‎ ‎ ‎——摘编自《世界历史·近代部分》,1972年版 目录B 第一章 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 同一时期东方中国和日本 ‎ 第一节 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商业革命 ‎ 第二节 文艺复兴 第三节 宗教改革 第四节 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尼德兰革命 第五节 16世纪的中国与日本 第二章 17世纪至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 第一节 17世纪英国革命·1689—1742年的英国 第二节 (略)‎ ‎——摘编自《世界史·近代史编》,1972年版,2011年版 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 ‎(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以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秦汉时期山林属国家所有,不允许私家占有山林湖泊。东晋以后,世室大族在南方擅占山泽。晋城帝颁布了“占山护泽,强盗律论”的禁令,但难以执行。豪强之家违法占山封水,政府无力制裁。平民百姓却无此特权,“富强者兼岭而占,贫弱者薪苏(柴薪)无托”。南朝宋孝武帝实行改制,允许私家合法拥有山泽产权:按官阶等级设限,第一、二品可占山三顷,依品级递减,九品及百姓占山一顷;“若先已占山,不得更占;先占阙(缺)少,依限占足”。私人合法取得山林产权后,山林开放成为常态,产权国有与私有并存。‎ ‎——摘编自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作用。(9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1940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强调敌后政权在性质上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指示规定,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并指出,共产党在政权中的领导作用,是要靠党员的质量来保证的,而不必有更多的人数,不是要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而是要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使别人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 各抗日根据地比较认真地贯彻了三三制原则,陕甘宁边区,1941年根据三三制原则进行了改选。党外人士担任乡以上干部者有3592人,占总数三分之二。根据地内的开明绅士由此得以进入政权机构。‎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根据地政权实行三三制的原因,并指出三三制政权的特点。(3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实行三三制的主要意义(7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入侵缅甸,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1942年2月,由精锐力量组成的中国远征军入缅,与日军作战,在仁安羌作战中,中国远征军与敌浴血奋战,解救出被困英军,轰动英伦三岛,英军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放弃缅甸,向印度撤退,中国远征军掩护英军,并分别撤至印度和国内,中国大后方重要的对外陆路通道分别被切断,滇西一度被日军占领。‎ ‎1943年10月,中国远征军与盟军配合,反攻缅北和滇西,在密支那战役中,中国军人组成敢死队,绕到敌军背后,与正面部队同时发动进攻,使敌人背腹受敌,崩溃逃跑,日军指挥官绝望自杀。中国远征军兵力总计达40余万人,伤亡接机20万人,以巨大的牺牲换取了最后的胜利。‎ ‎——摘编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远征军入缅前太平洋战场和中国战场的战略态势。(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军事意义和政治意义。(9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甲午战败后光绪帝痛感危亡在即,锐意变法,他曾对庆亲王奕劻说:“太后若仍不给我事权,我远退让此位,不甘做亡国之君。”1895年6月,光绪帝读康有为的上书深受启发,遂于1895年至1897年间屡颁改革性质的法令,1898年6月11日,慈禧太后面告光绪帝:“前日御史杨深秀、学士徐致靖言国是未定,良是。今宜专讲西学,明白宣示。”于是,光绪颁布了变法诏书。15日,慈禧太后迫使光绪帝下诏将他的老师翁同龢开缺回籍,并令授任新职的高官大员,须向慈禧太后谢恩。16日,光绪帝在一度“战栗变色”后,仍如期召见康有为,商讨变法事宜。9月4日,光绪帝下令将阻止变法的礼部尚书怀塔布等6人革职,后又把阻挠变法的李鸿章逐出总理衙门。‎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光绪帝为变法所采取的主要措施。(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戊戌变法中光绪帝的作用。(7分)‎ ‎2014年高考真题—文综政治(新课标II)解析版 第Ⅰ卷 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 劳动价值论认为,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在货币产生以后,下列关于价格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流通中商品价格的高低是由流通中货币的多少决定的 ‎②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③价格是商品使用价值在量上的反映,使用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④价格是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题围绕价格的含义考查有关商品及其基本属性的知识。商品价格的高低是由商品价值量决定,所以①错误;价格是商品价值量的反映,所以③错误;排除这两项应该选D。本题难度在于理解④:不同使用价值没有可比性,这里“使用价值”应该理解为“商品”。‎ ‎13. 2013年12月,财政部公布了《2014年关税实施方案》,宣布对760多种进 口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年度进口暂定税率。作为世界最大的外汇储备国,‎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我国降低进口关税能 ‎①改善国际收支结构 ②鼓励企业海外投资 ‎③刺激居民消费需求 ④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降低进口关税的意义。②鼓励企业海外投资与④缩小居 民收入差距明显与题意无关。抓住材料中“世界最大的外汇储备国,┅┅,‎ 我国降低进口关税能”等信息,不难做出正确选择。‎ ‎14. 近年来,我国多地多次出现了空气严重污染的雾霾天气,PM2.5(细颗粒物)‎ 是导致雾霾的重要因素。图5为某市PM2.5主要污染 物来源的构成图。为治理空气污染,该市 政府可采取的经济措施是 A.提高燃煤企业排污标准 B.加强环境保护执法力度 C.增加财政投入扶持清洁能源技术研发与推广 D.限制企业和居民对机动车的购买和使用 答案:(C)‎ 解析:本题以“治理空气污染”为背景考查国家宏观调控的有关知识。正确解题的关键在于把握“该市政府可采取的经济措施是”这一关键信息。ABD三项都不是“经济措施”所以只有C符合题意。‎ ‎15. 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被称为产业关联,关联性强的产业发 展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如房地产业的发展向上可带动建筑业,向下 可带动家电业,形成建筑业—房地产业—家电业协同发展。下列选项中构成产业 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关系的是 ‎①钢铁产业 ②信息产业 ③保险业 ④汽车产业 A.①—②—③ B.①—④—③‎ C.②—③—④ D.④—③—①‎ 答案:(B)‎ 解析:本题以“产业关联”、“ 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巧妙地考查经济结构调整。材料中的举例,非常有效地降低了难度。②信息产业与另外几种产业的关联性不是直接的,所以排除。生产汽车需要钢铁,购买汽车需要保险,所以 B项符合题意。‎ ‎16. 某地乡村的“民主恳谈会”大致经历了从公民对具体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的 ‎“对话型恳谈”,到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管理的“决策型恳谈”,再到参与政府财政 预算的“参与式预算恳谈”三个发展阶段。该地“民主恳谈会”的发展表明 ‎①公民行使预算监督权成为基层民主发展的方向 ‎②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基层民主发展的重要基础 ‎③公民参与基层政府预算决策是基层民主建设的目标 ‎④沟通交流、参与决策和管理是基层民主的重要内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和“基层民主建设”的有关知识。解题关键在于把握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含义。①和③的说法错误。‎ ‎17. 社会工作服务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运用专业方法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的各 种专业服务。2012年11月,民政部、财政部下发《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 的指导意见》。2013年中央财政支持购买社会组织参与的社会服务项目共470个。‎ 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是 ‎①提升社会组织地位,弱化政府管理职权的体现 ‎②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和公共服务质量的手段 ‎③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专业化服务需求的举措 ‎④政府将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移交给社会组织的表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政府职能的有关知识。①和④从思想性原则即可排除。①,‎ 错误在于不能“弱化政府管理职权”;④错误在于“政府将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不可移交。‎ ‎18. 2014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上指出,中方愿 与非方合作建设非洲高速铁路网络、高速公路网络和区域航空网络,促进非洲 大陆互联互通,并愿提供金融、人才和技术支持。中国对非援助不附加任何政 治条件。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关系 ‎①彰显中非是战略互信、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区域共同体 ‎②符合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中非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反映了中国是推动非洲经济发展、造福非洲人民的主导力量 ‎④表明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拓展中非共同利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国际关系和我国外交政策的有关知识。①错误。中非不是“区域共同体”;‎ ‎ ③“推动非洲经济发展、造福非洲人民的主导力量”只能是非洲人民;无庸置疑,我国的外交活动都符合“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所以,D项符合题意。‎ 有人说,考题2014年5月材料超出了高考大纲范围,其实不然。本题非时事题,只是以时政素材为背景,考查的是政治生活知识。以往考题出现过以一年前甚至几年前的时政材料作为背景的,我们不是也欣然接受了吗?‎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完成19-20题。‎ ‎19. 《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 ‎①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 ‎②中华餐饮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③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 ‎④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材料新颖,考查方法灵活。正确解题要求考生能够从生活出发,准确理解各个选项本身的意思。②错误,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④不符合实际。从材料可以看出①和③的合理性。‎ ‎20. 人们从美食中体味到深厚的文化意蕴,表明 ‎①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总是融合在一起 ‎②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统一于人的实践 ‎③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没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 ‎④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生活与哲学的基础知识。考查方法巧妙。②巧妙地考查了实践(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本质属性;④巧妙地考查了精神变物质和物质变精神。①和③的错误是明显的。对于头脑中有关于物质与精神的唯物主义观点的学生来说,本题难度不大。‎ ‎21. 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苷。最近,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 在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 用的能量源——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期形式。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 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上述试验进一步 证明 ‎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 ‎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 ‎③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 ‎④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生活与哲学的基础知识。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即物质,正确;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明显错误,转变(转化)是有条件的;不同的规律有不同的必须形式,③错误;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材料说明这一点,④正确,而且符合题意。‎ ‎22. “先试点后推广”是我国推进改革的一个成功做法,一项改革特别是重大改 革,先在局部试点探索,取得经验、达成共识后,再把试点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开 来,这样的改革比较稳当。“先试点后推广”的辩证法依据是 ‎①矛盾的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③矛盾的个性表现共性并优于共性 ‎④矛盾的个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生活与哲学的基础知识。材料叙述清楚。①和②都是教材知识的表述;③和④说法晦涩、暧昧,如果基础知识较好,本题很简单。‎ ‎23. 自2010年起,我国北方某研究所科学分析重度盐碱荒地的特性,利用脱硫 石膏、化学改良剂改良盐碱荒地,在种植中选用耐盐品种,应用地膜覆盖、膜下 滴灌、垄沟种植等技术。经过三年努力,盐碱荒地变成了良田,玉米亩产(1亩 ‎≈0.067公顷)达到689.7千克,创造了盐碱地改造的奇迹。盐碱荒地的成功改 造表明 ‎①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 ‎②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③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源于人对自然的认识 ‎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取决于人的实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生活与哲学》的基础知识。材料叙述清楚。矛盾具有客观性,①错误;③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源于人对自然的认识是典型的唯心主义观点;矛盾的解决有靠“做”, 材料也证明④认为取决于人的实践是正确的。‎ ‎38.(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不断出现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与此同时,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事件和犯罪行为频发,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材料一 ‎ 信息消费是指一种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如计算机、手机、智能电视机等)和信息服务(如电话、短信、微博、有线电视等)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 近年来,信息消费日益成为消费热点,2012年,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通信和互联网用户市场。网民数量高达5.64亿。2013年,我国信息消费总额为2.2万亿元,较上年(下称“同比”)增长28%。同期,全国智能手机销售4.23亿部,同比增长99%,约占国内手机市场的70%;智能电视机销售2113万台,同比增长31%,约占国内电视机市场的40%。2012年,全国电话业务量同比下降5%,短信量下降20%,彩信量下降25%。与此形成对比的是,QQ、微博、微信的注册用户数和相应的移动互联网业务数据流量则大幅增长。‎ 材料二 ‎ ‎2009年,我国将公民个人信息纳入刑法保护。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2012年上半年,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机关抓获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嫌疑人1700余名。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其他部门制定的个人信息保护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该标准规定,个人信息管理者在处理个人信息时要遵循安全保障等原则,在收集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和指纹等个人敏感信息之前,要得到个人信息主体的明确授权。‎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概括我国当前信息消费的特点,并分析发展 信息消费的积极作用。(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明为什么要对公民个人信息进行保护,‎ 并分别说明人大和政府应怎样保护公民个人信息。(12分)‎ 答案:(1)(14分)特点:我国信息消费市场规模大、网民数量多;信息产品 消费总体发展快速,但细分产品市场发展不均衡;信息服务中的传统业务萎缩,‎ 新型业务发展迅速。‎ ‎(2)(12分)公民个人信息属于公民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侵害公民个人 信息,不仅是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侵害,也会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 ‎ 人大要制定和完善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监督法律的实施,政府要履行 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职责,健全保护机制,依法打击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 解析:本题的主题是信息消费与公民个人信息安全问题。‎ 第一问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概括我国当前信息消费的特点,要求能够对材料一的信息进行获取和解读,难度不大。请看:‎ 近年来,信息消费日益成为消费热点,2012年,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通信和互 联网用户市场。网民数量高达5.64亿。(特点:我国信息消费市场规模大、网民 数量多;)2013年,我国信息消费总额为2.2万亿元,较上年(下称“同比”)‎ 增长28%。(特点:信息产品消费总体发展快速,)同期,全国智能手机销售4.23‎ 部, 同比增长99%,约占国内手机市场的70%;智能电视机销售2113万台,‎ 部, 同比增长31%,约占国内电视机市场的40%。(特点:产品市场发展不均衡;)2012年,全国电话业务量同比下降5%,短信量下降20%,彩信量下降25%。与此 形成对比的是,QQ、微博、微信的注册用户数和相应的移动互联网业务数据流 量则大幅增长。(特点:信息服务中的传统业务萎缩,新型业务发展迅速。)‎ 分析发展信息消费的积极作用也不难。只要我们从国家、企业和个人(消费 者)几个方面,分析发展信息消费的积极作用(即意义),就能够得高分。应该说这是考生准备比较充分的问题。‎ 从消费者角度:(作用: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提升生活水平;)‎ 从企业角度:(作用:引导企业推动技术创新,实现产品升级,提供更好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 从国家经济发展角度:(作用:拉动内需,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增长。)‎ 第二问(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明为什么要对公民个人信息进 行保护,并分别说明人大和政府应怎样保护公民个人信息。(12分)‎ 这一问以公民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为背景,考查人大的职权和政府的职能。‎ 在回答“为什么要对公民个人信息进行保护”时,可以从公民个人信息应 该受到保护和不保护的危害两个方面回答;‎ 在回答“分别说明人大和政府应怎样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时,只要抓住材料 中两类主体(人大和政府有关部门)结合人大的职权和政府的职能中与本题主题相关的内容即可。恐怕有些同学会漫天撒网。‎ ‎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冯洪钱是一名基层兽医工作者,1959年,当地民间老兽医用一味草药治好了20多头病猪,这使年轻的冯洪钱深受震撼.他立志传承发现传统兽医药事业,编撰《民间兽医本草》,满足社会的需求。他访问过数百个兽医站,拜访了成百上千位老兽医、老药农,广泛收集民间处方,查阅古医书、古农书、地方志,追踪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创办中草药百草园、中草药制药厂,与同事一起先后研制成功精宝素等10多种草药制剂,治愈了数以万计的疫病牲畜。‎ 经过千辛万苦,历时半个世纪,冯洪钱终于在2008年完成了系列著作《民间兽医本草》,共计638万字,插图2353幅。书中收录3505种中草药,附方40000多则。《民间兽医本草》“汇古今兽医本草之大成,集民间兽医经验之精华”,冯洪钱被誉为“当代的李时珍”,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冯洪钱是如何在兽医中草药领域取 得重大创新成果的。(10分)‎ ‎(2)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分析实践在冯洪钱创作《民间兽 医本草》过程中的作用。(10分)‎ ‎(3)结合学习冯洪钱的事迹,班级举行“我的青春·我的梦”主题班会,请你 以“理想·奋斗·价值”为关键词拟定一份要点式发言提纲,要求言简意赅,每 个关键词对应相应要点,总字数100字左右。(6分)‎ 答案:(1)(10分)深入兽医药研制和畜病治疗第一线,在实践基础上进行创新。广泛收集整理我国传统兽医中草药及药方,在继承传统中实现创新。收集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在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中推进创新。‎ ‎(2)(10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亲身的实践和他人的实践为冯洪钱提供了研 究课题,为《民间兽医本草》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材料,验证了兽医中草药 成果的科学性;兽医药研制及其畜病治疗实践中的成功应用,体现了创作《民间 兽医本草》的目的和价值。‎ ‎(3)(6分)评分量表 ‎ 关键词 答案示例 分值 评分要求 理想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和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要求将个人需要同国家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树立和坚定理想。‎ ‎0~2分 仅答出“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和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或“将个人需求同国家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给一分。‎ 奋斗 ‎ ‎ ‎0~2分 ‎ 勤奋学习、用于实践、脚踏实地努力奋斗。‎ 仅答出“勤奋学习”或“勇于实践”的给一分。‎ 价值 以冯洪钱为榜样,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上青春无悔。‎ ‎0~2分 答出“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相近意思即可得2分。‎ ‎(围绕主题和关键词的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冯洪钱是如何在兽医中草药 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10分)‎ 第一问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要求能够对材料的信息进行获取和解读,并且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联系起来,与38题第一问不同的是,进一步明确了所要用的知识(文化创新)难度不大。‎ 答好本题的思路方法有两个。请看:‎ 方法一、以文化创新的知识为提纲(线索)‎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实践;‎ ‎2、从纵向看,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 ‎3、从横向看,文化创新要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到材料中找到相应的冯洪钱的做法,来说明冯洪钱是如何在兽医中草药领 域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不难取得高分。 方法二、从解读材料信息过程中联想知识。从材料一能够看到:‎ ‎1、他研究的出发点和途径是实践的需要和深入实践; 2、拜访了成百上千位老兽医、老药农,广泛收集民间处方,查阅古医书、古农书、地方志,追踪国外最新科技成果,等信息从纵向和横向体现出他创新的做法。‎ 把这些信息与上述知识结合起来就是很好的答案。‎ 第二问(2)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分析实践在冯洪钱创作《民 间兽医本草》过程中的作用。(10分) 这一问重点考查“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答案对知识系统性要求高一些。‎ 明确要求“运用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降低了试题难度。‎ 答题时只要按照上文所说的以知识为提纲,从“来源、动力、标准、目的和归 宿”这几个方面来分析说明实践的决定作用就行了。至于答案不必要求与标准答 案完全一致。‎ 第三问(3)结合学习冯洪钱的事迹,班级举行“我的青春·我的梦”主题班会,‎ 请你以“理想·奋斗·价值”为关键词拟定一份要点式发言提纲,要求言简意赅,‎ 每个关键词对应相应要点,总字数100字左右。(6分)‎ 这是今年高考试题的一大亮点,是高考试题创新的尝试。提供关键词并且 限制字数的做法有利于避免漫天撒网方法的教学,有利于引导教学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评分量表的制定科学有效地规范了答题要点及要求,通过设问和关键词向考生暗示了要运用的知识和答法,从原理的运用和方法论要求两个方面和结合学习冯洪钱的事迹的背景要求答案,又很好地解决了这种创新和以往哲学考法要求的衔接。是十分有益而且成功的探索。‎ 从答题来看,看到“理想·奋斗·价值”的关键词不难联想起人生价值的有关知识,还有两段材料介绍冯洪钱的事迹和获得的荣誉,很容易联想出人生价值的实现等知识。应该说试题难度不太大,但是对于喜欢漫天撒网的考生来说,字数的限制不能不算一大难点,而这恰恰是我们课改所要解决的问题。辅导老师和学生不可不引起足够的重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