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版高考历史11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二轮重难点突破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4年版高考历史11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二轮重难点突破

十一、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核心考点】‎ ‎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原因 ‎①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②受外商企业的刺激与洋务派创办企业的诱导,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创办近代企业 表现 ‎①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兴起;②著名的有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影响 随着近代工业的出现,中国无产阶级开始壮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诞生 ‎2.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原因 ‎①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②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2)表现:传统工业棉纺织业发展尤为迅速。‎ ‎3.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1)背景 ‎①民国的建立和民国政府实行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 ‎②民族资产阶级受“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积极投身于兴办实业的运动中。‎ ‎③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等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有力推动。‎ ‎④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2)表现 ‎①1912~1919年,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 ‎②代表人物有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 ‎(3)影响:为新文化运动和中国民主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转变提供了阶级和经济基础。‎ ‎4.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民族工业 ‎(1)较快发展 ‎①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了经济发展。‎ ‎②表现: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2)沉重打击 抗战时期民族工业遭受日本侵略者和官僚资本的双重压迫而日益萎缩。‎ ‎(3)陷入绝境 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遭受美国侵略者和官僚资本双重压迫。‎ ‎5.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 ‎(1)发展特点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特殊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先天不足和后天畸形。‎ ‎①从地域看: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带,广大西部和内陆十分稀少。‎ ‎②从部门分布看:民族工业主要以轻工业为主。‎ ‎③从实力看:民族工商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④‎ 从产生原因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不是中国自身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到足够程度的结果,而是在“外力”即西方资本主义冲击下提前产生的一个“早产儿”。‎ ‎(2)历史作用 ‎①从经济领域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代表历史潮流和趋势的新经济因素,它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从政治领域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使得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也随之壮大,从而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社会基础,也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创造了条件。‎ ‎③从思想领域看: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资产阶级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和推翻封建主义,开展了一系列思想文化运动(如维新思想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等),从而冲击和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真题再现】‎ ‎1.(2013·安徽文综·15)图3显示以下年份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 额中所占比例。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图3‎ A.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B.民族资本依然受到外国资本挤压 C.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 D.国际局势决定着中国产业资本发展 ‎【解析】注意读图分析,尽管从1913年到1936年民族资本有较大发展,但官僚资本一直占有很大份额,所以选B,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是在19世纪末,排除A;国民政府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不符合史实,排除C;国际局势对中国产业资本的影响材料没有反映,排除D。‎ ‎【答案】B ‎2.(2013·福建文综·19)表1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除一战外,还包括(  )‎ 表1‎ 年份 ‎1912‎ ‎1913‎ ‎1914‎ ‎1915‎ 工厂数(家)‎ ‎46‎ ‎46‎ ‎12‎ ‎2‎ A.自然经济最终解体 B.实业救国开始兴起 C.国货运动的推动 D.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 ‎【解析】本题是一道表格题目,涉及的时间范畴是1912——1915年,事件是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的减少。可用排除法解题,A选项自然经济的最终解体是在三大改造完成时;B选项是在19世纪末;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所以D也排除。‎ ‎【答案】C ‎3.(2013·四川文综·‎ ‎5)美国银行家杨格在《1927至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中说:“美国有意识的抬高银价。……已在中国酿成无法忍受的困苦。”面对这一“困苦”,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 A.实行“币制改革”‎ B.鼓励华侨投资国内产业 C.发起提倡国货运动 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理解和知识识记迁移能力。从题干的时间,结合材料内容可知为了挽救经济危机,美国抬高银价,对国际经济造成严重影响。材料中的“困苦”就是美国抬高银价,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针对这种情况南京国民政府进行“币制改革”。‎ ‎【答案】A ‎【考点分析】‎ 从内容和题型上看,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部分跨度比较大,知识系统性比较强,所以命制非选择题的可能性比较大。‎ 从考查形式看,本专题考查点多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联系,以现代化史观认识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考查角度新颖。同时,也通过考查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化来体现以人为本的热点问题。‎ 从命题趋势上看,可考查民族工业产生发展的原因、影响,或与政治运动的材料结合分析民族工业的发展与政治运动之间的关系,或与世界史相关问题结合分析其差别及原因,或提供新材料,设置新情境,设计开放性问题。‎ 从复习方法上看,复习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的冲击,重点突出一个“变”字,即经济结构的巨变。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矛盾等角度出发,分析、评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主要内容、影响及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从易错点上看,注意以下几点:‎ ‎(1)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并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 ‎(2)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不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没有明显的继承关系,而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破坏自然经济的基础条件下,受到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和诱导而产生,缺乏雄厚的原始积累。对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有较强的依赖性,具有“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特点。‎ ‎(3)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三大障碍。国家统一、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前提,民族工业要想获得迅速而稳定的发展,首先必须实现民族独立,为了完成这一任务,我国近代的各种政治力量都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与尝试,但大都以失败而告终。‎ ‎【过关演练】‎ ‎1.王韬提出“官办不如商办”的口号,痛斥洋务派垄断新式企业的行为,主张兴办一切企业都必须“独任商民勿加官督二字,商之必可以办,官之必不可以督”。上述材料表明王韬 (  )‎ A.反对兴办洋务派企业 B.主张自由创办民族企业 C.反对官民合资办企业 D.反对政府对企业进行监督 ‎【解析】据材料信息“官办不如商办”“商之必可以办,官之必不可以督”可以明确判断出王韬的主张。‎ ‎【答案】B ‎2.(2013·湖南五市十校高三一联)19世纪末20世纪初决定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国内根本因素是( )‎ A.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活动 B.中国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注意“根本因素”“ 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经济决定政治。所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符合题意。‎ ‎【答案】D ‎3.从中国近代民族火柴业的一组商标中你能得到的信息有 (  )‎ ‎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国人希望能够重整海军,扬我国威 ‎②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③群众性的爱国运动推动了近代民族工业发展 ④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社会进步潮流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从火柴商标上的“救国”“中华民国利兴公司”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②④正确。①③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B ‎4.(2013·山东济南高三期中)阅读下表,近代商办企业在第二时期获得迅速发展的因素不包括( )‎ 年代 商办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资本所占比重 第一时期1892~1894‎ ‎53‎ ‎4687‎ ‎9.6%‎ 第二时期1895~1913‎ ‎463‎ ‎90810‎ ‎41%‎ A.实业救国的推动 B.晚清政府经济政策调整 C.辛亥革命的刺激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不同时期民族工业发展原因的理解能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间是1914-1918年。‎ ‎【答案】D ‎5.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 时间 厂数(家)‎ 创业资本数(元)‎ 工人人数(人)‎ ‎1913年 ‎698‎ ‎330 824 000‎ ‎270 717‎ ‎1920年 ‎1 759‎ ‎500 620 000‎ ‎557 622‎ 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B.为辛亥革命的产生和发展提供社会基础 C.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有利于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传播 D.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 ‎【解析】‎ 表格反映的时间是在民国成立初期,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在政治上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和物质基础。‎ ‎【答案】D ‎6.(2013·湖南长沙市高三月考四)实业家方液仙是镇海方氏家族的第五代人物,被近代国人誉为“国货大王”、“民用化工大王”。他1919年创业生产蚊香,到1925年时,就将日本蚊香彻底赶出了国内各大中城市。他此时期的成功主要得益于( )‎ A.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B.日本与俄国争夺山东与东北,无暇扩张 C.国民政府统一全国后的经济发展“黄金十年”‎ D.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风起云涌 ‎【解析】注意1919-1925年这个时间条件。A项涉及到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震发在1914—1918年;日俄争夺在华利益发生在20世纪初;国民政府“黄金十年”指的是1927~1937年;均排除。D项与1919年五四运动和1925年五卅运动相关,两者均为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且运动矛头均主要针对日本,均有“爱用国货,抵制日货”行动。‎ ‎【答案】D ‎7.(2013·江西南昌一中、十中高三第三次联考)假如你的家族是解放前的民族资本家,那么,你家族不可能出现的经历是( )‎ A.日本全面侵华时期,纺织厂内迁 B.一战期间,纺织厂发展势头强劲,规模不断扩大,利润丰厚 C.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洋布畅销,贩卖洋布赚了一大笔钱,投资了一家纺织厂 D.解放战争时期,因多种原因,纺织厂最终倒闭 ‎【解析】注意关键词:民族资本家。民族工业出现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还没有出现。‎ ‎【答案】C ‎8.(2013·河北省名校名师高三二调)据记载:从1900至1911年间,广州市先后出现了水泥厂、针织厂、火柴厂、造纸厂、自来水厂、电力公司、机器厂等20个工业门类的工厂共33家,其中有不少还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鼻祖”。当时广州市出现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实业救国”思潮方兴未艾 B.相对有利的国际和国内形势 C.广州是外资输入的主要地区 D.政治革命推动生产关系变革 ‎【解析】注意题目中时间是20世纪初,辛亥革命和一战之前,因此“相对有利的国际和国内形势”、“政治革命”都不符合题意,材料内容也没有体现“广州是外资输入的主要地区”,因此选A项,在“实业救国”思潮的鼓舞下,更多人投资实业。‎ ‎【答案】A ‎9. (2013·浙江杭州地区高三七校联考)史书记载:1872年,广东南海商人陈启源自海外归来,次年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雇工数百,产品行销欧美,获利颇丰。这说明继昌隆缫丝厂( )‎ A.属于近代意义的民族工业 B.是外国资本在华创办的企业 C.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D.使用中国传统工业生产方式 ‎【解析】继昌隆缫丝厂是中国商人创办的使用机器生产的民族工业。故选A。‎ ‎【答案】A ‎10.(2013·江西赣州十一县高三期中)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日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业的纱厂命名为“‎ 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D.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的理解能力。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可见他创办企业关注民生。 故选C。‎ ‎【答案】C ‎11.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开始有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在通商口岸举办了一些商办的近代企业,但在甲午中日战争前,商办企业始终没有得到清政府正式承认而处于“不合法”的地位,直到1898年清政府才颁布《振兴工艺给奖章程》,表示要“提挈工商”。‎ 材料二 自1902年起,荣氏兄弟与友人在无锡合办保兴面粉厂,1903年独资更名为“茂新”面粉厂。1905年又设立振新纱厂,1912年后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申新纺织厂、福新面粉厂、茂新面粉厂。历经二十余年,荣氏兄弟便进入了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行列,成为名震工商业界的“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到1922年2月,荣氏兄弟经营的面粉厂和纱厂已经达到16家。‎ 材料三 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存在许多荆棘坎坷,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有人用一幅示意图(见下图)来表示民族工业的发展。‎ ‎(1)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的商办企业为什么最早出现在通商口岸?甲午中日战争前,它为什么始终得不到清政府的承认? ‎ ‎(2)1912年后到1922年间,荣氏兄弟能够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多家企业,受惠于当时哪些有利的客观条件?‎ ‎(3)材料三中的F1可能是哪些因素?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民族工业发展的认识。‎ ‎【解析】 第(1)问中第一小问可从外因和内因两个角度思考。第二小问要结合清政府的阶级本质和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分析。第(2)问考查了1912~1919年民族工业迎来黄金时期的原因,注意题目要求:客观条件,可结合教材知识归纳总结。第(3)问中第一小问分析示意图,F2是推动、促进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F1是阻碍因素。根据相关所学知识可知,阻碍因素有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第二小问属于开放性题目,可结合材料的主题从不同的角度谈认识。‎ ‎【答案】 (1)通商口岸受西方列强入侵的影响,自然经济最早开始瓦解。(如答“交通便利”等其他符合题意的可酌情给分)清政府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严格地限制工商业。‎ ‎(2)辛亥革命和民国政府的推动;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一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答出三点即可)‎ ‎(3)①F1因素: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②认识:可从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和作用角度回答,可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艰难曲折性等方面回答。(任选1个角度,言之有理即可)‎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地点 创办人 企业名称 上海 方举赞 发昌机器厂 南海 陈启沅 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 朱其昂 贻来牟机器磨坊 材料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 材料三 鼓吹实行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的刊物 创办时间 创办人 刊物名称 ‎1898‎ 梁启超 ‎《时务报》‎ ‎1898‎ 严复 ‎《国闻报》‎ ‎1903‎ 章炳麟 ‎《苏报》‎ ‎1905‎ 孙中山 ‎《民报》‎ 材料四 1912~1913年参加国会大选的主要政党 党名 发起人 在议会中所占席数 政治派别 国民党 宋教仁 ‎392‎ 革命派 共和党 黎元洪 ‎176‎ 旧官僚 统一党 程德全 ‎24‎ 旧官僚 民主党 汤化龙 ‎24‎ 立宪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民族企业与明代“机房”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材料二反映了民族企业发展的什么特点?任选择A或B说明出现这种特点的原因。‎ ‎(2)分析材料二与材料三的内在联系。‎ ‎(3)根据材料四指出,民国初年中国出现了怎样的政治局面?联系各党派在议会中所占议席的比例及所学知识,分析其说明了什么状况?‎ ‎(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经济、政治的发展趋势,并分析这些趋势没有变成现实的原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经济政治的发展趋势。第(1)问的“不同点”主要从使用机器生产角度回答,“特点”需从图片中归纳出来,“原因”直接回忆教材即可。第(2)问要注意经济决定政治这一原理。第(3)问要仔细阅读材料,从民国初年政治局面说明;状况从辛亥革命的影响角度归纳。第(4)问的“趋势”要从近代化考虑,回答“原因”要考虑内因外因。‎ ‎【答案】(1)不同点:民族企业使用机器生产。特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持续发展且出现两次发展高潮。原因:A处: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浪潮兴起;收回利权运动;B处:民国政府的一系列促进措施;反帝爱国运动;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2)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他们创办刊物,宣传西方民主思想,要求废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 ‎(3)局面:民国初年各派政治力量都在标榜共和,组建了很多政党,出现了政党政治的活跃局面。状况:说明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也说明旧官僚投机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无力控制政局。‎ ‎(4)趋势:①经济近代化(或工业化、或资本主义曲折发展)。‎ ‎②政治民主化(或废除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原因:①帝国主义的侵略;②封建势力的压迫;③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