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各地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2011年各地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一、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 ‎1.(2011广东高考9)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常温下,‎23g NO2含有nA个氧原子 B、‎1L0.1mol•L-1的氨水含有0.1nA个OH―‎ C、常温常压下,22.4LCCl4含有个nA个CCl4分子 D、1molFe2+ 与足量的H2O2溶液反应,转移2nA个电子 ‎2.(2011新课标全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1.00‎mol 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 B. 1.00mol 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 C.欲配置‎1.00L ,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 NaCl溶于‎1.00L水中 D.电解‎58.5g 熔融的NaCl,能产生‎22.4L氯气(标准状况)、‎23.0g金属钠 ‎3.(2011海南)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molAl3+离子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3NA B.1molCl2与足量的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来 C.10L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NA D.10L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OH-离子数为NA[来源:学科网ZXXK]‎ ‎4. (2011全国II卷12)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18gH2O中含的质子数为10NA B.‎12g 金刚石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NA C.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3NA D.1 mol Na 与足量O2 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NA个电子 ‎5.(2011江苏高考8)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1mol甲醇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4NA B‎.25℃‎,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 C.标准状况下,‎2.24L已烷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1NA D.常温常压下,Na2O2与足量H2O反应,共生成0.2mol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 ‎6.(2011上海20)过氧化钠可作为氧气的来源。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后,若固体质量增加了‎28 g,反应中有关物质的物理量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 )‎ 二氧化碳 碳酸钠 转移的电子 A ‎1mol NA B ‎22.4L ‎1mol C ‎106 g ‎1mol D ‎106g ‎2NA ‎7.(2011上海17)120 mL含有0.20 mol碳酸钠的溶液和200 mL盐酸,不管将前者滴加入后者,还是将后者滴加入前者,都有气体产生,但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合理的是 ( )‎ A.2.0mol/L B.1.5 mol/L C.0.18 mol/L D.0.24mol/L ‎8.(2011上海22)物质的量为0.10 mol的镁条在只含有CO2和O2混合气体的容器中燃烧(产物不含碳酸镁),反应后容器内固体物质的质量不可能为 ( )‎ A.‎3.2g B.‎4.0g C.‎4.2g D.‎‎4.6g ‎9.(2011上海30)氨和联氨(N2H4)是氮的两种常见化合物,在科学技术和生产中有重要的应用。根据题意完成下列计算:‎ ‎ (1)联氨用亚硝酸氧化生成氮的另一种氢化物,该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3.0,其中氮原子的质量分数为0.977,计算确定该氢化物的分子式。‎ 该氢化物受撞击则完全分解为氮气和氢气。‎4.30g该氢化物受撞击后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 ‎ ‎(2)联氨和四氧化二氮可用作火箭推进剂,联氨是燃料,四氧化二氮作氧化剂,反应产物是氮气和水。‎ ‎ 由联氨和四氧化二氮组成的火箭推进剂完全反应生成‎72.0kg水,计算推进剂中联氨的质量。‎ ‎(3)氨的水溶液可用于吸收NO与NO2混合气体,反应方程式为 ‎ 6NO+ 4NH3=5N2+6H2O ‎ 6NO2+ 8NH3=7N2+12H2O NO与NO2混合气体180 mol被8.90×‎103g氨水(质量分数0.300)完全吸收,产生156mol氮气。吸收后氨水密度为‎0.980 g/cm3。‎ ‎ 计算:①该混合气体中NO与NO2的体积比。‎ ‎ ②吸收后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答案保留1位小数)。‎ ‎(4)氨和二氧化碳反应可生成尿素CO(NH2)2。尿素在一定条件下会失去氨而缩合,如两分子尿素失去一分子氨形成二聚物:‎ ‎ ‎ 已知常压下120 mol CO(NH2)2在熔融状态发生缩合反应,失去80mol NH3,生成二聚物(C2H5N3O2)和三聚物。测得缩合产物中二聚物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60,推算缩合产物中各缩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二、离子共存和离子反应 ‎1.(2011江苏高考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1.0‎‎ mol·L-1的KNO3溶液:H+、Fe2+、Cl-、SO42-‎ B.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NH4+、Ba2+、AlO2-、Cl-‎ C.pH=12的溶液:K+、Na+、CH3COO-、Br-‎ D.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K+、CO32-、NO3-‎ ‎2.(2011安徽高考8)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 A.饱和氯水中 Cl-、NO3-、Na+、SO32-‎ ‎ B.c(H+)=1.0×10-13mol/L溶液中 C6H5O-、K+、SO42-、Br-‎ ‎ C.Na2S溶液中 SO42-、 K+、Cl-、Cu2+ ‎ ‎ D.pH=12的溶液中 NO3-、I-、Na+、Al3+‎ ‎3. (2011广东高考8)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 A. H+、I―、NO3―、SiO32- B. Ag+、Fe3+、Cl―、SO42―‎ C.K+、SO42-、Cu2+、NO3― D.NH4+、OH-、Cl-、HCO3-‎ ‎4.(2011全国II卷11)将足量CO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 )‎ A.K+、SiO32-、Cl-、NO3- B.H+、NH4+、Al3+、SO42-‎ C.Na+、S2-、OH-、SO42- D.Na+、C6H5O-、CH3COO-、HCO3-‎ ‎5.(2011四川)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Ba2+、Mg2+、H+、OH-、Cl-、HCO3-、SO42-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它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② 0.1mol/L乙溶液中c(H+)>0.1mol/L;③ 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 甲溶液含有Ba2+ B. 乙溶液含有SO42-‎ C丙溶液含有Cl- D.丁溶液哈有Mg2+‎ ‎6.(2011上海)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4+、Ba2+、SO42-、I-、S2-。分别取样:①用pH计测试,溶液显弱酸性;②加氯水和淀粉无明显现象。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检验的离子是 ( )‎ ‎ A. Na+ B.SO42- C. Ba2+ D.NH4+‎ ‎7.(2011江苏高考6)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FeCl3溶液与Cu的反应:Cu+Fe3+=Cu2++Fe2+‎ B.NO2与水的反应:3NO2+H2O=2NO3-+NO+2H+‎ C.醋酸溶液与水垢中的CaCO3反应:CaCO3+2H+=Ca2++H2O+CO2↑‎ D.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2AlO2-+CO2+3H2O=2Al(OH)3↓+CO32-‎ ‎8.(2011北京高考9)下列与处理方法对应的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 ‎ A.用NaS去除废水中的Hg2+:Hg2++S2-=HgS↓‎ ‎ B.用催化法处理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CO+NOC+NO2‎ ‎ C.污水中投放明矾,得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Al3++3H2OAl(OH)3(胶体)+3H+‎ ‎ D.用高温催化氧化法去除烃类废气(CxHy):‎ ‎9.(2011新课标全国)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 A. 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2H+=Fe2++H2S ‎ B. 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HCO3-+OH-‎=CO32-+H2O ‎ C. 少量S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C6H5O-+SO2+H2O=C6H5OH+HSO3-‎ D. 大理石溶于醋酸中: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 ‎10. (2011海南)下列固体混合物与过量的稀H2SO4反应,能产生气泡并有沉淀生产的是 ( )‎ A. NaHCO3和Al(OH)3 B. BaCl2和NaCl C. KClO3和K2SO4 D. Na2SO3和BaCO3‎ ‎11.(2011上海21)在复盐NH4Fe(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可能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 ‎ A. Fe2++SO42-+Ba2++2OH-=BaSO4↓+Fe(OH)2↓‎ B.NH4++Fe3++ 2SO42-+ 2Ba2++ 4OH-=2BaSO4↓+ Fe(OH)3↓+ NH3·H2O ‎ C.2Fe3++ 3SO42-+ 3Ba2++6OH-=3BaSO4↓+ 2Fe(OH)3↓‎ D.3NH4++ Fe3++3SO42-+ 3Ba2++ 6OH-=3BaSO4↓+Fe(OH)3↓+3NH3·H2O 三、氧化还原反应 ‎1.(2011全国II卷13)某含铬Cr2O72- 废水用硫亚铁铵[FeSO4·(NH4)2 SO4·6H2O]处理,反应中铁元素和铬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该沉淀干燥后得到n molFeO·FeyCrxO3 。不考虑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损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消耗硫酸亚铁铵的物质量为n(2-x)mol B.处理废水中Cr2O72- 的物质量为mol C.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3nx mol D.在FeO·FeyCrxO3中3x=y ‎2.(2011上海18)氧化还原反应中,水的作用可以是氧化剂、还原剂、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等。下列反应与Br2+SO2+2H2O=H2SO4+2HBr相比较,水的作用不相同的是 A.2Na2O2+2H2O=4NaOH+O2↑ B.4Fe(OH)2+O2+2H2O=4Fe(OH)3‎ C.‎2F2+2H2O=4HF+O2 D.2Al+2NaOH+2H2O=2NaAlO2+3H2↑‎ ‎3.(2011上海24)雄黄(As4S4)和雌黄(As2S3)是提取砷的主要矿物原料,二者在自然界中共生。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1) As2S3和SnCl2在盐酸中反应转化为As4S4和SnCl4并放出H2S气体。若As2S3和SnCl2正好完全反应,As2S3和Sn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 吸收。‎ ‎(3) As2S3和HNO3有如下反应:As2S3+ 10H++ 10NO3—=2H3AsO4+ 3S+10NO2↑+ 2H2O 若生成2mol H3AsO4,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若将该反应设计成一原电池,则NO2应该在 (填“正极”或“负极”)附近逸出。‎ ‎(4)若反应产物NO2与‎11.2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用水吸收全部转化成浓HNO3,然后与过量的碳反应,所产生的CO2的量 (选填编号)。‎ a.小于0.5 mol b.等于0.5 mol c.大于0.5mol d.无法确定 四、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1.(2011江苏高考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 A.常温下浓硫酸能是铝发生钝化,可在常温下用铝制贮藏贮运浓硫酸 B.二氧化硅不与任何酸反应,可用石英制造耐酸容器 C.二氧化氯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D.铜的金属活泼性比铁的差,可在海轮外壳上装若干铜块以减缓其腐蚀 ‎2.(2011江苏高考9)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见图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 B.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存,所以Cl2不与铁反应 D.图4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3.(2011山东高考10)某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该元素 ( )‎ A.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B.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 C.最高价氧化物不与酸反应 D.气态氢化物比甲烷稳定 ‎4.(2011海南)“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并利用。如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其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能耗大是该方法的一大缺点 B.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C.“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过滤 D.该方法可减少碳排放,捕捉到的CO2还可用来制备甲醇等产品 ‎5.(2011上海6)浓硫酸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在与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过程中不能显示的性质是 A.酸性 B.脱水性 C.强氧化性 D.吸水性 ‎6.(2011上海7)下列溶液中通入SO2一定不会产生沉淀的是 A. Ba(OH)2 B. Ba(NO3)‎2 ‎ C. Na2S D. BaCl2‎ ‎7.(201上海17)120 mL含有0.20 mol碳酸钠的溶液和200 mL盐酸,不管将前者滴加入后者,还是将后者滴加入前者,都有气体产生,但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合理的是 A.2.0mol/L B.1.5 mol/L C.0.18 mol/L D.0.24mol/L ‎8.(2011江苏高考16)(12分)以硫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为原料制备氯化铁晶体(FeCl3·6H2O)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定条件下,SO2转化为SO3的反应为SO2+O2SO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过量的S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酸溶及后续过程中均需保持盐酸过量,其目的是 、 。‎ ‎(3)通氯气氧化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该过程产生的尾气可用碱溶液吸收,尾气中污染空气的气体为 (写化学式)。‎ ‎9.(2011浙高考26,15分)食盐中含有一定量的镁、铁等杂质,加碘盐中碘的损失主要是由于杂质、水分、空气中的氧气以及光照、受热而引起的。已知:氧化性:‎ ‎>Fe3+>I2;还原性:>I-;3I2+6OH-+5I-+3H2O;KI+I2KI3‎ ‎(1)某学习小组对加碘盐进行如下实验:取一定量某加碘盐(可能含有KIO3、KI、Mg2+、Fe3+),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并加稀盐酸酸化,将所得溶液分为3份。第一份试液中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第二份试液中加足量KI固体,溶液显淡黄色,用CCl4萃取,下层溶液显紫红色;第三份试液中加入适量KIO3固体后,滴加淀粉试剂,溶液不变色。‎ ‎①加KSCN溶液显红色,该红色物质是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CCl4中显紫红色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电子式表示)。‎ ‎②第二份试液中加入足量KI固体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KI作为加碘剂的食盐在保存过程中,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作用,容易引起碘的损失。‎ 写出潮湿环境下KI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I2溶于KI溶液,在低温条件下,可制得KI3·H2O。该物质作为食盐加碘剂是否合适?______(填“是”或“否”),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提高加碘盐(添加KI)的稳定性,可加稳定剂减少碘的损失。下列物质中有可能作为稳定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A.Na2S2O3 B.AlCl‎3 ‎ C.Na2CO3 D.NaNO2‎ ‎(4)对含Fe2+较多的食盐(假设不含Fe3+),可选用KI作为加碘剂。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该加碘盐中的Fe2+: 。 ‎ ‎10.(2011福建高考23,15分)‎ I、磷、硫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应用广泛。‎ ‎(1)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 ‎(2)磷酸钙与焦炭、石英砂混合,在电炉中加热到‎1500℃‎生成白磷,反应为:‎ ‎2Ca3(PO4)2+6SiO2===6CaSiO3+P4O10   ‎10C+P4O10===P4+10CO 每生成1 mol P4时,就有________mol电子发生转移。‎ ‎(3)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常用的还原剂。在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的水溶液中加入过量I2溶液,使维生素C完全氧化,剩余的I2用Na2S2O3溶液滴定,可测定溶液中维生素C的含量。发生的反应为:‎ C6H8O6+I2===C6H6O6+2H++2I-       2S2O32-+I2===S4O62-+2I-‎ 在一定体积的某维生素C溶液中加入a mol·L-1 I2溶液V1 mL,充分反应后,用Na2S2O3溶液滴定剩余的I2,消耗b mol·L-1 Na2S2O3溶液V2 mL。该溶液中维生素C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mol。‎ ‎(4)在酸性溶液中,碘酸钾(KIO3)和亚硫酸钠可发生如下反应:2IO3-+5SO32-+2H+===I2+5SO42-+H2O 生成的碘可以用淀粉溶液检验,根据反应溶液出现蓝色所需的时间来衡量该反应的速率。某同学设计实验如下表所示:‎ ‎ ‎ ‎0.01mol·L-1KIO3酸性溶液(含淀粉)的体积/mL ‎0.01mol·L-1Na2SO3溶液的体积/mL H2O的体积/mL 实验温度 ‎/℃‎ 溶液出现蓝色时所需时间/s 实验1‎ ‎5‎ V1‎ ‎35‎ ‎25‎ ‎ ‎ 实验2‎ ‎5‎ ‎5‎ ‎40‎ ‎25‎ ‎ ‎ 实验3‎ ‎5‎ ‎5‎ V2‎ ‎0‎ ‎ ‎ ‎       ‎ 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表中V2=___________mL II、稀土元素是宝贵的战略资源,我国的蕴藏量居世界首位。‎ ‎(5)铈(C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稀土元素。在加热条件下CeCl3易发生水解,无水CeCl3可用加热CeCl3·6H2O和NH4Cl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备。其中NH4Cl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6)在某强酸性混合稀土溶液中加入H2O2,调节pH≈3,Ce3+通过下列反应形成Ce(OH)4沉淀得以分离。完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e3++□H2O2+□H2O === □Ce(OH)4↓+□_______‎ ‎11.(2011山东高考28,14分)研究NO2、SO2 、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NO2可用水吸收,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利用反应6NO2+ 8NH37N5+12 H2O也可处理NO2。当转移1.2mol电子时,消耗的NO2在标准状况下是 L。‎ ‎(2)已知:2SO2(g)+O2(g)2SO3(g) ΔH=-196.6 kJ·mol-1‎ ‎2NO(g)+O2(g)2NO2(g) ΔH=-113.0 kJ·mol-1‎ ‎ 则反应NO2(g)+SO2(g)SO3(g)+NO(g)的ΔH= kJ·mol-1。‎ ‎ 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时生成1 molNO2 ‎ 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NO2与SO2体积比为1:6,则平衡常数K= 。‎ ‎(3)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该反应ΔH 0(填“>”或“ <”)。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1.3×104kPa左右,选择此压强的理由是 。‎ ‎12.(2011山东高考29,14分)科研、生产中常涉及钠、硫及其化合物。‎ ‎(1)实验室可用无水乙醇处理少量残留的金属钠,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要清洗附着在试管壁上的硫,可用的试剂是 。‎ ‎(2)下图为钠硫高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该电池的工作温度为‎320℃‎左右,电池反应为2Na+S=Na2,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M(由Na2O和Al2O3制得)的两个作用是 。与铅蓄电池相比,当消耗相同质量的负极活性物质时,钠硫电池的理论放电量是铅蓄电池的 倍。‎ ‎(3)Na2S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CuSO4,溶液PH ‎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Na2S溶液长期放置有硫析出,原因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五、金属及其化合物 ‎1.(2011北京高考11)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建中b克 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2.(2011福建高考9)下表各选项中,不能利用置换反应通过Y得到W的一组化合物是 选项 化合物 A B C D Y CO2‎ Fe2O3‎ C2H5OH FeCl3‎ W MgO Al2O3‎ C2H5ONa CuCl2‎ ‎3.(2011广东高考10)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究Mg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到稀硫酸,置镁片于其中探究讨Mg的活泼性 B、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MgSO4溶液中,观察Mg(OH)2沉淀的生成 C、将Mg(OH)2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 D、将Mg(OH)2沉淀转入表面皿中,加足量稀盐酸,加热蒸干得无水MgCl2固体 ‎4.(2011山东高考12)Al、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B.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均只生成氧化物 C.制备AlCl3、Fe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 D.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是阴极上依次析出Cu、Fe、Al ‎5.(2011重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Fe分别与氯气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氯化物相同 B.K、Zn分别与不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所得溶液均呈中性 C. Li、Na、K的原子半价和密度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 D.C、P、S、C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 ‎6.(2011上海5)高铁酸钾( K2FeO4)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处理剂,它的性质和作用是 A.有强氧化性,可消毒杀菌,还原产物能吸附水中杂质 B.有强还原性,可消毒杀菌,氧化产物能吸附水中杂质 C.有强氧化性,能吸附水中杂质,还原产物能消毒杀菌 D.有强还原性,能吸附水中杂质,氧化产物能消毒杀菌 ‎7.(2011上海8)高炉炼铁过程中既被氧化又被还原的元素是 A.铁 B.氮 C.氧 D.碳 ‎8.(2011福建高考24,14分)‎ 四氯化钛(TiCl4)是制取航天航空工业材料——钛合金的重要原料。由钛铁矿(主要成分是FeTiO3)制备TiCl4等产品的一种工艺流程示意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往①中加入铁屑至浸出液显紫色,此时溶液仍呈强酸性。该过程中有如下反应发生:‎ ‎2Fe3++Fe === 3Fe2+‎ ‎2TiO2+(无色) +Fe+4H+ === 2Ti3+(紫色) +Fe2++2H2O Ti3+(紫色) +Fe3++H2O === TiO2+(无色) +Fe2++2H+‎ 加入铁屑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在②→③工艺中需要控制条件以形成TiO2·n H2O溶胶,该分散质颗粒直径大小在_____________范围。‎ ‎(3)若把③中制得的固体TiO2·n H2O用酸清洗除去其中的Fe (OH)3杂质,还可制得钛白粉。已知‎25℃‎时,Ksp[Fe(OH)3]=2.79×10-39,该温度下反应Fe (OH)3+3H+Fe3+ +H2O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 ‎(4)已知:TiO2 (s) +2 Cl2 (g)=== TiCl4(l) +O2(g)    △H=+140KJ·mol-1‎ ‎2C‎(s) +O2(g)=== 2CO(g)                  △H=—221KJ·mol-1‎ 写出④中TiO2和焦炭、氯气反应生成液态TiCl4和CO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5)上述工艺具有成本低、可用低品位矿物为原料等优点。依据绿色化学理念,该工艺流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只要求写出一项)。‎ ‎(6)依据下表信息,要精制含少量SiCl4杂质的TiCl4 ,可采用_____________方法。‎ TiCl4‎ SiCl4‎ 熔点/℃‎ ‎-25.0‎ ‎-68.8‎ 沸点/℃‎ ‎136.4‎ ‎57.6‎ ‎9.(2011广东高考32,16分)由熔盐电解法获得的粗铝含有一定量的金属钠和氢气,这些杂质可采用吹气精炼法除去,产生的尾气经处理后可用钢材镀铝。工艺流程如下:‎ ‎(注:NaCl熔点为‎801℃‎;AlCl3在‎181℃‎升华)‎ ‎(1)精炼前,需清除坩埚表面的氧化铁和石英砂,防止精炼时它们分别与铝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新的杂质,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① 和② 。‎ ‎(2)将Cl2连续通入坩埚中的粗铝熔体,杂质随气泡上浮除去。气泡的主要成分除Cl2外还含有 ;固态杂质粘附于气泡上,在熔体表面形成浮渣,浮渣中肯定存在 。‎ ‎(3)在用废碱液处理A的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镀铝电解池中,金属铝为 极,熔融盐电镀中铝元素和氯元素主要以AlCl4― 和Al2Cl7―形式存在,铝电镀的主要电极反应式为 。‎ ‎(5)钢材镀铝后,表面形成的致密氧化铝膜能防止钢材腐蚀,其原因是 。‎ ‎10.(2011天津,14分)图中X、Y、Z为单质,其他为化学物,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其中,A俗称磁性氧化铁;E是不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氟酸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单质Y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M 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 ;R的化学式是 。‎ ‎(2)一定条件下,Z与H2反应生成ZH4,ZH4的电子式为 。‎ ‎(3)已知A与1molAl反应转化为X时(所有物质均为固体)。放出a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 ‎(4)写出A和D的稀溶液反应生成G的离子方程式: ‎ ‎(5)向含4mol D的稀溶液中,逐渐加入X粉末至过量。假设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请在坐标系中画出n(X2+)随n(X)变化的示意图,并标出n(X2+)的最大值。‎ ‎11.(2011新课标全国,14分)‎ ‎0.80gCuSO4·5H2O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确定‎20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要求写出推断过程);‎ ‎(2)取‎270℃‎所得样品,于‎570℃‎灼烧得到的主要产物是黑色粉末和一种氧化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把该黑色粉末溶解于稀硫酸中,经浓缩、冷却,有晶体析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其存在的最高温度是_____________;‎ ‎(3)上述氧化性气体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的浓溶液与Cu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在0.10mol·L-1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稀溶液充分搅拌,有浅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生成,当溶液的pH=8时,c(Cu2+)=________________mol·L-1(Kap[Cu(OH)2]=2.2×10-20)。若在0.1mol·L-1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过量H2S气体,使Cu2+完全沉淀为CuS,此时溶液中的H+浓度是_______________mol·L-1。‎ ‎12.(2011海南,9分)镁化合物具有广泛用途,请回答有关镁的下列问题:‎ ‎(1)单质镁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产物是白色的______________,还生成少量的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CH3MgCl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剂,其中镁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_,该化合物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是金属镁和卤素反应的能量变化图(反应物和产物均为298K时的稳定状态)。 ‎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MgI2中Mg2+与I-间的作用力小于MgF2中Mg2+与F-间的作用力 ‎②Mg与F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③MgBr2与Cl2反应的△H<0‎ ‎④化合物的热稳定性顺序为MgI2>MgBr2>MgCl2>MgF2‎ ‎⑤MgF2(s)+Br2(l)=MgBr2(s)+F2(g)△H=+600kJ·mol-1‎ 3.(2011全国II卷27)(15分)‎ 下图中,A、B、C、D、E是单质,G、H、I、F是B、C、D、E分别和A形成的二元化合物。‎ 已知:‎ ‎① 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曾应用于铁轨的焊接;‎ ‎② I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它和可以发生反应:2E+I‎2F+D,F中的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回答问题:‎ ‎ (1)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化合物Ⅰ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 ‎ (3)‎1.6g G 溶于盐酸,得到的溶液与铜粉完全反应,计算至少所需铜粉的质量(写出离子方程式和计算过程);‎ ‎ (4)C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溶液与过量化合物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E在I中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年各地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 ‎1、解析:本题考察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有关计算和判断。NO2的摩尔质量是 ‎46g‎/mol,所以‎23g NO2的物质的量是0.5mol,含有0.5mol×2=1mol氧原子,即含有nA个氧原子,A正确;NH3·H2O属于弱电解质,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因此‎1L0.1mol•L-1的氨水不可能电离出0.1molOH-,B不正确;常温常压下,CCl4是液体,因此不适用于气体的摩尔体积,即22.4LCCl4不是1mol,C不正确;Fe2+ 被氧化,产物是Fe3+ ,因此1molFe2+ 与足量的H2O2溶液反应,转移nA个电子,D也不正确。‎ 答案:A ‎2、解析:NaCl属于离子化合物,不存在NaCl分子,A不正确;Na+的最外层已经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所以B正确;‎1.00L ,1.00mol.L-1的NaCl溶液是指1.00molNaCl即‎58.5g NaCl溶于水配成‎1L溶液,而不是指溶剂为‎1L,C不正确;有原子守恒可知‎58.5g NaCl只能生成0.5mol氯气,在标准状况下是‎11.2L,D不正确。‎ 答案:B ‎3、解析:A选项中Al3+是10电子粒子;B选项中计算要以Cl2为计算依据;C选项中硫酸已经完全电离,不要重复计算;D选项由pH=13计算OH-浓度为0.1mol/L。‎ ‎[答案]D ‎4、解析:金刚石中平均每一个碳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因此‎12g 金刚石含有的共价键数为2NA 答案:B ‎5、解析: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中一些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 A.甲醇的结构简式是CH3OH,故1mol甲醇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3NA。‎ B.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OH-的数目。‎ C.标准状况下已烷为液态,不适用于气体摩尔体积,无法计算。‎ D.Na2O2与足量H2O反应,共生成0.2molO2,O的化合价-1价转变为0价,转移电子1mol,0.2×2=0.4NA。‎ 答案:D ‎6、解析: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为:2CO2+2Na2O2=2Na2CO3+O2,每生成1mol氧气,固体质量就增加‎56g、消耗2mol二氧化碳和2mol过氧化钠,同时生成2mol碳酸钠,而转移的电子数是2mol。‎ 答案:AC ‎7、解析:若碳酸钠恰好与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则盐酸的浓度是1.0 mol/L;若碳酸钠恰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盐酸的浓度是2.0 mol/L。由于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所以只能是介于二者之间。‎ 答案:B ‎8、解析:若镁全部与氧气反应只生成氧化镁,其质量是‎4g;若镁全部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其质量是‎4.6g。因为只要有氧气存在,就不可能生成单质碳,即镁应该首先与氧气反应,所以选项D是不可能。‎ 答案:D ‎9、答案:(1)HN3 4.48 (2)‎‎64kg ‎ (3)9:1 2.4molL (4)3:1:1‎ 二、离子共存和离子反应 ‎1、解析:‎ 本题以溶液中离子共存的方式考查学生对硝酸的氧化性、亚铁离子还原性、甲基橙呈红色水溶液的呈酸性、酸性溶液AlO2-不能在其中共存、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有强酸碱性两种可能等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相关化学问题的能力。‎ 答案:C ‎2、解析:饱和氯水具有强氧化性,能将SO32-氧化成SO42-,A中不能大量共存;c(H+)=1.0×10-13mol/L溶液,说明该溶液显碱性,因此可以大量共存;S2-和Cu2+可以结合生成难溶性CuS沉淀,所以不能大量共存;pH=12的溶液,说明该溶液显碱性,而Al3+与碱不能大量共存。所以正确的答案是B。‎ 答案:B ‎3、解析:本题考察离子共存问题。SiO32-属于弱酸硅酸的酸根与酸不能大量共存,同时在酸性溶液中,NO3―具有氧化性能氧化I―生成单质碘,A不正确;Ag+与Cl―和SO42―均可生成难溶性物质AgCl和Ag2SO4,B不正确;在碱性溶液中NH4+和HCO3-均与OH-结合分别形成氨水和CO32-,因此D也不正确,所以答案是C。‎ 答案:C ‎4、解析:SiO32-与CO2反应;OH-与CO2反应;C6H5O-与CO2反应。‎ 答案:B ‎5.解析:可以形成白色沉淀的只有BaSO4、BaCO3、Mg(OH)2,因此甲只能是Ba(OH)2;0.1mol/L乙溶液中c(H+)>0.1mol/L,什么乙是硫酸;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说明丙是MgCl2,所以丁是NH4HCO3。‎ 答案:D ‎6、解析:溶液显弱酸性,说明有NH4+(水解显酸性);加氯水和淀粉无明显现象排除I-、S2-。所以必需含有SO42-,故不能有Ba2+。Na+无法排除。‎ 答案:A ‎7、解析:本题是基本概念中离子方程式判断正误的考查,选题以元素化合物基础和生活内容为背景。‎ A.电荷不守恒,离子方程式要注意三守恒(元素、电子、电荷)等。正确的方程式是:Cu+2Fe3+=Cu2++2Fe2+;‎ B.NO2与水的反应生成硝酸和NO,仅硝酸可折成离子。‎ C.用食醋除去水瓶中的水垢涉及到弱电解质及难溶物质的书写,碳酸钙、醋酸均不能拆成离子,内容来源于必修二的课本内容。正确的方程式是:CaCO3+2CH3COOH=2CH3COO-+Ca2++H2O+CO2↑;‎ D.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的产物是Al(OH)3↓+HCO3-,本选项对部分学生有难度,但在单项选择题可以用排除法解决。正确的方程式是:AlO2-+CO2+2H2O=Al(OH)3↓+HCO3-。‎ 答案:B ‎8、解析:S2-和Hg2+易结合形成难溶性物质,A正确;NO的氧化性强于CO,反应的方程式为 ‎2CO+2NON2+2CO2,因此B不正确;明矾在溶液中电离出的Al3+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C 正确;碳、氢化合物在高温下可被氧气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正确。‎ 答案:B ‎9、解析:硝酸具有氧化性,能氧化FeS,因此产物应该是硝酸铁、硫酸和一氧化氮,A不正确;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除了生成碳酸钠外还有氨气生成,方程式为:‎ NH4++HCO3-+2OH-=CO32-+2H2O+NH3↑,B不正确;SO2不足产物应该是SO32-,C不正确。所以答案是D。‎ 答案:D ‎10、[答案]D 解析:根据题中的要求,要产生气泡同时有沉淀生成。A选项无沉淀生成,B选项无气体生成,C选项物质不熟悉可用排除法,D可得到气体和沉淀,符合题目要求。‎ ‎11、解析;复盐NH4Fe(SO4)2中Fe的化合价是+3价,因此选项A不正确;又因为NH4Fe(SO4)2还可以形成(NH4)2SO4·Fe2(SO4)3的形式,因此当Ba(OH)2不足时选项C也有可能发生。‎ 答案:BC 三、氧化还原反应 ‎1、解析:由铬元素守恒知废水中Cr2O72- 的物质量为mo,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6×mo =3nx mol。由得失电子守恒知y=3x,而由铁元素守恒知消耗硫酸亚铁铵的物质量为n×(1+y)mol=n(3x+1)mol,因此选项A是错误的。‎ 答案:A ‎2、解析:反应Br2+SO2+2H2O=H2SO4+2HBr中,水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A中水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B中水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C中水还原剂;D中水作氧化剂。‎ 答案:CD ‎3、解析:(1)根据电子得失守恒知1molAs2S3作氧化剂得到2mol电子,而1molSnCl2作还原剂失去2mol电子,所以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2)H2S是还原性气体可用碱液吸收或硫酸铜溶液吸收;(3)As2S3作还原剂,转移电子的个数是2×(5-3)+3×(0+2)=10。NO2属于还原产物,在正极生成;(4)根据电子守恒可知生成CO2的量是0.5mol×4/4=0.5mol,但考虑到随着反应到进行,硝酸的浓度会降低而稀硝酸不与碳反应。‎ 答案:(1)1:1 (2)As2S3 氢氧化钠溶液或硫酸铜溶液 ‎ (3)10mol 正极 (4)a 四、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1、解析:本题属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考查范畴,这些内容都来源于必修一、选修四和必修二等课本内容。看来高三一轮复习一定注意要抓课本、抓基础,不能急功近利。‎ 二氧化硅不与任何酸反应,但可与氢氟酸反应。二氧化氯中氯的化合价为+4价,不稳定,易转变为-1价,从而体现氧化性。铜的金属活泼性比铁的差,在原电池中作正极,海轮外壳上装铜块会加快海轮外壳腐蚀的进程。‎ 答案:A ‎2、解析:‎ 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综合内容,拓展延伸至电解饱和食盐水、电解熔融氯化钠、侯氏制碱等内容,但落点很低,仅考查NaHCO3 、Na2CO3的溶解度、工业制漂白粉、干燥的Cl2贮存和基本反应类型。重基础、重生产实际应该是我们高三复习也应牢记的内容。‎25℃‎,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要小;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氯发生歧化反应,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存仅代表常温Cl2不与铁反应,加热、高温时可以反应;在侯氏制碱法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B ‎3、解析:依据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可知,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的元素可以是Li或Si元素,但Li属于金属不符合题意,因此该元素是Si元素。硅是一种亲氧元素,在自然界它总是与氧相化合的,因此在自然界中硅主要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的形式存在,选项A正确;硅位于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附件常用作半导体材料,二氧化硅才用作光导纤维,选项B不正确;硅的最高价氧化物是二氧化硅,SiO2与酸不反应但氢氟酸例外,与氢氟酸反应生成SiF4和水,因此氢氟酸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选项C不正确;硅和碳都属于ⅣA,但硅位于碳的下一周期,非金属性比碳的弱,因此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甲烷弱,选项D也不正确。‎ 答案:A ‎4、[答案]AD 解析:由题可知基本过程中有两个反应: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②碳酸钙的高温分解。A选项正确,循环利用的应该有CaO和NaOH 两种物质,B选项错误;“反应分离”过程中分离物质的操作应该是过滤,C选项错误;D选项中甲醇工业上可用CO2制备。‎ ‎5、解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在与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过程中不会显示酸性。‎ 答案:A ‎6、解析:A生成BaSO3沉淀;SO2溶于水显酸性,被Ba(NO3)2氧化生成硫酸,进而生成BaSO4沉淀;SO2通入Na2S溶液中会生成单质S沉淀。‎ 答案:D ‎7、解析:若碳酸钠恰好与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则盐酸的浓度是1.0 mol/L;若碳酸钠恰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盐酸的浓度是2.0 mol/L。由于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所以只能是介于二者之间。‎ 答案:B ‎8、解析:本题让元素化合物知识与生产工艺、化学平衡原理结合起来,引导中学化学教学关注化学学科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本题考查学生在“工艺流程阅读、相关反应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反应条件控制的原理、生产流程的作用”等方面对元素化合物性质及其转化关系的理解和应用程度,考查学生对新信息的处理能力。‎ 答案:(1)k=c2(SO3)/c(O2)·c2(SO2) SO2+NaOH=NaHSO3‎ ‎(2)提高铁元素的浸出率 抑制Fe3+水解 ‎(3)Cl2+Fe2+=2Cl-+Fe3+ Cl2 HCl ‎9、解析:(1)①Fe3+与SCN-的配合产物有多种,如、等;I2的CCl4溶液显紫红色。②应用信息:“氧化性:>Fe3+>I‎2”‎,说明和Fe3+均能氧化I-生成I2。‎ ‎(2)KI被潮湿空气氧化,不能写成I-+O2+H+→,要联系金属吸氧腐蚀,产物I2+KOH似乎不合理(会反应),应考虑缓慢反应,微量产物I2会升华和KOH与空气中CO2反应。‎ KI3·H2O作加碘剂问题,比较难分析,因为KI3很陌生。从题中:“低温条件下可制得”或生活中并无这一使用实例来去确定。再根据信息:“KI+I2KI‎3”‎解析其不稳定性。‎ ‎(3)根据信息“还原性:>I-”可判断A;C比较难分析,应考虑食盐潮解主要是Mg2+、Fe3+引起,加Na2CO3能使之转化为难溶物;D中NaNO2能氧化I―。‎ ‎(4)实验方案简答要注意规范性,“如取…加入…现象…结论…”,本实验I―对Fe2+的检验有干扰,用过量氯水又可能氧化SCN-,当然实际操作能判断,不过对程度好的同学来说,用普鲁士蓝沉淀法确定性强。‎ 答案:(1)①Fe(SCN)3 ‎ ‎②IO3-+5I-+6H+=3I2+3H2O 2Fe3++2I-=2Fe2++I2‎ ‎(2)O2+4I-+2H2O=2I2+4KOH 否 KI3在受热(或潮湿)条件下产生I2和KI,KI被氧气氧化,I2易升华。‎ ‎(3)AC ‎(4)取足量该加碘盐溶于蒸馏水中,用盐酸酸化,滴加适量氧化剂(如:氯水、过氧化氢等),再滴加KSCN溶于,若显血红色,则该加碘盐中存在Fe2+。‎ ‎10、解析:(1)P属于第15号元素,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2)每生成1 mol P4时,P由+5价变成0价,电子转移为5×4=20或C化合价由0价变成为+2价,电子转移为2×10=20;‎ ‎(3)n(Na2S2O3)=bV1/1000 mol;与其反应的I2为bV1/2000 mol,与维生素C反应的I2为 mol,即维生素C的物质的量是mol(或其它合理答案);‎ ‎(4)由实验2可以看出混合液的总体积为50mL,V1为10mL,V2为40mL,实验1和实验2可知实验目的是探究该反应速率与亚硫酸钠溶液浓度的关系;实验2和实验3可知实验目的是探究该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5)题目中给出:“加热条件下CeCl3易发生水解”,可知NH4Cl的作用是肯定是抑制水解的,CeCl3水解会生成HCl,可以完整答出:NH4Cl的作用是分解出HCl气体,抑制CeCl3水解。‎ ‎(6)根据题意:“强酸性”或观察方程式可知缺项是H+,利用电子得失守恒或观察法就可以配平方程式。2Ce3++H2O2+6H2O=== 2Ce(OH)4↓+6H+‎ 答案:(1); (2)20; (3);‎ ‎(4)探究该反应的速率与温度、亚硫酸钠溶液浓度的关系(或其他合理答案);‎ ‎ (5)分解出HCl气体,抑制CeCl3的水解(或其他合理答案);‎ ‎ (6)2Ce3++H2O2+6H2O=== 2Ce(OH)4↓+6H+。‎ ‎11、解析:(1)NO2溶于水生成NO和硝酸,反应的方程式是3NO2+H2O=NO+2HNO3;在反应6NO+ 8NH37N5+12 H2O中NO2作氧化剂,化合价由反应前的+4价降低到反应后0价,因此当反应中转移1.2mol电子时,消耗NO2的物质的量为,所以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2)本题考察盖斯定律的应用、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以及平衡常数的计算。① 2SO2(g)+O2(g)2SO3(g) ΔH1=-196.6 kJ·mol-1 ② 2NO(g)+O2(g)2NO2(g) ΔH2=-113.0 kJ·mol-1 。②-①即得出2NO2(g)+2SO2(g)2SO3(g)+2NO(g) ΔH=ΔH2-ΔH1=-113.0 kJ·mol-1 +196.6 kJ·mol-1=+83.6 kJ·mol-1。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41.8;反应NO2(g)+SO2(g)SO3(g)+NO(g)的特点体积不变的、吸热的可逆反应,因此a不能说明。颜色的深浅与气体的浓度大小有关,而在反应体系中只有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气体,所以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时即说明NO2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因此b可以说明;SO3和NO是生成物,因此在任何情况下二者的体积比总是满足1:1,c不能说明;SO3和NO2一个作为生成物,一个作为反应物,因此在任何情况下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时必然会生成1 molNO2,因此d也不能说明;设NO2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SO2的物质的量为2mol,参加反应的NO2的物质的量为xmol。 ‎ ‎ (3)由图像可知在相同的压强下,温度越高CO平衡转化率越低,这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此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实际生产条件的选择既要考虑反应的特点、反应的速率和转化率,还要考虑生产设备和生产成本。由图像可知在1.3×104kPa左右时,CO的转化率已经很高,如果继续增加压强CO的转化率增加不大,但对生产设备和生产成本的要求却增加,所以选择该生产条件。‎ 答案:(1)3NO2+H2O=NO+2HNO3;6.72 (2)-41.8;b;8/3;‎ ‎(3)< 在1.3×104kPa下,CO的转化率已经很高,如果增加压强CO的转化率提高不大,而生产成本增加,得不偿失。‎ ‎12、解析:(1)乙醇中还有羟基可以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2Na→2CH3CH2ONa+H2↑;单质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液CS2,在加热时可与热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因此要清洗附着在试管壁上的硫,可选用CS2或热的氢氧化钠溶液;‎ ‎(2)由电池反应可与看出金属钠失去电子作为负极,单质硫得电子被还原成 ‎,所以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XS+2e-=;由于原电池内部要靠离子得定向运动而导电,同时钠和硫极易化合,所以也必需把二者隔离开,因此其作用是离子导电(导电或电解质)和隔离钠与硫;在铅蓄电池中铅作负极,反应式为Pb(s)+SO42-(aq)-2e-=PbSO4(s),因此当消耗1mol即‎207g铅时转移2mol电子,而‎207g钠可与失去的电子数为,所以钠硫电池的理论放电量是铅蓄电池的9/2=4.5倍。‎ ‎(3)Na2S属于强碱弱酸盐S2-水解显碱性,所以c(H+)最小。但由于水解程度很小,大部分S2-还在溶液中。因为氢硫酸属于二元弱酸,所以S2-水解时分两步进行且以第一步水解为主,方程式为S2-+H2O=HS-+OH-、HS-+H2O=H2S+OH-,因此Na2S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S2-)>c(OH-)>c(HS-)>c(H+);由于S2-极易与Cu2+结合形成CuS沉淀而抑制S2-水解,因此溶液但碱性会降低,酸性会增强,方程式为S2-+Cu2+=CuS↓。S2-处于最低化合价-2价,极易失去电子而被氧化,空气中含有氧气可氧化S2-而生成单质硫,方程式为2S2-+O2+2H2O=2S↓+4OH-。‎ 答案:(1)2CH3CH2OH+2Na→2CH3CH2ONa+H2↑;CS2或热的氢氧化钠溶液;‎ ‎(2)XS+2e-=;离子导电(导电或电解质)和隔离钠与硫;4.5;‎ ‎(3)(Na+)>c(S2-)>c(OH-)>c(HS-)>c(H+);减小;2S2-+O2+2H2O=2S↓+4OH-。‎ 五、金属及其化合物 ‎1、解析:NaHCO3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通过加热分解利用差量法即可计算出Na2CO3质量分数,A正确;Na2CO3和NaHCO3均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氯化钠,所以bg固体是氯化钠,利用守恒法可计算出Na2CO3质量分数,B正确;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也会生成水和二氧化,所以逸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但会混有水蒸气,即碱石灰增加的质量不是二氧化碳的质量,因此选项C不能测出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Na2CO3和NaHCO3都与Ba(OH)2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 CO32-+Ba2+=BaCO3↓、HCO3-+OH-+Ba2+=H2O+BaCO3↓,因此最后得到的固体是BaCO3,所以可以计算出Na2CO3质量分数,选项D也正确。‎ 答案:C ‎2、解析:A项中是Mg与CO2反应,方程式为2Mg+2CO22MgO+C;B项中Al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方程式为Fe2O3+2Al2Fe+Al2O3;C项中是金属Na与C2H5OH反应,方程式为2Na+2CH3CH2OH=2CH3CH2ONa+H2↑。这三个反应都是置换反应。D项中是发生Cu+2FeCl3=CuCl2+2FeCl2,不是置换反应,但学生可能将此反应记错,认为生成了铁单质。此题难度不大,但素材来自教学一线,考查学生平时学习的错误,对实际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答案:D ‎3、解析:本题考察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加入水中,并及时搅拌,A 是错误的;过滤时需要用玻璃棒引流,因此C不正确;蒸发溶液时应该用蒸发皿而不是表面皿,由MgCl2水解,所以加热时必需在HCl的气氛中加热才能得到MgCl2固体,所以D不正确。因此只有选项B是正确的。‎ 答案:B ‎4、解析:铝对应的氧化物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A不正确;铝属于活泼金属其表面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而使铝不易被腐蚀;铁放置在空气可以直接发生化学腐蚀,例如铁与氯气直接反应而被腐蚀;铜放置在空气中会和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缓慢的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即铜绿,方程式为2Cu+O2+CO2+H2O==Cu2(OH)2CO3,因此选项B不正确;AlCl3、FeCl3、CuCl2均属于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会水解生成相应的氢氧化物和HCl,溶液在加热时会促进水解,同时生成的HCl挥发,进一步促进水解,当溶液蒸干后将最终将得到相应的氢氧化物,所以选项C正确;铝属于活泼的金属元素,在水溶液中Al3+不会放电生成铝单质;Fe3+在水溶液会放电但产物是Fe2+,而不是单质铁;只有Cu2+在阴极上得到电子生成单质铜。所以选项D也不正确。‎ 答案:C ‎5、解析:铁属于变价属于变价金属,与强氧化剂反应生成Fe3+,与弱氧化剂反应生成Fe2+,氯气属于强氧化剂,盐酸属于非氧化性酸,因此选项A不正确;当硫酸不足时,Zn和K均过量,但过量的K会继续和水反应生成KOH而呈碱性,B不正确;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密度也逐渐增大,但Na的密度大于K的,C不正确;C、P、S、Cl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D正确。‎ 答案:D ‎6、解析:高铁酸钾( K2FeO4)中Fe的化合价是+6价,具有强氧化性,其还原产物Fe3+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能吸附水中杂质。‎ 答案:A ‎7、解析:本题考察炼铁原理。‎ 答案:D ‎8、解析:(1)根据题意给出方程式分析铁屑的作用就是作为还原剂的,即:将Fe3+还原为Fe2+,另外浸出液显紫色,说明含有Ti3+,防止Ti3+被Fe3+氧化成TiO2+。参考答案中“生成Ti3+保护Fe2+不被氧化。”有点让人费解,能不能说成“防止Ti3+被Fe3+氧化成TiO2+”或者说“将TiO2+还原成Ti3+”。‎ ‎(2)形成TiO2·n H2O溶胶,说明得到是胶体,其分散质颗粒直径大小为10-9~10-‎7m(或1nm~100nm);‎ ‎(3)Ksp[Fe(OH)3]=c(Fe3+)×c3(OH—)=2.79×10—39,‎25℃‎时,c(H+)×c(OH—)=Kw=1×10—14;反应Fe (OH)3+3H+Fe3+ +H2O的平衡常数K====2.79×103。‎ ‎(4)涉及盖斯定律计算,比较常规,按要求写出方程式相加即可得出答案:‎ TiO2(s)+ ‎2C(s)+2Cl2 (g)=TiCl4(l)+2CO(g)   △H=—81KJ·mol-1‎ ‎(5)依据绿色化学理念,该工艺流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产生了废气,废液,废渣等。‎ ‎(6)下表信息可以看出,SiCl4、TiCl4两者的沸点相差较大,要精制含少量SiCl4杂质的TiCl4可用蒸馏(或分馏)等方法。‎ 这题是典型的化工流程题,问题设置不难。第(3)小问是亮点,精妙!个人觉得加上请计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可能设问更清晰。‎ 答案:(1)使Fe3+还原为Fe2+;生成Ti3+保护Fe2+不被氧化。‎ ‎ (2)10-‎9m~10-‎7m(或其他合理答案);‎ ‎ (3)2.79×103;‎ ‎ (4)TiO2(s)+ ‎2C(s)+2Cl2 (g)=TiCl4(l)+2CO(g)   △H=—81KJ·mol-1;‎ ‎ (5)产生三废(或其他合理答案);‎ ‎ (6)蒸馏(或分馏,或精馏)。‎ ‎9、解析:本题考察物质的提纯、实验条件的选择、方程式的书写、原电池及电解的应用。‎ ‎(1)铝属于活泼金属,在高温下可置换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因此有关反应的方程式为 2Al+Fe2O3Al2O3+2Fe、4Al+3SiO22Al2O3+3Si。‎ ‎(2)在高温下,氯气可与氢气、金属钠和铝反应生成HCl、NaCl和AlCl3,由于温度是‎700℃‎,所以AlCl3会升化变成气体,因此气泡的主要成分除Cl2外还含有HCl和AlCl3;NaCl熔点为‎801℃‎,此时NaCl不会熔化,只能在浮渣中存在,即浮渣中肯定存在NaCl。‎ ‎(3)尾气经冷凝后分为气体A和B,由框图可知A是氯气和氯化氢的混合气体,B是AlCl3,因此用废碱液处理A的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和H++OH-=H2O。‎ ‎(4)既然是镀铝,所以铝必需作阳极,由于熔融盐中铝元素和氯元素主要以AlCl4― 和Al2Cl7―形式存在,所以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l +7 AlCl4――3e-=4Al2Cl7―。‎ ‎(5)铝在空气中易形成一层极薄的致密而坚固的氧化膜,它能阻止内部的金属继续被氧化,起到防腐蚀保护作用。‎ 答案:(1)①2Al+Fe2O3Al2O3+2Fe ②4Al+3SiO22Al2O3+3Si。‎ ‎(2)H2和AlCl3;NaCl ‎(3)Cl2+2OH-=Cl-+ClO-+H2O。‎ ‎(4)阳极 Al +7 AlCl4――3e-=4Al2Cl7―。‎ ‎(5)致密的氧化铝膜能隔绝钢材与空气中的O2、CO2和H2O等接触,使电化学腐蚀和化学腐蚀不能发生。‎ ‎10、解析:本题属于无机框图题,这种类型的试题关键是关键是找准题眼,即突破点。A俗称磁性氧化铁,因此A是Fe3O4,在高温下Fe3O4与单质Al发生铝热反应,生成单质铁和Al2O3,而铁在点燃时与氧气化合即生成Fe3O4,所以X、Y分别是铁和氧气;在水中氧气与NO反应生成硝酸,所以D是硝酸;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Fe3O4反应,生成Fe(NO3)3、NO和水,因此G是Fe(NO3)3;又因为E是不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且能与氢氟酸反应,所以E只能是SiO2,因此Z单质是硅,Si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M,所以M是Na2SiO3,Na2SiO3与硝酸反应即生成硅酸胶体,所以R是H2SiO3。0 ‎ Na2SiO3属于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同时Si和O之间还存在极性键;Si与H2在高温下生成甲硅烷即SiH4,SiH4是由极性键构成的共价化合物,电子式是:‎ ‎;向稀硝酸溶液中加入铁粉反应的方程式为Fe+4HNO3=Fe(NO3)3+2H2O+NO↑,当铁粉过量时,铁会继续和Fe(NO3)3反应,生成Fe(NO3)2,方程式为Fe+2Fe(NO3)3=3Fe(NO3)2。由方程式可知4mol硝酸生成1molFe(NO3)3,1molFe(NO3)3生成1molFe(NO3)2,即n(Fe2+)的最大值是1.5mol。‎ 答案:(1)第二周期第ⅥA族 离子键 共价键 H2SiO3(H4SiO4)‎ ‎(2)‎ ‎(3)8Al(s)+3Fe3O4(s)=9Fe(s)+4Al2O3(s) △H=-8aKJ/mol ‎(4)3Fe3O4+28H++NO3-=9Fe3++14H2O+NO↑‎ ‎(5)‎ ‎11、解析:(1)0.80gCuSO4·5H2O中含有CuSO4的质量为。由图像可知当温度升高到‎102℃‎是时CuSO4·5H2O开始部分脱水,在‎113℃‎~‎258℃‎时剩余固体质量为‎0.57g,根据原子守恒可计算出此时对应的化学式,设化学式为CuSO4·nH2O,则有 ‎,解得n=1,所以‎20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CuSO4·H2O;(2)由图像可知当温度超过‎258℃‎时,剩余物质恰好是CuSO4,高温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CuSO4 ‎570℃‎ CuO+SO3↑;CuO溶于硫酸生成CuSO4,结晶析出生成胆矾即CuSO4·5H2O;由图像可知CuSO4·5H2O存在的最高温度是‎102℃‎;‎ ‎(3)SO3溶于水生成硫酸,浓硫酸在加热时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H2SO4CuSO4+2H2O+SO2↑‎ ‎(4)因为Kap[Cu(OH)2]=c(Cu2+)·c2(OH-) =2.2×10-20,当溶液的pH=8时,c (OH-)=10-6,所以c(Cu2+)=2.2×10-8;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过量H2S气体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SO4+H2S=H2SO4+CuS,忽略溶于体积变化根据原子守恒可知生成的硫酸的浓度是0.1mol·L-1,所以H+浓度是0.2mol·L-1。‎ 答案:(1)CuSO4·H2O; (2)CuSO4 ‎570℃‎ CuO+SO3↑、CuSO4·5H2O、‎102℃‎;‎ ‎(3)Cu+2H2SO4CuSO4+2H2O+SO2↑ (4)2.2×10-8、0.2‎ ‎12、[答案](1)MgO,Mg3N2;(2)+2,;‎ ‎(3)①②③⑤‎ 命题立意:以元素及其化合物为载体的综合考查,包括物质性质及反应方程式、特殊图表信息的处理。‎ 解析:(1)镁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有氧化镁和氮化镁;(2)化合物的水解要看化合物中离子的正负价,题中Mg是+2价,氯为-1价,则CH3为-1价,负价的与H+结合,正价的与OH-结合得产物;(3)能量越低越稳定,越稳定的物质内部化学键键能越大,故①正确④错误,其他各选项可类比反应热中能量计算。‎ ‎【技巧点拨】关于能量变化的题,万变不离其宗。有以下的规律:①键的断裂与能量之间关系及盖期定律计算;②结构相似的物质能量越低越稳定,物质内部的化学键键能越大;③焓变值大小比较和放吸热判断。‎ ‎13、解析;①中反应属于铝热反应,故C是单质铝,B是单质铁,H是氧化铝;②中I是二氧化碳,D所单质碳,E是单质镁。F是由氧元素和镁元素组成,即氧化镁,所以A是氧气。‎ 答案:‎ ‎(4)2Al+2OH-+2H2O=2AlO2-+3H2↑‎ AlO2-+CO2+2H2O=HCO3-+Al(OH)3↓‎ ‎(5)镁条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粉末,反应器内壁附着有黑色的碳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