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考试题分章节汇总必修一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高考试题分章节汇总必修一

‎2012年和2011年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必修一) 带详解 ‎ 必修一第一单元: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一、选择题 ‎1.(2012·上海单科·6)在商代,商王和许多邦国首领都称“王”。不过,商王不仅是本国君长,他还是邦国的( )‎ A.国主 B.领主 C.盟主 D.君主 ‎【解析】C 本题考查商时期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商实行内外服制,商王控制着支配内外服的实际权力。故选C项。‎ 二、主观题 ‎(无)‎ 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一、选择题 ‎1.(2012·全国新课标文综·2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解析】C 分封制通过层层分封确立周王天下共主地位,而受封者在自己的封地内大权独揽,享有较强独立性,A项错在有效控制;土地与人口控制在受封者而非国家手中,D项错误;周王对诸侯缺乏有效的控制,不可能大权独揽,B项不符合事实;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把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从而把国与家结合起来,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对后世影响深远。‎ ‎2.(2012·海南单科·1)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答案】C 第49页(共49页)‎ ‎ 从西周分封制的实行最终导致了西周的灭亡和国家的分裂战乱可以排除A。中央集权否定分封血缘,排除B。周代的主要制度是分封制与宗法制,而封建时代的中央集权制否定分封制,排除D。封建时代的最高统治者之所以长期实行血缘分封,主要是维护皇帝的特权。‎ 二、主观题 ‎1.(2012·福建文综·3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的 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它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都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 材料二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出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 ——顾炎武《郡县论》‎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8分)‎ ‎【答案】(1)王夫之:从国家考虑,郡县制不如封建制害处多。顾炎武:郡县制缺陷在于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作用:郡县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有利于国家统一及稳定,其制为历朝所沿用。‎ ‎2.(2012·浙江文综·38)(26分)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8分)‎ ‎【答案】(1)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取代贵族政治。(8分) ‎ ‎3.(2011·北京文综·37)(38分)国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其演变历程与丰富内涵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 第49页(共49页)‎ 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始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廿二史札记》‎ ‎(1)分析材料,说明“天下变局”是指什么,(4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体制发生的变化。(4分)‎ ‎【答案】(1)统治阶级在西周由市习贵族组成,到西汉建立时皇帝和大臣多出身布衣。‎ 变化: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建立。‎ 第49页(共49页)‎ 必修一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一、选择题 ‎1.(2011·广东文综·13)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 A.宗法制的终结 ‎ B.察举制的完善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 D.科举制的推行 ‎【解析】D 从试题题干中的信息可知,隋唐以前官府用人须查考谱籍,看祖上有何官爵,这实际上是在九品中正制的基础上形成的。A项宗法制在春秋战国时崩溃,但其影响深远,故排除;B项察举制主要在汉朝实施,时间不符;C项三省六部制是中央官制与此地关,故选D项。‎ ‎2.(2011·江苏单科·2)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解析】D 《唐书》所载的830名进士出身于士族、寒族以及小姓,说明唐代科举制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科举制选拔的不仅仅是士族子弟;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标准,不是九品中正制的翻版;人才选拔的范围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扩大。A、B、C表述错误。‎ ‎3.(2011·江苏单科·4)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 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解析】B “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说明江浙行省获得了急事处置权。地方绝对服从于中央、行省长官由皇帝任命。A、C、D表述错误。‎ ‎4.(2011·山东文综·9)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 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解析】C 由于科举制使封建社会普通下层的老百姓也可以通过考试获得参与国家政权的机会,所以“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科举制通过选拔人才,出任各级各地官员,效忠皇帝,从而扩大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所以“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所以C符合题意。A项“郡县制”不符合“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 第49页(共49页)‎ 的信息,排除A。察举制主要按门第和出身选拔人才,不符合“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的信息,排除B。行省制虽然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但与“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的信息无关,排除D。故选C。‎ ‎5.(2011·上海文综·9)如图为中国古代史上某朝代中央行政体制示意图,该朝代是 (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解析】C 示意图内容信息反映的是“三省六部制”,隋唐建立和完善了三省六部制,故选C。‎ ‎6.(2011·海南单科·4)《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述,元朝时“所有契丹人,即契丹省的居民,都被迫离开旧都而迁居新都”。这里的“契丹省”指的应当是( )‎ A.岭北行省 B.辽阳行省 C.甘肃行省 D.云南行省 ‎【解析】B 契丹,是活跃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民族。辽阳行省辖地包括今库页岛,外东北,西伯利亚东部,中国的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据此可以判断契丹省应为辽阳行省,故选B项。‎ 二、主观题 ‎1.(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T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和政绩考核。“其志行名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每年考核,公示结果。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存状,为下下。”“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 ‎——据《新唐书》‎ 材料三 取士概归学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 第49页(共49页)‎ 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具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 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考核,同记分数,共分言语、容止、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查,第其等差,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合计算。‎ 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俟考试时分别去取……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 ‎——摘编自《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奏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5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10分)‎ ‎【解析】第(1)题,考查秦至唐人才选拔的依据变化和原因。变化可从材料中概括,如“官有能而禄有功”、“个人品行”、“唯才是举”、“品德与任职态度”等角度概括,原因可从社会背景、官员选拔、传统思想影响等方面分析。第(2)题,首先注意从材料中归结出清末对德才的看法,然后综合前面的德才观进行评价,可从时代需要、人才培养等方式概括。‎ ‎【参考答案】‎ ‎(1)变化: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8,分)‎ ‎ 原因:儒家思想对制度建设的影响日益深入:具体历史背景影响人才选拔的标准;建设高素质的官吏队伍。(7分)‎ ‎(2)德和才都是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强调学校在德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德可以通过课程教育、日常考察等方法养成;在官员选拔中更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 ‎ 继承古代德才兼备的人才观;适应时代需要;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 ‎2. (2011·四川文综·37)(32分)人才问题关乎国家盛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表2 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 朝代 曹魏 西晋 东晋 隋 唐 北宋 比例 ‎26%‎ ‎15%‎ ‎4%‎ ‎17.2%‎ ‎24.5%‎ ‎46.1%‎ ‎(2)表2中寒门子弟入仕比例呈现怎样的变化?(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曹魏到北宋选拔人才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的理解。根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第一问变化直接归纳 第49页(共49页)‎ ‎:从曹魏到东晋逐渐下降,其后逐步上升,北宋时达到高峰。第二问原因可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制度:首先魏晋时期门阀制度盛行,寒门子弟入仕受到限制;其次隋唐建立科举制,门阀制度渐渐解体;再次北宋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录取名额大大增加加以概括。‎ 答案:变化:从曹魏到东晋逐渐下降,其后逐步上升,北宋时达到高峰。(3分) 原因:魏晋时期门阀制度盛行,寒门子弟入仕受到限制;(2分)隋唐建立科举制,门阀制度渐渐解体;(2分)北宋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录取名额大大增加。(2分) 3.(2011·安徽文综·36)(26分)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世界闻名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卢商)早孤,家窭(jù,贫寒)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摘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七 材料二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 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 ‎ ——摘自【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 ‎(1)材料一反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当时社会政治有何影响?(8分)‎ ‎(2)怎样理解材料二中“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并分析其进步作用。(8分)‎ ‎(3)比较上述两种政治制度变化的主要不同,以及二者所导向的社会观念的差异。(10分)‎ ‎【解析】本题以科举制与考察中国选官制度与雅典民主制。第(1)问,从材料卢商的仕途案例的信息的可以看出当时实行了科举制度,根据所学知识,是取代了原来的九品中正制度,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顾平时所学科举制度社会政治方面的作用就可以了作答。第(2)问,考查梭伦改革的内容, “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可以从原来的权力来源和分配,参与权力群体的扩大角度作答,进步作用回顾梭伦改革措施的作用影响来作答。第(3)问,两种政治制度变化的主要不同要从两者所处的社会性质,选拔人才的目的、对象、标准,政体等角度作答,注意规范答题,分前者和后者。二者所导向的社会观念的差异可从双方制度实行之后的行为差异来寻找答案。主要是两种制度导致了价值观念的不同。‎ ‎【答案】(1)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打破了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2)开始以财产取代血缘关系作为权利分配的标准。扩大了民主权利的范围;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工商业发展。‎ 第49页(共49页)‎ ‎(3)前者是封建政权人才选拨制度的进步;后者扩大了奴隶主任用官员的范围。前者打击了世家大族势力;后者消弱了贵族世袭特权。前者依据才学选拨官员;后者根据财产授予权利。前者未改变封建专制政体;后者促使旧氏族贵族专制走向奴隶制民主政治。中国人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西方人逐步形成追求财富的观念。中国人崇尚“学而优则仕”,文化知识主要用于维护皇权统治;西方人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重视个性的发展。‎ ‎4.(2011·上海单科·35)选官制度 中国历史上的选官制度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西周、汉代与唐代是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问题:(12分)‎ ‎(1)按示例填写表格。(6分)‎ 西周 血统 ‎①‎ 汉 德才 ‎②‎ 唐 ‎③‎ 科举制 ‎(2)简要评述汉、唐的选官制度。(6分)‎ ‎【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如世卿世禄制、察举制、考试成绩。第(2)题,在评述汉、唐的选官制度即推举制、科举制时一定要注意一分为二,即要看到积极,也要看到局限。如推举制可从其举荐优秀人才和结成特殊关系等角度入手;科举制可从统治基础和真才实学等角度分析。‎ ‎【答案】(1)‎ 答案1:回答符合史实。(6分)‎ ‎ ①世卿世禄制;②推举制:③考试成绩 ‎ 其他答案。(0分) ‎ ‎35.(2)论据(4分)‎ 答案1:能全面评述两种选官制度的利弊得失。(4分)‎ ‎ ·就推举制而言,推荐者若出于公心,举贤不避亲,也能选拔到优秀的人才,但它容易使推举人与被推举人之间结成特殊的施恩、报恩关系。就科举制而言,普通士人原则上皆可参加考试,扩大了统治基础,但若考试内容不恰当,也不能反映出真才实学。‎ 答案2:单方面评述两种选官制度的利或弊。(2分)‎ ‎ ·其他答案。(0分)‎ ‎ 组织(2分) ‎ 答案l:叙述连贯成结构。(2分) ‎ 答案2;叙述较连贯。(1分) ‎ ‎ 其他答案:罗列论据。(0分)‎ 第49页(共49页)‎ 必修一第一单元: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一、选择题 ‎1.(2011·北京文综·13)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 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 ‎ B.北魏实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 C.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 ‎ 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皇权与相权的斗争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西汉时期通过建立中朝,以削弱和对抗以丞相为首的外钞的权力。北魏实行三长制是为了削弱地方势力。从明朝废除丞相制度,故清朝没有丞相与皇权的斗争。‎ ‎2.(2011·北京文综·14)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 )‎ 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 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 C.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 ‎ 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解析】A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封建专制的主要思想支柱。通过官方建立文庙强化孔子在封建专制统治中的地位,以此强化对人民的统治。‎ ‎3.(2011·上海单科·7)历史是复杂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下列史实能佐证这—看法的是( )‎ A.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 ‎ B.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 C.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 D.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 ‎【解析】A 本题解题关键是“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而导致新问题的产生”,秦朝灭亡后,汉代统治者认为秦短期而亡是因为郡县制,实行了结果郡国并行制导致王国问题的产生。B、C、D三项,都使新王朝初期经济得到了恢复发展,并没有产生新的问题。‎ ‎4.(2011·海南单科·8)清代地方行政制度大体沿袭明制,主管一省之民政、财政的官员,俗称“藩台”。该官职的正式名称是( )‎ A.节度使 B.枢密使 C.三司使 D.布政使 ‎【解析】A 第49页(共49页)‎ ‎ 节度使是唐朝后期的地方武将,而非明朝官职,可排除A项;选项B,枢密使是北宋时期掌握兵权的官职,也非明朝官职,可排除B项;选项C,三司使是北宋时期掌握中央财政权的官职,也非明朝官职,可排除C项,故本题选D项。‎ ‎5.(2011·海南单科·6)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宜令郡县皆立学,礼延师儒教授生徒,以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以革污染之习,此最急务,当速行之。”“复先王之旧”实质上是指( )‎ A.延续元朝典章 B.继承华夏传统 C.复兴汉唐制度 D.回归周朝典制 ‎【解析】B 对于朱元璋来说,他认为元朝破坏了汉族的礼仪文化,即“圣道”,所以建国之初要恢复儒家文化,因此,朱元璋所说的“先王”不是建立元朝的蒙古人,而应该是与他一样的汉族皇帝,是在明之前的汉族政权,因此,选项A可以排除;题干表明在明朝实行的是郡县制,“令郡县皆立学”,因此选项D的周朝典制也可排除;题干要求选从实质上来理解,C项是具体朝代制度,排除C,华夏传统指汉族的农耕文明、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等,所以实质是继承华夏传统,故本题选B。‎ 二、主观题 ‎(无)‎ 第49页(共49页)‎ 必修一第二单元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一、选择题 ‎(无)‎ 二、主观题 ‎(无)‎ 必修一第二单元:第6课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一、选择题 ‎1.(2011·广东文综·19)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 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 )‎ 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B.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 C.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 D.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 ‎【解析】B 解题的关键在于对“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所谓的“非常不民主”,反映的是只有不数人,即城邦公民才能拥有民主的权利。而“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正体现了雅典的民主性;“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反映的陶片放逐法的局限,但这种方法仍是一种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有效方法;“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体现的是轮番而治,也是雅典民主的体现。故选B项。‎ ‎2.(2011·江苏单科·12)雅典执政官克利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选区时,“把全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他采取的这一措施( )‎ A.确立了依据财产多寡划分等级的参政制度 B.废除了债务奴隶制以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 C.打破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贵族专权局面 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进入到“黄金时代”‎ ‎【解析】C 克里斯提尼改革在制定行政选区时以地域为基础,而不是以血缘为基础,打破了贵族专权的局面。A、B与材料无关,D是伯利克里改革。‎ ‎3.(2011·山东文综·14)“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秩序依次进入,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古雅典的这一制度( )‎ 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 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 第49页(共49页)‎ 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 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 ‎【解析】A 从材料的信息来看,陪审团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这样的判决很难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排除C.这个司法程序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很难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所以还有改进的空间,不能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排除D。“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说明雅典尊重公民的权力,“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避免事先有人说情、贿赂等,所以公民的平等不仅仅是形式的,排除B。这种运作方式既体现民主也有不足之处,但确实是体现了当时雅典民主的运作方式,这是符合史实的,故选A。‎ ‎4.(2011·上海单科·1)一位古希腊人经过实地调查研究,在其著作中记述了希波战争的始末。他是( ) ‎ A.伯里克利 B.希罗多德 C.柏拉图 D.罗马 ‎【解析】B A项伯里克利是古希腊著名的政治学家;C项柏拉图为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D项罗马与希腊无关;希罗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历史学家,会对历史进行记载。 ‎ ‎(2011·海南单科·9)梭伦在抒情诗中表达了实行民主改革的原则:“我所给予平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增多:即使是对那些有财有势的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在梭伦看来,政府应当( )‎ A.捍卫平民的权利 B.兼顾平民和贵族的利益 C.维护贵族的利益 D.抑制平民和贵族的要求 ‎【解析】B 梭伦的观点是他要保证平民的荣誉同时也使贵族不遭受不当损失,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他是主张政府需要兼顾平民和贵族的利益。故选B项。‎ 二、主观题 ‎1.(2011·天津文综·12)(19分)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之口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 ‎——马克壵 《世界文明史》‎ ‎(1)结合所学知识,解读“男人就是城邦”的内涵。(3分)‎ ‎【答案】(1)雅典城邦由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妇女、外邦人、奴隶不享受政治权利利。‎ 第49页(共49页)‎ 必修一第二单元: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一、选择题 ‎(无)‎ 二、主观题 ‎1.(2011·上海单科·34)两张判决书 ‎ 在古巴比伦和古罗马,法官对同一案件的判决会大相径庭。‎ 案情 ‎ 甲请乙建造房屋。新屋落成后不久倒塌,致甲之子身亡。乙逃遁,甲将乙父子告上法庭。‎ 判决一 倘建筑师为自由民建屋而工程不固,使房主之子因而致死,则应杀此建筑师之子,判处乙之子死刑。‎ 判决二 父亲的罪名不应由儿子继承,判乙之子无罪开释。在乙未到庭自辩前,暂定无罪。‎ 问题:(8分)‎ ‎(1)这两份判决分别依据下列哪部法律?(2分)‎ ‎①《民法大全》 ②《汉穆拉比法典》‎ ‎ 判决一: 判决二: ‎ ‎(2)以今日之见,你觉得哪种判决较合理?说出你的理由。(6分)‎ ‎【解析】第(1)题,通过材料可知判决一实行“同态复仇”,较为野蛮《汉穆拉比法典》,应为;判决二体现了理性色彩,《民法大全》。第(2)题,从今天的角度看其判决二比较合理,其原因可以从“罪行不能继承”、 严守证据、重视人的基本权利等角度分析。‎ ‎【答案】‎ ‎34.(1) ‎ 答案1:填写正确的序号。(2分)‎ ‎ ·判决一:②;判决二:①‎ ‎ 其他答案。(0分)‎ ‎34.(2)‎ 答案l:给出判断,并能从材料中提炼理由。(6分)‎ 判决二合理。其一,新房是乙建造的,同乙之子无关,法官严守“罪行不能继承”的原则;其二,在乙未做自辩前,法官严守证据原则。视其无罪。这反映了讲理性、重证据的法治精神。‎ 第49页(共49页)‎ 判决二合理。判决一依据同态复仇将乙之子处死,不如判决二重视人的基本权利。此外,判决一在断案时也不如判决二那样重视证据。以今日的眼光来看,依据理性的原则而不是习俗更加符合法治精神。 ‎ 答案2:给出判断,并就案情本身进行分析。(3分) ‎ ‎ 判决二合理。新房是乙建造的,同乙之子无关,况且新房倒塌也不一定是乙的错误。‎ 答案3:绐出判断,但未结合具体材料陈述理由。(1分) ‎ ‎ 判决二合理。它反映了古罗马人的法治精神。 ‎ ‎ 其他答案:只作判断而无理由或理由不符合题意。(0)‎ 第49页(共49页)‎ 必修一第三单元: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 一、选择题 ‎1.(2011·上海单科·32)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两段话体现了( )‎ A.英王与法官的恩怨 B.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 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 D.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 ‎【解析】D “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体现“君权神授”;“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体现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故选D项。而A、B、C三项只是从表面现象看待问题,并未深入其本质。‎ 二、主观题 ‎1.(2011·天津文综·12)(19分)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1836年后,工人阶级为争取选举权掀起了宪章运动。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展开了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全民普选。‎ ‎——摘编自钱乘旦等《英国通史》‎ ‎(2)材料二中,英国选举权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一变化历程表现出哪些特点?(6分)‎ ‎【答案】(2)1832年选民人数增加;1885年基本实现成年男子普选权;二战前前夕实现全民普选。英国实现全民普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广大民众为此进行了艰难的斗争。‎ ‎2.(2011·江苏单科·23)(15分)近代世界史上,英国在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方面远远走在其他国家前列,由此成为现代化潮流的“领头羊”。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 ‎ ——奇波拉《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 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 ‎ ——刘成等《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 材料三 1796年时,120名下院议员是贵族或贵族子孙,占下院总人数的21%,还有数百人与贵族有亲戚关系,或者是在贵族的赞助下当选的,二者加在一起,超过全院人数的70%。‎ ‎ ——程汉大《文化传统与政治变革》‎ 材料四 (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这一革命把经济力量的重心完全转移了。……‎ 第49页(共49页)‎ ‎1830年的资产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是大不相同的。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于是必须同贵族进行一次新的斗争。‎ ‎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5分)‎ ‎(2)材料二中“保守主义的政治”是如何建立的?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时期保守主义政治的特征。(4分)‎ ‎(3)材料四中“一次新的斗争”指什么?依据材料四,概括这次斗争的原因。(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现代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2分)‎ ‎【答案】(1)原因:君主立宪制(或资产阶级代议制)提供的政治保证;资本的原始积累;圈地运动提供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外市场的扩大;手工工场时期的生产技术进步。‎ ‎(2)建立:通过光荣革命(或《权利法案》)而建立。‎ ‎ 特征:议会取代王权成为国家权力中心;贵族控制议会;工业资产阶级未能充分参与政权。‎ ‎(3)新的斗争:1832年议会改革运动。‎ ‎ 原因: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之间出现了矛盾;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地位的提高;工业资产阶级参政愿望的增强。‎ ‎(4)关系:政治变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保证;经济发展又会推进政治变革。‎ 第49页(共49页)‎ 必修一第三单元:第9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一、选择题 ‎1.(2011·全国文综大纲卷·19)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建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 )‎ A.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 B.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 C.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 D.平等独立的州权观念 ‎【解析】C 本题形式上考查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与政治的关系,实则主要抓住美国政治文化的特点进行回答即可。A项“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与华盛顿城的建造有一定关联,但不能体现政治文化特点;B项“议会中心”不符合美国政体结构;D项平等独立的州权观念与材料华盛顿城“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各州名称命名的道路由内向外”的布局特点不符合。本题应选C项,体现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国会大厦、白宫、联邦最高法院三座建筑,紧密构筑在一起,体现政体的三权分立与制衡也反映出建筑群的协调、美观。‎ ‎2.(2011·海南单科·14)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介绍某国的制度时说:“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成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本省之官,由本省之民选择公举。”这一国家应是( )‎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俄国 ‎【解析】A 从关键信息“须各官合议”、“不成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本省之官,由本省之民选择公举。”可以判断是该国实行议会制度,并实行地方分权,这种情况符合美国的政治制度,故选A项。‎ 二、主观题 ‎(无)‎ 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0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一、选择题 ‎1.(2011·广东文综·20)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 ) ‎ A.1787年美国宪法 ‎ B.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 C.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解析】B 紧扣题干关键词“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 第49页(共49页)‎ ‎,1787年美国宪法中政府与国会互相制衡;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内阁对议会负责;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责任内阁制,议会拥有实权;故排除A、C、D三项。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中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故选B项。‎ ‎2.(2011·江苏单科·14)恩格斯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存在。”材料中“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 )‎ A.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 B.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 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 D.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命 ‎【解析】B “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宪法赋予皇帝国家最高权力、帝国首相对皇帝负责、内阁大臣由皇帝任命,说明A、C、D不正确。‎ ‎3.(2011·安徽文综·19)图6是讽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漫画,能体现其寓意的是( ) ‎ A.“德意志的未来不在于普通的自由主义,在在于强权”‎ B.“帝国议会是 ‘一个没有政府的议会’,只好‘发表独白’”‎ C.“在上帝的天堂和这个国家之间,不允许有任何文件作为第二天意出现”‎ D.“现在有的国家生活的唯一可能的形式是在一位明智的国王领导下的议会制” 图6 ‎ ‎【解析】B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读图能力,批判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专制本质。这个图应该理解成德国政体中残留封建残余的东西,这个树枝就是象征专制的,自以为不能丢弃的东西。图片信息我们自由派绝不据掉我们坐着的树枝。为什么不据掉?因为坐在树枝上,据掉自己就将掉落。图片的寓意是议会被君主操纵,反对君主无疑是自寻死路,暗喻议会没有权利,反映了德意志第二帝国专制本质,B符合题意,故选B。俾斯麦在1862年9月被任命为宰相兼外交大臣后公开宣称:德意志的未来不在于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在于强权,要解决面临的问题,只有用铁与血。材料中德意志第二帝国已经建立,与图片信息不符,排除A。“在上帝的天堂和这个国家之间,不允许有任何文件,作为第二天意出现”,C项强调世俗王权与神权的重要性,与题意不符,排除C。D项是对德国体制的赞许而不是讽刺。排除D。故选B。‎ 二、主观题 ‎(无)‎ 第49页(共49页)‎ 第49页(共49页)‎ 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2课 鸦片战争 一、选择题 ‎1.(2011·福建文综·18)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而益下;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 A.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 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 ‎【解析】D 从关键句“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可见林则徐清楚表明,中国的财富,宁可“损上益下”,也不可“漏向外洋”,为侵略者提供资金,这更是当务之急。A、B两项只从材料侧面反映了问题,属于鸦片带来的危害,但不是题干强调的“最大危害”,排除;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与材料中的“何妨损上而益下”相违背,排除;故选D项。‎ 二、主观题 ‎1.(2011·上海单科·37)—份护照 ‎《天津条约》签订后,游历护照开始出现。通商口岸的外国人从领事馆取得护照,经当地海关道盖印,即可凭此护照进入内地游历。以下是一份护照的主要内容:‎ 本领事遵行两国议定和约章程第八款,内载:准许法国人请照赴内地游历等因。兹有本国人名□□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随时照料,庶臻妥协,以示照给本咸遵约章毋违,永垂不朽也。‎ 问题:(12分)‎ ‎(1)除法国外,与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的还有哪些国家? (3分)‎ ‎(2)你认为当时外国人持这类护照游历有哪些弊端?(9分) ‎ ‎【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容易得出英、美、俄这三个国家。第(2)题,结合材料信息,如“十八省游历”、“宾礼相待”、“随时照料”等角度分析,如没有确定的有效期、“随时照料”的措辞含混、未提外国人进入内地应遵守的法律和义务,如果外图人寻衅滋葶,地方官难以裁办。解答此问的关键在于对材料信息的提取和最大程度的利用。‎ ‎【答案】‎ ‎37.(1)‎ 答案l:填写了符合史实的3个国家。(3分)‎ ‎ ·英、美、俄 答案2:填写了符合史实的2个国家。(2分) ‎ 第49页(共49页)‎ 答案3:填写了符合史实的1个国家。(1分) ‎ ‎ 其他答案:填写了3个以上的国家。(0分) ‎ ‎37.(2)‎ 答案1:能结合护照中的信息分析弊端。(9分)‎ ‎ ·护照上所填游历地区很广,也没有确定的有效期,等于让外国人持此一照,周游全国,为其侵略活动提供方便;护照上要求地方官“随时照料”的措辞十分含混。‎ ‎·给外国人敲诈地方官吏提供了口实;护照上要求地方官对外国人“宾礼相待”,却只字未提外国人进入内地应遵守的法律和义务,如果外国人寻衅滋事,地方官难以裁办。‎ 答案2:未结合护照中的信息进行分析。(1—3分)‎ ‎ ·有利于西方人自由传教,为其发动侵华战争作好准备,进一步加深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其他答案:(0分) ‎ 第49页(共49页)‎ 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选择题 ‎1.(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29)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解析】A 拜上帝教在运动初期起了动员组织作用,但随着起义规模的扩大,其难以适应建设农民政权的需要,而农民阶级深受孔孟传统思想影响,运动后期洪秀全不得不借助尊孔方式维持政权;B、C两项不是主要原因;D项不是原因。‎ 二、主观题 ‎(无)‎ 第49页(共49页)‎ 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一、选择题 ‎1.(2011·重庆文综·17)重庆海关税务司报告中记载的大足县余栋臣起义布告称:“我大清臣民皆忠孝之人,谁敢信奉夷狄之教。今洋人诈称通商传教……自道光以来……焚我皇宫,灭我属国,既占上海,又割台湾,强迫开埠胶州,竟欲瓜分中国。”这次起义应该发生在( )‎ A.1851年 B.1895年 C.1898年 D.1906年 ‎【解析】C 此题考查的是对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反对洋教、强占胶州瓜分中国发生于19世纪末,中国人民掀起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是在1898年。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2.(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31)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解析】B 《东南保护约款》强化而非遏制了列强在华势力,A项错误;中央政府宣战,而地方政府勾结列强充分表明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C、D两项均不符合史实,也无法从材料中得以体现。故选B项。‎ ‎3.(2011·四川文综·16)1898年8月,清廷颁布上谕:“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清廷的意图不包括( )‎ A.收回通商口岸 B.发展民族经济 ‎ C.维护国家主权 D.挽救国家危亡 ‎【解析】A 此题考查的是对19世纪末中国政治经济形势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本题应结合19世纪末中国社会的时代背景,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需要进行巨额赔款,故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商业、通商口岸的限制。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4.(2011·北京文综·17)图8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 ) 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 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 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 D.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 第49页(共49页)‎ ‎【解析】B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能力。面对民族危机,中国农民阶级掀起义和团运动,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义和团主张“扶清灭洋”,体现了盲目排外的色彩。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从题干材料可以得出作者抨击和讽刺西方侵略者屠杀义和团的“文明”行为。‎ 二、主观题 ‎1.(2011·重庆文综·39)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符合时代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甲午)战争的结果使日本一跃而为新兴的军事强国,挤进了帝国主义的行列,构成对朝鲜和中国安全的威胁,进而纵横捭阖,与西方强国争权夺利。‎ ‎ 日本对于三国干涉还辽,强迫它交出已到手的赃物,引为奇耻大辱,认定日、俄为争夺朝鲜和中国东北迟早必出一战。1904年2月,日、俄双方相互宣战。‎ ‎――摘编自丁铭楠等《帝国主义侵华史》‎ 材料二 1905年,日、俄签订《朴茨茅斯和约》。其主要内容有: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政治、军事、经济的绝对利益;俄国自中国东北搬兵,除辽东半岛外,东北的一切地方均交还中国;俄国将辽东半岛的租借权、南满铁路及有关特权均无偿转让给日本。‎ ‎ ――摘编自赵建民《日本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甲午战争前日本利用什么机会出兵朝鲜;(2分)说明甲午战争后日俄矛盾日趋尖锐以致引发战争的原因;(2分)分别归纳这两次战争对东北亚地区政治格局的影响。(10分)‎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相关史实的理解。根据材料一、二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第一问日本出兵朝鲜的原因:清政府应邀出兵帮助朝鲜镇压东学党起义。第二问日俄战争的原因:争夺朝鲜和中国东北。第三问首先从甲午战争的结果来看:甲午战争后,日本成为亚洲军事强国,跻身帝国主义行列;朝鲜和中国的安全受到威胁;中国被大大削弱,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其次从日俄战争的结果来看:日俄战争后,俄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势力遭到削弱;日本取得了中国东北南部地区的权益,把朝鲜变为其实际上的殖民地,势力得到更大扩展加以概括。‎ 答案:清政府应邀出兵帮助朝鲜镇压东学党起义。争夺朝鲜和中国东北。甲午战争后,日本成为亚洲军事强国,跻身帝国主义行列;朝鲜和中国的安全受到威胁;中国被大大削弱,国际地位急剧下降。日俄战争后,俄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势力遭到削弱;日本取得了中国东北南部地区的权益,把朝鲜变为其实际上的殖民地,势力得到更大扩展。‎ ‎2.(2011·海南单科·27)(1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900年10月16日英国和德国就中国问题签订《英德协定》,相约遵守下列原则:“‎ 第49页(共49页)‎ 第一,将中国之江河及沿海各口岸各国贸易及其他正当经济活动,自由开放,毫无差别。此为列强之共同永久利益;两国政府相约凡其势力所能及,对于一切中国领土均应遵守此原则。第二,德帝国政府及英女王陛下政府不得利用现时之纷扰在中国获得任何领土利益,其政策应以维持中国领土不使变更为指归。第三,若他国利用中国现时之纷扰,无论用何种方式,欲获得领土利益时,两缔约国关于为保护本国在华利益所采之步骤应保留初步之谅解。第四,两国政府应将本协定通知其他关系列强,如奥、法、意、日、俄、美等国,并请其接受本协定所采之原则。”‎ 意大利和奥地利表示“深愿接受”此协定,“毫不踌躇而赞同之”。日本此时正“不安达于极点”,不仅表示“赞同此协定”,而且还愿意“加入此协定”。美国政府的答复则是,接受前两条,对第三条则无需表示任何意见,法国附和美国答复之内容。俄国声称对第一条“表示欢迎”,第二条尤与俄国的意旨相符,因为俄国政府在此次纷扰之初,即曾首先倡导将保全中国的完整和“旧国家制度”,作为对华政策的基本原则。‎ ‎ ——摘编自《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 ‎(1)说明1900年前后列强对华政策的转变及其实质,并指出列强提出或接受《英德协定》的原因。(7分)‎ ‎(2)简要分析《英德协定》对中国局势的影响。(5分)‎ 解析:本题以《英德协定》为考察的切入点,考察了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帝国主义侵略加深造成中国深重的民族危机。本题的难度在于学生要学会透过列强尊重中国领土的现象下分析现象背后的共同瓜分中国的侵略本质第(1)题,回顾所学知识,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和美国的崛起,对外争夺殖民地,英国作为老牌的殖民国家,两者在中国达成妥协,这是导致列强政策转变的大背景,各国为了共同宰割,选择了接受了《英德协定》。注意“转变”一定要点出由…到…。实质应该从列强的侵略本质方面去思考。原因则应该从当时帝国主义政治积极发展不平衡,相互勾结、妥协、协调利益冲突的角度去思考作答。答题时候注意规范答题,在多个小问的情况下,每个小问的提示语要写。如转变:实质: 原因:三个提示语要写。第(2)题,对中国局势的影响应该从利弊两个方面作答,注意强调总体弊大于利,有利的一面也是客观造成的。再结合相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现实状况回答其影响。‎ 答案:(1)转变:由瓜分到“保全”。(2分)实质:进一步侵略和共同控制中国。(2分) 原因:中国人民的反抗;列强在中国的争夺加剧,需要调整利益关系。(3分)‎ ‎(2)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列强在华矛盾暂时缓和;殖民地程度加深;进一步激发了反帝反封建斗争。(5分)‎ 第49页(共49页)‎ 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 辛亥革命 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 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 ‎……‎ 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 一、选择题 ‎1.(2011·广东文综·16)图5所示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 )‎ 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 ‎ 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 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图5‎ ‎【解析】A 解题的关键在于扣住日记中的关键词“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变乱”等入手,可以年影射出该乡村知识分子的立场守旧,对辛亥革命持否定态度,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中虽然涉及社会生活的变化,但不足以表明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以及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排除B、D;同时材料真实反映民国初年社会习俗的变化,故排除C。故选A。‎ ‎2.(2011·全国文综大纲卷·16)清初著名诗人陈元孝过崖山,于南宋陆秀夫负帝投海处题诗一首,中有:“山水萧萧风更吹,两崖波浪至今悲”之句。近人作陈元孝崖山题诗图,章太炎以该诗题画,1907年刊于《民报》,一时广为流传,章太炎此举意在 A.提倡反清复明 B.抵制保皇势力 C.宣扬传统文化 D.激发民族主义 【解析】D 回答本题首先需对“南宋陆秀夫负帝投海”的事件有一定了解,1279年元军猛攻广东崖山,南宋军队大败,战至最后左丞相陆秀夫对年幼的皇帝赵昺说:“德祐皇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毅然背赵昺跳海牺牲。反映了南宋爱国军民坚决抗击元军,不畏强暴宁死不屈可歌可泣的民族主义精神。近代陈元孝崖山题诗图,章太炎以该诗题画,都意在激发民族主义,号召人们反对满清政府的统治(“驱逐达虏,恢复中华”是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本题选D项。‎ ‎3.(2011·四川文综·17)图5是一幅驳斥清末“民智未开”观点的漫画。它试图传达的观念是( )‎ A.反满兴汉 ‎ B.官逼民反 ‎ C.政治民主 ‎ D.暴力革命 图5 政府与百姓(约1911年)‎ ‎【解析】C 此题考查的是对清末“新政”骗局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应该理解为 “民智未开”背景是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期间。所谓“民智未开”即应该用专制制度来统治人民。用时间限定词排除A,用材料中驳斥观点一说可排除B、D。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第49页(共49页)‎ ‎4.(2011·江苏单科·6)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 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 ‎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 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解析】A 南京临时政府实行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是美国政体的复制品。南京临时政府没有实行联邦制、中国也没有超过日本、袁世凯专制独裁,说明B、C、D表述错误。‎ ‎5.(2011·上海文综·10)右图是中国近代史上某革命组织机关刊物的书影,该组织是( )‎ A.兴中会 ‎ B.光复会 ‎ ‎ C.强学会 ‎ D.同盟会 ‎【解析】D 图片信息显示的是《民报》,而《民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故选D。‎ ‎6.(2011·海南单科·17)一般认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主要依据是,辛亥革命( )‎ 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 ‎ B.是由革命政党领导的武装斗争 C.主力军是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 ‎ ‎ D.实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 ‎【解析】A 判断革命的性质主要看革命的任务,辛亥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A项体现了反封建任务的成果。所以A符合题意。‎ ‎7.(2011·海南单科·16)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 B.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 C.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 D.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 ‎【解析】B 注意“公派”两个字,公派生按正常是应该支持政府的,毕竟是政府出钱给他们出国深造的。这与私人留学是有区别的。除非政府出了问题,才会转向反对的。从1872年到1875年,洋务运动时期留学生回来时,清朝正实行洋务运动,国力相对强盛相比,公派留学生自然拥护国家政权,为国效力,抓住关键时间信息“1905年前后”,这个时期清廷准备实行立宪,但“皇族内阁”‎ 第49页(共49页)‎ 的设立,被证明清廷的革新只是个骗局,使公派生对清廷失望,转向同情、支持革命。故选B。‎ 二、主观题 ‎1.(2011·福建文综·3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的 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它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图15、图16、图17分别在1858年4月、1860年12月、1900年7月登载于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unch。‎ 图15 “没有开化得中国佬” 图16 “我们应该在中国做什么” 图17 “中国就要崩溃了”‎ 材料四 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至……‎ 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赔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 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英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及其成因,并指出爆发辛亥革命的外部原因。(11分)‎ ‎(3)有评论认为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其原因(6分)‎ 答案:(2)看法:丑化中国,认为中国愚昧落后,可任其宰割。成因:英国工业革命后,加剧对外侵略扩张;晚清政府腐朽没落。外部原因:列强的侵略扩张导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3)不足:对列强抱有幻想,不敢公开反帝,表现出妥协性。原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软弱和政治上不成熟。‎ ‎2.(2011·上海单科·38)辛亥革命 写历史小论文,列提纲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某同学在阅读课文及相关史料后,拟了一份有关辛亥革命的小论文提纲,请你帮他完成空缺的部分。(11分)‎ 第49页(共49页)‎ ‎(标题)辛亥革命: ① ‎ ‎(一)‎ ‎1.以近代西方的政体模式取代旧王朝 ‎ 1)推翻清朝帝制 ‎ 2) ② ‎ ‎2. ③ ‎ ‎ 1)改称谓 ‎ 2)废跪拜礼仪 ‎(二)‎ ‎1.新体制由旧政权中的当权人物所掌控 ‎ l) ④ ‎ ‎ 2)地方军队主要控制在晚清新军将领手中 ‎2. ⑤ ‎ ‎ 1)南京临时政府没有废除不平等条约 ‎ 2)南京临时政府没有解决土地问题 ‎【解析】①标题可从“(一)”“(二)”中明显可以看出激进与保守,故标题要点明革命的二重性;②可从革命的积极作用并且在政治的角度分析;③可从称谓、礼仪中概括,二者属于西方近代文明礼仪;④从当要的角度,可从中央或袁世凯角度分析;⑤从没有废除不平等条约、没有解决土地问题等综合概括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改变。‎ ‎【答案】‎ ‎38.标题部分(3分)‎ ‎①‎ 答案1:从材料中提取了两方面的信息,概括确切。(3分) ‎ ‎·一次保守与激进的革命 ‎ ·一场未完成的革命 答案2:从材料中提取了单方面的信息或语意含糊。(1分)‎ ‎ ·一场伟大的革命 ‎ 其他答案:未结合材料概括主题(0分)‎ ‎ ·辛亥革命百年祭 观点部分(4分)‎ ‎③ ‎ 答案l:提炼出与史实一致的观点。(2分) ‎ ‎ ·以西方近代文明礼仪取代传统陋习 ‎ ‎ ·提倡人人平等 ‎ 其他答案。(0分)‎ ‎⑤‎ 答案l:提炼出与史实一致的观点。(2分)‎ 第49页(共49页)‎ ‎ ·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 ·新政权没有解决原有的社会问题 其他答案。(0分)‎ 史实部分(4分)‎ ‎②‎ 答案l:举出与观点一致的史实(2分)‎ ‎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创立民国 ‎ 其他答案。(0分)‎ ‎④‎ 答案l:举出与观点一致的史实。(2分)‎ ‎ ·袁世凯取代孙中山出任临时大总统 ‎ ·北洋军阀掌控中央政权 ‎ 其他答案。(0分)‎ 第49页(共49页)‎ 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一、选择题 ‎1.(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30)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 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度不同 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解析】A “公车上书”是1895年康有为等举人联名上书皇帝,反对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标志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B项是次要原因;C项不是原因;D项是外因不是主要原因。故选A项。‎ 二、主观题 ‎(无)‎ 第49页(共49页)‎ 必修一第五单元: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选择题 ‎1.(2011·广东文综·21)有学者认为:“19世纪70年代的新欧洲…可以看作是唯物辩证法所指的历史上阶级斗争的新阶段。”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俄国十月革命 ‎ C.《共产党宣言》发表 D.巴黎公社革命 ‎【解析】D 紧扣题干关键词“19世纪70年代”、“阶级斗争”、“新阶段”可知符合史实的是巴黎公社革命,这次革命是发生在1871年,同时这一时期的工人运动斗争矛头指向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A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是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上半叶,同时也无法反映题干中的“阶级斗争”;B项俄国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时间不符;《共产党宣言》于1848年发表,这一时间的工人斗争仍以自发为主,构不成“新阶段”,故选D项。‎ ‎5.(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28)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 )‎ A.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 B.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 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私有 D.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 ‎【解析】D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巴黎工人建立的政权,A项不符合材料本意;巴黎公社没有实行工农联盟,B项错误;“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说明C项与材料明显不符;巴黎公社发布文告是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以摆脱政治孤立被动局面。‎ 二、主观题 ‎(无)‎ 第49页(共49页)‎ 必修一第五单元: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一、选择题 ‎1.(2011·北京文综·22)国际工人运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财富。下列文献按时间先后排列准确的是( )‎ ‎①《共产党宣言》 ②《资本论》 ③ 《四月提纲》 ④《人民宪章》‎ A.③①②④ B.①②④③ C.①②③④ D.④①②③‎ ‎【解析】D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①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②1867年③列宁发表于1917年④制定与1837年。‎ 二、主观题 ‎(无)‎ 第49页(共49页)‎ 必修一第五单元: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一、选择题 ‎1.(2011·广东文综·17)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导致表1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省份 农会会员数 ‎ 时间 广东 广西 湖南 湖北 江西 山东 直隶 河南 ‎1926年6月 ‎647,766‎ ‎8144‎ ‎38,150‎ ‎4120‎ ‎1153‎ ‎284‎ ‎1342‎ ‎270,000‎ ‎1927年6月 ‎700,000‎ ‎8144‎ ‎4,517,140‎ ‎2,502,600‎ ‎382,617‎ ‎284‎ ‎360‎ ‎245,500‎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C.北伐战争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 ‎【解析】C 解题的关键在于扣住表1 中时间“1926年6月”、“1927年6月”,属于国民大革命时期,南昌起义在1927年8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1927年月10月,与表中时间不符,故排除A、B项;1927年春,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主要阐明了农民问题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的重要性,并非导致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排除D项;1926年下半年起,随着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北伐大革命的胜利进军,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迅速发展起来,同时国民革命的中心从珠江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才会呈现出湖南、湖北、江西会员数的大幅度提升;故选C项。‎ ‎2.(2011·天津文综·7)在毛泽东回到延安的欢迎晚会上,张治中发表感想说:“毛先生此次去重庆,造成了普遍的最良好的印象,同时,也获得了很魇成就。”这里“很大的成就”主要指( )‎ A.解决了人民军队的合法性问题 B.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 C.达成了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 D.国民党承认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 ‎【解析】B 本题考查重庆谈判,意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知识迁移能力。从材料信息中“毛先生此次去重庆”,可以看出张治中指的是重庆谈判,这次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障人民权利。‎ ‎3.(2011·重庆文综·20)1946年7月,毛泽东在《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指示中说:“暂时放弃若干地方若干城市,是为了取得最后胜利……此点,应使全党和全解放区人民都能明白,都有精神准备。”据此,这一时期人民军队采取的主要作战方法是( )‎ A.游击战 B.攻坚战 C.阵地战 D.运动战 第49页(共49页)‎ ‎【解析】D 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作战方法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1946年人民解放战争初期,我军采取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而不以保守地方为主的战略方针,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 ‎4.(2011·浙江文综·18)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中国红军万岁!”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 ) ‎ A.九一八事变前后 B.一•二八事变以前 ‎ C.西安事变前后 D.八一三事变以后 ‎【解析】C 从“中国红军万岁”等内容以及空间信息“西北”,可以推断这是中共的宣传标语。“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最有可能指的是中共长征到西北后遭遇的地方军阀,如青海的马家军对中共屠杀甚烈(1935年后);“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可能是针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1931-1936年底);“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应该是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之后;“中国红军万岁!”出现于1927-1937年间。A、B时,中共尚未提出“抗日统一战线”,故排除。C、D满足条件,但题目要求“最早可能出现”的时间,C当为最佳答案。‎ ‎5.(2011·江苏单科·8)1938年4月,中国飞行员陈怀民在武汉空战中与日军飞行员高桥宪一同归于尽。随后,陈怀民的妹妹致信高桥的妻子美惠子:陈怀民猛撞高桥的飞机,不是发泄对高桥的私仇,而是代表着两种不同力量之间的较量。同时表示,她们一家对美惠子没有怨恨,希望有一天能够友爱地握手。此事( )‎ ‎①发生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 ②反映了正面战场的英勇抗战 ‎③说明两国人民深受战争之害 ④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博大胸怀 A.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C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①表述错误;武汉空战属于正面战场组织的武汉会战的组成部分,②表述正确。‎ ‎6.(2011·安徽文综·16)图5是抗日战争某一战场的局部示意图,与其相关的正确表述是( )‎ A.致力于扭转太平洋战局 B.有利于国际战略物资供应 C.切断了日军的大陆交通线 D.导致了日本的无条件投降 图5‎ ‎【解析】B 建滇缅公路于1938年开始修。滇缅公路竣工不久就成为了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的运输通道。这是一条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国际通道。这是一条滇西各族人民用血肉筑成的国际通道,滇缅公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所以B符合题意。滇缅公路致力于打通中国西南与外界运输大通道,支撑着中国抗日战场全部战备物资以及大后方的经济供应。不能上升到致力于扭转太平洋战局的高度,排除A。滇缅公路 第49页(共49页)‎ 修建时日军还没有打通大陆交通线,1944豫湘桂战役日军打通日军打通了中国贯穿南北以铁路大动脉为中心的交通线。但这和滇缅公路并没有关系,所以滇缅公路切断了日军的大陆交通线的提法是不成立的,排除C。日军的投降是中国人民在国共合作统一战线指导下英勇抗战、苏军出兵东北、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等多方面原因促成的,所以滇缅公路的修建导致了日本的无条件投降的提法不正确,排除D。‎ ‎7.(2011·上海单科·26)“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瘗忠有圹,名勒丰碑。懔懔大义,昭示来兹。”这段碑文纪念的是( )‎ 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B.中国远征军第八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解析】B 扣住关键词“滇西”主要在中缅交界,另从“岛寇”、“十荡十决”等角度综合分析概括可知是中国远征军第八军的抗日活动。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主要在黄河流域作战;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是在抗美援朝时期,故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8.(2011·上海文综·29)如图为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折线图。图中显示1928年至1934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是( )‎ A.五四运动的发生 B.红色政权的建立 C.抗日战争的爆发 D.解放战争的胜利 ‎【解析】B 注意关键时间信息“1928年”,1928年,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表现在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相继建立、扩大和党员数量的不断增加,直到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长征途中损失惨重,党员数量才出现了严重下降。所以1928年红色政权的建立后导致了1928年至1934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B项符合题意,选B。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局部抗日战争发生于1931、全面抗日战争发生于1937年,解放战争的胜利是在1949年,都不符合图片1928年党员数量急剧上升的信息,故排除A、C、D。‎ 二、主观题 ‎1.(2011·浙江文综·38)(26分)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直至近百年来,才发生新的变化。……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伟大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着重号为本试卷所加)‎ ‎——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1939)‎ ‎(3)材料三中“新的变化”‎ 第49页(共49页)‎ 指什么?加着重号的文句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历史趋势。(9分)‎ 答案:(3)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民主革命时期。清政府、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从主权沦丧到国家独立。(9分)‎ ‎2.(2011·北京文综·39)(28分)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经过不懈探索与奋斗,取得了辉煌成就。据图12,回答第(1)题。‎ ‎(1)描述1934年至1936年革命根据地颁布范围变化的特点。(6分)‎ ‎(2)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概述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为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8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第(1)题从材料中的图片可以总结革命根据地的变化。第(2)题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等。‎ 答案:(1)面积由小变大,分布范围由分散到集中连片,从地跨两省到地跨四省。‎ ‎(2)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根据地政权建设;领导根据地军民抗战;创立新民主主义理论。‎ ‎3.(2011·北京文综·37)(4)阅读下表中的资料,围绕爱国,提炼一个涵盖若干条资料的主题,并将符合该主题的资料序号挑选出来。(8分)结合所学,补充一条符合该主题的新资料并加以简要阐释。(4分)要求:提炼的主题必须涵盖两条以上资料,立意明确;符合该主题的资料要选择完整,无遗漏;逻辑清晰合理。‎ 序号 资料 ‎1‎ 江南制造总局 ‎2‎ ‎“文学革命”‎ ‎3‎ 武昌起义 第49页(共49页)‎ ‎4‎ ‎“自强”“求富”‎ ‎5‎ 三民主义 ‎6‎ 师夷长技以制夷 ‎7‎ 京张铁路 ‎8‎ 南京大屠杀 ‎9‎ 北伐战争 ‎10‎ 虎门销烟 ‎11‎ 中国同盟会 ‎12‎ 南昌起义 答案:(4)选择主题示例:‎ ‎①主题:救国道路的思想探索 序号:4、5、6‎ ‎②主题:辛亥革命时期的爱国斗争 序号:3、5、11‎ ‎③主题:政治领域的爱国主义表现 序号:3、5、9、10、11、12‎ 补充的新资料:‎ 简要阐释:‎ ‎4.(2011·上海文综·28)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为躲避租界巡捕房的搜查,会议最后一天转移到 举行。‎ ‎【解析】回顾课本所学知识作答。‎ 参考答案:嘉兴南湖 第49页(共49页)‎ 必修一第六单元: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一、选择题 ‎1.(2011·浙江文综·19)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中可以获悉( ) A.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B.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装 C.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 D.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解析】D 从费孝通的回忆可知此事发生于“北平”时期。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自即日起北平重新更名为北京,并确定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由此判断A错误,A指的是1954年召开的一届人大;第一次政协会议从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后就开始筹备,准备比较充分,并不匆忙,排除B项;服装是职业和身份的象征,从材料可知除了穿“工装”的工人外,还有其他社会各阶层,普通工人只是其中一部分,代表具有广泛性。据此排除C项,得出 D项。‎ ‎2.(2011·江苏单科·9)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参加北平市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后,感慨万端:“我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材料中的“第一次”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具有( )‎ ‎①平等性 ②广泛性 ③继承性 ④深刻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C “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的平等性、广泛性和深刻性。材料无法体现继承性,排除③。‎ ‎3.(2011·山东基能·31)中国人展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1949年9月21日在北平开幕。关于这次会议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展政府主席 B.会议开幕之日北平昼夜长短大致相等 C.在全国工民代表大会召开前代行全国人展代表大会职权 D.《中国人展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解析】D 《中国人展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才是。‎ 第49页(共49页)‎ 二、主观题 ‎1.(2011·山东基能·31)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我国有八个民主党派,请写出其中的三个。 ‎ 答案:正确写出下列任何一个得1分,全称或简称均可。‎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中国民主同盟(民盟);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中国农工民主党(农工党);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 第49页(共49页)‎ 必修一第六单元: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选择题 ‎(无)‎ 二、主观题 ‎1.(2011·天津文综·12)(19分)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 ‎——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材料四 第十六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各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摘自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3)对比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促使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4分)‎ ‎(4)综上,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4分)‎ ‎【答案】(3)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增加。 ‎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 ‎(4)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民素质提高,民主意识增强等。‎ 第49页(共49页)‎ 必修一第六单元:第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一、选择题 ‎(无)‎ 二、主观题 ‎(无)‎ 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一、选择题 ‎1.(2011·广东文综·23)二战后初期,有政治家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为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这一措施是( )‎ A.推行马歇尔计划 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 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倡议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解析】A 扣住题干中的关键词“欧洲”、“经济手段”、“苏联”可推断出A项,因为马歇尔计划主要在欧洲实施,它以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世界,以达到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目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虽然是经济手段,但范围不是局限在欧洲,排除B、D两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是政治军事手段,不符合题意中经济手段,排除C项;故选A。‎ ‎2.(2011·天津文综·11)在近现代历史上,法德两国之间多次发生战争。在战争过程中,法国遭受最严重失败是( )‎ A.反法同盟战争 B.普法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D 本题考查法德关系,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注意关键词“最严重失败”,二战期间的1940年,希特勒占领法国,法国亡国,这是法德历次战争中法国最严重的失败。‎ ‎3.(2011·福建文综·23)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和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的史实是( )‎ A.提出杜鲁门主义 B.抛出马歇尔计划 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D.在越南发动“特种战争”‎ ‎【解析】C 扣住材料关键词时间“20世纪50年代”即可解决问题。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发表,马歇尔计划1948年4月开始实施,“特种战争”1961年发动,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A、B、D三项;北约与华约的对峙形成于1955年,同时说明了美苏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故选C项。‎ ‎4.(2011·上海单科·21)‎ 第49页(共49页)‎ 美苏争霸期间,两国力量此消彼长、相互制衡。下列表明苏联退缩的史实是( )‎ A.结束越南战争 B.执行“莫洛托夫计划”‎ C.撤出古巴导弹 D.签订《华沙条约》‎ ‎【解析】C A项越南战争的结束表明美国战略的收缩,有利于苏联的战略扩张,这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执行“莫洛托夫计划”指1947年苏联为了防止东欧“离苏倾向”,加强与东欧经济联系,援助东欧经济发展而与东欧各国签订的经济协议总称。应该属于苏联战略扩张的史实,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签订《华沙条约》对抗北约,属于苏联主动战略对峙,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撤出古巴导弹,则表明苏联的实力仍然弱于美国,体现了苏联的退缩,符合题意,故选C项。‎ ‎5.(2011·江苏单科·17)右图“阳台对话”向世界传递的信息是( )‎ A.古巴导弹危机结束 B.美苏关系趋于缓和 ‎1973年,勃列日涅夫与尼克松白宫阳台上亲切交谈 C.冷战格局全面终结 D.多极化世界的来临 ‎【解析】B “亲切交谈”说明美苏关系趋于缓和。古巴导弹危机发生于赫鲁晓夫和肯尼迪在位时期;苏联解体后,美苏冷战结束;多极化趋势出现并加强,但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说明A、C、D表述错误。‎ ‎6.(2011·海南单科·21)图1显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欧洲国家经济援助状况。这一状况反映了( )‎ 图l A.受援国已经成为援助国的经济附庸 ‎ 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国际化空前加强 C.意识形态成为能否提供援助的前提 ‎ D.援助顿多寡取决于是否为战时盟国 ‎【解析】C 第49页(共49页)‎ ‎ 本题应结合马歇尔计划实施的相关背景来分析选项。从题干地图显示来看,被援助的国家绝大部分是西欧资本主义国家,而不被援助的绝大部分是中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结合二战后马歇尔经济援助计划的目的来看,是为了遏制社会主义苏联。所以意识形态成为能否提供援助的前提,故选C。‎ 二、主观题 ‎1.(2011·浙江文综·39)(26分)今年是苏德战争爆发70周年,苏联解体2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 ‎(2)根据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8分)‎ 答案:(2)学术界力图对美苏冷战作出辩证评价。既强调了美苏争锋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国际局势紧张;又看到在近半个世纪中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既认为美苏军备竞赛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又指出冷战推动了科技的发展。(8分) ‎ 第49页(共49页)‎ 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一、选择题 ‎1.(2011·山东文综·16)1964年4月,77个发展中国家在日内瓦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提出了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这表明( )‎ 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B.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瓦解 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解析】A 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表明发展中国家势力的崛起,所以A项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的表述是正确的,选A。七十七国集团不设总部、秘书处等常设机构,也没有章程或预算,所以不能算经济区域集团,排除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1973年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而瓦解,而不是1964年,所以C不符合题意,排除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是在90年代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排除D。所以选A。‎ ‎2.(2011·海南单科·22)日本自民党从1955年开始长期执政,在六七十年代出现表1所反映的变化。‎ 表1 日本众议院席位变化表 年份 ‎1958‎ ‎1963‎ ‎1967‎ ‎1972‎ ‎1976‎ 自民党议席 ‎287‎ ‎283‎ ‎277‎ ‎271‎ ‎249‎ 在野党议席 ‎180‎ ‎184‎ ‎209‎ ‎220‎ ‎262‎ 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自民党( )‎ A.以农村为主的社会基础受到削弱 B.未能提出保证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政策 C.长期执政违背议会民主制原则 D.与美国结盟的政策遭到强烈反对 ‎【解析】A 日本二战后,特别是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崛起,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第二强国,自民党代表垄断资本的利益,却忽视了农村人民的利益与诉求,农村民众在政治上就表现为对执政党的不满,转向对在野党的支持,才出现了上述表格的变化出现,故选A。‎ 二、主观题 ‎(无)‎ 第49页(共49页)‎ 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一、选择题 ‎1.(2011·天津文综·9)下列重大国际关系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 ②美国从越南撤军 ‎③不结盟运动开始兴起 ④中日邦交正常化 A.①③②④ B.①④③② 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 ‎【解析】C 本题考查重大国际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意在考查考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美国从越南撤军是在1973年,不结盟运动开始兴起是在1961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是在1972年,故选C。‎ ‎2.(2011·江苏单科·10)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 )‎ A.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 B.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 C.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 D.发挥在国际关系中应有的作用 ‎【解析】D 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省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毛泽东的“走出去”是指要发展同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A不正确;中国还没有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B错误;克林顿执政时期中美关系才被定位为“战略伙伴关系”,C不正确。‎ ‎3.(2011·上海单科·27)“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 A.与尼克松会面时 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 C.出席万隆会议时 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解析】C 扣住中心词“周恩来”、“共同基础”、“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即可知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对发展中国家发表演讲时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 ‎4.(2011·海南单科·25)《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解析】A 注意抓住关键信息“1955年”,“……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敌对情绪”,回顾对比所学知识,可以判定是万隆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赢得了各国的广泛认同,促进大会的圆满结束。所以选A。其他三项均不是提出于1955年,可排除。‎ 二、主观题 第49页(共49页)‎ ‎1.(2011·福建文综·3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的 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它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五 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条方针。这是个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已经当时的国家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4)指出材料五“一边倒”方针的具体体现和中国共产党作出这一决策的国内外环境。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毛泽东提出三条外交方针的重大意义。(12分)‎ ‎(4)表现:同苏联、东欧等国家建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国内外环境:新中国百废待兴,迫切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苏联支持新中国,美国敌视新中国。‎ 意义: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捍卫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独立自主地位,确定了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格局。‎ ‎31.(2011·上海文综·31)1949年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回顾这段历史进程,老师制作了下表,并列举标志性史实如下:①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制定《共同纲领》 ④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根据表中示例,将标志性史实与历史进程匹配起来。(填写编号)‎ 历史进程 新中国诞生 中国走向世界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一国两制实施 标志性史实 ‎③‎ ‎【解析】回顾所学知识作答,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故②对应表格“中国走向世界”的内容;①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着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与之相对应的上层建筑—社会主义制度也得以确立,故①对应表格“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内容。④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而大陆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体现的是“一国两制实施”,故④对应表格“一国两制实施”的内容 参考答案:② ① ④‎ 第49页(共49页)‎ 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一、选择题 ‎1.(2011·重庆文综·23)自“9·11”事件以来,一方面,恐怖主义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的认识不断提高。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A.恐怖组织所造成的伤害有所显现 B.部分国家强烈谴责恐怖主义活动 C.恐怖主义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D.恐怖主义是“20世纪的政治瘟疫”‎ ‎【解析】C 此题考查的是对恐怖主义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强调的是国际社会对待恐怖主义的态度和立场的了解;A项说法有误;恐怖主义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一致反对的极端主义势力故B项错误;D项的错误在于时间应该是21世纪。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2.(2011·全国文综大纲卷·23)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一判断( )‎ 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 ‎ 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 ‎ 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 ‎【解析】C 邓小平同志在1985年高瞻远瞩地对世界局势作出正确判断,这些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思想理论,不仅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与和平的理论,而且也为我们正确处理我国在21世纪的建设与安全问题上提供了理论指导。本题中ABD三项都可以逐一排除,A项美苏关系全面缓和说法与事实不符;B项说法错误,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D项改革开放的方针确立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据此,本题选C项这一有关战争与和平的正确理论思想,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良好的环境。‎ ‎3.(2011·江苏单科·19)2011年5月1日深夜,“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许多国家发表声明,对此表示支持,并强调世界各国应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由此可以看出( )‎ ‎①反恐斗争有赖于国际社会的合作 ②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化的主要障碍 ‎③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由此被铲除 ④恐怖主义依然是国际社会的公敌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解析】A 许多国家对美军击毙“基地”组织领导人表示支持,并强调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说明①④正确。②从材料中看不去来,③只能说恐怖主义遭重创,但不能说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由此被铲除。‎ 二、主观题 ‎1.(2011·重庆文综·39)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符合时代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49页(共49页)‎ 材料三 朝鲜半岛自分裂以来,民族饱尝对抗分裂之苦。“相约千年”的朝鲜和韩国首次首脑会晤,(2000年)6月15日在平壤落幕。双方在共商民族的和解与团结、交流与合作、和平与统一的大计上初结硕果,签署了《共同宣言》。北南首脑会晤的这一成果,利及北南、东北亚和亚太的和平与稳定。‎ ‎ ――摘编自《人民日报》‎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导致朝鲜半岛出现分裂的直接原因;(2分)归纳这次首脑会晤所取得的积极进展并指出其重要意义。(4分)‎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朝鲜问题形成的原因及缓和的重大意义的理解。根据三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第一问朝鲜半岛出现分裂的直接原因结合当时国际的政治形势:日本投降后,苏美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朝鲜半岛北部和南部加以归纳。第二问首先概括首脑会晤的积极进展在民族的和解与团结、交流与合作、和平与统一等方面达成初步共识,签署了《共同宣言》;其次重要意义可以从地区稳定:进一步缓和了朝鲜半岛的局势,有利于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加以概括。‎ 答案:日本投降后,苏美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朝鲜半岛北部和南部。在民族的和解与团结、交流与合作、和平与统一等方面达成初步共识,签署了《共同宣言》。进一步缓和了朝鲜半岛的局势,有利于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2.(2011·浙江文综·39)(26分)今年是苏德战争爆发70周年,苏联解体2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3)从思想、社会和政党政治三个方面,分析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是如何导致苏联解体的。(8分)‎ ‎【答案】(3)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提出“公开性”“多元化”,造成思想领域极度混乱;使各种反对势力趁机崛起,社会失控,民族分裂愈演愈烈;实行“多党制”,从根本上动摇了共产党的领导。(8分)‎ 第49页(共49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