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高考复习中如何把握时政热点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历史高考复习中如何把握时政热点

n 掌握NE5000E/80E/40E产品的体系结构 n 掌握NE5000E/80E/40E的单板构成 n 掌握NE5000E/80E/40E换板操作 n 了解NE5000E/80E/40E升级操作 历史高考复习中如何把握时政热点 热点问题紧追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以其强盛的生命力和鲜明的现实感召力,颇得命题专家之“青睐”。2008年新课标高考紧扣热点问题命题,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肤浅地看今年的高考试题,我们对此感受可能并不明显,但这正反映了高考命题的“高明”之处,即考查角度不是直接的、显性的,而是间接的、隐性的。如广东历史卷第26题的“西汉农民家庭年收支表”题,揭示了西汉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这实际上是考查“三农”问题,具有明显的现实针对性。山东文综卷第29题以“近现代经济发展历程”切入,旨在通过近现代中国经济的曲折发展来展示改革开放30年的辉煌成就等,类似的试题还有很多。这就为我们的复习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即密切联系热点问题,多角度思考社会现实问题。‎ 一、要选准时政热点 ‎  高考涉及的时政热点范围广、内容多,要掌握和利用每一个时政热点是不可能的。所以,选准时政热点是有效利用时政、有针对性地备考的前提。那么应掌握哪些时政热点呢?  ‎ ‎1、确定历史时政热点的标准 ‎(1)能体现国家意志又被老百姓普遍关注的大事和热点 ‎ 高考试题以问题为核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现实中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因而我们应关注 “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金融危机与宏观调控等。‎ ‎(2)带有战略性的事关人类社会未来的的新价值观,如科学发展观、创新精神、和平与发展主题等。‎ ‎(3)既是社会热点又与历史知识联系密切的时政热点,这样的热点容易形成大综合题。如与对外开放、国家主权、经济结构调整等相关的热点问题。‎ 热点取材时间周期要长些,不能局限于一年。我们不仅要关注一年内与教材知识结合紧密的时政热点,更应关注那些长效的、事关我们的生存环境和国计民生的有重大影响的持续性热点。 ‎ ‎2、选设历史热点的方法 ‎(1)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即对现实与社会影响较大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思考研究。如对全球化、区域化的研究,对近代化探索的研究等。‎ ‎(2)现实问题的历史分析,用历史的视角分析社会现象,看待现实问题,明确自身的责任。如中日关系的分析,对中美关系及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研究等。‎ ‎(3)学科交叉综合研究。如对和谐社会、三农问题、科技创新、台湾问题等长效热点问题的研究。‎ ‎(4)某年度中属于千、百、十周年纪念的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人物。‎ 二、2009年历史学科时政热点 ‎1、民主政治演进的历程;‎ ‎2、金融危机与经济政策;‎ ‎3、中外历史上突出的社会问题与应对的经验教训;‎ ‎4、科学发展观;‎ ‎5、中国外交;(中俄、中日、中美、中法关系)‎ ‎6、科教兴国;‎ ‎7、和平与发展;‎ ‎8、历史性的会晤与台湾问题;‎ ‎9、周年历史大事热点等;‎ ‎(一)民主政治演进的历程——民主类型、民主模式、演进历程 现代民主政治的演进是近年来高考的长效热点,也是历史复习的主体内容,定将会在2009年的高考中有所体现。民主政治带有共性的原理原则层面,如平等、自由、主权在民原理;讨论、妥协、多数原则等等。带有国情特点的制度和实践层面,如代议制度、政府制度、政党制度、司法制度、舆论制度;选举、决策参与行为过程等往往都是高考命题的切入点。因此我们在备考中应注意:从宏观上看,要注重民主政治发生、发展、成熟及对外扩展的整体历程,特别是其发展的整体阶段性特征以及与同时代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从中观上看,要注重民主政治在不同国家地区演进的国情性、渐进性与差异性。从微观上看,要注重具体国家、具体时期、具体人物对政治文明的具体实践与影响。要注重比较法、综合分析法的运用。‎ ‎【考点拓展】‎ ‎ 一、近现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演进过程 ‎1、17~18世纪: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形成时期 ‎ (1)理论构建:资本主义民主思想在启蒙运动中萌生,启蒙思想家高举理性的旗帜,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他们对民主制度和法治社会的理论构建,为此后资本主义民主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 (2)政治实践: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较高的英国、法国和北美,先后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实现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初步构建。‎ ‎ (3)政治体制:英国革命中产生的共和思想、君主立宪制度和议会至上的原则,对世界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美国在赢得民族独立后,根据权力的制约和平衡原则构建了新型国家政权。它所确立的总统制、联邦制度、三权分立制度开创了世界先例。‎ ‎ (4)宪法及宪法性文献:为了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爆发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各国先后制定宪法或宪法性法律文献,开启了现代法制社会的先河。最重要的有英国的《权利法案》、法国的《拿破仑法典》、美国的、《1787年宪法》。‎ ‎2、19世纪: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初步成熟时期 ‎ (1)背景: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 ‎(2)表现: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 ‎3、20世纪: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曲折发展和完善时期 ‎20世纪上半期,私人垄断开始向国家垄断发展,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席卷全球,资本主义各国纷纷推行国家干预资本主义政策。美、英、法等国以国家政权干预经济,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而意、德、日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先后建立起背离民主政治的法西斯体制,对内独裁专制,对外侵略扩张。作为民主制度与法西斯制度的决战,二战以民主制度的胜利向告结束。‎ ‎ 二战后,通过对德国和日本的民主化改造,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得以在这两个国家巩固下来。与此同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民主改革,特别是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完善,缓和了社会矛盾,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与此同时,新兴发展中国家的民主制度也吸收发达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模式的经验和教训,尝试实行符合本国实际的民主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主张国际政治多极化和国际政治民主化,反对各种形式的全球霸权主义和地区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和单边主义,建立公平、合理、民主与和谐的国际政治新秩序逐步成为时代潮流。‎ ‎ 二、近现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演进过程 ‎ 以俄国十月革命为标志,人类开始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逐步形成,各国都先后进行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探索。‎ 三、中国近现代民主政治的演进 ‎1、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民主政治建设 南京临时政府颁行《临时约法》、实行责任内阁制,在中国建立起三权分立的总统制民主共和政体;同时,南京临时政府颁行法令措施,维护民权,移风易俗。但民主建设进程因袁世凯篡权而遭遇曲折。‎ ‎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实践与理论成果 ‎1931年,中共领导召开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抗战时期,中共在根据地以“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解放战争胜利前夕,中共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 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 建国初期,中国民主建设成果集中体现在,两部文献:《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两个机构:全国政协和全国人大;三大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民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文革”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破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稳步推进。‎ ‎【高考试题】‎ ‎(2008年海南27题)考查时政热点---政治民主化问题,题目不算难,注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认为,挽救目前抗战危机,准备反攻的急救办法,必须对政府的机构人事政策迅速来一个改弦更张……因此我坦白的提出,希望国民党立即结束一党统治的局面,由国民政府召集各党各派、各抗日部队、各地方政府、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开国是会议,组织各抗日党派联合政府,一新天下耳目,振奋全国人心,鼓励前方士气……‎ ‎——中共代表林伯渠:《在国民参政会上关于国共谈判的报告》(1944年9月)‎ 材料二 政协代表人数如此之多,质量又相当整齐,而革命发展,人民需要它担负的任务更大,所以“新政协”这一名词已不能包括其全部意义,筹备会的常委会已决定改称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意思就是说他代表中国人民作政治协商的工作,实际是一个全国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同事也是一个全国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 ——董必武:《关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及团结民主人士问题》(1949年8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提出组织联合政府的目的,说明抗战胜利前后中国共产党为此而进行的努力。(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政协”改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目的和背景。(6分)‎ ‎(二)金融危机与经济政策 ‎2008年以来,伴随着次贷危机、金融风暴、粮价高涨、全球通胀,全球经济逐渐走入又一个“冰河期”。面对危机,不同学派的经济学家们纷纷设计出各具特色的经济凋整方案。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多年高考热点的经济思想与政策,必将引起高考出题专家的进一步关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类命题定会在2009年的高考上有所体现。这类热点的命题往往侧重于对不同时期重要经济政策成效评析的考查。‎ ‎【考点拓展】‎ ‎ 一、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 ‎(1)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 ‎(2)措施:整顿财政金融体系;通过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稳定农产品价格;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3)特点:在保留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4)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局部调整生产关系。‎ ‎(5)作用:①罗斯福新政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它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它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的道路。②‎ 罗斯福新政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联邦政府的影响渗透到美国的日常生活中;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建立,使社会弱势群体相当数量的成员首次享有法定的经济保护。③罗斯福新政的一个更为深远的影响是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从此美国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 二、社会主义经济政策 ‎ (一)苏联的经济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保障了军事胜利,但它排斥商品市场关系,违背经济规律,因此不适应生产力水平,无法调动人民生产的积极性,引发了严重经济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 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适应了苏俄国情,调动了广大工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3、斯大林模式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开始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方针,逐渐取消新经济政策,形成斯大林的经济体制。‎ ‎4、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从农业开始,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等,取得了一些成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但他的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只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改革以失败告终。‎ ‎(2)勃列日涅夫改革:其重点转移到工业方面尤其是重工业方面。但也没有突破原有的模式,使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活力衰退,社会矛盾丛生,国家陷入困境。‎ ‎(3)戈尔巴乔夫改革:戈氏上台后,首先进行经济领域改革,但困难重重,无法打开局面。‎ ‎(二)中国的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实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调整 ‎(2)措施: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③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注]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苏俄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共同点:都强调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都利用政府职能对经济进行干预(宏观调控);都在实践中获得成功,对各自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 ‎【高考试题】‎ ‎1、(08江苏23题)(14分)‎ 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以英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 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4分)‎ ‎(2)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这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3)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以失败而告终,原因何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从思想和实践上全面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其表现是什么?(4分)‎ ‎(4)美、中两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突破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4分)‎ ‎2、(08宁夏40题) (3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2年,美国国民总产值从1929年的1040亿元下降到410亿元,当年有273万户人家被房东撵走,农民每收一英亩小麦,就要亏一元五角,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烧还合算。肉价惨跌,一只羊送到市场,运费一元一角,,售价不足一元,这时全国再也没人搞货币兑换了, 纽约州一位参议员到首府,自带一周吃的东西……在麦迪逊广场花园拳办“金手套”锦标赛事决赛,门票除五分钱娱乐税必须付现金外,其余可以用任何实物支付,其中有香肠、床垫、帽子、鞋子、大衣,女睡衣。照相机、玩具、高尔夫球裤、机工工具、涂脚药膏、《圣经(新糟)》等。‎ ‎——摘编自(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二 罗斯福认为,拯救国家的希望在于迅速克服经济崩溃的威胁。‎1933年3月6日,他命令所有银行关闭4天,并禁止支付和出口黄金。‎3月9日,国会召开特别会议,并在4小时之内通过紧急银行法.财政部根据紧急银行法采取的迅速行劝,立即恢复了企业界信心。到4月的第一个星期,货币便有10亿美元以上回流到银行,储藏者已将贵金属送返联邦储备银行,财政部官员则只须发行少量新联邦储备货币。‎ ‎-一摘编自(美)阿瑟·林克等《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 材料三 新政挽救资本主义结构的计划,还有两方面值得注意.首先是1933年6月建立的房主贷款公司。在这个机构存在的三年之中,它向100万以上的房主共贷款30多亿美元。其次,为刺激近于停工的房屋建筑业,国会于1934年6月建立联邦住房管理局,发放建筑新房和修理房屋的抵押贷款.运用长期低息贷款,联邦住房管理局对恢复私营住房建筑业起了巨大作用。在1934年至1940年之间,它发放修理住房贷款合计9.45亿美元,发放建筑新房贷款合计23亿美元。‎ ‎              ――编自(美)阿瑟·林克等《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 材料四 美国“次贷危机”‎ 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次级抵押贷款是美国部分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方式之一,在借款人无力偿贷而不得不将名下财产抵押的情况下,贷款机构为了规避风险又把抵押品上市转成基金,鉴于住房市场降温,银行利率上升,很多借款人无力履约的局面引发了美国“次贷危机”,造成贷款机构遭受重创,导致大量买入次级抵押贷款衍生出来的证券投资产品的投资基金陷入困境,引发金融形势激烈变化,殃及国际市场。‎ ‎——摘编自《(光明日报》2007年8月17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当时美国出现了用实物进行交换的反常现象。(10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金融措施的角度说明罗斯福新政取得成效的原因。(10分)‎ ‎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房主贷款公司和联邦住房管理局在缓解危机中所发挥的作用。(11分)‎ ‎ (4)比较材料三、四,指出房贷为什么在新政时期有利于缓解经济危机,而在当前却引发了次贷危机。(6分)‎ ‎(三)中外历史上突出的社会问题与应对的经验教训 ‎——社会问题、转型期、策略措施、影响 社会转型时期必然引发诸多社会问题。2008年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开放创造了20世纪的“世界经济奇迹”。但同时也存在环境恶化,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等问题。腐败问题未能有效遏制,看病贵、上学难、住房贵、就业难等民生问题矛盾十分突出。有鉴于此,近年来,中国逐步把改革的重点放到社会改革方面,包括环保、卫生、医疗、教育等方面。如中国十七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危机、动乱、战乱必然引发集群性的突出社会问题。2008年发轫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已从局部扩散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给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这场全球金融危机,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强度之大,为上个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以来所罕见。金融机构破产、企业大量倒闭,工人大量失业,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抬头,发展中国家更是雪上加霜。 近年高考历史试卷频频出现不同于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试题的新类试题——社会史试题。如 2007年广东卷“英国济贫法和童工法”题、2008年重庆卷“救灾救济”题。从考试的角度讲,考历史上的社会问题,重点之一是考社会转型期的社会问题,重点之二是考历史上的政府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政策及对其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的总结、认识、评价和反思。‎ ‎【考点拓展】‎ ‎ 一、“三农问题”‎ ‎ (一)中国 三农”问题是近年来持续关注的热点,加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08年10月9日-12日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的重要议题,是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国家更是将农民增收问题列为头等大事,故对此专题应格外关注。‎ ‎1、古代经济政策 ‎(1)土地制度的演变 ‎①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②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即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土地国有制(如屯田制和均田制)‎ 注意初税亩:春秋后期从鲁国开始实行,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实际田亩数收税。这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 ‎(2)重农抑商政策 战国时期,商鞍在秦国的变法中将重农抑商政策第一次明确提出,以后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将其作为治国的典范。‎ 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而在这时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2、近现代不同历史时期土地纲领(尤其需要注意中国共产党在不同阶段提出的土地政策)‎ ‎(1)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的“平均地权”;‎ ‎(2)中国共产党: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采取“双减双交”政策;‎ 解放战争时期,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建国初期,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3)建国后我国农业发展状况的曲折过程及其原因 ‎①过渡时期(1949~1956年):1950年实行的土改;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政府先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运动,后通过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八大制定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1957~1966年):八大二次会议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由此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结果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60年中央开始在农村纠“左”,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 ‎③十年“文革”(1966~1976年):农业生产停滞不前,后在周恩来和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期间,国民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 ‎④改革开放以来: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发展。‎ ‎ (二)苏联“农业集体化”‎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虽然暂时有利于工业发展,为苏联工业化的实现提供了条件;但斯大林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强迫广大农民加入集体农庄,以牺牲农业为代价,为工业化积累资金,不仅违背了农民的意愿,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且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与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状况不相适应,从而破坏了农业生产力,使农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认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农民的创造性,维护农民的利益,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 ‎ 二、当今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 1、全球生态失衡。①危害:经济难以持续稳定增长。②对策: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 2、恐怖主义——“21世纪的政治瘟疫”。恐怖主义的出现,有复杂的政治经济背景,某些西方大国在对外政策上奉行的双重标准也难辞其咎。 “反恐”不能与特定的宗教挂钩,不能视为不同文明的冲突,更要坚决反对某些西方大国借“反恐”之名,干涉别国内政,行争霸之实。‎ ‎ 3、国际性的毒品贩卖走私问题。应联系近代中国的鸦片问题,分析其对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 ‎【高考试题】‎ ‎(2008年广东第26题)揭示了西汉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这实际上是考查“三农”问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指出情况表 单位:钱 项目 数量 备注 收入 粮食 ‎8500‎ 折算为货币后的大致值 支出 赋 田租(上缴实物)‎ ‎283‎ 同上 算赋和口赋(上缴货币)‎ ‎406‎ 役 兵役和徭役 ‎2300‎ 除部分兵役必须亲身应役外,其余可亲身应役或上缴货币代役,2300钱为代役的货币数量 日常开支 食 ‎4918‎ 据战国比例推算 衣 ‎2732‎ 同上 祭祀等仪式 ‎300‎ 以战国数据为参考 ‎——资料来源:《汉书·食货志》;《<居延汉简甲乙编>释文》‎ 注:秦汉史料中典型的家庭是五口之家 问题 :‎ ‎(1)计算材料中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的差额。。(2分)‎ ‎(2)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冬天农闲时,农妇常聚集在一起夜织。结合问题(1)的计算结果,简要分析材料中的西汉农民为什么会采用这种耕织结合的 经济形式。。(3分 )‎ ‎(3)西汉在耕织经济体系下出现了引人注目的 商业繁荣现象。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简要分析西汉赋役政策和耕织经济形式如何促进商业繁荣。(3分)‎ ‎(4)有人认为,西汉商业繁荣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根据问题(3)中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5分)‎ ‎(四)周年历史大事热点 ‎“周年”问题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如200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万隆会议胜利召开50周年,2005年全国高考文综卷中分别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巩固的过程”设计了三道选择题和以“万隆会议对当时中国外交所起的作用”的相关问答题。“周年”问题在高考试题中频频出现,真正体现了学习历史是以“以史为鉴”的真正目的,在复习备考中要重视这类问题。‎ ‎2009年周年大事: 五四运动90周年、七届二中全会、人民解放战争胜利、新中国成立等60周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80周年等。‎ ‎【关注地方历史】‎ 突出地方文化魅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历史高考的一大特色.这一特征的出现与历史研究的发展息息相通,反映着健康向上、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体现了较强的人文精神。‎ ‎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列强叩关,天津开埠 ‎1858年,英法联军夺取大沽炮台,攻占天津,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北京条约》,增开天津口岸。‎ ‎2、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北方洋务运动的中心 军事工业:1867年,满洲贵族崇厚兴办天津机器制造局(图影)‎ 民用工业:李鸿章在天津设立开平煤矿。‎ ‎3、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诞生(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4、19世纪末20世纪初:天津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5、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84年,国家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三、要深挖时政热点 ‎  选准时政热点后,中心任务是用好它。怎么“用好它”呢?‎ ‎  1.从角度上深挖时政热点 分析时政热点既要有传统角度,又要有创新角度,一般地讲,可以从三个角度来挖掘时政:‎ ‎(1)选取时政热点本身角度。从这个角度,全方位地了解热点问题的总体背景、成因、现状和发展趋势等。在此基础上,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层次在学科内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而是事件反映出来的带有一定普遍规律的问题,因此,我们对时事本身可作一般了解,把重点放在深化认识、回归教材上。‎ ‎  (2)选取时政热点边缘事实角度。为了反猜题押题,高考越来越多地选取时政热点的边缘事实角度:不选取大家一致认为非考不可的热点,而选取与此相关的、相类似的或带有共同性的“准热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利用时政热点时不能就事论事,而应将热点适度延伸、扩展,多考虑与此热点相关、相似或带普遍规律的、长效的非当年热点。‎ ‎(3)选择热点材料的非热点设问角度。这种角度是指引用热点材料,但设问的角度却不是热点,是过去早已解决了的问题或没有引起重视的问题。‎ ‎  2.在利用的过程中深挖时政热点 ‎  选好角度后,如何有效地挖掘时政热点的价值呢?‎ ‎  (1)“加热”热点。有些同学在把握时政热点时只注意收集材料,而没有去揭示材料背后看不见的东西,这是对热点的表面化处理,意义不大。我们不仅要了解国家的大事和热点,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用我们所学过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来分析这些大事和热点,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永远是高考的基础。‎ ‎  (2)回归材料。高考以能力立意,但不能离开基础知识。高考题的情景是新的,但设问时的和案取向是回归教材。因此对任何时政热点的分析最终都必须回归教材、落实教材。要防止时政热点和教材两张皮的现象,要找准时政热点与教材内容的结合点。‎ ‎  (3)精当练习。适当做些精要的习题并注意有利于我们形成解题新思路、新角度、新视点和新方法。练习要注重创新性。‎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