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1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专题过关检测 人民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1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专题过关检测 人民版

专题11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时间 :45分钟,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湛江普通高考测试)1994 年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出援助要求,美国作出积极反应,IMF及时向墨西哥发放了贷款;但1997 年泰国发生金融危机,IMF 迟迟不发放贷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经济强国的意志影响受援助国家 B.发展中国家被排除在国际货币体系之外 C.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 D.美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有利益的优先性 解析:选A。据材料可知,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向IMF求援,美国作出了积极反应,而泰国遇到同样问题,IMF却迟迟不发放贷款,可以看出经济强国意志影响受援国家,故A项正确。‎ ‎2.(2018·淮南模拟)1979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要求欧共体减少英国需给付的预算份额,并公开放言:“把我的钱还给我!”2016年夏英国公投退出欧盟,卡梅伦首相黯然下台。这反映了英国(  )‎ A.两大政党执政风格迥异 B.希望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C.首相掌控财政外交大权 D.国家利益与欧洲一体化产生矛盾 解析:选D。在欧盟预算里,英国缴纳的比例约为1/8,按额度计算为德法后第3位,但德法利用欧元区内的有利地位,通过欧元区内的差异化利率政策,在制造业,服务业上都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反之,英国因为依然处于欧元区外,并未得到与付出相称的好处,所以材料里撒切尔首相说“把我的钱还给我”,故D项正确。‎ ‎3.以下是1996年全世界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分布统计表,从表中可以得出的准确信息是(  )‎ 欧洲 南、北美洲 亚洲 非洲 大洋洲 跨地区 ‎39个 ‎40个 ‎6个 ‎8个 ‎1个 ‎7个 A.政治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 B.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合作程度较高 C.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程度较高 D.经济全球化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解析:选C。根据材料,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分布统计表没有体现“政治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合作程度,故B项错误;根据表中数量欧洲39个,南、北美洲40个,得出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程度较高,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利弊共存,故D项错误。‎ ‎4.(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具特色的国际组织相继成立。下图所示国际组织的共同特征是(  )‎ 5‎ A.主要成员国鼎力支持 B.倡导建立政治合作机制 C.成员国经济均衡发展 D.区域市场一度迅速发展 解析:选D。从图示中可以看出,这两个国际组织分别是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洲联盟,欧盟的一些国家要退出欧盟,故A项错误;北美自由贸易区只是经济合作组织,故B项错误;北美自由贸易区内部的美国和墨西哥,一个是发达国家,一个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不均衡,故C项错误;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洲联盟建立后,都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 ‎5.(2018·合肥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开始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这段话旨在说明全球化(  )‎ A.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利益   B.导致英美两国走向衰落 C.对各国都是机遇与挑战 D.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解析:选C。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利益与材料中“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不符,故A项错误;导致英美两国走向衰落与“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即表述了全球化给中国、英国、美国带来的消极影响,也体现了对这些国家的积极作用,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全球化的利和弊,没有反映其是否符合历史发展必然趋势,故D项错误。‎ ‎6.(2018·赣州期末)下图是载于《环球时报》的一幅漫画,题为《“自由贸易”》。从中可以获得的准确信息是(  )‎ A.质疑区域经济合作的可行性 B.抨击美国经济技术的垄断性 C.呼唤世界贸易体系的公平性 D.揭示美国自由贸易的危害性 解析:选D。根据图片“自由贸易区”,不能反映全球范围还是区域的经济合作,故A项错误;根据图片“武器”不属于经济技术领域,且转基因技术也不为美国垄断,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美国的单向行为,不能反映贸易双方是否对等公平,故C项错误;根据图片,美国在自由贸易中,向世界兜售的是威胁社会安全、人身安全的相关物品,故D项正确。‎ ‎7.有经济学家认为,随着全球化,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如纳米科技、通讯科技、认知科学、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M型”社会已经来临(两端很高,中间很低)。这一观点旨在强调经济全球化(  )‎ 5‎ A.是资本在全球范围的新一轮扩张 B.导致了贫困鸿沟不断加深 C.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D.同科技革命联系日益紧密 解析:选B。“M型”社会中两端很高,中间很低,意在展现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贫困鸿沟不断加深,故B项正确。‎ ‎8.(2018·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素质测试)著名经济学家特里芬讲过一个“媳妇煮粥”的故事:从前有个媳妇,贤淑能干。后来婆婆让她主持家务,负责给全家人煮粥。由于每年打的粮食很有限,然而这一家却年年添丁进口,为了让全家人都吃饱,媳妇只好不断往锅里加水,结果是粥越来越稀。最后,婆婆怀疑媳妇把米偷着背回了娘家,一气之下,将她赶出了家门。据所学知识判断,与故事相吻合的是(  )‎ A.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C.大国强权政治色彩的体现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解析:选B。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其维持的经济基础是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滞胀”局面,经济衰退,黄金储备量减少,靠多发行美元无法维持美元的中心地位,结果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故B项正确。‎ ‎9.印尼《雅加达邮报》称,“一带一路”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肯定与支持。德国全球新闻网称,“一带一路”项目贯穿欧亚大陆,将影响沿线44亿人口。而欧洲也愿意搭乘中国快车,这是一个面向未来的机遇。“一带一路”这一战略能够赢得世界范围的肯定与支持是因为(  )‎ A.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B.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带来机遇 C.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 D.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解析:选A。根据材料中“‘一带一路’项目贯穿欧亚大陆,将影响沿线44亿人口”说明其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得到更多国家的认可,故A项正确;材料并未特别点明是为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故B项错误;材料仅仅说明“一带一路”得到了肯定,并未涉及其实施效果,故C项错误;材料中是其他国家和地区对“一带一路”的看法,并不是因为其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故D项错误。‎ ‎10.(2018·洛阳高三统考)有研究显示,1990年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投资的资金是310亿美元,1993年增至800亿美元。其中约有66%流到亚洲和中南美洲的新兴经济体,流到撤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却极少,这些国家逐步被全球化边缘化。上述材料表明(  )‎ A.新兴经济体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B.发达国家主导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C.不同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面临利益失衡 D.经济全球化加速世界经济共同发展 解析:选C。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故A项错误;发达国家主导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但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不同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有的能获得大量的投资机会,有的却被边缘化,呈现出了利益失衡的现象,故C项正确;材料无意说明经济全球化加速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故D项错误。‎ ‎11.某西方学者说:“1945年的和平从一个意义上说是决定性的,从另一个意义上却是制造了分裂,从第三个意义上说,‎ 5‎ 又是目光远大的。”该学者所说的“第三个意义”是指(  )‎ A.美苏未达成持久共识而爆发冷战 B.多极化趋势出现冲击了两极格局 C.德意日变成稳定和平的民主国家 D.世界经济体制趋向制度化规范化 解析:选D。据材料1945年“从第三个意义上说,又是目光远大的”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使世界经济体制趋向制度化规范化,故D项正确。‎ ‎12.有学者认为:“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后者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下列表现分别符合这“两个方向”的是(  )‎ A.实行“混合经济”和建立欧洲共同体 B.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和建立各种国际组织 C.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推行社会福利政策 D.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解析:选A。据材料“一是修补资本主义”可知二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即“混合经济”,据材料“二是修正民族国家”“后者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可知建立欧洲共同体,故A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有良好的国际货币运行体系作保证,当前中国正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金本位制一样都曾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国际金融环境,但它却是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结果,是由霸权国家(美国)所强制实施和提供的国际公共产品。‎ ‎——陈伟光、钟华明《制度变迁、‎ 国际货币改革与中国的选择》‎ 材料二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牙买加体系开始动作……特里芬难题和货币危机的风险将从美国转移分散到日本和欧洲……美元与黄金脱钩,黄金非货币化,美元信用下降,逼迫人们开始把欧元、日元等作为国际储备和交易货币……在自私自利动机驱使下,拥有国际货币发行权的国家很难遏制其印刷货币的内在冲动,牙买加体系下,这样的国家由一个变成了多个,更容易造成竞争性货币贬值和国际货币危机。‎ ‎——张洁、温伯馨《关于“特里芬难题”‎ 和“美元危机”的思考》‎ 材料三 一方面,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的建立……提升了人民币在各国货币中的份额和话语权,彰显了中国的大国实力。另一方面,AIIB的建立对IMF形成了制衡关系,为未来各国出现货币危机提供了另外一个援助主体……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涉及亚洲和欧洲50多个国家,这些国家的发展很大程度需要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从而对于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有巨大需求。……新兴经济体国家尤其是中国目前有极大的海外投资的需求,但是由于各个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在海外的投资往往面临和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对外投资不一样的地缘政治风险……多边金融机构就是一个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在分散项目融资风险的同时,可以有效降低和控制地缘政治风险。AIIB就是一个非常高效的多边金融机构。‎ ‎——于宁《从IMF到AIIB》‎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影响。(10分)‎ 5‎ ‎(2)据材料二,指出牙买加体系的核心内容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不同之处,并指出该体系对国际货币危机的影响。(5分)‎ ‎(3)据材料三,指出建立亚投行对中国及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并谈谈你对“AIIB的建立对IMF形成了制衡关系”的理解。(10分)‎ 解析 (1)第一小问内容,根据材料一“布雷顿森林体系和金本位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小问影响,可根据材料一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概括。(2)第一小问不同和第二小问影响,都可根据材料二内容进行概括。(3)第一小问作用,根据材料三内容进行概括;第二小问理解,根据材料三在亚投行对于人民币和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这两个角度进行理解。‎ 答案 (1)内容: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双挂钩”原则。‎ 影响: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国际金融环境;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2)不同:黄金非货币化(美元与黄金脱钩),货币储备多元化(国际货币从美元一种变成美元、欧元、日元等多种)。‎ 影响:货币危机的风险分散,货币危机的频率增加。‎ ‎(3)积极作用:有利于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各国出现货币危机提供援助;满足各国融资需要;帮助新型经济体国家降低海外投资风险。‎ 理解:亚投行提升了人民币的话语权,推动了公正有序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 ‎14.(2018·云南高三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对于全球化的理解,学者们有以下四种解释:‎ 第一,全球化5 000年(全球化就是多个人口群体之间的联系增多,等同于文明的传播交流);‎ 第二,全球化500年(全球化源于西方商业资本主义的兴起和殖民扩张,把其他区域的文明都纳入其体系中);‎ 第三,全球化150年(全球化是19世纪中叶欧洲工业革命成功后才出现的,科技革命的浪潮席卷世界,并引发生产关系的变动);‎ 第四,全球化30年(全球化是20世纪70年代后才出现的,其特点是国家被不断忽略,超国家组织不断产生并影响深远)。‎ 请用两个史实说明你认同的一种解释,并举一个史实反驳你不认同的一种解释。(12分)‎ 解析 本题解题步骤,第一,选取一种自己认同的观点,第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条史实说明自己的观点,同时对材料其他三种观点之一,用一条史实反驳其不当之处,组织答案时做到:一、史实准确、无误,紧紧围绕观点阐述;二、语言表达简炼,富有逻辑性。‎ 答案 示例 同意第四种解释,真正的全球化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才出现。‎ 如1993年诞生的欧洲联盟、1993年更名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94年成立的北美自由贸易区、1995年开始运作的世界贸易组织都是超国家的组织,极大地深化了国际间经济和文化的合作交流。‎ 不认同第一种解释,古代文明间的交往量少而窄,如哥伦布到达美洲前,亚欧文明与美洲文明间就缺乏真正的交流。‎ 或不认同第二种解释,它把全球化等同于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而在这个过程中,西方殖民者对世界上许多优秀的文明给予了毀灭性的打击。‎ 或不认同第三种解释,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加深了许多国家和民族间的误解和仇恨,甚至断绝了彼此的往来。‎ 5‎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