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2章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单元综合检测 鲁教版
第12章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单元综合检测 (时间:45分钟 分值: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8·北京东城区模拟)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长江流域应( ) A.在上游区大力提高航运能力 B.在下游区进行水能梯级开发 C.注重保护调水工程的水源地 D.扩大全流域水库的防洪库容 2.长江下游经济圈较上游经济圈( ) ①工农业基础好 ②水能资源丰富 ③矿产资源丰富 ④经济腹地广大 ⑤交通便利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①②⑤ D.③④⑤ 解析:第1题,长江流域上游区地势起伏较大,流速快,不适合发展航运,适合水能资源的梯级开发,而中下游区地势平坦,水量大且流速平稳,适合发展航运;防洪的重点河段是中游;长江是我国南水北调的水源地,保护水源地的水质很重要。第2题,长江流域水能资源主要位于上游河段;矿产资源主要位于中游河段;下游经济圈较上游经济圈的优势是工农业基础好、经济腹地广大、交通便利。 答案:1.C 2.B (2018·温州模拟)近年来,河西走廊渐渐从我国商品粮基地名录中淡出,现为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当地制种玉米生产苗期需水少,但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的拔节抽穗阶段需水量大。下图为我国玉米制种区分布图。完成3~4题。 3.河西走廊淡出我国商品粮基地名录最可能的原因是( ) 6 A.年降水量少 B.水资源短缺 C.耕地面积减少 D.土壤污染加剧 4.河西走廊玉米制种基地与图中其他四区相比,叙述正确的是( ) A.较①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多 B.较②区夏季水源更为稳定 C.较③区更适合机械化制种 D.较④区昼长更长,光照足 解析:第3题,河西走廊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少,水资源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而商品粮基地需水量大,故河西走廊淡出我国商品粮基地名录最可能的原因是水资源短缺。第4题,①地区有肥沃的黑土;②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风不稳定导致夏季水源不稳定,而河西走廊水源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水源较稳定;③为河套和宁夏平原,地形比较平坦,面积较大,更适合机械化作业;④地区纬度较高,夏季白昼比河西走廊长,光照更充足。 答案:3.B 4.B (2018·江西红色七校联考)“南果北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普遍趋势,也是发展高附加值、高效农业的可行之路。目前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南方的火龙果、香蕉、荔枝、杨桃、木瓜等水果不断在北方的京、津、鲁、新等地开花结果。读下图,回答5~6题。 5.与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相比,在京、津发展“南果北种”产业园的突出优势在于( ) A.光照充足 B.市场广阔 C.土地廉价 D.空气质量好 6.“南果北种”带动较明显的产业是( ) A.农产品深加工 B.大型农业机械制造 C.物流运输 D.城郊休闲观光 解析:第5题,与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相比,京、津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对南方水果的需求量大,市场广阔,B对。第6题,“南果北种”是为了满足北方对南方水果的需求,对农产品深加工影响不大,A错;水果的种植不需要大型农业机械,B错;“南果北种”产业园相比水果直接在南方采摘,再运输到北方市场,减少了运输距离,C错;“南果北种”使北方果园增加,可以带动城郊休闲观光产业的发展,D对。 6 答案:5.B 6.D (2018·唐山一模)近年来,我国浙江省的特色小镇建设迅速,这些特色小镇既有信息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旅游等支撑未来发展的产业,又有茶叶、丝绸、黄酒等历史经典产业,并注重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据此并结合该省首批特色小镇产业分类统计表,完成7~8题。 产业 类别 高端装 备制造 信息经 济产业 金融 产业 旅游 产业 健康 产业 时尚 产业 历史经 典产业 数量 6个 5个 4个 8个 2个 5个 7个 7.在该省首批37个特色小镇的产业类型中,所占比重超过20%的是( ) A.高端装备制造 B.旅游产业 C.信息经济产业 D.历史经典产业 8.加强特色小镇的建设,有利于( ) ①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 ②扩大中心城市的功能与绿地面积 ③产业集聚、升级与拉长产业链 ④延缓人口老龄化与提高空气质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第7题,该省首批一共有37个特色小镇,其中旅游产业小镇为8个,所占比重超过20%。第8题,特色小镇建设与中心城市功能扩大无关,则②错误;特色小镇建设不能延缓人口老龄化,则④错误;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的一种形式,可以就地实现产业集聚和升级,促进农村产业链的延伸和发展,①③正确。 答案:7.B 8.B (2018·日照一模)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出现新的特点:一方面,制造业的“西进运动”渐成燎原之势;另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机器代人的情况突出,有的工厂已实现关灯生产,据此完成9~11题。 9.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逐渐失去的区位优势主要是( ) A.劳动力成本 B.能源资源 C.环境承载力 D.市场需求 10.东部沿海地区工厂使用机器人的影响有( ) ①加速工厂向中西部转移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降低对工人的素质要求 ④减缓企业用工荒 6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1.关于制造业“西进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促进东部地区城市化发展 B.增加东部地区的环境压力 C.带动人口大规模向西迁移 D.促进东、西部产业分工与合作 解析:第9题,东部地区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劳动力成本增加,制造业逐渐失去原有的区位优势,A正确。第10题,东部沿海地区工厂使用机器人可以24小时工作,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劳动力的数量,减缓企业用工荒,B正确;东部沿海地区工厂使用机器人解决工厂用工问题,减少工厂向中西部转移,但是对工人的素质要求较高,A、C、D错误。第11题,制造业“西进运动”促进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不利于东部地区城市化发展,A错误;东部地区工厂减少,排放污染物减少,环境压力减小,B错误;“西进运动”不会带动人口大规模向西迁移,C错误;因为工厂向西迁移,必然增加和东部地区的联系,促进东、西部产业分工与合作,D正确。 答案:9.A 10.B 11.D 二、综合题(共46分) 12.(2018·长沙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材料一 三江平原昔日是以“北大荒”闻名的蛮荒之地,现在却成为我国有名的稻米城,大米输出量占全国的15%,是名副其实的“北大仓”。在《中国国家地理》组织的新天府评选中成为明星,最终排名第六位。 材料二 东北地区是我国沼泽最大分布区,见下图。 (1)读图说出东北地区沼泽空间分布上的南北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8分) 6 (2)三江平原现在沃野千里,其耕地主要是由沼泽改良而来。分析该区土壤肥沃的自然成因。(6分) (3)试分析三江平原能够成为水稻生产基地及商品率高的原因。(8分) 解析:(1)据图可看出沼泽北部多、南部少;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差异,可从气温、降水角度分析。(2)土壤肥沃程度是以有机质含量为衡量标准的,要从有机质含量多的角度分析;注意耕地主要是由沼泽改良而来,则分析沼泽有机质含量多的原因即可。(3)注意本题有两个问题:成为水稻生产基地的原因、商品率高的原因。种植水稻要分析满足水稻生长的自然条件,成为基地还要分析发展水稻生产的优势;商品率高,关键在于人均粮食多。 答案:(1)面积由北向南减少。 北部降水丰富,气温偏低,蒸发量小,冻土层深厚,地表水不易渗漏,冷湿的环境使其沼泽广布;南部气温偏高,春季干旱明显,地表积水难以保存。 (2)沼泽草甸植被有机质生产量大,气温低,微生物分解微弱,有机质保存多;沼泽地势一般较低,淤积的有机物也较多。 (3)沼泽被大量改良成耕地;自然条件优越(地平土肥水足,特别是夏季高温多雨的特征能很好地满足水稻的生产条件);全球变暖使水稻种植界线北移;机械化水平高、生产效率高;三江平原地广人稀,人均余粮多。 13.(2018·大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材料一 国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多种方式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过程。长期以来,国际产业转移主要发生在制造业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美地区的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欧美地区的一些跨国公司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跨区域直接投资,率先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成本较低的地区,从而使产业的空间分布表现出转移的现象。 材料二 下图为全球产业转移路径示意图。 (1)简析材料二图中产业转移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一,分析欧美地区率先进行产业转移的原因。(10分) (3)近年来,环渤海地区在中央区域发展战略规划下,成为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大区域之后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增长极。环渤海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8分) 6 解析:(1)图中信息表明,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区域分布上非常不均衡,其中以东亚、东南亚地区为主,尤其是中国。(2)欧美发达国家工业化起步早、水平高,现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工业成本不断上升,主要表现在劳动力成本、土地价格、内部交易成本、市场、环境因素等方面;其进行产业转移是为了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佳区位,最终目的是降低成本、获得最大利润。(3)环渤海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应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要有选择地承接有利于促进本地区科技创新的产业。 答案:(1)分布不均衡,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地区,尤其是中国。 (2)欧美发达国家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随着土地、劳动力、内部交易等成本的上升,环境保护和产业升级压力加大,欧美地区的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故进行产业转移,并且形成向亚洲转移的明显趋势。 (3)承接产业转移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承接的产业应以资源节约型为主;应该加快承接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步伐。 6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