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生物 高分突破模拟试卷:名师猜题卷(五)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考生物 高分突破模拟试卷:名师猜题卷(五)

名师猜题卷(五)‎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物质中不含有磷元素的是(  )‎ A.tRNA B.RuBP C.腺苷 D.脱氧核苷酸 解析 tRNA的组成元素是C、H、O、N、P;RuBP是核酮糖二磷酸,是磷酸化的五碳糖,除了C、H、O外,还含有P;腺苷是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元素组成为C、H、O、N,不含P元素;脱氧核苷酸的元素组成为C、H、O、N、P。‎ 答案 C ‎2.所有生物都用一套基本相同的遗传密码,这一事实说明生物具有(  )‎ A.统一性 B.多样性 ‎ C.变异性 D.特异性 解析 所有生物都用一套基本相同的遗传密码,体现了生物间的共性,即统一性。‎ 答案 A ‎3.下列对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可合成部分蛋白质 B.细胞内液是多细胞动物的内环境 C.内环境成分时刻在发生变化 D.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主要是正反馈 16‎ 解析 蛋白质合成场所是细胞中的核糖体,不可能发生在内环境,A错误;细胞外液是多细胞动物的内环境,B错误;内环境成分时刻在发生变化,处于动态平衡之中,C正确;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主要是负反馈调节,D错误。‎ 答案 C ‎4.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蛋白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B.病原体被巨噬细胞消化为MHC复合体 C.每个成熟T淋巴细胞只带有一种抗原受体 D.局部炎症反应时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 解析 部分血浆蛋白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A错误;病原体的抗原被巨噬细胞降解为肽,与巨噬细胞的MHC蛋白结合,形成抗原—MHC复合体,B错误;每个成熟T淋巴细胞只带有对应于一种抗原的受体,C正确;局部炎症反应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会造成局部肿胀,D错误。‎ 答案 C ‎5.地球上的人类根据肤色的不同分为黄色人种、棕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这体现了哪一层次的生物多样性(  )‎ A.生态系统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种群多样性 D.遗传多样性 解析 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三个层次,地球上的不同人种属于同一物种,同一物种不同的类型体现的是遗传多样性。‎ 答案 D ‎6.下列关于人体衰老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线粒体体积增大 B.多种酶的活性降低 C.细胞核体积变小 D.细胞呼吸明显减慢 ‎ 解析 人体衰老细胞时,细胞核体积变大。‎ 答案 C ‎7.某唐氏综合征男性患者和一个正常女性婚配后进行了遗传咨询,医生给出的意见中错误的是(  )‎ A.后代中男孩患病的概率大 B.建议适龄生育 C.怀孕后需进行产前诊断 D.妊娠早期避免致畸剂 16‎ 解析 唐氏综合征又叫21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患者的21号常染色体比正常人多了一条,所以男性患者和一个正常女性婚配后,后代男女发病率相等。‎ 答案 A ‎8.关于DNA分子复制和基因表达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核DNA复制发生在间期而不是分裂期与核DNA的载体有关 B.真核细胞内DNA分子复制发生在细胞核和某些细胞器内 C.DNA分子复制和基因表达的过程中都有氢键的断裂 D.mRNA上的密码子都有与之互补配对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 解析 终止密码没有与之互补配对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 答案 D ‎9.α珠蛋白基因某位点的碱基对由A-T变成了T-A,导致合成的α珠蛋白很容易被破坏,从而引发慢性溶血,严重时会致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这种基因突变属于倒位 B.说明基因突变具有稀有性 C.突变的类型属于生化突变 D.异常mRNA也更容易被破坏 解析 基因某位点的碱基对由A-T变成了T-A,属于替换;该实例说明基因突变具有有害性;该突变造成转录得到的异常mRNA的翻译产物异常α珠蛋白容易被破坏。‎ 答案 C ‎10.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染色体组型分析可确定是否患糖元沉积病Ⅰ型 B.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大逐渐升高 C.特纳氏综合征患者可能生育出正常的后代 D.通过羊膜腔穿刺能诊断某些遗传性代谢疾病 解析 糖元沉积病Ⅰ型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无法通过染色体组型分析确定,A错误;相比幼年,多基因遗传病在青春期发病率更低,但在中老年群体中随着年龄增加快速上升,B错误;特纳氏综合征患者表现为先天性腺发育不良,无法生育出正常后代,C错误;羊膜腔穿刺能通过分析羊水诊断某些遗传性代谢疾病,D正确。‎ 答案 D ‎11.同位素示踪技术广泛应用在生物学领域,下列实验没有利用该技术的是(  )‎ 16‎ A.探究DNA的复制方式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C.探究光合作用所释放的O2是来自H2O,还是CO2‎ D.离体细菌转化实验 解析 离体细菌转化实验属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 答案 D ‎12.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可用于光合作用中三碳酸的还原 B.人体剧烈运动时,在线粒体和细胞溶胶都能产生CO2‎ C.线粒体内部分酶参与内膜上的电子传递 D.水果储藏在完全无氧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解析 光合作用中三碳酸的还原依赖光合作用中光反应产生的ATP,A错误;人体厌氧呼吸不生成CO2,CO2来自需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B错误; 完全无氧的环境会导致水果厌氧呼吸作用较强,消耗较多有机物,同时产生酒精对水果有毒害作用,应将水果储藏在低氧环境中,D错误。‎ 答案 C ‎13.下列关于腺垂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 B.可调节、控制下丘脑的活动 C.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D.可支配甲状腺的活动 解析 抗利尿激素是由神经垂体分泌的,A错误;下丘脑通过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调控腺垂体的活动,腺垂体通过分泌促激素调控甲状腺、性腺等的活动,B、C错误,D正确。‎ 答案 D ‎14.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基因库 B.森林阶段比灌木阶段群落结构更复杂 C.人类活动不会影响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D.在森林群落中对群落影响最大的是树冠层 解析 人类活动会影响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16‎ 答案 C ‎15.用荧光标记的特异DNA片段为荧光探针,能与染色体上对应的DNA片段结合,从而将特定的基因在染色体上定位。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探针与染色体共同煮沸,会破坏DNA的基本骨架 B.降温复性过程中,会出现碱基互补配对的现象 C.图中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中最多可有4条荧光标记的DNA片段 D.减数分裂及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可有4个荧光点 解析 煮沸破坏的是氢键,不破坏DNA的基本骨架。‎ 答案 A ‎16.溶酶体内的pH一般稳定在4.6左右。当pH升高时,溶酶体膜上与H+和Na+转运有关的蛋白V-ATPase和TPC等将发生相应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其最适pH均接近4.6‎ B.pH为4.6时,TPC的活性受mTORCl蛋白的抑制 C.TPC通道打开时,Na+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溶胶 D.pH升高时,更多的H+以易化扩散方式进入溶酶体 解析 pH升高时,H+进入溶酶体需要消耗ATP,说明H+以主动转运的方式进入溶酶体。‎ 答案 D ‎17.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分别放置在甲、乙溶液中,对原生质体体积进行观察后绘制出如下曲线(A为甲曲线最低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16‎ A.乙溶液中的溶质可能不能被根尖细胞吸收 B.0~1 h内,乙溶液中的细胞失水量比甲多 C.A点时,甲溶液的渗透压大于细胞液的渗透压 D.2~3 h内,处于甲溶液中的细胞,细胞液的渗透压大于细胞溶胶的渗透压 解析 甲质壁分离后能够自动复原,溶质可进入细胞,乙不能自动复原,溶质不能进入细胞;0~1 h内,乙溶液中的原生质体体积减小的速度比甲溶液中的快,表明乙溶液中的细胞失水量比甲多;A点之前原生质体体积逐渐减小,表明细胞在不断失水,甲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A点之后原生质体体积逐渐增大,表明细胞在不断吸水,甲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因此A点时,水分子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甲溶液的渗透压等于细胞液的渗透压;2~3 h内,处于甲溶液中的细胞,其原生质体体积逐渐增大,说明细胞在不断吸水,因此其细胞液的渗透压大于细胞溶胶的渗透压。‎ 答案 C ‎18.某同学进行了下列有关酶的实验(三组均50~‎65 ℃‎水浴加热):‎ 甲组:淀粉溶液+新鲜唾液+本尼迪特试剂→有红黄色沉淀 ‎ 乙组:蔗糖溶液+新鲜唾液+本尼迪特试剂→无红黄色沉淀 ‎ 丙组:蔗糖溶液+蔗糖酶溶液+本尼迪特试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丙组的实验结果是“无红黄色沉淀”‎ B.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底物种类 C.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验证酶的专一性 D.为省去水浴加热步骤,可用碘-碘化钾溶解代替本尼迪特试剂 解析 丙组中生成还原糖,应产生红黄色沉淀;甲、乙两组的自变量是底物种类,乙、丙两组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碘-碘化钾溶液只能检测淀粉是否水解,而不能检测蔗糖是否水解。‎ 答案 C ‎19.据图判断,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16‎ A.丙物质含有的元素为C、H、O、N B.乙物质为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C.酶1、酶2和酶3催化的反应均伴有大量的能量释放 D.细胞的厌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产生了ATP 解析 图解为ATP水解逐步脱去三个磷酸基团的过程,其中甲为ADP,乙为AMP,丙为腺苷,丁为磷酸。只有酶1、酶2催化的反应伴有大量的能量释放,酶3水解断裂的只是普通磷酸键,释放能量较少。‎ 答案 C ‎20.社鼠是主要生活在山地环境中的植食性鼠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社鼠与其天敌黄鼬的种群数量波动是不同步的 B.社鼠的种群数量波动总是处在环境容纳量之下 C.生活一段时间后,社鼠的种群就会从增长型转变为衰退型 D.在食物十分充足的条件下,社鼠的种群数量一直呈“J”形增长 解析 社鼠的种群数量波动总是在环境容纳量上下波动,处于动态平衡,B错误;生活一段时间后,社鼠的种群就会从增长型转变为稳定性,C错误;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才能一直呈“J”形增长,D错误。‎ 答案 A ‎21.下图为人体细胞内血红蛋白合成的相关生理过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若图中核糖体上合成的肽链最长,则同时进行翻译的其他核糖体都位于近b端 B.合成的多肽链经剪切加工成血红蛋白,该过程有水分子参与 C.红细胞内合成血红蛋白而不合成胰岛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中也存在合成血红蛋白的过程 16‎ 解析 据图可知,右侧的tRNA准备进入核糖体,由此可知核糖体由左向右移动,若图中核糖体上合成的肽链最长,则该核糖体是最先与mRNA结合的,同时进行翻译的其他核糖体都位于近a端,A错误;合成的多肽链经剪切加工成血红蛋白,该过程需要水解部分肽键,有水分子参与,B正确;红细胞最初含有人体的全部基因,合成血红蛋白而不合成胰岛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正确;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中也存在合成血红蛋白的过程,只是血红蛋白中个别氨基酸改变,D正确。‎ 答案 A ‎22.若将处于G1期的胡萝卜愈伤组织细胞置于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培养至第二次分裂中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每条染色体中的两条染色单体均含3H B.每个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均含3H C.每个DNA分子中只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含3H D.所有染色体的DNA分子中,含3H的脱氧核苷酸链占总链数的1/4‎ 解析 若将处于G1期的胡萝卜愈伤组织细胞置于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在间期的S期时DNA复制1次,所以第一次细胞分裂完成后得到的2个子细胞都是每一条染色体的DNA都只有1条链被标记,培养至第二次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中的两条染色单体均含3H标记,A正确;第二次分裂中期,1/2的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均含3H,1/2的DNA分子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含3H,B、C错误;所有染色体的DNA分子中,含3H的脱氧核苷酸链占总链数的3/4,D错误。‎ 答案 A ‎23.红绿色盲是一种常见的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设在一个数量较大的群体中,男女比例相等,XB的基因频率为80%,Xb的基因频率为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群体男性中的Xb的基因频率高于20%‎ B.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不可能生出患色盲的孩子 C.在这一人群中,XbXb、XbY的基因型频率依次为2%、10%‎ D.如果不采取遗传咨询、基因诊断等措施,该群体中色盲的发病率会越来越高 解析 按照遗传平衡定律计算,女性XbXb的基因型频率为Xb的基因频率的平方,即20%×20%=4%,但男女比例为1∶1,则XbXb的频率为4%×1/2=2%。由于男性只有一条X性染色体,则男性的Xb基因频率就是基因型频率,为20%,但男女比例为1∶1,则XbY的频率为20%×1/2=10%。‎ 答案 C ‎24.下图是向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中通入不同浓度的O2后,O2的消耗量和CO2的产生量变化曲线。据图判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16‎ A.曲线Ⅰ、Ⅱ分别表示O2的消耗量和CO2的产生量 B.O2浓度为b时,约有2/3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 C.O2浓度为c时,酵母菌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基质 D.O2浓度为d时,细胞呼吸形成的ATP全部来于线粒体 解析 曲线Ⅰ表示CO2的产生量,Ⅱ表示O2的消耗量;O2浓度为b时,O2的消耗量为6 mol,CO2的产生量为10 mol,说明需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1 mol,厌氧呼吸CO2的产生量为4 mol,厌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2 mol,即约有2/3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O2浓度为c时,O2的消耗量为10 mol,CO2的产生量为12 mol,说明酵母菌既进行需氧呼吸,又进行厌氧呼吸,其产生的CO2来自细胞溶胶和线粒体基质;O2浓度为d时,O2的消耗量和CO2的产生量相等,说明其只进行需氧呼吸,细胞呼吸形成的ATP来自细胞溶胶和线粒体。‎ 答案 B ‎25.下图表示蛙坐骨神经的动作电位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c两点表示两个动作电位 B.由此图可知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 C.a点时神经纤维膜对膜内多数负离子的通透性为零 D.电流表两电极均置于膜内或均置于膜外所测得的电位变化相同 解析 b点为动作电位,c点为静息电位,A错误;图示只能体现动作电位向一个方向传导,B错误;a点时神经纤维膜对膜内多数负离子的通透性为零,C正确;电流表两电极均置于膜内或均置于膜外所测得的电位变化不同,D错误。‎ 答案 C ‎26.【加试题】下列关于高等动物体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质上的DNA只有在S期才解开双螺旋结构 16‎ B.蛙胚卵裂球细胞的细胞周期变短,在G2期其细胞核内有组蛋白 C.用秋水仙素处理连续分裂的细胞群体,处于M期的细胞比例会减少 D.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G1期细胞,不影响其进入S期 解析 G1、G2两个时期基因进行转录、翻译以合成蛋白质,转录时DNA需解开双螺旋结构;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分裂的细胞被阻断在分裂期,M期的细胞比例增多;G1期细胞合成DNA聚合酶等蛋白质,为S期DNA复制进行物质准备,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G1期细胞,将影响其进入S期。‎ 答案 B ‎27.【加试题】已知甲、乙两种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Ⅱ9为特纳氏综合征患者。现对Ⅰ1、Ⅰ3、Ⅰ4个体的相关基因进行电泳(电泳可将不同类型的基因进行分离),结果如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若Ⅱ9患有乙病,则导致该异常的原因只可能是Ⅰ4的MⅠ异常 C.若Ⅱ6与Ⅱ7婚配,则生出患两病女孩的概率为1/24‎ D.若对第Ⅱ所有个体进行基因电泳,则均可能只得到两条条带 解析 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若9号患有乙病,其是特纳氏综合征患者,只有1条X染色体,则导致该异常的原因是Ⅰ3的MⅠ或MⅡ异常;假设甲乙两病致病基因分别是a、 B,则6号基因型为2/3Aa1/2XBXb,7号基因型为2/3AaXbY,后代甲病的发病率为2/3×2/3×1/4=1/9,乙病女孩的概率为3/4×1/2=3/8,因此生出患两病女孩的概率=1/9×3/8=1/24,C正确;根据1、3、4的电泳图可知,基因类型1、2分别表示A、a基因,基因类型3、4分别表示B、b基因,则5号只有两条条带,而第Ⅱ代的其他个体都可能超过两条条带,D错误。‎ 答案 C 16‎ ‎28.【加试题】某小组开展酵母菌培养实验,下图是摇瓶培养中酵母种群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初期,酵母因种内斗争强而生长缓慢 B.转速150 r/min 时,预测种群增长曲线呈“S”形 C.该实验中酵母计数应采用稀释涂布分离法 D.培养后期,酵母的呼吸场所由胞外转为胞内 解析 培养初期,酵母菌数量少,种内斗争弱,由于起始数量少,则生长缓慢,A错误;由于培养液中营养物质有限,可预测转速150 r/min时,种群数量增大到一定程度后保持相对稳定,呈“S”形增长,B正确;摇瓶培养时,酵母菌的计数应采取血球计数板用抽样检测法计数,C错误;酵母菌的呼吸场所是细胞溶胶和线粒体,D错误。‎ 答案 B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5小题,共44分)‎ ‎29.(6分)科研人员在一个池塘中养殖了某种食用名贵鱼类。该种鱼的成体生活在水体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藻类和浮游动物。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鱼的幼体处于________营养级,成体鱼及其幼体鱼在水中的分布是长期________的结果。‎ ‎(2)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________结构。‎ ‎(3)为估算该池塘养该种名贵鱼的产最,可通过________来调查该名贵鱼的种群密度。定期捕捞底层的该种鱼,使其种群年龄结构类型维持为________,以提高经济效益。‎ ‎(4)为提高该名贵鱼的产量,可控制池塘中的其他浮游动物数量,从能量传递的角度分析,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第二、第三 自然选择 (2)垂直 (3)标志重捕法 增长型 (4)缩短食物链,以减少能量的损耗 ‎30.(7分)下图为光合作用模式图,Ⅰ~Ⅳ表示叶绿体的结构,①~⑤表示参与光 16‎ ‎ 合作用的物质,请回答:‎ ‎(1)Ⅱ是________,Ⅲ是________。‎ ‎(2)转化光能的分子位于________(从“Ⅰ”、“Ⅱ”、“Ⅲ”、“Ⅳ”中选择),光反应的进行使Ⅳ中的pH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产生的①________(填“不”“不一定”或“一定”)会从细胞中释放出来。‎ ‎(3)运出叶绿体的最初光合产物是________,该物质进而合成蔗糖参与运输。‎ ‎(4)下列物质能在叶绿体内相互转化的是________。‎ A.三碳糖与淀粉 B.三碳糖与蔗糖 C.三碳糖与脂质 D.三碳糖与氨基酸 解析 图示Ⅰ~Ⅳ分别表示类囊体膜、叶绿体基质、叶绿体膜、类囊体膜内基质,①~⑤分别表示O2、NADPH、ATP、三碳糖、Pi。转化光能的色素分子位于类囊体膜上;光反应时,水分解生成H+,使得类囊体膜内基质pH降低;光反应生成的氧气首先进入线粒体被消耗,剩余的氧气才会从细胞中释放出去,若需氧呼吸强度不弱于光合作用强度,氧气就不能从细胞中释放出来;运出叶绿体的最初光合产物是三碳糖,进而合成蔗糖;可以参看教材93页图3-23,A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 (1)叶绿体基质 叶绿体膜 (2)Ⅰ 降低 不一定 (3)三碳糖 (4)A ‎31.(7分)家兔的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与B、b)控制,体形受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取纯合的白化正常雌兔与比利时侏儒雄兔杂交,F1均表现为野鼠色正常兔,取F1相互杂交,子代表现如下表。请回答:‎ 雌兔 雄兔 F2表现型 16‎ ‎ 及比例 ‎9野鼠色正常兔∶3比利时正常兔∶4白化正常兔 ‎9野鼠色正常兔∶9野鼠色侏儒兔∶3比利时正常兔∶3比利时侏儒兔∶4白化正常兔∶4白化侏儒兔 ‎(1)F2中各种变异类型来源于________。D、d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 ‎(2)F2野鼠色正常雌兔基因型有________种,其中杂合子占________。让F2中的比利时兔随机交配,得到的F3中比利时兔所占比例为________。‎ ‎(3)欲鉴定F2中某只白化正常雄兔的基因型,可在F2中取多只________雌兔与之交配,若子代出现三种毛色,则该雄兔的基因型为________。‎ 解析 根据表格分析,对体形而言F2中雌兔全为正常,雄兔则为正常∶侏儒兔=1∶1,表现为与性别相关联,为伴X遗传,且正常是显性性状,侏儒是隐性性状,F1基因型为XDXd、XDY;F2中无论雌雄,毛色都表现为9∶3∶4,是9∶3∶3∶1的变形,说明A、a与B、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A_B_表现为野鼠色,A_bb(或aaB_)表现为比利时,aaB_(或A_bb)及aabb表现为白化,F1基因型都为AaBb。‎ ‎(1)F2中出现了各种不同于亲本的组合性状,是基因重组的结果;根据以上分析可知,D、d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F1基因型为AaBbXDXd、AaBbXDY,则F2野鼠色(A_B_)正常雌兔(XDX-)基因型有2×2×2=8种,其中杂合子占1-1/3×1/3×1/2=17/18;F2中的比利时兔基因型为1/3aaBB、2/3aaBb(或1/3AAbb、2/3Aabb),则其自由交配的后代中比利时兔的比例=1-2/3×2/3×1/4=8/9。‎ ‎(3)欲鉴定F2中某只白化正常雄兔的基因型,只能取比利时正常雌兔与之交配,因为野鼠色的雌兔为双显性个体,不能用于鉴别基因型;白化兔相互杂交子代均为白化,也不能鉴别。若子代出现三种毛色,说明该雄兔为杂合子,基因型为aaBbXDY(或 AabbXDY)。‎ 答案  (1)基因重组 X (2)8 17/18 8/9 (3)比利时正常 aaBbXDY(或 AabbXDY)‎ ‎32.【加试题】(14分)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回答与杨桃果醋发酵工艺研究有关的问题:‎ 杨桃果实→洗净→去皮切块→破碎榨汁→调整成分→澄清→巴氏杀菌→ X →酒精发酵→ Y →醋酸发酵→过滤→杀菌→成品 ‎(1)工艺流程X中需要接种________菌。选择不同的该菌种分别加入到等量的杨桃汁中,发酵最初阶段可能因________导致发酵瓶内出现负压。‎ ‎(2)发酵性能测定:将N1、N2、N3‎ 16‎ 三种品系的该菌种分别接种于含有相同发酵液的发酵瓶后,称重发酵瓶。称重前拧松瓶盖,轻轻摇晃瓶子。随着发酵时间的延续,瓶重逐渐减轻。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①瓶重减轻量即为该菌种在酒精发酵中产生的________的量。‎ ‎②据图分析,N1比N3更适合作为生产杨桃酒的菌种,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艺流程Y中,用划线分离法获得单菌落时,接种环在菌液中蘸菌液________次;在3个区域内划线后需要将接种环________。可以利用________的方法,将醋杆菌吸附在锯末上进行生产。‎ ‎(二)ACC合成酶是合成乙烯的关键酶,由ACC合成酶基因控制合成。将人工合成的ACC合成酶基因反向接在DNA启动部位之后,构成反义ACC合成酶基因。若将反义ACC合成酶基因1次或多次插入并整合到番茄细胞内染色体上,培育获得的转基因植株单株的染色体与基因示意图如下:‎ 实验结果 结果一 结果二 结果三 染色体与基因示意图(用线表示染色体,点表示基因)‎ 请回答:‎ ‎(1)ACC合成酶是在细胞的________上合成。‎ ‎(2)若ACC合成酶基因转录时,两条单链(α链、β链)中的β链为模板链,则反义ACC合成酶基因转录时的模板链为________链,此时细胞内ACC合成酶基因的________(填“复制”“转录”或“翻译”)过程受阻。‎ ‎(3)转反义ACC合成酶基因番茄的乙烯释放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普通番茄的乙烯释放量,则________番茄更适于贮存和运输。‎ 16‎ ‎(4)若番茄的抗病和易感病由B、b基因控制,耐贮存由反义ACC合成酶基因(用A基因表示)控制。根据实验结果中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可知结果二的转基因单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三的转基因单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1)酵母 需氧呼吸 (2)①CO2 ②N1菌在1~4天(前期/初期)的失重量(产生CO2的量/发酵速率/发酵能力)大于N3(N3前期发酵能力不如N1)‎ ‎(3)一 灼烧灭菌 固定化 ‎(二)(1)核糖体 (2)α 翻译 (3)小于 转反义ACC合成酶基因 (4)耐贮存易感病∶耐贮存抗病∶不耐贮存抗病=1∶2∶1 耐贮存抗病∶耐贮存易感病∶不耐贮存抗病∶不耐贮存易感病=9∶3∶3∶1‎ ‎33.【加试题】(10分)给健康雄性小鼠一次灌喂1 mL 50%乙醇,禁食16 h后处死小鼠,取出肝脏进行检测,发现肝组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甘油三酯(TG)的含量都明显增加,分別为X μg/mL、Y mmol/L。为研究小鼠每天灌喂护肝茶对一次灌喂1 mL 50%乙醇所致急性肝损伤的影响,请依据提供的材料用具,以肝组织中GSH、TG的含量为检测指标,提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材料用具:符合实验要求的雄性小鼠若干只,高、中、低剂量的护肝茶,清水,50%乙醇,灌喂设备,检测设备等。‎ ‎(要求与说明:实验期间小鼠在适宜条件下饲养;30 d后检测小鼠肝组织中GSH、TG的含量,检测方法和过程不作要求。)‎ 请回答:‎ ‎(1)实验思路:‎ ‎①‎ ‎·‎ ‎·‎ ‎(2)结果表明,在实验剂量范围内,护肝茶对1 mL 50%乙醇所致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对TG增加的抑制作用:随剂量增大,抑制作用增强,在高剂量情况下测得TG含量为3/4Ymmol/L;对GSH增加的促进作用:只有在高剂量情况下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测得GSH含量为2Xμg/mL。请设计一个坐标系,用柱形图表示检测结果。‎ ‎(3)在对小鼠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时,可用________给肝组织切片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TG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可以发现,1 mL 50%乙醇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细胞内被染色区域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健康小鼠。‎ 16‎ 答案 (1)①将小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丁4组。‎ ‎②甲、乙、丙组分别每天灌喂适量且等量高、中、低剂量的护肝茶,丁组灌喂等量清水。‎ ‎③30 d后一次灌喂1 mL 50%乙醇并禁食16 h,检测GSH、TG的含量,并记录。‎ ‎④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 ‎(2)柱形图:‎ 轴的名称、数值单位,标出X、Y的值,图例,GSH的4个柱,TG的4个柱。(说明:TG浓度甲、乙、丙、丁需呈现出递增趋势,小鼠肝组织中TG含量甲组为3/4Y、丁组为Y; GSH含量甲组为2X、丁组为X,且乙、丙、丁三组无显著差异。)‎ ‎(3)苏丹Ⅲ /苏丹Ⅳ染液 大于 16‎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