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原子结构与原子核 课后分级演练34 原子结构和原子核
课后分级演练(三十四) 原子结构和原子核 【A级——基础练】 1.(多选)(2017·河南三市二模)以下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紫外线照射到锌板表面时能够发生光电效应,当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 B.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质子 C.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过程一定有质量亏损,释放出核能 D.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少,电子的动能增大 解析:CD 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知,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光的频率有关,与光强无关,A项错误.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不能证实原子核内部存在质子,B项错误. 2.(2017·湖南六校联考)关于近代物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B.单个氢原子从n=4能级向较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以向外辐射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C.在U235的裂变反应中(U+n→Ba+Kr+3n),发生了质量亏损,Ba144和Kr89的比结合能比U235的大,该核反应释放出核能 D.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为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解析:B 当大量氢原子从n=4能级向较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以向外辐射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但单个氢原子从n=4能级向较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向外辐射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B项错误.A、C、D三项说法符合事实.故选B. 3.(多选)(2017·梅州一模)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变大 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质子转变为中子时产生的 C.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D.铀核(U)衰变为铅核(Pb)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 解析:CD 半衰期的时间与元素的物理状态无关,若使某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不变,故A错误;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时产生的,故B错误;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故C正确;铀核(U)衰变为铅核(Pb)的过程中,每经过一次α衰变质子数少2,质量数少4;而每经过一次β衰变质子数增加1,质量数不变;由质量数和核电荷数守恒,可知要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故D正确. 6 4.(2017·河南南阳模拟)玻尔认为,围绕氢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的核外电子,轨道半径只能取某些特殊的数值,这种现象称为轨道的量子化.若离核最近的第一条可能的轨道半径为r1,则第n条可能的轨道半径为rn=n2r1(n=1,2,3,…),其中n叫量子数.设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绕核近似做匀速圆周运动形成的等效电流,在n=3状态时其大小为I,则在n=2状态时等效电流为( ) A.I B.I C.I D.I 解析:C 根据k=mr解得T=2π,n=2和n=3轨道半径之比为4∶9,则n=2和n=3两个轨道上的周期之比为8∶27,根据I=知,电流之比为27∶8,所以n=3状态时其强度为I,则n=2状态时等效电流为I,C正确. 5.(2017·唐山调研)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原来静止的C原子核,它放出的粒子与反冲核的径迹是两个相内切的圆,圆的直径之比为7∶1,那么碳14的衰变方程应为( ) A.C→e+B B.C→He+Be C.C→H+B D.C→ e+N 解析:D 静止的放射性原子核发生了衰变放出粒子后,新核的速度与粒子速度方向相反,放出的粒子与新核所受的洛伦兹力方向相同,根据左手定则判断粒子与新核的电性关系,即可判断发生了哪种衰变.即可根据电荷数守恒及质量数守恒写出核反应方程式. 6.(多选)如图甲所示,国际原子能机构2007年2月15日公布了核辐射警示新标志,新标志为黑框红底三角,内有一个辐射波标记:一个骷髅头标记和一个逃跑的人形.核辐射会向外释放3种射线:α射线带正电,β射线带负电,γ射线不带电.现有甲、乙两个原子核,原来都静止在同一匀强磁场中,其中一个核放出一个α粒子,另一个核放出一个β粒子,得出图乙所示的4条径迹,则( ) A.磁场的方向一定垂直于纸面向里 B.甲核放出的是α粒子,乙核放出的是β粒子 C.a为α粒子的径迹,d为β粒子的径迹 D.b为α粒子的径迹,c为β粒子的径迹 解析: 6 BD 衰变过程中满足动量守恒,粒子与新核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据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不难分析:若轨迹为外切圆,则为α衰变;若轨迹为内切圆,则为β衰变.又由R=知半径与电荷量成反比,B、D正确. 7.原子从一个高能级跃迁到一个较低的能级时,有可能不发射光子.例如在某种条件下,铬原子的n=2能级上的电子跃迁到n=1能级上时并不发射光子,而是将相应的能量转交给n=4能级上的电子,使之能脱离原子,这一现象叫做俄歇效应,以这种方式脱离了原子的电子叫做俄歇电子.已知铬原子的能级公式可简化表示为En=-,式中n=1,2,3,……表示不同能级,A是正的已知常数,上述俄歇电子的动能是( ) A.A B.A C.A D.A 解析:C 先计算铬原子的n=2能级上的电子跃迁到n=1能级上时应释放的能量:ΔE=E2-E1=-+A=A.n=4能级上的电子要电离所需的能量E4=A,则n=4能级上的电子得到ΔE的能量后,首先需要能量使之电离,然后多余的能量以动能的形式存在,所以Ek=ΔE-E4= A,选项C正确. 8.(2017·安徽江南十校联考)(U)经过m次α衰变和n次β衰变变成铅核(Pb),关于该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5,n=4 B.铀核(U)的比结合能比铅核(Pb)的比结合能小 C.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小于铀核(U)的结合能 D.铀核(U)衰变过程的半衰期与温度和压强有关 解析:B 原子核衰变时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235=4m+207,92=82+2m-n,两式联立解得:m=7,n=4,A项错误.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大于铀核(U)的结合能,C错误.半衰期由原子核内部自身的因素决定,与温度和压强无关,D项错误. 9.(多选)14C发生放射性衰变成为14N,半衰期约5 700年.已知植物存活期间,其体内14C与12C的比例不变;生命活动结束后,14C的比例持续减少.现通过测量得知,某古木样品中14C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5 700年 B.12C、13C、14C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C.14C衰变为14N的过程中放出β射线 D.增加样品测量环境的压强将加速14C的衰变 解析:AC 古木样品中14C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可知时间正好是5 700年,A正确.12C中子数为6,13C中子数为7,14C中子数为8,B错误.与14 6 N相比,质量数一样而质子数少一个,可知发生的是β衰变,C正确.半衰期与外界环境无关,D错误. 10.原子核U经放射性衰变①变为原子核Th,继而经放射性衰变②变为原子核Pa再经放射性衰变③变为原子核U.放射性衰变①、②和③依次为 ( ) A.α衰变、β衰变和β衰变 B.β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 C.β衰变、α衰变和β衰变 D.α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 解析:A 衰变过程中电荷数、质量数守恒,由题意可得衰变方程分别为U→Th+He,Th→Pa+e,Pa→U+e,选项A正确,选项B、C、D错误. 【B级——提升练】 11.(多选)根据玻尔理论,推导出了氢原子光谱谱线的波长公式:=R(-),m与n都是正整数,且n>m.当m取定一个数值时,不同数值的n得出的谱线属于同一个线系.如:m=1,n=2、3、4、…组成的线系叫赖曼系,m=2,n=3、4、5、…组成的线系叫巴耳末系,则( ) A.赖曼系中n=2对应的谱线波长最长 B.赖曼系中n=2对应的谱线频率最大 C.巴耳末系中n=3对应的谱线波长最长 D.巴耳末系中,n=3对应的谱线的光子能量最小 E.赖曼系中所有谱线频率都比巴耳末系谱线频率大 解析:ACD 在赖曼系中m=1,n=2、3、4、…,利用氢原子光谱谱线的波长公式=R(-)可知n值越大,波长λ就越短,频率f就越大,则A正确,B错误;在巴耳末系中m=2,n=3、4、5、…,利用氢原子光谱谱线的波长公式=R(-)可知,n值越大,波长λ就越短,频率f就越大,光子能量就越大,则C正确,D正确;由公式可判断,赖曼系中与巴耳末系中的波长相比可以小也可以大,那么频率可以大也可以小,所以E错误. 12.(多选)(2017·湖北七市三月联考)如图所示是氢原子的能级图,大量处于n=5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一共可以辐射出10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其中莱曼系是指氢原子由高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释放的光子,则( ) 6 A.10种光子中波长最短的是从n=5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产生的 B.10种光子中有4种属于莱曼系 C.使n=5能级的氢原子电离至少要0.85 eV的能量 D.从n=2能级跃迁到基态释放光子的能量等于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释放光子的能量 解析:AB 由n=5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产生的光子能量最大,频率最高,波长最短,A项正确.5→1、4→1、3→1和2→1跃迁时释放的4种光子属于莱曼系,B项正确.使n=5能级的氢原子电离至少要0.54 eV的能量,C项错误.从n=2能级跃迁到基态释放光子的能量为-3.4 eV-(-13.6 eV)=10.2 eV,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释放光子的能量为-1.51 eV-(-3.4 eV)=1.89 eV,D项错误. 13.目前,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装饰材料,这些岩石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比如,有些含有铀、钍的花岗岩等岩石会释放出放射性惰性气体氡,而氡会发生放射性衰变,放射出α、β、γ射线,这些射线会导致细胞发生癌变及呼吸道等方面的疾病.根据有关放射性知识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4个氡原子核,经7.6天后就剩下一个原子核了 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所产生的 C.γ射线一般伴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在这三种射线中,α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 D.发生α衰变时,生成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4 解析:B 半衰期遵循统计规律,对单个或少数原子核是没有意义的,A错误.根据3种射线的特性及衰变实质可知B正确,C、D错误. 14.1930年英国物理学家考克饶夫和瓦尔顿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粒子加速器,他们获得了高速运动的质子,用来轰击静止的锂7(Li)原子核,形成一个不稳定的复合核后分解成两个相同的原子核. (1)写出核反应方程; (2)已知质子的质量为m,初速度为v0,反应后产生的一个原子核速度大小为v0,方向与质子运动方向相反,求反应后产生的另一个原子核的速度以及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核能(设反应过程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变为动能). 6 解析:(1)根据质量数与电荷数守恒,则有 Li+H→2He (2)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4m(-v0)+4mv 解得v=v0 释放的核能为 ΔE=·4mv2+·4m·(v0)2-mv 解得ΔE=mv. 答案:(1)Li+H→2He (2)v0 mv 15.(2017·银川模拟)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时发现质子.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为:N+He―→O+H.已知氮核质量为mN=14.007 53 u,氧核质量为mO=17. 004 54 u,氦核质量为mHe=4.003 87 u,质子(氢核)质量为mp=1.008 15 u.(已知:1 uc2=931 MeV,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求: (1)这一核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的反应?相应的能量变化为多少? (2)若入射氦核以v0=3×107 m/s的速度沿两核中心连线方向轰击静止氮核.反应生成的氧核和质子同方向运动,且速度大小之比为1∶50.求氧核的速度大小. 解析:(1)由Δm=mN+mHe-m0-mP得: Δm=-0.001 29 u. 所以这一核反应是吸收能量的反应, 吸收能量ΔE=|Δm|c2=0.001 29 uc2≈1.2 MeV. (2)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mHev0=mOv氧+mPvP 又v氧∶vP=1∶50, 可解得:v氧≈1.8×106 m/s. 答案:(1)吸收能量 1.2 MeV (2)1.8×106 m/s 6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