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2第3讲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应考能力提升 人民版
第3讲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考纲 卷别 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考情分析 全国卷Ⅰ 2016·甲午中日战争和洋务运动; 2013·近代海洋意识 2017·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抗日政策; 2016·抗战时期国民党的专制独裁; 2015·国民政府的持久防御作战; 2014·抗日战争宣传名词修改及理由 新课标全国卷试题,核心素养立意的态势日趋明显,如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抗日政策与时空观念的养成,洋务运动与史料实证方法的培养;从考查内容上来看,本讲在新课标全国卷出现的频率较高,但年份上有间断,主要集中于清政府的政策调整,如洋务运动、边疆移民政策、外交政策等,其正面考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抗日战争主要侧重于考查国共两党的抗日活动,争取抗战胜利的举措等。从学科素养来看,主要考查主干知识历史理解、历史解释能力;同时引用学术成果和社会热点,创设新的历史情境,既考查了学生史料实证、理解、解释的素养,又在无形之中进行历史价值观的引领 全国卷Ⅱ 2014·近代东北移民; 2013·清政府外交改变 2015·日本经济侵华; 2014·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2013·湖北省政府推行“减租” 全国卷Ⅲ 2017·中国艰难的近代化历程 2016·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全国卷 2012·近代“冲击与反应”; 2011·“公车上书”、五四运动的背景; 2011·八国联军侵华与清中央集权危机; 2010·甲午中日战争 2010·百团大战 (2015·高考全国卷Ⅰ)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11 【知识定位】 本试题考查局部抗战期间国民党的抗战准备。 【素养解读】 全国卷高考命题以素养考查为主,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具体解读如下: 本题考查 方法指导 时空观念 由关键信息“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要塞区的建设……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进行时空定位,可知这一地期随着中日民族矛盾激化,国民党对日本的侵略野心早有准备 【解析】 本题关键信息是“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这一时期是在全民族抗战开始之前。由材料中国民政府构筑的防御要塞区域来看,主要在战略要地和重要城市以及交通线布置防御工事,结合这一时期日本侵华加剧,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背景,这样的布置实质上反映了国民政府为抗战作准备及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故选B项。 【答案】 B (2013·高考全国卷Ⅱ)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知识定位】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期间的中国外交近代化。 【素养解读】 全国卷高考命题以素养考查为主,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两方面,具体解读如下: 本题考查 方法指导 时空观念 由史料“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扣准时间点1877年,属于洋务运动期间 历史解释 “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日本、美国建立外交使馆”说明清政府向西方学习,在外交上进行了部分现代化转型 【解析】 解答本题要抓住“1877年”这一时间信息分析。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A项;由材料可以看出,当时的清政府只是刚刚开始在一些国家设立领事馆,外交上并未出现制度性变化,排除B项;19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正在列强侵略下,一步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国际地位不可能提高,排除D项;清政府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再到主动在别国设立领事馆,这表明了清政府的外交开始向近代外交转变。 【答案】 C ■练真题——————————————————— 1.(2017·高考全国卷Ⅰ)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11 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解析:选B。依据材料“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可知,该政策的主要目的是调动各阶层抗日的积极性,因而适应了抗日战争新形势的需要,故B项正确。 2.(2016·高考全国卷Ⅰ)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解析:选C。由材料中“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等信息,并联系洋务运动的影响可知,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故C项正确。当时洋务运动没有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排除A项。集权制度使军队在战场上缺乏灵活性,排除B项。D项不能从材料中得出,排除。 3.(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解析:选B。本题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东南保护约款》强化而非遏制了列强在华势力,A项错误;中央政府宣战,而地方政府勾结列强,充分表明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故选B项;C、D两项均不符合史实,也无法从材料中得以体现。 4.(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 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 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解析:选A。“公车上书”是1895年康有为等举人联名上书皇帝,反对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标志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故选A项。 5.(2010·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 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11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解析:选A。题干材料提供了两个对立的历史记载,对照选项,A项准确揭示了对立背后的原因;材料中有当事人的日志(《济远航海日志》),故排除B项;C、D两项均与题干材料无关,故排除。 6.(2016·高考全国卷Ⅰ)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 解析:选D。由材料可知,国民党想通过这一举措巩固自己的专制统治,并不是为了塑造政府形象,故D项正确,排除B项。材料中国民党的做法会激化与其他党派的矛盾,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抗战领导权的问题,排除C项。 7.(2015·高考全国卷Ⅱ)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 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B.转嫁战争负担 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D.强化物资管制 解析:选B。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日本侵华的行径、目的分析。抗战时期,日本控制沦陷区的金融,通过发行“联银券”“军用票”等掠夺财富,以战养战,其目的是转嫁战争负担,所以B项符合题意。日本侵略者的这些行径扰乱的是沦陷区的金融秩序,故A项错误;封锁抗日根据地主要是依靠物资管制制度,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主要涉及的是日本在金融领域的举措,与物资管制关系不大,故排除D项。 8.(2014·高考全国卷Ⅱ)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 A.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 B.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 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解析:选A。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时间“1937年11月”进行分析。1937年11月正处于中日淞沪会战晚期。日本想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并逼近了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南京,故本题选择A项。B、D两项并不是当时顾维钧的主要想法,而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9.(2013·高考全国卷Ⅱ)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以“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 ) A.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 B.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 C.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 D.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解析:选D。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中央未对湖北省以“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运动所取得的成效予以肯定, 11 这表明国民党中央不想改变当时农村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产品分配方式,即不想改变当时农村的生产关系,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都不能准确地反映材料的主旨,故排除。 10.(2010·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在遭到中国军队打击之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用,必须瞩目。”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应是( ) A.太原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武汉战役 解析:选C。通过题干侵华日军某部“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用,必须瞩目”可以判断应该是中国共产党的军队,这样可以排除A、D两项。题干中提到“遭到中国军队打击……‘其上级干部……统率才能十分高超’”可以判断应该是影响比较大的百团大战。 ■练模拟——————————————————— 1.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时,中国GDP占全球的1/3,中国的GDP比英国大多了,但是,英国的GDP中钢铁产量不断增加,机器制造不断增加……而中国呢?中国GDP总量都是农产品,手工业品……根据材料所知,鸦片战争前的中国落后在( ) A.经济总量方面 B.经济结构方面 C.思想文化方面 D.社会制度方面 解析:选B。“中国的GDP比英国大多了”表明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不是落后在经济总量方面,故A项错误;“英国的GDP中钢铁产量不断增加,机器制造不断增加……而中国呢?中国GDP总量都是农产品,手工业品……”表明中国落后在经济结构方面,故B项正确;中国落后在思想文化方面,材料没有涉及,故C项错误;中国落后在社会制度方面,材料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 2.李鸿章在马关谈判时曾对日方说:“这次战争证明,欧洲海战陆战的方法不仅白人能用,黄人也能用;贵国非常之进步,最使我惊醒,我们中国长夜迷梦,会因为贵国打击而破灭,然后大步进入醒悟阶段。”这说明李鸿章( ) A.放弃了天朝上国的迷梦 B.开始认识到西方的优势 C.丧失了对日本的优越感 D.改变了学习西方的方向 解析:选C。材料中未体现天朝上国的观念,且不能得出李鸿章放弃这一观念的结论,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前李鸿章开始认识到西方的优势,故B项错误;材料表明李鸿章认可日本对中国的优势,故C项正确;《马关条约》签订后,先进中国人开始改变学习西方的方向,故D项错误。 3.(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如图是抗日战争时期一次重要战役的示意图。据此可知,该战役所属的会战( ) 11 A.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企图 B.成为两党合作抗战的典范 C.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D.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解析:选B。根据图示中“平型关”结合所学可知图中战役是平型关大捷,属于太原会战。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企图,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太原会战是两党合作抗战的典范,故B项正确;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是台儿庄大捷,故C项错误;武汉会战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故D项错误。 4.史学家刘大年认为中国在反侵略的抗日战争过程中积累了新的现代化因素,提出了“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枢纽”这一著名论断。可作为这一论断的依据有( ) ①进步力量壮大 ②民族意识增强 ③国际地位提高 ④民族独立实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A。抗日战争时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推动了进步力量壮大,故①正确;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抗战,有利于民族意识增强,故②正确;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战胜利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故③正确;抗日战争虽然胜利,但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实现民族独立,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8·淄博高三摸底)1839年,林则徐起草了一封给英国女王的信,开头原谅她对清帝国近年来禁烟举措不知情,然后劝告她在统治的领土上禁绝鸦片生产。并说“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故特宣明此例”。这件事表明当时( ) A.林则徐外交手段过于偏激 B.天朝上国思想根深蒂固 C.清政府腐败无能愚昧无知 D.英国女王支持鸦片生产 11 解析:选B。通过“原谅”和“劝告”,我们可以看出林则徐的外交手段尤其外交辞令还是比较委婉的,故A项错误;“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故特宣明此例”表明林则徐的外交辞令具有相当浓厚的“贵华夏贱夷狄”的天朝上国色彩,故B项正确;“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我们无法从材料中获得相关信息,故C项错误;英国女王是否支持烟片生产,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2.(2018·佛山高三质检)有历史学者说:“就某种意义而言,英国在19世纪对中国的攻击只是先前之论述暴力的翻版,因为在第一把英国枪瞄准中国人之前,中国就已经在著作中被摧毁了。”该学者强调( ) A.中国的物质文明落后于英国 B.在文化层面上中国未战先败 C.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落后 D.英国主要靠软暴力打败中国 解析:选B。19世纪西方工业文明领先于中国的农业文明,但材料强调文化层面,故A项错误;材料“英国在19世纪对中国的攻击只是先前之论述暴力的翻版,因为在第一把英国枪瞄准中国人之前,中国就已经在著作中被摧毁了”体现了在文化层面上中国未战先败,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近代中国在文化层面的落后,没有涉及闭关锁国政策,故C项错误;英国靠坚船利炮打败中国,故D项错误。 3.(2018·荆州高三质检)1853年5月,马克思撰文指出:“当西方列强用英、法、美等国的军舰把‘秩序’送到上海、南京和运河口的时候,中国却把动乱送往西方世界。”马克思在材料中主要说明( ) A.中国革命将加剧欧洲工商业危机 B.太平天国运动将阻断中外贸易 C.英法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将落空 D.中国发动自卫战争以抵抗列强 解析:选A。“中国却把动乱送往西方世界”是指,当中国市场被英国的大炮摧毁之后,欧洲的商品也就没有了销路,随着中国市场的崩溃,1848年欧洲爆发了经济危机,故A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外贸易影响有限,故B项错误;马克思从“全球市场”视野揭示了中国与西方世界的关系的实质,C项不是其说明的主要意图,故错误;1853年中国的自卫战争已经失败,并没有抵制住列强的经济侵略,故D项错误。 4.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 100万元下降到1 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这种状况的出现缘于( ) A.中国外贸格局改变 B.政府放弃闭关政策 C.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D.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解析:选A。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五口通商,广州失去了以往在对外贸易中的独尊地位,外贸格局的变化促使该地区的贸易总额出现了暂时下降的局面,故A项正确。 5.(2018·河南八市高三质检)下面是对某一政府部门职权范围的描述:“掌各国盟约,昭布朝廷德信,凡水陆出入之赋,舟车互市之制,书币聘飨之宜,中外疆域之限,文译传达之事,民教交涉之端,王大臣率属定议,大事上之,小事则行。”与此政府部门设立有关的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义和团运动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选A。根据题目中“掌各国盟约……文译传达之事,民教交涉之端,王大臣率属定议,大事上之,小事则行”可知此政府部门是总理衙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总理衙门的设立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客观上对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影响的结果,故A项正确。 11 6.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日本在甲午战争时已是一个现代国家,民族意识促使政府和人民团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中国在战争中所面对的是日本民族团结一致的力量。在中国,政体基本上仍是中世纪式的,政府与人民各行其是。材料认为甲午战争日本取胜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腐朽 B.中日双方综合实力对比悬殊 C.日本的现代政体和民族意识 D.中国军事领导妥协退让 解析:选C。根据题目中“日本在甲午战争时已是一个现代国家,民族意识促使政府和人民团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中国在战争中所面对的是日本民族团结一致的力量”可知徐中约认为日本取胜的原因是日本的现代政体和民族意识,故C项正确。 7.(2018·文登高三质检)两江总督刘坤一等就某一重大事件电奏清政府:“(若)辽、台并失,(则)南北皆危。并恐各国从此生心,后患不堪设想……现在各军械略齐,兵勇锐气可用,似不可听其恫吓之言,为此迁就之计。”这表明( ) A.《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重大危害 B.有识之士反对中国与日本屈辱议和 C.中日战争爆发在当时已不可避免 D.清政府在和或战问题上仍举棋不定 解析:选B。“(若)辽、台并失”是指如果辽东半岛、台湾割让,由此可以判断这一重大事件是甲午战后中日和议,而《马关条约》是议和的结果,故A项错误;“现在各军械略齐,兵勇锐气可用,似不可听其恫吓之言,为此迁就之计”表明,有识之士反对中国与日本屈辱议和,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重大事件是甲午战后中日和议,故C、D项错误。 8.某条约签订后,“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四夷入侵,各示所欲”。这表明( ) A.法英俄是侵华的主要敌人 B.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C.列强侵华过程中相互勾结 D.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解析:选B。根据材料中“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四夷入侵,各示所欲”可知强调的是甲午战后列强侵华的情况,表明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故B项正确。 9.(2018·孝感高三统考)据上海《青浦县乡土志》载:“妇女贪上海租界俑价之昂,趋之若鹜,甚有弃家者,此又昔之所未见者也……自租界北辟,男以鬻贩营生而奢华渐启,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矣。”材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 A.上海租界经济繁荣吸引了周边劳动力 B.西方文明改变了人们的就业和思维方式 C.近代上海自然经济受到冲击渐趋破产 D.上海租界成为全国工商业最发达的地区 解析:选B。“上海租界经济繁荣吸引周边劳动力”是材料反映的表面现象,故A项错误;据材料“妇女贪上海租界俑价之昂,趋之若鹜”和“自租界北辟,男以鬻贩营生而奢华渐启,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矣”,并联系所学可知西方文明改变了人们的就业和思维方式,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近代上海自然经济受到冲击渐趋破产,故C项错误;因缺乏数据比较,材料无法说明上海租界成为全国工商业最发达的地区,故D项错误。 10.(2018·商洛模拟)下表是武汉会战前后中日之间攻防数据,材料最能说明( ) 11 进攻比率 武汉会战前 日方 94% 中方 6% 武汉会战后至1939年 日方 56% 中方 44% 日军每日前进公里数 武汉会战前 40公里 1939年底 二百公尺 1940年底 不进反退 A.日本速战速决的失败 B.日本攻占中国大片国土 C.中国持久抗战的效果 D.相持阶段的中日僵持 解析:选C。1938年10月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宣告了日军速战速决计划的破产,故A项错误;表格没有涉及日本攻占中国大片领土,故B项错误;武汉会战前后,中日双方进攻比率和日军每日前进公里数的对比,表明中国的持久抗战取得了效果,故C项正确;相持阶段的中日僵持与表格所给的数据不符,故D项错误。 11.1938年底,国民政府在军事方面作出了一系列转变,明确指出要“指导及援助各地武装人民”,“与正式军队配合作战”;“在敌人后方发动普遍的游击战,以破坏及牵制敌人之兵力”。这反映出国民政府( ) A.放弃了片面抗战军事路线 B.军事方针受到中共抗战政策的影响 C.坚持持久抗战的战略方针 D.企图压缩中共在敌后战场的发展空间 解析:选B。结合抗日战争中国民党抗战路线的相关知识可知,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并未放弃过片面抗战路线,故A项错误;题干中“在敌人后方发动普遍的游击战,以破坏及牵制敌人之兵力”与中共在敌后进行抗日游击战争相似,体现出其军事方针受到中共抗战政策的影响,故B项正确;持久抗战的战略方针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故C项错误;题干中“在敌人后方发动普遍的游击战,以破坏及牵制敌人之兵力”,表明其针对的是日本侵略者,并不是中国共产党,故D项错误。 12.(2018·开封模拟)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指出:和平掌握在日本人手里。“我们寻求和平。但我们不能不惜一切代价换取和平。我们不想进行战争,但我们可以被迫自卫。”这实际上是( ) A.寻求与日本妥协的途径 B.不准备与日本军事对抗 C.宣示了中方对日作战的自卫性质 D.确立了抗战的军事策略 解析:选C。材料“我们不能不惜一切代价换取和平……我们可以被迫自卫”体现中国在民族危机加深的情况下被迫对日宣战,宣示了中方对日作战的自卫性质,故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2018·河南天一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92年,英国派出马戛尔尼使团,借为乾隆帝祝寿之名,出使清廷。然而,在觐见乾隆帝礼仪的问题上与清方产生分歧,拒绝按中国传统行跪拜礼。清廷称“向闻西洋人用布扎腿”,对其“跪拜不便”表示理解,但仍劝说“叩见时暂时松解,俟行礼后再行扎缚”,最终达成折中意见,改行免冠屈一膝之礼。乾隆帝对英国使团的“妄自骄矜”“无福承受恩典”十分不悦,当觐见完毕英方提出改善贸易条件、增开通商口岸的诸项要求时,概予严词拒绝。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1 材料二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直没有设置专管外事的机构,凡有“藩属”朝贡事务,或遇有外交往来和交涉事宜,均交由礼部和理藩院兼管。如有重大交涉事件发生,则由皇帝简派钦差大臣负责办理。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的开辟使外交事务日益频繁,清政府遂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设置五口通商大臣,由两广总督兼领,负责外交事务。咸丰九年(1859年),改由两江总督兼领,负责办理与各国通商事宜。五口通商大臣仍是钦差大臣的身份。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外国公使驻京,西方诸国相继在北京建立了使馆,并强烈要求各国政府和外交使节直接与内阁和军机处交往,而不再通过礼部及沿海督抚进行间接交往。咸丰十年,清政府宣布在北京正式建立专掌外交事务的专门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英在礼仪问题上产生分歧的原因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廷外交发生的变化,并加以简要评价。 解析 (1)第一小问原因,可以从清政府和英国两个角度回答,清廷方面可以从当时中国的政治、外交政策、思想等角度回答;英国方面,应从当时英国的政治、经济、思想及外交的角度回答。第二小问影响,也要从清廷和英国两个角度回答。(2)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二归纳即可。第二小问评价,可以从两个角度回答,一个是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密切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另一个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不可能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 答案 (1)原因:清廷,闭目塞听,以天朝上国自居;君主专制发展到了顶峰;儒家礼仪观念根深蒂固。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自由、民主、平等等启蒙思想的洗礼;力求与中国实现平等外交。 影响:清廷实行闭关自守政策;英国开拓中国市场的努力归于失败。 (2)变化:由将外交视为临时性质工作到正式设置专掌外交事务的专门机构;由间接交往到直接交往;由维护等级制的朝贡外交到融入世界国家体系的近代外交。 评价: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密切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不可能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言之成理即可)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形成了富含特色的条约制度。 材料一 湖北利川县教堂买地一案,法领事悻悻来见,词气暴横。经臣援引指出,法国条约法文并无准其买地之语,明白揭破,严词驳斥,该领事竟无词以对,气焰立沮,默然而去。 ——张之洞 材料二 彼族要求之事,无非上侵国家利权,下压商民生计,皆可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 ——李鸿章 根据上述材料,提取一个有关条约制度的主题,并加以简要分析。 解析 根据材料中图片的叙述,可知其主要陈述了条约制度被中国认识并且利用来维护中国利益。所以可以从条约制度影响的角度进行阐述,可以突出条约制度对中国的积极影响,也可以辩证的来看待条约制度。如条约制度改变和改造了中国,这个论题则是辩证的来看待条约制度的影响。 答案 示例 主题:条约制度改变和改造了中国。 分析:条约制度是西方列强入侵的产物,一方面,西方利用和滥用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领海等国家主权,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另一方面, 11 中国士大夫逐渐认识到条约制度重要性,被迫遵守条约规则,甚至利用其来维护国家利益;在对条约制度的理解和深化过程中,对西学认识深化,进而学习西方法律,顺应世界潮流。总之,条约制度改变和改造了中国,使中国在苦难与悲痛中被迫卷入世界现代化历程。 11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