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必考部分 第十想的演变和科技文化单元综合检测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化 单元综合检测(十二)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习近平用“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来向巴西媒体表明自己对于干部遴选的想法。下列主张与习近平的想法属于同一思想流派的是( ) A.“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B.“治大国如烹小鲜” C.“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D.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 解析:选A。“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出自韩非子的观点,属于法家的思想,“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商鞅的思想,故A项正确;“治大国如烹小鲜”是老子的观点,故B项错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儒家的思想,故C项错误;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是墨家的观点,故D项错误。 2.道家思想中其实一直有“背反”式憧憬——其欲将社会各种制度全部推倒的冲动,只表明它对现实社会深怀绝望而并不意味着真的就希望人类社会横遭毁灭。这反映了道家( ) A.对国家统一安定的强烈渴望 B.对“无为而治”政治的向往 C.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悲观态度 D.对“小国寡民”社会的追求 解析:选A。材料“道家思想中其实一直有‘背反’式憧憬”,其欲将社会各种制度全部推倒的冲动背后启示是对国家统一安定的渴望,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具体的道家的治国之策“无为而治”,故B项错误;根据所给材料的第一句话可以看出其并不是真的就对社会充满了绝望,故C项错误;材料与小国寡民的社会追求无关,故D项错误。 3.《论语》记载,子贡问孔子:“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孔子回答:“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材料说明( ) A.管仲遵从周天子,维护周礼得到孔子肯定 B.孔子极其注重习俗中的发式和衣冠 C.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 D.孔子因为管仲成功阻止北方民族对中原地区的侵略而对他持肯定态度 7 解析:选B。根据“不能死”可知管仲并没有按照周礼自杀,故A项错误;根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可知孔子肯定了管仲在维护以发式和衣冠为代表的习俗中的作用,故B项正确;管仲、孔子都生活在春秋时期,并非战国,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管仲成功阻止北方民族对中原地区的侵略,故D项错误。 4.东汉中期的顺帝在继位前历经磨难,继位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革新政治,把汉文帝作为其从事政治活动的楷模,认为当时国家的残破局面正是由于“政失厥道”。这表明他( ) A.主张遵循黄老之术 B.反对治国尊崇儒术 C.强调治国外儒内法 D.推崇孔子礼制思想 解析:选A。汉文帝时期采用黄老之学,休养生息,恢复经济,故A项正确;“政失厥道”意即针对独尊儒术,但未提出效仿汉文帝的什么措施,故B项错误;外儒内法始于董仲舒新儒学获得正统地位,故C项错误;汉文帝时期尚未用儒家思想来治国,故D项错误。 5.李白以仙人自诩,诗作往往飘飘欲仙,人称诗仙;杜甫的政治抱负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人称诗圣;王维的诗清冷幽邃,远离尘世,人称诗佛。这一文化现象表明当时( ) A.三教合一的趋势 B.社会经济的繁荣 C.天理人欲观对立 D.佛学诗词的兴盛 解析:选A。三个伟大的文学家分别体现了道家、儒家、佛家的思想,说明三教的并行与融合,故A项正确;三个诗人分别代表唐代不同的时期,无法体现经济的繁荣,故B项错误;天理人欲的对立主要在宋代理学形成后才提出,故C项错误;三位诗人不是全部的佛学诗词,故D项错误。 6.明代画家徐渭的作品《牡丹蕉石图》(如图)水墨淋漓,奔放横溢。画中的石头连勾勒轮廓的线条都没有,完全是不同程度的墨色的运用。这种绘画思想表明徐渭深受下列哪一思想的影响( ) A.“心外无物” B.“人伦者,天理也” C.“贵儒尊道” D.“理”“欲”统一 解析:选A。“连勾勒轮廓的线条都没有”,徐渭实际上主张不应以外在的种种规制来束缚人性。心学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与材料观点一致,故A项正确;B项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用纲常名教束缚人性,不符合徐渭主张,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儒道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理”与“欲”的对立,故D项错误。 7 7.“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意思是说贫困饿死是小事,失去节操的事情就大了。这句话是北宋理学家程颐在回答别人关于寡妇能否再嫁时说的。南宋时,理学家朱熹又重提,这句话得到进一步流传。到了明朝,专制统治进一步加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逐渐成了专门束缚女子的教条。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 A.专制统治进一步加强 B.妇女地位进一步降低 C.社会风气进一步恶化 D.儒家思想进一步发展 解析:选A。根据材料“到了明朝,专制统治进一步加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逐渐成了专门束缚女子的教条”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从根本上反映了专制统治进一步加强,故A项正确;妇女不断受到理学教条的束缚,与地位无关,故B项错误;社会风气进一步恶化是现象,而不是根本,故C项错误;理学是儒家思想的新发展,但不是根本,故D项错误。 8.朱熹《劝农文》载:“乡村小民,其间多是无田之家……佃户既赖田主给佃生籍(田主给予的佃田立下户籍)以养家活口,田主亦借佃客耕田纳租以供赡家计,二者相须,言能存立。今仰人户递相告诫,佃户不可侵犯田主,田主不可挠虐佃户。”材料体现了( ) A.儒家仁爱和谐思想 B.宋朝阶级矛盾尖锐 C.土地兼并问题严重 D.农村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出现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佃户既赖田主给佃生籍(田主给予的佃田立下户籍)以养家活口,田主亦借佃客耕田纳租以供赡家计”“佃户不可侵犯田主,田主不可挠虐佃户”可知题干是指佃户和田主之间的和谐思想,符合题意的是A项;B、C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9.顾炎武以一种历史自觉,对传统的思想观念所造成的负面国民性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一条可以为全社会所遵循的“行已有耻”的道德底线和一系列基本原则。这里,顾炎武所遵循的“道德底线”或“原则”是指( ) A.忠君爱民,保国有责 B.“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C.仁孝当先,舍生取义 D.以下天为己任,“经世致用”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顾炎武的思想,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题干中顾炎武所提出的道德底线是针对“传统的思想观念所造成的负面国民性”,其所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和经世致用的思想具有时代精神,能够启发国民民族性和思想觉悟,符合题意的是D项;A项中“忠君爱国”、B项中“克己复礼”、C项中“仁孝当先”与题干意思不符,排除。 10.“经世致用”是中国儒学的优良传统之一,而爱国“经世”又是明清实学思潮处于高潮时期的主要特征。一批杰出的思想家,以天下为己任,反对封建专制的腐败统治,竭力主张进行改革,反对和批判宋明理学的空疏教条学风,要求学用一致、经世济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7 A.经世致用思潮已成为社会主流 B.经世致用思潮否定了儒学思想 C.对理学批判符合统治者的需要 D.爱国“经世”思想得到继承发扬 解析:选D。“一批杰出的思想家,以天下为己任,反对封建专制的腐败统治”说明只有部分思想家要求经世致用,故A项错误;“经世致用”思想是儒学思想的优良传统,故B项错误;主张“经世致用”的思想家主要基于“以天下为己任”,不是为了迎合统治者,故C项错误;“‘经世致用’是中国儒学的优良传统之一,而爱国‘经世’又是明清实学思潮处于高潮时期的主要特征。一批杰出的思想家,以天下为己任”说明爱国“经世”思想得到继承发扬,故D项正确。 11.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断定( ) A.大洋洲最早由中国人在十九世纪发现 B.世界文明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C.中国曾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D.中国与美洲在十六世纪直接建立联系 解析:选C。大洋洲最早由中国人在十九世纪发现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中国造纸术外传到世界各地与世界文明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无关,故B项错误;中国造纸术外传,推动了世界各地文明的发展,故C项正确;根据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再传到美洲的,并不是直接建立联系,故D项错误。 12.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中记述道:“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辞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由此可见( ) A.戏剧表演的内容都是历史事实 B.戏剧反映了当时农民的心声 C.戏剧发挥了对民众的社会教化功能 D.戏剧与文人学子的教育形式相同 解析: 7 选C。戏剧表演的内容都是历史事实,具有明显的绝对化倾向,故A项错误;戏剧更多的是反映了市民阶层的需求,故B项错误;据材料“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辞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得出戏剧发挥了对民众的社会教化功能,故C项正确;戏剧有社会教化功能这和文人学子的教育内容有相同之处,戏剧与文人学子的教育形式相同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 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平王东迁后的混乱形势,表现为三个方面:一、周王室丧失了对诸侯国的约束能力。东迁依靠晋、郑两国。东迁后,周室仅有洛阳周围数百里之地,相当于一个小国。春秋初晋国内乱无暇外顾,郑国操王室权柄。郑武公死后,平王想立虢公为卿士,因郑庄公不满而罢。为取信于郑国,平王还与郑庄公交换太子为质,史称“周郑交质”②。平王死后,桓王又想使虢公执政,郑庄公派士兵抢收周地温和成周的庄稼,史称“周郑交恶”。桓王十三年(前707年),桓王罢免了郑庄公的王室卿士之职,郑便与周兵戎相见,战斗中郑军“射中王肩” ③,天子威信扫地。西周有诸侯定期向王室述职纳贡的制度,而春秋时诸侯国不再遵守。被视为执行周礼典范的鲁国也不照旧制行事了,“春秋之世、鲁之朝王者二,如京师者一,而如齐至十有一,如晋至二十”,“鲁大夫聘周者仅四,其聘齐至十有六,聘晋至二十四”①。失去朝贡使王室陷入贫困,甚至要向诸侯“求赙”(要财物助丧)、“求车”、“求金” ①。 二、诸侯国内部和诸侯国之间篡杀、攻伐层出不穷。春秋初,有100多个大小不等的诸侯国,齐、秦、晋、楚四国最大,鲁、曹、宋、郑、卫、燕、陈、蔡、吴、越十国次之。各诸侯国内部以及它们之间的等级秩序,以往受周室制约。现在失去约束,各诸侯国内部争夺及各诸侯国之间的争夺空前激化。仅鲁桓公在位的19年间(前722年至前694年)就发生鲁桓公杀隐公自立、宋华督杀殇公、齐襄公杀鲁桓公一系列变乱。春秋初的强国郑国,在庄公死后发生了长达20年的内乱。 ——《中国历史》先秦卷 张岂之 材料二 孔子很重视周礼,把西周看作是理想的时代,尽管他对于旧制度认为应该有损有益。在他看来,作为贵族行动规范的礼,不应该仅是一种形式,最重要的是礼跟仁的结合。如果离开了仁,礼就没有意义了。所谓的仁就是“爱人”,是贵族才能具备的一种品德。孔子周游列国,受到各国的款待,但他没有得到亲自检验自己政治理想的机会。 面对当时的实际,墨家要求做到“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反对当时君主和贵族的奢侈无度,以“去无用之费”。墨家还竭力宣扬天下如能“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由此出发,墨家反对当时以强欺弱的残酷战争。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时期社会秩序混乱的原因及其影响。(11分) 7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与墨家在稳定社会秩序方面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14分) 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一“周王室丧失了对诸侯国的约束能力”得出周王室衰微,周王丧失对诸侯国的约束力;据材料一“春秋时诸侯国不再遵守。被视为执行周礼典范的鲁国也不照旧制行事了”得出宗法制和礼乐制遭到破坏;据材料一“诸侯国内部和诸侯国之间篡杀、攻伐层出不穷”结合所学得出,地主阶级逐渐兴起,推动诸侯国内部政权变动;生产力发展,诸侯国实力发展不平衡,争霸战争突显;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所学,从积极与消极两方面加以回答。(2)第一小问主张,孔子思想:据材料二“重视周礼,把西周看作是理想的时代”得出重视周礼,主张恢复西周社会秩序;据材料二“最重要的是礼跟仁的结合”得出主张“仁”“礼”结合;墨家思想:据材料二“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得出官民无贵贱之分;据材料二“反对当时君主和贵族的奢侈无度”提倡节俭,反对浪费;据材料二“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得出主张兼爱非攻。第二小问评价,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其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以及时代局限性。 答案:(1)原因:周王室衰微,周王丧失对诸侯国的约束力;宗法制和礼乐制遭到破坏;生产力发展,诸侯国实力发展不平衡,争霸战争突显;地主阶级逐渐兴起,推动诸侯国内部政权变动。(言之成理即可,任意三点即可) 影响:一方面,诸侯争霸引起社会动荡,给人民带来了重大灾难;另一方面,打击了旧贵族势力,有利于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等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2)主张:孔子主张“仁”“礼”结合;重视周礼,主张恢复西周社会秩序。墨家主张官民无贵贱之分;提倡节俭,反对浪费;主张兼爱非攻(反对诸侯之间的争霸战争)。 评价:孔子主张实行“仁、礼”,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稳定和维护社会秩序,但在春秋后期奴隶社会逐步瓦解的时代背景下,这种保守主张不利于社会关系变革,无法实现其政治抱负。墨家“节俭”“兼爱”“非攻”等主张反映了当时普通民众的愿望,有利于促进社会关系的缓和;但在当时的社会状况下难以实现。 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罗素在其所著《中国之问题》一书中,论中国传统文化特点有三:(一)文字以符号构成,不用字母拼音;(二)以孔子伦理为准则而无宗教;(三)治国者为由考试而起之士人,非世袭之贵族。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 根据材料,结合中国古代、近代的相关知识,围绕“传统文化与国家治理”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解析: 7 材料中传统文化的内容包括汉字、儒家思想以及科举制度。最好选择后两者写作。如果论证“儒学的批判继承,推动了国家治理的发展”,可以选择董仲舒和宋朝理学家对儒家思想的改造是如何适应统治者的需要的,也可选择康有为对儒家思想的改造是如何有利于维新变法的。如果论证“国家治理中对传统文化的借助,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可以选择汉武帝如何推崇儒学,进而确立儒学正统地位的,也可选择隋唐科举制是如何提高儒学地位的,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论题角度 (1)依据材料提到的三个特点,从文字、伦理或考试任意一个角度,提取其与国家治理的关系,概括论题。 (2)宏观上,从传统文化与国家治理的关系,概括论题。 答案示例 示例一:论题:中国传统文化以孔子伦理为准则而无宗教,对儒学的批判继承,推动了国家治理的发展。 阐述:①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以“春秋大一统”、“君权神授”、“三纲五常”为主的新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和文化主流,以思想上的统一适应了政治大一统的需要,推动了汉朝社会的发展。 ②魏晋时期,佛教、道教兴盛,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唐代韩愈、柳宗元倡导儒学复兴运动,宋代朱熹等人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使儒学走向体系化、世俗化,程朱理学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③近代中国,面对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康有为将儒家思想与西方政治经济学说相结合,推动了维新思想的发展,对中国的思想解放、民主政治运动的发展以及救亡图存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结:历代学者对儒学的继承与突破,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促进了国家社会的发展,使国家治理走向有序和完善。 示例二:论题:国家治理中对传统文化的借助,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阐述:①秦朝统一文字,维护了政治大一统,推动了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影响深远。 ②汉武帝时期,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以儒家学说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以儒家经典为国家教科书,兴办太学。汉武帝以思想上的统一适应了政治大一统的需要,推动了汉朝社会的发展。 ③隋文帝开场科举制度,以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唐朝沿用这一制度,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唐诗的发展。 总结:在国家治理中,借助文字、儒家思想、科举制度等传统文化,有利于文明的传承和社会的发展。 7查看更多